星雲一筆字 古德悟道詩19(人間福報微閱讀_53 2018-09-14)

Page 1


孔明先生治家格言(上) 夫君子之行, 靜以修身, 儉以養德; 非淡泊無以明志, 非寧靜無以致遠。


夫學須靜也, 才須學也; 非學無以廣才, 非志無以成學。 ──三國‧諸葛孔明


作者 諸葛亮,字孔明,徐州琅琊 陽都(今山東沂南)人。三國 時期蜀漢丞相,中國史上著名 的政治家、軍事家、發明家, 散文家。 青年時耕讀於南陽郡,地方 稱他為臥龍、伏龍先生。後受 劉備三顧茅廬邀請出來做官, 為促成孫劉聯盟和蜀漢政權的 建立與穩定起了決定性作用。 諸葛亮受封武鄉侯,開府治 理事務,輔佐劉禪,成為蜀漢 政治及軍事的實際領導者。


諸葛亮的才能、品格為人所 景仰,後世尊為武侯、諸葛武 侯。 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 而後已」,是中國傳統文化忠 臣與智者的代表。毛宗崗稱其 為「三絕」之「智絕」。


賞析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 以養德」,諸葛孔明教導孩子, 要成就一個理想人格,他的言行 ,要寧靜以修養身心,反省自我 。如果不能養成靜的工夫,對未 來也無法有長遠的規劃。 此外,生活要簡僕勤儉,量入 為出,如此一來可以過著有規範 、有紀律的生活,進而培養自己 的德行。 「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 靜無以致遠」,對於自己的志向 ,不要事事講求名利,養成淡泊 的心性才能真正了解自己的志向 ;要靜下心來,才能細心計劃將 來。


「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 」,寧靜的環境對學習會有很大 的幫助,一個人擁有才能,也是 學習的結果。 「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 以成學」,不願意努力學習,就 無法增廣自己的才能見識;學習 的過程中,如果缺少志向,往往 會半途而廢。


孔明先生治家格言(下) 怠慢則不能勵精, 險躁則不能冶性。 年與時馳, 意與歲去,


遂成枯落, 多不接世。 悲守窮廬, 將復何及! ──三國‧諸葛孔明


賞析 「怠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 不能冶性」,養成驕縱怠慢的 習性,就不能精益求精;太過 急躁冒進,就不能陶冶性情。 做人處事,如果能「勵精」、 「冶性」,自然能提升自己的 道德品格。 「年與時馳,意與歲去,遂 成枯落」,隨著時光飛逝,意 志力也會慢慢消磨掉,人生因 此而凋零。 「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 復何及」,慢慢和世界脫節, 只能悲苦的固守窮盧,那時候 才來悲嘆就來不及了。


這是諸葛孔明先生告誡兒子 諸葛瞻的家書。他只用了短短 的八十六個字,就道盡了做人 處世的道理。 他要兒子行君子之道,要修 身養心,立志學習,要能看淡 身外的名利,養成寧靜的心性 ,要多學以擴充自己的才能, 要立志才能有所成 就。其治家格言 流傳千古,至今 仍不失為現代 人進德修身的 參考。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