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無益(上) 存心不善,風水無益。 父母不孝,奉神無益。
兄弟不和,交友無益。 行止不端,讀書無益。 做事乖張,聰明無益。 ──清‧林則徐
作者小故事 林則徐是清末著名的政治家 ,曾任江蘇、陝西巡撫、署理 兩江總督、湖廣總督、兩廣總 督、署理陝甘總督、雲貴總督 ,功勛卓著。他也是近代史上 第一位民族英雄、禁煙運動的 傑出先驅。這位「歷官14省, 統兵40萬」的封疆大吏,還是 一位虔誠的佛門弟子。 早在23歲時,林則徐即手書 《阿彌陀經》、《金剛經》、 《心經》和〈大悲咒〉、〈往 生咒〉五種經咒,共貯一函, 上題「行輿日課」、「淨土資 糧」八字,作為每日必誦的功
課。此經本只有4寸多長、3寸 多寬,每面6行,每行12字, 以便隨身攜帶。所寫經咒,字 跡工整,一筆不苟,足見其對 佛教的虔誠和恭敬,林公逝世 後,其後人合訂為一冊,題為 《林文忠公手書經咒日課》。
賞析 1839年,林則徐到廣州禁煙 ,命令外國商人將鴉片煙交出 ,集中在虎門銷毀,這也點燃 了大清帝國與大英帝國爆發第 一次鴉片戰爭的導火線。當時 林則徐有感於社會風氣不彰, 道德低下,於同年九月巡視澳 門後,寫下了「十無益」格言: 「存心不善,風水不益」, 一個人心地不善良,即使他找 到一個風水寶地,所謂「福地 福人居」,沒多久這個風水衰 敗。因為真正的福田必須靠心 來耕耘。
「父母不孝,奉神無益」, 對父母不孝,每天光是拜神、 求神明保佑,對自己是一點幫 助也沒有的。 「兄弟不和,交友無益」, 在家裡與兄弟尚且不能和睦相 處,這樣的人出門在外也不可 能交到知心的朋友。
「行止不端,讀書無益」, 假如他的言語、行為跟聖賢的 教誨背道而馳,那麼他所讀的 書跟他的言行不相應,對自己 也不會有幫助。 「做事乖張,聰明無益」, 做事不依正軌,行為乖張偏執 ,縱然有小聰明,也會把事情 搞砸。
十無益(下) 心高氣傲,博學無益。 為富不仁,積聚無益。
劫取人財,布施無益。 不惜元氣,服藥無益。 淫逸驕奢,仕途無益。 ──清‧林則徐
賞析 「父母不孝,奉神無益」, 對父母不孝,每天光是拜神、 求神明保佑,對自己是一點幫 助也沒有的。 「兄弟不和,交友無益」, 在家裡與兄弟尚且不能和睦相 處,這樣的人出門在外也不可 能交到知心的朋友。 「行止不端,讀書無益」, 假如他的言語、行為跟聖賢的 教誨背道而馳,那麼他所讀的 書跟他的言行不相應,對自己 也不會有幫助。 「做事乖張,聰明無益」, 做事不依正軌,行為乖張偏執 ,縱然有小聰明,也會把事情 搞砸。
微
閱
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