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德悟道詩
文/選錄自《星雲說偈》
山重重又水重重,透出重重重見功; 重重妙義重重意,不管東西南北風。 ──古德
賞析 這首偈語的大意是:行走千 山萬水,不管其間有多少的挫 折難關,愈是艱險高峰,愈要 勇往直前,無所懼畏。唯有步 步攀登,在重重高峰上,才能 感受超越的意義。 「山重重又水重重」,一個 修行者,一參禪就是幾十年, 一念佛也是幾十年,總是慢慢 養深積厚。我們做事也不可以 太急功近利,總求速成,要有 「耐寒掃雪,冒熱滅火」的涵 養。 容易得來的東西也容易失去 ,所以「透出重重重見功」,
經得起十載寒窗的考驗,經得 起百般挫折的磨練,才能為自 己扎下磐石不移的根柢。 能有越挫越勇的智慧與忍耐 ,就能悟得「重重妙義重重意 ,不管東南西北風」,遇到事 情,自然會有安住的力量。 一如「竹密不妨流水過,山
高豈礙白雲飛」,有流水的柔 性,再密的竹林也阻止不了你 的前進;有旺盛的精神毅力, 再高的山巒也橫阻不了白雲的 飄飛。 我們投身事業,為人服務時 ,不要怕重重難關,不要怕日 日窒礙,只要挺得住、熬得過 ,雲開霧散後,自然苦盡甘來 ,一切妙義都會呈現。
千年石上古人踪 ,萬丈岩前一點空;明月照時常皎潔,不勞尋討問西東。
唐 ──
寒山 ‧
作者 寒山(約691-793),唐代 長安人,身世不詳,人稱「寒 山子」。既是僧人,也是詩人 ,亦是菩薩,一生留下許多燴 炙人口的詩句。有《寒山子詩 集》流傳於世。 賞析 「千年石上古人蹤」,千年 古道上,什麼是古人走過的痕 跡呢?諸佛菩薩是怎樣修行得 道的?古聖先賢是如何成聖成 賢的?古仙人道的「道」,是 指勇敢、有毅力、難行能行、 難忍能忍的苦行。
古仙人道是要發心的,發菩 提心,發慈悲心,發般若心, 如果肯得發心,就是古仙人道! 「萬丈岩前一點空」,萬丈 懸崖前一片空茫茫,你敢跨步 一躍嗎?你能把虛空粉碎看成 歸宿嗎?實際上,能無懼於空 ,才能擁有萬有。
「明月照時常皎潔」,月亮 出來,黑暗退隱,就像自心一 明,自性的光輝映現,無明即 退失。到那時黑暗、是非、煩 惱都會離我們遠去了。 「不勞尋討問西東」,能把 自性裡明朗的般若光顯現,你 就不會去計較、分別,凡事只 問耕耘不問收穫,踏著聖賢的 腳步勇往直前,還怕走不到生 命的究竟淨土嗎?
來時無影去無踪, 去與來時事一同; 何須更問浮生事, 只此浮生是夢中。 ──唐‧鳥窠道林
作者 道林禪師(741-824),禪 門牛頭宗僧人。於道欽禪師處 契悟心要。後南歸,見秦望山 有長松,枝葉繁茂,盤屈如蓋 ,遂棲止其上,時人謂之鳥窠 禪師。敕謚圓修禪師。
賞析 「來時無跡去無踪」,人, 生從哪裡來?無蹤無跡。死後 往哪裡去?也無蹤跡。生來死 去都是一樣的無蹤跡。 「去與來時事一同」,一般 人的觀念,都以為生乃可喜, 死亦可悲,而在悟道的人看來
,生就是死,有生必有死,何 必到死的時候才悲哀呢?幻夢 人生,終歸黃土大地,生與死 都是一樣的。 「何須更問浮生事,只此浮 生是夢中」,人生的百態千情 都是幻夢,生死也如夢,苦海 沉淪無了時,不要醉生夢死, 快快求得解脫,才是最要緊的 事。
微
閱
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