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古蹟博物館(人間福報微閱讀_70 2019-01-11)

Page 1

淡水古蹟博物館 豐富文史 述說繁盛歲月


遠近馳名的新北市淡水古蹟博物館,不但 可欣賞山水風光,還蘊藏豐富多元的古蹟 ,舉凡紅毛城、小白宮、滬尾 台與海關碼 頭等,讓遊客不虛此行。


紅毛城最早是西班牙人所興建的「聖多明哥 城」,1644年荷蘭人在原址附近重建,1646年 落成命名為「安東尼堡」。荷蘭人因髮色偏 紅,故稱為「紅毛城」,因其歷史、文化、 地理與經濟內涵豐富,被列為國定古蹟。


一般所稱的紅毛城是指「紅毛城古蹟區」, 包括主堡、領事官邸及清代建築的南門等。入 主堡前,可見9面不同國旗,代表曾統治過紅毛 城的國家或政權。朱紅的外牆面厚達1.9公尺, 可抗砲火,東北、西南處的角樓具瞭望、射 擊等防禦功能。


9面不同國旗 ,代表曾統治 過紅毛城的國 家或政權。


紅毛城的一樓是地牢,二樓是領事館辦 公室,英國與清朝政府簽訂「中英五口通 商章程」,訂有「華英人民爭訟,雙方官 吏合審,各按本國法律治罪」,即是領事 裁判權及紅毛城地牢的由來。


地牢以厚木 板製成,設有 窺孔與送食門 ,外面由石造 圍牆圍住,提 供犯人活動的 空間。


領事官邸


領事官邸提供英國領事居住,方便來紅 毛城上班,殖民地式迴廊建築,地基挑高 、手扶欄杆上有花瓶樣式,每個欄杆有10 支,象徵十全十美;通風口有6個錢紋樣式 ,讓地板不潮濕,象徵六六大順。


寓意著十全十美的 欄杆。

象徵六六大順的通 風口。

百年不掉色的地磚 從英國進口、手工拼 貼。


海關碼頭


從淡水紅毛城走下來,穿過紅綠燈路口, 沿著河邊往河口方向走去,映入眼裡的是一 座長條型的紅磚建築,盡頭附近有座2層樓 高的洋樓,上層是扁平的紅磚,下層則是塊 狀岩石砌成,靜靜座落在河邊與淡水夕陽輝


映著,無聲述說著往日風華 繁盛歲月。這裡是淡水海關 碼頭,曾是全台第一國際貿 易港,目前為市定古蹟。


淡水海關碼頭園區是清朝時代的海關碼頭 與倉庫,在台灣近代史、貿易史上占有重要 的地位。此處歷經清領時期、日治時期及戰 後國民政府,三個時期建設。


淡水繁榮時期,曾有十多個國家船 隻停泊於此,這些現存的洋樓、倉庫 見證了這個時期的繁盛。


小白宮


「小白宮」正式名稱為「前清淡水關稅務 司官邸」,淡水開港後,各國來此設立商行 ,小白宮為1869年先後興建的海關官員宿舍 之一,清法戰中炸毀,日治時期重建,因白 色外牆稱為「小白宮」。


「小白宮」 採光、通風、 景觀佳,為拍 攝婚紗的最佳 景點。


滬尾 台


「滬尾 台」位於淡水高爾夫球場西側,即 淡水油車里油車口4號位置,為國定台閩地區 第二級古蹟。沿車道而上, 台隱蔽在山丘之 後,不易發覺,行至入口處,方見雄偉營門、 土垣矗立,不禁讓人想入內一探究竟。


「運彈坡」 為Y字型斜坡道 ,左右連結2座 台為1組。


「運彈坡」為Y字型斜坡道,左右連結2座 台為1組。順坡道上到 台基地,從 台圓 弧形迴旋軌跡,可約略想像當時鋼 之巨大 雄偉,所安置的四門大 , 口都朝向淡水 河出口處,號稱為「北門鎖鑰」。


順坡道上到 台基地,從 台圓弧形迴旋軌跡,可約略想 像當時鋼 之巨大雄偉。

「滬尾 台」營門上面有 「北門鎖鑰」四個字。


文╱人間社記者張彬彬、周圍輝 圖╱人間社記者周倫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