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大師與高昌國(人間福報微閱讀_27 2018-03-14)

Page 1

走廊 玄奘大師與高昌國 文與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玄奘為中國唐代西行取經的佛學大師,鮮為人知的 是,他與高昌國王麴文泰之間有段生死之交。若非麴 文泰,若無高昌國,玄奘大師的西行路程可說凶險難 測,在當時大唐皇帝下達禁令、西域諸國態度不明的 情況下,高昌國王麴文泰不僅對玄奘大師慷慨地資助 ,還親自寫信給西域諸國王,為玄奘大師化解一路的 障礙,成為玄奘大師西行的轉捩點。


遠眺高昌故城


綜觀西行之路,從關外到伊吾之前,是玄奘大師最 艱難的日子,而受到最大的禮遇,則是在西域的高昌 國。高昌國位於絲路的交通要道上,國王麴文泰篤信 佛教,國都寺廟林立,僧人數千。麴文泰聽聞大唐高 僧玄奘大師西行而來,為了與之會面,派了車隊浩浩 蕩蕩地專程相迎。玄奘大師原本打算向北取道,因使 者的盛情邀約,隨緣往南。


西南大佛寺建築遺址


玄奘大師抵達高昌時,夜已深,麴文泰親自舉著火 把率眾人迎接,忘卻時辰,迫不及待地將玄奘大師請 入王宮,興致勃勃地徹夜相談佛法大道,又將他奉為 上賓,備致敬仰之情。每日玄奘大師講經前,麴文泰 雖貴為國王,甘願在眾僧人前跪地作凳讓玄奘大師踩 他的背,登上法座講經。


玄奘大師講法的大佛寺講經台


如此款待,就是希望玄奘大師長居高昌,永久在此 講經佈教。對於麴文泰盛情地挽留,玄奘大師表現得 有禮,卻也絲毫不忘初衷,最後以絕食明志,端坐了 三天,滴水未進。麴文泰心生不安,唯恐玄奘大師就 這樣被逼上絕路,於是叩頭謝罪。玄奘大師為確認麴 文泰的心意,提議到佛祖面前去禮佛,當著皇太后的 面,與麴文泰結拜成為兄弟,並約定取經有成,必定


大佛寺講經台內部


回高昌住三年,同時答應再留在高昌講經一個月。 在這一個月期間,麴文泰為玄奘大師預備了西行所 需之物。包括法服整整三十套、手衣、可在沙漠長途 跋涉的襪,能抵禦風沙的面罩,加上黃金一百兩、銀 錢三萬、綾及絹等五百匹,作為二十年的盤纏,另外 還準備了馬二十匹、二十五人幹苦力活。


高昌古城佛塔


臨行前麴文泰不但寫了二十四封書信致西域各國, 請求為玄奘大師提供協助,且隨信附高級絲織品一匹 作信物。出城那日,全城夾道相送,麴文泰更是親送 至數十里外的交河城,才依依惜別。由於高昌國王麴 文泰大力相助,從此玄奘大師脫離原來的險境,成為 實質上的宗教使節團,一路暢行無阻,直抵印度。


可汗堡


自印度學成後,玄奘大師惦記與麴文泰的約定,仍 取道北路,誰知世事難料,當玄奘大師走到于闐時, 聽說高昌王國被大唐征討,併為西州,麴文泰已經長 眠九泉。那日一別,竟成了兩人永別之日。 如今新疆高昌古城僅存黃土斷壁殘垣,玄奘大師的 講經處也只剩下黃色夯壁,但若仔細查看,佛寺的講


火焰山


經堂、大殿、佛塔等建築布局依稀可辨。從1902年德 國考察團留下的照片,可見許多佛塔寺院的樣貌,以 及環立四周的高大城牆、排房建築等,不但有城池的 完整規畫,且考古挖掘出各地文化文物,可推知高昌 古城當時的繁盛。旅人佇立其間,遙想玄奘大師與高 昌國王麴文泰的一段生死交情,除激發思古幽情外, 仍不免幾許感傷。(吳濬伊撰文)


在棉花田前看向高昌古城


高昌城外西北的斯爾克普佛塔 1902年德國考察團所攝。高昌國 繁盛當時,國王麴文泰篤信佛教, 國都內外處處可見寺廟。從照片上 依稀能見在佛塔中的佛像,只是如 今這些佛塔僅存樣貌,其中的佛像 已經佚失。


微 閱 讀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