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倫多 Toronto
大衛鄧拉普天文台 命運多舛難現雄風
尋找「傳說中」的大衛鄧拉普天文台(David Dunlap Observatory),是一段帶著滄涼感的疏離 經驗。原以為位在多倫多市郊列治文山的這座天文 台,近在咫尺;沒想到,親近它,還得穿越層層時 空障礙。
天文台設立於1675年英王查理二世時期,在天文 與航海研究方面占有一席之地,但天文研究活動已 經移動至他處,格林威治皇家天文台改為博物館, 和國家海事博物館、女王之家藝術畫廊,以及帆船 卡蒂薩克號等,合屬皇家格林威治博物館。
於1935年風光啟用的大衛鄧拉 普天文台,擁有一座74吋反射望 遠鏡,一度曾是全球第二大、至 今仍是加拿大全國最大的天文望 遠鏡。
但,大衛鄧拉普天文台究竟誰屬?周遭大片自然 生態土地如何使用或保護?這十年來吵吵嚷嚷,爭 議不休。天文台也因此歷經關閉、賣掉、土地重新 規劃開發等重重波折,命運多舛。
大衛鄧拉普天文台最早的主人是多倫多大學,該 校在擁有天文台70年之後,2008年以「光害」為由 ,將天文台周邊75公頃土地,以七千萬元加幣(約 合十六億一千四百萬台幣)便宜賣給了Metrus地產 開發子公司科西嘉(Corsica)開發公司。天文台 工作人員也全數遣散。
幾番周折後,天文台全區所有權轉交市府所有, 但建商也獲准在區內建造350間房屋,全區另有40 公頃土地將改建為天文公園,內設網球場、露天劇 院、低光害「星光步道」等,也考慮興建天文館。 整項工程預定花費五千四百萬加幣,估計耗時15至 20年。
停擺多年的天文台夜間觀星講座,總算在今年四 月底、五月初重新對外收費推出。 現在,隱沒在房地產開發工程背後的大衛鄧拉普 天文台,平日不對外開放。在周遭塵土飛揚中,它 的存在,像是靜靜等待重獲重視,向人們展現宇宙 浩瀚無垠之美。
新德里 New Delhi
新德里疆塔曼塔天文台 昔為皇帝出巡擇日而生
位於新德里市中心的疆塔曼塔(Jantar Mantar) 天文台,是位於齋浦爾(Jaipur)的琥珀王國(後稱 齋浦爾王國)國王辛赫二世(Sawai Jai Singh II) 興建的五座天文台之一。
雖然沒有它在齋浦爾的兄弟、獲得聯合國世界文 化遺產、擁有世界上現存最大石製日晷的齋浦爾疆 塔曼塔天文台出名,但新德里疆塔曼塔天文台仍以 獨特的撲克牌黑桃造型石製日晷而頗有名氣。
天文台的建造者是頗受建都於德里的蒙兀兒帝國 第六任皇帝奧朗澤布(Aurangzeb)器重的辛赫二 世,他對天文學、數學和建築有濃厚的興趣。
辛赫二世1719年在蒙兀兒帝國皇宮內,看到大臣們為 如何透過天文學精準計算出第12任皇帝穆罕默德•夏哈 (Muhammad Shah)啟程出巡的黃道吉日而爭辯,確認國 家需要擁有良好的天文學教育,儘管戰爭頻仍、外族入 侵,依舊陸續在德里(現在的新德里)及自己領地內的 摩托拉(Mathura)、貝納勒斯(Benares,現今的瓦拉 納西)、烏賈因(Ujjain)和琥珀王國首都齋浦爾興建 了五座天文台,都稱為疆塔曼塔天文台。
其中,在蒙兀兒帝國首都德里興建的疆塔曼塔天 文台,興建於1724年,是這五座天文台的首座天文 台,共有四、五個建築聚落,其中又以漆成紅色的 撲克牌黑桃型建築造型最為特別。
這些各種形狀建築都是磚石砌 成的日晷,科學家可透過肉眼觀 察這些巨大日晷來觀測天體的位 置座標等,從而計算出皇帝可以 出巡的黃道吉日。
新德里疆塔曼塔天文台四周已建起許 多高樓大廈,由於當地人只要支付十盧 比(新台幣不到五元)就能進入參觀, 可在廣大的草皮上坐著談天,成為新德 里年輕男女約會的最佳去處之一。
台北 Taipei
台北天文館 滿足天文迷新知
想要一窺天文奧祕,到台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 就對了。 天文館前身是天文台,民國85年搬到士林現址, 增設多項儀器設備,人力從原先的研究與推廣兩組 ,再多增加展示、視聽兩個組別,讓天文館更具教 育、休閒性質。
天文館近幾年也針對親子、 銀髮族、成人開辦非制式學分 認證班,啟發天文興趣、推廣 天文知識,扮演好協助校外教 學工作角色、主動報導天象、 國際天文研究新知。
為了激發民眾對天文知識的興趣,天文館也主動 出擊,進行「路邊天文」活動,帶著大的望遠鏡走 入社區;不過,由於運載儀器需要大量人力,加上 地點要事先租借,萬事俱備時,若天氣不好,等於 白忙一場,今年將改辦作法,採「快閃」方式。
天文館也與國際攜手,除了彼此交換觀測資料, 當發生日月食、流星雨時,也能透過網路轉播,跨 越地理限制,了解天象情形,合作單位有美國太空 總署、日本名寄天文台、國際天文聯合會等。
舉例而言,天文館偵測太陽黑子已連續70年,紀 錄彌足珍貴,納入國際天文聯合會合作觀測資料庫 內作為參考;館內有研究員做變星研究,當受限季 節、地理條件無法觀測,位於北海道的名寄天文台 便可接手,雙方可統合觀測資料,讓研究不致因季 節因素中斷。
微 閱 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