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獨賞 人類瑰寶永流傳
遺世美景
3上
文/戴雅真、曾依璇、黃雅詩
西敏寺。 圖 /取自網路
凡爾賽宮貴氣逼人 見證波旁王朝盛衰
倫敦西敏寺(Westminster Abbey)座落於大笨鐘與國會大廈 附近,是遊客到倫敦必訪景點之 一。
地鐵西敏寺 站出來就是國 會大廈、大笨 鐘及倫敦眼等 知名景點。 圖/史榮恩
西敏寺建立於1065年,主要為哥德 式建築,最初是天主教本篤會的修道 院,曾經歷多次重建,1987年被列為 世界文化遺產,是英國君主安葬或加 冕的地點。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於 1953年6月2日在此加冕登基。
多名英國君主、詩人、政治家、科學家 都安葬在西敏寺,包括亨利三世、著 名詩人喬叟、以《演化論》著名的達 爾文、《雙城記》作家狄更斯、科學家 牛頓,以及2018年過世的當代知名物理 學家霍金(Stephen Hawking)等。
西敏寺除了是偉人的長眠之地以外, 也曾舉行多場王室婚禮。從西元1110年 以來,共有16場王室婚禮在此舉行,最 近一次是2011年威廉王子迎娶凱特.密 道頓的世紀婚禮。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 當年也是在此舉行婚禮。
西敏寺是英 格蘭教會建築 代表。 圖/戴雅真
根據統計,從2010年起,西 敏寺每年吸引一百多萬人次觀 光客造訪,最鼎盛的2013年甚 至突破二百萬人次。
西敏寺西門。圖/戴雅真
凡爾賽宮。
圖/取自網路
凡爾賽宮貴氣逼人 見證波旁王朝盛衰
凡爾賽宮是法蘭西波旁王朝的國 王路易十四、路易十五及路易十六 的住所,可謂最能代表法蘭西王室 、最易令人遙想當年歐洲強國盛世 的建築。
凡爾賽宮金色大門雕飾。圖/取自網路
凡爾賽宮的雛形建於1623年,當時 是路易十三當政,他曾希望晚年政事 穩定後,避居凡爾賽,但他於42歲因 病逝世,把王朝留給當時才四歲的路 易十四治理。
路易十四號稱「太陽王」,在他 治下,法蘭西國力鼎盛,凡爾賽宮 成為貴族聚居的中央集權所在地, 宮殿在他手中一點一點擴大,漸趨 奢華,知名的鏡廳就是在他當權時 的1678年開始建造。
凡爾賽宮位於巴黎市區西南方16公 里處,建築採古典主義風格,宮殿面 積有63154平方公尺,房間多達2300 間,花園則占地815公頃之大。這樣 一座奢華宮殿,紀錄了法蘭西最輝煌 的時期,也見證了一個王朝的衰敗。
凡爾賽宮鏡廳。 圖/取自網路
1789年10月,法蘭西的普羅大眾 在革命氛圍下圍困凡爾賽宮,把王 室成員帶到巴黎,屬於凡爾賽宮的 王室歷史,走向終結。
凡爾賽宮鏡廳一隅的燈柱。圖/曾依璇
羅馬新捷運很難挖
整個城市都是古蹟
從聖伯多祿大 殿屋頂俯瞰廣場 及羅馬街景。 圖/取自網路
羅馬是世界首屈一指城市,但只 有兩條地鐵線路,目前正開挖的C線 進展緩步,許多人打趣說是因為遺 跡太多,這裡許多公共工程都碰到 同樣的問題,隨便開挖碰到遺跡就 要停工或換路線。
義大利原本就是全球擁有最多世 界遺產的國家,首都羅馬更曾是輝 煌的羅馬帝國的首都,漫步在保存 完好的鬥獸場、凱旋門、許願池、 萬神殿等遺跡之間,真會讓人有穿 越時空隧道之感。
鬥獸場又名 競技場,建於 西元一世紀。 圖/黃雅詩
除了是政治歷史重鎮,從西元四 世紀君士坦丁大帝賦予基督教崇高 地位開始,羅馬也是整個西方基督 教文明的中心。從15世紀開始,幾 位教宗運用了當時蓬勃的文藝復興 發展,讓羅馬眾多教堂和其內的藝 術收藏,成為藝術史上的瑰寶。
萬神殿,西元 前27年建,被視 為古羅馬建築的 藝術結晶。 圖/取自網路
其中最聞名者,當屬天主教領袖教 宗所居的梵蒂岡,這裡有世界上最大 的教堂聖伯多祿大殿,以及被譽為世 界最偉大博物館之一的梵蒂岡博物館 ,裡面的西斯汀禮拜堂天花板上,有 米開朗基羅所繪的創世紀、最後審判 等傑作。
羅馬就像一頁活歷史,每個建築都 在訴說時代的故事,因此羅馬享有永 恆之城的美譽,整個羅馬城內古蹟和 城外聖保羅大教堂,都被列為世界遺 產。
不獨賞 人類瑰寶永流傳
遺世美景
微 閱 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