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目錄 Chapter 1 緒論 P5 1-1
前言
1-2 1-3
設計動機 設計目的
Chapter 2 設計議題 P6-20 2-1
議題探討
2-1-1 自然農法 2-1-2 共生概念 2-1-3 淨化系統 2-1-4 農創產業 2-1-5 植栽系統
Chapter 3 基本計劃 P21-24 3-1
經營計畫
3-1-1 經營內容及活動 3-1-2 自然農法-農家簡介
3-2
空間計畫
3-2-1 業主需求 3-2-2 使用者需求 3-2-3 空間質量計劃表
2
Chapter 4 基地分析 P25-29 4-1
基地地理分析
4-1-1 地貌 4-1-2 水文 4-1-3 氣候
4-2
人文環境
4-2-1 文化傳統歷史 4-2-2 地方歷史 4-2-3 農業
4-3
基地現況分析
4-3-1 周遭配置圖 4-3-2 基地現況圖 4-3-3 基地周遭現況 4-3-4 基地潛力 4-3-5 交通資訊
Chapter 5 案例分析 P30-52 5-1
案例分析
5-1-1 南投日月茶廠 5-1-2 Hedron a Rooftop Farm.
5-2
設計構案例想分析
5-2-1 植生住宅 Vegetation House 5-2-2 濕地與生活空間的融合 5-2-3 London Tower Farm 5-2-4 Libreville Airport
5-3
案例統整
5-3-1 文字統整 3
Chapter 6 設計構想 P53-95 6-1
議題構想
6-1-1 空間佈局構想 6-1-2 空間單元構想
6-2
共生概念
6-2-1 共生概念 6-2-2 共生概念圖
6-3
構想發展
6-3-1 整體初步構想 6-3-2 平面配置圖 6-3-3 量體發想圖 6-3-4 設計圖面 6-3-5 細部圖面
Chapter 7 參考文獻 7-1
參考文獻
4
Chapter 1 緒論 1-1 前言 隨著時代進步,土地、科技的過度開發,大多數土壤及農作物殘留大量的有害物質,人們食用 後易造成身體器官的損害,讓人們越來越注重養生、環保的議題,永續發展的重要性也在人類生活 中逐漸衍生。
1-2 設計動機 當今農藥的大量使用,使農作物有嚴重的藥物殘留,危害人體健康,漸漸使得有機農業與自然 農法受到重視。有機農業是以不破壞大自然生態的生活方式,讓自然生生不息。而自然農法是以大 自然的法則方式去耕種,以順應氣候、土壤、病蟲防治等方式配合大自然的條件尋求解決的方法, 讓人類與環境和平相處,達到永續發展的概念。
例如南投魚池鄉的日月老茶廠,就是以有機紅茶聞名,所有種植過程到包裝都顯現了對土地及 環境的友善,保護大地,讓大地回饋於種植出來的茶樹,達到人類、生態與植物間的平衡,並且大 力推廣有機及生態教育,帶動社區整體的發展,將有機理念帶給魚池鄉的純樸農民。(如圖 1-1)
而現今台灣農業大多為單一型態的發展,小型農業範圍零散,少有大型統合交流的場所,因此 希望建設一處可集合這些重視自然農法的小農,同時兼具交流及推廣的場所,也做為教育民眾的園 地。
1-3設計目的
利用植物共生的概念發展一個有機農產品的交流空間。
讓民眾瞭解體驗有機作物的生長型態。
館內提供民眾與農耕者的互動,達到農耕知識的推廣。
提供多元化的農業創意交流平台 。
圖:1-1 5
註:引(2012) http://fromme.pixnet.net/blog
Chapter 2 設計議題 2-1
議題探討
2-1-1 自然農法 自然農法亦稱自然農耕,根據中華民國有機農業產業產銷協會(C.O.A.A)自然農法之定義如下。
自然農法定義:依有機實施準則,完全不使用化學肥料和農藥且必須完全使用未受污染之有機 肥料,並採行自然方式防治病蟲害。簡言之,就是跟著大自然的法則來生產作物的農業生產方法。 自然農法就是用大自然的法則方式去耕種。
1.氣候:人不要想去改變天氣節令,而是順著節令去栽種,什麼時候適合種什麼,什麼地形適合種 什麼 ,跟著大自然的作息去作息。
2.土壤:土本身就是活的,只要讓土保持活著,她就有足夠的營養來滋長植物。 化學肥料與化學農藥只會改變她的生化結構,減少她的微生物,使她瘠化、石化而以。 每個不同的土壤,像人一樣,都有她不同的個性和問題,農民須要去瞭解他的土地,才能去照顧她, 保持她的活性。 例如解決土壤養份流失可以用綠肥,它也是一種作物,把它新鮮的植體翻入土壤中作為肥料,可以 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質,增加她的有機性。
3.病蟲害防治:大自然本身有她的自然生態,因為有生物鏈,所以世界才能這樣生生不息,自然農 法就是更去瞭解這種自然生態,蟲的生態、作物的生態,土壤的生態,甚到細菌的生態,以相生相 剋的方式來減低病蟲害。 化學農藥殺死的病蟲的同時,它也殘留在土壤裡,更可怕的是它同樣也會殘留在作物上,吃進我們 的肚子裡;或者吃到牛羊等的肚子裡然後再到我們的肚子裡。
4.田裡被野草侵佔,也是農民的問題,化學除草劑一直是化學農法的法寶,但它也是大地的殺手。 自然農法看到野草,就把它用手或機器拔掉,或者用地面覆蓋的方式,或種間作物或者用綠肥作物 來驅除野草。譬如可以種苕子草,它就是覆蓋性植物,可是她不會覆蓋住主作物,甚至還可以防止 土壤水氣外發,保持土壤的濕潤,同時她也是一種很好的綠肥。
6
2-1-2 共生概念 共生一詞在英文或是希臘文,字面意義就是「共同」和「生活」,這是兩生物體之間生活在一 起的交互作用,甚至包含不相似的生物體之間的吞噬行為。術語「宿主」通常被用來指共生關係中 較大的成員,較小者稱為「共生體」。共生依照位置可以分為外共生、內共生,就外共生而言,共 生體生活在宿主的表面,包括消化道的內表面或是外分泌腺體的導管;而在內共生,共生體生活在 宿主的細胞內或是個體身體內部但是在細胞外都有可能,而 20 世紀末的科學家研究結果推測,細 胞內的葉綠體和粒線體也可能是內共生的形式之一。(如圖 2-1) 美國微生物學家瑪葛莉絲(L. Margulis)深信共生是生物演化的機制,她說:「大自然的本 性就厭惡任何生物獨佔世界的現象,所以地球上絕對不會有單獨存在的生物。」而依照對共生關係 的生物體利弊關係而言,共生又可依照以下幾種形式的共生關係分類:
寄生:一種生物寄附於另一種生物身體內部或表面,利用被寄附的生物的養分生存(+ -)
互利共生:共生的生物體成員彼此都得到好處(+ +)(如圖 2-2)
競爭共生(競爭):雙方都受損(- -)
片利共生:對其中一方生物體有益,卻對另一方沒有影響(+ 0)
偏害共生:對其中一方生物體有害,對其他共生線的成員則沒有影響(- 0)
無關共生:雙方都無益無損(0 0) 備註: (+)受益,(-)受損,(0)影響。
圖:2-1-
圖:2-2
註:引(2012) http://baike.soso.com/v8022241.htm
註:引(2002) http://www.uniquefarm.com/ClassicGames/ColoringBook/ index.html
7
2-1-3 淨化系統
溼地效能: 濕地具有過濾污染物的功能,當河水挾帶著污染物流經濕地時,濕地上的水生植物,如水草、
蘆葦、香蒲等,會使水流速度減緩,吸附重金屬,且讓污染物沈澱在濕地的底部。
濕地並藉植物留存氮和磷,預防水質優氧化,這些植物還可以將太陽能轉換微生物量和製造氧 氣,提供魚、蝦、森林、野生動物賴以維生的養分。(如圖 2-3)
圖:2-3 註:魚圖引(2002) 李 Sir 圖庫 » 動物 Animals » 水中生物 Sea Creatures
中水定義: 上水是指自來水,下水是指下水道污水,介於兩者之間的水,謂之「中水」,在日本稱為「灰
水」 。 中水係指城市污水(或生活廢水)經過處理後,達到規定的用水水質標準,可在一定範圍內重 複使用於非飲用水及非與身體接觸用水。中水主要用於廁所沖洗、園林灌溉、道路保濕、汽車沖洗、 噴水池、親水設施用水及冷卻設備補充水等。(如圖 2-4)
中水回收之經濟效率: 隨著地球暖化氣候異常,台灣也常常面臨缺水之議題,雨水、中水回收可減少資源之浪費,重
複回收再利用。解決缺水之苦,唯雨水回收如遇乾旱或長久不下雨將失去回收之目的。
圖:2-4 註:引(2002) http://www.shjbms.com/productshow_cn.asp?id =33
8
魚菜共生:
魚菜共生(Aquaponics)就是將魚類與蔬菜水果結合,共同生長的應用設施, 可作為中小學的 生態教學,也可以達到日常生活上的實用。(如圖 2-5)
其原理: 利用魚的排泄物,經由抽水機送到有硝化作用的蔬菜水耕池, 其中的水中懸浮物與 有害原素(有機大分子),經硝化菌等益菌的轉化為營養小分子(氮、磷、鉀、鎂、----等)後,供給植 物的水根吸收,經光合作用促使植物成長, 同時也淨化了水質,循環回魚池供給魚類健康的生長 環境,這種利用水循環交換的設備,使兩種生物互惠合作生長的方式,稱為魚菜共生。(如圖 2-6)
5-1-2
5-2 設計分析 5-3 構想分析 5-4 其他 圖:2-5 註:水平式 魚菜共生原理圖 手繪:查丁壬
圖:2-6 註:立體式 魚菜共生示意圖 查丁壬手繪
以上由://www.solar-i.com/aqpon.htm 提供
9
2-1-4 農創產業 農業產業文化是農業產業所表現的本質、社會價值和活動特性的綜合象徵。發展 農業產業文化即在促使農業顯現其豐富的資源稟賦,並使鄉村地區成為社會民眾注重 的高品質生活空間,農業產業文化的發展融合了內在與外在的文化創新觀點,它可以 從產業技術、產業環境、產業活動及產業成品等產業文化面向加以顯示出來。 以農業產業文化來突顯農業的發展,不僅可以建立地方特色,且由產業相關的文 化活動中,帶領民眾更深層的瞭解農業的人文、歷史典故,體認到農業與我們生活的 密切連結,也透過對農業的生產情形的認識,進而關心、珍惜我們的農業產業,並帶 動它從一級產業轉為三級產業的發展,促進了產業的升級及農產品的消費,而藉由農 業文化創意產品的研發,使消費者除了在購物上有新體驗外,從中並可追求深度的文 化經驗,滿足對農村文化的好奇心與尋找懷舊的情懷。 由於農業是最貼近人類的產業與人近息息相關,也是國家、人民生活的根基。農 業轉型應以市場和消費者為導向,其中農產品的加工或創意研發,可以提升農產品的 附加價值,因農業文化創意產品的研發,應以知識為基礎、研發為手段、科技技術為 助力,發展出兼具特色與美味的創意產品,讓農民不僅可以從田間獲利,更可以透過 創 意 農 產 品 的 研 發 、 運 銷 甚 至 外 銷 中 獲 利 , 以 提 升 產 業 的 附 加 價 值 。 (如圖 2-7)
農村文化創意產品的研發原則: 1.
口感價值:口腹之慾,產品口味
2.
視感價值:美觀視覺,產品外觀與包裝
3.
動感價值:活動需求,農業休閒旅遊活動
4.
知感價值:知識需求,農業知識文化與教育
圖:2-7 註:引(2002) http://cci.culture.tw/cci/cci/case_detail.php?c=74&sn=3841
10
農業文化創意產品的研發 目前的許多標榜文化創意的產品沒善用地方文化資源與特色,以致缺乏創意,也
減低了民眾參與文化活動的意願。檢視當前各地的文化設施,發覺大多類似,且只著 重特定功能性而顯少顧及地方特殊需求及地方文化特色保存與再發展,既有的文化設 施也千篇一律,有其侷限性,缺乏創意及文化創發可能性。台灣缺乏能催生具有創造 性及自主性的空間即缺乏「參與性」的文化體驗空間。因此,文化創意產品並不是脫 離 現 實 生 活 而 獨 立 設 計 , 它 應 該 以 居 民 為 出 發 點 並 與 民 眾 生 活 相 結 合 。 (如圖 2-8)
在 全 球 化 的 趨 勢 中,保 持 在 地 的 文 化 特 色 與 傳 統 文 化 成 為 鄉 鎮 地 區 創 造 當 地 產 業 附加價值的有效方法,所以應鼓勵各地方以在地獨特的文化資源研發出特有的文化產 品,建立當地基礎產業。由此觀之,農業文化創意產品的研發,更是脫離不了農村的 生活文化、產業環境與生態環境,故需與地方農業資源相搭配,才能形塑有特色的農 村文化創意產品,藉由農業文化創意產品的研發,充分整合農村生產、生活、生態面 (如圖 2-9)
研發過程要點:
1. 尋 回 地 方 特 色 與 人 文 風 情 的 文 化 設 施 2. 重 新 重 視 傳 統 生 活 空 間 3. 鄉 村 空 間 的 再 發 展 與 活 化 4. 現 代 科 技 的 適 當 引 入
圖:2-8
圖:2-9
註:引(2002)http://www.tsas.tw/P-6.htm
註:引(2002) http://dreampaiwan.blogspot.tw/2011_04_24_archive.html
11
2-1-5 植栽系統 【陸生植物】 植物的種類依其生長的環境可分為:「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 一、木本植物: 指可簡單分二種 (1)喬木----有一個固定幹形的主莖,通常在離開地面相當的距離後才有分枝。 (2)灌木----灌木是指不具有明顯主幹,且在近地面處就有分枝出現;樹高都在 5 公尺以下的樹。 二、草本植物: 草本植物可依其壽命長短分為一二年生與多年生植物。 (1)一年生草本植物:指生命週期在一年內完成的植物。二年生草本植物生命週期跨越兩個年,所 以叫二年生。(如圖 2-10) (2)多年生草本植物:分成宿根性植物和球根植物兩種 。 生活於陸地的植物,體表都有防止水分散失的構造。例如:植物莖上的樹皮、葉的角質。植物 從根部吸收水分,輸送到莖和葉,除供利用外,大部分都從氣孔蒸散。夜晚時,多數植物的氣孔關 閉,減少蒸散作用。此時,如果土壤中水分多且空氣的濕度高,則植物體內的水分無法藉蒸散作用 散失,水分便會經由維管束送至葉的邊緣或尖端泌出,這些現象在某些植物如水稻非常明顯。 【攀緣植物】 攀緣植物,又名藤本植物,是指莖部細長,不能直立,只能依附在其他物體(如樹、牆等)或 匍匐於地面上生長的一類植物,最典型的如葡萄。 藤本植物在一生中都需要藉助其他物體生長或匍匐於地面,但也有的植物隨環境而邊,如果有支撐 物,它會成為藤本,但如果沒有支撐物,它會長成灌木。例如:漆樹科和茄科的一些品種。 藤本植物可以節省用於生長支撐組織的能量,可以更有效地吸收陽光。例如葛和金銀花已經成為北 美的未來入侵物種,成功地迅速繁殖。也有一些生活在熱帶的藤本植物是耐陰的,在雨林中可以藉 助大樹遮蔭。(如圖 2-11)
圖:2-10
圖:2-11
註:引 http://www.calldoor.com.tw/mystore/long_wahoo/articles/4257
註:引 http://ext.pimg.tw/mrspai/1203492655.jpg
12
【水生植物】 顧名思義是以水為生存及生長媒介之植物,一般而言,有所謂狹義的水生植物與廣義的水生植 物,狹義的水生植物是指植物的生活史必須在有水環境下完成,亦即該水生植物一生都必須生活在 水中,例如睡蓮、水蘊草、滿江紅等。 廣義的水生植物則包括濕生植物,也就是這類型水生植物生活史中有一時期生長於水中或生長 於飽和含水量之土壤上,例如蘆葦、野薑花等。
它的生長類型分為:「漂浮性」及「根固定於土壤中」兩大類。 「漂浮性」 1.浮水植物:植物體有根或無根,完全漂浮在水面上。 2.水中植物:植物體無根,懸浮於水中。
「根固定於土壤中」 1.沉水植物:具有根固定在水底,莖、葉沉沒於水中。 2.浮葉植物:根部固定於土壤中,葉漂浮於水面。 3.挺水植物:僅根部或極少的部分生長於水中或濕土中。
也就是以下: (一)濕生植物 指生長在河川兩岸或淺水區的植物,河川兩岸植物又稱濱溪植物,自大喬木至草本植物均有, 像是水茄苳(穗花棋盤腳)、野薑花、巴拉草等,這類型植物在河川下游或河口地區最具代表性則是 河岸紅樹林,臺灣北部淡水河的水筆仔純林及南部海茄苳、欖李混交林尤為著名。 (二)挺水植物 指生長在水深半公尺到一公尺左右的淺水區中,根系固著在水裡土壤,將其莖葉的一部分或大 部分伸出水面,這類型植物的根系發育情形隨種類而不同,大多具有走莖或根莖型態,它們根系的 氧氣是經由莖葉內的通氣組織從外界來供應,像是蘆葦、茭白筍、水蠋、水毛花等。 (三)浮葉植物 指生長在淺水區,葉片浮在水面,形狀多為扁平狀,葉上表面有氣孔,根系或地下莖固著在泥 土裡,根部所需要的氧氣經由葉片的氣孔由外界來供應,這類型的葉柄會隨著水的深度而伸長,常 見有田字草、小莕菜、睡蓮、台灣萍蓬草等。
13
(四)浮水(漂浮)植物 這類型植物根系並沒有固著於泥土中,而是沉於水中,植物體則漂浮於水面,某些還具有特化 的氣囊以利於漂浮,例如布袋蓮、大萍、滿江紅、槐葉蘋等。 (五)沉水植物 這類型植物植物體全部或大部分浸沒於水面下,根系固著在水下泥土裡或漂浮水中,它的莖葉 內機械性組織、輸導系統及表面角皮層卻不是很發達,葉片大多呈線狀、片狀或條狀,像是金魚藻、 水蘊草、聚藻、眼子菜、流蘇菜等。 而水生植物是由很多因素組成的,例如水的密度、水中的懸浮粒子、水的循環(流動)、水域 的深淺、光線是否穿透、水溫的高低等,這些因素都會影響水生植物的物化性質,更直接支配水生 植物的存亡;不過在正常情況下,大多都能隨遇而安地生長,最起碼它不需要施肥、更不須澆水, 任憑季節之更替,它們就在水中永不停止延續種族的生命。 【水生植物和陸生植物差異】 一般來說,陸生植物所需的水分相當多,因此若是外在環境缺水或過於乾燥,土壤內水分供不 應求,植物就會有枯萎現象,所以生長在缺水地方的植物會把根系伸到土壤較深處或者將根系擴張 到更廣的範圍,以增加吸水的面積;此外有些陸生植物會藉由細胞水分的減少,以抵抗乾燥的環境, 有些則會增厚外表的角皮層,或者減少氣孔數,或者改變氣孔成凹陷,或者縮小葉面積來減少水分 的蒸發量。(如圖 2-12) 而水生植物卻得天獨厚,一生下來就在水中,不必具有陸生植物之機能或構造,就可以保有充 的水分,更可藉由植物體表面吸收水中的氧氣、二氧化碳及其他的營養物質。(如圖 2-13)
圖:2-12
圖:2-13
註:引 http://ptdoc15.aeweb.com.tw/article-detail.asp?
註:引 http://www.lfes.tcc.edu.tw/greenschool/永續校園環境照片導覽
14
水耕無土栽培因果菜類及葉菜類生理習性之分野,在植株育苗、栽培床構造及養液循環 系 統之設計上略有不同,目前本場已成功地各開發一套水耕栽培技術,在 240 平方公尺之溫室 中以 岩棉栽培法來培植番茄、胡瓜、草莓及木瓜等果菜,並以浮根式栽培法來生產小白菜、 萵苣、山(水) 芹菜及菠菜等葉菜。
目前研究成果顯示養液蔬菜生產技術之優點:
1.縮短生 育期,增加年收穫數 2.週年性工業化生產 3.無農藥污染 4.迴避土壤病蟲害及連作障害 5.施肥合理化 6.省勞力 7.輕勞動力 8.不懼農村老齡化
圖:2-14 註:引 http://tdares.coa.gov.tw/view.php?catid=2358
(如圖 2-14)
水生栽培方法有:
1. 岩棉栽培法 2. 浮根式葉菜類蔬菜栽培法 3. 家庭式水耕栽培法 (如圖 2-15)
圖:2-15 註:引 http://blog.roodo.com/foreverfish/archives/9221423.html
15
岩棉栽培法
栽培介質: 岩棉(rockwool)為人造之礦石纖維(如圖 2-16),與 坊 間之石棉(asbestos)不同,石棉可由天然礦石中開採 得岩棉為玄武岩或輝綠岩等礦石在 1,600℃下熔融 後,利用高速離心設備使岩漿形成微粒液滴,諸液滴因 高速離心運動露於空氣中而形成纖維狀物,然後再將諸 纖維重新壓縮排列而形成方塊型即所謂岩棉。 岩棉內部兼具各種疏水性及親水性纖維,且空隙 密度大(97%),保水率強(82%),適合作為幼苗固持物及 栽培床之承載物。 規格大略為長方體,長 6.5~90 公分、寬 6.5~30 公分、高 5.0~12 公分,其化學 成分主 SiO2(35~45%), 圖:2-16 AI2O3 (10~20%),CaO (16~40%),MgO (3~10%)及 註:引 http://tdares.coa.gov.tw/view.php?catid=2358 Fe2O3 (0~12%),pH (7.0~8.5)。
栽培床: 在 4 ”PVC 管上每隔 20 公分挖一個直徑 5 公分 的 洞,以便移入預先以岩棉育苗之植株,利用 PVC 管作 為栽培床特別適合台灣冬季草莓觀光果園之立 體栽培,以長 4 公尺寬 1 公尺之土地面積為例,若 架設 1 個 1.8 公尺之三角形立體架一台中區農業良 場果菜 I 型栽培床(圖二)將 8~10 倍於同土地面積之 株數來進行立體經濟性栽培。
圖:2-17 註:引 http://tdares.coa.gov.tw/view.php?catid=2358
若進行番茄、胡瓜、茄子類之栽培, 如圖三所 示之台中區農業改良場果菜 II 型栽培床,可 利用 5 公分厚保利龍板圍成,寬 60 公分,高 10 公分, 長 度 180 公分之小栽培床,實際進行大面積栽培時在 做好 180×60×10 之小栽培床後以連接方式依所需 長 度,上覆 1 塊黑色防漏 PE 塑膠布即可。 由於台灣氣候 炎熱在移入以岩棉育苗之植株 後,栽培床上面需加一 片 3~5 公分厚之保利龍,以 防止養液溫度之上昇。(如圖 2-17)
16
養液條件: 液溫維持在 23~27℃,pH 5.5~6.5,養液濃度(以 EC 值表示)因作物別及生育時期而異大約 在 0.75~2.0mmho,養液溶氧量需維持在 3.0~6.0ppm 左右。
養液循環系統: 岩棉栽培法養液之循環方式可依養液之 回收 否,可分為兩類。而養液不回收之灌水 系統又可分成 噴灌式或點滴式。 噴灌式灌水系統為岩棉上直接裝設 PE 塑膠,管上 設有微量噴頭,當養液槽馬達啟 動後,養液直接由噴 頭噴至岩棉上,亦可不 用噴頭而直接在 PE 管上穿洞, 而讓養液流 入岩棉中。點滴式灌水系統為兩行栽培床 中 裝置 PE 或 PVC 養液主管一條,再以點滴管 之一頭插 入養液管中,而另一頭插入岩棉 中。 噴灌式灌水系統 每日啟動馬達 3~5 次,而點滴式灌水法,係利用高水 塔及栽培
圖:2-18
床間之水位落差,使養液 24 小時均在滴灌。
註:引 http://tdares.coa.gov.tw/view.php?catid=2358
在養液回收系統又分成靜水式及湛水循環 式,前者為 栽培床上留置 3~5 公分深之養 液直至水份減少時,再 注入新鮮養液;而循 環式者,每日定時由養液槽將養 液打入栽培 床中,多餘者再流入養液槽。(如圖 2-18)
適合栽種之作物: 番茄、茄子、甜椒、胡瓜、西瓜及 洋香瓜等果菜。(如圖 2-19) 圖:2-19 註:引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 com/food/2010-05/10/content_13476319.htm
17
浮根式葉菜類蔬菜栽培法 栽培介質: 海(泡)棉,將種子消毒後直接播種到海棉育苗 床 中,育苗床係由 3.0×3.0×49 公分海棉條組成,播種 量以 3 公分長內含 3~5 粒種子為宜。待種子發芽生 長至 2 葉齡時將海棉條切成 3.0×3.0×3.0 公分之方 塊(圖四), 直接移入保利龍栽培床上。 可利用各種資材圍成如圖五之栽培床一台中區 農業改良場葉菜 I 型栽培床,構設原則為遠離地面, 栽培床內水位 5 公分且不漏水、不透光、具保溫性。 栽培床大小依地形而異,寬度則 90 公分左右為宜。 植株 固特物用 3 公分厚保利龍板最佳,植株行株距 在 10~15×10~15 公分。(如圖 2-20)
圖:2-20 註:引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 com/food/2010-05/10/content_13476319.htm
養液循環系統: 定時循環式,使養液中 O2 濃度維持 3.0~6.0ppm。 養液條件: 液溫 17℃~25℃,pH 值 5.5~7.0、EC 值 0.70~2.00mmho。 適合栽培作物: 小白菜(圖六)、萵苣、芹菜、菠菜、韭菜、蔥、莧菜、甕菜、茼蒿及芫荽等葉菜。(如圖 2-21)
圖:2-21 註:引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food/2010-05/10/content_13476319.htm
18
家庭式水耕栽培法
水耕栽培槽: 置備一深十公分、寬卅公分、長五十公分左右之容器,此容器最好具不漏水,不生銹及 保溫 之特性,一般以保利龍箱最佳,此種箱子在菜市場上用於裝魚、水果等,為避免漏水可 內置一塊 黑色塑膠布,市售之保利龍箱深度大約在四十公分左右,因此可在內部先墊入保利 龍碎瑰使深度 僅餘十公分,再覆上塑膠布。 水槽蓋: 水槽蓋之作用在於固特植物,一般以 3.0 公分厚之保利龍最佳,水槽蓋之大小與水耕槽之 面 積相仿,至於水槽蓋之洞數則依栽培植物而定,一般在二~十個間,洞徑在二公分左右。 適合栽培之植物及數量: 以 30×50 公分之水耕栽培床為準,可栽種之植物種類及株數如表一: 表一、適栽之植物種類及數量 株數
植物種類
2 ~3
小黃瓜、蕃茄、香瓜、西瓜、茄子、青椒
5 ~6
草莓、結球萵苣、西洋芹菜、大豆、綠豆、毛豆、豌豆(如圖 2-22)
8 ~10 小芹菜、小白菜、青江白菜、台灣芹菜、葉萵苣、茼蒿、甕菜(如圖 2-23) 育苗法: 取 3×3×3 海棉塊將其中切 0.5 公分後,先浸在清水中浸潤,然後放入種子 3 粒于海棉內口, 此海棉塊置於黑暗中 3 ~5 天,待種子發芽後移入陽光中 3 ~5 天讓其充分生長,待之第一對葉完 全展開後即可移入水耕栽培床上。
圖:2-22
圖:2-23
註:引
註:引
http://ezgo.coa.gov.tw/view.php?theme=spots&
http://baike.nongye.cn/index.php?doc-view-692
id=J_fontaine_20081023141445&class=C04&city =V
19
水耕栽培之日常管理 陽光: 水耕栽培床最適宜之放置地點為溫室、陽台、屋頂或園院中,尤其是番茄、胡瓜、草莓 等需 要較強之陽光,但一般葉菜類蔬菜需光性不太強,甚至在栽培床上方加上黑色遮蔭網。 氣溫: 吾人可選擇季節性之蔬果來栽培將可避免氣候之成為制限因子,例如:春夏天以胡瓜、 白菜、 芹菜、茄子、青椒為宜,秋冬天以菠菜、萵苣、番茄、碗豆等最易生長,若要栽培非 季節性蔬菜 則在夏天需遮蔭,冬天需加人工照明才可順利生產。 根溫: 吾人利用保利龍作為栽培床之用意,利用其隔熱、保溫之特性來維持養液之溫度。因此 避免 將栽培床置於太陽直射之地方或在栽培床上加置一塊反光塑膠布較能保持水溫。
水耕液之管理: 栽培床若無打氣或打水循環裝置,易造成 養液 內氧氣缺乏,因此以每七天將栽培床內養 液倒掉後換 新鮮養液為宜。水耕液在深度與植 株幼苗根系成反比, 最初在幼苗移入栽培床時由於根系少可將栽培 床 內營養液加滿,以促進植株根系生長,但 2~3 天後, 植株根部已伸長,因此水位與水 槽蓋保持 2 公分左右 之空間,藉此有利於根 毛之生育及氧氣之供給。(如圖 2-24) 圖:2-24 註:引 http://ezgo.coa.gov.tw/view.php?theme=spots&id=J_fontain
經濟效益之評估
e_20081023141445&class=C04&city=V
本場開發水耕栽培技術來生產蔬菜,主要為解決 夏季蔬菜供銷之困擾及生產無農藥殘毒之精 緻蔬菜, 經年來試驗研究之估算,構築 25 公尺×10 公尺之簡易 溫室一棟需 164,200 元( 圖 八) ,內設置之保利龍栽培床 需 38,400 元,養液輸送系統需 45,000 元,養液自動控制系統需 91,320 元,育苗設施需 8,100 元, 合計設置一座 250 平方公尺之水耕蔬菜工廠,需要新台幣 347,020 元。
20
Chapter 3 基本計劃 3-1
經營計畫
3-1-1 經營內容及活動
表 3-1
經營內容及活動
經營內容及活動 項目
內容
經營目的
利用植物共生的概念發展一個有機農產品的交流空間。
經營對象
台灣農耕者、對有機產業興趣者及一般民眾。
經營設計
以生態的循環帶進建築設計一個具有共生概念的在地交流平台。
主要空間
體驗區(如深根、淺根、攀藤陸生植物、濕地植物、水生植物)、餐廳、 大廳、治裝區、市集區、交流區、影音區、展覽區、員工休息室、機 房、廁所、過度區(如樓梯、逃生出口、踏板高低差…等)。
員工人數
生態區 8 人
體驗區 8 人
治裝區 4 人 交流區 2 人
營業時間
星期二至星期日:早上9:00
-
影音區 2 人
下午5:00
星期一:休館(清潔日) 經營須知
門票: 成人:250 元,含清潔費用 孩童:150 元,含清潔費用 體驗區額外加收 50 元 6 歲以下不收費用,須提供證明 全館禁止攜帶寵物進入 現場提供刷卡服務,卡別:VISA、Master、JCB、聯合、AE、 Diners
21
3-1-2 自然農法-農家簡介
表 3-2
自然農法-農家簡介 南部有機農家簡介
農場 地點
主要種植產物
有機種植方式
甘喜農場
1.採用自然農法栽種,不噴灑農藥及化學
(張友淦)
肥料,堅持使用有機肥施用法,利用網 室栽培法,一來防病蟲害、鳥害,二來 葡萄、玉米
有調節溫、溼度的功能 2.以放射線菌、枯草桿菌等生物製劑取代
南投縣水里鄉
MOA 自然 農法認證
農藥,在蟲害防治方面,他也利用菸草 葉泡水加辣椒等方式驅趕害蟲 1.隨各地區域的實際情況而調整各有機
喬安有機農場
農園的環境,讓富有養分的天然資材作
(魏章智)
為肥料來源以改善地力。實施輪作,種 植共榮作物及其他天敵之措施來防治病 有機小黃瓜、 絲瓜、
台南縣新化鎮
葉菜類蔬菜
蟲害及雜草。 2.在自然農法中完全不用化學肥料、農
MOA 自然
藥、生長調節劑及飼料添加物,而家畜
農法認證
糞尿也一定經過堆肥製造過程成熟後才 使用。 3.這座廣大農田所需堆肥全部利用羊 糞、米糠及現有的枯葉、樹脂、稻草及 打大豆粕等農場廢棄物等原料自行製造 1.播種時土區與土區間的空間加大,避免
台糖有機農場
高雄市燕巢鄉
蔬菜間彼此搶奪養分。人工除草,避免 米、蔬菜、
雜草搶奪蔬菜養分。
根莖瓜果類
2.使用防蟲貼紙,將有蟲害的蔬菜重於溫
(水稻、青椒、
室內,再利用色彩吸引昆蟲的特性,黃
MOA 自然
苦瓜、小黃瓜、
色是最容易吸引蟲靠近的顏色,當蟲飛
農法認證
番茄、玉米、
到黃色防蟲貼紙就會被黏住,無法啃食
胡蘿蔔…)
蔬菜。 3.使用自產蔗肥料做基肥,輔以自產糖蜜 為配方研製液服作追肥
俊威自然農法農園 (同俊威) 台南市玉井區
楊桃、綠竹筍、
1.園內有雞、鵝,還有蛇、蚯蚓、蝸牛共
酪梨、香蕉、
存的自然生態
木瓜、壽桃、
2.被鳥類啃食後無法販售的楊桃製做成
紅龍果、百香果等
楊桃乾販賣 22
MOA 自然 農法認證
1.在戶外田裡用來補捉菜蟲的裝置,利用 大蕓有機蔬菜農場
會揮發出蟲的費洛蒙氣味來抓蟲
(黃兆隆、劉又菱)
2.栽種一片蟲很喜歡吃的芥菜,讓其他農 地瓜、玉米、 無花果、小黃瓜、
桃園縣龍潭鄉
作物可以逃過蟲害,而這片芥菜後來還 可以曬乾成福菜
芥菜、九層塔、
3.植物有機堆肥用的是牧草收割後的雜
台灣省有機
黑葉白菜、青江菜、
質較多的牧草;牧草不僅可以堆肥,還
農業生產協
日本水菜、皇宮菜、
可以用來製成戶外菜園的擋風牆。
蘿蔔、青蔥等
4.每一期的設施採收後,都要先用噴火機
30 多種蔬菜
先燒過一次,將藏在土裡的蟲卵、草籽 先去除掉,接著再放入工作雞(吃蟲),由 牠們再作一次徹底檢查, 而其排泄物剛 好又成為土壤的養分
23
會認證
3-2
空間計畫
3-2-1 業主需求 台南市政府農業局希望集結台灣各地農務相關者,推廣台灣本土農業發展,做為學術交流平 台,同時開放一般民眾入內體驗並結合綠能科技。
3-2-2 使用者需求 民眾:希望藉由與農耕者的互動了解農作物的生長 農耕者:推廣場量過剩之農產品(如圖 3-2)
3-2-3 空間質量表
圖:3-2 註:引 http://www.google.com.tw/search
表 3-3
空間質量計劃表
空間質量計劃表 空間名稱
(共 312 坪)
面積/坪數
樓層
廁所(2 間)
20 坪
1F
盥洗區
員工休息室
10 坪
1F
供工作人員休息之地方
大廳
20 坪
1F
供顧客買票驗票及集合
室外交流區
25 坪
1F
提供蔬果市集買賣
室內交流區
22 坪
1F
舉辦演講交流有機農訊息
治裝區
20 坪
1F
驗票、讓顧客治裝體驗
淺根植物體驗區
14 坪
1F
讓顧客了解淺根植物生態
水生植物體驗區
20 坪
1F
讓顧客了解水生植物生態
影音區
8坪
2F
以影片解說共生概念
展覽區
1坪
2F
介紹台灣有機農民
深根植物體驗區
45 坪
2F
讓顧客了解深根植物生態
攀藤植物體驗區
19 坪
2F
讓顧客了解攀藤植物生態
餐廳
30 坪
2F
提供熟食服務
天花板維護區
20 坪
2F
工作員使用
24
空間內容
Chapter 4 基地分析 4-1
基地地理分析
4-1-1 地貌 台南縣為中華民國已廢止的行政區,位於台灣西南部,屬於熱帶季風氣候。台南縣又稱南瀛, 瀛為大海、大水之意,地勢東部高聳,西部平坦,位於台灣最大平原嘉南平原之中心。東臨中央山 脈的前山地帶,西臨台灣海峽,北接嘉義縣,南與臺南市、高雄縣為界。 全縣面積 2,016 平方公 里,全國排名第九,耕地面積達九萬多公頃,在全台排名第一;人口約 110.4 萬,佔全國第八。 而此地區同時也是台灣開發最早的地方。
後壁鄉位於台南縣最北端,嘉南平原北方,八掌溪二公里處,為八掌溪與急水溪沖積而成之狹 長平原。地勢東北較高,向西傾瀉,全境大多屬嘉南平原。北和西隔著八掌溪與嘉義縣水上鄉、鹿 草鄉為界,東南鄰東山鄉,南與新營市毗連。面積為七二、二一八九平方公里。
4-1-2 水文 舊台南縣境內沖積平原區的主要溪流,有:曾文溪、急水溪、許縣溪,以及和嘉義縣交界的八 掌溪,和高雄縣交界的二仁溪。這些溪流一旦進入平原區,則流路彎曲變小,概呈直線狀,均呈單 流,無分支流,似乎為此沖積平原上的延長河型態。在這些直線型流路的河道內,有些地形發育成 為浮洲,有些則形成河階台地,其規模雖然不大,但是絕大部分都被利用為農地。這種河川一旦到 了夏季的暴雨期,無法宣洩突如其來的巨大水量,經常會泛濫成災。後壁區的唯一河川是八掌溪。 本區土壤是屬於壤土也可說是粘土,是種稻米好地方,故稱「米國之鄉」。
4-1-3 氣候 臺南縣地處北回歸線之南,屬亞熱帶氣候與熱帶氣候的過渡帶,亦受季風影響。全年平均氣溫 23.8℃,最冷月(1 月)及最熱月(7 月)平均溫度為 17.1℃及 29.0℃。大陸冷氣團南下侵臺時, 降至 10℃以下亦不罕見。 受季風及地形影響,降雨乾濕季分明,雨量多集中於夏季,主要因鋒面及季風影響,佔全年降 雨量 80%以上,且西南季風盛行,及對流作用,午後易生局部性對流雨。夏季為颱風易發生時期。 冬季水氣不足南部則為旱季。年平均降雨量約 1570 公釐。降雨日數平均全年約有 94 日,8 月即 佔約 16.2 日。
25
4-2
人文環境
4-2-1 文化傳統歷史 台南市後壁區,菁寮聚落,昔日以盛產“染布菁仔”聞名。本地的藍染工藝,起源甚遠。靛藍 織染,不僅僅提供了染料商品,隨之發展的彩紋圖騰,更宣告了產業文化的誕生。光復以後,本村 則以“三角藺草”編織為農村副業。庄內廣行草編,一時蔚為盛事。遷延至今,雖然藍染、藺草等 傳統工藝,早已消逝身影。但這段往事,仍存於村內老一輩人士心中,成為聚落發展過程裡的集體 記憶。(如圖 4-1)
4-2-2 地方歷史 明鄭時代,以平埔族四大社為屯墾中心,實施兵農合一之屯田制度,並在後壁鄉本協設有營盤 墾荒,本縣遂成為福建漳、泉兩州漢人聚集所在。日據以後,成為重要糖業原料生產地帶。但是戰 後隨台灣經濟的成長,台南縣成為重要的支援台南市工業發展的農業生產基地,後壁鄉日益邊陲 化,人口呈現外流,二級產業不盛。 康熙年間後壁鄉隸屬台灣省諸羅縣,於清代末期行政區域調整改隸嘉義廳,殆至民國九年廢廳設(台 南)州(新營)郡(後壁)庄,始有「後壁庄」一詞。(如圖 4-2)
4-2-3 農業 後壁鄉之主要農產以稻米、甘蔗及雜糧為主,但由於近年來農業型態的轉型,甘蔗及雜糧漸被 洋香瓜及西瓜所取代。社區農作物由於鄉公所,農會的努力輔導農戶利用水旱期間,調整計畫輪作, 大略有下列 28 種: 食用玉米〈甜〉 、落花生〈土豆〉 、綠豆、甘薯、生食甘蔗、西瓜、洋香瓜、食用蕃茄、蓮藕〈蓮子〉、 芋〈芋頭〉 、甕菜〈空心菜〉 、胡瓜、冬瓜、苦瓜、茄子、菜豆、甜椒、辣椒、南瓜、皇帝豆、絲瓜、 菱角、山黃瓜、牧草〈養殖用〉 、水稻、番石榴、高梁、玉米〈飼料用)這些農作物包括蔬菜水果, 產量豐富基本上解決本社區居民的民生問題,同時也利用農場大量栽培,運銷道外地賺取利潤。
圖:4-2
圖:4-1
註:引 http://localdoc.ncl.edu.tw/tmld/browse_map.jsp?map=1505
註:引 http://blog.roodo.com/secretes/archives/6176235.html
26
4-3
基地現況分析
4-3-1 周遭配置圖
圖:4-3
菁寮國小
註:引 http://tour.tainan.gov.tw/view.aspx?sn=61
圖:4-4
無米樂文史工作室
天主教堂
圖:4-5
文化體驗園區
圖:4-8 後壁鄉無米樂社區基地周遭平面概況圖
圖:4-6 菁寮國中
圖:4-7 菁寮天主教堂
註:引 http://www.clicktaiwan.com.tw/twlog/blog.
註:引 http://agi-archi.blogspot.tw/2010/08/blog-post.html
菁寮國中
do?userId=po82100a&pageNum=3
27
4-3-2 現況圖
圖:4-10
圖:4-9
10
9
11
12
圖:4-13 基地示意圖
圖:4-11
圖:4-12
座落位置: 台南縣後壁鄉頂長村 1 號
基地方位: 坐北朝南
空間性質: 農地
基地坪數: 一甲地 28
4-3-3 基地周遭現況
圖:4-14 基地周遭現況還景圖
4-3-4 基地潛力分析表
表 4-3-4
基地潛力分析表
基地潛力分析表 優勢(Strengths)
周遭無遮蔽物,採光佳。
用地廣闊,易找尋停車位。
與菁寮農村可相輔相成。
機會(Opportunities)
可利用農村帶動此場所的發展。
以菁寮無米樂冠軍米之名氣達到推廣效果。
劣勢(Weaknesses)
稍遠離都市區,宣傳較不易。
威脅(Threats)
地點稍偏僻,除了開車較不易到達。
4-3-5 交通資訊 開車 1. 中山高或南二高→(南下)水上交流道或白河交流道→下交流道往菁寮村(約 20 分鐘到達) 2. 中山高或南二高→(北上)新營交流道或白河交流道→下交流道往菁寮村(約 20 分鐘到達) 3. 省道在後壁茄苳處→轉往南 84 道路→菁寮村(約 5 分鐘到達) 4. 鹽水→新營市區處→轉往南 85 道路→菁寮村(約 15-20 分到達) 5. 嘉義鹿草鄉→南 85 道路→直行菁寮村→(約 15 分鐘到達) 台鐵 後壁火車站→下車坐計程車約 10 分鐘到菁寮村 高鐵 嘉義太保站→下車坐計程車往鹿草→南 85 道路→直行菁寮村(約 15 分鐘到達)
29
Chapter 5 案例分析 5-1 案例分析 5-1-1 南投日月茶廠
圖:5-1 註:引 http://www.ipeen.com.tw/comment/69604-%E9%AD%9A%E6%B1%A0%E9%84 %89%E4%B9%9F%E6%9C%89%E5%A5%BD%E5%96%9D%E7%9A%84%E7%B4% 85%E8%8C%B6-%E6%97%A5%E6%9C%88%E8%80%81%E8%8C%B6%E5%BB%A 0
設計者:DIVOOE ZEIN STUDIO (自然洋行 設計工作室) 曾志偉與榮芳
地點:台灣南投縣魚池鄉有水巷 38 號
解說: 日月老茶廠的前身是民國 48 年農林公司所建的魚池茶廠,自從烏龍茶興 起,紅茶式微後,魚池茶廠幾乎停擺;近幾年又興起懷舊與有機風,日月潭 稀有的紅茶受到重視;因此,農林公司近年重整魚池茶廠,並更名為日月老 茶廠,以茶館茶廠和民宿並存的方式,讓遊客到老茶廠進行有機紅茶體驗, 品嘗美味有機紅茶餐,並在一天之內了解有機紅茶的種植和製作過程。(如 圖:5-1)
30
2004 年初開工到十月才剛完工,是 DIVOOE ZEIN STUDIO,規劃當中有展覽場、茶室、 住宿空間與製茶區等,而老茶廠周圍 2.5 公頃 的老茶樹區也都改成自然有機的種植方式推 廣生態環保的自然訊息。(如圖:5-2)
圖:5-2 註:引 http://tw.myblog.yahoo.com/jw!1BfO2f6CEQPMjqlG55BSuAMsR A--/article?mid=205
門口意境照,採用比較暖色的設計比對 稱手法,示意出日式禪風清境的味道。 (如圖:5-3)
圖:5-3 註:引 http://www.ipeen.com.tw/comment/69604-%E9%AD%9A%E 6%B1%A0%E9%84%89%E4%B9%9F%E6%9C%89%E5%A5% BD%E5%96%9D%E7%9A%84%E7%B4%85%E8%8C%B6-%E6 %97%A5%E6%9C%88%E8%80%81%E8%8C%B6%E5%BB%A 0uAMsRA--/article?mid=205
廠內日據時代留下來的製茶機組仍不 停製茶,是以一個活的茶博物館型態 呈現其內。(如圖:5-4) 圖:5-4 註:引 http://tw.myblog.yahoo.com/jw!1BfO2f6CEQPMjqlG55BSuAMs RA--/article?mid=205%E5%BB%A0uAMsRA--/article?mid=205
31
保留原始就有的建築部分,全是出老屋 重建的特色。(如圖:5-5)
圖:5-5 註:引 http://www.ipeen.com.tw/comment/69604-%E9%AD%9A%E6%B1 %A0%E9%84%89%E4%B9%9F%E6%9C%89%E5%A5%BD%E5%96 %9D%E7%9A%84%E7%B4%85%E8%8C%B6-%E6%97%A5%E6%9 C%88%E8%80%81%E8%8C%B6%E5%BB%A0
用餐的餐廳部分能就簡易的日式味道詮釋並 搭配和室內植栽,做為日式庭園的景緻。 (如圖:5-6)
圖:5-6 註:引 http://www.ipeen.com.tw/comment/69604-%E9%AD%9A% E6%B1%A0%E9%84%89%E4%B9%9F%E6%9C%89%E5%A5 %BD%E5%96%9D%E7%9A%84%E7%B4%85%E8%8C%B6-% E6%97%A5%E6%9C%88%E8%80%81%E8%8C%B6%E5%BB %A0
內部也提供歷史簡介的一個簡單的廊道回憶 讓遊客了解茶廠的歷史回顧。(如圖:5-7) 圖:5-7 註:引 http://www.ipeen.com.tw/comment/69604-%E9%AD%9A%E6%B1 %A0%E9%84%89%E4%B9%9F%E6%9C%89%E5%A5%BD%E5%96 %9D%E7%9A%84%E7%B4%85%E8%8C%B6-%E6%97%A5%E6%9 C%88%E8%80%81%E8%8C%B6%E5%BB%A0 32
5-1-2 Hedron a Rooftop Farm.
圖:5-8
設計者:GLOBE /晶石設計,由安東尼奧 Scarponi 的/與 UrbanFarmers 合 作概念中的設備。
地點:不限
解說: 美國一群熱衷城市農業的城市規劃者最近看上了一個上世紀中的建築設 計——「網格球頂」 ,他們打算將其打造成可以在大廈樓頂務農的裝置,正如 他們網站所稱:「魚從天上來」。在這個「魚菜共生」系統裏,植物清潔養魚 的水,魚又為植物提供養分。(如圖:5-8)
33
包覆系統圖
圖:5-9
據稱一個裝置每年可以生產 400 公斤蔬菜和 100 公斤魚,相當於可以 滿足 16 個人的需求。現有不同的公司,分別負責裝置設計的優化和對不同 地區氣候的適應,希望可以將其傳遍全世界。(如圖:5-9) 本文來自: (陽光時務) 原文連接:http://www.isunaffairs.com/?p=6681
圖:5-10
形體轉換的包備系統。(如圖: 5-10) 34
內部系統規劃
圖:5-11
平均規劃動植物的生長位置,以備達到魚菜共生的彼此供需。(如圖: 5-11) 內部結構圖
圖:5-12
大致上是以桁架概念堆疊而成,建築此結構體。(如圖: 5-12) 35
未來發想圖
圖:5-13
整體外面包覆系統,可擇三角面做為遮蔽的功能,內部陳設則以星型圖形做為支撐架減 少空間浪費,中心點的下方則放魚水,做為整個核心的輸送帶,達到整體最大的效用。 (如圖: 5-13) 內部運作概念
圖:5-14
圖:5-15
內外模具的拆解圖。(如圖: 5-14)
群組化後的結論圖。(如圖: 5-15) 36
5-2
設計構想案例分析
5-2-1、植生住宅 Vegetation House
圖:5-16
設計者:交大建築所-李政儒、胡介璿
地點:新北市貢寮鄉 澳底
解說: 這是一棟以住宅與自然景觀融為一體的概念進行設計的植生住宅。他們觀察到不少都 市人口假日往郊區移動的趨勢,要如何再容納都市人口的同時又兼顧原有自然景觀?進而 成為「植生住宅」設計的發想來源。(如圖: 5-16)
此案獲得美國景觀設計師協會舉辦的國際競圖學生競賽住宅設計首獎。
設計概念: 好比一顆坐落在樹林中的石頭,植物順 應當地環境附著於其上,不會對原本的 生態系進行改變與破壞、和諧融入生態 當中,讓多樣性的植物順利地生長於建 築體的各個角落。(如圖: 5-17)
圖:5-17 植栽圖層規劃圖
37
圖:5-19 3D 圖
設計者分析當地原生植栽生態,加 入季風、濕度、雨水等自然因子設 計出宛如一艘船形的住宅外觀。
圖:5-18 平面圖
(如圖: 5-18,5-19)
圖:5-20 A-A 剖面圖
圖:5-21 B-B 剖面圖
依不同植物的生長特性,使其分佈在住宅四周,以保有生態多樣性,例如開闊的屋頂中央 設計柱形的空心結構,提供深根性植物充足的陽光以及厚實土壤、充足水分等生長空間。 (如圖: 5-20,5-21) 38
爬藤植物需要的土壤層較 薄,靈敏度高,濕度,日照 時數低。戶外半日照處涼爽 潮濕可供攀藤類植物生長。
建築立面設計有灌溉系統 的植生磚,可以讓蕨類植 物、苔蘚植物依附生長。 (如圖: 5-22)
圖:5-22 C-C 剖面圖
攀緣植物需要較濕潤的生存空間,若環境 濕度過低,容易乾燥枯萎,因此攀緣植物 避免種植於接觸到接受日照的高溫壁。
因冬天有強烈的東北季風,所以為了減少 受循環季風的影響,將東北部抬高並種植 防風植物,控制整體環境的協調。 (如圖: 5-23)
圖:5-23 D-D 剖面圖
設計者李政儒表示, 「我們考慮建築是否 能創造出適合多種不同性質的植物成長 的環境,讓多種植物從戶外蔓延到建築 體的各個角落,產生自然多樣性,讓我 們像是生活在豐富的大自然之中。」 (如圖: 5-24)
圖:5-24 模型示意圖
以上資料由 http://www.forgemind.net/phpbb/viewtopic.php?t=21273 提供
39
5-2-2、濕地與生活空間的融合
圖:5-25 3D 圖
設計者: Koh Hau Yeow(新加坡人)
地點:中國
解說 這是一個高齡化人口聚集的地方,又具有河川污染的問題,為了解決環境 問題給民眾一個乾淨的居住環境,所以將具有淨化效果的濕地融合於環境中。 (如圖: 5-25)
此地具有超過 1000 萬 60 歲以上 的高齡人口,又缺乏安養院的設 置,所以設計者希望將此打造成一 個可以讓老年人安養的生活空 間。(如圖: 5-26,5-27)
將人工濕地做為景觀融入居民的 生活空間。
圖:5-26 關係圖
圖:5-27 意象圖 40
plan
圖:5-28 基地圖
除了以濕地淨化受汙染 的河川,也打造一個人民可 與環境做休閒互動的地區。 (如圖: 5-29)
圖:5-29 B-B’剖立面圖
這是由社區組成的大型公共溫室空 間,使用過的廢水經過濾後流過住 宅內的花園,在花園內提供養分後 再流入周圍的濕地或農場。 (如圖: 5-30) 圖:5-30 A-A’剖立面圖
41
圖:5-31 3D 圖
重複回收使用的水,達到了開源節流的效果,也給居民一個具有 淨化效果的空間。
濕地和再生水的運用,可用於漁業與農業的發展,也同時達到住 宅與景觀兼顧的生活空間。 (如圖: 5-31)
模型示意圖
圖:5-32 模型示意圖
圖:5-33 模型示意圖 以上資料由 http://www.coroflot.com/kohhauyeow/Wetland-Matrix-for-Living http://architecturepostit.blogspot.tw/2011/04/wetland-matrix-for-living.html
42
5-2-3、 London Tower Farm
圖:5-34 3D 圖 註:引(2002) http://www.ecofriend.com/gallery/london-tower-farm/
設計者:
Xome Arquitectos
地點: 英國倫敦
解說: 這蜂窩塔是部分垂直農場和部分住宅建築相結合,以創建一個小型的生 態系統。 倫敦塔墨西哥公司農場的建議 Xome Arquitectos 完全自給自足,收集
自己的雨水,產生能量,增長為中心的建設,居民的食品。(如圖: 5-34)
43
平面示意圖
圖:5-35 平面圖
綠色部分為綠地的規劃(如圖: 5-35)
剖面圖
圖:5-36 剖面圖
可再生能源系統,屋頂的建設產生的電力,而雨水被收集和水耕,淋浴間和廁所使用。(如圖: 5-36)
44
能源轉換構思圖
風力能源轉換
雨水能源轉換
圖:5-37 能源轉換構思圖
45
太陽能光發電
水循環
圖:5-38 能源轉換構思圖 以上資料由 http://www.architectureticker.com/london-tower-farm-vertical-farm-inspired-by-honeycomb/提供
46
5-2-3、Libreville Airport
圖:5-39 3D 圖
設計者:
Conway Pedron
地點: 法國
解說: 原有的機場缺乏植被、無水、無生態,機場的大範圍用地取代原本具有生態的環 境,因此希望此地能打造成與生態和平共存、調整人與自然間的互動。 設計者打造出機場用地可與自然環境景觀相互融合的概念,豐富生態發展,且達到
人與自然共生的條件。(如圖: 5-39)
47
平面圖
圖:5-40 平面圖
剖面圖
圖:5-41 剖面圖
利用建築物的不同型體,配合不同的植物特性做為外部結構的補強 同時具有美化外觀及調節熱能的作用。(如圖: 5-41)
48
設計內容
機場跑道
商家市場
植被
設跑道基座
水文
現有環境
圖:5-42 圖層分析圖
49
植栽示意圖
圖:5-43 植栽示意圖
圖:5-44 植栽示意圖
種植當地熱帶植物棕梠樹及需要高水分的植被等,再運用植被生長所需的條件, 設計頂部遮陽構造,達到美觀的設計也兼具植被生長空間的機能。(如圖: 5-44)
50
空間透視圖
觀察植物的特性,並打造出 都市熱帶叢林的都市建築。 (如圖: 5-45)
圖:5-45 3D 圖
把結構體設計成倒錐角形以裸空 的部分作為規劃植栽所需的土壤 構造,層層的阻隔,降地室內溫度, 達到隔熱效果。(如圖: 5-46)
圖:5-46 3D 圖
圖:5-47 3D 圖
圖:5-48 3D 圖
以上資料由 http://archinect.com/people/project/28305366/symbiotic-vaulting-libreville-airport/54899411 提供
51
5-3
案例統整 表 5-3 案例統整 案例統整圖
名稱
植生住宅
濕地與生活空間
Vegetation House
的融合
London Tower Farm
Libreville Airport
設計手法 建築共生設計 環境考量設計 中水重複使用 濕地規劃設計 植物補強結構體 能源再利用設計 人與建築的互動
5-3-1 文字統整 案例重點
將生態融入生活空間,達到共生概念的發展。(如圖 5-49)
順應植物的生長型態構成整個建築體。
利用循環系統達到資源回收再生利用的功效。
我們的設計 將農產植物的生長方式融入空間的發展型態。 將陸生、濕地、水生植物三個區域構成一循環系統。 配合有機作物的生產,讓此場所兼具教育與交流的功效。
圖 5-49 註:引 http://annemariehandly.blogspot.tw/提供
52
Chapter 6 設計構想 6-1
議題構想
6-1-1 空間佈局構想 運用植物生長形態特質,作為建構空間量體的依據。 將植物所適合生長之條件,來發展成建築形式,例如:深根植物需要較具有深度之空間,就將建築 表層提高,使植物可生長於此;種植攀藤植物,就依照其生長特性,給予具有可攀爬之空間等。
6-1-2 空間單元構想 民國 95 年住在後壁鄉菁寮區的黃昆濱先生將自己所種植的稻米,拿去叁賽獲得冠軍後,使的菁寮 社區,開始發展成為一個小型觀光景點,因此稻米與無米樂社區成為一種密不可分的關係,所以我 們以稻米作為主要設計發展的脈絡(如圖 6-1)。
圖 6-1 註:引 http://163.23.105.65/jh/6/right301.htm 提供
53
6-2
共生概念
6-2-1 共生概念 「大家都同意西方文明的方式對非溫、寒帶的亞熱帶地區並非最佳化,自然造成亞熱帶地區能 源的虛耗與能源誤用的盲點,台灣亦然!盲目追隨不同地理氣候區塊的文明是不正確的,必要展開 與自身所處的地理氣候區環境對話,藉知識、科技的累積,重新調適在地建築與聚落形式,才能發 展出最佳化的模式,做為減輕環境負荷與去除資源、能源的緊張根本手段。 我們越來越明瞭人類發展與環境保育間應取法生物間常見的『共生關係』,建構一個高效率的 共生循環系統,來減輕生活起居對環境所形成的負荷,這是一種對策,我們稱它為『共生化』,也 就是藉著生物學上的互利共生將我們食用的食物,尤其是綠色的蔬果,藉助建築構造使它跟起居者 緊密結合,讓我們的 Output 成為植物的 Input,植物的 Output 變成我們的 Input,希望隨著循 環效率的提升,從而收斂生活起居行為對外部的負荷。 同時,也希望綠色植物的蒸散作用,能讓高溫在建築物的外牆得以下降。構造上取法亞熱帶原 住民及古羅馬人控制溫溼度的智慧,企圖將生物界常見的共生關係成為我們與環境對話的新關係。 而綠建築結合共生化對策更將是未來通往永續建築的良方。 揭露一個永續建築的公式,那就是 GB (green building)+Symbiosis=SB (sustainable building),亦即為綠建築+共生化=永續建築。 同時也提出三個重要結論如下: 一、在地化:建築構造必要有能力回應當地的環境與氣候,同時也要維持起居者的舒適與健康。 二、團隊精神:永續是複合的議題,必要以多層次、多面向的團隊合作,才有可能提出周全的解決 方案,同時持續的實驗、精進、執行、反饋,才能真正與環境對話。 三、共生化:『共生化』是一種法自然的小共生模式,人類要與綠色蔬果為主的生物建立更緊密的 共生關係,才能不破壞自然,讓自然環境可以永續。(如圖 6-2)」 引自:日本教授 Kazuo Iwamura-「日本共生建築理論與實務之變遷」
圖 6-2 註:http://www.sxsqxj.gov.cn/show.aspx?id=66918&cid=25 提供
54
6-2-2 共生概念圖
圖:6-1 圖:6-3 引自:www.epa.gov.tw
圖:6-4
55
6-3
構想發展
6-3-1 整體初步構想
圖:6-5
圖:6-6
56
6-3-2 平面配置圖
館內主要動線有兩大類,一是大廳入口主要提供 為平日觀光遊客所進入的主要動線,並沿著主要 中樞動線可到各個館內了解植物的生長型態,二 則室外交流區動線,不僅提供平日觀光客出入口 動線,也供假日民眾到此蔬果市集採買蔬食也供 給農民與民眾彼此作為交流之地。(如圖 6-7)
圖:6-7
一開始以影音方式導覽民眾了解台灣共生農 法,並徒步方式到展覽區,用畫廊的方式,解說 台灣採用自然農法的農民與農作物,接下來讓民 眾開始體驗館內各類植物的生態,進近到一樓交 流區,未了體恤民眾的心勞,在二樓則有附設餐 廳提供簡便的茶飲,供顧客看書談心及休息。(如 圖 6-8)
圖:6-8
57
6-3-3 量體發想圖
外觀量體發想圖
圖:6-9
外觀量體發想圖 1.是以稻穀的曲線作為部分外部形體的發想。 2.以稻穀包覆的理念用面的量體塑形包覆的概念形體。 3.拆解稻殼用線的形式旋轉出不同造型。 4.把稻穀拆解並以點、線、面量不同型態發想部分展區量體。
58
空間量體發想圖
圖:6-10
空間量體發想圖
A.天花以孔洞發想融合淺根植物與攀爬植物的生長環境。 B.是 A 圖概念,整個空間形體的發想概念圖。 C.利用網格固定深根植物的根發展趨向,讓整個空間塑 可以多樣化。 D.是 C 圖整體概念發想圖
59
6-3-4 設計圖面 初步草模剖立面圖
北向剖面圖
西北向剖面圖 wj6wj6wj6 圖 60
3D 初步示意圖
南向剖面圖
東向剖面圖
61
外觀示意圖 1
外觀示意圖 2
外觀示意圖 3
外觀示意圖 4
內部示意圖 1
內部示意圖 2
62
圖面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完成示意圖
79
80
外觀整體白天示意圖
圖
外觀整體晚上示意圖 81
外觀殼體示意圖
圖
水深植物區示意圖 82
淺根植物區示意圖
圖
水深植物區示意圖 83
深根體驗區示意圖
圖
治裝區示意圖 84
治裝區示意圖
圖
治裝區示意圖 85
室內交流區示意圖
圖
室內交流區示意圖 86
室外市集區示意圖
圖
室外市集區示意圖 87
大廳示意圖
圖
大廳示意圖 88
員工休息室示意圖
圖
員工休息室示意圖 89
天花板維護區示意圖
圖
天花板維護區示意圖 90
影音區示意圖
圖
影音區示意圖 91
展覽區示意圖
圖
展覽區示意圖 92
餐廳示意圖
圖
餐廳示意圖 93
餐廳示意圖
圖
餐廳示意圖 94
廁所示意圖
圖
95
Chapter 7 參考文獻 7-1
參考文獻
圖:1-2
註:引(2012) http://fromme.pixnet.net/blog
圖:2-1-1
註:引(2012) http://baike.soso.com/v8022241.htm
圖:2-1-2
註:引(2002) http://www.uniquefarm.com/ClassicGames/ColoringBook/index.htm
圖:2-1-3
註:魚圖引(2002) » 動物 Animals » 水中生物 Sea Creatures
圖:2-1-4
註:引 http://www.shjbms.com/productshow_cn.asp?id
圖:2-11 註:引 http://blog.roodo.com/foreverfish/archives/9221423.html 圖:2-10 註:引 http://tdares.coa.gov.tw/view.php?catid=2358 圖:3-2-2
註:引 http://www.google.com.tw/search
圖:4-2-1
註:引 http://blog.roodo.com/secretes/archives/6176235.html
圖:4-2-2
註:引 http://localdoc.ncl.edu.tw/tmld/browse_map.jsp?map=1505
4-3-1 周遭配置圖 菁寮國中圖
註:引 http://www.clicktaiwan.com.tw/twlog/blog.do?userId=po82100a&pageNum=3
菁寮國小 註:引 http://tour.tainan.gov.tw/view.aspx?sn=61 菁寮天主教堂
註:引 http://agi-archi.blogspot.tw/2010/08/blog-post.html
魚菜共生 註: 引 http://www.solar-i.com/aqpon.htm 圖:2-1-4-1 註:引(2002) http://cci.culture.tw/cci/cci/case_detail.php?c=74&sn=3841 圖:2-1-4-2 註:引(2002) http://dreampaiwan.blogspot.tw/2011_04_24_archive.html 圖:2-1-4-3 註:引(2002)http://www.tsas.tw/P-6.htm 圖:5-1-2
註:引(2002) http://www.ecofriend.com/gallery/london-tower-farm/
http://www.forgemind.net/phpbb/viewtopic.php?t=21273 http://www.coroflot.com/kohhauyeow/Wetland-Matrix-for-Living http://architecturepostit.blogspot.tw/2011/04/wetland-matrix-for-living.html 圖 5-3-1 註:引 http://annemariehandly.blogspot.tw/提供 魚菜共生://www.solar-i.com/aqpon.htm 本文來自: (陽光時務) 原文連接:http://www.isunaffairs.com/?p=6681 http://www.conceptualdevices.com/2012/02/hedron-good-food-from-the-roof-taking-on-buckminster-fuller-2012-challenge/ 圖:5-1 註 http://www.ipeen.com.tw/comment/69604-%E9%AD%9A%E6%B1%A0%E9%84%89%E4%B9%9F%E6%9C%89%E5%A5%BD%E5%96%9 D%E7%9A%84%E7%B4%85%E8%8C%B6-%E6%97%A5%E6%9C%88%E8%80%81%E8%8C%B6%E5%BB%A0 圖:5-2 註 http://tw.myblog.yahoo.com/jw!1BfO2f6CEQPMjqlG55B 圖:5-4 註:http://tw.myblog.yahoo.com/jw!1BfO2f6CEQPMjqlG55BSuAMsRA--/article?mid=205%E5%BB%A0uAMsRA--/article?mid=205 http://www.assamfarm.com.tw/contact.htm 圖:2-15 註:引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food/2010-05/10/content_13476319.htm 圖:2-18 註:引 http://ezgo.coa.gov.tw/view.php?theme=spots&id=J_fontaine_20081023141445&class=C04&city 圖:2-19 註:引 http://baike.nongye.cn/index.php?doc-view-692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007011009042 http://www.calldoor.com.tw/mystore/long_wahoo/articles/42575 圖:2-12 註:引 http://ptdoc15.aeweb.com.tw/article-detail.asp?item=3&doc_id=3281 圖:2-13 註:引 http://www.lfes.tcc.edu.tw/greenschool/永續校園環境照片導覽 http://mypaper.pchome.com.tw/joskia39/post/1320640974 http://agsafe.coa.gov.tw/brand.php?func=product&id=producer_system_20090625175525843 http://ade-blog.tainan.gov.tw/applicationsystem/blog/Detailed.aspx?userid=TAINAN&sn=116_160_20_202_102_110_85_130 http://tw.myblog.yahoo.com/spring-farm/article?mid=109&next=105&l=f&fid=14
96
http://life.chinatimes.com/LifeContent/140602/20111203000685.html http://agsafe.coa.gov.tw/brand.php?func=product&id=producer_bWFuZHkxMzQw_20090619170623 http://www.wretch.cc/blog/l50740/20838169 共生設計:引自: 日本共生建築理論與實務之變遷 圖 6-1 註:引 http://163.23.105.65/jh/6/right301.htm 提供 圖:6-3 引自 http://www.epa.gov.tw/ch/artshow.aspx?busin=331&art=2007091616404089&path=6642 http://163.23.105.65/jh/6/right301.htm 圖:6-2http://www.sxsqxj.gov.cn/show.aspx?id=66918&cid=25
完成日期—2013 年 04 月 21 ㄖ
97
98
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