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向憂悶詰問
經文分段和寫作技巧
經文解釋
經文重點和實際應用
‧ 在患難中認準追尋的目標
‧ 緊記神是忠信守約的
‧ 神要透過患難突破我們對 祂的理解
有助明白經文的例子
‧ 爸,你在哪裡?
有助實踐經文的默想
「神在哪兒?」這個問題,在舊約聖經中揮之不去。尋覓神的同在, 亦是縈繞神的百姓的核心課題。詩篇第二卷( 四十二至七十二篇)出現的 第一個問題,也是這一道問題。當詩人腹背受敵時,他堅決只以他的神為 自己尋求的目標 。 雖然 他 重複三次對自己的心靈質詢,但最 終,他的焦點 從個人的失落轉至對神讚美的渴望 。 1
經文分段和寫作技 巧
1. 本詩最引人關注之處,自然是它究竟是一篇還是兩篇作品。在希伯來 文聖經中, 四十二與四十三篇之間並沒有 另一標題出現,而且兩詩都 採用了同一疊歌(四十二 5 、 11 ,四十三 5 ) ; 四十三篇在字眼上也
與前篇有不少對應之處。最明顯不過的,是詩人在四十二篇 9 節的哀 訴,基本上與四十三篇 2 節一樣,而「 走到 」( אוב)、「 山 」( רה) 和「 稱讚 」( הדי)這些字眼 , 都是兩詩共享的。最主要的是,在主題 和圖像上,兩詩是連貫的;在經文發展上, 四十三 篇是 四十二篇的延 續,為詩人的訴苦譜上了最終的哀求。德里奇( Franz Delitzsch ) 引
用了 凱撒利亞的優西比烏 ( Eusebius Caesariensis , 約 260 或 275 年 至 339 年 ? )的話,支持 四十三篇乃是 四十二篇的第三 部分 。 2 這 亦是大部分近代學者的取態。
然而, 《 七十士譯本 》 卻在 四十三篇加插了希伯來 文 聖經沒有的 標題:「詩一首,大衛的」( Ψαλμ ὸ ς τ ῳ Δαυιδ ),似乎是參考了詩
篇 二十六篇,因為兩詩第一句都是以「求你為我主持公道」( ש ינטפ ),
《和》: 伸冤 )開始。按 《 七十士 》 譯者的立場,這兩首詩應是各自 獨立的篇章; 3 部分學者秉持這個看法,將兩首詩分開處理。 4 然而,
本書仍然認為將兩詩合而為一的進路較為可取。
1 對本詩的理解,我受楊錫鏘牧師的影響甚深,亦是他藉這一首詩開啟了我對 詩篇研究的胃口。
2 Franz Delitzsch, Biblical Commentary on the Psalms , trans. David Eaton, 2nd ed., vol. 2, Foreign Biblical Library (London: Hodder & Stoughton, 1902), 62.
3 Staffan Olofsson, As a Deer Longs for Flowing Streams: A Study of the Septuagint Version of Psalm 42 - 43 in Its Relation to the Hebrew Text
直向憂悶詰問(四十二~ 四 十 三 篇) 19
2. 這篇詩扣人心弦,有學者認為是出自一位才情橫溢的詩人手筆,透過 動人的語句訴說他的苦難。 5上世紀 70 年代,一篇賞析本詩文采的文 章面世,分析了本詩以兩種手法貫串,就是水的圖像和對話。它們在
本詩中各有進程,以致全詩並非只像一潭死水、停滯不前,而是帶著 活潑動力,致令詩人能突 破 有 如 深淵的鬱 悶 ,重燃盼望。 6 雖然筆者
並不完全贊同舒高爾( Sch ökel ) 對於本詩的分析,但卻十分欣賞他 研究這首詩的寫作手法的功夫。下文會詳細介紹本詩的寫作技巧。
3. 詩中有幾個頗 為 重要的圖像貫串 著 , 尤以「水」和「聲音」特別重要:
3.1 在本詩中,「水」 的 圖像在 四十二篇尤其凸出。詩歌一開始以「 如鹿 切慕溪水 」( 1 節),比喻詩人對神同在的渴慕。但最終,他卻只能 以「 眼淚 」為飲食( 3 節)。鏡頭一轉,他來到約旦河的源頭。在一
個聖殿遙不可即之地,他聽到「 深淵 」的聲音,又有神的「 波浪洪濤 」
漫過他( 6 - 7 節)。布朗( William Brown )認為這三個「水」的圖像, 分別代表「神」、「詩人」 和「敬拜」。 7 雖然他對 6 至 7 節的理解 有別於大部分學者的想法,但我認為他是正確的。這一點會在相關經 文的注釋部分再詳細交代。
3.2 全詩充 滿了不同的「聲音」。 詩人首先記錄了不知名的人質詢他:神是 否已離棄他 ( 3 節 ) ? 然後,詩人回想起他率眾敬拜時的歡呼作樂 ( 4 節 ) 。 後來,所有的人聲都退場,只剩下奔流如注的水瀑聲 ( 7 節) 。
由此,詩人想起神給予他夜間的歌聲與禱聲 ( 8 節) 。 但現在詩人卻是 向那稱為他磐石的神 提出質詢 之 聲 ( 9 節 ),另外 還有那批推波助瀾的 敵人的聲音 ( 10 節 )。 最後 , 其他 人聲再次退場 , 只有詩人向神求告
的 聲 音 ( 四十三 1 - 4 ), 讓詩人能再次放送對神的讚歌 ( 四十三 4 )。
(Götting en: Vandenhoeck & Ruprecht, 2011), 160.
4 Nancy L. DeClaissé - Walford, Rolf A. Jacobson, and Beth LaNeel Tanner, The Book of Psalms , NICOT (Grand Rapids, MI/Cambridge: William B. Eerdmans, 2014), 399 – 407.
5 Artur Weiser, The Psalms: A Commentary , OTL (London: SCM Press, 1962), 348.
6 Luis Alonso Schökel, ‘The Poetic Structure of Psalm 42 - 43’, JSOT 1 (1976): 4 – 11.
7 Willia m P. Brown, Seeing the Psalms: A Theology of Metaphor (Louisville, KY: Westminster John Knox Press, 2002), 132 – 34.
詩篇(四十二~七十二篇)
4. 若以分段而言 , 本詩的三句疊歌有標誌性的作用,將全詩分成三大段 落。下文將會提出四十二篇 1 至 2 節乃是全詩的引言 , 故此,詩歌的 分段大綱如下:
A 引言(四十二 1-2 )
B 終日憂傷,終日受嘲(四十二 3-4 )
疊歌 ( 四十二 5 )
C 深淵發聲,詩人發聲(四十二 6- 10 )
疊歌 ( 四十二 11 )
D 詩人求告:公道、差使(四十三 1-4 )
疊歌 ( 四十三 5 )
5. 不過這首詩最特別的地方 ,是 詩人透過詞藻的分佈,描繪了兩個不同 的場景:「敬拜」和「法庭」。
M 山
N 「來」 11
O 永生/生命 12
8 兩字原文字根同為 דסח。
9 兩字原文同是 רכז。
10 兩字原文同為 רבע。
11 此字原文為 אוב,在四十二章 2 節沒有明顯翻譯出來,在四十三章 3 及 4 節 則是「 帶 」及「 走到 」這 兩個動詞 的字根。
12 兩字原文字根同 為 יח。
直向憂悶詰問(四十二~ 四 十 三 篇) 21
5.1 由上表可見, A 至 H 項的詞彙集中在四十二篇 3 節、 8 至 10 節, 以
及四十三篇 1 至 2 節; I 至 L 項主要在四十二篇 4 節、 6 至 7 節; M
至 O 項則散見於兩 篇 之中 。第一組 的經文環繞著詩人被敵人質詢、自
己質詢神,以及求神為他主持公道的經文,營造了一個「法庭」的場 景 , 而第二組 的經文,則與「敬拜」的場合有關。但兩個場景都離不 開同一個主題,就是「神的同在」,亦是全詩的核心關注。
5.2 另外值得留意的一點,是四十二篇 1 至 2 節在結構上的角色。它們是 詩歌的引言,而 這兩 節所包含的字眼,也分佈在本詩按疊歌所分割出
來的三個段落中。從上表可見,三個在四十二 章 1 至 2 節使用的字 眼 ,
在下文三個段落分別出現,加強了引言與全詩各段的關係(「 心 」在
四十二篇 2 至 4 節 及 6 至 10 節出現;「 生命 」在第 6 至 10 節出現,
而「 來 」則在四十三節 3 至 4 節 出現)。
6. 綜合以上 觀察 ,本詩的結構可再細分如下:
A 引言:切慕神的同在(四十二 1 - 2 )
B 第一段(四十二 3 - 4 )
B 1 法庭:憂傷被嘲神不同在(四十二 3 )
B 2 敬拜:記起昔日聖殿中的同在(四十二 4 )
疊歌(四十二 5 )
C 第二段(四十二 6 - 10 )
C 1 敬拜:記起神在瀑布中的同在(四十二 6 - 7 )
C 2 法庭:誠實質問神不同在(四十二 8 - 10 )
疊歌(四十二 11 )
D 第三段(四十三 1 - 4 )
D 1 法庭:求告神為他主持公道(四十三 1 - 2 )
D 2 敬拜:求告神帶往祂的同在(四十三 3 - 4 )
疊歌(四十三 5 )
經文解釋 標題
可拉後裔的訓誨詩,交予伶長。
原文次序是「交予領班,訓誨詩,可拉子孫的」。「交予領班」這個
有關音樂表演的指示,可能是前詩的結束。 13 餘下屬於本 詩 的標 題 ,指出
本 詩 的文體類別及詩歌來源。 「 訓誨詩 」 ( ליכשמ)出現在詩篇 13 首詩的
標題(三十二、四十二、四十四、四十五、五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 十五、七十四、七十八、八十八、八十九及一四二 篇 )。它的 字根 來自「是 謹慎的」( לכש) ,所以有不 少人認為,這類詩體與教導有關,就算不是 為教誨,也是一首「睿哲沉思」的詩。 14 從 「 訓誨詩 」的字根,有學者提
出這個詞語應解作一首「巧歌」,是經過嚴謹的藝術技巧寫成的。 15 又 有
人認為這個 詞語 演變自另一個同音異義的字,「交替」( לכש II )的字根,
因此這是一首「輪唱的歌」 。
16 但 由於它的確實意義可說是無從稽考, 所 以 只能按每首詩的內容個別處理。
按出埃及記 六章的家譜,可拉是利未的曾孫、哥轄的孫子、以斯哈的 長子。 17 可拉一夥人最著名的事件,是在曠野因覬覦摩西與亞倫的權力而
13 這 個 看法出自 Bruce K. Waltke, ‘Supers cripts, Postscripts, or Both’, JBL 110 (1991): 583 – 96 。
14 Franz Delitzsch, Biblical Commentary on the Psalms , trans. David Eaton, vol. 1, Foreign Biblical Lib rary (London: Hodder & Stoughton, 1894), 475; Charles A. Briggs and Emilie G. Briggs, A Critical and Exegetical Commentary on the Book of Psalms , vol. 1, ICC (Edinburgh: T&T Clark, 1906), l xi; Frank - Lothar Hossfeld and Erich Zenger, Die Psalmen I , NEchtB 29 (Würzburg: Echter Verlag, 1993), 200; Jean - Luc Vesco, Le psautier de David: traduit et commenté , vol. 1 (Paris: Cerf, 2006), 302n1; DeClaissé - Walford, Jacobson, and Tanner, The Book of Psalms , 306.
15 G. Heinrich A.V. Ewald, Commentary on the Psalms , trans. E. Johnson, vol. 1 (London: Williams and Norgate, 1880), 31.
16 Von Klaus Koenen, ‘Maśkîl - “Wechselgesang”. Eine neue Deutung zu einem Begriff der Psalmenüberschrif ten’, ZAW 103 (1991): 109 – 12.
Amzallag 及 Yona ( " What Does ' Maskil ' in the Heading of a Psalm Mean? " , ANES 53 (2016): 41 – 57 )
涉同一首詩內經文的複雜互應。
17
發動叛亂,結果全掉進裂開的地面,又有從耶 和華那裡出來的火燒滅有份 參與的人,叛變這才平息(民十六章)。按歷代志下 二十章 19 節的記載, 可拉的子孫似乎在耶路撒冷聖殿以奏樂唱歌供職。有關其他與可拉後裔有 關的詩歌,參本書 緒論 。
A 引言
: 切慕神的同在 ( 四十二
1 神啊 , 我的心切慕你 , 如鹿切慕 溪水 。
2 我的心渴想神 , 就是永生神 ; 我幾時得朝見神呢?
1 - 2 )
詩人打 從 一開 始 便透過 明喻 的手 法 ,描 劃 出 一個 乾 漠 的環境,也就是
詩人 不能 去 到 神面前 的 處 境 。他 的「靈」( פנ ש )有 如一頭焦渴的 鹿一般, 因缺水而瀕死。這頭鹿汲汲尋找的 , 是可續命的水,而詩人的「靈」所渴 切的,是神 。小 鹿希望找到的,是湧流的溪水;詩人知道,能解他饑渴的 方法,惟有去到神的面前 。 於是 , 整幅圖畫傳達了一個非常迫切的處境 。
對於詩人而言,辦法只有一個,就是尋覓到神 。
1. 第 1 節以平行句式寫出 :「像一頭鹿 18( A ) 切慕 ( B ) 為著 19
溪流的水( C ) // 如此我靈( A’ ) 切慕 ( B’ ) 朝向你,神啊
( C’ )」。 工整的對稱,凸顯了中間 「 切慕 」 ( גרע)一詞。這個詞 語
在舊約聖經很少出現,除了本詩,只在約珥書 一章 20 節 出現(《和》:
發 喘 )。在約珥書,它跟 1b 節一 樣,以「朝向( לא)你」為謂語。
《 七十士譯本 》 將這詞翻譯為「仰望」( ἀ ναβλ έ πω ),藉此行動表達
「渴切」。然而,在 約 珥 書的 經文 中 ,有學者認為應參考古敘利亞文
譯本及猶太解經家的見解,將它理解為「呼嘯 」。 20
18 原 文 是指一頭「雄鹿」( ליא),但 由於 它的動詞是第三身陰性 ,故有學者建
議改寫此字為「母鹿」( תליא),因為這可能是「重複 字母漏 寫 」
( haplography ), 把最後的字 母 ת漏 抄了。
19 將希伯來文介 詞 לע理 解為 引介一項 著緊的事物 ( an object of interest ),
參 IBHS §11.2.13 c 。
20 John M.P. Smith, William H. Ward, and Julius A. Bewer, Micah, Zephaniah, Nahum, Habakkuk, Obadiah and Joel , ICC (Edinburgh: T&T
對 拉舒 ( Rashi ) 及金希 ( David Kim ḥ i ) 這兩 位中古猶太解經家
而言 , גרע這 個字在這裡是「帶著極大需要而 呼嘯 」的意思; 21 不是
指鹿兒在千辛萬苦尋覓到溪流時發現它已乾涸時的哀鳴, 22 而是 描述 牠在極其口渴但還沒有找到水源時,發出 對 口溪 水 渴 求 的 悲 嗚 。在
古近 東 的 板 刻 器物中, 不少都 刻 有鹿 隻 低 頭呷 水的 圖畫。 23 透 過
「像……如此」( ןכ...כ)這個組合,「鹿」象徵著「我靈」,但對於 後者,真正能活命的溪水是「神」。詩歌的焦點瞬間從野鹿轉回真正 的主體:詩人的「靈」( שפנ,《和》: 心 ),而在本詩中,它一共出 現了 7 次之繁。 24
2. 猶如那頭口渴的鹿一樣,詩人在第 2 節也用了「口渴」( אמצ,《和》: 渴想 )的字眼。他特別註明他只是借用「口渴」一詞,他真正想要的 是「神」 「那活著的神」( יח לא,《和》: 永 生神 ) 。 25 在 其他 經文中, 「那活著的神」 ( יח לא)透過主動介入,扭轉了一個個群體 的悲慘命運 ; 26 而這也是詩人亟亟等待的結局。
Clark, 1911), 92; Leslie C. Allen, The Boo ks of Joel, Obadiah, Jonah, and Micah , NICOT (Grand Rapids, MI: William B. Eerdmans, 1976), 56; Douglas K. Stuart, Hosea - Jonah , WBC 31 (Waco, TX: Word Books, 1987), 230; James L. Crenshaw, Joel: A New Translation with Introduction and Commentary , AB 24C (N ew York/London/Toronto/Sydney/Auckland: Doubleday, 1995), 111.
21 參 A.J. Rosenberg, The Book of Psalms , vol. 2, Judaica Books of the Hagiographa (New York: Judaica Press, 1991), 156. Mitchell Dahood 援
引德國學者 A. B. Ehrlich 在 1905 年的說法
考阿拉伯語 ’ajja ( 呼喊 ) 詞 ; 見 Mitchell J. Dahood, Psalms I: 1 - 50: Introduct ion, Translation, and Notes , AB 16 (New York: Doubleday, 1965), 255 – 56 。
22 Hossfeld and Zenger, Die Psa lmen I , 269.
23 Brown, Seeing the Psalms: A Th eology of Metaphor , 149.
直向憂悶詰問(四十二~ 四 十 三 篇) 25
隨後,詩人藉著他在本詩中發出的第一個問 題,解釋了他為何如
此「口渴」:「何時我能去( אוב),能出現( האר n iph ) 27 在神的面
前 ? 」「出現」不單解作「被看見」 ; 在出埃及記二十 三章 14 至 17
節、三十四章 20 、 23 至 24 節、申命記十六 章 16 節,當這個動 詞與
神的「面」( הנפ)用在一起時,往往是指人在神指定的時間和地方朝 拜祂,並將自己獻呈在祂面前。詩人沒有詳述為何他無緣參 與這些節
期盛會,但這可能只是詩人從一開始便使用的隱喻手法,透過自己能 參與敬拜的機會似乎十分渺茫,表達自己已經久久沒有經歷神的同 在,就像鹿兒置身茫茫大漠之中。然而,詩人這個「何時」的問題,
在四十 二篇 3 至 4 節 得到解答,正如詩中其他的問題一樣。 28
B 第一段(四十二 3 - 4 )
B1 法庭:憂傷被嘲神不同在(四十二 3 )
B2 敬拜:記起昔日聖殿中的同在(四十二 4 )
3 我晝夜以眼淚當飲食;
人不住地對我說:你的神在哪裡呢?
4 我從前與眾人同往,
用歡呼稱讚的聲音
領他們到神的殿裡,大家守節。
我追想這些事 ,
我的心極其悲傷。
這是詩人 第 段 的哀訴,先描 述 他 置 身 法庭 的場景,遭人 質 問,然 後
又 以 他緬懷昔日的敬拜之情,烘托他今天無法親歷神同在的痛苦。
1. 淚水可說是「水」的圖像的延續。詩人苦苦企求的,是神的同在,有
如鹿兒求水
般殷切。但結果不單找不著神,連水也沒有,只有簌簌
27 有學者提出異議,認為這個動詞的詞幹應修改為 q al , 以致能表達「看見 神的面」的意思。但這似乎並不需要,因為「出現」( האר n iph )帶有特定
的意思, 詳 見下文。至於在「出現」與「神的面」( םיהלא ינפ)之間並沒有
任何 介詞,也是常有的句式,參 BDB, ‘ הָאָר, ’ ni ph , 1b 。
28 Olofsson, As a Deer Longs for Fl owing Streams , 42.
不止的眼淚,當作可吃之糧。沒有解渴的甘泉,只能以淚水充饑,能 得到神的供應彷彿已是天方夜譚;水份的來源甚至不是外來的供應, 而是自給卻不能自足的體液。 29 詩人深深的哀傷,以及那種無法治癒 的無望,透過另一個水的圖像,躍然紙上。這份無盡的哀傷,原來是 因為人的 挑釁而來 :「當人終日對我說:『你的神在哪兒呢?』」。
每當被這個問題挑動時,詩人便不能自已地潸然淚下。焦點不在問的 是何人,而是這個問題正中詩人的傷處。發問者並非要在本體上否定 神的存在,他的焦點是詩人的神何以不現身幫助詩人。
2. 第 4 節的回憶加劇了詩人的痛苦。
2.1 4a 節這 樣開始:「 這 些事我要回 想 ( רכז),又要傾倒( ךפש) 我靈 在 我裡面 」 。 全 句以 「 這 些事」( הלא)這個指定代名詞開 始 ,若 以一般
角 度 而言, 可能 是指上 節有 關神不同在的質詢。但原來詩人嘗試轉 移視線,回溯昔日與神同在的場景,但他要到 4b 節才作出 交代。 4a
節的兩 個 動詞( 記念 、 傾倒 )都是以鼓勵式( cohortative )寫成, 暗
示這兩 個 動 作在詩 人 說 話時同 時 發生。 30 往日敬拜的片段,不斷在詩 人腦海中「回帶」。
第二個動作,《 和 合本 》翻譯為「 我的心極其悲傷 」,但原文合
併了動詞「傾倒」( ךפש) 及賓語「靈」( שפנ)。這個詞組在約伯記
三 十章 16 節、哀歌 二章 12 節及撒母耳記上 一章 15 節也出現過,而
這幾處經文都與「傾訴哀衷」有關。 哈拿在耶和華面前傾訴她的哀衷; 枵腸轆轆的孩子在母親的懷裡哭訴求食; 31 但是約伯與這個詩人,卻 只能將苦情傾倒在自己裡 面, 32 獨自舔傷。
29 Else K. Holt, ‘“... Ad Fontes Aquarum”: God as Water in the Psalms?’, in Metaphors in the Psalms , ed. P. van Hecke and A. Labahn, BETL 231 (Leuven/Paris/Walpole, MA: Uitgeverij Pee ters, 2010), 74.
30 IBHS §31.3b 詳述了未完成式動詞在當下的語境中,可以表達仍在進行中 的狀況 ( progressive imperfect )。 我不贊同 John Goldingay 的說法 ,他
認為詩人不想沉緬在現今的淒楚,要展望將來,想像能再次率眾敬拜的機
會 。 Goldingay 的解釋能否成立 , 在乎他把「傾出靈」解釋為「要留神」
是否合理。下文將會指出,這個解釋並沒有多大理據支持 。 見 John Goldingay, Psalms Volume 2: Psalms 42 - 89 , BCOT (Grand Rapids, MI: Baker Academic, 2007), 25 – 26 。
31 傳統解釋都會有如《和》的方法,將 耶利米 哀歌這一句翻譯為 「 在母親的
直向憂悶詰問(四十二~
四 十 三 篇) 27
2.2 在 4 b 節,詩人開始憶述這些令他更痛苦的過去。下半節的兩個動詞分 別是「經過」( רבע,《和》: 往 )和 「 領 」 ( הדד h ithp ),在原文 都以未完成式寫出。但在 4 a 節,「回想」這個動詞肯定了第 4 節餘
下部分都是過去發生的事,而使用未完成式,是為了強調這些記憶如 何 鮮活生動, 33 猶如在腦海中重播當日情景。但 正 因 為 是如 此鮮明,
比對 此 時 的落 寞,詩 人 的 心緒 更 顯凋零。他記敘當日的情景:「我在 人潮中經過,我帶領他們直到神的殿,在聲聲歡鬧謝恩中,人聲沸揚 守節」(自譯)。敬拜的場景充滿喜慶,眾 聲沓沓,成為詩人經歷神 同在的重要事件。
疊歌 ( 5 節 )
5 我的心哪,你為何憂悶?
為何在我裡面煩躁?
應當仰望神,因他笑臉幫助我; 我還要稱讚他。
1. 這段疊歌三 次 以 幾 乎 一樣的 文 句 貫 串 全詩 ,但這三 次並非 原 地 踏步 的
自 我重 複;每一 次的 疊歌, 都 與剛才詩段的內容相 關 。在這一節,詩
人 從 旁人 對 他 的 追問( 3 節 ),轉而扣 問自己的 「 靈 」( שפנ,《和》:
心 )。 34「 憂悶 」 ( חחש hithpolel )的字根是「沉落」,而它的動詞
詞 幹( hithpolel )意味著它帶有「令自 己沉降」的意思。「 煩躁 」( המה) 原意是「 嘀 咕 、吵嚷」,與 4 節的「人聲沸揚」( ןומה,《和》: 大
家 )同一字根。昔日情懷,引起今天心靈更大的不滿難安。詩人在這 兒的自問,似乎不是要否定「靈」裡感受的正當性,而是更像輕輕叩 問,理順當下心靈痛苦的原委。
懷裡, 將要喪命 」( םתמא קיח־לא םשׁפנ ךפתשׁהב)。 但 R obert Salters 認同 Ian Provan 的解釋,參照這個語句在其他經文中 均沒有表達「生命流逝」之意, 故此建議將它理解為「為受苦發聲」。參 Robert B. Salters, Lamentations , ICC (London/New York: T&T Clark, 2010), 150 。
32 介詞 לע在 此句與情感詞共用,其賓語便為體驗該種情感的主體。有關用法,
參 IBHS §11.2.13c 。
33 IBHS §31.2c 。
34 原 文 的疑問語 המ也能解作「為何」,參 BDB, ‘ הַמ,’ 2a(b) 。
詩篇 (四十二~七十二篇)
2. 然而 , 詩人沒有因此而 沉溺 於自憐之中,他更勉勵自己 。 這一趟的勉 勵與其他兩次稍有不同 , 就是句末沒有了「 是我的神 」( 四十二 11 ,
四十三 5 ) , 但這可能是因 為 文士抄寫的紕 漏 所 致 。 連同第 6 節的第
個字 , 本句的句末是「他的面的救恩 我的神」 ( י ש וינפ תועו
יהלא),而另外兩次疊歌的句末則是「 我面 的救恩 」和「 我的 神」( י ש תעו
יהלאו ינפ)。第 5 節 原 句的 「 他的 面」與全 句格 格不 入 ,然 而 若 將 那
代 表第 三 身單 數後綴 代名 詞的字 母 ו拿掉,把它連在 隨後 「 我的 神」
( יהלא) 之前 , 便 能得出 與 其他 兩 次 疊歌 別 無 二致 的版本。 35
故此,第 5 節的自勉,與其他兩節是一樣 的 :「你要仰望神,因
我還要稱謝他 我面的救恩,我的神。」然而,何謂「我面的救恩」? 「面」有時可以用以借代整個人 ( 申七 10 ; 撒下十七 1 1 〔 《 和》:
你 〕 ), 故此「我面的救恩」亦可解 作 「我的救恩」 。 36 詩人在此可 能刻意使用這個「面」字,因為全詩的核心關注, 是尋求 「 神 的 面」
( 四十二 2 )。 詩人可能想帶出 , 惟有從神 的面而來的救恩 , 才是能
夠救助他全人的方法。但這份對未來稱謝的期盼 , 還有待餘下的禱告 轉化為更確切的等待 。
C
第二段(四十二
6 - 10 )
C 1. 敬拜:記起神在瀑布中的同在(四十二 6 - 7 )
C 2. 法庭:誠實 質問神不同在(四十二 8 - 10 )
6 我的神啊,我的心在我裡面憂悶,
所以我從約旦地,
從黑門嶺,從米薩山記念你。
35 Paul R. Raabe, Psalm Structur es: A Study of Psalms with Refrains , JSOTSup 104 (Sheffield: JSOT Press, 1990), 42 。 但 R obert A lter 則認
為,應把第二及第三次的疊歌按照這一節修改 , 把句末全改為「他面的救 恩」,代表神的臨近帶來救助 ( Robert Alter, The Book of Psalms: A Translation with Commentary (New York: W.W. Norton & Company , 2007), 51 )。 亦有學者認為這一節可 保留原貌 , 不必修改 ( 如 Goldingay, Psalms Volume 2 , 20 )。
36 Harry F. Van Rooy , םינפ’ , in NIDOTTE , ed. Willem A. VanGemeren (Grand Rapids, MI: Zondervan, 1997), 638.
7 你的瀑布發聲,深淵就與深淵響應; 你的波浪洪濤漫過我身。
8 白晝,耶和華必向我施慈愛;
黑夜,我要歌頌禱告賜我生命的神。
9 我要對神 我的磐石說:
你為何忘記我呢?
我為何因仇敵的欺壓時常哀痛呢?
1 0 我的敵人辱罵我,
好像打碎我的骨頭,
不住地對我說:
你的神在哪裡呢?
詩歌 第二段的哀訴 跟第一段一樣,都是圍繞著兩個 場景:敬拜與法庭,
只是這一次的次序調換了,是先敬拜( 6 - 7 節)、後法庭( 8 - 10 節)。但
詩人不是絮絮不休地在談自己的痛苦。按著這兩個 場景 ,詩人在這一輪的 哀訴,跟之前有所不同。
1. 詩人的第一個 場景 是敬拜。在第 6 節,詩人直述自己的情緒狀況: 37 「 在 我裡面我的靈憂悶」。這一節借用 了 疊歌首句的字 眼 ,不帶半 點
疑 問。 但 這個情況引發詩人其後的行 動 : 「因此,我 記 念 ( רכז) 你,
從 約 旦 和黑門地 ,從米 薩山 。」這一節 的 「 因此 」 ( ןכ־לע)與未 完成
動 詞「我 記念 」( רכזא)連用,意味著詩人 因情 緒 低 落 而 採 取的 「 回
想 」策略,是一個已然進行的結果。 38 詩人描述自己在「約旦」、「黑 門」及「米薩山」一帶憶念神。
黑門山嶺 39
巍巍立於以色列東北,海拔約 2,800 公尺 。因山頂終
年積雪,雪融後變成水,提供源源不斷的水源,山腳更是約 旦河的發 源地。「米薩山」( רעצמ רה)地點不詳,原文意思是「小山」,可能
37 「 我的神啊 」( יהלא)應屬於第 5 節句末,參該節注釋。
38 Hellmut Lenhard , ‘Über den Unterschied zwischen ןכל und ןכ־לע’ , ZAW 95 (1983): 269 – 72.
39 「 黑門 嶺 」 原文 為複數 , 應指黑門群峰。參 BDB, ‘ ןוֹמְרֶח’ 。
指黑門群山中較矮的一座。詩人可 能真的處身這個遠離耶路撒冷的地 點,以致有人認為詩人正身處「被擄」的年代。但也有學者提出,這 些地理位置只是詩人心靈狀況的寫照,詩人借用這些地方著名的自然
景觀( 7 節),用以表達自己的心態。故此,詩人的確實位置並非主 題,下一節有關水的圖畫才是焦點所在。
2. 第 7 節可以直譯 為 : 「 深淵朝著深淵呼喚 ( ארק) ,以 40 你 瀑布的
聲音;所有你的波浪和你的洪濤淹漫 ( רבע) 過我。 」
2.1 在古以色列 思想中, 「 深淵 」( םוהת)代表神創造之前的混沌 , 以 攪
擾現存的秩序為是。故有 不少學者認 為 第 7 節是一幅以「水」為題, 標誌破壞混亂的 圖畫。這麼說,「 波浪 」和「 洪濤 」便都是毀滅者, 為了摧毀詩人。又因為詩中描述它們來自神( 你的 ),所以詩人經歷
到的,是與他為敵的神,差派毀滅者來要滅沒詩人。按照這個理解, 神在 1 至 2 節被描述為詩人在饑旱中維生的水源,但在這一節卻倒過 來成了「覆亡之水」。 41
2.2 但是,亦有學者正確地質疑,「 深淵 」在本詩中是否必然與神要忿怒 滅絕有關。 42 的確,在其他詩篇中,當提到深淵或波浪時,可能會與 死亡及混亂有關,但是在本詩的文理之下,詩人絕口不提神的忿怒, 他的焦點是神的「缺場」。第二方面,深淵的圖畫是詩人的「回憶」。
按本詩而言 ,「回憶」的另一次出現,與昔日的敬拜和節慶有關。詩 人可以說是刻意以以下四個詞語將這兩節與第一次的回憶( 4 節)連 繫起來:「記起」( רכז)、「經過/淹漫」( רבע)、「聲音」( לוק) 和「我的靈」( ישפנ)。第 6 節提及的 「 山 」 ( רה),在後面的經文 (四十三 3 )則是指能夠敬拜與經驗神同在的「 聖山 」。
40 以介詞 ל為「 形式」解 , 參 IBHS §11.2.10d 。
41 持這個意向的學者眾 多,包括: Schökel, ‘The Poetic Structure of Psalm 42 - 43’, 7; Holt, ‘“... Ad Fontes Aquarum”’; Olofsson, As a Deer Longs for Flowing Streams , 51 – 52 。
42 William P. Brown, ‘“Night to Night,” “Deep to Deep”: The Discourse of Creation in the Psalms’, in My Words Are Lovely: Studies in the Rhetoric of the Psalms , ed. Robert L. Foster and David M. Howard, Jr., LHBOTS 467 (New York: T&T Clark, 2008), 71 – 74; Brown, Seeing the Psalms: A Theology of Metaphor , 133 – 34.
直向憂悶詰問(四十二~ 四 十 三 篇) 31
另外, 「 深淵 」 在本詩中的角色是「呼喚」( ארק
),有點像詩
篇 十九篇 2 節提到日與日、夜與夜之間的互動。在本節中, 「 深淵 」
的呼聲可能是為了敬拜,正如與它相關的回憶一樣。有人形容詩人在 這兒描述了一個「瀑布聖詠 團」,透過黑門山長年不息的流水,向造 它們的主發出無法淹滅的頌讚。 這 麼說,詩人在回憶中經歷的轉變是
甚麼?是從歡聲震天的熱情敬拜中見證神的同在。詩人從另一個回憶
中發掘出另類的神的同在:看似混濁無序的環境原來亦有神的同在 ( 你的瀑布……你的波浪、你的洪濤 按原文重譯),沒頂的洪水
可以象徵著神前後圍繞。雖然沒有前後簇擁的敬拜人潮,但在那個處 境中,仍有平常不會與敬拜聯繫起來的 「 深淵 」 ,轟轟地發出 讚 歌。
3. 從第 8 節起,詩人又轉往「法庭」的圖像 。 與第一次( 3 節) 相比 ,
這一次 的 質詢更嚴 厲 :在第 9 節 , 詩人親口向神「 發炮 」,兩度以「為 甚麼」質 詢神所做的行動理據何在。這一次,開口攻擊詩人的 敵人( 我 的敵人 ) 身分曝光 ,而詩人受傷害的程度 , 更 由內心的痛苦( 3 節)
變為內裡的骨頭受襲全碎( 10 節)。
3.1 在第 8 節,詩人提到「白晝,耶和華命令( הוצ)他的忠愛( דסח,《和》:
慈愛 );夜間,他的歌 43 與我同在,就是向我生命的神的禱告」。
按這兩分句的平行對仗, 神的忠愛與詩歌 臨到詩人,並無日夜之分, 而是無論是晝是夜,兩者都會臨到。神「命令他的忠愛」這種說法是 本節獨有,比較常見的說法是「命令祝福( הכרב)」(利二十五 21 ; 申二十八 8 ;詩 一三三 3 )。「他的歌」可以理解為「他賜予的歌」, 又可理解為「有關他的歌」; 44 我較為傾向前者的解釋。正如「忠愛」 的來源是神一樣,無論處境如何,神也能將詩歌放在詩人的口中。但 按文法而言,後者的解釋也是可以接受的。
這一節描 述 神如 何 與詩人 同在 ,與詩人 現 今 的 處境 對 比頗大, 令
人有點莫名其妙。 有學 者認為,因 為 動詞「 命 令」 在原文 以 未完成式
寫 成, 而 《 七 十士譯 本 》 又以將 來 式翻 譯這個字 ( έ ντελειται ),故
43 採取了 Qere 的傳統 ( ש וֹריִ ) 用 陽 性 , 沒有跟隨 Ketiv 的傳統 作 「她的 歌」
( הָּריש)。
44 前者以第三身單數陽性後綴代名詞為「主語領格」( subjective genetive ), 而後者則以它為「 賓語領格」( objective genitive )。
此是描述詩人對未來的願景。 45 然而,這跟下文的提問似乎並不吻 合,因為詩人 在 下一刻要疑惑神的缺席,怎能此刻卻確定神 未來的同 在 呢 ?若說這反映了他現時的處境, 那 就 更是與全詩 的 主調相悖。
故此,我認同本節是詩人描述以往如何經歷神時時刻刻的同在。 神口中發出命令,指派祂的慈愛臨在,以致他口中要發出的是歌聲, 是呈獻給神的禱聲 。 但現在 ,他 卻 要 詰問 神 為何離棄 他 。 46
3.2 因著過往經歷與現今難處的反差,詩人開口向神質詢( 9 - 10 節)。但
是,他的質詢卻不是因為完全失去信任的謾罵。詩人仍然稱呼他要質 問的對象為「神 我的巖石」( יעלס לא), 47 緊密呼應了第 8 節結 尾對祂的稱謂: 「 我生命的神 」 ( ייח לא)。他連用兩個「為甚麼」
描 述 他 的 困鬱:他被神忘記,因而 被 敵人有 機 可 乘 ,使他 終 日煢 煢 獨
行,哀哀欲絕。 48 面對 應該同在卻渺無蹤影的神,詩人站在法庭上, 向他的神提出控訴,要 求神 與他 對 質。
3.3 敵人如何「 欺壓 」詩人呢 ?在第 10 節,詩人再次 描述 他的苦況:他
的敵人辱罵他,以 49 拆毀他骨頭的攻勢攻擊他。「 骨頭 」( יתומצע) 被視為身體力量的來源, 50 但如今也被擊碎了。「 打碎 」( חַצֶר)在 原文是名詞,字根一般解作「殺害」。有學者提出,亞甲文 d â ku 兼 具 「毀碎」與「殺害」之意,故此希伯來文的「殺害」也可帶有「拆 毀」之意。 51 但 阿爾特 ( Al ter )卻認為詩人行使了詩人的特權,刻意
45 Goldingay, Psalms Volume 2 , 28; Allen P. Ross, A Commentary on the Psalms , vol. 2 (Grand Rapids, MI: Kregel, 2013), 25.
46 Peter C. Craigie, Psalms 1 - 50 , 2nd ed., WBC 19 (Nashville, TN: Thomas Nelson, 2004), 327; Olofsson, As a Deer Longs for Flowing Streams , 138 – 39.
47 參詩 三十一 3 - 4 節 注釋 。
48 「 時常哀痛 」 應譯為「我哀慟著行走」( ךלא רדק)。 按當時的文化,漫無目
的 地 行走 , 是表達悲痛抑 鬱情緒的 文化行為 。 參 Michael L. Barré, ‘“Wandering about” as a Topos of Depression in Ancient Near Eastern Literature in the Bible’, JNES 60 (2001): 177 – 87 。
49 這 是 以「途徑 或 方法」的角度翻譯希伯來文介詞 ב( IBHS §11. 2.5d ), 但並 不是說他們的辱罵同時帶 來 肢體上的傷害 , 而是有如第 3 節一樣 , 以隱喻 的手法描述自己的傷痛 。 參下文討論。
50 Robert B. Chisholm, ‘ םצע’ , in NIDOTTE , ed. Willem A. VanGemeren (Grand Rapids, MI: Zondervan, 1997).
51 Nahum M. Waldman, ‘Some Notes on Malachi 3:6, 3:13; and Psalm
直向憂悶詰問(四十二~ 四 十 三 篇) 33
以「殺害」這不常規的字 眼 帶出震撼 的 效果,表達敵人對詩人的攻擊 ,
猶如在他力量的根源植入死亡程式,令詩人嗅到亦步亦趨的死亡氣
息。 52 而他們的辱罵,依舊是最困擾詩人的問題:「 你的神在哪裡
呢? 」
疊歌 ( 11 節 )
11 我的心哪,你為何憂悶?
為何在我裡面煩躁?
應當仰望神,因我還要稱讚他。
他是我臉上的光榮,是我的神。
1. 有關本疊歌個別字眼的解釋,可參第 5 節的 注釋 。但特別之處是詩人
在本節第三次提及「我的靈憂悶」。在前次的疊歌中,詩人探索自己 鬱悶的原因 。 然後,因著他 的 靈憂悶,他回 憶起神在往昔與他同在的 經歷 。 但那是發生在一個最不可能的地點,透過最不可能的環境而展
示的( 6 - 7 節)。從回憶滑落到現實,詩人揚起對神的詰問 : 為何神 把自己忘掉 ? 若單看 8 至 10 節的控訴,詩人的悲憤 有增無減 。 但若
將 6 至 7 節 及 8 至 10 節合併而看,也許詩人明白 到, 原來看似被離
棄忘記的處境,並不一定阻礙神的同在。從如是觀,這一次疊歌中他 捫心自問: 「 你為何憂悶? 」 也許成為 了 對自己的提醒,就是 他 在憂
悶之中所回憶到的事 情 :神的確可以在那些處境 中 與他同在。不要受
困於眼前 的 環境,神值得他等候。
D . 第三段 ( 四十 三 1 - 4 )
D1 法庭 : 求告神為他主持公道 ( 四 十三 1 - 2 )
D2 敬拜:求告神帶往祂的同在(四十三 3 - 4 )
1 神啊,求你伸我的冤, 向不虔誠的國為我辨屈; 求你救我脫離詭詐不義的人。
42:11’, JBL 93 (1974): 548 – 49.
52 Alter, The Book of Psalms , 151.
詩篇 (四十二~七十二篇)
2 因為你是賜我力量的神,為何丟棄我呢? 我為何因仇敵的欺壓時常哀痛呢?
3 求你發出你的亮光和真實,好引導我,
帶我到你的聖山,到你的居所!
4 我就走到神的祭壇,
到我最喜樂的神那裡。
神啊,我的神,我要彈琴稱讚你!
來到第三段,詩人不再單單訴苦,而是首次向神求告。詩人再次倒換 場景出現的次序,先「法庭」後「敬拜」, 與第一段一樣。
1. 雖然詩人亦在「法庭」上詰問神,但是最終他仍然認定神才是 審 判官。
這 固然包括信任祂能斷定是非,回復詩人的清白 。 但更重要的 , 是對於 神 管治的信任,深信惟有祂的判語才有終極的重要性 。 哪管旁人如何為
詩人的境況下註腳,對他的 一生 有決定性影響的,惟有神的判斷。53 「 伸 我的寃 」( ינטפש, 1 節)原文的意思是「判決、定奪」,大有「為我 主持 公道」的意思。 54 然後詩人祈求神「為我的案件爭辯」( יביר הביר,
《 和 》: 辨屈 )。在原文,動詞「爭辯」和名詞「案件」有同一個字根, 在司法 場景 裡都與處理訴訟有關。
詩人第三個 祈求 佔的篇幅最長,他祈求神「使我逃離」( טלפ piel,
《和》: 救我 ),然後他列出兩類要逃離的對象,包括:「 不虔誠
的國 」( דיסח אל יוג)55 和「虛謊與邪僻的人」( הלועו המרמ שיא,《和》:
53 Richard L. Schultz, ‘ טפש’ , in NIDOTTE , ed. Willem A. VanGemeren (Grand Rapids , MI: Zondervan, 1997), 216 – 17.
54 參詩 二十六 1 注釋 。
55 在原文,「 不虔誠的國 」 與「虛謊與邪僻的人」前 面 都有介詞「從」( ןמ),
而「使 …… 逃離」( טלפ piel ) 較多與此介詞同用,以表達從甚麼困境或敵
人手中被救 離(參 撒下二十二 44; 伯二十三 7; 詩十七 13, 十八 43、 48 ,
三十七 40, 七十一 4 )。 相對來說 , 此介詞較少用於「 審判」( טפש) 或「爭 辯」( ביר), 以表 達要脫離誰人的魔掌 , 例子都在撒母耳記 ( 撒上二十四 1 5, 二十五 39; 撒下十八 19 、 31 ), 但四 處都是 用了「從某人的手」( דימ)
這個詞組 , 並不像 本節 只有「從不虔誠的國」( דיסח אל יוגמ)。 故我較 傾向
認為「從不虔誠的國」應 連於本節最後的動詞「使我逃離」。 即或沿用一貫
理解 , 將此片語連於「審判」或「爭辯」, 這個介詞也不應理解為「向」或 「針對」, 而應保留其自然的意思「從」( BDB, ‘ ןִמ, ’ 1a )。 沿用傳統理解的
直向憂悶詰問(四十二~ 四 十 三 篇) 35
詭詐不義的人 )。當詩人描述他的敵人乃是「 國 」時,會令人猜想
他的身分是否君王。但在詩篇中,當「 國 」字以單數使用時,很多時 是指「以色列」而非外邦。 56 那麼詩人的敵人其實都是國內的惡人,
正如他隨即以較一般的術語稱他的敵人為「 人 」,並不顯示他的地位 必然與庶民不同。
2. 在第 2 節中,詩人列出他要求的 基礎:「因為你是我的保障( זועמ)
57」。「保障」就是在危難與戰爭中給予屏障之處,可說 與 四十二篇
9 節「神 我的巖石」( יעלס לא)異曲同工。既然神被冠以此稱號,
詩人便透過 詰 問要祂信守承諾,按祂應做的 回應詩人。詩人質問神為 何「厭棄」( חנז,《和》: 丟棄 )他。本節的「 時常哀痛 」,可翻 譯為「哀慟地我走來走去( ךלה hithp )」。相比上一次的質詢,詩 人描述自己可悲的程度增加了。在 四十二篇 9 節,他只是「哀慟地走 著」,但在這裡,這種哀傷的程度 加深了 他是「哀慟著走來走去」。
3. 若「法庭」的 場景 指示了詩人要從何處逃離,那麼伴隨而來的「敬拜」
場景,則指出他要往何處去。在第 3 節,詩人要求神「差派」( חלש,
《和》: 發出 )祂的「光」( רוא,《和》: 亮光 ))與「信實」( תמא,
《和》: 真實 ),猶如差派祂的兩位助手,「他們 他們會引導我」
( ינוחני המה,《和》:好引導我 )。「信實」讓人聯想起「忠愛」( דסח),
後者在本詩中直接聽命於神( 參 四十二 8 : 慈愛 ),而兩者都是神揭
示自己名字時所羅列的主要屬性(出三十四 6 )。在此處,「你的光」
對於指示前路的境況有重要意義。再者,「光」 也可以代表神的同在
(詩八十九 15 ) 58, 若再配合本詩的一個關鍵字,就是詩人要尋求的
學者包括:Craigie, Psalms 1 - 50 , 327; Hossfeld a nd Zenger, Die Psalmen I , 267; Ross, 2:14; Olofsson, As a Deer Longs for Flowing Streams , 159 。 至於將「從不虔誠的國」連於「使我逃離」的 , 以 Goldingay 最為
清晰明顯 ( Goldingay, Psalms Volume 2 , 30 – 31 )。
56 詩三十三 12 , 八十三 4 , ○ 六 5 。 參 Olofsson, As a Deer Longs for Flowing Streams , 164 – 65 。
57 有關 זועמ作為「保障」之意 , 可參詩 二十七 1 的 注釋
七十士 譯本 》 及 《 他爾根 》 翻譯此字為「 賜我力量的 」。
58 神也透過光照( רוא hi )來表達祂的同在,參出十三 21 ,十四 20 ;詩一一
八 27 。 Martin J. Selman, ‘ רוא’, in NIDOTTE , ed. Willem A. VanGemeren (Grand Rapids, MI: Zondervan, 1997).
神的「面」( םינפ),更可看為是神忻 悅 賜福的記號(民六 25 )。故
此,詩人需要見到有如神 化身的僕役,引領他重回神同在的路程。
3b 節 進一 步描繪 這兩位 差役 的角 色 :「 帶我 到 你 的 聖山,到你
的 居 所 」。後者是神的所在之處,亦是詩人 魂牽夢縈 的地方。有趣的 是,詩人上一次提及他到神的殿朝拜時,他是 領袖,帶領眾多會眾 朝
見神(四十二 4 )。但經過這一番的心靈黑夜之後,他求神在這條「回 家」的路上,指派祂的使者帶著他上路。「 帶 」( אוב hi p h )在希伯
來文與下一節的「 走 」字 根相同,意 味著 詩人 需 要 引 路者 才能去到 目
的地,一圓他自 詩 首便發出 的 心 願 :「 何 時 我能 去, 能 出 現 在 神 的面 前 ? 」(四十二 2 b )。
4. 第 4 節承接第 3 節的請求( 差派 ),說出請求實現
之 後 會有 的結果:
「以致我便能 來到 59 神的祭壇,到我無窮喜樂的神那裡;以致我便能 用琴稱謝 60 你,神啊,我的神」。從上一節開始,詩人以層遞法帶領 我們彷彿跟隨著他腦海中的假想旅程,由神 的山聚焦至祂的居所,再 由整棟聖所縮窄至祂的祭壇,最後便去到神的所在。四個地點都是以 原文介詞「朝著」( לא)串連。
「無窮 喜樂」( ליג תחמש)由兩個與「歡樂」有關的字( 喜樂〔 החמש〕
及 歡騰〔 ליג〕)合成,應該是「 極 度歡 樂 」的意 思。 旦來到神面 前,
詩 人 便 能稱謝祂 。 「 神啊,我的神 」這個語句一點也不常見,舊約另 外只在歷代志上二十八章 20 節使用過,可見這個稱謂對於詩人來說 意義重大 : 這是 他回駁敵人攻擊的最終答案。神回應詩人的祈禱,顯 明祂真是詩人的神。 61
疊歌 ( 5 節)
5 我的心哪,你為何憂悶?
為何在我裡面煩躁?
59 翻譯自簡單接連接詞 ו加上 單數 cohort ative「讓 我 來 到」( האובא)。 按 IBHS §34.5.2b , 這個動詞組合若是跟隨在祈使語 之 後 , 會帶有表達「結果、 後 果」的意思 。
60 「以 致 …… 我能稱謝」平行於同節的「以致我能來」,都是上 節「差派」
這個請求 蒙答允後的結果。在原文 ,這一 句是以簡單連接詞 ו加上未完成式
動詞的 組合,按 IBHS §39.2.2 , 這能帶有表達「後果」之意。
61 Olofsson, As a Deer Longs for Flowing Streams , 191.
直向憂悶詰問(四十二~ 四 十 三 篇) 37
應當仰望神,因我還要稱讚他。 他是我臉上的光榮,是我的神。
1. 來 到 詩歌的結 束,詩 人 第 三 度提聲 揚起這一 闕 疊歌。 這一 次,「稱謝」
(《和》: 稱讚 )一 詞 剛好出 現 在第 4 節。詩人 從 無望的情緒 失 落,
再一次深 信他 的 主 能 救他 離 開 此刻的 惡 境,並 帶 他直往他 心之所 繫 的
聖所。這一 次的 問 題 ( 為何 )再 次轉 調,可說 是 從對神 的 質詢,變為
對自 己內心的提 問: 失落與 鼓譟已經不 再 需要 ,因為 神會答 允 禱告, 顯示祂真是詩人的神。
經文重點和實際應 用
詩人的重點
1. 在患難中認準追尋的目標
詩人的 這首詩 ,描述他正 處身危難掩至的末路。然而,在這 個 嚴竣
的 時刻,彷彿生死懸於一線的處境中,詩人最關心的問題 , 是神是否與
他同在。我們看見 , 對 於他所 面對的挑 戰 ,他 著墨不多;他最關切的 , 是他能否尋得見神。全詩的引言(四十二 1 - 2 )及三段疊歌(四十二 5 、
11 ,四十三 5 ) , 都是圍 繞著 這 個 核心問題:如何能找到他求之若渴的 神聖的臨在。
他描述了兩個場景,第一 個 是「法庭」。無論 是 他被敵 人 質詢還是
他 親自控訴,這 個 段落所關心的,仍然是神是否同在。第二 個 場景是「敬
拜」。 不 管是 在 昔日 的 聖會中 , 還是在山林瀑布間,詩人 都在 追想一切 「 神同在 」的經驗。自始至終,詩人的目光沒有因為困難而半點移離他 的神。詩人的禱告,證明了他清晰明白 , 無論面對甚麼患難,他最需要 的是甚麼。
2. 緊記神是忠信守約的
本詩充斥著不同的聲音,三段與「法庭」場景有關的經文(四十二 3 、 8 - 10 ,四十三 1 - 2 )也不例外 。 就聲音的描述而言,三段之間明顯
鋪陳出一段演變的歷程。第一段「法庭」 的 場景(四十二 3 ) , 充滿了
敵人控訴詩人的聲音,致令詩人終日含淚度日。然而,到了最後一次的
「法庭」場景(四十三 1 - 2 ),所有敵人的聲音都歸於寂止, 獨 剩詩人 向神的求告。是甚麼原因讓敵人攪擾的聲音盡都退場?經文的轉捩點在 第二次的「法庭」場景 ( 四十二 8 - 10 ) 尤 其 是第 8 節 。 耶和華發出
指令要 祂 的「忠愛」臨近,詩人亦因此能 日夜都唱起從神而來 的頌歌。
如前所述,「忠愛」是神向與祂立約的子民所啟示的獨特忠誠。「 耶和
華 」 (四十二 8 ) 這個稱謂 , 在全詩也唯獨在這一節出現,加強了神乃 是守約忠誠的身分。
那些與詩人為敵的,他 稱 他 們為 「 不虔誠的 」 (四十三 1 ) 。「 虔
誠 」( דיסח)的 字 根 與「 忠愛 」一樣, 或 許 是 說他們 是一 批不守 約的人。
在詩 中, 他們只能 向 人說話 ,但在 神 面前 卻 沒 有半 點 聲 音。雖然 詩 人 曾
向神 提出 多 番 詰問 , 但他 對神的稱謂 卻 展示了 他沒有放棄 過 對 祂 的 堅
信 : 「 我生 命 的神 」 、 「 我 的 巖 石 」 、 「 我 保障的神 」 、 「 我的 神 」 。
無論環 境如 何 ,詩人與神那份緊 密 的關係,叫他 沒有一 刻 忘 記 祂乃是 守 約忠 信 的「 我的神 」 (四十二 11 ,四十三 5 ) 。
3. 神要透過患難突破我們對祂的理解
本詩三段與「敬拜」有關的場景(四十二 4 、 6 - 7 ,四十三 3 - 4 ) ,
也經過一輪又一輪的演變。詩人最初緬懷昔日如何在眾人簇擁的情況 下,帶領他們在 前 往聖所的路上歡呼慶賀 。 但是此情不再,只剩下無限 追憶。然而,他卻心存盼望,在聖所朝見參拜他的主的機會 ,最終 必 會
出現 。 那一切張燈結綵的排場陣仗不再需要, 雖 只有他一人獨撫琴瑟, 但 箇中喜樂卻無 以上之 。
從無望到仰望,詩人追想另類的「敬拜」經歷,就是在看似沒有神 的邊疆山林,在看似澎湃 匉 訇的 滅命深淵,神竟然就在那裡 。 那一切象 徵著毀滅破壞的波濤巨浪,原來都是神自己的同在。神帶領詩人進入更 深的領域去 認 識祂 ,為 他 的 朝 聖 之 旅 劃開 一條 嶄新的路徑。難 怪 詩人呼
求 神 要 差派使 者 引 領他 走這 段陌生 的 道路,讓他 可以穿 越重重 的 憂慼,
再次登 進神 的 聖殿,享受歌頌祂 的 同 在。
編者的重點
編者把 四十二及四十三篇放在第一組可拉後裔之詩( 四十二~四十九
篇)之首,作為詩組的引言。無獨有偶,這首詩與毗鄰的 四十四篇同屬哀
直向憂悶詰問(四十二~ 四 十 三 篇) 39
告詩,同 時 詰問「神何在」 。 兩詩之間亦有不少共通字眼, 62 可說是這組 可拉後裔之詩的雙重引子。 四十五 至 四十八 篇則梅竹相間,「亞伯拉罕之 應許」及「錫安之城」輪替出現,說述神遍及全地又本於耶京的王權。 63
這 個 可拉後裔 的 詩組 , 以 四十九篇的「智慧詩」作結。論主題, 四十 九篇談 到 「死亡」 是 無人可避的魔爪,跟整組詩可說風馬牛不相及。但值 得留意的是, 四十九篇出現了不少字眼,獨與 四十二 至 四十四篇分享,包
括: 響應 / 稱( ארק〔 呼喚 〕,四十二 7,四十九 11 ); 為何 / 何必( המל,
四十二 9 ,四十三 2 ,四十四 23 、 24 ,四十九 5 ); 亮光 / 光 ( רוא,四十
三 3 ,四十四 3 ,四十九 19 ); 琴 ( רונכ,四十三 4 ,四十九 4 ); 靠 / 倚
仗 ( חטב〔 信靠 〕 ,四十四 6 ,四十九 6 ); 羊 / 羊群 ( ןאצ,四十四 11 ,
四十九 14 ) ; 笑談 / 比喻 ( לשמ,四十四 14 ,四十九 4 ) ,以 及 救贖 / 贖
( הדפ,四十四 26 ,四十九 7 、 15 )。
當然,這不是指這四首詩與其他可拉後裔詩組的詩 , 完全沒有其他獨有
的共享詞彙,只是在數量上不能相提並論 而已 。編者似乎想引領讀者明白, 四十九篇回應了 四十二 至 四十四篇的複合引子,提出了它的獨特答案。 64
有助明白經文的例 子 爸,你在哪裡? 65
我正將車開進我們家的車道,就接到女兒的來電,她緊張地問我說: 「爸,你 在哪裡?」那天我答應她在六 時 前到家,送她去排練。我準時到
家,但我女兒的聲音透露了她對我的不信任。我下意識地回答說:「我到 了。為什麼妳不相信我呢?」
62 參 四十四篇「編者的重點」。
63 參 四十八篇「編者的重點」。
64 Claudia S üssenbach ( Der elohistische Psalter: Untersuchungen zu Komposition und Theologie von Ps 42 - 83 , FAT 2 7 (Tübingen: Mohr Siebeck, 2005), 372 ) 認為 四十二 至 四十四篇提出的問題及疑竇,維持 至 八十三篇。不過,我較認同 Jean - Luc Vesco( Le psautier de David , 1:451 ) 的想法: 四十九篇為這組可拉後裔之詩留下了一抹盼望。詳參 四十九篇的 「編者的重點」。
65 轉 載並整理自《靈命日糧》〈爸,你在哪裡?〉, 2019 年 11 月 16 日, https://tradition al - odb.org/2019/11/16/ 爸,你在哪裡? / 。
當我說這些話時,不禁心想:天父是否也常這樣問我呢?在緊張的時 候,我也很沒耐心,很難全心信靠上帝,甚至無法相信上帝會持守祂的應 許。因此我也會呼求:「天父啊, 祢在哪裡?」
有時在面對壓力和未知之際,我也會懷疑上帝的同在,甚而懷疑祂的 良善和祂對我的計劃。古時的以色列民也是如此。申命記 三十一 章記載,
他們正準備進入應許之地,因知道摩西不會與他們一同前往而感到不安, 因此摩西安慰提醒他們說:「 耶和華必在你前面行,祂必與你同在,必 不撇下你,也不丟棄你。不要懼怕,也不要驚惶 」( 8 節)。
上帝永遠與我們同在這個應許,如今仍是我們信仰的基石(參太 一
23;來 十三 5 )。啟示錄 二十一 章 3 節更清楚表明:「 上帝的帳幕在人間。
祂要與人同住。 」
「爸,你在哪裡?」帶孩子的父母親 都 很了解 ,年幼子女最緊張父母 是否在他們身邊,所以父母會 盡量 讓孩子安心, 常伴左右 。 地上的父 母 尚
且會這樣做, 何況我們的 天父呢?只是我們 很多時都 信心不足 , 以為天父
離開了我們 。 就像孩子初學 走 路,父母 最初
會牽著孩子 的小手一步一步地
走 。 漸漸地 , 父母就 會 放開雙手,後退幾步 。 那時孩子觸不到父母的手,
心裡害怕,跌跌碰碰地走。慢慢地,孩子就懂得走路了。天父不也是這樣 教導我們嗎?詩人提醒我們,要專心行走信仰的道路,不要懼怕前路艱辛, 要相信天父沿途相伴。最終我們可以進入神的聖殿,享受歌頌 祂的同在。
有助實踐經文的默 想
1. 你可曾因環境的 打擊,尋求而不見你的神?你當時的鬱悶,是因著神 不在還是因為際遇不順居多?
2. 在 6 至 7 節,詩人在邊陲的山林野地、在混亂的瀑布深淵裡發現神。 在過往的片段中,你能想起在無序中體驗神的臨在嗎?
3. 詩歌充斥了各種聲音:敵人的嘲弄控訴之聲、已逝的樂聲歌聲、滾滾 大水之聲、與神對質之聲,以及堅執向神求告之聲。此刻,以上哪一 種聲音最能打動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