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鄉青年故事集

Page 1


從部落社群學會對山林的尊重 文 / 藍姆路卡造

返鄉這件事情對我而言不是意外

投入社區

在我小的時候,父親就常常教育我,希望我長 大能服務及貢獻部落,當時因為部落週邊缺乏 醫療資源 ( 現在也是啦 ),往往生病就要跑大老 遠到隔壁玉里鎮,所以從國小一年級到高中二 年級,我的志向就是當個醫生,然後在故鄉服 務,也因此我念第三類組,希望能走醫學與生 命科學的領域。在高三那一年,那時剛好是東 華大學原住民學院第一次招生,激起我心裡想 要貢獻部落的想法,就踏上現在部落工作者的 路…

豐南社區是一個原住民與漢人各半的社區,大 四當年我投入社區事務,也是第一次與社區發 展協會合作,從一開始文史調查與音樂採集, 到之後投入文化教育與青少年傳承,一開始原 以為對實踐連結性不強的大學理論課程,在自 己實際投入社區營造與部落工作之後,才發現 原來所學都可以連結,包含人類學與文化上的 訓練,也造就了我對文化脈絡掌握上的敏感 度。 而在研究所的時候,才發現部落真的要進步, 最終要回到產業發展,有些部落的青年回到社 區,如果不能有穩定的收入,漸漸也會消耗掉 自己的熱情。

02


服務部落是志業 我的身分同時為學生又是部落工作者,來來回回部落 的事情,這是我一生的志業。對部落的使命感一直讓 我走到現在,但是這使命感也是我的壓力來源,直到 現在,有時家裡的人覺得這樣的學歷應該做更好的工 作,有些居民覺得待在部落就是懶惰。當頭目把我帶 到較高年齡階層的討論中,許多長輩都覺得:「讀書 人才有想法」,但這樣的支持讓我壓力很大,現在我 慢慢在會議中引導大家說出不同的意見,有真正的交 流才能把事情推動的更盡善盡美。 年輕人回流的重點是夥伴,就算有穩定或很高的收 入,你每天接觸不到同儕,沒辦法有相同頻率的交流 或是分享,是很難受的事,所以這兩年多來,我決定 適度的跳脫讓自己休息,不是每天 24 小時都在思索 部落的事,很多人覺得我同樣是學生又咬處理部落的 事情很累,但我認為身分角色的切換是我一直可以走 下去的方法。

未來願景 原住民同時身兼不同的角色,半農半 X 半獵人,觀光 發展因為網站的曝光下,反而干擾了大家的生活,所 以我們在旅遊上限制是一週兩團,才不會影響原本居 民務農的步調,而鄉村發展的重點我認為在於「集體 性」,因為我們不是像都市那樣要發展競爭力,成功 的要素就是大家一起合作,群體的凝聚是一種約束與 牽制,但也可以視為與夥伴間的「約定」,部落水圳 開鑿百年卻能一直使用至今,就是部落能活用農田派 工並真正達到效益的最好範例,這背後其實是很嚴謹 的制度在操作,讓部落能維持原來的地景,組織的功 能,讓大家有共識去尊敬山林,這超越了一般的法規, 所以大家會藉由部落的聯絡網去串聯公共事務,這樣 的合作關係是部落生活特別的地方。 現在更積極投入文化傳承與青年輔導這一塊,就是因 為部落推動都需要夥伴,希望在推動的未來,能有越 來越多的夥伴一同加入,大家一起走才能長久。

03


要種,就要種到最好 「呷飯米」- 在地小農吳其融、王誠志

吳其融 吳其融為臺灣嘉義縣人,大學時就讀臺灣大學 農業相關學系,大學二年級時就決定要返鄉務 農,決定這條農夫之路。 雖然有大學的農業知識背景,但是吳其融坦承 書本中的知識與理論在實際農耕過程中的操作 還是有些落差,所以來到田間之後還是要重新 學起,會從遙遠的家鄉嘉義來到東部的富里務 農,耕種後幾年家鄉的田被強制休耕,導致無 法農耕,後來因為朋友的介紹之下認識了一群 富里鄉的農夫小光(王誠志)與其他四位夥 伴,在富里鄉協助夥伴們種水稻,重新開啟他 的耕種的道路。 雖然本身已經有耕種水稻的經驗,但是因為西 部與東部的外在環境因素不同,所以還是有不 同之處,舉例一般水稻西半部 120 天就可以 收割,在東部需要到 150 天後才可以收割, 吳其融說:「也算是新的開始吧!」。

04

王誠志(小光) 綽號小光的王志誠本身家族事業是在玉里種植 牛樟樹,談到整個林務產業的變遷,從以前 牛樟幼苗一株 400 元的價錢到現在已經跌到 150 元左右,這樣的落差也導致種植牛樟樹的 業者們相繼掉入經營困難裡,讓他開始萌生轉 行的念頭,剛好有一天朋友告訴他要開餐廳, 想要使用自然耕種方式栽植的食材,因此決定 從種樹改為米農,透過介紹認識了吳其融與其 他夥伴,一起研究如何耕種水稻。


「呷飯米」品牌創立 務農的一開始,團隊評估了朋友餐廳契作可收購的量, 耕種了五分地,現在漸漸的除了銷售給餐廳外,為了讓 更多消費者也能瞭解團隊的理念,所以創立了品牌「呷 飯米」,取自客家話的招呼語,想傳遞農村最親切的問 候給餐桌上的消費者,現在團隊中吳其融擔任對外行銷、 包裝設計、文案撰寫,其他五位夥伴就比較以耕種為主, 未來也希望利用當地的不同農產品,異業合作創造出不 同的在地特色商品。

新的學習 「要做,就要做到最好」,憑藉著這樣的精神,「呷飯 米」團隊在種植水稻過程中不斷發揮研究的精神,除了 上網找尋農法相關的資料,與專家討論,也積極參與各 項工作坊專題,因為聽說每株水稻相離 9 寸時病蟲害就 會減少,團隊在討論過後,決定以 10 寸的距離來做耕 種,但是因為當下台灣並沒有可以插到 10 寸寬的機具, 所以大家決定自己用雙手土法煉鋼的方式來嘗試,一期 過後結果讓人驚喜,真的減低了害蟲的問題,這樣一點 一滴的累積,團隊成員也希望能與更多有志從農的年輕 人分享,開創台灣農業的新未來。

05


友善環境,吃得最健康 「花米好」在地小農 - 陳俊臣

陳俊臣小時候就開始幫忙種田,長大後原本想都沒想過 要回鄉耕田的他,因為因緣際會之下,返鄉幫助父母親 種水稻… 陳俊臣從國中畢業後就去花蓮市高中讀書,那時候保送 花蓮高農(國立花蓮高級農業職業學校),也沒想說要 去花蓮高農去上課,那時陳先生完全沒有想做關於農業 的部分,因為從國小就開始幫忙家裡務農,在未來規劃 之下已經不想要再接觸有關農事方面的工作,而入學到 花蓮高農,陳先生表示應該算是命中注定吧。

回鄉友善耕種「花米好」 當兵退伍後也任職過許多工作,發現都不太適合自己,29 歲後返鄉回富里鄉務 農,耕種水稻,務農六年,剛開始的前五年都把豐收後的米交給大糧商,這時候 的目標都是以讓稻米產出最多為目標,所以耕種的方式還是會撒些農藥讓稻米長 得更好也更多,但是後來發覺要讓消費者吃得安全與健康,應該是身為農夫的使 命,所以在 2014 年創立了友善耕種為理念的品牌「花米好」,耕種面積約有四 甲地,約一萬平方公尺,對於管理方式,除了基礎的插秧與收割,其他的施肥、 砍草、田間管理、病蟲害、打田翻土,都是一手包辦自己負責管理,一切都為了 讓消費者吃得最健康的方式而進行耕種。

06


家庭和樂 陳先生現在回到家鄉務農, 父母親其實非常開心,因 為高中畢業後陳先生就離 鄉到城市裡工作,先少返 鄉,現在能回到家鄉幫忙 家裡務農,親子關係也變 為良好,當然最讓陳先生 引以為傲的就是耕田技術 變得比父親還要好,相信 為人父母知道自己的兒子 能夠繼承家業,青出於藍, 應該都會很開心吧 ! 雖然 陳先生成立的公司後面臨 到許多困難與問題,但是 陳俊臣還是會為了讓大家 吃得好、吃得健康為目標 而努力。

07


有機種植是唯一道路 「一禾田」- 在地小農廖素凌

務農背景 廖素凌小姐,家住在南投,從小家中都是務農,以種植水 果為主,嫁給了住在富里的先生後兩人搬到彰化,也同樣 從事種植水果的務農工作,但那時都是做慣行農法,談到 轉作有機稻米的契機,是家中婆婆生病了,婆婆本身也是 在富里鄉種植番茄,但因為番茄非常容易生病,會使用一 定比例的噴藥,但噴藥中的成分是對身體有害的,廖小姐 才意識到不能夠再繼續使用慣行農法,要讓自己家人身體 健康的唯一道路就是有機種植。

08


從改善土壤開始 起初決定種植有機稻米時遭受到舅舅強力的反對,舅舅 告訴她,想要有機種植稻米太辛苦了,種植的田地是與 舅舅租用,長久以來這塊地都是以慣行農法的方式去種 植水稻,因此土壤的酸鹼度已經失去平衡了,但陳小姐 說服舅舅讓她試試看,於是陳小姐開始問許多專家慣行 轉作有機改善土壤的方法,陳小姐特地到中興大學請教 博士,於農閒時間上課、翻書研究,終於土壤的酸鹼值 從原本的 44 變為 6,稻米的收成也越來越好。

守護友善環境的生態 除此之外廖小姐還自行研發克服有機種植會遇到的病蟲 害、雜草的問題,例如自製寶特瓶跟網子,在裏頭放 進米糠,讓福壽螺自投羅網、將雜草苗用地板刷用土覆 蓋,雜草便不會在生長,現在廖小姐的田裡時常有鳥會 來築巢、蜘蛛結網、蜻蜓來下蛋,廖小姐說堅持有機農 法,讓土地變成一個更友善環境的生態一切得來不易, 也是自己未來想要守護留給下一代的美麗淨土。

09


務農獲得很大的成就感 雙料米冠軍 - 在地小農李坤奎

李坤奎大哥 在求學階段在嘉義農工就讀農業機械,退伍後曾在台塑林口廠待一年 半、廣達電子工作約三個月,後來輾轉回到花蓮光復的黑貓宅便站, 一待便是 10 年,當時 32 歲的李大哥發現這樣的工作環境不是很好, 賺到了錢卻沒有了身體健康,便開始思索未來還可以做些什麼。 在父親身體健康每況愈下的情況,李大哥離開了月俸不錯的黑貓宅便 站,回到富里鄉,開始學習種植良質米,李大哥笑說雖然自己是讀農 業機械科,但對於實務的農業技術卻是完全沒有基礎,好在學習的路 上有許多人扶持,如父親的產銷班中的班長 - 張德龍,告訴他不同品 種的米該如何種植、提醒每個時節該做的事情,張班長甚至鼓勵李大 哥參加冠軍米比賽;李大哥的良質米在 2013 年獲得花東香米組與非 香米組的雙料冠軍,李大哥滿足的說 :「從這四年的務農中每天都很充 實,也從務農的過程中獲得很大的成就感 !」

10


《與工藝師的對話》 在富里鄉有多位返鄉回 來 的工藝師,透過這一次 特別的機會,我們串聯 多位當地不同專才的工 藝師,在富里鄉舉辦藝 文聯展,這次展覽邀請 : 文史工作者 潘資洲 國畫家 潘盛紘老師 書法家 徐存君老師 木雕家 陳權榮老師 彩繪家 陳亞希老師 此活動為延續活化道化 路 40 號 空 間, 是 富 里 鄉公所於雙十連假期間 邀請全台志工近 100 位 齊力整理閒置空間,以 「修修老屋體驗營」活 動形式所修繕之空間。


學習木雕一切都是意外 木雕創作 - 陳權榮

木雕老師 - 陳權榮 陳權榮 :「創作的時全心全意想把靈感表現出來,創作的過 程中讓我心思清晰沒有任何負擔。」 陳權榮老師是花蓮縣阿美族,年輕的時候到外地工作,有 一天母親生病返鄉回來照顧父母,一開始工作並不好找, 恰巧有機會到國中擔任校車司機,而參與了學校舉辦的木 雕講習課程,木雕創作的天分開始被發掘出來,開始木雕 創作之路;很順利地在 103 年榮獲全國原住民木雕藝術競 賽第一名、104 年全國原住民木雕獎傳統木雕立體組二名 以及全國原住民族木雕競賽第二名。

12


除 了 木 雕 創 作 外, 陳 權 榮 老 師 同 時 也 是 作 曲 家,《kakoto mami riput 換我來照顧》一曲 獲得 102 年台灣原創流行音樂 第四名。

13


喜歡、有熱情就會畫 彩繪藝術老師 - 陳亞希

花蓮富里鄉東里村的一位藝術家,透過藝術融合當地文化創造不 一樣的作品,幫助在地社區東里村的發展,返鄉是為了保護自己 的文化。 在某一天的農村市集裡工作人員一致穿著自己親手製作的T恤, 有的印著色彩繽紛的手印、有的顏料飛炫在T恤、還有的看得都 想買下來穿!上面充滿著大家的創意與活力,這一切都是由一位 藝術家的雙手教導出來的。 陳亞希 1996 年開始接觸木器彩繪,啟蒙老師是臺灣木器彩繪界 知名之酒川老師,六年間不斷學習,成就現在彩繪知識與畫法。 接觸到酒川老師是因為小孩都讀通一所學校,常常接小孩的時候 聊天,才發現到木器彩繪的存在。就再某一天相約參觀酒川老師 的工作坊,那裡的空間都使用木器彩繪的方式美化環境,讓亞希 老師感到嘆為觀止,剛開始還抱著懷疑的態度問說:「我不會畫, 自己也沒有構圖的概念」,酒川老師說:「大家都是從不會開始, 只要你有喜歡、有熱情就會畫」,這一句成為亞希老師學習木漆 彩繪的動機。

14


多元技術造就現在的我 亞希老師 2001 年至 2002 年兩年受聘臺中龍德貿易有限公司,擔任木器 彩繪日語翻譯講師,工作內容是翻譯日本彩繪老師的教學過程給台灣學生, 翻譯期間亞希與多位日本彩繪老師學習,並習得每位老師之技巧與筆法, 亞希老師說:「每項技術學會後就可以串起各個技藝製作出不一樣的藝術 作品」,翻譯期間還有個笑話,亞希老師說因為學會了這些技法,所以常 常再翻議時都會超前翻譯日本老師還沒講的課程內容,也因此日本老師有 時還會開玩笑的說:「我的位子給你做好了」。 後續更積極參與並學習彩繪之精隨,更繪出自己之風格,於 2003 年取得 日本普及協會木器彩繪講師資格之後,更積極學習成長。2008 年更開拓 自己的視野,獨單一面前往苗栗頭份鎮擔任日語老師及木器彩繪講師至今 已有十餘年的彩繪經驗。

藝術與文化的結合,幫助在地社區發展 多年後因為看見富里鄉豐富多元人文逐漸消 失,為了幫助在地文化發展,所以亞希老師 返鄉積極參加地方事物,並將所學融入地方 文化,開課教授在地居民學習木漆彩繪,發 展富里鄉豐富多元藝術文化,爾後更受相關 單位及公部門的青睞,分別於 2010 年代表 富里鄉平埔協會參加「花蓮縣文化局 - 社造博 覽會」之作品展出,同年,積極參與地方休 閒農業產業營造,而獲富里鄉農會與本地聘 任東里有機到田學苑校長一職、四健會義務 指導員,現在每週固定到台灣東成技能訓練, 教導手工藝於花東各地服刑人員,讓他們擁 有一技之長、發揮創造力,得到成就感,希 望大家能貢獻於社會。 15


保持自己的主張,思考 文史工作者 - 潘資洲

從軍官退伍的潘資洲,為了自己的部落與追隨自己的 使命,拿起攝影機,開始踏上文史工作者的路。 潘導演從小在富里鄉東里村成長,十五歲之後進士官 學校,擔任保衛國家的軍人,從軍二十多餘年,在這 過程中在空中大學進修關於民族相關科系,並在退伍 過後從事文史研究之工作,近幾年因為發現自己對於 原住民的知識還是不足,才又重拾書本到臺東大學南 島所研讀視覺人類學,並開啟用記錄片的模式來研究 一個民族的攝影路程。

為什麼開始從事文史工作? 潘導演表示其實這一切都是環境的因素;在書店裡面看到一本雜誌,非常映 象深刻,雜誌的封面就是自己的父親,是慈濟大學的潘朝成導演來訪問自己 的父親,看到裡面的內容才開始了解平埔族的文化與覺知自己的身分;在 二十多歲時帶著朋友到東里,走出車站朋友就詢問對面的雜貨店說這邊是不 是還有其他的族群,老闆說:「有阿,就是GARENHUAN阿」,那意 思就是魁儡,那時覺得平埔族是受到非常大的歧視,從小大家都沒人敢承認 自己是平埔族西拉雅族,因為平埔族一直以來都被大家歧視,承認平埔族人 是一件非常丟臉的事情,但現在慢慢的大家已經開始願意承認自己是平埔族。

16


紀錄片翻轉偏鄉教育 偏鄉學校與城市學校的教育資源是無 法比擬,潘導演為了讓偏鄉的小孩 也有不一樣的競爭力,與神腦科技文 教基金會和台東縣卑南鄉賓朗國小合 作,讓小朋友學習拍攝影片,翻轉偏 鄉教育。他說:「以前教過大學生, 但是在課堂過程中卻很少有互動,自 己就像個電視機,只有自己再講話, 所以剛開始非常不想再去教學生,但是沒想到小學生的反應卻是令人驚艷,小學 生們不害羞,一直提問」,這讓潘資洲教的非常開心和成就感,也有部落小朋友 拍了自己部落的成年祭,讓潘導演十分開心,也覺得十分有意義。 潘資洲不只是文史工作者,也是平埔族文化證明的推動者,有一本書說過,平埔 族意識抬頭有分兩種,一種是自己擁有平埔族血統,另外一種是環境的因素而開 始有族群意識,潘資洲說自己應該就是後者的部分。 他也是台灣原住民族文學家與藝術家「潘朝成」導演的徒弟,學習如何拍攝記錄 片,記錄下這文化,他與他的團隊成員同時也兼拍攝影像與紀錄,用他的鏡頭與 文字記錄下平埔族的西拉雅族生活,讓大家了解在大庄已經流失 50 多年的西拉 雅族夜祭文化。

透過紀錄片幫助族群和解 潘導演的紀錄片之一「日落之後黎明之前」 在敘述東里的部落族群裡發生一些問題,造 成台灣有史以來第一個每年舉辦兩次夜祭, 為了讓大家能再次互相合作,他拍攝了這部 紀錄片。分別拍攝了兩派的族人,透過他記 錄片傳達出「雖然大家以前來自不同地方, 但是現在大家就是家人」,潘導演一直嘗試 著瓦解分隔兩族人的這道牆壁。

紀錄片是什麼? 記錄片裡是沒有真實而是「再現」,是透過處理 與安排而製成的,他說過:「同樣的影像紀錄給 予不同的人使用所表達出的意義都會不一樣,沒 有一個方法是真實的,透過自身去了解我們都將 重新賦予意義。」所以紀錄片不代表真實也不代 表導演的想法,記錄片單存透過自有的形式,帶 領大家用自己不同的角度來探究歷史觀點。拍每 部片子時也都會秉持著一個精神,那就是透過記 錄片發現現在社會的問題,所以在拍記錄片的時 候,潘導演強調觀眾必須要有自己的主張,讓觀 眾思考影片中導演傳達的社會中存在的議題,才 能達到解決社會問題的目的。 17


把每一件事做得更好 返鄉青年 - 陳淑雲

淑雲姐從小在農業家庭中長大,經常幫忙務農的雙親從事農業的工作; 同時肩負起照顧弟妹的責任,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當採收菸葉的 時候就得要凌晨三點多起床協助照顧弟妹並準備早餐。看到我訝異的 表情,淑雲姐一派輕鬆的說當時每個務農家庭的小孩都是這樣的啦 ! 回憶起因為爸爸傳承外婆的菸農工作並以種菸草當菸農起家立業,早 期菸農相當的辛苦,從育苗到烘乾菸業及最後的分級包裝每一個環節 樣樣都是存手工完全沒有機器代勞,這些過程對她而言歷歷在眼前; 現在回想起那些工作真是讓她可用「畏懼」兩個字形容,所以直到念 高中時有機會的外縣市求學,求學的日子及職場過程中的經驗雖,學 習了許多如何在職務上發揮服務的熱忱與態度 、 如何管理職場上的時 間與空間;這些基本功也影響了她之後回鄉工作的態度。 富里鄉農會是淑雲姐回到家鄉的第一份工作,在農會服務已有二十年 之久,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推廣部門,主要負責的部分是策劃與推動 農村青少年研習與活動、 策劃與推動農村旅遊和體驗活動 、對內或 對外的農產品行銷及展售活動,這些工作促使她更堅持”邊做邊學” 的理念!雖然工作上一路走來也跌跌撞撞,剛開始非常不適應與小農 的溝通方式,城市與鄉下認知上的差距也造成溝通上的困難,常常會 18


因為溝通不良,態度變得不親合,一度在農會裡被稱為最兇的女孩,在環境 的衝擊下也曾經好幾回想再離鄉 ;後來因為媽媽得知這件事情,跟她聊過後 才省思自己,慢慢改變觀感和 服務態度,再加上想起務農的父親和看到左 鄰右舍務農的長輩們以及每天穿梭在農會上上下下的農友們的辛勞,她不猶 豫了!下定決心要用她服務的熱忱與態度跟農民相處並對農業盡最大的心與 力,這一顆定心丸一帖服用至今讓她對家鄉的熱忱只有增加毫無減少;後來 還變成農會裡最受歡迎的人呢!接續在農業的推廣上也找到出口和更多志同 道合的夥伴們一起為農村農業打拚,在適時農會的主要領導人總幹事之帶領 下創新農業發展並和在地農民合作盡心盡力推廣農村慢走漫遊之”農村體驗 旅遊”。

這些經驗的累積也是她在休閒農業領域裡十分重要的經驗,在推廣股裡接觸 了許多休閒農業相關業務後,慢慢覺得自己需要再進修,而到台東大學的台 東大學休閒事業管理所進修,教授除了平時教休閒農業有關的課程之外,有 時也會帶著學生們海外實習,其中一次到日本實習,學習那邊的農村將農業 結合體驗的課題,每位學員各到一個單位的農村家庭,體驗當地最真實的務 農生活,並且與學員觀察交換學習,體認是否在台灣也有學習之處,畢業後 她更專精於休閒農業領域,也讓更多人想藉由她的專業請求協助幫忙,經由 多年和伙伴們努力經營下富里農會在休閒農業推廣中確實活絡起來並有顯著 的業績,也是很多農業的相關單位和農村社區學習的標竿。 後來因為家庭因素及生活規劃至美國一年多,但是這之間從未間斷過富里鄉 內的農業事務,有時還有人跨海打電話或運用 Line 與她請教和討論相關的 議題,她的爸爸 ( 明理村的村長 ) 也是其中之一,村長都會與她討論一些農 村上的事務與社區活動並要她提供意見,她都笑著說:「我像是在遠端操作 農村的大小事物」。最近因為生捱規劃回到台灣來並計劃會待兩年左右,希 望在這段期間希望可以再度與志同道合的夥伴帶給富里鄉更多的幫助;她也 很感謝長官讚許的告訴她:「人才是不怕寂寞的」。「我希望我是,而且要 認真的把每一件來到她面前的事情做的更好」;她靦闐的笑著,就如同她的 碩士論文所敘 ~ 在農村如何增加社區居民的幸福感!是一個完善的理想。 19


愛上鄉村生活 田中先生鄉村民宿 - 黃英明夫婦

七十三年次的黃英明,大學時代在花蓮唸書,因此愛上鄉村生活,畢 業後從事工業設計,後來為了理想到澳洲打工,也因此遇上終身伴侶, 兩人一同為夢想努力,經過兩年的努力,去年因為親戚在富里鄉間的 房子空下來,因此他就租下來,花了將近七十萬打造一間鄉間的民宿, 在富里鄉羅山村一一五號,開一間「田中先生鄉村民宿」,靠著踏實 的經營,受到許多喜愛鄉村生活的旅客青睞。

到澳洲打工 黃英明說,他是花蓮東華大學語傳系畢業,在花蓮唸書的時候就很希 望鄉村生活,希望未來能開一間在鄉村間的民宿,享受田市的鄉村生 活。「到澳洲打工不像一般想像的會賺很多錢」黃英明說,畢業後到 彰化從事工業設計的工作,覺得人生不應該只是為的工作,因此決定 到澳洲打工,在澳洲打工的第一年,是沒賺什麼錢,而且是賠錢的, 跟一般媒體在報導去澳洲打工就能賺多少錢,是有所出入,因為去澳 洲打工必須靠仲介介紹,每天必須過著十分忙碌的生活,沒有什麼生 活品質才能賺到錢,他希望是能一邊瞭解澳洲的文化,一邊旅遊,所 以他過著「半打工、半 X」的生活。

20


遇終身伴侶 「為了理想,第二年在澳洲努 力賺錢」黃英明說,在澳洲期 間認識了遇上終身伴侶,他們 想 說「 要 實 現 理 想, 還 是 需 要錢」,因此他在澳洲的第二 年努力賺錢,並規劃未來的夢 想,他一直想說他民宿要取什 麼名字,在一次偶然的機會到 紐西蘭旅遊,看到稻田中央有 一間鄉村的房子,感覺好美, 心中浮現出「田中先生鄉村民 宿」這個名字,感覺好記又有 鄉村味道,因此決定找尋類似 的房子來作民宿。

租房蓋民宿 黃英明說,從澳洲回國後,一直在 尋找適合的民宿地點,但現在許多 地方的地價都在漲,以他們的資金 要買地蓋民宿其實還有一段距離, 剛好親戚在富里羅山的鄉村有一間 房子空下來,他一看到好喜歡,因 為跟紐西蘭稻田中央的房子幾乎一 樣,還有小河環繞,於是就租下這 間房子,取名為「田中先生鄉村民 宿」。

創業不容易 黃 英 明 說,「 創 業 沒 有 想 像 中 的 容 易」,去年十月租下房子,花了半年 的時間整理,因為資金並不是很充裕, 所以大部分的東西都自己作,因為自 己有學過木工,因此許多家具都自己 作,希望旅客到這裡有自己家的感覺, 因此以樸實乾淨,又不失方便生活的 居家設備來讓旅客,輕鬆享受鄉村生 活。 21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