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 NEW s
004 冬季號 .
總召
熊雅純
「每個人一出生,都有一張屬於自己的白紙,我們把 後來遇見的,畫在那張記憶地圖上」這類話可能常出現在 國小老師教的作文開頭吧。本刊主題「記憶」想讓大家在 緊湊的生活中,稍微停下腳步,藉由為大家整理的專題了 解一些藏在生活中的故事,通過閱讀幾位受訪者的經歷, 延伸至你們自己的記憶;都說現在是生命最美好的記憶, 青春這張不老的臉,隨著時間慢慢改變,有一天忽然發現, 未來不太遙遠了,是不是覺得身邊小朋友不懂我們的童年, 會刊中也有那些年關於我們的卡通介紹,希望大家能回想 起那個可能被遺忘的最初的自己。
這段匆忙的籌備期,少了不知幾小時的睡眠,又長了 不知幾顆青春痘,現在也將成為一段不可抹滅的成長印記, 感謝陪我度過的編輯群,也感謝正在看這段話的你,祝我 們共同成長。 好了,天亮了,手記打完了,該回家了。
總編輯
鄭傑庭
如果把時間劃分為過去、現在、未來,在這快速流逝 的時代,人們各個著眼於未來,看不見身後承載了多少的 過去,所以是不是也可以回顧一下過去呢? 因此我們把這次的會刊主題訂為「記憶」,希望本刊 能夠喚醒讀者們心中舊有回憶,並且帶領大家認識以前的 宜蘭,從中看見歷史的脈動,也許讀者們心中會有一點小 悸動吧! 這次的會刊籌備期真的十分緊湊,和總召及美編長不 知道熬了多少夜,不知道看了幾次日出,甚至不知道吃了 多少顆的B群,目的就是希望給讀者們有本優質的刊物, 也許本刊有差強人意的地方,但其中卻含了所有會刊團隊 的努力,從發想、採訪、製稿,再到排版……等等,因為 每個步驟皆是會刊能否順利出刊的環節呢!
經過漫長的奮鬥,現在,可以安心的關上電腦,並且 安心地睡個好覺了!
01
發 行 人 | 吳厚呈(國立宜蘭大學學生會會長 ) 塗凱評(學生會新聞部部長) 發行單位 | 國立宜蘭大學學生會 指導單位 | 課外活動組 總
召 | 熊雅純
總 編 輯 | 鄭傑庭
編 輯 群 | 徐珮雯 吳千永 徐胤獻 沈莉臻 卓曉如
藝術總監 | 塗凱評 承
印 | 青葉彩色印刷事業有限公司
發行日期 | 一零四年十二月
發行字號 | 10412004
特別感謝 | PenSpinnerMing
目錄 Content
攝影
目錄 | 目錄 P1 編輯手記 P1 宜蘭老屋時光 | 舊書櫃 P2~8 宜蘭舊城故事 | 蘭城百工 P9~13 宜大歷史回顧 | 傘季 P15~21 八年級生專欄 | 那些年, 我們一起看的卡通 P22~27 學生會小預告 | 下學期活動 P29 官網 P30 權益意見單 P30
r
舊 書櫃
r
撰稿|吳千永 排版|熊雅純 攝影|熊雅純
位於宜蘭車站旁的舊書櫃人文咖啡,是利用台鐵舊倉庫「宜蘭行口」活化 而成,集咖啡店、書店和人文活動為一體,開業四年來已是在地文化的重要據 點。這次新聞部採訪了舊書櫃老闆莊家泓先生,希望對其創業理念、設計想法 及對宜蘭文化的看法有更深入的了解。
02
舊書櫃從前是台鐵的倉庫,那之前主要的功能是?
就 我 所 知 道 的 及 參 考 資 料, 早 期 是 用 來 存 放 糖、 米 和 木 材 等, 我 沒 記 錯 的 話 也 有 一 間 檢 查 所, 這 附 近 還 有 一 位 快 七 十 歲 的 阿 公, 他 說 十 八 歲 的 時 候 來 這 邊, 幫 忙 火 車 站 搬 運 糖。 倉 庫 都 蓋 得 比 較 高, 比 較 方 便 從 火 車 車 廂 搬 東 西 下 來, 早 期 倉 庫 是 作為此用途。
當初為什麼想進駐此空間?
當 時 青 年 創 業 結 案 之 後, 我 想 要 去 找 這 種 空 間, 也 找 了 好 幾 個 地 方,( 在 宜 蘭 ) 可 能 房 租 太 貴, 或 是 屋 況 有 一 些 問 題, 在 等 待 的 過 程 中 就 學 了 咖 啡 方 面 的 知 識, 後 來 縣 政 府 和 我 們 說 宜 蘭 行 口 這 邊 有 一 計 畫 案( 創 創 新 村 ), 我 們 因 為 有 得 獎, 所 以 能 優 先 進 駐, 後 來 就 選 擇 來 這 邊 做 第 一 批 的 進 駐 者。 這 個 空 間 非 常 棒, 因 為 要 找 到 這 個 木 構 式 的 倉 庫 很 難 得, 所 以 我 們 就 把此空間租下來讓計劃案實現。
室內空間設計的規劃考量?
我 們 名 片 裡 有 寫 到 希 望 書 店 有 咖 啡、 有 茶 香、 有 鐵 窗 花、 沙 發、 各 式 各 樣 的 桌 燈、 壁 燈、 吊 燈 結 合 起 來, 這 樣 的 生 活 空 間 是 我 們 想 做 的, 大 概 是 以 這 樣 的 原 型 去 發 想、 去 做 陳 列 和 擺 設。 由 於 我 們 也 沒 有 很 多 錢 做 裝 潢, 所 以 就 把 一 些 較 有 年 代 的 器 物、 或 是 人 家 不 要 的 一 些 窗 戶 拿 來 重 新 使 用。 這 樣 的 一 個 物 件滿適合這種老舊空間的佈置。
03
Q Q Q
為何想要自己開一間獨立書店?其成立過程為何?
從 澳 洲 度 假 打 工 回 來 後, 我 想 說 要 回 去 原 先 的 工 作、 是 飯 店 這 個 領 域, 或 繼 承 父 親 的 行 業( 麵 包 店 和 雜 貨 店 ), 另 外 也 有 想 說 要 不 要 自 己 出 來 創 業。 那 一 年 的 時 間 中 我 先 學 家 裡 的 技 術, 一 邊 慢 慢 思 考 自 己 的 想 法, 我 印 象 很 深 刻 是 吳 念 真 導 演 他 們 拍 了 一 部 偶 像 劇《 那 一 年 的 幸 福 時 光 》, 講 述 一 位 年 輕 人 到 台 北 後 失 業 了, 回 到 宜 蘭 但 也 不 知 道 要 做 甚 麼, 後 來 有 人 建 議 他 要 先 認 識 自 己、 認 識 自 己 的 家 鄉 宜 蘭, 然 後 設 定 一 個 目 標。 這 讓 我 覺 得 應 該 去 想 想 自 己 想 要 做 甚 麼, 其 實 我 從 大 學 到 三 十 幾 歲 都 有 買 書 的 習 慣, 後 來 發 現 自 己 的 興 趣 能 不 能 成 為 工 作 的 方向。 剛 好 我 女 朋 友 在 台 南, 而 台 南 的 二 手 書 店 算 密 度 很 高, 很 多在老倉庫這類老建物裡添加新想法的都是三十幾歲的年輕 人。 所 以 我 參 考 了 一 些 資 料, 把 這 些 東 西 寫 下 來, 後 來 就 延 伸 到 縣 政 府 開 了 一 個 青 年 創 業 的 課 程, 那 時 候 去 上 他 們 的 課, 然 後 把 這 樣 的 一 個 老 房 子、 二 手 書、 咖 啡、 一 些 人 文 活 動 將 他 寫 成 一 個 提 案, 而 我 的 提 案 在 競 賽 當 中 得 到 第 三 名, 也 給 我 一 個 鼓勵,去設想這樣的空間裡面可以做些甚麼。
店內有特別的非賣品藏書,這類選書有甚麼特別之處?
其 實 店 內 很 多 是 關 於 宜 蘭 的 書 籍, 也 不 一 定 是 非 賣 品, 因 為 有 些 賣 完 了, 只 剩 下 一 本 就 將 它 留 下 來, 也 有 大 約 二 三 十 本 幾 米 的 書。 其 它 是 我 開 店 時 收 集 有 關 空 間 設 計、 擺 設、 咖 啡 店 或 創 業 的 書, 以 及 我 比 較 欣 賞 的 一 些 作 家 的 作 品。 因 為 是 我 們 自 己 選 的 書, 所 以 那 些 書 就 比 較 沒 有 拿 來 賣, 但 反 而 這 一 塊 的 書大家還滿感興趣的。
對於縣政府提出的創創新村,覺得目前有達到當初規劃的效 益嗎?
店內書籍或二手書的來源?
創 新 村 主 要 有 創 新、 創 業、 創 意 三 個 理 念, 我 們 在 這 三 個 方 向 都 盡 量 完 成。 我 覺 得 若 能 將 剩 餘 空 間 再 做 規 劃, 並 進 駐 各 式 小 店, 讓 空 間 比 較 統 一, 它 的 特 殊 性 會 更 明 顯。 因 為 相 對 幾 米 廣 場 這 邊, 一 直 有 新 的 空 間 或 作 品 出 來, 縣 政 府 若 能 再 釋 出 一 些 空 間 的 話, 當 然 是 希 望 創 新 村 能 夠 擴 大, 這 邊 也 將 近 四 年 了,應該要有一些新的想法,成為吸引在地人、觀光客的聚落。
Q
在 國 外 這 樣 的 空 間 很 普 遍, 但 前 幾 年 比 較 少 這 樣 的 概 念, 起 初 我 們 以 英 文 繪 本 為 主, 當 時 大 概 有 一 千 多 本 的 繪 本, 吸 引 力還滿夠的。再來因為我也不是本科系或本業,只是喜歡買書, 所 以 去 找 了 一 些 資 源, 慢 慢 地 和 一 些 基 金 會 合 作, 也 有 認 識 一 些 二 手 書 商, 部 份 新 書 就 是 和 出 版 社 購 買。 我 們 的 空 間 沒 有 一 般 二 手 書 店 達 一 萬 本 以 上 的 書, 相 對 來 說, 挑 過 的 書 在 這 樣 的 空間擺起來就非常足夠,慢慢開始也有一些宜蘭人拿書來賣。
Q
Q Q
04
目前有和宜蘭其他獨立或二手書店合作的經驗嗎?
我 覺 得 宜 蘭 的 書 店 比 較 特 殊, 像 我 們 老 闆 都 互 相 認 識, 一 起 為 宜 蘭 舊 城 做 一 些 努 力, 所 以 也 沒 有 競 爭 的 情 況, 每 間 店 的 特 色 都 很 明 顯, 而 且 我 們 對 其 他 行 業 來 說 算 是 弱 勢, 所 以 希 望 能結合各自資源並一起成長。 之 前 我 們 也 聯 辦 過 幾 次 有 關 書 店 的 市 集, 參 與 的 宜 蘭 在 地 書 店 大 約 五、 六 間, 我 們 還 邀 請 桃 園 一 些 書 店 共 襄 盛 舉, 辦 得 還 滿 不 錯 的。 宜 蘭 現 在 比 較 少 有 主 題 性 的 市 集, 所 以 那 時 以 書 店為主題,也希望能持續辦下去。 我們這邊有點像是客廳,因為我們客人較多,把這些訊息 發 佈 出 去, 讓 他 們 拿 到 不 只 是 電 子 版, 也 有 一 些 實 體 文 宣, 透 過 這 樣 的 方 式 把 各 自 的 資 源 連 結 起 來, 再 將 它 散 播 出 去, 像 今 年 和 Stay 旅 人 出 了 旅 行 地 圖, 也 和 其 他 間 一 起 推 薦 景 點 或 有 特 色 的 店 家, 將 它 們 串 連 起 來, 效 果 很 不 錯。 明 年 有 想 以 騎 腳 踏 車 的 方 式, 可 從 舊 書 櫃 出 發 往 員 山 方 向, 不 只 是 在 舊 城 裡 的 書店,也可以延伸到較遠的書店,或是由店主來做舊城導覽。
相對其他獨立書店,舊書櫃最大的特色是?
我 們 的 書 籍 數 量 沒 有 比 一 般 二 手 書 店 多, 但 很 少 有 二 手 書 店 能 像 我 們 一 樣 提 供 空 間 讓 你 坐 下, 以 及 書 籍 隨 手 可 及, 不 論 是 新 書 或 是 雜 誌, 都 能 吸 引 你 去 閱 讀, 我 們 比 咖 啡 廳 多 了 讓 你 坐 下 看 喜 歡 的 書 的 空 間 ; 可 能 咖 啡 比 不 上 專 業 的 手 沖 單 品, 但 卻很少能看見咖啡廳與書店的結合;加上我們也會不定期舉辦 一些人文活動,像講座、新書分享、議題討論、影像展或創作, 三者加起來就是舊書櫃人文咖啡。
05
Q Q
店內有許多創意的擺設,可否列舉最有 特色的? 先 從 客 人 最 喜 歡 的 開 始 說, 有 三 部 份:店內的黑膠牆,許多年紀較長的客人 會被鄧麗君的黑膠唱片吸引,從門口進來 很 明 顯 就 可 以 看 到 這 一 區 ; 小 朋 友 的 話, 最 喜 歡 玩 撥 盤 電 話 ,因 為 沒 有 看 過 ,媽 媽 會跟他們解釋舊式電話;英文說的 old is 意 思 是 指, 因 為 沒 見 過, 所 以 顯 得 new 新 奇 ,很 多 年 輕 人 對 電 唱 機 有 興 趣 ,我 們 有把主機改過,用現代的 DVD player 播 放。 我自己本身有在收藏的就是燈具,所 以可以看到這邊有各式各樣的燈,年代可 能橫跨差不多五十年了,有早期日本時代 的奶油燈,看起來很小但實際上有近五十 公分,在比較高的建築物上都是以吊燈的 方式呈現;再來就是各式各樣的桌燈和 壁燈。 這是我喜歡的店內擺設,因為燈不只 是 照 明 ,燈 發 出 來 的 光 線 讓 氣 氛 柔 和 、甚 至 滿 療 癒 的 ,對 一 些 老 外 來 說 ,我 們 的 燈 有國外的感覺,國外很多空間會擺許多蠟 燭 或 燈 具 ,讓 整 個 家 看 起 來 比 較 溫 暖 ,這 裡的光線、擺設會讓他們覺得像在國外。
Q
06
舊書櫃做為在地文化據點,對宜蘭未來文化發展看法為?
我和 stay 旅人的老闆有互相討論過,自己也有在想,因為 我 們 目 前 都 只 有 做 書 店 這 塊, 日 後 如 果 能 有 較 多 空 間, 我 希 望 讓 客 人 可 以 住 下 來, 我 們 發 現 一 般 來 宜 蘭 的 遊 客 大 約 只 待 半 天, 我 們 想 提 供 一 個 據 點 改 變 他 們 的 行 程, 讓 他 們 能 夠 來 這 邊 不 只 是 吃 完 東 西、 排 隊 完 就 離 開, 而 是 多 規 劃 一 些 行 程, 所 以 日 後 期 待 能 朝 住 宿 方 面 進 行, 同 時 可 以 和 在 地 有 關 的 資 源 連 結 起來。 我 自 己 在 澳 洲 也 是 當 背 包 客, 背 包 客 棧 和 一 般 飯 店 比 較 不 一 樣, 背 包 客 棧 有 較 大 的 公 共 空 間, 因 為 他 們 重 視 人 與 人 的 交 流, 我 們 希 望 他 們 在 互 相 交 流 後 愛 上 這 個 地 方, 像 我 去 澳 洲 打 工 度 假, 有 段 時 間 也 是 住 在 當 地 人 家 裡, 和 當 地 人 一 起 生 活、 聊天、用餐,回來後我都會推薦其他人一定要住到當地人家裡。 所 以 之 後 如 果 有 背 包 客 的 空 間, 我 們 希 望 加 入 打 工 換 宿 等, 將 空 間 提 供 出 來 和 在 地 連 結, 宜 蘭 以 農 業 為 主, 在 農 忙 時 非 常 缺 人 手, 如 果 有 這 樣 的 規 劃, 像 徵 求 五 人 割 稻 或 種 田, 應 該 會 吸 引 許 多 亞 洲 客 人, 畢 竟 他 們 沒 有 這 樣 的 土 地 能 真 正 插 秧、種田,體驗後將會對宜蘭這個空間有不同的感覺。
07
Q
老闆針對宜蘭在地文 化補充,除了能讓遊客住 宿,也讓許多素人畫家有 地方可以呈現作品。這裡 的明信片超過 100 款,很 多都是在地人所繪,其內 容最能呈現在地人心中的 理想和心中的宜蘭是甚麼 樣子,並將這裡打造成一 個可以供他們規劃藝術展 覽的平台,同時希望持續 找到創作者,將他們心中 宜蘭的樣貌表現出來。
想對宜蘭大學學生說的話?
如 果 你 所 選 讀 的 園 藝 系 有 專 題 計 劃, 希 望 你 們 能 夠 找 到 一 個 好 專 題 深 入 當 地, 將 你 的 創 意 想 法 和 在 地 社 區 做 結 合, 規 劃 延 續 十 年、 二 十 年 的 案 子, 在 深 入 研 究 一 個 議 題 時, 你 們 不 只 是 一 個 人, 而 是 一 個 團 隊, 如 果 能 發 揮 年 輕 人 的 想 法 創 意, 深 入 當 地 或 進 行 田 野 調 查, 會 使 你 的 主 題 變 得 豐 富, 這 都 是 你 們 自 己 去 努 力、 研 究 和 當 地 人 交 流 得 來 的 想 法。 當 你 們 把 那 些 想 法落實後,會對當地產生特別的感情。 如 果 是 文 學 系, 可 以 去 書 店 和 那 裏 的 人 聊 聊 天, 或 跟 老 闆 有 一 些 互 動, 這 會 讓 你 的 大 學 生 活 收 穫 很 多, 因 為 很 多 業 者 有 自 己 的 想 法, 你 可 以 得 到 一 些 關 於 未 來 的 建 議, 畢 業 後 不 會 徬 徨自己要做甚麼。 我 有 認 識 成 大 建 築 系 的 同 學, 他 們 的 專 題 是 在 南 方 澳 做 空 間 規 劃, 花 了 許 多 時 間 和 經 費, 畢 業 後 他 們 仍 對 這 個 專 案 念 念 不 忘, 畢 竟 他 們 不 是 宜 蘭 人, 但 卻 對 那 塊 土 地 投 入 非 常 多, 他 們 沒 有 選 擇 去 巴 黎 或 米 蘭 深 造, 而 是 回 來 當 初 專 題 的 地 方, 繼 續將它研究完成,令我很感動。
Q
08
http://blog.ilc.edu.tw/blog/blog/2564/post/7045/313815
09
撰稿|徐珮雯 沈莉臻 排版|熊雅純
蘭城百工的原名為「蘭城百工 - 宜蘭舊城匠師博物館網路暨 文化創生計劃」,起初是因鄂王社區的社區營造計劃,他們發 現在鄂王社區周邊,有許多傳統技藝的匠師,包括木雕、彩繪、 花磚、紙藝等等,這些技藝受到外來文化及時代的變遷,已經 慢慢沒落了,基於想要保護這些傳統文化,並讓更多人欣賞甚 至學習傳統技藝,同時也希望能夠提高社區凝結力的這些因素 下,由於鄂王社區位於宜蘭舊城西門地區,是宜蘭傳統工藝的 起源地,於是他們以「楊士芳紀念林園」為中心,開始在周邊 進行工藝扶植,希望人們在閒暇時能夠參觀,更時常舉辦藝文 展覽,像是「舊城金屬工藝展」、「木之器具與竹之樂器特展」, 也會邀請當地的匠師展覽,例如「黃德河蓪草紙花藝個展」「曾 水源彩繪個展」等等,另外鄂王社區也邀請了六位匠師擔任講 師,讓有興趣的人可以去學習。
基本介紹 10
http://timefortaiwan.tw/touching/popup_20945.jsp
周邊景點介紹 在宜蘭舊城不僅有傳統工藝工作坊可以參觀,還有很多可以到處走走看看的地方!像在蘭 城百工的官方網站就有介紹四條路線。
第一條路線是參觀蘭城的傳統技藝及古 蹟:從楊士芳紀念林園出發,沿途會經過碧霞 宮、城隍廟、西後街、文昌路、武營街。 碧霞宮為縣定古蹟,是全台第一間岳飛 廟,從建廟初期就致力於宣傳教化及賑災救 濟,還有全台少見的「門生」制度;城隍廟有 極具歷史意義的彩繪,同時也帶動城隍街的興 起,城隍街附近有許多工班及工匠,為宜蘭舊 城區的「市民廣場」,也是宜蘭市工藝匠最為 密集的地方;西後街是早期由宜蘭河運來的物 資交會之地,當時最大的米舖「泰豐米行」就 在此地,他掌握了整個宜蘭的米價,這裡還有 當時的豪宅「黃家大宅」,不過現在已沒落; 文昌路上的文昌宮為當時讀書人的聚集場所, 宜蘭有名的「仰山書院」也坐落於此,現為宜
11
蘭考生祈求考試順利的場所;武營街位於清領 時期及日治時代軍事重地的後方,這裡曾經是 宜蘭最大鐵器及農具的供應處,幾乎整條路上 都是打鐵舖,也被稱作「打鐵街」。 →適合想要了解宜蘭舊城歷史及工藝的人。
https://proguner.wordpress.com/2014/02/20/
第二條路線為參觀舊城的傳統市集及道地 小吃:從楊士芳紀念林園出發,會經過康樂路、 南北館市場、光復路、昇平街、中山路、北門 口 - 舊城北路等。 康樂路是在日治時代才熱鬧起來的街道, 當時有名的新港街酒家、蘭陽旅社、宜蘭戲 院都坐落於此;南北館市場在日治時代叫做 「宜蘭街食料品小賣市場」,被視為宜蘭市的 廚房,也是當時宜蘭溪北地區最熱鬧且重要的 市場;光復路是日治時期宜蘭最大的馬路;昇 平街有傳統的百貨街及宜蘭醫院;中山路在清 朝和現在的文昌路及新民路把宜蘭舊城分為四
塊,是宜蘭市最重要的商業、金融、經濟中心, 還有宜蘭唯一的三級古蹟「昭應宮」也位於此 地,昭應宮就是媽祖廟,這座廟經歷了多次改 建和修建,在昭和六年有一次最重要的改建, 當時匠工皆為一時之選,施工數十年,造就了 宜蘭工匠的規模及技術;北門口 - 舊城北路為 宜蘭舊城有名的小吃街,像是有數十年歷史的 「蒜味肉羹」,此地還有「蔡火土木雕店」, 蔡火土為宜蘭早年重要之木雕師傅,蔡火土木 雕店是宜蘭現在僅存唯一一家木雕店,現由蔡 火土的兒子經營。 →適合想要有得吃也有得看的人。
http://lifepoem.pixnet.net/blog/post/42235024
第三條路線為參觀舊城的巷弄及藝術再 造:從楊士芳紀念林園出發,途中會參觀光大 巷藝術圍牆與社區藝術再造的實例、姓潘仔底 老厝聚落、姓呂仔底老厝聚落、光明寺、西門 路、宜蘭河濱公園、中山路、北門口 - 舊城 北路。 光大巷藝術圍牆為鄂王社區請來包含藝術 家、在地傳統藝師、老藝師等等一起融合新興 藝術及傳統文化,將社區打造為具有當地特 色;姓潘仔底老厝聚落主要有搶救潘宅古井、 潘宅聚落整理及光大巷後段藝術鋪面等等;姓
呂仔底老厝聚落的由來為當時一戶姓呂的人家 搬來,當時四周都是農田,所以為新厝仔底; 光明寺又名祖師爺廟,是祀奉清水祖師,俗諺 中「選舉就要造橋鋪路,喝酒會起廟」,就是 當地名為呂旺欉先生在神明會酒聚中承諾蓋 廟,為此典故;西門路有「西門溝」、「堰空 頭」,皆與當時的一條河道相關。 →適合想了解鄂王社區結合舊工藝和新藝術特 色的人。
12
第四條路線為參觀舊城寺廟:昭應宮、 文昌宮、城隍廟、碧霞宮、東嶽廟、西關廟、 五穀廟、靈惠廟、慶和廟、慈雲禪寺。 東嶽廟祭拜的為東嶽大帝,以前宜蘭在 東嶽大帝生日前一天晚上的「夜訪」和生日 當天的「日巡」也就是出境,為宜蘭重要的 活動,常常會將宜蘭的街道塞滿,但現在已 經很難出現這樣的情景;西關廟祭拜的是關 聖帝君,為西門外居民重要信仰中心;慈雲 禪寺以前名「西門大眾爺廟」,是祭拜清領 時期先人遺骨的大眾爺廟;五穀廟是清代的 關廟,原名「先農壇」或「先農社稷神祇
壇」,後宜蘭縣清朝唯一進士楊士芳先生 改名為五穀廟;靈慧廟祭拜的是開漳聖王, 是宜蘭舊城重要的寺廟之一,在廟前原本 有兩棵榕樹,為當時人們休憩娛樂的地方, 後因道路拓寬,樹被砍掉,廟被拆掉後重 建,現一樓為飲食店,二樓才為寺廟;慶 和廟中秋節前的「擊鼓邀月」與「北管清 代子弟排演」是地方上重大樂事,和宜蘭 舊城內的靈惠廟、城隍廟同稱為「蘭陽福 主」及「開蘭屏翰」的三大古廟。 →適合想了解宜蘭舊城宗教的人。
訪問 在拜訪林園理事長林銘信里長時,他露 出淡淡的微笑 , 里長提到宜蘭舊城匠師博物 館本來是文化資產的區域型計劃,把宜蘭匠 師的工作地點作為生態博物館,但後來遇到 瓶頸才由社區接手此計劃。 當初里長在二零一二年接下楊士芳紀念 林園,抱著有教無類的想法,期望與理念是 讓楊士芳紀念林園成為民眾了解舊城文化的 重要場所,將匠師生命史繼續紀錄下來,希 望能與民眾互動,讓大家更了解宜蘭的匠師 文化。 在維持文化生命的過程中,需要與留在 宜蘭舊城的老師傅溝通與協調,過程中必須 得到他們的認同,也需要時間獲得理解 , 所 以期間花了一些時間進行。 我們對「蘭城百工」這個名稱有所好 奇,里長回答說蘭城等於宜蘭城的意思,宜 蘭城內流傳甚至逐漸消失的匠師技藝,經過
13
http://jc43-2008.blogspot.tw/2010/08/blog-post_20.html
社區調查及資料收集,並了解社區跟匠師的 關係後開始執行此計劃,因此稱他們為蘭城 百工。 最後里長說到,剛開始推行舊城百工 時,很少人注意,後來有了一些成果,慢慢 得到大家的關注,政府機構也開始著手推 進,希望讓大家感受及看見宜蘭舊城這些師 傅的手藝及流傳下來的一些東西,這些是值 得珍藏以及回憶的。
— 輕晨電《我們背對著青春》
如果你離開只因看不清前方 如果你留下只因理不清立場 如果你拋下那些堆疊的景象 我想我們也因此成長
傘
季 撰稿|徐珮雯 徐胤獻 卓曉如 塗凱評 排版|塗凱評 攝影| PenSpinner Ming 塗凱評
從南大路的傘步道開始,傘季漸漸深刻在宜大師生心中,成為傳統。宜蘭多雨,我 們時常走在這樣濕漉漉的街上,不分四季,偶爾停在一個水漥前,低頭看著自己的倒影 問自己,嘿,你今天好嗎? 嘿,你們好嗎?在這樣的雨季裡,讓我們為你們一路撐傘。
第一次的雨傘節 自己的傘自己畫 傘季相關活動根據學生活動中心紙本資料 可以追溯到九十六學年度校慶系列活動—繽 紛彩繪雨傘節,此活動除了讓宜大學生參與, 更開放宜蘭本地居民參加,希望能讓宜蘭居民 及遠從外地來宜蘭讀書的學子們更加了解宜蘭 的氣候,更藉由彩繪繽紛雨傘的活動激發大家 對藝術文化的創造力,享受完成屬於自己特色 雨傘的成就感。
15
二屆傘季送溫情 雨中漫步舉繪傘 可惜的是,從九十七學年度開始到學生活 動中心改制成第一屆學生會,都未能辦理傘季 相關活動,直到一百零一學年度,第二屆學生 會與圖書資訊館合作辦理了<傘の聯想.傘 季>,與雨的約定,活動除了有原本彩繪紙傘 的元素,還增加了愛心傘及雨中漫步活動,使 活動更多元化。
而第一屆學生會雖然沒有特別舉辦相關活 動,但體諒從外地來到宜蘭念書還不習慣宜蘭 雨季的學生們,除了在校內圖書館、教穡大樓 設置傘架,放置愛心傘供師生免費借用外,在 宜蘭轉運站、宜蘭火車站也都設有愛心傘,傘 架上還以日文、中文、英文說明,讓國內外乘 客都知道並且可以借用,也提醒要有借有還。
此年度的彩繪紙傘活動特地請到宜蘭在地 的藝術家—賴姲心老師來教大家繪畫紙傘, 彩繪過後的小傘會放在圖書館中作展示,增加 宜大校園的藝術氣息。雨中漫步活動則是於教 穡大樓一樓牆壁上黏貼傘型狀的便利貼,讓大 家能在上面寫下自己的心情小語,愛心傘更是 宜大學生的必需品,在容易下雨的宜蘭,傘是 不可缺少的必備品,如果忘記帶傘,看到愛心 傘心情就像如獲至寶一樣欣喜。
16
第三屆傘季 在雲端上的傘下相會 一 百 零 二 學 年 度 的 傘 季 < The Under Umbrella ’ s Love > 更為精采,將傘季結合祈 福小傘及傘步道,除了突破古人對於送傘的顧 忌,也將各種顏色的小傘附上特定意義,並在 學校大馬路上設置傘步道,讓同學駐足拍照, 此次傘季讓大家都留下美好的回憶,許多同學 都希望傘步道能設置久一點。 此次由第三屆學生會所舉辦的傘季,在宣 傳上也讓人印象深刻,別於以往同款海報輸 出,這年推出了五款不同海報張貼在校園各 處,傘與女孩成了當時校園的新話題。而架設 在南大路(校門口進來校園左側)上的傘棚長 約整座操場,由紅、黃、藍、綠四色的傘搭起 一條步道,在時常積水的宜大校園裡與倒影相 照相望,像是為學生們撐了一整路的傘,也同 時漫步在天空之上。
17
18
四屆雨之美術館 傘季成為浪漫傳統 103 學年度傘季結合美術館概念,除了承 接上屆的傘步道,將傘棚從南大路改設在綜合 大樓外廣場之外,雨之美術館的範圍更涵蓋了 綜合、生資、圖資、教穡大樓、體育館及林蔭 大道,以傘季限定的紙膠帶在牆上貼出巨大的 傘及雨滴、大量的裝置藝術與心情圖文,並於 綜合 102 的雨攝館—攝影展展出同學投稿的 照片。 小熊快傘、徵稿、傘步道,四屆學生會更 特別推出傘季多款限定明信片及紙膠帶,在傘 季前幾天隨機的熊出沒注意,讓不少同學爭相 與小熊合照打卡,換取小禮物。
19
四屆傘季與校門口藝術節合作舉辦,緊隨 校門口藝術節之後。雙封面的文宣手冊、心情 小語卡片,大量的活動讓傘季深深刻在宜大師 生心中,而傘季也終於成為真正的傳統,甚至 吸引了政大新聞系的同學前來採訪,並報導於 政大大學報上。
20
總召說 ... 三屆傘季總、副召賴俞鈞和葉欣榕在訪談 中分享過去籌備傘季的點滴,也特別提到傘季 大多都辦在第一個學期末。因為宜蘭冬天多雨 潮濕,到了夏天雨天漸少,所以在冬季時路上 人人都拿著一把傘,透過這樣的特色進而發展 出傘季這個文化活動。 傘步道是第三屆學生會所發起的,之後的 傘季也延續了下去,光架設步道就花了不少的 時間和精力,然而在展覽期間受天氣影響,造 成雨傘掉落,再加上回復施工困難,所以傘步 道就多了一塊空白處,彷彿載滿片的烏雲之中 有一道曙光一樣。而為期三週至一個月不等的 傘季,從籌劃、布置、展品等階段,就花了大 量時間去準備,只為了辦出最好的活動。 過了一年,第五屆傘季也開始在校園中開 出小小傘朵,今年的主題為<其實下雨也不是 那麼的糟>,看見雨天的美好,欣賞雨後天晴 的感覺,希望大家都能讓一些生活中發現的小 驚喜,成為雨天之中每道小小的彩虹。
21
8
回 憶
年級生 的
多拉a夢 蠟筆小新
卡通 小紅帽恰恰
神奇寶貝 小魔女doremi
神奇寶貝
是由一名名為小智的十歲小男孩, 夢想要成為神奇寶貝大師,而展開旅程 的故事。 「上吧!皮卡丘!就決定是你了! 」想必這是大家眾所皆知的一句話吧, 相隔十幾年,神奇寶貝不斷推出新劇 情,從一開始的151隻神奇寶貝到現在 已有721隻的神奇寶貝了,至於動畫也 出到第六代,但各位知道神奇寶貝這部 卡通的起源嗎? 神奇寶貝是日本任天堂株式會社於 一九九六年推出的一款Game Boy(掌 上型遊戲機)遊戲,想必很多七八年級 生甚至九年級生都有玩過,每天都到學 校炫耀昨天抓了什麼神奇寶貝、研究道 館要如何打、跟同學互相較勁誰練等較 快或是研究劇情是如何發展的,而如今 又有多少人記得小霞、小剛、小遙、小 勝、小光等等人物?還是只記得火箭隊 和他們的經典台詞吧。
回 憶 23
蠟筆小新
回 憶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也有這種回憶,每天 放學回家第一件事不是放下書包、不是吵著 要吃點心,而是打開電視看卡通。 「蠟筆小新」在敘述的是一個幼稚園小 班的五歲男孩「小新」他們一家人的生活, 小新頑皮、好色又常常捉弄別人,但是他卻 也聰明、可愛同時富有正義感。小新的爸爸 「廣志」雖然喜歡喝酒、喜歡看年輕妹妹, 但是他是一個愛家、總是盡全力保護家人的 好父親。小新的媽媽「美冴」被小新叫做兇 巴巴歐巴桑,卻是一個為了家庭付出很多的 媽媽,小新的妹妹「小葵」喜歡帥哥喜歡亮 晶晶的東西,是一個常常和小新一起搗蛋的 小嬰兒,還有小白,原本是一隻流浪狗,後 來成為一隻非常忠心護主的可愛寵物! 整個故事圍繞著小新的家庭生活,每次 看著蠟筆小新,是不是大家都有一種和小新 一起成長的感覺呢?看著小新常常學露屁屁 外星人、看著小新和他幼稚園的同學一起組 成春日部防衛隊,看著小新搗蛋讓廣志和美 冴氣得牙癢癢,就會有一種:小新好像就是 我們身邊隨時會出現的五歲小朋友! 雖然蠟筆小新對於很多家長而言,是不 適合讓小孩看的卡通,但是蠟筆小新對於我 們的童年來說,是一個歡樂的回憶!
24
回 憶
小魔女DoReMi 「霹靂卡霹靂拉拉 波波力那貝貝魯多」 這句咒語是不是勾起大家很多回憶呢?沒 錯!這就是「小魔女DoReMi」中的主角 DoReMi的魔法咒語,可能有人會以為這是 給小女生看的卡通,但其實很多男生以前也 都喜歡看唷! 小魔女DoReMi說的是一個國小三年級 的女孩DoReMi夢想成為魔女,希望藉由學 習魔法向喜歡的人表白。之後因為識破了魔 女莉卡的身分使她變成青蛙,為了讓魔女莉 卡恢復原狀而成為了魔女見習生。之後羽 月、小愛、音符、小桃子和DoReMi的妹妹 泡泡,甚至連他們扶養的小嬰兒小花都一起 成為了魔女,大家為了把魔女莉卡恢復原狀 而一起努力考過九級魔法考試。 而故事裏魔女莉卡開的「魔法堂」,從 第一季賣飾品,之後賣花卉、賣餅乾到最後 一季賣佈置品,讓當時的小孩為之瘋狂,大 家都希望自己家附近也有一間魔法堂,然後 也能識破魔女的身分變成小魔女,大家玩在 一起的時候總是學著裡面主角的魔法咒語和 變身,在當時他們的變身道具對小孩來說比 糖果餅乾更有吸引力呢!
25
小紅帽恰恰 「愛、勇氣以及希望」這經典的台 詞大家都有聽過吧!沒錯這就是小紅帽 恰恰,為了拯救變成石頭的父皇及母 后,而踏上旅程去打敗大魔王。旅途中 大魔王派手下阻撓他們,但恰恰總會變 身成為魔法公主,用美麗聖潔弓箭打倒 惡勢力。
多拉a夢 主角野比大雄,是家中唯一獨子, 和來自未來二十二世紀的貓型機器人哆 啦a夢共同生活。他對運動和唸書都很 不擅長,學業成績極差,平均每五次考 試就有一次是零分,也時常遭到同學欺 侮,此外大雄的運氣也不好,經常遇到 各種「災難」,連猜拳都經常輸(除了 和只會出石頭的哆啦a夢能贏之外) 由於大雄這樣的特性,影響到未來 子孫的生活和表現,為了讓情況有所改 善,大雄的玄孫野比世修從未來的二十 二世紀帶來了哆啦a夢以幫助大雄改變 命運,利用哆啦a夢許多未來世界的神 秘的道具協助大雄,故事就此展開。
26
其他回憶卡通 網球王子
玩偶遊戲 數碼寶貝 通靈王
家庭教師里包恩
珍珠美人魚 可愛巧虎島
頑皮豹 大力水手
海賊王
火影忍者
大嘴鳥
哈姆太郎 灌籃高手
死神
名偵探柯南 Keroro軍曹
七龍珠
犬夜叉 天線寶寶 兩津勘吉 洛克人 校園嬌娃
櫻桃小丸子
戰鬥陀螺
棒球大聯盟 鹹蛋超人 棋靈王
參考資料 >http://attachment.van698.com/forum/201308/30/1027217oxetdtrarqir9i0.png https://sp.yimg.com/xj/th?id=OIP.Mb73acdd945b16d477180137e9832121ao0&pid=15.1&P=0&w=192 &h=152 >https://sp.yimg.com/xj/th?id=OIP.M74b20b2f448fd77f744f5a442c273818o0&pid=15.1&P=0&w=300 &h=300 >https://sp.yimg.com/xj/th?id=OIP.M499a2d03eed55484957cadff05917f85o0&pid=15.1&P=0&w=200 &h=151 >https://sp.yimg.com/xj/th?id=OIP.Mf43aae3d337921bd5c0342a7231b7352o0&pid=15.1&P=0&w=241 &h=182 >https://sp.yimg.com/xj/th?id=OIP.Mcde1f74309dce488516ac2fe7a516177o0&pid=15.1&P=0&w=222 &h=168 >https://sp.yimg.com/xj/th?id=OIP.Ma330f492cb6b3abf43c2a8bec0e6bc01o0&pid=15.1&P=0&w=271 &h=170 >https://sp.yimg.com/xj/th?id=OIP.M432839cae4727613f7f163ba2e8ead34o0&pid=15.1&P=0&w=242 &h=182 >http://image20.it168.com/201008_0x0/204/167c94228cd53a62.jpg >https://sp.yimg.com/xj/th?id=OIP.M7eefb438ef3ff6df8b256ec86f6ec59fo0&pid=15.1&P=0&w=185&h=157 >http://9.share.photo.xuite.net/emily920278/19b2ee8/9108637/388819531_m.jpg >https://sp.yimg.com/xj/th?id=OIP.M3c9a614b21b63be999b3366c67a3b516o0&pid=15.1&P=0&w=207 &h=156 >http://images.gamme.com.tw/news/2011/03/0329-new_akazukin-10.jpg >https://sp.yimg.com/xj/th?id=OIP.M8ce08f90735b42d74e8dec9c95623e05o0&pid=15.1&P=0&w=300 &h=300 >https://sp.yimg.com/xj/th?id=OIP.M6557e7e5f5fda2b16bdbc2a70e5c1d3fo0&pid=15.1&P=0&w=300 &h=300 >https://sp.yimg.com/xj/th?id=OIP.M2aebe6f2e7ffead55473ba59dcaa7502o0&pid=15.1&P=0&w=300 &h=300 >https://sp.yimg.com/xj/th?id=OIP.M95e2cc7d841881664b77ea2a2a7cf515o0&pid=15.1&P=0&w=200 &h=150 >https://sp.yimg.com/xj/th?id=OIP.M284c7fde72f929aef8b4566e50fd8227o0&pid=15.1&P=0&w=199 &h=148
27
— 陶晶瑩《孩子》
別太快長大孩子 慢一點孩子 天真和單純 別太快消失 世界好複雜 我們待在家 多說一些童話
學生會下學期活動預告 美猴王複決賽 > 3月1日~4月3日
> 單雙人組前三名獎金 2000 /1500/1000 第一名 評審額外附贈15000元歌唱課程
特約商店周
> 學生會限時任務
校慶週
> 5月10日~5月12日
會員回饋抽獎 > 5月9日~5月13日
> 參加活動積點 抽 13" macbook air
29
國立宜蘭大學學生會官網 網址:http://niusg5.wix.com/home QR code
第五屆學生會權益意見單
為了讓學生會的施政更貼近在校同學,所以進行本次的 權益調查,收集同學們的意見,以向學校爭取權益。 網址:https://docs.google.com/forms/
d/1hKbeVZS6wLLGChMBRguZvM_cDouLCJeVw7uVJUn1Y3g/ viewform?pli=1&edit_requested=true
QR code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