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d

Page 1

苗栗火旁龍 「北天燈、中蹦龍、南蜂炮、東玄壇」,苗栗地區的蹦龍(即火旁龍) 活動,已經成為臺灣地區著名的元宵節四大傳統活動之一,每年的苗栗 地區火旁龍活動也結合了許多傳統客家藝文活動的演出,讓大家有機會 了解,客家文化的創新與生命力。


點圖連線至官網

寫信給我


苗栗火旁龍元宵活動

第一階段:糊龍 由龍主取材製龍,這個步驟一定得在元宵前完成。為了讓神龍栩栩如生出現穿 梭在大街小巷中 ? 居民祈福,神龍的製作,絲毫不能馬虎。每條龍的長度、重量、 顏色、節數等設計都獨具特色。每年十月~十二月就是製龍師傅忙於製龍的時 間,師傅們不僅得打造出一條別具特色的龍身,來參與元宵節的炸龍活動,同 時也在延續客家文化的民俗精神,從技術到禮節的記載,都是保存已久的文化 珍寶。

第二階段:點睛 在元宵節前糊龍之後,接著會進入重要的點睛儀式,主要是祈求天神賜降神靈 瑞氣,附於龍身,藉神龍繞境參拜,來護佑蒼生。祥龍點睛儀式多由地方父母 官擔任「點睛官」,和地方人士一同向廟宇焚香祝禱、上奏表章後,接著遵循 客家古禮,以白雄雞冠血、硃砂、米酒摻和成紅朱後,再由點睛官以毛筆霑吸, 先點左眼放光明、再點右眼觀千里,再依序點龍頭耳、鼻、嘴與額頭等部位及 龍身、龍尾,然後回到龍頭將紅綵綁 在龍身上及插金花「掛紅」,完成點睛儀 式後,群龍起舞謝神,儀式莊嚴隆重。


客家民俗慶典

第三階段:迎龍 客家人認為「神龍」登門參拜,就好像是「神明造訪」,能為地方消災祈福, 更可給家家戶戶帶來好運。神龍登門參拜就像是神明造訪之意,能為地方消災 祈福,帶來喜樂之氣氛,因此火旁龍活動舉辦以來,從早年每個鄉鎮派出一條 龍,直到近年來參與的隊伍越來越多,神龍穿梭在大街小巷、村鄰里戶,讓人 感到喜氣洋洋。

第四階段:跈龍 跈龍就是「跟著龍走」的意思,可以帶來平安吉祥。演變到今天,活動中經常 會安排的踩街活動便與跈龍有異曲同工之妙,參加隊伍大多是社區里民、學校 團體、商家、還有備受矚目的舞龍團隊,就是要與鄉親們同樂。參加活動的每 支隊伍都懷抱著不同想法參加,有些人是為了提昇知名度,有些人想一展才藝, 有些人則是抱著好玩心態參加,只是想體驗踩街樂趣。


苗栗火旁龍元宵活動

第五階段:火旁龍 火旁龍龍愈愈旺,因此迎龍時燃放鞭炮,有恭迎神龍靈氣、驅邪納吉之意,一 方面慶賀助興,一方面增加年節熱鬧氣氛。元宵節前後,苗栗市區大小規模的 火旁龍龍活動在各個地方熱烈進行著。尤其傍晚以後,鼓聲四起,到處都可見 到龍隊穿梭於大街小巷之中,讓人感到濃濃的年節氣氛。

第六階段:化龍返天 每年苗栗火旁龍活動都會在歷經古禮點睛、祥龍踩街到重頭戲火旁龍之夜等階 段,最後所進行的儀式化龍返天,則是感念祥龍降臨,為民祈福,功德圓滿之 後恭送神龍返回天庭。在每年的正月十八子時進行這項儀式,象徵功德圓滿送 龍神返天。經過點睛儀式的神龍已有神靈附於龍體之上,而儀式的進行主要是 將附於龍體上之神靈送回天上,而參與化龍儀式的祥龍,在依序入場後再次舞 動神龍,炮火響起,重現火旁龍之夜的陣仗。


客家民俗慶典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