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告

Page 1

中 國 科 技 大 學 建 築 系

畢業專題研究報告

(四技部)

指導老師:王曉鴻

街道景觀規劃
以 華山東門 生活圈 為例
學 生:林建諭、謝佑俐 中 華 民 國 一一二 年 十二 月
中 國 科 技 大 學 建 築 系 畢 業 專 題 研 究 報 告 四 技 部 街 道 景 觀 規 劃 ∣ 以 華 山 東 門 生 活 圈 之 研 究 為 例

中 國 科 技 大 學 建 築 系

畢業專題研究報告

(四技部)

指導老師:王曉鴻

街道景觀規劃
以 華山東門 生活圈 為例
學 生:林建諭、謝佑俐 中 華 民 國 一一二 年 十二 月

專題研究摘要

街道景觀規劃

-以華山東門生活圈之研究為例

指導老師:王曉鴻

學 生:林建諭、謝佑俐

摘 要

關鍵詞:在地歷史,文化景觀。

摘 要:

○○○、○○○

東門,位於台北市中正區的一個區域。周邊有許多歷史建築、古蹟和傳統市場,形成獨 特的城市風貌。歷史建築與現代化發展的平衡、人行道與車流的規劃、以及市場傳統特色的 保留等方面可能衍生出一系列需要思考的問題。近年來,隨著都市發展的不斷演進,城市文 化景觀逐漸成為反映都市特色的重要元素,居民對於街道景觀的品質提升與改善需求不斷增 加。

本研究以中正區華山東門生活圈為研究對象,探討街道景觀規劃的相關議題,提升城市空間 品質並創造宜人的居住環境,透過對當地歷史、文化、社區需求的分析,以及參與式規劃方 法,提出可行的景觀改善方案。

目 錄

一、前 言 .............................................

1-1 緣起與目的 ...............................................

1-2 背景 .....................................................

二、 文獻回顧 ..........................................

2-1 都市文化景觀發展 .........................................

2-2 華山文創園區研究 .........................................

2-3 東門區域研究

2-4 街道景觀規劃相關理論與方法 ...............................

三、 研究方法 ..........................................

3-1 研究範圍

3-2 資料分析方法 .............................................

四、 分析與討論 ........................................

4-1 華山文創園區的景觀特色

4-2 東門區域歷史建築的保存狀況 ...............................

4-3 人行道與車流的規劃 .......................................

五、 結論與建議 ........................................

5-1 結論 .....................................................

5-2 建議 .....................................................

六、 參考文獻 ..........................................

圖 目 錄

圖 2-1 法國雷恩新城區 La Courrouze ..............................

圖 2-2 被納粹炸毀的兵工廠.........................................

圖 2-3 整個規劃案的模型佔地 100 多公頃 ............................

圖 2-4 步道改造前後對比

圖 2-5 雜亂的土丘規劃前後對比 .....................................

圖 2-6 橋下改造前後對比 ...........................................

圖 2-7 舊倉庫改造成社區公共空間 ...................................

圖 2-8 光點華山點影館 .............................................

圖 2-9 台北府城東門

圖 2-10 台北監獄北圍牆遺跡 ........................................

圖 2-11 田園都市構想圖 ............................................

圖 2-12 每個城市都以相同的方式串聯

圖 3-1 研究範圍 ...................................................

圖 4-1 平面圖 .....................................................

圖 4-2 韌性城市綠帶 ...............................................

圖 4-3 韌性城市綠帶 ...............................................

圖 4-4 建築風格統一

圖 4-5 建築高度受到限制 ...........................................

圖 4-6 停車規劃 ...................................................

圖 4-7 運用當地元素的鋪面 .........................................

一、 前 言

(一)緣起與目的

都市化的快速發展帶來了城市風貌的變遷,城市文化景觀逐漸成為反映 都市特色的重要元素。在這樣的背景下,對於街道景觀品質的提升與改善需 求不斷增加。本研究以台北市華山東門生活圈為研究對象,旨在深入探討該 區域的街道景觀現狀,並提出可行的景觀改善方案。

華山文創園區,原為日治時期 1914 年所設立的「日本芳釀株式會社台北 酒造廠」,於 1987 年遷移至桃園縣龜山鄉(今桃園市龜山區)新廠,舊廠則 轉型為華山 1914 文化創意產業園區。這個園區承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同

時也是台灣文創產業的代表之一。東門區域則位於台北市中正區,周邊擁有 眾多歷史建築、古蹟和傳統市場,形成獨特的城市風貌。然而,歷史建築的 保存、人行道與車流的平衡規劃,以及市場傳統特色的保留,都可能帶來一 系列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

隨著城市發展的不斷演進,本研究旨在探討街道景觀規劃的相關議題, 並期望透過對華山東門生活圈的深入研究,提出有實踐可行性的景觀改善方 案,以促進城市風貌的保護與發展。

(二)背景

都市文化景觀的形成與演變與城市發展息息相關。近年來,台灣的都市 化迅速進行,城市居民對於生活環境的品質有更高的期望。在這樣的趨勢 下,城市文化景觀不僅僅是城市風貌的象徵,更成為反映城市生活品質的指 標。華山文創園區和東門區域,分別代表了歷史文化和傳統市井的一面,但 同時也承受了現代都市發展的壓力。

華山文創園區,作為文創產業的重要據點,其轉型過程如何保有歷史文 化的底蘊,同時與現代化發展取得平衡,成為本研究探討的一大重點。另一

方面,東門區域擁有眾多的歷史建築和傳統市場,這些元素構成了區域獨特

的城市風貌。然而,這些歷史文化資產的保存與活化,以及與現代都市發展 的結合,也是需要深入研究的課題。

總的來說,本研究將透過對華山東門生活圈的研究,探討如何在都市發展中

保留和活化歷史文化,同時提升街道景觀品質,以滿足城市居民對於宜居環 境的期望。

(一)都市文化景觀發展

都市文化景觀的發展是城市規劃和建築設計中至關重要的一環。隨著城市人 口的增長和現代化進程,城市景觀扮演著突顯城市特色、提升生活品質的角色。

在全球範圍內,不同城市展現出多樣化的文化景觀,反映了不同歷史、社會和經 濟背景。近年來,國際間出現了一些成功的城市文化景觀改造案例,這些案例提 供了實踐經驗和成功的策略,對於城市規劃者和建築師有著啟發作用。

在這一部分,將回顧國際上成功的城市文化景觀發展趨勢,包括城市更新、

文創產業的融入、以及市民參與的模式。這些經驗將有助於本研究理解全球城市 如何通過文化景觀的打造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

案例一,雷恩都市設計。法國雷恩的新城區 La Courrouze,原 本 是 百年工業遺跡,現在成為國家認證的生態新城區。

圖 2-1 (法國雷恩新城區 La Courrouze)

這個新城區規劃案位 在 雷恩的西南邊 La Courrouze,離火車站只 有 700 公尺的距離。影響這個區域最重要的歷史可以追朔到 18 世紀, 在法國大革命之後,這裡被規劃為一個大型的兵工廠,開啟了它作為 工業基地的歲月。

經歷兩次世界大戰,這個區域一直都是武器與 軍 需品的大工廠,也 被納粹 德軍轟炸過。在戰後 重建 期,還曾經變成汽車工廠、政府機關、 甚至還有住人。

二、
文獻回顧

圖 2-2 (被納粹炸毀的兵工廠)

這裡現在已經是雷恩重要的新城區,將要容納 5000 戶的住宅,超 過一萬人的居民。在多年前, 米蘭 事務所的團隊經歷了國際競賽,贏 到了這個項目。最重要的想法,就是把這一整片 115 公頃的區域,用 一個公園的概念來規劃,住在這裡就住在公園裡一樣。

圖 2-3 (整個規劃案的模型佔地 100 多公頃)

圖 2-4 (步道改造前後對比)

圖 2-5 (雜亂的土丘規劃前後對比)

圖 2-6 (橋下改造前後對比)

圖 2-7 (舊倉庫改造成社區公共空間)

(二)華山文創園區研究

華山文創園區作為台灣文創產業的代表之一,其轉型過程具有獨特性。深入 探討華山文創園區的歷史、原始功能轉變,以及文創產業對於區域發展的影響。

這不僅涉及到文化景觀的保存和再利用,還關聯到文化產業如何在城市轉型中扮 演關鍵角色。

透過對華山文創園區的研究,可以瞭解文創產業如何透過舊有的空間轉 化,成為城市文化景觀的重要元素。同時,也可以分析華山文創園區的成功經 驗,提取可供其他城市參考的要素。

圖 2-8 (光點華山點影館)

(三)東門區域研究

東門區域是台北市中正區的一個重要區域,擁有眾多歷史建築、古蹟和傳統市 場。這些元素結合在一起,形成了區域獨特的城市風貌。然而,隨著現代化的推 進,這些歷史文化資產的保存和發展也面臨許多挑戰。

深入研究東門區域的歷史、文化元素,以及這些元素在現代城市發展中的角 色。同時,分析保存歷史建築、傳統市場保留等方面的現狀,以確定區域所面臨 的挑戰和機遇。

圖 2-9 (台北府城東門)

(四)街道景觀規劃相關理論

圖 2-10 (台北監獄北圍牆遺跡)

街道景觀的設計和規劃是城市規劃的重要一環。回顧相關的街道景觀規劃理 論和案例分析等方法,包括但不限於人行道設計、綠化空間規劃、交通流量管理 等方面。這些理論和方法將為本研究提供理論基礎和實踐指南,以便分析和改善 華山東門生活圈的街道景觀。

1902 年英國人霍華德(E.Howard)在出版的「明日的田園都市」一書中,以族 群的發展概念為基礎,提出「田園都市」來討論如何在資本主義的組織中形成一 個適合工作與居住的都市。市中心的廣場周圍是公共設施(市政廳、音樂廳、圖 書館、博物館、醫院等),外面是一個廣闊的中央公園。在它的周圍是住宅區、學 校、教堂等呈同心圓排列,各種工廠和倉庫放置在更遠的外部。緊湊的城區基本 上可以步行通行,城際移動和貨物運輸則透過環繞城區最外圍的環形鐵路進行。

圖 2-11 (田園都市構想圖)

圖 2-12 (每個城市都以相同的方式串聯)

(一)研究範圍

本研究的範圍涵蓋華山東門生活圈,包括華山文創園區以及東門區域的 相關區塊。首先,將明確定義研究的地理範圍,確定華山東門生活圈的邊界 和內涵。進一步,將界定文創園區的範疇,考察其歷史、發展過程,以及與 周邊區域的關聯。同時,將深入研究東門區域的歷史建築、傳統市場,並明 確其在整個生活圈中的地位。

圖 3-1 (研究範圍)

三、研究方法

(二)資料分析方法

本研究將以質性研究方法為主,透過觀察、文件分析等手段,蒐集和整理相 關資料。首先,進行對華山文創園區的深度瞭解,瞭解其歷史發展、文化特色、 以及面臨的挑戰。同時,進行對東門區域的現地觀察,紀錄歷史建築的保存狀況, 人行道和車流的規劃情況。

華山文創園區作為一個文化創意產業聚落,未來可能面臨多種挑戰。以下是 一些可能的困難,以及可能應對策略:

1. 競爭激烈:許多地區都在發展類似的文創聚落。華山文創園區需要不斷提升自 身的獨特性和吸引力,可能透過舉辦特色活動、合作創意產業等方式,吸引更 多人流。

2. 租金上升: 隨著地區的發展,周邊的租金可能會上升,對租戶和營運商造成負 擔。管理者需要與租戶建立穩固的關係,協商合理的租金,同時積極參與城市 規劃和政策制定,以確保文創園區的可持續經營。

3. 文化保護和更新: 華山文創園區可能會面臨文化保護和現代化更新的矛盾。管 理者需要找到平衡點,確保文創園區在保留歷史文化價值的同時,也能適應現 代文創產業的需要。

4. 市場需求變化: 消費者和市場需求可能隨時變化,影響文創園區的經營。園區 管理者需要不斷瞭解市場動態,調整園區的運營方針,提供符合市場需求的服 務和產品。

最後進行資料的整理和分析,透過對資料的歸納和歸納,形成對華山東 門生活圈街道景觀的全面理解。同時,運用相關理論和方法進行深入分析, 從而提出有針對性的景觀改善方案。

(一)華山文創園區的景觀特色

將聚焦於華山文創園區的景觀特色,深入瞭解該區域的文化、藝術元 素,以及這些元素如何影響街道景觀。探討園區的歷史文化底蘊、文創產業 的發展,以及藝術品在園區內的展示與安排。同時,研究案例分析,瞭解園 區內不同時期的景觀設計和改造,尋找其獨特之處。

案例二,重塑紐約市布魯克林中心, 對紐約 市布魯克林的市中心 (Downtown Brooklyn)進行改造,該願景主要集中在行人體驗上,被描述 為一個「娛樂空間」,試圖藉由對公共領域、街景和綠色基礎設施的提升, 使市民可以聚集在一起並享受戶外活動,為行人和騎單車的人提供更綠色、 更安全的環境。

規劃當中,減少機動車輛通行,對街道重新定位,優先考慮人流,使布魯 克林市中心的核心部分步行,建立更安全的人行橫道,同時增加自行車道的數 量,在富爾頓街上實施單向公共汽車交通進而提高公共交通的效率。

四、分析與討論
圖 4-1 (平面圖)

重新設計基地的現有空間以增加新的公共設施用地,像是公園和廣場, 從環境的角度出發,新區域將增加大約四英里的新綠色基礎設施,並大力增 加滲透性,進而減輕雨水徑流和城市熱島效應,提供多種種植選擇、生物通 道和多種新樹木,讓都市成為能夠承受天然災害的韌性城市。

(二)東門區域歷史建築的保存狀況

聚焦於東門區域的歷史建築,通過實地考察和文件分析,深入了解這些 建築物的現況。了解歷史建築的保存歷程、面臨的困難,以及目前的使用狀 態。同時,進行對比分析,比較保存較好的案例和有待改進的案例,從而提 煉出保存歷史建築的最佳實踐。

案例三,捷克的首都布拉格,布拉格到處都是歷史建築,幾乎看不到現 代建築,道路都是維持用鵝卵 石鋪設。

圖 4-4 (建築風格統一)

圖 4-2、4-3 (韌性城市綠帶)

在布拉格歷史中心的建築物皆受到高度限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也 規定:「新建建築的高度和體積,必須經過主管部門的審查。」針 對這部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會定期檢核是否達到標準,而他們曾 建議,在潘克拉克平原( Pankrac plain)建立的建築,高度最高不 應超過 60 至 70 公尺,否則將破壞天際線。另指出,布拉格市中 心還因為一棟名為 Drn 的大樓比限定高度多了 2 層,讓歷史悠久 的屋頂景觀變得不一致,而發出警告。

圖 4-5 (建築高度受到限制)

(三)人行道與車流的規劃

人行道和車流的合理規劃是城市街道景觀的關鍵因素。分析華山東門生 活圈的人行道設計和交通流量管理情況。通過實地觀察和交通資料的分析, 研究者將評估人行道的友善性,分析車流的配置,同時考慮交通和行人的安 全性。

案例四,阿富汗市集文化分區 HASSELL,位於澳洲維多利亞州丹德農托 馬斯街上的阿富汗商貿集中區域。

為了增加社區聚集的空間,設計縮窄了車行道,同時增寬人行道,為節 慶活動,如納吾熱孜節(即新年)增設新的基礎設施。經過改造的燈光、新 增的樹木、空中電線的移除。

運用當地元素的鋪面)

圖 4-6 (停車規劃) 圖 4-7 (

(一)結論

通過深入研究華山東門生活圈的街道景觀規劃,我們獲得了對這一地區 的全面理解。從華山文創園區的景觀特色、東門區域的歷史建築保存狀況, 到人行道與車流的規劃,經過分析,我們發現華山文創園區作為文創產業的 成功轉型案例,其獨特的文化元素和景觀特色為區域帶來了獨特的魅力。然 而,同時我們也意識到保存歷史建築和合理的人行道、車流規劃是街道景觀 提升的關鍵。整體而言,華山東門生活圈的現狀呈現出一種複雜但有潛力的 格局。

(二)建議

基於對研究結果的分析,我們提出以下建議:

1.加強歷史建築保存與活化:地方政府可以通過提供相應的政策支持,促進 東門區域歷史建築的保存和活化利用。這包括提供經濟激勵措施和與相關 機構的密切協作。

2.整合文化元素與景觀規劃:地方政府應該鼓勵並支持華山文創園區的文化 特色,將其融入周邊街道景觀規劃中,以創造更加獨特的城市風貌。

3.改進人車流規劃:地方政府應該優化人行道的設計,提升步行環境的舒適 性。同時,針對車流進行有效的交通管理,減少擁擠和塞車現象。

4.提高市民參與程度: 地方政府可通過舉辦公民參與活動,收集市民對於街 道景觀的意見和建議,以確保城市規劃更符合居民需求。

5.注重生態: 在景觀改善過程中,應注重生態環保,提倡可持續發展的理 念。增加綠化空間,促進自行車和步行交通,減少對環境的負面影響。

五、結論與建議

六、參考文獻

網路

1. 道銘,

https://mingtw.com/%E9%9B%B7%E6%81%A9%E9%83%BD%E5%B8%82%E8%A8%AD%E8%A8%88/

2. 禾磊建築師事務所設計光點電影院,https://www.forgemind.net/phpbb/viewtopic.php?t=25566

3. 維基百科台北府城東門,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8%87%BA%E5%8C%97%E5%BA%9C%E5%9F%8E%E6%9D%B1%E9%9 6%80

4. 國家文化資產網,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overview/monument/19980325000006

5. JBM 株式會社,

https://jbm-osaka.webnode.jp/l/%E7%94%B0%E5%9C%92%E9%83%BD%E5%B8%82%E6%A7%8B%E6%8 3%B3%E3%81%AE%E5%8E%9F%E5%9E%8B/

6. 明日花園城市|建築作品,

https://sakuhin.info/%E9%83%BD%E5%B8%82%E8%A8%88%E7%94%BB/garden_cities_of_to-morrow/

7. Google 地圖,

https://www.google.com/maps/search/%E8%8F%AF%E5%B1%B1/@25.042779,121.5289275,17.75z?entry=ttu

8. 準建築人手札,

https://forgemind.net/media/6-urban-public-space-design-%E9%83%BD%E5%B8%82%E7%A9%BA%E9%96 %93-%E6%A1%88%E4%BE%8B/

9. 換日線 Crossing,https://crossing.cw.com.tw/article/17921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