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SO 2013 年三月十七日
節目單
法蘭西系列 Kaleidoscopic France 暮光草原 Twilight in Scythia
曲目: 德布西:〈伊貝利亞〉,選自《意象》管絃樂曲 C. DEBUSSY: Images: Ibéria 巴爾托克:第三號鋼琴協奏曲 B. BARTÓK: Piano Concerto No.3 法雅:《西班牙花園之夜》 M. FALLA: Nights in the Gardens of Spain 普羅科菲夫:《塞西亞組曲》 S. PROKOFIEV: Scythian Suite, op.20
德布西:〈伊貝利亞〉,選自《意象》管絃樂曲 C. DEBUSSY: Images: Ibéria 德布西的管弦樂曲《意象》於 1905 年開始構思,前後花了七年時間才陸陸 續續完成。完整的《意象》曾於 1913 年由德布西指揮演出,當時的聽眾反應不 佳,加上全曲規模龐大曲意深遠,後來很少再被完整搬上舞台。〈伊貝利亞〉為 《意象》的第二部套曲,由三個色彩繽紛的管弦樂章組成,原寫給雙鋼琴,不僅 是《意象》三部曲中最早完成的,也是這三部曲的軸心,最常被拿來單獨演奏。 它的首演於 1910 年由皮爾內(Gabriel Pierné, 1863-1937)指揮科隆音樂會管弦樂 團在巴黎舉行。 〈伊貝利亞〉擁有現代音樂的創新語法,從中可窺見德布西的創作精華。德 布西是聲音的建築師,總能在繁複的結構中維持聲音的透明,讓聽者聽到音樂中 的所有聲部。他善用大型管弦樂團高低音域間的對比增加音色的變化,其華美迷 人的音響效果就和他在鋼琴上表現詩意一樣地經典。此外,德布西在為各個樂器 創造獨奏的角色時,也不忘將打擊樂和銅管樂變身為旋律性的樂器,讓樂團有了 更豐富的音色表現。〈伊貝利亞〉的各樂章皆有多重主題,但所有主題都是從第 一樂章的級進旋律衍生而來的。主題的銜接緊密且緊湊,在不斷地循環後達到統 一,可謂名副其實的交響曲。 Ibéria 指伊比利半島,為西班牙的古老名稱,德布西以它命名,透過寫曲技 法呈現想像中的西班牙風情。他讓弦樂模仿吉他和曼陀林,並用響板和鈴鼓敲出 西班牙特有的舞蹈節奏。裝飾性的三連音和蜿蜒曲折的旋律線展露強烈的西班牙 音樂性格。曲中的種種表現讓西班牙作曲家法雅讚賞不已:「他只越過西班牙邊 境一次,為了看鬥牛待了短短幾個小時而已,短到根本不算是什麼經驗,但鬥牛 場獨特的光影卻給他留下鮮活的記憶。一邊是陽光映照,一邊是陰影遮蔽,那樣 的光線對比著實令人驚豔不已。」〈伊貝利亞〉寫的是德布西幻想中的西班牙, 是他從音樂和繪畫中得來的靈感。年輕德布西曾寫信給他的出版商說:「如果你 沒錢去旅行,那你就得用想像來代替。」 受到象徵主義的影響,德布西大部分的作品都附有視覺性的或文學性的標 題,但他本身對使用文字來陳述音樂內容感到十分反感。當被問及相關曲解和創 作背景時,德布西果斷地回答說:「曲子裡根本沒什麼故事,我只是仰賴音樂本 身去吸引大家的興趣而已。」儘管〈伊貝利亞〉沒有實質的敘事情節,但音樂中 的場景清晰可見,文字的敘述反而顯得多餘。第一樂章是暗示街景:燦爛的光線 對比和熱鬧的街頭氣氛皆以配器的變化來呈現。第二樂章描繪神祕的夜晚:萬籟 俱寂之際大地開始吟唱,寧靜的張力愈加突顯。第三樂章描述節慶:旋律中不時 可聞熱鬧的鐘響,展現晨間蓬勃的朝氣。 (曾士珍)
巴爾托克:第三號鋼琴協奏曲 B. BARTÓK: Piano Concerto No.3 1940 年,因反納粹和匈牙利的親德政權,巴爾托克決定放棄他在匈牙利享 有的名聲和經濟保障,自我放逐到美國重新生活。作為作曲家,在美國他沒沒無 聞,作品被視為艱澀難懂,初抵紐約時完全乏人問津。作為鋼琴家,他一年只有 幾次演出機會,而且都在偏遠地區,最後乾脆主動退出舞臺。兩年後,巴爾托克 的健康出現警訊,妻子的精神狀況越來越差,生活上仍遲遲無法適應,此後更每 況愈下。誰也沒想到,紐約的新生活竟成為巴爾托克一生中最悲慘的歲月。 巴爾托克在生前最後一年同時進行兩首協奏曲的創作:一為中提琴家普林姆 羅斯(William Primrose, 1904-82)而寫的委託創作,一是留給妻子狄塔演奏用的鋼 琴協奏曲。創作的當時,巴爾托克自知不久人世,日以繼夜地寫作,但最後仍沒 有完成。遺憾的是,巴爾托克的妻子當時已精神崩潰,日後也從未演出過這首屬 於她的協奏曲。此作的首演後來是由巴爾托克的學生杉多爾(Gyorgy Sandor,1912-2005)擔任獨奏,偕同尤金諾曼第指揮費城交響樂團於 1946 年在費 城舉行。 不同於巴爾托克以往的創作風格,第三號鋼琴協奏曲中沒有複雜的節奏,也 沒有尖銳的音響,它向迷人悅耳的音樂風格靠攏,展現的是柔和的音響和抒情的 歌唱性旋律。巴爾托克當時雖貧病交迫,身陷囹圄,卻以沉穩洗煉的筆觸及豁達 的胸懷,寫出他對生命的感悟,呈現在音符之間的是內心深處超脫的寧靜和自在。 第一樂章:奏鳴曲式。弦樂沙沙作響,定音鼓敲出明確的 E 大調屬主音引 入鋼琴獨奏抒情感傷的第一主題,其節奏玄妙,帶有道地匈牙利語言的特性,流 露著自在與隨性,而旋律中的二、四度音程則展現古老巴爾幹的民俗風情。琶音 音型的第二主題由鋼琴奏出,盪漾的節奏中帶有詼諧性格。第二樂章:三段式, 夜曲般迷人的慢板。弦樂以極輕柔的音量奏出四分音符的序奏,鋼琴以二分音符 的慢旋律輕聲回應,如聖詠般空靈雋永。樂團與鋼琴間的對話讓人聯想到貝多芬 第四號鋼琴協奏曲,但這裡沒有衝突和對立,呈現的是一片寧靜祥和。中段:巴 爾托克的夜之聲於焉出現,夏夜裡的蟲鳴鳥叫此起彼落。然而,在此樂章中感情 的表現仍多於聲音的描繪。最後,弦樂再次奏出寧靜的序奏,鋼琴複誦片段旋律 輕柔回應,音樂嘎然而止。接著,鋼琴以雷霆萬鈞之勢橫掃鍵盤開啟活力充沛的 第三樂章。切分節奏的塊狀和弦奏出第一主題,衍生而來的二度音程持續行進, 在鼓聲搥擊中氣勢高漲。此樂章以輪旋曲式寫成,穿插兩個短小的賦格。最後十 七個小節是由巴爾托克的學生謝爾利(Tibor Serly)根據遺稿完成的。 (曾士珍)
法雅:《西班牙花園之夜》 M. FALLA: Nights in the Gardens of Spain 法雅出生於西班牙南部的安達露西亞。在馬德里皇家音樂院就讀時從學於西 班牙民族音樂先鋒佩德瑞爾(Felipe Pedrell, 1841-1922),因深受影響而潛心鑽研安 達魯西亞民俗音樂。1907 年,法雅負笈巴黎進修,受到德布西的提攜和指點, 和聲語法上有了嶄新的改變。法雅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搬回西班牙,定居在 格拉那達,致力於佛朗明哥藝術的復興。1936 年西班牙內戰爆發,政權紛亂, 法雅深感困擾,終於藉由前往布宜諾斯艾利斯演出的機會自我流放到阿根廷,直 到過世為止。 《西班牙花園之夜》寫於 1909 年,歷時六年到法雅返鄉後才完成,原為一 組鋼琴夜曲,後來因鋼琴家維列斯(Ricardo Viñes, 1875-1943)的建議而改寫給鋼 琴和管弦樂。此作於 1916 年首演於馬德里,並於五年後由法雅親自擔任鋼琴獨 奏,將它帶到倫敦演出。作曲家本人曾於書信中論及此作:「如果這些『交響印 象』已經達成它們本身的目的,那光這些標題應該就足以提供聽眾一些聆聽上的 指引。這部作品最終的目的不外乎是喚起對某地方、感覺和情感的記憶。主題在 節奏、調式、終止式、和裝飾音型上,皆意圖表現安達魯西亞民俗音樂,儘管它 們很少以原貌呈現。雖然採用傳統配器,但仍處處展現西班牙流行樂器的效果。 這部作品無意描寫,意在表現。由於音樂中流露的感傷和神祕,某些東西會比節 慶和舞蹈更能激發聲音的想像。」 這部作品的管弦樂色彩豐富音色突出,可說是法雅最具印象派音樂色彩的作 品。鋼琴獨奏雖份量頗重,但法雅並不視它為傳統協奏曲中的獨奏樂器,而將它 當作樂團中的某樣樂器,和所有其他樂器彼此輝映,相應相容。西班牙民謠素材 在法雅的創作中早已意境融徹,不論是安達魯西亞式的旋律或西班牙的舞蹈節奏 皆清晰可聞。由於受到佛朗明哥影響至深,鋼琴也借用了很多吉他的演奏技巧, 如撥奏、快速同音反覆、快速連續和弦、琶音、滑奏等。 第一樂章描繪國王莫瑞斯在格拉納達近郊所建的夏日行宮花園,花園內裝飾 華麗,充滿阿拉伯風情。鋼琴的奏法,除製造吉他效果之外,亦在管弦樂的織體 中形成獨特的色彩。全樂章運用很多變化音效果,色彩豔麗,饒富南國風情。第 二樂章為三拍的稍快板。長笛和英國管在中提琴莽撞的顫音中奏出具有舞曲節奏 的第一主題。第二主題先後由樂團及鋼琴奏出,節奏中帶著感傷,更添戲劇性張 力。第三樂章一開始管弦樂喧鬧歡騰,充滿節慶氣氛,描繪吉普賽人在山中紮營 歌唱舞蹈,最後陷入強烈的渴望。鋼琴在此樂章中極具表現力,獨奏的樂段如歌 唱般自由隨性,豪氣奔放。樂團與鋼琴彼此對唱,頻頻帶出新的主題和旋律,浪 漫的情緒綿延不絕地展開。 (曾士珍)
普羅科菲夫:《塞西亞組曲》 S. PROKOFIEV: Scythian Suite, op.20 1913 年,普羅柯菲夫於聖彼得堡音樂院畢業後到西歐去探訪,不久即在倫 敦遇到著名的俄國芭蕾舞團經紀人狄亞吉列夫,並接受對方的邀約開始著手創作 芭蕾舞劇《阿拉與羅利》。狄亞吉列夫聽到鋼琴版初稿後不太滿意,認為曲風和 史特拉文斯基的新作《春之祭》太近,建議另寫新劇。普羅柯菲夫不甘棄置這部 芭蕾的音樂,便將它改寫成音樂會形式的管弦樂組曲。1916 年,普羅柯菲夫於 馬林斯基劇院親自指揮首演時,聖彼得堡音樂院院長葛拉朱諾夫因無法忍受曲中 暴烈刺耳的音響而中途離席,但聽眾卻反應奇佳。1918 年,普羅柯菲夫帶著這 首組曲到美國獨闖天下,芝加哥的美國首演大獲成功,為他開啟了美國樂壇的大 門。可惜的是,《塞西亞組曲》因演奏難度高,加上樂團規模龐大,日後鮮少出 在音樂會曲目中出現。 《塞西亞組曲》組曲本身幾乎就是芭蕾舞劇音樂的原形。其配器精采,樂器 效果十足,銅管和打擊樂的角色吃重,音響上表現辛辣,作風相當大膽。加上普 羅柯菲夫特有的動感節奏,全曲充滿衝力和爆發力,充分展現作曲家肆無忌憚的 青春能量與自信。這首組曲的背景設在西元前 400 年驍勇善戰的塞西亞民族所建 立的帝國,故事中包括幾個主要的角色:太陽神韋勒斯、太陽神之女阿拉、黑暗 之神、月神之女、及凡間英雄羅利。 第一樂章:數支小喇叭在層次複雜的頑固音型伴奏中呼嘯而過,奏出猛烈激 昂的第一主題。此段在表現一名鬥士無所不能的力量和塞西亞人對韋勒斯的崇 拜。由長笛奏出的第二主題代表阿拉,靜諡中略顯焦躁不安。第二樂章:銅管和 打擊樂齊聲震出厚重暴力的音響,驅動式的節奏持續重擊,凶猛殘暴,描繪黑暗 之神召喚地底下的異教怪物出來共舞,威勢懾人。第三樂章描述黑暗之神在夜幕 中攫走阿拉將她綁在樹上,每當他企圖靠近阿拉時,月神之女就會用月光照耀保 護阿拉。前後段晦澀陰暗,中段則猛烈暴力。阿拉的魅力由長笛吹奏的古老旋律 伴以催眠式的伴奏和充滿異國情調的和聲來表現。第四樂章描寫鬥士羅利出發去 營救阿拉,一開始幾乎被擊潰,但隨著黎明升起,太陽神將光芒照向黑暗之神, 終於協助羅利取得勝利。這是一首色彩繽紛的進行曲。銅管樂吹奏的強音明示反 抗的決心;積極帶勁又逗趣的旋律展現羅利出征時的自信;6/4 拍上的小喇叭齊 奏刻劃太陽神的光波照耀;韋勒斯的力量則以持續增厚和漸強的音響來表現,也 是全曲的高潮。 (曾士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