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413rh

Page 1

演出時間│ 2014年4月13日(星期日)2:30 PM

演出者

長ề

號│尤根.范雷彥 Jörgen van Rijen, trombone

小 提 琴│鄧皓敦 Hao-Tun Teng, violin 演出地點│ 國家演奏廳 National Recital Hall, Taipei 主辦單位│

陳偉泓 Wei-Hong Chen, violin 中 提 琴│陳猶白 Jubel Chen, viola 大 提 琴│黃日昇 Jih-Sheng Huang, cello 低音提琴│蔡歆婕 Hsin-chieh Tsai, double bass 大 鍵 琴│蔡佳璇 Chia-Hsuan Tsai, harpsichord

演出長度│上半場約40分鐘,下半場約40分鐘


1︱絕技長號

演出曲目

Program

伯特利 (1605-1669):第一號三重奏鳴曲

Antonio Bertali (1605-1669): Sonata à 3, No.1 in D

拉松 (1908-1986):小協奏曲

Lars Erik Larsson (1908-1986): Concertino

卡斯特羅 (1590-1658):第四號奏鳴曲

Dario Castello (1590-1658): Sonata quarta

林伯格 (b. 1958):《吉普賽王國》

Christian Lindberg (b. 1958): Gipsy Kingdom

-- 中場休息 --

-- Intermission --

貝里歐 (1925-2003):《序列V》

Luciano Berio (1925-2003): Sequenza V

畢伯 (1644-1704):三重奏鳴曲

Heinrich von Biber (1644-1704): Sonata à 3

梅耶爾 (b. 1973):《氣流》

Florian Maier (b. 1973): Slipstream

伯特利 (1605-1669):第三號三重奏鳴曲

Antonio Bertali (1605-1669): Sonata à 3, No.3 in A

皮耶佐拉 (1921-1992):《遺忘》

Astor Piazzolla (1921-1992): Oblivion

演出者簡介 長號│尤根.范雷彥

小提琴│陳偉泓

尤根.范雷彥現任荷蘭皇家大 會堂管絃樂團長號首席,專精於 巴洛克長號及現代長號之演奏。 范雷彥曾於歐洲各國以及美國、 加拿大、日本、中國、韓國、蘇 俄、新加坡及澳洲演出,與皇家 大會堂管絃、捷克愛樂、荷蘭交響樂團合作協奏 曲。2004 年,范雷彥榮獲荷蘭文化部頒發的「荷 蘭音樂獎」,此獎為荷蘭官方表揚古典音樂成就 的最高榮耀。2006 年,並榮獲英國專門支持古典 音樂新星的 BBT 基金會大獎。此外,許多作曲家 亦為范雷彥譜寫長號作品,其中包括兩首長號協 奏曲:一首是由皇家大會堂管絃樂團委託荷蘭作 曲家費爾貝所作,另一首則是由 BBT 基金會委託 芬蘭作曲家艾賀所作,由范雷彥與英國 BBC 交響 於荷蘭及芬蘭舉行首演。范雷彥目前錄有三張長 號專輯,皆由荷蘭海峽經典唱片公司製作發行。

1995 年考取亞洲青年管絃樂 團,於香港、日本和美國等地巡 迴演出,並於美國白宮、聯合國 五十週年音樂會演出。於2001 年前往法國,就讀巴黎師範音樂 院,師事已故法國小提琴大師 Devy Erlih。2003年獲得小提琴和室內樂最高演 奏家文憑,獲得裁判一致通過及祝賀獎。在法 期間曾數次於 Cortot 音樂廳、巴黎聖十字教堂和 歐洲之家舉辦個人獨奏會和室內樂音樂會。並 受邀參加法Gérande 國際音樂營演出。2004年獲 得法國 U.F.A.M 國際室內樂大賽第一名。 2005 年 擔任Orchestre Romantique Européen小提琴演奏 員,定期於Gaveau音樂廳演出。2006年返台,現 任職於國家交響樂團、台北市仁愛國中小提琴室 內樂教師、及人中學與大豐國小絃樂團指揮及東 山高中小提琴教師。

小提琴│鄧皓敦

中提琴│陳猶白

現任國家交響樂團副首席。17 歲獲第七屆台北市交協奏曲比賽 小提琴組優勝,入選參加國際太 平洋音樂節,赴日研習及演出。 大學期間即出任台北名絃管絃樂 團首席。

生於台北市,於1990年 赴美深造,就讀Id y l l w i l d A r t s Ac a d e m y ,師事中提琴教育名家 Alan de Veritch。1994年跟隨Alan de Veritch 教授並進入印地安納大 學音樂系,同時隨已故的鮑羅定 絃樂四重奏創團第一小提琴手Rostislav Dubinsky 學習室內樂。 1997 年冬獲得學士學位。翌年進 入密西根大學音樂研究所,師事Yizhak Schotten 教授。 2000 年取得演奏碩士學位後隨即加入美

曾任長榮交響樂團首席小提琴及助理指揮。 2004年起擔任新成立的台北愛樂青年管絃樂團之 駐團音樂家,並受邀於玄音國季音樂節(台北) 和歐洲藝術國藝音樂節(維也納)任教。


2︱絕技長號

國佛羅里達州邁阿密市的新世界交響樂團( Ne w World Symphony)。2004年為了繼續室內樂的研 究,進入舊金山音樂院室內樂研究所就讀,接受 Concord絃樂四重奏第一小提琴手Mark Sokol以及 Jodi Levitz的指導,並與多位校內教授與來訪藝術 家多次同台合作演出。2005年9月成為國家交響樂 團的一員。

大提琴│黃日昇 高中期間參加「面對馬友友」 接受大師指導,馬友友在會後稱其 「音色豐富而優美」、「富有極佳 的音樂性」、「潛力十足」。以全 國第一名的成績進入台灣師範大學 藝術學院音樂系就讀,曾與知名小 提琴家夏漢、林昭亮等人合作演出。 2005 年以絃 樂組最高分考進台北藝術大學研究所,並多次參與 台北市立交響樂團、台北縣立交響樂團、台北世紀 交響樂團及台北愛樂管絃樂團演出。甫畢業即獲國 家交響樂團受聘為大提琴演奏員。

大鍵琴│蔡佳璇 台灣台北市人,先後於德國 柏林藝術大學以及萊比錫音樂暨 戲劇學院獲得長笛最高演奏家 文憑 (2003 年 ) 、大鍵琴雙最高 演奏家文憑學位 (2005 年 ) 。目 前擔任輔仁大學、台灣藝術大學 兼任助理教授。曾獲數項國際性音樂比賽的殊 榮,並與許多國內外知名的演奏家及古樂樂團 合作演出,如 Akademie fur Alte Musik Berlin 、 Simon Standage 、 Rainer Zipperling 、 Alfredo Bernardini 、 Albrecht Mayer 、 Maurice Steger 、 Helmut Rilling 、 Julian Rachlin 、鈴木秀美、胡 乃元、蘇顯達、宗緒嫻、熊士蘭等。繁忙的演奏 生涯,仍不忘在台灣推廣早期音樂的使命,因此 於2007年9月毅然決定返台。 2010 年底出版個人 大鍵琴獨奏專輯《酷幻奇境》,並入圍第 22 屆 金曲獎最佳古典音樂專輯。

樂曲解說 撰文│蔡永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博士)

低音提琴│蔡歆婕 台南縣人,四歲開始習琴, 先後就讀高雄縣鳳山國小和台南 市永福國小音樂班、台南市大成 國中,繼而甄試上高雄市立高雄 中學音樂班及國立藝術學院,隨 後赴法求學考上 C N R d e R u e i lMalmaison, CNR de Paris,以及國立高等巴黎音 樂院Conservatoire National Superieur de Musique de Paris ,就讀 CNSMDP 其間到日內瓦音樂院做 交換學生,在 2005 年考入國家交響樂團,並於同 年結束其國立高等巴黎音樂院的學業。旅法其間 參與法國青少年交響樂團 Orchestre Francais des jeunes 、法國巴黎拉莫魯交響樂團 Orchestre des Concerts du Lamoureux等樂團,有幸受到Krivin、 Casadesus、Nelson、Yosaka SADO、Kurt MASUR 等指揮演出。現任教於台中教育大學及台東教育大 學等校。

本場曲目,按作品類型大致可分成兩大類。 第一類為巴洛克前期至中期的作品,按年代先後 分別為卡斯特羅、伯特利與畢伯。卡斯特羅為活 躍於威尼斯的作曲家與演奏家,他擅長管樂,可 能也包括長號。他的第四號奏鳴曲便透露出對長 號性能的瞭解:以長號所擅長的跳進音型為主 題,並由小提琴模仿;同時,長號時而扮演旋 律樂器;時則成為低音樂器,有如數字低音的 一員,呈現靈活的運用方式。於義大利維諾那 (Verona)出生的伯特利,曾被聘請至維也納擔 任宮廷樂團指揮。今日所演出的作品,為他的第 一號與第三號「三重奏鳴曲」(Sonata à 3)。所 謂三重奏鳴曲,意即三個旋律聲部(此處為兩把 小提琴與一把長號),外加數字低音聲部(常見 為大鍵琴加大提琴或魯特琴)。雖然「奏鳴曲」 在當時仍在發展初期,曲式結構尚無一定規範, 但多半由快慢段落交替連接,並且快板段落常由 賦格手法寫成。伯特利的兩首三重奏鳴曲亦呈現 這種情形,其中由長號模仿小提琴的靈活音型, 形成對長號演奏者的挑戰。波西米亞籍的畢伯, 則是小提琴技巧發展史的關鍵人物之一。他對小 提琴的偏愛,即使在為小提琴與長號所作的三重 奏鳴曲亦非常明顯。曲中留給獨奏小提琴大段的 炫技段落,長號則發揮跳進與低音聲響特長。


3︱絕技長號

長號因其溫暖的歌唱音色與可大可小的聲量,從 文藝復興時期開始,很快地就成為管絃樂團的基本成 員。到了廿世紀,在追求創新音響的美學觀點下,不 易精準控制的缺點反而成為優勢,被前衛作曲家所青 睞。尤其在新音樂發展受到爵士樂影響後,長號所擅 長的滑奏、微分音與「多重音」(multiphone)(即 歌者一邊哼唱一邊吹響樂器)的手法,提供作曲家構 思的靈感。本場獨奏會的曲目中的第二類,便可以看 出長號語法被現代作曲家屢屢翻新的發展過程。拉松 為瑞典的廿世紀音樂發展之關鍵人物,他曾經在維也 納與萊比錫求學,受到廿世紀初十二音列技法的啟 發,但除了序列音樂之外,也擅長多種風格。拉松曾 分別為十二種獨奏樂器譜寫「小協奏曲」,於 1955 年所創作為長號與絃樂團的小協奏曲,即為這一系列 的第七首。作品具有新古典樂派的色彩,由三樂章組 成:第一樂章〈前奏曲〉如同一大型的裝飾奏,並穿 插絃樂團的段落;第二樂章標題為〈詠唱調〉,展現 出拉松譜寫抒情旋律的天份;第三樂章〈終樂章〉則 呈現出歡快而炫技的風格。阿根廷作曲家皮耶佐拉, 以融合探戈與爵士的特殊風格風靡全世界。《遺忘》 一曲,原為義大利導演貝魯齊歐(Marco Bellocchio, b. 1939)之電影《亨利四世》(Henry IV)的配樂,並 收錄於1984年的《遺忘》專輯裡。原曲採室內樂隊編 制,並由作曲家演奏手風琴。由於作品大受歡迎, 出現許多改編版本,本次演出的則為作曲家親自改 編,為長號與絃樂團的版本。

觀眾道出「Why?」,接著坐下,開啟作品的第二部 份。長號獨奏在有如空曠的排練場地裡,以長號 人 聲、吸氣 吐氣、弱音器有 無之互換,搭配出多樣 的音色變化,體現出「器樂人聲化 人聲器樂化」 的雙向思考,呼應了作曲家童年記憶裡那「似笑非 笑」的眼神。瑞典演奏家林伯格是廿世紀最具有代表 性的長號演奏家,他曾為多位重量級作曲家的長號 曲目首演,包括貝里歐的長號協奏曲SOLO。林伯格 本身也創作長號曲目,《吉普賽王國》即為一例。 此作於2000年,受女子絃樂四重奏斐她沃(Vertavo Quartet)委託創作,並於次年於奧斯陸的音樂節首 演。作曲家形容,長號相對於嚴謹細膩的絃樂,有如 瘋狂的吉普賽人,奮力地去顛覆、鬆動傳統的包袱。 梅耶爾於 1973 年出生於德國,雖然受到專業的古典 音樂訓練,作品風格卻跨足前衛音樂、跨界音樂與重 金屬等領域。 2012 年創作的《氣流》,為他第三度 應長號演奏家范雷彥所譜寫的作品,並題獻給他於該 年去世的兒時好友。作品雖屬室內樂編制,實為一個 人演奏。吹奏者一邊演奏樂器,一邊以腳控制迴錄器 (loop station)。此工作站一方面播放節奏鼓點,一 方面也即時錄下演奏者所吹奏的旋律,隨後播放,與 當下所演出的旋律形成多重線條。梅耶爾以電子流 行音樂的概念為基礎再加以發展,樂器演奏者身兼 DJ ,既要專注演奏,亦要精確控制腳上節拍,確保 電子樂器的準確無誤,讓長號的表演拓展至「長號之 外」。

貝里歐為廿世紀最重要的義大利作曲家之一,他 的貢獻,包括電子音樂、拼貼手法之外,還有十四部 為不同獨奏(唱)樂器所作的《序列》,此系列日 後亦都成為廿世紀獨奏曲目的經典。Sequenza於義語 中,具有「順序」、「排列」、「模進」之意,在基 督宗教音樂裡,則為「繼抒詠」。作曲家曾自述,作 品標題著眼於該字的普遍含意,可見與聖樂傳統並無 直接關連。貝里歐於 1966 年,應長號獨奏家但姆普 斯特(Stuart Dempster, b. 1936)創作《序列五》, 並題獻給知名的瑞士丑角演員格若克( Grock ,本名 Karl Adrien Wettach, 1880-1959)。作曲家幼時曾為格 若克鄰居,但當時並未意識到對方的知名度。直到數 年後,作曲家親眼看到格若克的演出,才深受感動。 格若克在那場演出裡,在精彩表演過程中無預警地中 斷,用似笑非笑的空洞眼神,望著台下的觀眾,喃喃 自語道「為什麼?」( Warum? ),這一幕留給貝里 歐深刻的印象。這個場景,被轉化至《序列五》中。 作品分成兩個部份,第一部份演奏者站著吹奏,以長 號基本的吹奏技巧為主。之後,演奏以茫然地眼神向

本中心表演藝術圖書館典藏相關節目資料, 詳見http://libserv.ntch.edu.tw/related_catalog/ index.asp?q=201404,並歡迎親洽表演藝術圖 書館(國家戲劇院地下層)借閱使用。

電子問券請掃描, 支持NSO愛地球。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