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15 program note

Page 1

演出曲目

Program

路得維希.凡.貝多芬(1770-1827): 第七號交響曲選段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 Symphony No. 7, Op. 92, A major, (Excerpts)

約瑟夫.海頓(1732-1809): 第45號交響曲 《告別》選段

JOSEPH HAYDN (1732-1809): Symphony No. 45 Farewell, F-sharp minor, (Excerpts)

~中場休息~

~Intermission~

摩利斯.拉威爾(1875-1937):《波麗露》

MAURICE RAVEL (1875-1937): Boléro

伊果.斯特拉溫斯基(1882-1971):《春之祭》選段

IGOR STRAVINSKY (1882-1971): Selections from The Rite of Spring

演出時間│ 2014年11月15日 (星期六) 7:30 PM

演出者 指 揮│張尹芳 Yin-Fang Chang, conductor 說書人│梁坤豪 Kun-Hao Liang, narrator

演出地點│ 國家音樂廳 National Concert Hall, Taipei 主辦單位│

國家交響樂團 National Symphony Orchestra (NSO) 特別感謝│

ZoeCheng 程薇穎特效化妝工作室 演出長度│上半場約45分鐘,下半場約45分鐘


1︱古典音樂穿越劇

歡 迎

Welcome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於 2014 年四月 成立,本中心所屬單位包括臺北的國家兩廳 院、臺中國家歌劇院、高雄的衛武營國家藝 術文化中心及國家交響樂團。期盼這北中南 串連起來的平臺成為大家所愛的表演藝術大 家庭。誠摯地歡迎您來一同參與!

The National Performing Arts Center opened in April, 2014. Our Center, which embodies the National Theater & Concert Hall in Taipei, the National Taichung Theater, the National Kaohsiung Center for the Arts and the National Symphony Orchestra, is dedicated to providing a platform for the performing arts connecting the whole of Taiwan. We welcome you to become part of our performing arts family.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董事長

Chairman, National Performing Arts Center

親愛的愛樂朋友:

演出者介紹 指 揮|張尹芳

說書人|梁坤豪

2004 年獲國立臺北藝術 大學(原國立藝術學院)碩 士學位。指揮啟蒙於楊仁傑 教授,並先後師事於徐頌仁 及陳秋盛教授。畢業後,隨 即任職於高雄市青少年交響 樂團與臺大杏林室內樂團; 2006 年獲聘為 NSO 助理指揮 至今,其參與規劃、指揮的「NSO永遠的童話」 系列節目與各種大型音樂會演出,皆深受好評與 肯定。 2012 年 3 月,於「高雄春天藝術節」替臨 時身體不適的俄國指揮大師羅許德茲特溫斯基 (Gennady Rozhdestvensky) 代打指揮蕭斯塔科 維契第八號交響曲,受到樂界極大肯定;同年 5 月並受臺北市立國樂團邀請指揮《反景入深林─ 向周文中致敬》音樂會,世界首演多首委託創 作。2012年起擔任NSO樂團學苑常任指揮,負責 樂團訓練規劃及演出,成果斐然。

桃園縣人, 6 歲開始學習 小提琴,曾先後獲得七次桃 園縣音樂比賽小提琴組第一 名。國立藝術學院(臺北藝 術大學前身)音樂系畢業, 1992年考取全額獎學金 赴美國波士頓藝術學院 留學,並擔任該校樂團首席 一年。 1994 年完成小提琴演奏碩士文憑,回國 後即考進國家交響樂團擔任第一小提琴手至今。 2011 年起與黃日昇、解瑄等 NSO 團員組成「顛 覆古典 - 頑皮家族」團體,擔任編劇及主持;利 用輕鬆、愉快、玩樂器的方式介紹古典音樂,連 續兩年在國家演奏廳及各大學巡迴演出均獲得觀 眾熱烈回響與好評。生性幽默風趣的梁坤豪,擅 長模仿和主持,平時就是團員中的開心果,常在 樂團尾牙中表演節目,自娛娛人,也常擔任團員 婚禮主持人,帶動歡樂氣氛。

樂曲解說 撰文│顏華容(俄羅斯國立莫斯科柴可夫斯基紀念音樂院鋼琴

卻也傳神。貝多芬以 A 大調譜寫第七號交響曲,

演奏博士)

以 A 大調,除適合絃樂器表達之外,也將管樂器

路得維希.凡.貝多芬:第七號交響曲,選段

調離以降 B 、降 E 為核心的色彩,採用 A 調單簧管

華格納以「舞樂之出神入化」( Apotheose des Tanzes)概論貝多芬這闕代表作,意雖不盡,

與 A 、 E 、 D 調(法國)號、 D 調小號的溫暖明 亮。每一樂章都像是基本節奏的研究,在首演音


2︱古典音樂穿越劇

樂會上,貝多芬為精於機械的節拍器改良人梅 澤( Johann Nepomuk Mälzel )的機械傳動樂器

但很少人認真想過,為什麼海頓的老闆沒有 因此發飆、卻懂得這個暗示?

panharmonicon譜寫的《威靈頓勝利》一曲同時演 出,「準確律動」這個理念貫穿全局。

的艾斯特哈吉( Esterházy )皇族的副宮廷樂長,

或許為了強調動態,第七號沒有慣常那有如

更很快地就遞補過世的老樂長,掌管全歐資源最

詠嘆調慢板樂章,但第一樂章前冠上一速度不

佳樂團。音樂是貴族們必備素養,但雅好欣賞

快的超長導奏,以附點節奏放大莊重的氣氛,

又有真材實料音樂能力的貴族實是可遇而不可

而第二樂章雖標示為稍快板,卻有一股揮之不去

求,尼可拉斯•艾斯特哈吉( Nikolaus I, Prince Esterházy, 1714-1790)就是這樣一位音樂家夢寐 以求的好老闆。海頓擔任宮廷樂長期間所寫的所 有音樂,理當都屬於親王的財產;但就從海頓為 這首交響曲選用的調性來看,海頓根本不怕老闆 怪罪自己「怎麼選了一個這麼艱澀的調性?是要 作弄我、還是嘲笑我嗎?」

的惆悵,後人多費疑猜,例如舒曼就認定此樂章 是「村民婚禮」;聽自平凡又頑固重複的節奏統 御著整個樂章、除了中段轉為有如冬日中短暫陽 光、快樂回憶的、有著連綿三連音伴奏音型的 A 大調之外,這股「長-短短」的節奏與和聲進行 主題卻強悍地佔據我們的聽覺。

海頓很幸運,不但在壯年期獲聘為富冠全歐

這種恆動與恆靜間生出的巧妙哲理,不僅在

喔不,海頓超幸運的!老闆不但聽到升 F 小

首演時就獲致熱烈迴響、成為返場安可之選,或

調酸澀的哀傷、這個對於每一項管絃樂器都不

者也是相隔近兩百年後被選用於電影《王者之 聲》 ( King's Speech , 2010) 又攫獲人心的箇中原因

容易、演奏起來不甚舒服的調性的作用,也真

吧?第三樂章則安排誇張標示為急板、並兩次被

速段落,在從A大調轉到升F大調中,雙簧管第一

較緩速溫暖莊重的中段間曲( trio )打斷的詼諧

部、法國號第二部、低音管、雙簧管第二部、法

曲、以及極度進取的第四樂章為貝多芬進入熟成

國號第一部、低音提琴、大提琴、中提琴、首席

又不失變革野心的智性與至性熱冷交替對話的音

之外的小提琴們依序在獨奏或演奏完後離開,獨

樂語彙寫下最佳註腳。

留首席與指揮(海頓本人)擔負將音樂結束於極

「懂」海頓刻意在小調的急板樂章中塞進一個慢

弱奏中的創意。

約瑟夫.海頓:第45號交響曲 《告別》,選段 今天為您演奏的是第四樂章,也是《告別》 最膾炙人口的一篇章。

於是隔天親王就打道回府了,而此曲的調性 與演奏設計也為海頓的觀察入微與大膽想像留下 好例證。

大家常常頌讚貝多芬的偉大,不免忽視了海頓 的大膽實驗,海頓的《告別》交響曲就是其一。

1772年譜曲的第45號交響曲的手稿上有作曲家親筆 寫下Abschieds-Symphonie,將近兩百五十年來,大 家也都習慣了「告別」的稱號與海頓「為體恤長年 居住在宮廷中、無法經常與家人相聚的樂手,為一 解團員思鄉之情,於是安排在《告別》的末樂章, 團員們演奏完畢時一併帶走樂器,離開時也順便將 譜架上的蠟燭吹熄,隨著樂曲演奏接近尾聲時,舞 台上的演奏家逐漸地減少,以對雇主暗示團員們的 思鄉之情。」的這個典故。其實音樂家們不僅只 是「住在宮中」,而是得隨著愛音樂卻也有點愛 現的老闆移動;海頓譜曲時,樂團跟隨親王在位 於艾斯特哈札(Eszterháza)的夏宮,遠離在埃森 城(Eisenstadt)的家人們。

摩利斯.拉威爾:《波麗露》 音樂史上的名曲大多經過無數人聽覺與時代 品味更迭的汰選,而成為名曲,不過也有因軼聞 推波助瀾、樂音未到八卦卻爆紅者;除了眾所皆 知的《春之祭》之外,莫過於《波烈露》了。兩 曲都在人文薈萃、引領潮流的巴黎首演,《春之 祭》引發觀眾論戰衝突,而《波烈露》據說也讓 一位女性觀眾尖叫「作曲家瘋了!」 據說拉威爾聞聲微笑以對:「全場只有她聽 懂了!」 其實波烈露並不是個曲名,而是一種舞。拉 威爾的這闕波烈露舞曲原是受俄羅斯舞者、演員 伊達•魯賓斯坦所託而譜寫,於1928年首演。


3︱古典音樂穿越劇

看俄羅斯畫家

有了這琳瑯滿目的樂器,《波烈露》將由最弱

希洛夫畫筆下的

奏開始直到最強奏,由擊樂與中低音弦樂器擔負貫

伊達,不難猜到

穿全曲的頑固節奏(如下圖)

這是位不畏世俗 的美麗奇女子。 伊達原本託付拉威爾將阿爾班尼士晚年在病中 寫下的最名作、洋溢著南歐民族音樂特質的《伊貝

與頑固低音重責,而其他樂器則輪流、穿插、

利亞》(Iberia),然而拉威爾正要動筆時才發現此

堆疊演奏長達十八小節、每輪重複一次的旋律由總

作已被指揮家阿伯斯(Enrique Arbós)改編為管絃樂

譜上的木管、銅管、絃樂器漸層向下延展、渲染、

曲,而即使阿伯斯獲悉拉威爾有意進行改編後竟慷

擴散:長笛 單簧管 低音管 降E調單簧管 柔音管 小

慨地放棄原有的獨佔改編版權,但拉威爾仍決定另

號與長笛 中音薩克管 高音薩克管 法國號、短笛、

譜新曲,幾經考慮後,採用了源自西班牙的「波烈

鋼片琴 雙簧管、英國管、單簧管 長號 管樂器 第一

露」舞曲。

小提琴與管樂器 第一、第二小提琴與管樂 第一、

不像在頑固低音上另有的帕薩咖亞、或夏康舞

二小提琴與管樂器,直到除了負責頑固低音與頑固

曲,《波烈露》除了不斷重複的節奏型態之外,連旋

節奏的樂器之外,所有樂器總奏、甚至分部演出雙

律也重複演奏;這段「洗腦歌」則是拉威爾偶然間用

音或和弦,將音量與和聲加強到最飽滿極致。在譜

一隻手指彈出來的,不禁令人讚嘆天才靈光閃現。

例中您不難由總譜看出聲音「總量」的薄厚與「種

與《波烈露》和《春之祭》同時有緊密關聯的,

類」的寡眾。

是另一位天才,舞蹈家尼金斯基。 1928 年 11 月,名 滿歐洲的尼金斯基(Bronislava Nijinska)與藝術家貝 諾瓦(Alexandre Benois)攜手完成於巴黎歌劇院的世 界首演。 《波烈露》的美國首演在大師托斯卡尼尼指揮下 與觀眾的喝采與抗議聲中大獲成功,然而,托斯卡 尼尼慣常較快的速度到了巴黎演出時,直接被作曲 家抗議「太快了!」托斯卡尼尼卻答道:「唯有如 此才能解救這個作品!」 速度是樂曲的心跳,配器則幻化各種色彩,拉威 爾使用極簡的節奏與旋律素材,將配器與速度表情 放大到極致;在《波烈露》中,節奏恆常不變,但 配器卻能改變極簡的節奏與旋律的溫度;為了這個

譜例1

曲子,拉威爾動用了: 木管:長笛(2,一人兼演奏短笛)、雙簧管(2,一 人兼演奏柔音管 oboe d'amore)、英國管、單簧 管(2,一人兼演奏降E調單簧管)、低音單簧

拉威爾一向對自己的作品嚴詞挑剔,他說「這 形成一個針對特別音樂定向的實驗,重點不是創 造或超越形式-雖然最終達到這樣的結果。在首

管、薩克管(2,原曲要求F調最高音薩克管,

演前,我就警告過這是個超過十七分鐘的『沒有

現今則多由降B調高音薩克管代之、一部次中

音樂的純管絃樂-一個很長很長的漸強過程。』

音兼演奏高音)、低音管(2)、倍低音管。

(en un tissu orchestral sans musique – en un long

銅管:法國號( 4 )、高音小號、小號( 3 )、長號 (3)、倍低音號 擊樂:定音鼓、小鼓(2)、低音大鼓、鈸、鑼、鋼 片琴以及絃樂與豎琴。

crescendo très progressif)。沒有對比,除了整個 計畫與演奏方式之外沒有創見樂念可言。」在這個 隱藏著各種「顛覆」創作與欣賞的關鍵傳統元素, 作曲家以「嚴格」「不可變動」探索極限。


4︱古典音樂穿越劇

伊果.斯特拉溫斯基:《春之祭》選段 第一部分〈大地崇禮〉之:序曲—〈春之預 兆〉—〈少女之舞〉—〈掠奪競賽〉 第二部分〈獻祭〉之:〈少女的神秘圈子〉— 〈當選少女讚美之舞〉—〈召喚祖靈〉—〈祭祀祖 先〉—〈少女的獻祭舞〉 《春之祭》與《波烈露》聽來大異其趣,卻又 異曲同工;在創作手法上,兩者都挑戰形式與音樂 進行的步驟,只是《春之祭》跳離、甚至一舉毀壞 這種聆聽者一向賴以建構「聽懂」的傳統路徑與邏 輯-和聲與曲式;好比不符合一般語法或文法的話 語表達,端賴聆聽或閱讀者的再次拼湊與詮釋、甚 至猜想,才能傳達意思;然而很少有作曲家打算 「人云亦云」,也因此能跨越時代在音樂史上留下 足跡的作曲家大多在音型、和聲或曲式技巧自有風 格、又不至於突兀繁難得累世難解。 歐戰爆發前的 1913 年,紙醉金迷、揮霍當下, 夾雜著蓋不住的硝煙,各種藝術卻在巴黎百家爭 鳴。二十世紀最成功的經紀與策展祖師爺迪亞基 列夫(Sergei P. Diaghilev, 1872-1929)連續四年將 「俄羅斯芭蕾」(Ballets Russes)帶進巴黎藝文圈與 上流社會,強悍大膽的表演藝術衝擊巴黎時尚,每 一次的演出都造成話題引起轟動;到了 1913 年,迪 亞基列夫需要更新潮、更大的話題作品,於是迪亞 基列夫找來老搭檔尼金斯基編舞、斯特拉汶斯基原 創音樂、以及深諳考古、歷史、神學、哲學的畫家 略立賀( Roerich )設計舞台布景和服裝;由迪亞基 列夫「定調」舞劇搭上當下最流行的原始主義,描

見一斑;第一幕〈大地崇禮〉的序曲就刻意使用屬 於低音域的低音管演奏其極高的音域,作曲家硬是 以這種「不合理」的安排得到怪誕的壓迫感。而斯 特拉汶斯基典型語法:諸如刻意塞在窄音域裡的旋 律、無法預測的變換、交錯拍子、或是將被「剪 開」散落在不同的聲部的旋律音…種種手法都營造 出令人無法聽得「心曠神怡」,非得被音樂推著拉 著、甚至令人呼吸窘迫一般!例如經常被使用做配 樂的〈少女之舞〉的起首已成二十世紀音樂經典, 那聽來像原始民擊鼓的聲響其實是絃樂器以「春之 祭」的八音音階(或由E大和弦和降E屬7和弦)堆疊 而成;在〈掠奪競賽〉中,弦樂縈繞,木管迴旋, 定音鼓重 、銅管嚎叫,不難想像 1913 年 5 月 29 日首 演之夜,位於巴黎蒙田大街 15 號的香榭麗舍劇院 (Théâtre des Champs-Élysées)的觀眾們是如何從衣 香鬢影也變成征戰兩部族,褒與貶兩方人馬對峙、 口角、拳腳相向,鬧得巴黎警方於中場休息時進駐 劇院而整場首演在混亂中結束。 第一幕尚有不少描繪大自然、創造想像場域的仿 聲聲響,第二幕則更加令人焦慮,因為音樂與劇情集 中於「不文明」的活人獻祭上,這幕的音樂更加緊 湊,在唯一聽得出若干旋律的〈少女的神秘圈子〉 後,緊接著名的〈當選少女讚美之舞〉,以十一響鼓 聲與活力充沛幾近粗暴的聲響代表的十一名少女絕非 嬌滴滴小女孩;一分多鐘後連續〈召喚祖靈〉、〈祭 祀祖先〉、〈獻祭舞〉三段落,在不到九分鐘的時間 中強悍又頑固的節奏統御全局,我們卻能聽到舞步愈 發狂亂,一步一步舞向力竭而死。

繪原始部族依時節進行的儀禮,並以聳動的殺人祭 獻結束。 這種拼湊出來的上古文化劇以著實有些荒謬, 但這種荒謬也為視覺與音樂藝術拉出最大的想像空 間。分為二幕的《春之祭》沒有劇情邏輯,反而以 具有戲劇張力的音樂角度來創作-其實就像斯特拉 汶斯基已先發表《火鳥》(L'oiseau de feu)與《彼得 洛西卡》(Petrouchka),音樂的創意甚至「離經叛 道」才是真正的重點,舞蹈與劇情則是以視覺與表 演藝術落實音樂中強烈的想像。 《春之祭》以音樂為主體由兩幕舞劇各自有份 量吃重且成為二十世紀樂團演奏技巧經典的序曲可

本中心表演藝術圖書館典藏相關節目資料, 詳見http://serv.lib.ntch.org.tw/related_catalog/ index.asp?q=201411,並歡迎親洽表演藝術圖 書館(國家戲劇院地下層)借閱使用。

電子問券請掃描, 支持NSO愛地球。


5︱古典音樂穿越劇

自信而精銳

National Symphony Orchestra

國家交響樂團

Founded in 1986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the National Symphony Orchestra (NSO), also known as Taiwan Philharmonic, became the resident orchestra of the National Concert Hall and an artistic affiliate of the National Performing Arts Center in April 2014. The orchestra has benefited from the leadership of many music directors and principal conductors, including Gerard Akoka, Urs Schneider, TsangHouei Hsu, Da-Shen Chang, Jahja Ling, Wen-Pin Chien and Güther Herbig. Since August 2010, Shao-Chia Lü has been Music Director of NSO and will lead the NSO continually to further enrich its performances and carry out its mission as the flagship of classical ensemble in Taiwan. The NSO works regularly with internationally acclaimed musicians, including Lorin Maazel, K. Penderecki, Rudolf Barshai, Kek-Tjiang Lim, G. Schwarz, Uri Mayer, Joseph Silverstein, Leonard Slatkin, Christopher Hogwood, Christopher Poppen and many others. Tour performances were also regularly offered throughout Taiwan and in overseas, in places such as Vienna, Paris, Berlin, Singapore, Kuala Lumpur, Sapporo, Tokyo, Yokohama, Hong Kong, Guangzhou, Shanghai, Hangzhou, and Beijing.

教育部於1986 年為建立一個指標級交 響樂團投下的希望,2005年起正式成為駐國 家音樂廳團隊,2014年4月起改隸國家表演藝 術中心,目前已成為頂尖的亞洲樂團之一。樂 團歷任音樂總監/藝術顧問包括許常惠、張大 勝、林望傑、簡文彬以及赫比希,自2010年8月 起,由呂紹嘉接任音樂總監。20多年來與NSO 合作過的知名指揮家有馬捷爾、巴夏潘德瑞 茨基、史瓦茲、羅斯楚波維奇、柯米希奧納、史 拉特金等。除了精緻音樂會,NSO也製作大型 歌劇,更以各種推廣講座音樂會、節慶或戶外 音樂會,使 NSO的節目成為愛樂大眾樂於參 與的活動,形成華人地區古典音樂的新風貌。 音樂總監 桂冠指揮

呂紹嘉 根特•赫比希

助理指揮

張尹芳

第一小提琴

★吳庭毓 ★李宜錦 ☆鄧皓敦 ○ 陳逸群 方俊人 黃佳頎 李庭芳 賴佳奇 余琬婷✽ 第二小提琴 ● 陳怡茹 ◎ 孫正玫 吳怡慧 李京熹 鍾仁甫 蔡孟峰 洪章文 陳偉泓 中 提 琴 ● 黃瑞儀 ◎ 鄧啟全 ○ 呂昭瑩 黃雅琪 陳猶白 蔡秉璋 吳彥廷 ▲ 袁繹晴 大 提 琴 ● 熊士蘭 ◎ 連亦先 ○ 韋智盈 呂明美 唐鶯綺 呂函涓✽ 低 音 提 琴 ● 傅永和 ◎ 蘇億容 ○ 周春祥 王淑瑜 長 笛 ● 安德石 ◎ 宮崎千佳 李 浚 陳瀅涵✽ 短 笛 鐘美川 雙 簧 管 ● 王怡靜 ◎ 阮黃松 楊舒婷 李立品✽ 英 國 管 李明怡 單 簧 管 ● 朱玫玲 ◎ 張凱婷 朱偉誼 孫正茸 高音薩克管 陳逸倫 次中音薩克管 張文君 低 音 管 ● 簡凱玉 ◎ 陳奕秀 高靈風 陳芊彣✽ 倍 低 音 管 簡恩義 法 國 號 ● 劉宜欣 ○ 黃任賢 國田朋宏 王婉如 小 號 ● 宇新樂 ◎ 陳長伯 張景民 鄒儒吉 長 號 ● 宋光清 ◎ 邵恆發 陳中昇 低 音 長 號 彭曉昀 潘 將✽ 低 音 號 ● 宮西純▓ 林一帆 定 音 鼓 ● 連雅文 ◎ 陳廷銓 打 擊 樂 ● 陳哲輝 陳振馨 楊璧慈 王瓊燁 豎 琴 ● 解 瑄 鍵 盤 ▲ 許毓婷 ✽感謝台北市立交響樂團小號團員陳昱伶協助演出。 執行長

邱 瑗

企劃演出經理 整銷推廣經理

杜佳舫▓ 王承禹

音樂總監執行祕書

黃毓棻

郭昱麟 林孟穎

林基弘 李家豪

梁坤豪 曾智弘

陳逸農 蔡竺君

卓曉青 藍胤萱✽

黃衍繹 王致翔 李靖宜 劉詩珊✽ 周幼雯

顧慈美 張暐姍✽ 謝君玲

于爾恩 呂 昉✽ 劉國蘭▓

康信榮

李梅箋

呂孟珊

李思琪

陳怡婷

林宜女閒

黃日昇

蘇酩惠

黃筱清

王淑宜

連珮致

蔡歆婕

黃 荻

楊雅淳

曹予勉

▲程筑卿

王濟揚

楊雅筑

企劃演出 企劃專員 吳孟珊 賴盈帆 賴曉俐 陳怡伶 舞台監督 陳世傑▓ 助理舞監 陳玠維 高冠勳 人事組長 林碧珠 譜務專員 高婉瑜 行政專員 溫慧雯 舞台助理 林詩祐

整銷推廣 公關整銷專員 陳卜湄 行銷專員 林欣儀 鄭巧琪 王思懿 曾柏雄 郭玲孜 音樂諮詢 焦元溥 法律顧問 林信和 錄音製作

★樂團首席 ☆樂團副首席 ●首席 ◎副首席 ○助理首席 ▓留職停薪 ▲樂季合約人員 劃底線者為本場協演人員 *NSO樂團學苑學員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