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19 program note

Page 1

演出時間│ 2014年12月19日 (星期五) 7:30 PM 演出地點│ 國家演奏廳 National Recital Hall, Taipei

演出者 小提琴│鄧皓敦 Hao-Tun Teng, violin 陳偉泓 Wei-Hong Chen, violin 中提琴│陳猶白 Jubel Chen, viola

主辦單位│

演出長度│上半場約60分鐘,下半場約30分鐘

大提琴│黃日昇 Jih-Sheng Huang, cello


1︱樂來.樂想

Welcome

歡 迎

The National Performing Arts Center opened

親愛的愛樂朋友: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於 2014 年四月

in April, 2014. Our Center, which embodies the National Theater & Concert Hall in Taipei, the

成立,本中心所屬單位包括臺北的國家兩廳

National Taichung Theater, the National Kaohsiung

院、臺中國家歌劇院、高雄的衛武營國家藝

Center for the Arts and the National Symphony

術文化中心及國家交響樂團。期盼這北中南

Orchestra, is dedicated to providing a platform for

串連起來的平臺成為大家所愛的表演藝術大 家庭。誠摯地歡迎您來一同參與!

the performing arts connecting the whole of Taiwan. We welcome you to become part of our performing arts family.

Chairman, National Performing Arts Center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董事長

演出曲目

Program

法蘭茲.約瑟夫.海頓(1732-1809): 第二十三號絃樂四重奏,作品20-5

FRANZ JOSEPH HAYDN(1732-1809): String Quartet in f-minor, Op. 20, No. 5, Hob III: 35

I.

中板

I.

Moderato

小步舞曲

II.

Menuetto- Trio

II.

III. 慢板 IV. 終曲:兩主題賦格

路得維希.凡.貝多芬(1770-1827): 第七號絃樂四重奏《拉茲莫夫斯基》,作品59-1 I.

快板

II.

略急的稍快板(帶有詼諧的況味)

III. Adagio IV. Finale: Fuga a due soggetti

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 String Quartet No. 7 in F major, Op. 59, Razumovsky, No. 1 I.

Allegro

II.

Allegretto vivace e sempre scherzando

III. 憂傷的慢板

III. Adagio molto e mesto

IV. 俄羅斯主題:快板

IV. Thème russe : Allegro

-中場休息-

-Intermission-

彼得.伊里亞.柴科夫斯基(1840-1893):

D大調第一號絃樂四重奏,作品11

PYOTR I. TCHAIKOVSKY(1840-1893): String Quartet No. 1 in D major, Op. 11

I.

簡明的中板

I.

Moderato e semplice

如歌的行板

II.

Andante cantablile

II.

III. 詼諧曲:不太快的快板但帶有熱情 IV. 終曲:適度的快板─急快板

III. Scherzo. Allegro non tanto e con fuoco - Trio IV. Finale. Allegro giusto – Allegro vivace


2︱樂來.樂想

演出者介紹 小提琴|鄧皓敦 現任國家交響樂團副首席。17 歲獲第七屆台北市交協奏曲比賽小 提琴組優勝,入選參加國際太平洋 音樂節,赴日研習及演出。大學期 間即出任台北名絃管絃樂團首席。 曾任長榮交響樂團首席小提琴 及助理指揮。2004年起擔任新成立的台北愛樂青年 管絃樂團之駐團音樂家,並受邀於玄音國季音樂節 (台北)和歐洲藝術國藝音樂節(維也納)任教。

小提琴|陳偉泓

1995 年考取亞洲青年管絃樂 團,於香港、日本和美國等地巡迴 演出,並於美國白宮、聯合國五十 週年音樂會演出。於 2001 年前往

中提琴|陳猶白 生於台北市,於1990年 赴美深造,就讀 Idyllwild Ar ts Academy,師事中提琴教育名家 Alan de Veritch。1994年跟隨Alan de Veritch教授並進入印地安納大 學音樂系,同時隨已故的鮑羅定 絃樂四重奏創團第一小提琴手Rostislav Dubinsky 學習室內樂。 1997 年冬獲得學士學位。翌年進 入密西根大學音樂研究所,師事Yizhak Schotten 教授。 2000 年取得演奏碩士學位後隨即加入美 國佛羅里達州邁阿密市的新世界交響樂團(New World Symphony)。2004年為了繼續室內樂的研 究,進入舊金山音樂院室內樂研究所就讀,接受 Concord絃樂四重奏第一小提琴手Mark Sokol以及 Jodi Levitz的指導,並與多位校內教授與來訪藝術 家多次同台合作演出。 2005 年 9 月成為國家交響 樂團的一員。

法國,就讀巴黎師範音樂院,師事 已故法國小提琴大師Devy Erlih。

大提琴|黃日昇

2003年獲得小提琴和室內樂最高演奏家文憑,獲得

高中期間參加「面對馬友 友」接受大師指導,馬友友在會 後稱其「音色豐富而優美」、 「富有極佳的音樂性」、「潛力 十足」。以全國第一名的成績進 入台灣師範大學藝術學院音樂系 就讀,曾與知名小提琴家夏漢、林昭亮等人合作 演出。2005年以絃樂組最高分考進台北藝術大學 研究所,並多次參與台北市立交響樂團、台北縣 立交響樂團、台北世紀交響樂團及台北愛樂管絃 樂團演出。甫畢業即獲國家交響樂團受聘為大提 琴演奏員。

裁判一致通過及祝賀獎。在法期間曾數次於Cortot 音樂廳、巴黎聖十字教堂和歐洲之家舉辦個人獨 奏會和室內樂音樂會,並受邀參加法 Gérande 國 際音樂營演出。2004年獲得法國U.F.A.M國際室內 樂大賽第一名。2005年擔任Orchestre Romantique

Européen小提琴演奏員,定期於Gaveau音樂廳演 出。2006年返台,現任職於國家交響樂團、台北市 仁愛國中音樂班教師、龍門國中、及人中學與大豐 國小絃樂團指揮。

樂曲解說 撰文│邱秀穎(德國柏林自由大學音樂學碩士)

法蘭茲.約瑟夫.海頓: 第二十三號絃樂四重奏,作品20-5 海頓的絃樂四重奏作品20又名《太陽四重奏》 創作於1772年,這部作品內含六首絃樂四重奏,在 音樂學研究上被視為是海頓的音樂語法脫離古風格 邁入轉型的關鍵作品。這個時期海頓服務於匈牙利

埃斯塔哈齊家族(House of Esterházy),因為工 作所需,大量創作宗教音樂、歌劇以及絃樂四重 奏,光是1771-1772兩年間,他就完成了18首(作 品 9 、作品 17 與作品 20 )。這段時期也被稱作是 海頓音樂風格演進上的「狂飆時期」(Sturm und Drang)。 今天演出的 f 小調絃樂四重奏是作品 20 中的 第 5 首,在音樂史上, f 小調向來被視為是送葬進


3︱樂來.樂想

行曲的慣用調性之一,故這首絃樂四重奏也是作品20

突顯了小提琴旋律的幽默感,正符合貝多芬在樂章

六首當中最為憂鬱的一首,海頓當時基於甚麼樣的

開頭標註的持續性詼諧感;第三樂章則是憂傷的慢

理由,為《太陽四重奏》選用了這樣陰暗的調性,目

板,貝多芬特別以送葬進行曲慣用的f小調來譜寫,

前仍未可得知。此曲內含四個樂章:第一樂章中板:

四處瀰漫著陰沉憂鬱的氣息,有一說是貝多芬藉

第一小提琴如怨如慕地奏出了第一主題,其他樂器則

由這個晦澀的樂音來表達他對弟弟娶了很惹人厭的

以簡短的重覆音靜靜地烘托搭襯,隨著音樂的流轉慢

Johanna Reiss感到失望震驚;第四樂章快板,貝多芬

慢將調性帶往關係調降 A 大調,並同時帶出了第二主

在此援引了一段俄羅斯民謠當作主題,並以此發展

題,這雲開日出只維持了短暫的片刻,尾奏就又逕自

出了輪旋奏鳴曲式,此外還在尾奏處展現了一段精

回到了陰鬱寂靜的f小調;第二樂章是一首小步舞曲,

湛的賦格,並在愈益緊湊的節奏中將全曲結束在高

雖然在淡淡的憂鬱氛圍中展開,但也不時流露出宮廷

潮。

舞步那精緻優雅的氣質;第三樂章慢板則風味一轉, 這裡不但轉為較明朗的 F 大調(平行調),搭配上 6/8

彼得.伊里亞.柴科夫斯基:

拍以及小提琴主旋律上明確的附點節奏,則洋溢出典

D大調第一號絃樂四重奏,作品11

型的西西里舞曲風味,讓人片刻沉醉在義大利半島慵

柴科夫斯基的第一號絃樂四重奏(作品 11 )完

懶的陽光下;緊接在後的是最後一樂章的賦格,在

成於 1871 年,雖是在倉促之間寫成,卻廣受世人喜

此,作曲家使用了兩個對比強烈的主題來鋪陳,並讓

愛,直至今日都是音樂會上耳熟能詳的曲目。這部

它們在各聲部間交替出現,充分展露了海頓精湛的對

作品最膾炙人口的應是它的行板樂章,柴科夫斯基

位手法。

曾在 1876 年的日記中寫下了這樣一段話:「或許, 在我的生命中,我從未曾像此刻一般自豪─ 大文豪

路得維希.凡.貝多芬:

托爾斯泰坐在我旁邊,很仔細地諦聽著我的絃樂四

第七號絃樂四重奏《拉茲莫夫斯基》,作品59-1

重奏(作品11)行板,他的眼眶流下了淚」。

1806年貝多芬接受拉茲莫夫斯基伯爵的委託創作

這首絃樂四重奏雖然屬於柴科夫斯基風格尚未

了三首絃樂四重奏,後來以作品 59 正式出版,並題

成熟的早期作品,但不論在樂思、曲式架構或是樂

獻給拉茲莫夫斯基伯爵,由於其中的兩首絃樂四重奏

器配置上皆已展現了清晰的輪廓,柴科夫斯基在此

引用了俄羅斯民謠為主題旋律,所以這部作品也被稱

巧妙融合了海頓、貝多芬以降的絃樂四重奏語法風

作為《俄羅斯絃樂四重奏》。貝多芬的這部作品 59

格與俄羅斯的民謠旋律,並展現出一種清新活潑的

在發表之初,因為它非常「前衛性」的創作手法而毀

特質。在第一樂章中,他雖然未依傳統譜寫兩個壁

譽參半,首演音樂會的觀眾一開始還以為這是個玩

壘分明的主題,但卻在樂章中充分運用動機與主題

笑,並非真正的作品;就連當代舉足輕重的大提琴家

的發展,再搭配上特殊的切分音節奏,讓整個樂章

隆貝格(Bernhard Romberg)在演奏此作品時也對它

充滿著趣味與層次;第二樂章是最廣為人知的如歌

嗤之以鼻,而極具指標性的《音樂匯報》(Allgemeine

的行板,在此,柴科夫斯基引用了俄羅斯的民謠,

musikalische Zeitung)也相當婉轉地表示「這三首既長

四把絃樂器加上了弱音器,用相當寧謐溫婉的音色

又難的貝多芬絃樂四重奏,作曲手法精湛,構思深刻

娓娓奏來俄國風味的主題,在巧妙的鋪陳以及精采

縝密,但並非普羅大眾所能理解…」。曾有小提琴家

的和聲配置下,讓整個樂章瀰漫著抒情的況味;第

當面質疑貝多芬,而貝多芬當時很驕傲地回答:「這

三樂章是詼諧曲,柴科夫斯基運用了斷奏以及不規

個作品並不是當代音樂,而是未來音樂!」

則的重音變化來展現幽默特質,與前一樂章的徐緩

F大調絃樂四重奏是作品59中的第一首,共有四個

柔美形成強烈的對比;終曲則是一段快速活潑的樂

樂章,第一樂章快板,由大提琴低沉悠揚地帶出如歌

章,在樂曲中不時出現的快速十六分音群強化了原

的主題,此主題接續在其他的樂器聲部輪轉,不斷變

有主題旋律的奔馳感,最後在強而有力的快速重複

化,以此建構出一個簡明的奏鳴曲式樂章;第二樂章

音群中熱熱鬧鬧地畫下句點。

雖然也由大提琴起始以及小提琴接續答唱,但卻是完 全不同的味道,大提琴略似隆隆鼓聲的重複音,恰巧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