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15 The Sound of the Principals Program Note

Page 1

2016

演出時間│ 2016年4月15日 (星期五) 7:30 PM 演出地點│ 國家演奏廳 National Recital Hall, Taipei

演出者

小 提 琴|李宜錦 I-Ching Li, violin 中 提 琴|陳猶白 Jubel Chen, viola 大 提 琴|林宜嫺 Yi-Hsien Lin, cello 低音提琴| 蘇億容 Yi-Jung Su, double bass

主辦單位│

笛| 安德石 Anders Norell, flute

雙 簧 管| 王怡靜 I-Ching Wang, oboe 單 簧 管| 朱玫玲 May-Lin Ju, clarinet 低 音 管| 簡凱玉 Kai-Yu Jian, bassoon 法 國 號| 劉宜欣 Cindy Liu, horn 演出長度│上半場約30分鐘,下半場約50分鐘


1︱華麗木管-首席之聲

演出曲目

Program

路易斯•詩波爾(1784-1859):

LOUIS SPOHR(1784-1859):

《大九重奏》,作品31號

Grand Nonet in F Major, Op.31

I. 快板 II. 詼諧曲:快板 III. 慢板

I. Allegro II. Scherzo: Allegro III. Adagio

IV. 終樂章

IV. Finale: Vivace

~中場休息~

~Intermission~

約翰•布拉姆斯(1833-1897):

JOHANNES BRAHMS (1833-1897):

第一號小夜曲,作品11號(九重奏版本)

Serenade No.1, Op.11 (nonet version)

I. II. III. IV. V.

非常快的快板 詼諧曲:不太快的快板 不太慢的慢板 小步舞曲 詼諧曲:快板

VI. 迴旋曲:快板

I. II. III. IV. V. VI.

Allegro molto Scherzo: Allegro non troppo Adagio non troppo Menuetto Scherzo: Allegro Rondo: Allegro

演出者介紹 小提琴|李宜錦 2002 年 以 碩 士 學 術 科 特 優

作演出,除樂團演奏之外,李宜錦亦致力於推廣現

獎畢業於新英格蘭音樂學院,同

代音樂及涉獵各領域演出,受邀發表美國現代作曲

年成為國家交響樂團(NSO)

家Alan Fletcher、第34屆葛萊美得主John Corgliano

副 首 席 , 2004 年 受 聘 為 國 家 交

及John Harbison等人之作品,並亞洲首演美國作曲

響樂團首席至今。曾師事蔡文

家Susan Botti小提琴協奏曲《在黑暗中》(Within

河、方永信及小提琴大師Ivan Galamian嫡傳弟子

Darkness),與雲門舞集II合作【跳Tone】,並在

James Buswell,其精湛琴藝屢獲國際樂壇肯定:

奇美藝術基金會數位典藏計畫中示範演奏名琴。

Musicorda Concerto Competition首獎、Fischoff

起因於自己也是位媽媽的身份,近期熱心推廣兒童

International Chamber Music Competition銀牌,

音樂教育,曾參與發想NSO媽媽說故事系列音樂

亦受邀於泛太平洋音樂季(1998)、坦格鎢音樂

會,錄製出版《頑皮的莫札特》CD,及製作雲門

季( 2000 )、德國什列斯威-霍爾斯坦音樂節

劇場親子音樂會《給孩子的第一個音樂禮物》,廣

(2001)及日本霧島國際音樂祭(2014~2016)。

受大小朋友的歡迎。

豐富而多元的舞台經驗:曾與台灣愛樂、台北市 立交響樂團、長榮交響樂團、雲門舞集II、高雄市 立交響樂團、台北市民管樂團、New England Bach

Ensemble、New England Conservatory Orchestra合


2︱華麗木管-首席之聲

中提琴|陳猶白

低音提琴|蘇億容

生於台北市,於1990年

畢業於美國新英格蘭音樂院

赴美深造,就讀 Idyllwild Arts

與波士頓大學, 師事Edwin Barker

Academy ,師事中提琴教育名家

(波士頓交響樂團首席)、Todd

Alan de Veritch。1994年跟隨Alan

Seeber、Derek Weller、陳子平,

de Veritch教授並進入印地安納大

郭馥玫、陳倩碧。曾獲世界低音

學音樂系,同時隨已故的鮑羅定絃樂四重奏創團第

提琴協會成人組獨奏比賽(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一小提琴手Rostislav Dubinsky學習室內樂。1997

Bassists)首獎、第二屆歐盟國際低音提琴協會比賽

年冬獲得學士學位。翌年進入密西根大學音樂研究

(Berlin Bass2010 Solo Competition) 第二名,在多項

所,師事Yizhak Schotten教授。2000年取得演奏碩

國際低音提琴比賽中奪得獎項,受邀世界各大音樂

士學位後隨即加入美國佛羅里達州邁阿密市的新世

院與城市擔任客座藝術家,包括於上海音樂院舉辦

界交響樂團(New World Symphony)。2004年為

獨奏會和大師班、阿姆斯特丹歐盟低音提琴協會、

了繼續室內樂的研究,進入舊金山音樂院室內樂研

波蘭世界低音提琴音樂節、路伊斯安那州低音提琴

究所就讀,接受Concord絃樂四重奏第一小提琴手

音樂節擔任獨奏。其亦於許多知名國際音樂節、

Mark Sokol以及Jodi Levitz的指導,並與多位校內

如瑞士韋爾比耶音樂節、北德音樂節(Schleswig

教授與來訪藝術家多次同台合作演出。2005年9月

Holstein Musik Festival),台灣Taiwan Connection音

成為國家交響樂團的一員。

樂節……等演出。現為NSO國家交響樂團低音提琴 副首席。

大提琴|林宜嫺 台南市人,五歲啟蒙, 1998

長笛|安德石

年赴奧深造,師事Valentin Erben

1970生於瑞典Sundsvall。父

及 Wolfgang Aichinger 。曾多次

親為教堂管風琴家,常與父親在

擔任維也納音樂大學學校樂團大

教堂聚會中同台演出。安德石曾

提琴首席,並參加世界青年管絃

獲英國皇家音樂學院高級演奏家

樂團(Jeunesses Musicales World Orchestra)、

文憑,並獲瑞典哥德堡音樂大學

德國Schleswig Holstein Festival音樂節、太平洋 音樂節(Pacific Music Festival)、Internationale

Sommeradmic Mozarteum、Wiener Meisterkurse fuer Musik等。2005年以最優異成績畢業於國立 維也納音樂暨藝術表演大學獲得演奏碩士文憑, 並受邀參加第 54 屆國際慕尼黑音樂大賽( ARD

藝術碩士,1990年安德石於瑞典皇家軍樂團獲選 「年度最佳音樂家」。1995年移居台灣,1996年擔 任國家交響樂團長笛首席迄今。2004年6月與國家 交響樂團演出柯瑞良諾(J. Corigliano)之《神奇 吹笛人》(Pied Piper Fantasy),擔任長笛獨奏,

International Music Competition 2005 Munich)。

其音樂表現力與超凡的技巧,深受觀眾的好評。目

2006年於台南大學雅音樓舉辦《琴韻新聲》大提

前任教於台北美國學校與實踐大學。

琴獨奏會,2007年獲選音契文化藝術基金會《巴 赫新聲》新秀,同年參與奇美博物館提琴收藏數 位典藏計劃錄音。2010年成立Eidos弦樂四重奏, 於春秋樂集演出台灣現代作品,同年錄製《傾聽 台灣~故鄉名曲典藏》。現任國家交響樂團演奏團 員,曾任教於台南女子技術學院音樂系、大成國中 音樂班及幸安國小絃樂團。


3︱華麗木管-首席之聲

雙簧管|王怡靜

法國號|劉宜欣

畢業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音樂

台北市人。自幼學習鋼琴及

系,師事劉榮義教授;於德國國立

法國號,曾就讀於台北市福星國

岱特摩音樂院獲得藝術家碩士文

小、仁愛國中音樂班,師事侯宇

憑及室內樂演奏文憑,師事Gernot

彪以及莊思遠。 1992 年獲台灣省

Schmalfuss教授。曾與台北市立中

音樂比賽法國號少年組比賽第一

正 高中音樂班於國家音樂廳演出莫札特:降E大調

名,隨後與家人移居紐西蘭。旅紐期間曾獲多項鋼

交響協奏曲;2008年於台北藝術大學音樂廳【玄

琴比賽冠軍,擔任奧克蘭青年交響樂團法國號首席

之又玄眾妙之門─賴德和樂展】演出《雙吹》。現

長達五年。1997年以優異成績畢業於奧克蘭大學音

任國家交響樂團雙簧管首席、及時行樂木管五重奏

樂系,獲鋼琴演奏學士文憑。後於美國曼哈頓音樂

團員。

學院追隨紐約愛樂法國號副首席Jerome Ashby學習 法國號,後在前費城交響樂團Randy Gardner教導

單簧管|朱玫玲 現任國家交響樂團單簧管首 席。單簧管師承Henri DRUART、

Guy DEPLUS、薛耀武及賴勇等教 授,獲法國國立瑪爾美松音樂院卓 越演奏獎及金牌演奏獎。 1985 年 以第一名畢業於國立藝專(現國立台灣藝術大學) 音樂科,同年獲「全國豎笛大賽」冠軍。1987年 考取教育部公費留法獎學金赴法進修,在極短時間 內連續晉級畢業。1989年返國進入國家交響樂團 擔任首席迄今。1991年受邀赴日參加「太平洋音 樂節」(3DFLÀF 0XVLF )HVWLYDO),2004年再度受邀 參加,擔任單簧管首席。

低音管|簡凱玉 德國國立岱特摩音樂院最高演 奏家文憑以及藝術家碩士文憑,曾 師事Helman Jung、徐家駒以及郭 宗恆教授。曾入選 94 年度國立中 正文化中心之樂壇新秀,並參與亞 洲青年交響樂團、德國青年愛樂、德國Schleswig-

Holstein音樂節以及日本太平洋音樂節,亦於2007 年獲邀於德國 Detmold 與西北德愛樂協奏演出

Otmar Nussio的Variaioni su un' Arietta di Pergolesi per Fagotto e Orchestra d'archi(1953)。現任國家 交響樂團低音管首席、及時行樂木管五重奏團員、 徐家駒低音管室內樂團團員。

之下,於2005年6月取得美國辛辛那提音樂學院法 國號演奏博士。2005年9月起擔任國家交響樂團法 國號首席,並同時任教於台北教育大學以及東吳大 學音樂系。


4︱華麗木管-首席之聲

樂曲解說 撰文│蔡永凱(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學博士)

從第三樂章「慢板」裡可以看到詩波爾這部《大九重 奏》的幾個基礎手法。ABA'形式的樂章裡由一個基礎 動機(D-C-降E-D)貫穿:在A與A'段裡,或以原型呈

顧名思義,「九重奏」指由九把樂器所共同演奏的音 樂作品。有趣的是,雖然在器樂早期發展史上,以如 此編制所演奏的嬉遊曲、小夜曲或協奏交響曲等作品 並不罕見,但直到十九世紀的作曲家詩波爾以「九重 奏」稱呼自己的作品,才確立名稱。除此之外,上述

現,或後接三十二分音符以花式處理;至於B段裡, 則將此動機倒影成為「降A-降B-G-降A」。此外,從 配器也可見,詩波爾傾向將九個聲部分成絃樂與管樂 兩部份:絃樂以小提琴為首;管樂則視情形,僅選擇 其中兩至四個聲部組合,並較常變換。

的早期作品編制多元;待詩波爾的作品後,奠定了九 重奏的固定編制,直至廿世紀新音樂興起之後才有所

終樂章呈奏鳴曲式。樂章開始由小提琴演奏的上升音

改變。

型,是為第一主題;樂章中段由雙簧管獨奏帶出的鋸 齒狀音型,則為第二主題,兩主題均由斷奏組成,由

路易斯•詩波爾:大九重奏,作品31號

此亦可維持整個樂章的律動感。然而即使如此,詩波 爾仍精妙地將音樂的能量控制在一定的範圍內,體現 其內在的古典精神。

詩波爾是十八世紀末至十九世紀中期,即古典與浪漫 之交時,歐洲最具有影響力的作曲家。這部標題為 《大九重奏》的作品創作於1831年秋天,為當時維也

約翰•布拉姆斯:第一號小夜曲,作品11號(九重奏 版本)

納知名音樂出版者托斯特(Johann Tost)所邀而作。

1857年時,布拉姆斯受利珀—德特摩(Lippe作品具四個樂章。第一樂章為F大調,具備清晰的奏鳴

Detmold)列奧波德二世親王的邀請前往訪問。這位

曲式架構。樂章由絃樂之上三聲部開始,並由小提琴

親王非常喜愛音樂,在宮廷裡擁有合唱團與小型管絃

帶出柔美的第一主題,主題旋律的頭四個音(D-B-D-C)

樂團,讓布拉姆斯充份展現其魅力,訪問得到空前成

在整樂章中都扮演重要角色,例如在第 27 小節處,

功,之後得以數次再訪。他的兩首小夜曲,便誕生在

長笛與大提琴先後所演奏的音型都係由此動機變化而

他與德特摩的數次交流中。

來:前者亮麗高雅;後者則擴充成為十六分音符的快 速音群,具有炫技感。清楚展現作曲家如何巧妙地將 作曲技法與演奏展技融冶一爐。

所謂的「小夜曲」發展源遠流長。它原本是聲樂曲, 為男子在月光下對著愛人之窗,以吉他等撥絃樂器伴 奏演唱的歌曲。至於「器樂小夜曲」,則自十八世紀

第二樂章為詼諧曲,具備兩個中間段落( Trio I &

開始大量發展,通常具有多個樂章,且相較於其他管

II)。樂章開始為d小調,由低音絃樂起始帶出上升音

絃樂種類,對管樂有較多著墨。因隨著日後交響曲與

型,並慢慢擴展至管樂,音樂也同時迅速轉為亮麗的

室內樂種類紛紛定型,「器樂小夜曲」的地位漸漸被

大調。第一個中間段落為D大調,第一小提琴擔任主

取代,直至十九世紀後半以「管絃樂組曲」般的概

旋律,另外三絃樂聲部提供撥絃伴奏,呈小步舞曲風

念,再次受到作曲家垂青。

格。第二個中間段落則位在降B大調,主要素材為一 下行音型,由單簧管帶出,與詼諧曲段落的主題呈現 有趣的映照。

布拉姆斯的這部作品,其創作過程就有如「器樂小夜 曲」發展史的縮影。雖然作曲家銷毀了最初手稿,但


5︱華麗木管-首席之聲

根據學者考證,他疑似以1958年的一部四樂章「九

近「詼諧曲」本意的唐突與幽默。終樂章為一具有

重奏」舊作出發,於1959年增加一詼諧曲樂章,在

授獵風格的迴旋曲,以大量的號角展現恢弘氣度,

漢堡演出;之後可能為了配合德特摩的宮廷樂團,

斷奏旋律又充滿歡愉氛圍。不但可以想見這部作品

修改為小型樂團版本,並再增加一個樂章;直至

在當時德特摩宮廷所引發的讚嘆與迴響,從這部布

1860年出版時,演奏編制則又再次改變成為「為大

拉姆斯第一次的管絃樂作品嘗試,亦可以追索其交

型樂團」。因著這段歷史,促使後世多位學者相繼

響曲創作之發展軌道。

重建最初型態,讓世人得以再次欣賞作品於「九重 奏」階段的風貌。

就布拉姆斯欽定的最終版本來說,作品有六個樂 章。第一樂章篇幅宏大,樂章開始,在絃樂的五度 音程長低音背景下,法國號吹出主題,勾勒出田園 風格。而這個主題,透過單簧管、雙簧管與小提琴 的重述、變化,不知不覺間構織成樂團齊奏,足 見布拉姆斯的大師技藝。第二主題以高音絃樂為 主,並以不同管樂音色潤飾。聽似抒情迂迴,實則 由數個小動機所串接而成,亦是作曲家的典型作曲 手法。呈示部的結束主題,則為三連音音型,它在 發展部的前端漸次轉化氣氛,進而引領出第一主題 的多樣變形。經過大致工整的再現部後,作曲家在 尾聲裡,將第一主題交給長笛,以樂章主體裡較少 使用的纖細柔美聲響,結束整個樂章,有如餘音裊 裊。

第二樂章為詼諧曲。詼諧曲段落使用3/4拍韻律, 管樂線條呈三度平行運動,展現民謠色彩。中間段 落以低音管樂的八度音程強音開始,旋律含大量切 分音,製造出樸拙厚重的美感。第三樂章屬慢板樂 章,在這個樂章裡,管樂得到極致表現,猶有「器 樂小夜曲」注重管樂的傳統痕跡。除此之外,絃樂 部份則以多樣的型態伴奏,構織出或緻密或清爽的 聲響。

第四樂章的小步舞曲充滿創意:兩段小步舞曲不僅 在調性、風格上呈現對比,使用之樂器亦為管樂與 絃樂間的對照。接續的詼諧曲,為此作品的第二首 詼諧曲。相對於前一首的舞曲風格,雖然此樂章的 速度亦不太快,但在力度與運音的使用上,則較接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