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SO 國家交響樂團
NSO 2012 年十月五日
版權所有,請勿任意轉載
節目單
探索系列:迷幻奇航—天方夜譚 New Frontier: Fugtitive Journey — Scheherazade 曲目: Sergei Prokofiev (1891-1953): Visions fugitives (arr. by R. Bashai) 普羅科菲夫:《瞬間印象》(巴夏改編) Sergei Prokofiev (1891-1953): Violin Concerto No. 1, Op. 19 普羅科菲夫: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 Nikolay Andreyevich Rimsky-Korsakov (1844-1908): Scheherazade 李姆斯基-柯薩科夫:《天方夜譚》
1
NSO 國家交響樂團
版權所有,請勿任意轉載
從「國民樂派」到「現代」: 李姆斯基-柯薩科夫與普羅科菲夫
相較於歐洲主要的國家來說,俄國音樂起步較晚。所謂的「俄國音樂」之基礎, 由葛令卡(Mikhail Glinka, 1804-1857)的俄語歌劇所奠定。換句話說,俄國音樂 創作的發展,從一開始就由「國民樂派」理念出發。不過因為俄國的幅員廣闊, 往南達高加索山區與裏海邊境(如今喬治亞共和國一帶),因此,對於西歐國家 有些距離的阿拉伯文化,在俄國的文化概念裡,卻似乎可以視為國家特色的範 疇。這種結合「東方主義」與「國族主義」思考的情形,成為俄國國民樂派的一 大特色,《天方夜譚》也就誕生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中。 做為泛歐洲的一員,世紀之交的俄國也無法自外於新音樂的發展。就在法國的印 象派、德奧的無調性音樂大放異彩的同時,俄國的新銳作曲家,也試圖從傳統中 解放,尋找自己的聲音,普羅科菲夫即為其中一位重要的代表性人物。他的作品, 包括歌劇、交響曲、鋼琴奏鳴曲與協奏曲等,到今日都常被演出,儼然成為二十 世紀俄國音樂的代表。但是在特殊的音程關係建構出的冷峻、諷刺外表下,普羅 科菲夫的創作仍然不脫傳統的影響。 (蔡永凱) 普羅科菲夫:《瞬間印象》(巴夏改編) 創作於 1915 至 17 年間的《瞬間印象》為普羅科菲夫早期的作品,曲集的標題來 自俄國象徵主義詩人巴爾蒙特(Konstantin Balmont, 1867-1942)的詩句:「我在 每個轉瞬看到世界,充滿各個頻譜色彩轉變的遊戲。」 作曲家創作了 20 首鋼琴曲,各曲不僅篇幅短小,在速度、音型風格上,也大異 其趣,反映出「大千世界」般的樂趣。從詩文出發,在音樂上呈現出的「斷簡」 風格,頗有舒曼(Robert Schumann, 1810-1856)之風。值得一提的是,這部作品 在調性、和聲與節奏上的強烈不和諧,與作曲家中晚期漸趨保守的走向對比,更 可以反襯出作曲家在創作初期的前衛特質。 知名俄國作曲家巴夏(Rudolf Borisovich Barshai, 1924-2010)於 1955 年創立了「莫 斯科室內樂團」 (Moskow Chamber Orchestra)。為了增加樂團的演出曲目,他將 2
NSO 國家交響樂團
版權所有,請勿任意轉載
許多俄國作曲家的室內樂作品改編為室內樂團版本,包括改編給絃樂團的《瞬間 印象》。原作的 20 首曲子中,他改編了 15 首;未被改編的為第 7 首和第 17 至 20 首。絃樂團的音響特色,由於發聲原理近似,特別適合演奏複雜的織體,在 各聲部獨立之餘,又能夠形成圓潤飽滿的整體,這個優勢從第 1 首就可以看出。 不過,嫻熟樂器性能的巴夏,也善用絃樂器獨奏特有的穿透力,以第 2 首與第 6 首為例,類似的歌唱線條,前者獨奏演出,後者則為群奏。第 13 與 14 首的音量 對比,可以看到編曲者如何細緻地安排中間聲部。除此之外,還有特殊的演奏效 果(撥奏、泛音)等的加入,這些都讓巴夏的改編,在有限的樂團條件上,拼組 出萬花筒般的音響色澤世界。 (蔡永凱) 普羅科菲夫: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 1915 年,普羅科菲夫開始著手他的第一首小提琴作品,以小協奏曲(Concertino) 為構想,但因忙於歌劇《賭徒》(The Gambler),暫時中斷這部作品的寫作。再 回頭進行時,決定發展為規模較龐大的協奏曲,即為《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 普羅科菲夫並非小提琴家,創作期間,曾請教在聖彼得堡音樂院任教的小提琴家 柯襄斯基(Paul Kochanski, 1887-1934),並在 1917 年完成這首樂曲。原先打算 由柯襄斯基首演,無奈同年爆發十月革命,首演被迫取消。之後,作曲家決定前 往美國及西歐。幾經輾轉,這部作品終於得以於 1923 年在巴黎,由庫塞維茨基 (Sergei Koussevitzky)指揮巴黎歌劇院管絃樂團首演,樂團首席達籲(Marcel Darieux)擔任獨奏。當時法國樂壇是「六人組」的時代,追求新的聲響與現代 元素,這讓帶有印象樂派抒情色彩的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無法即刻獲得認同。所 幸,同年在蘇聯的鋼琴版本首演相當成功,擔綱的兩位即將嶄露頭角的十九歲音 樂家,分別是小提琴家米爾斯坦(Nathan Milstein, 1903-1992)及鋼琴家霍洛維 茲(Vladimir Horowitz, 1903-1989)。隔年,小提琴家席格悌(Joseph Szigeti, 1892-1973)也開始在各地演出這首樂曲,得到非常熱烈的迴響。 儘管在巴黎被批為過於傳統,但這首作品卻反映了二十世紀協奏曲創作美學的轉 變,不再只追求獨奏樂器的炫技與豐富的管絃樂色彩,也不再完全遵循三樂章 快—慢—快的形式。第一樂章為小行板,開頭獨奏小提琴如夢似幻的第一主題, 立刻將聽眾帶進另一個世界,樂團配器上呈現室內樂般的精緻聲響;透過拍號改 變,第二主題有著截然不同的韻律感,細碎的跳躍音型及大量的裝飾音,與第一 主題的長線條旋律形成對比,樂章最後由長笛吹奏第一主題,搭配加上弱音器的 小提琴獨奏以快速音群伴奏,呈現晶瑩剔透的聲響。第二樂章為詼諧曲,是作曲 3
NSO 國家交響樂團
版權所有,請勿任意轉載
家的典型風格,充滿戲謔諷刺的色彩,更與第一及第三樂章的抒情呈現對比。第 三樂章開頭結合舞曲般的斷奏主題及長線條旋律,並用木管樂器與獨奏小提琴對 唱,尾奏小提琴獨奏以震音呈現第一樂章第一主題,在寧靜的氛圍中,結束全曲。 (張偉明) 李姆斯基-柯薩科夫:《天方夜譚》 俄國國民樂派大將李姆斯基-柯薩科夫是十九世紀末俄國最有影響力的一位作曲 家。由於家庭的關係,他從小進入俄國海軍學習,音樂則為自學。初試啼聲後, 結識了巴拉基雷夫(Mily Balakirev, 1837-1910),後來,二人都成為俄國「強力 五人組」的成員。巴拉基雷夫一方面灌輸他國族主義的理念,鼓勵他使用俄國的 民間題材寫作音樂;另一方面,巴拉基雷夫始終對近東的題材具有強烈的興趣, 例如他的代表作鋼琴曲《以斯拉美》(Islamey)與交響詩《塔馬拉》(Tamara) 等,這也影響到李姆斯基-柯薩科夫,他將西歐主流音樂文化所陌生的阿拉伯元 素,納入了自己「國民樂派」的範疇,完成的代表作,就是 1888 年創作的《天 方夜譚》 (原文名稱直譯為《雪赫拉莎德》 ,即是每晚講故事給國王聽的女子之名) 。 《天方夜譚》為由四個樂章組成的組曲。作曲家自述,這部作品並沒有一個連貫 敘述的「情節」 ,用以忠實呈現文學原作。他清楚交代的只有五段: 「海與辛巴達 的船」、「卡蘭德王子的故事」、「王子與公主」、「巴格達之節慶」與「海難」。在 音樂結構安排上,如同李斯特交響詩的形式與「循環曲式」,他一方面以奏鳴曲 式出發,擴大成為「幻想曲」式的鬆散型態。另一方面,作曲家賦予故事最主要 的兩位主人翁,國王與雪赫拉莎德,各有一個鮮明的音樂主題(見譜例)。尤其 是後者,由小提琴獨奏演奏,在樂曲中不停出現,不僅在敘事結構上,提醒著「說 故事的人」與「故事內容」的差異,藉由時時再現的主題,也在音樂上串連起不 具有明確邏輯的情節,為這部具有鬆散結構的多樂章作品,建構出一致性。 譜例:上方為國王主題,下方為雪赫拉莎德主題。
4
NSO 國家交響樂團
版權所有,請勿任意轉載
對於隨意的情節與複雜的主題結構,作曲家進一步指出:「想要在我的組曲裡找 尋主要的動機,辨認它們對應、或者再現哪些詩文概念,是無用的。相反地,大 部分看起來是主要動機的,它們只不過是音樂的材料,是交響性發展的動機。這 些動機散落在組曲的樂章裡、改變、交纏。每一次,它們都點亮新的光芒、提供 不同的角度、表達不同的情緒;同一個動機與主題,其實適用於不同的意象、動 作與畫面。」 值得一提的是,李姆斯基-柯薩科夫亦是當代俄國音樂的配器法大師。他所綜整 的俄國式配器概念,甚至風靡了彼時刻意排除華格納(Richard Wagner, 1812-1883)影響的法國樂壇。在這部作品裡,也可以看到作曲家試圖將主題與 個別樂器的音色連結,或者使用不同的樂器色彩,為單一主題取得不同的風貌, 呈現出多元豐富的音響世界。 無論將這部作品視為「強力五人組」的「國族主義」的產物,或者作曲家個人「東 方主義」的幻想,這些地方色彩所提供的材料,係體現在主題的形構以及提供色 彩的特殊和弦與半音處理上。至於支撐音樂結構的,仍然是深受西歐管絃樂作品 裡「交響詩」與「循環曲式」的思考。 (蔡永凱)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