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SO 國家交響樂團
NSO 2012 年九月廿九日
版權所有,請勿任意轉載
節目單
法蘭西系列:牧神與愛神 Kaleidoscopic France: The Greek Myth
曲目: Claude Debussy (1862-1918): Prélude à l’après-midi d’un faune 德布西:《牧神午後前奏曲》 Pyotr Ilyich Tchaikovsky (1840-1893): Variations on a Rococo Theme, op.33 (arr. for Flügelhorn) 柴科夫斯基:《洛可可主題變奏曲》(改編給翼號) César Franck (1822-1890): Psyché 法朗克:《賽姬》 Maurice Ravel (875-1937): Daphnis et Chloé Suite No.2 拉威爾:《達夫尼與克蘿伊》第二號組曲
1
NSO 國家交響樂團
版權所有,請勿任意轉載
十九世紀後半法國音樂裡的神話取材 十九世紀後半的法國音樂裡,出現許多取材自希臘羅馬神話的樂團作品。這 些神話固然是歐洲各式藝術的源頭,亦早有許多相關的音樂作品,以器樂作品方 式寫作,卻是在之前的法國音樂發展上少見的。這一股法國樂壇所興起的神話 熱,不可謂不受到華格納的影響。雖然普法戰爭失敗的屈辱,導致對德國文化全 面的拒斥,華格納的作品以及他的藝術理念,卻早已全面滲透至法國藝文界,在 文學界、美術界引起廣泛的迴響,音樂界自不例外。無論在調性語言的瓦解上, 或是男女情愛的詮釋上,華格納的影響處處可見。 (蔡永凱) 德布西:《牧神午後前奏曲》 《牧神午後》是馬拉美(Stéphane Mallarmé, 1842-1898)於 1876 年出版的 詩作,描寫某個夏日午後,牧神潘(Pan)在半夢半醒之間獨自吹奏著笛子,驀 然發現在水中嬉戲的水精,引發了他的情慾。他前往捕捉求愛,水精們卻逃逸無 蹤,徒留下茫然與疲累的牧神,再度於幻想之中沉沉睡去。德布西深受詩作中神 秘卻又夢幻的文字意象所吸引,計畫以「前奏曲」、「間奏曲」與「模擬曲」三 部分來呈現這首詩作,但最後僅於 1894 年完成了《前奏曲》。作曲家在首演節 目單中曾表示,這首作品雖源自馬拉美的詩作,但並非著眼於詩句與樂句的緊密 性,而是要以音樂的方式,自由地呈現出詩作的意象。因此即使不著眼於馬拉美 的詩句,樂曲本身仍流洩出反射於音樂之上的光暈情境。 作品在配器上大量運用木管及豎琴,蘊釀出樂曲昏暗柔和的光暈;全音階、 五聲音階、調式音階及各種增減和絃的運用,在前奏曲的開放曲式結構中,賦予 樂曲遙遠又難以捉摸的神祕感。全曲大致可分為三段,樂曲以長笛吹奏半音階如 藤蔓般蜿蜒的旋律開始,彷彿夏日溽暑難耐的曖昧氛圍。在中段的高潮後,終段 彷彿又回到樂曲一開始的平靜氛圍,在半音階主題幾次欲振乏力的翻湧之後,沉 靜地進入尾聲。 (黃于真) 柴科夫斯基:《洛可可主題變奏曲》(改編給翼號) 俄國作曲家柴科夫斯基曾感嘆當代作曲家鮮少創作大提琴曲目,導致大提琴 2
NSO 國家交響樂團
版權所有,請勿任意轉載
演奏技巧的發展遠遠地落後於鋼琴與小提琴,這促成了柴科夫斯基以「協奏曲」 的編制,在 1876 年譜寫給大提琴的《洛可可主題變奏曲》。 《洛可可主題變奏曲》與一般大提琴協奏曲的不同在於,獨奏樂器雖然不乏 精彩的技巧展現,卻遠比其他的炫技協奏曲來得節制。作曲家在個別變奏裡,時 而輕快、俏皮、時而歌唱,不僅是作曲者模仿「洛可可」風格的主題本身,就連 「變奏」也都謹守著溫文儒雅、纖細嫵媚的「洛可可」風格。 俄國小號演奏家納卡里亞可夫(Sergei Mikhailovich Nakariakov, 1977 生)將 其改編為翼號(Flügelhorn)版本。翼號形制與小號相似,不過號管上下較寬, 不若小號般扁長。音域與小號相近,音色則較為圓潤、甚至黝暗。這個改編大致 依循原來的大提琴版本,但在雙音和絃處,或以琶音代替、或僅演奏單音,是少 見的翼號協奏曲曲目。 (蔡永凱) 法朗克:《賽姬》 法朗克出生於列日(Liège,現屬比利時,當時屬荷蘭) ,後歸入法國籍。以 管風琴演奏聞名的他,從管風琴作品的傳統語言出發,終於走出自己的路,1888 年完成的《賽姬》反映出作曲家的轉變歷程。 作曲家標示《賽姬》為一首「為管絃樂團與合唱團的交響詩」。根據神話故 事,作品分成三個部份:第一部份描繪沈睡中的賽姬,耳邊出現了異響,西風之 神將它帶到愛神艾洛斯(Eros)的花園。第二部份裡,賽姬身在愛神繽紛的花園 裡,神秘的聲響提醒她,別問由愛神假扮的陌生人究竟是誰。賽姬終究承受不住 好奇心的煎熬,違背不詢問的誓約,而被愛神拋棄。她不停哭泣,直到愛神原諒 了她。最後一部分,也是第三部分,則由合唱團主導,描述賽姬所受的處罰與眼 淚。最後,她戲劇化地被天神封為神祇。 目前演出這部作品時,多半取無合唱團的〈賽姬的沈睡〉 、 〈賽姬被西風之神 帶走〉 、 〈艾洛斯的花園〉與〈賽姬與艾洛斯〉四個樂章成為一個組曲,或甚至僅 演奏最後一曲。整部作品題材中的「愛與慾」、音樂中頻繁的轉調與主題重述的 方式,不難讓人發現法朗克在走出傳統路徑時,對於華格納的著迷與狂熱。 (蔡永凱)
3
NSO 國家交響樂團
版權所有,請勿任意轉載
拉威爾:《達夫尼與克蘿伊》第二號組曲 1909 年,知名芭蕾舞劇製作人迪亞基烈夫(Sergei Diaghilev, 1872-1929)計 畫製作芭蕾舞劇《達夫尼與克蘿伊》,取材自三世紀希臘詩人朗高斯(Longus) 的同名小說,由佛金(Mikhail Fokine, 1880-1942)編舞,並邀請當時已經頗有名 氣的拉威爾作曲。時至今日,舞劇本身已被大多數人遺忘,音樂卻仍持續受到歡 迎。 這部作品可稱是拉威爾規模最大的創作,除三管編制樂團外,還包含了一個 混聲四部合唱團。拉威爾運用主題動機發展的手法,將全曲串連在緊密的動機結 構中,並附加了一個極具音樂性的副標題: 「舞蹈交響曲」 。作曲家於 1911 及 1913 年分別選取其中樂段,編為第一及第二號組曲出版。第二號組曲取自舞劇的第三 景,包含「破曉」 (Lever du jour) 、 「默劇」 (Pantomime) 、 「團體舞」 (Danse generale) 三個樂段。在「破曉」中,拉威爾展現精湛的管絃樂手法,以極為細密的音響織 度,展現出天色漸亮的情景,是非常受聽眾喜愛的樂段。「默劇」為該劇的「劇 中劇」 ,以炫技的長笛演奏,模擬牧神潘吹奏蘆笛的曲調。全劇的最終曲「團體 舞」為節奏強烈的五拍子舞曲,最後在堆砌成快速的三拍節奏中,熱烈結束。 (黃于真)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