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社區規劃師計畫 111 年度THE PLACEMAKING PROJECTS IN NEW TAIPEI CITY 關於���年度新北市社區規劃師計畫 培力工作坊 -內外兼具的�個階段 實作工程 -��個改造案例 成果手冊
NEW TAIPEI CITY
111年度新北市社區規劃師計畫02 新北市自90年起推動「新北市環境 景觀整體營造計畫-社區規劃師計 畫」,今年已邁入第二十一年。 我們以「在地人做在地事」概念, 透過再造社區文化場域、提升生活 環境品質、倡議水綠生態保護、引 動多元社群共融…等多樣議題改造 我們的社區,也培訓具有理想並兼 具行動力的社區夥伴們。 讓歷史記憶延續、創造好的生活空間 打造光榮的新北市 序 我們結合社區資源與人力,協力改 造社區周邊窳陋公共環境空間,如: 礦區環境再造、可食地景高架化讓 老人家重溫昔日榮耀與不彎腰可以 享受收穫成果,讓更多人透過共同 參與改造的過程,發現社區特色; 透過凝聚社區意識,看見社區之美 在新北市光環中閃耀。 本年度「新北市環境景觀整體營造 計畫-社區規劃師計畫」,透過培力 工作坊培育45位社造人才回到社區 推動空間活化。也輔導各社區、社 群、社區大學與學校等21個團隊, 活化改善21處的社區閒置空間,共 同妝點我們新北市社區各個角落。
序 03 新北市政府 城鄉發展局 局長 黃國峰 在「社區好人×好物 × 好空間」主 題下,看到海灣新城蛻變、萬里、金 山、石碇永安里、螢火蟲書屋、瑞 芳老街、三貂嶺及三芝年輕人返鄉 服務與產業創生活化;看到三芝、猴 硐礦工文史館、光復社區、石碇老 五老銀髮長者仍貢獻無價智慧為社 區服務;也看到致理科大、雙溪高 中、注腳雙溪工作室、深坑商圈、坪 林以及土城祖田里協助活化老屋、 活化社區找回歷史記憶等 ; 還有三 鶯社區、永和社大、新莊社大及新 店崇光社大為都市空間打造自然保 育環境 ; 在蘆洲、八里社區角落更 打造出花園小綠地,都是我們今年 不凡的成就。 每一個地方具體呈現本年度計畫獨 特性與價值,也代表新北市是個宜 居永續的健康好城市。 在新冠病毒威脅下,新北市政府與 社區夥伴共同度過這場疫情戰役, 我們深信疫情過後將是更為美麗新 世界的到來,讓我們攜手為新北市 共同奉獻心力,為下一代打造一個 幸福的世紀、幸福的生活環境。
111年度新北市社區規劃師計畫04 目錄 1 2 培力工作坊- 內外兼具的4個階段 Step 1. 共識課程 核心價值與跨域共創 Step 2. 進階課程 議題發掘、加值、培育提案能量 Step 3. 見學觀摩 累積他方經驗、應用至自己的社區中 Step 4. 實務課程 實地操作、展現新北社區繁星亮點 P. 10-11累積 改變的力量 關於111年度新北市社區規劃師 P. 06-09故事 從這裡開始
目錄 05 016|雙溪區|土地公、雙溪學--歷史建築空間活化 018|金山區|香草與五感廚房再造 020|萬里區|萬里記憶中的紅磚房 022|蘆洲區|化腐朽為綠意 024|八里區|大崁里愛善心田園 026|三芝區|小水車大夢想行動2.0 028|石門區|海灣新城之公共綠地美化 030|深坑區|攀上老街分駐所~綠圍籬美化計畫 032|石碇區|GLOCAL-再現百年光點石屋之路 034|石碇區|永安青銀共學環教基地 036|石碇區|療癒之鄉-OLD YES 038|新莊區|韌性溼地 生態永續3.0 040|坪林區|打開山神城堡-山城魚籠 042|新店區|奇幻的植藝旅程 044|永和區|生態雙和香藥草花園2.0 046|瑞芳區|窗前尋丈地、再綠文史館 048|瑞芳區|河岸觀景休憩綠廊道 050|瑞芳區|點亮瑞芳延伸曲 052|瑞芳區|車頭頂社區空間改造計畫 054|土城區|溪頭老街fun輕鬆 056|鶯歌區|三鶯水文化故事綠島 014 歷年環境改造點地圖 058 成果發表會 3 實作工程- 21個改造案例 P. 12-61實踐 在社區當中
111年度新北市社區規劃師計畫06 新 北市推動社區規劃師計畫自90年度持續至今,強調由下而上的 社區參與理念,已成為社區或地方基層與市府相關公部門就空 間規劃、社區環境改造等議題的重要互動平臺。而社區規劃師制度的 建構與推動歷程持續以空間改造為主軸,鼓勵空間專業者及社區民眾 共同參與,在相互學習、探討溝通下,就社區營造的觀念、生活環境 的價值達成共識,進而形塑社區的在地特色並提高居民對社區事務的 參與意願,以此促成社區自主的基石。 故事 從這裡開始 關於111年度新北市社區規劃師
▲ 攝於萬里區太和路27號的紅磚屋,經過團隊致理科技大學X此木窯的努力,透過與在地耆老對話與致理科大學生的 創意,將原本凋零的廢墟老房重新打開,並持續注入新活力,期待發展成一個活絡萬里山區文化藝術的熱門景點。
社區防災青年創新 閒置空間再生 田園營造 社區綠化 健康營造社區防災 田園營造 社區故事 兒童教育 及遊戲 環境生態 高齡照護 青年創新 社區醫療 古道再生 閒置空間再生 ......? 文化深耕 111年度新北市社區規劃師計畫08 社區面臨的各種議題 我們嘗試打造社區品牌力與永續共創,除了跨領域的社區資源進行盤點與整合外, 亦在培訓課程籌組跨領域的輔導團隊,讓社區規劃師的能量與能力可以更向上提 升。 有機式合作連結 在多元人口組成的新北市,社區營造的議題含納多元,也因應各區的人口狀況有各自所需面 對處理的重點,於本年度社規師計畫中亦期望能夠過活動過程中牽起適度的有機式合作連 結。 跨局處 合作 因地 制宜 再生 創新 「 ᅠ有機ᅠ 多元ᅠ 跨域合作ᅠᅠ」
關於111年度新北市社區規劃師 09 培力工作坊 X 軟硬體整合 X 實作工程 在傳統經典的社造手法基底中,整合相對應的軟硬體發想,加入更多元、跨領域創意趣味的 觀點,融入空間改造激發更多新型態公共空間的創意發想與實踐,也使社區能擁有不斷再生 的能力,使我們的城市保有活力、多樣、緊湊的特質。 深化培力,「由下而上」找出社區的優勢與劣勢, 目的是要找到社區能夠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建 立社規師專業面向並具有實際提案操作之能力, 逐步深化社區規劃師對於生活環境種種議題的關 注,由關注、在乎轉化為行動。 培力工作坊 建立跨領域資源運用的概念,不再僅限於空間硬 體的知識與資源,同時給予軟實力提升的能量,建 立創新跨域的能力培育。從空間營造中,構思彈性 與有機的運用,創造可持續性的空間,發揮資源加 乘效果。 軟硬體整合 實驗多種新的空間使用概念,可包括綠色交通、產 業創新鏈結、地方創生、可食農園、社區共享、藝 術妝點、創新實驗基地等,透過社群與社區協力, 建構城市中可持續發展的小系統,型塑社區小型 基盤節點,讓城市發展更為完善。 實作工程
111年度新北市社區規劃師計畫10 累積 改變的力量 培力工作坊 - 內外兼具的4個階段 111年度社區規劃師延續110年度社區規畫師培力課程及實質需求進行調整,以教導學員 在社區中如何觀察及溝通協調,進而改造「空間」,提升社區生活質感、進而營造社區生活 場域品牌價值,以及培養學員透過整合各面向資源,發展自主及永續性的機制。 延續以探討社區環境議題為核心課程,操作內容包含「共識建立」、「區域議題發掘」、「實 務實習」、「見學觀摩」等四大面向,藉此建立了解社區本身核心價值、發掘關注地方議題 能力、促進在地社群參與網絡。以社區提案甄選方式,補助社區計畫經費,執行參與環境改 善與營造構築地方願景基地,讓參與者透過社區公共空間設計與改造,創造生活公共空間的 多元使用及地方價值。 以綠色與韌性城鄉、老舊閒置場所活化、減法設 計、產業創新鏈結、地方創生等符合城鎮風貌精 神為課程主軸發掘社區議題,以區域結盟方式協 助釐清與培育提案能力。 訓練學員們包括群我關係、社區規劃師的角色與 任務、從議題中訴說社區的故事及如何回應議題 等需要具備的核心價值與能力。 Step1. 共識課程 Step2. 進階課程
培力工作坊 11 本年度新北市社區規劃師培訓課程開課時數,第一階段共識課程總計8.5小時,第二階段進 階課程總計36小時、第三階段見學觀摩8小時、第四階段實務課程45小時。傳授如何從 美學、價值等面向豐富營造空間的魅力以吸引人們的目光與參與契機,在參與駐足觀賞之間 激發新北環境營造亮點新能量。在符合課程規定條件下共有45名學員與社區團隊順利完成 課程,並獲頒培力時數證明。 期待這批生力軍在飛躍成長的新北市中,可全力陪伴各地社區改造社區環境品質與建構社區 特質,展現新北市社區營造之特色亮點。 培養學員環境改造實務操作能力,結合「實作工 程」的提案執行需求,舉辦實務操作訓練。就特 定議題/主題帶領培訓學員進行實地操作,包含 與在地建立交流與溝通管道、基地環境踏查、參 與式設計、基地工程營造等,並在培力階段運用 空間美學協助實習點特色創作,藉此展現新北市 社區營造之特色亮點。 見學觀摩主要在透過與見學地點(淡水、新竹)能 量豐厚之社區或當地社造組織進行交流互動,實 地走訪觀摩社區軟硬體發展歷程、困境、挑戰與 成果,希冀達到建構學員對社區觀察與議題辨識, 並從中學習社區營造過程中,面對繁雜人、事、 物的解決、轉化、推動之過程,並能累積他方經 驗回饋與應用至自己的社區中,進而提升新北市 之社區進步。 Step3. 見學觀摩 Step4. 實務實習 培力 完訓 社區規劃 的角色與任務 社區議題整合 與資源運用 實質案例參訪 實質操作訓練 Step1.ᅠ共識課程Step2.ᅠ進階課程Step3.ᅠ見學觀摩Step4.ᅠ實務實習
111年度新北市社區規劃師計畫12 實踐 在社區當中 實作工程 - 21個改造案例 透過社區規劃師培力課程帶領社區團隊在培力過程中逐步完備亮 點空間改造計畫,深入探討關注議題及空間設計方案,遴選出實 作工程營造計畫,進行實地操作。 經過提案競賽遴選會及個案策略輔導後,本年度提案基地屬性多元,位置包含都會核心區、 都市近郊區、山村漁村,最終共有21個社區提案獲得補助,橫跨16個行政區,以符合可 及性、公共性、公益性、開放性及後續發展為原則,執行實作工程施作。 1 5 9 13 17 2 6 10 14 18 3 7 11 15 19 4 8 12 16 20 21
提案...我也可以! 從自身的生活環境開始,開始觀察社區裡公園、街 角、道路、座椅、花圃...等,發掘是否有改造的可 能,不論是一個人或一群人,有了想法,也能動手 發揮! ❸ 溝通討論 做任何行動前,也別忘了與社區溝通·溝通·再溝 通,用任何的會議、說明會、工作坊向社區討論接 下來的事,了解需求,相信問題的答案就都能解 決! ❺ 有空來坐! 再漂亮的空間沒有人用也會被遺忘,但有人玩的 空間絕對會充滿笑聲,讓我們在完成後讓故事延 續,讓空間變得更有意思吧! ❶ 尋找空間 故事是由人在一地所發生的事,從尋找空間開 始,或許某處窳陋、髒亂的角落、開放空間就是 下一個改造的點,不妨也與周邊居民、里長聊聊 過去發生什麼事吧! ❹ 動手改造 空間改造不只是前後的變化,更重要的是所有過 程中參與的大家,為了社區的改變努力,讓社區 故事在此發生! ❷ 聯繫地主 上網找找該地是公有或私有地?土地權 屬是誰?用熱情感化地主、簽好土地使用同意 書,就趕快號召夥伴一起改造吧! 須位於新北市行政區域內之基地。 具公益性、公共性、開放性。 具土地同意書。 (1) 公有土地:至少二年供公眾使用。 (2) 私有土地:至少五年供公眾使用,所有權人全體同意。 提案遇到問題? 問我們就對了 ~! 有空間但不知道怎麼改造 ?! 有想法卻不知道如何操作 ?! 那就快來填 實作工程提案輔導諮詢表單 提早媒合輔導老師協助,提早實踐夢想! 實作工程 13
石門 金山 石碇 新店 深坑 烏來 鶯歌 樹林 板橋 三重泰山 蘆洲 八里 三芝 汐止 五股 林口 萬里 三峽 永和 中和 土城 新莊 淡水 11 09 10 2014 21 15 12 04 05 06 02 08 03 07 111年度新北市社區規劃師計畫14 105 年度 107 年度 109 年度 110 年度 106 年度
雙溪 平溪 坪林 瑞芳 貢寮 09 13 19 16 01 17 18 歷年環境改造點地圖 15 Google Map 地圖 新北市社區規劃師 歷年環境改造點 105~111年的社區種子 01|雙溪區|土地公、雙溪學--歷史建築空間活化 02|金山區|香草與五感廚房再造 03|萬里區|萬里記憶中的紅磚房 04|蘆洲區|化腐朽為綠意 05|八里區|大崁里愛善心田園 06|三芝區|小水車大夢想行動2.0 07|石門區|海灣新城之公共綠地美化 08|深坑區|攀上老街分駐所~綠圍籬美化計畫 09|石碇區|GLOCAL-再現百年光點石屋之路 10|石碇區|永安青銀共學環教基地 111 年度 11|石碇區|療癒之鄉-OLD YES 12|新莊區|韌性溼地 生態永續3.0 13|坪林區|打開山神城堡-山城魚籠 14|新店區|奇幻的植藝旅程 15|永和區|生態雙和香藥草花園2.0 16|瑞芳區|窗前尋丈地、再綠文史館 17|瑞芳區|河岸觀景休憩綠廊道 18|瑞芳區|點亮瑞芳延伸曲 19|瑞芳區|車頭頂社區空間改造計畫 20|土城區|溪頭老街fun輕鬆 21|鶯歌區|三鶯水文化故事綠島
土地公、雙溪學--歷史建築空間活化 師生合力改造 實踐淡蘭古道雙溪文史脈絡「地方學」 ▲ 改造前 ▲ 改造後 雙溪高中早期原是一片耕地,立有土地公廟,名為「蔴竹坑福德祠」,建於於光緒十八 年(西元1892年)壬辰冬,現已有130 年,極具歷史價值,應妥善保存。 惟雙溪多雨潮溼,土地公地面環境破損路滑,行進動線上對社區來參拜的年長者及師生 都有安全疑慮,尤其周邊設施老舊,亟需改善,雙溪百年土地公的文化故事,更待流傳。 計畫單位| 新北市雙溪高中、注腳雙溪工作室 施作地點| 雙溪高中蔴竹坑福德祠(新北市雙溪區梅竹蹊路3號) 輔導老師| 林士堅 老師 粉絲專頁| 注腳雙溪
實作工程 17 空間優化上,首先改善周圍地坪、休憩座椅、 水槽及增置友善坡道等工項;文化保存上,引 入在地傳統工藝藝術師,透過美術課程與師生 一起創作剪黏土地公文化牆,融合在地讀冊古 道的歷史及沿途上的自然生物,運用閩臺地區 寺廟建築常見的剪黏工藝創意呈現;知識佈點 上,引入研究調查石造小土地公廟有成的劉憲 宗建築師一手資訊,加上地方文史工作者與社 會科教師群合作,建置石造土地公與古道歷史 地理的解說布置。 改善議題 ▲ 土地公知識佈點工作坊教師群熱 烈討論。 ▲ 剪黏藝術家指導師生創作土地公文化牆。 ઊ 土地公剪黏文化牆、土地公知識佈點 ઊ 周邊地坪改善及友善坡道 ઊ 休憩座椅結合山水梯田立體雕塑 ઊ 土地公許願牆、祈福卡及防護網 ઊ 石造水槽 ઊ 校門口土地公導引視覺意象 ઊ 土地公知識佈點、剪黏體驗、文化走讀等 工作坊13場 營造成果
香草與五感廚房再造 以永續環境教育為目的 療癒性景觀的五感體驗 ▲ 改造前 ▲ 改造後 環保無毒健康的產品是現階段人民所重視的議題,而經過長期的累積,找尋無農藥的健 康香草及芋頭種植方式,期望能向大眾推廣,進一步對食農教育有所貢獻。 寧靜海香草園面山背海的地形,使其具有無敵北海岸海景,因此本計畫期望能將環境教 育場域建置完成,以香草為媒介,串聯五感與生活體驗,並結合跳石在地文化記憶,創 造具有永續性的美好空間。 計畫單位| 致理科技大學X寧靜海香草園 施作地點| 寧靜海香草園(新北市金山區忠義路34號) 輔導老師| 林士堅 老師 粉絲專頁| 女王的呼召·地方創生x漁村轉型x國際觀光策略
實作工程 19 本次計畫所關注的議題是環境教育結合食農教 育,本身已經有著廣大客群來此處體驗,但卻 沒有良好的場域,因此本次提案構想從香草與 五感廚房再造,期望能透過共同創作的力量, 改善空間品質。在環境整理及空間建置完成 後,望眼一整片美好的海景,以永續環境教育 為目的,結合寧靜海香草園之農產:香草,聆 聽陣陣海風,吹拂著由到訪民眾製作之竹片風 鈴,讓在地居民、學生、甚至是繁忙都市人, 於療癒性景觀加持中獲得放鬆,便是五感體驗 的精隨所在。 改善議題 ▲ 水文記憶與跳石步道工作坊。 ▲ 香草與海洋的對話:竹片製作工 作坊。 ▲ 進行實農教育體驗及環 境清理。 ઊ 跳石步道 ઊ 竹片風鈴設置 ઊ 道路改善及綠美化 ઊ 指引標示 ઊ 社區工作坊5場 營造成果
萬里記憶中的紅磚房 廢棄紅磚屋重獲新生 創造社區新環境與新氣象 ▲ 改造前 ▲ 改造後 這棟記憶中大戶人家的紅磚房,已經廢棄了四十年以上。遙望著巨大煙囪的廢棄紅磚房, 是這一個小村落曾經富有過的痕跡。 由於社區人口外移、高齡化嚴重、教育資源及平均收入低於水平,且城鄉差距大、缺乏 行政資源,想藉由修復這個極具歷史意義的建築,把臺灣人堅毅、刻苦耐勞、極具彈性 的山區開創精神呈現出來。 計畫單位| 致理科技大學X此木窯 施作地點| 萬里區太和路27號 輔導老師| 王耀東 老師 粉絲專頁| 女王的呼召·地方創生x漁村轉型x國際觀光策略
實作工程 21 以年輕人的思維及專業所長,打造一個能多讓 人感受上一代奮鬥的故事場域,並也能協助在 地年輕人回鄉扎根。 經過計畫團隊的努力經營及整理之後,改善社 區景觀風貌,創造新環境與新氣象,日後期待 發展成一個拍照打卡的熱門景點,藉此活絡萬 里山區的文化藝術氛圍帶動附近人潮。 此外,也能將綠美化社區這個概念推廣給更多 的社區民眾與遊客,讓曾經到此參觀過的人 們,萌生參與自家附近的社區環境改造活動的 念頭,一同加入社區環境改造的行列,共創美 好生活。 改善議題 ▲ 首先對這座破舊的紅磚屋進行環 境清整。 ▲ 在地耆老與致理科大學生對談,並利用模型討論未來空間樣態。 ઊ 環境整理綠化空間 ઊ 磚屋內花架設置 ઊ 牆面木窗美化 ઊ 坡道設置 ઊ 休憩互動裝置座椅 ઊ 社區工作坊6場 營造成果
化腐朽為綠意 一步步讓髒亂的街角 成為不可思議的社區亮點 ▲ 改造前 ▲ 改造後 該計畫中綠化區與森活大市社區並鄰,20多年來因為被規劃現行道路,因此成為一塊畸 零地,地坪面積約8坪左右,長期以來成為鄰近社區的垃圾場,也是貓狗喜歡大小便、 老鼠蟑螂亂竄的地方,既骯髒又雜亂不堪。 計畫團隊請託地方代表、里長,邀集各相關單位辦理會勘,經養工處同意讓基地進行綠 化施作,一步步讓髒亂的街角成為不可思議的新亮點。 計畫單位| 新北市蘆洲區森活大市管理委員會 施作地點| 蘆洲區民族路263巷11號旁 輔導老師| 張哲偉 老師 粉絲專頁| 新北市社區規劃師
實作工程 23 成立志工團與里長、鄰長共同維護綠化區,邀 請住戶們能一起參加營造,最後於格柵上方增 加字語:「愛在新北 共創美好」,共同打造、 凝聚社區里民共識,使原本的髒亂點,變成里 內的新亮點,並迎來鳥禽、昆蟲駐足,成為友 善新空間。 並且社區鄰近民族路主幹道,期間也協調公部 門配合遷移電線杆、排水及路緣邊鋪設柏油工 程,使往來車輛行人可更安全駐足,欣賞路旁 美景。 改善議題 ▲ 期間動員社區居民參與,透過整地、鋪磚、植栽美化,社區角落逐步改變。 ઊ 整地拆除、填土 ઊ 石磚砌磚、植栽綠美化 ઊ 木格柵改造 ઊ 社區工作坊4場 營造成果
大崁里愛善心田園 改造荒地 打造社區綠化共享空間 ▲ 改造後 大崁里長期推動可食地景教育,曾於附近空地申請110年度新北市社區綠美化競賽,從 整地、栽種到收成,至今仍鬱鬱蔥蔥且收穫滿滿,認養人也不吝與他人分享。 本次計畫以友善土地、有機耕作方式綠化空間,融合環境教育、關懷弱勢,完工後可生 產有機蔬果提供予老人活動中心共餐、分享,居民未來也能藉由綠美化栽種,除了活動 筋骨,也帶動社區營造、活化社區。 計畫單位| 新北市八里區大崁里辦公處 施作地點| 新北市八里區中華路一段108號旁 輔導老師| 張哲偉 老師 粉絲專頁| 大崁里活動平臺 ▲ 改造前
實作工程 25 計畫塑造一個在路邊有個地方,能夠吸引路過 的人進來,有綠化、有椅子,讓路過的人能休 憩使用。 由里長號召志工參與,先透過填土、整地與路 面齊高,設置休憩座椅與花臺,並邀請里民、 志工一起種植植栽、喬木,長大更能提供樹 蔭,讓休憩空間更舒適。也預留空間供里民認 養、維護,成為社區的開心農場! 改善議題 ▲ 期間動員社區居民參與,透過整地、填土、鋪磚、植栽美化,並號召里民認養。 ઊ 整地工程、植栽綠美化 ઊ 花臺休憩座椅設置 ઊ 攀藤架設置 ઊ 遮雨棚設置 ઊ 步道鋪磚 ઊ 社區工作坊3場 營造成果
小水車大夢想行動2.0 保存三芝水車文化 呈現洗衫堀舊街區特色 ▲ 改造前 ▲ 改造後 三芝洗衫堀為早期當地居民共同清洗家庭衣物的地方,而接連其後的廊道,以前是豬販 的營業地,可視為社區早期凝聚情感聚集地。後因洗衣機與電宰業的興起普及,使洗衫 堀這條廊道不再像過往有這麼多家庭使用,漸漸地變成沒有人願意進來的社區暗角。 而近年來因社區團隊的整理維護、青年回鄉經營和文史工作者的歷史紀錄,使得在地的 文化脈絡得以留存,洗衫堀街區得以再次打開,重現三芝早期地方生活樣貌。 計畫單位| 新北市三芝區福成社區發展協會 施作地點| 三芝洗衫堀舊街區(新北市三芝區長安街6號) 輔導老師| 林士堅 老師 粉絲專頁| 三芝區福成社區發展協會
實作工程 27 為什麼水車文化對三芝來說極具意義?早期在 三芝興建水車的用途,是為了利用水車產生的 「動力」來製茶、碾米、甚至發電等。因是以 產生動力為需求,水車結構也就相對的複雜多 了,設立水車的地點也直接影響當地居民的生 活,而洗衫堀入口處便是過去水車的設立地, 這便是此次「小水車大夢想行動」的意義。 本計畫之所以選擇洗衫堀這個充滿在地人回憶 的地方進行空間活化,重在呈現各種在地知 識學於環境之中,讓洗衫堀成為三芝的環 境教育場域,學習在地的風土民情,拉近 人與土地、人與生活的連結。 改善議題 ▲ 在地居民討論會。 ▲ 水車底漆上色和白鷺鷥型染彩 繪。 ▲ 做中學,水車安裝現場。 ઊ 拆除雜亂角落 ઊ 花架設置 ઊ 發電水車裝置 ઊ 環境整理及綠美化 ઊ 社區工作坊5場 營造成果
海灣新城之公共綠地美化 公私協力 讓廢墟般的社區得到浴火重生 ▲ 改造前 ▲ 改造後 「海灣新城」位於石門區臺二線上,是麟山鼻與富貴角共同合抱而成的半月形天然海灣 中心位置,在碧海藍天的映照下,令人心曠神怡。 但因為建物老舊,目前社區前方介於建築與國有綠地間之空地,除了一條通行的通道外, 散佈雜草叢生之花圃及空地雜亂無章,老舊斑駁的外觀、雜亂的環境,亟需整頓,造成 社區門面極大的負面觀感。 計畫單位| 海灣新城管理委員會 施作地點| 新北市石門區海灣新城06號~26號前公共綠地 輔導老師| 余佳珍 老師 粉絲專頁| 海灣竹巢
實作工程 29 社區管理委員會成立後,所有社區成員寄予厚 望,在有組織力的帶動下,結合政府資源將社 區環境及外觀改善,並且注入海灣社區特色, 成為新北市北海岸的一大亮點。 本次改造規劃大樓前花圃作為帶狀綠地,並舉 辦設計工作坊,讓社區居民共同美化、參與, 創造獨一無二的綠地空間,促成居民同心共力 為社區美化環境的動力。 改善社區前方公共空地廢墟髒亂的現況,並結 合上年度施作之海灣築巢計畫與社區建築立面 的整修更新,創造出海灣新城沿海一面的全新 觀感。不僅為新北市青春山海線計畫增加亮 點,同時讓廢墟般的社區得以浴火重生。 改善議題 ▲ 開工說明會。 ▲ 改善社區前方髒亂處,居民同心共力為社區美化環境、揮 汗完成施作。 ઊ 21戶前閒置空間綠美化 ઊ 社區說明會、設計工作坊、成果發表會 等,共3場 營造成果
攀上老街分駐所~綠圍籬美化計畫 將原本的不良景觀處 成為社區共力完成的一處小田園 ▲ 改造前 ▲ 改造後 舊深坑分駐所原為分駐所和深坑區戶政事務所的所在地,但107年搬遷至新式共構大樓 後,原址就變成閒置空間,並於109年提出城鎮之心工程活化。 本次計畫改善面舊分駐所的不良景觀處,經傾聽地方代表、居民及商家意見凝聚共識, 以完成舊分駐所空間活化。 計畫單位| 深坑里辦公處、新北市深坑商圈觀光發展協會、新北市深坑區公所 施作地點| 老街深坑分駐所舊址(新北市深坑區深坑街 55 號) 輔導老師| 陳蔡青昔 老師 粉絲專頁| 新北市深坑區公所
實作工程 31 利用原有的唐竹植栽槽上架構花架,勾出早期 建築的輪廓線,並種植百香果於後方纏繞,做 出前後層次,與後方殘垣建築呼應,成為社區 共力完成的一處小田園。 目前經由志工與居民種植了4種不同品種的百 香果,有粉紅公主、黃金百香果、滿天星、臺 農一號,而且每天會定期紀錄架上有多少顆百 香果,讓大家共同維護努力照顧的心血! 過程中黃美華區長也親力親為幫忙鑽釘木架, 深坑區公所經建課長與同仁也親力動手搬運種 植,不辭辛勞地一同完成綠圍籬美化計畫,期 待能與舊深坑分駐所閒置空間的活化利用結 合,留住老街更多回憶。 改善議題 ▲ 深坑里黃健強里長與深坑區公所經建課蔡明修課長向民眾說明計畫內容,並邀請在地木工師傅指導, 一起奮力完成花架施作。 ઊ 木作花架(含斜頂座)設置 ઊ 攀藤植栽綠美化(百香果) ઊ 社區工作坊5場 營造成果
GLOCAL-再現百年光點石屋之路 跨海交流、超時空的石碇城鄉人文對話 探討活化社區清代石頭屋 ▲ 改造前 ▲ 改造後 螢火蟲書屋位於石碇十八重溪106市道往東51.5K處,其在地歷程震撼人心。從一開始 默默拾荒清運垃圾、拾荒蓋書屋到懷疑人生的歷程。螢火蟲書屋持續發展在地關係人口, 逐漸集結在地與外地、國內與國外的力量,形成地方照護與培養環境素養的小星火。 本次改造基地位於石碇螢火蟲書屋旁的一處石頭屋,為清代時所建,透過國際工作坊規 劃、活化未來使用方式。 計畫單位| 石碇螢火蟲書屋 施作地點| 新北市石碇區十八重溪50號 輔導老師| 王耀東 老師 粉絲專頁| 螢火蟲書屋
實作工程 33 本計畫規劃活化社區清代石頭屋頂及遺構修 復,並接洽英國人類學辦公室,揭示英國研究 臺灣宗教人類歷史,曾於早年1960年代來訪, 調查石碇礦業人文城鄉變遷歷史記憶。透過舉 辦國際工作坊進行跨海、超時空的石碇城鄉人 文對話。 亦動員社區志工清理周遭廢棄物,設置生態解 說牌,讓到訪者更清楚附近有哪些景點,透過 書屋的故事感召眾人,持續探討未來空間的使 用方式,成為深石坪地區相關社區營造、環境 改善及社區關懷等活動的凝聚點。 改善議題 ▲ 期間與書屋志工、實習生完成施作,完善周邊指示、社區地圖及環境改善。 ઊ 社區淡蘭路招指示及入口地景美化 ઊ 社區散步景點標示看板 ઊ 螢火蟲社區教學棲息木看板 ઊ 環境植栽綠美化 ઊ 路徑周邊砌石 ઊ 軟體活動4場 營造成果
永安青銀共學環教基地 打造友善銀髮設施 發展環境教育基地 ▲ 改造前 ▲ 改造後 永安里主要公共空間資源為永安國小(現為雲海國小永安分校)閒置校舍,目前二樓作為 里民活動中心,一樓共有六間閒置教室將發展作為地方創生基地。 永安里辦公處期望以三年時間,推動農村活化再生,實施結合青銀共學、產業文化、自 然生態及閒置空間再利用,作整體規劃建設,利用永安國小校舍作為社區產業活化的實 施中樞。 計畫單位| 石碇區永安里辦公處 施作地點| 石碇永安國小校園(新北市石碇區永安村直潭路1號,現為雲海國小永安分班) 輔導老師| 林士堅 老師 粉絲專頁| 龜鄉石碇永安茗
實作工程 35 有鑑於通往永安國小校園地面溼滑易滑倒,階 梯高度也偏高不利於長者行動。因此今年度執 行第一期計畫,針對永安國小進行「友善銀髮 與無障礙設施」結合「綠色植栽療癒空間營 造」。 使用環保回收材料作為施作材料,同時為達成 循環經濟的精神,讓銀髮綠色場域空間的設計 能夠符合在地需求,並兼顧「從搖籃到搖籃」 的精神,符合循環回收再利用的要求,朝向將 永安國小規畫為社區發展生態旅遊基地與水資 源保育主題的環境教育中心為目標邁進。 改善議題 ▲ 透過歷次講座及工作坊,帶動居民思考與討論永安國小銀髮綠色生活療癒空間的構想與如何施作, 並邀集專業工班、社區居民與政大學生合作共同參與圍欄工程施作。 ઊ 圍欄修繕 ઊ 步道修繕 ઊ 植栽綠美化 ઊ 社區工作坊3場 營造成果
療癒之鄉-OLD YES 引入園藝治療活動 建構健康安全的銀髮空間 ▲ 改造前 ▲ 改造後 石碇因高齡議題與其它偏鄉情況同樣有著被忽視的「地方危機」。沒有青年人口陪伴, 同時也產生「高齡照護」、「隔代教養」及種種高齡社會課題。 計畫鼓勵公托中心長輩,透過在戶外空間進行園藝造景、美化環境,引動社區民眾注目 與參與,共同認識植栽、玩園藝、展現成果,身體力行讓民眾看見楓子林公共托老中心 的服務與在地價值。 計畫單位| 財團法人老五老基金會 施作地點| 新北市石碇楓子林公共托老中心(新北市石碇區豐林里楓子林32-1號3樓) 輔導老師| 陳蔡青昔 老師 粉絲專頁| 財團法人老五老基金會
實作工程 37 透過園藝空間改造,由園藝活動幫助他們健康 老化、從慢性疾病中恢復或延緩失智,已成為 重要趨勢。 本次計畫以工作坊及設置高架種植箱,邀請樂 齡講師、樂齡志工及銀髮長者共同參與,讓「昔 日農夫」回憶融入樂齡學習中,並擴及「代間 教育」活動,提升銀髮長者多元化與趣味化的 體驗學習與生活回憶環境。引入精心設計的園 藝治療活動,讓老人家更活潑,並有效改善年 長者社交、教育、生理和心靈等層面,建構健 康安全的銀髮空間! 秉持基金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之精神,擾 動社區世代交流,凝聚社區生活關注議題,期 望逐步展現在地過往農村生活記憶及傳統文化 價值,讓老人樂於傳授在地知識、青年願意回 鄉參與的共同活動。 改善議題 ▲ 透過一起改造、美化生活空間,推動銀髮園藝療癒及可食地景之農作教育學習,增加當地銀髮長者 居民活動空間,也提升長者自信。 ઊ 高架種植箱、瓜棚架設置 ઊ 社區工作坊9場 營造成果
韌性溼地 生態永續3.0 讓下一代在都市中更有機會接觸到自然 生態共融、住民共榮 ▲ 改造前 ▲ 改造後 位於新莊副都心的塭仔底溼地公園滯洪池,主要功能為豪大雨時滯洪功能,若疏於管理, 易造成荒廢。新莊副都心自都更完成至今已經過10餘年,周遭建物與人口日益增加,來 訪塭仔底溼地公園休閒的民眾更是陸續增加中。 新莊溼地服務隊持續於園內進行生態棲地營造與維護,並定期於中港大排、塭仔底溼地 公園進行環境、生態導覽,因此本計畫亦透過問卷分析,將閒置的滯洪池邊坡進行改造。 計畫單位| 社團法人新北市全民終身教育發展協會/新莊社大溼地服務隊 施作地點| 塭仔底溼地公園滯洪池邊坡(新北市新莊區中華路三段與昌和街交叉口) 輔導老師| 莊雲竹 老師 粉絲專頁| 新莊中港大排挖挖哇
實作工程 39 109、110年度陸續完成50%面積的邊坡改造, 設置植物護圈、生態排水邊坡、昆蟲旅館、鳥 別墅...等,期盼能達到植物、生態、人能共 融的平臺。 111年持續進行剩餘邊坡改造,完整改造滯洪 池邊坡,包含:常因割草人員施工不當而施作 的護樹圈;常年邊坡水流造成表土沖刷流失, 造成土石裸露,以施作生態排水斜坡及攔砂護 堤擋,藉由引水道及石塊增加緩衝,減少表土 被雨水帶走;為避免民眾任意踩踏攀爬邊坡, 種植綠堤防止邊坡植物遭受踐踏也避免危險。 期盼經由點的改造、延續到線、增加到面的改 造,讓居住環境更合宜、讓生態更永續,讓我 們的下一代在都市中更有機會接觸到自然,生 態共融、住民共榮。 改善議題 ▲ 帶領民眾實地參與改造,並藉由解說板、照片讓參訪的民眾了解溼地生態,亦於每場次工作坊徵詢 參與民眾的意願,鼓勵日後成為志工的一員。 ઊ 護樹落葉堆肥圈、生態排水斜坡、攔砂護堤 ઊ 防跨越綠堤 (七里香、山茶花、仙丹、春不老) ઊ 環境教育工作坊4場 營造成果
打開山神城堡-山城魚籠 傳承過去生活記憶及傳統技藝 使社區營造更有了「溫度」 ▲ 改造前 ▲ 改造後 社區藉由105年度提案的擴展及漣漪,啟發社區居民空間改造及環境美化,並陸續於保 安宮周圍進行環境整理。 因此,藉由本次計畫的延伸、串聯、連成面的效應,擾動社區營造氛圍,凝聚社區生活 關注議題,以提升社區共居共榮感,讓年輕人願意回鄉參與,增加社區居民活動場域, 也重新認識及保存傳統生活器具,賦予社區傳統與新文化之融合及新生命。 計畫單位| 新北市坪林區石��社區發展協會 施作地點| 坪林區石��里鶯子瀨路004鄰石��9之5號附近 輔導老師| 張哲偉 老師 粉絲專頁| 坪林區石��社區發展協會
實作工程 41 本次計畫係為社區信仰生活中心「保安宮」周 遭的空間環境改造延伸,並得到社區居民的熱 心支持,與保安宮、土地公山據點相互輝映。 從社區保安宮串接至環溪步道,到達提案計畫 場域,藉由閒置且雜草叢生的土地,營造空間 美化、製作大型傳統生活器具作為大地藝術裝 置,讓過去生活記憶及傳統工法技藝得以保存 及傳承,擾動社區、活化社區閒置土地空間、 增加社區活動空間場域,使深植於在地內涵的 社區營造更有了「溫度」。 改善議題 ▲ 施作期間除了基本的環境清整外,亦請來社區耆老:李三田、李清和、鐘永富親自傳授,以原始材 料複刻童年印象的魚筌、蝦籠,並與社區長輩一起,藉由簡易綠美化活動筋骨。 ઊ 竹編魚籠藝術裝置 ઊ 涼亭(觀景平臺)設置 ઊ 環境整理、植栽綠美化 ઊ 社區工作坊4場 營造成果
奇幻的植藝旅程 結合環境教育與原民技藝 提供民眾安全休憩的空間 ▲ 改造前 ▲ 改造後 本基地為新店崇光社大認養之國有閒置土地,並於107年透過城鄉局社區規劃師計畫作 初步整理。 本次計畫強化基地特色與周邊公園環境融合,增加改造的居民參與度,因此除保留部分 107年度規劃的食農友善耕作外,也結合環境教育在改造空間上增加豐富度。 計畫單位| 財團法人崇光女中文教基金會(新店崇光社大) 施作地點| 安忠菜園(新北市新店區安忠路57巷口) 輔導老師| 余佳珍 老師 粉絲專頁| 新店崇光社區大學
實作工程 43 改善議題 ▲ 信賢教會簡清勇牧師為施作行祈福儀式,並帶領培力工作坊學員與志工、社區民眾齊力動手,從清 理環境、剖竹、削皮、搭建,逐漸完成竹亭、步道施作。 ઊ 手作步道 ઊ 水生植物園區重整 ઊ 種植作物重整 ઊ 竹亭設置 ઊ 軟體活動10場 營造成果 為增加與社區民眾互動在規畫進行的過程辦 理手作步道、竹編園藝、水生植物園區等工 作坊,並清除雜草減少蚊蟲躲藏。 邀請信賢教會簡清勇牧師指導,以竹子等自 然素材重建竹亭,提供民眾安全休憩的地 方;社大志工以現有水生生態池加以改造, 將原是紅土生態池改建為由水生植物盆推疊 而成的生態池;亦將原有步道是作為連結基 地與當地社區居民的通道,此次打造另一條 基地對外的步道,使菜園更易於到達,進而 成為附近學校教學點。
生態雙和香藥草花園2.0 從手作、勞動的身體經驗裡 凝聚社區共感、創造四號公園生態多樣性 ▲ 改造前 ▲ 改造後 中和四號公園是雙和地區最大、也最具代表性的公園,約有11公頃,亦是這個高度水泥 化城市的「都市之肺」。 而現今基地泥濘與排水問題,民眾為快速便捷通過,多年來長時間的踩踏,直接將基地 中央處踩出一條寸草不生、土壤裸露、下凹易積水的路徑,遇雨即全區泥濘溼滑,部分 較低漥區域甚至積水難洩,造成管理維護上的困難與潛在安全問題。 計畫單位| 社團法人新北市知識重建促進會(永和社大) 施作地點| 中和四號公園(近東北側廁所(公四)處) 輔導老師| 陳蔡青昔 老師 粉絲專頁| 四號公園香藥草花園
實作工程 45 本次提案也透過參與式工作坊,與居民、志工 共同鋪設木作步道,解決因環境限制造成積水 難以步行、穿越的問題,讓大家更能走入花園, 認識欣賞香藥草植物。 這一方花園已成為社區孩子觀察植物、認識蝴 蝶、瓢蟲、蟋蟀、蚱蜢的自然天地。老年人、 成人們在這參與營造工作,從手作、勞動的身 體經驗中,隨著植物的生長,找回與土地連結、 與自然之間的關係。用香藥草的維護栽植行 動,擾動社區,讓民眾成為生態雙和綠色生活 的模範推手,打破社區藩籬,在創造四號公園 生態多樣性的同時凝聚社區共感。 改善議題 ▲ 永和社大亦會不定期導覽解說基地建置目的、歷程與規劃特色,包括:永續設計思考原則、經營與 管理所遇的問題等,邀請參與者一起認識花園特色。 ઊ 鋪設木作步道 ઊ 社區說明會2場、實作工作坊2場、成 果活動1場 營造成果
窗前尋丈地、再綠文史館 逐步改善場域缺失 打造優質的礦業知識場域 ▲ 改造前 ▲ 改造後 猴硐礦工文史館以瑞三本坑事務所及附近場域作為文史館的展覽空間,經過協會努力推 廣礦業文化以及活動的執行宣傳,每個月來本館參訪遊客平均超過2,000人次,而此場 域也因為主要公共設施與意象均已經年累月、日曬雨淋,多有損毀。 協會長期透過社區組織參與及工作坊,改善場域缺失、營造安全便利的礦場聚落環境, 提供社區居民及到訪者更能清楚認識猴硐,並共同珍惜臺灣少數僅存的礦村活國寶文化。 計畫單位| 新北市礦業退休人員交流協會 施作地點| 猴硐礦工文史館(新北市瑞芳區柴寮路55號) 輔導老師| 莊鎮戎 老師 粉絲專頁| 猴硐礦工文史館
實作工程 47 本次計畫透過文史館立面美化改善、綠化種 植,逐步改善視覺亮點,並打造一個優質的礦 業知識場域,讓文史館能夠持續推展猴硐地方 文化的傳承工作、永續經營下去。 猴硐礦工文史館的前輩們也持續在猴硐地區帶 領遊客與各方團體,透過「猴硐礦工生活記憶 漫遊導覽」,結合礦業生產機具說明及臨場體 驗礦業空間,在逐漸高齡凋落長者口中,留下 臺灣礦業發展寶貴歷程,使後人更能感受先人 為臺灣奉獻無私無悔精神。 改善議題 ▲ 施作期間動員志工及網路社群力量,營造猴硐礦村時代風貌,努力傳遞臺灣礦工生活與產業發展息 息相關的故事,擴大永續經營使民眾認識猴硐真面目。 ઊ 擴大樹穴,種植苗木 ઊ 文史館立面美化 ઊ 綠美化窗下三角地 ઊ 屋頂防漏水整修 ઊ 遷移展覽館外冷氣至隱蔽處 ઊ 社區工作坊4場 營造成果
河岸觀景休憩綠廊道 讓原本荒廢的河邊廊道重新打開 欣賞三貂嶺最美視角 ▲ 改造前 ▲ 改造後 三貂嶺社區有一處廊道位於平溪線鐵軌到幼坑步道的登山口之間,其廊道狹小,因長年 缺乏維護,導致廊道內雜草叢生、圍籬凌亂、樹木雜亂遮蓋基隆河邊美景風光,居民與 遊客基本上不太走進這個角落。 透過本次計畫整理,美化這被荒廢的河邊廊道,吸引社區居民與遊客欣賞三貂嶺最美視 角,近距離欣賞火車經過鐵橋與小村的獨特美景。 計畫單位| 新北市瑞芳區三貂嶺社區發展協會 施作地點| 幼坑步道登山口(新北市瑞芳區魚寮路166號旁) 輔導老師| 郭雅萍 老師 粉絲專頁| 三貂嶺社區發展協會
實作工程 49 本次計畫將社區長年被忽視的幼坑步道登山口 廊道重新整理,讓原本廊道狹小、雜草叢生、 圍籬凌亂、樹木雜亂的地方重新打開後,不僅 能欣賞基隆河沿邊的景色,亦成為可休憩及親 近大自然的綠色空間。 整理並美化這荒廢的河邊廊道後,帶動更多村 民動起來,不分彼此一起改造荒廢的閒置空 間,凝聚村民向心力與社區共識,從一個點延 伸到線、再到面,提供社區居民與遊客樹下休 憩場所,一起讓社區更美好。 改善議題 ▲ 在社區擾動的過程中,拜訪居民、溝通理念與願景,爭取認同與共識,柔軟了一些居民,願意再走 回家鄉為社區揮汗貢獻,施作期間不僅帶著家人、也帶著學生朋友一起共襄盛舉! ઊ 入口美化 ઊ 休憩座椅設置 ઊ 廊道鐵桶圍籬設置 ઊ 登山口、河岸環境整理 ઊ 社區工作坊4場 營造成果
點亮瑞芳延伸曲 延續歷史文化意涵 打造瑞芳老街新亮點 ▲ 改造前 ▲ 改造後 本次施作地位於瑞芳街,瑞芳高工北側斜坡荒地,平時供瑞芳高工師生及民眾行走使用。 惟本區景觀稍嫌不足,因此新北市瑞芳老街文化觀光推展協會計畫將斜坡改造為龍安公 園,施作「安全景觀步道」、「老街神社意象」與「導覽圖示」,結合瓶燈藝術與神社 意象公園,提供居民、遊客、師學休憩、觀火車、觀夕陽的功能,也更認識在地文化。 計畫單位| 新北市瑞芳老街文化觀光推展協會 施作地點| 瑞芳高工斜坡(新北市瑞芳區瑞芳街58號旁) 輔導老師| 莊雲竹 老師 粉絲專頁| 瑞芳老街文化觀光推展協會
實作工程 51 本次計畫將此斜坡作為瑞芳老街的新亮點,增 加社區的公共空間、營造社區美學,以舊有的 廢棄地磚及空心磚、木料等於斜坡上方設置步 道,並種植花卉、綠籬。 而本路段於日治時期為瑞芳街區通往「瑞芳神 社(今瑞芳高工禮堂後方)」的舊參拜道,故 特地以神社鳥居的意象來強化這條路段的歷史 文化意涵,布置觀景平臺、木作鳥居、瓶燈等 創造屬於老街的神社意象。並於下方入口處設 置導覽地圖,作為瑞芳街「瑞芳瓶燈藝術街區」 的文化延伸,展現社區之美。 改善議題 ઊ 斜坡觀景安全步道、觀景平臺設置 ઊ 導覽圖示設置 ઊ 神社入口意象設置 ઊ 社區工作坊3場 營造成果 ▲ 設立鳥居意象。 ▲ 觀景平臺施作。 ▲ 步道整地與地磚鋪設。
車頭頂社區空間改造計畫 運用營建廢棄物改造 荒地變身轉角亮點 ▲ 改造前 ▲ 改造後 「車頭頂社區」因為對外沒連接的道路,只有行人天橋是唯一對外的通道,車子、大機 具無法進入社區,要將廢棄磚瓦一小包一小包地徒手搬出去著實困難,導致有幾處區域 雜草叢生,殘破的房屋、廢棄物一直無法處理,相當破壞整體村落的景觀。 計畫期望能夠改善居住環境,提供居民及遊客多樣公共活動空間,成為大家共同記憶的 一部分、也能提供遊客稍作休息的地方。 計畫單位| 新北市瑞芳區光復社區發展協會 施作地點| 車頭頂社區(新北市瑞芳區柴寮路363之1號旁) 輔導老師| 莊鎮戎 老師 粉絲專頁| 瑞芳區光復社區發展協會
實作工程 53 改善議題 ઊ 運煤車意象花槽、入口拱形花架 ઊ 鐵籠廢棄磚座椅、木製座椅 ઊ 植栽綠美化、社區工作坊4場 營造成果 ▲ 面對非都地區及高齡社區常有人力、物力的課題須克服,因此也在培力工作坊時邀請學員一同實作 學習、綠美化。 將原地的廢棄磚塊放置鐵籠內,蓋木板(南方 松)作為座椅,並設置簡便木椅提供居民和遊 客休憩,擺置大樹下及花臺邊。 手作數個礦車意象木框,擺放綠植、盆景,遮 蔽雜亂營建廢棄視覺,並於入口處設置一拱形 鐵架與原有植物搭配起來形成一個拱門增添景 緻。 原本再平凡不過的社區現在由於地方人士的帶 動下越來越有朝氣,也開始意識到自己居住的 外在環境若改善、提昇生活境品質,能使高齡 社區的老人家們更舒適也更健康,有更多的休 憩、聚會場所一定能讓大家帶來更多的笑容。
溪頭老街fun輕鬆 閒置空地轉變綠美化景點 結合輕旅行規劃老街導覽站 ▲ 改造前 ▲ 改造後 祖田里溪頭路是早期里內唯一聯外道路, 因煤礦有許多人投身開鑿媽祖田坑,形成一條 繁華的商店街。而近現代,老街漸漸沒落,繁華過往逐漸被人遺忘,環境亦逐漸凌亂。 在溪頭路一處空地,早期是陸橋設立時留給河濱公園運動的民眾暫時停車使用,但卻長 期遭占用,並且因路面狹小,許多坐輪椅的長輩只能躲在馬路邊的樹蔭下休憩,也有民 眾甚至就停在馬路中間拍攝夕陽或櫻花,在地民眾及輪椅族都有安全問題極須解決。 計畫單位| 新北市土城區祖田里辦公處 施作地點| 大漢溪右岸自行車道出口綠地(新北市土城區溪頭路103號對面) 輔導老師| 王耀東 老師 粉絲專頁| 新北市土城區祖田里
實作工程 55 改善議題 ઊ 木製花架設置 ઊ 舊牆面美化、導覽地圖建置 ઊ 透水鋪面改善 ઊ 花圃設置 ઊ 休憩座椅設置 ઊ 社區工作坊7場 營造成果 ▲ 在培力工作坊時邀請學員一同實作學習、綠美化,透過增加「溪頭老街fun輕鬆」亮點,串聯前幾 年營造點「水生態親子公園」與「上善池生態園區」,走讀大安圳。 將被車輛占用的空地改造成綠美化景點,無論 單車族、坐輪椅長輩、附近民眾或是喜好拍攝 者都可以在此駐足休憩,有一個放輕鬆的園地 可坐、可站、可運動,更是溪頭老街說故事的 導覽站。 結合輕旅行規劃,由媽祖田捷運站開始,進入 「溪頭老街fun輕鬆」說故事、大安圳賞蝶 步道、龍泉路生態導覽、水生態親子公園、上 善池生態園區及桐花公園遊程,讓媽祖田成為 大臺北地區的亮點,兼顧在地人居住與交通安 全,營造地方特色永續發展。
三鶯水文化故事綠島 結合生態永續與在地環境特色 朝向「環境教育場域」認證 ▲ 改造前 ▲ 改造後 三鶯水資源回收中心位為新北市鶯歌區,是國內首座結合綠地景觀公園、汙水處理設施 地下化的水資源回收中心。 新北市環境文教協會與水資源中心認養建物旁的綠地作為環教基地,推動與在地居民一 起規劃自身生活環境,並於今年度持續精進深化,以推廣水資源應用、文史推廣為目的, 結合鶯歌文化特色,創造與自然和諧的實作地景。 計畫單位| 新北市環境文教協會 施作地點| 三鶯水資源回收中心邊坡綠地(新北市鶯歌區館前路360號) 輔導老師| 郭雅萍 老師 粉絲專頁| 新北市環境文教協會
實作工程 57 改善議題 ઊ 水裝置系統設置 ઊ 林下行人座椅設置 ઊ 綠美化植栽區 ઊ 古窯造型花架設置 ઊ 社區工作坊13場 營造成果 ▲ 新北市環境文教協會與三鶯社區尖點科技志工隊、新北市陶瓷釉藥研究協會、三鶯區各學校兒童、 社區青年志工與社區民眾,跨組織、社群一起協助完成。 本次計畫以生態永續與河岸文化景觀為規劃主 題,在民眾參與設計規劃與施作下,運用水資 源中心再生水,規劃天然澆灌與滴灌系統,引 導再生水支持林下景觀植栽。 並以三峽孟宗竹製作休憩坐椅與花架,其中花 架型式參考四角窯爐為雛形,種植綠籬灌木與 爬藤植物創造視覺景觀,讓民眾有兼具休閒與 生態觀察的空間。 期望未來與三鶯水資源中心形成一個具有水資 源、水環境與水文化特色之環境教育場域,爭 取環保署「環境教育場域」認證,引領更多民 眾進入本園區。
111年度新北市社區規劃師計畫58
成果發表會 59 111年度新北市社區規劃師計畫,於111年8月28日齊聚新北市土城區祖 田兒童遊戲公園舉行「社規師暨營造點成果發表會」,現場共有21組團隊分 享社區環境改造成果。 以「社區好人x好物x好空間」為主題,延續新北市社區夥伴們共創友人、 宜居的在地景緻,並邀請營造社區透過展示與眾人分享社區好空間,藉此促 進交流互動,吸引上百人到場參與,並由新北市市長侯友宜帶領觀摩,共同 見證新北社區規劃的精神,扎根地方與公部門一同營造社區風貌。 111 年度新北市社規師暨營造點成果展 迎來成果 展現新北的繁星亮點
111年度新北市社區規劃師計畫60 新 北市政府長年培力在地能量,協助社區營造人才之養成,並持續推動社區 環境議題探討及實質改善;鼓勵營造貼近在地生活,讓環境更加符合所需。 在歷經十多年的累積與社區伙伴共同奉獻心力下,新北市社區活力成效斐然。 除了成果靜態導覽,並以成果觀摩、交流分享等形式舉辦,由社區團隊透過成果 發表簡報呈現計畫成果,鼓動各團隊藉由營造過程中的甘苦分享,將經驗交流、 凝聚情感,展現社區規劃在新北的繁星亮點,並將社區規劃的深度與廣度集結呈 現,讓新北市社區能量傳遞至大眾。 1|市長侯友宜與社區熱情參與。 2、3、6、7|市長侯友宜為學員及社區頒發感謝狀。 4、5、9|市長侯友宜帶領觀摩社區成果,共同見證新北社區規劃的精神。 8|開場表演:拾憶柑仔店-擊出幸福。 10、11|社區分享、交流成果。 1
成果發表會 61 2 3 4 5 6 89 1011 7
111年度新北市社區規劃師計畫62 111年度實作工程社區 感謝有您 土地公、雙溪學--歷史建築空間活化 新北市立雙溪高級中學、注腳雙溪工作室 香草與五感廚房再造 致理科技大學X寧靜海香草園 萬里記憶中的紅磚房 致理科技大學X此木窯 化腐朽為綠意 森活大市管委會 大崁里愛善心田園 新北市八里區大崁里辦公處 小水車大夢想行動2.0 新北市三芝區福成社區發展協會 海灣新城之公共綠地美化 海灣新城管理委員會 攀上老街分駐所~綠圍籬美化計畫 深坑里辦公處、新北市深坑商圈觀光發展協會、 新北市深坑區公所 GLOCAL-再現百年光點石屋之路 石碇螢火蟲書屋 永安青銀共學環教基地 石碇區永安里辦公處 療癒之鄉-OLD YES 財團法人老五老基金會 韌性溼地 生態永續3.0 社團法人新北市全民終身教育發展協會/ 新莊社大溼地服務隊 打開山神城堡-山城魚籠 新北市坪林區石��社區發展協會 奇幻的植藝旅程 財團法人崇光女中文教基金會(新店崇光社大) 生態雙和香藥草花園2.0 社團法人新北市知識重建促進會(永和社大) 窗前尋丈地、再綠文史館 新北市礦業退休人員交流協會 河岸觀景休憩綠廊道 新北市瑞芳區三貂嶺社區發展協會 點亮瑞芳延伸曲 瑞芳老街文化觀光推展協會 車頭頂社區空間改造計畫 新北市瑞芳區光復社區發展協會 溪頭老街fun輕鬆 新北市土城區祖田里辦公處 三鶯水文化故事綠島 新北市環境文教協會
63 111年度培力工作坊結訓學員 邱安瑋 陳郁欣 胡麗雲 林美慧 賴季君 黃品富 連淑華 官釗鈱 陳奕晴 柯瑞和 林育生 蔡美淨 蔡淑瑛 楊傳人 劉旭輝 沈三家 林梅芳 詹亭瑄 胡美雲 楊國龍 簡東雨 范秀芬 沈靖家 柯宛伶 柯茂琳 吳政德 陳穎慧 陳思妤 劉善鈞 簡佑恩 呂惠美 許質榮 曾遠鳴 張月蘭 鄭朝仁 王逸甄 傅林秀琴 何美珠 蘇進義 林群洲 許時芳 鄭金發 鄭雅芳 鄭金在 黃靖惠 參與其中
111年度新北市社區規劃師計畫64 111年度新北市社區規劃師計畫|成果手冊 指導單位 內政部營建署 主辦單位 新北市政府城鄉發展局 執行單位 禾拓規劃設計顧問有限公司 社區輔導 吳盈慧、林士堅、王耀東、余佳珍、莊鎮戎、郭雅萍、陳蔡青昔、莊雲竹、張哲偉 初版 中華民國111年10月 版權所有‧翻印必究(未經許可不得刊印或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