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tories.isu.pub/63251769/images/7_original_file_I0.jpg?width=720&quality=85%2C50)
1 minute read
直到接觸你的溫度,我才確定你的存在—《美麗境界》
from OBSERVE.NTHU 清華雙週報 VOL.05
by 清大媒創
以下介紹與觀影心得可能會影響觀影體驗,請斟酌觀看。
本片描寫 1994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同時也是飽受思覺思調症所苦的約翰.納許,從大學時期到獲得諾貝爾獎的故事,並榮獲 2002 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及最佳女配角。本片的劇情鋪陳到位、轉折精彩,對於精神病患者的世界觀也描寫得十分清楚;缺點是片中對於納許提出的重要學說「納許平衡(Nash equilibrium)」幾乎沒有著墨,難以讓人了解究竟納許對人類做出什麼偉大貢獻。但整體而言瑕不掩瑜,不論是對納許有興趣、單純想享受感動,或想對精神疾病有更多了解的觀眾,都是十分合適的。
Advertisement
孤僻的天才
本片前半部從納許的視角出發。納許是個聰明卻孤僻的人,是卡內基獎學金校內的唯二得主之一,但卻與其他人格格不入,也常常缺席課程。當他的同學們都已經完成學術論文畢業時,他仍苦心觀察著草地上鴿子的運動,一心想找出屬於他的原創理論。但一切似乎沒那麼順利,納許的同學不看好納許並多次羞辱納許,在一次聚會下,同學們慫恿他去追求一位金髮美女,納許靈光乍現,從這當中思考出酒吧各個男女該如何選擇,才可獲得對自己及群體最大的利益,找到理想的另一半,也推翻了亞當斯密假設人僅考量達到自身最大利益的經濟學理論,此刻他對苦思已久的賽局理論豁然開朗。
不過並非一直如此順遂。納許在撰寫論文的過程中仍遇到了一些瓶頸,壓力大到出現一些異常的行為,幸虧有室友的幫助,才順利完成論文獲得普林斯頓大學數學博士學位。這段時間納許十分幸運,軍方相中他擅於破解密碼的能力,邀他協助解開蘇聯透過刊物傳遞的暗號。納許到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任教,在課堂上認識了美麗的艾莉西亞,儘管納許十分不擅於社交,行為舉止也十分怪異,納許幾次的浪漫舉動卻十分得艾莉西亞歡心,最後兩人結為連理。
學習遺忘
後半部分劇情急轉直下,在納許與常人的視角間切換。在艾莉西亞懷孕後,一切變化得太快,納許的破密工作被蘇聯盯上而有了生命危險,為了保護艾莉西亞,他急著將她趕回娘家,而此刻艾莉西亞也越想越不對勁,經過醫生診斷,發現納許患有思覺失調症,許多他熟悉的人事物,其實都是不存在的。
「想像一下,如果你發現你最珍惜的人、地方及回憶並沒有死亡或消失,更糟地,它們從未存在——那是一件多麼恐怖的事。」
用這句話形容納許的處境再也適合不過了。思覺失調症患者最大的痛苦是分不清楚是真實或虛幻,對著空氣說話,連被當成怪人也成了他的生活日常。所幸,愛著納許的艾莉西亞始終陪伴在他身旁,成為他在生活、工作及心靈上的支柱。他們的關係的確緊繃過,納許因為影響研究工作停止服藥。,甚至因為產生幻覺差點害死小孩。這樣的生活不管是對於患者或家屬都是極大的折磨,電影中就有數幕演出艾莉西亞一身扛起許多事務,情緒崩潰的場景。
在經過許多波折後,艾希莉亞將手放在納許臉頰上,讓他用心體會真實的溫度,而非腦中的思緒,納許也逐漸學習無視身邊腦中想像出來的人,這個過程在電影中是值得玩味的。先前那些腦中想像出來的人,轉化成他心中的另一種聲音,陪他度過各種難關,而他也將生活重心轉移到真實事物及艾莉西亞身上,並重返正常生活。故事的結局是美好的,納許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家庭與事業兩者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