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MEN #039 Chatroom

Page 1

JMEN ↗ BUSINESS ↗ CHATROOM

關於彭浩翔

自幼熱愛電影的,曾任亞洲電視喜劇綜藝科的節目編劇,並在報紙與雜 誌撰寫影評及小說,多年來製作過大量電影,包括《買兇拍人》 、 《大丈 夫》 、 《公主復仇記》 、 《出埃及記》 、 《維多利亞壹號》 、 《伊莎貝拉》 、 《志 明與春嬌》等,曾獲香港電影金紫荊獎最佳編劇、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 新晉導演及最佳編劇,其作品受邀參加過東京國際電影節、柏林國際電 影節、烏甸尼斯遠東電影節等,今年由他執導的《春嬌與志明》曾佔據 2012 年港產電影票房第一位,後來同由他出品的《低俗喜劇》打敗,截 稿時後者票房超過港幣 2,800 萬元。

L_ 盧永仁博士 P_ 彭浩翔 L_ 昨天我跟兒子說,星期天爸爸要工作,要訪問一位 uncle, 他今天回港投票。

P_ 下次你說哥哥吧!我已經變成 uncle 了! L_ 哈哈!我兒子知道你拍過《春嬌與志明》等電影,但他只有 10 歲,沒份看。他要我問你為何只拍三級片?

學或中學演講時有很多人問我,為何想法如此天馬行空?其 實對我來說那些想法不是天馬行空,我反而會驚訝為何沒人 從這方向想?

L_ 因為在傳統教育之下的,將你剛才所說從側面看事情的方 式完全抹掉,只叫你從單向想。其實國民教育未必一定是壞 事,但國民教育並不應只教你從一個角度看事情。

總是在拍三級片

P_ 實不相瞞,我一直打算拍一套兒童片。事緣我哥哥有對囝

L_ 回頭說你的學業。整天走堂激發了你現在的創作空間。

才能看。即是說,他要到十多年後才知道二叔原來這麼有才

P_ 我要強調,不要以為走堂是好的。我不喜歡學校教育制度,但

華!其實去年我寫過一個兒童故事,然後拿給太太看,她看

我看很多課外書,比有上堂的人更多。我在很小時候讀了柏揚

完故事大綱後說,這是一齣兒童演的三級片!不要以為找兒

的《中國人史綱》和《資治通鑑》 ,我覺得比上歷史堂更有意義,

童來演就能讓你的姪兒看吧!

P_ 對呀,都是三級片來的。

彭浩翔絕對是今年電影界的風雲人物。 他的最新作品《低俗喜劇》大收旺場,打敗了同樣由他執導的《春嬌與志明》, 登上 2012 年最賣座電影的寶座。現時長居北京的他, 專誠在 9 月 9 日立法會投票日回港投票。 與他份外老友的盧永仁博士趁機邀約他到上環蘭芳園一聚, 場景是地道「茶記」、人物是兩位土生土長的「香港仔」、 故事圍繞政治、教育、電影、文化等,語調通俗, 內容深刻,這場戲叫「通俗對話」。 TEXT_ODE SUNG PHOTO_JERRY CHOI SPECIAL THANKS TO LAN FONG YUEN FOR THE PERFECT LOCATION

國的價值觀與全球價值觀不同,我非常贊成!

囡,姪兒才 5 歲多,想看二叔的電影,我哥卻要他 18 歲後

L_ 你都是過不了電檢署!

通俗對話

P_ 我亦贊成有國民教育,問題是應該教甚麼?若是討論為何中

L_ 我覺得你拍電影很 idealistic,只拍自己喜歡的,不以市場為 主,不是看賺多少錢。

我也看了嚴家其的《文化大革命十年史》 ,全部都是中學時看 的。而我看每種書都看正反兩方的觀點,吸收不同方向。

L_ 這就是我們常常說的三維思想模式,我在 2000 年與高錕教 授合作,於數碼港開了一所國際化的學校,叫弘立書院,昨 天是開放日,過去數年都有數百個家長來聽我們的演講,昨

P_ 我要在此澄清,很多人這樣看我,因為覺得我以前拍的戲很

天突然來了千多人,我想是因為最近的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爭

怪雞。其實我是以市場為主的。就像打仗,你要有 25 萬人

議。那麼,你讀書的時候是否就想當導演?因為你初時又寫

才能登陸諾曼第,當你只有 400 人時,只能打游擊。打游擊

書,又當編劇,做了很多事情。你還記得我們何時認識嗎?

有一種方法,正規軍登陸戰有另一種方法。所以我過去不是 不看市場,而是選擇另一種方法。例如我第一部戲《買凶拍 人》只得 15 日時間和 400 萬資金,加上沒有大明星,所以 會選擇一個較獨特的題材。很多人拍電影想拿最大功約數,

當初想做明星

P_ 是做謝霆鋒與何嘉莉的廣播劇,叫《我想哭》 ,你聲演你自 己,故事是我寫的。我蠻喜歡那故事!其實我中學時代已

最好連外星人來到都會看,但當你想擊中所有人,就沒法命

經想做導演,但一開始是想做明星,考了兩年演藝都進不

中目標。有人問為何不拍《星願》 ?你沒有張柏芝怎拍《星

了,女友便揶揄我,問我有否留意戲中人,很少像我這副模

願》 ?就像你明明只得一枚九筒,卻想做十三么!

L_ 這又回到剛才所說,很多人覺得你的戲怪雞,因為你選的題

樣?到後來我知道有個崗位叫導演,工作是在片場罵人和跟 女明星傳緋聞,我覺得 ok 喎!便開始很想做導演,但完全

材與角度都與別不同。這與你成長有沒有關係?是否受過甚

不知道導演是幹甚麼的。之後報了一個編劇班,是林超榮教

麼刺激(笑) ?

的,再跟他進了亞視做綜藝節目的編劇,那時入亞視是很好

P_ 我想最大的刺激是升中學時我父母離異,我媽媽很忙,要照顧

的事,沒人看的,可說是個實驗場地,我一直都很 proud of

三個孩子,又要上班,所以成長階段我是沒人管的,整個中學

在亞視工作過,直至上星期的《ATV 焦點》 ,它的成功之處

基本上未做過功課與不停逃學。現在去舊生聚會,很多同學不

是終於成了一次焦點,反正一直不看,都不知怎樣杯葛。

記得我,因為沒人見過我,就算我回到學校也不去上堂,會走

L_ 從當時起你便想當導演。

到美藝室「鋤大 D」 。這一定程度上讓我脫離了教育制度的束縛。

P_ 對,但一直找不到門路,便先做文字創作,開始寫影評、專

L_ 你的創意就從這裡來吧?

欄、出書,然後再寫廣播劇。後來 YT(俞琤)問我這個「小

P_ 其實每個人都帶著創意,只不過教育制度把它磨滅了。到大

朋友」想幹甚麼?便給我機會在《無字頭七八九》開咪。

217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