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 Vie Apr. 2013_no.108

Page 1

2 0 1 1 年 金 鼎 獎 〈 最 佳 時 尚 與 生 活 雜 誌 獎 〉 榮 耀

Life Is A Design.實踐生活美學的第一媒體

Apr. 2013 No.108 每月 5 日出刊

定價HKD49元

NTD198元

lifestyleëarchitectureëvisionëinteriorëelites

CHINA ARCHITECTURE NOW & FUTURE

中國建築的現在與未來

集團編碼1GMV108 書店退書日期102年6月4日

世 界 的 天 際 線

• 中國當代建築風格四部曲,瘆ⁿᡬ獨家觀點 • 創作今天、想像未來!⤱‫ؘ‬ᶄ礈ߓ䇂Ღ䩒ᆼᬢ:ᴖㅔ઴뺓㲭㙣뺓⥽璶뺓⦢⣗⧎뺓ᴖ睗뺓㲭➮뺓篓㏫洂뺓޷ᚯ㶍

• 後京奧時代,ұা䏑䉢䇂✤焠Ღ䩒ᬢ쟝篓ᡗ⧟뺓壀ߗ뺓䘴⣗ᣞ뺓癨➒⧎뺓ਹ熕뺓⪅Ǜ⟩ 癨៾ᣞ뺓䣼⟆뺓蓍⾚뺓㲭⚋뺓ɇ⧟ • 大中國小城市,人文場域新建築:上海金陶村村民活動室、西安唐大明宮遺址、昆山採摘亭、陝西玉山石柴、成都蘭溪亭、 成都新津知藝術館、陝西韓城市狀元及第私家院群落、中國國際建築藝術實踐展四號住宅、上海螺旋藝廊、上海周春芽藝術研究所 • 中國是一座收藏世界級建築的博物館。20座大城50件劃破天際線的現代建築巡禮


Cover Story

世界建築 封 面 故 事

CHINA ARCHITECTURE NOW & FUTURE

ɽਟ 2008 年的奧運、2010 年的世博,當全球聚焦於中國,繁衍出的是高度西化的中國印象,大量的建築物如雨後春 筍,建築師們視中國如戰場,競相表現建築最大的可能:彈性與空間、前衛和未來感,因為在這塊土地上,全面化 的都市更新設計就像是一場劇烈的革命。 建築大師萊特(Frank Lloyd Wright )說過:「我們不會有自己的特色,直到擁有屬於自己的建築。」這句話也 說明了建築不只是建築,而是具體地表現城市的歷史軌跡以及文化內涵。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建築師張永和,同時也 是將中國建築藝術推向國際的推手曾經表示:「幾年內的時間,中國建築師將迅速崛起於世界舞台!」此外,還有

2012年獲得普立茲克建築設計大獎的王澍,都印證這些年來中國已不再盲目追求西化及全球化,而是逐漸回歸對文 化和內在底蘊的重視;普立茲克先生表示:「這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步,象徵中國在建築發展方面所發揮的重要 作用獲得世界的認可。」 這場史上最浩大的建築接力賽,正在中國發生,而我們樂見其成。

130


築的天際線 世界建築的天際線

Part1 中國

建築印象:阮慶岳中國建築的演進觀點

Part2 中國

後京奧時代,建築的未來式

中國

.最具影響力建築師 — 張永和、王澍、朱璶、李曉東、張雷、 王昀、 馬清運、劉家琨 .中國新生代建築師 — 馬岩松、董功、祝曉峰、陳旭東、吳鋼、童明、 柳亦春&陳屹峰、齊欣、王敏、標準營造、仲松

Part3 中國

世界的交際線,建築地圖50+

.中國人文場域建築10+: 上海金陶村村民活動室、西安唐大明宮遺址、昆山採摘亭、陝西玉山石柴、 四川成都蘭溪亭、成都新津知藝術館、陝西韓城市狀元及第私家院落群、 中國國際建築藝術實踐展四號住宅、上海螺旋藝廊、上海周春芽藝術研究院 .不可錯過的大師之作50+: 北京、上海、廣州、杭州、寧波、天津、四川、安徽、成都、 重慶、 南京、江蘇

Plus+ 北京V.S上海

大城小巷的建築散步Hot spot

.台灣建築人.上海散步:旅美建築師胡如珊 .美學藝術家.北京散步:中國音樂家陳薩

企劃_葉靜芳 視覺設計_朱嘉英 文_葉靜芳、藍宥寧、陳玟晴、柯維玲、姚林書、吳家倫、鄭雅恩、孟玉芳、卜天、董美圻 攝影_宮元書、趙昀、司成毅 圖片提供_3Gatti、10 DESIGN、MAD、IAPA、OMA、HASSELL、HENN ARCHITEKTEN、RTAOFFICE、TM Studio、NL Architects、SPARK architects、SURE Architecture Ltd、UNStudio、Kengo Kuma and Associates、 Playze、Rem Koolhaas、RhineScheme GmbH、schneider+schumache、Zaha Hadid Architects、URBANUS都市實踐、MADA s.p.a.m.馬達斯班建築設計事務所、朱璶建築事務所、張永和非常建築、方體空間工作室、業餘建築工作室、張雷聯合建築事務 所、李曉東工作室、設計共和、家琨建築設計事務所、許李嚴建築師事務所、德默營造、維斯平建築設計事務所、直向建築、 大舍建築工作室山、水秀建築事務所、上海創盟建築公司

131


Cover Story

Part1

中國建築印象

中國

封 面 故 事

阮慶岳的新中國建築觀點

當代建築演進四部曲 後京奧時代,要預測中國當代建築未來式,得先回顧過去20多年來,中國現代建築到 底經歷了怎樣的一個轉變與發展。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系主任阮慶岳教授,提出 了幾個觀點。 文_姚林書 攝影_許翔、宮元書 圖片提供_朱璶建築設計事務所、家琨建築設計事務所

建築的未來式 建築地圖 60+ 散步:北京 v.上 s海 圖片提供◎朱璶建築設計事務所

132


世界建築的天際線

《觀點

中國

2:海歸派》

將建築從國家體制中解放出來 國現代建築的起跑,在於政經結構的轉變。

中90年代前的中國,建築由政府主導,大型案子全由

中央建築設計研究院掌舵,但90年代後,經濟起飛,資 本主義蔓延,民間案子大增,恰好這時改革開放後首批 赴美留學、以張永和為代表的建築人「海歸」了,加上 城市快速發展鋪陳出許多個人事務所,開發商以及私人 建案因此捨棄僵化的國家設計院,從民間去挖掘適合的 設計團隊。 在這樣的背景下,阮慶岳認為:「張永和的影響大概 從20年前開始,他把中國現代建築既有的模式從國家體 制中解放出來。」

一位在威尼斯雙年展上展出的中國建築師,甚至跨足設 計服飾、家居用品,導入西方商業設計的概念。張永和 闢出了一條新路,大約十年後,另一批海歸派建築師, 像是馬清運、朱璶、王昀,以及本土派的劉家琨等人也 投入這個模式,爆發出個人經營的事務所一面倒、頂替 國家建築事務所的現象。 「當時優秀的建築師都不願意進入國家系統,只願進 入個人事務所,國家設計體系搖搖欲墜,直到北京奧運 才出現轉變。」

1992年回大陸後,張永和成立了第一家個人事務所, 開始以「非常建築」的概念實踐建築理念。他開創出許 多第一:第一個將美國建築教育體制引入中國,也是第

《觀點

3:全球化》

京奧 釀出建築競技場

2

008年的京奧和2010年的上海世博,讓中國成了全球

建築師的競技場,也引進大量外國公司。但依照規 定,國外的建築師進來,必須與官方建築事務所合作, 而這種國外明星建築師搭配國內建築師合作的模式,意 外地讓國家設計院起死回生。 「京奧的重要性,在於它在中國中央內部產生一個辯 證效應。引進外國建築大師、介紹他們作品,最重要的 不在於推銷給世界,而是推銷給全中國人民,讓一般老 百姓接受像鳥巢、水立方、中央電視台這類現代建築, 也等於宣示了這就是未來的房子。」阮慶岳認為,它等 同於對國際宣告中國建築已經進程,宣告中國的當代建 築長得跟世界先進國家一樣;另一方面,它也在引導一 般百姓對未來住家、城市的想像,是整個心理層次的扭 轉。這場辯證同時也是全球化和本土派間的辯證,透過 京奧,全球化路線全面取勝。

圖片提供◎家琨建築設計事務所

133


Cover Story

封 面 故 事

《觀點

4:本土派》

Part1

中國建築印象

斷垣殘壁中、尋找自我定位與反省 國建築現代化的進程,其實就是一場到底要追

建築的未來式 建築地圖

之後,海歸派、本土派兩條路線就同時存在著。若說 海歸派以張永和為代表,那本土派的代表就屬2012 年獲得普利茲克建築獎的王澍、以及在成都的劉家 琨。」 90 年代前期,中國對國外思潮一片嚮往,帶回西 方觀點的海歸派因此掌握了主導權;但到了 21 世紀 初,情況產生變化,國外展覽開始進來邀展,國際雜 誌也開始對中國建築產生興趣,但海歸派的設計和西 方太像,於是國外建築界、媒體、評論把目光放到本

此也開始調整路線,和本土派的界線越來越模糊。 雖然北京奧運和上海世博觸發了中國對全球化的渴 望,但也因為政府為了讓城市快速現代化、急著拆掉 舊建築,刺激出了建築界另一股反動的力量。在民間 一片呼籲保留北京舊胡同、悼念上海石庫門的聲音 中,王澍這類以舊建築材料和元素、作為設計思維的 建築師,備受國際矚目。 「做為一位當代建築師,王澍的概念卻是反現代 性,他基本上是一個反對者,反對中國城市目前的發 展方向。」 本土派建築呈現方式之一,就是對城市快速現代化

土派上,王澍、劉家琨等人漸受關注,而海歸派也慢 慢意識到在向國際推銷作品時必須提出本土思維,因

的反動,而這波反動,加上公民意識的抬頭,造就出 新一波的公民建築。

中求全球化、還是該尋求自我的辯證!「90年代

60+ 散步:北京

《觀點

5:公民建築》

v.上 s海

中國當代建築的下一個十年 澍對現代性提出批判,儘管得到學術界尊重,

王卻難以在市場上形成影響力。他的觀點未被政 府與資本家接受,整座城市發展還是控制在大量開發 的方向上,整個當代建築美學還是由商業主導,但卻 觸發出反省的聲音。建築界開始思索、質疑建築到底 是為誰而做? 「過去二十年來,中國發展現代建築一直在迎合西 方的價值觀,迎合投資者和業主的想像,很少在思考 民眾的需求,很少討論老百姓究竟要什麼樣的房子和 城市,脫離了誰是真正使用者的問題。」

這波針對資本主義的辯證衍生出了公民建築。過去 幾年,幾位台灣建築師,像投入川震重建的謝英俊、 在宜蘭深耕人文建築的黃聲遠,都在大陸受到相當的 肯定,而他們的作品正反應出公民建築的精神。 阮慶岳認為,過去建築服務的對象是政治權力,要 宏偉、宮殿式的建築,後來慢慢移轉成資本權力, 但資本家想要的是假象的幸福,這兩個階段都脫離現 實,而這第三階段就將進入到社會性,也就是公民建 築,真正與人民相關的建築。

●阮慶岳

攝影◎許翔

淡江大學建築系畢業,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建築所碩士。現任教於元 智大學藝術與設計系系主任。同時創作文學、建築評論與策展。文學 著作包括《林秀子一家》入圍 2009 年英仕曼亞洲文學獎、《凱旋高 歌》獲得2004台北文學年金獎,建築著作包括《建築師的關鍵字》、 《弱建築》、《下一個天際線-當代華人建築考》等20餘本。同時也 是策展人,主要策劃建築展覽,包括2006年策展《樂園重返:台灣的 微型城市》,代表臺灣參展威尼斯建築雙年展。

圖片提供◎家琨建築設計事務所

134


世界建築的天際線

圖片提供◎朱璶建築設計事務所

中國未來十年我認為公民建築這條路線會慢慢 出來,跟另一條路線產生辯證;或許很難替代 掉資本權力主導的方向,但會形成一股制衡力 量,適時修正,不讓它過度膨脹。 阮慶岳

攝影◎宮元書

中國

圖片提供◎家琨建築設計事務所

135


代中國面貌的成形過程。

—張永和

—仲松

建築師必須為建築賦予更完整的意義。 —王敏

現代建築既根植於當地文化的底蘊, 又能與傳統元素相結合。 —Juhani Pallasmaa

不應該只是建築物的改變而已,最重要 的是整體的發展性。 —馬岩松

散步:北京

“ 每一個富有責任感的建築師都會認識到,我們的設計 是為未來和下一代而創造的。 —Francesco Gatti

50+ v.上 s海 圖片提供◎張雷聯合建築事務所

—Pritzker Prize jury chairman, The Lord Palumbo

建築地圖

中國當今的城市化進化,正在引發關於建築應當基於傳統、還是只應面向未來的討論。

能與本土文化對話的建築才有價值。 —馬清運

Part2

建築的未來式

“ 任何建築需要給人帶來視覺的感受,人本的體驗。 —朱璶

中國建築印象

“ 身為一位中國建築師,更重要的使命是致力於當

136

尊重傳統而非「重現」,必須有現代意識在其中。

— 王澍

到對地方狀態的深思。

“ 我相信從一個廣闊的視野開始,最終會回歸

封 面 故 事

˛੽‫ݚ‬፞‫ڟ‬ΐվഒ‫ٲ‬΢ʙႍࡳि ‫ڑؖ‬ဘվಢࡘĂф‫ސ‬ᐖཎ཭୪̈́ Ρ߀ઝ˸ൖϫĄ! ę̴‫ك‬

Cover Story


世界建築的天際線

部分中國建築師作品已經成為中國豐富的建築和文化中的現代文化資產。

“ 借鏡於中國傳統院落思想,展現出屬 於21世紀的新建築。

—王輝

—Zaha Hadid

“ 更貼近中國文化的層面,才是回歸 本質的解決方案。

—Glenn Murcutt

—陳旭東

“ 如果城市是一個會呼吸的人體,那建築肯定是人體中的一個細胞。

中國

“ 中國在城市規劃和設計方面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

“ 我覺得建築的未來應該是地域性和

對建築學能有所貢獻,能作為你對當代社會的一種 態度,這就夠了。

“ 什麼能代表中國?我們能講的是地域,根據每個

中國關於城市化的發展是應該保持傳統建築,還是 應該著眼於未來?

—Alejandro Aravena

“ 讓建築彷彿具備「禮讓」的

應該對當代建築有自己的貢獻,而不是刻意去形 成和西方建築之間的對比或者抗衡。 —祝曉峰

氣質,是一種安靜且純粹的 —齊欣 建築美學。

—李曉東

城市形的不同而做不同的建築。

—柳亦春與陳屹峰

—張雷

現代性的結合。

—Thomas J. Pritzker

137


Cover Story

封 面 故 事

最具影響力建築師

中國建築印象

张永和 建築是對古典文 化的保留

張永和為第一批文革後赴美學習的建築師,創造了許多中國當代建築界的第一,更引入了 現代建築教育於中國。對他而言,建築最大的價值是被人使用,他以寬廣的文化與社會性 角度來思考建築,更致力於中國城市當代面貌的建立,可謂中國當代建築界的重要推手。

Part2

建築的未來式

文_藍宥寧 圖片提供_非常建築

建築地圖 60+ 散步:北京 v.上 s海

若不可不提到張永和,這位對中國當代建築領域

說起中國最早在國際上獲得聲譽的建築師,就

亞洲許多優秀的建築名揚國際。入籍美國的張永和, 父親為張開濟,兩人為中國建築在不同時代都帶來不

以及教育帶來影響的建築師與建築教育家,歷年來完 成眾多創新的設計作品、屢獲國際建築獎項,積極地 將研究學理帶入實踐,更是首位成為普立茲克建築獎 評審之一的中國建築師、並擔任麻省理工學院建築系 主任;除了眾多建築作品之外,更跨界商業、出版、 藝術、教學等領域,讓張永和早已站在世界的浪潮 上,不論在美國或中國建築界中都可謂影響力十足。

同的影響;父親設計了半個北京城,從天安門觀禮 台、北京天文館、到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等,原本心 繫留學之夢,卻因為戰爭爆發而心願未了,直到張永 和基於對美術的喜好,接受父親建議朝向建築領域學 習,之後成為首批赴美深造的留學生,才算承續了父 親的建築夢。 在舊金山待過許多事務所,完成自己第一個的住宅 案後,於北京成立「非常建築」,其意來自於「非 常規」,只要是「非常建築」他都感興趣,也意味 對中國主流建築的熱潮以及過於強調造型的思維提出 反省。張永和認為建築師必須要實踐、而非僅在學術 的象牙塔裡鑽研,才能真正建造出適合居住的空間。

建築的非常之源 對許多人而言,這位中國建築師的名字想必不陌 生,曾與潘石屹合作長城腳下的公社地產案,集結了 眾多亞洲重量級的建築師,讓發展中的中國、甚至是

1. 景觀設計中把傳統的

1

138

庭院內的元素簡化成幾 個色塊和質感,如暗紅 色的木框架、灰色的 磚鋪地,灰白相間的石 子,種植扶疏有致的竹 林,把中式庭園的精華 質量勾勒出來。 2. 從四 合院中提煉,取了木、 磚、瓦等典型材料,用 非常規的使用和建造方 法來組織它們。


世界建築的天際線

他關注於建築的基本研究,從問題本質出發,例如組 織、場地、空間和材料等,而這些問題必須與中國城 市的景觀、傳統和文化一同考量。他也在2000年的 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上,第一次代表中國建築師參加, 並以提出竹化城市的烏托邦方案,成為國際上備受重 視的中國建築師。

以尊重而開放的態度面對設計 多年下來張永和經手不少的建築案,所呼應的並非 當前中國常見的地標性建築熱潮,而是一種深具文化 性、國際性的思路,不同於西方的現代性,也非僅是 對中國古典文化的保留,雖然沒有張揚的造型,卻讓 居者更能體驗空間的情境。他曾提及:「人是活在建 築裡的,建築對人在城市生活的密度影響甚鉅,但其

中國

實人對建築非常具容忍度,因為長期生活在劣質的建 築裡並不會有特別的感受,但是這就像你只要用過好 的瓷器,就很難回頭用爛瓷器,道理是一樣的。差的 建築不只是外觀差,整體動線設計以及材質使用都會 為生活帶來不便;簡而言之,好的建築應該是生活的 基線。」張永和多年來希望讓設計與生活產生聯繫, 並非只為了設計而設計,因此無論是對空間組合和展 現形式的研究,抑或對建構、構造、材料的探索,都 採取不斷研究與嘗試的態度。而這些歷程,也都清晰 地呈現在張永和1997年出版的《非常建築》作品專 集、2000年出版的《張永和 非常建築工作室專集 1、2》以及2012年在尤倫斯藝術中心所展出的大型 回顧展中,人們因而看到張永和對建築及生活的關注 來自於更宏觀的現代性問題,從城市的肌理、密度、

●張永和 1956年出生於北京,父親為建築師張開濟,取得保爾州立大學環境設計理學士、加 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建築學碩士學位。其後於舊金山建築設計事務所任職,1989年於 美國註冊建築師,1993年與魯力佳成立非常建築工作室。2002年於美國哈佛大學設 計研究院丹下健三教席授課;2005年擔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建築系主任。 1987年榮獲日本新建築國際住宅設計競賽一等獎第一名、美國「進步建築」1996年 度優秀建築工程設計獎,2000年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藝術貢獻獎(表彰於視覺藝術 領域突出和有創造性成就者)等。更跨界與出版眾多作品如英 法作品集《Yung Ho Chang AtelierFeichang Jianzhu:A Chinese Practice》、《平常建築》、JIA品家 家品葫蘆系列、服裝設計、電影等。

2 139


Cover Story

封 面 故 事

中國建築印象

Part2

建築的未來式

建築地圖

60+

人是活在建築裡的,好的建築

v.上 s海

應該是生活的基線。

散步:北京

140

3


世界建築的天際線

中國

4

文化,甚至於對生活的體驗都是現代中國城市必須考 量的議題。 除了建築,他所跨界的眾多項目如微電影實驗、商 品設計以及室內設計,無不實踐對生活的一種觀念。 以2012年完工的京兆尹案例而言,四合院的空間是 張永和持續關注的「院宅」議題,在此案中也深刻體 現他對於院宅應如何在當代被運用的解答。設計採取 傳統的材料、當代的做法,營造出一個低調而舒適的 環境;空間上尊重四合院的核心元素──院,考量一 座院子必須封閉又要兼具兩座院子連通的感受,他運 用懸掛式的八面屏營造出既開放又緊密的效果,形成 室內室外兩個院子空間的對比,而其餘的空間也圍繞 著院子展開。此外,材料上擷取傳統四合院中的木、

磚、瓦等,運用非常規的建造方式重新組織,並且讓 景觀設計簡化成幾個色塊,如暗紅色的木框架和灰色 的磚地,為了去除古代景觀的瑣碎,同時提鍊出空間 的質感。此建築也體現了張永和對於空間既開放又尊 重的思維,如此細膩而廣泛的涉獵,也讓他贏得了中 國當代建築之父的稱號。

3.4.原有的一個院子需要封起來,為保持兩個院子的感覺,因此 將封閉的院子做得盡量通透、明亮,用一個懸掛的八面屏營造既 開敞又親密的尺度。其結果形成一個室外一個室內的兩個院子空 間的對比。其它空間都圍繞院子展開。

141


Cover Story

封 面 故 事

中國建築印象

Part2

建築的未來式 建築地圖

1

最具影響力建築師

60+ 散步:北京

王澍 中國現代建築的 先行者

v.上 s海

王澍,2012年第一位獲得普立茲克建築獎的中國建築師,這位被稱為中國最具氣質的建 築師,攤開其經歷,即便沒有國外事務所的經驗與光環,多年來深根於中國建築界,以 一種現代性的手法結合中西文化,終於走出屬於自己的一條道路,也讓世界看見中國建 築師的獨特性。 文_藍宥寧 圖片提供_The 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

2

012年,當普立茲克建築獎頒發給中國建築師王

澍時,等於正式宣告在長期以西方文化主導的現 代建築中,中國終於走出自己的方向,也顯示出王澍 長久以來所堅持的建築之路,何其獨特與寬廣。

學識的養成 批判性的思考 擅長將中國古代「園林」與歷史文化融入現代建 築、以在地傳統和回收材料施作的風格,在在反映 出王澍對中國建築現狀的思考,而這與他的成長經歷 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生於新疆,長於新疆,土地與 人民的親密連結深刻影響了王澍的思考,而他也談到 由於烏魯木齊獨特的自然景觀,對於大片沙漠、農田 和地平線的感受遂成為他操作建築的重要思考因素之 一。此外,成長經驗也連結著王澍邁向建築之路:父

142

親為小提琴家,業餘時間喜歡從事木工,而母親則擔 任教師和學校圖書管理員,這個背景讓他從小對於材 料、工藝和中國文學、哲學保有極高的興趣與敏銳 度;而喜愛中國山水畫、書法與吹簫,更是他平日的 消遣,所累積的豐富學識以及對待事情的看法也與其 他人有所不同,甚至被視為特立獨行;曾經在碩士時 期參與《中國的現代建築如何走向世界》的研討會 中,就以中國沒有現代建築理論、沒有現代建築師與 現代建築的宣言,批判中國建築教育的現況。 此時期正是中國開放現代化建築的開始,王澍知道 建築學是邁向理想的必經之徑,只是他的學習歷程較 為特殊,碩士畢業、完成一項位於海寧的小案子後, 便長達八年深入現場與工匠一起工作。對他而言,能 夠學習最細節、最繁雜的營建經驗勢必能累積更為堅


世界建築的天際線

中國

●王澍 出生於1963年新疆烏魯木齊,1985、1988年畢業 於南京工學院(現東南大學)建築系與碩士,1988 年至 1995 年任職於浙江美術學院, 2000 年獲得同 濟大學建築博士,1997年在杭州創辦「業餘建築工 作室」(Amateur Architecture Studio)。現任中 國美術學院建築藝術學院院長、建築系主任,曾於 2010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榮獲特別榮譽獎、2011年 法國科學院建築學院金獎、同時被哈佛大學研究生 院(GSD)聘為2011至2012學年度「丹下健三」榮 譽講席教授、2012獲年普立茲克建築獎。

2

實的基礎,而這也是某種「心性」的培養,因為從一個 廣闊的視野開始,最終必會回歸到對地方狀態的深思。 即便沒有國外事務所的經驗與光環,如能篤實而堅定地 紮根,就會走出自己的一條路。

一種基本態度 建築本該與自然共存 早期因為母親作為圖書館員的影響,讓他早已廣泛地 涉獵西方文學與哲學,卻也開始省思作為中國人自身文 化背景所必須面對的課題,即擁抱國際的建築潮流與思 考,卻無法解決當前、當地的問題,這時東方文化逐漸 成為王澍的自覺觀念;於是觀看王澍的眾多案例,中西 古今貫通,透過舊材料詮釋現代、對環境、人文歷史的 密切關注,新的本土化就成為王澍設計上的特色,甚至 哈佛建築研究院的院長Mohsen Mostafavi也曾說:「他

3

1.擅長將中國古代「園林」與歷史文化融入現代建築、以在地傳統和 回收材料施作的風格,在在反映出王澍對中國建築現狀的思考。2.最 能代表王澍思想和工作特質的作品之一就屬寧波博物館。3.金華瓷屋 已宋朝陶瓷為靈感,光線折射具詩意。

143


Cover Story

封 面 故 事

中國建築印象

Part2

建築的未來式 建築地圖

4

60+ 散步:北京 v.上 s海

5

的作品實際上根植於現代主義,並非只是簡單地對中 國文化或西方建築形式的複製。」因此王澍所設計的 案子,也可作為他對於中國當代建築、中國城市化 的批判,如同他與妻子陸文宇所成立的「業餘工作 室」,代表一種基本態度,也是他對整個學科質疑的 一種思維,因為建築設計應該只是一種業餘活動, 生活永遠比設計重要。其中,最能代表王澍思想和 工作特質的作品之一就屬寧波博物館,也是在他獲 得2012年普立茲克建築獎中,評審團特別提出的作 品。寧波曾作為海港,沒落後許多當地建築都被拆 除,他以山為設計概念,映襯著周邊環境的地理特 色,並運用拆除後遺留下來的前朝歷史材料如毛竹、 磚瓦、青磚及缸片,再結合新材料,試圖打造出具有 新生命的建築並喚醒人們的記憶。隨著時間的延續,

144

6

表面材料記錄著歲月痕跡,不僅合乎環保永續的概 念,更傳承了歷史記憶與傳統寧波獨有的鄉土工藝。 在獲獎的同時,普立茲克先生也表示,這是具有劃 時代意義的一步,也代表中國建築師在理念的發展上 獲得了世界的認可,因為中國的建築與城市化建設對 全世界而言相當重要;此外,密斯羅凡德羅檔案館前 任董事Alejandro Aravena也談到:「王澍的作品是 恆久的,超越了目前城市化的難題,不僅保留了當地 的文化底蘊,同時也展現了國際化設計。」 但對王澍而言,能瞭解與重新認識屬於中國本有的 價值與文化才是真正重要的事情,當全世界都在談論 節能減碳的同時,他早已安靜地朝向自己的理想,讓 悠久的傳統與現代保持和諧,每件作品都深具世界 性、永續而不過時。


世界建築的天際線

中國

隨著時間的延續,表面材料記錄著歲月痕跡,

傳承了歷史記憶與傳統寧波獨有的鄉土工藝。

4-7.王澍的作品實際上根植於現代主義,並非只是簡單地對中國文化或 西方建築形式的複製,因此王澍所設計的案子,也可作為他對於中國當 代建築、中國城市化的批判。

7 145


Cover Story Story Cover

封 面 故 事

最具影響力建築師

中國建築印象

朱锫 建築是向大自然 攝影◎宮元書

致敬的真誠作品

不瞭解朱熧的人,因他設計的北京奧運數位中心,以及造型靈動、流暢的美術館對他產生好奇;有幸與他對談,會為他的謙遜、 博學所折服。蜚聲國際的朱熧總結自己的作品是「純粹和高品質的」,在他看來未來建築並非標新立異,而是人與人、藝術、自 然之間的融合;新生代設計師將超越區域性,以一種更為博大的愛與情懷,開創全新的建築形態。

Part2

建築的未來式

文_董美圻 攝影_宮元書 圖片提供_朱璶建築設計事務所

京城霧霾氤氳出鐵灰色的落寞氣氛,寬敞到可

建築地圖

北以騎自行車的工作室裡,身穿藏青色喀什米爾

60+ 散步:北京

毛衫的朱熧穿梭在設計師之間,壞天氣絲毫沒影響他 們熱烈的討論。與朱熧對話是件極難得的事,他的時 間被切割、分配地複雜而精準:和客戶洽談專案、和 團隊探討方案、站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講壇上、亦或 回到清華校園分享經驗……,休息雖少,卻贏得充裕 的人生體驗,這正是朱熧所期望的。

讓建築回歸自然 以純白色粉飾的辦公室內,朱熧娓娓談起近來的設 計作品:「這是我人生第二次去大理,這座城市充滿 神奇的能量,是一個非常完美的環境。」不久之前出 生在大理的舞蹈家楊麗萍邀請朱熧為她建一座劇場, 探訪之後,朱熧將劇場定義為「浮水印蒼山」。「這 個地方給我印象最深的不是人文,而是自然。」在朱 熧筆下,劇場前面映襯出蒼山,雲在低空撞擊山峰,

v.上 s海

1. 面積將近100,000m 2的“數字北京”,是北京2008 奧運會的資料控 制中心。尋求一種特定形式,向人們展示了一個放大了的數字微觀世 界。 2.OCT 設計博物館設計的目的是創造一個超現實主題的空間並且 帶給人和周圍環境超然的體驗。室內設計依附於一個連續的,沒有投 影,沒有厚度的白色曲面。

1 146

圖片提供◎朱璶建築設計事務所


世界建築的天際線

中國

建築師Thomas Heatherwick(與朱熧一起入選全球50 歲以下 5 位偉大建築師)拋開狹隘的區域性、擁抱自然 的命題。能打動人心,並在歷史留下痕跡的,不再是雄 偉、奢華的建築,而是向大自然致敬的真誠作品。

在自然主導一切的環境裡,劇場是自然的一種反映。建 築採半戶外式,分內部、露天、屋頂下三部分,人們可 以走上屋頂,鳥兒也能在劇場中穿梭翱翔。由古城到洱 海的那段距離,他設計了一條綠色通道,就像瀑布從蒼 山傾瀉而下,人們騎單車或滑冰鞋由古城前往劇場時,

兩條線索和一個原則

便覽盡蔥鬱美景。 另一個新設計是為導演王潮歌在五臺山打造的戶外舞 臺,朱熧反復思考:「怎樣的建築才能融於這樣一個自 然與宗教結合的環境呢?首先,它肯定不是一座廟!」 在朱熧的價值觀裡,自然遠遠高於一切,勝於宗教和人 類。他希望建築回到本源,讓這座舞臺最終能夠與山、 與風產生聯繫。 很多前輩深刻影響著朱熧的思想,但是他更欣賞年輕

朱熧所有的思維方式都遵循兩條線索,其一是對現有 建築的否定,比如大理的設計,就是顛覆傳統劇場侷限 於室內的形式,朱熧將它帶到戶外;還有正在實施的民 生銀行美術館,它的建成將預示未來美術館的一種新形 態。捨舊創新絕對是設計時考量的重點。 另一條線索是堅持任何建築都需要給人帶來視覺上的 愉悅及人本的體驗。所以形式、材料等都應和自然、氣

●朱熧 中國文化建築設計領域中最具影響力的建築師, 曾設計阿布達比古根漢藝術館、北京奧運會數字 中心等建築,獲獎無數,被美國媒體選為「當今 世界最具影響力的 5 位 50 歲以下建築師之一」。 2005年,朱熧在北京創建朱熧建築設計事務所, 持續深耕至今。 2

3

圖片提供◎朱璶建築設計事務所

圖片提供◎朱璶建築設計事務所

147


Cover Story

封 面 故 事

中國建築印象

Part2

建築的未來式 建築地圖 60+ 散步:北京 v.上 s海

4.蔡國強四合院改造,建築得到了充分的尊重與保護,被賦予的三個空間主題最北側的北房,老房子的木構架暴露,蒼勁有力,中間的北房被 定義為「中國畫」,內部以白牆為主,輕鬆而孺雅,南房被定義為「未來空間」,新老建築的衝突與對話,院落之間的彼此滲透構成了傳統與 未來的交響樂。

4

圖片提供◎朱璶建築設計事務所

候有關聯。建築是當地環境的縮影,坐落於自然中, 其功能更趨向於景觀建築。 至於朱熧的設計原則很簡單——當代、藝術化。 「為什麼這樣說?因為設計不可能重複或回到過去, 只能創作今天、想像未來。」所以當代性是朱熧的重 要立場,而藝術性則是個人偏好,「如果建築不具藝 術性,那麼工程師會比建築師做得更好。今天的一些 建築師還不如工程師,他們沒有那樣理性。」或許正 是基於這個原則,促使朱熧在文化建築上不厭其煩地 進行探索和試驗。

148

一張送給未來的藍圖 幾次造訪臺灣,朱熧深切體會由於臺灣的特殊處 境,導致很多精彩的設計師及作品皆不為世界所知。 政治、地緣、歷史等問題阻礙了臺灣文化的傳播力 度。「我深信臺灣有充滿智慧的人才,比如李安。」 如果有幸與臺灣合作,朱熧說自己仍會循尊重當地自 然和文化氣氛的主旨進行創作。 未來的理想城市是怎麼樣的呢?這個命題很難得到 準確的答案。在朱熧的想像中,「理想」取決於人們 擁有的公共空間比例。「人們可以自由走進任何地 方,處於流動和自由的狀態,享受空氣和陽光,而城


世界建築的天際線

建築不應該是單一的行業,它是文化、

科學、氣候、自然的綜合門類。

市裡充滿各式各樣的文化設施。」如果未來搭建一個 跨界平臺,朱熧會攜手藝術家、設計師、建築師、哲 學家等各領域的專業人才一起在建築上做出巨大的突 破。「我認為建築不應該是單一的行業,它是文化、 科學、氣候、自然的綜合門類,研究聲光電、磁力及 風,這樣才能打破現有的呆板形式,打造出現在前所 未見的未來建築。」在朱熧看來,未來的優秀建築師 必然要儲備各種知識,嘗試不同類型的創作,就像全 方位創作的藝術家。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棟Dream house。在夢中,朱 熧為自己建造出這樣一個家:「它像一個瓶子插在懸

中國

崖的峭立面。房子的一部分在懸崖外,一部分在洞 裡,一陰一陽、一正一負。夏天玻璃屋吸收光並產 生能量,洞裡卻保持涼爽;冬天玻璃屋貯備熱量,不 會寒冷。人時而在雲裡,時而低頭看到大海,外面是 大自然,裡面是小氣候。這樣的Dream house便是 解決未來土地危機的一種可能。」對於朱熧來說,無 論城市或Dream house,未來的一切將與自然融為一 體,讓人類回歸青山綠水的本源中。

149


Cover Story

封 面 故 事

最具影響力建築師

中國建築印象

王昀 在空間佈局中感受 建築的本質

Part2

建築的未來式

位於中國杭州的「西溪學社」,是建築師王昀近年的代表作品之一。這是一片具有「離散 式」空間佈局的建築,鑲嵌在西溪濕地的自然景觀中,與層次豐富的濕地環境緊密結合。 白色的建築片段猶如中國傳統繪畫當中的「留白」,襯托出自然景觀的美妙。建築師讓建 築作為背景而存在,融於畫中,從而讓人們體驗到自白色的空無之處顯現出的無限妙境。 文_鄭雅恩、孟玉芳 圖片提供_方體空間工作室

到建築師王昀,最著名的可能是他對於「聚

建築地圖

提落」的研究。王昀對「聚落」的認識始於自己

60+ 散步:北京 v.上 s海

大學時期的田野調查,那個年代中國內地並沒有太多 的新建築,作為建築系的學生,便從傳統民居、傳統 園林和古建築中汲取營養,尤其是關於「聚落」,包 括古厝和院落等民間建築,那時王昀經常跟隨老師一 起去南方調查古厝。 九○年代初至日本留學之後,發現日本建築師對 「聚落」的研究相對進步,他們可以從一個更加整體 的視角去看村落建築,這給了王昀很大的啟發。在東 京大學讀碩士、博士期間,王昀把自己從七○年代開 始調查的關於「聚落」的圖紙進行了詳盡的分類以及 研究。在經濟並不發達的聚落環境中,建築所能表達 的是人最本質的需求,人在處於極限的時候對生活的 思考和理解都表現在建築中,對王昀而言,這就是聚 落的魅力所在。

「聚落」帶來的養分 在「西溪學社」的設計中,也顯露出「聚落」的智 慧。由於西溪學社用地分散,王昀在設計中採用離散 式聚落佈局的方式,將「西溪學社」的整體佈置成 為一個離散式的學社建築群, 15 個建築個體彼此分 開,但又具有連帶性的關係,類似遊牧性質的空間體 系,這跟濕地環境的用地狀況,以及兼顧創作、交 流、展覽空間這種集中又分散的功能要求直接相關。 但與傳統聚落中「聚集、集合向心」的特徵不同的 是,「西溪學社」建築群處於物理上的離散狀態,這 正是建築師將傳統聚落智慧用於現代建築所產生的奇 妙效果。當今社會我們已經不需要像過去那樣必須面 對面才能交流,我們有發達的交通網絡和資訊技術, 物理上的離散能以當代人的「共同幻想」作連結,整 體建築的外形採用明確的白色幾何形體組合,使得精 神上的「共同幻想」有了落腳之地。

150

1.2.由於西溪學社用地分散,王昀在設計中採用離散 式聚落佈局的方式,整體建築的外形採用明確的白 色幾何形體組合,使得精神上的「共同幻想」有了 落腳之地。


世界建築的天際線

中國

●王昀 北京大學建築與景觀設計學院副院長,方體空間 工作室主持建築師。1995年取得東京大學碩士學 位, 1999 年以論文《從傳統聚落的平面構成中 讀解空間概念的研究》於東京大學獲博士學位。 曾獲日本、中國多個獎項。主要建築作品:60平 米極小城市,善美寫字樓門廳增建,廬師山莊會 所,廬師山莊住宅A+B,石景山財政局辦公樓, 百子灣幼稚園、中學校等。

1

2 151


Cover Story Story Cover

封 面 故 事

中國建築印象

Part2

建築的未來式 建築地圖 60+ 散步:北京 v.上 s海

152

眼睛看不見的空間,才是建築本質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觀看建築時,視野可以很多元化:如果從物質的角 度去觀察,我們會關注到它的造型、所使用的材料、 以及整體風格,像是審視一件大型雕塑作品;如果從 空間的角度去看,則會產生完全不同的思維,比如對 比外觀無造型的窯洞和傳統形制的四合院,二者在外 形、材料等各方面外在的元素上都大相徑庭,但在空 間和主人的居住需求中,卻擁有微妙的統一。 這種極難表述、眼睛看不見的「空間」感受觀念, 對王昀的建築觀產生了很大的刺激,讓他對建築有了 新的理解。他說:「從這個意義上來看,我更喜歡從 一個空間的角度對建築進行理解,人們看到的不再是 用什麼材料建造,或著是什麼造型,而是看到材料之 間所圍合的、眼睛看不見的一種狀態,那個才是建築 的本質。」正是基於這樣的想法,建築的外形已經不 是王昀最關心的,而是看重對人的生活居住模式的思 考、對空間感受的體察,這也是為什麼他的作品喜歡 用白色簡潔的幾何結構。一旦把房間內對視覺有所干 擾的一切減掉,或用白色覆蓋,「空間的體量就如同 凝固的冰塊一樣被呈現出來」。

我們經常用「風格」來考量一幢建築,審視一位建 築師,但王昀卻認為,風格並未觸及建築的本質問 題,問題的關鍵是在於:建築給人呈現的生活為何, 給人的空間感受為何,這才是中國建築中一個最本質 的東西。因此,中國建築的未來在王昀眼裡無法用一 種風格或狀態來描述,而是應該跟生活密切結合,運 用現代的建築材料,把每一位建築師本身對其的理解 呈現出來。或許,風格是任由外人評說的東西,而對 於建築師來說,真的是「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 此山中」。 「行萬里路,讀萬卷書」是王昀的建議,作為北京 大學的教授,王昀主張應該學會去發現,要「看到」 而不只是「看」。來過一次台灣,建築師王昀對台灣 的美食念念不忘,如果能有感興趣的設計機會,自然 很樂意合作。


中國 世界建築的天際線

建築給人呈現的生活為何,給人 的空間感受為何,這才是中國建 築中一個最本質的東西。

153


Cover Story

封 面 故 事

管張雷的「混凝土縫之宅」曾獲英國《建築評

儘論》國際青年建築師最高獎榮譽提名,但他最

中國建築印象

滿意的作品還是南京高淳的「詩人住宅」,業界也把 這件作品看作是中國新建築的代表作之一。 在「詩人住宅」中,張雷使用了鄰近磚窯生產而且 當地一直延用的紅磚作為主要的建築材料,施工也由 當地有經驗的農民建工完成,因此只用人民幣800元

Part2

建築的未來式

╱平方米的低價就完成了室外和室內全部的工程。這 些都透露出建築師關於「基礎建築」的設計理念── 就是用最簡單、最直接的空間組織和建造方式去解決 問題,用普通的材料和通用的方法去回應複雜的要 求,從普通的素材中發掘具有表現力的組織關係。在 過程中,張雷不僅完成了自己的建築作品,更幫助主 人實現了未來生活的夢想,他是一位為人類「造夢」 的建築師。

建築表達以人為本 瑞士留學歸國的經歷,培養了張雷精緻、理性的特 質,與一些藝術家的文藝風格不同,他認為建築應該 以人為本,並分為三個層次,一是宜人,要讓大家感 覺比較舒適;二是感人或動人,就是這棟房子會讓你 感受到特別的氛圍或情懷,進而被觸動;三是誘人, 建築作品具魅力、神秘感和未來性,使房子好像似曾 相識,但又有些超乎想像,於是充滿了誘惑力。 張雷對自己建築的描述最喜歡用的一句話是「簡單 的複雜性,熟悉的陌生感」,反映出建築師對立統一 的哲學思考。簡單明瞭的外型,卻擁有豐富的內容含 義;似曾相識的熟悉和親切,卻也有所料未及的陌生 和神秘。「熟悉」連結過去和傳統經驗,「陌生」則 帶領我們探索未來,而建築的「未來」就是神秘的吸 引力。

建築地圖

沒有建築師的建築才能貼近生活

60+ 散步:北京 v.上 s海

在張雷的建築設計中,「磚屋」元素一度成為其代 表語言,他利用傳統的糧倉、磚窯的用地和形態特徵 來創造新的生活可能性。用張雷的話來說,這些糧 倉、磚窯都是「沒有建築師的建築」中很好的案例; 這些民間存在的建築貼近生活,烙在幾代人的記憶 中,富有普通百姓直接而智慧的建造經驗。張雷說, 除了建築師個人的生活體驗,他從「沒有建築師的建 築」裡面學到了很多。 因而在張雷眼裡,「磚」就成為了一種很傳統的、 充滿底蘊的選擇。這或許就是他所說的選擇材料傾向 於「因地制宜」,選用一些比較地方性的材料和構造 方法,符合他自己要求的「可持續」的原則。同時, 像磚頭、木頭、鋼板這些材料自然、質樸、帶有時間 痕跡,也就有著不滅的歷史人文氣息,為一幢建築注 入了靈魂。

●張雷 張雷現任南京大學建築學院副院長,曾任瑞士蘇黎世 高工、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日本千葉技術大學 客座教授,美國哈佛大學設計學院客座評審。經歷了 九0年代設計教學、留學深造和建築研究,2000年于 南京創立張雷建築工作室,將工作重心逐漸轉向實 踐。2008年張雷建築工作室入選美國《建築實錄》 全球十大設計先鋒事務所,2009年入選英國ICON雜 誌全球20位最具未來影響力的青年建築師。

最具影響力建築師

张雷 城市和建築的正 向能量 在每一個牆面上,三種密度的磚肌理和無規律的窗洞一起進行著蒙特里安式的幾 何劃分,它們可以和詩人的眼睛一起面朝一灣湖水,組合成戶內外高頻率視線互 換的生動元素;而在背湖一面,磚牆則生硬冰冷地隔絕了陌生的窺視,保護住個 人生活的秘密。這就是位於國際慢城、中國南京高淳縣的「詩人住宅」,它的設 計者,就是現居南京的建築師——張雷。 文_鄭雅恩、孟玉芳 圖片提供_張雷聯合建築事務所

154


世界建築的天際線

1

中國

1.2.鄭州鄭東新區城市規劃展覽館建築的外立面被玻璃百葉表皮包裹成立方體,給開放的漫步動線設置了一層半透明的界限,整個架空上部的體量變得完整。

2 155


Cover Story

封 面 故 事

中國建築印象

Part2

建築的未來式 建築地圖 60+ 散步:北京

2

1-3. 玻璃百葉因位置不同而角度各異,因

v.上 s海

遠近漂移而不斷變幻,透明與折射在無法 預料的光線和運動中不斷轉化,它們所試 圖掩飾的那層公共性在時間飛速的流逝中 變得若隱若現。

1

未來建築是地域性和現代性的結合 中國城市化的速度快得驚人,越來越多的城市和建 築表現出趨同的傾向,如何保持地域性的思考,賦予 每個區域的房子自身的特點,可能是建築師必須要考 慮的重要問題。張雷認為所謂的地域性思考就是尊重 在地的歷史文化、氣候條件,尊重當地人的生活方 式,在此基礎上使用可持續性的方式實現建築的理想 和創造性。 除了對地域性的思考,對於建築的未來,張雷認 為,首先是要使用更多先進的技術作出具品質保證的 作品,讓建築更加精緻;另外要更好地滿足需求,對 某些特定的需求要有更獨特圓滿的回饋,故他覺得建 築的未來應該是地域性和現代性的結合。

156

從根本上說,城市和建築應該是為人類生活而創 造,不是去謀取更大的利益,否則就不是一座好的 城市、不是一幢好的建築。過去或未來,張雷在建築 設計中的「人情味」都只增不減,他非常重視人的感 受,並且這種感受應該是積極的,能滿足各種需求, 能讓大家有歸屬感,且能為人類提供「正向能量」。 「建築師是沒有天才的」,建築不能急於求成,它 是一個真正的「慢工作」,它需要一步一腳印地去慢 慢感受生活,感受其帶來的樂趣。張雷很喜歡台灣對 中華文化優良傳統的傳承和保存,如果有機會當然也 很樂意來台灣做建築,並期盼和不同思維的人激迸出 更多火花。


中國 世界建築的天際線

選用一些比較地方性的材料和構造方法, 符合自己要求的﹁可持續﹂的原則。

3

157


Cover Story

封 面 故 事

中國建築印象

Part2

建築的未來式 建築地圖

1

最具影響力建築師

60+ 散步:北京

李晓东

形式不是中國的路

v.上 s海

2010 年李曉東的橋上書屋,獲得世界六大建築獎之一的「阿卡罕建築獎」( Aga Khan Award for Architecture),他不強加西方的現代性於中國環境,而是根據當 地文化與氣候的「場所精神」,透過將當地的靈魂展現出來,再創中國建築獨立新 思維,為中國建築開出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 文_柯維玲 圖片提供_李曉東工作室

所有的西方建築師如潮水般湧入中國大城市,李

當曉東轉向中國農村,以融合當地文化的建築活絡 了在地社區,它不只在形式上改變了農村聚落,更是 一場中國社區總體營造的開始,讓我們看見建築的文 化動力對一座城市的影響,絕對不只是把中國符號放 上建築形體如此單薄的表現;這也是為什麼李曉東成 為今日中國建築界中重要的角色,他勇於放下向西方 建築靠攏、獲取大量資金的機會,看見中國土地真正 需要的內在動力,並透過建築,真實地改變了中國。

徹底以土地為靈感的中國建築 2009 年,李曉東在偏遠的南方福建郊區的客家 庄,完成了一項讓世人眼睛一亮的作品「下石村橋上 書屋」,它為李曉東贏得了一座重要的建築獎,也為

158

中國建築開出了一條新路。這個建築很小,就在一座 連結兩個土樓的橋上,它實為一個小學校園,只有兩 間階梯教室,一棟小圖書館,但因為李曉東看見這裡 獨特的文化特性,將小學建在橋上,連結了兩個原本 勢不兩立的土樓聚落。 在經濟的快速發展下,過去具強烈凝聚力的客家文 化,由於新的家庭與社會結構產生,村民各戶獨立居 住,村落失去了公共場所,更失去了凝聚力,加上早 期兩個敵對聚落互不往來的歷史,村落便開始衰敗, 直到橋上書屋的出現。 一座建立在橋上的小學活絡了整個村落,這裡變成 了旅遊景點,一邊的土樓改造成青年旅館,另一邊則 改造成老年活動中心,居民開始凝聚在橋上書屋,許 多公共活動逐漸產生,更同時在精神上連結了兩個原


世界建築的天際線

中國

●李曉東

2

清華大學建築系畢,於荷蘭台夫特大學取得建築學博 士,曾任新加坡國立大學建築系副教授,現任中國清 華大學建築研究所教授,並主持李曉東工作室,持續 致力完成理想的建築作品,李曉東以一句話形容自己 的作品風格:「白賁無咎,素以為絢」,顯見其文人 風格。2010以橋上書屋獲得「阿卡罕建築獎」(Aga Khan Award for Architecture),2009年獲英國 「建築回顧」世界新銳建築獎第一名(AR Emerging Architecture Awards Winner),2005主持設計麗江 玉湖完小獲聯合國教科文文化保護創新獎(UESCO Jury Award for Innovation)。

3

1.「下石村橋上書屋」實為一個小學校園,只有兩間階梯教室,一棟小圖書館。2.3.一邊的土樓改造成青年旅館,另一邊則改造成老年活動中心,居 民開始凝聚在橋上書屋。

本互不往來的土樓文化,變成了新的農村。李曉東長 年來的思考,加上在新加坡工作的觀察,凝結在這個 作品中,一次爆發出來;他堅持不複製別人、不放棄 自己的中心思想,「民族形式和當代沒有關係,只能 證明當代的不自信,或者媚俗,」李曉東說:「什麼 能代表中國?我們能講的是地域,根據每座城市的不 同而做不同的建築。」 自此,李曉東走出了自己的路,也走出了中國建築 的新可能:「我的設計策略始於對專案內容及基地 的準確分析,尋找並把握那些發揮靈魂作用的場地 條件。」他亦補充:「設計概念依據當地的文化背景 和氣候環境產生,籍此以抓住地段獨有的『場所精 神』。秉承建築師的責任是尋找並創造人類物質環境 的最高次序。每一個作品都是唯一的,它必須是美學

品質、構造次序、精準的細節與功能的完美結合。」

建築與自然的和諧關係 李曉東的建築,並非把焦點放在建築本身,他捨棄 殖入性的改造,轉而尊重當地的特色;他完全理解農 村的肌理,順應自然景色,運用當地的材料,因此成 果總是簡樸,卻有內含強大的動能,從不挶泥於形 式。2010年最新的作品是於北京市懷柔區雁棲鎮交 界河村智慧谷設計的一座「籬苑書屋」,以當地居民 常來燒火的木柴為主要元素,並運用村民的勞動力完 成,極為素樸的建築形式,完全融入當地自然的景物 之中,這間離村子走路5分鐘的小書屋,成了村民休 憩與吸收新知的場所,從外看完全不干擾環境,坐在 其中陽光又透過窗景滲入,木棍甚至會吸引鳥兒前來

159


Cover Story

封 面 故 事

中國建築印象

1

Part2

建築的未來式 建築地圖 60+ 散步:北京 v.上 s海

2

做窩,糞便和泥土混在一起就有植物附著生長,書屋 隨四季更迭而發生顏色的變化,完全和村莊景觀融為 一體、共同呼吸。

獨立思考是必經之路 選擇同時在清華大學建築系任教的李曉東,專注地 將焦點放在新建築的可能,而不是用建築賺取更多 的金錢。「缺錢是我幾乎每一個作品面對的最棘手 問題,」李曉東率直地說:「尤其早期的作品,我還 需要自籌資金。說服客戶倒不是很難的事,尤其是當 你有了建成的案例。」福建橋上書屋,就是他試圖說 服政府資助才得以完成,他坦言自信、獨立思考、熟 諳本土文化,並兼具全球視野,是未來中國建築師的 必備條件,相信會有更多有具獨立思維的作品出現, 更看好新生代的張珂、董功、華黎等建築師。問到李

160

曉東心目中理想的城市藍圖是什麼樣子?「新加坡的 公共空間,香港的效率,蘇黎世的優雅,哥本哈根的 環保理念,台北的文化氛圍。」那麼對台灣的印象 是什麼?如果有機會與台灣合作,又想做什麼樣的 Project?李曉東提到:「對台灣印象很好,久違了 的、真正意義上的中國感覺。如有合作的可能,希望 能嘗試結合台灣氣候及生活方式的集合住宅專案。」 至於接下來是否已完成他心目中理想的建築?「還差 得很遠。」李曉東這一句話,更預視了未來中國建築 將更加精彩,讓人拭目以待。

1.2.理解農村的肌理,順應自然景色,運用當地的材料,因此成 果總是簡樸,卻有內含強大的動能。3.透過橋上書屋,許多公共 活動逐漸產生,更同時在精神上連結了兩個原本互不往來的土樓 文化,變成了新的農村。


什麼能代表中國 ?我們能講的是

地域,根據每座城市的不同而做 不同的建築。

3

5

中國 世界建築的天際線

4

161


Cover Story

封 面 故 事

最具影響力建築師

中國建築印象

马清运

新生活文化質量的革命者 被稱為中國建築先鋒、歐亞新建築趨勢的代表人──馬清運,率領著國際團隊,專注於 城市研究,為中國建築帶來一種嶄新的觀點。《論語》中的君子不器,是他嚮往的文人 境界,也是他不斷尋找、屬於中國獨有的建築思想。

Part2

建築的未來式

文_藍宥寧 圖片提供_馬達斯班MADA s.p.a.m

●馬清運

建築地圖 60+ 散步:北京

馬達思班 MADA s.p.a.n 建築設計事務 所創始者。 1965 年出生於陝西西安, 畢業於清華大學建築系與美國賓夕法 尼亞大學建築學碩士。曾任職於美國 費城 BALLINGER 建築師事務所、美國 紐約KPF設計師事務所、美國費城Kling Lindquist設計師事務所,1996年於紐 約成為美國建築師協會會員, 1995 年 在紐約成立馬達思班建築師事務所, 1999年設立總部於上海,2006年擔任 南加州建築學院院長。其率領團隊的作 品在世界各地展出,如 2002 年威尼斯 建築雙年展、 2003 年龐必度中心展覽 等,所主導的設計案讓他獲得國際矚 目,並持續實踐跨越文化教育、研究、 辦公、居住等多種建築類型。

1

v.上 s海

國當代建築的思潮,隨著開放後不斷地嘗試變

中化,更走出了傳統歷史的影響。多樣的形態、 實踐的契機、建築師的自我突破,都讓中國城市在短 短的時間中,展現出充滿活力的新局。而馬清運身為 馬達思班建築事務所的主持人,是繼中國建築師梁思 成之後,第三位獲得公費留學於賓夕法尼亞大學、更 在2006年首次成為南加大建築學院院長的外籍建築 師,並於同年成立了美國中國學院,受到國際的高度 關注。

思想是一種改革的力量 馬清運不論在學術研究、教育與建築實踐上都展現 了獨特的思路,也率領國際級的團隊,持續在中國城 市貢獻心力,並提出一種獨到的改造意念。他曾代表 北京申奧委員會作為城市規劃的講者,並參與北京奧 運的申辦工作,多年來致力於建築與人文的發展,更

162

曾被紐約《商業週刊》評選與Rem Koohaas、Zaha Hadid同為最具影響力的建築設計師。作為一位受西 方現代主義思潮以及傳統中國歷史影響的中國建築 師,多重的文化思考、策略和規劃是馬清運、也是馬 達思班對於建築設計的哲學與原則。 過去十年,馬清運所率領的團隊在中國各城市跨越 了文教、商貿、時尚與視覺等眾多領域,不斷的探 索,對一切能夠改變社會的計劃都充滿興致,並認 為如此才能尋找到屬於中國獨有的當代建築思想,以 及解決近年來快速都市化的問題。他相信建築思想 可以做為一種社會變革的力量,而知名建築大師Rem Koolhaas也曾提及馬清運是少見專注於城市文化與建 築研究的人,地標性的建築是否在當代城市的發展中 有其必要性,以及建築與城市的關係是否大於建築本 身的完整性,這些都是馬清運對於建築設計的反思。


世界建築的天際線

中國

1-3. 藍田的玉川古鎮 創辦了玉川酒莊,目 前擁有葡萄園400畝, 還有 50 間客房,分為 私人會所別墅、四合 院、旅社等不同的形 式,可以滿足各類參 觀者的住宿需求。

2

3 163


Cover Story

封 面 故 事

Part2

建築的未來式

建築地圖

60+

散步:北京

v.上 s海

建築就是一種介質,而建築師就是其中的 代理者,用建築設計來揭示城市的問題。

中國建築印象

164

4

5


世界建築的天際線

中國

4-6.井宇是一個帶有附屬客房的小酒坊,它的設

6

君子不器 建築的新文化境界 對他而言,建築就是生命的一部份,也是人生的一 種體驗,在接受採訪時提到這種體驗「不論是想像性 的歷史體驗或是未來的預測性體驗,各式各樣的建築 都與生活合為一體,構成一個生命的階段,與城市、 環境都密切相關。」它代表的是一種知識的組織方 式,與藝術是不能劃上等號的;建築就是一種介質, 而建築師就是其中的代理者,責任是為了用建築設 計來揭示城市的問題。當然,實用性還是根本,而且 必須建立在人文的訴求上,若傳統必須經由某種顛覆 性的改變才能顯示出其中精華,那麼建築師就必須敢 於挑戰傳統,卻同時要保持尊重,回應文化的起源。 除了城市之外鄉村也是如此,因為中國廣大的土地依 然大多為農村,對於城市的影響更是極其重要,所以 都市化並非是萬能藥。他曾提到「君子不器」,這是 他所嚮往的文人境界,一種蘊涵更大的、社會與環境 的聯想,「建築師不應該拘泥於將自己創作的物質作 為目標,因為所有建築都會被其他建築所取代。」所 以所謂的地標性、權威性與原真性至今就已經是最後

計靈感來自于關中民居。廂房一律採用單坡,廳 房開間小,庭院窄長,院落樹木少。井宇在設計 上充分吸收了這些特色,在幾個層面加以強化設 計和變通,使建築擺脫單純的文化標識。

一代了,他認為:「要把『物質的世界』以及『遺產 的概念』區分開,拋開對『器』的思維,一種自己的 作品、個人的影響或是社會的影響,才能真正成為君 子,否則都是假的。」 馬清運除了將總部設置於上海外,更設立分部於老 家西安;馬清運持續研究中國當前所發生的都市化現 象,認為中國應該為自己創造新的組織、建築價值與 知識觀,不以城市為結果的都市主義,尋求不浪費的 生存密度,無需複製更多的國外城市。 他在老家藍田玉川古鎮為父親建造「玉山石柴」, 以及在當地種植葡萄與架設酒莊,這些都是他認為自 己最具新文化革命的作品之一。他期望能將玉川酒莊 推向國際,讓這裡成為當地的文化精粹,這是一項他 在農村中所做的都市主義的嘗試,結合生態、教育、 藝術與旅遊,促進農村的發展,讓農村相對於都市也 可持續發展區域文化。從各種角度來看,他將建築思 想當作一種改變社會的能量,更積極地嘗試與發展自 己的建築形式與語言。

165


Cover Story

封 面 故 事

中國建築印象

Part2

建築的未來式

1 建築地圖

最具影響力建築師

60+

刘家琨

散步:北京

社會意識的建築型態

v.上 s海

在中國的一線建築師中,現居成都的劉家琨,其作品展現著強烈的個人性和地域性,先 前從事文學創作的經歷,使他保有文人的氣質,而早期曾為著名藝術家羅中立、何多苓 等人設計工作室,則讓他成為中國「最藝術」的建築師。 文_鄭雅恩、孟玉芳 圖片提供_家琨建築設計事務所

家琨的建築設計一直在反傳統、反流俗,曾提

劉出「低技策略」,不喜歡太過完美純熟的東

西,他說:「建築的力量就在於限制,建築師要在限 制中尋找自己,而規律只是讓我們自由。」如果說建 築作為一種理念,它可能綜合了劉家琨的文人氣質、 美學理想、以及他對風格和語言的藝術性堅持。從早 期小型的藝文空間到目前正進行的大型商業建案,劉 家琨認為這是很自然的過程,「我想建築設計和很多 行業一樣,是攀附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

對生命的珍視是民族復興的基礎 如果從建築美學來講,胡慧珊紀念館或許十分普 通,這個小小的空間只有十平方米,沒有任何華麗 的裝飾、炫技的設計,只有如帳篷形狀般的灰泥製外 殼,保護內部柔美、嬌嫩的粉紅色空間。但劉家琨卻 說:「這是我設計生涯中最有意義的事情。」 這無疑也是劉家琨最感人的作品之一。胡慧珊紀念

166

館位於四川安仁建川博物館聚落「512地震館」旁的 一片小樹林中,是為在512地震中逝世的都江堰聚源 中學的女學生胡慧珊而建。紀念館採用救災帳篷為原 型,面積、體量、形態均近似於帳篷,外部紅磚鋪 地,牆面採用民間最常用的抹灰砂漿,內部為女孩生 前喜歡的粉紅色,從一個圓形天窗撒進的光線,使這 個小小空間純潔而嬌豔。劉家琨說:「這裡的內容沒 有悲壯熱烈和宏大喧囂,只是關於一個花樣少女的追 憶,以及一個悲傷絕望的家庭如何奮力繼續生活。」 胡慧珊紀念館的呈現方式低調而平凡,但它背後的 故事和情感卻讓世人終生難忘。2008年汶川大地震 之後,劉家琨在這塊災難的土地上結識了捧著愛女 乳牙和臍帶日夜流淚的胡慧珊媽媽,這座紀念館的珍 貴,不僅在於那一份社會關懷和責任感,以及對災難 中無辜心靈的安慰,更是劉家琨在此所傳達的最終理 念──對普通生命的珍視是民族復興的基礎。


世界建築的天際線

中國

●劉家琨 家琨建築設計事務所的主持建築 師,主持設計的作品被選送參加德 中、法中文化年、荷蘭、俄羅斯建 築展及威尼斯建築雙年展,曾獲得 許多世界級獎項,並應邀在麻省理 工學院、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巴黎 夏佑宮及中國多所大學開辦講座。 重要作品包括:藝術家工作室系 列、鹿野苑石刻博物館、四川美術 學院校區設計、建川博物館聚落、 和胡慧姍紀念館等。

2

1-3.胡慧珊紀念館只有十平方米,沒有任何華麗的裝飾、炫技的設計,只有如帳篷形狀般的灰泥製外殼,保護內部柔美、嬌嫩的粉紅色空間。此館位於四川 安仁建川博物館聚落「512地震館」旁的一片小樹林中。

3 167


Cover Story

封 面 故 事

中國建築印象

Part2

建築的未來式

4

4-7.鹿野苑石刻博物館在館中運用實體雕刻的手法來採天光,切挖凹槽、將牆體外拉或嵌入小尺度的混凝土盒子。為使遊客在建築路徑中欣賞到景 色的轉變,從而為進入博物館鋪陳,隨著坡道穿過池塘,沿途緩緩升起,從兩株柳樹之間淩空穿越而通向半空中的入口。 建築地圖 60+ 散步:北京 v.上 s海 168

鹿野苑是對自然景觀的尊重 位於四川新民鎮雲橋村府河河畔的鹿野苑石刻博物 館,是劉家琨的重要作品。空間用地十畝,三個大的 區域以樹林自然分隔,建築師對環境的尊重在此彰 顯;平等對待空地、竹林、建築空間等元素,在景觀 設計的理念上,劉家琨堅持不砍樹,「好的設計就是 對資源的創造性利用」,無形中萬物皆有靈性的佛家 思想早已深入其中。 鹿野苑建築中的「縫隙光」所營造的戲劇效果令人 驚歎。成都地區潮濕多霧,陰天多,日照少,劉家琨 觀察到:「灰色的天空產生的是漫射光,一種有陰無 影、更加安詳的光線」,於是他在館中運用實體雕刻 的手法來採天光,切挖凹槽、將牆體外拉或嵌入小尺 度的混凝土盒子。業界的評論家認為,天光和展品之 間的關係很好地把握了精神方面的追求,或許只有這 種光線才能使藏品和佛的真意契合。帶來深刻體驗 的,還包括建築的路徑,這對營造觀者的空間序列尤 為重要,劉家琨為使遊客在建築路徑中欣賞到景色的 轉變,從而為進入博物館鋪陳,隨著坡道穿過池塘, 沿途緩緩升起,從兩株柳樹之間淩空穿越而通向半空 中的入口。建築物在灰色天空和常綠環境中被突顯, 使之在其間取得和諧的關係,看起來就像是一部「人 造石」的建築故事,加上使用清水混凝土和光線造就 出虛實對比,能看到的從漢代到宋代的佛像雕刻,奇 特的體驗感油然而生。

5

6


中國 世界建築的天際線

建築的力量就在於限制,建築師要在限制中 尋找自己,而規律只是讓我們自由。

7

169


Cover Story

封 面 故 事

中國新生代建築師

中國建築印象

马岩松

富實驗精神的思考家 文_葉靜芳 圖片提供_MAD

提及中國新生代建築師,馬岩松必定是中國最具影響力的新銳之一。2004 年回國成立MAD 建築事務 所以來,他的作品已廣泛在世界各地展出,並同時榮獲多項國際型的建築大獎。

Part2

建築的未來式

世界與中國接軌,被譽為中國建築界新星的馬

當岩松,自然負起新一代建築人的身分與責任,

建築地圖 60+ 散步:北京

藉由建築的創意發想,在中國多個案子當中,不難見 到他融合前衛、同時富有實驗精神的作品。比如引起 相當大關注的胡同泡泡 32 號,馬岩松提出另一種老 北京的生活型態,把現今的建築形態融合穿插在老舊 的胡同裡,不改變原本的結構,卻可以增加人們生活 的趣味性;銀色的金屬泡泡乍看令人莞爾,卻也讓人 聯想到貝聿銘當初在古典羅浮宮建築外面蓋的玻璃金 字塔(當年還曾經引起巴黎人的不滿)。在衝突中創 造新鮮感的建築角度,非常馬岩松,非常觀點!

v.上 s海

身為中國當代最知名的建築師之一,你有什麼樣的使 命感?又希望藉由建築為城市帶來什麼樣的改變? 談使命感太嚴肅,我只是覺得做任何事都不該只是 business,應該保持高度的自我要求,也需要新的視 野,跟人溝通很重要,會讓想法更成熟,我常花很多 時間思考這件事。至於城市的改變,我認為不應該 只是建築物的改變而已,最重要的是整體的發展性, 我的理想是規劃一座自然感的城市,這牽涉到很多層 面。總而言之,現代人嚮往住在自然裡,當然也要付 出更多金錢的代價,這是相對性的。 你是一個注重中國傳統文化的人,中國有美麗的自然 環境以及古人的山水情懷,面對這些年中國巨大的變 化,如何在高速發展的城市中保留中國傳統的建築理 念?請談談你的看法。 到目前為止,北京很多地方都還是很像鄉村,比較好 的建築物在外圍,卻有不少糟糕的建築在胡同中間。 像北京這麼大的城市,要保留中國美好的傳統建築並 不容易,或許北京應該更開放、有更強的特質。但我 不認為民主可以帶來靈魂,重點是中國的精神是否還 在?這是值得每位建築師應該好好思考的問題。 面對大量的西方建築師在中國的蓬勃發展,你的看法 如何?

170

樂觀其成,我認為應該正面看待,因為有不同的想法 出現,能彼此鼓勵,也才能帶來衝擊;如果有好的建 築出現,對城市的發展來說絕對正向加分。相對地, 我認為中國的建築師也不能只把眼光放在中國,這樣 創意會受限,應該用更寬廣的態度去對外接納,也融 入外界。

1

1.2. 胡同泡泡32 號,馬岩松提出另一種北京人的新生活型態,把現今 的建築形態融合穿插在老舊的胡同裡,不改變原本的結構,卻可以增 加人們生活的趣味性。


世界建築的天際線

中國

談到城市的改變,我認為不應該只是建築物

的改變而已,最重要的是整體的發展性。

●馬岩松 1976年於北京出生的馬岩松,被譽為中國新一代建 築師中最重要的聲音和代表。2001年獲得美國建築 師學會(AIA)建築研究獎金,並於2006年獲得紐 約建築聯盟青年建築師獎;2008年,他被《ICON》 雜誌評選為全世界20位最具影響力的青年設計師之 一;2009年,Fast Company把他評為世界10大最 具創作才華的建築師之一;2010年,英國皇家建築 師協會(RIBA)授予他RIBA國際名譽會員。代表作 有2002年浮游之島、2006年加拿大多倫多標誌性建 築夢露大廈、2007年358米超高層天津中鋼國際廣 場、鄂爾多斯博物館、以及2009年重慶城市森林。 2 171


Cover Story

封 面 故 事

中國新生代建築師

中國建築印象

柳亦春 陈屹峰 富實驗精神的思考家 文_陳玟晴 圖片提供_大舍建築設計事務所

輕量與簡潔的白,似乎是現代建築不變的語彙,但大舍的簡約中卻滿是江南文人的細膩情思,在一扇窗、一道門與一片天之間, 帶領觀者與建築一同呼吸。

Part2

建築的未來式

早期東莞理工學院教學樓、吉山茶室,到嘉定

建築地圖 60+ 散步:北京

性遠高於我們所見的表象。 自承「現代性」和「地方性」是大舍所無法迴避的 心結,為了具體實踐這兩個命題,兩人發展出以「抽 象性」做為實踐的方法,而「離」和「並置」,正是 其中的關鍵手法。「離」是中國傳統美學精神上的重 要態度,在「附麗」(意指相互依靠而不離)和「離 合」(分離又相合)之間,呈現出若有似無、若輕又 重的深刻對比。就如同在嘉定新城幼稚園中,面紗般 的打孔板弱化了水泥量體的堅實,卻又和一塊堅實的 量體並置,虛與實的同時存在,衝突帶出的不確定性 曖昧,在觀者心中留下淡淡的詩意,而這亦與中國傳 統詩歌、繪畫、音樂等領域廣泛運用的「並置」手法 有異曲同工之妙。

從螺旋藝廊和青浦青少年活動中心,大舍的作

品,總因其處理量體的大塊面手法而令人印象深刻。 但步入建築,卻可發現比起外表的簡潔俐落,內部更 多了迴旋游移的情趣:無論是嘉定螺旋藝廊中不斷變 化的視角、視點,增添了走入建築的愉悅感;新城幼 兒園鮮活而充滿光線魅力的牆面;青浦青少年活動中 心以大小各異牆面,組合出饒富意境的中庭與迴廊, 簡潔中藏不住的是玲瓏與秀氣。

v.上 s海

抽象,新具象的源頭 自 2004 年青浦夏雨幼兒園起,大舍主持建築師柳 亦春與陳屹峰加強思考了建築構成背後的空間關係, 以及自身對傳統文化的無法割捨後,開始有意識地將 江南地區的傳統建築——如蘇州園林和民居等的空 間經驗,以抽象的方式重構於現代建築中:嘉定幼兒 園多樣窗景的概念源自於「園林」和「庭院」兩種類 型的空間抽象後加以並置或疊加;螺旋藝廊是關於 「曠」和「奧」──傳統園林遊園經驗的抽象構成; 青浦青少年活動中心則是對青浦舊城空間尺度的再 現……。在大舍的作品中,這些深層空間關係的重要

建築,可以是更快樂的事 「作為建築師,當然是要設計出好建築,別人用得 愉快;再好一點,對建築學能有所貢獻,能作為你對 當代社會的一種態度,這就夠了。」柳亦春與陳屹峰 如此說道。身為改革開放後可以有更多建樹的中國建 築師,很清楚知道自己肩負責任,而一切的基礎,就 從讓「建築」這件事情變得快樂開始。

1

172

2


世界建築的天際線

作為建築師,當然是要設計出好建築,對建築學能有所

建築師柳亦春和陳屹峰分別生於1969年和1972年, 均為同濟大學建築系碩士。2001年共同成立大舍建 築設計事務所,注重實踐,著眼於更廣泛的文化意義 敏感性,從傳統、思想及社會經濟等方面汲取養分。 常受邀參加重要國際性建築與藝術展覽,如2006年 荷蘭建築學會「當代中國建築與藝術展」、2010年 威尼斯雙年展「中國新銳建築創作展」、2012年米 蘭三年展等,並榮獲國際多項獎項。2011年《建築 實錄》評選為年度全球10佳「設計先鋒」。

貢獻,能作為你對當代社會的一種態度,這就夠了。

●柳亦春、陳屹峰

中國

1-3.和青浦青少年活動中心,因其處理量體的大塊面手法而 令人印象深刻。但步入建築,卻可發現比起外表的簡潔俐 落,心以大小各異牆面,組合出饒富意境的中庭與迴廊,內 部更多了迴旋游移的情趣。

3 173


Cover Story

封 面 故 事

中國新生代建築師

中國建築印象

吴钢

建築不該是簡單的視覺藝術品 文_柯維玲 攝影_姚力、舒赫 圖片提供_維斯平建築設計事務所

「把平常的建築做好。」留學並旅居歐洲多年的建築師吳鋼淡淡地說。這句話看似平凡,卻內藏玄 機;百花爭艷、宛如建築大觀的中國大城,其實背後是靠著一夕之間拆除所有老舊建築所換得,這讓 吳鋼感到心痛:「我們應致力尋找真正適合中國人自己的生活的空間。」

Part2

建築的未來式 建築地圖 60+ 散步:北京

1

圖片提供◎維斯平建築設計事務所

v.上 s海

年來,一直在進行舊城改造計畫的吳鋼,是真

近實踩踏在中國城市土地、默默工作的建築師之 一。「我不反對富有視覺衝擊力的建築,在條件許可 下也會嘗試具震撼力的作品,但如何將城市空間建造 得優美則是目前更關心的事。」吳鋼一語道破中國建 築所缺少的:「我們認為應該防止建築淪為簡單的視 覺藝術品,而是能夠成為人的體驗,從日常生活的點 滴中感受藝術。」問及他的設計原則,吳鋼的回答簡 潔明瞭:「誠實與尊重。」 所謂的誠實,是真誠地面對中國人真實的需要,而 尊重則是對自己文化與老城的尊重。以吳鋼所進行的 天津老城廂為例,他不希望再重造另一個CBD,而是 保留祖輩的胡同,讓空間還在、氣息還在。「對中國 而言,我們的建築設計就是要致力尋找一個真正適合 中國人自己生活的空間。」吳鋼帶著濃濃的情感與平 實的態度,完成理想中的建築。

正視當地文化的需求 「人有 80 %的時間在建築中度過,」吳鋼說: 「過去中國人民為了生存條件的追求,已浪費太多時 間。」現在是文化回歸的時候,近年來吳鋼致力於城

174

市的改造,不管是最近的「株洲城市更新改造」,或 是早期的支付寶大厦,他所思考的都是與當地文化的 關連;杭州的優雅與女性化特質,他以細膩的線條來 呈現,並針對氣候做了遮陽與薄樓板。「在中國,最 棒的是每天都有一個新的挑戰,」吳鋼說:「不是去 把它拆了,而是去更新交通系統,這些都真實地在中 國土地上發生,是很激勵人心的事實。」例如最近互 聯網企業即將打造、未來型中國人辦公室的概念,以 及上海甲子坊老區改造這類貼近人性、從生活去思考 的建築案,都讓吳鋼非常認同。

回歸日常便能寧靜致遠 這種尊重城市的態度,吳鋼覺得在他曾設計的一個 小學作品中,最能完整表現。他保留了傳統上課密封 式空間的需求,如同傳統一間一間的房子,外型則完 全現代簡約,保留了當地人文化的傳承,更多了許多 現代生活需要的功能,專注追求功能性的絕對,讓他 的作品呈現出符合生活日常的素樸與詩意之美。一如 他以一句話來形容自己的風格:「詩意,平靜,持久 的力量。」


世界建築的天際線

中國

我們的建築設計,就是要致力尋找一 個真正適合中國人自己生活的空間。

●吳鋼 1988年獲同濟大學景觀設計專業學士學 位後赴德國深造,1992年獲德國卡爾斯 魯厄大學建築學碩士學位,同年成為該 校博士生;1994年成為慕尼克西門子建 築設計部設計主持人、亞洲專案設計總 裁。1999年在北京成立維思平建築設計 諮詢公司總經理兼主設計師,曾留學與 旅居歐洲多年,將歐洲豐富的文化思維 與中國追求和諧的基本態度結合,並融 入建築設計中。

2

3

攝影◎姚力

4

攝影◎姚力

攝影◎舒赫

1.北京中信國安會議中心庭院式客房坐落在一個從東南向西北方向跌落的谷地裡,谷地的中部是一片優美的楊樹林。時而穿透明亮的玻璃牆面與層疊變化的 動線,充滿著閱讀空間的戲劇性。2.庭院式客房的內部圍繞著一個內庭院成U型局,建築為混凝土剪力牆結構。3.4.面向山谷的外牆面和屋頂均外掛毛面花崗 岩,使得十二幢建築像一群散落在山谷裡的「石頭盒子」;面向內庭院的外牆採用了木格珊和塗料。

175


Cover Story

封 面 故 事

中國建築印象

Part2

建築的未來式

1.2.M50的工業感混搭SOHO,這裡是中國 最著名的藝術特區,70年代老舊廠房轉型

1

成個性藝術思潮的發生地。

建築地圖

中國新生代建築師

60+

陈旭东

精準簡潔的有機建築學 文_陳玟晴 圖片提供_德默營造建築事務所

散步:北京

在理性掛帥的建築界,西方工業文明的精確理性往往是形塑一棟建築的絕對條件,但如何讓建築擁有 自己的靈魂?建築師陳旭東引用哲學家牟宗三所言「中西貫通」,一言蔽之地說明了東方有機和空靈 的自然思想,是支持一棟建築的重要內涵。

v.上 s海

到上海,「 M50」就像一個神祕的密碼,吸引

來著眾人前往朝聖。這裡是中國最著名的藝術

特區, 70 年代老舊廠房轉型成個性藝術思潮的發生 地,其幕後重要推手就是德默營造創辦人、建築師陳 旭東。

建築是人格思維的呈現 在德國學建築同時也修習哲學的陳旭東,擁有一份 中國傳統文人的情懷,自承愛翻古書、練書法、遊園 林、喜歡徽州村落,有一種陶淵明式的山水情結。對 傳統理想人格那份溫良恭儉讓的眷戀,成了陳旭東在 建築上的重要語彙。 無論是杭州西湖江南會的傳統形制配上精緻木工藝 術、徐州鼓樓民生服務中心的簡練中蘊藏巧思,或是 M50的工業感混搭SOHO風,乍看之下這些作品風格 多元而廣泛,但事實上核心皆取自中國傳統「合院」 模式,並以中國理想建築「外觀簡潔而富有內涵」為 精神,試圖透過現代手法探索內外互動的空間關係。 無法割捨的東方思維讓他所領導的德默營造更加關 注於建築內部的營造和層次感,例如使用穿孔的金屬 板來表現透明、層次和肌理的關係,在精準、簡潔的

176

美學架構下,德默營造的作品就像一位謙謙君子,能 最大限度地容納周遭環境的多樣性與複雜性,成為真 正融入社會文化的公共建築。

啟動城市的熱點 「追求建築的原創性,應以不破壞公共城市景觀形 象以及誤導公眾消費和生活習慣為前提。」陳旭東 特別推崇建築需蘊含一種樸素而有節制的建築風格和 語言,以應對當下追求奢華和炫富的商業文化。面對 現今中國上下對西方舶來品不假思索、全盤接受的態 度,更讓他反思中國所擁有的傳統,如農耕立國的歷 史、近代工廠的產業文明等。尤其在看到台灣建築師 謝英俊、黃聲遠及文化人黃永松等人,長期以獨立立 場和個性化眼光關注台灣社區與鄉村建設,以及台中 市府訂定文化與國際化做為都市發展目標,更讓陳旭 東對中國建築的未來有了更多想像。 如果城市是會呼吸的人體,那建築肯定是其中的一 個細胞;一個細胞很難直接產生影響,但只要結合成 組織、器官,最後絕對可以撼動全身。因此,德默營 造的作品就像是啟動城市的熱點,結合藝術與文化思 維,慢慢朝向有機城市的概念發展。


世界建築的天際線

追求建築的原創性,應以不破壞公共城市景觀形

創辦人陳旭東,生於西安,畢業於柏林工大建築 系,曾任職於德國和瑞士多家建築事務所, 2004 年創辦德默營造建築事務所。以積極的態度和專題 概念介入城市更新改造,跨領域、國際化的實務與 學術研究互動的方法,以及在材料和技術實驗基礎 上探索新建築美學的可能性,都讓德默營造享譽國 際,不僅受邀參加NAI、CIVA和RAM的專業展覽, 更活躍在深圳香港建築雙年展、米蘭三年展等重要 文化藝術活動中。

象以及誤導公眾消費和生活習慣為前提。

●德默營造建築事務所

中國

2 177


Cover Story

封 面 故 事

中國新生代建築師

中國建築印象

祝晓峰

具備社會責任感的建築師 文_葉靜芳 圖片提供_山水秀建築設計顧問有限公司

80 年代中國的建築觀念在起步階段,接觸資訊比較少,中國自己的建築體系出現了斷層。祝曉峰在 這個時期選擇出國研讀哈佛大學的建築學碩士,赴美學習以後對整個現代建築的體系有了更深入的理 解,引發了工程、設計本身以及歷史的省思,在Rem Koolhaas的教授之下,祝曉峰在建築領域的想 法整個被顛覆了。

Part2

建築的未來式 建築地圖 60+ 散步:北京 v.上 s海

1

歷留學國外、思維被重整,祝曉峰一方面對建

經築的想法有了很大的轉變,另一方面回國工作 的他,內心也充滿了焦慮,也許是建築師與生俱來的 社會責任感,祝曉峰提到:「中國建築師一方面忙著 蓋透過全球媒體學來的時尚建築,另一方面也想找尋 屬於自己的文化體現。」曾經發表一篇文章〈尋找自 己的步調〉,他有很深的省思:「中國建築師當下的 工作中有兩個重要方向,一是參與中國文化的復興, 以『批判性的地域主義』作為理論參照;二是融入全 球化進程並影響整個世界。」 順應天然原則的場域精神 就是在自我高標準的要求下,祝曉峰提出一個有趣 的觀點,他認為建築應當像植物一樣,應合天時地 利,適宜於當地環境的要求,並與之融為一體。在祝 曉峰的作品中不難發現「順應天然的原則,同時具備 場域精神」的建築學概念,以最近的朱家角人文藝術 館來說,祝曉峰欲營造的是一種藝術參觀的體驗;作

178

為上海保存最完整的水鄉古鎮,朱家角人文藝術館位 於古鎮入口處,東鄰兩棵470年樹齡的古銀杏。這座 1800平米的小型藝術館將定期展出與朱家角人文歷 史有關的繪畫作品。 好景觀是建築最奢侈的收藏 位於朱家角人文藝術館中央的室內中庭是動線的核 心,一樓由環繞式的展廳從中庭引入自然光,二樓, 展覽室分散在幾間小屋中,籍由中庭外圈的環廊聯繫 在一起,展廳之間則形成了氣氛各異的庭院,收納周 圍的風景,為多樣化的活動提供了場所。這種室內外 配對的院落參照了古鎮的空間肌理,使參觀者游走於 藝術作品和古鎮的真實風景之間,體會物心相映的情 境。除此之外,在二樓東側的小院,一泓清水映照出 老銀杏的倒影,透過偌大的觀景窗望去,祝曉峰以空 間的切割組合手法,成功完成了一次借景式的收藏, 原來朱家角人文藝術館最重要的寶藏,便是二樓窗外 的這一片好景啊!


世界建築的天際線

2

中國

3

1.朱家角人文藝術館位於古鎮入口處,東鄰兩棵470年樹齡的古銀杏。2.一樓由環繞式的展廳從中庭引入自然光,二樓展覽室分散在幾間小屋中。3.在二樓東 側的小院,一泓清水映照出老銀杏的倒影。4.透過偌大的觀景窗望去,祝曉峰以空間的切割組合手法,成功完成了一次借景式的收藏。

工作,有鑑於中國建築進入全球化過程 的劇烈演進,祝曉峰返回中國創辦山水 秀建築設計顧問有限公司,並開始擔起 自己對社會與國家在建築方面的責任, 他認為作為中國青年建築師,應該對當 代建築有所貢獻,而不是刻意去形成和 西方建築之間的對比或者抗衡。

建築應當像植物一樣,應合天時地利,適

1999年取得哈佛大學建築學碩士,之後 於紐約 KPF 建築事務所擔任助理總監的

宜於當地環境的要求,並與之融為一體。

●祝曉峰

4

179


Cover Story

封 面 故 事

中國建築印象

Part2

建築的未來式 建築地圖 60+ 散步:北京

1

中國新生代建築師

v.上 s海

董功

簡潔俐落的建築新勢力 文_柯維玲 圖片提供_直向建築設計事務所

建築師董功,以簡約俐落的設計風格直接面對問題,並提出創新設計方案,堪稱是新世代建築界的明 星;真實地將眼中建築的真意,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出來,就是新一代建築師的直率風格。

2

008年自紐約回中國建立自己事務所的董功,講

求的是全新的創意,大量將環保的概念融入,他 為天津西青區張窩鎮小學所設計的、充滿多層次空間 及大膽運用色彩與透光的作品,便是透過觀察當代人 們的生活,設計出屬於現在中國人需要的空間,而不 談所謂的中國特色,因為那一點也不重要。

代的材料與技術同樣能融入環境中,這是新一代對現 代素材的自信表現。 以他在上海崑山的有機農場為例,「其中一個採摘 亭已經建成,專案的設計思考圍繞在新的建築如何嵌 入風景,並最終形成一個專屬的場所,」董功說: 「在經過幾次的實地體驗後,『水準性』逐漸成為我 組織空間的重要線索。」

深入淺出的設計思維 董功提到:「好的建築設計總是離不開生活、離不 開人,好的建築一定會塑造一種專屬的生活品質, 建立生活單元之間有意義的關係,甚至構築一種生 活方式。」直接面對問題、簡單表達,對董功來說就 是一個好的設計。關於現在中國普遍重視的「場地精 神」,董功不走用當地材料這樣簡單的路徑,使用當

180

感受自然帶來的繆思 他所說的水準性,即是融入場地的開闊與平坦,建 築的水平線和天地融合,立面延展可以充分地將風景 引入建築內部,光影又讓建築靈動起來。「最終,這 棟建築的輕盈、纖細和通透,彷佛隱約呼應著江南文 化獨特的氣質。」董功難得感性地說:「建築師的天


世界建築的天際線

靈蓋要『打開』,接納日月的精華和自然的滋補。」 省去了文化的包袱、展現創意,這就是新一代的中國 建築師。 那麼,董功心目中理想城市的藍圖是什麼樣子?董 功認為好的城市首先要能支持好的生活,各種年齡、 階層、背景的人在裡面都能平等自在。好的城市不該 專為少數人建設,不該僅僅被政績操控。採訪末了, La Vie問到對台灣的印象是什麼?董功回答:「從未 去過台灣,但我的合夥人徐千禾卻是台灣人,所以自 然就有了緣分。對台灣人的印象是大多文雅儒氣,好 像更符合傳統中國人的形象。」將來是不是有機會設 計台灣的建築,La Vie也引頸期盼!

好的建築設計總

現為北京直向建築設計事務所合夥人。清華大學建 築碩士畢,前往德國與美國留學取得伊利諾大學碩 士,於紐約Steven Holl Architecrs等著名建築事務 所工作,負責北京當代MOMA建案,曾於2006年被 《TIME》雜誌評選為世界十大建築。董功認為「用 簡單的方式回應複雜的問題」就是他的作品風格。

是離不開生活、

離不開人。

●董功

中國

2

1.2.天津西青區張窩鎮小學所設計的充滿多層次空間及大膽運用色彩與透光的 作品,便是透過觀察當代人們的生活,設計出屬於現在中國人需要的空間。

181


Cover Story

封 面 故 事

中國建築印象

Part2

建築的未來式 建築地圖 60+ 散步:北京

1

v.上 s海

中國新生代建築師

童明

君子精神的再現 文_柯維玲 圖片提供_TM Studio

做為近年來中國新一代建築師的代表,童明展露一種回歸人本的中國文人精神;在學院任教的他,忠 於中國文化的君子特質,研究中國園林的細膩工法,並從而發展出屬於當代中國的雛型。

上海為據點,從就學到任教,都選擇在南方為

以基點,童明的設計多了細膩的文人特質,而且 確實也以學者的研究姿態真誠地面對自己的文化。走 進他所設計的蘇泉苑,穿越窗櫺映照在地面的陽光, 正是中國園林常見的圖騰,和茶室的氛圍形成完美的 搭配;保有現代空間的開闊感,同時又具備中式園林 在行走間、在空間轉繞下的驚喜發現,讓人真實地感 受到中國精神的具體呈現。

建築應呼應心靈的根本感受 「經歷了一種不假思索的快速膨脹發展後,回歸本

182

性、體驗生命,這是任何時代、任何民族的人們都會 去做的,」童明說:「我並不認為這樣的事情具有某 種先鋒性,相反地,我們這個時代的問題就是太過追 求先鋒性了,以至於在急促向前的過程中,很多事物 都被忘在後面,將什麼才是美好的這樣的問題嚴重忽 視了。」童明坦言最欣賞瑞士建築師卒姆托(Peter Zumthor)設計的聖克勞斯教堂(SaintBruder Klaus Field Chapel ),及日本設計師那種專注於設計本 身、充滿精神性的建築。「我覺得成為建築師,最重 要的是需要一種敏銳的心靈感受,感知生活世界以及 知識體系中那些美好的因素,同時也能夠將之轉化為


世界建築的天際線

1968年生於南京,1990與1993年分別於南京東南 大學建築學院取得學士與碩士學位, 1999 年畢業 於上海同濟大學城市規劃博士學位,此後留校任 教,擔任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的副教授。 作品有蘇州大學文正學院教學樓,平江路董氏義莊 茶室,南京高新區國際俱樂部,路橋舊城小公園改 造,蘇泉苑茶室,十院宅,天亞別苑會所,南寧武 鳴西江八大處園林,上海嘉定藝術家工作室等。主 要參加的展覽有2006年深圳雙年展、同年荷蘭鹿特 丹中國當代藝術展、2007年上海雙年展青浦分展、 2008年香港雙年展及比利時Architopias建築展等。

建築師需要的是一種

敏銳的心靈感受。

●童明

中國

3

2

實際可觸摸的結果。」在急劇建設之後,童明近來更針 對城市內部空間的設計著手,2012年就曾有機會為拆建 後的遺址重新設計街角公園,卻因政府的原因而不了了 之;未來更打算將復興路的老街重生,著手於城市文化 的重建及微整型,可預見更精緻的中國城市即將誕生。

4

中我感覺台灣的城市比較平實,沒有太多的起伏,而這 一點正是我比較喜歡。如果有機會能夠在台灣參與設 計,最好是在尋常街區中的尋常建築,它可能混同於周 圍,然而一旦進入其中,就可挖掘出不一樣的光彩。」

重視文化,打造平實未來 那麼童明心目中理想城市的藍圖是什麼樣子?童明說 道:「應為外表平靜、內涵豐富,能夠通過一層一層的 濾鏡,不斷發掘它的有趣之處。」至於對台灣的印象是 什麼?想與台灣合作什麼樣的設計?童明回答:「印象

1. 走進他所設計的蘇泉苑,穿越窗櫺映照在地面的陽光,正是中 國園林常見的圖騰。2-4. 和茶室的氛圍形成完美的搭配;保有現 代空間的開闊感,同時又具備中式園林在行走間、在空間轉繞下 的驚喜。

183


Cover Story

封 面 故 事

中國建築印象

Part2

建築的未來式

中國新生代建築師 建築地圖

URBANUS都市实践

提升建築的文化質感 文_葉靜芳 圖片提供_URBANUS都市實踐

60+

URBANUS都市實踐由王輝、劉曉都、孟岩三人共同主理,三位都是道地的老北京,也同

散步:北京

樣擁有留學美國的背景經歷,更秉持相同的價值觀與信念。王輝提到:「中國的各大城市 都有相同的問題,都處於一個快速進化的狀態,我們想做的是更貼近中國文化的層面,回 歸本質的解決方案。」都市實踐作品的共同特質便是關注當地的文化價值與居住環境,亦 拓展出成熟的建築形態與風格;在眾多大型的建案中,都市實踐以符合場域、都市個性的 規劃方案脫穎而出,獲得國內外業界的高度矚目與推崇。

v.上 s海

中國新生代建築師

王敏

建築烏托邦的創造者 文_葉靜芳

圖片提供_優加事務所(STUDIO A+)

2008 年 北 京 奧 運 時 因 水 立 方建築設計而引起關注的王 敏,與其說是建築師,倒不 如說她是一位全方位的設計 師來得更為貼切。王敏認 為:「建築師只為人們提供 建築物是不夠的,還要搭配 空間設計、景觀設計,甚至 深入細節至燈光及家具,為 建築賦予更完整的意義。」 在這樣的觀念下,王敏的作品不單只是具象的建築量體, 更一併考慮環境帶來的影響。或許在多數建築人的心中, 這是一個不可能實現烏托邦,王敏卻認為豐富的想像力是 上帝給予女性建築師最大的禮物,因此她的作品總是結合 地域、景觀,延續舊有的結構,創造更多的綠地,讓建築 成為點綴風景的珍珠,融合在自然裡。

184


世界建築的天際線

中國新生代建築師

中國

仲松

用細節體現文化底蘊 文_葉靜芳

圖片提供_仲松

擁有中央美院雕塑背景的仲松,從 藝術跨越到建築的多元才華,受到 國內外的關注,仲松總能以獨樹 一格的觀點掌握住時代的脈動, 創造引人注目的建築美學。從上 海的 800 號倉庫改造、北京金融街 英藍國際金融中心、 Sòng Music Bar+Kitchen等作品,都讓人看見雕 塑與建築之間的相輔相成,微妙牽 引著他一路由藝術家轉變為建築師 的脈絡。仲松提到:「尊重傳統而非『重現』,必須灌注現代意 識在其中。」難怪其作品遊走在既傳統又現代的思維中,總讓人 能深刻感受其國際建築視野下的文化底蘊。

中國新生代建築師

齐欣

安靜且純粹的建築美學 文_葉靜芳 圖片提供_齊欣建築

齊欣於1984年從清華建築系畢業後留學巴黎,1997年在香港工作兩年後回到中國,或許是受到國際 視野的薰陶,齊欣的作品總帶著強烈的存在感。然而即使獲得國際的認同,他卻認為自己缺少了那 麼一點場域性,為此在設計的初始便做很多功課,以西溪會館來說,四周圍的山景是西溪的一大特 色,設計上便以不張揚的形式、色彩,以及塊狀式的建築結構表現,與晨霧下的杉樹、山巒保持一 種秩序。這種與環境的和諧關係,讓建築彷彿具備了一種「禮讓」的氣質,而這不也正是一種安靜 且純粹的建築美學!

185


Cover Story

封 面 故 事

中國建築印象

A

陝西韓城市狀元及第私家院落群

B 成都當代美術館

C 重慶棕櫚島商業項目

建築的未來式

The world looks up to CHINA

G

60+

Part3

建築地圖

世界的天際線,中國建築地圖60+ 21世紀以前,我們幾乎不曾在同一個國家看到這麼多建築大師的作品,而且幾乎同時間翻攪一塊土地,這些當代建築大師的 創意之作,就像活化城市的焦點,直橫交錯著中國的建築軸線。

散步:北京

文 _ 葉靜芳 圖片提供 _ 3Gatti 、 HASSELL 、 HENN ARCHITEKTEN 、 IAPA 、 IO DESIGN 、 Kengo Kuma and Associates 、 MAD 、 NL Architects、OMA、Playze、Rem Koolhaas、RhineScheme GmbH、schneider+schumache、sparkarchitects、SURE Architecture Ltd、RTA-OFFICE、UNStudio、Zaha Hadid Architects、朱璶建築事務所、張永和非常建築、方體空間工作室、業餘建築工作室、張 雷聯合建築事務所、李曉東工作室、MADA s.p.a.m.馬達斯班、設計共和、家琨建築、許李嚴建築師事務所、德默營造、維斯平建築設 計事務所、TM Studio、直向建築、大舍建築工作室

v.上 s海

P 杭州來福士廣場 Q

廣州東薈城商業街

O

186

多利有機生態農莊


世界建築的天際線

D

E 重慶南山會所

鄂爾多斯博物館

F 江蘇南通體育中心

中國

G 四川安仁橋館

昆山有機農場系列,採摘亭

D A H 昆山有機農場,採摘亭

E

B

I

H F

C O L M

K

I

中國國際建築藝術實踐展 四號住宅

P

Q N

J 珠海十字門商務區的

J

N

廣州歌劇院

門戶大橋

M 杭州支付寶大樓

L 浙江金華中心

K 上海螺旋藝廊

187


Cover Story

封 面 故 事

中國新世代的人文場域建築10+

中國建築印象

符合天、地、人的思維,融合當地自然環境,人文歷史, 將傳統文化底蘊灌注在設計上的新世代中國人文場域建築。

建築的未來式

01

上海金陶村村民活動室 山水秀建築事務所 (2010) 金陶村是嘉定馬陸大裕村裡的自然村之一,小河環繞、綠竹漪漪。這是一座六邊形的環狀建築,由六片放射狀 的牆體劃分出六個空間,並共同圍繞中央的天井;六片屋頂也遵從了傳統內院的次序,形成了「六水歸堂」的 天井,承擔屋面雨水的收集工作。材料的選擇兼顧了建構的邏輯和江南村落的風貌,而牆體夾在屋頂和基座之 間的做法,則是希望將材質的具象和空間的抽象,在此美麗的鄉村風光中融為一體。

60+

Part3

建築地圖 散步:北京 v.上 s海 圖片提供◎山水秀建築事務所

188


世界建築的天際線

中國

02

西安唐大明宮遺址保護展示示範園區暨國家遺址公園 IAPA (2012)

IAPA設計公司於2008年贏得了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概念規劃國際 競賽,並執行宣政殿、紫宸殿的單項設計。西安大明宮國家遺址公 園是國際古遺址理事會確定具有世界意義的重大遺址保護工程, 與北京的故宮遺址並稱為中國兩大世界級的遺址保護工程。大明 宮國家遺址公園的中軸線是最引人注目的規畫,主題為「時間的宮 殿」,宣政殿和紫宸殿的裝置藝術展示,是由IAPA和廣州美術學 院馮峰教授合作完成。利用殘舊的宮殿框架,在變化的枯枝樹木之 間若隱若現,彷彿時間烙印在頹圮的宮殿輪廓,以蒼桑的老樹枝幹 做了一場完美的詮釋。獨特的創意讓「時間的宮殿」游移在藝術與 建築之間,也成功打造西安大明宮國家遺址的輝煌氣度。

圖片提供◎IAPA

189


Cover Story

封 面 故 事

中國建築印象 建築的未來式 60+

Part3

建築地圖 散步:北京

圖片提供◎馬達斯班建築設計事務所

v.上 s海

03

圖片提供◎馬達斯班建築設計事務所

190

陝西玉山石柴(父親住宅) 馬達斯班建築設計事務所 (2000) 這棟住宅是馬清運為父親馬培傑在家鄉設計修建 的。陝西的藍田玉山和秦嶺山脈作為「父親住 宅」的背景,從陡峭的山峰到和緩的坡地,河谷 甚至延伸到一片資源豐盛的中部平原。坐落在河 與山之間特殊的地理位置,河水沖刷出光滑的石 頭,山谷產出粗糙的石頭,提供了豐富的建材資 源。由石頭建造的房子因此在光和影的濃縮、粗 燥和光滑間的密度間游離。讓石頭展露原有質 地、同時成為有用的建材是設計的首要原則,而 使用當地材料(石頭和木料)就是最大價值,也 給了「父親住宅」一個短暫的質地生命,並彰顯 現代形式主義的精神。


世界建築的天際線

中國

04 四川成都蘭溪亭

創盟國際Arch-Union (2012) 蘭溪亭坐落於成都非物質遺產文化 公園,由中國傳統三合院構成,融 合私人俱樂部以及餐廳。建築師用數 字化建築語言重釋江南園林建築,由 五種不同的演算方法、工人手工黏貼 磚瓦、特殊的空縫砌建模式,營造出 水流緩緩橫線向上延伸的視覺效果。 建築屋頂的高低錯落模擬中國山水意 象,也是對傳統坡屋文化的致敬。

圖片提供◎創盟國際Arch-Union

05 昆山有機農場系列,採摘亭 直向建築事務所 (2012) 位於昆山西郊巴城縣境內緊鄰陽澄湖,採摘亭橫向舒展的建築形態呼應著場地的風光,這種關係被金屬屋簷進一步強化,下方的區 域成為建築和自然景觀之間的過渡空間,使建築和自然的邊界不再生硬。「輕和透明」不是單純語言上的形容詞,而是建築應對這 一片自然時所採取的策略。彷彿漂浮般的銀色金屬格柵挑簷,為下方的空間製造不斷變化的光影,在不同的時間微妙地映射著天空 的顏色,天氣宜人時,由玻璃旋轉門組成的兩道建築外牆可以全部打開,建築的內部空間融入農場的自然氣息之中,此外,建築空 間地坪和周遭自然地面相容,仿佛是建築和大地最柔和的觸碰,整體建築形態和空間所呈現的安靜、輕與纖細、通透和靈動,與江 南地域文化氣質特徵相吻合。 圖片提供◎ALMOND CHU & MARCEL LAM

191


Cover Story

封 面 故 事

中國建築印象

06 成都新津知藝術館

建築的未來式

隈研吾Kengo Kuma & Associates (2011)

60+

Part3

建築地圖

成都新津知藝術館是位在新津老君山(道教名山)的山腳下、遠近馳名的道教聖地,建築本身通過其 空間和展覽說明了道教的精髓。用於外牆的瓷磚來自當地,同時也採用當地的傳統工法,磁磚被掛 起,彷彿飄浮在空氣中,通過引線釋放重量,這樣的呈現方式就像懸浮在空氣中的能量,融入周 遭的自然環境,而磁磚也能讓建築物內部覆蓋著柔和的光線,形成美麗的粒子狀陰影。南部 的外牆被分成頂部和底部,在池塘前方形成兩個不同層次的對比,北側的門面則靜態、 平坦,面臨著廣場。利用不同層次架構的環境氛圍,引導人們從前面走到後面,形 成一個寂靜並引人能輕鬆散步的花園;而展覽空間內部則設計為螺旋狀,帶領人 們從黑暗走向光明,來到最頂層享受景觀。

散步:北京 v.上 s海 攝影◎隈研吾Kengo Kuma & Associates

192


世界建築的天際線

中國

07 攝影◎姚力

中國國際建築藝術實踐展四號住宅 張雷聯合建築事務所 (2011)

中國國際建築藝術實踐展(CIPEA)坐落在南京浦口老山森林公園附近的佛手湖畔,專案邀請了來自中國和世界各地的24位建築師 參與設計,其內容包括4幢公共建築和20幢住宅。由張雷設計的四號住宅用地,在接近山谷的緩坡上,雨後會有潺潺溪水從緊鄰基 地南面的低窪谷底流過,靜寂幽遠。一樓起居室和餐廳,在靜謐的山林之間呈現半開放式,中間三層是六間臥室客房,感受山林的 同時亦享有充分的私密;屋頂平臺和水池是另一個面對自然完全開敞的客廳,和樹梢相仿的高度既能感受綠蔭環繞,又不妨礙遠眺 的視野。以貫穿橫向裂縫的分離呈現垂直疊加的痕跡,裂縫在每層特定的位置擴大形成景框,通過觀察方式的改變重新塑造了周圍 的景致,是宛如傳統中國山水繪畫橫軸展開的當代立體主義表現。

193


Cover Story

封 面 故 事

中國建築印象 建築的未來式 60+

Part3

建築地圖

08

散步:北京

陝西韓城市狀元及第私家院落群 IAPA (2014)

v.上 s海

韓城狀元及第私家院落群,採用傳統四合院的 形式和空間格局,置入現代的生活理念,選用 磚瓦木等傳統建材與玻璃、鋼等現代材料相結 合。運用建築景觀一體化的概念,將以建築為 主體、四周圍繞的院落空間進行設計,通過小 型戶外空間節點的融入,形成錯落分佈的戶外 公共場域,以便為鄰里之間交流及活動的舒適 場所。這些空間通過環形的人行棧道體系的串 聯、再加上核心景區的集中呈現,凸顯了完整 的點、線、面相結合的景觀系統。

圖片提供◎ IAPA

194


世界建築的天際線

中國

09 上海螺旋藝廊 大舍建築設計事務所 (2011) 採用螺旋的意義是為了建立一種看風景的方式。一 道螺旋帶入了具有某種原始感的內部空間,室內逐 漸由公共變得私密,最重要的是它產生了一種從風 景中進入建築的方式。可以直接步入室內的環形空 間,也可以先上到稍高處的屋面,在視角高度不斷 發生變化的過程中穿梭入內。這種愉悅產生於開放 與封閉的交替節奏以及被有意拉長了的路徑中,為 抽象化的設計手法。在這裡,看風景也是進入建築 的方式。

攝影◎舒赫

10

上海周春芽藝術研究院 TM Studio (2009)

周春芽藝術工作室是上海市郊外積極推進的新農村建設,通過引入知名的藝術 家及其相應的藝術活動,為城市周邊相對偏遠的農村地區注入新的發展活力, 以達到新興文化產業與鄉村優美景觀的結合。為了適應這種江南水鄉自然而野 趣的環境,建築採用清水混凝土的結構及外表,這也能夠體現藝術工作空間的 品質與氛圍。西側一幢傳統建築在建造過程中被完整地保留下來,從 而形成由建築及庭院組合而成的空間序列,以用於藝術家較 為頻繁的公共展示活動。

圖片提供◎ TM Studio

195


Cover Story

封 面 故 事

改變中國天際線最具代表性建築50+ 來自全球知名建築團隊傾心力作的創意焦點,

中國建築印象

2008年後完成不可不知的、歷史上改變中國天際線的代表性建築作品。

建築的未來式

江蘇南通體育中心 HENN ARCHITEKTEN (2012)

60+

Part3

建築地圖

江蘇省的南通體育中心,新的城市規劃館位於河邊,有文化及商業設 施的東西景觀軸線。這座立方體建築高約16米、共三層,首層外牆 為玻璃幕牆,挑高兩層的公共空間作為展廳使用,另外咖啡廳與 書店也位於第一層;樓上則主要包含了展覽空間、辦公室和 會議室。建築物的幕牆外觀獨特,與首層的玻璃幕牆相襯 托,突顯了建築物的入口。這部分表皮分成兩部分,內 側具備空調設備的建築結構,以及外部的網狀金屬結 構。外牆圍幕的菱形的架構可搭配七種不同尺寸的 面板,實現從百分之九到六十不同程度的透光 率,為配合相應的空間功能,精確地對自然 光進行調節,是一座真正具備節能減碳功 能的未來公共空間。

散步:北京 v.上 s海 攝影◎Bartosz Kolonko

196

11


世界建築的天際線

中國

攝影◎Guangzhou Vanke

12

廣州東薈城商業街 SPARK architects (2012) 廣州東薈城商業街是為新科學城辦公開發區域提供配套的SOHO住宅開發區的全新規劃。這個新型 態「城市聚落」的設計,建立了一個現代中國居住品質的生活風格,也為社區居民提供了多個商業 及公共設施。SPARK的設計將各類商業元素巧妙地安排在宛如村落的建築構架內,道路與廣場的尺 度更使得整個商業空間開放而舒適。此外,傳統的中國窗櫺和建築材料元素,如磚塊和柳葉圖案的 瓷片等,都被應用到了設計方案中,創造出東西方文化融合、新與舊建築內對話的全新格局,同時 也被譽為廣州最高端的生活商業區域。

197


Cover Story

封 面 故 事

中國建築印象

13

深圳安信金融大廈 OMA (2014)

建築的未來式 60+

Part3

建築地圖 散步:北京 v.上 s海

198

深圳安信金融大廈的設計強調大面積的辦公樓層容 納各種配置組合及工作模式,以滿足當代服務業的 需求。每個區塊皆被視為獨一無二的立體空間,透 過巧妙的處理,形成大樓獨特的形態,並從中創造 了坐擁廣闊深圳高爾夫球場景觀的觀景平臺,以供 員工享用。大樓的外觀立面設計讓各方景觀能一覽 無遺,設計上運用玻璃帷幕免受陽光過度照射;此 棟大樓也挑戰了當前辦公大樓設計的常規,如玻璃 幕牆的規劃。

圖片提供◎OMA


世界建築的天際線

上海虹橋SOHO Zaha Hadid Architects (2012)

14

中國

15

位於上海虹橋的商辦建物虹橋SOHO,設計上利用一個距離地面18 公尺高、8.4公尺寬柱距的大型建築,以有如絲帶般的動態、曲線的 形式將其結合,四個長型而彼此平行的量體頂部可作為綠地公園使 用;若由上方俯瞰,整座建築有如書法流線,Zaha Hadid以中國傳 統四合院四進三院的概念,帶出充滿視覺張力的前衛建築。

圖片提供◎HASSELL

寧波東錢湖築島 HASSELL (2014) 寧波東錢湖築島計畫,主島採用湖水清淤時挖出的泥土 築成,小島則為漂浮結構。小島的設計結合了水質過濾 和魚類養殖功能,從而持續改善湖水水質和魚群數量。 在一年季節輪換間,浮島的位置會產生變化──從現在 的湖邊村落(魚類養殖週期開始的時候)漂移到主島, 遊客可進行休閒活動,同時瞭解這些島群的環保目的。 圖片提供◎Zaha Hadid Architects

16

珠海十字門商務區的門戶大橋 10 DESIGN (2014) 10 DESIGN與Buro Happold結構顧問共同 在中國珠海十字門商務區的門戶大橋設計 競賽中獲勝。這座特色大橋是通往中國南 部新規劃商務中心的門戶,同時也是十字 門商務區與珠江三角洲之間聯通的標誌。 以對角方式斜跨整個橋面,不僅提供了車 輛與人行的交通,還成為了十字門商務區 與珠江三角洲的交會點。由對面的海岸線 看過來,可見此橋延伸的回路型絲帶結 構,就像波動著的浪形絲帶!雖然珠海複 雜的海岸線環境,造成不對稱的奇特橫跨 角度,但在單一的絲帶形態中呈現兩條 物線拱形,既賦予了橋身強烈的表現力, 又保留了合理的力學結構,橋體與水面倒 影交相呼應,也形成了美麗的重疊影像。

攝影◎10 DESIGN

199


Cover Story

封 面 故 事

中國建築印象

17 廣州歌劇院

建築的未來式

Zaha Hadid Architects (2012)

60+

Part3

建築地圖

在廣州歌劇院規劃案中,Zaha Hadid 以珠江北岸「圓潤雙礫」的概念作為 發想。廣州歌劇院外部牆設計為非幾 何形,最終以三角平面為定案,因為 利用三角形多元摺疊的特性才能表現 出不規律摺疊面的規律性。設計靈感 來自於珠江河谷印象與侵蝕狀態造成 河谷的變化,在景觀中蜿蜒的線條分 隔歌劇院內部不同使用區域,大小量 體之間與室內外有如切割般的峽谷效 果,也為建築帶來強烈的戲劇張力!

攝影◎Iwan Baan

散步:北京 v.上 s海

廣東省博物館 許李嚴建築師事務有限公司 (2010) 廣東省博物館新館是廣州市珠江新城中心文化藝術廣場的四大文化標誌建築之一。設計融入珠 寶盒的視覺元素,將外形打造成似一件精雕細琢的寶盒,運用鋁合金板、玻璃、花崗石等,塑 造出富現代幾何色彩的立體方正設計;一扇扇不同圖案的窗戶,散落在東西南北四個方向的表 面,展現出一份獨特而趣味無窮的特質,層層相扣的建築空間,為公眾迴廊、展廳和後勤區提 供了視覺上和實質上的聯繫與分離。

18

圖片提供◎ALMOND CHU & MARCEL LAM

200


世界建築的天際線

中國

19

福建平潭綜合實驗區海峽論壇和國際會展中心 10 DESIGN (2014)

圖片提供◎10 DESIGN

平潭綜合實驗區海峽論壇和國際會展中心包含了劇院、展覽中心及配套商業和文化設施的設計。建築結合了景觀及濱海的自然元 素,創造了一個流動、開放空間,並與建築融為一體的公共場所,充分體現了建築的透明度和與周圍環境互動的特徵;為使車輛對 行人道路的影響降至最低,為創造一條從中央公園穿過湖泊和一系列的休閒零售服務場所,並直至濱海的自由暢通線路,道路等要 素被安排成景觀梯田的組合。

20

海南自行車俱樂部 NL Architects (2013)

海南島自行車俱樂部位於中國南方的 渡假勝地海南島,這個自行車館包含 自行車出租,也容納一個咖啡廳。在 這座熱帶氣候的渡假島嶼,如橢圓盤 狀突出的屋頂是非常受歡迎設施,因 為具有超大的屋頂自行車騎乘區,也 能容納額外的功能,好比賽車場!優 雅弧度的陡坡橢圓形的自行車道創建 了一個樂觀的新生活型態,此外,造 型獨特的屋簷向上捲起的設計,就像 一個令人驚訝的微笑弧線,提供青少 年完美的競技場所。

圖片提供◎NL Architects

201


Cover Story

封 面 故 事

中國建築印象 建築的未來式 60+

Part3

建築地圖 散步:北京 v.上 s海 圖片提供◎ HASSELL

重慶棕櫚島商業項目

21

HASSELL (2012) 棕櫚島位於重慶北部高新園區金開大道和I區B路圍合區間。配套餐飲項目用地西側為棕櫚湖,東側為塔坪水庫,北側及東南側為 城市公園。棕櫚島案由HASSELL建築事務所將6個餐廳沿兩個湖水岸佈置成獨立的5個建築體量。這五個建築體量與人造水景形成了 「水的庭院」,使每個餐廳都能享有自然水景,同時在另一方面也能保有人造水景形成的私密庭院空間。在景觀設計的部分,刻意 提高水景庭院的高度,使得從餐廳內望向東西兩側湖面的視線全無遮擋,周遭美景一覽無遺;此外,更通過打造無邊界水池的做 法,將人工水景與自然湖面在視線上連成一體。人造水景與建築佈局的概念均反映了重慶兩江交匯的城市特色,也繼承了水系聯繫 城市的概念,以水面包圍建築,形成了「建築水中漂」的優美景致。

202


世界建築的天際線

22 北京Galaxy SOHO

Zaha Hadid Architects (2012)

中國

攝影◎ Iwan Baan

北京Galaxy SOHO是一座流線型的建築,靈感來自於北京宏偉的都市規模與中國的梯田 景觀;四座有如聚落般的圓形量體相互呼應,全景式的結構產生流暢的流動性,創造了 流動和有機的內部空間。此案利用參數化設計,將各種條件互相聯繫在一起成為一個 系統,雖然借鏡中國四合院的概念,梯田般的形式創造出360度的環繞景觀,但在Zaha Hadid的設計之下,仍開創新世紀建築的前衛感與全新風貌。

23

常州地標建築和綜合專案 RTA-OFFICE (2013)

圖片提供◎ RTA-OFFICE

常州地標建築和綜合專案將規劃建 成綜合區域,結合如購物中心、酒 店、住宅辦公和娛樂等多種功能。 建築量體本身可以做為一件巨大的 雕塑來看待,造型上衝擊人們的感 官,不銹鋼鏡面包裹的建築,彷 彿坐落在水面之上,和周圍的環境 產生聯繫。建築物內部有 4 層樓, 就像一個巨大的圓形空間,內部空 間寬闊且挑高,沐浴在光線下,同 時光線也反射於內部,結合感官、 光照和顏色的變化,能吸引人們駐 足、互動和發揮想像力。

203


Cover Story

封 面 故 事

中國建築印象 建築的未來式 60+

Part3

建築地圖

重慶南山會所 SPARK architects (2011)

散步:北京

這是一座重慶靜謐郊區別墅群內的休閒會所,在庭園與自然景觀之間展現出獨特造型,共4,000平方米。整體規劃設計因地形條件啟 發了「由高入低、錯落層疊」的設計核心理念,透過多層露臺以及位於高處主入口和下方各別墅群口構成的空間錯落關係來實現; 為了與自然的環境融為一體,建築採用單一色調與紋理的花崗岩和玻璃。休閒會所的設計巧妙地應用了連續轉折的表面處理來呼應 自然景觀,從而形成一個獨特的內部空間,與公共空間聯繫在一起的包括健身房、游泳池、兒童遊樂場、辦公室、藝術和手工藝教 室、會議室、一間餐廳和一間咖啡廳;會所周圍是一潭荷花湖,木製平台勾勒出對岸的建築和橋樑,反映出周遭優美的群山環境。

v.上 s海

攝影◎ Jonathan Leijonhufvud & Fernando Guerra

25

IPPH智慧財產權出版社 RhineScheme GmbH (2014) IPPH智慧財產權出版社是一家重要的國家性出版機 構,從事專利文獻、書籍、雜誌和其他媒體的出版 事業。利用了地塊的獨特優勢,在道路路口設計了 開闊的公共廣場。簡潔的景觀設計創造出開放的下 凹式廣場,為人們創造了交流互動、休閒娛樂的平 臺,建築的外觀則反映了智慧財產權出版社的公司 形象,清晰界定了辦公空間和半公共空間。由於出 版社主要從事出版等業務,辦公區的外觀立面被設 計成猶如書架式般的形象,由不同大小和寬度的立 面柱組成。

圖片提供◎ RhineScheme GmbH

204


世界建築的天際線

中國

24 26

武漢漢街萬達廣場 UNStudio (2013)

華匯時代劇院 Aron en Gelauff Architecten / 1991年 一個以建築為價值的城市當然不能缺少提供建築相關資源 漢街萬達廣場是將國際精品、餐飲店和影院集為一體的豪華購物廣場。建築周圍的景觀和空間的規 的圖書館。由荷蘭國家總建築師Jo Coenen所設計的荷蘭建 劃體現了和諧和流動的理念。以幾何形狀的材料和細節的變化表現不同的符號,北中庭以溫暖的金 築協會圖書館(Netherlands Architecture Institute,簡稱 色和青銅材料為主,體現了文化和傳統的氣息;南中庭在一些細微之處採用帶有反光效果的銀色和 NAI)即是扮演這樣的角色。NAI是世界最大的建築圖書館 灰色材料,重現都市的形象和節奏,中庭漏斗形的天窗將頂部和地面連在一起。 之一,所有書架空間長度加起來總共有18公里長。 圖片提供◎ UNStudio

205


Cover Story

封 面 故 事

中國建築印象

四川安仁橋館(十年大事記館) 非常建築 (2012)

建築的未來式 圖片提供◎非常建築

60+

Part3

建築地圖

27

四川安仁橋館的正式名稱為十年大事記館, 是用於展示樊建川所藏文化大革命時期文 物的陳列館。張永和反思古典主義的原則, 此博物館沒有典型古典主義建築所具備的基 座,而是支撐在傾斜的柱子上,試圖弱化基 礎設施、建築與城市之間的界限。刻意懸挑 出簷覆蓋了步行橋,創造了供參觀者和過路 者止步的室外建築空間,同時也用作博物館 的入口。博物館室內通過四個橫跨屋頂的天 窗採光,橋下開放空間用作展覽、茶座和演 出場地,屋頂平臺亦可作雕塑展示。

散步:北京 v.上 s海

28 寧波來福士廣場 SPARK architects (2012) 寧波來福士廣場面積約150,000 平方米,包括辦公樓和建於商 業樓上的服務式住宅樓層;位 於江北區,毗鄰寧波老城區。 設計概念緊扣兩個截然不同的 方向,一個是商業以及辦公塔 樓與城市和附近高速公路之間 的關係;另一個是商業空間、 公共空間以及服務式公寓與近 期完工的凱德置地匯豪天下住 宅之間的關係,而後者正是這 個區域設計考量的關鍵。 90 米 高的辦公塔樓位於兩條主幹道 的結合處,從而提供瞭望向解 放橋的視覺可能,解放橋則是 江北區與城市中心的主要交通 聯繫。

206

圖片提供◎Fernando Guerra


世界建築的天際線

29

中國

鄂爾多斯博物館 MAD (2012) MAD 設計的鄂爾多斯博物館,像是空降 在沙丘上的巨大時光洞窟,內部充滿自 然的光線,正將城市廢墟轉化為詩意的公 共文化空間。受到R. Buckminster Fuller 「曼哈頓穹蒼」的啟發,設想了一個帶有 未來主義色彩的抽象殼體,在內外隔絕的 同時也對其內部文化和歷史片段提供了某 種保護,來反駁現實中周遭未知的新城市 規劃。在這個明亮的空間底層,市民可以 從博物館的兩個主要入口穿過博物館而不 需要進入展廳,使得博物館內部也成為開 放的城市空間的延伸;此外,外牆採用大 面積的鋁板以抵禦鄂爾多斯嚴寒和惡劣的 天氣。鄂爾多斯博物館讓人們在這個傳統 和當代藝術相融合且充滿生機的空間裡相 遇,開始他們的時空旅程。

圖片提供◎MAD

207


Cover Story

封 面 故 事

中國建築印象 建築的未來式 60+

Part3

建築地圖 散步:北京 v.上 s海

30 杭州支付寶大樓

維思平WSP建築設計 (2010) 杭州支付寶總部位於杭州的商務區,利用基地的自然條件,根據規劃和周邊環境特點,L形的大樓將基地分成臨街的商業區和相對 安靜的內庭;簡潔如玉的形體使大樓成為此區的地標,而沿街高層建築圍合出北向安靜的內院,則創造隔絕城市喧囂的宜人空間。 下凹式的庭院規畫,巧妙地將庭院這一中國古典景觀元素引入設計中,不僅有效地解決了地下室通風採光的問題,同時也豐富了室 內外空間。生態休閒綠地與下凹式庭院形成了高低呼應的景觀,既富趣味,也兼顧使用功能。此外,亦採用透明印花玻璃與磨砂印 花玻璃結合,形成不同表情,外牆內層的窗牆構築生動的室內外視覺效果,宛如兩塊白玉的西大門,也表達了杭州的江南氣質。

攝影◎陳堯

208


世界建築的天際線

31

中國

寧夏銀川規劃展示館 SURE ARCHITECTURE LDT (2014) 寧夏銀川規劃展示館所在的位置相當獨特,屬於銀川閱海灣中央商務區之一,同時也是中國及阿拉 伯的貿易核心區,是連接寧夏與阿拉伯國家的橋樑。建築量體猶如雕塑般的外型,是寧夏銀川規劃 展示館的創意焦點,靈感來自寧夏五寶之一的賀蘭石,內部結構則以有機線條呈現前衛且現代感的 風格,將銀川的歷史和傳統中國玉石,以及阿拉伯穆斯林文化融合在其中。

圖片提供◎SURE ARCHITECTURE LDT

32

中國珠海的世邦國際商貿中心 10 DESIGN (2014)

圖片提供◎10 DESIGN

坐落於珠海的世邦國際商貿中心是一個綜合用 途空間,以積木的形式,沿著圍牆區域散落, 分隔建築的地界與城市的框架。其中,帶有不 同設計形式的積木牆穿插在自然的景觀花園之 中,通過巨型的石級牆,或不銹鋼及LED發光積 木塊,塑造了穿越街道的開敞及懸挑結構。這 些巨牆之間的空隙,透露出內部植栽柔軟有機 的綠化臺階建築和街道,形成一座巨型的神秘 花園。而在項目中心區的臺階建築,以雕塑造 型反映行人的活動流線。沿起伏的臺階建築山 谷空間,可打開形成開放式廣場,或成為私密 的陰涼庭院。

209


Cover Story

封 面 故 事

中國建築印象 建築的未來式 60+

Part3

建築地圖 散步:北京 v.上 s海

33 成都當代美術館

家琨建築設計事務所 (2011)

成都當代美術館位於成都高新區天府軟體園 區,周邊均為辦公樓或高層住宅區,密度 高,無論生活便利性或人性化程度皆不足。 建築師劉家琨以成都當代美術館作為社區居 民的交流中心,將容納足夠的綠地和公共空 間,達到開放性、參與性及人性化的目的, 為成都市中心周邊區域提供休閒娛樂、藝術 教育的場所。成都當代美術館的設計以「地 景化」為基本策略,龐大的體量匍匐於基 地,充分利用屋頂做成可步行而上的斜坡; 此外,小體量建築形成聚落,V形斜屋頂則強 調出園區軸線,形成傾斜的集會廣場,同時 連接屋頂,在高密度的環境中,創造出面對 城市、開放共用的公共園林空間。

210

34

天津濱海交通樞紐 HASSELL (2014)

圖片提供◎ HASSELL

天津的氣候嚴峻,因而高鐵站體的工程設計出一個抬升的採光罩結構, 大片的自然光線得以進入地下到達大廳,同時也增加了車站兩翼的層 高,形成類似溫室的空間效果,充滿綠意的室內中庭景觀因應而生,更 進一步地優化了轉乘的步行經驗與視覺感受。透過整體的設計考量,南 北廣場的景觀成就了大器而明亮的室內空間,為進出車站與換乘的旅客 提供更流暢舒適的旅行體驗。


世界建築的天際線

35

中國

安徽黃山休甯雙龍小學 維思平建築設計 (2012) 雙龍小學位於黃山市休甯縣雙龍村、率水河與顏公河的交匯處,這 是一座共用互動的希望小學,包括基地南側的新建建築和北側的改 建建築。新建建築是位於建築中部的7間教室和兩端的活動空間,兩 棟建築將場地劃分為尺度不同的活動場地,即可容納教學活動的大 尺度場地,和提供孩子自由活動的小尺度場地;在非教學時間,可 提供村民舉行公共活動。建築採光均使用聚碳酸酯多層板,為教室 帶來均勻的漫射光,利用有效的設計手段減少建築耗能,創造舒適 的室內環境。

圖片提供◎家琨建築設計事務所

攝影◎陳堯

36

浙江金華中心

SURE ARCHITECTURE LDT (2014)

圖片提供◎ SURE ARCHITECTURE LDT

浙江金華中心是一棟綜合開發商業大樓,包括位於不同地面高度的 建築量體,中間由兩條主要行人通道貫穿,在水平和垂直相結合的 模塊中,提供做為商場、辦公大樓與住宅使用。金華中心設有天台 花園,可種植藉由雨水灌溉的植物,此外屋頂的花園設計為公共區 域,提供寧靜的綠色空間,三座高塔建物也將綠色元素擴展為露 台,每一層樓的使用者都將擁有景觀與私人陽台。

211


Cover Story

封 面 故 事

中國建築印象 圖片提供◎RhineScheme GmbH

建築的未來式

西溪濕地公園遊客中心 RhineScheme GmbH (2012)

60+

Part3

建築地圖

西溪濕地公園遊客中心除了具有令人印象深刻的三角形建 築體量外,其巨大的玻璃屋亦大器地頂覆蓋了整個展區。 開闊的屋頂綠化成為了遊客和學生散步、休閒的空間,人 們可以從建築外部自由走上屋頂花園盡情地欣賞濕地公園 的美景。屋頂形態的靈感來自於遠處山巒的輪廓,具有外 遮陽構件的木質外立面直接將建築與大地、蔥鬱的植被和 種類繁多的樹木區融為一體。

散步:北京 v.上 s海

39

攝影◎ Bartasz Kolonko

212

37

38

西安靜心酒店 3GATTI (2012)

圖片提供◎ 3GATTI

巧妙融合西安傳統建築特色與多元化的現代建築元素,靜 心酒店高達百米,為了讓較低樓層依然可擁有大量的日照 與自然光,建築師採用挑高的空中花園設計,使花園以下 的建築量體因不同的角度從而有效引進自然光。空中花園 以及頂樓四合院花園是整個設計的核心,既發揮功用解決 了日照問題,又與靜心設計的理念相呼應,上層旅館房間 的地板和下層房間的天花板用透明玻璃建造,創造出開闊 的視域和空間感。

多利有機生態農莊 Playze (2011) 多利農莊是上海最大的有機食品農莊,為了將室內外的不同功能在實際使用和視覺上建立一定的聯 繫,建築設計為一個連續的空間序列,建築二層的平臺系統不只是作為交通空間,還是室內空間的延 伸和休閒區。室外平臺可作為戶外的會議區,並靈活舉辦其他活動。另一個目標是減少隱藏在建築材 料中的耗能,所謂的「灰色」能量,意即大都使用可回收、且有益於生態的建材。


世界建築的天際線

40

安徽黃山太平湖公寓 MAD (2014)

中國

圖片提供◎ MAD

位於太平湖邊的山脊上的渡假公寓,所有房間均可飽覽湖光美景以及遠處的綿延群山,建築之 間由自然景觀和廊道連接在一起,人們漫步於此,步移景異,同時享受這裡所提供的各種便利 設施。為了最大限度地強調自然環境,所有的公寓空間均設置了室外的橫向花園,這些大的室 外平台將公寓內部空間延伸到室外的自然景觀中,當地天然材料和大量豐富植被的運用,增加 了人們居住的舒適感和幸福感,也和當地文化建立起一種關聯。

41

福建光電職業技術學院 10 DESIGN (2013) 福建光電職業技術學院的核心設計理念,是將這 所大規模的學院融入周邊的自然環境,同時保留 並加強基地的現有特徵。以綠色低碳、可持續發 展技術以及被動式太陽能技術的運用進一步強化 此規劃方案。透過多種不同的設計方案解決運作 的問題,並為居住在學院周邊的村民和就讀學生 提供一個可持續學習和生活的環境;此外,福建 省也將因學院在保護自然環境並與自然和諧相處 方面的示範而受益。

攝影◎陳彥

馬駒橋Soho RhineScheme GmbH (2011)

圖片提供◎ 10 DESIGN

42

社區建築之間需要留出空間,供人們與鄰居自如地相聚、交流。這個專 案通過公共、半公共和私人區域之間的細緻劃分來實現這個目標。從整 體外觀來看,下凹式的庭院不是像商場的公共交通空間,而是居住者彼 此相遇的地方。中央庭院使得每位居住者都有歸屬感、自在感和安全 感。利用開放式空間產生的氛圍,營造兼具休閒、便利和愉悅的特質, 採用了像山一樣的獨特造型並形成內圓,中間有噴泉,讓建築和景觀成 功融合。

213


Cover Story

封 面 故 事

中國建築印象 建築的未來式

圖片提供◎ Jiafang Architectural Photographer

長春萬科藍山1948會所 RhineScheme GmbH (2012)

43

60+

Part3

建築地圖 散步:北京

長春萬科藍山 1948 會所是一個綜合性開發專案的商業建 築,利用昔日的工業舊址打造優美而富有創意和革新性的 空間,部分標誌性的舊廠房,以及一些風格典型、獨特甚 至是奇怪的工業遺址得以無縫整合。在原址發現大量讓人 驚歎的人工製品,經過加工後變為藝術雕塑,同時保留了 部分景觀(主要是在廠區內生長超過60年的成排大樹), 使之成為新商業空間的元素。設計仍然做到了在外立面建 造和路面鋪設中大量使用原有磚材,重塑建築外形,使之 與當地特色相契合。

圖片提供◎ UNStudio

杭州來福士廣場 UNStudio (2013)

v.上 s海

鄰近於杭州市錢塘江的多功能大廈杭州來福士廣場,結合了零 售、辦公樓、住宅和酒店設施,是錢江新城區的又一處文化景 觀。杭州來福士廣場將達到六十層高,能夠飽覽錢塘江和西湖景 區的風光,原先設計的理念是想藉由180度扭轉的建築量體,成 為一個可以全視線欣賞周邊地貌景觀的建築,不過這反轉扭曲的 建築物反倒成為整體環境的一個獨特亮點。

45 深圳證券交易所

廣州領秀雙塔專案

OMA (2014)

RhineScheme GmbH (2014)

深圳證券交易所是一個巨大的 建築量體,彷彿從地面抬高的 前台,漂浮於地面 36 米之上, 形成一個上升的廣場。此區可 以成為花園陽台,是辦公室員 工的休憩場所,也可成為 360 度的觀景台,瞭望此區的都市 美景。此外,也大幅增加地面 空間,無論是作為商場或是辦 公室,戶外的花園景致與建 築物融合,讓人生活在自 然的氛圍裡。

圖片提供◎ Philippe Ruault

214

44

46

位於廣州新中央商務區 ( CBD )的廣州領秀雙塔, 從西部的住宅單元可看到珠 江公園並俯瞰中央商務區的 整個輪廓,從南部公寓則能 欣賞到珠江的壯麗水景。現 代化的簡約建築風格,造型 採用立方體,從頂部到底部 漸變的棕色,創造出生動而 又低調的外觀,雖然造型簡 單至極,但設計著重細節, 建築外部立面嵌入纖細的 LED燈形成了獨特的夜景。

圖片提供◎ RhineScheme GmbH


世界建築的天際線

中國

香港特區政府總部 許李嚴建築師事務有限公司 (2013) 位於香港金鐘添馬艦的香港特區政府總 部,包括政府總部大樓、行政長官辦公 室、立法會綜合大樓及市政公園,彼此互 相連接。設計環繞四個主題:開放、歡 愉、持續、共處,建築由大型的立方立體 組合,以360度環繞式景觀玻璃帷幕組成。 設計策略是將市內分散的綠化空間連接起 來,包括香港公園及將來的海濱長廊。立 法會綜合大樓和行政長官辦公室豎立在兩 旁,與政府總部大樓的東座及西座並排, 分立在市政公園兩側,可眺望廣闊的港濱 景致。

47

圖片提供◎ LAM POK YIN、JEFFREY & MARCEL LAM

48

圖片提供◎ IAPA

北京國家體育場(鳥巢) Herzog & de Meuron (2008)

廣州報業文化中心建築設計 IAPA (2014) 活字印刷術作為一種古老的印刷技術,到了今天仍 然有其獨特的魅力。設計把字模的凹凸變化運用到 建築的造型和內部的空間,在報業博物館內部形成 不同高度的展覽平臺,博物館挑高的天花板則以印 刷術字模的造型,傳遞各種文字信息,形成主題性 極強的展覽空間。利用懸挑的樓板和外掛的金屬遮 陽裝置,強調整棟建築橫向的線條,地面則利用高 低差形成豐富的戶外臺地的開放空間,整體外觀呈 現紙張上下堆疊的效果,使得「紙」的概念確實地 融入建築和景觀中。

49

北京的國家體育場「鳥巢」建築主體,由瑞士的建築雙人組 Herzog & de Meuron與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與英國的ARUP工 程顧問公司設計聯合體共同設計,建築面積25.8萬平方米,占 地20.4公頃。以大量的鋼鐵亂中有序的打造出體育場。結合無 障礙的空間設施與綠建築的概念,將太陽能轉換成清潔能源, 屋頂的雨水系統將每年收集5.8萬噸的雨水提供清潔使用。 圖片提供◎ HENN ARCHITEKTEN

海南島海口塔 HENN ARCHITEKTEN (2014)

圖片提供◎達志影像

50

高達 450 米的海口塔,即將成為海南島心臟位置的新地 標,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超高建築,兩座辦公大樓連接 的商業設施,可容納連續起伏的樓層。每座大樓和林蔭 大道之間的公共領域,鬱蔥的綠地和噴泉造景,形成一 個高級的商業區,在結構的部分,採取節能減碳設備以 及可充分利用太陽光能源的玻璃帷幕,是一座兼具流線 外觀與綠色智能的科技建築。

215


Cover Story

51 52

封 面 故 事

54

中國建築印象

攝影◎宮元書

53

建築的未來式 60+

Part3

建築地圖 散步:北京 v.上 s海

216

圖片提供◎ RTA-OFFICE

攝影◎耿濤

51

上海M50藝術園區信息塔

52

北京中央電視台(CCTV)

53

南陵縣規劃展示館

德默營造建築事務所 (2010)

Rem Koolhaas (2007)

RAT-OFFICE (2012)

圖片提供◎許李嚴建築師事務所

54

廣州W酒店及服務式公寓 許李嚴建築師事務所 (2013)


世界建築的天際線

55

57 59

圖片提供◎ schneider+schumache

圖片提供◎馬達斯班建築設計事務所

56

58

圖片提供◎ schneider+schumache

55

上海浦江萬科VMO辦公樓

56

天津泰達國際學校

馬達斯班建築設計事務所 (2012)

schneider+schumache (2012)

中國

圖片提供◎ RTA-OFFICE

攝影◎耿濤

57

杭州人民中心及公園規劃

58

徐州鼓樓民生服務中心

schneider+schumache (2014)

德默營造建築事務所 (2012)

59

上海虹橋商業區 RTA-OFFICE (2012)

60

寧波南部商業區 馬達斯班建築設計事務所 (2010)

60 圖片提供◎馬達斯班建築設計事務所

217


建築的未來式 建築地圖

在上海生活並創業逾十年的胡如珊認為:﹁上海有一種特殊的能量,它充滿 了活力,混沌卻富有生機,是一座國際化的大都市,飽含了矛盾與反諷。而 這座城市,是我職業的發展和未知的未來。﹂

v.上 s海

PLUS!

散步:北京

文 吳 攝影 趙 _佳倫 _昀

60+

新舊碰撞出的十里洋場

中國建築印象 218

建築師胡如珊的上海散步

Cover Story

封 面 故 事

●胡如珊 建築師胡如珊( Ms. Rossana Hu)出生於臺灣高雄,畢業 於加州大學伯克萊建築學院。 胡如珊與先生郭錫恩在上海 共同創立了知名的設計共和 (Design Republic)。2006年 在外灘5號創立的設計共和,在 當時引領了熱門潮流話題,並 成為一個外灘新景點。設計共 和匯聚世界頂級設計師的家居 系列作品,就像一個世界級的 文化設計交流場域。創辦人企 圖通過尋找一種人與日常生活 物品之間的微妙關係,從一杯 一盞到一把椅子,進而發現美 的存在。

高雄到芝加哥、舊金山、普林斯頓、紐約,之後於上海創業,這座中國第

從一大城市,對於她而言有一種特殊的情感,La Vie也將透過她為我們「導

遊」這塊迷人的天地。

你在上海居住多少年了?對於常常在世界各地旅行的你而言,這座城市最吸引 人的地方有哪些? 我已經在上海居住十年。上海有一種特殊的能量,它充滿了活力,混沌卻富有 生機,是一座國際化的大都市,也飽含了矛盾與反諷。你可以在各類人群的生 活中看到很多對立面的共存,讓這座城市的畫面彰顯地如此有趣而又不同凡 響。這裡新與舊很自然地融合、東方與西方交錯、時尚與樸素、骯髒與潔淨、 高端與低俗,使它如此真實、充滿生活氣息。內部的架構複雜但卻算友好,規 模很人性化,這對於中國眾多的現代城市來說是相當獨特的。 最喜歡上海的哪一個季節,為什麼?可否分享一下在這個季節,你通常會去哪 些地方? 無論在世界的哪一座城市,毫無緣由的我最喜歡的季節都是秋天。相比溫暖的 氣息,我更加喜歡涼爽的氛圍,那時的溫度最適合一座城市,就比如上海。上 海適合步行,這也正是它最迷人的地方。當你從城市的一端漫步至另一端,街 道周圍不同細節和生活蹤跡都令你沉醉,而秋季的空氣更是為這樣的舒緩平添 了一份愜意。我喜歡漫步於一些老的街區,例如原來的法租界區。我喜歡漫無 目的地散步或者選擇一家咖啡館讀自己喜歡的書,看街上形形色色的路人。我 喜歡抬頭仰望秋季的天空,感受那份專屬於秋季的感官體驗。秋季是一個完美 的季節,當幻想著馬勒交響曲奏起的瞬間,就算生活的壓力無法負荷,悲傷的 情緒無法宣洩,這一季的天空卻足以讓我得到慰藉。 在上海你最喜歡的街道、建築物有哪些? 在上海,無論是我的生活抑或工作,所在的區域基本上都位在原法租界區。現


世界建築的天際線

中國

在有很多新開的商店、咖啡廳、餐廳讓這個區域變得非常便利而且更具吸引力。我喜歡的街道有:復興 路、武康路、五原路、高安路、南昌路、永嘉路等,但是隱藏在這些街區背後的老式里弄才令我更加鍾 情。當然,外灘以其迷人的景色和獨特的建築風格而聞名,漫步其中盡可領略上海的歷史人文。

在上海生活這麼多年,一定有很多美好的回憶與故事,可否跟我們分享一些片段? 當然,在這裡有很多令我難以忘懷的回憶。當這些美妙的回憶如黑白電影般重現於眼前時,整座城市就 如同一塊巨大的背景幕布。我記得有一次在雨中騎腳踏車,不小心摔倒了,血從受傷的膝蓋上沿著褲邊 流下,藥物塗抹在傷口上引起的陣陣刺痛,和樹上那片隨風搖曳的葉子,讓那個夜晚留下了十分清晰的 印象。 很多個夜晚,和一些朋友相聚於自家的庭院中享受美食、美酒,在皎潔的月光下暢談或思考,也十分 令人難忘。上海是忙碌的城市,大多數人都因為自己緊湊的時間表而瘋狂工作著,當然這裡同樣也充斥 著令人目眩神迷的娛樂活動。各類與設計、時尚、文化有關的聚會接踵而來,如果你沉迷其中,生活自 然充滿樂趣但卻也令人筋疲力盡,生活的意義不過一般。在初到上海的幾年中,我較常周轉於這樣的社 交圈,名列上流名人榜,總是受到城中各類大型活動的邀請;但是在過去的五年中,這些活動開始變得 讓人乏味,與此相較,我更樂意出席一些私人的晚宴或者談話類的活動。 你不僅是一位設計師,更是一名創業者,能否跟我們分享你創業的小故事? 在中國工作既富有挑戰又充滿樂趣。關於設計公司,令我們感到幸運和開心的是能投身設計行業,通過 建築、室內設計、產品以及平面設計讓那些令人興奮和充滿突破性的專案得以表達;關於設計共和,我 們也很慶幸有一個非常好的商業夥伴,她很理解也很支援我們的經營理念,一直以來她分享了很多關於 零售、採購和財務上的經驗,正是因為有了這些指導,才有了設計共和的創辦。這裡的人都很渴望學 習,並且能夠接受一些新鮮的事物,不僅僅是設計共和的員工,也包括我們的客戶和合作對象。總的來 說,它是一個富含正面能量的事業。學習的寬廣度令人驚歎,在中國工作、生活的十年間,我本身以及 我的設計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這些並不源自學校或教科書,唯有在真實的生活經歷中才能得以汲取。 你覺得上海最迷人地方為何? 天空,微風,清新的空氣,隨風搖曳的梧桐樹枝,行人腳下飄零的落葉……;當所有這一切都匯聚在原 法租界區的林蔭小路上,當時鐘停留於秋日裡的淩晨2點,那定是上海最迷人的時刻。

219


設計共和

60+

v.上 s海

PLUS!

散步:北京

上海

老場坊 1933

號 ╲口區溧陽路 611 Add虹

年由英國設計師巴爾弗斯花費鉅資所建造,共有 層 1933 5 樓。走進建築內,可以見到空間佈局奇特,東南西北四 邊形的主樓通過 棟建築圍成的四方形廠區與中間一座 24 樓梯相連。建築高低錯落、廊道盤旋,宛如迷宮卻又次 序分明,加工車間採用﹁無梁樓蓋﹂,這在當時是非常 先進的建築技術。現為藝術家聚集的文化創意新地標。

圖片提供◎設計共和

武康大樓

建築地圖

圖片提供◎設計共和

原名諾曼第公寓︵ I.S.S Normandy Apartments ︶,又稱東美特公 寓。大樓始建於 1924 年,由萬國儲蓄會出資興建、旅居上海的著名 ︶設計,是上海第一座外廊式公寓大 建築設計師鄔達克︵ L.E.HUDEC 樓。 1994 年,武康大樓入選第二批上海市優秀歷史建築。

. 建築的未來式

圖片提供◎設計共和

號 ╲海徐匯區淮海中路 1842-1858 Add上

由 郭 錫 恩 先 生 ︵ Mr. Lyndon Neri ︶和胡如 ︶創建的﹁設計共 珊小姐︵ Ms. Rossana Hu 和﹂羅列了世界頂級設計師的家居系列作 品,並透過作品來探討新現代中國美學的發 展方向。設計共和代表了一種嶄新的生活和 獨特風格。 號︵近廣元路︶ ╲海市徐匯區余慶路 88 Add上 Tel╲021-6082-3788

旅美建築師

中國建築印象

220

胡如珊推薦 Cover Story

封 面 故 事


外灘三號

渡口書店︵巨鹿路店︶

號 828

一家別富特色的小書店,老闆有自 己選書的原則,以文化、設計、藝 術相關書籍為主。常常舉辦讀書 會,成立迄今已成為巨鹿路上的 ﹁文化風向標﹂及﹁小文青的必去 之地﹂。有院子和咖啡。

Tel╲021-6249-6339

╲海市靜安區巨鹿路 Add上 ︵富民路常熟路間︶

Three on the Bund

外灘 號 早於 1916 年初 3 Three on the Bund 建,建築物的設計融合了古舊及現代風格。 於中國首家的旗艦店即位 Giorgio Armani 於此。樓高 層 7,其中包括由國際知名大廚 開 設 的 高 級 法 國 餐 廳 Jean Georges 、 New 、上海菜黃埔會及陸唯軒,可以說 Heights 是為上流人士所打造的社交場所。

╲海黃浦區中山東一路 號3 Add上 Tel╲021-6323-3355

密丹公寓

號 ╲海黃浦區毛家園路 1-3 Add上 Tel╲021-6080-2988

由 胡 如 珊 所 帶 領 的 如 恩 設 計 研 究 室 ︵ NHDRO ︶,與一般華麗 的設計酒店不同之處在於其樸拙的外表下,蘊含了對﹁新﹂與 ﹁舊﹂、公共空間與私密空間的獨特理解;在建築的﹁舊﹂表 皮下,暗藏現 現現代環保的﹁新 新新﹂內涵。酒店 店店由建造於上世 世世紀 紀紀紀 30 年 年年年年 0 代的日本武裝總部改建而成 成成,只有 19 間 。 9客房。。。

上海南外灘水舍酒店 Waterhouse at South Bund

密丹公寓︵ Midget Apartments ︶, 建於 1931 年,為裝飾藝術派風格的公 寓住宅,法商賚安洋行所在上海設計 的眾多作品之一。民國時期為義品放 款銀行使用。二十世紀 60 年代初期著 名表演藝術家孫道臨︵ 1921-2007 ︶ 曾居住於此。 號 ╲康路 115 Add武

圖片提供◎水舍酒店

中國 世界建築的天際線

圖片提供◎水舍酒店

221


Cover Story

封 面 故 事

中國建築印象 建築的未來式 建築地圖 60+ v.上 s海

PLUS!

散步:北京

五原路線︵從常 熟路往五原路︶

222

從常熟路走進五原路,除了一開始有幾家有趣的服裝小店、知名的湘菜館Spicy Moments外,沿著這條不寬的 小道走過烏魯木齊路,還會經過許多設計小店與中式傳統茶藝店,鄰近武康路與五原路口的角落,可以歇息一 下,在老屋改裝成的小酒館Cozy喝杯咖啡。Cozy的老闆是一位德國人,因此食物與飲料中都蘊含著濃厚的異國 風情。


世界建築的天際線

中國

南昌路線︵思南路往南昌路︶ 建議從淮海路開始,可見到著名的H&M上海旗艦店,然後走進思南路,一見到排到門口的「查」餐廳,就知道即將 到達南昌路。南昌路很人文,有「雕刻時光」咖啡館;南昌路也很小資,充滿各種家居、服裝小店。

武康路線︵從烏魯木齊中路轉安福路,再往武康路 走至淮海中路︶

武康路段的散步路線,建議從華山路開始,這段散步路程就像是一段歐洲老洋房建築之旅,沿途除了傳統的上海居 民建築外,還可以見到如英國農舍、法國、德國、義大利的各種風格建築,如果累了,可以去逛逛巴金舊居,去小 茉莉喝杯咖啡,又或者到武康庭376,喝杯小酒,逛逛藝廊,然後過了泰安路,沿著袁世凱舊居,就可以看到著名 的武康大樓。

223


建築的未來式 建築地圖 v.上 s海

PLUS!

散步:北京

北京,中國的首都,它曾擁有過許多名字:薊 城、燕都、燕京、大都、北平、順天府等等。 自 秦 朝 開 始 的 3000 年來,北京一直是這個國 家北方最重要的地區。但現在這些都已不再重 要,重要的是如今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 而音樂家陳薩,便是這其中之一。

224

●陳薩 陳薩是中國當代最年輕的女音 樂家之一,1979年生於重慶 市, 10 歲開始便屢獲古典鋼琴 大獎, 1996 年獲得倫敦音樂學 院的獎學金,並獲得演奏碩士 文憑,隨後就讀於漢諾威音樂 學院。陳薩現居住在德國,與 多位傑出指揮家有長期合作, 也應邀與德國科隆廣播交響樂 團、倫敦愛樂、薩爾斯堡室內 樂團、以色列愛樂、洛杉磯愛 樂等樂團合作演出。

文 卜 攝影 司 _天 _成毅

60+

北京,現在的過去,曾經的未來

中國建築印象

音樂家陳薩的北京散步

Cover Story

封 面 故 事

薩被倫敦古典調頻電台稱為「同輩中最耀眼的演奏家之一」,她的足跡幾

陳乎遍及歐美的各個音樂都市,並被列入東京著名的「二十世紀百位偉大的

鋼琴家」系列中;2010年,在蕭邦誕辰200年之際,波蘭政府授予陳薩蕭邦藝 術護照,獎勵她在推廣蕭邦音樂方面的成就和貢獻;即使旅居國外多年,仍把 北京視為家,對於北京有著深刻的感情。透過陳薩的眼睛,從生活美學與藝術 的角度帶領La Vie走入胡同,尋訪大街小巷的新舊建築,從藝術家的觀點看老 北京的迷人之姿。

這座城市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麼? 北京是一個擁有厚重權勢背景的地方,也是一個平和而聒噪的地方;人可以鑽 進去享受很多事情,也可以讓你在想的時候很輕易地熔化或消失。噢,還有, 我喜歡一座會下雪的城市,總是期待著驚喜! 這座城市最美麗的季節為何,又有哪些迷人的景象? 其實除了沙塵暴,霧霾等極端天氣,各種季節我都挺享受的。關鍵在於你要知 道在什麼季節搭配怎樣的心情。也許是從雪冬進入到看見稚綠的春天,從狂妄 的夏季終於盼來了秋天沉澱的豐富多彩,交界處的變幻,我都很迷戀。


世界建築的天際線

中國

這座城市你最喜歡的建築物? 北京是新舊交替的城市,很多建築都美麗而有特色,但是如果我只能選擇一個最喜歡的建築,還是長城 吧!每次想像在那些年代是經過了什麼樣的過程才建造了今天的長城,都會歎為觀止。 你在這座城市的回憶與故事? 北京對我而言是家,但是因為身為音樂家的關係,我總是在世界各國巡迴;這裡對我來說有很多「第一 次」:比如在1994年9月時參加我人生中的第一個國際賽事,還有後來遇見我的第一個男朋友。這兩次 的回憶中都覺得北京有好強烈的陽光,天空特別藍。在海外漂流了十多年,於在北京悠悠地落下,最後 「北京」和「家」就若有似無地連在一起了。平時不管從哪裡歸巢,這座城市都給我一個能卸下一切、 讓我會忘了身在何方但是又樂在其中的奇妙空間,就像我的殼,其實北京才是最好的「建築」。

225


中國音樂家

. 中國建築印象

Temple Restaurant Beijing

是北京法式料理餐廳中的新貴, Temple Restaurant Beijing 前身是一座擁有 600 年悠久歷史的院落,院落曾經是佛寺, 其中最古老的建築可以追溯到明成祖永樂年間,為當時的經 廠。至清康熙及乾隆兩朝這裡被皇家擴建為嵩祝寺以及智珠 寺,之後更成為歷代活佛的在京駐地。設計方面,寺廟的外 觀被很好地保留了下來,但遺憾的是內部除了部分結構以外 已完全被現代材質包裹,若能窺見幾塊斑駁的老牆磚,便可 以更真實地感覺到歷史的呼吸,那樣會美妙得多。

Capital M

v.上 s海

PLUS!

散步:北京

╲國北京市前門步行街 號2 層3 Add中 Tel╲010-6702-2727

60+

Add北京市西城區西長安街 號2 Tell 010-6655-0000

國家大劇院位於中國北京人民大會堂西側,設計師為以設 計機場聞名的法國建築師 Paul Andreu 由於每年陳薩在這裡 有很多場演出,這裡應該是她最熟悉的地方了。國家大劇 院內部設有歌劇院、戲劇場、音樂廳。人工湖於劇院之外 環繞,入口則設在水面下。國家大劇院自建成以來一直是 北京最具爭議性的建築之一。

國家大劇院

離大劇院不遠的前門邊上,便是大名鼎鼎的 Capital , M其 室 內 設 計 讓 人 驚 艷,各種材質與顏色交相輝映,被精巧設計過的幾何鑲花地板上,是橫亙牆 面、以河流為主題的藍色大壁畫,十分顯眼。而最愜意的事情莫過於在寬敞 露臺上,面對前門箭樓,聽它默默講訴關於這座城市的故事。 ,她與中國的淵源始於 1989 ﹁ ﹂ M便是澳大利亞餐廳主人 Michelle Garnaut 年在香港開業的 , 年在上海外灘開出了 M on the Bund 。而北 M Fringe 1999 京的地理位置較為敏感,且土地不易取得,經過 年 7的努力之後才帶來了現 在的 Capital 。 M

建築地圖

號 ╲京市東城區沙灘北街嵩祝寺 23 Add北 Tel╲010-8400-2232

建築的未來式

226

陳薩推薦 Cover Story

封 面 故 事


中國 世界建築的天際線

Xian and Feast at East Beijing

當日的最後一站停在了東隅酒店的酒吧及餐 館。被命名為 xian 的酒吧延續了如恩設計研究 室與監獄的淵源。他們不僅把上海的老監獄改 造成了贏得世界聲譽的 Waterhouse Hotel ,還 正 在 改 裝 倫 敦 當 初 關 押 Oscar Wilde 的監獄。 的入口讓你對後面狂歡場景的期待成倍增 xian 長:整齊的灰色牆磚後流瀉出迷醉奔放的音 樂,那種感受讓人難以忘懷而 Fesat 精準地完成 了他們聰明的小巧思,用低預算與高品味打造 出如市集一樣的餐廳,自然又俏皮。 號 Add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 22 Tel 010-8426-0888

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

︶ UCCA

是一座公益導向的綜合性藝術中心,位於北京 798 藝術區的核 UCCA 心地段,由收藏家尤倫斯男爵夫婦創立、 2007 年 11 月開幕。 UCCA 面積為 5000 平方米,除展覽空間以外還設有當代藝術圖書館、閱 覽室、檔案室、講演廳、咖啡館及書店等公共場所。在展覽計畫之 外,藝術中心舉辦了很多引人入勝的會員活動,包括學術講座及研 討會、影像作品放映、現場演出,以及開放大眾參與的教育課程。 的藝術品商店 UCCA Store 是北京最好的藝術品商店之一,它 UCCA 的一切盈利均回饋畫廊,同時也為推廣年輕藝術家的作品做出了很 大的貢獻。

藝術區 Add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 號4 798 Tel 010-5780-0200

227


Cover Story

封 面 故 事

中國建築印象 建築的未來式 建築地圖 60+ v.上 s海

PLUS!

散步:北京

南鑼鼓巷

228

離TRB不遠,便是被北京的年青一代暱稱為南鑼的南鑼鼓巷。南鑼鼓巷北起鼓樓東大街,南止地 安門東大街,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區之一。這條小巷始建於1267年,是中國唯一完整保存著元代胡 同院落肌理、規模最大、等級最高、資源最豐富的棋盤式傳統民居區。明清時期這裡的街巷擠滿 了達官顯貴,王府豪庭不勝枚舉,直到清王朝覆滅後南鑼鼓巷的繁華才跟著慢慢落幕。好在老胡 同拆除之前保護古城的提案得到重視,憑藉較為完好的元代裡坊格局和明清名人府邸,南鑼鼓巷 得以倖存,現在老胡同和新店鋪已和諧共榮;走在南鑼鼓巷裡,歷史的痕跡教人不禁駐足,沒有 人知道這裡藏著多少回憶,掩蓋了多少故事。


世界建築的天際線

中國

229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