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館之友協會_2014年度回顧專輯

Page 1

2014 年

度 回 顧 專 輯


2014

Museum Friends Association

2


參與者

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工 作人員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工作 人員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工作人 員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工作人員 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工 作人員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工作 人員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工作人 員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工作人員 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工 作人員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工作 人員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工作人 員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工作人員

3


2014

Museum Friends Association

目錄

會長的話 ······································································································································ 02 參與人員 ······································································································································ 04 目錄 ·············································································································································· 05

2014.03.10 行程 ······················································································································· 06 2014.03.13 行程 ······················································································································· 08 2014.03.27 行程 ······················································································································· 14 2014.04.10 行程 ······················································································································· 18 2014.04.24 行程 ······················································································································· 22 2014.05.08 行程 ······················································································································· 26 2014.05.22 行程 ······················································································································· 30 2014.06.12 行程 ······················································································································· 32 2014.06.26 行程 ······················································································································ 36

2014.07.06-16 英倫建築藝術之旅 13 天 ··········································································· 40

4


2014.07.24 行程 ······················································································································ 76 2014.08.14 行程 ······················································································································ 80 2014.08.28 行程 ······················································································································ 94 2014.09.11 行程 ······················································································································ 88 2014.09.25 行程 ······················································································································ 92 2014.10.09 行程 ······················································································································ 96 2014.10.23 行程 ···················································································································· 100 2014.11.13 行程 ···················································································································· 104 2014.11.27 行程 ···················································································································· 108 2014.12.17 行程 ···················································································································· 112 2014.12.25 行程 ···················································································································· 116 2015.01.08 行程 ···················································································································· 118 2014.01.22 行程 ···················································································································· 124

5


03/10

Place/ 台灣創價學會「至善藝文中心」

追求永恆的真理真形─陳慧坤紀念畫展

曾榮獲二等景星勳章、國家文藝獎及行政院文化獎的前輩畫家陳慧坤,是台灣少見融合膠彩、油畫及水

墨技巧的研究型畫家,作品飽含對原鄉文化的濃郁情感。 1907 年,出生於台中縣龍井鄉的陳慧坤,自 小就展現藝術天分,喜歡描摹民間圖像與捏製泥人。雖然因為父母早逝、生活貧苦,而無法進入藝術學

校就讀,但是自台中一中畢業後,他旋即赴日投考東京美術學校,一開始因為基礎不足而落榜,但內心

對繪畫的熱情讓他再接再厲,隔年以素描滿分破紀錄的佳績錄取。在校期間,亦曾獲邀參與包括陳澄波、 廖繼春與李梅樹等藝術大師在內的「赤島社」。回台後,陳慧坤陸續遭遇兩任妻子病故與喪子之痛,在 悲苦中畫筆讓他重拾生命熱情。值遇第三任賢妻莊金枝女士後,生活步入坦途,陳慧坤的作品也多次獲 獎肯定。曾自謙「大器晚成」的陳慧坤,不似一般畫家專精在特定領域,他的繪畫技巧不僅融合日本膠

彩、西方油畫與東方水墨,思想上更兼具東洋和西方潮流。雖然曾因為多元特色難以將其定位,而不受 主流重視,但是在時光的洗禮下,陳慧坤畫作中蘊含的細膩情感及浩瀚思維,至今仍熠熠生輝。 本次參訪由陳郁秀老師親自為我們做導覽,至善藝文中心原在星期一休舘,也專為我們而閞。

6


2014

7


03/13

Place/ 台灣工藝文化園區、亞洲現代美術館

南投、台中參訪 8:30 ––––––

8:54 –– 9:46 9:46 –– 10:15 10:15 –– 11:45 11:50 –– 12:15 12:15 –– 12:30 12:30 –– 14:15 14:15 –– 14:30 14:30 –– 16:00 16:00 –– 16:30 16:30 –– 17:00 17:39 –– 18:30

8

高鐵站集合

乘高鐵至台中

前往草屯台灣工藝文化園區

參觀草屯工藝設計館 - 楊英風惟一建築作品及李玉玲策劃與金澤 21 世紀美術館交流的「工 藝穿錯」展 ( 李玉玲導覽 )

工藝中心許耿修主任親自歡迎與致意 前往餐廳

世華廚藝會館午餐 前往亞洲大學

參觀亞洲現代美術館 - 安藤忠雄設計,劉育東館長將於 「 安藤講堂 」 簡報 30 分鐘有關美 術館成立緣起及空間特色,專人 60 分鐘館內展覽與空間設施導覽。 下午茶 ( 亞洲現代美術館 MOJO 咖啡店 ) 前往烏日高鐵站 高鐵回台北


9


南投、台中參訪

2014.03.13/ 草屯台灣工藝文化園區、台中亞洲現代美術館

3 月 13 日第 18 屆第一次上課,很榮幸有郁秀老師的加入與我們一同前進台中!感謝值日班長芷香及純芳在

高鐵上為我們服務精心準備的三明治、麻糬及咖啡早餐,在一片輕鬆歡笑的氛圍中,很快地我們就抵達目的地! 新任秘書長惠娥特別安排了弘光科大的專車前來接我們,上了遊覽車,惠娥展現有備而來的氣勢歡迎大家的 到來,簡介了當日的景點,相信為了讓大家這一趟不虛此行,幹部們事前的規劃及安排可是卯足了全力 !

第一站來到草屯台灣工藝文化園區,參觀楊英風惟一建築作品工藝設計館內與金澤 21 世紀美術館交流的「工

藝穿錯」展。策展人李玉玲打破日本「世界工藝三年展」原有的策展概念,以「工 / 藝 / 穿 / 錯」為主題、重新安 排台日兩地的亮眼之作,讓策展概念不僅具象體現在竹編 / 織品工藝的「編織穿錯」,也抽象表現在傳統工藝 與當代設計間的「概念穿錯」。我們感受當代設計與傳統工藝碰撞激盪出的精彩創作,這其中不乏來自日本現

存的人間國寶與工藝傳人,另台灣團隊中在地的竹藝師、織藝家,以及當代設計師等等藝術家也在此展現極致

工藝,兩地交流對話之精湛讓人目不暇! 最後,工藝研究發展中心陳副主任代替許耿修主任,率領優秀團隊備 了精緻點心接待我們,我們肯定發展中心致力於讓台灣工藝家的地位提升及推動各項業務的努力,也為這一 場精采的台日藝術交流而喝采!

結束精彩的工藝參觀之後,我們前往矗立在稻田裡簡

潔俐落的時尚城堡 - 世華廚藝會館。翠綠草皮上,整棟 落地窗建築氣勢非凡,簡約的空間加上養生的食材,我

們充分享受了原味健康的絕美呈現,感謝三位幹部惠娥 碧嬌慧珠用心的安排及宴請。

10


11


南投、台中參訪

2014.03.13/ 草屯台灣工藝文化園區、台中亞洲現代美術館

下午我們前往亞洲大學,參觀亞洲現代美術館 - 台灣第一座安藤建築。扮演關鍵性角色的劉育東建築師久候

我們這群好友的到來,亞洲大學創辦人千金林嘉琪也特別前來打招呼並招待美術館門票,在安藤館內,劉建築

師為我們訴說這一段「逆轉勝」的建築奇蹟,這其中的動人故事與十年苦鬥的點滴,就如安藤忠雄所說,「好 建築是等出來的」!安藤先生擅長將建築和藝術結合,不斷把建築之美推升到新的層次,這棟由三個三角體堆

疊而成的頂尖設計,分別代表大自然、人類,以及人類與大自然共同孕育創新事物的精神。建築內,光線與空

間的互動角度變化萬千,劉建築師帶領我們現場感受空間與構造、材料上的搭配,以及其所呈現的結果,其中

高度建築工藝水平及無數精采美學與設計巧思令人激賞! 我們體會建築不只是建築,也是雕刻、裝置及藝術。 這棟偉大美麗的建築令人駐足流連,但歡樂時光總是飛逝,我們排隊等著劉建築師的新書簽名,一同留影後, 揮手道別也趕著前往高鐵站,帶著豐收及喜悅的心情往台北出發!

後記 : 這一趟台中之旅不免俗的仍要大包小包滿載而歸,會長特別交代 Annie 以後到台中得先備註自備行李

箱, 因為熱情的台中好友絕對不會放你空手而回 ! 特別感恩秘書長惠娥全程貼心專業的服務,還準備了人手

一大袋現採頂級枇杷及松子酥;另有慧珠贈送的黃金泡菜,純芳芷香合送的杏仁香片,還有嘉華培儀賢伉麗 致贈的紅麴米糕等等。

12


13


03/27

Place/ 深坑及木柵政大藝文中心

金寶生技參觀及舜德山莊午餐 / 李賢文水墨浮世流光個展

3 月 27 日我們前往深坑參觀金寶生技的植物工廠,金仁寶集團從高科技跨行農業,用生產半導體的標準來成

立植物工廠,以人工控制溫濕度、陽光、氣流等環境條件,現場二座國內第一且是唯一取得品質雙認證的植物

工廠,兩百多坪面積種植了 3 萬多株植物,在無塵低菌室以 LED 燈照射,用營養液灌溉的各式水耕蔬菜真是 讓人大開眼界!麗珠老闆娘招待我們試吃了質地幼嫩幾乎無纖維感的活蔬,高科技蔬菜與自然生成的滋味果 然不同,安全、即食與美味兼具的好口感獲得大家一致的肯定! 特別感謝麗珠於舜德山莊午餐的宴請及致贈 給大家金寶生技另一項驕傲 - 珍貴的北冬蟲夏草名貴養生伴手禮!

結束午餐後,我們繼續前往政治大學藝文中心參觀文山春秋李賢文水墨浮世流光展覽。賢文老師因著一張

六十年前攝於指南宮的家族合影,於 2013 年展開與政大藝文中心為期一年的「文山春秋四季駐校寫生計畫」。 老師為我們訴說以水墨寫生記錄文山春秋的點滴,深厚的人文情懷與兼具文學性的流動視野,帶領我們在有 限的時間空間下,推拓出無限的想像,也為水墨描繪都會城鄉創作的藝術當代性,提出精采的詮釋。仔細品味

老師清新的畫作,令人心曠神怡,其反璞歸真的赤子之心流貫於筆墨,豐厚不凡的生命內涵也透過畫作精彩呈 現,這一趟尋訪李賢文封存的浮世印記之旅,讓我們行走在如古詩般的畫境裡流連駐足!

14


15


金寶生技參觀及舜德山莊午餐 / 李賢文水墨浮世流光個展 2014.03.27/ 深坑及木柵政大藝文中心

接著我們參觀了藝文中心旁連結水岸電梯的「水岸實驗劇場」戶外空間。這座經過國際著名建築藝術家呂理

煌率領建築繁殖場團隊與政大建築特攻隊員動手改造的〈城市絮語一號〉在羅馬廣場上復活,配合周邊原來 設計的休憩座位,打造了新的表演與觀賞空間。呂老師的建築藝術理念力求建築載體的實用性,以及與使用 者產生意義,期許讓師生們不僅在轉角就能與藝術品相遇,更能透過環境改造與對環境的關注,在生活中就

感受藝術的美好,進而親山近水。我們漫步在這個建築作品上也在政大得天獨厚的美麗大自然環境中,輕鬆 感受山、水的存在,享受了一個接近陽光與樹,與環境對話的午後時光!

16


尋訪李賢文浮世印記之旅, 讓我們行走在如古詩般的畫 境裡流連駐足!

17


04/10

Place/ 北美館

觀 點:李元佳回顧展

4 月 10 日我們前往北美館參觀 「 觀‧點-李元佳回顧展 」。策展人方美晶老師帶領我們回顧這位臺灣抽象

畫前衛開拓者的創作脈絡。現場展出李元佳不同時期的代表作及文獻超過 190 件,其中水墨、抽象畫、複合

媒材、裝置、聲響、攝影與平面裝置等,呈現這位藝術全才將藝術融入生活,以詩意的藝術語言處理簡單、隨 手可得媒材的精采創意。其胼手胝足將百年農舍擴建成美術館,10 年內邀請 300 多位藝術家舉辦展覽,為當

地藝術的耕耘及付出讓人深感敬佩! 在他逝世 20 年後,透過此展,我們重新認識「李元佳」這個台灣藝術界 陌生的名字,也一同為這位早期少數在歐陸發展有成的華人藝術家的不凡創作及堅毅精神而喝采 !

40 年前,一位黃皮膚的華人藝術家遠赴英國北方的坎布里亞,獨自將一間殘破農舍修繕成一座美術館,接下 來的 10 年,這座「美術館」成了當地人熟知的藝文空間,這位藝術家就是李元佳,他不但是台灣現代繪畫的

開拓者,1970 年代初又以「參與式藝術」成為英國藝壇互動式藝術發展的先驅之一。在他逝世 20 年後,台北 市立美術館策畫「觀‧點:李元佳回顧展」,首次梳理其創作脈絡。台灣現代繪畫開拓者 - 李元佳,這個台灣

藝術界也感陌生的名字,卻是早期少數在歐陸發展有成的華人藝術家,其抽象繪畫為英國泰德美術館收藏。其

1929 年出生於廣西臨桂縣,戰後隻身隨國民政府來台,1951 年進入台北師範學校藝術師範科。受教於藝術

家李仲生,與畫友共組「東方畫會」推動現代藝術。1960 年代,在蘇黎士畫廊展出時,畫得義大利家具商青睞, 協助他申請出國。他先抵義大利波隆納、之後轉赴倫敦,1972 年落腳和蘇格蘭交界的坎布里亞。其早期的抽

18


19


觀 點:李元佳回顧展 2014.04.10/ 北美館

象繪畫從書法線條的韻律著手,1959 年發展出以「點」為主的創作,從「點」在畫布上的分布、再發展到以點

圓打造的立體作品,從點延伸思索「單純靜觀的表現」,策展人方美晶說,李元佳將「點」轉化為萬物的象徵,

他曾說:「這一小點可代表一切,也可能無關緊要。」李元佳將自己定位為哲學家、攝影師、數學家,將藝術融 入生活,結合道家思想,以詩意的藝術語言處理隨手可得、簡單便宜的材料。 北美館與李元佳基金會合作,展

出他在台北、波隆納、倫敦與坎布里亞等不同時期的代表作及文獻超過 190 件,有水墨、複合媒材、裝置、聲響、 攝影與平面裝置等,和泰德收藏的 3 件抽象畫。最有趣的是 1968 年他把作品《宇宙複數》量化生產,一套在

畫廊販售 9 英鎊,包含 1 面金屬板和 4 個幾何造型磁鐵,量化生產藝術品再以親民價格販售,當時是為創舉。

李元佳胼手胝足將百年農舍擴建成李元佳美術館,10 年內邀請 300 多位藝術家在此舉辦展覽,每天開放不

休息。後來他想出售美術館部分區域,因不了解英國法律,被一位惡房客佔盡便宜,李元佳陷於地產糾紛的絕 望之中,而後又得知生母在中國貧病交織,自己亦積勞成疾,1994 年不幸罹患腸癌病逝。

20


李元佳這位藝術全才將藝術融 入生活,以詩意的藝術語言處 理簡單、隨手可得媒材的精采 創意。

21


04/24

Place/ 北美館兒藝中心

參觀【兒童藝術教育中心】+ 開館首展 「禮物」

4 月 10 日我們前往北美館參觀於兒童節盛大開幕的【兒童藝術教育中心】 並流覽開館首展 「 禮物 」。 推廣

組組長劉建國老師帶領我們參觀集藝術、體驗、社交、生活等功能於一身的館中館,這個北美館創館 30 年來

最大的教育變革與空間改造計畫規劃了展覽室、互動展示區、創作工作坊、學齡前工作坊等區域,圍繞著適宜 停留休憩的戶外中庭與大廳,嶄新的空間硬體滿足以兒童為主體、兼顧成人陪伴參與的教育需求。我們樂見

兒藝中心的出現,透過展覽策畫與各項活動安排,此空間成為啟發創造力與探索藝術的場域,將原本處於邊 陲的地下樓轉為核心,深具指標意義與示範作用。 接著我們參觀了生動有趣的開館首展 「 禮物 」,一同領受

兒藝中心成立的這份大禮,四組作品「我的寶貝禮物」、「打包」、「時間支票」及「以禮物之名」引領我們思考 「 禮物 」 在每個人生命歷程所扮演的角色與意義。藝術家透過創作精采傳達有關「領受」與「傳遞」的概念,我 們也從琳瑯滿目的禮物與其中的生命小故事中,感受不同個體與時空所凝結的私密記憶與情感!

22


23


參觀【兒童藝術教育中心】+ 開館首展「禮物」 2014.04.24/ 北美館兒藝中心

兒藝中心於 2014 年兒童節盛大開幕,是觀眾進入藝術世界最初的媒介,邁出踏入北美館的第一步。

◎功能完整的館中館 - 兒藝中心佔地約 2,098 平方公尺,集藝術、體驗、社交、生活等功能於一身,是北美館

創館 30 年來最大的教育變革與空間改造計畫。在內涵上,兒藝中心納入北美館多年來深厚累積的教育經驗, 克服過去缺乏完整而固定教育空間的條件限制,在觀眾心理上凝聚對北美館教育作為的向心力與認同感。 兒藝中心設有展覽室、互動展示區、創作工作坊、學齡前工作坊等區域,圍繞著適宜停留休憩的戶外中庭與大

廳。每年不定期以主題策劃的方式推出探索藝術展,強調原作鑑賞、設計能夠促進互動以及體驗作品的裝置, 並規劃工作坊,強調多元感官的運用與親身體驗,滿足以兒童為主體、兼顧成人陪伴參與的教育需求。

北美館館長黃海鳴指出:「當代藝術教育的發展趨勢,在於知識生產的方法已經發生改變。」兒藝中心強調的

是深度鑑賞、親身操作,與動手創作,知識應該經由觀眾彼此互動與體驗,讓藝術連結生活經驗而生。因此, 兒藝中心的出現「不僅改變大眾對於學習的定義,並將原本處於邊陲的地下樓轉為核心,確立學習在美術館中

的重要性」,深具指標意義與示範作用。北美館特別以《禮物》(The Gift)作為開幕展覽及各項相關教育活動、 宣傳活動之主題。「禮物」主題之提出,主要取其英文「gift」所同時具備的「禮物」及「天賦」的雙重意涵,除

將兒藝中心的成立作為臺北市立美術館及台積電文教基金會獻給所有台北市民的禮物之外,亦透過各種藝術

主題策展及多元藝術教育活動等的安排,讓所有參加的小朋友探索並了解藝術創作如何被視為神祕且難得的 禮物。禮物展傳達的是有關「領受」與「傳遞」的概念。藝術家領受來自上天的天賦與靈感,觀者則領受來自

藝術作品的喜悅及啟發;藝術家透過創作傳遞概念與想法,觀者則透過作品傳遞感動與體驗。展覽由四組作 品構成,分別是「我的寶貝禮物」、「打包」、「時間支票」及「以禮物之名」。

24


25


05/08

Place/ 當代藝術館

K-P.O.P: 韓國當代藝術展

當代館今年選定韓國作為主題國家,除了因應強大韓流之外,也期待透過藝術,一窺韓國當代社會及文化百態,

提供民眾更深入了解韓國新勢力的機會。透過新任教育推廣暨發展行銷組組長謝伊琳老師,生動活潑的互動, 我們流覽了精選的多件作品涵跨繪畫、雕塑、複合媒材以及錄像裝置等諸多形式,體認韓國當代創作者在不

同的文化議題與不同的媒材選擇之間,所交織形成的繽紛多元景觀和獨特藝術網絡。當代館獨特的展覽空間 成為韓國藝術家發揮創意及勁秀的最佳場域,藝術家們也特意為當代館量身打造多件未公開發表之作,我們

藉此感受到一個文化國度的最新藝壇切面,享受豐富多樣的藝術饗宴之餘,也對今日韓國藝術的多元樣貌印 象深刻!

26


27


K-P.O.P: 韓國當代藝術展 2014.05.08/ 當代藝術館

從字面而言,K-POP 原指當今眾所熟悉的韓國流行音樂,隨著韓國社會經濟的急遽發展,K-POP 也迅 速成為行銷全球的一種韓流文化。Pop 除了指涉通俗、流行文化現象,同時也有「突然出現」、「爆

開」、「呯然發聲」的字義。正如現今容易被看到與接納的流行文化都強調了感官面與世俗化的特性,

韓國瞬間走紅的 K-POP 文化也難免被貼上了一種過度簡化的識讀標籤,並因此阻礙了人們去深入了解、

體認韓國真正的當代文化及社會脈動。有鑑於此,本次韓國當代藝術展的策畫,特意從 Process( 過程 )、

Otherness( 相異、他者 )、Play( 遊戲、玩樂、扮演 ) 三個面向,來重新架構並反轉 K- POP 的創意內涵。 精選 19 位韓國知名藝術家之代表作參展,除了藉以探索韓國藝術的當代視野和整體文化活力,也希望 提供本地民眾觀察、體認韓國當代創作者在不同的文化議題與不同的媒材選擇之間,所交織形成的繽紛

多元景觀和獨特藝術網絡。從某方面來說,本展呈現的也許是一個文化國度的最新藝壇切面,但它也提 供了吾人對其未來發展潛力的評量框架和想像空間。

28


K-POP 原指當今眾所熟悉的 韓國流行音樂,後來迅速擴 及各種層面成為行銷全球的 一種韓流文化。

29


05/22

Place/ 北美館

「走讀,愛丁堡的文化地景與建築」專題講座

5 月 22 日在北美館,我們邀請中原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林曉薇老師專題介紹愛丁堡這個令人難忘的古老都市。 林老師透過在英國留學生活中的所學所感,為我們描繪愛丁堡城市的文化地景與建築特色,其多變迷人的地

景,成就了風貌萬千的基底,由街道、建築物、廣場與公園構成清晰明顯的都市紋理,無論是中世紀的古堡、深 具歷史背景的華麗皇宮,或是舊城林立的皇家大道等都令人驚豔,我們彷彿從現代穿越古代,成了時空旅人感 受歷史古都,保留新舊交雜的精采建築與文化。而蘇格蘭人的文化自主性、歷史保存傳統、大學城、藝術季及

多元文化的衝擊等等特色也增添愛丁堡不同於其它英國城市的質感與活力,我們深入認識了這個被指定為世 界文化遺產的古都,也對七月即將實地造訪的英倫之旅充滿期待 !

愛丁堡位於蘇格蘭東南佛斯(Forth)河出海口的南方,是蘇格蘭的首府,也是世界文化遺產之一,以矗立於火

山玄武岩上的一座古堡而聞名。這個城市自古為各地文豪撰稿歌頌,如:名詩人孟斯(Robert Burns),史葛特 (Walter Scott)爵士,史帝文生(Robert Louis Stevenson)等,而詩人余光中歐遊歸來後,也寫道「巴黎的明

艷,倫敦的典雅,都不像愛丁堡那樣地令人難忘。」本次講座林老師與大家分享愛丁堡的都市生活美學,透過文 化地景與建築特色的導引,理解這個城市所賦予人的身體感官與精神的饗宴,這個令人難忘的古老都市特色

風貌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又如何保存至今,並被指定為世界文化遺產?從愛丁堡城市的形成過程以及歷史背 景,可以看出這個都市由七座火山丘構成的「多變化」地景,成就了愛丁堡都市風貌變化萬千的基底,由街道、 建築物、廣場與公園構成清晰明顯的都市紋理及成長方式。

30


31


06/12

Place/ 北美館 B1 會議室

「尋梅啟事—梅丁衍回顧個展」 及英倫之旅行前說明會

6 月 12 日我們在北美館 , 年輕帥氣的導覽老師張禮豪帶領我們參觀 「 尋梅啟事—梅丁衍回顧個展 」。 本展

展出油畫、水彩、版畫、電腦輸出、現成物與巨型裝置等數百件作品,熱鬧呈現這位台灣極具代表性的前衛藝 術家將近 40 年的創作軌跡。 梅老師跳脫傳統繪畫寫實的表現方式,擷取達達藝術的反叛精神與挪用現成物

的創作方法,透過日常物件蒐集與改造的創作過程,融入身分認同與政治社會揶揄,讓看似嚴肅的作品主題, 充滿意在言外的趣味。我們感受梅式幽默畫龍點睛的笑點,體會其個人複雜性格的結晶創作,也一同欣賞了 藝術家各階段獨特而多元的創作風貌!

梅丁衍為台灣極具代表性的前衛藝術家,1954 年生於台北,1977 年文化大學美術系畢業,1985 年獲得紐約 普拉特學院研究所碩士。他跳脫傳統繪畫寫實的表現方式,擷取達達藝術的反叛精神與挪用現成物的創作方

法,運用語意學中雙關語的二元悖反定律,創造個人「似是而非」的視覺語言與藝術風格。並且透過日常物件

蒐集與改造的創作過程,融入長期關注身分認同與政治生態的議題,讓看似嚴肅的作品主題,充滿意在言外

的幽默與機智。本展展出油畫、水彩、版畫、電腦輸出、現成物與巨型裝置等數百件作品。作品年代從 1976 年

至今(2014),包括 1983 年出國前的創作探索,紐約十年的文化混成與創意萌生,1992 年返台後的創作發展

與深化,近期更以電腦合成技術將舊物影像轉化為藝術新品,精彩展現藝術家各階段獨特而多元的創作風貌。

32


33


「尋梅啟事—梅丁衍回顧個展」 及英倫之旅行前說明會 2014.06.12/ 北美館 B1 會議室

34


35


06/26

Place/ 北師美術館

May 宴請午餐 及 「 第 12 屆台新藝術獎展覽 」 參觀

6 月 26 日我們至北師美術館 , 參觀「第十二屆台新藝術獎入圍特展」。特別感謝美麗女主人 May 的午餐款待, 在曼麗老師及雅麗、玉玲的帶領下,我們流覽了本屆五項年度入選作品,聆聽專家暢談本次入圍作品的概念

與特色,今年不分類評選,以「時代精神」、「人文關注」與「未來性」之評選方向,跨越分類評比與給獎的限制, 容納藝術創作更大的可能性。我們見識入圍作品的陣容與風華,這自 2002 年開辦以來最大變革的一年之藝

術盛宴依舊令人目不暇給!感受台灣當代藝文的創意活力與發展成果之餘,也為台新藝術獎不凡豐碩的評選 及策展成果一同喝采 !

第 12 屆台新藝術獎是獎項自 2002 年開辦以來,進行最大變革的一年。以往區分為「表演藝術大獎」、「視覺

藝術大獎」、「評審特別獎」三大獎項,今年開始不分類評選,以「時代精神」、「人文關注」與「未來性」之評選

方向,跨越分類評比與給獎的限制,以容納藝術創作更大的可能性。在新的評選方向下,李銘宸的《Dear All》 以及何曉玫《親愛的》二件作品分別以創造出獨特的劇場風格與新的舞蹈身體勝出;動見体劇團《凱吉一歲 》 結構出音樂劇場跨域探索的新高度;高俊宏《廢墟影像晶體計畫:十個場景》以在地歷史縱深的視角展現了感 知強度與豐富的美學面向;蘇育賢《花山牆》則以精湛手法將民間祭儀轉化為冨含政治社會多層次隱喻與醒 思的藝術作品。

36


37


38


39


07/06-18 英倫建築之旅 13 天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13 40

7/6 ( 日 ) 7/7 ( 一 )

台北→香港→倫敦

倫敦→亞伯丁→ Atholl Palace

7/8 ( 二 )

Atholl Palace → Stirling Castle →千禧水門→葛拉斯哥

7/10 ( 四 )

葛拉斯哥→ Forth Bridge →愛丁堡

7/12 ( 六 )

愛丁堡

7/9 ( 三 )

7/11 ( 五 )

葛拉斯哥 愛丁堡

7/13 ( 日 )

愛丁堡→曼徹斯特→利物浦

7/15 ( 二 )

利物浦→曼徹斯特→倫敦

7/17 - 1 8 ( 四 - 五 )

倫敦→香港→台北

7/14 ( 一 ) 7/16 ( 三 )

利物浦 倫敦


亞伯丁

Pitlochry

葛拉斯哥

利物浦

愛丁堡

曼徹斯特

倫敦

往台北

41


Day2 行程表

倫敦

亞伯丁

7

7/

2014 美 術 館 之 友

英倫建 築藝 術之 旅

Atholl Palace

09:30 – 10:00 BA1304 倫敦 / 亞伯丁 07:15/08:40 09:30 – 10:00 與地陪會合前往市區

10:00 – 12:00 導覽市區歷史建築 ( 美術館今休館 ) 12:10 – 12:40 前往蘇格蘭 / 義大利混合餐廳

12:40 – 14:30 Jamie’s Italian 午餐

14:45 – 15:45 參觀圖書館 ( 丹麥 schmidt hammer lassen- 哥本哈根“黑鑽”)

15:45 – 17:45 前往 Atholl Palace Hotel

17:45 – 19:00 Check in 及自由參觀 Atholl Palace

19:00 – 21:00 Hotel dinner

42


43


Day3 行程表

Atholl Palace

千禧水門

8

7/

2014 美 術 館 之 友

英倫建 築藝 術之 旅

Stirling Castle

葛拉斯哥

09:00 – 10:00 悠閒早餐並自由於王宮森林、河畔散步

10:00 – 10:15 車上漫遊 Atholl 田園小村 (Blair Castle 外觀 ) 10:15 – 11:25 前往 Stirling Palace 10:15 到

10:30 – 11:30 參觀 Stirling Palace ( 蘇格蘭王室 ) / Wallace Memorial 12:25 – 12:35 前往午餐廳 http://www.airthcastlehotel.com/

12:35 – 14:50 午餐 Airthcastle

14:50 – 15:00 Falkirk Wheel (Millennium Wheel) 福客船梯

15:00 – 15:30 福客船梯簡報及準備登船

15:30 – 16:20 福客船梯轉運及航行體驗。 16:20 – 17:00 前往葛拉斯哥

17:00 – 18:30 導覽 Charles Rinne Mackintosh Trail ( 新藝建築 ) ( 楊柳茶屋 The Willow Tea House)

18:30 – 19:00 前往餐廳用餐 ( 領隊前往 Check-in)

19:00 – 21:00 晚餐

21:00 – 21:15 返回旅館

44


45


Day3

46

8

7/

2014 美 術 館 之 友

英倫建 築藝 術之 旅


47


Day4

7/

9

2014 美 術 館 之 友

英倫建 築藝 術之 旅

行程表

葛拉斯哥

09:45 – 10:00 前往 Glasgow School of Art

10:00 – 11:30 導覽參 觀 Charles Rennie Mackintosh 建 築 standard Mackintosh building tour lasts 1 hour

11:30 – 12:15 Expansion by Steven Hall 12:15 – 12:30 前往午餐廳 Riverside

12:30 – 14:30 午餐

14:30 – 16:00 Riviside Museum

16:00 – 18:30 Science Center + 導 覽 參 觀 格 拉 斯 哥 建 築 中 心 Lighthouse ( 原 Charles Rennie Mackintosh + 改建設

計 Page &Park 99) + 格拉斯哥市城市 ( 歷史及願景館 ) 或 舊鐵道現代展演藝術中心 The Tramway A 太平洋碼

18:30

頭區 B 風俗住宅碼頭區 C 格拉斯哥港住宅區

徒步 (10 分鐘 ) 前往餐廳 Brian Maule at Chardon d'Or

19:00 – 21:00 晚餐

48


49


Day5 行程表

葛拉斯哥

10

7/

2014 美 術 館 之 友

Forth Bridge

英倫建 築藝 術之 旅

愛丁堡

09:30 – 10:00 前往郊區森林公園 The Burell Collection

10:00 – 12:00 參觀 The Burell Collection ( 倫敦以外最大的私人藝術收藏 ) 12:00 – 12:10 前往附近餐廳 The Wavery Tea Room ( 簡餐 ) 12:10 – 14:00 午餐

14:00 – 15:00 前往 Jupiter Art Land

15:00 – 16:00 前往 Forth Bridge

16:15 – 16:45 導覽 South Queensferry- Forth Bridge ( 渡邊嘉一 1890)

16:45 – 17:00 前往愛丁堡

17:00 – 18:30 Check in Hotel 休息,自由活動

18:30 – 20:00 中式 / 日式餐廳 Yes Shushi

50


51


Day5

52

10

7/

2014 美 術 館 之 友

英倫建 築藝 術之 旅


53


Day6

11

7/

2014 美 術 館 之 友

行程表

愛丁堡

09:00 – 09:15 前往蘇格蘭議會 ( 西班牙建築師 : Enric Miralles) 09:15 – 10:30 導覽參觀蘇格蘭議會

10:30 – 10:45 前往國家美術館 Scottish National Gallery 10:30 – 12:00 導覽國家美術館 12:00 – 12:15 前往餐廳 12:15 – 14:00 午餐

14:00 – 18:30 自由活動

18:30 – 21:00 晚餐

54

英倫建 築藝 術之 旅


55


Day6

56

11

7/

2014 美 術 館 之 友

英倫建 築藝 術之 旅


57


Day7

12

7/

2014 美 術 館 之 友

英倫建 築藝 術之 旅

行程表

愛丁堡 09:45 10:00 11:30 12:10 12:10 12:30 15:50 16:00 17:30 18:45 17:00

58

– 10:00 前往 Museum of Scotland( 英國 Benson & Forsyt 98) – 11:30 導覽參觀 – 12:10 The Chapel of St. Albert the Great 前往美食餐廳 The Kitchin ( Tom 及 Michaela Kitchin) – 13:30 Kwint 餐廳商業午餐 – 15:00 午餐 – 17:00 分兩組參觀 Rene Magritte 美術館 – 17:00 參觀 The Scottish 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 (SNPG) – 18:00 返回旅館休息 / 換裝 出發前往餐廳 – 19:00 自由活動 / 晚餐自理


59


Day7

60

12

7/

2014 美 術 館 之 友

英倫建 築藝 術之 旅


61


Day8 行程表

愛丁堡

曼徹斯特

13

7/

2014 美 術 館 之 友

英倫建 築藝 術之 旅

利物浦

09:45 – 10:00 前往 Robert Burns Birth Place Museum 或 Dynamic Earth

11:00 – 11:30 前往機場

11:30 – 12:00 機場 Check in – 午餐自理

13:50 – 15:00 飛往曼徹斯特機場

15:40 – 16:00 前往曼徹斯特市區

16:00 – 17:00 導覽英國皇家戰爭館 IWM North (Daniel Libeskind)

17:00 – 18:00 覽 Co-op 公司大樓 One Angel Square ( 能源自足 + 零碳排放 ) Manchester Town Hall 或 冬季花園與千禧

藝廊 Winter Gardens (Pringle Richards) Manchester

Civil Justice Center 及 Picadilly Garden ( 安藤忠雄 )

18:00 – 18:50 前往利物浦

18:50 – 21:00 領隊 Check in 21:00

62

Hard Day’s Night 旅館內晚餐


63


Day8

64

13

7/

2014 美 術 館 之 友

英倫建 築藝 術之 旅


65


Day9

14

7/

2014 美 術 館 之 友

英倫建 築藝 術之 旅

行程表

利物浦

09:45 – 10:00 前往利物浦中央圖書館 (Central Library)

10:00 – 10:45 自由參觀 ( 耗資 55 百萬英鎊重修,2013 年 5 月重開 ) 10:45 – 11:00 前往史博館

11:00 – 12:30 導覽 Museum of Liverpool (Daily 10:00-17:00)

12:30

前往餐廳

14:30 – 14:45 前往碼頭休閒區

14:45 – 18:00 導 覽 * 藝 術 中 心 Bluecoat Art Center( 英 國 Rq

Stadsontwero 08) * 亞伯特船塢開發區 Albert Dock * 利物浦新博物館 (3XN 事務所 2010)

馬吉賽德海洋博物館(Maritime Museum)現代藝術泰 德畫廊(Tate Gallery)

18:00

66

利物浦披頭四紀念館(Beatles Story)

自由活動並於餐廳集合 Panorama 34 West Tower


67


Day9

68

14

7/

2014 美 術 館 之 友

英倫建 築藝 術之 旅


69


Day10 行程表

利物浦

曼徹斯特

08:45 – 09:30 前往機場

15

7/

2014 美 術 館 之 友

英倫建 築藝 術之 旅

倫敦

12:35 – 13:40 前往 Serpentine Gallery

13:40 – 15:20 Serpentine G. 午餐

15:20 – 16:30 導覽 Serpentine Sackler Gallery

16:30 – 17:00 漫遊海德公園黛安娜王妃紀念噴泉 ( 美國景觀建築師 Kathryn Gustafson2004)

17:00 – 19:00 前往旅館 Check-in

19:00

自由參加 Royal Opera 今晚 La bohème - Dir: John

Copley / Cond: Cornelius Meister 或前往

19:30 – 21:00 皇朝會 ( 中式 ) 晚餐

70


71


Day11

16

7/

2014 美 術 館 之 友

行程表

倫敦

09:30– 11:45 11:45–11:45 12:00–14:00 16:00– 16:30 16:30– 18:00

72

Tate Modern Museum 及千禧橋 (Norman Forster) Tate Modern 午餐

* 設計博物館 ---2012 設計展 Design Award—建築、

家具、電子、流行、平面設計、產品及運輸等 前往旅館 自由活動

英倫建 築藝 術之 旅


73


Day12-13 行程表

倫敦

香港

本日英航團市區觀光行程

台北

上午自由活動,Shopping 後 12:00 Check out 中午導覽 Victoria & Albert 或 大英博物館 中午於美術館餐廳自由簡餐。

14:00 出發前往機場搭機。

74

17-18

7/

2014 美術館之友 英倫建築藝術之旅


75


07/24

Place/ 北美館

未明的雲朵:一城七街

7 月 24 日我們至北美館 , 參觀「未明的雲朵:一城七街」,本展覽策劃與執行吳昭瑩老師帶領我們流覽北美館 三樓管狀展場轉化成的七條街廓意象,多件現地製作之新作品,展現藝術家對於空間層次的詮釋與轉換,重 新檢視現代生活中城市的意涵與本質,透過聲音、裝置、影像、結構等多重媒介特性,我們穿越一座座感知層

疊的城市聚落,從混沌未明中尋找人與環境的多元對位,及虛實交雜的空間記憶。我們一同思索山水 / 園林 /

宇宙,與現代城市建築的關係,也對東亞建築 / 城市及已然遠古的城郭、街道與生活等等極其豐饒有趣的鑑 照有更深層的體會!

本展為北美館配合市府「2014 年臺北建城 130 週年」之重點展覽。由於首次策辦探討城市空間性與場所議題

之專題展覽,特別邀集台灣與香港兩地專長於空間論述的兩位重要學者:香港大學曾慶豪教授與台灣元智大 學阮慶岳教授兩人共同策劃。邀請包括台灣、香港、中國、日本各地擅長探討空間內蘊、場所記憶與居住關係 之 25 位重要藝術家參展,提出多件現地製作之新作品。本展議題是以探討現代城市中的多重向度為主軸,以

去城牆去建築的命題,審視城市組成的文化元素與歷史肌理,細數城市空間與文化記憶相互演繹生成的關係 與意義。更嘗試突破場地運用的模式與慣性,將三樓管狀展場轉化為七條街廓意象。從藝術家對空間詮釋與 轉換手法中,審視現代生活中城市的本體,透過聲音、裝置、構築、影象、手稿、物件等等媒介特性,引導觀眾 從渾沌未明且虛實交雜的現代城市中,觀察建築空間與身體記憶的依存對位。

76


77


未明的雲朵:一城七街 2014.07.27/ 北美館

78


探討現代城市中的多重向度為 主軸,細數城市空間與文化記 憶相互演繹生成的關係與意 義。

79


08/14

Place/ 學學文創志業

會長宴請午餐及參觀杉本博司展

8 月 14 日我們至學學文創參觀杉本博司 (Hiroshi Sugimoto - Time Exposed) 時光‧淬鍊‧影像展。特別感 謝會長的招待,我們在學學文創 2 樓一口一口學食驗廚房享受了美味精緻的餐點後,徐莉玲董事長現身帶領 我們欣賞活躍國際最重要的日本當代藝術家杉本博司,50 餘件的攝影作品及近年的建築設計與室內設計作

品,藉由杉本博司他自己的文字詮釋,讓我們可以更容易親近並了解其獨特的美學與哲學思想。被譽為「最後 的現代主義者」的他,不斷以鏡頭探求「攝影媒介」的本質,並將東西方史學、哲學和美學帶入攝影創作裡,極

致了攝影的意義。我們感受大師突破攝影的局限,將作品提升至不凡藝術層次的意境,另也流覽了學學文創幾 個樓層的展覽及藝品,同時為徐董這位過去百貨界的傳奇人物,在文創志業的教育與推廣上豐碩的成果及團 隊表現一同喝采 !

被譽為「最後的現代主義者」的杉本博司,不斷以鏡頭探求「攝影媒介」的本質,並將東西方史學、哲 學和美學帶入攝影創作裡,因此極致了攝影的意義,且突破攝影的局限將作品提升至藝術層次,至今共

發表了 13 組系列攝影作品,不僅獲得來自世界各地高度評價,並於 2001 年獲頒國際著名的哈蘇攝影 基金會 ( Hasselblad Foundation ) 國際攝影獎,可將獎項比喻為攝影界的諾貝爾獎 ( Nobelpriset ) 之名。

當然,除攝影創作,杉本博司還從事建築設計、室內設計、舞台設計、時尚設計等不同領域的設計工作, 成為活躍國際最重要的日本當代藝術家。

80


81


會長宴請午餐及參觀杉本博司展 2014.08.14/ 學學文創志業

杉本博司說:「他不喜愛用手拿著相機到處走,因為所謂的“攝影”不應該是跟打獵一般碰運氣,而是 需要有明確的目標與構圖後再按下快門,而操控快門所拍下的每一張畫面,不應該只是相片,應該賦 予這些影像的是經由我們淬鍊過後所賦予的時間感以及藝術性,這樣創作才可成為“藝術創作”。」從 1970 年開始,杉本博司的作品逐漸受到歐美知名美術館與及收藏家的喜愛,他的攝影作品亦在國際拍

賣會,不斷創下新的高價紀錄,過去近二十年間價值已成長 100 倍,而最高的五件作品,每件都超過新 台幣 3000 萬。以 2008 年單幅的作品《海景》舉例,該作品在倫敦拍賣時,以 128 萬美金高價賣出, 迄今仍是亞洲當代攝影作品最高紀錄,且尚未有人超越。從企業收藏到贊助展覽,杉本博司的作品獲得 LVMH、Cartier、Hermès、YSL 等各個知名精品品牌極大的青睞。

今年則由學學文化創意基金會特別邀請杉本博司來台展出,將他從 1970 年代至今,共 50 餘件的攝影作 品及近年的建築設計與室內設計作品等,一次呈現並藉由他自己的詮釋,讓杉本博司將他獨特的美學與 哲學思想,拉近一般民眾,讓人們可以更容易親近以及了解,這些創作的意涵與他所看見的世界。

82


83


08/28

Place/ 北師美術館

來美術館郊遊─蔡明亮大展

8 月 28 日我們至北師美術館 , 參觀【來美術館郊遊──蔡明亮大展】。此展結合電影「郊遊」放映與多媒體 藝術創作,將「郊遊」裡的廢墟重現在車水馬龍的北師美術館內,我們體驗在一片枯枝荒林裡遊走,流覽該片

未曝光片段投影在各個角落的精彩佈展與氛圍,形成虛實之間瑰麗的對話。最後,我們搶在開幕之前先睹為快, 在佈滿「高麗菜抱枕」宛如獨特高麗菜田的空間裡觀賞電影【郊遊】,138 分鐘的電影裡面,不管是視覺、美學, 或者背後更深層的內涵,都讓我們觀者重新開啟自身的觸角,感受電影內的人物與時空。影片也因在美術館這

個場域內再創造,釋放出蔡導他作品裡一貫獨特的藝術能量,這一部從開拍前就預計進入美術館首映的電影, 它為了美術館而生,也在美術館內展露它不凡的藝術光華!

由蔡明亮導演與北師美術館林曼麗教授共同策展的【來美術館郊遊──蔡明亮大展】,是國內少見以單部電

影為內容策畫的展覽,也首創了電影進入美術館上映的先例,為電影藝術開發了更多豐富層次的思考角度。 蔡明亮說,在開拍電影《郊遊》前,就已經設想好這是一部會進入美術館放映的電影,而這樣的放映,與他過

去受羅浮宮邀請而拍攝的歷程不同;羅浮宮只是典藏了他的電影,但這次在北師美術館,卻是要「上映」電影。 他的電影將從電影院之外繞行而過,從美術館這個場域進入,讓觀眾重新開啟自身的觸角,感受他電影內的

時空。 林曼麗教授也認為,為了跳脫出已然僵化的電影工業、還原電影藝術的創作初衷,電影進入美術館已 是勢必的路徑,也是一個全新的起點。

84


85


來美術館郊遊─蔡明亮大展

2014.08.28/ 北師美術館

在北師美術館內,我們體驗在一片枯枝荒林裡遊走,流覽該片未曝光片段 投影在各個角落的精彩佈展與氛圍,形成虛實之間瑰麗的對話。 86


87


09/11

Place/ 當代藝術館

【席時斌.記憶之宮】 及 高磊【WINDOWSKY】展

9 月 11 日我們至當代館,參觀「席時斌.記憶之宮」及高磊【WINDOWSKY】雙個展,兩位 30 來歲的藝術家各

自呈現對權力、記憶的探索。 首先石館長帶領我們流覽了高磊的裝置、攝影、繪畫等 22 件創作精華,這位擅

長透過作品說故事的新世代藝術家,以簡約冷冽的風格,拼組毫不相干的物件,以此檢視生存環境與權力結 構的關係。透過館長的解說,不難體會潛藏作品其中的種種尖銳對峙,其創作也始終揉雜了一種對日常慣性的 抵制,以及對未來趨勢的疑惑。高磊藉由描繪各類異化的事物,突顯了高速發展的社會所造成的扭曲、失衡與 分裂,也讓我們觀者重新審視與世界固有邊界的不同標準。

另以雕琢華麗纖細的不鏽鋼雕塑裝置著稱的年輕帥氣藝術家席時斌現身,為我們述說近年的三十件代表作,

除了大體呈現其對造形語彙的獨特見解及對不同空間氛圍的營造應用,整個展覽的內容,也鋪陳了席時斌自 身記憶、個人想像與外在現實生活之間,時而重疊、時而錯置、時而相互拆解的不同狀態。他以華麗的基調和

多樣的創作風貌,開展了各自獨立又隱隱相關的五個主題也真實反映了席時斌透過創作的演繹和延伸來挑戰 自我、突破自我、建構自我的一種雄心和大志!

88


89


【席時斌.記憶之宮】 及 高磊【WINDOWSKY】展 2014.09.11/ 當代藝術館

另藝術家高磊是中國八O後,備受矚目的新世代藝術家,本次集結了高磊之創作精華,展出裝置、攝影、繪畫 共 22 件作品,以簡約冷冽的風格,重建介於秩序與混亂的對衝關係。高磊,1980 年出生在中國長沙,畢業 於中央美術學院數碼媒體系,是擅長透過作品說故事的新世代藝術家。此展的標題【WINDOWSKY】,源自

高磊為當代藝術館量身創作的全新戶外裝置,而這又與他 2007 年一張最早期的攝影作品〈Building No.35-

103#〉遙遙相關。從一個封閉破舊暗房中象徵出路的光明之窗,轉進到隨風飄揚在戶外廣場上,指涉電腦科

技開創世界性視窗的符號旗面;高磊試圖通過前後期作品的演進和轉譯,來探討在不斷升級更新的社會系統

模式中,權力本身是如何逐步地改變,而一些原本中立屬性的技術和媒介,是如何以各種令人毫不自覺、無攻 擊性的手法,入侵滲透到社會的各個層面。這種佔領的策略是溫和、廣泛、隱密而持久的,我們的身體與思想 也就在不知不覺中,在這種所謂「系統升級」的過程裡,逐漸淪陷為各種新興科技權力的領地。

90


席時斌以華麗的基調和多樣的 創作風貌,透過創作的演繹和 延伸來挑戰自我、突破自我、建 構自我的一種雄心和大志!

91


09/25

Place/ 故宮

白玲午餐宴請 - 故宮晶華 及參觀 「江南第一風流才子 ~ 唐伯虎特展」、 「集瓊藻:院藏珍玩精華展」

9 月 25 日我們至故宮正館,參觀「江南第一風流才子 ~ 唐伯虎特展」與唐獎週書畫選萃展。第一美女名導白玲 為眾好友獻財又獻才,在故宮晶華豐富的盛宴款待之後,來到展覽現場,最有智慧的白玲老師娓娓道來唐寅一 生的起伏點滴,我們跟著白玲的精彩故事解說及其畫風解析,緊貼在玻璃窗前,努力在有限的視野裡,補捉才 、 「仕女人物」 、 「花 子不凡高超的筆觸線條,其筆墨秀潤清雅,刻劃細膩生動,構圖匠心獨運,不論是「詩畫山水」

卉竹石」、或「書法藝術」,都呈現了多樣化的風格特色,這位一代才子的書畫藝術成就果然名不虛傳,令人讚

嘆!此外,故宮這回配合唐獎,特別設計以唐宋名作為主的展覽,趕在展期結束之前,我們跟著白玲老師的腳步, 流覽了形塑唐代盛世風華的珍貴墨寶,透過這項小而精緻的特展,輝映唐獎活動的崇高意涵,我們恭逢其時, 也藉此機會見識其中難得展出的名作。這一趟故宮之旅精彩絕倫,再一次感謝白玲老師的體貼安排與精采解 說!

92


93


白玲午餐宴請 - 故宮晶華 及參觀「江南第一風流才子 ~ 唐伯虎特展」、「集瓊藻:院藏珍玩精華展」 2014.09.25/ 故宮

院藏明四大家-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作品質量均美,特於今年推出四大家系列特展。繼第一、第二季沈周、 文徵明之後,第三季推出唐寅書畫特展。唐寅工詩善畫,年少與祝允明、文徵明、張靈為友,留下許多詩畫唱和 之作。畫學沈周、周臣,對南宋院體著意頗多,又廣泛吸收元代、明初文人畫傳統。祝允明《唐子畏墓誌並銘》 謂之曰:「其奇趣時發,或寄於畫,下筆輒追唐宋名匠。」作品題材多元,山水、仕女人物、花卉竹石。筆墨秀潤 清雅,刻劃細膩生動,構圖匠心獨運。書法取法元代趙孟頫,並上溯唐代李邕、顏真卿,以行書樹立個人面貌, 然為畫名所掩,傳世不多。

、 「仕女人物」 、 「花卉竹石」 、 「書 此次特展遴選院藏唐寅與其師友作品共七十(組)件,依主題規劃為「詩畫山水」

法藝術」等四個單元,呈現其多樣化的風格特色,藉以彰顯唐寅的書畫藝術源流與成就。另「集瓊藻」是乾隆 皇帝所藏一件多寶格的名稱,意指蒐羅眾多珍貴美好的物品。故宮所藏珍玩類的文物,包括琺瑯、服飾、文具、

漆器、法器、雕刻、多寶格等項,種類紛繁,品質精良,且數量豐富,呈現清宮典藏的重要面向。本展覽以「珍」

與「玩」為展覽主軸,「珍」是指材質珍貴稀有、工藝技法高超罕見;「玩」則指造形構思巧妙、製作精到古雅, 令賞玩者愛不釋手。珍玩類藏品,多數源自宮廷生活用器。有的用於祭祀儀式,有的作外交餽贈用;有典禮中

佩帶的裝身器,也有閨閣內堂梳妝品;有的是廳堂上的陳設或文房几案的用具、休閒把賞的巧玩,還有收納多

寶玩器的箱匣等,無一不是設計巧妙、工藝精緻。至於其裝飾題材,不時地穿插歷史典故、民俗傳說、吉祥圖案, 深刻浸潤於中國文化底蘊間,營造生活中的端莊、文雅與趣味。

94


95


10/09

Place/ 采泥藝術、李光裕雕塑園區

雙人徐 SRH 餐廳午餐及采泥藝術「非空間 2014 ─謝貽娟個展」與汐止李光裕雕塑 園區參觀

10 月 9 日觀展之前,我們先到雙人徐 SRH 餐廳,在極簡黑白風格有如 Lounge Bar 的空間中,輕鬆感受經典 炸醬麵搭酒的時尚氛圍後,我們來到采泥藝術參觀非空間 None-Space 2014 Jo Hsieh(謝貽娟)個展。現場 展出「鉛筆」、「太極」、「音樂」、「空間」、「粉末」及「自畫像」系列共約 40 多件作品,包括其中最具個人代表

性以「藍色礦石粉末」的抽象藝術,展現獨樹一格的新型態創作,透過李朝馨經理的解說,我們欣賞這位傑出 華裔藝術家各種截然不同的作品形式與內容,一次綜覽其多元精彩的創作實力!

接著前往李光裕老師座落在汐止幽謐山林之中的自然雕塑園區。李老師現身帶領我們欣賞錯落分佈在林園和

山景之間的精彩創作,每個雕塑以自己的個性與姿態和諧巧妙回應著這片大自然環境,好一幅絕美的風景。 我們漫步在細雨迷濛的山林中,搶先預覽了即將推出的《空-李光裕 2014 大型新作》,老師以全然嶄新的雕 塑語彙與規模宣示個人創作的新藝術思維,雕塑內蘊的東方美學帶領我們脫離現代俗世的紛擾,重返心靈烏

托邦的悠然淨土。 回到工作室一邊享受釆泥藝術 Peggy 鄭執行長精心準備的咖啡點心,一同聆聽老師年屆

60 一甲子的人生體悟,感受雕塑大師生命中的探索與驚喜,也為其永無止盡的超越與突破,不斷攀越創作高 峰所展現的氣勢與魄力而喝采 !

96


97


雙人徐 SRH 餐廳午餐及采泥藝術「非空間 2014 ─ 謝貽娟個展」與汐止李光裕雕塑園區參觀 2014.10.09/ 采泥藝術、李光裕雕塑園區

98


99


10/23

Place/ 北美館

2014 台北雙年展 TAIPEI BIENNIAL 2014

10 月 23 日我們至北美館參觀「2014 台北雙年展」。52 個參展藝術家及團隊各自提出其創作檢視當代藝術 如何定義與表現我們的世界,探索在人類與動(植)物、機器、產物與物件之間的鏈結、移枝或交配。藝術家們

嘗試指出「人類世」的某些問題,在這個框架之下,從多重觀點體現天地宇宙萬物共同生活的狀態。我們在展

覽中可以看到史前史及其礦物般的景觀,如植物移枝以及人類、機器和動物之間的交配等等有特色的藝術表 現。對當今世界提出批判分析的藝術家聚焦主題,精彩呈現各類當代藝術的混搭,也引發我們以不同的角度 重新思考自身的關係世界 !

「2014 台北雙年展」,以劇烈加速度(The Great Acceleration)為題,策展人尼可拉.布西歐挪用了科學界對

」 , 於本世紀人類活動劇烈改變地球生物樣貌的現象,所提出的一種新地質紀元假說─「人類世(anthropocene) 藉此來檢視當代藝術如何定義與表現我們的世界?探索在人類與動(植)物、機器、產物與物件之間的鏈結、

移枝或交配。在這個框架之下,從多重觀點體現天地宇宙萬物共同生活的狀態;然而,現實就位處核心:人類

只是在寬廣網絡中諸多元素中的一個元素,所以我們才需要重新思考我們的關係世界,並將新的對話者包含 進去。簡單地說,本次展覽將會圍繞在「共活性」這個主題上發展-意即人類意識與動物群集、資料處理、植

物快速成長和物質緩慢運動之間的共同生活。我們在展覽中可以看到史前史及其礦物般的景觀,特別是植物 移枝以及人類、機器和動物之間的交配等各個方面。

100


101


2014 台北雙年展 TAIPEI BIENNIAL 2014 2014.10.23/ 北美館

102


103


11/13

Place/ 北美館兒藝中心

《跟著保羅克利的節奏》互動展示與工作坊 Get Rhythm with Paul Klee

11 月 13 日,我們至北美館兒童藝術教育中心,提早於正式對外開放之前,參觀《跟著保羅克利的節奏》互動

展示及工作坊體驗。瑞士的講師群帶領我們流覽,以藝術家保羅.克利創作元素為起點發展出一系列邀請觀 眾動手操作、盡情發想的互動裝置。包括線條、色彩、音樂、節奏及符號等設計主題,完整呈現克利常見的創

作技巧,藉由高參與度的遊戲裝置,我們深入認識了藝術家的思考邏輯與創作哲學! 另在工作坊的體驗活動 中,四人一組各自展開共同創作,只見大家如同學齡兒童跟著老師的指令節奏,發揮想像與創意,認真作畫的 模樣,真是可愛有趣,最後大家在一片創作的歡笑聲中,結束模擬小朋友美感教育體驗之旅,也帶回各自的寶 貝佳作!

本工作坊由北美館兒藝中心與瑞士保羅克利藝術中心兒童館共同策畫,以 1879 年出生於瑞士的德國藝術家

保羅.克利(Paul Klee)創作元素為起點,發展出一系列邀請觀眾動手操作、盡情發想的互動裝置。內容擷取 克利的繪畫元素,包括線條、色彩、音樂、節奏及符號等,呈現克利常見的創作主題、材料及技巧,藉由高參與

104


105


Get Rhythm with Paul Klee

《跟著保羅克利的節奏》互動展示與工作坊 2014.11.13/ 北美館兒藝中心

度的遊戲裝置,邀請 4-15 歲觀眾親身體驗藝術家的思考與創作過程,循著克利的腳步,感受繪畫中的音樂性。 我們提早於正式對外開放之前,特別請到瑞士的講師 Urs Rietmann 及 Katja Lang 親自導覽,除了互動展示 區的導覽 ( 約半小時 ),另有工作坊創作活動 ( 約一小時 )。

106


工作坊創作活動,體驗克利的 分割與色彩法則。

107


11/27

Place/ 蒲添生故居

蒲添生故居參觀

11 月 27 日,我們至蒲添生故居參觀,在此雕塑大師遺作盡收眼底的偌大工作室內,館長蒲浩志為我們娓娓道 出父親奉獻給雕塑的一生。他竭盡所能研究整理父親畢生的創作理念與結晶,多達 200 件的精采大作隱身陳 列在有如小雕塑美術館的故居裡,透過其緬懷崇拜父親的感性介紹中,我們深入認識了這位台灣近代雕塑拓

荒者投入生命熱情的創作精神及不凡的人格風範。蒲添生在作品中展現生命圓融的律動以及對人體美感的完 美詮釋深深觸動人心,我們一同追思台灣雕塑界扮演重要角色的大師,也為蒲館長努力不懈宣揚父親一生的 精彩故事,以及傳承台灣近代雕塑史的用心表達敬佩與支持 !

位於林森北路上的這間木造房舍,是已故雕塑大師蒲添生的住家兼工作室,目前故居就像洋溢著親切生活起 居味的小型雕塑美術館,在這棟由他一手設計的建築物裡,不僅陳列著畢生的創作結晶 -- 多達 200 件的雕塑

品及畫作數幅,更是一家人撫今追昔、緬懷父親的所在。1912 年出生於嘉義的蒲添生,14 歲以膠彩畫 〈鬥雞〉 贏得新竹美展首獎,20 歲赴日本帝國美術學校就讀,深獲雕塑大師朝倉文夫的激賞。1941 年有感於台灣雕塑 界的荒蕪,毅然回國耕耘,肩負承先啟後的使命。返國投身台灣雕塑界,並從日本引進翻銅技術,建造光復後

台灣第一家鑄銅工廠。在當時台灣雕塑藝術相當貧乏的情況下,和台灣雕塑界先驅黃土水、陳夏雨等一起開拓

台灣雕塑夢想園地。一生創作的雕塑品逾兩百件,尤以塑造名人胸像及人體雕塑聞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 品,包括已被市府文資登錄為古物的中山堂前廣場的台灣第一個孫文銅像、曾入選法國藝術家沙龍的「詩人」

108


109


蒲添生故居參觀 2014.11.27/ 蒲添生故居

魯迅沉思雕像、曾佇立在車水馬龍八德路圓環的蔣介石銅像、被美術館珍藏的「運動系列」作品,及現矗立於 中山美術公園內的林靖娟老師雕像等等。12/25 我們預計前往參觀故宮陳澄波特展,在此之前特別安排陳澄

波之女婿蒲添生的故居參觀作連結,讓我們一同追思這位在台灣雕塑界扮演重要角色的大師,也深入認識其 創作理念與人格風範。

110


蒲添生在作品中展現生命圓融 的律動以及對人體美感的完美 詮釋深深觸動人心。

111


12/11

Place/ 草山玉溪 Garden 91 石雕博物館

陽明山石雕博物館之旅

12 月 11 日我們前往玉溪有容教育基金會位於陽明山的石雕博物館。首先來到基金會的展覽所 Studio94,這

個由空間實驗團隊 — 南藝大建築繁殖場所打造改裝的老房子,充滿不同元素,迷宮般的空間裡有著窗外無限 延伸的綠意與藍天。在此,葉執行長帶領我們流覽世界新聞攝影展,我們看見全球的新聞攝影工作者以影像作 了最佳的無國界交流,讓全球的新聞事件有一個以影像為主體的精采回顧,我們傾聽照片裡傳來的聲音也體

會背後試圖傳達“看見需要”的人文精神與生命意涵。接著,我們穿越馬路來到草山玉溪 Garden 91,特別感 謝秘書長惠娥及惠群為大家準備的精緻豐盛午餐,餐後欣賞兩位音樂家金光亮平與若池敏弘演奏北印度最具

代表性的古典樂器印度西塔琴與塔布拉鼓,享受夢幻浪漫的樂音也享受片刻沉澱超脫的心境。 接著參觀林 文雄董事長所收藏的珍貴石雕,這些穿越了世世代代的石頭,歷經諸多變化而來到了這個別具設計感的三層

樓空間裡,聽著導覽耳機裡的故事介紹,感受主人希望透過欣賞這些過去的物件上,體會白居易說的那種「春 風吹又生」的意境。最後我們享用葉執行長團隊為我們準備的下午茶點心,在輕鬆歡樂的氛圍中結束這一趟 知性豐收的石雕博物館之旅。

112


113


陽明山石雕博物館之旅 2014.12.11/ 草山玉溪 Garden 91 石雕博物館

首先安排在 Studio94( 基金會的展覽所與工作坊 ) 參觀世界新聞攝影展。荷蘭世界新聞攝影基金會每年舉辦

的全球性新聞攝影比賽的得獎作品會巡迴全世界超過七十五個以上的城市,這個展覽已經有超過五十年的歷 史,是目前最重要的全球攝影比賽之一,為專業新聞攝影的高水準平台。午餐將由秘書長及值日生為大家準備

餐點,在草山玉溪 Garden 91 內簡單自助午餐。下午請來兩位音樂家金光亮平與若池敏弘為我們演奏印度西 塔琴與塔布拉鼓,披頭四當年深受西塔琴的影響與啟發,這個古老的樂器有著不可思議的玄妙之處,而塔布 拉鼓則號稱是全世界最困難的擊樂之一。接著參觀草山玉溪 Garden 91 石雕博物館及三層樓空間。

114


115


12/25

Place/ 故宮

藏鋒:陳澄波特展

12 月 25 日我們前往故宮參觀《藏鋒:陳澄波特展》。特別感謝值日班長素珠及淑芸招待大家在故宮晶華的精 致豐盛午餐 ! 洪國雄老師為我們詮釋藝術家由台灣到東京、上海再回到台灣,旅居三地的創作生命與中西交

融的作品內涵。我們再一次深入了解前輩畫家陳澄波的生平故事及各時期的精彩畫作。聽著二二八那段歷史, 感到萬分遺憾,這位東亞近代美術史上極具典範性與代表性的藝術家一生可歌可泣,其對美學的熱愛與堅持, 及在藝術的貢獻及民主推動讓人動容不已!

今年是前輩畫家陳澄波先生 120 歲的誕辰,大型的紀念展,從臺南、北京、上海、東京一路巡迴。陳澄波東亞

紀念巡迴展最終站選在國內書畫重鎮國立故宮博物院,為故宮 90 週年院慶打頭陣,此展以傳統節氣的歷程

分驚蟄、初露、小滿、大暑、霜降與立春 6 大主題,詮釋畫家由台灣到東京、上海再回到台灣、旅居三地生活與

創作。計展出 66 件油畫、3 件膠彩、9 件水彩、12 件淡彩速寫、9 件水墨、4 件書法、18 件文件書信及 28 件遺物, 如首幅風景畫〈北回歸線標誌〉、遺作〈玉山積雪〉和受難前夕在台南東山以水墨題字作畫的扇面,期待呈現給 觀眾一個不一樣的陳澄波。

116


117


01/08

Place/ 高雄

高雄 參訪 8:10 ––––––

8:30 – 10:06 10:06 –– 10:30 10:30 –– 11:30 11:30 –– 12:30 12:30 –– 12:50 12:50 –– 14:20 14:20 –– 15:20 15:20 –– 16:20 16:20 –– 16:50 17:30 –– 19:06

118

高鐵台北車站集合 乘高鐵至左營 前往高美館

參觀「Noman Foster 建築展」 參觀「艾雪展」 前往駁二特區

帕莎蒂娜駁二餐廳午餐

參觀駁二藝術特區:鋼雕藝術節、亞細亞雕塑展

參觀駁二藝術特區:大義倉庫群(特色商店+藝廊) 典藏藝術餐廳會合 前往高鐵左營站 高鐵回台北


2015

119


高雄參訪 2015.01.08/ 高雄

1 月 8 日 ( 星期四 ),很榮幸有藝術家楊柏林老師與我們一同南下高雄!回應高美館工作團隊熱情邀約,我們

「摩天大樓」、 「都市規劃」、 「文化與市民」 一下高鐵便前往高美館。 「Noman Foster 建築展」從「公共建設」、 等子題開展,謝佩霓館長帶領我們流覽了博物館、機場、工廠與政府機構、劇院與辦公大樓等數個美麗動人的

作品,這些計畫的背後,實踐了福斯特以建築創造環境提升人類生活品質的信仰。從全世界最高的法國米約 大橋、到位於倫敦暱稱「小黃瓜」的瑞士再保公司總部大樓,以及世界最大的建築物之一的北京國際機場,我 們欣賞國際大師第一手經典及豐富多元的風格,也見識了福斯特壯麗又富人文魅力的建築藝術。

另在館內繼續參觀曾被評選為世界最受歡迎展覽之一的「艾雪的魔幻世界」特展。館長引領大家進入艾雪所打

造的虛實意境,體會藝術家致力探索的宇宙秩序,以及真實世界中不可能實現的空間體,在欣賞看似相近的

圖像作品中,細細品味大異其趣的謎語,挑戰自我的洞察力與解析力。艾雪雖然不擅長數學,在其時代亦無電 腦可使用,他所創作的大量版畫,卻能在方寸的平面上,演繹出人腦憑恃理智邏輯與感官認知的交互運作中 呈現的奇巧幻境與天人韻律。此次包含版畫、素描、木刻版以及球雕,涵蓋其各階段與不同類型的 152 件經典 作品,完整勾勒出藝術家的生涯軌跡,我們也一同讚嘆其蘊含深意的迷人魔幻藝境!

中午我們前往以前衛、實驗、創新為理念而打造的高雄國際藝術平台 - 駁二藝術特區,先至 80 餘年的老倉庫 打造成的餐廳 - 帕莎蒂娜享受午餐,呼應整座歷史空間美學,餐廳內部保留了紅磚、水泥牆、檜木屋頂等原初

建築結構,延續業者本身專長及享負盛名的烘焙技術,我們在歷史與時尚的精彩交會中享受了豐富的美食,特 別感謝值日班長麗芬及凱萍的午餐宴請,帶著愉悅的心情踏出餐廳,接著展開全台藝文場域中獨樹一格的駁 二特區參觀。

120


121


高雄參訪 2015.01.08/ 高雄

駁二營運中心主任簡美玲現身致意歡迎大家的到來,接著,年輕充滿活力的 Amber 林慧瑜帶領我們漫步這個 深具特色的人文藝術發展基地,過去港邊載送貨物的西臨港線鐵道,現在成為高雄最熱門的自行車道,貫穿駁

二藝術特區,而駁二的倉庫群跳脫使用僵制,以藝文與世界接軌,在此匯集設計與創意能量,公共空間裡到處

可見令人驚喜的藝術作品,映著藍天暖陽,隨處都是拍照的絕佳場景! 緊接著我們來到自行車倉庫參觀「有也、 無也,駁二鬥陣」亞洲現代雕塑家協會第 23 屆作品年展,策展人楊柏林老師解說這次展出的發想,我們欣賞

楊老師比喻有如台式大觀園、台式搖滾風花雪月及台式美學造型嘉年華的各式精湛作品,雕塑家透過藝術靈

感巧思,從多元媒材、不同角度與創作脈絡,完整表現現代雕塑在不斷實驗與擴展的藝術新版圖,與沿著水岸 往真愛碼頭延伸的發展現況相映成趣。

現場另一個重量級展覽 - 第七屆高雄國際鋼雕藝術節以 「 無限上鋼 」 為主題,呈現鋼鐵雕塑的無限可能,歐

亞六位重量級藝術家齊聚於駁二場域,進行了一場藝術、鋼鐵與港口的對話。以港口船舶為背景,飆焊出鋼雕 的生猛與張力,每位藝術家創作風格迥異,讓生硬的鋼鐵也能呈現如夢似幻的樣貌,為高雄的水岸沿線創造 出最無可限量的鋼雕地景。

最後我們沿路流覽大義倉庫群,參觀幾家特色商店及藝廊,並於典藏咖啡館享受了值日班長麗芬及凱萍再次 的咖啡下午茶款待,也為我們這次輕鬆慢遊的高雄小旅行劃下一個盡興開懷、相約近期再訪的圓滿句點 !

122


123


01/22

Place/ 伊通公園畫廊

「伊通限量版」特展

此展共邀請了十五位知名藝術家參與,包含陳慧嶠、莊普、吳東龍、楊世芝、曲德義、紀嘉華、陳張莉、黃銘哲、

江賢二、胡坤榮、林銓居、許雨仁、陳建榮、張乾琦、陶羽潔,其中十三位提供作品由專業版畫工作室「豐喜堂」 負責印製絹印版畫。期間每位藝術家也親臨版畫工作室參與製版過程,讓印製出的每一張版畫達到每位藝術 家的要求。十五件作品集結成一套共二十五版次,其中五套作品回饋給參與的藝術家,每位創作者可以拿回自

己的一件作品和四件不同藝術家的作品。讓藝術家、藏家、與空間經營者三方進行一次共利共存,別具紀念意 義的交流。希望藉由「伊通公園限量版」的發行,提供這個台灣最具代表性的當代藝術替代空間 (alternative

space) 一筆穩定的營運經費,更重要的是連結更多的藝術愛好者來認識「伊通公園」和許多默默耕耘的創作 者。

124


125


「伊通限量版」特展 2014.01.22/ 伊通公園畫廊

126


127


128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