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困境中信靠上帝

Page 1

在困境中信靠上帝

我們遭遇人生的各樣苦難時,常會疑惑上帝究竟在

哪裡,不知該如何信靠上帝、順從祂的教導。在經

歷嚴峻的考驗時,舊約聖經裏的以利亞也曾有同樣的疑

惑。然而,在信靠順服上帝方面,以利亞卻成為我們的良

好榜樣。不論是和邪惡的國王當庭對峙,或請求寡婦施捨

僅有的食物,甚至挑戰數以百計膜拜偶像的人,以競賽方

式與對立的異教邪說抗衡,以利亞充分展現出敬虔應對的

在 困境中

信靠上帝

重要性。

向 以 利 亞 學 習

《在困境中信靠上帝》這本書,貝爾•柯羅德藉着以 利亞的一生經歷,幫助你找到終身堅定信靠上帝而活的寶 貴教訓。以利亞所處的環境,在許多方面,正映照着我們 當今的世代──人們背棄唯一真神而去相信虛無的偶像。 他必須對抗乾旱、苦難、飢饉、甚至自己心中的疑惑。 讓我們仔細觀摩以利亞,這一位生活在不尋常時代的平凡 人,學習如何戰勝困境。

貝 爾

貝爾•柯羅德曾經牧會二十多年,目前是RBC

Ministries的聖經老師之一。他有許多著作,包括《活出勇

氣》、《勝過人生的挑戰》。

羅 德 PH081

I S B N 978-1-57293-446-7

9

SC Trusting cover 1 ver.indd 1

781572 934467

貝爾•柯羅德(Bill Crowder)著

11/10/2010 6:14:19 PM



在困境中

信靠上帝 向 以 利 亞 學 習

貝爾•柯羅德(Bill Crowder)著 任慧莉

SC Trusting 14062012.indd 1

2012/6/14

05:57:57


在困境中

信靠上帝

目錄 簡介...........................3 偉大中的平凡...................5 勇敢的時刻.....................15 裝備的時刻.....................27 2

信心的時刻.....................43 對峙的時刻.....................59 軟弱的時刻.....................73 結語:「時候到了」..............87

SC Trusting 14062012.indd 2

2012/6/14

05:57:58


簡介 如要票選一首最能刻畫當今世代的歌曲,

你大概不會投給「幸福時光又來了」

(Happy Days Are Here Again)。我相信,你會 選「無人知曉我的困苦」(Nobody Knows The Troubles I've Seen)。這些困苦可能是區域性的, 也可能遍及全國影響普通民眾;或許是關係健

3

康、經濟狀況;也許是個人的困擾;抑或源起于 糾結的人際關係。 其實這些並不是主要的問題,但如果我們因 為個人挫敗、失望、甚至災難而步入黑暗時期, 那么,這些問題就似乎會沉重得使人滅頂。 在這個時刻,我們該投靠誰呢﹖ 人們用不同的方法來面對問題或者逃避它。 然而,在這個黑暗時期最需要的是智慧。因此, 此刻應該打開聖經,在字裡行間中,你可以看到

SC Trusting 14062012.indd 3

2012/6/14

05:57:58


在困境中

信靠上帝 有許多人物面臨困境,后來他們投靠慈愛又充滿 憐憫的上帝,從中找到了堅持忍耐下去的力量。 舊約聖經中的先知以利亞正是一個如此的典 範。在異常艱苦困頓的時代,以利亞將心轉向亞伯 拉罕、以撒、雅各的上帝。有一首熟悉的古老福音 詩歌「在這時代,你需要救主」,就是以利亞心情 的寫照。他不但需要救主,並且確信所覓到的這一 4

位,是獨一真神,迥然不同于其他假神。唯獨上帝 能帶領他衝破困境,再見光明。 現在你可以透過這本書與以利亞同走這條信 心之路,看他人生的成功與失敗;看他如何聰慧 行事和愚昧的舉動。藉着審視以利亞的信心和掙 扎,我們看見上帝始終不曾離開他或撇棄他。 「在這時代」,我們可以從先知以利亞學習 到許多功課。願我們都將心靈向上帝的恩典和智 慧敞開,學習安息在上帝的信實當中。 ──貝爾•柯羅德

SC Trusting 14062012.indd 4

2012/6/14

05:57:58


偉大中的平凡

偉大中的平凡 5

翰•韋恩( J o h n W a y n e )是一位電影巨

星。實際上,當時的電影製片廠總是以他

受歡迎的程度,來預測全年的票房。在 1 9 4 0 到 1960年代,他的電影持續吸引許多觀眾。戲院裏 坐滿了像我這樣對他崇拜得五體投地的年輕男 孩,他替製片廠帶來大把鈔票。我和朋友緊張地 觀看公爵(約翰•韋恩的綽號)的冒險歷程,幻 想與他並駕齊驅,馳騁四方救人于急難中。對我 而言,約翰•韋恩是美國的英雄。 不過,有一點關于公爵的事,我一直到長大 了才明白。影評家並不認為他是出色的演員,因

SC Trusting 14062012.indd 5

2012/6/14

05:57:58


在困境中

信靠上帝 為他不像葛雷哥萊•畢克(Gregory Peck)那樣, 飾演各種不同角色,都能完全投入角色當中。約 翰•韋恩總是依然故我。無論扮演美國西部警 長,或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海軍陸戰隊隊員,或 者現代偵探,他扮演的還是他自己,始終無法完 全融入所飾演的角色。 從這個令人失望的發現,我體認到一個我 6

不願意承認的現實。經常在大銀幕上扮演英雄人 物,約翰•韋恩儼如巨人,但就演員身分而言, 他僅是一個平凡的演員。他歷經四十年演藝生涯 之后,在六十三歲才贏得一座奧斯卡獎。卸下光 鮮亮麗的英雄裝扮,約翰•韋恩不過是一個平凡 的演員,這真是個難以理解的觀念。如此的嚴峻 現實促使我重新評估一些人生中既有的觀念。

類似約翰•韋恩的人? 幾年前,在研究一位古代以色列偉大先知的 生平時,我同樣感受到兩股力量在心中拉扯。我

SC Trusting 14062012.indd 6

2012/6/14

05:57:58


偉大中的平凡

從小在主日學就聽過許多有關以利亞的故事,他 是令我嚮往的人物。身為舊約時代的超級英雄, 以利亞似乎無所不能,就只差沒能飛簷走壁了。 回顧先知以利亞的一生,有下列幾個相當鮮 活的印象: • 大膽違抗國王 • 使孩子死裏復活 7

• 讓火從天降下 • 乘火車火馬升天 這樣一個出現在聖經裡的人物,想必不是等 閒之輩。很難想像以利亞是個平凡人,會等公車 或在麥當勞買漢堡。然而,新約聖經特意清楚明 白地告訴我們,其實,以利亞也是一個非常平凡 的人。

與我們一樣 新約聖經說,以利亞像我們一樣情緒會起

SC Trusting 14062012.indd 7

2012/6/14

05:57:59


在困境中

信靠上帝 伏。雖然以利亞生平的神蹟使他留名青史,使 徒雅各卻用簡單明瞭的幾個字幫助我們認識他,

「以利亞與我們是一樣性情的人。」(雅各書5 章17節) 雅各顯然認為對當時的讀者而言,這是以利 亞與眾不同值得一提的特點。新約裡常被引用的 舊約時代人物,以利亞幾乎和摩西、亞伯拉罕、 8

大衛並列前茅。有一位學者宣稱:「除了以利 亞,沒有一個聖經人物,能對后聖經時代猶太教 的宗教思想,發揮這么大的影響力。」 新約時代的基督徒對以利亞的尊崇,可能基 于以下的一些理由。首先,他們知道以利亞在耶 穌變像時曾經出現。當時,耶穌帶着門徒往以色 列的北疆走,彼得、雅各和約翰跟隨耶穌上了一 座高山(馬太福音 1 7 章 1 節),在山上留下畢生 難忘的經歷。耶穌不但在他們面前改變了形像, 摩西和以利亞也一起現身。在那一次會面中,耶 穌、摩西和以利亞談論耶穌即將去世的事。以利

SC Trusting 14062012.indd 8

2012/6/14

05:57:59


偉大中的平凡

亞出席在這么特殊的場合,當然使得跟從耶穌的 人對他刮目相看。然而,雅各仍不忘記提醒當代 的讀者,以利亞「與我們是一樣性情的人」。 雅各藉此教導一個重要真理──上帝賜下禱 告的權柄來幫助我們的軟弱。他用雅各書5章17節 提醒早期的基督徒,以利亞的弱點、挫敗和他們 所遭遇的沒什么兩樣。如果以利亞的禱告奏效, 9

他們的禱告必定亦當如是。 在耶穌時代,很多人覺得以利亞與眾不同, 還有一個理由就是,新約時代的人以為以利亞很 快要再來治理人民。瑪拉基書 4 章 5 節好像是針對 這個事件說:「看哪,耶和華大而可畏之日未到

以前,我必差遣先知以利亞到你們那裏去。」 因此,很多人把施洗約翰當成以利亞。后 來,就在尚未變像之前不久,耶穌詢問門徒,群 眾以為他是誰,他們回答:「有人說是施洗的約

翰;有人說是以利亞;又有人說是耶利米或是先 知裏的一位」(馬太福音16章14節)。顯而易見

SC Trusting 14062012.indd 9

2012/6/14

05:57:59


在困境中

信靠上帝 地,第一世紀的人把以利亞當作一位特殊的神人。 這位先知,在耶穌時代赫赫有名,生平行了 不少神蹟奇事,但事實上他不是一個超人,他其實 只是一個普通人。他曾經沮喪、恐懼、懷疑,我們 偶爾也會如此。以利亞寫照出人性的脆弱、心靈的 無助,以及與主同行時對禱告的迫切渴望。

10

神秘人物 在記錄以色列諸王的舊約聖經中,以利亞突 然躍出檯面,只有簡短的介紹,沒有家譜,不是系 出名門,沒有履歷表。列王紀上17章1節只寫着:

「基列寄居的提斯比人以利亞……」 我們甚至無法確定聖經作者所謂提斯比人的 意思。有些學者認為是與提斯比有關聯。提斯比 是約旦河邊的一個城市,屬于迦得家族。提斯比 這個字還可以翻譯為「朝聖者或寄居者」。在聖 經詳細講述以利亞之前,這個詞甚至能表示以利

SC Trusting 14062012.indd 10

2012/6/14

05:57:59


偉大中的平凡

亞是一個無家可歸、在基列地流浪的人。 我們最肯定的是,以利亞曾寄居基列。基列 位于約旦河東岸,是以色列十二支派中的流便、 迦得和半個瑪拿西族居住的地土。在約書亞時 代,他們都沒有進入應許之地。 聖經對以利亞的背景敘述從缺,反而更添 增了提斯比人以利亞身分的神秘色彩。部分作家 因為他身世不明,曾添油加醋地臆測他父母的身

11

分、神秘的誕生、並在先知學校受教育等等。 在一片模糊的背景中,看來聖經特地要利 用他寒微的出身,來凸顯一個重要的理念──以 利亞的崛起不在于他的出身,更不是他個人的成 就;而是在于他的上帝。他的希伯來名字是依利 亞胡(字面的意思是,雅崴是上帝),表明耶和 華是上帝。從他的故事,更加明白這個名字代表 的意義──他被差派前往以色列國,宣告耶和華 才是獨一的真神,而不是巴力。

SC Trusting 14062012.indd 11

2012/6/14

05:57:59


在困境中

信靠上帝 不尋常時代的人物 愛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身兼美國 作家、哲學家雙重身分,曾經如此敘述所處的時 代:「這個時代和所有時代一樣,都是美好,只 要我們能正確地面對它。」愛默生在 1 9 世紀中 期所說的這句話提醒我們,我們對生活的應對態 度,比身處環境的好壞更為重要。 12

以利亞所展現的智慧正是一個來自遠古的楷 模。聖經裡僅有少數的幾個時期,有一波波的神 蹟奇事接二連三地發生。在歷史中,上帝的僕人 並不常四處醫治疾病、使人從死裏復活,或從天 上降火下來。 然而,以利亞和他的門徒以利沙所處的就 是一個不尋常的時代。他們生平所行的神蹟,和 前后兩個時代的超自然能力交相呼應。在他們之 前的,是以色列民奇妙地走出埃及,藉着摩西的 神蹟,上帝宣告拯救以色列人脫離埃及的奴役。 千百年以后,耶穌基督和門徒的神蹟,宣告同樣

SC Trusting 14062012.indd 12

2012/6/14

05:57:59


偉大中的平凡

的那位上帝,救贖全地萬國萬民脫離罪的綑綁, 靈裡得自由。 以利亞的時代究竟發生了什么事情,以致需 要動用超自然的能力? 那時北國以色列已經開始落入崇拜偶像的黑 暗光景,連續幾位不敬虔的君王領着王國走向沉 淪。經文中一再以「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 來形容他們(列王紀上15章26節)。從耶羅波安

13

到拿答、巴沙一共七位國王,他們不停地背棄上 帝,他們的治理國家的方式令上帝憂傷。 到了亞哈王的時代,更是變本加厲。聖經說 他 「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比他以前的列

王更甚」(列王紀上16章30節)。他的惡行之一 就是娶外邦女子耶洗別為妻。這位來自腓尼基的 王后,帶動全國上下崇拜巴力的歪風。 事實上,當時的大環境,靈性淪喪谷底,以 致于讓以利亞以為自己是唯一仍然相信上帝的人 (列王紀上19章10節)。在以色列歷史最黑暗的

SC Trusting 14062012.indd 13

2012/6/14

05:58:00


在困境中

信靠上帝 時期,上帝藉着以利亞來彰顯自己是萬王之王、 萬神之神。當世上的君王自以為有權柄、有能力 塑造百姓的生活之時,上帝干預他們的統治,提 醒他們是誰在掌權。在這一段非比尋常的猶太歷 史中,上帝使用一個來自基列的平凡人──以利 亞,來完成這個大使命。

14

SC Trusting 14062012.indd 14

2012/6/14

05:58:00


勇敢的時刻

勇敢的時刻 15

開以利亞的故事,就看出他是勇氣十足的

人,他的勇氣源自于上帝的同在。提斯比

人以利亞,住在基列,勇敢地站在亞哈王面前宣 告: 「我指着我所事奉永生耶和華以色列的上

帝起誓,這幾年我若不禱告,必不降露,不下 雨」(列王紀上17章1節)。 由于這幾句話,以利亞得以載入聖經,但他 同時也像捅了馬蜂窩般地引起公憤。 當時的以色列是農業國家。若因為以利亞的 禱告,上帝制止了雨水降落的話,叫那些靠天吃

SC Trusting 14062012.indd 15

2012/6/14

05:58:00


在困境中

信靠上帝 飯的農民如何栽種農作物?其實,這是上帝用來 喚醒子民的暮鼓晨鐘,是一種導正錯誤的審判。 正如聖經所說,在亞哈王領導下,以色列民 已經陷入巴力的崇拜。亞哈在北國的首都撒馬利 亞為巴力建廟,他「又作亞舍拉」(列王紀上16 章33節),一個異教崇拜所用的器物。 亞哈屈膝跪拜的假神,對雨水或干旱根本無 16

權掌管。以利亞藉着宣告干旱將臨,強烈對照他 的上帝和亞哈選擇的假神的能力。民眾以為巴力 掌管生育,又是造雨的神。但以利亞深知,耶和 華才是管理雨水是否從天空降落的上帝,並且他 要證實給世人看。 原本干燥的氣候,再加上不讓雨水降落,對 以務農為本的社會,無疑是致命一擊。但是,上 帝要教導祂的子民信靠祂,因為信靠祂遠比仰賴 甘霖滋養萬物更為重要。 當上帝責罰的手將要落在祂的子民身上時, 以利亞這個名不見經傳、來自鄉間的小人物,大膽

SC Trusting 14062012.indd 16

2012/6/14

05:58:00


勇敢的時刻

地走入權傾一時的亞哈王宮殿,宣告上帝的真理。

亞哈的罪 所羅門的王國一分為二,北國以色列耶羅波 安稱王,南國猶大由羅波安繼位。南北兩國的國 王一系列的錯誤決策,分別對兩國的未來造成深 遠影響,這個決策就是設立偶像崇拜。 17

北國以色列從耶羅波安起,就開始違背摩西 從山上所帶下來的十誡中的第一條誡命。這個問 題一直延續到亞哈。耶羅波安替百姓鑄造的兩個 金牛犢(列王紀上12章28節),導致以色列民的 靈命開始沉淪。耶羅波安因為怕百姓定期去南國 耶路撒冷獻祭,會轉而效忠南國的羅波安,于是 就打造了兩個金鑄偶像。他「對眾民說:『以色

列人哪,你們上耶路撒冷去實在是難;這就是 領你們出埃及地的神。』」(28節) 耶羅波安的這種行為,使得以色列百姓開始 走向崇拜偶像這一條邪惡的不歸路。接下來大多

SC Trusting 14062012.indd 17

2012/6/14

05:58:00


在困境中

信靠上帝 數的國王也都 「以虛無的神惹耶和華以色列上

帝的怒氣。」(列王紀上16章13,26節) 到了亞哈在位時,他的邪惡罪行更是有過之 而無不及。

「暗利的兒子亞哈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 事,比他以前的列王更甚」 (列王紀上16章30 節)。亞哈王仿效六十年前的始作俑者──耶羅 18

波安,並且變本加厲,引導以色列民眾崇拜巴 力。巴力是耶洗別故鄉推羅西頓人膜拜的偶像 (31節)。 亞哈不但偏好巴力,甚至將膜拜巴力提升到 和敬拜上帝一般的水準。列王紀上16章32節敘述 亞哈在撒馬利亞建造巴力的廟,並在廟裡為巴力 築壇。正如耶路撒冷所羅門的殿是敬拜上帝的中 心,亞哈讓撒馬利亞也成了敬拜巴力的中心,可 見,亞哈已經把別的神排在上帝的前面了。 在過去這些邪惡君王統治的六十年間,上帝 的子民不只一次,忘記是誰拯救他們脫離埃及、

SC Trusting 14062012.indd 18

2012/6/14

05:58:00


勇敢的時刻

是誰在曠野供養他們、是誰帶他們進入應許之 地。從西乃山下的金牛犢事件,到以西結時代, 至聖所裡充斥偶像,上帝的選民常常被民間的假 神所誘。 回顧以色列民所犯的錯誤,我們可能以為 這些不會在二十一世紀發生,因為我們自認教化 開明,不會去從事這些原始的偶像膜拜。其實, 簡單的說,偶像膜拜就是以任何事或物取代上

19

帝。聖經教師基英•格茲(Gene Getz)在他的著 作 Unwavering Tenacity: Insights into the Life of

Elijah 中,分析現代人的偶像有以下幾類; • 具有人形的神──包含運動明星、音樂家, 和領袖這一類人物。 • 錢財物質的神──「你們不能又事奉上帝,

又事奉瑪門(瑪門:財利的意思)。」 (馬太 福音6章24節)或是錢財可買得到的東西。 • 情慾享受的神──「因為你們確實地知道,

無論是淫亂的,是污穢的,是有貪心的,

SC Trusting 14062012.indd 19

2012/6/14

05:58:01


在困境中

信靠上帝 在基督和上帝的國裏都是無分的。有貪心 的,就與拜偶像的一樣。」(以弗所書5 章5節) • 人際關係的神──即使是正常健康的人際關

「愛父 係也可能淪為偶像。耶穌曾警告說: 母過于愛我的,不配作我的門徒;愛兒女 過于愛我的,不配作我的門徒。」 (馬太福 20

音10章37節) 保羅在羅馬書告誡我們,切勿敬拜受造之 物而不敬奉造物主。上帝就是透過以利亞揭開亞 哈這個瘡疤。使徒保羅清楚明白地界定以色列諸 王的罪行說: 「他們將上帝的真實變為虛謊,

去敬拜事奉受造之物,不敬奉那造物的主。」 (羅馬書1章25節)

上帝的反應 「這幾年我若不 以利亞站在亞哈面前,告訴王: 禱告,必不降露,不下雨」 (列王紀上17章1節)。

SC Trusting 14062012.indd 20

2012/6/14

05:58:01


勇敢的時刻

聖經教師約翰•惠特康(John Whitcomb) 描繪以利亞神祕又引人入勝的言詞:「像一顆彗 星突然劃破黝暗的天空,在絲毫沒有預警的狀況 下,以利亞登場了,沒有家譜、沒有歷史背景。 口中發出一個來自天上如雷貫耳的審判后,又消 失地無影無蹤。」 (Solomon To The Exile, 第50 頁)。 我們沒看到亞哈有任何立即反應,更不知道

21

以利亞是否被王宮的警衛攆出來。根據聖經列王 紀上17章的記載,以利亞說完上帝差遣他說的話 之后,就走了。離開亞哈,前往上帝在17章2-3節 所指定的地方。 以利亞給亞哈的信息,早有前例可循。多 年前,摩西也曾警告以色列民若再三心二意膜 拜別神的話,會導致雨水不再降落。他告訴百 姓: 「你們要謹慎,免得心中受迷惑,就偏離

正路,去事奉敬拜別神。耶和華的怒氣向你們 發作,就使天閉塞不下雨,地也不出產,使你

SC Trusting 14062012.indd 21

2012/6/14

05:58:01


在困境中

信靠上帝 們在耶和華所賜給你們的美地上速速滅亡。」 (申命記11章16-17節) 上帝提醒摩西和當時的百姓,掌管春雨秋雨 滋養作物,使人得以存活的是祂。在他們的生活 裏,上帝的掌管包含雙重意義。第一,是上帝在 掌管萬事萬物;而不是許多迦南人崇拜的巴力。 第二,當上帝積極介入人類生活時,祂期待人完 22

全順服。 雖然再三地警告,以色列民仍然繼續背叛她 的上帝。所以,正如對亞哈的警告,上帝將暫時 停止賜福這塊土地。這地要承受三年多的干旱, 讓亞哈親眼目睹。

以利亞的禱告 雅各書5章17-18節告訴我們,禱告是上帝召 告世人,將要對以色列的地土施行審判的方法。 乍看有些不可思議,一個默默無名的以利亞,卻

SC Trusting 14062012.indd 22

2012/6/14

05:58:01


勇敢的時刻

擁有偉大的屬靈勇氣和膽識,說出一番充滿聖靈 的祈禱,成為成功的禱告勇士。別忘了,雅各告 訴我們,他「與我們是一樣性情的人」。 新約時代特別強調以利亞的這一個特質, 乃是有特殊用意。無庸置疑,在雅各的時代,以 利亞是最受尊崇的歷史人物之一。當雅各告訴讀 者,他們與以利亞性情相同,有一種翻譯是「像 我們一般的人」。雅各是想強調,這一位舊約的

23

偉人,骨子裡和他們沒兩樣。藉此鼓勵當時的讀 者和現代信徒,也可以和這位聖經歷史裏的偉人 一般,享受有果效的禱告生活。 雖然列王紀上這卷書裡沒有提起以利亞的禱 告內容,但是,雅各告訴我們,以利亞在困苦中 向上帝情詞迫切的禱告內容,完全吻合三個必要 原則,值得爾后禱告時遵循效法。 首先,從 1 6 節可推論以利亞是個義人。他 像我們一般,但是他顯然十分敬虔。滿有公義並 不意味着完美無缺,而是當他禱告時,首先必須

SC Trusting 14062012.indd 23

2012/6/14

05:58:01


在困境中

信靠上帝 承認自己的罪,且得赦免,方能站穩在公義的上 帝面前。 第二,雅各說以利亞懇切的禱告,祈求不要 下雨。果然!「他懇切禱告,求不要下雨,雨就

三年零六個月不下在地上。」(17節)禱告的能 力和果效是16-17兩節經文的精髓。禱告是大有能 力的工具,以利亞恆切地禱告,果然發出功效。 24

第三,以利亞的禱告十分具體精確。他祈求 沒有露水、雨水,任何一種形態的水氣都沒有。 于是,上帝垂聽他的祈求,預言的干旱降臨。 有三年半之久的時間,上帝使用一個和我們 沒兩樣的人的禱告,來提醒那些離上帝的愛越來 越遠的人。

F 應用 G 以利亞充分了解禱告的能力,並且實地操 練,讓我們可默想以下的問題:

SC Trusting 14062012.indd 24

2012/6/14

05:58:01


勇敢的時刻

• 我們靠自己的才能或身分地位來服事上

帝嗎?或者,我們是倚靠上帝? • 我們將上帝視為唯一的敬拜對象嗎?

或者,我們的心思意念被其他的神明攪 擾呢? • 你是否相信透過禱告,上帝能按着祂的

旨意,為我們成就大事呢?

SC Trusting 14062012.indd 25

25

2012/6/14

05:58:02


在困境中

信靠上帝

26

SC Trusting 14062012.indd 26

2012/6/14

05:58:02


裝備的時刻

裝備的時刻 27

年前,運動鞋製造商耐克( N i k e )曾經

推出一系列廣告主題:「你準備要做什

么?」其中一段,畫面裡有一位橄欖球球員正要 跳下險峻的石崗。另一位足球球員,正用腳來做 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動作。這些廣告想要表達的是 什么?我們今天所做的是為來日奠定基礎。 你準備要做什么?無論做什么,你都需要接 受訓練: • 長時間練鋼琴,學習音階和練習曲; • 在炎炎夏日之下,每天兩場足球練習;

SC Trusting 14062012.indd 27

2012/6/14

05:58:02


在困境中

信靠上帝 • 年復一年埋首實驗室,準備踏入醫學研究 領域。 人生好像有好長一段時間是在做準備工作。 所要做的事情越是艱難,所需要的訓練也就越辛 苦。以利亞的任務就是如此,上帝預備使祂的僕 人性格更為穩健,對祂的信賴更紮實。聖經教師 維能•麥基(J. Vernon McGee)是這樣寫的: 28

你可能覺得以利亞是個粗獷的村 夫,而他的確是。但是,不容忽視的 是,上帝要裝備他。上帝有一個訓練人 的方法,特別這個人乃是祂要使用的 人,那就是把他們帶往沙漠曠野……這 是上帝訓練人的方法。現在,上帝要帶 着以利亞出去,教導一些他該知道的事 情(Thru The Bible, 第2冊第283頁)。

SC Trusting 14062012.indd 28

2012/6/14

05:58:02


裝備的時刻

上帝的指示 以利亞對亞哈宣告完后,我們又一次看到他 對上帝的完全順服。上帝直接指示他,離開日常 生活的所在,往曠野去。

「耶和華的話臨到以利亞說:『你 離開這裏往東去,藏在約旦河東邊的基 立溪旁。你要喝那溪裏的水,我已吩咐

29

烏鴉在那裏供養你。』」(列王紀上17 章2-4節) 基列位于約旦河東,所以上帝其實是打發 以利亞回家鄉,到一條溪水邊。這一條淺溪只有 在冬天降雨期才有水。潺弱的基立溪,一點不像 是上帝要供給食物和水的地方,尤其正逢三年的 干旱時期。這裡可能有一個洞穴或遮蔽風雨的地 方,但我們無從查證。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基立 淺溪位于一片荒蕪曠野,難以立足,是個艱困的 學習場所。 當然這裡面必定還有危險存在。若是有人約

SC Trusting 14062012.indd 29

2012/6/14

05:58:02


在困境中

信靠上帝 你在某處碰面,或者暫時遠離日常生活換個環境 喘口氣,那是一回事;可是像上面的經文所說, 離開這裡,藏在那裡,那就不能同日而語了。從 后面列王紀上 1 8 章 4 節的經文可以得知,上帝的 先知在亞哈和他的妻子耶洗別統治的國度性命不 保,確實有威脅的成分存在。 因此,以利亞說完預言之后,上帝接着就告 30

訴他一條逃亡路線。儘管以利亞最初顯得勇氣十 足,但是,往曠野逃亡時,必定承擔相當的精神壓 力,生死難料,亞哈的爪牙可能隨時會追捕而上。 以利亞可能徒步行走50多公里,穿過不毛之 地,才來到這個地方。不過,這是上帝派他來的 地方。有太多待學習的事物,一人獨處的日子正 好可以沉澱自己,思考和學習,準備再出發。

以利亞的回應 上帝說話,以利亞就回應。從王宮到曠野絲

SC Trusting 14062012.indd 30

2012/6/14

05:58:02


裝備的時刻

毫不耽延。「于是以利亞照着耶和華的話,去住

在約旦河東的基立溪旁」。 (列王紀上17章5節) 上帝對以利亞的應許和以利亞的回應息息相 關:他聽從上帝的話,相信上帝的應許,去住在 基立溪旁。正因為如此,上帝信守諾言供應他身 體的需求。毫無疑問的,信心在信徒與上帝的關 係中是關鍵性的一環,以利亞以信靠順服來回應 31

上帝。 以利亞走了這么遠的路,來到這個寂靜的 地方,住了下來。基立溪畔的第一天一定非常 特別,可能心中五味雜陳。他是否仰望蒼天, 納悶烏鴉真的會來嗎?對他而言,這真是個前 所未有的經驗。德國傳記學家克魯瑪克( F . W . Krummacher )想像以利亞在這個新環境的第一 天,可能是這般的情境:

來吧,姑且造訪剛剛搬進新住處的 神人。展開眼前的是一片陰沉的荒野, 靠近約旦河邊,四周死寂無聲,偶爾一

SC Trusting 14062012.indd 31

2012/6/14

05:58:03


在困境中

信靠上帝 隻單飛鸕鷺的叫聲,聒噪地打破靜默, 鴕鳥棲息在石楠樹叢杜松旁,全然無須 顧忌獵人騷擾。一條通路都沒有,更不 見人煙,只有與世隔絕的荒涼寂寞…… 神人就坐在那兒。上帝指定的居所,是 以藍天為幕,岩壁是牆,磐石當椅,林 蔭做床,青草是躺椅;陪伴他的只有潺 32

潺溪水,和烏鴉在高處林間發出嘶啞的 鳴叫(Elijah the Tishbite, 第34-35頁)。 想像一下離群索居的感受。獨自一人在茫茫 曠野中,以利亞將在這么一個艱辛之地,學習更 深地認識他的上帝。因着他的順服,他確信上帝 必看顧並且供應。

上帝的供應 有時,上帝指示祂的子民出發的時候,只 給了一張地圖。例如,上帝吩咐亞伯拉罕離開哈

SC Trusting 14062012.indd 32

2012/6/14

05:58:03


裝備的時刻

蘭,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創世記12章1 節)的時候,祂並沒有供應食物,只管去。但是這 一回,上帝不但告訴以利亞該去的方向,並且還說 將要在那一段時間餵養他(列王紀上17章4節)。 果然,一切照上帝所說的進行。「烏鴉早晚

給他叼餅和肉來,他也喝那溪裏的水。」(6節) 就在潺潺的基立淺溪畔,上帝承諾供應以利 33

亞。請留意上帝是如何養活以利亞: • 烏鴉,貪婪的肉食性鳥類,按着本性決不 放棄食物。上帝刻意選擇這一種鳥,可能 目的是教導以利亞信靠上帝,上帝才是供 應食物的源頭,不是這些鳥。 • 每天兩餐餅和肉(相對于流浪曠野時的嗎 哪和鵪鶉)。 • 來自基立溪的水。 個別分析以上三項供應,可以幫助我們更了 解以利亞。

SC Trusting 14062012.indd 33

2012/6/14

05:58:03


在困境中

信靠上帝 烏鴉:當上帝宣告烏鴉是供應食物的使者 時,以利亞的驚訝是可想而知的。竟是烏鴉!以 利亞當然知道利未記 1 1 章 1 3 - 1 9 節。這一整章都 在解釋猶太人應當避免的不潔淨之物。尤其是 13-15節:「雀鳥中你們當以為可憎、不可吃的

乃是:雕、狗頭雕、紅頭雕、鷂鷹、小鷹與其 類;烏鴉與其類。」 34

烏鴉是腐食動物,牠們會吃腐屍。就信仰基 礎和衛生而言,牠們是不潔淨之物。 每天有兩餐餅和肉。聖經沒有交代烏鴉從何 處叼餅來,也不知道烏鴉叼給以利亞的肉,是什 么樣的肉。不過,沒有預先儲備糧食,更沒有點 心的狀況下,除了上帝保證每天供應足夠的食物 之外,別無所有。每天只有等待食物到來,以利 亞一定擁有大于尋常人的信心。 來自基立溪的水。上帝呼召以利亞參與的一 連串事件中,有些看來好像不可思議。起先,上 帝要他宣告一段長期干旱將臨。隨后,卻將他送

SC Trusting 14062012.indd 34

2012/6/14

05:58:03


裝備的時刻

到一處得仰賴雨水維生的地方去生活。以往,豐 沛的雨水,順着基立溪流向約旦河。如今,基立 溪河道因旱災缺水,我們可以想像,最終溪水干 涸時,以利亞的水源跟着也枯竭了。 上帝的供應方式獨一無二,我們以為違反 自然,困難重重;可是,在上帝沒有難成的事。 以利亞這位信心的偉人,不單單有信心,也有行 動,他信靠上帝的供應,絲毫沒有折扣地實踐出

35

他的信心。 上帝總是使用最合宜的方式訓練屬祂的 孩子,成就祂的旨意。不論是藉着天然的渠道 (基立淺溪),或超自然的使者(送三明治的烏 鴉),最終都能圓滿達成目的。祂始終是「供應 的主」。 在以利亞的訓練裝備過程中,上帝信守諾言 和不同凡響的奇妙供應缺一不可。

SC Trusting 14062012.indd 35

2012/6/14

05:58:03


在困境中

信靠上帝 以利亞的訓練 你不免會猜測,以利亞在基立溪畔日復一日 的等待,腦子裡想些什么。在等候大鳥送來食物的 空檔中,他是否想過在亞哈王面前的冒險經歷?是 否花許多時間禱告?是否懷念基列老家中的種種? 上帝為以利亞準備的訓練場所必定有其用 意。不論他是禱告、引頸盼望、回顧,或單純地 36

求生存,日復一日他學習更堅定地信靠上帝。 你可能也在想,當以利亞接到上帝更進一步 的指示時,又是怎樣的情景。對一個長期在曠野 離群索居的人而言,能夠知道在未來的計劃中, 會有人的出現,想必帶來很大鼓舞。 上帝對他的新吩咐是這樣的: 「過了些日

子,溪水就干了,因為雨沒有下在地上。耶和 華的話臨到他說:『你起身往西頓的撒勒法 去,住在那裏;我已吩咐那裏的一個寡婦供養 你。以利亞就起身往撒勒法去。』」 (列王紀 上17章7-10節)

SC Trusting 14062012.indd 36

2012/6/14

05:58:03


裝備的時刻

聖經教師們相信,以利亞在曠野的時間超過 一年。縱然每天有東西吃,他的焦慮可能與日俱 增。隨着干旱越演越烈,河流變成小溪,小溪僅 剩涓涓細流。 這些都是上帝的訓練計劃。想像一下,當溪 水水位日漸低落時,會對先知的信心帶來怎樣的 考驗。上帝可以讓磐石出水,以色列民出埃及在 曠野的時候,上帝不就這樣做過嗎?可是,上帝

37

這一次卻不這么做。溪水就要枯干了。 別忘了以利亞是「與我們一樣性情的人」。 他可能有些什么反應: • 驚慌?他知道去哪裡取水。他熟悉約旦河 和其他河川的位置。究竟是什么阻止他離 開曠野去尋找所需要的水源呢? • 想放棄、求死?(他后來曾有這個念頭)。 • 想收回上帝的審判,因為已經自身難保? 這是上帝訓練計劃中的一部分。以利亞必須

SC Trusting 14062012.indd 37

2012/6/14

05:58:04


在困境中

信靠上帝 先學會信靠上帝,在任何時間、任何環境都要倚 靠上帝,並且不是單純地仰賴上帝供應水而已。 即使是在沙漠,即使是在溪水都枯干的狀況下, 上帝都能供應水。他必須明白: 上帝早知道溪水會枯干。這一條溪流的水源 是晚秋和初冬的大雨。季節雨沒有適時降落,溪 水消失是遲早的事。 38

溪水枯竭並不能阻撓上帝的顧念。以利亞可 能以為被上帝遺忘了。其實,他要學的是倚靠上 帝,不是依靠溪水。 即使溪水干枯,上帝仍然掌權。其實,自從 上帝吩咐以利亞離開熟悉的生活環境,上帝就已 經掌控全局。目的就是要利用新的環境操練他。 當我們的安逸環境遭到破壞時,這並不表示 上帝不再掌權。但這可能意味着,過去舒適的環 境,使我們不再聆聽上帝的聲音。 雖然水位愈來愈低,以利亞仍然逗留在溪

SC Trusting 14062012.indd 38

2012/6/14

05:58:04


裝備的時刻

邊,直等到上帝吩咐他 「起身」 ( 9 節)。信靠 順服的功課已經深深烙印在他的心版。 上帝送他啟程,離開基立溪往撒勒法去。 以利亞下一個目的地又是個什么樣的地方? • 距離基立溪西北方 130-150 公里的地中海 岸,隸屬于外邦人,不是猶太屬地。 • 這個地方是巴力的崇拜中心。

39

• 耶洗別王后的家鄉。耶洗別是巴力的女祭 司。巴力就是以利亞所挑戰的假神。耶洗 別不是別人,正是以利亞所警告的國王之 妻。 以利亞好像才脫離油鍋,卻又落入火坑。一 位敬虔愛主的人,正走向偶像崇拜中心;一個猶 太人正走進外邦人群之中。他就是送壞消息給國 王的人,竟然還敢往他的王后的老家跑。聖經對 以上的顧慮隻字未提,顯然不值得一提;反倒把 舞台焦點轉向通往撒勒法的路。

SC Trusting 14062012.indd 39

2012/6/14

05:58:04


在困境中

信靠上帝 上帝吩咐以利亞要去撒勒法時,告訴他會有 些什么際遇呢? 一個寡婦供養他。聽起來不怎么樂觀。寡婦 通常是窮苦階層裡最為清寒的一群。在當時的經濟 環境下,她們生活在社會邊緣,孤立無援,受盡欺 凌。飢荒時她們也常常是第一個斷糧的人家。 這不是個振奮人心的消息。 40

以利亞離開干枯的溪水邊,離開一群會叼來 餅和肉的烏鴉,換來的卻是一位沒有社會地位、 赤貧寡婦的供給。對一個逃亡途中的先知,真是 每況愈下。 為什么上帝命令以利亞走這條路呢?為什么 上帝命令以利亞到充滿敵意的異國領土,找一位 沒有謀生能力的人照顧他生活呢?因為上帝要訓 練祂的僕人,要憑着信心行事為人,而不是憑着 眼見。我們都知道這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歡迎加入以利亞的世界,和他一同經歷這一

SC Trusting 14062012.indd 40

2012/6/14

05:58:04


裝備的時刻

場屬靈的操練,親身體驗聖靈的大能。作家彼得 森(W. J. Petersen)寫道:

有時候我們不明白上帝的作為。 首先,我們搞不懂上帝為什么要把我們 送到基立溪旁;也不欣賞這些送食物的 骯髒烏鴉;更不了解基立溪為何必須干 枯。這許多無知充分顯示上帝對我們的 教育訓練課程還沒結束。祂不厭其煩地

41

教導,我們也要不斷地學習(Meet Me On The Mountain, 第44頁)。

F 應用 G 從「基立溪畔屬靈事奉訓練中心」的課程 中,我們學到這些教訓: • 有時候,上帝的兒女和不信的人一樣經

歷苦難。 • 有時候,我們自以為可以面對迦密山的考

SC Trusting 14062012.indd 41

2012/6/14

05:58:04


在困境中

信靠上帝 驗,上帝卻把我們送到基立溪旁,因為我 們其實還沒準備好。 • 有時候上帝給我們的藏身處並不舒適安

逸。

42

SC Trusting 14062012.indd 42

2012/6/14

05:58:04


信心的時刻

信心的時刻 43

經有人定義信心是「放棄一切來信靠

祂」。這個定義正是列王紀上 1 7 章中以利

亞的寫照。他撇下一切,信靠上帝。勇敢地在亞 哈王面前宣告上帝的預言,嘲笑王膜拜的偶像巴 力,接着依照上帝的吩咐逃往曠野。有一年多的 時間,在荒郊野地裡,他必須仰賴上帝的奇妙供 應。 以利亞信心的第一課就是相信上帝必供應 他。但上帝的教導並未結束。他的第二課則是 要確信上帝也同樣供應別人。以利亞不能只顧自 己,他還必須看到別人的缺乏,並且按照上帝的

SC Trusting 14062012.indd 43

2012/6/14

05:58:04


在困境中

信靠上帝 方式顧念他人的不足。撒勒法就是他第二堂課的 教室。

婦人的考驗 在記錄以利亞生涯的短短敘述中,以利亞三 度聽從上帝的呼召,憑信心行事。我們不清楚以 利亞是在怎樣的情境下,去到亞哈面前宣告干旱 44

的預言,可能是「上帝的話臨到以利亞」,正如 上帝吩咐他去藏在基立溪旁,去撒勒法一般。上 帝一定清楚地指示以利亞應當向王宣告的話語。 每一回,以利亞聽從上帝的命令,都必須拋 開自己的感受,可能是恐懼;每一回,遵循上帝 的指示,他都拋棄一切,不再彷徨猶豫。我們不 清楚以利亞的家世如何,但我們可以猜想,當他 離開基列前往面對亞哈時,應該也曾拋下了家人 妻小。 如今,他被呼召丟下烏鴉、干枯的河道、離 開曠野的藏身處,去撒勒法找一個寡婦。「以利

SC Trusting 14062012.indd 44

2012/6/14

05:58:05


信心的時刻

亞就起身往撒勒法去。到了城門,見有一個寡 婦在那裏撿柴。」(列王紀上17章10節) 上帝必定事先就清楚地告訴以利亞,到了撒 勒法要找哪一位婦人。從干旱的基立溪到此,也 走了很長的一段路,在口干舌燥的情況下,以利 亞對婦人的第一句請求是:「求你用器皿取點水

來給我喝。」(10節)。 這也許是以利亞對上帝應許的第一項試

45

驗。上帝說: 「我已吩咐那裏的一個寡婦供養

你。」 ( 9 節)因此,他向她要水喝,而且不只 是水。婦人準備離去取水時,以利亞又呼叫她:

「也求你拿點餅來給我!」(11節) 稍后,我們會看到向寡婦要餅吃是有些過分 了,不過,以利亞對上帝的信靠得到了報償。上 帝打發以利亞千里迢迢橫跨以色列土地來到撒勒 法,正巧是一位信靠獨一真神的婦人家中。聽完 以利亞的請求后,她回應的第一句話是:「我指

着永生耶和華你的上帝起誓。」(12節)

SC Trusting 14062012.indd 45

2012/6/14

05:58:05


在困境中

信靠上帝 以利亞聽到這句話時,必定欣喜若狂。他與 膜拜偶像的國王對峙之后,獨自一人生活在曠野 許久,如今發現這位上帝所差派的寡婦竟是主內 的肢體,和自己一樣尊崇同一位上帝,當然倍受 鼓舞。以利亞再次確信仰望倚靠上帝的教導是當 行之路。 接下來的兩年,以利亞就是由這婦人供養。 46

雖然以利亞很快察覺她非常窮困潦倒;然而,知道 現在有兩個人信靠上帝的供給,而不是自己孤單一 個人信靠上帝時,已經給以利亞相當的安慰。 可是,他們的信心立即面臨考驗。 當以利亞請求她給一點餅時,她的回答使人 聽了垂頭喪氣。她說:「我沒有餅,罈內只有一

把麵,瓶裏只有一點油。」(12節) 接下來她更是語出驚人。

「我現在找兩根柴,回家要為我和我兒子 做餅;我們吃了,死就死吧!」(12節)

SC Trusting 14062012.indd 46

2012/6/14

05:58:05


信心的時刻

所以實際上是有三張嘴等着吃飯,糧食根本 不夠吃。 以利亞要求先做給他吃的時候,對這名寡婦 而言,「信心」兩字的意義儼然已昇華到更高層 次。以利亞不但要求先吃,還承諾了一件破天荒 的事。 以利亞對她說:「只要先為我做一個小餅拿

47

來給我,然后為你和你的兒子做餅。因為耶和 華以色列的上帝如此說:罈內的麵必不減少, 瓶裏的油必不缺短,直到耶和華使雨降在地上 的日子。」(14節) 身為母親又是寡婦,真是左右兩難! 設身處地想一想。以利亞要求寡婦先做給他 吃,並且答應供給她的所需(14 節),但是他無 從證明自己有能力遵守諾言。她有兩條路可走: • 吃掉她的最后一頓糧,然后等死。 • 相信以利亞所說的,上帝必定會供應,把

SC Trusting 14062012.indd 47

2012/6/14

05:58:05


在困境中

信靠上帝 最后的一頓讓給他先吃。 以利亞是個外地來的陌生人,寡婦和他素昧 平生,除了聽見他保證瓶裡的油必不短缺之外, 對他一無所知。她更沒有憑據證明上帝會實現以 利亞的承諾。你願意將最后一餐讓給來路不明的 異鄉客嗎?

48

要謹記希伯來書 11 章 1 節: 「信就是所望之

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 婦人靠着信心回應她所期盼,但肉眼無法洞 見的。 「婦人就照以利亞的話去行」(15節)。以 利亞請求婦人先做給他吃,當她順從請求去行的 時候,全備的上帝就賜福給她。因此,寡婦和她 的兒子,並以利亞「吃了許多日子」(15節)。 上帝繼續不斷地供給麵和油給這位婦人,這 是一個神蹟,也是耶穌在馬太福音6章33節所應許 的十足寫照。 「你們要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

SC Trusting 14062012.indd 48

2012/6/14

05:58:05


信心的時刻

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她把上帝的旨意放 在首位,看重上帝的旨意勝于一切,滿有憐憫慈 愛的上帝就看顧她的不足。 撒勒法的寡婦接待來自異鄉的先知,同時被 他荒謬無比的請求考驗,她光榮地通過考驗。

家庭的危機

49

靠着上帝供給的食物,兒子沒有餓死,這般 的結果想必使母親安下心來。很不幸的,另一個 新的危機卻更可怕地向寡婦的兒子逼近。他得了 重病,而且已經停止呼吸。聖經上記錄:「這事

以后,作那家主母的婦人,她兒子病了;病得 甚重,以致身無氣息。」(17節) 如此嚴重的家庭危機使得之前的事情顯得微 不足道。 吃不盡的油和餅的神蹟,因兒子的重病而相 形失色,聖經並沒有說他死了,只說沒有氣息。

SC Trusting 14062012.indd 49

2012/6/14

05:58:05


在困境中

信靠上帝 世界上大概沒有比白髮人送黑髮人更悲哀的 事。這位母親眼看着兒子命在旦夕。生活在社會 邊緣的赤貧寡婦,兒子原是唯一的指望和快樂。 事到如今,兒子好似被一個隱形的敵人奪去,她 毫無招架的能力。 表面上看來,我們可能說:「太不公平了。 她沒做錯什么。她信靠、順服上帝,並且有一顆 50

僕人的心腸。還不夠嗎?」 從寡婦的這一齣悲劇學到的教訓是:假設我 們以為信靠順服上帝就得以免受災禍,我們就大 錯特錯。上帝不是阿拉丁神燈裡面的精靈,不會 讓我們予取予求。祂是至為良善全能的上帝,不 受我們擺佈。祂並沒有給我們一張空白支票,讓 我們任意揮霍。 以利亞和寡婦都應當明白上帝是萬物主宰。 我們也一樣,即使是處在人生的危機痛苦當中, 務必要認清並信靠上帝的旨意。

SC Trusting 14062012.indd 50

2012/6/14

05:58:06


信心的時刻

母親的傷痛 在面臨親人意外身亡的悲劇后,人們往往會 問:「為什么?」想要尋求一個答案。我們與生 俱來的本能,使我們替這一件無法解釋的事故冠 上一個理由,甚至為悲劇找到一個代罪羔羊。 究竟是根據什么理由,我們也不得而知, 但是撒勒法的寡婦把她的疑慮指向以利亞,這位 外地來的不速之客。可能她覺得,因為以利亞與

51

上帝的關係,導致上帝把焦點轉移到她身上。或 許,她可以辯稱,以利亞的出現,使得上帝格外 仔細審查她家上上下下,祂發現罪的存在,所以 要懲治她。懲處的后果就是她兒子的死。 我們無法確知她如何斷定是以利亞害她惹 禍上身,不過從經文裏可以讀到怪罪之意。她對 以利亞說: 「神人哪,我與你何干?你竟到我

這裏來,使上帝想念我的罪,以致我的兒子死 呢?」(18節) 她的內心深處可能有幾種迥然不同的情緒澎

SC Trusting 14062012.indd 51

2012/6/14

05:58:06


在困境中

信靠上帝 湃洶湧: 憤怒── 「神人哪,我與你何干?」 悲哀 的是,在痛苦當頭,我們常常嚴厲譴責最親近的 人,甚至那些已竭盡心力幫助我們的人。她的口 氣好像是:「但願你沒來我家。」以利亞出現在 她家的這件事,使她激起了一股莫名的憤怒。她 以「神人」相稱仿佛是在暗示,她感覺上帝在仔 52

細監督以利亞在她家的狀況。 罪疚── 「你竟到我這裏來,使上帝想念

我的罪?」她懷疑神人住在家中,讓上帝更清楚 看到她的罪行。面臨悲劇的當下,罪疚感有多少 次湧上心頭?我們常常悔不當初,以為若採取不 同作法,就不會釀成悲劇。 指責──「以致我的兒子死呢?」聖經並沒 有告訴我們,為什么她覺得是上帝在審判她,但 是,她相信兒子突然病故是她罪的代價。也許, 這個相信上帝的寡婦的腦海裡,摻雜了一些其他 異教色彩,所以她認為一些假神(或上帝)正在

SC Trusting 14062012.indd 52

2012/6/14

05:58:06


信心的時刻

策劃對她不利的陰謀。

先知的憐憫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該怎么辦?躺椅上躺着 一個不再呼吸的孩子。對一位已經喪失終身伴侶 及丈夫憐愛的婦人,孩子是未來幸福快樂的最后 指望。她強烈譴責這位不請自來的客人,當初還 敢開口要家裡最后的一丁點食物。她把愛子的死

53

歸咎在神人身上。多么悲悽又令人絕望的場景。 假設我們被控引起這場悲劇,會如何反應? 我們會對母親的指控反駁,否認與兒子的死 有任何關聯? 或者,我們會像平凡的先知以利亞一樣。 對于寡婦的憤怒、罪疚和指責,以利亞沒有 一句辯駁。他只說: 「把你兒子交給我」 ( 1 9 節)。他屈身將孩子攬進自己懷裡,衝出屋外, 沿着階梯來到他所住的樓閣中,將男孩放置在自 己的床上。

SC Trusting 14062012.indd 53

2012/6/14

05:58:06


在困境中

信靠上帝 請注意以利亞何等溫柔又充滿信心地回應心 碎的婦人。他「從婦人懷中」接過孩子,匆匆地 來到自己的房中,好單獨地與孩子和上帝在一起。 他有機會再和寡婦對話,但現在他只想和天 上的父上帝對話。 以利亞的禱告。請仔細看看以利亞向上帝發 出的禱告。以利亞呼求派遣他來到撒勒法的上帝 54

說: 「耶和華我的上帝啊,我寄居在這寡婦的

家裏,你就降禍與她,使她的兒子死了嗎?」 (20節)以利亞好像隨着寡婦的指責,急轉直下 地也把責任推到上帝的身上。這位母親責怪以利 亞,以利亞將矛頭指向上帝。這是一段相當大 膽,略帶些放肆的祈禱。 第一次禱告后,以利亞三次伏在孩子的身 上。這個動作非比尋常,但卻十分重要。我們 不知道他這么做的理由,不過,聖經中有另外兩 次,神人尋求上帝賜下讓孩子死而復活的能力 時,也有相同的舉動。一次在列王紀下4章34節,

SC Trusting 14062012.indd 54

2012/6/14

05:58:06


信心的時刻

以利沙兩次伏在已死的孩子身上禱告,隨后他復 活了。使徒行傳20章,一個名叫猶推古的少年從 窗台跌下來死了。保羅趕緊「伏在他身上,抱着

他」(10節),猶推古就立刻復活了。 當以利亞伏在孩子身上時,他求告上帝:

「耶和華我的上帝啊,求你使這孩子的靈魂仍 入他的身體!」(20-21節) 以利亞滿有信心的禱告,讓我們想起雅各書

55

5章,先知祈求雨水的禱告內容。那一次和這一次 一樣,都是發自心底懇切的祈求。那一次和這一 次一樣,都是發自義人的禱告。那一次和這一次 一樣,都是大有功效的禱告。再一次,以利亞在 無法為需要的人帶來希望時,他懇切地求上帝的 幫助。 以利亞在20-21節的禱告裡流露出一些複雜的 情緒。 以利亞的困惑。從第一次禱告中,可以看出 以利亞的困惑,他直接了當地質疑上帝的旨意。

SC Trusting 14062012.indd 55

2012/6/14

05:58:06


在困境中

信靠上帝 別忘了,他是與我們性情一樣的人(雅各書5章17 節)。我們不也常常對人生充滿迷惘?以有限的 認知,我們不也常常弄不懂周遭的情況?我們會 問:「上帝打算怎么辦?」所幸上帝不會非難我 們真誠的疑問,祂只拒絕傲慢的妄求。 即使是在困惑中,我們從以利亞第二次的禱 告,可以看出他已經清楚領會上帝的偉大。何以 56

見得?以利亞竟然求上帝成就一件人類歷史上從 未發生過的事。從創世記到列王紀上17章,從來 沒有上帝使死人復活的記錄。以利亞所祈求的是 一個人類嶄新的經驗。他會想出這樣神蹟的念頭 就足以令人驚訝。為什么?因為他相信在上帝沒 有難成的事。 上帝的答案。不難想像以利亞看見接下來發 生的事情,心情是何等喜悅! 「耶和華應允以

利亞的話,孩子的靈魂仍入他的身體,他就活 了。」(22節)上帝垂聽以利亞大有果效又火熱 的禱告,讓氣息重新回到孩子的肺腑、口中。一個

SC Trusting 14062012.indd 56

2012/6/14

05:58:06


信心的時刻

平凡的人祈求禱告,一件超凡的神蹟就發生了。

「以利亞將孩子從樓上抱下來,進屋子交 給他母親,說:『看哪,你的兒子活了!』」 (23節) 寡婦和以利亞的盼望得到回報。靈魂回到孩 子的軀體。想想看,婦人多高興目睹孩子再一次 呼吸! 57

她的反應是所有被救贖者的反應,凡是親 身經歷上帝的全能、威嚴和偉大,都會有這種共 同的反應。當兒子經歷奇蹟再度回到身邊后,她 說: 「現在我知道你是神人,耶和華藉你口所

說的話是真的」(24節)。凡是看過上帝在他們 身上所行的作為,無不發出相同的讚嘆。不論是 閱讀聖經,或是在生活中我們都可以看見上帝的 作為。上帝的話語一句也不落空,上帝的工作從 不曾停歇,真理一直運行在全地。 上帝的旨意現在對寡婦和以利亞不再模糊不 清。她的罪行再不是爭論的焦點。上帝的目的乃

SC Trusting 14062012.indd 57

2012/6/14

05:58:07


在困境中

信靠上帝 是要她和以利亞加倍地信靠祂。

F 應用 G 我們沒有能力掌控周遭發生的事,這是不爭 的事實,但是我們可以控制自己如何去應對。 • 危機四伏時,我們會趕緊奔向上帝尋求 58

庇護嗎? • 危機四伏時,知道如何應付那些攔阻我

們倚靠上帝的事情嗎? • 危機四伏時,我們知道不只是將來,現

在也一樣要信靠順從上帝的旨意嗎? • 危機四伏時,我們會向具備復活大能的

上帝支取力量嗎?

SC Trusting 14062012.indd 58

2012/6/14

05:58:07


對峙的時刻

對峙的時刻 59

拉多詰問耶穌:「真理是什么呢?」(約

翰福音 18 章 38 節)到現在,人們還在問同

樣的問題。在二十一世紀的社會中,文化和宗教 之所以混亂,其核心問題是許多人認為真理不存 在。 同樣的問題也存在以利亞的時代。民眾被各 地假神的謊言矇騙,拒絕代表真理的上帝。在膜 拜偶像的文化中,真理的光被蒙蔽,真理淪喪。 先知離開撒勒法之后,最后對決的舞台已經 佈置妥當。時機成熟,就在崇拜偶像的迦密山祭

SC Trusting 14062012.indd 59

2012/6/14

05:58:07


在困境中

信靠上帝 壇上,要以上帝的真理揭穿假神的謊言,讓真光 再度照亮黑暗大地。在迦密山,總共有850名巴力 和亞舍拉的祭司(列王紀上18章19節),對抗以 色列的上帝和祂唯一的代表──以利亞。

釐清問題 當以利亞在撒勒法的第三年,上帝命令他: 60

「你去,使亞哈得見你;我要降雨在地上」 (列王紀上18章1節)。以利亞遵照吩咐,啟程往 東行,再度來到亞哈王面前。 當以利亞抵達王宮,王問他:「使以色列遭

災的就是你嗎?」(17節) 以利亞請王在迦密山上召集一個會議來作為 回答。

「亞哈就差遣人招聚以色列眾人和先知都 上迦密山。以利亞前來對眾民說:『你們心持 兩意要到幾時呢?若耶和華是上帝,就當順從

SC Trusting 14062012.indd 60

2012/6/14

05:58:07


對峙的時刻

耶和華;若巴力是上帝,就當順從巴力。』眾 民一言不答。」(20-21節) 以利亞開門見山地問: 「你們心持兩意要

到幾時呢?」 ( 2 1 節)以利亞代表着以色列的 上帝,他質問百姓為何心懷二意,並且告誡必須 做出抉擇。這些百姓過着兩面生活:一方面宣稱 信奉耶和華,一方面卻又祭拜巴力。時候到了, 不能再容許民眾腳踏兩條船的心態繼續坐大。因

61

此,以利亞告訴他們說: 「若耶和華是上帝,

就當順從耶和華;若巴力是上帝,就當順從巴 力。」 在這時代,我們也面臨同樣的挑戰。我們當 全心全意事奉敬拜一位上帝,然而,多少次我們 舉棋不定?套用新譯本的翻譯是「三心兩意」。 透過耶穌,信靠獨一真神是我們得到永生的基 礎。我們還要信靠誰呢? 聽完以利亞的挑戰,群眾鴉雀無聲:「眾民

一言不答。」他們啞口無言。對于永生這么嚴肅

SC Trusting 14062012.indd 61

2012/6/14

05:58:07


在困境中

信靠上帝 的議題,夾在中間猶豫不決是很危險的。所以, 以利亞要求群眾下定決心,選擇一個追隨的目 標。不但如此,他還要讓他們清楚看到,跟隨上 帝是正確的抉擇。

設定規則 62

在這一場對峙中,以利亞看來掌握主導權。 首先,他要亞哈招聚以色列眾人(19節),接着 約定會面地點。雖然這是依照他規定的方式進 行,不過,他絲毫沒有營私利己。

「以利亞對眾民說:『作耶和華先知的只剩 下我一個人;巴力的先知卻有四百五十個人。當給 我們兩隻牛犢,巴力的先知可以挑選一隻,切成塊 子,放在柴上,不要點火;我也預備一隻牛犢放在 柴上,也不點火。你們求告你們神的名,我也求告 耶和華的名。那降火顯應的神,就是上帝。』眾民 回答說:『這話甚好。』」(22-24節)

SC Trusting 14062012.indd 62

2012/6/14

05:58:07


對峙的時刻

以利亞建議一個鑑別真偽的方式,于是訂定 交戰的規則: 選擇牲畜。以利亞禮讓巴力祭司,由他們先 從兩隻牛犢中選擇一隻,自己用剩下的一隻。 準備獻祭。祭司按着儀式準備牲畜后,放置 于祭壇上,但是不可在祭物下點火。這就是關鍵 所在。燔祭一定需要火,就用火來考驗真假。在 列王紀上 1 7 章 1 節已經證實以利亞的上帝掌管雨

63

水,現在要讓祭司們看看上帝也可以降火。 任何一個以色列人都記得摩西、亞倫的故事 裡,上帝已經示範過祂能引燃祭牲。在利未記9章 24節,摩西和亞倫為百姓準備好祭物后,「有火

從耶和華面前出來,在壇上燒盡燔祭和脂油; 眾民一見,就都歡呼,俯伏在地」。 禱告。以利亞叫巴力的祭司們求告巴力,他 也求告耶和華的名。會垂聽禱告降下火來的,就 是大家該當崇拜的上帝。既然巴力是太陽神,掌 管火和天候,這一場降火的比賽,以利亞好像讓

SC Trusting 14062012.indd 63

2012/6/14

05:58:08


在困境中

信靠上帝 他們佔了上風。 群眾贊同他的建議,于是比賽開始。

祭司自取其辱 以利亞為了表示對巴力崇拜者的尊敬,再次 禮讓,讓他們先開始。 64

「他們將所得的牛犢預備好了,從早晨到 午間,求告巴力的名說:『巴力啊,求你應允 我們!』卻沒有聲音,沒有應允的。他們在所 築的壇四圍踊跳。」(26節) 他們的絕望。巴力的祭司備妥祭物,呼求他 們的神降火。他們的搏命演出分為三階段: • 「從早晨到午間,求告巴力的名。」(26 節)希望降下天火。然后,「他們在所築的

壇四圍踊跳」。這是什么場面啊!但是仍 然沒有動靜,禱告未蒙垂聽,以利亞因此 嘲笑他們(27節)。

SC Trusting 14062012.indd 64

2012/6/14

05:58:08


對峙的時刻

• 祭司更加沮喪。他們「用刀槍自割、自刺,

直到身體流血。」(28節)他們從早上一 直到下午都是如此。 • 「從午后直到獻晚祭的時候」(29節)。 他們又跳又叫,幾近瘋狂,祭壇上仍然沒 有火。 既然巴力是太陽神,可能他們希望在正午 時分,日正當中,溫度最高時,火就會降在祭物

65

上。可是失望轉而絕望,他們的行為幾近瘋狂。 結果呢? 「沒有聲音,沒有應允的,也沒有理

會的。」(29節) 以利亞的嘲笑。祭司們向巴力徒勞無功的呼 求后,以利亞一一揭穿巴力的無能,藉此展示又真 又活的上帝無所不能。在27節他暴露巴力的短處: • 「大聲求告吧」──更大聲一點,他聽不 見。 • 「因為他是神」──你們膜拜他,可是他 不聽你們。

SC Trusting 14062012.indd 65

2012/6/14

05:58:08


在困境中

信靠上帝 • 「他或默想」──他可能陷入沉思,要想 辦法吸引他的注意力。 • 「他事務忙碌」(新譯本)──他正替人 解決問題,或者他去廁所了。 • 「或走到一邊,或行路」──他出去了, 叫他回來。 66

• 「或睡覺,你們當叫醒他」──巴力累得 沒力氣幫你。 巴力的先知沒有聽到聲音,也沒有看到火降 下,他們沒有通過測試。

以利亞的預備工作 輪到以利亞上場了。在禮讓巴力的先知們 先行求火之后,接下來就看他如何終結這一場較 勁。為了使結局更具戲劇性,他不但加上以色列 十二支派的象征,並且提高引火燃燒的難度。 在30-35節列出以利亞的準備事工:

SC Trusting 14062012.indd 66

2012/6/14

05:58:08


對峙的時刻

他召集會眾(30節)。以利亞要百姓看見上 帝的作為。民眾就離開巴力先知,仔細看着以利 亞的作為。 他重修耶和華已經毀壞的壇(30-31節)。可 能在士師時代,那裡原來是耶和華的祭壇。以利 亞選了十二塊石頭來修復祭壇,十二這個數字, 對于以色列民來說,代表着十二支派,具有特殊 67

象征意義。 在壇的四圍挖溝(32節)。溝渠寬且深。 他要人把水倒在祭壇上( 3 3 - 3 5 節)。目的 是避免他人懷疑火藏在祭壇下面。並且接連三次 地澆水在祭壇上,使祭壇濕透,看來除了神蹟出 現,根本已經無法點燃了。讓人匪夷所思的是, 經歷三年半干旱,水是從哪兒來的?唯一合理的 解釋是,他們去迦密山西麓的地中海打水,一桶 又一桶地挑上山,然后倒在祭壇上。 準備妥善后,以利亞開始禱告。

SC Trusting 14062012.indd 67

2012/6/14

05:58:08


在困境中

信靠上帝 以利亞的禱告 在36-37節以利亞簡短的禱告中,包含下列要 件: 對象:「亞伯拉罕、以撒、以色列的上

帝」(36節)。雖然他們離棄上帝,跟隨其他的 偶像,耶和華仍然是他們的上帝。 68

表白: 「耶和華啊,求你今日使人知道你

是以色列的上帝,也知道我是你的僕人,又是 奉你的命行這一切事」(36節)。以利亞的所作 所為都是為了榮耀上帝,決不是沽名釣譽。 解釋:「耶和華啊,求你應允我,應允

我!」(37節)重複的呼求顯示先知心靈深處的 沉重負擔。 請留心!以利亞並沒有說:「請降火」。他 把結果完全仰望交託給上帝,根本不必要將實際 的需求表現在言詞之中。他沒有要求降火,他只 求上帝得榮耀。這才是一個真信心的禱告。

SC Trusting 14062012.indd 68

2012/6/14

05:58:08


對峙的時刻

上帝彰顯能力 有火從天降下:「于是,耶和華降下火來,

燒盡燔祭、木柴、石頭、塵土,又燒干溝裏的 水」 ( 3 8 節)。火不是從祭壇冒出來,而是從 天而降,把燔祭、木柴、石頭、水和塵土全部燒 光,一點不留。 眾民俯伏在地: 「眾民看見了,就俯伏在

69

地,說:『耶和華是上帝!耶和華是上帝!』」 (39節)和利未記9章24節裡一模一樣,民眾一見 到上帝的大能彰顯「就俯伏在地」,承認唯有耶 和華是以色列的上帝,不是巴力。看見火從天降 下,他們敬畏上帝,不再膜拜偶像,轉回重新敬 拜耶和華。之前,以利亞叫民眾必須在兩者中選 擇其一,他們靜默無聲;現在他們痛下決心跟隨 真神。 巴力先知伏法: 「以利亞對他們說:『拿

住巴力的先知,不容一人逃脫!』眾人就拿住 他們。以利亞帶他們到基順河邊,在那裏殺了

SC Trusting 14062012.indd 69

2012/6/14

05:58:09


在困境中

信靠上帝 他們。」(40節) 以利亞俯伏于地:「以利亞對亞哈說:『你

現在可以上去吃喝,因為有多雨的響聲了。』 亞哈就上去吃喝。以利亞上了迦密山頂,屈身 在地,將臉伏在兩膝之中;對僕人說:『你上 去,向海觀看』」 (41-43 節)。當以利亞個別 會晤亞哈王,並且透露雨水快降臨的消息后,他 70

俯伏在地向上帝祈求。在他禱告同時,僕人前往 查看禱告是否蒙垂聽。果然,他看見遠處烏雲逐 漸成形(44節)。 大雨從天落下:「霎時間,天因風雲黑暗,

降下大雨」(45節)。上帝的譴責奏效,民眾悔 改轉回歸向上帝,旱災于是結束。

F 應用 G 從這些奇妙的事件,我們可以歸納出的教導 是:

SC Trusting 14062012.indd 70

2012/6/14

05:58:09


對峙的時刻

• 真理並不是少數服從多數,而是在于上

帝的話語。 • 委 身 于 錯 誤 的 事 物 , 即 使再真誠再熱

情,也會帶來自我毀滅。 • 辨明真理要借着震撼力強、令人不快的

正面對峙。 • 必須在信仰和民俗崇拜之間做正確的選

71

擇后,方能領悟上帝的真理。

SC Trusting 14062012.indd 71

2012/6/14

05:58:09


在困境中

信靠上帝

72

SC Trusting 14062012.indd 72

2012/6/14

05:58:09


軟弱的時刻

軟弱的時刻 73

苦絕望的情緒最能迅速暴露人的軟弱。在

我們陷入絕望的困境時,不管緣由是什

么,我們都會發現自己如同面臨生死存亡之戰。 絕望是人類最黑暗的情緒,如影隨形地纏着我 們,慫恿我們,甚至摧毀我們。有時候我們會在 以下這些地方遇到它: • 職場,自認為辛苦工作卻未得適當報償; • 家庭,期望不得實現; • 教會,不可避免地會對軟弱、不完美的會 友失望;

SC Trusting 14062012.indd 73

2012/6/14

05:58:09


在困境中

信靠上帝 • 社會,潮流趨勢走向錯誤,卻無法力挽狂 瀾。 天人交戰是人類面臨最艱苦的戰役。以利亞 在洞穴裡,面對內心的煎熬(列王紀上19章1-18 節)。當他被套牢在絕望中時,更清楚地顯示以 利亞與我們是一樣性情的人。就在這個洞穴裡, 以利亞變得與我們更為相似,不再遙不可及,因 74

為他最偉大的爭戰不是在迦密山上,而是在這個 洞穴之中。他的處境我們也曾遭遇過,這一場戰 爭的敵人不是巴力,而是自己。

絕望的根源 亞哈將發生在迦密山高處祭壇的事告訴王 后耶洗別:她帶來的巴力先知全部陣亡,巴力被 推翻了。她怎么回答?她差遣人去見以利亞說:

「明日約在這時候,我若不使你的性命像那些 人的性命一樣,願神明重重地降罰與我」 ( 2 節)。換句話說:「你的下場會和我的先知一樣

SC Trusting 14062012.indd 74

2012/6/14

05:58:09


軟弱的時刻

──被處死」。 以利亞聽完這個致命威脅后的反應是什么? 他逃走了。太不可思議!幾天前才擊敗巴力先 知的以利亞,現在竟然被這個女人嚇跑了。不 久前還說:「 若耶和華是上帝,就當順從耶和

華。」現在竟然絕望地逃跑。是什么因素造成他 感到絕望? 75

成功。在轟轟烈烈的成就之后,失望常尾隨 而來。勝利的舞台謝幕,鎂光燈熄滅后,再重拾 平淡的生活,不是容易的。 疲累。神經過度緊繃,再加上肉體勞頓,都 會導致疲累。在迦密山事件后的以利亞,筋疲力 竭,疲勞不堪,結果不堪一擊。 恐懼。耶洗別的確是讓人嚇破膽的女人,誰 要是得罪她就不得好死。以利亞擊敗她從腓尼基 帶來的神,當然惹惱了她。當我們遇見一個人對 我們不懷好意,或是某種環境充滿敵意,甚至有 害性命時,自然會產生恐懼感。我們可以體會以

SC Trusting 14062012.indd 75

2012/6/14

05:58:09


在困境中

信靠上帝 利亞萬分懼怕,因此他「起來逃命」(3節)。 失望。很可能以利亞對百姓感到失望。在迦 密山上,他們高呼「耶和華是上帝」。如今他們 毫不顧念以利亞的死活。往往人的行為與我們的 期望有落差時,我們就會掉入失望的漩渦。 孤獨。領袖們都有這個重擔。在希歐多爾• 艾普(Theodore Epp)所著 Elijah: A Man of Like 76

Nature 中的描述:

領袖是孤獨的人……,他滿腔熱 誠,不停地追逐着被人視為遠景或不 切實際的目標,平庸的群眾戴着有色眼 鏡冷眼旁觀。領導者還常常是眾矢之的 (119頁)。 不可倖免的,以利亞在過去三年半也嚐盡孤 獨的滋味。他兩度單槍匹馬與亞哈王會面;在曠 野獨居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來回撒勒法的路程 看來是一人踽踽獨行。甚至在迦密山上,他也是 一個人孤軍奮戰,與那么多的巴力先知對峙。這

SC Trusting 14062012.indd 76

2012/6/14

05:58:09


軟弱的時刻

位領袖確實孤單。 這些都是導致以利亞絕望的根源。剛從迦密 山頂下來,疲憊不堪,萬般驚惶、失望,而且孤 立無援。為了這一天的光榮勝利,曾經苦等三年 半,如今他筋疲力盡,孤伶伶一人。一個性情像 我們的人如何處理心裡的絕望呢?

77

對絕望的反應 讓我們來看看以利亞是怎樣跌進絕望的深 淵,並且無法自拔地越陷越深。雖然我們可以理 解他的反應,但他的做法卻是完全錯誤的。 想逃跑。「 以利亞見這光景就起來逃命,

到了猶大的別是巴」(3節)。以利亞跑了160公 里,來到南邊的曠野,但是那裡的情況並沒有比 較好。 每天有無數的人想藉着酒精、毒品,和各式 享樂來逃脫生活的困境。然而,逃跑並不能解決

SC Trusting 14062012.indd 77

2012/6/14

05:58:10


在困境中

信靠上帝 問題。我們自己才是問題的根源。 想獨處。以利亞「將僕人留在那裏」(3 節)。孤獨慣了的人,只愛獨處,于是他留下僕 人,自己獨行。有些人在困難重重,正需要同伴 朋友的時候,卻把他們推開一邊,只因為他渴望 孤單自處。

78

想求死。以利亞「 就坐在那裏求死,說:

『耶和華啊,罷了!求你取我的性命 』」( 4 節)。想想看!身為上帝偉大的先知,性情和我 們相似,曾經挺身奮戰,但如今卻心灰意冷,想 要放棄掙扎,了斷此生。有時候,被生活壓力逼 得喘不過氣來,死好像是唯一可行的路。這是以 利亞第五次被記錄在聖經上的禱告。他曾祈求: • 不降甘露, • 寡婦的兒子復活, • 從天降火, • 雨水在干旱三年半后再度降下。

SC Trusting 14062012.indd 78

2012/6/14

05:58:10


軟弱的時刻

前面四個禱告都蒙上帝垂聽,但是上帝卻沒 有應允以利亞第五次的祈求。因為那是一個以自 我為中心的禱告。心靈的眼睛被矇蔽,以利亞不 再看到上帝的大能膀臂,所以誤認為死比信靠上 帝的生活來得容易。 自憐的曠野。 「因為我不勝于我的列祖」 ( 4 節)。聽見了沒有?這位性情與我們相同的 人居然變成這個模樣。充滿自憐的人真是讓人難

79

過。以利亞覺得: • 錯都在別人。 • 我是受害者。 • 不公平。 • 我不曾嶄露頭角。 • 我永遠不得休息。 與迦密山上的以利亞相比,我們更容易跟在 曠野裏的以利亞感同身受。在羅騰樹下的他,舉止 比較「正常」。不過,上帝沒打算丟下他不管。

SC Trusting 14062012.indd 79

2012/6/14

05:58:10


在困境中

信靠上帝 絕望的解藥 請注意上帝如何對付以利亞。祂對以利亞是 軟硬兼施,既嚴格、又溫柔,為要引導他回到上 帝要他堅守的崗位。如同當初經過訓練后,培養 出的偉大信心和順服,上帝必須再一次開課,教 導他上帝全備的供應。

80

安慰和照顧。 「他就起來吃了喝了,仗着

這飲食的力,走了四十晝夜,到了上帝的山, 就是何烈山。」(8節) 上帝賜下糧食,讓他休息,使以利亞不再 疲倦。他求死,上帝卻讓他飽餐一頓,性命得以 存活。有時候,在我們絕望之時,萬分迫切需要 的不是別的,只是休息和飲食。缺了這些,體力 就無法恢復。靠着重新恢復的氣力,以利亞走了 四十晝夜,來到何烈山的山洞。

SC Trusting 14062012.indd 80

2012/6/14

05:58:10


軟弱的時刻

面對上帝的兩個階段 1. 強烈的質問。 「耶和華的話臨到他說:

『以利亞啊,你在這裏做什么﹖』」(9節) 這是一個關鍵性的問題。上帝吩咐以利亞去 撒馬利亞、基立溪、撒勒法和迦密山,但是上帝 並沒有叫他去何烈山。「你在這裏做什么﹖」表 面上,他可以回答:「我怕耶洗別。」真正的答 81

案是以利亞在10節所說:「我為耶和華萬軍之上

帝大發熱心;因為以色列人背棄了你的約,毀 壞了你的壇,用刀殺了你的先知,只剩下我一 個人,他們還要尋索我的命。」 換句話說:「我到這裏來,因為沒有人欣賞 感謝我,我充滿了自憐。」這句話和他在迦密山 上的宣告有天壤之別。 2. 意外的邂逅。 「耶和華說:『你出來站

在山上,在我面前。』那時耶和華從那裏經 過,在他面前有烈風大作,崩山碎石,耶和華 卻不在風中;風后地震,耶和華卻不在其中;

SC Trusting 14062012.indd 81

2012/6/14

05:58:10


在困境中

信靠上帝 地震后有火,耶和華也不在火中;火后有微小 的聲音。」(11-12節) 上帝派遣自然界的使者──火、風和地震, 提醒以利亞上帝就是上帝,掌理天地萬物,規勸 他切勿被絕望糾纏。上帝以微聲細語向他說話, 以利亞聽見,就用外衣蒙上臉(13節)。他期待 經歷上帝的大能,卻沒想到上帝親自現身,讓他 82

遇見了上帝。藉着這樣平靜安寧的心靈交流,上 帝提醒以利亞: • 上帝的能力, • 上帝的屬性, • 上帝的慈愛、憐憫與平安。 上帝的呼召。在15-17節,上帝吩咐以利亞開 始關懷別人,要他回到北國,再度與以色列民的 生活接軌。他將要膏立兩位君王(亞蘭王哈薛和 以色列王耶戶),並且要訓練以利沙接續自己的 工作。

SC Trusting 14062012.indd 82

2012/6/14

05:58:10


軟弱的時刻

一個可以擺脫絕望的好方法,就是進入他人 的生活,關心他們的生活所需。十八世紀作家約 翰•辛浦森(John Simpson)是這么寫:

讓身陷絕望情境的人跳脫這個無 底漩渦的唯一方法,就是走出那個寂寞 的窠巢,積極地參與一些有用的慈善事 業。……開始從事體力勞動,而且造福 人群的事。因此,上帝指示以利亞離

83

開現在這一個只會使他傷心、情緒更 低落的居所;交付他一個新使命(W. J. Petersen, Meet Me On The Mountain, 第120

頁)。 務必將眼光從自己轉移到他人身上,如此方 能清楚看見別人的難處。有一個諺語說:「我哭 泣是因為腳上無鞋可穿,轉眼卻驚覺有人沒有雙 腳。」 澄清真理。「 但我在以色列人中為自己留

下七千人,是未曾向巴力屈膝的,未曾與巴力

SC Trusting 14062012.indd 83

2012/6/14

05:58:11


在困境中

信靠上帝 親嘴的。」(18節) 以利亞需要一劑「認清事實」的藥方,將他 從絕望中喚醒。透過失望的雙眼看到的景象很少 是正確的。以利亞必須清醒覺悟,看清楚真相, 而不是只看自己勾勒出的形象。雖然在列王紀上 19章10節他說:「只剩下我一個人。」其實他並 不是上帝唯一的忠實僕人,而是唯一躲藏在何烈 84

山的僕人。 我們和以利亞一樣,喜好轟轟烈烈的勝利。 至于心靈裏面無聲的戰鬥,我們的態度又如何 呢?以利亞自認為很堅強,其實他必須先體認自 身的軟弱,並且迫切地需要上帝。我們何嘗不需 要學習這些呢?

F 應用 G 慈愛的上帝從絕望的灰燼中,重新建造以利 亞的生活,並且再一次重用他。我們學習到些什 么功課?

SC Trusting 14062012.indd 84

2012/6/14

05:58:11


軟弱的時刻

• 奉獻給主,不保證不再灰心喪志。 • 疲乏容易導致絕望。 • 我們需要把精力花在別人身上,而不是

只專注于我們自己的痛苦; • 親近上帝是在人生爭戰中保持屬靈力量

的唯一途徑,我們需要學習安息在上帝 恩慈的眷顧中。

SC Trusting 14062012.indd 85

85

2012/6/14

05:58:11


在困境中

信靠上帝

86

SC Trusting 14062012.indd 86

2012/6/14

05:58:11


結語:「時候到了」

結語:

「時候到了」

87

1960 年代,有一個音樂團體「聯合樂團」

(The Association)唱過一首歌「時候到

了」(The Time It Is Today),呼籲年輕人不要 只是為自己而活,更要為他們的時代作出貢獻。 今天,基督的跟隨者也面臨類似的呼召。就是現 在,我們有這個機會做上帝的代表。像以利亞一 般,我們處在一個非常的時代。 依照常理判斷,在關鍵時刻能夠挺身而出, 拯救生靈塗炭的人物,必定是一個偉大超凡的人 物;以利亞的出現帶給我們很大的安慰,因為,

SC Trusting 14062012.indd 87

2012/6/14

05:58:11


在困境中

信靠上帝 上帝揀選了一個平凡人。這個平凡的人,唯一的 武器是向上帝禱告,藉着禱告他可以從萬有之源 支取無限的能力。平凡的以利亞是上帝重用的器 皿,為當時的世代樹立承先啟后的風範。 我們已經看到以利亞一點也不完美,他跟 我們一樣會面臨掙扎挑戰。其實這一點恰好激勵 了我。如果上帝會使用像以利亞這樣沒有顯赫出 88

身的無名小卒,可能祂也肯使用你我這樣的人。 所以真正艱難的不是如何做大事,反而是不求虛 名,甘願被上帝所用,讓上帝在我們的身上作 工,透過我們成就上帝的旨意。 如果你還不認識這一位深深疼愛我們,關懷 世上每一個人的上帝,告訴你一個好消息:祂的 愛早已全然賞賜與你了。聖經裡最廣為人知的經 文,約翰福音3章16節:

上帝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 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致滅亡,反 得永生。

SC Trusting 14062012.indd 88

2012/6/14

05:58:11


結語:「時候到了」

偉大的上帝應允賜下永生給每一個人。你 願意接受這個免費的禮物嗎?時候到了,事不宜 遲。

89

SC Trusting 14062012.indd 89

2012/6/14

05:58:11


在困境中

信靠上帝 讀者筆記

90

SC Trusting 14062012.indd 90

2012/6/14

05:58:11


個人反省

91

SC Trusting 14062012.indd 91

2012/6/14

05:58:12


在困境中信靠上帝 向以利亞學習 作者: 貝爾•柯羅德(Bill Crowder) 譯者: 任慧莉 審稿: 陳君立、蘇楓曉 設計: Stan Myers、陳愛珠 電話: 07-353 1718 傳真: 07-353 4439 E-mail: malaysia@rbc.org ISBN: 978-1-57293-446-7 Printed in Malaysia. 版權所有•請勿翻印

TRUSTING GOD IN HARD TIMES Lessons from the Life of Elijah © 2010 by RBC Ministries Grand Rapids, Michigan. All rights reserved. Translated and published by special arrangement with Discovery House Publishers, P.O. Box 3566, Grand Rapids, MI 49501. Published by: Discovery House Distributors Sdn Bhd 7, Jalan Seroja 41, Taman Johor Jaya, 81100 Johor Bahru, Johor, Malaysia. Printed by: GL Printing Sdn Bhd 29, Jalan Masai, Taman Perindustrian Kota Putri Satu, (Bandar Seri Alam) 81750 Masai, Johor. Simplified Chinese

SC Trusting 14062012.indd 92

2012/6/14

05:58:12



在困境中信靠上帝

我們遭遇人生的各樣苦難時,常會疑惑上帝究竟在

哪裡,不知該如何信靠上帝、順從祂的教導。在經

歷嚴峻的考驗時,舊約聖經裏的以利亞也曾有同樣的疑

惑。然而,在信靠順服上帝方面,以利亞卻成為我們的良

好榜樣。不論是和邪惡的國王當庭對峙,或請求寡婦施捨

僅有的食物,甚至挑戰數以百計膜拜偶像的人,以競賽方

式與對立的異教邪說抗衡,以利亞充分展現出敬虔應對的

在 困境中

信靠上帝

重要性。

向 以 利 亞 學 習

《在困境中信靠上帝》這本書,貝爾•柯羅德藉着以 利亞的一生經歷,幫助你找到終身堅定信靠上帝而活的寶 貴教訓。以利亞所處的環境,在許多方面,正映照着我們 當今的世代──人們背棄唯一真神而去相信虛無的偶像。 他必須對抗乾旱、苦難、飢饉、甚至自己心中的疑惑。 讓我們仔細觀摩以利亞,這一位生活在不尋常時代的平凡 人,學習如何戰勝困境。

貝 爾

貝爾•柯羅德曾經牧會二十多年,目前是RBC

Ministries的聖經老師之一。他有許多著作,包括《活出勇

氣》、《勝過人生的挑戰》。

羅 德 PH081

I S B N 978-1-57293-446-7

9

SC Trusting cover 1 ver.indd 1

781572 934467

貝爾•柯羅德(Bill Crowder)著

11/10/2010 6:14:19 PM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