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聞報》2017年10月號

Page 1

OUR VOICE 香 港 樹 仁 大 學 新 聞 與傳播學系編輯委員會出版

10

第 十 七年 第五期

十月號


十月號

目錄

OUR VOICE

10

香 港 樹 仁 大 學 第十七年 第五期 新 聞 與 傳 播 越挫越勇 姚松炎 學 系 編 輯 廣告新寵兒 人「微」言不輕 委 員 會 出 兩分之差失六連勝 版 中大女籃盼重奪冠

4

告別操練文化 藉遊戲成長 華德福教育推愉快慢學

28

10

港終止模擬訊號推延十年 進度落後日台

31

13

社會爭議減退 中學論政組織無以為繼

34

16

領養受虐動物 以愛撫平傷痕

37

拯溺港隊奪佳績 盼增資源吸人才

19

窮腦力 轉巧手 千萬組合尋解骰

40

Students hit a home run in friendship beyond school

22

女承父業傳絕藝 千臉合一韋飛雄

43

From one illustration to 360K fans: How did it all start?

26

圖片故事:貨櫃屋

46

Hard work seasoned into dexiterity: The story of an old hand carpenter and his inherited skills


香港樹仁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 編輯委員會出版 地址

香 港 北 角 寶 馬 山 慧 翠 道 10 號香港樹仁大學教學大樓地 下 209 室

電郵

syuourvoice@gmail.com

網址

http://jmc.hksyu.edu/ourvoice/

電話

2571 6964

2015年9月,學童自殺數字打破紀錄,自此政府每逢開學,都會宣傳「

仁聞報編輯委員名單

珍惜生命」的訊息,去年更推行11項短期措施,增加對學生的照顧和支援。

社長

李海澄

今年開學時學童自殺數字略為下降,但教育問題仍然存在。當年魯迅看到孩

總編輯

鄭雲風

子飽受舊制度的壓迫,曾高呼「救救孩子」;時至今日,孩子承受的壓力未

副總編輯

方樂貽 洪心怡 古浚民

減,政府不能掉以輕心。 攝影主任

李詩慧 劉俊霆

沒有功課、沒有考試;走出課堂,隨意玩樂,或許曾經是不少學生嚮往

常務秘書

張美華

的學習生活。但身在香港,大部分人都難逃操練文化的桎梏,每天日程不外

發行經理

鍾卓燃

乎是上堂、補課、補習,擔心成績落後於人,最後成為教育制度的犧牲品。

版面編輯

李芷珊 何妙容

相關風氣近年更蔓延至學前幼童,家長為求小孩贏在起跑線,報讀各種課

張琳宜 李卓謙

程,苦了自己,亦苦了子女。

吳紫陽 余穎恒 崔嘉兒 李樂欣 曾 怡 李翌成

香港工時冠絕全球,怎料課時長度亦不相伯仲。早前有團體訪問631位 中小學生及老師,九成贊同設立標準課時,逾半認為應減少功課及測驗數

傳訊經理

黃翠嘉 陳靖祺

量。莘莘學子為求升讀心儀學校,在文憑試考獲佳績,犧牲休息時間,難免

美術總監

潘欣琪 黎瑋珊

顧問老師

鄧傳鏘

承受大量壓力。當年「求學不是求分數」的口號言猶在耳,今日重提,別有 一番諷刺味道。

Ms. Sandra Lowe 林鄭月娥當選特首後,提出增加50億元教育撥款,其中36億元成功趕及 在立法會休會前通過,用於資助自資大專院校的學生,增加中、小學常額教

封面攝影

劉俊霆

督印人

張仲華

席,的確回應了部分人的訴求。可惜,及後她提出的施政報告,未見針對現 今教育問題改革,政策以增撥資源為先,並不能夠解決學生出路單一,成績 為重的社會風氣。 現今社會仍視職業教育為次等,覺得「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就 算孩子有其他才能,亦無處發揮,只可跟著社會的舊有想法,隨波逐流。政 府難逃其責,理應協助學生發掘興趣,為他們增添就業出路;作為勞動市場 的最大招聘者,也應提升職業教育的形象,同時吸納相關人才,證明行行出 狀元不是空談。 今期《仁聞報》以非主流的華德福教育作為封面故事,與讀者一同探討 當中理念及故事。雖然它未必是香港教育改革唯一的出路,但值得政府及社 會借鏡,思考怎樣還學童一個開心的上學夢。正如立法會議員邵家臻在施政 報告答問會說,七十二個青少年自殺,不是一個數字,是故事,是人命。解 決教育困局、學童自殺任重道遠,又豈會是一句「生涯規劃不足」,便能輕 輕帶過?

印刷 承印

皓天印務 The Print 香港九龍長沙灣永隆街昌發 工廠大廈 7 樓 B 室

每月發行 1,000 份

徵稿 投稿版歡迎讀者投稿。文章題材內 容形式不限,字數約四百字左右。 作品刊出後,將致薄酬。本報不接 受已發表或一稿兩投作品。作品如 在三個月內未獲通知採用,作者可 自 行 處 理。 本 報 有 權 修 改 稿 件 內 容。


長 成 戲 遊 藉 化 文 練 操 告別

德 華

教 福

推 育

華德福教育有別於主流學校教學,小孩主要透過遊戲自我學習,強 調要貼近大自然。現時香港有九間學校及團體提供華德福教育,其中獲 發牌的小學則有兩間。有華德福小學的家長表示,孩子接受華德福教育 後,不論性格與行為上都出現好的轉變,認為有助小朋友成長。但有教 育界人士認為,本港華德福教育發展尚未成熟,推行時仍有不足,加上 社會有保留,能否廣泛推廣仍是未知之數。 記者:譚棋之 田之萱 譚淑琪 余穎恒 張琳宜 編輯:韓佩衡 陳穎文 攝影:田之萱 鍾卓燃 劉俊霆 版面編輯:張琳宜

快 愉


學 慢

香島華德福學校位處堅尼地城,

好的月餅放在盒子,由學生帶回家與

是全港首間位於市區的華德福小學。

家人分享。

校舍外觀設計簡約,室內裝修強調自 然主題,設施用具等也以木為主。接

圖像式教學 培養情感

待處旁是一道樓梯,樓梯的扶手以仿 木製造,再上便是校舍。而學生玩耍

徐瑩(Sharon)是香島華德福學

之處,四周皆有栽種樹木,感覺舒心

校校監兼聯合創辦人之一,指出華德

怡人。學校與傳統幼稚園不同,進校

福教育中的「全面教學」包括身體、

舍的左邊是廚房,右邊是大廳,桌子

情感和思考三方面。她解釋,在小朋

椅子整整齊齊。校內只有五間課室,

友的幼兒階段,應該通過大大小小的

一間主要讓學生學習,其餘的則讓他

動作及自由玩樂,訓練肢體協調。踏

們玩樂。課室內設有木製平衡木、滑

入小學階段,小朋友的情感表達最直

梯及鞦韆,貫徹「取之自然,用之自

接,灌輸大道理的成效不大,反而需

然」的理念。

要關注他們的內心情感。到了中學階 段,學生要學習如何思考,此時便可

按照學校時間表,學生須於早上

灌輸專業知識。

八時半回到學校,下午二時五十分放 學。學校考慮到早上是學生一日中最

課堂上老師會以圖像方式教學,

精神的時間,主要課堂如中文、英文

例如教導學生認識「M」字時,老師

及數學等學術科目均安排在早上,下

會 請 學 生 畫 一 座 山, 從 形 狀 聯 想 到

午課堂則相對輕鬆,例如體育、音樂

「M」,再組成其他字詞,加強學生

及戶外活動等,讓學生在飯後有適當

記憶。老師亦會以象形文字中的一筆

運動及娛樂。

一劃學習其他中文字,培育學生藝術 及創意能力。

採訪當天是中秋假期前夕,學校 安排了活動讓學生感受節日氣氛。第

Sharon 批 評, 本 港 傳 統 教 育 往

一項活動是造紅豆月餅,老師預先搓

往過早及過多地訓練學生思考,忽略

好了月餅皮及月餅餡,與學生一起把

兒童早期的身體和情感發展,使他們

紅豆餡料放進皮中間,然後壓成一個

有壓力,而華德福教育能彌補不足。

有圖案的月餅。之後,老師帶同學生

「華德福教育能針對小朋友不同年齡

到戶外賞燈,又往室外遊樂場玩耍,

層的需求,採取人性化教育,例如老

體驗香港的中秋節。

師會在課堂上創作一些有教學意義的 畫作,啟發學生思維和情感,而不是

回來後,老師與學生一起切水果

單純地傳授知識。」

吃,有葡萄、楊桃、柿子和梨等等, 都是中秋節會吃的水果。學生們沒有

倡議零功課 減少負擔

爭先恐後,搶吃自己喜歡的水果,反 而肯嘗試吃不同品種的水果,願意禮

除了教授文化知識,學校亦強調

讓,與別人分享。下課前,老師將焗

三個目標:「養成良好習慣」,讓學

OCT / OURVOICE /

05


生學習與人交往的技巧,例如規定小

須確保孩子上課前吃早餐,晚上按時

「(我的)兒子在公立小學讀了

朋友每天早上進入班房前和老師握手

睡覺。

一 年 小 一 班, 雖 然 老 師 盡 心 盡 力 教

問好,四目交投,老師從中瞭解學生 的狀態;「崇敬的態度」,讓學生對

導,但教育模式始終與華德福教育不

學童壓力減 家長安心

身邊事務持正確態度,例如在餐前必

同。」後來,劉太察覺兒子壓力很大 卻無處釋放,因而有「咬手指」的習

須「感恩自然、感恩食物」、小心地

當記者向學生提問,他們都顯得

慣。兒子對陌生環境較敏感,曾因傳

使用工具等,從各個細節中潛移默化

雀躍,回應問題時毫不害羞;問及在

統的教育模式而討厭上學,加上在校

地影響學生;「正確的節奏」,讓學

華德福學校上學是否好玩,學生異口

認識朋友不多,讓劉太十分為難。

生建立有規律的生活,學懂合理分配

同 聲 說:「 好 玩!」, 又 稱 平 日 功

時間和調節生活節奏。

課少,通常只需畫畫或為英文字母配

小一後,劉太的兒子報讀了華德

上生字。他們又指平常最喜歡上音樂

福 學 校 暑 期 班。 初 嘗 另 類 教 育 的 兒

Sharon 表示,即使學生做錯事,

課,因為可以接觸很多樂器。當家長

子,表示很想轉校,最後劉太決定將

老師都不會責罵,反而會理性分析對

來接自己的子女離開校園的時候,部

孩子轉至近市區的香島華德福學校。

錯,培養他們待人接物的正確態度。

分學生會跟父母說:「我想留多一會

上學僅一個月,劉太已感受到兒子轉

採訪當天,有學生在玩耍時不小心碰

兒與同學玩。」說罷轉身跟同學玩捉

變 很 大, 不 但 改 掉「 咬 手 指 」 的 習

跌倒一個大花瓶,碎片四散,其他學

迷藏。

慣,又指喜歡華德福的教育模式,更

生 一 臉 害 怕。Sharon 與 其 他 老 師 趕

認識很多朋友。她的兒子曾形容在華

到課室後,先帶學生離開現場,再跟

家長劉太有一個七歲半的兒子,

德福學校可以找到「51% 的自己」,

打破花瓶的學生說:「不要害怕,打

今年九月從公立學校轉至這裡讀小

但 以 前 的 學 校 只 能 找 到「-2% 的 自

破花瓶不要緊,但下次不要玩危險的

二。她表示一直有關注華德福教育,

己」。

物 品 了。」Sharon 一 邊 慰 撫 學 生,

較認同重視學生情感的教育模式。她

一邊諄諄教誨,提醒下次要小心。除

早已有意安排兒子就讀華德福學校,

此,學校主張「零功課」,減少他們

但礙於家人反對,只能選擇一間學習

學習負擔,騰出空間培養興趣;亦不

壓力較少的幼兒園。

會向家長派發「家長守則」,家長只 01

不怕競爭大 打穩根基 華德福教育透過玩樂學習,不少 家長擔心小朋友日後能否適應激烈的 02

01 課室以簡約為主,每天黑板都會畫上 一幅圖畫,藉圖畫教學生英文字母。 02 在香島華德福學校上學一個月,劉 太感受到兒子比以前開心。


社會競爭。劉太卻不憂心,強調孩子

子轉到傳統學校。「華德福學校一邊

亦會明白為何學習,甚至在行為上有

幼年的成長尤其關鍵。「就像一棵樹

實踐,一邊學習的教學模式更適合孩

所 轉 變,「 有 小 朋 友 由 原 本 沒 有 禮

要成長得好,必須要有牢固的根基。

子。但如果將來華德福學校沒有開設

貌,到後來漸漸變得乖巧。」

如果基礎打得好,即使將來面對複雜

小三小四或者之後的課程,會考慮把

的 社 會 環 境, 也 有 能 力 面 對。」 她

孩子轉至國際學校就讀。」

認為,香港的教育模式仍是填鴨式教 育,未能幫助小朋友成長。「就算孩

學 校 其 中 一 位 老 師 以 普 通 話 授 課,有三年華德福教學經驗,形容這

收入靠學費 自負盈虧

是自己「想要的教育」,批評傳統學

子小時候考試分數很高,也不會有利

校教育模式打擊九歲以下小朋友自

成長。反而孩子成長過程中,如何獲

香 島 華 德 福 學 校 分 別 有 兩 位 外

信,「因為我們不能擔保孩子每次考

得安全感、滿足感和自我發展,才是

籍 老 師 及 中 文 老 師, 其 中 巴 西 籍 老

試都很好。相比成績,培養小朋友自

最重要的東西,而這些元素往往被傳

師 Ann 有十九年教學經驗。她發現學

信心更重要。」自開學以來,她觀察

統教育忽視。」

生的英文水平會隨著長時間溝通而改

到 學 生 上 課 時 很 自 律, 又 會 踴 躍 發

善,「香港與巴西學生最大的分別是

問,表達自己的想法。她認為,華德

另一位來自內地的家長亦很喜歡

英文程度。本地學生英語的流利程度

福教育是一種用身體學習及互動的過

華德福教育,她表示孩子可在玩樂中

不及外國。但透過學習及日常溝通,

程。隨年齡增長,學生不但能表達意

自由學習,每天都很開心。她的孩子

會 慢 慢 明 白 他 們 想 表 達 的 內 容。」

見及明辨是非,更會確立目標,「他

天 生 比 較 好 動, 較 難 適 應 傳 統 學 校

Ann 表示,華德福教育可為學生提供

們 會 知 道 自 己 想 做 甚 麼, 如 讀 甚 麼

規範的授課模式,現在沒有打算把孩

全方位發展,學生不但能學習知識,

書、去圖書館要找甚麼圖書。」

OCT / OURVOICE /

07


任教華德福的老師必須接受三年

發現近十年,很多家長為了子女有更

心理發展,旨在提升學生溝通、解難

培訓,並且有三至四年帶領小朋友的

好的教育環境,會選擇移民外地,讓

及創意能力。但社會現時看重應試教

經驗,顯示能力及責任心。Sharon 表

他們接受自由學習模式。她續指,隨

育的「篩選」功能,忽略了孩子本能

示,現階段學校規模較小,加上自己

著香港開始有華德福幼兒教師培訓課

與天賦的發揮。若家長的價值觀未有

沒有華德福教育經驗,因此在全球華

程,又邀請國外資深的華德福教師來

改 變, 華 德 福 教 育 會 較 難 在 香 港 推

德福老師的網站,聘請兩位在有豐富

港講課,才開始吸納一班熱愛華德福

行,「家長心態不變,即使有更好的

經驗的外國老師教授主要課程。亦有

的本地老師。直至 2013 年首間華德

教育模式,因為很擔心孩子不能入讀

一位接受華德福及奧福教育(音樂教

福學校正式開辦。

大學,而不付諸實行。」

的老師,教授音樂課後班。她相信未

她指出,華德福學校全年學費逾

「即使內地及台灣華德福教育的

來 學 校 可 能 會 按 年 增 設 不 同 年 級,

一 萬 元, 令 不 少 基 層 家 庭 卻 步。 另

能見度提高,但實際上應試模式並沒

「隨著學校規模擴大,以後會陸續添

外,華德福老師受訓時需要表現耐性

有很大轉變。」莫家豪認為,雖然華

加教師數目,將來如果有高年級班,

及觀察力,加上受訓練時間長,導致

德福教育在亞洲地區逐漸受到關注,

亦會請專科老師。」

流失量增加,使華德福教育發展未趨

可是以應試篩選人才的思想已根深蒂

成熟。她的朋友過去曾有詢問政府取

固。相比傳統教育,華德福教育較少

作 為 本 港 第 一 間 市 區 華 德 福 小

地建校,但政府沒有理會訴求,質疑

基礎訓練,如七歲前不寫字,莫家豪

學,目前由校方自負盈虧,政府尚未

本港官僚架構會阻礙華德福學校推

擔心他們無法適應中學以上程度的學

有相關資助,收入主要來自學費,估

廣,「現實是香港有很多荒廢學校,

習,「當然傳統教育中過分壓抑小朋

計要三至五年達至收支平衡。華德福

但政府會不會交出來讓人辦校呢?政

友學習的主動性是值得批評,例如華

教育創辦人主張商界資金投放文化產

府又會擔心新興的學校只為求取學

德福沒有為小朋友做基礎練習,我擔

業,Sharon 說, 全 球 華 德 福 教 育 界

費,在取名註冊後潛逃。這種害怕承

心他們以後在傳統學校的升學。」他

都對政府資助華德福學校的做法有爭

擔後果的處事方式只會令華德福教育

強調,華德福教育在香港目前屬另類

議,憂慮學校接受政府資助後,會受

難以推行。」

教育,雖然讓家長有多一種選擇,但

育的一種,激發參加者想像及幻想)

其干預,也質疑香港商界出資發展華

短期內不會威脅傳統教育的考試模

德福學校是否可能,「第一間華德福

嶺南大學副校長莫家豪熟悉不同

學校就是由一間工廠出資興建的,但

教育政策,他表示亞洲地區以應試教

反觀香港的情況,我暫時未看到這種

育為主,學生公開試的表現決定能否

情況會發生。」

升 讀 大 學, 令 社 會 產 生「 不 能 考 到

式。 OV

大學便失敗」的價值觀,「家長會覺

應試文化深 阻礙推廣

得孩子入大學是光耀門楣的事,甚至 會互相比較,看重孩子愈多履歷(個

持有華德福教育高級教育文憑、

人學習檔案)及愈高分有利升讀大

香港華德福教育基金會發起人陳善美

學。」他又指,華德福教育重視兒童

一天上課時間 功課量 測驗、考試 每週運動量 科目

傳統學校 ( 小一 )

華德福學校 ( 小一 )

約 5 小時 35 分鐘

約 5 小時

每日平均 3-4 份

一星期 1-2 份

1 學期 2 次

0次

1 小時 10 分鐘

2 小時 40 分鐘

10 科

6-7 科

03 Sharon是香島華德福學校的校監。 04 香島華德福學校聘請了有經驗於華 德福教育的外籍老師,除了鼓勵學生繪 畫圖畫以圖像學習,更帶領學生到戶外 體驗。 03


04

華德福教育歷史

世界各地的華德福學校

華德福教育是一種人性化的教育 方法,強調自然教育。思想基於創立 人智學的奧地利哲學家魯道夫·斯坦 納的教育哲學理念,希望為青少年提 供發展自由精神、道德責任和具備高 級社交能力的個人素質所需的基礎。 第 一 所 華 德 福 學 校 創 立 於 1919 年,建於德國斯圖爾特,當時一間名 為華德福阿斯托里亞的捲煙廠為員工 子弟興建一所學校。其後世界各地紛 紛出現華德福學校:英國第一所建於 1925 年,而美國則建於 1928 年。 1930 年 代, 大 量 受 到 華 德 福 學

兩岸華德福學校數目 (小學 / 幼稚園)

校啟發的學校在德國、瑞士、挪威、 美國、英國等地建立起來。及後受二

中國內地:7/38

台灣地區:3/12

戰影響,導致歐洲大量華德福學校關 閉,但英國和荷蘭部分學校沒有受影 響,被關閉的學校也在戰後重開。 OV

資料來源: Waldorf World List (數據截至 2017 年 3 月)

OCT / OURVOICE /

09


港 終 進止 度模 擬 落訊 後號 日推 台延 十 年 政府推行數碼地面電視廣播十年,至今已覆蓋至全港九成九人口,用戶持續增 加。根據電視廣播2016年中期報告,數碼電視滲透率高達94%。不過,政府當初計 劃2012年終止模擬電視廣播,幾經修改後推遲至2020年,並於下年作檢討。相比其 他亞洲地區,香港的進度遠遠落後,原因可能與政府及廣東省的頻譜協調有關。 記者、攝影:黃希陶 陳羨翹 劉寶如 林凱潼 編輯:吳紫陽 王惠欣 何穎㯋 翹 郭佩恩 吳海綸 版面編輯:李翌成 政府在 2004 年公布《數碼地面

人口,隨後幾年,其餘發射站陸續啟

已相當理想,但增幅開始放緩,因此

電 視 推 行 框 架 》, 定 下 時 間 表 推 行

用,增加訊號覆蓋率至 95% 人口。

在 2012 年年底前,不太可能大幅增

數碼電視,要求 2007 年底前,免費 電視台以模擬和數碼方式同步廣播,

至 可 終 止 模 擬 廣 播 的 水 平。 至 2014

港府手腳慢 政策遜兩地

各自在增配的頻道上推出新的數碼服

年,港府統計發現全港仍有約兩成人 口未轉用數碼電視,亦需要更多時間

務,讓電視傳送系統轉換順利交接,

《框架》最初期望同步廣播五年

與中國當局協調頻譜安排,因此決定

以及為市民提供緩衝期。當時政府指

後終止模擬廣播,但直到 2011 年,

第二度押後終止模擬廣播時間延至

示電視台在 2012 年底前,終止模擬

數碼電視用戶滲透率只有 68.6%,因

2020 年,並預計於 2018 年檢討。

廣播。配合北京奧運,數碼電視最終

此港府決定首度延後終止模擬廣播直

於 2007 年 12 月 31 日 啟 播, 首 期

至 2015 年。當年港府強調香港數碼

與其他國家及地區相比,香港全

啟用的慈雲山發射站,覆蓋本港五成

電視的滲透率增幅,與海外國家比較

面推行數碼電視的進程明顯較慢。日


本自 2003 年在東京、京阪神、名古

會開始向約十萬八千戶低收入家庭贈

民。但他認為就算現時清空頻譜,香

屋廣播數碼訊號,又透過與公營廣播

送 機 頂 盒, 另 建 置 9 個 主 站 臺、84

港亦需與廣東省協調,否則內地電視

機構日本放送協會合作,推動市民轉

個電視改善站,令訊號涵蓋率增加至

節目訊號,足以干擾該段頻譜。故此

用數碼電視服務,最終訂於 2011 年

96.77%,改善偏遠地區訊號不良。

他認為港府無法主導頻譜使用,首要

7 月全面停播模擬電視。除了受 311 大地震影響的地區延至翌年停播,其

需處理廣東省的訊號干擾。

終止亦無利 憂中國干擾 電視價相宜 低下層可得

他地區均按時間表停止模擬電視服 務,日本成為亞洲首個全面推行數碼

不過,儘管香港清空現有模擬電

電視廣播的國家,訊號亦覆蓋全國。

視頻譜,有關頻譜要先避免被其他無

經過十年發展,數碼電視價格已

線電干擾,才可作其他用途。據商務

大幅下降,不少二手電器店用數百元

日本成功停播模擬訊號,有賴政

及 經 濟 發 展 局 指, 港 府 須 與 鄰 近 內

就可買到。即使普遍長者經濟能力較

府制訂多項措施解決難題,例如向高

地區域協調頻譜使用。內地當局曾表

弱, 數 碼 電 視 對 他 們 卻 不 是 新 鮮 事

齡、殘障人士及低收入家庭等提供補

示,廣東省最早於 2020 年底終止模

物。記者到深水埗了解,譚伯家中的

助或免費接收器。政府亦推出節能獎

擬廣播,正是香港終止模擬廣播的目

數碼電視,是從附近餐廳停業時買回

勵券,鼓勵市民賺取獎勵,購買數碼

標日期。港府亦強調在沒有技術協調

來的,僅需數百元。另一居民高伯數

電視或接收器。另外,政府要求電視

下,香港單方面終止模擬廣播,不會

年前家人已為他更換數碼電視,模擬

台透過數碼電視提供更多功能,例如

帶來額外可使用的頻譜資源。

電視則閒置家中。他表示,雖然家中 有兩部電視,但日常大多使用數碼電

為聽障人士提供字幕及節目解說。 直至 2016 年底,數碼電視覆蓋

視,模擬電視只作後備之用。

台灣自 2004 年啟播數碼電視,

率 已 達 99%, 滲 透 率 亦 達 94 %, 香

至 2012 年全面終止模擬訊號廣播,

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方保僑滿意

商 務 及 經 濟 發 展 局 回 應 本 報 查

歷時近八年,原因是台灣地理環境複

進度,認為滲透率已非常高,但他指

詢,重申政府正按計劃在本年度檢討

雜,訊號難以全面覆蓋,但仍較本港

出最難處理的是餘下少於一成未擁有

終止模擬電視的目標日期,亦已委托

需 時 短。 台 灣 積 極 普 及 數 碼 廣 播,

數碼電視的市民。他估計,香港仍有

顧問公司統計最新滲透率,預計明年

2011 年 10 月, 國 家 通 訊 傳 播 委 員

部分貧窮人士,未能負擔購買新電視

第一季公布檢討結果。至於現時討論

的開支,「他們三餐不繼,如何要求

清空頻譜後頻譜如何使用,仍然言之

他們購買新電視呢?」他希望政府能

尚早,有新安排會一併公布。

01

OV

夠送贈數碼電視予低收入人士,除提 高數碼電視滲透率,亦讓弱勢社群能 夠收看高清電視節目,不會剝削他們 觀看電視節目的權利。 方保僑又希望清空頻譜後,可用 作發展下一代的移動通信技術,提供

01 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方保僑

更 多 頻 譜 資 源 予 各 電 訊 商, 方 便 市

OCT / OURVOICE /

11


亞洲各區推行數碼廣播時間表 採用由中國自 行 制 定 的 DTMB 數碼制式

採用由歐洲廣 播聯盟制定的 DVB-T 數碼制式

採用日本自行制 定的 ISDB-T 數碼 制式

採用由中國自 行 制 定 的 DTMB 數碼制式

2007 年 開 始, 模擬與數碼地面 電視同步廣播

2004 年, 五 個 無 線 數碼電視主頻道正式 開播

2003 年, 在 東 京、 京阪神、名古屋啟播 數碼訊號

2006 年, 頒 布 國 際 數 碼 廣 播 制 式 DTMB, 成 中 國、 香 港及澳門標準

原 訂 2012 年 終 止模擬廣播,後 推遲至 2015 年

2008 年, 數 碼 訊 號 覆蓋率達 85%

2006 年 12 月 1 日, 數碼訊號覆蓋全國都 道府縣廳所在地

2008 年, 在 北 京、 上海等 8 個城市推行 數碼電視廣播

2013 年, 數 碼 地面電視網絡覆 蓋率已達全港人 口的 99%

2011 年 始, 為 低 收 入家庭提供機頂盒

2011 年 7 月, 除 受 311 地 震 影 響 地, 其 餘地區終止模擬廣播

2009 年,在直轄市、 省會市等 100 個城市 推行數碼電視廣播

原 訂 2015 年 終 止模擬廣播,後 推遲至 2020 年

2012 年, 全 面 終 止 模擬廣播

2012 年 3 月 31 日, 岩手、宮城及福島縣 終止模擬廣播,全國 正式終止模擬廣播

2011 年 底, 全 國 數碼訊號覆蓋率達 94.52% 2020 年, 計 劃 終 止 模擬廣播

2020 年, 擬 終 止模擬廣播

電視頻譜再分配

為 5G 移動網絡 及物聯網立基礎

清空頻譜後用途

本港數碼電視訊號發展 6月

滲透率達 94%

覆蓋率維持 99%

滲透率達 80.2%

覆蓋率達 99%

廣播頻譜 12.42%

其他 51.34% 滲透率達 61%

覆蓋率達 89%

滲透率僅 32%

覆蓋率達 75%

流動通訊 36.24%


社會爭議減退 中學論政組織無以為繼

中學生參與政治日見普遍。2014 年人大通過「831 框架」後,中學生發起的「政改關注組」如雨後春筍。 去年本報曾報道,有中學生開始組織本土關注組及學社,傳播獨立意識。本土派經歷短暫抬頭後旋即分裂, 其後六位議員先後被取消議席,非建制陣營似乎元氣大傷。新一屆政府上場,小心翼翼避免政治爭拗,這些 關注組又何去何從? 記者、攝影:鄭欣倩 李倚婷 陳嘉昕 梁思行 編輯:陳偉賢 張婉馨 鄭樂煒 曾慧欣 版面編輯:李翌成 李卓謙

本報記者以「政改」、「本土關

民間強烈反彈。鄭植之中學政改關注

自己一人,亦獨力發起政改關注組。

注 組 / 學 社 」 等 關 鍵 字 於 Facebook

組召集人鄭同學表示,當年成立組織

他亦留意到有同學認為政治與自己距

搜 索, 發 現 88 個 中 學 生 網 上 政 治 組

正正因為人大決定。他認為人大決定

離很遠,所以希望讓他們明白,校內

織 專 頁 及 群 組, 其 中 19 個 專 頁 於 今

嚴格限制被選舉權,並不公義,所以

也會有人留意政治,但也承認自己能

年 內 仍 有 更 新。 記 者 曾 接 觸 多 個 專

響 應 學 民 思 潮 呼 籲, 組 織 政 改 關 注

力有限,最終亦未能引起太大關注。

頁, 希 望 了 解 他 們 繼 續 或 暫 停 更 新

組,希望在校園形成積極討論政治的

的原因,最終僅有來自李求恩紀念中

風氣。他指雖然過往不少人會以遊行

宣 道 會 陳 瑞 芝 紀 念 中 學 的 吳 同

學、新界西貢坑口區鄭植之中學以及

示威表達不滿,但作用不大,相信以

學 則 憶 述, 當 時 擔 心 如 果 自 己 不 行

宣道會陳瑞芝紀念中學的政改關注組

罷課把議題帶到校園或更可取,更能

動,校內無人會組織罷課,於是聯同

的同學接受訪問。

獲得大眾關注。

數 位 同 學, 於 當 年 9 月 26 日 中 學 學 界罷課前一週,發起政改關注組。

校園論政 發起關注

來自李求恩紀念中學的黎同學, 同樣響應學民呼籲成立政改關注組。

2014 年 8 月 31 日 人 大 常 委 會

他指自己當時希望同學多關注政改,

通過「831 框架」,引起民主陣營和

想在學校「深耕細作」,故即使只有

同學冷淡 無力行動 學生公開談論政治,意見和立場

OCT / OURVOICE /

13


01

和黃絲帶,政改方案被否決時,吳同

見關注組出現,而他目前仍有更新專 頁。他表示成立組織後,自己更關心 社會發展,過程中學懂聆聽及理解不 同持分者的意見,得著不少,但認為 校園內討論政治氣氛仍不濃厚。不少 政改或本土關注組有沒落趨勢,他感 到可惜,因佔領期間曾有不少同學關 心政治,最終卻無以為繼。不過他始 終認為學生參與爭取民主非常重要, 因為年輕人是未來社會棟樑,與未來 發展息息相關,歷史上有不少政治運 動由學生發起,所以他希望學生可以 更關心政治,為未來社會出一分力。

或會令校方感到尷尬。現時鄭植之中

學與同伴亦設計了一份「惡搞版」的

學政改關注組專頁仍在營運,鄭同學

問卷調查讓同學填寫,問卷上的選項

02

形容校方「開明」,沒有打壓他們的

刻意設計成只能同意通過政改。「做

行動。他舉例指,當年他們向校方請

法是想諷刺當時的政改方案是被篩選

假到金鐘參與中學學界罷課,校方並

的結果。」他表示問卷調查收到很多

無 反 對, 但 強 調 16 歲 以 下 的 學 生 必

同學的正面回應,成效不錯。

須徵得家長同意方可參與。他覺得校 方只是擔心罷課期間可能出現的混亂

校 方 打 壓 不 明 顯, 更 大 的「 打

或衝突,對學生構成危險,而他們或

壓」或許源自同學的冷淡。李求恩紀

未有能力面對突如其來的衝突。他強

念中學的黎同學指,校內同學甚少了

調,校方的開明態度有助組織營運。

解香港政治,甚至完全不了解社會上 發生的事,他形容情況「十分恐怖」。

李 求 恩 紀 念 中 學 的 黎 同 學 則 認

當年學生正式罷課前,宣道會陳

同學反應冷淡,甚至有同學取笑他是

為,組織既然命名為「政改關注組」,

瑞芝紀念中學的辦學團體—九龍塘基

「傻仔」,久而久之,讓他感到相當

內容也應圍繞香港政治改革,如果在

督教中華宣道會,曾就處理學生罷課

無力,慢慢不再更新專頁,「做得越

專頁中討論其他議題,擔心會模糊焦

或校內政治活動發指引,當中表明學

深,越發覺甚麼也改變不到。」更令

點,因此在政改討論完結後,停止更

校為學習地方,應保持政治中立,不

他氣憤的是校內教師的雙重標準,例

新也屬正常。但他也承認,自己身為

容學生舉辦政治活動。吳同學表示,

如早前教大民主牆嘲諷教育局副局長

中 學 生, 缺 乏 籌 辦 行 動 的 經 驗 和 知

組織成立後便開始派發傳單和黃絲

蔡若蓮喪子,校內教師即時譴責,惟

識,加上要考慮學業,故未有繼續營

帶,而校長於行動前曾與他們會面,

到諷刺劉曉波逝世時又絕口不提,同

運 專 頁, 或 是 籌 組 新 的 政 治 組 織。

並談及指引內容,指校內範圍不可有

學依然無動於衷。

黎 同 學 長 遠 更 希 望 中 學 可 以「 大 學

相關行動,但不反對他們在校門外行 動。他說:「感覺上,其實校長心底

化」,中學學生會不只舉行歌唱比賽

事過境遷 難免衰退

裡都不反對我們(行動),只是可能

等 康 樂 活 動, 而 是 帶 動 校 內 政 治 討 論, 例 如 舉 辦 有 關 政 治 或 時 事 的 活

礙於身分和辦學團體的壓力,逼於無

除 了 政 改 關 注 組, 鄭 植 之 中 學

動,以喚起同學對社會的關注。

奈要我們作少許妥協。」除派發傳單

也有學生成立本土關注組。鄭同學喜

宣道會陳瑞芝紀念中學的吳同學


校內論政團體網上專頁現況

惡搞政改問卷(節錄) 請尊重是次調查,每人只限提交一份問卷。

組織類別

聲 明: 以 下 問 卷 的 選 項, 不 是 根 據 任 何 普 遍 認 同 的 原 則 設 計, 而 是 由 政 關 組 按 本 校 實 際 情 況 精 選 出 來, 絕 對 符 合 各 位 師 生 期 望。 再 者, 由 於 各 位 師 生 參 與 是 次 調 查 的 機 會 均 等, 因 此 調 查 結 果 將 能 準 確 並 科 學 地 反 映 本 校 師 生 意 見。 若 仍 有 少 數 反 對 派 質 疑 是 次 調 查 不 科 學, 可 呈 交 空 白 的 問 卷 表 示 不 滿, 我 們 將 於 未 來 日 子 考 慮 進 行 檢 討、 優 化。 但 若 調 查 反 應 冷 淡, 政 關 組 將 不 會 再 舉 辦 任 何 調 查。 請 同 學 珍 惜 是 次 表 達意見的機會。 有得揀,真係唔揀?

營運狀況 你認為立法會應否通過 2017 年行政長官 產生辦法的具體方案? □十分應該 □很應該 □一定要得 若 政 改 方 案 最 終 被 否 決, 你 認 為 何 者 責 任 最大 ? □泛民主派 □反對派 □社會少數派

資料來源:記者整理網上資料

不否認,近年湧現的中學論政組織都

03

有停止運作趨勢,但認為是必然的過

□ 600 名提委提名 □一半提委會委員提名 □中央政府直接提名

程, 因 為 不 少 組 織 都 是 針 對 議 題 成 立,議題告一段落時,組織也會停止

你對特區政府在是次政改爭議表現的評分 是 … (10 分滿分,0 分最低 )

運作。他又說:「其實很難持之以恆, 因為所花心機、出帖文所付出的時間

□ 10 分 □滿分 □最高分

也不少。」加上同學反應冷淡,負責 同學也容易感到意興闌珊,故要適時 放下。他補充,創立組織的成員都已

你對是次政改方案能否通過態度如何?

畢業離校,師弟妹無人接手,因此組

□非常樂觀 □十分樂觀 □一定會得

織無法傳承。不過他仍希望,日後若 有具爭議議題出現時,會有師弟師妹 能自動自覺發起關注行動,關心香港 社會。 OV

你認為特首候選人出閘門檻應定在?

01 李求恩紀念中學政改關注組黎同學。 02 鄭植之中學政改關注組鄭同學。 03 宣道會陳瑞芝紀念中學政改關注組吳 同學。(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資料來源: 宣道會陳瑞芝紀念中學政改關注組

OCT / OURVOICE /

15


領養受虐動物 以愛撫平傷痕


當動物踏入老年,或患上惡疾,部分會慘遭主人虐待、遺棄,終 至流落街頭,對人類失去信任。幸得不少熱心人解救這些曾受傷的動 物,付出加倍心思照顧牠們,驅散從前的夢魘。

01

記者:邱梓君 陳慧靈 吳穎婕 攝影:邱梓君 吳穎婕 編輯:許樂琳 關伊彤 李希洋 版面編輯:何妙容

今年初,阿瑩領養了八歲大的迷

付出愛」,待自己心情平復後,她會

你都柏文犬「皮蛋」,去年十二月,

繼續考慮領養有疾病的寵物。

前主人用尼龍繩把牠綁在柱上,遺棄 不顧。當時皮蛋飢寒交迫,瑟縮在地

受盡折磨 有幸逃離苦海

上不斷顫抖,幸好有途人解救,並在 社交網站上發文求助,才讓牠來到阿

小狗身患惡疾固然棘手,但遭主

瑩身邊。

人虐待的陰霾,才是籠罩其一生的夢 魘。葉曦晴早已從狗場領養了雪橇犬

阿瑩憶述,當時完成領養程序後

Elsa, 四 個 月 前, 得 知 牠 妹 妹 Anna

乘坐的士帶皮蛋回家。由於牠受驚過

慘遭領養家庭虐待,現況淒慘,毅然

度,加上暈車,不禁連聲慘叫,引來

決 定 把 Anna 一 併 接 回 家 中, 讓 兩 姊

司機數次回頭張望,生怕她在虐狗。

妹得以團聚。

皮蛋回家後顯得戰戰兢兢,不斷探索 新居是否安全。神奇的是,不消一兩

Anna 在 前 主 人 手 中 受 盡 折 磨,

天,皮蛋便熟習了新環境和新主人,

初次見面時看起來非常嚇人,黑白色

放心在沙發上睡覺。

01 阿瑩接皮蛋回家細心照料,可惜約三 個月後,皮蛋就因病離世。 02 Anna在前主人手中受盡虐待,幸好現 時得到葉曦晴疼愛,走出陰霾。

02

無懼疾病 共度最後時光 阿瑩領養前已得知,皮蛋患有狗 隻常見的「心絲蟲症」,需定期接受 治療。好景不常,領養後約三個月, 皮蛋的病情開始惡化,胃口轉差,加 上發燒,反覆看了幾個醫生都找不到 病因,只知道是發炎引致。直至後期 牠 完 全 無 法 進 食, 阿 瑩 看 得 十 分 心 疼,「我覺得牠是想吃的,可是吃不 下去」,數日後便離開了這個世界。 皮蛋離世雖然令她十分悲痛,但 她對狗隻仍充滿熱愛,「世界上還有 很多狗等待被救援,牠有沒有疾病不 是問題,而是(領養人)是否願意去

OCT / OURVOICE /

17


03

解居住環境,若合乎資格才會安排接 收狗隻。照顧殘疾寵物須投放很多心 力,如定時帶牠們覆診。加上曾受傷 的動物對人類有戒心,要花大量時間 重建信任,所以他們在挑選領養者時 非常嚴謹。可惜,繁複的程序不時引 來領養者指責他們刻意刁難,故意不 批出領養。縱然如此,義工從沒想過 放棄,一如既往地悉心呵護每一隻曾 受傷的動物。 的毛被排泄物染黃,身上有嚴重的皮

除了領養者的身分外,葉曦晴也

領養動物責任大,主人需要付出

膚病,「到處都是傷口,身上也有寄

是「香港拯救貓狗協會」的義工,每

雙倍時間照顧牠們,填補牠們過去經

生 蟲 」, 她 每 天 都 要 為 Anna 消 毒 皮

個星期都會參與義工活動。每當有人

歷造成的心靈缺口。每隻動物都有權

膚,替傷口滴藥水。又因長期沒有足

來領養動物,她都會先提醒他們動物

利被好好對待,牠們需要的不過是主

夠營養而有腸胃病,皮蛋經常腹瀉,

患有甚麼疾病、注意事項等,希望新

人的關心,短暫的陪伴已足夠牠們高

幸好現時已經痊癒。

主人考慮清楚才領養回家,若將來再

興一整天。 OV

次遺棄會令牠們加倍失望。 肉體上的傷痕能慢慢修復,心靈 上的傷痛卻非短時間能忘記。由於先

無分貴賤 放下品種觀念

前 終 日 食 不 果 腹,Anna 看 到 食 物 就

03 狗場內有約200隻狗,大多都是流浪 狗,患有各類型的疾病。

像發了瘋,吃得十分心急。有一次教

「毛孩守護者」是致力救助被遺

牠如廁的時候,葉曦晴只是輕輕拉起

棄動物的組織之一,協會每天都會收

牠 頸 上 的 狗 帶,Anna 便 已 經 聲 嘶 力

到 八 至 十 宗 待 救 援 個 案, 多 數 是 意

在 香 港, 虐 待 動 物 受《 防 止

竭 地 慘 叫, 聞 者 心 疼。 她 猜 Anna 應

外受傷的流浪狗。位於元朗大棠的狗

殘 酷 對 待 動 物 條 例 》 規 管, 一 經

該遭到前主人虐打,對人的行為非常

場住了超過二百隻狗,大部分均身患

定 罪, 最 高 可 罰 款 二 十 萬 及 監 禁

恐懼,平日後腿或臀部被觸碰時都有

大大小小的病痛,小至皮膚病、寄生

三 年。 警 務 處 在 2011 年 成 立「 動

很大反應,生怕再遭虐打。

蟲,大至骨折、斷肢甚至內臟受損。

物守護計劃」,與漁護署和愛護動

阻嚇虐待動物條例不力

物協會等機構聯手,打擊虐待動物 為 了 填 補 Anna 心 中 的 缺 口, 讓

在眾多待領養的流浪狗中,唐狗

行為,但被批成效不彰。根據愛護

牠 擺 脫 受 虐 恐 懼, 葉 曦 晴 經 常 安 撫

所 佔 比 例 最 多, 可 惜 卻 是 最 不 受 歡

動物協會資料,機構每年都收到逾

牠, 和 牠 聊 天, 讓 牠 習 慣 與 人 類 接

迎。義工解釋,普遍市民認為唐狗不

700 宗懷疑虐待動物個案投訴。不

觸。 加 上 有 姊 姊 Elsa 的 陪 伴,Anna

及其他狗品種高貴,才會出現這種現

過 在 2016 年, 警 方 只 接 獲 69 宗

逐 漸 對 人 類 重 拾 信 心, 喜 歡 被 她 撫

象。但不同品種的狗隻同樣值得擁有

相 關 報 案, 合 共 28 人 被 捕, 當 中

摸。 她 還 打 趣 地 說,Anna 十 分 渴 望

生存權利,希望大眾能改變這種根深

僅起訴 9 人,判囚四個星期到一年

得 到 愛 與 關 懷, 平 日 她 和 Elsa 玩 耍

蒂固的「品種觀念」。

不等。曾有立法會議員批評現有條 例落伍,未能成功阻嚇施虐者,要

時,Anna 看 到 後 會 衝 上 前 爭 寵, 主 動鑽入她的懷抱索吻,「看得出她很

當有領養者來挑選狗隻,義工會

求制訂全面的《動物保護法》,可

需要人愛」。

主動上前交談,然後進行一次家訪了

惜一直未能成事。

OV


窮腦力  轉巧手 千萬組合尋解骰     五顏六色的扭計骰,體積難小,學問卻大,若果初試破解之道,難 免花費不少時間。扭計骰曾經風靡一時,街上不時看到行人「骰不離 手」,專心研究破解方法,是不少香港人的童年玩意;當熱潮減退後, 仍然留下來的玩家寥寥可數,卻無阻他們繼續尋找扭計骰的樂趣。 記者:歐雨昕  梁嘉咏  黃炯聰    攝影:歐雨昕  梁嘉咏  黃炯聰  李詩慧 編輯:崔嘉兒  林培忠  呂杏瑩 版面編輯:崔嘉兒

OCT / OURVOICE /

19


一群扭計骰玩家來到記者面前,

們結下深厚友誼,「我覺得他們很有

01

意思,有的比香港夥伴還好相處。」

甫坐下開口第一句便說:「其實香港 扭計骰的圈子很小,來來去去都是那 幾個。」正是如此,扭計骰玩家可以

香港扭計骰資深玩家暨參賽者馮

四處結交不同國籍和年齡的同好,互

凱 賢 說:「 真 正 開 始 認 真 對 待 扭 計

相切磋交流,一步步投入令人著迷的

骰,是由加入了扭計骰興趣愛好者的

扭計骰世界。

MSN 群 組 開 始。」 他 回 憶 自 己 剛 開 始時只抱著試玩的心態,殊不知遇到

專注沉著 致勝關鍵

02

同好,一見如故。可惜迫於生活,也 許在畢業時就要逐步放下扭計骰,減 少參賽轉為閒時愛好。

扭 計 骰 比 賽 偏 向 競 速 類 別, 每 一局有不同的打亂方法和步驟,選手 要習慣在平日訓練中計時,務求用最

一群比賽選手既是競爭對手,又

短 時 間 還 原 一 顆 被「 打 亂 」 的 扭 計

是好友,私下經常互相交流切磋,得

骰。影響速度的因素主要有三項:解

知同伴的技術日益進步,心中不免萌

骰方法、雙手的靈活度以及對扭計骰

生 競 爭 心 態, 鞭 策 他 們 不 斷 挑 戰 自

03

排列的觀察力,選手要培養敏銳的顏

己,發掘更多方法去進步,當在比賽

色觀察力,亦要參考網上短片,不斷

或訓練過程中取得突破,難得的成功

練習,研究出最佳的解骰技巧。

感讓他們更愛這項活動。

一 般 人 是「 機 不 離 手 」, 扭 計

不 少 人 兒 時 都 曾 接 觸 扭 計 骰,

骰玩家則是「骰不離手」。「好骰同

但 最 後 堅 持 下 來 的 人 不 多。「 好 骰

盟」負責人之一陳德泉說,玩家能透

同盟」主要協助籌辦不同比賽和推

過 玩 扭 計 骰 訓 練 思 維、 雙 手 協 調 能

廣 活 動, 維 繫 香 港 的 扭 計 骰 玩 家,

力、眼睛觀察力和腦部配合,也能學

但自 2012 年完成大型國際比賽 Asia

懂變通,嘗試用不同方法解決問題。

Championship 後,機構有一段長時間 都沒有再籌辦任何活動。陳德泉說,

與其他競技項目不同,除自身技

舉辦展覽和活動花費很多時間和心

術外,扭計骰比賽更看重臨場心態。

思,惟機構長期人手不足,沒有接班

選手要在緊張的比賽中保持沉穩,避

人,讓他十分沮喪。儘管如此,他仍

免膽怯或緊張,學習以平常心面對比

然變得專注,從好動的「問題兒童」

然希望即機構能繼續發展,成為互相

賽,才能發揮出最高水平。

變成專注上課的「好學生」。

聯繫的平台,不論是比賽選手、扭計 骰收藏家、還是有興趣學習扭計骰的

香港扭計骰多項紀錄保持者黃健

同行者少 前景茫茫

樂也是興趣班導師,教授小朋友玩扭 計骰。他說,學習扭計骰可以改變小

黃健樂曾到多個地方參加比賽,

朋友作風,曾有一名學生起初比較好

在他看來,扭計骰不只是單純的玩具

動,上課時不專注,但很快就被扭計

或競技項目,除了玩法變化多端,還

骰吸引,逐漸愛上解骰過程,上課自

能在不同比賽中認識很多同伴,與他

人都可以透過平台得益。 OV


04

自製手工扭計骰         玩具萬花筒這個名字,相信有 不少扭計骰愛好者仍有印象,老闆 李仲文見證了扭計骰的興衰。這裏 售賣智力及解難玩具,包括各式各 樣的扭計骰,當中不乏李仲文自製 的款式。當年扭計骰突然在香港大 熱,李仲文決定大量引入,可惜貨 源 不 足, 所 以 踏 上 自 製 扭 計 骰 的 路。從構思至完成扭計骰需要三至 四天,當中每一件零件及貼紙都由 自己一手一腳完成。久而久之,製 作扭計骰便成為他的興趣。     李仲文會將不同形狀的扭計 骰 拆 開, 例 如 3x3x3 扭 計 骰 和 2x2x2 扭 計 骰, 然 後 再 砌 成 特 別 形狀。如果扭計骰的零件有少許不 合,他便會磨平突出的地方或找零 件再造,又笑說自己的手工扭計骰 在外國已算是大師級數。他在眾多 自 製 品 中 獨 愛「Time Machine 扭計骰」。 OV

05

剖骰新玩法     匈牙利建築學教授魯比克.厄 爾 諾(Ernő Rubik) 在 1974 年 發明扭計骰,扭計骰著重運用空間 立方體的結構和組成之原理,考驗 玩家的還原和解難思維能力,訓練 專注力及沉穩冷靜的心態,是集訓 練與娛樂於一身的益智遊戲。

06

01 資深玩家扭計骰黃健樂(圖左)和 張庭康(圖右)。 02 扭計骰有很多拆解的方式,需要玩 家慢慢研究。 03 玩具萬花筒店主李仲文有很多特別 的扭計骰,對他來說每個都是意義不凡。 04 坊間有不少扭計骰興趣班,張穎康 是導師之一。(相片由張穎康提供)

扭計骰自面世以來,逐漸出現 兩層、四層、甚至十一層扭計骰, 亦有人設計出變化多端的扭計蛇, 由 24 個 相 連 的 直 角 三 角 錐 體 組 成,又稱「魔尺」。扭計蛇可以隨 意往左和右扭動,例如球體、小狗 和烏龜。玩家亦可以把兩條或以上 的扭計蛇合併成更複雜的形狀,讓 玩家發揮想像力。 OV 05 相比以往的扭計骰,這顆的顏色較 為鮮色,形狀也有所不同。 06 球體形狀的扭計骰,比起方形的更 加特別,相信有不少初接觸扭計骰的人 都會被它吸引。

OCT / OURVOICE /

21


站在五光十色的舞台,韋飛雄身穿川劇服飾,英姿颯颯,好不威 風,彷彿舉手投足間都流露著自信。音樂響起,她以瞬雷不及掩耳之 勢,一揮手,臉譜便一張接一張地變換,手法迅速純熟,動作敏捷俐 落。乍看之下以為是位雄糾糾的男子,上演著傳統變臉的絕活,但誰 料五彩繽紛的臉譜下,竟是位柳眉杏眼的可人兒。 記者:陳麗娜 鄭舒文 黃 殷 編輯:曾 怡 任希揚 陳采兒 攝影:李詩慧 版面編輯:曾 怡

傳 統 的 變 臉 技 藝 從 來 傳 男 不 傳

來人生的定位」,韋飛雄從沒想過有

天的優勢,不料父母自小離異,她直

女,但隨著社會變遷,人們不再重男

朝一日能女承父業,把傳統變臉在香

至 23 歲前都未曾真正接觸過 變臉,

輕女,令女性有機會接觸這項表演,

港發揚光大。

但韋飛雄一直熱愛表演,「其實母親

當時父親韋瑞群決定把變臉傳授給韋

一 直 知 道 我 喜 歡 唱 歌, 而 且 唱 功 不

飛雄時,她亦大感不可思議,「當時

差,因此在母親介紹下演唱了大概半

我是想,真的要傳授給我嗎?真的是

年。」父親得知她真心熱愛表演,加

教我嗎?」由記者、侍應、收銀員直

作 為 國 寶 級 變 臉 大 師 韋 瑞 群 之

上父親的大師姐對他說:「不如你教

到 成 為 變 臉 大 師, 似 乎 風 馬 牛 不 相

女,韋飛雄曾與父親在台灣節目中合

女兒變臉吧!你變臉的技術也需要後

及,但韋飛雄感激變臉為她帶來的莫

作 變 出 102 張 面 譜, 二 人 合 力 打 破

人承傳吧!」才讓父親思考是否要讓

大轉變,「變臉為我帶來了很多,帶

健力士世界紀錄,本以為韋飛雄有先

她學習變臉。


變臉由川劇衍生而來,因此亦講

韋 飛 雄 經 過 三 個 月 的 京 劇 訓 練

這事,當然我父親說我經驗尚淺,又

求 戲 曲 功 架。23 歲 的 韋 飛 雄「 半 途

後, 從 上 海 回 港, 正 式 踏 上 變 臉 之

未曾正式表演。」事後她作出調整,

出家」,父親決定先讓她到上海學京

路。首次試演卻出師不利,「那次是

渴望下次的演出更完善。第二次的表

劇,待滿師後才決定是否傳授變臉。

試演,我父親找一個場地,有人要看

演,韋飛雄雖順利完成,但表演過程

她告訴記者,在出發前沒有打算待學

的表演,順道叫我表演一次,因我也

卻不慎「走光」,直至表演完結回到

成歸來後,便一定要學變臉:「我完

籌備良久,那便嘗試。」韋飛雄第一

後台才發現,事後父親也囑咐她要多

全沒想這些東西,只認為我可以接觸

次踏上台板,面對台下觀眾,她更自

加留神,「那兩次後,也有其他表演,

表 演, 我 已 要 很 珍 惜,」23 歲 才 學

覺不容錯失,誰料變了一張後就變不

(表演)成功了,便回復信心,有足

習京劇,韋飛雄可謂笨鳥先飛,每天

出其他面譜,她回到後台抱頭痛哭,

夠的信心能做到,」演出成功讓她重

都在鏡前不斷練習。

「當時很質疑自己的能力,能否完成

拾失去的自信心。

OCT / OURVOICE /

23


常言功多藝熟,現時韋飛雄已成

一 次 是 絕 對 完 美。」 對 於 表 演 韋 飛

就帶來些不一樣的面譜。」因此韋飛

了行內翹楚,即便在台上遇上難題,

雄有絕對堅持,「我盡量嘗試做到最

雄為求精益求精,便以人手畫出精緻

亦能即時從容解決,「有人問我練習

好,不會說這次我練夠了,一定做到

的卡通面譜,不過製作面譜的過程亦

多 久 後 才 出 來 表 演? 我

最好」,認真的態度除了為她贏取名

費盡心力,「我畫的面譜每張都需要

經常回答每次的表

聲,更能獲得周遊列國演出的機會,

很長時間去畫,短則五天,長則一星

演 都 是 一 場 練 習,

旅發局會邀請她到外國演出,以中國

期做一塊面譜,因為做一塊面譜的程

因為沒

文化推廣香港。芸芸國家中,最令韋

序很多。」

飛雄印象深刻莫過於新畿內亞的純 樸,「當地人是很熱情的,雖然他們

韋飛雄自言:「我能畫客人指定

未 必 懂 得 欣 賞 變 臉, 但 街 上 的 人 都

的 面 譜, 因 香 港 沒 人 能 畫 面 譜, 只

是很友善的。」

有 我 畫。」 這 並 非 自 誇, 皆 因 製 作 一個面譜,至少涉及九至十個工序, 起稿亦只可以用滑粉製的圓餅,顏色 更只能以眼睛目測去調較。她解釋:

傳統的變臉表演,不外乎變臉配

「 日 本( 國 旗 ) 夠 容 易 了 吧? 一 個

上中國傳統音樂,但韋飛雄卻一反傳

圓 形 在 中 心, 你 以 為 畫 圓 形 很 容 易

統, 把 傳 統 的 變 臉 表 演 融 合 流 行 音

嗎? 原 來 不 是, 因 為 臉 是 凹 凸 不 平

樂及舞步,令觀眾耳目一新,不

的,若用一個圓形作模板,直接畫上

過 如 此 創 新 的 意 念, 竟 是 源 自

去, 便 成 了 橢 圓 形, 可 能 歪 歪 斜 斜

父 親 的 一 次 表 演,「 當 時 他 的

的,」因此需要不斷嘗試。然而填色

音 樂 都 是 很 中 式 戲 劇 的, 但 突

更是用最小號的圭筆,一筆一筆地塗

然間變了 Only You 的英文歌,

上,確保線是平坦的,一

他一個轉身、一個飛吻,就變

張 臉 譜 的 誕 生, 確

了另一個面譜。」觀眾熱烈的

實好不容易。

反應,深深震撼了韋飛雄,因 與以往的傳統變臉大相逕庭,

千 變 萬 化

這驅使她開始構思突破傳統的

的 韋 飛 雄,

表演,「於是我去學了一點舞

除了變臉更能

步,把想要的音樂去加插進去

「 變 衫 」, 更

表演,從那時開始建立表演的

於 2010 年 創 作

框架。」

出「 聖 誕 極 速 變 身

隨 著 表 演 形 式 的 轉 變, 韋飛雄亦考慮到道具上要有 所 配 合, 因 為 傳 統 的 面 譜 源 自 川 劇, 與 流 行 音 樂 和 舞 步 格 格 不 入,「 如 果 就 這 樣 加 入 跳 舞 好 像 很 奇 怪, 我 就 想 那 麼 面 譜 也 改 變 一 下 吧, 那


01

02

SHOW」,「 傳 統 變 臉 是 先 變 衫 後 變

說:「這是自我肯定,覺得自己有點

程度卻從未減退,她笑言:「沒有所

臉,我父親傳給我的方法,但先變臉

用, 原來我也可以做出好看的表演,

謂的堅持與否,是你不知道已經過了

後變衫是我自己創作的,困難程度遠

我可以帶給觀眾歡樂。」

許多年,有人找你便工作,每一次都

高於先變衫後變臉,」因為她需要重

珍惜站上台的時間,」韋飛雄憑著對

新研究原本的機關。當時韋飛雄更邀

訪問當日韋飛雄不施脂粉,衣著

變臉的熱愛,不斷發掘新元素加入表

請父親前來觀看表演,「他來看我表

樸素,若別人告訴你,她是身懷絕技

演,希望呈現更高質素的表演予觀眾

演我覺得十分興奮,我覺得自己努力

的變臉大師,你也未必相信,不過她

眼前,精益求精。「畢竟變臉這行業

後的成果超越了他,表演後我想下台

自 有 一 套 看 法,「 我 並 不 覺 得 自 己

不如我父親當年般輝煌,現在唯有盡

找他拍照,但不見了他的身影,唯有

很了不起,所以別人說跟我說出門應

力保存傳統,讓它承傳下去。」憑著

作罷,然後準備下一場。」多年後,

穿得光鮮點,好歹是變臉大師,但我

對變臉的熱情、堅持和執著,韋飛雄

韋飛雄看到父親的一個訪問得知,當

覺得變臉大師是你站在台上的一刻,

定能將這份堅持感染大眾。 OV

年父親在觀看表演途中不禁落淚,因

你便是大師,當你回到台下,便不要

對她的成就覺得感動,獲得父親的肯

裝 模 作 樣, 這 沒 有 必 要, 你 要 給 誰

雄仍樂此不疲,但她表示大多會用舊的

定,那份感動溢於言外。

看?」韋飛雄即使成為變臉大師,她

面譜,因為會較軟熟及貼面。

也沒有一絲驕傲自滿。比起外表,韋

02 韋飛雄於2010年創作的《聖誕極速

飛雄更在意演出表現,「我認為那刻

變身SHOW》,以灰姑娘作主題,至今仍

並非做那事時,便無需裝模作樣,我

印象深刻。

變 臉 除 了 令 韋 飛 雄 覓 得 人 生 定

對自己最大的交待,便是表演時呈現

位,也獲得自我肯定。從小她便喜歡

最好的給大家。」

01 製作面譜的過程雖然繁複,但韋飛

03 當天訪問於九龍寨城公園進行,天 氣相當悶熱,但她卻毫不在意,她笑言 穿上表演服及戴上面譜更熱,因此對悶

表演,可惜缺乏方向,但自從她的人

熱已習以為常。

生出現了變臉,使她可以真正踏上舞

歷 經 14 年 光 陰, 韋 飛 雄 已 為 兩

04 自成為兩子之母,韋飛雄亦把工作

台表演,她更自覺有了存在價值,她

個孩子的母親,但對變臉表演的喜愛

重心轉到家庭,望能陪同孩子成長。

03

04

OCT / OURVOICE /

25



貨 櫃 屋

劉俊霆 攝

扭曲的城市裹存在著扭曲的居所。 樓價與面積不成正比早已司空見 慣,籠屋、劏房比比皆是。外國人 見港人慘況嘩然,港人口中只有嘆 息與無奈。面對難關,社聯提議建 貨櫃屋作輪候公屋期間的過渡性房 屋。計劃若然實現,應該會勾起六 十後的回憶,他們都在徙置區長大 呢。這個「小籠換大籠」的計劃亦 符合政府「循序漸進」的一貫作 風,大多數人也會支持吧。

OCT / OURVOICE /

27


越勇

姚 松 炎

「且並水村欹側過,人間何處不巉巖。」姚松炎鍾愛蘇軾的 詞,或許是因為有共鳴。蘇軾出身官門,但因得罪權貴,以致仕 途坎坷;姚松炎出身貧苦,幾經努力終成學者,無奈在政壇浮浮 沉沉,剛成為立法會議員,又因宣誓案失去議席。儘管一生起伏 跌宕,他卻不以為然,「我現在跌倒,但你不會知道這個『跌 倒』,可能之後會帶來一些意想不到的成就。」 記者:譚柏妍 陳嘉雯 許英略 編輯:翁麗瑤 攝影︰劉俊霆 版面編輯:黃翠嘉 方樂貽

黃翠嘉

張曉楓


01

02

姚松炎成長於大家庭,在八兄弟

映了我不放棄。」中五會考過後,姚

陰霾仍彌漫香港,「幸好,指導老師

姊妹中排行第七,升讀小六那年,自

松炎憑優異成績在原校升讀中六。可

能 帶 我 繼 續 讀 書。 於 是, 便 報 讀 了

行決定由一所自資英語小學,轉到資

惜到了中七,他的學習生涯出現第二

全職碩士課程,但開課後三個月,房

助中文小學,希望節省學費。「這就

個 波 瀾。 因 為 高 考 期 間 染 上 德 國 麻

處又僱用了我。所以,我又要去告訴

出事了,因為數學又轉了中文,所以

疹,他缺席兩科半的考試,結果與大

老 師 轉 為 兼 讀 制 課 程, 把 他 氣 得 跳

各科也觸礁」,由於過往一直接受英

學失之交臂,高級文憑畢業後便投身

腳。」不錯,姚松炎這三、四十年的

語授課,突然轉到中文學校就讀,他

社 會, 轉 瞬 間 工 作 了 12 年, 這 12

經歷就如坐過山車一樣,跌宕起伏。

難以適應教學語言轉變,成績一落千

年間他在不同行業浮浮沉沉,「從事

丈,考升中試時更因成績下滑,只獲

了 多 個 行 業, 香 港 的 四 大 支 柱, 建

派三年制中學,人生第一個挫折隨之

築、運輸、物流和貿易,以至旅遊全

而來。對他而言,這是一個失敗的起

都從事過,四大支柱也有經驗。」

雨傘運動 自覺醒悟 憑著堅毅不屈的精神,姚松炎在 短短七年間,完成學士至博士學位,

點,「社會認為你沒有用,你讀到中 三就應出來當學徒或技工。社會為這

直 至 有 天, 姚 松 炎 忽 發 奇 想,

不過在成為學者前,姚松炎與一般市

一類人貼了標籤,代表這個人沒有用

「 我 當 時 在 想, 如 果 再 不 重 考( 高

民無異,會參與七一遊行、八九上街

處,只讀三年中學吧。」他在此時被

考 ), 我 這 一 輩 子 也 不 會 有 屬 於 我

等,關心社會時事。成為學者後,政

鳴笛驚醒,奮力向前跑了起來。

的 A-Level( 香 港 高 級 程 度 會 考 ) 成

府邀請他加入不同專家小組,或者作

績。」1995 年 2 月 7 日,31 歲 的

顧問提供意見,「我以前以為這樣便

姚松炎毅然離職,放棄眼前的一切,

是從政,覺得這就是幫助社會。」直

下定決心再戰高考;決意重考後,卻

至 三 年 前, 學 生 發 起 罷 課 抗 議「8.

入 讀 中 學 後, 姚 松 炎 就 讀 全 校

發現高考範圍已經改變,「中文的範

31」 框 架,「 有 同 事 發 起 罷 課 不 罷

最 差 的 第 八 班, 直 到 中 一 時 考 獲 第

文完全不一樣,更要學習中國文化,

學,當時 9 月 24 日的其中一課便在

一名,校長讓他升上第二班,由 1E2

這是從前沒有的。」但他咬緊牙關,

金鐘講授,那天可算是個里程碑,我

升 上 2A2。 中 二 時 姚 松 炎 考 到 第 三

沒有退縮,「又要交讀書報告,兩篇

從傳統那種很建制的自覺,變成較前

名,開始有人支持他讀五年制,「我

讀書報告……糟糕了,便馬上買一本

覺得人生有了希望和轉機,這是一個

《唐山大地震》。」結果令人喜出望

轉捩點。」直至中三,姚松的成績依

外,他成功考上香港大學,「其實並

舊名列前茅,令他成功轉讀五年制。

不需要任何推動力,只不過是反映了

求學過程迂迴曲折,但他不曾後悔當

我 的 性 格, 就 是 不 服 輸。」1998 年

初轉校的決定,「這也挺好,正正反

姚松炎從港大畢業,可惜金融風暴的

堅持不懈 再戰高考

01 姚松炎參選區議會時,落區宣傳並與 小孩握手。( 資料圖片) 02 2016 年姚松炎參選立法會,其後因 宣誓無效而被高等法院裁定褫奪立法會議 員資格。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OCT / OURVOICE /

29


線的崗位去參與。」學生以罷課和佔

取消後,他比以往更熱衷於公民社會

湊出曲折而精彩的人生,「珍惜現在

領,要求取回屬於自己的權益,卻被

工作,依舊馬不停蹄地穿梭於各個專

的每一秒鐘,我一定要把握現在,努

警察用催淚彈驅趕,徹底衝擊及改變

家小組、關注組,繼續工作。「我覺

力去令我的人生精彩。」 OV

姚松炎的想法,「從前是學者,想靠

得近期的成就比在立法會時還要大,

一枝筆或講學給意見。但卻發現基本

因有更多時間。當時被會議時間所限

法中,承諾過香港市民會循序漸進實

制,經常要坐在會議室按掣開會,反

現真普選,『8.31』卻食言了。」

而不能處理更多公民社會的工作。」

姚松炎起初成立社區公民約章,

他認為政治生涯並非與立法會議

目的是鼓勵青年人參政,但由於青年

員劃上等號,政府打壓令他短期內不

人還未作好準備,他便肩負重責,先

能 重 返 議 會, 但 無 阻 他 繼 續 推 動 民

上場參政一次。成功當選議員後,姚

主,只不過並非用立法會議員身份。

松炎成功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揭露

「其實政治是眾人之事,只要我們不

政府行政失當,摸索出一套新的議政

離開公民社會,不要放棄為市民去爭

方法,無奈捲入宣誓風波,被判喪失

取 真 普 選, 這 便 是 從 政。」 在 他 看

議 員 資 格。 姚 松 炎 雖 然 有 意 重 返 議

來,喪失議員資格只是身份與方向上

會,但一切仍是未知之數,「若要作

的改變,「只要大家的初衷還在,其

政治打壓,政府有很多不受約束的權

實我們從沒有離開過政治生涯。」

力;加上立法會 11 月會決定是否追 比起一帆風順,姚松炎反倒希望

回,我們未能負擔,便會破產,更會

有曲折的人生,「人生千萬不要太順

失去參選的資格。」

利, 一 旦 太 順 利, 後 面 一 個 波 瀾 來 襲,你便無法接受。」姚松炎偏愛蘇 軾,或許因為他們性情相近,不論面 對逆境順境,同樣能處變不驚,樂意

03

後記 訪問開始前,姚松炎告訴 記者自己正忙於籌備一地兩檢 的民間替代方案,準備與政府 的「西九龍站一地兩檢」方案 一較高下,希望政府能讓市民 有多一個選擇,不讓政府自己 說了算了。失去議員的身份,

回我們過去九個月的薪津,若全數追

生性樂觀 另覓出路

03 70 年代初,年幼姚松炎與爸爸合照。 04 姚松炎在年輕時喜歡到處遊玩,更試 過到西貢摘蕉。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一路走來,伴隨着姚松炎的都是

接受和欣賞人生中的「不確定」,擁

樂觀、不服輸的精神,在議員資格被

抱未知的將來,正是這種精神才能拼

對他來說彷彿不是什麼大事, 從他談到目前工作的神情中, 記者仍能感受到他對政治的熱 誠。他笑說自己樂觀得有點天 真,也許正是這份樂觀,才能 在各種人生起跌中,堅持着走 一條屬於自己的路。

OV

04


廣告新寵兒 微 」言不輕 人「

記者、攝影:郭穎琳 楊詠棋 許碧珊 編輯:馮意心 彭珮堯 陳靖祺 版面編輯:李芷珊

廣告形式五花八門,不少商家都希望透過它吸引大眾消費。近期,社交媒體 Facebook 和 Instagram 都出現

不少素人「賣廣告」。一個普通人拿著一支飲品,加上幾句簡單的描述,就已經構成一個廣告。這群影響力微 小的 KOL 稱做「微型意見領袖」(Micro-influencers,下簡稱為微領袖),在社交平台不時發現他們推廣產品 或服務的蹤影。隨著市場愈趨接受這種營銷策略,廣告業漸漸出現變化,或有望造就一個新時代的來臨。 OCT / OURVOICE /

31


02

微 領 袖 可 以 形 容 為「 平 民 版

有過萬人追蹤,所得的金額會提高到

名微領袖的帖子成為熱

KOL」,他們未必像 KOL 有數以萬計

八千至九千元。

話,便能為商品帶來龐

的粉絲,但都有一定影響力。品牌借 助微領袖的名氣,在社交平台宣傳產

大宣傳效果。他表示,

成本低時間短創商機

品,藉此影響其圈子的消費行為。今

企業推出收費較低的宣

年微領袖開始活躍於各大社交平台,

范承浲稱八千至九千元的價錢不

傳 計 劃, 當 中 動 用 的 微 領

開創一個廣告新模式。一般市場營銷

足 夠 聘 請 一 個 傳 統 的 KOL 做 宣 傳,

袖 相 對 較 少。 他 又 指 公 司 可

公司會在社交平台邀請有一定追蹤人

達 哥、Ming 仔 等 KOL 的 成 本 十 分

以 用 Instagram 直 接 聯 絡 微 領

數 的 用 戶 成 為 微 領 袖。 微 領 袖 登 記

高。 他 說:「 我 們 曾 經 聘 請 Ming 仔

袖,或者聯絡有微領袖團隊的中介

後,中介公司會按他們平均讚好量、

拍片,但只是計拍片而不包括構思橋

公司,構思宣傳工作時更容易入手。

追蹤者人數等準則,發放工作邀請給

段,花費已經去到五位數字尾至六位

如果客戶要尋找某位受大學生歡迎的

合適人選,有興趣者可隨時參與。

數字頭。」他指出,如果用傳統的方

明星,市場營銷公司反而可能不知道

法做電視廣告,最少要花三十至四十

從何入手,涉及的成本相對會提高,

商 家 會 偏 重 考 慮 宣 傳 工 作 的 成

萬元。他說:「你不會將廣告放在凌

「這一刻大家都知道要建立自己的團

本,微領袖收費較低,增加他們生存

晨播放,因為沒有人會看,但要做黃

隊,所花的時間和成本,是較尋找一

空間及發展機會。市場營銷自由工作

金時段又要跟其他商家競爭。」微領

個有名氣的 KOL 或明星快得多。」

者范承浲表示,市場對微領袖的需求

袖的薪酬浮動,因為市場營銷公司或

非常大,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涉及的

中介公司可以將宣傳品牌的產品,變

成本較傳統宣傳方式低,一般每個宣

成 微 領 袖 的 報 酬, 例 如 微 領 袖 宣 傳

傳項目只是收約一千至三千元,事前

Adidas 品牌,酬勞為鞋、衣服和襪的

香港樹仁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二

會 給 他 們 一 個 宣 傳 期 限, 規 定 他 們

贊助,從而減低公司的現金成本。

年級學生周子晴,因好奇而登記成為

追蹤者讚好量顯價值

微領袖,至今接近一年。她在個人社

在特定時段出帖子宣傳。如果微領袖

01

公司現時打算針對中小

領 先 數 碼 營 銷 公 司 旗 下 的 內 容

交帳戶上主要宣傳化妝品和飲料,一

創 作 人 社 群 平 台 Adfocate 創 辦 人

年間工作次數不足十次。雖然每次發

賴 志 偉 表 示, 約 十 萬 元 的

佈帖子只需一小時,但要配合品牌要

宣傳費已經能聘用多

求,為產品拍攝不同風格的相片。她

個不同類型的微領

不會接受許多宣傳工作,只會選擇合

袖, 有 關 收 費 包

適的品牌和產品,以免令網上社交平

括中介費用及

台的追蹤者感到煩厭。

訓 練 成 本。 他 指 出,

她 初 次 登 記 時,Instagram 約 有

商家只要

1400 名 追 蹤 者, 帖 子 平 均 有 80 多

付 約 數

個讚好。除了宣傳產品外,中介公司

萬 元,

安排工作給她前,會按追蹤者數量和

即可與

讚好數目擬定薪金,每次發出宣傳帖

十個以

子都會按價付款。愈多追蹤者和讚好

上的微

的帳戶會獲得較高薪酬。她表示,某

領 袖 合

些品牌宣傳會在基本薪金以外額外加

作,當一

錢,最多的一次賺取約二百元。


賴 志 偉 則 表 示, 他 更 著

要懂得怎樣『養』這群微領袖,否則

重微領袖製造話題的能

每 個 都 要 重 新 討 價 還 價, 可 能 他 要

力。 他 指 有 化 妝 品 品 牌

四百元,另一個又會要四百元,就會

宣 傳 時 會 採 用 新 面 孔,

控制不了。」中介公司講求的是將所

例如旅遊博客或運動員,

有可能出現變化的因素減至最低,他

而 非 單 靠 美 妝 博 客,「 曾

指客戶不會理會你所做的方法,最重

經 與 美 容 品 牌 合 作, 但 客 戶

要是不會出錯,令客戶對你有信心。

指明不想使用美容博客,而想用 生活品味博客。此時可利用不同年

微領袖在競爭激烈的廣告業嶄露

紀和職業的微領袖作宣傳。」這群微

頭角,全憑他們獨特的角色和市場價

相 比

領袖會為受眾帶來新鮮感,而且他們

值,他們為市場帶來的實際影響指日

周子晴,中文

的類型廣泛,有機會接觸小眾用家。

可待。新的宣傳模式無疑為廣告市場 注入活力,有望使行業百花齊放。 OV

大學學生李彥樂有更多追蹤者和讚好 數 目, 每 次 宣 傳 可 賺 取 五 百 至 一 千

起步階段待市場反應

元。李彥樂經營社交帳戶已近三年, 有逾三萬人追蹤,她常與追蹤者分享

微領袖是市場上新的宣傳模式,

政論和食評。有見及此,有餐廳特別

發展仍屬起步階段,市場反應有待觀

邀請她免費試食,包括茶餐廳、日式

察。賴志偉說:「很多大品牌以前覺

放題店、韓國料理店等,現時主要分

得需要用明星,到現在覺得需要尋找

享食評,平均每一篇帖子有逾千個讚

知名 KOL。雖然不是每個人都接受用

好。而第一次的宣傳工作,是由中介

微領袖,但是我們覺得是互補。」他

公司透過電郵邀請她到不同餐廳試

補充,明星有明星的效用,知名 KOL

食。除了透過中介公司接觸她,這些

有 知 名 KOL 的 效 用, 只 是 微 領 袖 變

餐廳更會透過社交平台直接聯絡她,

成其中一塊餅,令到顧客覺得整件事

餐廳會給她約二百至六百元,讓她跟

會變得貼地和接近生活。他表示,有

朋友試菜。她表示,做微領袖可以獲

時 YouTubers 或者 KOL 的感覺未必符

得品牌贊助產品,例如唇膏和手錶,

合 要 求, 但 微 領 袖 是 一 個 普 通 人,

最高曾經收取價值二千元的唇膏,她

感覺貼地,「所以有時會用 Multiple

指出做微領袖能節省生活開支,亦是

strategy( 多 重 策 略 ), 可 能

個難得的經驗。

微領袖配搭明星,或者微

01 李彥樂個人Instagram中的照片走清 純路線,比較可愛。 02 周子晴指部分商品宣傳只需拍下商 品,不用露面。 03 Adfocate 職員和微領袖向商家介紹新 的營銷方法。

03

領 袖 配 搭 KOL, 客 戶 這群微領袖的生活模式貼近普羅

應該放眼不同宣傳

大眾,利用他們宣傳有助拉近和年輕

方式。」

消費者的距離,建立更「貼地」的形 象。范承浲表示,品牌會透過微領袖

范承浲認

的 影 響 力, 打 進 年 輕 人 市 場。 他 舉

為微領袖未

例,Nike 和 Adidas 等 常 用 微 領 袖 作

來絕對是大

宣傳,因為相比網絡紅人,他們更容

趨勢,「我

易接觸年輕客戶群,有助拓展商機。

們會覺得

MAY OCT // OURVOICE OURVOICE //

10 33


- 體壇脈搏

兩分之差 失六 連勝 中大女籃 盼重奪冠 今屆籃球大專盃10月29日開鑼,各院校代表隊正為比賽積極備戰。上屆女子組決賽,先 前兩年四甲不入的香港大學,僅以兩分之差,擊敗中文大學奪冠,終結中大六連霸的紀錄。一 年之後,兩隊同樣面對主力球員新舊交替的挑戰,戰況出現變數,中大女籃分析去年落敗原 因,希望今年重奪冠軍寶座。 記者:黃小冰 陳穎琪 曾健衡 編輯:黃婉茜 陳希晴 攝影:曾健衡 李詩慧 版面編輯:余穎恒


中大女籃曾經連奪五屆大專盃冠

01

02

軍,實力不容忽視,今年以「重新開 始」為口號,誓要重奪冠軍。教練 鄭毓全表示,球隊特色是一條心,願 意拼搏。不論能否上場比賽,所有球 員都會一起集訓,陪伴比賽球員直到 最後。隊長廖詠心表示,今年的共同 目標是贏冠軍,球員練習時都不會偷 懶,甚至抽時間增加操練,除了星期 二、四的練習外,星期一、三、五也 會堅持晨操。 02

教練和隊員都認為球隊的優勝之 處是感情好。副隊長古芷程提到球員 會經常見面,除了晨操時間,亦會自 發舉辦團體活動,幾乎所有課餘時間 都會待在一起。採訪當天臨近中秋, 球員在練習後,會一起吃月餅。

更難得的是,許多已畢業的隊員 都願意回來幫忙,球隊助教盧曉芳正 是其中一例。盧曉芳認為,別人可能 較介意比賽輸贏,而她們卻較看重彼 此間的感情和溝通,心中有一團互相 鼓勵的火。

去年連勝紀錄中斷,廖詠心認為

教練翁金驊笑言:「我們真是『爆大

今年壓力沒以前那麼大,希望隊員盡

冷』!」但認為港大奪冠並非僥倖。

力發揮。副隊長李迦霖則表示,明年

三年前翁金驊接手訓練,已覺得球隊

很多主將都會畢業,希望這次大專盃

有足夠實力打進決賽,便針對球員自

能夠一同奪冠,又指今年在小組賽中

身問題及對方弱點加強訓練,令球員

中大女籃上屆以兩分之差不敵港

與港大分屬不同組,會先將注意力集

在場上發揮最好狀態,順利奪冠,整

大,盧曉芳認為,落敗主要有三個

中在同組的城市大學及浸會大學。

個大專盃賽程中只輸了一場。

分析問題

冀捲土重來

原因:球員心理質素低、球隊氣勢 不足,以及策略上漏洞。汲取上屆教 訓,現時訓練會模擬一些現實比賽情

上屆黑馬

衛冕挑戰大

境,例如比賽中只剩幾分鐘、正在落

翁金驊指,港大女子隊最大特色 是整體性強,對球員的機動能力要求 較高,隊內頂級球員不多,主要依靠

後幾分等等,讓球員透過訓練,增強

上屆決賽結果峰迴路轉,港大女

心理質素和增加經驗。她相信,只要

籃在首兩節一直落後,直至第三節才

隊員的心理質素良好,無論面對甚麼

追平,而比賽到最後的罰球則奠定了

隊伍都可以應付。

勝局關鍵,以黑馬姿態跑出。該隊

球員間的互相配合。他認為球員 01 中大女籃隊隊長廖詠心正在射罰球。 02 中 大 女 籃 隊 與 城 大 女 籃 球 隊 雙 方 球 員爭持激烈。⺝

OCT / OURVOICE /

35


投入感強,訓練積極,是她們的優勝

要成功衛冕是極大挑戰。雖然如此,

之處,而且大多球員的學業成績都不

她們會繼續在比賽前加緊練習,與不

俗,讀書時亦能兼顧練習,體現到她

同隊伍打友誼賽,吸收經驗,務求做

們對籃球的熱愛。

得更好。

不過,港大女子隊今年出現重大 變動,多位主力球員畢業,加入大量

畢業離隊

03

港大失主將

新成員。翁金驊認為新成員質素較往 年遜色,唯有由基本功練起,「就算

浸會大學女籃教練黃芷晴一向有

有NBA的策略,但沒有NBA的球員也

留意學界大專盃,稱讚去年港大絕佳

沒用。」不僅奪冠難度增,要再戰勝

的發揮及心理質素,但認為今屆勝

中大更是大挑戰。相比其他球隊,均

算相對較低。她解釋,港大主將唐曉

實力接近,反而是自身的實力與其他

蕾去年畢業後,球隊中失去重心和依

球隊有距離,因此本屆大專盃,他們

靠,球場上的爆發力未必足夠。相反

將視自己為最大敵人。由於隊員有很

中大主將鄺曉琳今年仍在中大修讀,

多改進空間,翁金驊會先將目標定為

相信她會為球隊效力,認為中大會較

打入四強,能否奪冠暫不強求。

大機會以小組首名出線。

教練對今年比賽形勢感到不樂

黃芷晴分析兩隊時稱,中大女籃

觀,隊長吳穎芝亦同意不要忽視各隊

特點是球員團結及凝聚力強,而港大

實力。吳穎芝指中大女籃實力強勁,

女籃是一支進攻、組織好,球員體力

絕對是勁敵,不過因小組賽被分到不

佳的球隊,有能力執行全場緊迫等戰

同組別,雙方要到四強才有機會一決

術。兩隊最大分別是港大教練主導較

高下,她希望能發揮水準。

強,中大教練在賽場上參與不多,多

04

由球員主導,並自行溝通。 OV 另一位隊長馬樂容亦認同吳穎芝 的說法,指中大女籃訓練有系統,球 員質素高;相比之下,港大今年有多 主力球員畢業離隊,新人缺乏經驗, 05

03 港 大 女 籃 隊 隊 長 吳 穎 芝 表 示 今 年 中 大女籃隊實力不容忽視。 04 港 大 女 籃 隊 教 練 翁 金 驊 表 示 球 員 整 體性強及投入感高是致勝關鍵。 05 上 屆 學 界 冠 軍 港 大 女 籃 隊 正 為 比 賽 訓練及熱身。


拯溺港队夺佳绩 盼增资源吸人才 香港拯溺代表隊繼上年在世界錦標賽暨世青賽,取得歷史上第一面 世界賽金牌後,上月再以16金19銀21銅的佳績,在全國救生錦標賽成 為大贏家。政府每年透過體育資助計劃,向拯溺總會提供約470萬元資 助金,但有教練指港隊要進一步提升國際成績,仍需加強資源配套。 記者:李卓楠 林璟汶 歐陽卓然 編輯:李樂欣 蔡雅而 葉浩徽 版面編輯:古浚民

OCT / OURVOICE /

37


01

盧 霆 鍵 是 香 港 拯 溺 代 表 隊 男 子

溺需比游泳注重更多細節,例如穿著

會汲取上年荷蘭世錦賽的經驗,針對

隊 成 員, 於 今 年 全 國 賽 100 米 救 生

蛙鞋,帶著假人游泳時,由於負擔更

每位隊員的個人技術,制訂出「有質

板競速項目中獲得銅牌,亦曾在上屆

重,游泳技巧要求更高,需要注意泳

素」的訓練方案。李健聰透露,未來

世界賽奪得第八名。中學時代他初次

姿等細節,方可加快速度。

港隊將會參與日本舉辦的拯溺交流

接觸拯溺運動,機緣巧合下參加全港

賽,與世界各個強隊交手,讓港隊了

拯溺學界比賽,發現比傳統游泳項目

雖 然 拯 溺 在 香 港 並 不 是 熱 門 運

更加新奇有趣,例如多了蛙鞋和救生

動,但盧霆鍵對拯溺運動前途仍抱有

浮標等用具,變化更多。儘管剛剛在

信心,皆因隊中師姐女將黃學穎及吳

李健聰認為港隊技術已達到世界

全 國 賽 取 得 銅 牌, 盧 霆 鍵 卻 不 太 滿

翠華去年泳池拋繩賽奪金後,拯溺運

標準,女將去年奪金,足以印證港隊

意, 因 為 他 兩 年 前 曾 在 同 一 賽 事 奪

動開始獲得港人留意。他希望香港能

有實力奪取獎牌。但他強調,不會強

冠。港隊近年增加了不少有實力的新

仿效澳洲,因為當地人非常重視水上

求運動員奪得獎牌,因為澳洲、紐西

隊員,他希望可以爭取到代表香港出

活動,有人甚至視拯溺為國粹之一。

蘭及中國等地代表隊實力強勁,因此

戰世界賽的席位,取得更高名次。

不過,他亦明白,拯溺非香港政府的

港隊首要目標是突破自己,特別在自

重點培訓運動,所以首要希望政府能

身強項沙灘賽上。

重细节仿效澳洲

解現時各隊水平。

增加資源。

汲取经验求突破 談到拯溺運動的困難,盧霆鍵認

港 隊 明 年 將 再 次 出 戰 澳 洲 世 錦

為拯溺的器材比單純游泳多,起初熟

賽, 教 練 李 健 聰 明 言 港 隊 正 積 極 備

李健聰認為,若要與世界強敵抗

習 器 材 時 會 感 到 辛 苦。 技 術 上, 拯

戰, 務 求 再 取 佳 績。 他 強 調, 港 隊

衡,甚至超越他們,港隊需要更多資

02

03


04

05

源配套,吸納更多年輕有潛質的運動

發掘有潛質的年輕人,期望拯溺運動

地 認 為 拯 溺 運 動 只 與 救 生 員 有 關。

員。 他 指 政 府 雖 然 一 直 透 過 體 育 資

能發展成為主流運動。

她指由於拯溺仍未成為奧運會項目之

助計劃,每年定期向香港拯溺總會提 供 約 470 萬 元 資 助 金, 但 資 金 不 足

一,因此總會的短期目標暫時會放於

校园推广重青年

夠以引進更多先進器材作訓練。他慨

來年拯溺錦標賽上,強調是「重中之 重」。 OV

嘆:「拯溺運動始終不是熱門運動,

香港拯溺總會體育發展主任丘惠

所以政府投放資源難免較少。」

萍 指, 他 們 常 於 中 小 學 推 廣 拯 溺 運 動,亦歡迎學校邀請他們進行示範。

港隊成員多為學生,隊員往往花

她又表示,總會一直有舉辦分齡賽,

了不少時間上課,訓練時間亦因此略

讓八歲或以上的兒童嘗試接觸或認識

嫌不足。李健聰表示,要成為香港全

拯溺。丘惠萍表示,政府資助一方面

職 運 動 員 十 分 困 難, 尤 其 是 這 項 較

用於競賽資金、聘請教練及租用場地

冷門的運動:「我當然希望香港能仿

等恆常訓練,另一方面則用作推廣運

效 澳 洲 等 地, 有 更 多 全 職 拯 溺 運 動

動。她更透露,拯溺總會有意在下年

員,但香港始終對此項運動的支援不

度舉辦規模較小的海洋國際賽。

多。」不過,他對香港拯溺運動的未 來發展,仍保持正面態度,認為不少

丘惠萍又補充,總會未來將投放

人開始了解這項運動。拯溺總會定期

更多資源在青少年培訓上,希望讓社

到不同中學推廣,更舉辦學界比賽,

會大眾清楚了解這項運動,而非片面

拯溺竞赛项目基本规则 抛绳赛

模拟救生反应赛

01 沙灘跑賽是拯溺競賽項目之一。 02 教練李健聰指港隊正積極備戰,務 求再取佳績。 03 盧霆鍵指拯溺對參加者的游泳技巧 要求更高,需要注意泳姿等細節。 04 拯溺港隊屢獲佳績,出戰英聯邦拯 溺錦標賽與各國一拼高下。 05 拯溺港隊上月在全國救生錦標賽奪 得多面獎牌。

资料来源 : 拯溺竞赛手册

沙滩跑赛

45 秒內將繩拋向距泳池終點牆 12.5 米

四人一隊,出場次序抽籤決定。每隊各有

參賽者須在指定路線,跑 50 至 90 公尺

的隊友(溺者),並將其拉至泳池終點

兩分鐘時間處理突如其來的考驗。可利用

至終點線。終點裁判以參賽者的胸部橫

牆,溺者需雙手緊握繩索並只能踢水待

泳池內所有可用工具。七至十四名受過意

過終點線為準,同時雙腳要保持垂直姿

被拉回。如不成功,限時內可將繩收回

外訓練的人員會扮演受害者、旁觀者、泳

勢。參賽者不得使用人工起步器,但可

再拋接,不限次數。

客等角色,分佈於泳池四周或池中。溺者

用沙製造小沙丘作援助出發之用。

身邊也可能有復甦假人等待施救。

OCT / OURVOICE /

39


-Feature


By Jacky Chan OCT / OURVOICE

/

41


01

02

Founded in 2016, the students were studying for the Hong Kong Diploma of Secondary Education (HKDSE) when they decided to form a baseball team.“Baseball is a sport of teamwork. Whats better than playing with your friends and to see each other every week?” says Hei Lam.

The team name comes from their secondary school days. “We would go to a place called Room C during recess, to play or just to relax. This is the place where I had the idea to form a baseball team, and the name C-Room just came to mind,” Hei said.

It all started when Hei first posted a picture on Instagram looking for teammates, but only his secondary school classmates responded. They have been play together for a year now.

Despite the burden of the HKDSE, C-Room would practice regularly. “Our teachers advised us to prioritise study before baseball, but practicing actually helped relieve some of the pressure from [studying for the] HKDSE,” said Hang.

“Before joining the team, I had no knowledge of the sport except from playing the baseball-themed anime Cross Game and Touch. My teammates all graduated before me, and I want to play with them just like the old times,” said captain Hang Pon. For those who don’t know baseball is a popular sport in the United States, Japan and Taiwan. The sport is a bat and ball game played between two teams of nine players. Each team takes turns batting and fielding. The batting team scores runs by a player hitting the ball and running around a diamond pitch, touching four bases –first, second, third and home. Despite being athletic in secondary school, Fung Lam, who is a catcher, did not join any school team. “Looking back into my secondary school life, I realised that I wanted to compete and work hard for something,” he said. Now he is playing with C-Room.

As the only member to have had professional baseball training, Hei is also the coach. “As a pitcher, I feel unqualified to train my teammates in other roles on the team on a professional level,” he said. He further explains the restrictions when training with C-Room. “A standard baseball field has grass pitches, while we are training on soccer pitches. For instance, you cannot practice sliding when training, otherwise you will hurt yourself,” he added. Now, they can only focus on the basics like catching, throwing and fitness training. The team recently participated in Baseball Six held by Hong Kong Baseball Association and although the competition was relatively small, members were excited. “We were up against players of around 13, but they looked very well-trained and well-equipped. Before the game, we heard

one opponent said “we got this” and my teammates joked about leaving, then we decided to play our best,” Hei recalled. They ended up lost the first game and won the second one, so C-Room successfully qualified for the semi-finals. Yuen Ho, who plays pitcher, once watched a baseball match in Japan, and he was surprised that the whole community took the game so seriously. Looking at his team, he thinks there is more to C-Room. “Even after graduation we may have parted ways [by going to different universities], but we can see each other every week., C-Room is more than just a baseball team, as the team represents our friendship, and I still hope to see everyone in the years ahead,” Yuen said. During the interview, all the jokes suddenly turn to throwing and catching. A coach teaching teammates, who are playing side by side, and giving advice, “This is the second chapter of our youth, and our secondary school lives,” said Hang. OV

01 C-Room have played together for more than a year 02 Hei is teaching Yuen the technique of throwing

Adviser Ms Sandra Lowe Page editor Jacky Chan Photographer Keith Lau


-People

From to

one illustration 360K fans:

How did it all start? By Isabel Ng

A Hong Kong couple who have shared their romance on social media through the cartoon characters of “Dai Dai and Siu Mui” have won awards and in two years wooed 372,000 fans. In July this year, Dai Dai and Siu Mui published their second graphic novel –- Love at Every Station, which won the My Favourite Writer Award and the Best Graphics Book Award at the Hong Kong Golden Book Awards 2017. So how did this all start?

D

i a D ai

Siu M

ui

OCT / OURVOICE /

3


9 81 71 51

61

“No one had scolded me before and I had never thought that I would be the target of criticism. Now we have got

41

“Sometimes after posting graphics of me and Dai Dai being sweet and

31

After the Instagram page was born, her fans boosted her confidence and gradually she became more independent.

Siu said sometimes they would be criticised for copying some foreign graphic artists. “I used to have a heart of glass. When I got negative comments in the first six months since the page was opened, I cried a lot at home,” she said.

21

Two months after the pages were launched, Zhonghua Book Company was the first publisher to ask them to do a book.

When the couple's fame and popularity grew on the internet, some people would compare their graphics to that of other artists, and pointed out parts that were similar.“I hate being scolded for copying other artists,” said Dai Dai. “This is insulting,” Siu Mui added.

150cm

11

“I named the boyfriend cartoon character Dai Dai because it was a Taiwanese saying that meant ‘a good fighter’ in video games,” said Dai.

But change could also be a good thing. Before Dai Dai and Siu Mui were “born”, graphic artist Siu Mui said she had no confidence and relied heavily on Dai Dai. She was afraid that Dai might cheat on her or fall in love with other women.

“Their comments affect my creativity and I knew they were right. Therefore I started to reflect on myself.”

01

Siu Mui, a full-time graphic artist, draws the cartoons. The couple said the name of their pages “Dai Dai and Siu Mui” had no special meaning.

The company first approached them in March and told them the book would be published in October. But when it was nearly October, Siu discovered that her drawing style had changed a lot from how she was drawing the characters in the beginning. She then had to redraw everything, which she found a bit troublesome.

clingy, some readers would make comments saying something like ‘You can't be too clingy!’ or ‘Everyone should have their own space to do what they like,’” said Siu.

91

On January 6, 2016, Siu opened an Instagram page and posted all her drawings there. A month later, they had started their Facebook page.

Reflecting on the process, Siu said there were a lot of obstacles when producing the first book.

78

course. When they started dating, Siu started drawing pictures of themselves on dates and sent them to Dai on WhatsApp.

56

Dai Dai and Siu Mui met in an art


used to it and no longer get affected by them.” But not everything was smooth

sailing in their relationship – at work and at home. In March this year, Dai Dai and Siu Mui decided to collaborate with some big companies on an advertising campaign to promote their own dolls. Siu believed she would have had less stress because the companies would be responsible for the advertising campaign and she only had to take care of the drawings.

Within three months, Dai and Siu

discovered that there was a divergence of goals between the companies and them. Six months later, they quit the campaign.

“I had been under great pressure,

but now I am much happier than before, so I can do whatever I like,” said Siu.

The couple are extremely guarded about their privacy and prefer to remain anonymous. They even wear face masks every time they attend public events because they want their cartoon characters – Dai Dai and Siu Mui – to enjoy the fame . “We won’t take off our masks even though we have millions of fans,” Dai added.

one day. There is a Chinese saying: no flowers can bloom for a hundred days. Having readers is a bonus,” Siu said. OV Adviser Ms Sandra Lowe Pages Editor Yammi Lee Photographer Keith Lau, Terri Li Graphics Daidai & Siumui FB Page

Talking about the future, Siu said she had no big plans in mind at the moment as she had already achieved her dream –- publishing her own book. Now she wanted to cherish the time when she was still young and to do things she liked. “Never forget why you started,” she added. Having lots of money has never been her goal and Siu said she would be satisfied as long as she had an income enough for a living. “I won’t be sad when nobody reads my graphics

180cm

OCT / OURVOICE /

45


-People

Hard work seasoned into dexiterity The story of an old hand carpenter and his inherited skills By Hilda Leung

Born into a family of carpenters, Wang Zhao-Nan quit his day job and followed his family’s footsteps making traditional delicate wooden furniture with the influence of his Father, who always said, ‘Having expertise in a field is always better for the future.’ Being a carpenter for 33 years, Wang once was an apprentice to his father at the age of 17 and trained for more than three years in Quanzhou style. It is interesting that wood working in Quanzhou small pieces of dainty wood. Also, carpenters in Quanzhou make good use of Tang and Song Dynasty’s wood, which in high quality, and can last more than 100 years.

fascinating art works. Not only has he been called the “1st Da Dun Arts and Crafts Masters," he was also invited to be a tertiary institutions speaker.

He has won numerous awards, such as the 1st, 5th, and 6th National Arts Award and the traditional craft prize. Moreover, he has published many

First year training mostly involves physical work such as grinding and carrying wood boards under the sun, which developed patience. Also, students

As a novice, he needed to observe the teachers working process to improve. ‘'Son at home, student at work. Make the best of your role as a student,’’ said Wang’s father during training.

strive to improve their independent thinking and observation skills. Later, the stages of the apprenticeship means elevated expectations, and novices need to work independently and untangle problems by themselves. “In these two years, you will encounter the biggest challenges and failures. There is only one chance and you can make no mistakes. Carpenters strive for absolute accuracy, even the slightest errors are unacceptable,’’ said Wang. If Wang made mistake, his father will knock his forehead to make sure he


01

02

is listening and paying attention to his job. Wang thought that was a terrible experience. Undergoing three years and four months’ of tough training and countless effort, mature skill has built inside Wang. Carpenters spend most of the time training skills, however, Wang is a well-educated one and reads a lot. He has high expectations for himself. And his curiosity broadens his horizon and mind, allowing him to advance, “books are inspiring,” Chosen to be the only carpenter tossing the wooden divination tool, a ritual praying for omens from gods, Wang recently made a chair for the local sea Goddess, Sijie Matsu. It was a challenging moment as not even a slip can be made. Size, position, and dimensions must be precise, otherwise, it would be considered as disrespectful to the Gods. In Europe, people will pay a visit to furniture repair studio, which surprised Wang that traditional carpenters are being respected, while situation in Taiwan disappointing him. Therefore, he decided to gather skills between 1990s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traditional furniture technology.

nity is a huge step to success. Wang is also working as a part-time assistant professor of Taiwan Da-Yeh University to promote traditional culture to teenagers. He hopes to give teenagers a deeper understanding in the knowledge of tools and the materials through teaching them the classification of wood, history and measurement methods. This not only helps them to improve their skills but also the views and concept of the tradition. OV

03

01 The decoration on the side of the chair. 02 Wang with his recently made chair for the statue of Sijie Matzu. 03 The refined jointery connects all the pillar, fence and base of the chair. 04 Wang uses his set of tools, including hand planes of different sizes, for his woodcrafts.

Adviser Mr Clint Ettinger, Ms Sandra Lowe Pages editor Kelvin Ng Photographer Hilda Leung 04

After that, Wang published his first book about Taiwan traditional wood- making skills, he believes conscientiously taking every opportu-

OCT / OURVOICE /

47


黃仲鳴

霍詠儀

香港樹仁大學 新聞與傳播學系副教授

中文系四年級學生。 以文字餵養靈魂的平凡女孩。

白癡語言

太宰治《人間失格》:頹廢或墮落?

這是一個非邏輯的時代,這是一個反智的時代,這是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初次接觸這部小說的時

一個非理性的時代。非邏輯、反智、非理性,養成了一大

候,我是深深地被這一句話震懾住了。我不敢妄然推論這

群的白癡市民。

部著作是否作者的半自傳,但是,圍繞全書三個手扎的內

一九六0年代,臺大的殷海光教授培育了一班崇尚邏

容,故事的主角大庭葉藏為了逃避現實而選擇自我放逐,

輯、理性的學生,其中不少是香港僑生,學成歸來後宣揚

頹廢可能是一種選擇,而墮落是一種被選擇。

「殷學」。我相熟的有羅業宏、黃展驥;他們是大哥哥,

在《人間失格》裡,說實話,大庭葉藏的想法並不難

我是小弟弟,與他們過從甚密。其中的黃展驥,開口謬

以理解。為了取悅他人而努力地偽裝自己,扮演著小丑那

誤,閉口謬誤,月旦時人所言所語,力指不合邏輯,力斥

種滑稽的角色,以一種演員的身份去尋求認同,過份壓

謬誤;可惜前年已老去,假如生在當世,一定指出高官議

抑,最後演變成一種惡性循環——無法擺脫這種精神上的

員、土豪鄉紳所言非邏輯。近日最聞名的「金句」是「沒

痛苦。

有領回鄉證的是港獨」、「殺」是「煞」的語言混淆。這

「膽小鬼連幸福都害怕。碰到棉花都會受傷。有時也

是「白癡語言」而非「反智語言」。

會被幸福所傷。我想趁自己還沒受傷前,急忙就此分道揚

在影視媒體上有一詞語,初聽時的感覺是「有冇搞

鑣,於是我又以慣用的搞笑製造煙幕。」完成《人間失

錯」;再聽時禁不住嘿嘿冷笑;再再聽時已憤怒非常。那

格》這部作品之後,不久,太宰治選擇了自殺,這也是最

些編劇、導演簡直當觀眾是白癡。

遭人詬病的地方。

這個詞語是「站住」。

有人說:「為什麼有些人有勇氣自殺,而沒有勇氣去

一班兇徒追殺某人,在後不斷呼喊著:「站住」。

面對現實?」我認為,這種指責也是最殘忍的一種指責。

警察追捕逃犯、匪徒時,一路追一路猛叫:「站住」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每一個人能夠承受的程度也是

不同的,像大庭葉藏這種人,也許恰恰比旁人都要敏感細

大家不信,追劇看電影時留意、留意。被追殺者如果

膩一些……

「站住」,匪徒聞言果「站住」,後果會如何?被追殺者

雖說如此,在面對困難的時候,自己的心態還是最重

會「站住」受戮,匪徒會「站住」被擒。

要的。不妨到圖書館借閱《人間失格》,有時候生活帶給

這是「反智語言」,不思考的觀眾久而久之便成了白

我們的苦難會比想像中的多,「面對」卻是一個重要的人

癡。

生課題。

黃展驥有綽號叫「謬誤黃」,專挑日常事來批判一 番。其人思想清晰,談問題、說文字,常以邏輯作為武 器,與他辯駁,往往被他抓著辮子不放。有了這套思想方 法,我們俱不是他的對手,加上其時年輕識淺,每遭詰難 駁倒,真個是「又愛又恨」。日積月累這些「謬誤」,他 終於出版了一部《謬誤與詭辯》,成為暢銷書。

columns

最後一葉

不正則鳴


短期租約

藍色深海日記 王琪

費七

喜歡忽發奇想,用文字表達自己。 骨子裏一半是文青,另一半隨你定義。

厚着臉皮踩入雜誌,再次代筆。

有一種朋友叫做「中學同學」

勿把政治帶進球場

中秋節。靜候已久的中學朋友群組,再度響起聚會的

香港球迷在國際賽前噓中國國歌似乎已是例行公事。

呼聲。雖不如以往般熱鬧非常,但仍沿襲著「呼朋喚男

港隊對老撾的友誼賽如是,足總高層和政府高官事後「苦

友」的傳統。

口婆心」勸球迷,為港隊利益著想不要再噓,結果對馬來

長大了,時常問自己,什麼是真正的好朋友?大概在

西亞時噓聲得更大。不禁讓人想起電影《潛行兇間》中的

青春期的時候,好朋友就是生活中數一數二重要的角色。

一段對白:

你們生活在同一個時間和空間下,彼此依賴,彼此陪伴, 偶爾吐糟,亦會如戀人般「相愛相殺」。

「當我跟你說:『不要想起大象』,你想起甚麼?」

當時最流行的是一起拍貼紙照。現在貼紙相機亦差不

「大象。」

多滅絕,可是家裡那些發黃的「青春印記」仍然保存妥 當,厚厚的一疊。

人心底總有一絲反叛基因。本來對某件事情全無興

這一群朋友中,總有瘋癲率真的人,每每都在搞氣

趣,但有人煞有介事對你說不要做,就算不是「包拗頸」

氛;有像父母一樣的「照顧者」,考慮總是細心周全;也

偏要做,起碼也想了解為何不能做。最明顯例子,莫過於

有傻氣可愛的傢伙,行為和話語總是成為「笑點所在」;

前特首於《施政報告》提起《香港民族論》,結果平平無

當然更少不了一兩個被戲稱為「女神」的存在。

奇的小書轉眼便賣斷市。街頭巷尾的人看看着着,港獨思

隨著歲月的變遷,你們不再在同一個時間和空間下生

潮就由此而起。

活。很多很多的事情你都開始自己去經歷,或者說和你經

自知不受人歡迎的,就更應少說話,免得弄巧反拙。

歷人生的人已不再是他們。儘管如此,你的內心還是為他

莫說足總主席、副主席不知自己討厭,近年他們到球場頒

們保留了一份特殊的位置。畢竟,你們是共同成長過的

獎時,每當大會叫出他們的名字,緊接的總是球迷「問

人,你們是見證對方成長的人啊。

候」之聲。但足總又總要有人頒獎,結果手下唯有以「足

那些青春的少年時期,性情裡的好壞美醜,幼稚無

總代表」稱之。如果理直氣壯,又何必如此鬼祟?要表忠

知,甚至脆弱和狼狽不堪,都曾見過。但是,那都不再重

撈政治本錢很容易,但有時不說反而更好。規矩沒有強制

要。因為,你們都在慢慢地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是的,

國賽前要播國歌,播與不播其實是政治選擇,說勿把政治

慢慢地。

帶進球場,足總應先以身作則。

時至今天,你們不再「無事常相見」,也沒有經常刻

至於口口聲聲「噓國家會累港隊被罰閉門作賽,對本

意問候對方。你們有的已步入社會泥潭,有的正奮力走向

地足球發展並無好處」的高官,請撫心自問,收回石門傑

畢業的羊腸小徑或康莊大道。

志中心地皮建屋對本地足球發展又有甚麼好處?

好不容易,這一天,你們見面了。仍說著中學取笑對 方的梗,重複著萬變不離其宗的話題……可是卻好開心 呀。 此刻,你們坐在鱡鰂魚涌公園的海傍。吃著至愛的冰皮 月餅,水果酒的濃度使她微醺。清冷的銀輝下,是一輪拍 照瘋笑的女生。再次經歷同一時間與空間。那一群人的歡 樂,一如既往。 有一種朋友,叫做「中學同學」。 OCT / OURVOICE /

49




第 十 七 年 第 五 期 十 月 號

「家長的心態不變,即使有更好的教育模式,他們都不會付諸實行, 因為他們很擔心小朋友讀不上大學。」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