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仁聞報》12月號

Page 1

作為新聞系學生,學生報一定要有。香港傳統媒體, 是一個很特殊 的存在。現在只是多了一點想法,多了一點特性,人卻仍是傳統紙媒 出身。在香港想只以內容取勝,是很困難的。網媒其實比紙媒更辛苦 。當讀者習慣了, 慣性讀者越來越多,就可以有更 多嘗試與改革。編輯都很大壓力,要一直追著數字工作。作為 新聞系學生,學生報一定要有。香港傳統媒體, 是一個很特殊的存 OUR VOICE 在。 現在只是多了一點想法, 多了一點特性,人卻仍 香 港 樹 仁 大 學 新 聞 與傳播學系編輯委員會出版 是傳統紙媒出身。 在香港想只以內容取勝,是很困難的。網媒 二 零一八 十二月號 其實比紙媒更辛苦。當讀者習慣了,慣性讀者越來越多,就可以有更 多嘗試與改革。 編輯都很大壓力,要一直追著數字工 第十四期 作。作為新聞系學生,學生報一定要有。香港傳統媒體 , 是一個很特殊的存在。現在只是多了一點想法,多了一點特性, 人卻仍是傳統紙媒出身。在香港想只以內容取勝,是很困難的。網媒 其實比紙媒更辛苦。當讀者習慣了,慣性讀者越來越多,就可以有更 多嘗試與改革。編輯都很大壓力,要一直追著數字工作。作為新 聞系學生,學生報一定要有。香港傳統媒體, 是一個很 特殊的存在。現在只是多了一點想法,多了一點特性,人卻仍是傳統 紙媒出身。在香港想只以內容取勝,是很困難的。網媒其實比紙媒更 辛苦。當讀者習慣了,慣性讀者越來越多,就可以有更多嘗試與改革 。編輯都很大壓力,要一直追著數字工作。作為新聞系學生,學生報 一定要有。香港傳統媒體, 是一個很特殊的存在。 現在只是多了一點想法,多了一點特性,人卻仍是傳 統紙媒出身。在香港想只以內容取勝,是很困難的。網媒其實比紙媒 慣性讀者越來越多,就可以 更辛苦。當讀者習慣了, 有更多嘗試與改革。編輯都很大壓力,要一直追著數字工作 。作為新聞系學生,學生報一定要有。香港傳統媒體, 是一個很特 殊的存在。現在只是多了一點想法,多了一點特性, 人卻仍是 傳統紙媒出身。在香港想只以內容取勝,是很困難的。網 媒其實比紙媒更辛苦。當讀者習慣了,慣性讀者越來越多,就可以有 要一直追著數字 更多嘗試與改革。編輯都很大壓力, 工作。作為新聞系學生,學生報一定要有。香港傳統媒體, 是一 個很特殊的存在。現在只是多了一點想法,多了一點特性,人卻仍是 傳統紙媒出身。在香港想只以內容取勝, 是很困難的。 網媒其實比紙媒更辛苦。當讀者習慣了,慣性讀者越來越

12

榮 辱 互 見

紙 媒 入 網 絶 境 求 生


十二月號

目錄 4

不談形式 質量取勝 傳媒鬥法十八年

41

14

一眼關百人 前線乏經驗 機場體溫篩檢有待改善

44

18

缺資源  乏協調 台灣小黨突圍求生

47

25

快攝台灣 藍綠變天

29

院舍輪候無期  照顧壓力倍增 智障雙老家庭孤立乏援

34

麥家樂異鄉交響夢 指揮香港樂章

38

玫瑰痤瘡突紅 勿與暗瘡混淆

OUR VOICE

12

香 港 樹 仁 大 學 二零一八 第十四期 新 聞 與 傳 播 輪椅上舞動 傷健間共融 學 系 編 輯 唱片騎師掌控夜場聲影 委 員 會 出 樹仁傳播節「破繭」 版 裝備學生闖寒冬


編者的話

香港樹仁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 編輯委員會出版 地址

香 港 北 角 寶 馬 山 慧 翠 道 10 號香港樹仁大學教學大樓地 下 209 室

告讀者

電郵

syuourvoice@gmail.com

網址

http://jmc.hksyu.edu/ourvoice/

電話

2806 5134

《仁聞報》由2019年起,改為雙月刊,並會加強仁聞報網站的內容。

仁聞報編輯委員名單

社長

陳靖祺

《仁聞報》網站和雙月刊會繼續以深入報道為主,服務讀者,並繼續為

總編輯

李翌成

新傳系學生提供新聞實習機會。

副總編輯

黃翠嘉 崔嘉兒 余穎恒

2018年12月

攝影主任

江珮麒

常務秘書

李詩慧

發行經理

吳少琪

版面編輯

歐嘉俊 蘇潁琦 溫 晴 馮家淇 譚栢妍 呂穎姍

傳訊經理

羅泳思 林芷晞

美術總監

廖浩曼

資訊科技經理

張曉欣

顧問老師

鄧傳鏘 Ms. Sandra Lowe

封面設計

廖浩曼

督印人

Communication and Voice

印刷 承印

皓天印務 The Print 香 港 九 龍 深 水 埗 順 寧 道 265277 號日輝大廈 7 樓 H 室

每月發行 1,000 份

徵稿 本報歡迎讀者投稿。文章題材內容 形式不限,字數約四百字左右。作 品刊出後,將致薄酬。本報不接受 已發表或一稿兩投作品。作品如在 三個月內未獲通知採用,作者可自 行處理。本報有權修改稿件內容。


封 面 故 事

傳媒行業由上而下都不信任紙媒還有未來,在互聯網衝擊下,紙媒無例可守,唯有擺脫形式框架,以營 銷策略與報道內容爭勝。曾為雜誌龍頭的《壹週刊》守不住紙,全面轉型網媒,只得恪守編採方針。《南華 早報》仗賴阿里巴巴資源,以雲計算分析讀者需求,革新報道營銷策略。紙媒迎合互聯網,網媒領頭者卻回 到紙本,以非主流內容在傳媒業界中爭勝。回顧過去十八年變遷,紙媒入網兵不血刃,如今初見果,卻不知 是福是禍。 記者:呂穎姍  馮家淇  譚栢妍 編輯:李翌成 攝影:江珮麒  呂穎姍 版面編輯:馮家淇  譚栢妍


「當時規模很小,老師找幾位同 學就去做。」《仁聞報》創刊號總編 輯 胡 巧 媚(Jessica) 回 想 在 2000 年 創立時,一切匆忙,不見方針。 對話跨越 18 年時空,期間香港 傳 媒 歷 經 無 數 變 遷, 唯 一 不 變 相 信 是「 紙 媒 已 死 」 一 句, 歷 久 不 衰。 Jessica 翻看創刊號,比較如今版面, 僅 有 人 物 專 題、 港 聞 及 副 刊 仍 然 不 變, 其 他 版 面 在 歷 代 變 革 中 變 遷, 已 不 再 留 存。 相 對 現 在 資 訊 發 達, Jessica 指 二 十 年 前 採 訪 很 多 局 限, 「 當 時 還 是 28K Modem, 用 電 話 線

巴巴擅長的大數據與雲計算協助報道

為主的編採模式已成無法逆轉的大

連線上網,手提電話也不是容易有,

推銷,衝擊傳媒行業。

勢,如今紙媒該如何定位、報道的取 勝策略、與網媒間又應如何自立,成

要找一個受訪者都很難。」   網媒發展得風生水起,至少七間

時移世易 傳媒變遷

如今每個傳媒人心中疑團。

網 媒 應 運 而 生, 僅 一 間 網 媒 倒 閉。 數 算 網 媒 代 表,「 香 港 01」 必 為 其

《仁聞報》經歷十八個年頭,由

Jessica 在任時期,傳媒生態與現

中,前總編輯龍景昌在創刊時,向傳

月刊報紙轉型為雙月刊雜誌,刊物由

今大不同,編採模式亦大相徑庭。千

媒行業與香港社會聲言「是時候改變

學生驅動,更應有屬於當代學人的高

禧年的《壹週刊》發行量約有 15 萬

了」。他曾經以倡議型媒體定位「香

眺遠矚。未來會迎合互聯網大勢,嘗

本,為業界龍頭霸主;《南華早報》

港 01」, 期 望 推 行 社 會 革 命, 製 作

試發展網上版,在資訊爆炸的年代尋

並 未 確 立「 數 碼 為 先 」 策 略, 郭 孔

深度報道,最後卻又失望離開,連同

覓 專 題 報 道 定 位。「 作 為 新 聞 系 學

演仍是報館主席,每週平均發行量達

其 他 資 深「 香 港 01」 記 者 與 編 輯 另

生,學生報一定要有,是他們的第一

11 萬 份; 市 面 不 見 免 費 報, 甚 至 連

立門戶,創立《就係媒體》。離開原

步,出到(社會)才學習,就不知道

第一批網媒都未誕生。報紙、雜誌、

因無非網媒太快,停不下來,讓人無

自己學得對不對。」網媒與紙媒同樣

電台、電視台為主流媒體,亦是群眾

從思考該如何改變。

為現今主流媒體,媒介既有差別,報 道內容亦應不同。

接收新聞的主要渠道。   當年新聞報道效率雖高,卻亦從

留紙或入網 廿載數不清

本報正值發展分水嶺,本期封面

未 如 今 般, 報 道 出 街 以 分 鐘 計 算。

不少人極力保留紙本,說不清理

以「紙媒入網」為題,邀請《壹週刊》

18 年 間, 至 少 八 間 紙 媒 誕 生, 卻 亦

據,只為一份情意結,「紙本特別在

總 編 輯 麥 景 慶、《 南 華 早 報 》 總 編

有八間紙媒停刊,當中包括叱咤一時

於質感及顏色,印出來就是這樣,但

輯 譚 衛 兒 與 數 碼 編 輯 Laura Warne,

的《壹週刊》,總編輯換了七代,今

你在每個螢幕上看都不一樣。」數碼

以 及 前「 香 港 01」 總 編 輯, 現「 就

年初銷量僅兩萬份,最後由麥景慶接

編 採 模 式 在 Jessica 眼 中, 無 法 取 代

係 香 港 」 總 編 輯 龍 景 昌 專 訪, 回 顧

手,全面轉型網媒。《南華早報》同

百年傳媒業的所有價值,社會中總有

2000 年 至 今 18 年 的 媒 體 生 態 與 變

樣朝網媒方向轉型,紙本雖得留存,

人會追求相片、設計及排版質素,而

遷,看清未來紙媒與網媒間的矛盾與

編採模式亦已劇變,以新投資者阿里

非過目即忘的即時新聞。然而以數碼

共融,尋覓新傳媒生存之道。 OV

DEC / OURVOICE /

05


2018 年, 紙 媒 繼 續 入 網。 曾 為

相隔六年,《壹週刊》才開始發

豪。」每次《壹週刊》出版,編輯部

紙 本 雜 誌 皇 者,1990 年 創 刊 的《 壹

展網上版,至 2015 年,母公司壹傳

最好奇的就是讀者反應,但記者總不

週刊》亦於今年 3 月,因收支不均,

媒已須承認印刷媒體前景非常不現

能夠到每個報攤詢問,因此出了行內

背負龐大赤字下,被迫轉型網上版,

想,決定把《壹週刊》與集團的其餘

知名的「鋤書會」。每週舉辦一次,

結束 28 年紙本生涯。

兩本雜誌合併出版。兩年後,雜誌更

會內眾人猛批,將記者自豪的報道貶

一 度 面 臨 賣 盤, 以 償 還 債 務。 終 至

得破碎,卻又令報道變得更近讀者口

1991 年 時,《 壹 週 刊 》 憑

2018 年 3 月 15 日,《 壹 週 刊 》 迎

味,更知社會需求。

75,000 發 行 量 成 為 全 港 讀 者 人 數 最

來紙本最後一期。此刻,麥景慶走馬

高 的 雜 誌,1995 年 發 行 量 更 超 過 一

上 任, 在《 壹 週 刊 》 拼 搏 21 年 後,

麥景慶從記者走到副總編輯,最

倍 達 162,521 份, 讀 者 高 達 106 萬

眼見六代總編流轉,終於輪到自己從

難忘版面設計,「每期最煩就是想開

人。 壹 傳 媒 非 執 行 主 席 蔡 一 堅 評 價

黃麗裳手上接過總編輯一職,成為網

版大相、大題該是如何、第一個跨版

《壹週刊》最輝煌時,一年收入可達

媒年代的首位總編輯。

版面如何設計、放多少相片、寫多少

一億港元,「分花紅都分到笑」。   創刊後聲勢凌人,隨即成為雜誌

字……最重要是(讀者)打開一刻,   大半年過去,麥景慶手中的《壹

要有感覺,這決定生死。」他笑言報

週刊》改變了少許,又保留了少許。

道印刷後無法變動,每次都猶如「下

龍頭,如今卻被迫結束紙本,當中負 面 因 素 不 少, 前 總 編 輯 張 劍 虹 就 曾 以 2008 年作為歷史轉捩點。這年互

注」。「Hit 中就好快賣完,Hit 不中

每晚凌晨「鋤書會」

就滯銷,非常考眼光。」

聯網發展急速,主流媒體業務首當其

1997 年, 香 港 正 值 多 事 之 秋,

《壹週刊》如今轉型網上版,賭

衝。當年《壹週刊》發行量已連跌接

《壹週刊》剛出版六年餘,已成本港

博 仍 在 繼 續, 不 過 賭 局 並 非 每 週 一

近 十 年,2008 年 上 半 年 每 週 平 均 發

雜誌龍頭,讀者數量近百萬人。在此

次,而是每日凌晨 12 點就要買定離

行量跌至 128,445 份,相較 1995 年

盛世下,剛畢業不久的麥景慶加入編

手。《壹週刊》管控網頁版與應用程

發 行 量 最 高 峰 時 的 162,521 份, 情

輯 部。「 以 前《 壹 週 刊 》 好 難 入,

式 版, 更 新 速 度 遠 超 以 往。 與 紙 媒

況並不理想。

要 行 內 精 英 才 能 進 入, 所 以 會 好 自

時代相比,編採壓力因而更大。「現


( 編 採 ) 速 度 快 了 很 多, 但 讀 者 要 求 也 未 變, 下 的 功 夫 亦 要 一樣,網媒其實比紙媒更辛苦。 時一日有幾百萬點擊量,最高有 600

底故』,報紙不會做,是雜誌用大量

都 會 有 讀 者 來 讀 報 道, 當 讀 者 習 慣

幾萬,影響力更勁。」

時間累積。以前印在書上,如今讀者

了,慣性讀者越來越多,就可以有更

未必看得到。」在年初架構重整後,

多嘗試與改革。」

過往作為紙本記者,麥景慶難

編輯部只剩下約 50 人,難以面面俱

以了解讀者口味,現時單憑點擊率已

全,重推經典故事更被質疑為過渡,

知報道吸引力,「鋤書會」仿似每日

掩 蓋 能 力 不 足, 對 此 他 搖 頭 反 駁:

舉行。「以前星期三出版,編輯部最

「並非因為人手不足。(包裝經典報

起 初 談 到《 壹 週 刊 》 轉 型 網 媒

忙就是星期一和星期二,其他時間做

道)功夫都多,又要重新找資料,又

時,麥景慶以迎合讀者口味與網上版

採訪。現在最忙是凌晨 12 點,因為

要 製 片, 錄 製 旁 白, 投 入 的 資 源 好

更 環 保 來 解 釋 轉 型 好 處, 然 而 近 21

重頭故和專題一定 12 點出,一小時

多,反而是因為讀者喜歡才做。」

年紙本生涯,始終有點不捨。「做了 20 年《 壹 週 刊 》, 都 會 覺 得 若 積 累

後就已經知反應,如果報道不受歡迎 就要即刻調動。」

不捨紙本 認真做網

面對眾多網媒,經典報道亦不會

下來的報道消失,很不值得。」

是《壹週刊》唯一突圍之策,麥景慶   由凌晨至清晨七點,麥景慶已能

決 定 先 站 穩 陣 腳, 專 心 經 營 擅 長 報

「從來競爭對手只有自己,看行

從累積點擊率掌握反應,直到大部分

道。「一個團隊專攻一樣事情只會越

內做深度報道,一時間亦想不到有其

讀者醒來,眼前已是被安排好的「菜

做越好,就像日本拉麵店,一直專心

他同類對手。」《壹週刊》從創刊至

單 」, 由 頭 盤 至 甜 品, 樣 樣 務 求 稱

做好某幾碗拉麵就夠。要問自己那幾

今, 向 來 以 偏 鋒 取 勝。 儘 管 歷 經 賣

心。「(編採)速度快了很多,但讀

項最強,然後就專注做好,令讀者有

盤、停紙、轉網,如今轉至麥景慶手

者要求也未變,下的功夫亦要一樣,

強 烈 印 象, 當 想 看 某 個 範 疇 的 報 道

上,即使《壹週刊》變化劇烈,卻也

網媒其實比紙媒更辛苦。」

時,看《壹週刊》就可以。」

留住了編採價值。 OV

專注強項取勝

網媒求量求快,以點擊量為決勝 關鍵,麥景慶同樣認同收視重要,卻

過 往《 壹 週 刊 》 擅 長 以「 踢 爆

不是唯一取決因素。「報道除了點擊

故」、專題報道與財經報道,每篇報

率亦要估計影響性,例如經濟報道好

道均需大量人手與時間才能完成,轉

難有高收視,但影響力高。如果沒有

型網媒,麥景慶強調定位不變,「現

影 響 力, 就 只 是「 高 登 」, 沒 有 意

在(報道)會更集中《壹週刊》一向

思。」不講點擊率就等同不談商業,

強項,」他續言,「轉網媒後會強調

麥景慶相信就算重視報道質素,亦能

經典報道,例如以前做過的『富豪起

夠尋得生存空間,「現在每到 12 點

DEC / OURVOICE /

07


今 年 2 月 初, 銅 鑼 灣《 南 華 早

館。過往《南早》以紙本為主,雖在

責設計印刷版,無須撰寫報道,只會

報》新總部內,140 個電子屏幕同步

千禧年後逐步推出網頁版,但從未轉

將網上報道放置到印刷版上。編輯部

啟動,將一切報道實時網絡監控。編

型似今。「你猜猜《南早》主要讀者

分為三邊,各自獨立地合作。

採 思 路 由 網 出 發, 報 道 悉 數 入 網,

群在哪裡?是美國。」美國讀者約佔

記者每日上載稿件,編輯即時調整報

整體三成,相當於本港讀者比率,其

道 編 排, 因 此 新 編 採 模 式 運 行 過 半

餘 分 佈 於 亞 洲 與 東 南 亞 地 區。《 南

年,社交網絡上處處見蹤影。「所以

早》在年初轉型國際網絡媒體後,報

新編採模式下,每篇報道均會在

編輯都很大壓力,要一直追著數字工

道就能以互聯網打通地域界限,觸及

網上版發佈,《南早》將互聯網生態

作。」總編輯譚衛兒在談笑間,推行

海外地區。

簡單分成三層,成報道在網絡出版後

社交媒體精準分發

的分發制度。譚衛兒介紹指,報道會

《 南 早 》 過 往 114 年 間 從 未 嘗 試 的   早在兩年半前,《南早》便已開

先在《南早》屬下平台發佈,包括網

始 變 革 編 採 模 式。2016 年 阿 里 巴 巴

頁版、手機應用程式、新聞信、播客

新總部以外國初創科技公司為藍

完 成 對《 南 早 》 的 收 購, 數 碼 編 輯

等,其後就會發佈至社交網絡上。

本設計,編輯部會議桌位處總部第一

Laura Warne 回 顧 指, 阿 里 巴 巴 投 資

層中心,全部記者都參與其中,「每

大幅增加報館資源、提升科技水平及

「我們每個早上都會開會,社交

天早上各部門編輯都要出席會議,首

員工質素,並容許編輯部重構編採模

平台編輯與網頁版編輯向我報告每天

先會講及的是前晚網頁版流量與國際

式, 確 立 以 數 碼 為 先(Digital-first)

會 發 佈 的 內 容。」 譚 衛 兒 形 容, 社

大事。」相較免費供應啤酒的內部酒

編採方針。

交 平 台 包 括 Youtube、 臉 書、 推 特、

數碼編採模式。

Instagram 與 Snapchat 等, 內 容 均 由

吧、數十部可隨便接上不同電子器材 屏幕,與新聘請回來專門研發網頁設

「三年前,《南早》編輯部工作

編 輯 主 導。 編 輯 如 Laura 會 選 擇 不

計的人員,百年報業留下的遺產就剩

模式、會議、各部門與出版時間仍專

同 題 材 報 道 上 載 至 不 同 平 台,「 例

下置於總部中央的德國印報機。

注 於 紙 本 需 求。」Laura 形 容 編 輯 部

如臉書讀者尤其對中國與亞洲政治

改變劇烈,《南早》在兩年半內從世

感 興 趣,Instagram 讀 者 較 多 為 香 港

界 各 地 招 聘 約 100 名 員 工 以 適 應 網

人,因此多會上載香港生活照片。」

媒定位,現時編輯部專注網上報道,

Laura 亦 指,《 南 早 》 轉 型 後, 環 球

《南早》主力在港報道中國新

另有小組主導社交網絡內容發佈,以

讀者大幅增加,因此未來仍要繼續開

聞, 並 成 香 港 最 具 影 響 力 的 英 文 報

及不足 30 人的印刷版小組,主力負

拓更多平台,適應轉變。

數碼為先 編輯獨立合作


第三層便為搜尋引擎結果,譚衛 兒以結果排序先後決定勝敗,「如果

更有國泰航空、太平洋咖啡、電訊盈

早》將期望擴展播客發展空間,尋找

科及 I.T 等。

更多合作夥伴。

你打一個關鍵字:中美貿易戰,《南 早 》 報 道 在( 搜 尋 結 果 中 ) 最 前,

2018 年 10 月 22 日,《 南 早 》

阿里巴巴執行副主席蔡崇信曾表

那你就成功了。」編輯部內有編制人

公開測試新版網頁版首頁,主打以人

示,《南早》被收購後三年,著重增

手,每天研究報道在各大搜尋引擎中

工智能配合「內容推薦」功能,讓讀

加關注中國的英語圈讀者量,盈利要

的表現,從關鍵字到報道題目,無一

者更直接閱讀感興趣的報道。當被問

以十年以上為單位考慮,而 Laura 則

不作控制。

道此功能會否縮窄讀者閱讀不同新聞

透露,《南早》明年開始將推出可持

時,Laura 表 示 此 功 能 仍 在 測 試, 而

續經營的營運模式,但未解釋詳情。

人工智能計算推送

當日報道與深度報道會由編輯小心選 擇,編採方針依然不變。

傳 統 紙 本 出 街,Laura 要 取 得 讀 者回應難度頗高,但在網絡發佈報道 後,編輯部就更容易分析讀者喜好。

「過往電視台新聞部會留意收視 率,報紙亦會注重發行量,這些模式

「時代已經過去了」

令報館處於被動,但這個時代已經過 去了。」譚衛兒看未來傳媒,重點在

「資料分析小組會檢視讀者行為、參

未來《南早》仍會有不少發展計

於與讀者互動,百年紙媒變遷成領先

與度、所處地區分佈、喜愛報道、被

劃,包括從手機即時通訊軟件出發,

全港的網媒,重點在於計算。互聯網

分享報道以及搜尋引擎結果表現等。

研究將報道置入其中。譚衛兒指,現

並非僅為一個載體,而在於人如何運

資料會被編輯部全員檢視,用作制定

今有不少讀者以微信或 Whatsapp 閱

用技術。《南早》轉型變遷,價值應

編採策略,改善現有讀者體驗,並擴

讀新聞,在香港以外市場仍有不少發

不止於新總部的德國印刷機,但又會

展新讀者群。」

展空間。Laura 亦透露,2019 年《南

是 140 部電子屏幕內的數字嗎? OV

在取得讀者資料後,《南早》會 依賴人工智能技術處理,將讀者「最 想要」的報道自動呈現眼前。阿里巴

過往電視台新聞部會留意收 視率,報紙亦會注重發行量, 這些模式令報館處於被動, 但這個時代已經過去了。

巴旗下雲計算平台阿里雲為《南早》 提供雲計算技術,亦是香港最大的公 共雲供應商之一,客戶不僅有媒體,

DEC / OURVOICE /

09


「你覺得甚麼才是傳統媒體?」

到媒體本質」,重新在社會中建構議

台。「 香 港 01」 聘 請 過 千 名 記 者,

題的想象空間。

是本港少數有能力主打即時與專題報

「你漏了兩個字,是香港傳統媒 體,這是一個很特殊的存在。」

道的網媒。正當報館發展正茂,始見

互聯網催生圍爐取暖

發展規模,龍景昌卻決定在今年 5 月 31 日離開「香港 01」。

紙媒與網媒於龍景昌來說,兩者

紙媒被劃分為傳統媒體,招人懷

並 非 對 立 存 在, 亦 不 應 只 是 形 式 不

念,而網媒則被認為是新興媒體,受

網媒刊登報道以分鐘計算,編輯

同,兩者有本質區別,從寫作方式以

盡寵愛。剛好,龍景昌兩樣亦試過,

部全體上下以速度為決勝法,以單一

至內容定位都應當截然不同。「(以

深明承載內容亦應不同。「面盆用作

立場思考報道內容,就能夠快速處理

前)香港紙媒對互聯網的認識十分初

洗面,水杯用作飲水,你不會用面盆

稿件。主流媒體普遍存有編採立場,

階,唯有將報紙內容電子化,現在只

飲水,用水杯洗面。」

報館會分析讀者喜好,並傾向撰寫滿

是多了一點想法,多了一點特性,人 卻仍是傳統紙媒出身。」

足讀者喜好的報道。從頭版、大題、   抱持著對互聯網的理想,他放棄 擔任了二十年的《明報周刊》總編輯

引言、內文,至版面設計、報道編排、 報章風格,都務求吸引讀者眼球。

龍 景 昌 從《 明 周 》 做 到「 香 港

一職,並在 2015 年開始率領「香港

01」, 如 今 拉 大 隊 在 紙 媒 寒 冬 中 創

01」, 締 造 網 媒 的 盛 世。 如 今「 香

「香港 01」亦要注重商業需求,

立紙媒《就係香港》,於不少人眼中

港 01」、《 蘋 果 日 報 》 與「 東 網 」

在 企 業 理 念 中,「 香 港 01」 表 示:

是「反其道而行」,他卻覺得是「回

分庭抗禮,成最多港人瀏覽的網媒平

「我們以大數據驅動內容,以知識與


科技帶動多元化生活,推送最合適的

製作公司,協助廣告客戶製作並傳銷

明 白 的 事 情, 又 牽 涉 到 他 的 自 信 心

資訊予受眾,保證讀者『不斷看到最

廣告予讀者,《一條》亦以製作精良

時,就更加難(改變)。」

喜愛的內容,也不會錯過最重要的資

的短視頻,打入讀者市場,嘗試以多

訊』。」互聯網常態「讀者會逐漸喜

媒體取勝。

歡圍爐取暖,能夠讀到的東西會越來 越少,價值觀變得越來越保守。」

新媒體轉型取勝

記者與編輯習慣求快貪新,不會 要求自己在特定範疇上有多少造詣。

「 香 港 01」 龍 景 昌 任 內 逐 漸 轉

心態令編採模式難以變革,就算媒體

型,從純粹新聞機構,變為互聯網公

從 紙 本 轉 為 網 上, 報 道 方 式 並 無 二

司,提供服務予消費者,建立屬於自

致,仍以效率為主,而非深度報道。

己的網絡生態。「純粹媒體的價值在

過往媒體作為「中介」,將報道

哪裡呢?對我而言,到最後就只剩下

「傳統媒體要快,記者到記者招

通過紙本傳達至讀者,而龍景昌亦認

流量。」他嘆言,「在香港想只以內

待會聽畢全程,之後找一個人評論,

為中介功能正是傳統媒體富有價值之

容取勝,是很困難的。」

這就是傳統做法,但如果網媒都是這

處,「我壟斷了發佈平台,若你是廣 告商,你要發佈內容,你一定要經過 我,才能去到我的讀者群。」

樣做,他們又是否傳統媒體呢?」

改革不敵效率至上

龍 景 昌 雖 接 下「 香 港 01」 總 編

「 香 港 01」 刊 有 紙 本 周 報 與 網

輯一職,卻無力改變屬下記者與編輯

在互聯網生態下,增生了不少嶄

上報道,每期記者與編輯出版面對龐

想法,因此決定與筆名「三三」的前

新渠道,令媒體本來壟斷的價值大幅

大壓力,龍景昌憶述當時同事為趕及

「 香 港 01」 執 行 總 編 輯 黃 寶 玉 及 藝

削弱,「傳統媒體支出有好多,但收

出版,無暇東顧,令他一直期望推行

名「又一山人」的黃炳培在今年 1 月

入只有兩個方法:賣報紙和廣告費。

的「關鍵字」小組制改革無法實現,

自立門戶,以季刊《就係香港》重新

免 費 報 年 代, 報 館 拋 棄 銷 售 報 紙 收

遺憾至今。

切入媒體市場。

入,單純靠廣告費,但報紙又失去了 廣告中介角色,價值還在哪裡呢?」

「關鍵字」小組制改革要求一 組 記 者 背 負 起 一 個 關 鍵 字, 例 如 政

浪漫思考人文意義

近年部分媒體,如「100 毛」和

制,記者就要在政制範疇內成為「專

《就係香港》從港人角度出發,

《一條》,嘗試以非主流形式打破固

家」。不過,「現實就是這樣。」他

強調本地人文,注重創意與視野。首

有收入模型,例如「一百毛」會兼任

嘆一口氣,「當你說一些對方完全不

期 厚 達 440 頁, 利 用 四 種 紙 質 印 刷 的 雜 誌 中, 有 接 近 100 頁 探 討「 大 會堂」再發展的潛力。成本高昂,回

純粹媒體的價值在哪 裡呢?對我而言,到 最後就只剩下流量。

本無期,或許對龍景昌而言,這是不 談商業,只談媒體價值的浪漫主義。   「 對 我 而 言 最 不 浪 漫 的 就 是, 當你置身 1968 年法國學生(五月風 暴)運動時,我指著月亮,而你只看 到我的手指。」 OV

DEC / OURVOICE /

11


2002年4月 《都市日報》出版,服務大部分港鐵乘客, 屬香港第一份免費報

2004年 「香港獨立媒體」成立,屬香港第一批網絡媒體

2005年7月 免費報《頭條日報》創刊,同月免費報 《am730》創刊

2013年 創辦近22年的《HK

同年創辦免費周刊《48 HOURS》

8月 《爽報》停刊

12月 《852郵報》創立,試行會員制與網絡社區

2007年9月

2014年

南華早報集團旗下《英文虎報》由收費報轉為免費報

3月

2008年 《蘋果日報》推出「蘋果動新聞」,將新聞報道以 動畫形式呈現

2009年11月

Magazine》被南華早報集團收購;

《新晚報》停刊,為香港最後一份晚報

7月 創辦人蔡東豪結束「主場新聞」

12月30日 蔡東豪創立「立場新聞」

《蘋果日報》試行收費制度,部分文章須付費閱讀

2015年

2010年9月

有56年歷史的香港《新報》突宣布停刊,

《明報》網上版試行訂閱制

2011年 7月

免費報《晴報》創刊

9月 壹傳媒免費報《爽報》出版,發行80萬份,引起報紙減價戰

2012年 7月

「主場新聞」上線

8月 《新晚報》復刊,屬香港第一份免費晚報

12月 免費報《好報》創刊

7月11日

成為15年來香港首份停刊的傳統收費報紙

7月17日 《成報》因母公司被清盤,賬戶被凍結而暫停印刷紙本

8月3日 《端傳媒》上線

8月6日 停刊二十天的《成報》復刊

8月7日 創刊二十週年的《忽然一周》停刊;《壹週刊》、 《飲食男女》及《Me》合併發售。

8月 《南華早報》免費英文周刊《48

HOURS》因廣告收益

持續下跌而停刊

12月 阿里巴巴斥資20億收購《南華早報》


2000年 - 2018年間 8 間紙媒創刊,8 間紙媒倒閉 7 間網媒成立, 1 間網媒倒閉 2016年 1月

2018年 1月

「香港01」新聞網站啟動

.《壹週刊》停止發行紙本, 結束28年紙本歷史,全面轉 型網上版

3月 《太陽報》與《好報》停刊;同月「香港01」 發行同名周報

.《南華早報》採納「數碼為 先」策略,大幅革新編採模 式,適應互聯網生態

10月 《新假期周刊》、《東方新地》、《新Monday》、 《more》四本雜誌合併發售

2017年

.前《香港01》總編輯龍景 昌,連同三三、又一山人等資 深媒體人,出版紙本雜誌《就 係香港》,發行3000本

1月

「香港01」周報暫時停刊,至2月復刊; 同月,《眾新聞》創立

壹週刊與南華早報過往十八年發行量 150,000

壹週刊 南華早報

(份)

100,000

50,000

0

2000

(相片來源:網絡圖片與《就係香港》)

2005

2010

2015 2018 (年) DEC / OURVOICE /13


時 政 聚 焦

一眼關百人 前線乏經驗 機場體溫篩檢有待改善


旅客抵港時必先經過衛生署外判職員體溫檢測,確認並無發燒症狀方能入境。不過相關體溫檢測 員並非專業,聘請門檻甚低。抵港人數眾多,僅有151名體溫檢測員受聘於外判公司,人手遠不足以應 付需求,無從為機場把關。有學者建議員工培訓時,除實際應用外,應教授應對旅客技巧,方便體溫 檢測員執行工作。 記者:梁靜文 顏明忠 編輯:郭偉健 湯柏鏗 歐陽卓然 版面編輯:陳靖祺 劉曉欣     據機管局 2018 年 8 月數據,每

力資源,更曾承包政府於 2013 年至

檢查站後面有一部升降機,每次有旅

日 約 有 28,115 班 客 運 航 班 抵 港, 約

2017 年 深 圳 灣 及 文 錦 渡 口 岸 的 健 康

客、輪椅人士及嬰兒車使用時,均須

5,586,000 人抵港,平均每小時約有

篩檢服務。嘉匯於 2018 年 4 月 6 日

派職員為旅客量體溫,有機會出現漏

232,750 人抵港。旅客從降落到正式

正 式 中 標, 由 2018 年 5 月 1 日 至

網之魚。若同時出現多於一個懷疑發

過關取行李,上自動電梯到達入境大

2020 年 4 月 30 日 為 港 口 衞 生 處 於

燒個案,體溫檢測員根本無法阻截所

廳後,在過關櫃枱前須經體溫篩檢,

香港國際機場提供健康篩檢服務。

有懷疑患病的旅客。

按嘉匯現行服務安排,早更為上

嘉匯回應指,公司有安排同事在

體溫篩檢程序由港口衞生處負

午七時至下午三時半,中更則為中午

升降機附近,利用紅外線熱像儀去監

責,服務外判予私人公司,由外判商

三時開始至晚上十一時三十分,兩更

察旅客體溫。公司又相信,所有使用

聘 請 員 工 負 責。 港 口 衞 生 處 在 過 程

均 有 44 人當值,夜更為晚上十一時

升降機出入的人士,都會經過紅外線

中,負責員工訓練與服務質素監控,

至 早 上 七 時 半, 有 25 人 當 值。 以 最

熱像儀的監測,並不會出現旅客直接

確保服務質素維持在標書要求內。

多人當值的早班及中更計算,每名體

繞過升降機的情況。

溫檢測員平均每分鐘須監測約 88 名

方能正式辦理入境手續,抵達香港。

旅客眾多 易有漏網之魚

旅客的體溫,難以避免「走漏眼」。

門檻過低 訓練過於片面

根據一般程序,港府收到標書後

現時嘉匯同一時間要處理大約

標書僅要求應徵者為香港居民、

會作根據一般程序,港府收到標書後

50 條橋位的旅客,人數眾多,加上

達中三學歷、無犯罪紀錄、懂粵語、

會作評分,當中須經歷五個階段。第 一, 標 書 是 否 完 整, 包 括 服 務 承 諾 書、投標金額是否符合要求、詳細薪 金安排以及實際執行安排。第二,投 標者能否符合所有必須條件。投標者 若成功通過首兩步,港府將會審核執 行 安 排 計 劃 書, 佔 總 分 百 分 之 30。 第四步為審核標價計劃書,佔總分百 分 之 70。 最 後 把 第 三 與 第 四 步 的 分 數相加,總分最高的一方將會中標。     2003 年 成 立 的 嘉 匯 管 理 有 限 公 司( 下 稱「 嘉 匯 」), 主 要 提 供 人

(資料圖片)

DEC / OURVOICE /

15


英語及普通話、能書寫中文及簡單英

培訓內容牽涉多項識別懷疑個案

作範圍內。每名體溫檢測員不但要一

文,即使應徵者沒有相關經驗亦能獲

的處理方式,若體溫檢測員缺乏經驗

眼關七,更要負責訓練以外的教育宣

聘用,標書上亦只要求體溫檢測員在

與 基 本 病 徴 的 認 知, 在 眾 多 入 境 人 數

傳,難以滿足標書要求。

正式上班前先接受相關培訓,對體溫

中,體溫檢測員要在擦身之間鑑定個

檢測員背景未有特別要求。

案,難度極高。

香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臨床助理 教授譚一鴻表示,紅外線體溫儀只能

健康監察員入職後,須每隔三個

定時巡查 確保檢測有效

月接受測試及重温 新 訓練,而新入職健

檢測體表溫度,若體表溫度過高就應 再作進一步檢測,他認為,為入境旅

康監察員,亦會優先接受首次培訓。

目前嘉匯針對過境期間,體溫檢

客逐一量體溫為最佳做法,但機場人

現時由嘉匯提供的入職培訓,主要關

測員同時發現多個發燒個案時,制定

流高,相對較難執行。他就傳染病角

於體溫監測、處理非本地孕婦個案、

了即時通報及替補崗位程序,由健康

度分析,單靠檢測體溫無法驗出所有

佩戴個人保護裝備三部分,當中包括

監測督導員現場指揮。若健康監察督

潛在疾病,應詳細分辨旅客出發地,

認識儀器種類、操作監測儀器、遇上

導員在其他崗位執行職務,負責前線

再仔細尋找所有潛在傳染病,以便作

發燒個案處理程序、協助旅客填寫旅

額探工作的健康監察員會用對講機,

衞生檢測。

客健康評估表、處理及通報突發事故

通知負責監察紅外線熱像儀的同事,

的程序、聯絡當值健康監測督導員和

即時以內部手提電話,通知其他健康

另外,譚一鴻評論目前培訓內容

衛生署衛生站的方法、識別及處理懷

監察督導員增援。當遇到有不合作人

只側重於實際檢測程序與體溫探測儀

疑個案與非本地孕婦個案,以及教授

士,健康監察員為避免與涉事人士衝

的運用,他建議公司應教授接觸旅客

使用各種監測器材、如何正確穿著保

突,會尾隨個案,直至健康監察督導

的技巧,令旅客安心接受體溫篩檢,

護衣、認識各種衛生防護工具物資。

員到場協助。

達到最大成效。

按 標 書 DH PHO1/2018(HSS) 規

衞生署港口衞生處回覆指,處方

定,外判公司須安排職員在相關口岸

護士會連同外判公司負責人,培訓新

提供體溫檢測服務,體溫檢測員要操

入職的健康監察助理,亦會定期評估

作紅外熱像儀、手提紅外線體溫探測

及建議健康監察助理的工作表現。此

儀、耳探體溫儀為懷疑個案量體溫。

外,港口衞生處職員亦強調,每天處

若有懷疑個案要進一步轉介給港府跟

方會派遣職員,作最少三次不定時巡

進,就連派發健康宣傳刊物等教育工

查機場體溫篩檢站,確保體溫檢測服

作, 亦 屬 113 名 外 判 合 約 員 工 的 工

務質素符合港府要求。

(資料圖片)

OV


機場體溫檢測員人手分配 中央紅外線體溫檢測系統

早更

中更

夜更

入境層中央大堂近21號閘

東部入境大堂扶手電梯 (東邊) 東部入境大堂扶手電梯 (西邊) 入境層西大堂 入境層東大堂 入境層西邊中場客運廊 入境層西邊中場客運廊 商用航空中心

共35人

人手體溫檢測儀 入境層中央大堂近21號閘 東部入境大堂扶手電梯 (西邊) 入境層西大堂 入境層東大堂 入境層西邊中場客運廊 入境層西邊中場客運廊 東部入境大堂扶手電梯 (東邊) 入境層中央大堂近45,46號升降機

共26人

耳溫槍 入境層西大堂 入境層東大堂 入境層西邊中場客運廊 東部入境大堂扶手電梯 (東邊) 入境層中央大堂近21號閘 東部入境大堂扶手電梯 (西邊) 入境層西邊中場客運廊

共17人

資料來源:政府標書 DH PHO1/2018(HSS) DEC / OURVOICE /

17


百 家 爭 鳴

缺資源


乏協調

台灣小黨突圍求生

DEC / OURVOICE /

19


台灣九合一選舉讓綠地一夜變藍天,執政民進黨面臨政治危機,國民黨則以大勝收場。藍綠焦點以外,曾 被視為能夠左右選情的小黨,儘管組成黨派聯盟,連打「陸戰」與「空戰」,面對政黨泡沬化及老人政治, 小黨仍難在重重包圍下覓得生天。藍綠惡鬥,中間勢力崛起,小黨該如何分一杯羹? 記者、攝影:崔嘉兒 余穎恒 李詩慧 呂穎姍 譚栢妍 羅泳思 蘇潁琦 蘇琬斐 李樂欣 葉嘉兒 張錦榕 編輯:李翌成 版面編輯:崔嘉兒 呂穎姍 余穎恒 2018年11月底,民眾走進台灣

台灣九合一選舉不僅是總統蔡

例,直轄市議員選舉申報經費合共約

街頭時,在眾多以「藍綠」為主調的

英文的「中期成績表」,更反映民眾

達240億台幣(約60億港元),平均

大型選舉候選人廣告牌中,數張其他

對執政民進黨的支持與不滿。據中央

每位參選人花費約1500萬台幣(約

顏色的海報陸續露面。那是被台灣選

選舉委員會公佈數字,直轄市、縣市

380萬港元)作選舉經費,但今屆基

民稱為「第三勢力」的各小黨宣傳海

選舉合格選民為1910萬2502人,最

進黨候選人卻只有約150萬台幣(約

報,雖未成氣候,仍在社區奮鬥。

多選民分佈在新北市與高雄市,當中

38萬港元)作宣傳,較其他大黨平

20歲到29歲的合格選民約為314萬

均少約25倍。

四年前由學生領袖掀起的「太

人,僅約整體選民16.3%。 基進黨台北市議員參選人王映心

陽花學運」,不僅為公民運動奠定里 程碑,亦開拓第三勢力發展空間。不

雖然年輕選民比例不高,但在

直言,台灣市民只會留意曝光率高的

少小黨應運而生,游走「藍綠」兩營

2014年前「太陽花學運」後,年輕

候選人,但小黨經費緊絀,無法投放

以外,紮根社區,嘗試走入體制。立

人開始頻繁參與時政,亦逐漸關注社

大量資金宣傳,「這對我們這些平民

場「深綠」的基進黨(前身為基進側

會議題,因此年輕小黨開始視之為目

候選人是十分不利的,因為老百姓是

翼政團)作為當時學運主力之一,

標選民,以擴闊政治力量,擠進公務

根本沒法看到我們。」

於2014年九合一選舉中率先集結入

體制,代表選民發聲。 即使投放競選廣告,廣告看版

政,雖未獲議席,卻以高票落敗,初 生之犢傲氣凌人,威脅各黨老將。

經費有限 宣傳更難 每四年一度的台灣九合一選舉為 地方公職人員選舉,亦是執政民進黨 蔡英文在2016年當選台灣總統後, 第一次大型地方選舉。當中將選出直 轄市長、縣市長、直轄市議員、縣市 議員、鄉鎮市長、鄉鎮市民代表、 村里長、直轄市原住民區長和區民代 表,九項選舉同時舉行,所以被稱為 「台灣九合一」選舉。全台共有912 個直轄市、縣市議員席位,由1750 個候選人競逐。最後全台會在一日 內,選出1萬1047名公務名額,而今 次選舉更會表決出十項公投議案。

四年過後,基進黨再戰政壇,

大多只有候選人相片、名字及編號,

卻面對開支龐大困局。以上屆選舉為

小黨理念與政見無從「入屋」。候選

01


人無法掌握選民住址,也沒有電視辯

「綠黨20年來,我們沒有大過。

舉,與社民黨及基進黨在今年六月組

論,只有政見發表會,加上台灣媒體

我們這麼小,能堅持了這麼久,是因

成「社會福利國家連線」(下稱「連

報道大多圍繞狠批柯文哲、韓國瑜及

為我們的理念都是為了台灣。」綠黨

線」),協商整合議員選區,以避免

時代力量等知名度較高的參選人,基

中執委兼發言人林宜瑄指出,要生存

重疊,並推出共同政見「三公一微」

進黨雖以「力抗紅柯(柯文哲)」、

就必須以理念吸引選民,否則便如親

(公共住宅、公共托育、公共運輸與

「戰韓(韓國瑜)護台」為口號,介

民黨般,自宋楚瑜漸離政治前線後走

微型企業獎勵),爭取選民支持。

紹報道寥寥可數,「我們這些左獨小

下坡,「如果政黨只靠神主牌,神主

黨是很少被報道的,所以今天是你們

牌一離開,政黨偶像沒了,這政黨就

林宜瑄相信,第三勢力要合作,

來採訪,而不是台灣媒體來採訪。」

開始萎縮。我們不走偶像路線,所以

才有機會取得議席,「要從長遠方向

王映心表示,很多台灣選民仍依賴電

我們不會更差,只會更好。」

看,我們要把這空間擴大了,我們才 可以競爭。」可是小黨結盟並非易

視及報紙等媒體了解選舉,「根本上 電視說選舉的,有四分之三都是說柯

綠黨以反核議題起家,並長期

事,縱使綠黨四出聯繫組成聯盟,其

文哲或是韓國瑜。」

關心勞工、弱勢及其他環保議題。不

他黨派仍有自身考量,「長久以來,

過,該黨多年仍未在選舉中大勝,因

大家都是為了自己的政黨發展,而不

此去年始作新舊交替,所有候選人都

是為了台灣。」

理念行先 抗老人政治

換上一批未滿35歲的年輕面孔。林 宜瑄指,年輕人選票將會愈來愈多,

以鞏固票源,如親民黨在前國民黨知

台灣不能依賴40歲以上的候選人把

名黨員宋楚瑜帶領下,於2001年立

持政局,要讓年輕人發聲,「我們不

三黨結盟可能會分薄「藍綠」

法委員選舉取得46席,成為立法院

想再有老人政治,還有政二代,所以

兩營選票,民進黨前立委陳昭南作為

第三大黨。在1996成立的綠黨亦是

我們都是找一些比較年青的人。」

第三方,協調三黨利益,反而留意到 協助三黨連線或對民進黨選情加分,

「老牌小黨」,卻不見任何政治元老

02

締結盟友 空陸戰兼施

政黨為求突圍會號召政治明星,

協助,唯有深耕細作,主打環保議

2008年起,綠黨為擴張第三勢

如台北的小黨支持者或會投給姚文智

題,以環保選舉切入。

力,與不同小黨合作,如在今屆選

而非柯文哲。他亦認為,若小黨候選 人當選,能淘汰現時「藍綠」兩營不 合格的議員,並非壞事,「即使小黨 未來不會加入民進黨,我仍會幫助他 們。因為我不是以黨身份做這件事, 而是因認同其發展理念來做這件事, 對台灣好不一定要是民進黨。」 陳昭南在民進黨接近三十年從 政生涯,深明三黨選舉經驗尚淺,因

01 選舉前的最後一天,基進黨參候人 王映心與他的團體,坐上選舉宣傳車爭 取選民支持。(李詩慧攝) 02 綠黨除了關心環保議題外,亦往 來關注勞工權益,更會集結參與勞工遊 行。(照片由綠黨Facebook提供)

DEC / OURVOICE /

21


2014年及2018年第三勢力總得票 2014年 中華民主向日葵憲政改革聯盟 中華統一促進黨

新黨 18%

綠黨 7.9%

無黨 7.7 團結聯 %

台灣主義黨

2018年

中華世界大同幸福勞動聯盟 中華民族致公黨 大道人民黨 中國民主進步黨 正黨 華聲黨 新政世紀黨 勞動黨 新華勞動黨 新黨 聯合黨 台灣整復師聯盟工黨

親民黨 26.3% 台灣人民共產黨

臺灣建國黨

中華統一促進黨 左翼聯盟 FH信心希望聯盟 愛心黨 皇君人民政黨 軍公教聯盟黨 勞動黨

基進黨 8.1%

無黨

綠黨 民國黨

團結 聯 10.3 盟 % 台灣 團結 聯 9.0% 盟

親民黨 11.9% 青年陽光黨

樹黨

台灣團結聯盟 31.2%

全民生活政策黨 人民民主黨

時代力量 33.7%

人民民主陣線 人民最大黨 樹黨 台灣第一民族黨

社會民主黨

台灣民族黨

台灣團結聯盟(224,904票)

綠黨(57,338票)

時代力量(290,115票)

台灣團結聯盟(77,312票)

親民黨(190,107票)

無黨團結聯盟(55,682票)

親民黨(102,211票)

基進黨(69,440票)

新黨(129,634票)

無黨團結聯盟(88,408票)

此利用他所創辦的網絡媒體「六都

一個理念:每個戰役要參加,每個戰

定,更被小黨指責「不是第三勢力的

春秋」,協助打好「空戰」(網絡宣

役要發展。」

代名詞」,成選戰熱話。

傳)。他又提醒三黨要做好「陸戰」 (街頭宣傳),如參考「蹲點計劃」

未獲邀請 各自無須合作

等,派人到村里宣傳,與群眾深入交 流,宣揚理念。

時代力量新聞輿情部成員汪彥成 重申,他們一直支持國家一體化,反

小黨可以合縱之計,對抗藍綠,

對「兩岸一家親」,訝異第三勢力會

亦可自強爭勝,抗衡各黨。2016年

登報攻擊其他小黨。他指出,眾多小

「『空戰』打了以後,你不會

立委選舉中,與民進黨合作的時代力

黨中,時代力量最早公布參選選區,

知道底下是不是會投給你,所以『陸

量,終取得五名黨席,足夠組成政

卻未收到任何小黨邀請連成聯盟。

戰』十分重要。」小黨的知名度不

團,成為第三勢力中最大政黨。兩年

足,陳昭南相信「蹲點」相比「空

過去,時代力量走入地區,派出40

汪彥成相信,地區選舉為多議席

戰」更有效讓當區選民認識候選人,

人參選,全程未有與其他小黨聯盟。

選舉制,一個選區可選出五至六位議

他續指,經「陸戰」提升知名度後,

如今,時代力量遭基進黨及綠黨等其

員,並非「零和遊戲」,因此並未明

有助小黨參與下屆選舉,而「連線」

他小黨猛烈抨擊未有協調,時代力量

確地與其他小黨協調,他反而相信小

亦會安排落選人加入市政府工作,確

亦因有候選人支持柯文哲,而被攻擊

黨理念應透過選舉讓公眾認知,「不

保收入繼續從政,「我們參政的人有

其對「兩岸一家親」說法立場搖擺不

見得是要關起門說,我們只是要搶那


第三勢力合共於今屆選舉取得

三黨當選人平均年齡 綠黨共3人當選,平均

32歲

時代力量共16人當選,平均

31.43歲

基進黨無人當選

46席,只佔全台912席縣市議員的 5.04%。時政評論員陳奕帆認為,時 代力量在全國知名度較高,成為奪得 第三勢力中最多議席的原因。不過, 其他小黨如綠黨、社民黨等或須提高 黨知名度與改變政策走向,持續深耕 細作,才有突圍機會。 新黨及台灣團結聯盟雖曾在立委

三黨市縣議員總得票數 2014年

( 第三勢力總得票數:721,591 )

選舉中大勝,但亦面對泡沬化危機, 難以超越「藍綠」兩營。加上立委選 舉於2008年起推行「單一選區兩票

綠黨:57,338(7.9%)

2018年

制」,把原先的225席減半,反映兩

( 第三勢力總得票數:860,743 )

綠黨:49,900(5.8%) 時代力量:290,115(33.7%)

黨有意排除小黨,削減其生存空間。

基進黨:69,440(8.1%)

台北市市長參選人柯文哲今屆直 接與「藍綠」兩營候選人對抗,在第 三勢力未有選民基礙下,原有勝算大

一同群人的選票,反而是要擴大傳統

度,與時代力量緊扣,讓選民知道支

減,最終只能以輕微票數連任,「只

政黨的選民。」

持其素人等同支持時代力量。

要藍綠一對抗,大家回歸,小黨就沒 有空間。」陳奕帆相信,第三勢力未

時代力量在「太陽花學運」及立

戰果出台 悉數慘敗

來發展視乎柯文哲會否與小黨合作, 爭取更多資源與曝光度。

法委員選舉中獲得較高知名度,更擅 長利用「空戰」宣傳,包括羅列過往

時代力量在全台市縣議員選舉

政黨政績,及表態對各公共政策的立

中當選16席,可算第三勢力最大贏

場,吸引關注公共議題的選民支持。

家。綠黨雖與時代力量重疊選區,仍

汪彥成表示,時代力量在今屆選舉派

獲三席,刷新創黨紀錄。社民黨只有

台灣中央研究院訪問學員關仲然

出的候選人亦多為素人,「時代力量

參選過立委的苗博雅當選,其他候選

認為,小黨未有整合資源,亦未協調

可能有全國知名度,可是素人參選,

人則落敗收場。基進黨全軍覆沒,連

選區,因此當選議席較少。他以時代

(就代表)沒有人知道是誰。」因

出戰高雄市議員,以「炮打韓國瑜」

此時代力量加強宣傳,提升素人知名

備受矚目的陳柏惟,亦未能當選。

一盤散沙成敗選主因

03 時代力量派出40名候選人參選。(照 片由林亮君專頁提供)

03

DEC / OURVOICE /

23


力量為例,該黨參選人吳崢在台北松

04

山、信義區高票落敗,但票數若與同 區社民黨參選人游藝加起來,則能夠 當選。此反映在選民基礎未穩固下, 小黨之間重疊選區或會造成分票。縱 使小黨組成聯盟,效用仍不大。他以 「連線」為例,在台北市內湖、南港 選區內,分別有社民黨的陳又新及基 進黨的蕭筱臻參選,反映聯盟未能協 調選區,合理分配每張選票。 有指年輕人厭倦「藍綠」互鬥, 關仲然卻不認為能影響政局,「厭倦

代力量與其他小黨在公共議題上有合

一回事,政治現實又是另一回事」,

作空間,對合作持開放態度。

05

年輕人只佔選舉人口少數,難以影響 政局。第三勢力逐漸崛起,但黨派大

而於選舉全軍覆沒的基進黨則

多立場偏右,亦難吸引中間派選民。

指,作為從零打造的「堅定本土小 黨」,需時傳遞全新政治理念予民

關仲然直言,小黨若未能取得

眾,故並不認為選舉策略導致落敗,

立委或地區議席,未來生存空間會更

反而因在對抗國民黨過程中,被選民

小,「其他小黨必然會繼續罵時代力

誤認為基進黨站在改變對立面,導致

量為甚麼不合作,但時代力量的角度

選票流失。基進黨又批評時代力量為

是,我是不是需要和你合作呢?你們

第三勢力最大黨,獨自提滿選區,形

還有多少剩呢?說真的,政治從來都

容此為「一種不與人合作的表現」。

06

是交易來的。」在多議席制度下,小 黨沒有原因去合作,但若不合作就只

基進黨強調,不會改變未來方

會更難選出議席,因此關仲然相信小

向,因理念須深耕細作,但不排除會

黨「沒有條件分裂」,否則只會與過

與理念相近的小黨合作,並會繼續參

往號召「神主牌」的老黨一樣消失。

與選舉,並改善「向選民傳達理念」

07

的手法,以吸引更多選票。 合作協調或是關鍵,惟時代力量 汪彥成回應選舉結果時表示,每個政

今屆九合一選舉落幕,戰果反映

黨都有各自理念,以及宣傳方式。作

現屆總統蔡英文政績不被選民認同,

為政黨,本來就要爭取選民支持,不

而「白色」選票的柯文哲連任當選,

相信配票會增加第三勢力議席。他以

與台灣綠地變藍天,能否代表台灣政

新竹市東區為例,時代力量與綠黨均

局有更大變動,第三勢力能進一步發

有派候選人,但最後兩者都當選,他

展,或許仍看小黨之間合作與磨合,

相信只要說服小黨選民,就有機會一

否則就如陳奕帆所言,「第三勢力在

起進入縣市議會。不過,他亦認同時

台灣來說,來得快,去得也快。」 OV

04 時事評論員陳奕帆不看好第三勢力 發展。(葉嘉兒攝) 05 基進黨造勢大會有過五千名市民出 席。(照片由基進黨Facebook提供) 06 「連線」三黨一同出席「獨立公 投,公投入聯」記者會。(照片由綠黨 Facebook提供) 07 時代力量立委率領各候選人和全國 團隊集結在台北市騎腳踏車。(照片由時 代力量Facebook提供)


藍 綠

台 攝

DEC / OURVOICE /

25


台北 未來.在手中


改變成真 持續發生

DEC / OURVOICE /

27


台灣選舉文化早於 1935年建立,但民眾 直到1990年才迎來首 次的總統直選。28年後 的台灣社區滿是對抗式 政治,藍綠白紅各有意 義。百姓若要尋得喘氣 空間,細小一張低調且 陌生的候選人海報或是 面向基層的對話窗口, 將進不了總統府的呼 喊,闖關向前。

11月尾,台灣社 區有著香港看不到的風 景。在街頭、巷尾、店 門口前,途人隨和地 路過選舉旗幟,頓步一 瞥,回想眼前候選人 過往政績,留心樣貌與 口號,就能決定選票去 向。海報五顏六色,口 號眼花繚亂,主題同是 一樣:請投我一票。 OV


政 策 回 望

院舍輪候無期 照顧壓力倍增

智障 雙 老 家 庭 孤 立 乏援

DEC / OURVOICE /

29


現時本港約有7至10萬智障人士,當中50歲以上佔37.4%,惟港府未跟從世衛,確立50歲以 上智障人士為「高齡智障」。有智障人士家長表示,子女隨年漸長,院舍輪候卻遙遙無期,港府生 活津貼不足,照顧百上加斤。有立法會議員亦指出,政府資助準則未有涵蓋所有智障人士,做法不 公,家長離世後的財產管理亦未完善,「雙老化」只會更嚴重。 記者:何家藝 黎燕玲 蘇芊穎 陳曉欣 黃婉淇 攝影:馮家淇 編輯:黃姿慧 林藹琦 林凱潼 郭嘉莉 版面編輯:余穎恒

71 歲 的 張 太 育 有 一 子 一 女, 小

儘管她已在廁所門前放了清潔警示,

兒在院舍安享晚年,「當她 50 歲入

女兒宇舜一出生被確診唐氏綜合症,

還是有男性客人強衝入去。張太擔心

住時,我 80 歲,都可以照顧她多半

長 大 後 不 幸 患 上 思 覺 失 調, 現 年 40

女 兒 被 欺 負, 便 替 她 辭 職。 輾 轉 之

年,讓她適應當地生活。」

歲,白頭髮已漸漸增加、反應變慢,

後,張太找到一份庇護工場工作,逢

兩年前做身體檢查時更被測膽固醇

星期一至五上班,讓宇舜負責宿舍清

港 府 仍 未 推 行「 雙 老 院 舍 」 策

過高。張太覺得她的智力程度只達小

潔等簡單工作。

略,弱智人士家長聯會副主席莫慧英

學二年級,在上班空檔總喜歡致電母 親,跟她說每天新奇事,張太雖喜歡

曾建議政府可加建「雙老院舍」,容

宿位僧多粥少

被孩子依賴,然而孩子必須長大,不

許年老家長與其智障子女一同入住, 繼續看顧子女,同時加建日間護理中

禁唏噓,「我常告訴宇舜,哥哥有家

「 我 們 這 些 家 長 等 不 到 他 們 65

心,減輕家庭負擔。關注智障人士議

庭,你要學會獨立。」

歲了。」張太知道自己年紀漸長,體

題的立法會議員張超雄議員指出,目

力不勝從前,在 2013 年開始為宇舜

前港府將服務使用者分隔太開,長者

宇 舜 從 幼 稚 園 至 中 學 都 唸 特 殊

輪候設有庇護工場的院舍,「不逼在

屬安老範疇,殘障屬復康範疇,兩者

學 校, 張 太 曾 讓 她 嘗 試 在 快 餐 店 就

眉睫也不想為她排院舍,政府院舍要

不能重疊。他指有私營院舍確能「一

業,但宇舜較矮小,很多工作都做不

十 年 八 年, 就 算 是 私 家 院 舍, 都 要

排兩用」,讓照顧者及智障人士一同

到,「她不夠高開水喉。(店員)讓

三 年。」 弱 智 人 士 輪 候 院 舍 時 間 甚

入住,但私院質素參差,未必能提供

她 洗 大 垃 圾 桶, 但

長,其中嚴重弱智人士宿舍輪候人數

最適切服務。

垃圾桶跟她差

為 2,384 人, 最 長 需 時 16.5 年。 張

不 多 高, 她

太回憶二十多年前到國內

要 爬 入 去

參 觀 老 人 院, 發 現 當 地

掃垃圾。」

環 境 適 合 養 老, 亦

最讓張太

開 放 給 未 滿 60

扶 康 會 樂 華 成 人 訓 練 中心暨宿舍社工陳美鳳亦 表 示,「 雙 老 院 舍 」 要同時拿取殘疾人

難 受 是, 餐

歲的院友入

廳讓宇舜洗

住, 讓 她 想

牌 照, 涉 及 消

到能跟女

防設備及屋宇

廁 所 時,

士院舍及安老院

架 構 等 規 限, 院舍營運有困 難。「 智 障 人 士 宿 位 都不足


夠,何況是雙老院舍。」她續指出,

只集中於職業及技能培訓及院舍照顧

「雙老院舍」仍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服務,未有顧及到

例如家長年紀亦大,未必適合照顧子

高齡智障人士的

女,加上部分智障人士可能有行為障

生活支援、

礙,認為接送家長及子女互相探望能

社交需要,

夠代替雙老同住。

甚至安老規劃。

生 活 津 貼 門檻過高

張 太 退 休 前 任 職 小 學 教師,月入二萬多元,但她

院舍輪候遙遙無期,加上生活津

退 休 後 家 中 頓 失 生 計, 因 此

貼不足,為張太帶來困擾。智障人士

想替宇舜申請高齡傷殘津貼。

會因早發性老化,損害身體機能,例

然 而 港 府 列 明 申 請 條 件 是「 經

如 出 現 行 動 障 礙、 骨 質 疏 鬆 及 骨 折

由衞生署或醫院管理局轄下的醫

等。為應對智障人士在內的殘疾人士

生證明為嚴重殘疾」,所以只能拿

老齡化,社署自 2005 年起推行多項

取約 1900 元的普通傷殘津貼。加上

措施,包括於日間康復服務持續提供

張太一家居住在私人物業,不符關愛

延展照顧計劃、於殘疾人士院舍增加

基金要求。「其實唐氏綜合症的人都

基礎及專職醫療照顧、健康護理和支 援服務、增加日間照顧服務名額和支

03

01

援照顧者服務、及加強交通接送安排 等。然而,計劃針對整體殘疾人士制 定,並未專門改善智障人士援助。 綜援、傷殘津貼及關愛基金亦會 「為嚴重殘疾人士提供特別護理津 貼 」, 但 智 障 人 士須 年 滿 60 歲 才 可

04

使用老人科服務,其他成人智障服務 02

01  宇舜入住院舍無期,張太感到憂慮。 02  扶康會樂華成人訓練中心暨宿舍社工 陳美鳳表示,「雙老院舍」領牌程序繁複, 較難普及。 03  智障人士院舍的用膳菜單。 04  不同智障人士使用的餐具。

DEC / OURVOICE /

31


智障人士輪候津助院舍概況 對舊 輪候人數

輪候需時(年)

嚴重弱智人士院舍

2,384

15.0 - 16.5

中度弱智人士院舍

2,172

8.0 - 13.5

嚴重肢體傷殘兼 弱智人士院舍

649

3.5 - 13.3

嚴重殘疾人士 護理院

505

4.0 - 5.5

輔助院舍

88

0.8 - 9.7

院舍種類

資料來源:社會福利 署 不能自理,但政府從未改變政策去幫

2017 年《 施 政 報 告 》 提 出, 預

跟進及定期家訪,確保受益人能得到

助我們。」她唯一的希望是放寬照顧

計 在 2018 年 底 或 2019 年 初 由 港 府

最合適的照料。

者津貼,並容許用作聘請護理員,減

成立「特殊需要信託」,由社署署長

輕照顧壓力。

法團擔任受託人,提供既可信賴、又

台 灣 亦 分 別 於 1997 年 及 2000

可負擔的信託服務,在家長離世後管

年頒布信託法及信託業法,由銀行提

理遺產,並按照意願定期向子女照顧

供基金信託服務。照顧者與銀行簽訂

者或機構發放款項,惟信託費、管理

「身心障礙者照顧信託」,社福機構

費水平等細節仍未落實。

擔任信託監察人,信託費門檻從台幣

信託基金落後十年 「其實很需要安排她將來的生活 和經濟,我擔心(自己離世後)沒有

數十萬至數千萬元不等。銀行依照契

人照顧她。」宇舜喜歡參加不同興趣

早在十年前,由新加坡政府資助

約支付生活費、醫療費及看護費等,

班,每月支出約 8000 元,幸好她跟

的「特需信託機構」就已成立,委託

直至子女離世或信託財產耗盡為止。

哥哥感情要好,張太放心讓哥哥照顧

人成立信託戶口時,只需轉移新加坡

她,但未有考慮把資產分配作長遠照

幣 $5,000( 約 港 幣 $28,000), 其

張超雄同樣育有一名嚴重智障女

顧,「我在這方面很信哥哥,但若是

餘資產可在離世後才轉入戶口。照顧

兒,覺得成立信託基金只為讓家長求

只有一個子女的家庭,最重要是找可

者離世後,信託戶口將會按照意向書

個安心,「高齡智障人士的特別之處

靠機構管理。」

定期向受益人撥款,並會有個案經理

是照顧者更加高齡,那麼要智障人士


其他國家及地區對舊 智障老齡人士的政策 瑞典 - 長者慈善服務組織 Age UK - 一對一形式聊天 - 「失智者福祉計畫」服務 - 長者無需另外支付費用

英國 -「實物給付」

台灣

- 到宅照護服務

-《身心障礙者權利

- 送餐服務

公約》(2014年實行)

- 交通服務

- 政府補助保險費、 輔助器材用電費等

新加坡 - 特需信託機構 (2008年成立)

- 年滿 45 歲可 定期接受健康檢查

- 新加坡政府資助 - 照顧者離世後, 按意向書定期向 受益人撥款 如何接受照顧者去世?」他認同由政 府牽頭推行,家長能免受欺騙,但須 降低管理費門檻。若門檻設得太高, 只能服務中產階層,未能幫助低收入 的智障人士家庭。

需要時間修改政策,「屬輕度智障的

高齡智障人士的特 別之處是照顧者更 加 高 齡, 那 麼 要 智 障人士如何接受照

人士將更難拿取津貼,因為政府不肯

顧者去世?

張超雄亦曾向社署反映智障人士 生活津貼不足,不過政府回覆指,仍

拿走一個條件,就是四肢傷殘、喪失 賺取收入能力。」他續言,「只要當

— 立法會議員張超雄

事人有工作就不獲批核,變相他們難 以得到資助。」 OV

DEC / OURVOICE /

33


筆 繪 人 物

指揮家麥家樂生於香港,但早早闖蕩德國和維也納,深研 音樂35年,2003年回流本港成立寰宇交響樂團,培育本地年 輕音樂家,「香港人出生於不利的條件下,(音樂人)要得到 認同是很困難的事,但是為香港爭光更有意義,因為香港始終 是我的根源。」2018年獲頒國際級音樂大獎「奧地利音樂劇院 獎」榮譽獎,他成為首位獲頒此獎的華人。成就背後,他背起 「香港」之名,凡事思從香港,行為香港。 記者:吳少琪  許夢莉  高藹澄 編輯:林洛堯  宋家旋  林倩詩 攝影:江珮麒 版面編輯:黃翠嘉


麥家樂

異鄉交響夢 指揮香港樂章

1973 年, 當 年 仍 是 高 中 生 的 麥

1974 年, 年 僅 18 歲 的 麥 家 樂 成 為

顧練習小提琴。」最後,麥家樂成功

家 樂 隨 香 港 青 年 管 弦 樂 團, 到 英 國

香港管弦樂團正式團員,期間碰見許

考入德國弗賴堡國立音樂學院,在德

參 加 國 際 青 年 管 弦 樂 音 樂 節。 最 後

多 國 際 音 樂 家, 當 中 著 名 德 國 小 提

國發展音樂路。

一場表演是由 92 歲世界著名指揮家

琴 家 Sussane  Lautenbacher 十 分 賞 識

Leopold  Stockowski 演 出, 麥 嘉 樂 在

他,鼓勵隨他到德國深造。麥家樂二

台下觀賞,眼中卻不僅這場表演,而

話不說,辭去樂團工作,買了一張最

是更遙遠的未來。

便宜的機票跟隨他去德國,「我當時

01

覺得香港沒有學習音樂的環境,我就     「看著他艱辛地走下來,坐在椅

只靠自己在樂團賺取的少許金錢,憑

子上,伸出兩隻手指揮。若你閉上眼

著信心就往外闖。」

睛,根本不會認為這麼有力而美妙的 音 樂, 是 由 92 歲 老 人 的 雙 手 指 揮 出

是港或英

外國人不得領

來。」樂章震撼,從這老邁身軀中湧

在德國生活最先要解決是語言不 通。沒有捷徑,亦沒有翻譯機,他唯

出的能量更讓他不能置信。大計劃要

音樂前路未明,家人亦覺得做音

有用最原始的方法學習:背字典,「拿

從小事做起,他回港後決意要先將小

樂家會「無飯食」,但麥嘉樂的航班

起一本字典,看看哪些字較常用,便

提琴演奏好,一番苦練之下,終得晉

始終飛往德國,「那次需要三天時間

把它全背下來,背完有用的詞彙便看

身香港青年管弦樂團首席之位。

才到德國,中途還要轉機。因為當時

看文法。德文、俄文都是這樣學習。」

要考入德國音樂學院極困難,所以我     麥嘉樂猶如別人常言的「藝術家

在中途都不斷練習小提琴,但當到達

很多音樂人拼盡全力到外國深

性格」,想做便做,亦不憂慮甚麼。

德國時,我的行李卻不見了,因為只

造,但有些苦卻難向異鄉人傾訴。麥

DEC / OURVOICE /

35


因為不僅認同了他個人成就,更是嘉

港人想推廣音樂,例如興辦音樂學院

許了他所創立的寰宇交響樂團,「今

時,便會找外國人做校長,但外國人

次我帶了 50 個香港出生的音樂家去

不一定了解香港。」

領獎,我認為是一件非常開心和有意 義的事,達到我人生的里程碑。」

在 此 矛 盾 下, 麥 家 樂 決 定 於

2003 年 回 流 香 港, 並 成 立 寰 宇 交 響 家 樂 生 於 香 港, 在 外 國 遇 到 最 大 難

樂 團, 以 本 地 音 樂 人 組 成 的 本 地 樂

題 是 身 份 認 同,「 香 港 是 一 個 很 特

團,得獎爭光。他搖搖頭笑了笑說:

別的地方,在 1997 年前是『一個沒

「音樂本身是社會中必備的元素,人

有 身 份 的 地 方 』。 我 在 外 國 指 自 己 從 英 國 香 港 來, 他 們 就 會 質 疑 你 到 底 是 來 自 香 港 還 是 英 國。」 麥 家 樂 即 使 到 英 國 參 賽, 拿 著 香 港 護 照 表 示 自 己 是 香 港 華 僑, 英 國 人 卻 堅 持 只 有 土 生 土 長 的 英 國 人 才 能 參 賽, 這 時 麥 家 樂 才 知 道, 原 來 身 份 也 會

我想將在外國多年 的經驗貢獻香港, 幫助這班香港年輕 音樂家找回身份。

生如果缺少音樂就會非常沉悶。」麥 家樂期望以自身能力,衝擊香港音樂 界發展,為本港文化增添動力,亦望 透過培育及扶助音樂新生代踏上世界 舞台,從而為香港音樂界帶來希望。

不止於現在

編排出未來

影響對音樂追求,深感可惜與無奈。

率團奪獎

談及香港,麥家樂亦對本港音樂

鼓舞本土樂人

教育頗有微言,「香港推廣音樂普及 教 育, 卻 令 大 部 分 學 生 只 為 了 一 張

2018 年, 麥 嘉 樂 在 奧 地 利 格 拉 茨劇院獲奧地利音樂劇院獎,是首名 華人奪得此殊榮,這對他意義重大,

其實麥家樂早在 2000 年已獲俄

『砂紙』,一張皇家音樂學院的證書

羅斯頒發文化貢獻獎,「但當時我一

而非學習音樂。這並不是一個真正培

個 人 在 俄 羅 斯, 沒 有 人 知 道( 我 獲

育音樂及文化的有利環境,是一個非

獎)。多年來獨自一人在外國為音樂

常可悲幻象。」希望培育音樂新生代

打拼,就像一條船在茫茫大海中尋找 自己的理想。」     以前麥家樂認為香港不具學習音 樂的環境,才令有志發展的本地音樂 人赴外追求更多機會,「俄羅斯及維 也納的音樂家在自己國家成名,就等 於在全世界成名,不需要到外國,但 香港音樂人要成名就要到處闖。」     身為香港人卻要到處打拼,闖出 名堂後回港才有人認識,麥家樂覺得 並非能力差異,只是不懂發展。「香 港 擁 有 資 源, 有 具 備 天 資 的 人, 但 港人卻沒有信心,沒有身分,導致當


的他,感到遺憾的是香港沒有令學生 真正了解音樂。     正因如此,麥家樂希望將在海外 見識到的音樂特色,於回流後悉數傾 囊相授,「我知道外國有甚麼好元素 值得在香港實行,但我一個人做不到

琴,就毅然踏上充滿未知數的音樂前

那麼大的事情,所以現在專注在寰宇

路,「 音 樂 家 是 一 種 天 份、 一 個 選

交響樂團,希望這班年輕人能找回自

擇,是要面對很多困難的職業,但亦

己的身份(定位),對自己的將來有

是在社會很有價值、有用的職業。」

多點信心。」當麥家樂滿足了自己對

努力為音樂打拼半生,現在終可帶著

音樂的追求,就希望幫助別人去追求

各大國際性獎盃,甚至協助並帶領一

他們的音樂夢,其實香港也需要更多

眾香港音樂家踏上世界舞台領獎,證

這樣無私的音樂人。

明即使出生於不利音樂發展的環境 下,只要堅持和努力,都能發展自己

02

麥家樂一生為音樂東奔西走,當 初 帶 著 戰 戰 競 競 的 心 情, 拿 著 小 提

發光發亮的人生。

OV

01  麥家樂與寰宇交響樂團於2018年6 月一起在奧地利格拉茨劇院領獎。 02  麥家樂於2018年6月獲頒奧地利音 樂劇院獎。(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後記     記者問及麥家樂在外國的 經歷,他傾向分享自己幸運的 事 情。 當 記 者 追 問 當 時 困 難 時,麥家樂每每輕描淡寫,仿 如以前遇過的困難都沒給過他 不快。縱使他閉口不言,試想 想獨自在外語言不通,說是不 苦,只是仁慈。但在麥家樂眼 中,辛苦似乎是必然的,也唯 有如此,他才可以獲得今天成 就。大抵是因我們在他成功後 才遇上,此刻他回頭一看,過 去或是再苦亦甜。 OV

DEC / OURVOICE /

37


醫 療 新 知

玫 勿瑰 與痤 暗瘡 瘡突 混紅 淆

面頰經常突然泛紅兼「生粒粒」,可能是患有玫瑰痤瘡的先兆。 由於特徵相似,市民常當作暗瘡或濕疹就醫,無法對症下藥。有患者 嘗試在中、西醫療法外,成功以新式激光療法根治疾病。不過有醫生 提醒,患者接受激光治療前,必須留意自身體質及對光的敏感程度, 否則會引發更多後遺症。 記者、攝影:張淑婷  黎煦齡  鍾一嗚  編輯:麥之齡  李善渝  蘇雪瑩 版面編輯:溫  晴


「在街上,途人眼神是真的有異

第一,遇到某些情況,會突然感到一

樣,覺得你是皮膚病。有一期我簡直

股熱氣向上升,臉隨即轉紅;第二,

是不想外出,覺得自己十分恐怖。」

是有『粒粒』,或會有含膿情況,可

2015 年,不願具名的梁小姐在一次與

是有時或只有一顆紅色的粒粒。」她

朋友聚餐時,發現臉部大部分位置泛

續指,玫瑰痤瘡異於暗瘡,是玫瑰痤

紅,唯獨眼圈附近正常。起初以為餐

瘡患者臉上不會出現黑頭與酒米,因

廳燈光直射所致,加上半個小時後泛

此在診斷過程中,問症與臨床觀察實

紅狀況消散,因此不太為意。但梁小

屬重要。

01

姐自那晚後,臉部就容易變紅。 許醫生介紹,西醫會以外用及口

臉部通紅 情緒受困

服藥物來治療皮膚病,而抗生素藥膏 是最常用藥物,但針對玫瑰痤瘡,她

一次,梁小姐發現自己臉紅情況

表示絕對不可以用類固醇來治療,會

嚴重,形容自己像是「猴子屁股」,

令皮膚變薄,臉顯得更紅。她補充,

本想戴著口罩遮蓋病況,誰知卻愈來

曾有一種針對玫瑰痤瘡的藥膏,一天

愈紅,令她情緒大受困擾,「到後來,

塗一次,縮小血管,舒緩泛紅病況,

哭得連學都回不了,但原來痛哭過後,

有效 12 個小時。不過,該款藥膏並不

臉會愈來愈紅。因為當一哭,情緒就

常用,亦只是治標不治本。

變激動,血管就擴張。」縱然知道情 緒影響著病情,她仍無法放開,長期

中西療法 調理退熱

鬱鬱不歡,「你不會想出門,見到自

02

己都反胃了,但無奈又要上學上班,

相對注重消炎和退熱的西醫療

有些事真的沒有辦法。」

法, 中 醫 師 劉 慧 嫻 在 治 理 玫 瑰 座 瘡 時,則以調理身體為主,包括調理肝

梁小姐先後向多名醫生尋求協助,

火旺盛、濕毒、濕熱和五行失調,一

都診斷為濕疹。「普通科和皮膚科都

般需時三個月至半年才能根治。她續

看過;普通科的醫生我不只看過一個,

指,病人體質不一,醫生會按患者身

是幾個,他們都說我是濕疹,然後給

體狀況調整治療方法,「有些病人本

我類固醇藥膏、消炎藥、抗敏感藥,

身腎虛或者更年期,治療方法就會不

但服食過後都沒有效用。」由於未能

同。 基 本 上 會 為 患 者 望 聞 問 切, 配

對症下藥,治療未為病情帶來好轉,

合 吃 中 藥、 臉 部 針 灸 及 進 行 刺 絡 療

皮膚更因使用類固醇而變薄,臉部經

程。」她補充,刺絡療程會依照每人

常感到滾燙、乾燥和痕癢。

背部穴位,在刺出幾滴血後,通過拔 罐放出十幾滴血來治療。

病徵相若 難以分辨 劉醫師又指出,玫瑰痤瘡與暗瘡     皮膚科許醫生表示,部分人未能

的分別主要可見於發熱位置。玫瑰痤

分辨玫瑰痤瘡與暗瘡,是因兩者症狀

瘡發熱和著紅的位置不在瘡上,而是

相似。「玫瑰痤瘡有兩大方面的病徵:

一塊地紅。「部分嚴重患者可能出現

01  梁小姐發現臉部泛紅後不想出門,心 情十分低落。 02  劉慧嫻指中醫以調理治療玫瑰痤瘡。

DEC / OURVOICE /

39


『酒糟鼻』,鼻子有可能出現紅腫、

03

04

增大及變形。由於他們的微絲血管已 失 去 彈 性, 所 以 即 使( 病 情 ) 未 發 作,臉部都會泛紅。」她提醒,若患 者臉部受嚴重的細菌感染,就須先尋 求西醫治療。 05

激光減紅 周詳評估     若中西醫都無法根治玫瑰痤瘡, 部分患者會選擇接受激光治療,包括 能 夠 切 斷 血 管 的 營 養 管 道 的「Excel V」技術,可控制潮紅病況。

03  Kay提醒患者,激光治療過程或會燒 傷,存在一定風險。 04  激光治療會運用「Excel V」技術,控 制潮紅病況。 05  激光治療儀器顯示屏。

激光師 Kay 曾受玫瑰痤瘡困擾, 她生育過後,完澡時臉部會出現泛紅 及 滾 燙, 須 吹 半 小 時 風 扇 才 逐 漸 降 溫。她猜測玫瑰痤瘡有機會是因荷爾 蒙失調和心理因素所致,但經過激光 治療後,已經痊癒。 可是,Kay 強調接受激光治療有 一定風險。她指出,治療過程不排除 因激光而帶來色素沈澱,最嚴重會令 患者燒傷,臉部亦會起水泡,但只屬 少數。因此,事前必須由專業醫療人 士評估風險以確保病人安全。她又表 示,孕婦、患有紅斑狼瘡、癲癎症、 天皰瘡的長期病患者,以及近期曾接 受高能量激光及去角質療程的人,都 不宜做激光治療。「若近期打過傳統 激光,我們都不會建議立即進行此激 光治療,因需一個復原期。」 除在接受激光治療前考慮身體狀 況外,她又提醒患者,接受激光治療 後,仍需多加留意家居護理和生活習 慣,以減低復發機會。 OV

玫瑰痤瘡建議食療 一 山楂粥 功效: 活血化瘀,行氣消滯 情況未改善,可諮詢合資格的註冊中醫師 禁忌: 孕婦、脾胃虛弱和血糖過低者忌服 大病或久病後,小孩及老人服用前應諮詢合資格的 註冊中醫師

二 苡仁綠豆海帶湯 功效: 活血化瘀,行氣消滯 禁忌: 體質寒涼,脾胃虛弱者忌服 大病或久病後,孕婦、老人及小孩服用前應諮詢 合資格的註冊中醫師

資料來源:中醫師譚莉英


邊 城 故 事

輪 椅傷 上健 舞間 動共 融     花園街市政大樓的舞蹈室內,七位「坐位」 及一位「企位」舞蹈員專注排練,舞步齊整,節 奏有致,拍檔熟能生巧,每步足見默契。他們不 僅要踏響舞步,比賽爭勝,更注重共融,讓輪椅 舞者活出風采,展現傷健平等,「不要讓觀眾覺 得企位拖著輪椅跳舞,而是一齊跳舞。」 記者:張菀晴  姜爾婷  戴裕庭  吳楚峰 編輯:易洛澄  蘇綺靜  梁錦瑩 攝影:戴裕庭 版面編輯:蘇潁琦

DEC / OURVOICE /

41


12 年 前, 馬 華 強(Jacky) 參 加

身旁舞者亦有一半貢獻。混合舞由一

先練習體能,協會每逢星期四都有固

香港傷健協會的興趣班,首次遇上輪

位「企位」(健全舞蹈員)和一位「坐

定練習,比賽前更會加強練習,而星

椅舞。起初他並不認真看待,但導師

位」(殘障舞蹈員)組成,雙方合作

期日會有團體課,平均兩至三小時。

覺得表現不錯,值得繼續發展,於是

表演舞蹈,強調傷健共融。

正式尋找拍檔,參加比賽。

除 手 部 配 合,Evina 表 示 舞 蹈 亦

二人同步   連繫肢體     輪椅人士與舞蹈聽來矛盾,卻又

要加上少量腳部運動。「標準舞身貼 身,雙方連繫會較好。輪椅舞沒有身

是精彩配對。輪椅舞以拉丁舞與標準

2003 年,Jacky 剛 了 解 輪 椅 舞

貼身,聯繫上會更加難。」她覺得常

舞為主,比賽設拉丁舞三項、標準舞

時,輪椅舞蹈員與健全舞蹈員組成了

規舞讓舞者更容易感受對方身體,不

三項、拉丁舞五項和標準舞五項,當

香港輪椅舞蹈協會,希望集合眾人之

過輪椅舞者不會貼近對方身體,卻要

中每項都設有混合舞(健全和殘疾舞

力,在本港推廣輪椅舞,增加與國際

跳到有如常規舞「身貼身」的感覺,

蹈員合作)、雙人舞(兩位輪椅舞蹈

輪椅舞組織交流的機會。

雙方都要投放更多時間,找尋只屬於

員合作)和單人舞三類。

二人的默契,互相感受對方身體,同     香港輪椅舞蹈協會負責人黃偉琼

步每個舞步。

項 目 眾 多, 不 乏 難 度,Jacky 在

(Evina) 早 在 中 學 時 已 想 學 習 土 風

12 年 間 不 懈 練 習, 周 遊 列 國 參 加 國

舞,但是礙於身體殘障,只能選擇彈

Evina 曾 經 在 2016 年 台 灣 亞 洲

際賽事,更在 IPC 世界輪椅舞蹈運動

琴和唱歌。長大後,她鼓起勇氣嘗試

錦標賽期間,因輪椅安全帶鬆脫,整

錦標賽中奪標。光輝並不由他獨得,

輪 椅 舞, 眨 眼 間, 如 今 已 成 香 港 代

個人被拋到地上,以致骨裂。她憶述

表,在國際比賽中舞動。

當時從沒想過會受傷得這麼嚴重,但

01

02

希望能堅持下去,「運動時身體會產     輪椅舞不完全是手部運動,亦需

生安多芬,這令人很興奮,所以當時

要整個身體配合,「由尾龍骨開始,

不覺疼痛,在完成所有賽事後卻覺得

整個人都要 pickup,意思即是挺直身

越來越痛。」經此一役,她以後比賽

體。」因此剛嘗試輪椅舞的舞者都要

都提醒自己扣好安全帶,「我不會因

03


04

05

為受傷因此而害怕這運動,反而因為

舞。熟悉又陌生的體驗讓他既不安又

受傷所以往後要更加小心。」

恐懼,身為組合中的「企位」,初期

06

他十分畏懼被輪椅輾傷腳,一旦受傷

坦誠互訴   釋除不安

便無法參與常規舞蹈,大好前途或許 就此斷送。心理障礙大大影響他的舞

成 員 之 一「 坐 位 」 蘇 芷 恩

蹈表現,後來經老師提點,漸漸克服

(Susanna) 與「 企 位 」 李 霈 然

障礙,原來「越防備越容易受傷」。

(Angus) 合 作 四 年, 由 2014 年 亞

弄花地板,而拒絕申請,這令他們大 感被歧視。

殘運開始拍擋,起初雙方都未曾嘗試

他們除了是彼此最好的隊友之

與「企位」或「坐位」合作,所以大

外, 舞 台 下 亦 建 立 了 一 份 深 厚 的 情

儘管港府未有支援,社會亦未重

家都覺得要互相坦誠,主動提出問題

誼。團員們表示,平日練習後,他們

視,Jacky 直 言 會 一 直 練 習 與 參 加 輪

並進行改進。

都會一同吃夜宵和閒聊,十分享受相

椅 舞 比 賽, 直 到 他「 不 能 夠 再 玩 下

處的時間光。當參加歐洲地區舉辦的

去」為止。舞蹈員希望在香港推廣輪

「要在爭執中尋找一個共識,並

國際賽事,如比利時、荷蘭等地時,

椅舞,改變港人對傷健共融的片面看

非像小朋友一樣,吵架後冷落對方」

他們都會選擇在比賽後多逗留數天,

法, 締 造 平 等 社 會。 無 論「 企 位 」

Susanna 與 Angus 合 作 多 次, 練 習 與

好好遊覽一番,因此每次比賽都留下

還是「坐位」,唯有辛苦付出過的舞

比賽期間有意見不合在所難免,但時

很難忘的經歷。

者,才值得在鎂光燈下舞動人生。 OV

間造就機遇,磨合煉出默契,恆常練 習與激烈比賽建立彼此默契,開始明

港府歧視   以毅力爭平等

白絕不能只為自己著想,「雙方都要 想清楚問題所在,考慮自己是否沒未

香港輪椅舞蹈員曾於比利時舉辦

有體諒對方呢?」

的 IPC 世界輪椅舞蹈運動錦標賽奪得 一金、一銀、一銅,非凡成績亦未能

Angus 身體健全,起初只練習常

讓他們在本港受重視。當輪椅舞者向

規拉丁舞,其後被老師邀請嘗試輪椅

政府租用鏡房時,卻被回覆指輪椅會

01  Jacky與Angus指雙方連繫是關鍵。 02  Susanna與Angus排練輪椅舞。 03  Jacky指混合舞二人手部位置高低會 影響到彼此的平衡。 04  輪椅舞專用的輪椅。 05  輪椅舞協會負責人Evina與拍檔參加 比賽時的情形。(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06  Evina分享參賽經驗。

DEC / OURVOICE /

43


品 味 藝 術

唱片騎師掌

燈光幻影、氣氛熱烈、呼聲四起,唱片騎師戴上耳機,站在表演 台上為觀眾帶來一首首節奏明快的歌曲。當他們雙手放在控制台上, 台下觀眾便會瞬時興奮。唱片騎師巧妙地運用音樂,如同音樂魔術 師,但將雙手放在控制台前,原來還須思前想後。 記者:莫泳棋 陳菁宇 謝子諾 黃曉君 黃可欣 編輯:杜焯盈 何浩天 黃炯聰 吳子彥 陳仲傑 版面編輯:歐嘉俊 杜沛妍


掌控夜場聲影 自小初兒對音樂充滿興趣,曾到

可是香港相較內地市場,缺乏發展空

是可以的,但我認為人情味對我來說

澳洲修讀音樂製作,在西方夜場與電

間,讓初兒感到無力,「我仍然想晉

比較重要。」

音文化影響下,她認識了唱片騎師一

身 世 界 唱 片 騎 師 首 100 位, 說 了 這

職, 簡 稱 DJ。 她 初 時 以 為 成 為 DJ 會

麼多年也是這個願望。」

有助學業,誰也沒料到一試過後,便

纏繞著夜場內外的真性情,客人 的喜怒哀樂,控制台前的故事,纏繞

再也離不開創造夜夜笙歌的控制台。

時代變遷 模式革新

「就算只有自己在家打碟,我的

夜場燈光聲色紛亂,情愛厭惡深

「 我 挺 喜 歡 這 份 做 DJ 的 感 覺,

情緒也是高漲的,因為我太熱愛這個

藏其中,有人看行內成就,有人卻以

可以控制台下氣氛,又可以看到觀眾

行業了,所以一接觸這樣東西便會十

人為本。「夜場環境看似複雜,不過

玩得開心,自己會感到很滿足。」理

分 開 心。」2012 年, 初 兒 正 式 入 行

人 情 味 卻 很 濃。」 在 港 打 碟 30 年 的

由雖簡單卻有力,讓他甘願重新成為

成 為 全 職 DJ。 拼 搏 初 期, 她 到 內 地

DJ Makey 十 分 看 重 人 際 關 係, 唯 獨

唱片騎師。

發展,談起故事,語帶辛酸,「我曾

人情讓他從金融行業,重投夜夜打碟

試過早上吊鹽水,晚上繼續打碟的生

的夜場世界。

活。」每個職場新丁也曾嚐到苦頭,

著 Makey 內心。

DJ 行 業 在 港 發 展 時 間 不 長, 卻 不 斷 與 時 俱 進。DJ 所 用 唱 碟 由 黑 膠

而初兒則遇上身心不適應。內地夜場

從來唱片騎師不求穩定,周旋於

碟, 變 成 如 今 的 USB, 夜 場 亦 非 DJ

工作環境與香港大不同,令她長期精

夜場之間,沉浸於光影之內,但再怎

唯一表演場地選擇,早已擴展至網上

神緊張,加上拼搏過度,導致疲累的

麼 不 甘 平 凡, 亦 不 能 忘 了 開 飯。 當

平 台, 讓 DJ 更 容 易 接 觸 潛 在 聽 眾。

身體出現毛病,當時公司又不允許她

初 Makey 因 有 一 段 長 時 間 失 去 演 出

DJ 不僅會將表演片段上傳至 Youtube

請 假 休 息, 最 後 她 決 定 離 開 內 地 市

機會,為維持生計,只好考慮轉行金

等視頻網站,現時更會有唱片騎師在

場,回港工作。

融。 從 夜 場 轉 戰 商 業 大 樓, 不 見 月

社交媒體直播,一直專注現場表演的

色,卻見銅光,他打滾了好一段時間

Makey 認為,表演模式轉變可擴大發

初兒剛回流香港時,人脈網絡成

後,直言厭惡金錢至上的每日每夜。

展空間,不過現場表演和網上表演不

最大難題。工作餘時,她重新建立朋

「這行太現實了,沒有甚麼人情味,

能相互取替,現場觀眾反應與情感難

友圈,更加入組合 TNL,共同發展。

大家也只是著重金錢。對於維持生計

在網上表演獲取。

DEC / OURVOICE /45


唱片騎師在表演時,也想看到台

現場即時創作,事實是最基本如「歌

唱 片 騎 師 由 70 年 代 出 現 至 今,

下熱情,觀眾與唱片騎師之間互相牽

接歌」是每個唱片騎師要懂得的知

行業變化及興衰不可一言概括,他們

引。獨立音樂制作人楊彤認為,唱片

識,前期準備工作更是重要。梳打平

深明現時沒有太多人去夜店,蘭桂坊

騎師非常重視觀眾的現場反應,「他

時不放歌,便是在尋找歌曲及排歌。

也沒有昔日熱鬧喧嘩,紙醉金迷。不

們要很清楚各地不同的音樂風格,了

過他們仍選擇堅持自己初衷,向觀眾

解哪一類音樂可以引起台下觀眾的興

要把數十首歌曲連貫地演出絕非

呈現屬於自己的音樂世界,成為堅守

趣。」表演偏向柔弱電子風的她,直

易事,要保持台下新鮮感就只好定期

夜場的音樂魔術師。

言香港沒有太多人喜歡這類型,不過

更換歌單,不過梳打卻認為現時夜場

她選擇堅持自己的風格,不會隨波逐

換歌速度太快,歌單多了很多「口水

流,故意迎合大眾口味。

歌」,不及以前耐聽。初兒亦認為香

OV

港人追歌速度比澳洲人快,「外國人

王者還看基本功

偏向喜歡舊歌,不論打甚麼歌,觀眾 也會很投入和興奮。」在香港打碟,

2009 年, 不 少 DJ 視 為 目 標 之

每星期也要急著找新歌,初兒就覺不

一的世界 DJ 大賽 DMC 冠軍由梳打奪

及在外國自由。

得,從控制台走到得獎台,又從夜場 踏 進 課 室, 如 今 他 更 成 為 DJ 學 校 導 師,培訓新人入行。想起最初,他將 唱片騎師工作與打遊戲機類比,誤打 誤 撞 又 覺 得 趣 味 盎 然, 便 全 力 向 DJ 行業進發。 經驗老到,成就非凡,他卻重視 DJ 技 巧 之 本 —— 不 斷 預 備, 不 斷 練 習。「 一 小 時 的 表 演 大 約 會 有 30 至 40 首 歌, 但 我 們 事 前 可 能 已 經 聽 了 300 首 歌 曲。」 許 多 人 以 為 DJ 都 是

OV


校 園 故 事

全世界新聞機構都陷入「紙媒寒冬」與「網媒轉型」階段,每 間報館都在問同一條問題:該如何突圍而出,尋得生天?本港新聞 人憑著一腔拼勁並不足夠,尚要思前想後,在紛亂而細小的香港市 場破繭而生,化身獨一無二的新聞機構,奪得公眾認同。 記者:陳靖祺 攝影:丘翰賢  鄭舒文  曾健衡  陳  影 編輯:李翌成 版面編輯:林芷晞

滿腔熱忱的學生闖進社會前,必

分別展出各類學生作品,成功吸引不

須裝備自己,迎接挑戰,因此香港樹

少對學生新聞感興趣的公眾,有助社

仁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編輯委員會就

會了解學生媒體概況,釋除學生媒體

以「破繭」為題,在九龍公園舉辦展

並不專業的偏見。

會,展出學系同學作品,展示在學生 眼中,本港傳媒變遷過程,以及背後

由樹仁新傳系編輯委員會主辦

反映的新聞價值。

的傳播節每年舉行一次,鼓勵學生及 社會各界了解傳媒行業變遷,並會頒

同 時, 在 編 輯 委 員 會 轄 下 會 務

發獎項予優秀學生作品,其後會在傳

部,出版部《仁聞報》、「說在線」

播節內展出,讓公眾欣賞作品。

OV

以及《樹仁新傳電台》共同籌辦下,

DEC / OURVOICE /

47


不正則鳴

時間是金

黃仲鳴

香港樹仁大學 新聞與傳播學系副教授

經歷再多波折跑完全程,現在回到看台為人打氣。

救火

送君千里

有個學生頭腦刁鑽,反應特別敏捷。有天,他突然

1. 遇到挫折,有人會反思自己不夠努力,有人會埋怨上天

問:

沒有眷願。

「老師,救火如何『救』法?火也可以『救』嗎?」

2. 人生本來充滿遺憾,下次犯錯不妨記下這份遺憾,叫自

他還笑笑口說:

己不要再犯。

「讀中學時,我已經難倒很多老師。」

3. 人生是不斷學習,途中你會認識身邊的人,但更重要是

這個問題,當然考不倒我,立馬解說。因在十多年

認識自己。

前,我已撰文解釋過了。

4.「真性情」不能用來解釋劣行,唯有不斷自省才能得到

別人認同。

不錯,救命、救災、救苦救難、搶救、營

救••••••這些詞語的「救」,意思很明顯,不是「

5. 很多事情其實不難做。請相信自己的能力,也相信身邊

援助使脫離災難或危險」,就是「援助人、物免於災難、

的人。

危險」(見商務版<現代漢語詞典>修訂本)之意:那麼

6. 相信一生一世,就算有幾多反面例子。

「救火」一詞作何解釋?因為什麼都可以「救」,「火」

7.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是假的,但還請你付出一分努

是救不得的。

力。

其實這個「救」字,還可解作「阻止」、「制止」。

8. 不要忘記你們是一家人,有一天這裡獲得榮譽,你也與

《論語.八佾》:「季氏旅於泰山,子謂冉有曰:『女弗

有榮焉。

能救與?』」《周禮.地官司救》:「司救掌萬民之邪惡

9. 不要相信「返嚟幫手」。

過失,而誅讓之,以禮防禁而救之。」

10. 吵架並非壞事,記得講清楚心中所想。

「救火」,就是「阻止火勢蔓延」或「滅火」的意

11. 記得自己許下的承諾,不輕言放棄,堅持到底。

思。古書已見這詞,《左傳.昭公十八年》:「陳不救

12. 不要害怕吃虧,做事除了賺成果還有賺過程。

火,許不弔災,君子是以知陳許之先亡也。」這「救火」

每段關係也有結束的一天,如果我一早知道上面的

,就是「滅火」。滅火成功,便說「救熄了。」「熄」也

事,也許結局會不一樣。希望這棵大樹曾經成為你的護

作「息」,《儒林外史》第四十五回:「那火燒了两 間 房

蔭,現在將它交給你,等到好天我們再一起乘涼說笑。萬

子,到天亮就救息了。」

般不捨亦難敵秒針順移,希望下次看到大樹更強壯,你的

詞語如「救火投薪」、「救人救徹,救火救滅」第二

笑聲也更響亮。

句中的「救」,都是阻止、制止的意思。 《現代漢語詞典》錄有「救火」一詞,只解作「在火警現 場進行滅火和救護工作」,無詳細說及為何用「救」字而 不用「滅」字,誠「不足」也。

columns

專欄


創意市場詭異實錄

短期租約 費七

Chris

冷眼旁觀港足,默默付鈔支持,怒其不 爭。是最悲觀的樂觀者。

香港創意市場,絕不有型,人和事可以很荒誕詭異, 血淋淋的實戰真相,你準備好未?

海景價錢,凱景質素

《江湖見》

說來慚愧,因為工作關係,現時已較少入場看港超比

打完一圈,又轉莊,所以姑且來個總結。很多人對

賽,幾乎只看傑志的比賽。

廣告設計市場推廣相關行業抱有或多或少的憧憬,我跟

傑志近年先後引入多名星級外援,但同時亦不停加票

你說,你從媒體上所接收的創意工業從業員stereotype形

價,目前票價已經與3D電影相若,甚至更貴,連網上直播

象九成是流的。真正從事創作,就要「拋個身出嚟做」

均要收費。一分錢一分貨,有「球星」加價也無可厚非,

,係成個身,從頭到腳。

但那些所謂「星級」,只有敬業樂業的華杜斯才值回票

頭,閣下轉數要快,EQ要高,諗慢的諗膠啲畀老細鬧畀

價。名氣較大的科蘭和施素高,前者公然「揀波踢」,明

客鬧畀同事鬧又唔反得枱。

顯看不起香港波,但本身已無甚麼本事可以看不起;後者

眼,要睇多見多識多,唔一定要精,至少要知,創作人

則連基本功架都缺乏,結果僅過幾場便敗走離港。

材通常係通識博士。

以為送走另一個雷聲大雨點小的「巨星」,傑志可重

口,要識present, 識bargain,响buy同唔buy之間,就係靠把

回正軌,結果還是接連失分。不過近期感受最深的不是失

口。

分,而是一場大勝:上月4日,主場大勝凱景8:1。

頸,唔能夠太硬,又唔得太軟,個客要改,要知進退。

平心而論,凱景人腳明顯「未夠班」,能夠半場守和衛冕

膊,要有擔帶,畢竟個project上咗身,就要當自己個仔,

冠軍傑志已不容易,但這樣的人腳正是最大問題。以往舊

責任感好重要。

港甲雖然號稱「全亞洲首個職業聯賽」,但不時會有班費

手,心到手到,execution能力要好,眼高手低就會嘥咗個

較少的「青春班」,或有擺明車馬做業餘球隊。超聯名字

concept。

轉了,但本質不變,港會仍然有機會以業餘姿態升班,繼

心,入呢行,冇heart死得,講完。

續做「升降機」。

肺,經常比人頂,要襟鬧,在操口橫飛的環境下急速成

港人近年喜歡吹捧「追夢」,狀元揸巴士之類新聞屢

長。

見不鮮,體育運動更不例外,例如「青春班」往往是年輕

肝,通頂是閒事,要有爆肝之覺悟。

人的「追夢平台」。但請勿忘記,追逐夢想是球員個人的

腎,工時長又要開馬拉松式會議,忍屎忍尿算是技能。

事,這個是職業聯賽,球迷真金白銀入場是睇好波,夢想

肚,收入與付出往往成反比,尤其頭幾年,捱得餓抵得

不夢想與人何干?欲戴王冠,必承其重,要追夢但又不願

窮先好入行。

承受批評,可有這樣便宜?(況且批評也是職業運動一部

腰,長時間工作,要頂住腰酸背痛。

分。)

腳,要腳踏實地,智慧人脈經驗都要一步步累積,响不

18/19球季是首次所有超聯球隊都取得合資格牌照,

同類型公司走幾圈,該創業時就要勇敢走出去。

先不論以往為何有球隊「無牌比賽」,這種牌照也要5年

講到咁,啲人為乜仲要做呢行?係愛?定責任?

才能夠所有參賽球隊均取得,改革到底是改革了甚麼?

係火呀, 我哋團火,係嚟自創作出街後得到認同嗰份滿足 感、同行鬥橋互相較量嗰份兢技感、比賽獲獎得到認可 嗰份優越感、創意從服務轉化成產品推出市場嗰份成功 感。    你唔明?入行試下吖!

DEC / OURVOICE /49


李 馨 萍  郭籽䝼   梁翠麗 余穎炘 鍾妙琳

胡尚 佑 曾樂 詩 黃靄彥 陳曉澄 梁敏義

黃潔儀 陳 妹 樊曉怡 蔡蕾兒 梁穎思

曾匡正 郭舒揚 吳穎婕

李志星 池翠瑩 林偉成

田俊豪 何采思

易嘉雄 許碧珊

冼君翹 張淑婷

黃珊珊 謝詩雨 黎熙齡       王 旭

楊 霖 鍾一鳴

陳嘉雯 李善渝

葉詠珩 麥之齡

孟書揚

蘇雪瑩

吳楚峰 丘培浩

姜爾婷 黃 雅華

戴裕庭 何倩瑩

張菀晴

梁錦瑩 李梓謙

蘇 綺靜 蔡 顯翹

易洛澄

甘琬湄

陶 潔 蕙  董 穗 晴 馬健朗   黃尚賢 梁 穎 希    胡 皓 婷

何益曼 張逸軒 范顥欣

蘇曉楓 周靜怡

梁詩蔚 鍾卓燃 李茜彤

陳 影 歐俊芝

許英略 尹嘉利

麥子晴 羅卓豪

莫泳棋 黃可欣 何俊君 林展鴻 成若瑩

謝子諾 陳穎嵐 邱于婷 傅瑋遜

黃曉君 蔡錦涓 馮迪雯 張智泳

杜焯盈 陳仲傑 黃卓賢 林子騰 杜翠盈

何浩天 何銘軒 唐子簾 林沅旻

黃炯聰 楊嘉 譚煒琦 錢慧琦

吳子彥 潘楚薇 黃騫婷 林澤民

陳菁宇     李 家笑 陳慧如     陳 家聰

黃卓瑩 黃懿汶 陸曉晴 肖敏浩 梁思行

十二 月 號



二 零 一 八

十 二 月 號

(

「香港傳統媒體,這是一個很特殊的存在。」

第 十 四 期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