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仁聞報》十月號

Page 1

OUR VOICE

10

香 港 樹 仁 大 學 新 聞 與傳播學系編輯委員會出版 二 零一 八 十月號

第十二期

功 成 身 中 高 齡

不 退

受 重 視


十月號

目錄

OUR VOICE

10

香 港 樹 仁 大 學 二零一八 第十二期 新 聞 與 傳 播 古代卡巴迪香港起步 學 本地薑昂首亞運 系 編 輯 骷顱頭天使心 委 跌打潮聖梁天柱 員 會 出 傳統沖曬微轉型 版 復古潮流留生機

4

中高齡不願休停 擠壓中尋回自我

31

10

配套落後亞洲 全港僅兩親子洗手間

34

14

戲劇教育乏支援 各師各法無方向

38

17

交流不足 走馬看花 部分學校辦內地團為跑數

41

運動心理學 提升競賽表現

21

堯記三代籐 堅守七十年

44

Two Girls Make Use of Their Business Savvy with Their Passion on Handicrafts

24

一圍千年跡 百席流水情

46

JB: The Young Prodigy of Cantonese Rap

28

紙藝名師出市井 剪下風貌 撕出成就


編者的話

香港樹仁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 編輯委員會出版 地址

香 港 北 角 寶 馬 山 慧 翠 道 10 號香港樹仁大學教學大樓地 下 209 室

今時不同往日

李翌成

電郵

syuourvoice@gmail.com

網址

http://jmc.hksyu.edu/ourvoice/

電話

2806 5134

改變乃常態,社會失去改變則無新聞。香港百年多少世事更,制度文化

仁聞報編輯委員名單

民生社會,無一如一。作為雜誌總編輯,自然期望更動永不休止,將長江後

社長

陳靖祺

浪徹底消滅,才是汰陳追新的新一代。誰不知,立於2018年的香港,往昔一

總編輯

李翌成

切卻成為我們應該珍視的事物。

副總編輯

黃翠嘉 崔嘉兒 余穎恒

紙藝、流水席、菲林沖曬店、籐器、跌打……看似傳統的生活元素似乎

攝影主任

江珮麒

逐一被塞進博物館中,但地道而分散各地的守護者聯盟卻暗暗地連成一線,

常務秘書

李詩慧

共同呼喊著「傳承」二字。《仁聞報》十月號不約而同地冒現對老香港的舊

發行經理

吳少琪

情新愛,從中不僅能夠感受時代潮流逆轉的威力,更是代表年輕人的記者們

版面編輯

歐嘉俊 蘇潁琦 溫 晴 馮家淇

也開始揮動回馬槍,細味建構起現在的往昔。

譚栢妍 呂穎姍

生活節奏越來越快,香港人連閱讀雜誌的空閒也悄然消失,驟變成一條 條在手機鎖屏上「叮」一聲彈出的即時新聞,提醒著七百萬人港鐵三線故障

傳訊經理

羅泳思 林芷晞

的現況,卻之後再也不見對交通系統的全面深入探究——千字文的吸引力,

美術總監

廖浩曼 蘇琬斐

怎及得上面書上的懶人包圖片。

資訊科技經理

張曉欣

建構起香港現在的人,逐漸受「中高齡」標籤影響,儘管只有40歲,亦

顧問老師

鄧傳鏘 Ms. Sandra Lowe

自覺變得更年邁,更需要社會協助,更孤僻,更落寞。過往拼搏出輝煌黃金 年代的主力軍,晉升高位已能管理下屬,儘管非管理層亦會因經驗老到而備 受尊重。但倒計時至40歲後,卻突然被告知:要預備離開了,好好想象退休

封面設計

廖浩曼

督印人

張仲華

後該做甚麼。 今時不同往日,港人已從重視經濟開發,逐漸變得著重生活素質。「幸 福退休」近年備受關注,反映社會不僅追求三餐飽暖,更要精神健康。香港 相較其他亞洲地區,對「退休」的概念依舊模糊,大眾未有共識我們該怎樣 行下去,港府亦未能帶頭,於是我們便停在以福利政策扶助中高齡,而非站 在中高齡角度,為退休生活設想。壽命隨年增長,活於世上的時光漸長,如 何投資將是急切議題。

印刷 承印

皓天印務 The Print 香 港 九 龍 深 水 埗 順 寧 道 265277 號日輝大廈 7 樓 H 室

每月發行 1,000 份

徵稿 本報歡迎讀者投稿。文章題材內容 形式不限,字數約四百字左右。作 品刊出後,將致薄酬。本報不接受 已發表或一稿兩投作品。作品如在 三個月內未獲通知採用,作者可自 行處理。本報有權修改稿件內容。


封 面 故 事

中高齡不願休停 擠壓中尋回自我


中高齡似是詛咒,港人一踏入50歲,就要思考退休的意義。離開公司另覓新世界,並非容易的事,不僅要 盤算退休開支,每月數千元,侵食血汗積蓄,更要面對終身事業以外,人生餘留價值。再次離開大門一刻,不 但未必能夠做回老本行,更有可能遭人白眼,受人輕視。中高齡不弱,但又該如何在後半生中發揮所長? 記者:莊宛珊  陳雅姬  林施恩  曾嘉茵  何清怡 編輯:曾健衡  鄭舒文  吳芷恩  林偲晴 攝影:莊宛珊 版面編輯:譚栢妍     「我願意重新開始從低做起,但

與李小姐年齡相近的同事,紛紛

月最高達 4,000 元的在職培訓津貼,

始終有難度。」

另覓出路,相反她卻尚未找到下家。

為 期 6 至 12 個 月; 聘 用 40 歲 至 60

李小姐雖有近 20 年管理層經驗,風

歲以下失業求職人士的僱主,則可就

1999 年, 不 願 具 名 的 李 小 姐 在

光一時,如今都要接受年紀漸大,體

每 名 僱 員 申 請 每 月 最 高 達 3,000 元

深圳龍華區華潤萬家百貨公司任職售

力不支的現實。

的在職培訓津貼,為期 3 至 6 個月。

貨員,負責紡織品零售,轉眼她已晉

換句話說,僱主參加計劃後,最高能

行業難如意配對

升為公司四名副總經理之一,管理屬

夠在一年內獲得 48,000 元津貼。

下 近 320 名 員 工, 接 近 全 公 司 三 分 一人。「每天工作八小時,分早更和

李小姐並非孤例,而是香港每七

記者第一次遇上李小姐時,是九

晚更。」她介紹工作概況指,「從管

個人中的一人。根據 2018 年 8 月發

月於屯門大會堂舉辦的中高齡就業新

理員工和銷售管理,到舉辦團體建設

佈的統計數字,全港 45 歲或以上的

里程招聘會上,她正覓尋理想職位。

活動,甚麼都要管。」

勞動人口約有一百七十七萬人,佔全

「始終有這麼多年的經驗,還是想繼

港 勞 動 人 口 近 44%, 但 同 年 齡 組 別

續銷售服裝。」可是,招聘會一共有

起初她的薪酬點由一千多元人民

仍有接近二百萬人未有就業。港府嘗

22 個 櫃 位, 大 多 只 為 餐 飲 及 保 安 行

幣不等,至副總經理職級薪酬達一萬

試刺激龐大中高齡勞動力重新投入就

業。對李小姐而言,無法繼續運用自

多元人民幣,在內地而言已算高薪。

業 市 場, 於 今 年 推 出 中 高 齡 就 業 計

身經驗來銷售服裝,仍是一道遺憾。

李 小 姐 打 拼 19 年 後, 於 2017 年 遷

劃,透過向僱主發放在職培訓津貼,

至香港,當時她已年近 50 歲。

鼓勵聘用年滿 40 歲或以上的失業求

目前中高齡就業計畫並未限制職

職人士,擔任全職或兼職長工,並提

位種類,但計劃內僱主普遍只願讓中

供在職培訓,成為他們的翻身機會。

高齡參加者任職低技術職位,如保安

「(僱主)要求我有學歷,要找 到工作有難度。」雖然,李小姐擁有 豐富紡織品銷售及管理經驗,但就業

01

或清潔等。截至 2018 年 9 月,今年 共有 1,757 名參加者,接近四成任職

仍有困難。她第一份工作是萬寧售貨

非技術工人,另外超過三成任職服務

員, 時 薪 46 元, 一 日 工 作 七 小 時,

人員及銷售人員,文書支援人員亦達

每星期工作六日。後來她通過勞工處

兩成,但能夠任職經理及行政人員、

舉辦的招聘會,受僱於香港華潤萬家

專業與輔助專業人員只有寥寥可數的

超 級 市 場, 薪 酬 為 每 月 1 萬 3 千 元

80 人,不足總數百分之五。

至 1 萬 5 千 元。「 每 日 要 工 作 最 少 10 小時,最多 13 小時,」儘管工作

然而中高齡學歷水平並非完全跟

技術含量低,她仍要密集地整理大量

為提升僱主聘請中高齡參加者的

不上要求,接近八成參加者為中學程

貨物,「工作量大,人手又少,的確

意欲,聘用 60 歲或以上失業年長求

度,而有一成多更為專上程度。憑藉

是很辛苦。」

職人士的僱主,可就每名僱員申請每

01  李小姐期望找到服裝丿 丶 銷 售工作。

OCT / OURVOICE /

05


丨 多 年就職經驗,以及相當學歷水平, 中高齡參加者未必不如壯年上班族。     參加中高齡就業計畫的僱主不 少,包括連鎖快餐店,太興人力資源 高級經理的王瀚然透露,公司規定員 工 65 歲後,合約逐年簽訂,不會簽 訂長約。目前公司約有 5% 至 6% 員 工 爲 60 歲以上,但因沒有向勞工處每 年通報人數,故沒有獲得政府津貼。

由上而下 惡言相待     社會一般觀點認為中高齡僱員工 作效率低,學習能力弱,無法應付新 職場,亦難以與普通上班族溝通,因 此多會考慮安排中高齡就業者任職保 安員、零售業或清潔行業等,或直接 拒絕繼續僱用。雖然太興亦有顧慮, 卻也會安排中高齡僱員工作於廚房 內。公司期望中高齡僱員為「一張白 紙」,無需相關經驗,能夠接受自動

中高齡計劃數據表 (按年齡劃分)

及機械化的工作模式更佳,例如操作 自動化燒烤爐、自動煲茶機等,「如 40 - 50歲以下

229 250

167

50 - 60歲以下 60歲以上 總數

果僱員在太興工作前,曾經有當廚師 的經驗,就會好失望,因為這裡自動 化機械好多,連拋鑊都不用。」

1337 1213

1140

201

王瀚然覺得計劃沒有年齡歧視, 40 歲 仍 算 年 青, 員 工 可 擔 任 體 力 勞

1234

1412

1179

845

動工作。即使年齡 70 歲以上的應徵 者,公司仍會考慮,但廚房工作環境

711

較差,多數會分配到清潔崗位工作。     同樣是連鎖快餐店,麥當勞對中

2541

2978

2642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資料來源:勞工處

1757

高齡僱員的待遇則大不同。一名不具

2018年

名的金鐘海富麥當勞旗艦店現職員工

首9個月

向 本 報 透 露, 店 內 由 經 理 至 普 通 員 工,均對中高齡員工不太尊重,「經


中高齡計劃數據表 (按教育程度劃分)

02

專上程度 中學程度 小學程度或以下 總數 333 280

365

244 2052

2409

2078

1394

理 生 氣 時, 會 指 著 中 高 齡 員 工 發 脾

管公司樂意參與政府政策,但前綫員

氣。」該名員工在餐廳工作兩年半,

工未有良好訓練,則無法使僱員在適

209

236

199

119

期間調動了 13 名經理到店內,當中

當環境下繼續服務,徒添精神壓力。

2541

2978

2642

1757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首9個月

有五名經理都曾惡意對待中高齡員 工,「店內有其他大學僱員,但經理

低技術職位佔大部分

都不會罵他們,專挑中高齡僱員。」

資料來源:勞工處

中高齡就業計劃在接受報名後,

從事長者就業工作多年,香港職

惡意對待由上而下,連前線員工

雖然會按照僱主及僱員需求而安排工

業發展服務處高級輔導主任陳惠婷明

的 態 度 都 不 甚 良 好,「 同 事 會 用 難

作,但不會檢視僱主工作環境,確保

白長者對退休後生活有期望,因此要

聽 昵 稱 呼 喊 中 高 齡 人 士, 令 對 方 難

環境適合中高齡僱員。而社會上除港

協 助 他 們 調 節。「 長 者 有 過 往 工 作

堪。」 餐 廳 内 厭 惡 性 工 作 亦 多 由 經 理

府推出的中高齡就業計劃,香港職業

經 驗, 會 覺 得 如 今 仍 能 應 用 以 前 一

安 排 予 中 高 齡 僱 員, 例 如 清 理 沙 井

發展服務處亦有推出長者就業支援計

套。」她覺得,正因僱主明瞭中高齡

等。經理對中高齡僱員的不信任感亦

劃, 在 17 至 18 年 度 共 有 165 人 登

僱員會比較過往薪酬和待遇,所以不

影響僱員可工作的範圍,「海富店多

記,共有 100 人成功獲聘。

願意提供較高級職位,甚至不願提供 文職,唯有低技術職位數量較多。

服務甲級寫字樓顧客,因此若要讓員 工服務客人,會讓大學生做,」他補

計劃針對有就業需要的 55 歲或

充道,「一方面怕得失顧客,另一方

以 上 的 中 高 齡 人 士, 提 供 就 業 輔 導

「不少中高齡僱員會因生活失去

面覺得中高齡僱員不懂英文。」

及在職支援服務,經登記後,輔導員

寄托而尋求就業指引。」陳惠婷觀察

將協助尋找各類全職或兼職工作,但

到,事實上中高齡僱員並不如政府與

麥當勞作為計劃的參與僱主之

主要仍從事保安員、零售業與清潔行

一,工作環境卻令員工變得難堪。儘

業,與中高齡就業計劃結果一樣。

02  太興為本港其中一家參加中高齡就 業計畫的僱主。

OCT / OURVOICE /

07


03

大眾設想般,是因財政而就業。「的

亞洲各國均有討論延遲退

習新技能,更有超過一成人想在退休

確會有缺乏退休金,或退休前未有計

休, 甚 至 已 經 制 定 相 關 法 律, 讓 勞

後開創公司,拒絕一退便休。

劃儲備的長者,但比例並不多。」

動 人 口 留 在 市 場。 日 本 就 已 提 高 法 定 最 低 退 休 年 齡 至 60 歲, 更 會 在

退休僅是人生一個階段,但在思

2020 年時提升至 70 歲。據 2018 年

考勞動力與經濟發展外,如何快樂退

9 月 數 字, 日 本 70 歲 以 上 國 民 已 達

休便是已發展地區的下一項議題。在

觀及如今港府政策,缺乏有效措

二千六百一十八萬人,六十五歲以上

許多人眼中,生命價值建基於過往一

施將閑置年長勞動力重投社會,未能

增達三千五百五十七萬人、佔總人口

切成就,當事業終結,權力與經驗便

有效讓中高齡人士找到生活意義。

28.1%,情況嚴峻。在延後法定退休

就不再富意義,回家眼見四面墻,怎

年齡後,便可大幅保留勞動力,確保

會不覺空虛。招聘會當日,李小姐初

國家生產力。

遇記者時,想到退休後的生活,口中

亞洲各國政策超前

雖然香港未有制定法定退休年 齡,惟港府公務員年滿 60 歲就要退

空餘負擔。「不用再跟家裏人拿錢,

休。在 2017 年施政報告中,港府除

新加坡中高齡人士也盼望繼續工

(當有工作)就可以做回自己。」語

重新研究公務員延遲退休,令政府內

作,根據 2018 年 9 月由經濟學人信

畢,她稍稍道別,便又消失於招聘會

部 勞 動 力 得 以 確 保,2000 年 6 月 1

息 社 公 佈 的 調 查,1214 名 新 加 坡 人

的人群之中。 OV

日 至 2015 年 5 月 31 日 入 職 的 公 務

中,所有年齡層都有接近四成人表示

員亦可自行申請延遲至 65 歲退休,

想在退休後尋覓生活熱情。至於工作

背後原因自在勞動人口逐漸老化,令

方面,55 歲至 64 歲的族群中,六成

港府須制定對策。

四人都認同自己能繼續工作,並能學

03  香港職業發展服務處會為長者提供 就業輔導。


亞洲鼓勵長者再就業及僱主聘請長者政策 日本

新加坡

提高法定最低退休年齡至 60 歲

實施「特別就業補貼」

提高可領取年金的年齡至 65 歲 - 領取老齡基礎年金的人可延至70歲或以上才領取款 項,屆時每月領取的款額會較標準金額高出 42%。

- 僱用65歲或以上退休長者的僱主, 可獲高達僱員月薪3%的政府補貼。

立法保障僱員重聘權利至67歲

強制規定僱主為較年長僱員提供工作至65歲

減低僱用年長僱員的僱主公積金供款

向讓較年長僱員留任的僱主提供資助

優化職場計劃 (WorkPro)

- 退休年齡為65歲,則可一筆過獲發補助金, 介乎10萬日元(約7千港元)。

- 如企業因應50歲或以上較年長僱員的需要而推行措 施,可獲一筆過財政資助。

- 退休年齡提升至66歲,補助金則會增加7%。

- (i) 重新設計工作間或工作流程; (ii) 提供彈性工作安排;及 (iii)為較年長僱員採取年齡管理措施。

- 如66歲及以上員工繼續留任, 則可一筆過獲發最高100萬日元(約7萬港元)。

- 每名僱主可獲發最高48萬新加坡元 (270萬港元)的補助金。

反年齡歧視立法 - 規定僱主除非有合理理據, 否則必須致力避免設定招聘年齡限制。

保障僱員免受年齡歧視 - 《退休與重新僱用法令》訂有條文, 保障年齡未滿指明最低退休年齡的僱員, 免於純粹因年齡而遭無理解僱。

引進退休後繼續僱用制 強化「銀髮人力資源中心」功能, 為60歲以上勞工提供短期工作機會。

為較年長僱員提供再培訓

- 現時在日本各地設有逾1300 個地方分部, 共有72萬名會員,每年合約總額 3,130 億日元 (約22億港元)。

- 政府在2016年投入約4億新加坡元(23億港元), 為僱員培訓課程提供資助。

2017年主要勞動人口統計數字 75.30% 64.20% 34.10%

39.90%

香港 日本 新加坡

69.50%

34.40%

23.50% 26.80% 11.00%

50歲及以上人士佔勞動人口的比例

55-64歲人士的勞動人口參與率

65歲或以上人士的勞動人口參與率;

資料來源: 立法會秘書處資料研究組

OCT / OURVOICE /

09


論 政 是 非

配 套 落 後 亞 洲

全 港 僅 兩 親 子 洗 手 間

據運輸署數字,專綫小巴質素乏善,各區小巴脫班嚴重。有 區議員表示,部分路線需求過高,惟車廂座位不足,加上缺乏司 機入行,導致時常出現脫班。另外亦有區議員相信政府「鐵路為 主」策略,損害部分路線收入,鐵路工程亦導致服務出現脫班, 批評運輸署未有妥善安排。 記者、攝影:梁思行 黃詠琪 黃欣婷 吳穎婕 編輯:蔡綺樺 吳淑映 版面編輯:呂穎姍


早前有商場於洗手間外刊貼告示,註明五歲以上的異性小朋友不得進入,引起家長關注親子洗 手間數量不足問題。現時仍有不少商場及社區設施的洗手間未有設立兒童座廁及洗手盆等親子設 施。有關注團體表示親子洗手間能更方便父母攜帶異性子女去廁所,建議政府立法,但有議員則指 立法將引起爭議,建議政府從地契入手,增加全港親子洗手間數目。 記者:張凱炫 曾卓盈 王穎茵 鍾韋軒 陸浩賢 攝影:陸浩賢 編輯:何嘉禧 梁保瑜 盧巧霖 黎曉雯 版面編輯:呂穎姍

「他見到有兒童坐廁會特別開

小朋友上廁所都由父母帶入成人洗手

台,家長若有需要只能到旁邊育嬰室

心,因為他可以獨立使用(坐廁),而

間處理,不認為這是麻煩,更不會想

使用。兩間商場雖設有親子洗手間,

且可以和父母一起去廁所,會較為安

到應新增設備方便家長和小童。」

但未有引導標示圖,顧客只能透過商

心。」育有約三歲幼兒的Ivan表示, 隨著兒子年齡愈來愈大,漸開始抗拒

場平面圖或到詢問處尋找相關位置。

質素參差 地點隱匿

由父母協助去廁所,「有時媽媽帶他

除了商場配套欠奉,港府下轄社

去女廁他會鬧彆扭,不願意去。」他

記者曾向本港多個地標商場查

區設施亦反映政府並未重視親子洗手

續指,兒子會盡量選擇有兒童坐廁的

詢,發現即使是人流密集的大型商

間。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室內室外

商場洗手間,惟現時香港大部分商場

場,洗手間的親子設備亦十分不足。

場地設施均未有設置親子洗手間,相

洗手間均缺乏親子洗手間設備,故只

部分商場雖在男女廁內附設獨立親子

關設備只設於泳廁的親子更衣室,

能帶他使用成人洗手間,「他看到是

廁格及兒童專廁,但數量不多。以時

並建議有需要者使用無障礙廁所。

用成人坐廁便會哭,不想使用。」他

代廣場為例,只有一個親子廁格供顧

屋宇署則指,政府在策劃及興建新的

表示,由於大部分商場成人洗手間的

客使用,而觀塘「APM」商場的顧客服

公共設施時,會因應實際需要和用家

面積不大,難以同時容納成人和小朋

務中心職員則指,商場沒有兒童專用

要求,提供適合兒童使用的洗手間設

友,徒添不便。

廁所,只設有子母廁板,建議有需要

施,例如提供較小型坐廁、較矮的小

者可使用無障礙洗手間。

便器及洗手盆。

時去洗手間亦常遇到困難,「以太古

記者亦走訪過其他大型商場,如

據屋宇署的《認可人士、註冊結

城為例,有十個成人廁格才有一個兒

德福廣場、青衣城、「PopCorn」、

構工程師及註冊岩土工程師作業備

童廁格,如果遇上有小朋友大便,則

美麗華商場、新都城中心及太古中心

考》中,雖有引述業界建議在設計時

要等15至30分鐘,如何等待?」她續

等,發現僅有兩間商場於男女廁外另

提供無分性別的衛生設施,方便家長

指,小朋友不能忍耐太久,最多只能

設親子洗手間,惟內裡設備參差不

照顧不同性別子女使用,但未見有條

等待五分鐘,所以最終只能去成人廁

齊,門外亦未見有顯示洗手間內有何

例規管親子洗手間,只提醒若建造商

格或用無障礙廁所。她又以日本、台

設備,讓人容易混淆。以「V City」為

提供此類設施時,應考慮處所用途、

灣為例,指其他亞洲地區的公共洗手

例,三間親子洗手間內,有一間缺乏

位置和使用量等因素。

均設不少親子設備,方便家長照顧小

兒童座廁及兒童洗手盆,另一間則缺

朋友,香港卻不太重視洗手間內的親

乏兒童安全座椅。有四間親子洗手間

關注婦女性暴力協會曾就相關議

子設備,「這個(親子洗手間)概念

的「YOHO

Mall」則全都設有高低洗

題向立法會提交意見書,建議本港立

對於港人而言太新穎,有人認為以往

手盆以及兒童馬桶,卻未設嬰兒尿布

法規定提供無分性別的洗手間及增設

育有一女的Cindy帶女兒出外逛街

OCT / OURVOICE /

11


全港地標商場洗手間的親子設備

01

兒童衛生設備,以回應公眾需求。協

廁格取替,當處所設於男女廁外,可

參考台灣「無障礙兼親子洗手間」

會批評,屋宇署雖就商場及公眾場所

避免子女進入異性廁所的尷尬情況,

設置,將殘疾人士專用廁所加入親

設立無分性別洗手間和兒童衛生設備

因此促請當局應規定所有公共場所及

子衛生設備。

等事宜,向業界提供指引,但至於設

商場興建親子洗手間。她建議若空間

立與否卻屬自願性質,因此並非所有

許可,當局可設立一間獨立無分性別

商場及公眾場所都設有相關配套。

的洗手間,其內須設有兒童及成人坐

台立法管制 星政府鼓勵

廁、兒童安全椅、育嬰板及衛生設

親子洗手間在外國並不罕見,

協會中心主任陳雪儀表示,親

備,並以標示說明該廁所適合親子及

台灣於去年年底已通過「公共場所

子洗手間並不能以親子廁格或兒童

不同性別人士使用。而空間有限亦可

親子廁所盥洗室設置辦法」草案,

02

03


04

05

06

規定未來樓層面積超過一千平方公尺

能讓小朋友父母、身心障礙人士及長

沈豪傑建議政府可在地契加入條

的公共場所,每三層至少設置一獨立

者使用。而洗手間內均設有高度較低

款,規定新建建築物須設立特定數量

式親子廁所,並須在男女廁所分別設

的洗手盆、尿布臺、兒童椅、男性小

的親子洗手間,買方可跟地政署磋商

置至少一個兒童小便器、兒童洗面盆

便斗等,家長不用刻意抱起小朋友如

其設置相關數量。當越來越多新建商

及兒童安全座椅等設備,而獨立式親

廁或洗手。

場因地契條款下設有親子洗手間,變 相會對舊有商場施加無形壓力,為挽

子廁所不得與無障礙廁所合併設置。

新立地契應加條款

留顧客而主動增設親子洗手間,「一 個舊式商場(沒有親子洗手間),一

在新加坡,政府設有家庭公眾教 育委員會,鼓勵商家提供更多家庭友

香港落後亞洲各國多年,普遍認

個新式商場(有親子洗手間),如果你

善設施。據當地「家庭廁所」法規,

為若要追上進度,必須盡快立法規

是父母,你會選擇那一個?」

規定每層廁所均需設置尿布臺、兒童

定,但元朗區議員沈豪傑則認為,香

安全座椅、兒童馬桶、兒童洗手盆及

港若透過立法推廣親子洗手間,過程

兒童小便器等,又規定兒童廁格要配

複雜及費時,亦容易引起爭議,「例

搭兒童洗手盆、防滑地板及兒童保護

如你劃了線,一千呎以上要興建(親

座椅等;親子洗手間的呎吋則須大於

子洗手間),如果我只是僅僅過了標

二點三米乘兩米,以及設有尿布更換

準,我便會很反感,為甚麼不劃線在

和兒童友好的衛生設施。

一千一百呎?」他續指,現時親子洗

07

手間未在港普及,社會對親子配套意 日本雖未設立法例規管設置親子

識不高,而租金昂貴更令商家卻步,

洗手間,但大部分公共場所、商場,

「一般做生意,地方能省便省,用來

沈豪傑亦建議港府規定轄下的新

甚至街邊公廁均會設立親子洗手間,

做生意總好過用來修廁所。」

建築物附帶親子洗手間,其中康文署 轄下場地有較大空間,每年亦有一定 資金作翻新,可擔當領頭角色,「其 實也不是要有一個很大的空間,只是 要一個較大空間提供基本設施,總好 過現在是零,甚麼也沒有。」 OV

01 Yoho Mall的親子廁所均設有兒童座廁。 02 V City 親子廁所設備參差不齊。 03 有V City的親子廁所設兒童安全座椅。 04 美麗華商場設有親子廁格。 05 APM雖設兒童安全座椅,但面續不大。 06 APM的無障礎廁所有設尿布臺。 07 元朗區議員沈豪傑建議政府從地契入 手,增加親子廁所數目。

OCT / OURVOICE /

13


時 政 聚 焦

戲劇 教育乏支援 戲劇教育施行多年,學習指標仍未清晰,發展路線亦未有確切定位。儘管不少學生因此對

戲 劇 興趣盎然,但若想更深入了解戲劇,學校卻又未有資源配合,校內教師亦未必經專業訓 練,無法提供進一步教學。各有各教的現象由始至今,教協與教育機構中間均批評港府制定的 校本無方向,難量化各校戲劇教育成果。 記者、攝影:曾兆盈 蘇芷榆 編輯:黃希陶 潘芷婷 陳慧靈 版面編輯:溫 晴

目前香港中小學校的戲劇教育旨

與幕後製作,如導演和編劇等,自言

課程內容作為基礎,思考劇本方向,

在欣賞、創作和演出機會,幫助學生

較喜歡創作劇本。一台劇或歷時數分

從而在排練與製作戲劇時,同時加深

發展語文能力與共通能力。然而由於

鐘,一份劇本卻是數十個小時熬製的

對課程內容的理解與認知。

教育局未有制定詳細校本內容,校方

心血,張玲翎如同大部分參與戲劇教

須自行安排戲劇教育內容與模式,如

育的同學,創作時都會天馬行空,但

靈糧堂怡文中學中文兼戲劇教育

安排戲劇教育置於高中課程的中、英

終歸要貼近生活與現實,更重要是呈

老師梅志業介紹,校內戲劇教育最初

文科目選修單元,以及在藝術教育學

現課文內容。

在 2008 年時,由一班對戲劇有熱誠

習領域安排戲劇賞析、製作和演出戲 劇的機會。

的老師自發制定,他們在大學時主修

演繹人生 才能理解課文

中文,曾受戲劇薰陶,了解戲劇教育 對理解文學十分有效,因此嘗試將教

現在靈糧堂怡文中學就讀中六的

普遍中小學在制定戲劇教育綱領

育模式搬到中學推行,期望提升學生

張 玲 翎, 便 體 驗 過 高 中 戲 劇 教 育 課

時,不會脫離原本校內對中英文科目

學習動力。直到 2011 年,學校新高

程。她曾作為演員出演話劇,亦曾參

的課程大綱,因此教師會要求學生以

中課程才加入校本評核,其中一個選


各師各法無方向 修單元是戲劇,讓學生在校本評核指

「車夫碰跌老人家,然後知識份

引下學習。

子說:走吧,開車吧,不要理會老人

01

家吧。」王曉詩引用中學課文魯迅所 初中生及高中生在戲劇教育中的

寫的《一件小事》內容來介紹,「一

教學方法不同,教授初中生時,老師

邊是魔鬼,一邊是天使,其後主角出

須先講解劇本與角色,令學生代入角

現,魔鬼要令他主角不要救老人家,

色,掌握演繹方法。高中生則需要兼

天使反之。此時同學們要想,到底決

顧 舞 台 編 排、 劇 本 編 寫 與 資 源 運 用

定救不救。其實這就是戲劇教學。」

等,「透過演繹劇本,能夠讓他們掌

戲劇說白了就是人生交叉點,而這簡

握文章。(劇中)角色、情感、衝突

單一台戲就剛好是一節課:解讀主角

會較容易(理解)。」

性格和車夫性格。

另一位負責戲劇教育的文學科老

學生喜歡,教師支持,反而當初

師王曉詩亦表示,戲劇教育能讓學生

推行戲劇教育的教育局,卻不願提供

藉 戲 劇 活 動, 嘗 試 經 歷 劇 中 人 物 所

資源,資助學校發展校內戲劇教育。

感、所經歷過的事,以另一個層次學

目前推行戲劇教育的學校並未獲得獨

習中文,「戲劇教育最重要不是學生

立 資 助, 而 是 從 恆 常 所 得 資 助 中 分

的演出效果如何,而是之後的後續討

配,主要分作科本教育定額預算,以

論與反思。」

及課外活動開支。

02

01 兩位同學與王曉詩老師均熱愛戲劇。 02 梅志業認為政府應善用文化廊。

OCT / OURVOICE /

15


不少戲劇教育項目均依賴老師不

學習契機,「傳統教育中,老師授課

展,建議教材包含四個元素:表情與

斷 對 外 聯 繫 和 爭 取 資 源,「 推 廣 和

時並不擔保所有學生認真聽,很多學

肢體控制、創意(通過演繹劇本,讓

(戲劇)教育不只是舉辦比賽,或限

生 只 有 身 體 在 課 堂, 實 際 在 發 白 日

學 生 觀 察、 感 受、 模 仿, 再 加 以 整

於課堂,而是要帶同學去拓闊視野和

夢,只有小眾參與課堂。」

合)、生命教育及關懷社會及社區。

認識。」梅志業憶述,曾有老師在中 秋節時帶學生觀看香港知名劇團的大

04

雖然梅志業和王曉詩都認同戲劇

型劇目,整次活動均由校內老師對外

教育成果,但仍然期望教育局能夠提

聯繫,為學生爭取購票優惠,或取得

供更多援助,包括提供活動資助及工

一些較難獲得的場次門票,行政支援

作 坊,「 從 教 師 培 訓 和 引 進 專 家,

十分缺乏。

或 者 開 分 享 工 作 坊, 令 老 師 變 成 學 生。」他補充,「如何能夠有高質素

定位不一 未有參考指標

(戲劇教育),或者教育性質高一點 的劇場,讓學生去體驗。」

學校自主度大,王曉詩覺得教師

從事兒童劇藝接近 30 年的明日

能夠自行制定教材,更有效教導,但

藝 術 教 育 機 構, 總 監 王 添 強 將 戲 劇

教育局回應指,港府會為學校在

亦 有 不 滿 聲 音 指, 若 教 育 局 指 引 不

教育簡單分為戲劇滲透學科、兒童戲

戲劇教育提供多方面的支援,例如舉

清,則難以量化學習成果,學生學懂

劇活動和開辦戲劇學科,不過本港戲

辦教師培訓課程和發展學與教資源,

與不懂,無從得知。「香港的校本戲

劇教育的發展路線則未討論出確切定

主題包括戲劇賞析、創作和演出,以

劇課程各有各做,很難去量化教學成

位。「現時香港基本上戲劇教育的情

及相關教學法等,以提升教師在戲劇

果。」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組織部

況是有點兒渾水。」王添強批評現時

教育方面的專業能力。 OV

主任舒盛宗解釋,有些所謂有戲劇教

教育局就戲劇教育的課程指引與指標

育課程的學校,只會分配數堂去學習

未夠完善,而一般戲劇界的共享研究

戲劇。至於資源較多的學校,則會把

成果不一定會被官方採納,彼此較難

校本選修戲劇單元加入中文和英文課

論出結果,導致戲劇教育的公眾指標

堂,因此較難去統一量化校本戲劇教

未夠清晰或統一予學校參考。

育的教學成果。 他指出中小學從來都對戲劇教育 03

有需求,惟現行政策未能有助教育發

03 舒盛宗認為戲劇教育容讓學生用不同 途徑如聲音、身體、或圖像去表達。 04 王添強認為現時劇界較少人就戲劇教 育討論「課擔」。

校方自行安排戲劇教育內容與模式 - 高中課程中、英文科目選修單元 - 「應用學習」課程中開設「戲劇藝術入門」供學生選修。 - 「其他學習經歷」中的「藝術發展」部分,讓學生接觸。 過 往 語 常 會 曾 到 100 多 間 中、 小學校協作進行校本戲劇課程,為期 兩年,但只以學生的參與程度作為量 化結果,舒盛宗認為未有考慮學生的

多種藝術形式,包括戲劇。 - 為學生在藝術教育學習領域提供戲劇賞析、製作和演出 戲劇的機會。 OV


教 育 專 題

交流不足 走馬看花 部分學校 地團為跑數

2015年《施政報告》要求中小學學生至少前往內地交流一次,硬性規定令學校在取得資助後, 舉辦各種內地交流團。部分學校為求交數,未有妥善設計行程,導致學生花費金錢,卻疲於奔命, 走馬看花,未達交流之意。 記者:林筠茹 馮詩樂 梁文欣 程月棋 攝影:梁文欣 編輯:李靜欣 黃浩傑 溫 晴 版面編輯:余穎恒

浸會大學二年級的Queena曾於

交流團行程除到訪江門景點,亦

短短三日內要參觀市內名勝、到當地

2016年參加「青年內地交流資助計

包含與內地「姐妹中學」的交流活

小學義教、與當地中學生交流、遊覽

劃」內的「香江同心教育行」,費用

動,期間有欣賞表演環節,「實際上

江門自然景色等,Queena只覺走馬看

約為500元至700元,與其餘150名同學

(交流團)只是臨時準備了過往學校

花,不覺正在交流。

前往廣東江門與當地中學生交流。出

音樂比賽的歌曲及表演,而且大部分

發前,她一心期望在遊覽自然美景與

時間只是坐下欣賞他們的表演,未能

奇觀外,了解兩地學習制度分別。雖

真正達到互相交流、切磋的目的。」

然她的確飽覽江門自然美景,惟她覺

匆匆趕路,她目睹其他同團學生一上

交流團目的在於使學習空間從課

得交流項目未有悉心安排。

車就累得入眠,下車又要匆忙參觀。

室拓展到真實情境,學生透過不同主

成員疲於奔命

OCT / OURVOICE /

17


題的交流計劃,擴闊學習經歷和視

的資助額。根據民政局數字,在

念便結束參觀,難以真正與蒙古人民

野,引導他們反思學習經歷,從而達

2015/16至2018/19年度提供的「青年

深入交流,只屬於打卡式探訪。」

致全人發展,培養終身學習能力。港

內地交流資助計劃」與「國際青年交

府在2015年施政報告推動國內交流,

流資助計劃」資助額不斷上升,惟兩

要求每位同學分別在中小學階段往返

者總額數字相差近半(見圖表)。

價錢誘因欠奉 相較內地交流團,部分學生會選

內地交流至少一次。 政策原意雖好,但高額資助撥出,

擇參加海外交流團,現年中五的Miki今

為進一步推動學生參與,港府制

資源卻未能到位。「內地交流團實際

年參與「背包童行‧瑞士之旅」,遊

定不同交流團資助項目,如「青年內

與期望有所出入。」科技大學二年級

走瑞士蘇黎世、策馬特、伯恩、坎德

地交流資助計劃」,為非政府組織

的Angel曾於2016年參加由中港台青年

斯泰格等地,亦適逢遇上匈牙利潑水

提供資助,期望能讓青年人增廣見

交流協進會舉辦的「京蒙十天考察之

節和瑞士國慶,感受當地節日氣氛。

聞,加深對內地文化歷史的了解,

旅」,在港府資助4000元後,她只需

以及促進青年人與內地交

支付額外4000元,便可與其餘四十名

海外交流團價格較內地交流團昂

流,並讓年輕的參加者體驗

學生同行。

貴,以Miki參加的15天瑞士交流團,就 須支付6000元,亦須為年滿15歲而未

內地的工作環境,深入認識 內地的勞工市場、工作文化

她透過學校報名,無須面試,簡

和發展機遇。

單填寫個人資料已入圍。交流團行程

01

訪蒙古沙漠和蒙古包,亦參觀許多名 交流團花費高昂,於是

勝古蹟,但各景點逗留時間不長,令

港府逐年增加對內地交流團

她難以體驗風土人情,「我們拍照留

02


滿29歲的童軍成員。長達半個月的交

團,原定招收28名青年,民政署預計

馮偉華建議政府應檢視資源運用

流團容許行程上有更豐富項目,她便

批出40,320元資助,最後只有一人報

是否用得其所,重視交流團的「質

嘗試登上約海拔4000米的雪山,以及

名,結果竟繼續成團,該署亦照樣批

量」,按照學習需要和成效提供資

攀冰等技能訓練。

出資助,惟金額大幅調低至5,533元。

助,例如內地交流項目應讓學生真正

不過Miki亦覺海外交流團對一般

03

了解內地社會現況,而非遊覽旅遊景 點,「如果只是覺得交流團很划算,

家庭難以負擔,有政府資助會顯得吸

但其實學生回港後沒有學到任何東

引,「有些交流團就算有資助,但仍

西,這對學生的價值觀沒有正面的影

然偏貴,未必所有人都能應付。」她

響,反而令他們覺得渾渾噩噩地參加

補充,「政府的資助額未能成為我參

活動。」 OV

與的誘因,寧願自己自由行,時間上 較參與交流團更為彈性。」 馮偉華舉例指,不少香港學校與 內地交流團可獲資助遠超海外交

內地學校結成「姊妹學校」,間中派

流團,可獲資助的機會率亦更大。因

兩地學生交流互訪,滿足硬指標要

此當中小學或其他機構想舉辦海外交

求,卻造成資源過分集中於內地交流

流團,便越漸需要依賴外來贊助者,

團,「過往不少交流團都是有所空

學生須承擔的費用亦見提升。

缺,即使參與人數少亦能成團,成本

01  Queena(右一)參加了「香江同心教育 行」,認為 行程 匆忙,未能深入體驗文化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02  Miki(第一排最右)去過政府資助的瑞 士交流團,指可負擔昂貴費用(圖片由受 訪者提供﹚。 03  馮偉華建議政府重視交流團質量,否 則無助學生學習。

效益很低,造成浪費。」他又認為,

硬指標 降質素

老師為了「跑數」,未必會花費那麼 多時間和心思,以學習角度去設計內

香港專業教育人員協會會長馮偉

容,導致內地交流團質素參差,學習

華批評,港府近年致力推動學生參與

成效低,「這變相交由一些團體或是

國內交流團,但學校舉辦交流團的心

旅行社去辦,結果變了旅遊成分佔比

態就如同「跑數」,「(至少往返內

重,雖然學生會比較開心和享受,但

地交流一次)彷彿成為了一個硬指

卻缺少了學習的部分。」

標,而不是真正做到學習需要,只為 達成任務。」 在港府要求下,屬下部門亦容許 以極少人數成團。審計署曾在2018年 批評,一個於2015/16年度「青年內 地交流資助計劃」中的湖南省3天交流

OCT / OURVOICE /

19


資料來源:民政事務局


品 味 藝 術

籐 年

說到上世紀的香港,唐樓與籐椅該在零碎印象之中。粵語殘片中常見的老爺坐在籐椅上,慢搖快 讀,一疊報紙就此閱過。籐器從用料至設計都並非年輕人首選,反而每道折彎的痕跡便能看出七十年磨 煉的心血。籐器再堅毅不屈,亦要遭受現實挑戰,「雖然我未必能見證籐器復興,但籐器一定不會消 失。」堯記第三代傳人伍美玉扶著籐椅,向香港斷言道。 記者、攝影:王嘉瑩  張政怡 樊曉聰 陳宥彰 編輯:洪婉姍 任子純 韋穎芝 陳羨翹 版面編輯:歐嘉俊

OCT / OURVOICE /

21


01

早於5、60年代的香港,當時傢私

以往沒有八小時工作制,員工能

幼。單量度籐條的尺寸及裁剪藤節也

原料及模具造價相對較昂貴,有不少

做多久便多久,有部分員工回家後仍

要耗上一星期時間,最後一個步驟是

低收入家庭無法承擔傢私成本,會選

會編織籐器,他們的起居飲食亦由籐

把快成型的籐器扎口,就會變成籐椅

擇自行上山斬籐,編織家具自用以達

廠負責,他們會由打理雜務一步一步

和籐籃等傢私。伍美玉指製作籐器的

到省錢目的。其他家庭或許不會自行

做起,慢慢學習織籐技巧。一家大小

步驟多且講求細心,製成品快則一至

編織,卻也會選購籐器作為傢私,自

也會在籐廠幫忙織籐,不但是工作與

兩日可完成,長則需時一個月,做出

然5、60年代成為籐器輝煌時期,大小

家庭事業,更是員工、家人與掌舵人

令人稱心滿意的籐器絕非一件易事。

規模的籐廠也應運而生。

的親密合作。

至今已有接近70年歷史的「堯記

直至8、90年代,傢私新型原材

03

料塑膠憑低成本打入家具製作行業,

籐廠」,早年在李鄭屋邨及石硤尾的

更迅速成為傢私主要材料,塑膠製品

木屋區開辦,現時由第三代傳人陳新

慢慢在香港流行,而價格相對較昂貴

權及伍美玉掌舵。雖然商鋪曾經開至

且工序繁複的籐製家具則逐漸受人冷

皇后大道東與上海街,目前就已遷到

落。為對抗塑膠傢私大潮,「堯記」

屯門藍地繼續營運。

決定以「新酒舊瓶」方式為籐廠開闢

02

04

伍美玉讚嘆上一代香港人刻苦耐 勞,多年來為籐廠完成很多高難度的 訂單,「全因這份精神,把許多不可 能都變成可能。」

度身訂造 講究細節 「堯記」所售賣的每件籐器都是 全人手製作,將印度籐逐條仔細處 理。而編織籐器的工序也相當繁複, 斬劈籐木後要先削皮,再根據客人 心思,決定製作的家具大小和籐條粗


生路,用織籐方法織塑膠以製作新產

別,當中包含師傅美感與材料差異,

如開班教人編織籐器,只盼新一代可

品,不但能減低成本,又可便利員工

這點也為籐器加上分數,可是無論籐

以多了解籐藝。

製作,新製作讓籐廠再次在家具市場

器再能耐風擋雨,也不敵善變的潮

佔一席位,站穩傢私業陣腳。

流。很多客人選擇家具時著重外觀及

「雖然我未必能見證着籐器復興

價格,令籐器在市場上難以生存。

的時刻,但籐器一定不會消失。」伍

多年來「堯記」不時會為客人度

美玉憑著不滅信念繼續經營籐廠。不

身訂做籐器,公司曾為名人編織鳳尾

「自己喜歡藤器才繼續做,如果

論日後的路有多難行,她也會為「堯

椅,但伍美玉對一位普通顧客留下更

不是的話一早放棄了。現在社會以商

記」曾經的風光而感到自豪,亦期待

深印象,她憶述當年有客人來到籐廠

業價值計算,實在難做。」伍美玉概

有一日籐器能重回輝煌時代。 OV

為家中老人訂製籐椅,更清楚說明不

嘆傳統手工藝的生存空間日漸收窄,

想近視度數深的奶奶坐著看電視時會

「堯記」基於現實市況,也只好使用

弄傷背部,因此籐廠特意設計一張高

較便宜的原材料,藉此降低產品價

椅背、兩側有護欄並能夠掛在床尾的

格。心痛決定不僅能讓籐廠繼續經

籐椅給她。可是特製籐椅完成後,一

營,也可保著一眾員工的飯碗,儘管

直未有人前來取貨,她向客人查問之

不願意,又似乎別無他法。

下才收到一個老奶奶出外旅遊的答 覆。她接著解釋:「老奶奶分明是仙

現時籐廠由她與兒子一同打理,

遊了!」在埸記者不禁黯然。

但她直言「堯記」是他們的包袱,並 不想繼續守業。他們為繼續經營祖傳

堅持營運 保留特色

籐廠,唯有開源節流,把廠房越搬越 遠,最近更由東莞搬到梅州。等到籐

「每一根籐也有自己的紋理,即

器製作完畢,才運送回香港。身邊很

使設計一樣,每件籐器也是獨一無

多行家都因入不敷支而結束生意,她

二。」籐器獨特之美,讓伍美玉認

深知行業也許已走到末端,甚至認為

為正因如此才令不少人喜歡籐器。由

香港不可能再有新籐廠。即使如此,

於不同師傅造出來的籐器也會略有分

她還是盡力保留這個傳統手工藝。例

01 堯記籐廠已有接近70年歷史。 02 製作籐器的步驟多且講求細心。 03 編織籐器工序相當繁複。 04 「堯記」每件籐器是全人手製作。 05 伍美玉期待籐器能重回輝煌時代。

05

OCT / OURVOICE /

23


城 隅 探 見

一圍千年跡 百席流水情 一場流水宴席實是百年香港歷史,呼喚全圍街坊鄰里參與的宴會,每每籌備近月,花費傾盆心 血。流水席雖非香港獨有文化,但從中卻能看出昔日獨特的宴會形式。所謂流水席,簡單而言:齊人 就開臺,食完便離開,宴似水流動,喚四海而來。 記者:蕭佩鈴 熊加怡 黃珮欣 文曉晴 編輯:李卓楠 黃詠琳 莊汶琛 吳曉儀 攝影:譚栢妍 李翌成 版面編輯:馮家淇

「擺酒擺在市區,如港島區、九

儘管不是擺酒當日,宴席依然擺

二十日土地誕,就會「大搞」慶典,

龍 區 等, 長 輩 未 必 出 席, 但 在 村 內

足五十五圍,除了村民外,還有特意

賀足一日。

(辦流水席),可以讓長輩知道你已

從深圳到港的龍姓親友。席間不收禮

婚,會收到祝福及認同。」十月十四

金, 只 收 利 是 和 祝 福。 雖 然 生 活 忙

土地誕得村民重視,皆因香港當

日,一對新人於元朗南邊圍大排流水

碌,但圍村人最重視的嫁娶婚宴,村

時為農業社會,村民會祭拜土地公以

席。現場沒有華麗裝飾佈置,只有過

民自然歡聚一堂。

祈求豐收。土地公位置附近必有大樹

百張簡單圓臺和折凳,供現場賓客使

在前,象徵開枝散葉。傳宗接代是圍

用,沒有貴價鮑參翅肚,但在賓客於

傳統圍村除婚宴外,大多是舉辦

村人最重視的家庭元素之一,因此在

席間頻舉杯暢飲的行止,已感受到他

極重要的傳統節慶才會大排流水席。

土地誕當地,流水席的規模將會是最

們對喜事的雀躍,和對傳統的尊重。

以 元 朗 南 邊 圍 為 例, 每 逢 農 曆 正 月

大型、最熱鬧,甚至比新年更隆重。


土地誕當日,小小村落將會滿佈

都會知途歸來,與村內多年不見的親

程,才能到達目的地。若要等齊賓客

四百多圍流水席。當你站在村口,必

友相聚,歡度天倫,這彷彿是彼此間

入 座 才 開 始 進 食, 估 計 已 能 看 見 晨

看 不 到 宴 席 盡 頭。 從 中 午 一 直 到 晚

的默契,村內的無形規條一樣。

暉。因此,流水席就此形成——無論

上, 流 水 席 都 不 見 休 停, 如 村 長 所

任何時候,只要夠十人,就可開臺。

言,「 從 早 食 到 晚 」。 除 了 流 水 席

齊人開臺 長幼有序

外,晚上亦有慶典,預備了特備節目

「 以 前 開 燈, 只 請 65 歲 或 以 上

娛樂大眾:村會會搭建花牌,亦會安

流水席雖然並非起源於香港,但

的長者食,年輕人沒機會食!」所謂

排唱戲,並在外邀歌星及魔術師表演

來到這小漁村,就要入鄉隨俗。香港

開燈,村長介紹指每年正月統計每家

等。臨近土地誕,即使不用村長一一

以 前 四 面 環 山, 路 面 暗 黑, 交 通 不

每戶男丁數目後,隨後的慶祝活動。

通知,四散世界為生活謀兩餐的村民

便。從中午出發,需約二至三小時路

「女性都沒有(機會食),以前太公

OCT / OURVOICE /

25


分 豬 肉 嘛。」 香 港 當 時 女 性 地 位 低

01

微,男女之間不存在平等。廚房內, 女性只負責處理下欄食材,負責洗菜 切料,廚房外,餐桌上更無法分得一 席位,只能回家旁觀,等候夫君。 村民十分推崇「敬老」概念,就 如「家有一寶,如有一老」。流水席 舉辦前,主辦人會跟著村民名冊的姓 名,逐家逐戶叩門派發「啊公帖」, 邀請 65 歲或以上的長者在較早時段 享用流水席。席間分頭圍和後圍,頭 圍 常 先 給 啊 公, 讓 他 們 享 膳 後 早 早 回 去 休 息, 後 圍 則 到 長 輩 的 歡 樂 時

02

光,與親友高談闊論。 薄 扶 林 村 於 前 年 亦 曾 舉 行 流 水 席 宴 會 — 稻 田 餐 桌。 雖 然 形 式 與 傳 統 流 水 席 相 近, 但 宴 會 菜 式 都 是 薄 扶 林 村 村 民 自 制, 人 人 有 份 參 與, 菜 餚 中 滿 懷 情 味。「 我 們 在 一 星 期 前 想 菜 單, 預 備 80 道 菜。 然 後 我 們 在 村 裡 開 攤 位 煮 食, 例 如 用 柴 做 磚 窯 燒、 叉 燒、 做 客 家 菜、 煮 煎 釀 三 寶 餃 子 等。」 薄 扶 林 村 村 民 還 會 花 錢 佈 置 場 地, 希 望 吸 引 市 民 體 會

「 開 廚 其 實 不 麻 煩, 找 人 幫 忙

有 空 時 便 可 以 煮, 沒 有 空 的 時 候,

薄扶林村的特別之處。

煮 才 麻 煩, 看 不 起 他 們 便 不 會 幫 忙

(一旦拒絕)人家可能會以為看不起

煮。」冼村長介紹,數年前開始,本

自 己, 所 以 才 不 願 意 幫 他 煮, 因 此

港流水席籌備為求方便,都會改用到

(嫌麻煩)不會去學習。」

食材見異 意義不變

會及盆菜形式舉辦,以元朗南邊圍新 往昔流水席全由村民一手一腳籌

人擺宴為例,則由輝記盆菜包辦。

流水席食具更是有趣。舊時流水 席,村民會用雞公碗和木筷子進食,

備,需分數天才能完成。醉心研究傳 統文化的旅遊達人黃照康提及,昔日

村民中,要找到懂得煮的人並不

盛載盆菜的器皿則不是採用鋼製梯

村民會借一家灶頭,以大鑊來準備流

容易,過百人居住的南邊圍村只剩下

盤,而是採用大木盤。弄好以後,便

水席。村民十分齊心,每家人負責煮

兩位,可是他們分別都已年過八旬,

直接放進木盆中,食物層數大多有 9

一道菜,客人籌夠一圍,便盛一些食

可謂有心無力。幫手煮流水席的人更

層。神奇的是,雖沒有爐具,沒有加

物,款待客人。以客家人為例,鹹菜

後無來者,「現在已沒有人學,因為

熱,但盆中餸菜都不會冷卻,因即整

燜豬肉,燜門鱔都是桌上常見菜式。

太麻煩了,」冼村長補充道,「如果

即食,冷卻前就已飽腹。若以圍頭話


相稱,盆菜流水席又名為「食盆」,

03

因以大木盤盛載食物。 流水席所宴出盆菜,並無指定食 材。富能大魚大肉,窮能素菜少肉, 主要看主辦單位的預算。若想要做最 正宗的盆菜,蘿蔔、芋頭、魚丸、魷 魚、冬菇、雞肉、豬皮、大蝦、枝竹、

薄扶林村歷史

04

豬肉等材料定必不可少。普通食材才 能保存傳統味道,太多貴價食材便會 令傳統失色。部分加入燒鴨、西蘭花 的盆菜,村民則認為不正宗。 無論今昔與否,他們都將蔬菜放 置底下,肉類放在盆菜面上。當時農

行。相比近年迅速發展的香港,交通

村社會,村民能吃肉的時間不多,因

網絡完善、電子媒體新穎發達,核心

此他們會將最豐富的放在盆面上。

家庭結構已令本港流水席減少。

盆 菜 本 身 擁 有 團 圓、 團 結 的 意

流水席擺設數小時,讓遠、近道

義,每圍流水席夠十人就能「開枱」,

而來的賓客於期間自由上坐。賓客就

即使相互不熟識,但他們亦能成為左

如連綿流水,來往不停,滔滔不絕,

鄰右里,共享盆菜,為節慶喜事共同

場面壯觀。或許很多人認為,流水席

送上祝福,人情味濃。

只是場普通的宴席,桌上放置的都是

薄扶林村是香港一個歷史悠 久的鄉村,位於香港島薄扶 林,位於置富花園旁,自嘉 慶二十四年(1819年)所編 纂的《新安縣志》,曾經提 及薄扶林村是港島上的三條 村落之一,被形容為「依山 傍澗,結構頗雅」。

村內其他慶祝活動 舞火龍

簡單不過的家常便飯。但在村民的眼

宴會文化

傳承保育

裹,老一輩的心中,桌上盛載的或許 不單是充飢食材,而是滿滿的人情味

黃照康嘆息文化漸漸失傳,難以

及歷史回憶。

OV

保育,也不完全歸因於新一代的年輕 人不肯學。流水席原意,是讓住得較 遠的人,有時間出席宴席。但綜觀香 港,地方雖小,交通卻十分方便,「不 是不想保育,而是香港無需要。」

每年中秋節,即農曆八月十 四及十五日兩晚,薄扶林村 會舉行舞火龍活動。火龍由 數十名健兒舞動,在村中巡 遊,拜訪每家每戶,祈求村 民平安。舞火龍於2017年被 列入《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 代表作名錄》。

李靈仙姐誕 傳說李靈仙姐塔為紀念一位 名為「李靈仙姐」的仙人替 薄扶林村降魔伏妖而建的。 每逢農曆四月十五李靈仙姐 誕,街坊會舉辦神功戲。現 時的慶祝方法從簡,以簡單 的祭品及香燭拜祭。 OV

流水席在香港日漸式微,冼村長 亦感嘆,怕他們這一輩人過世後,流 水席便無人繼承。事實上,由於台灣 能保持鄰里文化,農村和民族色彩比 較 濃 厚, 流 水 席 文 化 於 台 灣 仍 然 盛

01 盆菜食材沒有限制,一般做法將蔬菜 放置底下,肉類放在盆菜面上。 02 盆菜寓意團圓、團結。 03 宴席擺足五十五圍。 04 於元朗南邊圍宴開流水席的新人。

OCT / OURVOICE /

27


城 隅 探 見


一張白紙本來並無意義,在厚重且起繭的雙手觸碰後,它就有了生命,加上時間與想法,逐漸演化為生活,賦 予精神,附上心機,最終演變為藝術。紙只是介質,承載著藝術家的過往與將來,不論是由東方剪到西方的紙,還 是隨心所欲撕開的紙,只有被欣賞後,它才能夠產生價值。追求藝術與生活,那就是李云俠與李昇敏一生心願。 記者:文靜宜 張曉欣 梁政滔 朱詠賢 梁珮珊 編輯:江珮麒 林芷晞 何濠烯 何 晴 攝影:江珮麒 文靜宜 張曉欣 梁政滔 朱詠賢 梁珮珊 版面編輯:張曉欣 生於陝西的李云俠生得逢時,因

甚至跳出陝西省,將藝術發展的目光

也帶給她身體傷患。不只兩隻手指因

陝西的剪紙傳統是「傳女不傳男」,

投得更遠。

長期緊握剪刀而變形,更患上頸椎病

當地文化更有「一剪二繡三長相」來 衡量女生是否優秀。她自幼跟隨母

導致手指發麻。但是只要她看到一把

千錘百煉 未懼傷患纏身

親、祖母及外祖母三代學習剪紙,受

剪刀及一張紙便會充滿動力,繼續剪 出更多作品。

到家庭濃厚情懷薰陶,自小學得一門

2002年,李云俠正式來到香港,

剪紙好手藝,「祖母及外祖母是我的

初時沒有人懂得欣賞剪紙作品,令她

藝術家仿似生來便與凡人不同,

啟蒙老師,而母親則是教我剪紙最重

感到失望。她憶述當年曾因在尖沙咀

李云俠在醫生確診頸椎病後,未見剪

要的老師。」

海旁擺檔攤時,親手剪的作品被一陣

紙練習減少,甚至對藝術有更高追

風吹下海,頓時感到無比氣餒,甚至

求,便是將生命與之連在一起,「哪

李云俠兒時已對剪紙萌生濃厚興

有友人半開玩笑叫她應徵洗碗工。在

怕有一天我因為剪紙而死,那也是我

趣。以往每逢大時大節,與家人到朋

藝術路上,一句句打擊話語,一次次

的命。」她的回答簡潔有力,或許就

友家作客時,她總會以誰家剪紙作品

無人欣賞,令她不禁質疑自己為何要

因此令她更加決心要將剪紙與藝術承

較美來定奪哪家小孩擁有決定遊戲的

到香港受苦。可幸的是丈夫一直在身

繼拉上關係。

權力。儘管只是遊戲,卻讓她尋得剪

邊支持她,令她明白磨煉是人生必經

紙樂趣。不過狡猾的她,多次因母親

階段,更透過多年努力,成為唯一一

親手所剪的作品而贏得決定權。

個在羅浮宮展出剪紙作品的亞洲人。

偶得機會挑戰自我 紙藝能夠呈現紙張的各種美態,

也許亦是因虛榮心作祟,令她對

李云俠與剪紙作伴幾十年,如今

甚至化無為有,剪出世間百態。各種

學習剪紙有更大慾望。「看到母親剪

談起,她臉上也總會流露笑容,「即

藝術都蘊含不同技藝,除了剪紙,香

的動物栩栩如生,我也跟著學習,發

使是普通一張紙,我也可以賦予它生

港亦有另一位撕紙大師。李昇敏(敏

現我竟然也能做到。」

命。」她享受剪紙過程,也樂於成為

叔)從1983年便開始接觸撕紙,但原

剪紙藝術的承繼者。四十多年的剪紙

來他對撕紙萌生興趣的一刻,就只是

從小出現的成功感讓李云俠有更

生涯,帶給她的不僅

大動力,長大後她更用功學習剪紙,

是成就,

OCT / OURVOICE /

29


偶然一天在家中陽台裡,看到花盆上

要付出時間練習,願意嘗試撕紙,便

只是有心學習便能成功,更鼓勵自己

貼上「大吉」二字,便心血來潮,嘗

人人也有機會成功。

的學生可以把課堂學到的知識教授給

試自己能否做到,成功試過後便沒有 再撕出其他作品。

他人,達至傳承紙藝文化。

創作思路源於日常 一張白紙如何在巧手之間化為藝

相隔六年後,敏叔再次看到一幅

不論是剪紙還是撕紙,也講求創

術,非但依賴創作者靈魂,更是天時

牆上貼著「黃金萬兩」的紙樣,他隨

作一刻的靈感。生活大小事情也可成

地利之和。親人對李云俠和敏叔的溫

即在公事包內取出紙張嘗試撕出四

為靈感泉源,剪紙大師李云俠強調只

柔,文化沙漠對紙藝的毫不珍惜,終

字。兩次撕紙也只是出於偶然機會,

要用心感受生活,便能賦予作品有更

於獲得認同的苦苦等待,都成為每個

在工餘時間亦未有機會讓他繼續雕琢

強的生命力,「每一個作品都是創作

紙藝的輪廓。立於現世,要留住傳統

手藝,當撕紙只為興趣,不覺藝術。

人想向人訴說的一個故事。」她喜歡

技藝談何容易,看似脆弱的紙藝會風

用作品記錄生命中的美好時刻,例如

化、潮透、褪色,唯獨隨心創意及匠

直至1999年,敏叔搬到九龍寨城

曾為年邁的母親剪紙留念,以作品展

心獨運能令紙上風雲,指間日月,化

公園附近,發現該處是一個適合撕紙

現出母親美麗的一面,她認為這不僅

為你與我所珍惜的藝術瑰寶。 OV

的地方。從那天起,他閒時沒事做便

可記錄母親的美好年華,更是表達對

會到公園撕紙送給途人及遊客,「撕

母親思念之情的方法。

紙只是不想浪費紙張,但撕出來的作

剪紙的歷史起源

品便有它的價值。」敏叔與李云俠同

撕紙達人敏叔則不會限制作品方

在紙張未發明前,相傳商代已經

樣喜歡賦予作品靈魂及價值,但他比

向,重點是撕出自己心中所要,時而

有人用金銀箔、皮革或絲織品進

李云俠更想得到他人注視,不僅期望

撕出客人要求的形狀,時而撕出心中

行鏤空刻花製作裝飾品,不過未

作品能被世人矚目,更為他享受的是

不滿,時而撕出某個值得紀念的時

有實質的考證。隨着漢代造紙術

被人注視撕紙的過程,因此甚少在家

刻。回想多年撕紙生涯,他笑著向記

的出現,才正式撰寫剪紙歷史。

練習撕紙。

者分享曾經有一對外籍母女拿著一條

中國最早的剪紙作品在1967年

龍來找他,想敏叔在女兒面前再次撕

出現,早期的剪紙多數用於祭

撕紙在敏叔生命中佔有重要一席

出作品證明是該條龍是手工作品,那

祀、喪葬等儀式中。民眾會剪鬼

位,因此能夠成功撕紙不但增強他的

外籍女生看著敏叔大展身手時,表現

神貼在牛欄、門楣作軀邪趕鬼之

自信心,更令他的思考速度比以往轉

得非常詫異,更讚嘆他的手藝。撕過

用。他們又會用紙剪成不同的人

得更快。「整張紙的構圖全在腦海,

無數作品的敏叔不求得到他人的讚

或物,在葬禮上一併燃燒。直至

手放在紙的位置就要撕,這就是自信

許,只求撕出自己滿意的作品。

唐宋時期,剪紙發展日漸成熟, 應用範圍普及到裝飾,例如貼在

心強的表現。」 早年李云俠及敏叔在藝墟擺攤檔

窗上的圖案、燈彩及茶盞裝飾。

撕紙決斷,絕不後悔,亦無從後

時已相互認識,他們均概嘆香港不易

剪紙現時則可用於宗教儀式、點

悔,撕得對就是藝術,撕得錯便是一

找到一個可以容納藝術家創作的基

綴門窗、牆壁、燈籠,更可作為

世。看似對撕紙充滿天份的敏叔,卻

地,令本地藝術家難以生存。他們都

禮物贈送他人。 OV

從來不談「天份」二字,反而認為只

想把紙藝承傳給新一輩,二人也認同


躍 動 身 心

古老 巴迪香港起

本地薑昂首亞運

在戰場上深入對手腹地讓人膽戰心驚,要分秒之間穿越「七重防守」觸碰對手後,立即要扭軚衝刺,逃出 「七重撲壘」,將分數帶進中線,更見步履維艱。起源於四千年的南亞運動卡巴迪,聽來難度高,看來又似專 業版「麻鷹捉雞仔」,其實接近二十年前就晉身亞運。兩年前香港成立卡巴迪總會後,今年終於以網上招募結 成女子港隊,飛赴台灣,力戰亞運級代表隊。 記者:李曉峰  陳傲淇  黎銘彤 編輯:周子晴  蘇潁琦  關卓蔚 攝影:江珮麒  版面編輯:蘇潁琦

OCT / OURVOICE /

31


2010年,葉創興在廣州亞運會擔

捉雞仔」。因為卡巴迪不但比賽規則

任體育義工,當時他才初次遇上卡巴

複雜,更是「越激烈越君子」,全部

迪,一見鐘情。可惜遺憾門票早已經

肢體接觸也是點到即止,只可以觸碰

售罄,未能親自入場觀看比賽。後來

四肢和軀幹。

01

他搜集資料,才逐漸了解卡巴迪,但 直到2016年在一次台灣義工活動上,

場上兩隊各自七名隊員輪流進

才偶然認識台灣卡巴迪運動理事長。

攻,當進攻隊上場後,會派出一名隊

對方在傾談中評價香港體育,認為卡

員到守備隊場地,期間該名隊員須不

巴迪很適合在香港發展,甚至奇怪為

斷叫喚「卡巴迪」,是為傳統一部

何香港未有發展。於是,他返港之後

分。進攻方須在30秒內接觸守備方,

家的全職運動員比賽,覺得技術的確

「膽粗粗」隨即決定,與志同道合的

不論是身體或是衣服都視為接觸成

有差距。」她補充,「不過我覺得港

人成立中國香港卡巴迪總會,自己亦

功,更可接觸多於一個隊員。

隊不是沒有機會,練習過後,是可以

因此成為會長。

做得到的。」     成功接觸後,進攻方可用身體任

距今兩年,卡巴迪港隊直至今年

何部位接觸中線得分,每接觸一個對

「香港人可能不會像其他國家的

才正式成立,更是臨時在網上眾籌、

手可獲一分,而防守方除閃避對手

小朋友,從小就選定一個運動專項,

選拔、籌組成隊。選拔12人地獄級訓

外,也可在被接觸後阻止進攻方接觸

並利用它來報中學和大學,但可能小

練兩個月後,在四月出戰中華台北女

中線。若成功在30秒內阻止,防守方

學會學跆拳,中學會學柔道,當中學

子卡巴迪邀請賽。在網上招募中被選

可獲得一分。雖然卡巴迪每隊只有七

會的所有技巧,在卡巴迪中都可運用

拔的包括成員Coco,她前身是一名跆

個隊員,但每人都有不同職責,如單

得到。」在Coco眼中,港人儘管不如外

拳道的運動員,從小到大都是以個人

數號碼隊員多精於防守,二號隊員和

國選手般體格出眾,但由於運動員數

身份參與運動,卡巴迪是她第一個接

六號隊員則以進攻為主。

量比較少,出線成為港隊成員機會亦

觸的團體運動。她在網上發現隊員招 募,便打算在大學畢業前試一試。

高,「只要想就可以玩。」

逆流女將 南亞亦驚訝     卡巴迪由南亞傳入,有接近4000

專業版麻鷹捉 仔

卡巴迪中攻守雙方並無先天優

年的歷史,背後有很深厚的文化底

勢,運動員每個判斷能決定勝利與失

蘊,但卡巴迪在本港卻並非由南亞裔

「個人項目只是兩隻腳對兩隻

敗,極考臨場經驗。正因如此,剛成

人主導。現時港隊中有南亞人和本地

腳,但卡巴迪又如何靠一個人努力去

立不久的港隊在中華台北女子卡巴迪

人,本地人佔大多數,因此隊員較常

完成呢?」Coco從個人運動轉為參與卡

邀請賽內,或許因實戰經驗不足,最

接觸到華人,但也有個別南亞人士會

巴迪,首先要學的就是看似簡單,但

終不敵曾參加亞運會的東道主中華台

主動參與。Coco在剛加入女子隊時,也

又甚複雜的規則。坊間俗稱卡巴迪是

北、日本及印尼。然而對Coco而言,獎

曾經與南亞裔的卡巴迪運動員交手,

「認真版麻鷹捉雞仔」,葉創興則搖

牌是摸得到的。「出賽台灣的時候,

她的南亞裔朋友亦對港人懂得卡巴迪

頭否認,認為應該稱作「專業版麻鷹

因為電視有直播,所以我看到其他國

感到興奮和驚訝。


02

育運動在香港不被太過重視,大多有

宿﹑比賽場地等。對於新興起的運動

心人士都面對著資金貧乏問題,所以

而言,無疑是一大困難。

只能自己盡一點綿力發展卡巴迪,給 更多機會予年青人參與。」卡巴迪無

「本港體育界發展非常現實,要

錢發展,葉創興唯有自己尋求出路,

有實際成績才會獲得注資支持。如今

今年四月出戰中華台北女子卡巴迪邀

政府只關注一些有實際成績的運動,

請賽時,剛成立不久的隊伍,資金實

並沒有給予新興運動更多機會。」葉

在緊促,「我們曾經問過體育界有心

創興期望政府可以成立發展基金,予

人,可惜他們都說沒有辦法資助。唯

新興運動一個機會。

葉創興亦介紹廣州曾經推動卡巴

有在網上眾籌,籌集回來的資金才剛

迪,結果大受歡迎,「當地國際學校

好足夠支付機票費用,再多都無。」

裡南亞學生的參與度很高,亦很願意

葉創興期望香港卡巴迪能夠進一 步發展,如增加學校以及社區參與,

與當地學生交流。任何人都好,(南

大部分希望獲得營運資金的運動

以及增加本地比賽。現時目標是希望

亞人)都好願意去教他們,這絕對可

團體,都會選擇加入港協暨奧委會,

積極參與國際賽事,累積3經驗。他強

以促進關係。」

這樣才有足夠的資源。然而加入後條

調輸贏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走出自

件多多,包括須要連續數年舉辦活

身框架,與他人切磋較量,並寄望四

動,成功舉辦數次本地及國際賽事等

年後,香港隊能參與杭州亞運,成為

等。葉創興以舉辦一場國際賽事為

發展重要的里程碑。

新興體育須待財政支持     不過若想將卡巴迪推廣至更普及

例,所涉及的資金可能高達十幾萬,

程度,就要依賴穩定營運資金。「體

當中包括邀請他國隊伍的機票﹑住

2018亞運會卡巴迪比賽賽果

男子

女子

金牌

伊朗

伊朗

銀牌

韓國

印度

銅牌

印度 巴基斯坦

泰國 中華台北

OV

1990: 卡巴迪比賽從1990年第十一 屆亞洲 運動會開始成為正式比賽項目 2014: 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系兼任 助理教 授鄧偉文在中大開展「多元文化行動 計 劃」,希望借助卡巴迪拉近香港不同 族群 的關係。 2016: 成立「中國香港卡巴迪總會 」 2018: 經過公開招募成立卡巴迪女 子隊。 中華台北為8月雅加達亞運測試實 力,邀請 香港參加4月20至23日的「中華台 北女子卡 巴迪邀請賽」。 V O

01  比賽時卡巴迪的裝束。 02  卡巴迪女子隊成員Coco 和中國香港 卡巴迪總會會長葉創興出席卡巴迪嘉年華 活動,向市民講解和教授卡巴迪 。

OCT / OURVOICE /

33


月 旦 春 秋

骷顱 頭 天 使心

跌 打潮 聖     現 年 40 餘 歲 的 梁 天 柱 早 於 16

走在深水埗東京街街頭,樸素店舖云云,赫然發現一間店 舖的鐵閘上全是骷髏骨頭塗鴉。鐵閘捲起,抬頭看見「梁能評 骨傷科醫館」,店內不乏傳統書法字畫,但更多是各樣骷髏骨 頭擺設。醫館屹立近半世紀,老闆竟是眼前身穿骷髏骨黑色褲 的時髦男士。梁天柱師傅不願故步自封,決意踢走跌打行業的 刻板及古老印象,經營一間別樹一格的跌打醫館。 記者:陳意琍  陳姿澄  鄭可盈  編輯:劉曉欣  邱梓君  黃小冰 攝影:江珮麒 版面編輯:黃翠嘉

歲入行,至今行醫 20 多年,父母皆 是 中 醫,「 我 從 小 就 浸 淫 在 中 醫 知 識中,所以就被『洗腦』了。舊式跌 打舖是『前舖後居』,我一天 24 小 時,不論吃飯、做功課等都在舖內進 行,每天都會接觸與這行業相關的東 西。」 從 十 多 歲 的 黃 毛 小 子 開 始 入 行,別人玩樂時,他已經把大部分時 間放在跌打上,閒時會留在醫館內幫 手,「(跌打)能夠回饋社會,成功


梁 天柱

幫助別人後會有一份成功感。」以雙

潮醫館。他一直收集不同骷髏骨頭的

經被我折磨。」他誓言絕不會投身其

手力量回饋社會的成功感,令梁天柱

擺設,連醫館外的鐵閘也特意花過萬

他行業,「(我愛跌打)愛得很徹底,

一往無前,決定將一生精力都投放在

元請專人塗鴉,「我因為這行業而喜

怎麼可能投身另一職業?像一個紋身

跌打行業。

歡骷髏骨頭,就像女士喜歡化妝、美

師傅,全身都是紋身,你叫他去茶餐

容。我的衣服、裝束都是骷髏骨頭,

廳,怎麼可能呢?」因為愛跌打,所

已經入迷了。」

以愛上骷髏骨頭,更將它帶到所有自

完美執著  追求更多

己愛的人、事、物上……愛之深厚,     十多年前梁天柱父親退休,他才

他向記者展示女兒的照片,原來

正 式 接 手 醫 館。「 梁 能 評 骨 傷 科 醫

從她出生以來,他便常替女兒換上骷

館」招牌雖被他保留,醫館細節則大

髏骨頭裝扮,「基本上她每天都被我

店內除了骷髏骨頭,牆壁還貼滿

刀闊斧地改革,希望打造非一般的新

蹂躪,從她出生後剛接回家裏,就已

資格證書,小至氣功課程證書,大至

不用再問也感受到。

OCT / OURVOICE /

35


期的課程單張解釋,「例如星期日我

梁天柱閒時更會與護士設計服

的女兒跟我說不需要爸爸的陪伴,那

裝,例如訪問當天他穿著繡了「若然

我就會前一天打電話去報讀課程。」

未痛 時辰未到」的黑色衣服,曲線

跌打對於梁天柱而言不止是興趣及工

表達跌打重要。另外就連病人坐的椅

作,更是「終身職業,終身學習」, 是無盡的課題研究。

02

推陳出新  拋開枷鎖     記者再次環顧四周,又再發現新 事物。原來牆上有不少梁天柱自製的 二次創作,他將中國六、七十年代海 報中原本的字句改寫成與跌打相關的 博 士 學 位 證 書 都 錶 貼 得 整 整 齊 齊,

精警字句,配以相關搞笑圖畫。圖畫

「(擁有)一個手袋我也嫌多,但女

內容如像病人經常會詢問類似問題,

人 擁 有 100 個 手 袋 也 覺 得 太 少, 為

例如「傷咗骨定傷咗筋?」梁天柱就

什麼?因為覺得還湊不齊。」梁天柱

會指著牆上圖畫向他們解釋,「這句

開始向記者侃侃其談,但言語內容完

的靈感出自『有雞先定有蛋先?』,

全不像在談讀書,更像是談收藏品,

如此解說,病人便會明白筋與骨其實

「 當 你 喜 歡 這 科 目 就 算( 擁 有 ) 有

不能分開,亦令中醫跌打再不是古板

多少你也不滿足,獲得 200 張、300

老套的事。」

張後仍希望得到更多。」

子 也 經 過 創 作, 他 將 醫 館 內 用 了 20 多年的老舊椅子貼上不同顏色的自家

01

設計貼紙,用以區分病人的病徵,也

儘管梁天柱經已擁有博士學位,

方便自己和姑娘給予病人清楚的指

他還堅持繼續進修,不惜在醫館打烊

示,而相同病徵的病人會被分到同樣

後才去上課,「博士學位的證書不重

顏色的椅子,「跌打診所與西醫診所

要,重要的是上課的過程,證書只有

不同,西醫診所最終都是進入一個房

展示功效,實制操作是要靠上課時學

間,但若病人在跌打館內到處坐,例

會的知識。」說到這裏,他瞇起眼地

如左右兩邊(的人)都有腳患,(坐)

笑說,「只要喜歡的話,不會累。」

醫館風格如此新潮,自然吸引不

中間(的人)就會缺少活動空間。」

少 人 特 意 前 來「 朝 聖 」, 不 少 年 青

決定修讀甚麼課

人因看見醫館鐵閘設計而留下深刻印

大家對跌打治療的印象通常也是

程, 梁 天 柱 全 憑 感 覺。

象,當不幸受傷時便會前來醫館一探

塗塗藥油、敷敷藥材,但記者在醫所

只要有興趣而時間合

究竟,更曾有一位外國病人在幾年後

裏發現一部疑似西式機器。梁天柱隨

適, 不 論 曾 經 接 觸 與

帶了足足十八個朋友一起來看病!他

即 介 紹 那 是 脈 衝 機, 專 治 痛 症 如 坐

否,他都會再學習。

喜歡利用空閒時間設計店內用具及裝

骨神經痛及頭痛。他希望透過糅合中

他拿起近

飾,「自己上班時看到也會開心點,

西醫的治療方法來取長補短,「因為

就不會覺得辛苦和厭悶,輕鬆迎接每

多一種方法應該會比較好,像你多做

天的新挑戰。」

一 份 習 作, 對 你 的 成 績 也 會 有 增 長


吧。」從不同細節都看得出梁天柱心

柱想一洗大眾對一般醫館的刻板印

思縝密,想盡辦法打破以往規限,找

象,「現在可以擺放不同類型的電燈

出更有效方法。

及 LED 等 不 同 類 型 的 擺 設, 你 會 覺 得更有趣,就不會覺得恐怖。」

備受質疑  積極面對     他相信即使面對重重否定,總有     多數資深跌打師傅均較為年長,

辦法能令人漸漸接受,「當人們進來

而人們也總會認為年紀越大的醫生更

這間醫館看到這麼多創作,也許會覺

越有經驗、越可靠,而年輕的跌打師

得醫師的思維比較廣闊。就算是一些

傅 難 免 受 到 質 疑 和 歧 視,「 有 時 候

較難治好的病,可能用另類的思維就

我坐在接待處幫病人登記資料,病人

能解決。」

總會問醫師在哪,當我回答是我的時 候,他們總會十分驚訝。」總有些病

訪問當天早上,不少 老顧客一早便到醫館接受

04

治療。即使已經有助手, 梁天柱仍親力親為治療病

人 看 他 年 紀 輕 輕 便 質 疑 他 的 資 歷,

患,關心老顧客的日常生

「這算是香港人看醫生的概念,他們

活。訪問期間有一位抱著

會認為年齡與工作經驗成正比。有人

孫子的老顧客跟我們分

65 歲退休再進修,到了 70 歲才成為

享,家裏三代都在這家醫

註冊中醫師,所以這行業看的不應該

館接受治療,笑指第四代

是年齡,應該是工作經驗。」     創新是建基於傳統事物上,看似 03

後記

古老傳統的跌打業,由梁天柱一步一 步注入新元素,成功踢走刻板形象, 令跌打行業不再止步於吸引老人家光 顧,反倒是令年輕人願意拐著拐著走 進來,與骷顱骨頭說聲你好。

OV

也很快會過來接受治療。 這些老顧客看著梁天柱長 大,同時梁天柱亦看著他 們的下一代成家立室。在 這破格新潮的醫館裏,還 載著長久的歷史回憶。 OV

店內新潮的設計雖吸引許多年輕 人 嘗 試 跌 打, 但 不 少 老 一 輩 並 不 受 落,「在老一輩的眼中,這些(藝術 設計)在任何行業都會被視為無聊東 西。」即使是梁天柱父親,也認為跌 打 醫 館 應 以 中 國 字 畫 裝 飾, 無 需 改 變。他明白原來有時候創新求變,別 人也未必會接受,「上一代會用字畫 代表他們對中國文化的興趣,所以他 們以前不會擺放一整副骨頭在此,會 認為這是不尊重。」有些長者和小朋 友會覺得醫館內的骨頭恐怖,但梁天

01  醫館牆上掛滿了梁天柱進修的證書。 02  醫館內牆上掛滿富有六、七十年代風 格的海報,但內容經梁天柱「二次創作」, 將原本字句改成與跌打相關的精警字句。 03  梁天柱花逾萬元請人為醫館的鐵閘噴 上骷髏骨塗鴉。 04  圖左的老顧客指自己三代都在這醫館 接受治療,更笑指孫兒將是第四代顧客。

OCT / OURVOICE /

37


尋 商 記

「這個(菲林沖曬)市場老化了,但無人做,甚至無人做得到,這就是發展空間。」等待菲林照片沖曬 曾是一種享受,但如今能夠即時看到成果的數碼攝影已成港人心頭好。有菲林攝影老行尊相信菲林攝影會捲 土重來,重奪市場主導權,在此之前,遷址與經營副業便成生存唯一方法。 記者、攝影:符彪  黃文鍵 編輯:郭穎琳  宁雅靜 版面編輯:崔嘉兒


復 古 菲 林 留 生 機

傳 統 沖 曬 微 轉 型

香港在八、九十年代有過千間菲

店舖每月營業額平均只達五位

林沖曬店,是香港菲林攝影的輝煌年

數,暫時僅夠維持生計。店舖每月支

代, 當 時 嚴 志 成 在 沙 田 中 心 自 立 門

出 約 五 萬 元, 當 中 租 金 已 佔 六 成。

戶,開辦「真善美攝影」。菲林沖曬

「30 年前沖曬 3R 相是 1.5 元一張,

業 興 旺 令 他 曾 擁 有 五 間 分 店, 屬 下

當時人工是 900 元;現在沖曬 3R 相

18 名 員 工, 每 日 沖 過 百 筒 菲 林 及 曬

仍然是 1.5 元一張,但人工起碼過萬

過千張照片。可惜好景不常,沖曬行

元。」租金及工資上漲令嚴師傅感到

業在九十年代末走下坡,近年更銳減

難以經營,器材維修及沖曬照片的成

至僅三百間,「真善美攝影」在七年

本亦不斷上升。他指請維修師傅檢查

前亦因不敵昂貴租金,被逼遷至同區

動 輒 都 要 過 千 元, 換 零 件 更 要 過 萬

的瀝源邨現址,員工裁減至只剩下他

元,維修費用高昂,他只好嘗試自行

跟太太二人。

修理。為減少店舖支出,嚴師傅甚至 建議客人到連鎖店沖曬,只因沖曬機

開支擴大  守業壓力加劇

器、藥水及放相片的膠袋皆是開支。

「 原 址 租 金 是 兩 萬 元,2009

沖曬業在嚴師傅眼中已不可能回

年 增 至 八 萬 元, 現 時 已 經 是 十 多 萬

到全盛時期,更估計行業十年內定必

元。」無奈之下,只好遷至租金較便

被淘汰,「整個九龍區只有兩間就夠

宜的瀝源邨繼續經營。「以前有員工

做,但現時一個區也有這麼多間,連

可以減人,但員工都減到沒有了。」

『 快 圖 美 』 也 虧 錢。 整 個 行 業 在 萎 縮, 將 來 人 想 沖 曬, 也 唯 有 自 己 打

店舖在黃金時期有九成生意均來

印。」他對前景失去信心,早已把昔

自沖曬服務,但現時卻連當年一成生

日一起打拚的菲林相機放在櫥窗內,

意也做不到,甚至一個星期也未能沖

偶爾拿來懷緬。

一筒菲林相。嚴師傅唯有調整經營方 針,現時店舖主要提供舊相翻新及拍

逆風投資 年青市場取勝

攝服務,例如是出外拍攝、畢業相、 家庭相及證件相等等。出外拍攝利潤

46 歲 的 劉 科 林(Jill) 對 沖 曬 業

較高,平均每次可賺取數千元,佔整

的前景卻有另一番看法。「我們觀點

體生意額六至七成,每年畢業季更可

正正相反。這個市場老化了,但無人

帶動家庭相生意。

做,甚至無人做得到,這就是發展空

OCT / OURVOICE /

39


01

間,如果這件事有意義,市場必然存

Jill 從攝影中追求一種實體展現,

在,會有生命力。」

他自設黑房,又準備引入彩色沖印機 及專門掃描菲林的掃描機,提升沖曬

02

Jill 從 澳 洲 回 流 返 港 後, 發 現 香

效率及品質,令客人到店舖不只是沖

港再次興起復古潮流,便膽粗粗與中

曬 相 片, 而 會 青 睞 更 多 服 務。 雖 然

學同學葉子盛創立店舖。他們洞悉先

「銀鹽捲動」目前未有能力開設分

機開辦多元化業務,包括沖曬菲林、

店,但他深知做生意不可操之過急,

售賣菲林相機及攝影用品、家庭攝影

笑言來年經營目標是發工資給自己,

和舉辦攝影工作坊。兩人合共投資約

後年能夠賺取利潤。

50 萬 元, 每 月 支 出 約 兩 萬 元, 租 金

亦佔最大比例。雖然開業不足一年,

「有人用菲林就有人生產,這個

但已能平衡收支,秘訣在於以服務質

就是商機,進入良性循環。」攝影慢

素及平價取勝,吸引穩定客源。

慢從生活走向藝術,漸成為文化品味 的 一 種 態 度。Jill 慶 幸 現 在 有 人 意 識

03

數 碼 時 代 雖 是 主 流, 但 Jill 卻 認

到數碼及菲林扮演著的獨有角色,明

為 已 到 樽 頸 位, 很 快 會 重 回 手 工 時

白兩者之間的分野。他輕拭櫃上的菲

代。他覺得兩者無法互相取代,手工

林相機,說:「攝影由誕生之初已跟

效 率 雖 不 高, 可 是 相 片 渾 然 天 成,

藝術拉上關係,而菲林的生命力及獨

直接紀錄於菲林上,令攝影愛好者著

特性是數碼做不到,我們也是從藝術

迷。他續指年輕人是主要客戶群,只

角度尋找市場空間。」 OV

要令他們對菲林相機產生興趣便有利 行業發展,「現在只欠缺年輕人對底 片的認識,以及他們是否覺得菲林好 玩,如果欠缺這兩個條件,菲林市場 十年內一定會灰飛煙滅。」因此他不 時會舉辦藍曬及製作相紙工作坊,盼

柯尼卡(Konica) 1873 年成立,2003 年與 Minolta 合 併,2006 年 被 Sony 收 購,2007 年 全面停產菲林及相紙。

讓更多年輕人能夠接觸菲林相機,發

柯達(Kodak)

掘當中樂趣。

1888 年成立,在 1935 年研發首筒彩 色 菲 林,2009 年 停 產, 近 年 重 產 復 刻菲林。

要生存就不可操之過急 四 月 開 始 引 入 的 家 庭 攝 影 亦 為 「銀鹽捲動」帶來不少生意,至今仍 是極受歡迎的服務,旺季七至八月可 01  Jill對收藏的每部相機也疼愛有加。 02  仍有不少老街坊去到影樓找嚴師傳 拍照及曬相。 03  嚴師傅早年受到家人影響,自此愛 上攝影,更成為他的職業。

菲林生產商

富士菲林(Fujifilm) 1934 年成立,2006 年開始將生產菲 林的研究成果,如原料膠原蛋白轉為 化 妝 品 業 務。2011 年 宣 布 部 分 專 業 及黑白菲林停產。

佔店舖過半生意額,「一張家庭照不

寶麗萊(Polaroid)

是電話自拍,是維繫幾代人,隔著一

1937 年成立,1948 年推出全球首部 即 影 即 有 相 機,2001 年 正 式 宣 布 破 產, 更 在 2008 年 停 止 生 產 菲 林, 轉 投數碼相機發展。 OV

張 照 片 劃 穿 時 空。 現 在 大 家 都 有 手 機,影像數量龐大,顏色及解像度都 提升,但精神內涵卻失去。」

(資料來源:互聯網)


6.16mm闊 FEB / OURVOICE / 4.97mm高

20


體 壇 新 知

運動場上健兒英姿颯爽,以超人能力奪得傲人獎牌,能人所不 能。但從場上放下競賽裝備,心裡卻可能充滿不安與苦惱,甚至厭 倦體育。運動員經常會遭遇的自我質疑,能夠通過運動心理學來嘗 試排解,在一步步目標建立的過程中,運動員能夠找回當初堅持的 原因,從而在科學治療方法下,提升運動競賽的表現。

運 動提 心升 理競 學賽 表 現

記者、攝影:曾憲章 林芷亦 馬文鍵 編輯:梁嘉咏 薛子晴 黃梓誠 版面編輯:陳靖祺

OCT / OURVOICE /

41


曾是香港體育學院全職空手道運

「 有 很 多 事 情,(Henry) 教 過

每位運動員個性不同,治療師會

動員接近四年的 Woody,之前出戰多

就自己做。」Woody 在接受運動心理

為健兒設計個人化的方案。治療師與

次大賽,經驗豐富,體能和技術訓練

學家輔導後,得以將本來一些模棱兩

運動員進行訪談,了解其背景和面對

亦充足,不過三年前備戰亞洲錦標賽

可 的 訓 練 目 標, 如「 練 得 更 好 」 或

的難處,經深入溝通找出影響表現及

時,他開始感到迷失。

「 打 得 更 好 」 等 目 標 逐 層 量 化, 如

情緒的原因,訂下適合的解決方法。

「 踢 腳 多 少 下 」 等, 讓 Woody 可 以

非運動員也可以尋求治療,陳勁聰比

朝著實質數字進步。

喻運動是人生縮寫,在短時間要規範

01

環境,接受突如其來的挑戰:「運動 普 通 教 練 相 對 重 視 體 能 方 面 訓 練,但「硬件訓練得好,但軟件未預 備好,令硬件都只剩三成表現。」他 續指,運動心理學家會透過不同方法 幫助運動員,例如教授放鬆技巧、表 「練習頻繁,令人好容易迷失方

象訓練等,亦會一對一或集體輔導,

向,影響表現。」Woody 開始質疑自

幫助他們了解自己,甚至會直接指出

己 為 何 要 繼 續 訓 練, 加 上 訓 練 強 度

表現不佳之處,再引導他們正面思考

大,身體感到極度疲累,從而引致情

並定下目標。

緒低落,失去戰意。Woody 決定拜訪 服務於體院的運動心理學家 Henry,

體育競技千變萬化,追求的卻無

嘗試尋求結果良方。第一次 Henry 輔

一不是「更快、更高、更強」,但執

導 時, 利 用 目 標 設 定 與 情 緒 排 解 技

著輸贏之心卻影響不少運動員的發

巧, 令 Woody 得 以 從 著 重 勝 利 變 為

揮。Woody 指,以往自己「只是覺得

注意自身表現,從而有助整體發揮。

要贏」,但與 Henry 合作後卻開始更

其 後 Woody 嘗 試 繼 續 尋 求 Henry 輔

重視自己本身,思考「比賽要達到甚

導,直至出戰大賽,克服心理關卡,

麼」,比賽勝負反成次要。

亦成功取得更好成績。

學習技巧 自我疏導

效果因人而異 陳勁聰是香港大學公共衛生學助

運動心理學並非新興輔導法,但直到

理教授,研究運動心理學超過 10 年。

近年才漸受重視。運動心理學為心理

他指運動心理治療並非只協助表現欠

學的一種,強調通過排解運動員情緒

佳的健兒,所有人也可以接受運動心

與自我認知,了解自身長短,從而協

理治療。治療最終目標是協助他們發

助運動員克服自身心理障礙。體院內

揮潛能,探索自己。陳勁聰指,每個

有不同單位,包括教練與營養師,運

治療師都有自己的療法:「有人著重

動心理學家會在接到輔導個案後,視

訓練運動員的心理質素,培養健兒抗

乎需要而與其餘單位開會,進而全面

壓能力;有人透過溝通協助運動員解

解決運動員障礙。

決心理障礙。」

心理學家是好好的人生教練。」 02


陳 勁 聰 曾 是 三 項 鐵 人 港 隊 成

一般運動心理治療會為運動員進

的 治 療, 平 均 每 位 心 理 學 家 四 項 項

員期間,訓練亦包括定期進行治療,

行「 認 知 行 為 治 療 」。Henry 會 先 找

目,可見公私營市場發展步伐穩健,

他說:「(治療)幫到我賽後訓練,

出運動員不合理的信念,為看似對運

有能力容納更多運動心理學家。 OV

化解缺點。」通過與治療師溝通,陳

動員不利的事件提供另一種解讀,引

勁聰更了解自己的長處,長遠更能分

導運動員以正面思考事件。以等巴士

辨對自己好或壞的想法,避免負面想

為例,有人埋怨自己等了很久仍未有

法影響表現。

車,或者巴士在眼前走過,你可能覺

03

得自己倒楣;比賽抽籤抽到比自己強 李軒宇 (Henry) 在香港體育學院

的對手,運動員士氣受挫,連帶表現

擔任運動心理學家超過十年,他提到

變差然後出局。

為運動員設定目標很重要,運動心理 學與心理學相連。治療最大目的是讓

專家數量不足

運動員於溝通過程更認識自己,處理 因外圍因素導致的情緒問題,訂立身

Henry 會向運動員強調抽籤結果

心 目 標, 達 到 自 我成 長。Henry 指 治

是隨機產生:「抽籤一直都抽到強勁

療得著終身受用,希望運動員從中可

對 手 並 非 黑 仔。」 即 使 遇 上 強 勁 對

學習,之後可以獨立處理難關。

手,Henry 會引導運動員應集中自身 表 現:「 至 少 要 打 出 自 己 水 準, 制 訂可達成的目標,例如:成功進攻幾 次。」以自身進步為主,比賽為次, 培養正面態度。 除了靈活提供治療方法,運動員 對治療師的信任亦對治療成效十分重 要。Woody 提及一位亞運選手不相信 運動心理學療效,其實治療師亦難以 配 合。Henry 又 不 滿 道, 現 時 坊 間 仍 覺得運動員有心理問題才需要求助, 但運動心理學家很少接觸到有情緒病 困擾的運動員。「大家一聽到見心理

醫生就覺得是那樣一回事。」 Henry 更是香港運動心理學會的 主席,他指,現時香港未有院校提供 運動心理學碩士課程,若想獲取執照 就需到澳洲等地升學,不少對運動心 理學有興趣的人未能負擔。Henry 指 以前體院只有一位運動心理學家,現 已增至四位,負責 18 個項目運動員

01  Woody認為運動心理治療對比賽表現有 很大幫助。 02  陳勁聰指,治療師會對症下藥為健兒 提供最合適的協助。 03 Henry指,求助人若不相信治療師, 雙方會難以合作。

OCT / OURVOICE /

43


F E A T U R E

By Vicky So

   Two young entrepreneurs, Angie Poon and Ning Ho, saw a golden opportunity to

combine their creativity with the convenience of the internet by opening Instagram handicraft stores. That was more than four years ago and now both university students have a flourishing business.


Poon has been running her accessories store Atopos on Instagram for four years, while Ho started hers when she was just in secondary two. At first, Poon would make bracelets in her leisure time, then she came up with an idea to turn her interest into a business so she could earn money to pay for her tuition fees and reduce the economic burden on her family. “Making DIY bracelets is sort of my interest, but that’s just my hobby. Aside from that, though the trend of Instagram shops was escalating, there were not many handicraft shops at that time. So, I decided to give it a go.” Her unique DIY bracelets and earrings attracted around 3,000 followers on Instagram. Ho, who is obsessed with calligraphy, would post lyrics or slang written in her own style on her Instagram page for around 12.2k followers to appreciate. “Before I started my page, my friends always praise me for pretty handwriting. Slowly, I developed an enormous passion on calligraphy.” She is also keen to trying new types of calligraphy, for instance, a Harry Potter style. One of her followers then suggested she should create her own brand of postcards, bookmarks and stickers using her calligraphy skills. In today’s digital world online shopping is now the norm and there are many stores can be found on Amazon, Taobao and Ebay, which are some of the largest platforms. Not only are these mainstream channels common, but online stores with originality and creative content on social media platforms captivate young people’s eyeballs. Online shopping has eliminated the limitations of time and location, offering flexibility and convenience for customers. In the beginning, Poon faced some difficulties. She sourced materials for her bracelets from unique wholesale stores in Sham Shui Po, which took a large amount of time and she also had trouble with some of measurements. “I didn’t even know how long a rope I should buy or what a yard was.

However, I am thankful for meeting some of the nicest wholesale store owners who kindly taught me. Maybe this is an advantage of being young,” she said. She also read a lot of DIY accessories tutorial books for reference. “Personally, I like DIY tutorial books from Japan as their art styles are more delicate and suit Hong Kong people,” she added. For Ho, though, sourcing items for her calligraphy products were not complicated, as she could visit different printing houses to compare prices to lower costs. Being a secondary student who had limited ability at that time, they did not face much implicit and explicit issues. They balanced study and business well as managing their business did not take much time. The pair of entrepreneurs found online stores ideal because they had lower running costs and avoided expensive rents on a bricks-and-mortar shop. Despite such cost savings, they did not price their goods too high because their target customers are youngsters and students, who have limited budgets. Since their online stores were more mature, they had taken a leap of faith to place their products in lattice shops and weekend markets. They have earned considerable profit in the lattice shop. For Poon, she paid rent in a one-off store of HK$1,000 a month in Dragon Centre, which was in a good location with a lot of foot traffic, so she earned HK$5,000 in profit. Unfortunately, she suffered from a great loss at a weekend market. Not many customers came as it was held during the rainy season and the school examination period. After those experiences, she has learnt to be more careful in her choice of venue as well as the timing, which are elements of success. Apart from profits, Poon has gained her greatest motivation – the happiness and satisfaction she receives from customers’ compliments. This joy is neither materialistic nor monetary. She

believes the key to earning customers’ trust is to be attentive and fulfill their requests as much as possible. Every customer has their own needs and styles, so Poon listens to their requests and creates tailormade accessories that are special. “Through this conversation and interaction with customers, I have even made friends, which I didn’t expect that at all,” she said with a smile. As the popularity of online stores grows, there are more competitions, but Ho likes and encourages this atmosphere between entrepreneurs like herself. She believes it will only improve and motivate the handicraft industry. “I’m glad to see small shops being noticed. Of course, there are more resources in chain stores and big brands, but small local handicraft stores can produce good products, too.” Ho agrees that interaction between entrepreneurs can provide more inspiration, but there is the issue of plagiarism. “Creativity is a freedom but this situation has become more serious,” she added.“Some online shops are overly money-orientated,” said Ho, who encountered unethical behavior that made her angry. “Some people who started their own calligraphy pages asked me to teach them my techniques. I am willing to share, but I saw the calligraphy they used with the exact same style as mine in their posts. I thought they would only use my style for reference. However, they didn’t even make any minor changes. This direct copy of my work is not fair for me.” She hopes this unhealthy atmosphere can be improved in coming future. OV

Adviser Ms Sandra Lowe Pages editor Carol Chan Photographer Vicky So

OCT / OURVOICE /

45


P E O P L E

J B : Th

e Yo u n g Pro d i g y of C a n to n ese

Ra p By Wingki Yeung

  At first glance, JB may seem like an expat with his tattoos, but you would be surprised how fluent his Cantonese is and the Filipino hopes to show he can rap just like the locals.


Born into a musical family in Hong Kong meant he was surrounded by instruments of all shades as he was growing up. His father was a drummer and his mother was a Hawaiian dancer. His uncles and aunts all played instruments such as the saxophone and keyboard as well as singing. “I learnt hip hop from my two brothers for the first time when I was young,” said JB. “When Idance it mostly contains hip hop elements.” JB started posting his raps on YouTube in 2011. “I focused on dancing for eight years and I got fair results, so I decided to pick rapping up again,” said the rapper who has a full-time sales job. “Being a rapper is not an occupation for me, but as long as I love music, I consider myself a full-time rapper,” he said. He confessed that his family did not support his goal to play music in Hong Kong. “They said it’s better to be stable, but my attitude is that it’s okay for me to continue what I want to do and they don’t need to worry,” JB said. JB does not want to be labelled into a certain genre, saying “you could do music under any situation and contribute your time and spirit as long as you love it”. He believes his music and lyrics will always be true to himself regardless of the arrangement. “If I grab the guitar and

struma song out with a rap, it is totally fine as [hip hop] music is highly flexible,” he added.

JB set up Greytone with his friends earlier this year in hopes of promoting their music.

“Rap God” Eminem and the late rapper Mac Miller have influenced him the most. Eminem’s famous song “Lose Yourself ” had a strong impact on JB as a youth.

“Greytone is not just for hip hop, it’s for any kind of music,” said JB, “We don’t want to make it commercial as music is not a tool for money.” JB thinks the music industry does not nurture individuality. “I don’t know why is music pegged to money in Hong Kong,” said JB.

“At the age when I started rapping, they were popular and trendy. When you first get in touch with hip hop, of course you listen to them," said JB. “I personally think that hip hop started to gain more exposure in Hong Kong through the mainland TV show, The Rap of China. “But there are many renowned hip hop artists in Hong Kong such as LMF and 24Herbs. It’s mainstream music in countries. Hip Hop is a culture with spirit.” He gets his songwriting ideas from daily life. “I make music based on my emotions and things going on in my life, and it’s my lifestyle,” he said. As rap lyrics frequently depend on rhymes, JB would think a lot about different phrases. “For example, if I am producing a love song, I would group phrases with loving and sweet feelings together.” “For me, sometimes it’s one story for one song and sometimes it’s just a feeling,” said JB. In CHILL N’ DAB, he expressed his feelings about discrimination: “You can keep on discriminating rings on my face and tattoo on my body, but tell y’all we truly love arts and we even put our yellow skin on”. “It actually happened to me that people thought that I was a thug,” JB said with frustration,“Hong Kong seems to be open-minded, but it actually turns out not to be.”

“I was once contacted by an entertainment company. They asked me to delete my entire music catalogue and follow their instructions if I signed with them. It felt like they didn’t even respect the music and the artist, and treat all of us like merchandise.” He believes his love for hip hop won’t be twisted by the profit-oriented industry, “I do music for people who listen to me, but not the market. I am not going to satisfy the market and change any of my music.” JB sees criticism as motivation to try to do better every time. In one of his earlier songs, Love Your Haters, he wrote: “I stand up where I fall down, I do it all over again and sacrifice for the arts”. He explained, “There are many people in Hong Kong who would throw a wet blanket on you. It’s a place that keep testing how much you love the arts. So when you need to walk further, you must fall but you should know how to stand up again.” Hip hop is still not mainstream music in Hong Kong. Like other hip hop artists, JB is chasing his dream of being on a larger stage to share his messages through his music. OV

Adviser Ms Sandra Lowe Pages editor Meko Liu Photographer Wingki Yeung

OCT / OURVOICE /

47


陳梓聰 林雪明 林可欣 陳雅姬 陸浩賢 曾 卓  盈

溫凱欣 曾凱欣 翁慧詩 林施恩 王穎茵

陳青儀 唐健恒 梁蓓雯 曾嘉茵 張凱炫

彭成偉 陳心怡 莊宛珊 何清怡 鍾韋軒

馮家淇 陳嘉昕 鄭舒文 李倚婷

譚柏妍 鄭欣倩 吳芷茵 黎曉雯

鄺惠婷 謝睿晴 林偲晴 梁保瑜

林芷瑩 曾健衡 盧巧霖 何嘉禧

林枃茹 曾 兆  盈

馮詩樂     蘇  芷  榆

梁文欣

程月棋

溫            晴 黃 希  陶

黃浩杰      陳  慧  靈

李靜欣

潘芷婷

符            彪

黃文鍵

楊            瀾

黃牧兒

郭穎琳

宁雅靜

趙禧明

馮塏浚

陳傲淇 林 芷  亦

李曉峰      馬  文  鍵

黎銘彤

曾憲章

蘇潁琦 薛 子  晴

周子晴      黃  梓  誠

關卓蔚

梁嘉咏

陳意琍 江梓信 鄭 韻  絃

陳姿澄     王 嘉 盈      潘  澤  興

鄭可盈 文紀喬

李恩如 史巧媛

劉曉欣 丘家儀 陳 麗  娜

邱梓君 羅泳思

黃小冰 邵綺韻

周迪雯 余明燕

張曉欣 梁珮珊 吳詠儀 文曉晴 陳 宥  彰

梁政滔     葉 文 意 蕭佩鈴     王 嘉 瑩

文靜宜 洪曉雯 熊加怡 張政怡

朱詠賢 王舒萱 黃珮欣 樊曉聰

林芷晞 杜沛妍 李卓楠 洪婉姍

何濠烯 梁汧彤 黃詠琳 任子純

江珮麒 陳穎琪 莊汶琛 韋穎芝

何             晴 王燕君 吳曉儀 陳羨翹

十月 號


二 零 一 八

十 月 號 第 十 二 期

﹁ 有 工 作 就 可 以 做 回 自 己 。 ﹂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