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聞報12月號

Page 1

NEWS P. 2

幼稚園天書銷量升 學校排行榜信唔過

NEWS P. 4

黑廁充斥豪宅 仍受買家追捧

FEATURE P. 8-9

2012 年度大事 今天回顧

少女明星夢碎 被騙萬元 銅鑼灣街頭拉客誘買美容品

當 模 特 兒 是 很 多 少 女 的 夢 想, 有 公 司 卻 利 用 她 們 的 「Model 夢 」 行 騙。 近 月 有 網 民 在 網 上 討 論 區 透 露 於銅鑼灣被一批中年女性以做模特兒為名,懷疑被 誘騙購買美容護理療程,損失數千元,而一名差點 被騙的少女則向本報披露有關行騙手法。消委會初步認為該公 司有欺騙成份,警方則表示,有模特兒公司會運用高壓 銷 售 手 法, 市 民 應 提 高 警 覺, 不 要 隨 便 簽 署 文 件,免招損失。

仁聞 偵查

記者:麥景智 黃穎婷 編輯:陳君沛 歐家俊

高壓銷售手法層出不窮,教市民防不勝。銅鑼灣 港鐵站各個出口一帶,有數名中年女士以「撞膊 頭」的形式在街頭結識少女,再表示她們適合當試衫模 特兒,帶她們上一間名為「富 x 行」的成衣公司,但其 後再不斷游說她們購買美容療程。 陳小姐數月前獨自行經銅鑼灣時,被一名中年女子阻截。 該名中年女子聲稱帶她為其公司試衫,「她說我身型及骨架 適合做模特兒,叫我上去幫手試衫,時薪有 100 至 200 多元不 等。」陳小姐不虞有詐,跟隨中年女子到附近一幢商業大廈上到 「富 X 行」,外表與一般公司無異。

勸整頭化妝碌卡過數 陳小姐上門後,幾名中年女士開始不斷游說她參加附近一家美 容中心的 VIP 計劃,並扣起她的電話。「她們話我化妝不夠好,該 美容中心可以幫我整頭化妝,但一定要加入做 VIP 先可免費享有服 務。她們游說技巧好好,但我最終拿回電話就走了。」 不過,另有個案則未有危機意識,網民 yanyankaka87 上月在 該公司同一手段的壓力下,以 4,000 多元買下美容服務。她說: 「她(公司職員,Winnie Ho)說因為試版的服裝為東南亞及日 本市場,要拍照予廠商,所以要化妝,方便襯衫。她說有員工 成為了美容院的會員,可免費化妝整頭,但前提要先購買美容 護理服務,才可成為 VIP。」 其後,該網民便跟隨公司職員到一間名為「美 X 科研醫 學美容中心」,職員以上述手法向她推銷 50 次、價值 $16,900 科學美容療程,還送多 10 次療程,「最後,我的信用卡簽 帳額不高,只能付 3,000 元,之後她們要我以 EPS 付款,再 付多 1,980 元,合共近 5,000 元。」最後,該名網民不甘公 司以高壓手段誘買美容產品,報警調停後,可獲一半退款。 另一網民 twghs_music 亦表示,去年在相同地址,曾被一 間名為「里 X 貿易公司」以同一手段,購買四千多元的美容 療程,有感被逼,便聯同兩名事主上門要求退款,最後同樣獲

O U R

V O I C E

十二月號 第十二年 第八期 二○一二年十二月號 督印人:胡懷中 香港樹仁大學 新聞與傳播學系編輯委員會出版

退回半數款項。 本報記者到「富 X 行」位於銅鑼灣的辦公室查詢,甫出電梯,便看該層 的三個單位中有兩個均貼有「富 X 行」的門牌。正當記者在門外東張西望時, 該行職員即查問記者身份。記者指朋友介紹到這公司兼職,故特意上門應徵, 職員聽罷便立即指「已經不請人﹗」並示意記者離開,其後記者再致電查 詢,但未能接通。 記者就科學美容療程致電「美 X 科研醫學美容中心」查 詢,首先接電話的是中心的一位美容師,當記者問她 在「富 X 行」購買的美容禮券能否在「美 X 科研醫 學美容中心」使用,美容師聲稱可以,但詳細資料 則要由中心經理講解。及後,美容中心經理致電記 者,卻指不知道甚麼是「富 X 行」,又指公司因渠務 問題搬遷並已改名,不是「美 X」而是「女 X 角」。 就上述的幾個情況,消委會公共事務部首席主任李 少媚表示,從表面去分析,無論是「富 X 行」或是「美 X」 都有欺騙成分,推銷手法亦有問題,但現階段仍有待詳盡 分析才可再作判斷,惟截稿前仍未收到消委會的進一步回應。 記者從公司註冊處網頁只能找到「美 X 科研醫學美容中心」的 註冊證明,卻無法找到上述其餘兩間公司的資料。

犯欺詐罪最多判 14 年 警方表示,有模特兒公司會運用高壓銷售手法,令投訴人自 願付款購買美容療程或參加訓練課程,增加警方檢控的難度。警 方呼籲市民提高警覺,在應徵前先了解公司的背景,對於一些需要 繳付保證金才可獲聘的職位,應加倍留神,如騙徙採取高壓銷售手 段向求職者推銷產品,求職者要因應個人需要及能力而作出決定, 不要隨便簽署任何授權文件,例如銀行授權書及僱佣合約等,以 免招致損失。 根據香港法例《盜竊罪條例》,如任何人藉作任何欺騙並 意圖詐騙而誘使另一人 作出任何作為或有任何 不 作 為, 而 導 致 該 另 一人以外的任何人獲 得 利 益; 或 使 進 行 誘 使的人以外的任何人 蒙受不利或有相當程 度的可能性會蒙受不 利,則該進行誘使的 人即屬犯欺詐罪。一 ▓疑有美容公司專門在銅鑼灣兜搭少 經 循 公 訴 程 序 定 罪, 女,以介紹她們當模特兒作圈套,游 說購買價值萬元的美容套餐。 最高可處監禁 14 年。

■樹仁大學地址:香港北角寶馬山慧翠道 10 號 ■採訪部:2571 6964 ■傳真:2979 4460 ■網址:http://stu.hksyu.edu/~ourvoice/ ■電郵:syuourvoice@gmail.com ■廣告部:9870 9351 (傳訊經理 徐小姐) 6048 1678 (傳訊經理 伍小姐) ■承印:悅友有限公司 ■承印商地址﹕新界大埔汀角路 57 號太平工業中心第一座二樓


2 要聞 news 仁聞 觀點

■電子版:http://stu.hksyu.edu/~ourvoice

■報料及投訴:2571 6964

O U R

V O I C E

二○一二年十二月號

根治僭建併發症談何容易

梁振英僭建事件一發不可收拾,引發的誠信危機及政 客角力,是施政停滯不前、民怨沸騰的主因。行政會議成 員羅范椒芬表示,希望大家可向前看,既往不究,讓政府 有時間做實事;只要政府做實事,民望就會改善。問題是, 香港市民,或各政黨,是否可既往不究?可是,梁振英似 乎未有好好交代僭建事件,空口請人既往不究,予人無計 可施之感,而誠信危機遲遲未解,反每步惹人詬病,就算 梁振英安然度過僭建風波,又是否有能力做實事,做一場 好戲? 施政本不應與僭建事件綑綁,若五年如此惡性循環, 蝕底的只會是廣大市民。或者梁振英心想,僭建問題罪不 至死,毋須上綱上線,但在年初選戰辯論時,他何嘗不是 拿僭建問題質疑唐英年誠信?明顯地,僭建事件在政治上 的影響遠超事情本身。關鍵在於他未有及早誠心坦承自己 的過失,早在今年六月梁振英被揭發大宅僭建時,未有立 刻果斷處理,事件擾攘至今半年,始終拖泥帶水,即便現 身立法會解畫,仍咬文嚼字,大好機會下未有徹底承認自 己的錯誤之餘,反含糊其詞愈描愈黑,而在會上除泛民

外,連部分建制派都不留情面連珠炮轟,可見建制派已進 一步分裂,行政立法關係愈見緊張。 近日梁振英或者終於意識到僭建事件併發症的嚴重 性,多次強調交代事實最重要,有錯便要認。可是如今就 算他認不認錯,「大話精」標籤難除,致施政寸步難行, 步步惹人懷疑,可謂咎由自取。 其實任何人都希望僭建事件可告一段落,但用甚麼方 式為事件畫上句號,值得深思。梁振英以專心做好政務為 由,望以政績轉移視線,有人則要他為事件負責,要求他 趕快下台,甚至拿尼克遜的水門事件與僭建事件相提並 論。以水門事件的嚴重性與之比較,未免太過,但值得借 鑑。當年尼克遜在監聽醜聞中極力隱瞞過失,最終招至下 台;前車可鑑,梁振英既要清楚交代及坦承過失,亦需有 適當的懲處向市民交代,或由他作先河,創立一套問責機 制,與官員看齊,總好過兩手空空求人既往不究。 即使梁班子已屆殘局,一般相信,中央仍會力保梁振 英。就算換特首,中央亦難以找個完美的替代品,也不見 得能解燃眉之急。事實上,以日本此民主社會為例,頻繁

總編輯 莫志樑

的首相更替不足以令政局穩定。羅范的後半句,沒有說 錯。事到如今,政績的確是梁振英唯一可以向市民、中央 交代的一着。 可 是 在 危 機 未 除 之 際, 梁 振 英 又 點 火, 近 日 明 言 2017 年普選有難度,觸動港人神經;數星期前,找來極 左「梁粉」邵善波掌中央政策組,揚言發動輿論戰,大有 控制言論之嫌,已為中策組添上中宣部之名,國民教育一 役,已反映港人對中央政權一切思想控制工程有一定程度 的反感,可是梁特未有理會;再放高靜芝進中策組審人事 任命,明顯權力過大,此等剛愎自用之舉,嚴重衝擊公務 員團隊底線及士氣,在外憂未除之際卻自製內患,政府何 以不弱勢? 回望梁特施政半年,政策失敗、民望低落、港府弱勢、 行政立法矛盾加深,反映梁振英政府的管治能力之弱,比 前朝有過之而無不及。何況現時梁振英的認受性已尋底, 幾乎每走一步都是錯,再走錯一步,民意勢將重挫,要好 好做實事,談何容易。難道要做個不做不錯的傀儡皇帝, 由北京說了算?這又是香港的悲哀。

幼稚園天書長賣長有 專家:排行榜得啖笑 發細 路財

香港家長望子成龍,為安排子女的升學路途出盡法寶,望他們能贏在起跑線上。多個 出版社看中商機,開拓幼稚園選校指南市場,更有出版社將全港 945 間幼稚園列成排 行榜,並稱銷量理想,打算加印。香港輔導教師協會榮譽顧問兼升學專家趙榮德批評, 幼稚園排行榜只屬玩意,籲家長勿當真。 記者:陳伽泓 馮子愷 編輯:楊皓然

400 萬,教育部份至少佔一半。十 養大一個小朋友要 年前,為孩子報讀哪一間中學是家長茶餘飯後的話 題,今日,選小學都嫌太遲,索性由幼稚園開始為孩子鋪 路。「直升機家長」滿街都是,登上熱門討論區「親子王 國」,不難發覺站內十居其九的主題都是關於「幼稚園面 試攻略」、「幼稚園指南大比併」等,狀甚誇張。走進大 型連鎖書店,專門售賣選校指南的角落也是放在當眼處, 每本售價約 100 至 150 元,比一般小說貴一倍有多,而 就店員所觀察,其暢銷程度則僅次於風水書藉及小說。

出版商:銷情佳正加印 售賣幼稚園指南的出版社約有 5 間,本報記者向其中 一間有出版指南,並製作排名榜的香港專業教育出版有限 公司查詢,一名聲稱負責幼稚園排名的「項目經理」洪先 生回應指,該公司的評分系統乃採用「外國權威」的統計, 有專業團隊負責。而出版數字方面,洪稱銷量尚算理想, 早前印刷的一萬本當中已售出五千本,公司已決定加印。 另一出版商萬里機構出版社有限公司副總編輯陳言稱,鑑 於現時家長選校心態愈趨謹慎,今年首次出版幼稚園選校 指南。雖然新加入戰團,他表示銷量「不算太差」,但暫 時未考慮加印。 不過,亦有不少家長對於幼稚園排行榜不以為然。周 太育有兩名兒子,長子今年升讀幼稚園,她表示,為兒子 選校時只詢問過親戚意見,沒有考慮坊間的選校指南,並 強調:「幼稚園啫!個仔讀得開開心心已經夠啦!」言談 ■讀者來函:syuourvoice@gmail.com

間似是質疑所謂排名未能真正反映現實。 趙榮德曾協助撰寫選校指南,亦有在報章開設專欄解 答家長選校難題,對於排行榜以學 校成績為重要考量,他笑指無 稽:「中學以成績嚟排名都 算 合 理, 但 幼 稚 園 邊 有 成 績! 最 多 咪 只 有 白 兔 仔 同 黑 豬 仔。」 並 批 評 排 行 榜 並 不 客 觀, 皆 因 連 掌 握 較 多資料的教育局,亦很難制 定排行榜。他坦言換作是自己 亦不會購買,他解釋,選校指南 的資料來源,一般是由出版社寄出一 份表格給各學校,然後由學校自行填上,再輔以一些公開 的基本數據,如小學派位成功率、師資等,「本本嘅內容 都唔會差好遠!」

結果,顯示大多數兒童四歲才發展出控制持筆寫字的肌 肉,六歲才真正有能力應付邏輯思考,故他批評:「家長 成日抱怨點解個仔咁蠢,其實真正蠢嗰個原來係家長!」 他希望香港家長不要揠苗助長,否則只會苦了小朋友。 教育局高教教育主任(幼稚園行政)楊景輝指出,坊 間幼稚園排行榜的資料來源不清,亦沒有專業人士驗證, 可靠度存疑,更不明白幼稚園有甚麼學業成績可供排名之 用。他又指,該局製作的幼稚園概覽資料充足,包括有參 與學卷制幼稚園的優質視學報告,並會定期更新,家長可 於網上查閱。

香港中學 / 小學 / 幼稚園教育競爭力評比體系 一級教育指標

二級教育指標

權重

教育投入 30% 權重

學校資源設施

10%

教師質素

10%

師生比率 *

10%

教學質素

15%

學校支援措施

5%

學業成績

30%

課外活動表現

10%

教育過程 20% 權重

排行榜說服力成疑 雖然趙榮德反對幼稚園選校指南以排行榜作主導,但 認同指南本身能為家長提供多一個角度參考,亦能滿足家 長過於功利主義的心態。然而,他強調自己撰寫指南,除 了為迎合市場需求,更重要的使命是灌輸家長「正確的幼 兒教育」。在他心目中,一間優質幼稚園應配合學童「性 本『好玩』」的特質,重視兒童學習技能及態度的教育, 而非強迫學生學習過多知識。趙榮德提出外國大學的研究

教育成效 50% 權重

過 去 3 年 教 師 平 均 10% 流失率 * 合計 100% * 教育指標數字愈低顯示得分愈高。 資料來源 : 香港專業教育出版有限公司

■版面編輯:楊皓然 ■廣告刊登熱線:9870 9351 / 6048 1678


3 要聞 news

■電子版:http://stu.hksyu.edu/~ourvoice

■報料及投訴:2571 6964

化療廢氣攻黃竹坑

O U R

V O I C E

二○一二年十二月號

相距民居僅 20 米 部門卸責

隱形化療中心惹廢氣疑雲。今年九 月 底, 位 於 黃 竹 坑 的 香 港 防 癌 會 麥紹堅伉儷中西醫結合化療中心正 式投入服務,其排氣喉位置對正民 居,離最近住宅只有 20 米。本報經追查後發現 附近居民與區議員竟對連月來「硬食」廢氣懵然 不知,環保署與衞生署兩部門回應事件時有互相 推卸之嫌,化療中心則以「害怕引起居民恐慌」 為由,拒絕向外交代此事。

廢氣 恐慌

記者、攝影:伍培勝 馬慧珊 編輯:張翠瑩 曾芷蕙

香港防癌會賽馬會癌症康復中心在其位於黃竹坑南朗 山道的綜合服務大樓四樓設立化療中心,並於九月 底正式投入運作。該大樓位於雅濤閣和南濤閣之間,對面 是興建中的東華三院賽馬會松朗安老綜合中心。 化療中心以「處理化療藥物安全櫃」處理化療藥物, 工作人員於安全櫃內進行混藥,把藥物經由針筒注射至另 一藥物包,整個過程需時一至兩秒。在轉移過程中揮發的 化療藥物會被抽出,經過過濾器,再由排氣喉排出。觀察 所見,化療中心排放化療廢氣的排氣喉竟對正住宅,位置 離雅濤閣第 2 座只約 20 米。 雅濤閣業主立案法團委員盧先生獲悉事件後不知所 措,表示防癌會和該區區議員徐遠華從未就此事通知立案

■讀者來函:syuourvoice@gmail.com

法團。居住在雅濤閣第 2 座的許先生亦感到詫異,質疑防 癌會為何不在改建化療中心前通知居民,「我不知道廢氣 會否影響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但起碼應有個知字。」他亦 譴責區議員在事件上失職,對區內的興建竟不知情。

衞生署:氣體安全性達標 黃竹坑區議員徐遠華承認對事件全不知情,甚至反問 化療中心「唔係康復中心嚟咩」。他隨即解釋,康復中心 是自負盈虧的機構,毋須向他或地方居民交待改建事宜, 否認疏忽跟進。 目前,空氣污染由環保署負責,醫療機構的管轄則由 衞生署處理。根據《空氣污染管制條例》,環保署有責任 對「有機化學工程」及「化學廢物焚化工程」等工序實施 牌照管制,環保署林姓環境保護督察回應,現時的物理測 試,只能檢測空氣中的懸浮粒子,未有能力進行化療廢物 的化學檢測。他又表示,化療氣體排放屬醫療藥物處理, 該由衞生署跟進。 衞生署院務主任林緻賢表示,據衞生署資料顯示,化 療中心排放的氣體安全性達標,又強調衞生署對醫療儀器 一向有進行嚴格檢測。但她稱化療中心對民居排放的廢氣 屬空氣污染,該由環保署跟進。環保署與衞生署兩部門疑 有互相推卸責任之嫌,似欠溝通。 康復中心院長梁小雲承認,康復中心對外排放化療

■圖為香港防癌會賽馬會癌症康 復中心(橙圈)、雅濤閣(紅圈) 及南濤閣(黃圈)的位置。 網上圖片 廢 氣, 以 及 中 心 所 用 的 過 濾 器 不 能 完 全 過 濾 化 療 廢 氣, 但 強 調 有 關 設 施 已 達 標, 認 為 無 需 對 外 公 布。 梁 小 雲 指, 目 前 交 代 事 件, 只 會 使 公 眾 產 生 疑 慮, 更 沒 必 要 向 居 民 透 露 中 心 所用的藥物及化療病人的人 數, 但 她 表 示 康 復 中 心 或 於 來 年 增 加 至 過 百 個 床 位。 化 療 中 心行政主任梁佩賢則堅稱氣喉 內的過濾器能過濾大部分廢 氣, 絕 不 影 響 附 近 居 民 健 康, █ 化 療 藥 物 廢 氣 的 過 濾 「 廢 氣 有 好 多 種, 就 算 你 個 垃 器對準雅濤閣民居,只離 20 米之遙。 圾 站 發 出 嘅 都 係 廢 氣。」 香港專上學院科技學部講師陳凱萱指中心排出氣體不 屬醫療廢氣,又指中心所用的過濾器可去除直徑大於 0.3 微米微粒,但如果過濾器未能完全隔除藥物分子,化療藥 排向民居,日積月累加上屏風效應,不排除可致居民患 癌。不過,影響程度要靠中心主動提供數據方可確認。

■版面編輯:杜施惠 ■廣告刊登熱線:9870 9351 / 6048 1678


4 要聞 news

■電子版:http://stu.hksyu.edu/~ourvoice

■報料及投訴:2571 6964

O U R

V O I C E

二○一二年十二月號

黑廁充斥豪宅 仍受追捧 樓市 奇葩

劏房環境衞生問題一直備受關注,原來動輒千萬的豪宅同樣存在類似問題。「無窗廁 所」並非劏房獨有,豪宅級樓盤的廁所,亦多採用無窗間隔,隔絕陽光和自然通風, 只要關上燈,即使日間亦漆黑一片,猶如密室般不見天日,遂又名「黑廁」。「黑廁」 造成衞生問題,備受批評,但「黑廁」依然不絕於新興樓盤。 記者:彭潔瀅 劉芷彤 蕭閔惠 張笑予 編輯:裘媛娜 沈柏蔚 陳嘉裕 歐凱怡

1997 年豁免洗手間必需設有窗戶,令「黑 屋宇署在 廁」問題在社區逐步浮現。屋宇署表示,考慮到通 風技術的進步和建築設計需要更大自由度,於是在對《建 築物(規劃 ) 規例》第 36 條中有關浴室和廁所的條文作 出變通。屋宇署指出,修例後建築事務監督已施加條限, 確保洗手間仍然保留對採光及通風的要求,例如廁所需有 每小時換氣 5 次的機械通風設施等。屋宇署又表示會不時 檢討有關的規例及標準,使樓宇管制制度既能緊貼科技發 展,亦能配合業界的運作和需要。放寬洗手間必須設置窗 戶的建築規劃條例,令大量「黑廁」湧現私人樓盤。屋宇 署規定發展商需為無窗廁所啟動人工照明系統,及每小時 換氣 5 次的機械通風設施,並需使用室外空氣「換氣」。 以紅磡海灣軒酒店式住宅為例,每次業主淋浴、如廁 後所累積的濕氣、蒸氣及臭氣,卻只能靠一個安裝在浴室 假天花、接駁大廈中央排氣管道的抽風口 。 「黑廁」需長期開着抽風機排氣,不單浪費電力,亦 積聚濕氣異味,但市面依舊有聲稱環保樓盤偷偷滲入黑廁 間隔。 於酒店式住宅工作的李先生,談及「黑廁」問題時感 無奈,不少住客投訴室內空氣質素問題,但只能以治標方 法處理,他說:「整幢大廈只有一個鮮風口,經常有住客

特稿

投訴有煙味,甚至糞味由鮮風口傳出,唯一方法便是用膠 紙把它封口。」他補充即使裝設抽風系統,沒有空氣流通 和陽光兩種「天然消毒劑」,效果亦相差甚遠。 買家鄧先生參觀溱 岸 8 號示範單位。他表示買樓時會 考慮洗手間有沒有設置窗戶。他擔心若洗手間沒有窗口, 會令廁所非常潮濕,引起衞生問題。他質疑政府放寬條例 「放生」「黑廁」,認為應監管對黑廁。 有市民表示,政府公屋有很多洗手間都沒安裝窗戶, 但洗手間空氣仍流通,因為廁所門與門框上下相距十吋, 有足夠空間排出廁格內的空氣,同時洗手間亦設有煤氣喉 管,幫助洗手間內的空氣排到外面,因此公屋廁所沒有窗 戶,不成問題。 中原地產經紀何先生表示,市民買樓時,不太在意洗 手間是否黑廁。他說,10 宗交易內,有 6 至 7 宗便涉及 黑廁單位,而且單位價格與其他有窗廁所單位相若,所以 黑廁對銷情影響不大。 地產經紀楊偉基亦表示,推銷有「黑廁」的樓盤時, 會盡量避重就輕,然後強調現今科技先進,中央排氣管 能幫助空氣流通,加上全香港新的樓盤十居其九都有「黑 廁」,不少人已經接受「黑廁」,令樓盤依然非常受歡迎, 買家不會以有沒有黑廁決定購屋與否。他指出,黑廁實際

上當然有問題,加上中央排氣管不理想。他認為無論是結 構上和實用率上,舊樓盤都比不上新樓盤,新的樓盤只是 在樓齡上取勝。 香港理工大學建築及房地產學系教授陳漢雲說,「黑 廁」用戶若想保持廁所通爽,需長開抽風機。他表示,陽 光與抽風機效果無異,只是抽風機需要運用資源,陽光則 不需。環境毒理學家黃兆輝表示,「黑廁」間隔帶來衞生 環境問題,因為此類無窗設計,令樓宇洗手間只能靠抽氣 扇系統通風,當某單位出現透過以空氣傳播致病原,此系 統便會令病毒在各單位廣泛傳播。面對這些衞生問題,住 戶可做的不多,只可勤加清潔,及關上大門,或可減低倒 流通風情況。他又認為政府應該監管此類設計,改善通風 系統,例如以負氣壓設計,減低住客交叉 感染。

▓ 沙 田 新 盤 溱 岸 8 號 售 樓 書 顯 示 單 位 有「 黑 廁 」( 紅 圈 示),但仍受買家追捧。

辣招抑成交 地產經紀冇肉食

地產經紀身光頸靚,魚翅撈飯?皆往矣。自政府十月推買家印花稅(BSD)及加強額外印花稅(SSD2), 樓市成交大減,每月只剩 5,000 宗左右,但全港有 3.6 萬地產經紀,怎夠分?以往豪盤交投暢旺的尖沙咀區,上月 卻有新盤經紀懷疑爭客群毆;亦有傳大行削底薪,甚至計劃裁員,地產經紀無啖好食,原來已風光不再。 記者:莫志樑 楊千瑩 謝潔文 編輯:呂文婷 藍嘉欣 21 歲的 Jimmy 年半前入行,近 地產經紀 日已辭職,現在待業。訪問當晚,他 與三五知己唱卡拉 OK,重新過回年青人的 消費生活。後生細仔,有工唔返,並非游手 好閉。辭職前他主力負責極受大陸客歡迎 的尖沙咀區二手市場,該區有九龍站地段, 鄰近有凱旋門、天璽、君臨天下等豪宅,成 交量一向不俗。但自雙辣招出台,大陸客轉 攻工商舖及車位,二手市場成交急跌,全區 約 500 多個經紀,成交每月平均只有 30 多 宗,僧多粥少,不少經紀只靠數千元的底薪 度日,Jimmy 是其中一個。「我底薪五千, 這個時勢,好多同事都沒佣金,不如轉行好 過。」 當初地產經紀何其風光,2011 年初, 他還是一個裝修學徒,見做地產的朋友行頭 十足,後更跟了朋友入行,主打土瓜灣的二 手市場約一年,收入尚算穩定。「經紀以 拆佣形式分錢,總利潤約買賣價約 1%,我 做大行,當中 60% 會分給公司,20% 會分 給分行同事,20% 則自己落袋。我那時一 ■讀者來函:syuourvoice@gmail.com

個月都至少做到一至兩單 400、500 萬的交 易,加單租約,月入都有兩三萬。但自 CY 新招出台,市場特別靜,真的可能連餅碎都 食不到。」 Jimmy 上班時間朝九晚八,早上要看一 遍當日報紙,又要向客戶推銷二手盤,又要 收集數據,工作雖不難但很繁覆。他無奈地 說:「數千元月薪我寧願放假,一日返六日, 紅日還一定要上班,點捱?所以現時有逃亡 潮,加上年尾年頭多大假,就算不轉行,都 會打算放假避淡市。」 早前有一手盤經紀為爭生意大打出手, Jimmy 說:「一手盤分佣多點,但交投較少, 未必有肉食,爭生意當然激一點。多數後生 仔做,太新未必識做,所以企街居多。」

政府出招 市場淡靜 以發展完善的沙田區為例,政府出招 後,賣家放盤的價錢並未因市場變化而作出 即時調整;只有一些個別例子出現「劈價」 情況。然而沙田區的整體成交量則較出招前

大幅度減少,整體樓市插水,對以收取佣金 為主要收入的地產經紀,影響不小。 利嘉閣地產沙田分店經紀麥先生透露, 沙田區客路甚廣,本地人及內地人士均偏好 在該區置業,故低價樓、中上價樓、以及豪 宅等均有人問津,即使市場較以往淡靜,但 對於大部分地產經紀而言,影響不算太大。 但他指出,有一些新入行的地產經紀可能受 到影響,因他們仍未建立成熟的客戶網絡, 具經驗的經紀則仍可維持到兩、三萬元的月 薪。有傳華資四大代理在停開新舖,甚至有 計劃裁員,外資大行第一太平更打算為慳成 本削底薪升佣金,麥則認為短期內不會出現 人手流失的情況。 美聯物業經紀許先生卻認為,是次措施 將會使地產經紀的競爭轉趨激烈,而其公司 的員工在短期內將會因激烈競爭而有所流 失,又認為政府 2010 年推出 SSD 時影響並 不大,但是次措施確對他們的銷售情況構成 直接影響,一般會轉而專注於其他市場,如 爭取更多商舖或車位銷售以增加收入。

強 / 弱方兌換保證 Strong/Weakside Convertibility Undertaking

香 港 自 1983 年 10 月 17 日 起 與 美 元掛勾,即是常聽到的「聯繫匯率制度」 (Linked Exchange Rate)。在聯匯下,匯 率定為 7.80 港元兌 1 美元。只要與匯率 差距不大,可作有限度的自由浮動。 自 2005 年 5 月 18 日 起, 香 港 金 融管理局收緊匯率控制,把匯率限制於 7.75-7.85 港元兌 1 美元之間浮動,以穩 定聯匯制度。當中,7.75 水平名為「強 方兌換保證」,7.85 水平則名為「弱方 兌換保證」。 近日,港元匯價轉強,不時觸及 7.75 強方兌換保證水平,所以金管局自十月 起,連番入市,買美元再沽出港元,令 本港的銀行體系結餘至今已超過 2,000 億元。 港元匯價強勢,意味有大量熱錢流 入香港,對港元需求增加,刺激港元升 值,當中外圍經濟疲弱是原因之一。 同樣,當觸及 7.85 弱方兌換保證水 平時,金管局就會買入港元再沽出美元。

■版面編輯:杜施惠 ■廣告刊登熱線:9870 9351 / 6048 1678


5 要聞 news

■電子版:http://stu.hksyu.edu/~ourvoice

■報料及投訴:2571 6964

O U R

V O I C E

二○一二年十二月號

最長住 9 年

貝澳營地變免費住屋 天賜 旬盤

香港著名度假勝地貝澳,水清沙幼,樹影婆娑,吸引不少人去露營、釣魚、 燒烤等,今年十 ‧ 一黃金周更吸引內地旅客到貝澳紮營慳住宿費,與本地 營友引發衝突,營地差點中港戰場。遊客來匆匆去匆匆造成營友間不和,反 觀在當地長住的「居民」,卻能和共相處,最長的住客更在營地居住了 9 年。

記者兩星期四訪康文署轄下的貝澳營 地觀察,發現部分帳篷一直未有拆 去,有些更在營位放置大量家居用品和雜 物,四周用帆布圍起。營地現有 52 個營 區,目前有 4 至 6 戶為長期營友,已居住 數月至數年不等,最長期者已居住 9 年。

跟足規則 職員無可奈何 營地由康文署管理,根據營地守則在 營地範圍內紮 營 需在入口管理處登記,最 多可 住 7 日,清潔工人每隔 7 日清理營地。 管 理 人 員 表 示, 由 於 長 住 客 跟 足 營 地 規 則,讓清潔工人清理營位後,再重新登記, 都拿他們沒辦法。而少數帳篷則 在 康文處 管理範圍外,包括營地後方的草地及圍欄 外的私人土地。更有部份住客則每隔數月 交替駐 於 貝澳及同是在大嶼山由漁護署轄

記者、攝影:黃憶文 雷日楠 編輯:陳景芝 文可晴 下的南山營地。

旅居香港 貪戀離島清靜 其 中 一 位 長 住 客 是 來 自 荷 蘭 的 Cornelia,已居貝澳 7 個月,退休後 8 年來 一直靠積蓄在世界各地遊歷,她說:「貝 澳清靜而且免費,暫居於此幫自己充電。」 她表示,其他住客部份無業、依靠積蓄或 別人接濟生活,他們來自本地、越南、日 本、菲律賓等。一名從事裝修的巴基斯坦 住客稱,自己已在該地一住便住下 9 年, 習慣了更不願離開。 有附近居民表示,有長住客是因為行 為 問 題 難 以 融 入 社 區, 更 有 住 客 精 神 失 常,無法與人相處。有居民說:「其中一 位外藉長住客為退休校長,在大嶼山惡名 昭彰,被指經常因小事報警,包括有人說

話大聲、認為對方衣著不妥或有孩童哭泣 等,以致沒有人願意租房子給他,流落至 貝澳營地」。早前十 ‧ 一黃金週期間傳出 內地遊客湧至貝澳引起衝突,一名外藉人 士帳篷被割破,在場人士透露,被破壞帳 篷屬該退休校長,因其報警習慣與附近村 民結怨而招致報復,與內地遊客無關。

相處融洽 未有造成滋擾 不過,Cornelia 表示以上個案屬少數, 她認為貝澳居民和其他長住客、遊人都相 處融洽,她說:「有行為或精神問題的長 住客,只要沒有作出令對方不滿的行為, 便相安無事。」貝澳泳灘士多店職員表示, 知道有人在營地長期居住多時,但一直沒 有 發 生 過 衝 突。 遊 客 琴 姐 經 常 來 貝 澳 釣 魚,也認為長期住客對她沒有影響。

■ 接 受 訪 問 時,Cornelia 正 在 縫 補 一 幅 簾 幕, 她 經 常 撿 拾 被 遺 棄 的 物 品, 修 理 好 後 送給其他露營人士。

康文署表示,有數位人士經常性使用 貝澳營地,但他們有按照規定在每週一次 的清潔日離開,並於當天中午重新登記, 該數名人士亦未有對其他營地使用者造成 滋擾,但會密切留意有關情況,有需要時 推出改善措施。

九巴區議會僵持

重組路線無期 【本報訊】經營 400 條路線、日有 260 萬人次載客量的九巴,因虧損嚴重,本月 初向政府申請加價 8.5%。九巴曾建議透過重組路線止蝕,但遭區議會反對,九巴質 疑區議會為了爭取選票而要求保留路線,未能有效運用資源。有區議員則反駁,九巴 未有就社區佈局而優化路線。 記者、攝影 : 黃倩凝 甄嘉彤 編輯 : 鄭曉羚 葉曉嵐

九巴解釋,不少巴士線與港鐵、小巴重疊,加 上營運成本不斷上漲,目前有 7 成路線錄得 虧損。九巴企業事務總監陳碧君指,400 條路線 每年虧蝕費用達 1500 萬,每年 1 億廣告費也難 補貼,她強調應盡快取消或整合老化路線為一條 或多條快線,有關考慮早於 10 年前已列入《巴士 路線發展計劃》中,但一直遭到區議會強烈反對。

港鐵常故障 巴士應保留 多條虧蝕九巴路線中,以 692 號尤其嚴重。 自將軍澳線於 2002 年通車,與來往中環及坑口 692 巴士重疊。現時 692 車費為 $13.4,需時 70 分鐘;而港鐵車費為 $12.5,行車時間只需 29 分 鐘,使該巴士載客量持續處於低水平。運輸署調 查顯示,其乘客量由 2003 年的平均每日約 4,300 人下降至本年約 2,300 人,平均每班車少於 20 人。 九巴打算取消 692 線或列入重組路線的《巴 士路線發展計劃》中,並連續 10 年提交運輸署, 但 因 區 議 會 反 對 而 遭 運 輸 署 否 決。 而 運 輸 署 在 ■讀者來函:syuourvoice@gmail.com

《2012-2013 年度東區巴士路線發展計劃》服務 調整方案中,建議將 692 線改為星期一至五繁忙 時間提供單向服務,但同樣不獲支持。 西貢區議員莊元苳指 692 號巴士是港鐵以外 唯一讓尚德、廣明等屋苑和工業村居民往港島的 交通工具,加上港鐵不時發生事故,692 號有必 要保留。莊元苳指九巴沒回應市場需求提出優惠, 令客流轉向港鐵,他指若九巴一早改善路線,都 不會有此結果,認為九巴藉詞加價或縮減路線。 陳碧君指九巴一直與運輸署洽談,建議在將 軍澳偏遠屋苑開設專線接載市民來往港鐵站,但 又遭區議會反對。事實上,只要運輸署判定路線 浪費資源且無服務作用,便可刪除,但以往運輸 署都會諮詢區議會,她斥運輸署不敢做抉擇。 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主席陳鑑林指,官員 借區議會反對而否決方案,減少面對示威的機會, 但不排除區議會為不得失選民,即使有些改善方 案,都不敢提出。他建議九巴應作整套改善計劃, 並相信如果有好的服務,消費者也會接受加價。 ■版面編輯:林佩怡 ■廣告刊登熱線:9870 9351 / 6048 1678


6 要聞 news

■電子版:http://stu.hksyu.edu/~ourvoice

■報料及投訴:2571 6964

O U R

V O I C E

二○一二年十二月號

家長忽視子女患學障 【本報訊】香港特殊學習障礙協會的調查顯示,本港公立學校裡平均每班有 1 至 2 名學生有特 殊學習需要。教育局就此鼓勵普通學校推行「融合教育」,讓學生得到應有的支援。然而仍有不少學 障兒童家長選擇逃避問題,或對問題不了解,而錯失治療的黃金機會。 記者:鄔佩儀 郭詠欣 林祺琦 編輯:曾麗芳 李偉江 甄也樂

就讀小學六年級的李皓霖(Herman) 於幼稚園高班時 證實患有過度活躍症,李太說:「當初見他與其他小 朋友不同,例如生腳不協調、講不到完整句子或是寫字倒 轉,以為 Herman 只是頑皮,經常以他年紀還小作藉口, 所以確診患過度活躍症時真的很無奈。」 Herman 從幼稚園開始,成績一直很差,到小學的時候, 每年都只能「試升」,令李太感到很沮喪,她說:「幼稚 園時要默 5 個生字,溫了一星期還是會忘記得一乾二淨, 那時還未知道甚麼是 ADHD,其他家長常對我說他讀不成 書, 對我和 Herman 是很大的打擊。」

公院輪候時間長 李太表示沒有想過用政府資源,原因是排候診症的人 實在太多,加上求診程序非常複雜,「過程好轉折,並非 單一部門能解決所有問題,由見兒科醫生、臨床心理學家 至言語治療師,中間起碼要經過 5、6 個程序才能幫到小 朋友,時間可能已經過了兩三年。」 她強調,家長如果知 道小朋友確診有過度活躍症,應盡快接受事實,不要逃避, 「逃避只會拖延小朋友的進度,反而幫不了子女。」 言語治療師協會表示,政府兩年前曾撥款到公立醫院 為自閉症患者提供言語治療支援。但在香港,有特殊學習 需要的學童平均要排期8個月至 3 年才能接受評估,並要 視乎各區排侯人數而定。李說:「2 至 6 歲是小朋友語言 發展黃金時期,學童確診後應立即接受訓練;而自閉症治 療時間更長,甚至需要終身訓練。」 香港國際社會服務註冊社工陳嘉媛表示,大部分的家 長都十分被動,知道子女有學習障礙會選擇逃避。「大多

▲▼李太認清 Herman 學習面對的困難後積極面對,她表

數的家長都難於接受,他們會先自我安慰,忽視事情的嚴 示逃避只會延誤治療時機。 重性。」她指出,有些家長會因子女成績差而才留意到子 女學習能力出現問題。陳嘉媛強調家長角色很重要,「如 果家長每天抽 15 分鐘與子女伴讀,已有一定進展。」 任教了 15 年的嗇色園主辨可銘小學加輔班老師謝玉 彬表示,早於 1998 年,該學校已經開始對患有專注力不 足、讀寫障礙等問題的學生提供額外協助。融合教育的出 現,令他們不再獨立成班,而是與其他普通學生一起上課, 避免因標籤化而有損自信。

家長逃避不理解 謝玉彬坦言,最大難處是家校合作不足,「家長很多 時對病症不理解,往往覺得是校方疏忽,未有好好照顧學 生,或索性忽視問題的存在,令學生學習進度大大減慢。」 因此,她建議政府從家長方面入手,例如舉辦工作坊,讓 他們了解病症,及如何協助子女學習。此外,學生可能會 因為自己力不遞而感到自卑,因此為學生舉辦提升自信的 課程也是關鍵。 謝玉彬表示,現時全校共有 40 名學生患有學習障礙, 校方安排了 2 名老師專責留意這批學生,於小一展開識別, 全方位評估學生。「現時學校對於學習障礙的學生有了一 定程度的認識,採用多元化教學照顧學障學生所需,情況 已上軌道,亦始見成效。」 根據香港教育局教育改革建議指出,全港約有一成學 生患有學習障礙。教育局自 2003 年鼓勵普通學校推行「融 合教育」,讓患不同程度學習殘疾學童入讀普通學校,學 會互助互信、諒解和接納別人的困難,建立信心。

慢性腸炎疑誤診腸短

學障3大徵狀 專注力不足 / 過度活躍症 (ADHD) 專注力和自制能力較弱以及出現活動量過高的情況。很 多有 ADHD 的兒童都伴隨有學習障礙、行為障礙、對抗 性的行為症狀,甚至動作障礙。 自閉症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 由腦部功能受損引起,患者會有重覆的行為及狹隘興趣 ( 例如喜歡重覆的遊戲 )、語言發展遲緩及社交能力欠 佳,其中部分患者有感官過敏或低敏現象。 讀寫障礙(DYSLEXIA) 特殊學習困難之一,患者記憶力較弱,訊息處理的速度 亦較慢。其視覺、聽覺認知能力、專注力、分辨左右、 列序或組織等能力可能較弱。 (資料由香港語言資料師協會提供)

【本報訊】腸病被誤診,10 年未醫好?曾有患者,10 年來每天大便多達 8 次,生活大受困擾,3 年前於 公立醫院求醫時被指「腸短」,惟情況至今仍未有改善。有外科醫生表示,病人可能患上罕有慢性腸炎「克 記者:何健聰 編輯:李嘉倩 隆氏症」,而非「腸短」,但兩病混淆機會微。 62 歲,10 年來每天大便至少 林先生 3 次,多則 8 次,大便形狀及顏色 亦不正常。雖然沒有任何疼痛感覺,但大 便頻密令其生活大受影響,「我不能搭長 途車、去旅行,就算返工都要不停去廁 所」。林先生任職地盤工人,上班頻頻如 廁,幸得老闆體諒。 3 年前,林先生忍受不住,到公立醫 院求診。醫生安排他照 X 光,結論是「條 腸短咗啲」,然而藥物效用不大,醫生建 議他施手術,惟怕手術後會出現後遺症, 林先生斷言拒絕。現時,林先生因情況仍 未有改善而停藥,「唉,我都習慣了」。

為,林先生個案處理手法特殊,有別於以 往習慣。「病人已達 62 歲高齡,應先考 慮檢查大腸內是否有息肉或腫瘤,再排除 患上其他腸病的可能。」梁偉業認為,林 先生的病徵與慢性腸炎「克隆氏症」非常 相似。 梁偉業續指,林先生從沒有切除過腸 臟,絕不會患上「短腸症」。因為「短腸 症」指因手術過程中大量切除小腸,減少 吸收營養面積。「過量切除的話,會引起 脂肪瀉,流失維生素,嚴重可致失明、骨 質疏鬆及出血等問題。」梁偉業稱,「兩 病混淆機會微」。

短腸指開刀切腸

男性較易發病

就林先生的情況,記者向伊利沙伯醫 院小兒外科兼腸道醫生梁偉業查詢。他認

就外界對「克隆氏症」認知不多,他 指出本港醫學界甚少優先考慮此病,因發

■讀者來函:syuourvoice@gmail.com

病機會罕有。梁偉業表示,「克隆氏症」 是慢性腸道炎一種,即腸道無明顯原因下 慢性發炎和潰瘍。 據研究,本港每 10 萬人中約有 1 至 2 人患病,以男性患者居多。患者會出現 會出現嚴重腹瀉(每天 2 至 6 次)、作嘔、 大便出血、腸道收窄和纖維化等。「病變 初期黏膜潰瘍呈鵝口,其後逐漸增大,形 成鵝蛋型裂隙潰瘍。若病情延治,會導致 腸道急性穿洞甚至直腸癌。」 目前,醫學界仍未查出「克隆氏症」 誘因,只知屬遺傳病。梁偉業表示,初期 治療以處方藥物 SASP 為主, 亦會注射腎 上腺糖皮質激素輔助。「若病情轉壞,患 者可切除部分腸道,但復發機會大,5 至 10 年內或需再開刀。」病人亦可選擇腸 ■林先生曾到公立醫院求診,但疑被誤診短腸。 網上圖片 道造口手術,從人工口排便。 ■版面編輯:羅嘉倩 ■廣告刊登熱線:9870 9351 / 6048 1678


7 財經專題 finance

■電子版:http://stu.hksyu.edu/~ourvoice

■報料及投訴:2571 6964

O U R

V O I C E

二○一二年十二月號

前單車港隊成員投資百萬

強攻高階單車市場

【本報訊】近年香港掀起單車熱潮,李慧詩於倫敦奧運勇奪銅牌,更令 熱潮推至沸點。雖然香港單車網絡並不完善,但單車文化已植根,部分愛好 者更愈玩愈高檔,不惜一擲數萬元購買環法單車賽級數的高性能單車,一嚐 專業車手風馳電掣的感覺。 幾位退役單車港隊成員把握時機,去年合作於大圍開設專業單車站 Bikes Corner,提供單車店少有的「一站式服務」,由租車、單車及配件零售、維修、 單車寄存服務一應俱全。店主 John 不違言提供多項服務有所風險,「但為了 令更多香港市民真正享受到踩單車的樂趣,故也堅持一試。」 幾名單車小子昔日馳騁於單車賽道,爭逐名次;今天換了賽道,憑着同 一份堅持,同樣能在商界踩出商機,創出佳績。 記者﹕陳梓峰 盧思敏 譚卓熙 編輯﹕蔡加怡 崔湋浵 麥舒淇

■ Chris, John 和 Tony ( 左至右 ) 看好單車業前景,希 望成為市民生活時尚一部分。 陳梓峰攝

John 與 Tony 去年 11 月合資 兩位店主 200 萬元,成立一站式服務單車店 Bikes Corner。前港隊成員 John 指以往租 單車曾遇上不快經歷,單車壞了失控, 自己弄傷還要賠錢給單車鋪,令他萌生 開店意念,「希望建立一個屬於單車迷 的角落,令對單車有興趣的人士,可以 得到專業服務及正確資訊。」 除了 John,單車顧問 Chris 及機械師 K Lam 也是退役港隊成員,班底不遜於 任何一間單車老店。業務除了租售專業 單車,還提供單車存倉及選購咨詢服務。 店鋪面積約 2,800 呎,陳列了約 30 部單 車,售價由 4,000 元至 20 萬元。

租車攻中產入門玩家 「這裏最貴的一輛單車賣 20 萬,剛 剛昨天賣了一輛。」John 向記者介紹店 內單車時提及。這個價錢足夠買一部廉 價房車,但對於頂級單車就並不稀奇。 頂級碳纖維車架、輕型碳纖維車轆、轉 速器等主要部件,各需數萬至 10 萬,連 細小的專業腳踏也可貴至 數千元。

入門 推介

Tony 補充指價錢視乎零件性能、重 量和品牌,店鋪的車全部由德國進口, 比一般單車店貨源來自台灣,品質較有 保證。 店鋪賣專業單車,售價頗高難以吸 引普羅大眾購買,為讓更多人嘗試他們 的服務,店鋪提供時租、日租等不同收 費安排的租車服務,以約 200 元可以租 到售價數千元的單車一日,體驗駕駛高 性能單車的感覺。店鋪現有約 10 多部爬 山單車和 3 部公路單車供租用,推行至 今反應不俗。

服務從用家角度出發 香港住宅寸金尺土,單車放置難題 影響購買單車意欲,摺合單車這幾年大 受歡迎,不無理由。針對頂級單車不能 隨意摺合,店主特於店內間出「單車迷 你倉」,為客人提供單車存倉服務,客 人可在營業時間隨時存取單車。 「這不是普通的迷你倉,我們稱之 為『單車屋』,每次存倉店員更會為單 車作簡單維修保養,我們更提供浴室供 客 人 沖 身, 其 他 地 方 怎 會 有 這 些 服 務 呢?」Tony 說。 駐場負責單車維修保養的是前

首選城市單車

在電視轉播的單車比賽中,多數是公路單車 (Road Bike) 和爬山單車 (Mountain Bike) ,但售價卻 動輒過萬,對一般普通打工仔及學生,實在過於昂 貴。店鋪單車顧問 Chris 指,最適合入門玩家的車 款是城市單車 (City Bike),「此車款集公路單車和 爬山單車的優點於一身,能享受速度、又輕,最緊 要又唔貴。」 Chris 表示,較受年青一輩歡迎的是城市單車, 因入門價不到 5,000 元,而且坐姿設計令車手坐得 較輕鬆,對腰部負荷相對較低,對初入門的單車愛 好者而言,是理想之選。 ■讀者來函:syuourvoice@gmail.com

香港單車代表隊首席機械師 K Lam,曾於 2010 年亞運會與黃金寶等車手合作,協 助港隊取得七面單車金牌佳績,實戰經 驗不容置疑。 店主銳意要提供一站式服務,除單 車存倉服務外,店鋪另一賣點是專業 Bike Fitting 服務。Chris 指,店員會先了解其預 算及喜愛車款,再會為顧客量度身高、 手長、腳長及磅重,利用電腦程式分析資 料,建議合適的部件。完成後,他們會 與客人到單車徑試車及微調。Bike Fitting 的整個過程大約 3 小時,就可為客人調 較出獨一無二的單車。

■店內的單車倉逾 60 個泊位,較名貴的單車 會放置在上層,以減低刮花車身的機會。 張鶴智攝

外訪展覽緊貼行情 為增強競爭力,貼近行業的發展, Tony 和部分店員每年會到訪各歐洲單車 博覽,包括最具規模和前瞻性的德國單 車博覽,了解歐洲廠商的最新貨源,順 道洽談合作機會。 Tony 舉例說﹕「意大利一個單車服 新品牌用料上乘,且價錢實惠,恰巧對方 想開拓亞洲市場,很順利就促成合作。」 店鋪開業一年,已上軌道,每月也 取得不俗盈利,展望投資金額能夠在兩 至三年內回本。

■電 腦 程 式 Bike Fitting 價 值 逾 10 萬, 是 行 內專業分析系統。 張鶴智攝

創業成本 單車 約 120 萬 裝修和裝修 約 60 萬 Bike Fitting 系統 約 10 萬 專業維修用具 約 5 萬 雜費 約 5 萬 總共 約 200 萬 Bikes Corner 地址﹕大圍成運路 1-7 號交通城 9 號鋪 電話﹕ 2668 5131 網址﹕ www.bikescorner.com ■版面編輯:李俊諺 ■廣告刊登熱線:9870 9351 / 6048 1678


8 特寫 feature ▓梁振英以 689 票擊敗 2 位 候 選 人, 低 票 當 選, 成 為 第 四屆行政長官。

1

2

▓本地孕婦及家長參加遊行,抗議內地雙非孕婦來 港產子,削弱港人的醫療福利。

3

▓逾 150 噸聚丙烯膠粒散落香港海域,大量膠 粒被沖到岸上,令海洋生態環境受影響。

4

2012 十大新聞回顧 【本報訊】快要完結的 2012 年,香港七百萬人,三百多個晝夜,比 起以往似乎發出是更多的聲音、更多的鼓動、更多的喜怒哀樂。本報讀者 選出本年度十大新聞,從特首選舉、毒膠粒、反國民教育……涵蓋政治政 策、環保議題、民生大事。回顧這一年的種種大事,你曾參與其中嗎? 記者:陳浩然 葉真真 周荻恩 葉尉沁 黃曉玲 任意行 編輯:劉栢麟 郭穎欣 毛凱茵 胡家欣 蕭杏藍 林紫琪

1. 特首選舉風波

3. 颱風襲港 膠粒撒海

第 四 屆 特 首 選 舉 被 傳 媒 以「 豬 狼 之 爭」命名,當中醜聞不斷,令選舉陷入惡 鬥。 唐英年被傳媒揭婚外情及大宅僭建 地庫後,誠信大打折扣 。梁振英則涉嫌在 10 年前西九設計比賽漏報利益,加上他與 其陣營成員出席疑是「黑金政治」江湖飯 局 ,民望大跌。直至特首選舉電視辯論, 仍是黑材料滿天飛,最終在 3 月 25 日, 梁振英以 689 票, 得票率為 60.9%,成為 香港第四屆行政長官。

7 月 23 日颱風韋森特吹襲香港,從一 艘貨輪捲落 6 個貨櫃,約 60 億粒膠粒散 落香港南部海域,為海洋生態及漁業帶來 嚴重影響。事件引發大量民間組織及市民 自發到各受污染海岸協助清理膠粒。政府 於 8 月初正式介入,環境局局長黃錦星, 及衛生局局長高永文及後承認遲通報,但 強 調 無 隱 瞞 事 件。 由 於 涉 及 膠 粒 數 量 龐 大,清理工作需持續多月。事件亦影響本 港市民對本地魚產的信心,其銷量一度大 幅下降。

2. 中港矛盾加深 年初,D&G 的保安驅趕門前拍照的香 港市民,卻允許內地旅客於店內外拍照, 引 起 港 人 圍 堵 D&G。 接 著, 一 條 Youtube 短片,港人投訴內地人在車廂進食不妥, 激起內地人孔慶東發表「港人是狗」的言 論,激起港人譏諷內地人的「蝗蟲論」, 惡化中港同胞的關係。 雙非孕婦來港產子,霸佔醫院床位, 本地社區福利受損。中港自駕遊政策,擔 心內地司機的駕駛質素影響路面安全。9 月中的「光復上水站」,中港矛盾問題, 仍是永無休止。 ■讀者來函:syuourvoice@gmail.com

4. 李慧詩奧運摘銅 8 月 4 日,港隊單車手李慧詩(圖 4) 於倫敦奧運會自由單車女子凱林賽贏得銅 牌,是香港首面奧運單車賽獎牌,亦是香 港奧運史上第三面獎牌。李慧詩是繼「風 之后」李麗珊後,奪得奧運獎牌的土生土 長港人,有「牛頭角女車神」的稱號。

5. 港人再登釣島 8 月 15 日,即日本二戰戰敗投降 67 周年當日,香港保釣船「啟豐二號」再次 衝破日本艦艇夾擊和水炮攻擊,抵達釣魚

島。7 名船員在島上揮動五星紅旗及青天 白日滿地紅旗,高唱國歌,宣示主權。是 次行動是繼 1996 年後,再次有香港人登 上釣魚島。日本海上保安廳其後以「非法 入境」罪名拘捕保釣船上一行 14 人,並 扣押「啟豐二號」。中國外交部隨即發表 聲明,重申釣魚島屬中國所有,並要求日 方無條件放人。在中方多次交涉下,日本 政府於 8 月 17 日將船員強制遣返回港。

6. 反國教事件

▓倫奧單車女子凱林賽 銅牌得主李慧詩。

牌下,不敵民主黨何俊仁,失掉第 5 席。

8. 南丫島海難 10 月 1 日晚 ,南丫島對出海面發生 回歸以來最嚴重的撞船事故,造成 39 人 死、101 人受傷 。當晚港燈客船「南丫四 號」不幸與港九小輪雙體船「海泰號」相 撞,船上 124 人全部墮海。「南丫四號」 船身破裂,船隻迅速下沉,大量乘客因趕 不及穿上救生衣遇溺。同時,漆黑的環境 增加救援難度 ,造成大量傷亡。

7 月 29 日,「 民 間 反 對 德 育 及 國 民 教育科大聯盟」發起遊行,逾 9 萬人要求 政府在新學年前撤回國民教育科。學生組 織「學民思潮」由 8 月 30 日起展開「佔 領政府總部」行動,在添馬艦集會,當中 3 名成員絕食 56 小時。9 月 7 日,大聯盟 發起全港市民穿黑衣行動,當晚更有近 12 萬人在政府總部集會。行政長官梁振英 翌 日承諾在任期內不會把國民教獨立成科, 並重新檢視課程指引。翌日凌晨,「學民 思潮」召集人黃之鋒宣布集會結束。

早在 08 年發起公眾諮詢的新界東北 發展計劃,在今年引起市民關注。社會質 疑 政 府 深 港 融 合 是「 割 地 賣 港 」, 批 評 政府諮詢不足,使居民毫不知情下被強拆 滅村,指責公私營合作方式官商勾結。事 件的社會爭議揭示政府土地分配失衡的問 題,如政府約二千公頃土地儲備中,六成 是興建丁屋的鄉村式發展用地,約四千公 頃空置官地仍未發展,令紛爭不斷升溫。

7. 立會選舉泛民慘敗

10. 梁班子管治危機

今屆立法會選舉, 增加 5 個地區直選 議席及 5 個「超級區議會」議席, 令議席 增加至 70 個,刺激選情。選舉前夕,社 會反國教情緒高漲,令人以為泛民大勝, 但泛民事前的協調工作及策略失誤,令多 個選區出現「贏選票輸議席」的情況。 另外,新增的 5 個超級區議會席位中, 建制派亦配票失敗。選前被視為「票王」 的民建聯劉江華,在黨友李慧琼大打告急

梁振英自3月當選到上任,他本人及 管 治 班 子 接 連 被 揭 負 面 新 聞, 誠 信 受 質 疑。上任僅 12 日的前發展局局長麥齊光, 遭廉署落案起訴並即時辭職,成為歷來最 「短命」局長。 另外,梁振英及接任發展局局長的陳 茂 波 先後被揭其下物業僭建,行政會議成 員林奮強又涉嫌偷步賣樓和非法回佣,三 人分別多次解畫,但未能釋除公眾疑慮。

9. 東北發展爭議


O U R ■電子版:http://stu.hksyu.edu/~ourvoice ▓本港保釣委員會人士登上「啟豐二號」, 高舉中國旗幟,宣示釣魚台的主權。

■報料及投訴:2571 6964

▓余若薇名單選舉前不斷告急搶票,最終未能贏得議席。

V O I C E

二○一二年十二月號

▓發展局局長陳茂波指,新界東北規劃可以修改,不可撤回。

7

9

5 ▓入夜大批市民於政府總部門外聚集,交 叉雙手,表示反對國教科。

▓南丫四號被撞後迅速下沉,釀成 39 死,101 人受傷。

8

▓梁振英班子就職當日宣誓:「遵守法律、廉潔奉公」,唯 醜聞不絕,令市民對質疑新屆政府誠信。

4

10

6

圖片來源:《說 ‧ 在線》、互聯網

特稿

十大人物 黃之鋒大熱居首 唐梁緊追其後

我主場!

本 報 早 前 成 功 訪 問 539 名 讀 者, 投 選「2012 香港十大人物及金句」。十大人物方面,超過 八成認為學民思潮召集人黃之鋒應居首位,而在特首選戰 互揭瘡疤的唐梁,得票相同並列第二。至於十大金句,「金 句王」唐英年的「我主場」大熱掄元,北京大學教授孔慶 東在年初怒罵「香港人是狗」則排第二。有學者認為,大 部分當選者均是政治人物,反映社會重視時事;而「金句」 一詞帶貶義,部分更是「廢話連連」。

~ 唐英年 (2012 年 3 月 16 日 )

香港人很多是狗。 ~ 孔慶東 (2012 年 1 月 20 日網上傳 )

( 國教科 ) 撤同唔撤之間 仲有好大 空間。 ~ 梁振英 (2012 年 9 月 4 日 )

* 共 539 人投票

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助理教授吳啟漢指出,十大人物中除李 慧詩外,大部分為政府官員或社運人士,反映受訪者對時事愈 見重視,不過他們不一定對社會具重要性,反因傳媒不斷報道,令其 更添爭議。他又謂,以往金句帶有教育意義,但現今似乎負面意義居 多,「如唐英年的『做男人要有膊頭,做公職要有腰骨』,講咗同唔 講冇分別,有廢話成分。」 城市大學專業持續進修學院學術統籌宋立功表示,黃之鋒位列第 一,是因為他在反國教期間表現搶眼,且詞鋒銳利,最終逼得政府擱 置國教科,受不少大專生認同。吳克儉與黃之鋒同時上榜,是因為吳 令市民聯想到特區高官無能,成為政府管治能力不足的符號,是個 「悲劇人物」。而唐梁得票一直叮噹馬頭,最終並列第二。宋立功認 為,兩人「泥漿摔角」為市民帶來不少娛樂,「不可能不上榜」,亦 反映大專生關心梁振英往後的施政表現。對於金句榜中,梁振英表示 國教科「撒同唔撤有好大嘅空間」位於三甲之列,宋認為是因為在反 國教事件中,市民與政府明顯對立,而梁的「語言偽術」予人古惑印 象。記者問梁「係咪當選咗就唔回應記者提問 ?」排名第五,宋立功 則認為它反映新聞界與政界間的矛盾,亦顯出梁當選後的「權力傲 慢」,又表示此問題巧妙描繪出當權者的變臉形象,反映港人懼怕善 變的當權者。 唐英年的「我主場」言論引起熱話,榮膺「十大金句」之首。智 經研究中心研究總監李彭廣認為,該句非政治隱喻,亦無具體社會意 義,但上榜主要原因是夠新鮮。孔慶東「港狗論」引起港人廣泛討論, 甚具爭議性,亦是明確突顯「中港矛盾」的精警語句,將雙方對立推 至高峰。

年度十大金句

年度十大人物 1.

黃之鋒 學民思潮召集人,在反國教科中扮演重要角色。

83%

2.

梁振英 行政長官,當選後被揭僭建,其後多次施政惹爭議。 唐英年 前政務司司長,參選特首時捲入僭建地下行宮風波。

72%

4.

吳克儉 57% 教育局局長,又名為「唔得掂」,推國教科時遭反對。

5.

李慧詩 53% 單車運動員,在 2012 倫敦奧運奪得女子競輪賽銅牌。

6.

劉江華 47% 民建聯副主席,在「超級區議員」意外落選,有網民 聚集其辦事處前慶祝。

7.

曾蔭權 前行政長官,離任前捲入貪污風波,遭廉署調查。

46%

8.

王維基 城市電訊董事會主席,抨擊政府久未發牌。

45%

9.

孔慶東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曾怒罵港人是「狗」。

39%

10. 陳茂波 38% 發展局局長,涉嫌經營劏房、避稅事件及涉酒後駕駛。

1.

唐英年 :「呢到係我主場。」(2012 年 3 月 16 日)

84%

2.

孔慶東 :「香港人很多是狗。」(2012 年 1 月 20 日網 75% 上傳)

3.

梁振英 :「( 國教科 ) 撤同唔撤之間仲有好大嘅空間。」 64% (2012 年 9 月 4 日)

4.

唐英年 :「做男人要有膊頭,做公職要有腰骨。」(2012 63% 年 2 月 13 日)

5.

王國興 :「我本人願意日以繼夜,夜以繼日。再日以繼 62% 夜,夜以繼日,陪你地玩落去。」(2012 年 5 月 11 日)

6.

記者 ( 問梁振英 ):「係咪當選咗就唔答記者提問架喇 ?」 58% (2012 年 3 月 26 日)

7.

南丫島海難消防潛水員﹕「可惜救上嚟嘅人,多數冇生 51% 命反應;當睇見一家大細、手拉手咁壓喺海底,嗰刻係 無比心酸;我敢講,參與過今次救援嘅蛙人,冇人未喊 過!但大家抹完眼淚同汗,飲啖水又去救人,餅都無食 一塊,無人休息過。」(2012 年 10 月 4 日 )

8.

盛品儒:「信報無信,明報不明,蘋果爛咗,亞視早晨。」 44% (2012 年 11 月 11 日 )

9.

反水貨客示威者:「中國人滾回中國。」(港鐵上水站, 42% 抗議內地水客影響港人生活示威 2012 年 10 月 15 日) 42%

10.

曾鈺成 :「 社 民連,上街; 人 民力量,上網; 公 民黨, 38% 上 court; 事旦男,舉牌; 蕭若元,拍肉蒲團。選議員, 大家仲係要選民建聯!」(2012 年 9 月 1 日)

■版面編輯:周海喬 梁可瑩 ■廣告刊登熱線:9870 9351 / 6048 1678


10 副刊 leisure

■電子版:http://stu.hksyu.edu/~ourvoice

尋找隱世咖啡店

■報料及投訴:2571 6964

O U R

V O I C E

二○一二年十二月號

【本報訊】生活在繁華鬧市,急速節奏讓人難以 喘息,枯燥乏味的生活或令你迷失在這石屎森林中。 在人煙輳集的銅鑼灣,有咖啡店以隱世庭園為主題, 讓 疲 於 奔 命 的 你 提 供 一 個 憩 息 之 處, 隨 時「 與 世 隔 絕」。 記者、攝影︰譚之穎 編輯︰葉佩妍

「在森林和原野是多麼的逍遙!」在香港這個石屎 森林,原野早已不見。位於銅鑼灣的 Eos Club Cafe,是一間充滿田園氣息的咖啡室。

走進英倫咖啡店 走進店內,盡是充滿英倫風格的裝飾和擺設:簡單的 吊燈、木製的書架和英式的典雅茶杯,再配以歐陸風情的 掛畫。木桌、石牆上的花草擺設及露臺上的盤栽,都散發 着清新的花香。連侍應都穿上英國田園婦人的服飾,令客 人猶如置身英國田野的感覺。雅致的環境令顧客像走進安 徒生的童話世界,令你成為故事裹的主角。 老闆 Paul 自小在英國長大,在英國經濟低迷時回流 香港,感慨香港很難找到有田園風味的咖啡店,所以就決 定開這間咖啡店。每逢聖誕節,Paul 都會在店裡擺放聖誕 樹裝飾一番,延續英國聖誕節的氣氛。店內菜式都以英倫 風味為主要題材,而且採用天然新鮮食材,令客人可吃得 更健康。

■ Eos Club Cafe 店內採取田園風格,到處都洋溢着花香。

回到歐陸風情的家 從 時 代 廣 場 再 往 內 街 走 就 是 耀 華 街, 一 條 充 滿 酒 吧 的 街 道 裏, 埋 藏 了 另 一 間 隱 世 咖 啡 店 - Rondavy' s。店內沒有特別的裝潢, 只 有 白 牆 上 的 掛 畫, 窗 旁 則 掛 上 碎 花 窗 簾 和 花 草 作 裝 飾, 店 內 播 放着柔和的 Jazz song。 ■特色掛畫成為焦點。

■ Eos Club Cafe 內擺滿蘭花,與英倫風格的時鐘互相輝 映。 Eos Club

Cafe 地址:灣仔霎西街 28 號必發商業大廈 1 樓 電話 : 3791 2833

■舖內特色甜品豆腐慕思(左)及香茅慕思(右),深受 食客歡迎。

難 以 忘 懷 的 一口甜

【 本 報 訊 】 甜 品 的 材 料 千 篇 一 律,

總離不開忌廉、巧克力、慕絲等。位於 堅尼地城的詩餅坊,成功做出「詩」般 甜食,成為人人皆愛的西式甜品店。 記者、攝影:李沂澂 編輯:鄧麗瑜 Sevva 甜品師 半年前,原為中環西式甜品店 傳的詹師傅,於堅尼地城厚和街開了這 間小店,並取名為「詩餅坊」,希望蛋糕能如 「詩」般優雅。

親力親為做到最好 開業半年,詹師傅堅持每天早上親自做蛋 糕,以確保蛋糕質素。每天他是最早到、最遲 ■讀者來函:syuourvoice@gmail.com

■詹師傅放棄在名蛋糕店的工作,大膽創業,希 望挑戰自己。

走的一個,比員工更勤勞,開業以來更未曾休 息過一天。詹師傅造的蛋糕除了外貌精緻,更 非常「足料」:日本的綠茶粉、法國 64% 黑巧 克力、澳洲的忌廉等,都是一等一的材料。就

客 人 能 在 這 享 受 一 個 寧 靜 的 黃 昏, 與 友人細嚐咖啡來忘掉 生 活 煩 憂。 食 客 元 貝 表 示:「 這 裏 充 滿 藝 術 韻 味, 它 的 簡 單 樸 素令我覺得有家的溫 ■ Rondavy' s 採用開放式廚房, 暖。」 讓 Ron 可以與客人更親近。 帶給客人「家」的 感覺,正是店主 Ron 的心願。『希望透過建立這個「家」, 一改咖啡店給人商業味道重和局促的印象。』Ron 為突顯 「家」的感覺,特意找師傅用一個月時間,畫了幅充滿歐 陸風情的畫。 Ron 花一年多的時間去學煮咖啡,甚至遠赴台灣學整 蛋糕。現時,他開始研發甜品,其中「豆腐慕思」最為特 別,它的味道清新,甜而不膩。Ron 會在咖啡上拉出款款 可愛圖案。在這裏,不愛回家的人或會重新愛上回家。 Rondavy

' s 地址:銅鑼灣耀華街 3 號百樂中心 11 樓

電話: 2893 2128

連芒果,詹師傅亦要親自到街市逐一選購。足 見詹師傅對蛋糕的堅持。 除了用料上盛,詹師傅說:「希望客人能 品嚐有益的甜品,所以詩餅坊的蛋糕以健康為 主題,標榜不加添加劑及防腐劑。」就以甜味 ■詩之誘惑上的玫瑰花像真度 為例,詹師傅從不選用「甜得死板」又「防腐 極高。 劑多多」的罐頭紅豆蓉,而是花上一天時間親 自浸泡紅豆,再熬煮成紅豆蓉。另外,蛋糕亦 不加入人造色素,紅色是用紅菜頭汁製成、綠 色則是百分百以綠茶粉製成。 詩餅坊成功吸引一眾饞嘴的客人,遠至台 灣亦有人慕名而來。詹師傅認為,店舖平實的 裝潢,更能令客人把專注力放在蛋糕上。只要 用心製作甜品,自然能將心意傳遞客人,沒有 華麗的門面,又有何緊要? 地址:堅尼地城厚和街 43 號地下 電話:28166000

■紫蕃薯蛋糕內含紫蕃薯及意 大利軟芝士,味道幽香。

■版面編輯:張仲汶 ■廣告刊登熱線:9870 9351 / 6048 1678


11 副刊 leisure

■電子版:http://stu.hksyu.edu/~ourvoice

■報料及投訴:2571 6964

O U R

V O I C E

二○一二年十二月號

■德國柏林的猶太人大屠殺紀念碑,是二人 印象最深刻的一站。

【本報訊】每個人都有自己享受的旅行 方式,有人樂於豪華血拼團,也有人喜歡出 走鄉郊。如果看不到沿途風光,那麼旅行的 意義還存在嗎?兩位健全港人嬌嬌和仕芒, 希望用最真實的感覺,感受視障人士的世界, 毅然決定戴上眼罩,盲遊世界。 記者:陳潔 編輯:譚泳雯

■ 嬌 嬌 英 國 朋 友 的 兒 子, 也 當 了 一天的小「引路者」。

矇眼遊世界 計劃源起自仕芒一次坐長途飛機的經 歷, 飽 受 膝 患 折 磨 的 他 突 發 奇 想: 「我坐長途機已經很難受,殘障人士去旅 行豈不是更加辛苦﹖」,後來想到:「殘 疾人士去旅行或許會比較麻煩,但仍然可 以欣賞沿途風光。可是瞎了眼睛,去旅行 的意義到底在哪裏?」

開展盲遊之旅 10 天的「盲遊世界」旅程中,嬌嬌和 仕芒走訪荷蘭阿姆斯特丹、德國柏林以及 英國倫敦。作為「矇眼作畫者」的仕芒, 從下飛機開始便戴起眼罩,在「引路者」 嬌嬌帶領下,開始這敞比「陌生」還要陌

生的盲遊旅程。 矇着雙眼來到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 連自己在哪裏都不知道,仕芒承認最初的 確感到恐懼,但漸漸發現事情不如想像中 困難。當了「失明人士」一段時間,仕芒 開始培養出視障人士的獨特觀感和記憶 力。沒了視覺,他仍然可以從其他觸覺在 腦海中描繪出完整畫面;當同一段路走了 兩、三次,便開始知道過了多少個轉彎位 就會到達車站。

看不見仍震撼 嬌嬌和仕芒不約而同地對德國柏林站 感受最深。「在柏林的猶太人大屠殺紀念

紅葉滿天開 ■讀者來函:syuourvoice@gmail.com

■ 沒 了「 眼 睛 」, 仕 芒 還 是 可 以 透過其他觸覺,感受旅行的意義。

碑,高度不一的石碑佇立在廣闊的空間。 一進入那個空間,散下去的陽光勾勒出重 重陰影,不禁令人有種心寒的感覺。」即 使是「失明」的仕芒,看不到石碑仍然深 深感受到震撼,石碑冷冰冰的質感同樣令 他感慨戰爭的可悲。 引路者雖可張開眼睛看世界,但嬌嬌 的感觸絕不亞於仕芒。「如果這個旅程不 是和一個偽失明人士同行,接觸的事物和 到訪的景點都會有很大分別。」與失明人 士同行時,健視的人不可以走馬看花,必 須將沿途風景鉅細無遺地形容給旅伴,這 ■ 10 天盲遊旅程,仕芒和嬌嬌感受良多。 反而看得更多,經歷更深。「原來,視障 ( 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 人士亦可以是一個很好的旅行伴侶。」

每 逢 12 月, 紅 彤 彤 的 楓 香 樹 葉 片 都會佈滿元朗大欖郊野公園的山路,為 寒冬添加暖意。曾到大棠賞葉的遊客認 為,有幾棵紅葉點綴的山頭猶如仙境, 甚至媲美日本,更可以順便觀賞日落。 大棠賞葉位置較高,故氣溫偏低,12 月 尾更只有約 10 度,賞葉者須加穿厚風 褸注意保暖。

記者:陳愷樺編輯:袁楚雙

( 相片由漁農署提供 )

■版面編輯:何沛盈 ■廣告刊登熱線:9870 9351 / 6048 1678


OUR VOICE

12

December 2012

Unregulated Play

An Inside Look at Hong Kong’s Playgroups By David Tam Yat Pang Many Hong Kong parents believe that sending their children to playgroups will help them enter a prestigious kindergarten, but few are aware that playgroups are not regulated and teachers don't need to be *Sze To, the duty manager of H o n g K o n g ’s J o i n t O f f i c e f o r Kindergarten and Child Care Centers of the Education Bureau, said the Social Welfare Department oversees the regulation of childcare centers for children below the age o f t h r e e . H o w e v e r, i f t h e c h i l d attends playgroups with a caretaker or guardian, the department will not consider these playgroups as a childcare center. Therefore, playgroups in Hong Kong are not under the Social Welfare Department’s supervision. Playgroups are for play and not groups for learning, so they are not regulated by the Education Bureau either, according to Sze To. “These groups are just private institutions offering group activities for children and their caretakers. Actually it is kind of like parents bringing their kids to a McDonald’s birthday party,” Sze To said. An operator of a playgroup in Hong Kong’s Mid-Levels found the lack of regulations for playgroups “difficult to believe.” Barbara Gerrard, principal of the City Kids HKPPA Preschool, said she has no idea that there were no regulations regarding playgroups. City Kids is a member of the HKPPA (The Hong Kong Pre-school Playgroups Association) a registered educational charity established in 1979 as a branch of the British Pre-school Playgroups Association. Gerrard refused to further comment on this issue saying that she did not have enough statistics and research about the related regulations, a n d w a s

Playgroups aim to provide an interac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 for young children. Photos: David Tam Yat Pang therefore “unable to answer any more questions”. Another playgroup operator Aggie Au Yeung, the principal of Smart Yield Learning Center in Ho Man Tin, said “self-regulating” among the industry was the most workable way. The government

Wendy Tam and her two-year-old child enjoy playgroup activities together. ■ Letter from the readers are welcomed. Write to us at: syuourvoice@gmail.com

“ The government would have a hard

time supervising playgroups since there are no laws on enforcing earlychild education

would have a hard time supervising playgroups since there are no law enforcing on early-child education, Au Yeung said. “Although there is no enforcement on playgroups teachers’ certification, I think the experience of the teachers count, because there are too many unexpected circumstances might happen in playgroups. Yo u m a y n o t know pencils and paper can be dangerous if you

-Aggie Au Yeung

said Au Yeung. Her center provided four playgroup classes and each class includes three to four students. “But some centers are trying to maximize the profit and let too many students into a class, this will also raise some safety issues. There may be classes that are overcrowded, but children are are too young to voice their feelings,” she said. Dr. Ho Choi Wa Dora, associate head of Department of Early Childhood at the Hong Ko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 said that parent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examining the quality of playgroups since there are no regulations on early-child education,.“Quality is surely not ensured because there is no regulation on playgroup teachers’ certification, but the industry should behave well and provide related ear ly-child educations training for playgroup teachers because playgroups will affect the development of emotion, social communication skills and knowledge of a child,” Ho said. Parents could examin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course by seeing whether their child could meet those learning progress through collaborative activities and games, and they should also beware of the qualification and related experience of the playgroup teachers, Ho said. One parent was surprised that p lay g r o u p s w er e n o t u n d er an y department’s supervision, but she did not think regulations were necessary. Wendy Tam, the mother of a 2-year-old boy, spent HK$2,000 for 10 playgroup sessions at a center in Mong Kok. She said parents choose playgroups by looking at their reputation, and they also rely on word of mouth. And there are no guarantees that the playgroup will work out. “We will switch to another center (playgroup) if the previous one doesn’t work out,” she said. D o e s n ’t t h i s i m p a c t h e r child’s education? “Actually I just want him to make more friends at the playgroups,” Tam said.

are inexperienced, Children might cut by paper or get hurt by the pencil tips,” said Au Yeung. However, the industry does not always hire experienced teachers. Au Yeung herself was hired as a substitute playgroup teacher at another playgroup a few years ago, but she had no Aggie Au Yeung *Source asked not to use full name. related experience in earlychild education at that time. That Useful Links center offered her HK$200 an hour to watch the children. She thought it For more information on was a pretty easy job until the children playgroups, please go to: became unruly. http://www.hkppa.org “Luckily those children did not get http://www.hongkonghomes. hurt. After that, I decided not to hire com/living_in_hk/directory/89/ any newbies for playgroups when I playgroups/content_list.htm became the operator my own center,”

■ Page Editor: Andrew Chan

■ Advertising Hotline:9870 9351 / 6048 1678


OUR VOICE

13

December 2012

Life lessons paves road to success By Wendy Chan

W

hat images come to mind when you think about top editors of fashion magazines? Meryl Streep playing the icy cool role of a chief editor in The Devil Wears Prada, or a mysterious figure with red pen in hand? Sometimes the gap between reality and fantasy is great, as it is with the Chief Editor of Esquire Magazine (below) , Cho Man-wai. I first met Cho last summer when he shared some of his life lessons with me. Cho, who is in his 40s, talked about traveling around the world and gaining spiritual enlightenment in his youth, which he attributes to part of his success in journalism. Cho is an alumni of Shue Ya n U n i v e r s i t y w h e r e h e majored in journalism. After graduating in 1988 he worked at the Hong Kong Daily News. By day Cho worked hard at his job, but outside of the newsroom he wondered if there was a greater life purpose. “You start to think if the money is the only benchmark for a successful life,” Cho said. Cho considers his then boss at the Hong Kong Daily News one of his mentors. His boss kept a journal that was off limits to staff.

▲Esquire's chief editor Cho Man-wai at the Grand Canyon. He says travel has changed his perspective on work and life. Photos: Cho Man-wai One day, showed it to his young protégé (only to cho) and Cho was stunned to find that the journal was filled with photos of accidents taken by him. Although the photos were too graphic to be published, his boss kept them as a reminder that they the “fact” even though the entire incidents could not be completely revealed to the public. The journal led Cho to

start to think if the money “ You is the only benchmark for a successful life ”

-Cho Man-wai

believe that passion was a necessary ingredient to thrive in a profession. He wanted to explore the world more before the year 2000, which some believed was the end of the world. Cho concluded that working at a newspaper did not fulfill all his desire to in search of the world. So in May 1999 he resigned from the Hong Kong Daily News and went on a nearly yearlong road trip with his then girlfriend – also a graduate of Shue Yan University -- who is now his wife. “Every year I still celebrate

May 18 with my wife as this is the anniversary of our trip,” says Cho. The young couple went to many places, including Mexico, Chile, India and Easter Island. Although Cho says that he “didn’t have a set destination when we started,” he did have an interest in searching for spiritual enlightenment. Cho considers that road trip a life changing experience. For example, he was taken aback and moved by the serenity of his fellow attendees at the ashrams in India . The travel and adventure broadened his view of the world, and planted new questions in his mind. He says that in western countries such as the U.S., reporters are held in higher esteem as they are considered to be members of the fourth estate and serve as watchdogs for society. The story is often the opposite in Hong Kong and other countries in the Asia-Pacific, he says. He wondered whether the importance of materialism in Hong Kong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is. “Sometimes, I wonder why this is the case in Hong Kong. The definition of success seems shift to the money and how high position one held,” he says. “On the road to one of the countries we visited, I met some hippies. They didn’t have many possessions, and

befriended us even though we did not offer them anything. They just danced and sang.” After the road trip he returned to Hong Kong. He also returned to journalism, and worked at Next Magazine and Ming Pao Weekly before joining Esquire as chief editor in 2010. But more than 10 years later the trip has lasting affects on him. One incident that he remembers vividly is that in India he went to the Home for Dying Destitutes where Mother Teresa had previously worked. “I met a former reporter from the Oriental Daily News; she was there to clean the wounds for the people who were going to die. Some of them were infested with worms. She used her own money to buy food for the needy. She said that she was given the chance to be humble, and that she was not here to be served but to serve,” Cho recalls. Her words moved him and reminded Cho of the importance of being humble. People and friends who he met on the road made him stronger mentally. Ultimately it taught him the lesson that “when the going gets tough, the tough gets going.” ■

By Natalie Yuen

PROFILE

Tin Wan is a small, but crowded and close-knit community. The area doesn't seem so vibrant as there are a lot of elderly people in this Southern District town. Many of them run humble small businesses. As I walk by the shops, I stumble on a remote area and a lilting radio tune draws me down a dead-end street. I spot an old man who is sitting on the back bumper of a green truck, his head of silvery grey hair buried in the horseracing section of a newspaper. Paul Cheung (who prefers not

to use his real name) has a sinewy and athletic figure and looks nothing like a 60-yearold. But his truck is much more interesting. As I peer through the rear door, an Aladdin’s cave of British groceries greets me, such as mustard, tomato sauce and more stacked on shelves. Some of the goods have long ago expired. The truck had once been his bread and butter. In the 1970s when Hong Kong was still under British rule, an unexpected referral from an

■ Letter from readers are welcomed. Write to us at: syuourvoice@gmail.com

HKSYU

Counseling & Psychology One-stop service for special needs students

The Counseling and Research Center at Hong Kong Shue Yan University is cooperating with Lok Sin Tong Benevolent Society to provide a one-stop service to 100 underprivileged students with 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 Under a two-year programme, students will receive assessment and training. It will help students develop an individualized education program, to identify their level of academic performance and any related special services they may need.

Exchange deal struck with 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H o n g K o n g S h u e Ya n University signed an academic exchange agreement with 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on November 9. About 25 commerce students will visit Taipei for a two-week summer exchange program, which includes a tour of a local business organization.

11 women's teams in volleyball competition

The Inter-school Girls' Volleyball Competition 20122013 is under way with 11 teams playing. SYU's team will play matches on January 12, 19 and 26. For more details check the Hong Kong Schools Sports Federation website.

Mobile grocery store is a slice of forgotten history for us, the Chinese, to go to a store and shop for our necessities, but how about the British soldiers? Their hometowns are far away. Where could they buy things that were made in their own country?” said Cheung. Cheung bought his stock at a Sai Wan market where hotels transferred unwanted or excess high quality foreign goods. Then, Cheung ▲ Paul Cheung ran his green would drive to popular mobile grocery for 30 years. gathering places for the British Photo: Natalie Yuen and sold them groceries. But official changed his life: he was after the handover in 1997, given a chance to apply for a he soon was out of business mobile business licence. because he could not compete “At that time, it was easy with chain stores.

Briefly@

“I briefly tried to keep running the business and sell the leftover food to locals, but foreign [products] are for foreigners. My children have grown up and I am getting old, already so I surrendered the licence and parked the truck here when I moved to Tin Wan.” Cheung said. He misses serving the British and he cannot quite accept his forced retirement. “My truck now serves as a place for me to chit-chat with my friends,” Cheung said. “But I will probably sell it when I get much older ... or when I’m prepared to really let it go.” ■

■ Page Editor: Edith Leung

By Alice Du, Karen Li, Allie Wu, Stephanie Ang

STAFF LIST

Advisor & Coordinator: Ms. Amy Wu Advisor: Ms. Sandra Lowe Executive Editor: Phoebe Chau Editors: Edith Leung Andrew Chan Katherine Wu Reporters: Natalie Yuen David Tam Wendy Chan Allie Wu Stephanie Ang Karen Li For more stories, please visit: http://stu.hksyu. edu/~ourvoice

■ Advertising Hotline:9870 9351 / 6048 1678


14 專欄 columns

■電子版:http://stu.hksyu.edu/~ourvoice

不正則鳴

總編輯手記

奇詩共賞

新聞與傳播學系副教授 黃仲鳴

台灣詩人渡也有首《誨人不倦》的詩,驟看之下,吃了一驚,以為以 「文」揚名的文字工作者,竟然也錯別字連篇。但細心一看,便知這是首 反諷詩,值得全詩一錄,以與同學共賞。 學生表示對寫字很有性趣 / 錯別字在答案卷作業簿周記 / 啊,借用學 生の話 / 垂手可得 / 有此錯別字都感到 / 粉不好意思 / 甚至錯別字都發 現 / 身裁,外貌已走樣 / 無遠佛屆(離佛界不遠)/ 近默則黑 ( 真是污辱 不說話的人 )/ 不自由,母寧死 ( 自己得不到自由,要媽媽去死 )/ 有些錯 別字則仍無自覺 / 仍不客氣地 / 躺在回潰社會學問淵薄 / 躺在潛移墨化天 生註定之中 這首詩究竟有哪些錯別字?未看答案之前,有興趣(並非「性趣」) 者可想一想,圈一圈,考一考自己。 揭盅了,且看: 性趣:興趣。寫字而寫出「性趣」,此君勢成性學大師、情色大作家。 の:這是日文,解作「的」。中日夾雜,正如今時今日的中英夾雜。 這不算錯別字,但要戒。 垂手可得:唾手可得。此成語也,專家學者作家都常寫錯。 粉不好意思:「粉」,料為「很」,借音字也。 身裁:身材。此為常見錯別字,一般文字工作者每寫錯。 無遠佛屆:「佛」應是「弗」。真是錯到佛都有火。 近默則黑:「默」應是「墨」。接近沉默的人,毫無「性趣」,臉孔 就黑了,哈哈! 母寧死:母,毋也。氣死媽媽了。 回潰:回饋。有誰想回到潰爛? 學問淵薄:「薄」應是「博」。若寫成「學問怨薄」,那還說得通。 潛移墨化:應是「默化」。墨化了,寫不出字來。如此水準,不寫也罷!

你知咩丫 ?

自從成為兼職記者後,經常有機會接觸不少醫療新聞,雖未至於見盡生死, 卻對生命有所反思。 記得一次訪間兩位不幸患上乳癌的女士,她們一向保持健康生活,早睡早起, 不煙不酒,又有適量運動,更沒有家族遺傳史,癌魔降臨實難以接受。目前她們 已跟癌魔搏鬥近一年,病情反反覆覆,化療過程更是痛苦得令人難以忍受。 她們說,加入了病友會之後,留意到一有趣現象。男人患病,對於親人口裏 安慰着的「我知你痛,知你辛苦」,他們會說:「得啦我冇事」;女人患病呢, 她們卻會反問:「你知咩丫?」 男人天生的承擔和責任感,說出以上這樣的話不難理解。但女人的「你知咩 丫」,卻刺痛我心深處。常言道,家屬對病人的支持很重要,我們為人子女以為 一句安慰,足以表示關懷,但原來在病者而言,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想到這裏, 竟有欲哭的衝動。 近幾年發現,身邊朋友的家人,彷彿都在重複電視劇的老套情節,甚麼父親 突然猝死,母親突然中風,情節真實得可怕。子女一天一天地長大,父母卻一天 一天地老去,我們都沒有為意,原來不知不覺間,當我們正值芳華,雙親已步入 頑病纏身的階段。 然後我又突然想起家母。她饞嘴,嗜吃甜食,又懶做運動,步入中年竟毫無 病痛,實在托賴。 前幾天是她的生日,切蛋糕一刻許願之際,她喃喃道:「希望一家人身體健康, 老公工作順利,仔女學業進步。」我問,你自己的健康都未顧好,還替人許甚麼 願啊?她竟然反問:「你知咩丫?」 知,我當然知道。女子嫁為人妻,從此以家人的感受為先,就像家母一樣, 連生日願望都要轉贈家人。年復年,日復日,為人子女者卻當一切理所當然。但 當她們患病了,倒下了,輕輕拋下一句「你知咩丫」時,原來我們真的是一無所知。 最後,別讓一切愛得太遲。 陸泳潼 版面編輯 莫志樑 林佩怡 麥曉彤 周海喬 張鶴智 許俊傑 王澆樺 傳訊經理 霍凱茵

■讀者來函:syuourvoice@gmail.com

O U R

V O I C E

二○一二年十二月號

《仁聞報》總編輯莫志樑

四年來,你做過些甚麼? 樹仁有位高高瘦瘦的夜更校工,以前曾當 bar tender,因此我們都稱他 bar tender 大叔。 兩年來忙於在《仁聞報》工作,不時都要摸黑離開系房,因此與 bar tender 大叔日漸熟絡。 一天晚上閒聊幾句。我說:「過多半個月就落莊,以後唔使成日咁夜走啦。」 「嘩,咁就 year 4 啦,搵到接班人啦,哈哈……」揮手作別,竟有點不捨得 bar tender 大叔這個 last guard。 去年這個時候,我就是其中一個的接班人。想起頗為奇妙,我承認,進樹仁的第一年, 我是一個過客。畢竟,名校光環作祟――中學所謂名校出身,會考無驚無險,便幻想未來 在三大的 U Life 何其精彩,未入學,歸屬感便爆燈。只是高考一時失手,自比英雄落難於 此,天妒英才……真不要臉。再想每年高考放榜,長龍身躺慧翠道,當中又有幾個一心想 入樹仁?環顧身邊同學,戴有名校光環的多不勝數,要不 year 1 想盡辦法 tran u,不成功便 成「仁」,或是四年後讀個碩士洗底,又是一條好漢。也許,在這樣的心理環境下,要齊 心為樹仁做些事,看來是不可能。 不妨看看與十二月號同期出版的《仁訪》。早前埋版時,看到那些撰文者的名字,原 來《仁聞報》這兩年不經不覺動員了這麼多的人力物力,現時有機會集結成書,甚為神奇。 總結整年,每期總有各大媒體引用、點評甚至訪問,算是一個肯定,畢竟在寶馬山這所沒 有尖子的大學,沒有被人遺忘或摒棄。幾乎記不起,我身為總編輯,原來曾是一名過客。 其實,我慶幸自己當年高考炒得太徹底,與水泡科緣慳一面。 又一天晚上,在老細的車上,她問:「你都做左兩年《仁聞報》,有冇着數架?」我 突然接不上話,沉思兩秒,方支吾兩聲:「有啦有啦!」 其實,我肯定是有的。每年七月熱熱鬧鬧的的慧翠道,晚上總會靜悄悄的,暗黃的街 燈下,有人大呻執版之苦,有人會發瘋追的士,我們帶走的除了疲累,更有抹不掉的回憶 和無限的得着,總不能一言以蔽之。 如 bar tender 大叔所說,我找到接班人了。記得 con day 後,我常說時間太短,很多話 還未說,再想想,多給我三小時,或者都不夠,不是我對接班人有意見有不滿,只是對這 個地方的人和事,我可能是捨不得,可能是想逃避,或者怕出身後,再也找不到這兩年來 的革命情感。 一班人義務辦報,大堆頭熱情滿瀉,過後呢?這趟義工沒有工資,更沒有標準工時, 有多少人會樂意堅持下去,如 bar tender 大叔般,當個 last guard ?承擔又為了甚麼?辛勞 又為了甚麼?是認命或是自我的認同?再想再想,原來你們當中有些還有年半便畢業,不 妨多問自己,四年來,你做過些甚麼?

鄒朝 天下 抽離一下

鄒烈

畢業有感,想告誡新傳系的師弟妹離校前有甚麼要先準備,好讓出來社會工作後不會 後悔:第一、英文不靈光,在這個國際化的城市幾乎可以注定失敗;第二、一定要略懂財 經知識,只關注政治和民生,未來出路很窄;第三、如果可以做電視、電台記者的話,一 定要先試,現在報業不著重文字質素,入行容易,電視電台相對較難,先拿一下經驗較好; 第四、同學關係很重要,未來成為行家,有機會,有消息,有安全感;第五、GPA 雖然在 這個行業不重要,但它對你升學和轉行有莫大關係,不能不關注。 然後,到了今天,發現這些都是後話,今天唯一想向師弟妹說的,就是第六、做記者 要抽離一下,不要太主觀,要持平,否則永遠做不到好記者。 記者到底能不能夠有個人意見?當然應該有,但這個人意見必須以不影響自己對新聞 採訪本身的判斷及觀點的公平性為前提,到採訪的時候,只要放開一點,抽離一下,別抱 持自己的觀點,想一想其他的角度,就行。只是今時今日,這恐怕不容易。 也許是社交網絡太發達,近年不少人就不同新聞發表意見更踴躍,本來是好事,真理 愈辯愈明。但那種激烈及偏見的程度超乎想像,毫不包容其他意見,而且那些人,不少是 記者。在這種強烈的主觀意願下,讓筆者質疑這會否影響他們日常的採訪?不少記者確是 一邊採訪新聞,一邊在臉書上即時 update 罵天罵地,《信報》紀曉風就是典型,一邊採訪 一邊評論,既是球員也是球證,這是甚麼樣的記者?或他們是時事評論員?而這又算是 Fair Reporting 嗎?算師承一群報業老前輩、古板又封閉的筆者不能理解。 未來的傳媒界會是甚麼樣子?真的不敢想像。的確近來的政治事件的確讓 人難以按捺,惟記者責任重大,他們應只報道事實,由公眾去評論;而事實上 投稿版歡迎讀者投稿。文章題材內容形式 今天如《蘋果日報》及《信報》等已兼任兩職。筆者還是認為,記者千萬不可 不限。作品刊出後,將致薄酬。本報不接 以偏激主觀,不可以參與群眾活動,只能成為一個旁觀者。可惜部分已完全沉 受已發表或一稿兩投作品。作品如在 3 個 月內未獲通知採用,作者可自行處理。本 溺於自己的偏見中,不能抽身,絕對可悲。這種強烈的主觀感、動輒放諸情緒, 報有權修改稿件內容。 最終受累的,卻是香港的未來。

徵稿

仁聞報編輯委員名單 社長 總編輯 副總編輯 攝影主任 發行經理 常務秘書 資訊科技主任

■報料及投訴:2571 6964

李俊諺 張仲汶 何綺娜 何沛盈 楊皓然 徐穎洪

羅嘉倩 吳百添 杜施惠 梁可瑩 陳君沛 伍靜宜

■版面編輯:林佩怡 ■廣告刊登熱線:9870 9351 / 6048 1678


15 人物 people

■電子版:http://stu.hksyu.edu/~ourvoice

■報料及投訴:2571 6964

O U R

V O I C E

二○一二年十二月號

《狂潮》寫手談發牌風波

鄧偉雄:為乜開台? 【本報訊】王維基說,TVB 不思進取,搞新台,動機為振興香港創意 工業。如果你信,動機的確相當偉大。 鄧偉雄不信。「錯了,有競爭不代表製作質素會變好,多幾間電視台 分薄廣告,budget 會減少,節目怎會改善?」鄧偉雄做過無綫創作主任、 製作副總監、澳門電視台台長,有線電視總經理,《狂潮》、《雙星報喜》、 《飛鷹》均出自其筆下,說話出自他口,夠晒份量。 「開新電視台不是不行,但要看你出於甚麼心態,為搞政治,無所謂; 捧女友做女主角,可以;但如果為賺錢,我勸你不要開了。」 「難道虧損又問政府怎辦?到時候又要政府津貼?想清楚先!」他再 拋下一句。 如王維基說:「旁人勸我收手,判我必死。」電視大戰,真有得打? 記者:杜施惠 楊皓然 陳君沛 編輯:莫志樑

在 我 的 年 代, 電 視 是 新 鮮 事, 無 比 較 下, 什 麼 製 作 都 好 好 看。 你 說 我 寫 的 《 狂 潮 》 好 看, 你 要 我 如 今 再 看 一 次《 狂 潮 》 也 臉 紅啦!

鄧偉雄大二開始在無綫兼職,縱橫電 視界超過二十年,寫下香港電視黃 金一頁,老大哥點評近日免費電視牌照風 波,說很多人高估了新電視台出現帶來的 好處,以為多幾間電視台,有競爭,節目 質素會因此改善。「所有事都離不開錢, 我試過『揸數』,所以我很明白。錢只有 那麼多,專業,就是給你兩億 budget,就 能想到如何在兩億內做到最好。多幾間電 視台,分分鐘分薄廣告,budget 還要減少, 節目又怎會因此改善?」

做大個餅分紅更少 人說,免費報愈做愈有,令廣告商增 加投資,「做大個餅」,報界整體廣告收 入亦比以前多,在鄧偉雄眼中,卻是另一 美麗誤會。「廣告 pool(總投資額)增加, 因為免費報『廣告位』便宜,本來無打算 賣廣告的都爭相賣廣告。同樣,更多電視 台,廣告 pool 或者真會增加,但更多台, 收入只會分得更薄。」 從前香港被譽為「東方荷里活」,製 作賣埠全球,今日被東南 亞 地 區 製 作 爬 頭,電視劇,綜藝通通跑輸,OL 們討論 台劇韓劇,討論《Running man》,追《康 熙來了》,就是不看本地製作,問題出在 哪?鄧偉雄說:「很簡單,東南亞以至內 地,很多電視台都不用賺錢,講到尾都 是錢,有錢,更好看的節目都做到。」

狂潮好睇純粹錯覺 講錢的話,從前資金也不見得 特別多,為何昔日香港電視台能領 導潮流,拍出一套又一套經典, 今 日 又 留 不 住 觀 眾? 鄧 偉 雄 大

笑:「好看?錯覺而已。在我的年代,電 視是新鮮事,無比較下,什麼製作都好好 看。你說我寫的《狂潮》好看,如今我再 看一次《狂潮》也臉紅啦!」鄧偉雄強調, 在無綫「揸 fit」時,從不容許重播劇集, 免得有比較,觀眾會發現製作其實並非如 此出色。他不同意評論指今時今日的電視 製作退步,「事實是今天的觀眾質素提升, 要求亦跟着提高,其實製作相對我的年代 有進步。」 鄧偉雄兼任作詞人,寫下《萬水千山 總是情》、《情義倆心堅》等經典之作。 他不認同社會批評本地歌詞與劇作今不如 昔,更指今天的詞人功力更深厚:「歌詞 是商業藝術,要看受眾是誰,今天的歌詞, 寫給玩電腦的小朋友看的,有幾簡單得幾 簡單,我自問寫不出。」

日看三十集電視劇 雖然已淡出電視圈,但鄧偉雄說,因 為「職業病」原故,仍然每日追電視劇, 數 量, 更 不 是 常 人 所 能 承 受 - 每 日 三 十 集,「無人夠我瘋狂,我可以整天坐下來 就只追看電視劇,不停看不停看,我要知 道市場拍的劇集趨勢,看看我還能不能拍 出接近的水準。」那鄧偉雄認為自己能拍 出今日的作品?「視乎內容,拍宮廷劇, 古裝武俠片,當然可以,但要拍年輕人談 情,對話,人的反應,就拍不到,畢竟我 已不是『後生細仔』,怎能寫出今時今日 年輕人的談情對話?」 既已退下火線,為何還執着於研究今 天的劇作?鄧偉雄說:「無辦法,因為太 鍾愛電視這一行。」年過半百,目光仍然 炯然閃爍,閃爍着對光影的熱愛與憧憬。

《狂潮》劇照

■讀者來函:syuourvoice@gmail.com

■版面編輯:楊皓然 ■廣告刊登熱線:9870 9351 / 6048 1678


16 人物 people

■電子版:http://stu.hksyu.edu/~ourvoice

■報料及投訴:2571 6964

O U R

V O I C E

二○一二年十二月號

【本報訊】陽光從天主教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的彩軸洋窗透進,映射在長 椅上。這年,「末日論」之說甚囂塵上,古瑪雅曆法推算 12 月 21 日為末世浩劫。 滿頭銀絲的羅國輝神父,跪在長椅的軟墊上,抬頭望着十字架,「答案只 有天主知,連耶穌都不知道,又與你何干?」 有人自危,有人處之泰然,他選了後者。末日,從來就沒有一個準確的預測, 但避無可免的,是社會醜陋的現實。 記者 : 成旆旻 羅偉文 編輯 : 陳錦茵 郭豪揚 攝影:鄭廣鈿

末世預言 「末日」瘋行,超自然科學家頻頻「出鏡警世」,《聖經》更成了他們解說的根據。羅 國輝從軟墊站起,坐在長椅,一臉神態從容,「《聖經》中的《啟示錄》常被猜度, 不過當中的暗語和術語只為表達撰書人當時的處境和盼望」。 不明《聖經》卻充專家,又按古瑪雅曆法推算末日浩劫,「他們又真係太傻,可能吃飽沒 事幹。」沒有預言家的口吻,輕笑一聲,似道盡了末日論的愚昧:「如其盲目猜度,倒不如為 社會多做事。」 天主教從來對末日都直言不諱,「《馬太福音》有談及末日審判,耶穌問:『我餓時,你 有沒有給我吃的?我沒衣服時,你有沒有給我穿的?我無家可歸時,你有沒有收留我?我坐牢 時,你有沒有探望我?我患病時,你有沒有看顧我?』其實只是想說那些沒有對別人伸出援手 的人,到了審判的日子,會陷入永罰的火焰之中」。羅國輝盯着十字架上的花型裝飾,「每個 人都在受洗一刻死去。新生,是在世孕育的過程,所作所為決定我們能否在天上開花結果。」

社會太醜陋 真正讓他擔心的不是無謂的末日預測,而是社會早已經不起弱肉強食、彼此剝削的侵蝕, 「現在的社會亂七八糟,世界可能真係步向末日。」他一邊說一邊緊握着拳頭:「睇番香港, 通識教育灌輸『持份者』概念,鼓勵下一代對與自己無關的事不加理會,令人只着眼個人利益。 社會早已變成鬥獸場,不是互相剝削就是廝殺,漸漸無晒人性。」 「這是一場價值觀及良心上的戰爭,你唔幫手打就一定輸!」他就像對教友講道時一樣, 仁慈的口吻帶有半分威嚴:「與別人相處時,不要只着眼自己,也要顧着別人。易地而處的人 才會有同理心,同理心可以幫助我們瞭解別人,只有這樣社會才會重現生機。」 羅國輝眼中的末日是社會的醜陋,不少人擔心的卻是物質的失去,「若是為物質的失去而 害怕,那很痛苦。當然很多人對末日都有自己的定義,可能是為未知的末日生畏,即便教友中 亦可能有人會害怕,只怪他們內心空虛,害怕審判。」 「如果我的人生只為自己,我覺得不美滿。如果我的人生為自己的同時亦要為人,我對社 會自然有要求。活着一天便向着目標走。」末日,羅國輝的解讀是他追求美滿生活的推動力。 是的,他不否定末日的存在,因生命也有終結時,「現在,正是決定結局的時刻,你如何 做,便有如何的收場,你成日飲汽水,自然便……呵呵!」沒有直接道出結果,人總難逃一死, 不如一笑置之。

人類的抉擇 一輪清脆的笑聲後,這個在教友眼中總不失幽默的神父忽爾打起了油詩:「十七十八, 玩 到 披 頭 散 髮; 廿 七 廿 八, 應 急 急 奮 發; 卅 七 卅 八, 見 銀 就 殺; 四 七 四 八, 意 氣 風 發; 五七五八,有鞋都沒人替你擦;六七六八,收拾行李等出發;七七七八,末日等蒸發。」不等 記者問何解,便接着說:「人生每個階段都有該做的事,做不到的便會是末日。末日一直都在, 它又有何值得畏懼呢?」 「末日,是一個最後的機會,讓你去選擇如何生活。末日,是一個最後的機會,讓你去決 定,末日帶給你的,會是天堂,還是地獄 ?」生命的末日,輪不到你去決定。但我們每一個人 卻主宰了社會的末日。 ■讀者來函:syuourvoice@gmail.com

末 日, 是 一 個 最 後 的 機 會, 讓 你 去 選 擇 如 何 生 活。 末 日, 是 一 個 最 後 的 機 會, 讓 你 去 決 定, 末 日 帶 給 你 的, 會 是 天 堂, 還 是 地獄 ?

■版面編輯:陳君沛 ■廣告刊登熱線:9870 9351 / 6048 1678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