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聞報四月號

Page 1

要聞 P.3

朝令夕改 食環暫緩取締無牌報販

要聞 P.5

人物 P.16

孫浩浩 編劇的毅術

平價美容陷阱 柔唇慘變鴛鴦唇

聚 夜 車 私 百 半

涉集體改裝

車迷 天地

香港不少人愛車如命,網上時有車迷聯群結黨相約改車。這晚 夜闌人靜,逾 50 部七人車出動,響應論壇上指明「非法活動, 後果自負」的車迷活動,浩浩蕩蕩駛至神秘聚會地點。其中有 人交流「車經」,更有人即席教授改車技巧,隨後半百私家車 一同離開「兜番轉」。有大律師表示,此聚會活動有非法集會及以不誠實使 用電腦罪,最高可被分別判處入獄 3 年和 5 年。 仁聞報記者 sienta 車款的車迷論壇上,發現他們定期舉 記者於一豐田 行聚會,在論壇帖內更有會員聲言涉及「illegal」(非 法)活動。聚會設於九龍灣一商業大廈停車場,附近地方幽 靜。大約 10 時,陸續有數十架七人車駛進停車場,車款一樣, 惟顏色五花八門,有些更外置閃光燈、變色車頭燈、黑車身 玻璃等,明顯不少也經過改裝。在論壇帖內約有 30 人表示 出席活動,但現場所見,參加的車輛有至少 50 部,泊滿整 層停車場。

O U R

V O I C E

四月號 第十三年 第三期 二○一三年四月號 督印人:胡懷中 香港樹仁大學 新聞與傳播學系編輯委員會出版

車聲,被附近居民投訴嘈吵,後來搞到去區議員那邊,現在樓上停車場就解決了問題。」 記者就事件向九龍灣區議員潘任惠珍查詢,她表示第一次收到類似投訴,對改裝車 輛無認識,稱會找「愛車」人士及警方交通部了解及跟進。 大律師陸偉雄表示,由於每部車在出廠時都有獨特的規格,而運輸署亦有每款車的 規格資料。若改動汽車至超出規格,就會觸犯 < 道路交通條例 > 第 374 章,所以他表 示即使只是小改動,亦有可能犯法。非法改裝罰則一般要上法庭,如書面認罪,罰款則 以每件改裝計算,每件約罰款 $600。 他指出,改動若不影響汽車性能,一般都難以被控告,但有部份仍屬違法,常見的 如車身顏色,頭燈顏色,車身玻璃顏色等。不過,他提醒駕 車人士,如在車廂內加上強光 LED 燈,而妨礙駕駛者視野致 交通意外,就可能觸犯危險或不小心駕駛罪。

網上討論教唆犯法

對於在討論區上,有網民指明改車活動乃「非法活動, 後果自負」,陸偉雄表示,該網民已經觸法 < 刑事罪行條例 > 第 161 條,被控以不誠實使用電腦,因為在網上公然鼓吹 他人犯法,最高刑罰是被判入獄 5 年。 即席示範廉價改裝 另外,他又表示由於聚會活動有非法成分,加上已經超 車主來自不同背景,有二十出頭,也有一家大細。有參 過 < 公安條例 > 限定的最多 3 人集會數目,因此出席改裝車 加者表示是第一次參加類似聚會,「想來參觀一下,欣賞別 活動的網民有可能被控以非法集會,最高可被判處入獄 3 年。 ■參與車輛款式一樣,但顏色五花八門,不難發現外 人的車,跟高手們過兩招!」活動開始前,一眾車主在停車 該網上論壇 在 2007 年成立,會員至今有近 9,600 位。 置閃光燈、黑玻璃等,明顯經過改裝。 場交流「車經」,仔細研究到場車輛。數分鐘過後,搞手 論壇主要由一群熱愛 Sienta 的車主組成,讓一眾發燒友交流 Fred(化名)示意集合,簡單講解活動流程,「今晚主要會教大家弄『魔幻圈圈』,最 汽車心得,換取第一手汽車資訊,亦會拍賣汽車用品。車迷不時會安排聚會,少至十數 後去兜番轉!」所謂「魔幻圈圈」,即改裝車輛的鎖匙孔,令其出現幻燈變色,成本只 人,上至五十多人。會員多會駕着 Sienta 在停車場集合,然後「Sienta 車隊」就會出發 需數十港元。 前往活動地點。活動除了一般聯誼外,當然亦包括改車聚會。 記者向搞手查詢今晚會否示範論壇上提到的「DIY 噴油」,他稱今晚沒有帶相關工 改 車 活 動 的 主 角 是 Sienta, 具 有 2,700mm 軸 距 提 供 三 排 七 座 內 部 乘 坐 空 間, 從 具,「以往幾次都有師兄玩噴油,這次你不幸運了!」他又表示,車迷聚會地點次次不 2003 年 9 月在日本問世,以「車仔細細兼慳油」見稱。Sienta 在港已有一段時日,市場 同,但多為室外,今次移師九龍灣樓上停車場是逼於無奈,「試過有師兄換偈油然後試 以水貨車居多。價格在港幣十五萬左右,視乎型號和款式而定。 OV

連環 裝 改 聚

■活動搞手在論壇的發帖上,清楚 指明涉及「非合法的車輛改裝」。

■聚會設於九龍灣一商 廈停車場,環境幽靜。

■記者所見,參與車輛達 50 部,泊滿整層停車場。

■其中一名車主正示範 「魔幻圈圈」如何安裝。

■記者數次到場觀察,發 現光顧者多為年輕男性。

■鎖匙孔裝上「魔幻圈圈」 後,出現幻燈變色效果。

■樹仁大學地址:香港北角寶馬山慧翠道 10 號 ■採訪部:2571 6964 ■傳真:2979 4460 ■網址:http://jmc.hksyu.edu/ourvoice/ ■電郵:syuourvoice@gmail.com ■廣告部:5133 0891 (傳訊經理 盧小姐) 9308 5059 (傳訊經理 葉小姐) ■承印:悅友有限公司 ■承印商地址﹕新界大埔汀角路 57 號太平工業中心第一座二樓


News P.2 2013 APR

要聞 仁聞 觀點

O U R

美朝籃球外交 中方將成輸家

朝鮮半島當下局勢是 60 年來最風高 浪急 的時候,北韓幾乎每日發表強硬講 話,其軍事調動更有跡可尋。美朝之間的 動作,令這場核戰牌局更添樸素迷離。 北韓第 3 次核試驚動全球,但同一時 候,一部北韓電影《金同志飛起來》定於 3 月在美國放映,成為首部登陸美國的北 韓影片,而由前 NBA 球星洛文率隊的美國 籃球代表團戲更劇性地出現平壤,在當地 進行表演賽。消息一傳出,即引起傳媒轟 動,因為這不免會令人聯想到當年中美之 間的「乒乓外交」,國際社會開始猜測這 場「藍球外交」的用意。 今次,象徵關係的主角由乒乓球換成 籃球,亦為今日局勢提供另一個詮釋:各 方 雖 有 著 世 界 和 平 的 共 同 目 標, 但 已 不 再是隔著一個球網你來我往,而是互不示

弱,在球場上有著更多的身體投入,在爭 取 得 分 時 互 相 衝 撞, 在 不 一 致 時 互 相 投 球。 根據媒體報道,2 月 28 日的籃球賽在 友好氣氛中進行,北韓領袖金正恩對洛文 一行訪朝表示歡迎,洛文又形容與金正恩 會是「一生的朋友」。這場賽事不但帶有 濃厚政治意味,而且十分神秘,各國外交 官及國際組織代表都被金正恩特意邀請到 場觀賽,唯獨中國新華社記者被拒絕進場 採訪,外間有說北韓正在試圖「投靠」美 國,似乎亦不是無道理。 西方思維認定中國是北韓親密盟友, 更有指中國若能夠好好利用這隻棋子,在 對抗美日上有好處。這番話在以前或許正 確,如今朝鮮自行研發火箭核武,中國早 前甚至不能勸阻北韓核試。後來在一系列

制裁北韓的決議中,中國多次投贊成票, 讓北韓頻頻感到被中國出賣,致使中朝血 濃於水的盟友關係出現裂痕,北韓對中國 開始越來越不信任。 70 年代初,中美嚴重對立,一場「乒 乓外交」改變一切,兩國關閉的大門由此 打開,尼克遜訪華開啟破冰之旅,推動了 兩國關係正常化。 事實上,這次美朝「籃球外交」也是 美國制衡中國的需要,一旦美朝關係實現 正常化,對中國來說將是一個衝擊。 自奧巴馬上台,美國一直部署「重返 亞洲」,日本在釣魚島事件上的舉動,都 是有意配合美國進軍亞太的步伐。軍力而 言,美朝是天壤之別,相信美方這次出發 點主要是制止北韓的冒險行為,使半島局 勢能趨於緩和,以便進一步遏制中國。

V O I C E

二○一三年四月號

■電子版:http://jmc.hksyu.edu/ourvoice/

總編輯 楊皓然 北韓自踏入 2013 年後,便動輒在朝 鮮半島地區製造戰爭危機。在 3 月 5 日撕 毀《朝鮮停戰協定》後,朝韓雙方均顯出 了積極備戰的姿勢。金正恩更特意前往朝 韓雙方的前線地區展開視察,「御駕親征」 味道甚濃。 雖說北韓軍方向來以言行過激著稱, 但這陣子他們比以往更過火,朝鮮勞動黨 機關報《勞動新聞》發表評論,「在《朝 鮮停戰協定》成為廢紙之後,即便是發生 核戰也不足為奇。在我們和美國之間不管 是誰先按下核按鈕,都沒有追究其責任的 相關法律約束。」 北韓是虛張聲勢,還是蓄勢待發,實 在 不 敢 妄 下 判 斷。 可 是 中 國 東 北 接 壤 北 韓,倘若真的打起上來,池魚之殃相信不 能倖免。 OV

連鎖店無視僱傭條例

全職工時兼職待遇 剝削� 員工

( 設計圖片 )

有大型飲食連鎖店和鞋店無視《僱傭條例》,即使僱員連續四週每星期工作超過 18 小 時,亦沒有向他們提供應有保障。更有公司走「法律罅」,刻意安排員工在第 4 星期 工時少於 18 小時,以避免為僱員提供「連續性合約」列明之福利。

記者、攝影 : 林朗峰 朱家怡 編輯 : 姚嘉華 陳穎欣

57 章《連續性僱傭條例》,僱員 根據《僱傭條例》第 如連續受僱於同一個僱主 4 星期或以上,而每星期

利,即使中介公司在他的糧單上列明有年假,但他就從未 聽過當中的細則。

工作 18 小時或以上,他的僱傭合約便屬「連續性合約」, 可享有疾病津貼、有薪年假和遣散費等保障。

為避福利 公司走「法律罅」

兼職工時長如全職 有大型連鎖快餐店無視《僱傭條例》,剛 離職的阿滔,曾在該公司位於新界區的一 間分店做了 8 個月的兼職工作。在去年 8 月,他每星期都在該快餐店工作超過 60 小時,整個月工作更多於 240 小時。但 他表示,自己從沒有享有「連續性合約」 所列明的福利,只有基本薪金和膳食津 貼。 阿滔未能享受「連續性合約」所賦予 的福利外,更被多番要求「頂更」。他指出, 該快餐店流失率高,致人手嚴重短缺,他表示, 自己曾試過向經理表明,未能配合時間上班,但經理不 滿意,阿滔為了保住飯碗,最後只好繼續「頂更」。記者 曾向該公司查詢有關《僱傭條例》的問題,惟在截稿前仍 未收到有關回覆。 有著名鞋店亦出現類似情況。阿東 ( 化名 ) 當年經中 介公司聘請,現於該鞋店擔任兼職已經接近 2 年。阿東表 示,他在去年暑假,每星期工作超過 30 小時,連續 4 星 期工作差不多 150 小時,但從未享受過任何有薪假期等福 ■讀者來函:s y uo ur vo ic e@ gm a i l . co m

有公司更走「法律罅」,要求僱員每月首 3 個星期超 時工作,但第 4 個星期扣減工時至少於 18 小時, 以避免為僱員提供「連續性合約」所列明之福 ■有公司要求僱員每月首三星期超時工作,第四星期減工時 利。 去年 10 月起任職大型百貨公司兼職售 至少於 18 小時,以避法例列明的福利。 貨員的高小姐 ( 圖 ),透露自己於本年1 月份首 3 個星期每週分別工作 24.5 小時, 39.5 小 時 及 30.25 小 時, 每 週 工 時 遠 超 於 18 小時,但負責編更的店舖經理在最 後一個星期不會安排僱員工作超過 18 小 時。 高小姐指出,她在同月最後一個星期的工 時多是 17.5 小時。由於她每月最多只是連續 3 週 工時超於 18 小時,因此不獲《連續性僱傭條例》的保障。

勞工處 : 員工應舉報僱主 勞工處勞資關係科拒絕評論個別案件。勞工處建議, 符合「連續性僱傭條例」條款的兼職僱員可向勞工處轄下 勞工視察科,舉報僱主未有為自己提供應有的福利。 此外,兼職僱員應可以自行記錄每月的工作時數和薪 ■阿滔曾任職大型連鎖快餐店,他每週工作逾 60 小時,但 公司未為他提供應有福利。 酬金額,來保障自己,免被剝削。 OV ■版面編輯:陳 穎

■報料及投訴:2571 6964


要聞

News P.3 2013 APR

■電子版:http://jmc.hksyu.edu/ourvoice/

O U R

V O I C E

二○一三年四月號

無牌報販斥朝令夕改

食環變卦暫緩取締 無所 適從

去年底,食物環境衛生署應灣仔區議會要求,高調宣布在今年 3 月採取行動,嚴厲 取締灣仔區內 14 個無牌報紙檔。其後在 2 名區議員求情下,食環署低調暫緩執法。 區內報販暫時「避過一劫」,但他們均對食環執法方式表示無奈。

12 月,應灣仔區議會部 食環署於去年 份委員的投訴,表示會對無牌報販嚴 厲執法,並在一月時,向區內 14 個無牌 報販發出警告信,要求停止販賣活動,並 於文件上列明「3 月會採取行動,取締無 牌報販」。

報販呻苦 食環推翻決定 灣仔區區議員李均頤表示,當時食環 署發警告信後,有不少無牌報販反映生活 困難,經濟負擔沉重,亦不願靠綜援過活。 她 認 為 食 環 署 應「 手 下 留 情, 勿 趕 盡 殺 絕」,所以聯同另一名區議員黃楚鋒向食 環署求情。 李均頤稱,署方在 2 月 19 日的委員 會會議後,決定暫緩取締行動,惟未有對

■讀者來函:s y uo ur vo ic e@ gm a i l . co m

記者、攝影:楊欣穎 張楊帆 編輯:林德敏 陳詠恩 外公佈。她建議政府再度向報販發牌,以 便透過統一的標準管理報販。 記者向食環署查證,證實署方因應區 議會要求,決定不會全面取締區內無牌報 紙檔,當日會議亦通過,食環署應「維持 以往的執法模式」。 而上述 14 個無牌報攤,大部分均繼 續營業。報販們均向記者表示無奈,有人 認為政府朝令夕改,無所適從,亦不滿食 環署的執法準則。

食環執法欠統一標準 在灣仔柯布連道無牌經營報檔超過 30 年的章小姐憶述,按照食環署慣例,每月 初衛生督察都會巡查 3 次。過往她每月平 均被判罰款 4,000 元,「開完告票,上庭

交罰款,就會無事」。這正是上述食環署 所指「以往的執法模式」。她形容,這等 同向政府「交租」,一直相安無事,故她 對食環署早前聲言取締大惑不解。 章 小 姐 亦 不 滿 食 環 執 法 沒 有 既 定 準 則。她透露,曾有一名行家的檔位闊度只 有 2 米,卻被督察誇大成 6 米,而罰款則 定在 2,000 元至 5,000 元不等。「只視乎 督察如何寫 ( 檔口面積 ),法官就會怎樣 判。」 另一位在駱克道擺檔的報販,則狠批 食環署一名職員,著她申請綜援,別再做 報販。她說:「有手有腳為何要靠人施捨 ?」 她亦不信任區議員的協助,認為整個「取 締行動」是區議會和政府「夾份搞出來」。 目前食環署決定不會全面取締報販,

■章小姐經營報檔三十年,自覺未有嚴 重違規,對食環意欲取締感不解。

章小姐坦言「終可方下心頭大石」,而她 的 心 願 是 政 府 再 發 牌, 令 報 販 們 不 用 再 擔驚受怕,但她與一眾報販對此均不抱期 望。而食環署早前亦明言,政府不會考慮 再發牌,希望藉自然淘汰,逐步減少街邊 小販數目。 OV

■駱克道報販對於政府拒絕發牌極度失望。

■版面編輯:陳伽泓

■報料及投訴:2571 6964


要聞

News P.4 2013 APR

■電子版:http://jmc.hksyu.edu/ourvoice/

O U R

V O I C E

二○一三年四月號

菜園村復耕有收成

村民:黑暗中一線曙光 跟進 報道

飽受菜園新村外的路權問題影響,而遲遲未能重建家園的菜園村村民,目前仍需窩 在日久失修的臨時屋。他們唯一慶幸的,是復耕有收成,新農地的環境比起在橫台 山舊村時更佳。村民直接對外銷售農作物,亦有效確保村民有穩定收入。有參與復 耕的村民直言,農地是「黑暗中的一線曙光」。 記者、攝影:區詠雅 編輯:陳逸思 江文靜

47 戶,於 2011 年初透過漁農自然護 菜園村村民一共 理署的「農業復耕計劃」,申請重置家園及農地。 本報於 2011 年 10 月曾報導,村民們在當年 4 月搬到臨 時屋,隨即聯同曾協助護村的社運人士,自發組織「菜園 新村農業先鋒隊」,並租用於臨時屋旁邊的農田準備復 耕。兩年過去,農地終於見收成。

復耕初見收成保生計

現年 80 歲的村民尤伯(圓圖)是復耕 成員之一。他坦言,爭取復耕牌全因 務農是他的事業,亦不希望坊間覺得 他們欺騙政府,因此到埗後 3 個月, 便立即務農,並用了半年時間開荒。 現場所見,農地種植多種蔬菜,例如 西洋菜、豆角、馬蹄,並實行有機耕種。

直銷農作物免抽佣 尤伯指出,新村耕種環境比以前還好,在舊村時,農 戶需要到村內井口打水,耗費時間。現在農地旁則有大帽 山流下的水,方便灌溉。他表示,目前有參與耕作的多為 年老村民,而沒有農地的村民,則會在臨時屋附近的空地

作簡單耕種自用,作物有唐生菜、油麥菜等。 在售賣農作物方面,先鋒隊採用直銷方式,分工負責 農務、對外在八鄉區內銷售,以及運輸農作物到訂戶手 上,希望節省運輸成本,以及省卻被分銷商抽佣。 年半過去,尤伯對這種營運模式感到滿意,收入穩 定,亦快將回本。他透露,將來的耕地會在現時臨時屋的 北區,但仍期望保留現有農地。

特稿

村民哭訴被政府遺棄

■臨時屋外水管收縮和漏水。

復耕計劃初見成果,但最困擾村民的,始終是興建新 屋無期。日前,不少傳媒已報道臨時屋的惡劣狀況,包括 嚴重滲漏,以及因滲漏所造成的電器損毀。村民珍姐補 充,臨時屋間隔單薄,上下層毫無隔音,上層連跌一根牙 籤下層也聽到。 另外,因村內沒有照明系統,所以早前港鐵應村民要 求,興建了 3 支太陽能燈柱,但其中 2 枝已壞掉。她表示, 每當村民回家時都擔驚受怕,現在唯有籌錢安裝光管。珍 姐含淚哭訴「政府無良」,言而無信,感覺被遺棄。尤伯 和珍姐均表示,現在唯一希望能早日與路權持有人達成共 識,讓他們可重建新村。 OV ■菜園村附近土地,開始有人設置私人土地的路牌。

九成牛池灣鄉商販違例擴充 【本報訊】牛池灣鄉近九成店舖漠視原有範 圍, 違 例 擴 充 舖 面, 以 貨 物 或 桌 椅 霸 佔 行 人 通 道,令途人寸步難移。有市民擔心重演昔日花園 街大火慘劇,屢次投訴,惟食環署和警方近 2 年 來均束手無策,使情況至今仍未有改善。 記者:王詠妍 麥景智 編輯:曾灝昇 袁青皚 牛池灣鄉的露天街市自成一角,為區內居民提供日常 所需。本報發現,多間店舖長期違反《食物業規例》,非 法擴展營業範圍。食環署曾聯同警方進行 2 次整頓行動, 又成立跨部門工作小組專責調查,但情況仍未見改善。

途人寸步難行 鄉內大部份店舖為菜檔、肉檔、雜貨舖及茶餐廳,現 場所見,違例情況非常嚴重。多家店舖將其貨品放到行人 路中擺賣、有菜檔更霸佔大廈外牆作舖位、龍池徑的有蓋 行人路更全被店舖霸佔、有茶餐廳甚至將物品放到行人通 道旁邊的花槽,令原本兩旁共 10 多米闊的行人路,只剩 下不足 2 米距離,令途人寸步難行,被迫走到露天地方。 ■讀者來函:s y uo ur vo ic e@ gm a i l . co m

另外,有餐廳於露天地方違例擺放桌椅,食客劉先生 表示,光顧多年亦未知餐廳違法,若得悉是違法,必定不 會光顧。街坊陳生指出,曾看到有人在狹窄的道路跌倒, 他認為店舖該自律守法,維持合法的舖面的範圍,而政府 亦應加強監管。街坊劉小姐則擔心店舖空間陝窄,會重演 去年花園街大火慘劇。

食環署發言人表示,一直有進行巡查及突擊檢控工 作,去年曾提出 19 宗檢控,並暫時吊銷 9 間食肆的牌照。 被問到措施成效不太,發言人表示,會密切監察及檢討, 有需要時會推出新措施。 OV

檢控效果不足 記者採訪當日,有小販管理隊巡邏,他們一般會作遠 距離觀察,商販見狀亦會自動規定按整理舖面範圍。食環 署職員指出,牛池灣鄉是區內違例擴張舖面的黑點。他們 一般會採取「先警告,後檢控」的方式執法。但當日的行 動中,未有商戶遭檢控。 有菜檔檔主表示,食環署職員一天巡查2次。他們只 要在職員監察下,收拾好界外擺放的貨物即可。 根據《小販規例》,持牌人不得將商品及設置放置在 攤位以外地方。立法會議員兼黃大仙區區議員胡志偉指 出,牛池灣鄉店舖違例擴充問題存在已久。他明白沒可能 令全部店舖將貨品放進舖內,但至少不能霸佔緊急通道。

■食環署人員到場前,有菜檔把貨物擺過黑色渠蓋,超過 法定範圍,阻礙行人路。

■版面編輯:劉映均

■報料及投訴:2571 6964


要聞

News P.5 2013 APR

■電子版:http://jmc.hksyu.edu/ourvoice/

O U R

V O I C E

二○一三年四月號

平價美容 又一陷阱

柔唇慘變鴛鴦唇 美容 陷阱

「柔唇」是整容手術的一種,可改變唇的顏色。最近有美容院以 平價優惠作招徠,罔顧手術的潛在風險,其中一名事主完成「柔 唇」手術後,上唇頓變「雙色上唇」,皮膚專科醫生史泰祖認 為柔唇手術有一定風險,市民要小心選擇。 記者:盧思敏 譚之穎 編輯:劉愛誼 費靜瑜

柔唇是透過紋繡技術,美化嘴唇顏色及突出唇部輪廊,具有半 永久性的效果。柔唇手術主要的顧客為中年女性,透過手術, 將較淡的唇色,轉為較鮮艷或粉嫩的紅色,以減少日常要塗口紅的 習慣,而近年亦有不少年輕女性以柔唇改變唇色。

( 網上圖片 )

元,令唇色效果「更持久」。然而, 黃小姐最終花了 2,680 元,換來雙 色上唇,她認為效果貨不對版。

上色物料 來歷不明

柔唇手術 危機四伏

她表示進行柔唇手術前,看到 裝著調和唇色物料的容器上,印有 「熒光劑」3 個簡體字,質疑為嘴 ■該美容院的網頁上,載有各 種療程費用,並以「抗通漲不 唇上色的物料來歷不明。 加價」作招徠。 記者致電該美容院負責人,希 望了解柔唇手術中上色物料的成份。負責人指出,上色的物料是 來自韓國的天然植物,沒有化學物質。她又稱,柔唇手術風險很 低,手術後的疼痛腫脹屬正常現象,以往一直未收過客 人投訴。 皮膚專科醫生史泰祖認為,柔唇手術有一定風險, 這類型上色物料,必定由化學物質調配而成,根本沒有 可能是純天然提煉。至於手術時的敏感反應,則要視乎 每個人的體質而定。本報就此個案,向消費者委員會查 ■根據黃小姐提供的相片, 柔 唇手術後,她的嘴唇十分紅腫,情況更維持三天 ( 左 圖 )。兩天後,嘴唇表皮結痂 ( 中圖 )。現時她的上唇出現兩層色 ( 右圖 )。她質 詢,消委會建議黃小姐可以「服務貨不對版」為由,向 ■該美容院位於觀塘廣場的舖位,現已關 疑美容師並沒替她的唇邊上色,而經柔唇後的內層上唇,亦出現色澤不均。 該美容院提出索償。 OV 閉,但負責人表示將在上環開設新店。 本報上月接獲一宗有關柔唇的失敗個案。事主黃小姐於半年 前,在觀塘廣場一所小型美容院進行柔唇手術,她在柔唇的過程 中,感到嘴唇腫脹疼痛,手術後更發現唇色不均勻,上唇邊更沒有 上色,導致上唇出現兩隻顏色。 黃小姐一直不滿手術後的唇色。當時,她被該店以優惠價 1,680 元推出的柔唇套餐吸引,於是接受手術,更被店主游說多付 1,000

輕視感冒 嚴重可致「面癱」 【本報訊】感冒是普遍性疾病,但如果輕視病情,則有機會引致「面癱」。「面癱」的病症一 般不容易發現,通常在病發後數天至一星期才察覺。中、西醫分別指出,若錯過病發後兩星期的「黃 金治療期」,有機會無法完全康復,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及工作。 記者:譚卓熙 編輯:盧慧燕 面癱是指面部其中一邊肌肉癱瘓,類似中風,主要是 由傷風、感冒引致,亦有小部分病例是由中耳炎、腦炎、 中風、醫學美容等造成。在中醫學角度,面癱又稱為「口 眼喎斜」、「吊線風」或「瞄準風」,形容發病急,像風 一樣。西醫界則將此分為兩種:一種與周邊神經有關,患 者面部其中一邊(包括額頭)肌肉癱瘓,不能「皺眉」; 另一種與中央腦神經有關,額頭不受影響,只有面部肌肉 癱瘓。西醫一般稱面癱為面部神經麻痺。

患者難以察覺發病 前無綫電視記者兼主播黃大鈞去 年6月底被確診左邊面部肌肉癱瘓, 同年7月辭去工作。他憶述,病發初 期並不知道自己患上面癱,「有一天 在洗手間嗽口時,噴得嗽口水滿牆和鏡 子都是,但不知道原因,後來更發覺自己 ■讀者來函:s y uo ur vo ic e@ gm a i l . co m

左右眼眨眼不一致」。 他表示,由於休息不足,抵抗力下降,結果第7條神 經線受了細菌感染。當時除了接受西醫的藥物治療外,每 星期亦接受物理治療及中醫針灸和中藥治療。他續說,患 病導致發音不準,而且進食時食物也要切得細小,工作及 日常生活大受影響,幸好現已完全康復。

首兩週為黃金治療期 中、西醫都認為,患病首兩星期是「面癱」的「黃金 治療期」。耳鼻喉科專科醫生顧德政(左圖)指出, 「患者在病發首兩星期,神經線未完全壞死,及時 接受治療有較大機會完全康復」。他表示,醫生對 面癱患者一般會先開藥,包括類固醇及維他命等, 需要服用7天,並配合物理治療,從而刺激面部肌 肉使肌肉恢復能力。整個治療過程大約要4至12個 星期,但不保證患者完全康復。

中醫療法則主張「解風」,東華三院-香港浸會大學 中醫教研中心(何文田)中醫師何子建指出,診治方式視 乎患者患病成因而定,若患者屬熱邪或因受過強風而患上 面癱,會以清熱化痰藥或解風解經絡的藥物為配方;若患 者屬中風後面癱,則會以活 血 藥 為 配 方。 他 說:「 一 般沒患其他疾病的面癱患 者,若病發後一星期內求 醫, 九 成 以 上 能 完 全 康 復。」 對於有病者同時 接受西醫及中醫的治 療方法,希望可盡快康 復, 顧 醫 生 表 示, 個 人 不反對患者同時接受中 醫 的 輔 助 性 治 療, 但 至 今仍沒有科學根據指出 中西醫療法雙管齊 下能有效加快痊 ■黃大鈞雖因面癱而辭去記者 一職,但他慶幸現已完全康復。 癒。 OV

■版面編輯:陳伽泓

■報料及投訴:2571 6964


要聞

News P.6 2013 APR

■電子版:http://jmc.hksyu.edu/ourvoice/

O U R

V O I C E

二○一三年四月號

美國大學水平試

港試場九成內地生 【本報訊】要到美國唸大學,必須報考「托福考試」(TOEFL)及「學術水平測驗考試 」(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簡稱 SAT)的成績,但由於內地未設 SAT 的考試點,有意報考者便需到鄰近地區,如:香港、 澳門、台灣等地考試。當中不少考生會以香港作考試點。然而,現時一個試場容納的 1,000 人中,有約 900 人 為內地人,人數之多,令不少本地考生受到影響。 記者:黃妍

面對內地考生的數目持續上升,有部分本地考生認為 帶來不便,他們指出,由於考試名額先到先得,即 使提早報名,市區試場亦早已滿額,令他們只能到較偏 遠的試場應考。趙同學是本港澳洲國際學校高中學生, 在今年 1 月份完成 SAT 考試。她認為,內地考生的比例 太多,影響本地學生的報名及應試。

拖行李考試延遲 趙同學憶述當日考場的情況,「嚇了一跳,很多都 是內地人!」她表示,不少內地人攜帶行李進考場應考, 他們直接將行李放在坐位旁,不但阻礙進入考場的通道, 而且拖慢考試時間,令原本開考的時間從 8 時延遲至約 10 時。 她又指出,當日有部分內地考生不遵守考試規則, 未有將手提電話關上及放書包內,影響應試過程。她認 為應限制內地考生的名額,以保障本地考生的利益。

內地生:來港考試較可靠 來自珠海的考生包同學 2 年前來港應考,他認為內

編輯:馮皓羚

地不設 SAT 考試點屬好事,「內地人做事,如:監 考,沒香港人那麼認真,到香港考試比較可靠」。 他又指出,香港鄰近珠海,跨區考試也很方便。包 同學在考試當天獨自來港應考,在香港逗留了一 晚,連考試費總共花了 2,400 元。

「考試團」包食住行 為方便內地生到港應考,有內地教育組織舉辦 「考試團」,包考試報名之餘,亦代為安排留港的 交通和住宿,3 至 5 天的總費用超過人民幣 5,000 元。 本港非牟利機構香港青年協會(青協)亦有舉 辦「SAT 試內地考生接待計劃」,為內地考生提供 「一站式服務」,同樣為內地考生安排留港的交通 和住宿,費用為港幣 2,700 至 3,000 元,但不包括 考試費。 青協的項目經理林詠茵表示,不會替內地考生 報考,只會提供資料;而費用會作膳食、交通、住 宿、青年義工及行政費用,強調不會從中獲利。 OV

■非牟利機構香港青年協會舉辦「SAT 試內地生接待計劃」活動。

幼兒教師叫苦 盼調高薪金 【本報訊】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早前指出,全日制幼稚園人才流失率達四成。有資深幼稚園老師 指,問題源於老師工作壓力過大、薪酬架構不完善。教育局局長吳克儉對此表示關注,又指目前已成立 檢討委員會,詳細考慮是否需要訂立新的薪級表。 記者:梁泳儀 陳嘉瑤 編輯:李家詠 林浩賢 現時,幼稚園老師的起薪點約港幣 13,000 元,較中、 小學老師低 50%。對於初入職的畢業生,仍然有一定的吸 引力。但不少人工作一至兩年後,往往因為壓力大、薪金缺 乏上調空間等原因轉行或離職。

轉職不問經驗

薪級表,作為教師薪酬只水準參照。 然而,蔡穎欣認為,設立薪級表,無助提高教師薪金。 她指出,即使薪酬劃一,但教師整體薪金仍維持低水平和低 升幅,不能因此而受惠。她認為,只有提高幼師的入職薪 酬,才能令幼兒教師的前景得到改善,她又並敦促政府不應 漠視教師權益,應盡快回應業界訴求。

擔任幼稚園教師 9 年的蔡穎欣指出,具豐富教學經驗 的幼稚園教師,如欲轉職至其他學校,豐富的資歷並不會為 成為優勢,因為老師的起薪點須由畢業生的水準重新開始計 算,面臨「打回原形」的困境。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幼兒教育及社會服務系講師蘇慧盈表 示,幼稚園老師既要顧及學生安全、亦要處理家長的查詢和 行政等事務,職能不比中、小學教師輕鬆,薪金不應有這樣 大的差別。

薪級表無助薪酬調整 故此,業界倡議重設薪級表,解決行內的薪酬問題。一 些私立學校,如:安基司幼稚園和耀中國際學校等,已自設 ■讀者來函:s y uo ur vo ic e@ gm a i l . co m

■ 林翠玲希望政府會讓各幼稚園保留空間,例如就所在地區 的特點,發展特色課程和活動,保留「校本特色」。

■幼稚園老師為學生預備不同教案,以生動方式授 課。(相片均由受訪者提供)

特稿 業界不憂名牌效應 教育局局長吳克儉早前表示,將會成立專 責小組,研究 15 年免費教育,當中 3 年的免費幼稚 園教育,更是政策的「重中之重」。有家長憂慮此舉 會令「名牌效應」越演越烈,最終出現名牌幼稚園壟 斷的情況。 教聯會幼兒教育政策發言人林翠玲不排除「名牌 效應」的可能性,又表示加上出生率低,令某些規模 較小的幼稚園或會面臨收生不足的情況,可能會被迫 倒閉,因此要視乎政府訂立的最低收生人數準則。不 過,由於每間幼稚園的收生人數均有設上限,她相信 一些未能成功報讀名牌幼稚園的家長,,會考慮報讀 二線的幼稚園,名牌幼稚園的壟斷情況,未必如外界 想像般嚴重。 OV

■版面編輯:劉映均

■報料及投訴:2571 6964


財經專題

Finance P.7 2013 APR

O U R

V O I C E

二○一三年四月號

■電子版:http://jmc.hksyu.edu/ourvoice/

平借營具降門檻 鼓勵青年經濟露營 【本報訊】夏季將至,不想困於「石屎森林」,又不想花費太多出外旅行, 與親友一起露營絕對是較經濟又「不失霸氣」的選擇。可是現時一套露營用具動 輒數千元,如非經常使用,確實令一般營友卻步。有見及此,市面上有公司提供 租借營具服務,幫營友「慳一筆」。

特稿 熱門營地逐個捉

記者:邱翠虹 林嘉希 葉天詠 編輯:李婉麗 劉希垟 郭穎欣

1.灣仔西營地

露營 ) 門檻頗高,而且很多新手不懂購買 「對年青人而言,( 合適的裝備,最後唯有打消念頭。」露營一叮創辦人林小

點解去:位處海邊大塊平地,可供數十個營同時駐紮,而且交通方面, 吸引大量團體及家庭客前往。設施非常完善,大型廁所浴室、淡水 源、桌椅、燒烤爐等一應俱全,常被形容為「豪華營地」,絕對適 合初次露營者。另外灣仔西鄰近海下灣,富有各類珊瑚及稀有海洋 生物。 點解唔去:附近為郊野公園缺乏補給點,各種必需品最遲應於西貢 市準備好;營地熱門,遊人眾多,未必適合酷愛寧靜者。

姐指,市面上自行購買一套入門級 6 人營具,一般需約 3,500 元,但 租借一套 2 日 1 夜的營具,卻需約 720 元 ( 見附表 ),即可使用基本 裝備,解決了「門檻高」的難題。

翻叮營具 降低門檻 露營一叮是一間專門以租借營具服務為主的公司。林小姐憶述, 數年前隨朋友露營,結果一試便「上癮」,不但經常參加,更愈買愈 多營具,堆放在家中卻無空間存放,後來與一班「發燒友」發現,不 少年青人對露營甚有興趣,可惜缺乏經驗及營具。為了處理家中閒置 的營具,同時希望鼓勵更多年輕人參與郊外活動,林決定與友人合資

1

2.貝澳營地 點解去:「五星級營地」,無論景色、設施、交通、補給、娛樂均 屬上上之選。貝澳營地連接泳灘,最為適合於夏天前往,風光明媚 同時氣候清涼,不論初階或是老手都喜愛此地。 點解唔去:近年吸引很多內地遊客在長假期時前來駐紮,引起「中 港矛盾」。這令港府特別實施「港人港營」計劃,希望能解決問題。

開店,將營具「翻叮」。 另一間露營公司綠趣坊則提供一站式服務,包括租借營具、預備 食物、揀選營地、教授紮營技巧等。綠趣坊成立於 2003 年,負責人 Mac 表示,當時想成立公司時,剛好碰上沙士,許多香港人開始返璞 歸真,追求大自然活動,希望脫下口罩後,能呼吸一口新鮮空氣,掀 起一股露營熱潮。

露營熱潮 港人港營

3.浪茄灣營地 點解去:風光如畫如世外桃源,令喜愛寧靜自然的進階遠足人士熱 愛在此露營。旁為萬宜水庫及糧船灣地質公園,旅客出入時既能欣 賞氣勢宏偉的人工堤壩,亦能觀賞世界級火山岩地貌。 點解唔去:位置偏僻,交通不便。而且當地僅得旱廁並無正式水源 供應,新手宜由有經驗人士陪同。

2

綠趣坊沒有店鋪,全靠在網上及電話招徠生意,而出租的營具用 品亦以自己家為貨倉,務求省去鋪租以降低成本。回想 10 年的經營 之路,Mac 直言,露營活動的市場比想像中大,亦從沒特意以噱頭吸 引顧客。雖則如此,他指出,通常在中小學考試季節時會倍感壓力, 因為這後時間正值露營淡季。 營地可謂是「免費酒店」,近年來,自由行來港露營人數不斷上 升,其中位於大嶼山的貝澳營地,早前更被內地旅客「佔領」,但兩 間公司均稱不會刻意開拓內地客市場。林小姐更透露,曾與內地客發 生爭執,他們又私自攜走租借的營具,所以露營一叮現只集中服務港 人,希望能優先讓港人感受和欣賞本土的大自然美景。 OV

6 人所需營具價格表 用品 Luxe Sceenhouse 6-8 人營

$1,100

自動充氣墊連枕頭 x 6(圖 1) $900(每個$150)

3

領袖): 具, 否租借營 周生(童軍 受, 但 會 接 可 錢 的價 租借營具 因素。 重要的考慮 是 況 情 生 衛

市面價(全新一手獨立分售)

電營燈 x 2(圖2)

$160(每個$80)

4 人露營套鍋 x 2

$660(每個$330)

Kovea 氣爐頭 x 2(圖3)

$650(每個$325) 總值:$3,470 露營一叮 6 人套餐(2 日 1 夜):$720

( 相片由露營一叮提供 )

李生(露營經驗超 過 10 年): 價 錢 可 接 受, 但 作為經常露營的 人, 會 索 性 買新的露營用具。

■讀者來函:s y uo ur vo ic e@ gm a i l . co m

■版面編輯:馮子愷

■報料及投訴:2571 6964


專題 只換 不賣

Feature P.8-9 2013 APR 「送贈」活動不限於「施與受」?近年有組織發起「交換物品、交換服務」活動,市民 不需付出金錢,就能得到服務和物品,不但減少浪費,更能讓人發揮互助精神。有學者 表示, 這類活動雖對社會有貢獻並形成熱潮,但規模太小,加上港人時間成本高,能否 適應本地經濟環境,達至普及,還是未知之數。 記者:方綽瑩 楊境榮 黃曉君 編輯:裘媛娜 吳子敏 蔡加怡

近年類似「以物易物」形式的活動興起,但原來香 港早於十多年前,已有慈善機構開辦「交換物 品或服務」的計劃。

勞力換「時分券」 儲分各取所需 聖雅各福群會於 2001 年 2 月,推行「社區 經濟互助計劃」,鼓勵市民,尤其弱勢社群,透 過指定平台,以勞力換取「時分券」,票券分五款 面值,分別是六十分、三十 分、十分、五分和一分(左圖)。 一比一對等服務時間,即一個人服 務 了 一 小 時, 就 可 以 得 到 六 十 時 分; 儲 起指定分數

特稿

■讀者來函:s y uo ur vo ic e@ gm a i l . co m

02

助基層建自信 讓會員展技能 鄭淑貞指,參與者反應十分正面,其中一宗個案令她 印象深刻。她表示,一名區內露宿者之家的中年男成員, 平日難於建立社交圈子;但於一次活動中,負責製作蛋糕, 得到好評後,得到滿足感,大大增強了自信心。鄭淑貞表 示,透過設立不同的平台及活動,能增加會員互動機會, 擴展他們的社區支援網絡。 鄭淑貞表示,計劃其中一個目的是讓成員發揮所長, 如集合一班懂得縫製的人,成立「車衣隊」,將布碎製成 獨一無二的布藝製品。 她又說,計劃至今已累積超過 1,600 名會員,現已引

學者:規模小限制多 換文化難普及

香港中文大學決策科學與企 業經濟學系古紀達博士指,在經濟學 上,聖雅各福群會所推行的「時分券」也 是交易媒介的一種,跟市面上的金錢概念大 同小異,同樣是以勞力換取所需品。 他表示,這計劃對社會的確有不少貢獻,但所交 換的物品種類少、以小物品居多,即使「以物易物」能減 低 交 易 費 用, 但 規 模 太 小, 未 能 對 主 流消費文化有直接

01

後,就能換取所需的物品或服務,有會員曾 換取有機菜和一小時補習服務。 聖雅各福群會「社區經濟及社會企 業(土作坊)」主管鄭淑貞(圓圖)指, 目前計劃除了提供平台 ―「換服務」 及「換物」外,亦能讓市民參與社區 生產工作。鄭淑貞指,該會與 8 個農 場合作,當有大型農墟或農場需要更多

人手時,他們便會幫忙統籌、致電個別會員和分配人數。 完成活動後,農場會向會員分發「時分券」。

影響。他又說,香港人扣除工作時間外,空餘時間不多,「換 服務」涉及不少時間成本,「換服務」未能輕易推行及普及。 對於以「贈送」為主的「Oh Yes It's Free」及 HKRRFM, 他認為礙於香港本身存在太多限制,即使暫時形成一股熱 潮也難於廣泛普及。他指出,在分享的風氣下,擔心會助 長不良分子轉賣捐贈品,對社會文化造成負面影響。

過於標榜「免費」 應倡「減少消費」 「良心消費聯盟」發起人龐一鳴對送贈活動表示歡迎, 認為市民正在實踐另類的社會經濟。他說 :「以物易物這類

03

活動不是突然興起,以往也有不 少非牟利機構舉辦,但未能擴展至 各階層,所以不再活躍。」 龐一鳴認為,活動只著手處理二手 物品,沒從根本改善香港人消費的壞習慣, 「捐贈者的活躍程度,正正反映出香港存有不少過度 消費者。」他認為,現時的活動過於標榜「免費」,未能 確切帶出減少消費的正面信息。他希望,活動將來可由「免 費 」 演 變 成「 不 消 費 」,「Give( 二 手 物 品 ) 的 人 亦 都 去 take( 二手物品 ) 才是成功。」 OV

04 04


■電子版:http://jmc.hksyu.edu/ourvoice/

入更多資源,如小型電器及傢具,令交換的物品更多元化。

「快閃」地攤 只送不賣 香港「交換物品或服務」的發展,已不限於慈善機構 計劃,更進展成「快閃式」擺地攤活動。 「唔洗錢,岩用就攞啦!」紅磡街坊聽到口號後蜂擁 而上,在地攤尋覓心頭好。能令街坊如此興奮的,是提倡 「只送不賣」的廢物交換平台「Oh Yes It's Free」。

「與其封塵,不如送人」 該組織最初在社交網站發起交換物品活動,隨著加入 的人愈來愈多,近年開始在屯門、旺角、黃大仙、紅磡等地, 展開「快閃」擺地攤活動,以「只送不賣」 為名,參與者把自己認為無用的物品 拿出來,送贈別人,希望推廣「與 其封塵,不如送人」的環保宗旨。 紅 磡 區 活 動 負 責 人 Steven ( 圓 圖 ) 表 示, 早 前「Oh Yes It's Free」首次在紅磡出現,召集了一 班當地居民協助籌辦活動。快閃地攤 上「寶物」應有盡有,包括唱片、衣物、 家庭用品、玩具、飾物,甚至全新物品等, 吸引數十人圍觀尋寶。在活動期間,陸續有街坊將家中用 不著的物品帶到地攤「交換」;亦有

路過的市民得知活動詳情後,表示會捐贈家中不再使 用的物品;更有街坊指,有老人家會到此處拿走大 堆物品,到「夜冷店」放售。

獲贈簇新衣物 反思消費模式 第三次參與活動的忠實粉絲張小姐表示, 不消半小時已滿載而歸,她透過社交網站得知 「Oh Yes It's Free」的活動,這次所得的衣物, 就為她省下數百元。她解釋 :「我以前買很多衣 服,自從參加了這個活動,真的少了購物!」她說, 雖然拿到的衣物都由市民捐贈,但約 7 至 8 成從未開封。 她認為,活動不但使她減低消費意欲,更反思自己平日過 度消費的行為。

O U R

V O I C E

二○一三年四月號

並擴大送贈範圍,服務內容和種類不限。其中 占星及塔羅牌服務最受注目,服務提供者甫 到場,即吸引大批市民排隊。 雖然某些服務不太常見,如 15 分鐘 日語及法語教學,但亦不乏「捧場客」。 提供免費按摩的 Joseph,在社交網絡看 見該機構的招募訊息,好奇心驅使下響 應徵召。Joseph 指,希望大家在十多分鐘 的按摩中能放下壓力,重拾正能量。當他 看見「顧客」按摩後如釋重負時,就會獲得 滿足感。活動後,Joseph 更在 HKRRFM 的社交網 絡專頁留言,希望下次能開辦免費的按摩教學,能與更多 人分享愛。

免費服務 送贈愛心

改變港人想法 多給予多分享

除了「快閃」地攤,也有組織在固定場地舉辦活動, 提倡「送服務」。Really Really Free Market 於 2004 年在 美國組成。當時以反資本主義舉辦的活動,後來由新加 坡藝術團體於 2009 年帶到新加坡,並獲福岡亞洲藝術三 年展邀請參展。Rika(圓圖)為 FRRFM 負責人,將這 概 念 引進香港,並於 2011 年成立 HKRRFM,希望透過免費服務, 宣揚不求代價「giving and sharing」(給予和分享)的訊息。

HKRRFM 獲香港設計聯會主席陳嘉興的支持,方能租用 石硤尾創意藝術中心的天台作活動場地。陳嘉興表示,創 辦人 Rika 著重如何宣揚組織的概念,而活動含有藝術成份, 故決定幫忙。他認為,這類活動能改變香港人既有的想法, 讓他們知道「給予」和「分享」在香港也是可行的。 OV

Rika 認為,「送贈」不應只限於物件,更包括技能和時 間。她表示,由於人手充裕,故在 3 月引入「送服務」,

什麼是「快閃」? 透過互聯網 ( 或短訊 ) 召集數以百計互不相識的人, 在指定時間湧到指定地點法完成任務,之後迅速消失。

免費交換心頭好 減廢互助分享愛 ■ 01 - 03:Oh Yes It's Free 的捐贈物品包羅萬有,放在地上讓公眾隨意拿取, 義工喊口號,宣揚活動訊息。( 方綽瑩攝 ) ■ 04:聖雅各福群會建立「天衣無縫製車衣隊」,為懂縫製的會員提 供一展所長的平台。(由鄭淑貞提供 ) ■ 05 - 07:HKRRFM 首次設立免費服務,內容包括日、 法語教學、按摩、占星等。是次活動反應熱烈, 不少人特意捐贈家中不再使用的物品, 包括衣物、飾物、玩具、書本 等。( 楊境榮攝 )

■版面編輯:黃迪瑋 韋卓盈 05

06

■報料及投訴:2571 6964

07 ■版面編輯:黃迪瑋 韋卓盈

■報料及投訴:2571 6964


副刊

Leisure P.10 2013 APR

O U R

V O I C E

二○一三年四月號

■電子版:http://jmc.hksyu.edu/ourvoice/

品蠔賞日落 春遊流浮山 【本報訊】提起流浮山,大家或會聯想起天然採摘、新鮮肥美的生曬蠔豉。除 了這特產,其實還有很多勾起童年回憶的特色懷舊小吃。然而,流浮山不只是吃這 麼簡單,穿過海鮮市場,走向遼闊海岸,靜看潮漲潮退之餘,還可欣賞日落。 記者:何健聰

踏足流浮山的第一步,便察覺馬路旁全是賣乾 貨的地攤,不少途人在旁拍照留念或與檔販

爛布 出 類時尚

議價;走到海鮮市集的入口,有幾個老婆婆販賣自 家製鹹甜客家茶果。一口咬下,餡料飽滿豐富,非 常滿足;婆婆告訴我們,她已風雨不改擺檔幾十年, 希望別人品嚐這些傳統小吃後,能感受她精巧的手 藝,同時緬懷昔日鄉村風味。 只有一條狹道通往市集,兩旁騎樓板互相重疊 遮蔽藍天,照明的責任落在檔口裏的小鎢絲燈身 上,昏黃的光線照射在堆積如山的蝦乾。沿途嗅到 蠔、蝦和鹹魚梅香的味道,檔內擺放了不少的鮮製 蝦膏及海龍、海星等海中珍品。

拍下日落享受平靜

步出市集是貨如輪轉的繁華,一排排的生曬蠔

編輯:文可晴

豉放置在手推裏,一車車從蠔田運送到檔口後面。 腳踏濕漉漉的泥水前行,從遠處的人群包圍裏聽到 「叮叮」的敲打聲,幾名漁民正把新鮮採摘回來的 生蠔除殼,他們的手套沾上淤泥,使勁揭開灰黑色 的蠔殼,雪白的生蠔肉露出來。漁民挖出蠔肉,扔 掉蠔殼到大膠筒裏。 走到海邊,腳底下是蠔殼堆填區,看著一望無 際的大海,清新海風迎面吹來,遊客不忘拿出相 機,準備拍下日落的一刻。放鬆腦袋等待著,到了 6 時半,太陽開始徐徐落下,不出十幾分鐘,蒼藍 的天空漸變為橙紅色,紅霞照耀天上白雲,染上一 片紫紅色的雲彩。這個鹹蛋黃光線逐漸柔弱,讓人 能夠直視整個形狀,一會兒半顆蛋黃已滲入海中, 紅色的雲海慢慢褪色,直到看不見它的蹤影,返回 深藍的夜空。 OV

■漁民採集一

排排鮮蠔作生

曬蠔豉。

■ 經過 海鮮 市集 時總 聞到 鹹魚 梅香

的味 道。

【本報訊】走上銅鑼灣金百利 3 樓,映入眼簾的是一間衣服風格突出的店鋪,這些衣服多由不同顏色的布料拼 接而成。有些人可能會用「奇怪」和「誇張」來形容這些看似破爛的衣服, 但該設計師卻表示,即使顧客群很窄, 仍希望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為客人設計衣服。

設計師 Lennon 畢業於理工大學設計學 系,在十年前和拍檔 Kin 一起成立 ATT 這個 品牌,意思是 Attitude(態度)。 起初,他的設計工作不順利,轉修神學 後,認識了拍檔 Kin。他穿著 Lennon 設計的 衣服,吸引不少同事爭相要求購買,因而起 了成立品牌的念頭。後來 Lennon 參加香港 青年時裝設計家創作表演賽,雖然沒獲得名 次,但堅定了他創立品牌的決心,決定與非 設 計 出 身 的 Kin 合 作, 因 Lennon 相 信 拍 檔 比自己更有時尚觸覺,並會從客人的角度去 考慮設計風格,可以令他在設計的時候更有 方向。 品牌成立初期,設計會交由大陸廠商裁 製。不過,隨着人民幣匯率上升,成本上 漲,Lennon 決定自己親手裁製衣服,不假 手於人。 Lennon 和 Kin 兩人都很喜愛復古服飾, 於是他們從世界各地收集不同的復古衣服, 重新剪裁和加工,演變成今天由不同物料和 色彩組成的拼接風格。

■讀者來函:s y uo ur vo ic e@ gm a i l . co m

記者:許淑怡

編輯:李靄鈴

平衡商業利益和個人喜好不是一件容易的 事,他表示會繼續努力在滿足自己的興趣之 餘再考慮市場因素,「賺的錢夠交租金和吃 飯就可以了。」 OV

■ Lennon 讀設計出身,涉足設計行業已有 十餘年。

無懼主流 堅持小眾 Lennon 強 調, 自 己 不 願 意 跟 隨 主 流, 所以品牌的風格較為少眾。他認為,和主流 保持適當的距離能令自己有更自由的設計 空間。「面對小眾的客人,他們的消費習慣 也較固定。」 Lennon 笑言,現在 ATT 的風 格逐漸成形,他反而願意縮窄自己的顧客 群。他見證很多客人從學生時代到現在為人 父母,仍是其品牌的忠實粉絲。 儘管 ATT 走的路線並非主流,但是設計 師 Lennon 很清晰自己的目標和品牌的方向。

■ 設 計 師 指 這 款 紅 色 牛 仔 外 套 很 罕 見, 屬 店內的非賣品。

■版面編輯:王鳳萍

ATT ■報料及投訴:2571 6964


歲 ︻ 本 報 訊 ︼ 科 技 日 新 月 異 , 智 能 手 機 推 陳 出 新 , 一 部 手 機 都 有 過 千 萬 像 素 的 年 代 , 25 的 Michael ,卻 手 執 一 部 1971 年 出 產 的 寶 麗 萊 相 機 ,在 旺 角 西 洋 菜 街 開 設 名 為﹁ Instant20 ﹂ 的小檔。透過鏡頭,替客人捕捉一個個不同的瞬間,亦紀錄了屬於香港人的本土情懷。 記者、攝影: 唐家儀 編輯: 蔡詠欣

拍下港式人情味

寶麗萊

V O I C E

﹁我 開 始 有 名 是 因 為 拍 攝 黑 白 寶 麗 萊, 一 來 速 度 快, 二 來 大 家 看 彩 色 東 西 都 已 經 習 慣 了, 反 而 黑 白 會 比 較 有 新 鮮 感。﹂ 黑 白 照 總 帶 一 種 復 古、 有 個 只是誤打誤撞才開始拍攝黑白寶麗萊。 性的感覺,但原來當初 Michael 因為相機功能壞了,惟有在自己的社交網頁上問 半年前,當時 Michael 一句,﹁拍一天黑白,好嗎 ﹂ ? ,豈料而引來極大迴響。

不甘淪為貼紙相機

■「 樂 農 」 的 蒸 梅 菜 餅, 是餐廳的招牌菜之一。

- 一念素食 - 樂農 香港大學百周年校園逸夫教學樓 灣仔軒尼詩道彰顯大廈一樓 地下

很多人以為素食食品一定健康。但 Jacky 指出,很多 素食店使用的「台灣素肉」,製造過程加入了令素食者抗 拒的人造增味劑,而為了堅持店中「不加味精、少鹽少糖」 理念,他們並沒有使用這類型食材。另外,由於餐廳無宗 教背景,在設計菜單上較少限制,可提供仿咖哩雞和肉餅 等肉類菜式,配合不同素食人士的習慣。

拍 攝 黑 白 寶 麗 萊 相 片 的 過 程 快, 按 下 快 門 後 只 需 等 十 多 秒, 就 能 卻認 拍 出 有 感 覺 的 照 片, 正 切 合 港 人﹁ 快、 靚、 正 ﹂ 的 要 求。 Michael 為,由於拍攝速度快,使他無法與客人交流,間接令活動變得機 械 化。﹁ 拍 攝 照 片 時, 會 覺 得 自 己 像 一 部 貼 紙 相 機, 幫 客 人 拍 完,他們過一會兒就可以拿掉相片離開。﹂ 坦 言, 拍 攝 彩 色 寶 麗 萊 更 能 與 客 人 互 相 比 之 下, Michael 動,﹁ 等 候 沖 曬 彩 色 寶 麗 萊 的 時 間 較 長, 需 要 至 3 分 4 鐘, 我 就 把 握 住 這 個 時 間 和 客 人 溝 通 ﹂, 這 正 是 他 較 偏 愛 拍 攝 彩 色寶麗萊的原因。 ﹁ 拍 攝 彩 色 寶 麗 萊 要 注 意 燈 光, 如 背 景 為 綠 色 燈 箱, 反 射 至 客 人 身 上 時 會 變 得 奇 怪。 另 外, 晚 上 九 時 後, 因 為 沒 有 足 夠 光 線, 客 人 動 作 不 能 太 大, 否 則 相 片 會 很 模 糊。﹂ 由 於 拍 攝 彩 色寶麗萊比黑白的需要更繁複的技巧,亦令熱衷攝影的 對彩色寶麗萊更有情意結。 Michael

■「 一 念 素 食 」 以 自 助 形 式收費,減少浪費。

保客健康 拒絕味精

為了讓一眾食客,尤其是住宿舍的學生有「家的感 覺」,大廚多以瓜、菜及豆類製作菜式,設計如「豆角炒 紅蘿蔔粒」等的住家菜。另外,餐廳亦會準備合桃豆漿及 檸檬特飲等,讓食客有更多選擇。 餐廳雖然無宗教信仰,但為了配合鄰近「香港大學佛 學研究中心」人員的飲食習慣,餐廳在設計餸菜時,加入 了佛家不吃「五辛」的元素,避免使用大蒜、慈蔥等食材, 以免食物帶有刺激性。凌志超笑指,「缺少大蒜等食材對 食物本身無太大影響,卻可以為吃的人帶來了方便,讓他 們不用『左揀右揀』,何樂而不為?」 OV

■「 樂 農 」 的 炸 流 沙 餃, 內層是薯仔及番茄蓉。

一般素食店只提供豆漿、茶等飲料,但樂農則提供少 見的港式奶茶。負責人 Jacky 表示,餐廳原本只有豆漿等 飲品,「因為平日午市的時候,有很多客人都反映,沒奶 茶喝很不慣,所以我們加了。」奶茶用上淡奶和錫蘭紅茶, 咖啡亦混合了用了一般茶餐廳的咖啡豆,保持傳統「港 式」口味。

■報料及投訴:2571 6964

■版面編輯:蔡加怡

■讀者來函:s y uo ur vo ic e@ gm a i l . co m

用心烹調 住家風味

■「 一 念 素 食 」 任 食 的 糙 米飯,健康又有益。

港式素食 人人適食

位於港大的「一念素食」餐廳,同樣僱用了聽障人士。 特別的是,他們採用「按量收費」,客人可任意選擇十多 款餸菜,每 100 克食物,收費 15 元,另外可任添糙米飯 及素湯,實行「食幾多俾幾多」。 負責人淩志超表示,大部份食客都明白餐廳實行按量 收費,以免造成浪費,開業以來未有人客因為「任食」糙 米飯及素湯,而浪費食物。為確保食物新鮮,所有食材均 是當日訂購。 提起素食店,很多人會想起紅黃色的「齋鹵味」。社 會企業「樂農」,提供的非傳統素食,反而是惹味小炒, 如:素食咕嚕肉、素咖哩等,又有港式咖啡奶茶,全由聽 障人士奉上。

Instant20 ■「Instant20」開業半年,記下過百個黑白、彩色回憶。

【本報訊】提到香港美食,少不了煲仔飯、車仔 麵、魚蛋等特色食物。但近年港人重視健康,愈來愈 多人開展「素食文化」,擴大本港美食版圖。

記者、攝影:陳家駿 黃靖婷 編輯:吳家欣 陳夢茜

९ᚧ˂ੀ

寶麗萊揭港人特質 每 張 寶 麗 萊 的 背 後, 都 載 著 不 同 的 故 事。 Michael 笑 言 在 拍 攝 過 程 當 中, 都 體 會 到 香 港 人 其 中 一 項 特 質 不 甘 輸 蝕,﹁ 有 些 客 人 會 問 可 否 拍 十 張 送 一 張, 如 果 值 得 送, — 我一定會送,無謂將事情變得商業化。每逢客人分享有趣的經歷,自己從中有 所得著,都會主動送贈相片,禮尚往來。﹂ 他 指, 希 望 將 來 可 以 開 辦 相 展, 提 供 一 個 空 間, 讓 曾 經 找 他 拍 過 寶 麗 萊 的 人,把作品放回展覽中。﹁每次看著照片,我都會記得起相內主角當天發生的故事, 希望參觀的人都會將我的作品珍而重之。﹂ OV

二○一三年四月號

O U R

■電子版:http://jmc.hksyu.edu/ourvoice/

Leisure P.11 2013 APR

ਓ̊


OUR VOICE

12

April 2013

▲ Su pp or ti ng st re et m us ic al so m ea ns young people can pursue th eir passions. (Tsim Sha Tsui Pier)

▲Play hard, laugh loud. A young band members are having fun while performing at the Tsim Sha Tsui Pier.

ng wi th the sic is ab ou t int era cti ▲P lay ing str eet mu m Sha Tsim Tsi tures the moment at audience, who also cap Pier.

Breaking Free Text and Photo by Jolie Wong and Pauline Lee

▲ S tre e t p e r fo r m ance do singing s es not r how, but e s tr also trad Bian Lia itional d ic t to s im p le n. (Mong ramatic Kok Sai a Yeung C hoi Stree rt like t)

Walking around Mong Kok, Tsim Sha Tsui and Causeway Bay at night, it is common to see teenagers playing music, or dressing up as clowns, with a handful of people enjoying their show. Every song and performance ends with a burst of applause, while some even earn money. But money is never the sole reason. These youngsters brave the uncertainty of whether they will be liked or not. It is their persistence and passion for the art, or even sending a positive message, like “follow your heart”, or “embrace the world”. Life in Hong Kong is not easy. Teenagers face many pressures from school, parents and teachers during the day, but being street performers at night allows them to get rid of the rat race of life. OV

▲A microphone, courage and passion, and your voice are all you need. (Mong Kok Sai Yeung Choi Street)

STAFF LIST

Gearing up before entering the cut-throat media industry By Edith Leung E v e r y s u m m e r, h u n d r e d s o 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s students from different universities head into various media organizations to complete their internships. A three-month intense training session is like being on a battlefield where you have to fight hard to be the last warrior standing – getting offered a permanent job at the company. To w i n such glory, students have to

N

OPINIO

prepare by reading and listening to the news, and most importantly, learning to be tough. Warren Girard Ellis, winner of the 2010 Eagle Award for Favorite Comics Writer, once said, “You're miserable, edgy and tired. You're in the perfect mood for journalism.” Like warriors fighting in a prolonged war, those who persist for a longer haul will eventually win. His words ring true because journalists need to be versatile and willing to make personal sacrifices such as being available at all hours. But internships are valuable and allow us to get to know more about how media companies operate and help students learn whether they

■ Letter from readers are welcomed. Write to us at: syuourvoice@gmail.com

are suited to this career and can adapt to such tough conditions in a competitive industry. The media industry is a small circle of professionals. So, once students make a mistake, they risk ending their career before it even starts. I have heard of some previous interns refusing to work overtime, failing to recognize politicians or celebrities, and even peculating from the company. And of course, those students are black-listed and could never enter the journalism industry again. In short, it is just natural selection, where the stronger ones survive. Nonetheless, students should keep

in mind that they are representing the school and every single act could tarnish the university’s long-standing reputation. Editors will not coddle or cosset interns like a babysitter because news reports require accuracy and timely delivery. Interns do not have the luxury of making mistakes, but one must learn from the missteps and never repeat them. Enthusiasm is also a key ingredient that makes you stand out from the rest. Be tough in the line of fire or on the front lines of an event, always ask for help when in a difficult situation, read the news every day and you will be on your way to becoming a professional journalist. OV

■ Page Editor: Kathy Wu Edith Leung

Advisor & Coordinator: Ms. Amy Wu Advisor: Ms. Sandra Lowe Editors: Andrew Chan, Kathy Wu Copy Editors: Katherine Wu, Edith Leung Reporters: Jolie Wong, Pauline Lee, Katherine Wu, Edith Leung, Helen Lam, Natalie Yuen, Melody Yeung For more stories, please visit: http://jmc.hksyu. edu/~ourvoice

■ Advertising Hotline:9870 9351 / 6048 1678


OUR VOICE Bid farewells to Cloth Hawker Bazaar Briefly@ 13

April 2013

By Mandy Tsui and David Tam

A landmark fabric wholesale market in Sham Shui Po will lose its unique character if traders are forced to move to a space they must share with fresh vegetables and meat, stall holders said. The Yen Chow Street Hawker Bazaar, which has nearly 190 stalls trading in thousands of meters of fabrics, is located at the junction of Yen Chow Street and Lai Chi Kok Road, opposite the Sham Shui Po Police Station. It has been a major fabric market in Hong Kong since the 1970s and is regarded as an institution by the fashion industry. But, since 2000, the government has been planning to relocate this distinctive bazaar to the Tung Chau Street Temporary Market, a place combined with many fresh goods stalls. The relocation decision is due to the poor regulation of the Yen Chow Bazaar, which is divided into rectangular grids but without any clear signage for each stall. Vendors stack rolls of cloth high above eye-level, which causes a cramped and hot environment that can reach 35.3 degrees Celsius in summer. “Safety problems are the key factor for the government to relocate them,” said Jimmy Kwok Chun

The Yen Chow Street Hawker Bazaar preserves a unique industry and culture. Wah(left), chairman of the Sham Shui Po District Council. “The fire safety equipment is significantly below standard. If a fire breaks out, it will definitely spread quickly because of the low height clearance between the floor and ceiling and denselypacked rolls of fabric.” The new site in the Tung

C h a u S t r e e t Te m p o r a r y Market is two streets away from the bazaar and has more modern facilities such as airconditioners. But, a fabric vendor Mr. Chan Yu Tung (below) who has been working in the Yen Chow bazaar for 33 years, said stalls at the new site, which were four to six feet by width, were far too small for their industry. “I may have to rent a few more stalls, so I can store all my fabric. This will increase my operation costs by at least $4,000 every year. To be honest, I cannot afford it,” Chan said. “In future, maybe I will become an electronic appliance retailer at Ap Liu Street

rather than a fabric seller.” K w o k acknowledged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the vendors in the fabric bazaar over the relocation plan. He said, in these cases,the Food and Environmental Hygiene Department would provide compensation as a solution. But, the fabric vendors have not yet started to discuss the compensation plan with the government. The department has only sent out staff to monitor the hawker bazaar. “The government plans to initially give the fabric vendors relocation subsidies or a rent allowance in order to attract them to move to the new market. If they do so, this is beneficial to the community,” Kwok said. But there are other reasons why fabric vendors are reluctant to relocate. They say their home-like environment

cannot be replaced and is very unique. Ho Mei Ling, a secondgeneration vendor who has worked in the bazaar since 1997, said their stalls should be retained because it would preserve a unique industry and culture. “Just like Temple Street or Tung Choi Street, this hawker bazaar is a local feature of Hong Kong, and that is the reason why this place should be preserved,” Ho said. “The special bond between customers and sellers are strong here because we have known each other for many years, not many retailers can build up such relationships.” Ho said that though the facilities in the new site were more advanced, the intimacy and close interaction between people could not be replaced. She added she would quit the industry if the government forced her to move. A fashion and textile student Wong Hoi Kiu who is a regular customer described the bazaar as a landmark for fashion designers. She said it would lose its unique qualities if the fabric vendors were packed into a market full of vegetables and meat. Another regular customer Mrs Connie Ip (above) said it was a pity the bazaar would be relocated since she had regularly visited this place for more than 20 years. Kwok said the government and the vendors could not reach a consensus, so the relocation plan had been delayed for 13 years. OV

Film resonates with gay rights debate in HK By Katherine Wu Being a gay activist means making yourself a target of people who are “insecure, terrified, afraid and disturbed”, said the first openly gay elected public official in the US, in the 2008 a w a rdwinning film Milk. Harvey M i l k ’s message is

Opinion

as true today as it was in the 1970s - that society still fears empowering homosexuals. Hong Kong can learn from the film, which won two Oscars for best actor and best original screenplay, about the man who campaigned for gay rights. The Hong Kong Legislative Council voted down a sexual orientation discrimination ordinance consultation in November last year, despite the voice of the lesbian, gay,

bisexual, and transgender (LGBT) community growing louder than before. The issue has raised tensions in society. Sean Penn plays Harvey Milk, who campaigned for gays rights in 1970s America when the community was hostile to LGBTs. “My name is Harvey Milk, and I am here to recruit you” – this was the first line of every public speech he gave. Despite failing twice, he was elected as a member of

■ Letter from readers are welcomed. Write to us at: syuourvoice@gmail.com

the San Francisco Board of Supervisors in 1977. In Milk’s journey from a 40-year-old casually dressed businessman into a whitecollar politician, he pursued rights at the cost of his freedom, love and his life. He was assassinated in 1978. It is true that the revolutionary road is lengthy and agonizing, but compared with a life without hope, Milk said this,“If a bullet should enter my brain, let that bullet

destroy every closet door.”

■ Page Editor: Andrew Chan

Milk film poster

OV

HKSYU

Global citizen program explores social media trend With the growing influence of social media i n t o d a y ’s world, the 2013 Global Citizens Program will hold a 10-day visit from June 9-19 to Stanford University and Silicon Valley. About 30 young student leaders will be selected to participate in this tour to understand current social media trends and media design as well as meet co-founders of social media companies. Students must apply for this program no later than April 13 via the university. The Dragon Foundation initiated the program which is sponsored by the Foundation, f u n d e d p e r s o n a l l y b y D r Vi c t o r Fung, Chairman, and Dr William Fung(above), Deputy Chairman of the Li & Fung Group.

Win roundtrip tickets for two to United States Students have an opportunity to show their creativity and get a free holiday. The Consulate General of the United States Hong Kong and Macau will hold a “My American Dream Contest” where applicants have a chance to win a vacation for two. Applicants aged 18 or above can send a one to two minute video, a short essay, a blog entry or a photo slideshow with captions explaining your own “American Dream”. Entries must be sent to myamericandream2013@gmail. com by May 15. For details visit http://hongkong.usconsulate.gov/my_ american_dream.html

PLA military training camp for students To s t r e n g t h e n s t u d e n t s ’ national identity and awareness, the third military training camp will be held from August 8 - 1 8 f o r H o n g Kong u n i v e r s i t y s t u d e n t s . D u r i n g 11 days, students will experience the military life of the mainland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stationed at Sun Wai Barracks in Fanling. Disciplinary training, patrol drills , firing weapons, visiting military and defence facilities are among the activities. Students can send an application form to tertiarymilitarycamp@gmail.com before May 31. By Melody Yeung, Helen Lam and Natalie Yuen

■ Advertising Hotline:5133 0891 / 9308 5059


專欄

Columns P.14 2013 APR

O U R

你道德左 未?

老師與教師

V O I C E

二○一三年四月號

■電子版:http://jmc.hksyu.edu/ourvoice/

不正則鳴

店小二 凡仁 在 這 個 年 頭, 非 是 我們常聽到: 卜 上 一 個 lik share, 按 得 那天,如常地開電腦;如常地在 Facebook 上閒聊, e, 一 個 輕 易。 打 一 兩 1. 「黃老師,早晨。」甲學生說。 句慷慨激昂 就可以消費 的 罵 句, 卻竟看到一個驚人畫面:一隻瘦骨嶙峋的「貓」,在 「道德」二 字。 浸 會 大 2.「我們幾位老師的看法是一一」乙教師道。 助,尋上善 學 學 一幢大廈的屋簷上喝著骯髒的雨水。當了動物義工兩 生尋贊 人明哥,在 三月下旬鬧 第 1 句對了,第 2 句錯了,因乙教師不明「老師」與「教 事件 得滿網風雨 經過略去不 , 年,這樣的個案還是第一次見到。其中一張照片,貓 表,但事件 師」的分別。「老師」是一種稱呼,正如「先生」、「小姐」、 方, 中力挺與撻 言論千奇百 伐 咪雙眼看著鏡頭,毛都差不多掉光了;因為細菌感染, 學生兩 趣,讓我看 「閣下」、「特首」;「教師」是一種職業,一種社會身分, 得 嘖 嘖 稱 奇。 撻伐的人, 毛掉光的地方都是紅腫的;本來粉紅色的肉球變成了 要 不 對「 大 正如「記者」、「編輯」、「校長」、「警察」。 學 生 」三 字 心 仇 恨 ,要 , 黑,指甲長進肉裡去。沒有人知道這隻貓咪從何而來, 已是滿 不就在道德 高地居住多 《漢語大詞典》釋「老師」:「今為對教師的尊稱。」 情可 年 ,難 得 有 以指點,過 沒有知道牠做錯了甚麼,反正,牠就這麼轟轟烈烈地出 事 一下癮。有 並引葉聖陶《春聯兒》作為書證:「『你老師替我擬的那 有人 人要涉事學 甚至要他們 生 現了在電腦上。 退學, 切腹謝罪。 副春聯兒,書塾裏老師仔細講給我聽了。』」追溯到明清 覺得 總而言之, 香港充滿希 那 刻 你會 抱著牠去看醫生,好像還是昨天的事。坐在計程車 望,能夠成 兩代,生員、舉子已稱座主和學官為「老師」。明 ‧ 王 的地 為全球道德 方,什麼恒 指 數最高 上,飄來一陣陣腐壞的味道,司機忍不住咳嗽了起來。 指暴跌六百 世貞《觚不觚錄》:「至分宜當國,而諛者稱老翁,其 力 ?都不重要 了! 挺學生的, 去到了診所,我輕輕地把牠放到椅子上,或許是不習慣, 也不甘示弱 厚之甚者稱夫子。此後門生稱座主俱曰老師。」清 ‧ 吳 願」、 。左 一 句「 右一句「搵 牠叫了起來,一名婦人走來好奇,我打開了貓袋。 你 情我 贊助冇辦法 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七回:「這學裏老師是朝廷制下 下想起 啦!」,實 棟篤王黃子 在 令 在 貓袋一開,婦人的眼淚也流了下來。一隻體無完膚的 華演繹香城 的,專管秀才,你就中了狀元,這老師也要認的。」再 咁架啦 人的口頭襌 !好出奇呀 : 「係 貓,是怎樣想都想像不出來的悲劇。牠靜靜地看著我們, ? 」以 及「 遠些如金 ‧ 元好問《示侄孫伯安》詩:“「伯安入小學, 我想架 搵 食 啫 ! 犯法呀? 卻不明白我們的悲傷。我伸手去摸牠的頭,低叫牠的名字, ? 」。一 時 間 ,你 又 覺 穎悟非凡兒,屬句有夙性,說字驚老師。」因此,「老 因為我 得香港充滿 們的大學全 希望, 觸及之處,是凹凸不平的大小坑洞;牠挨著我閉上了眼睛。 都在培養商 師」絕不能作「自稱」。 業 人 材 ,帶 情 我 願 」四 著「你 對貓來說,閉上雙眼是完全信任的表現。說牠傻罷,牠最 字 ,就 可 以 風行天下, 至於「教師」,傳知授業之人也。清 ‧ 劉獻廷《廣 望再創 香港GDP 新高!道德 有 信任的,是人;傷得牠最深的,卻也是人。 ? Who cares 陽雜記》卷一:「永樂取舉人、監生年少者入翰林院, 鍵 ! ? 盤戰士打得 無論是貓還是狗,「活在當下」,是牠們的共 起 勁 ,觀 眾 學夷字,以通事為教師。」引申而論,若說:「新傳 時間, 看得熱血沸 一場道德大 騰 同特點,牠們不像人,會牢牢記住過去;狠 ,一 戰在非是卜 系有專職老師十二人」,這也不妥,應改為「教師」 說,明 上 引 爆 , 有人甚至 哥也有錯! 狠抓住將來。就以這隻貓來說,被救起後, 要不是他這 才是。 麼 善 良 ,什 幫助,事情 麼 每次見到牠,都開心地喵喵叫,開心地玩鼠鼠、 人都 會發生嗎? 附帶一說,與人通電話,每聽到對方說:「我是 爆 趣。 跳來跳去,壓根兒忘記了自己的過去。只是 張小姐」,或是「我是李先生」,我便「毛骨悚然」。 這 件 事 ,在 下 三個月,牠就完全復原和被領養 用 了 一 個「 同樣,我從不自稱「黃總」或者「黃老師」,「總」 明 嬴 輸 論 」 作總結。 哥 ,是 事 件 了。 的唯一嬴家 和「老師」是別人叫的。 ,嬴 了 知 名 能嬴了生意 度 有人說牠能復原是奇蹟, ,可 ,但 未 知 會 否「 嬴 」得 今人稱謂之混亂、不正,不得不鳴。 而最重要的 更 高 的租金。 但所謂奇蹟,只是不斷的努 ,是 嬴 了 涉 事學生當眾 著那個畫面 道 歉 , 但 力。如果能抱著「活在當下」 ,看 ,我看到明 哥的一絲無 到此, 奈 。 的生活態度,少了顧慮,多 大家應該明 白,光做不 勞比度 意 輸 嬴 ,他 說 的 明 哥 了 嘗 試, 或 許 會 為 生 命 帶 來 不介 只 在 乎 ,自 己還有沒有 低 能 下 力 階 幫助其他 層,縱使他 今年春天風雨交加,碼頭貨櫃界工潮亦風浪四起,工 意想不到的驚喜。 本來就是其 中之一。 人在碼頭罷工表達卑微訴求,只求時薪由每小時時薪增加 鍵 盤 戰 士, 在 表 面上也獲得 了最大勝利 12.5 元,很多工人希望改善一更工作廿四小時慘況,改良 「成功爭取」學生道 , 歉 ,但 不 經 意 為 間 ,他 們 都 最大輸家, 楊皓然 輪班制度。和黃集團旗下香港國際貨櫃碼頭公司聲稱工人 成 因為成功示 範光說不做 的 只 簡 願他們除了 單。 屬外判公司員工,多番強調工人被刻薄不是他們的責任, 撻伐大學生 ,也會把精 批判霸權的 力 推得一乾二淨,又是外判惹的禍。 用來 不公不堪, 甚至身體力 是 行 一 。 個 否 只敢消費道 則 ,只 外判制度折磨升斗小民多年,不論是政府部門或是私 德的可憐蟲 復活節過後,《仁聞報》又同大家見面。4 月號內容依舊豐富, 。 人機構,紛紛以外判大減成本,結果肥上瘦下。 專欄有「欄王」勞比度回歸坐陣,不容錯過! 03 年立法會會議指出,房署和食環署八成外判合約採用價低者得形式,令工人的薪金普遍偏低, 《仁聞報》一直努力尋求突破,今 加上房署監管不力,往往出現「無王管」情況。以致當年鬧出清潔工外判風波,很多清潔工做多 次,我們向大家隆重呈獻《仁聞報》新 一倍時間都敢怒不敢言。 電子版。《仁聞報》電子版於 2006 年 4 審計署 07 年發表審計報告,其中三篇章專門審計政府外判工作,揭露食環署、康文署、房 月推出,經歷七個寒暑,今年終於改頭 屋署互相推卸責任,外判制度漏洞百出! 換面,率先在4月號試行。 上市公司透過外判成本大減,以今次事件為例,香港國際貨櫃碼頭公司去年在本港港口收入 網 站 的 革 新 是 希 望 與 今 日 傳 媒 接 達 57.2 億元,較前年增 23.9%,偏偏工人只求每小時加薪 12.5 元,卻被部分市民說「阻住地球 軌,增強與讀者之間的互動,並提供文 轉」。 字以外更多元素的資訊。 很多市民冷眼拋下一句:「咁唔想做咪唔好做」,這說法太冷血。如果可以選擇其他舒適, 《 仁 聞 報 》 發 行 量 每 月 5,000, 以 不用日曬雨淋的工種,誰會願意擔任這種高風險,二十四小時不眠不休的工作? 學生報來說,話多不多,話少不少。統 報道指因為罷工,平日每天處理五十至六十個貨櫃的碼頭,現時只能每日處理三至四個貨 計顯示,電子版加揭頁版的總瀏覽量是 櫃,損失達三百多萬港元,那好吧,就算如何推搪,如何鐵石心腸,昧著良心,不如就顧念著那 印刷版的幾倍。數字說明印刷版傳播能力有限,《仁聞報》的讀者群主要來 幾百萬損失,讓步吧資方,就加,加那 12.5 元給他們。 自網上。所以要接觸更多受眾,開拓新讀者群,第一步是完善網站及社交平 台等硬件,然後是大力宣傳。 仁聞報編輯委員名單 互聯網崛起之初,有人喊狼來了,報紙將會消失。有學者說現在是「後 社長 杜施惠 版面編輯 蔡加怡 胡家欣 投稿版歡迎讀者投稿。文章題材內容形式 總編輯 楊皓然 報紙時代」,但觀乎香港,報業生態仍然蓬勃,免費報愈出愈多。傳統報紙 黃迪瑋 陳 穎 不限。作品刊出後,將致薄酬。本報不接 副總編輯 陳君沛 梁可 瑩 侯肇琪 和網絡媒體今後不應是「你死我活」,而是相輔相乘。《仁聞報》當好好利 韋卓盈 馮子愷 受已發表或一稿兩投作品。作品如在 3 個 攝影主任 鄭廣鈿 陳伽泓 袁楚楚 月內未獲通知採用,作者可自行處理。本 發行經理 何 丹 用這一點,發揮自身優勢,成為更成熟的學生報。

活在當下

新聞與傳播學系副教授 黃仲鳴

風雨飄搖的碼頭辛酸

總編輯手記 復活節禮物

徵稿

常務秘書 資訊科技主任

劉映均 唐芷瑩

傳訊經理

■讀者來函:s y uo ur vo ic e@ gm a i l . co m

鄔佩儀 葉曉嵐

王鳳萍 盧致俐

報有權修改稿件內容。

《仁聞報》電子版:http://jmc.hksyu.edu/ourvoice/ ■版面編輯:楊皓然

■報料及投訴:2571 6964


ɛ‫ي‬

Celebrity P.15 2013 APR

■電子版:http://jmc.hksyu.edu/ourvoice/

莊陳有 莊 陳

O U R

V O I C E

二○一三年四月號

平機會不平機 平 機 會 不 平 機 【本報訊】89 年報考政務官(AO),在芸芸三千考生脫穎而出,而萬中無一的, 是香港首位失明政務官。 但好夢易醒,回歸後,他經歷三次失落。 第一次,參選 98 年首屆立法會選舉,在港島區以獨立身分挑戰程介南、李柱銘等, 明星級人馬壓陣,輸了實在是非戰之罪。 第二次,是 08 年的港區人大代表選舉,無奈,與泛民同樣敗給了政治。 第三次,大熱身分角逐平機會主席一職,卻遭滑鐵盧,敗予周一嶽。 莊陳有感嘆道:「各種失望之中的失望是平機會。」 記者:陳羨文 王鳳萍 編輯:梁芷恩 陳敏華 攝影:鄭廣鈿 失明人協進會會長莊陳有內心有很多抱 香港負,但奈何有志者未獲選取,只因制度是石 頭,感動不來。

平機會有道玻璃門 「如果平機會都以中立做基本位置,不是推動 平等機會,有時是阻礙!」,莊陳有不滿平機會選 人準則只重行政經驗,個人對公義的信念同素質反 是次要,所以最終機構只著力推動處理投訴個案的 程序,推動社會和諧為名,以中立為由,拒絕傾聽 弱勢社群的聲音。事實上,2004 年上任平機會主 席的鄧爾邦就經常表示平機會調解要保持中立,但 任內四年多,一個正式調查都沒有做過。 作為平機會主席及職員,不是硬要用天平秤一 段均等的關係,而是用同理心達至公義的理念。而 未能任用賢人的根深問題是遴選機制。平機會遴選 有如大機構的傳統招聘模式,雖有候選人來自公 眾、 非 官 方 團 體, 但 過 程 並 沒 有 讓公民社會參與,而且大部份 還是政府的「自己友」,透 明度與公眾認受性不足, 莊陳有再暗諷「大花筒」 鄧爾邦,「公眾希望選個 主席,原來他不介意酒店 不住套房,亦不需花費很 多錢,有使命感的人。」

願周一嶽言行一致 提及歷屆的平機會主席當 中, 他 最 為 欣 賞 剛 卸 任、 同 是 政務官出身的林煥光和提出《平 等機會條例草案》及《人權 及平等機會委員會條 例草案》的胡紅 玉。他形容林 煥光為平

■讀者來函:s y uo ur vo ic e@ gm a i l . co m

機會的一個「異數」,樂意與社會溝通,採納民間 機構的立場,亦推動了不少改善殘疾人士的設施。 今首上任的平機會主席周一嶽,即撐爭取性傾向歧 視立法,但莊陳有對他立場質疑道:「他一時時的! 他第一次出來不知道『企位』,好像積極了,但大 家還是看行動。」 雖然周一嶽處理平權問題的經驗略嫌不足,不 過現在下定論,是言之尚早,莊陳有選擇保持觀望 態度。他寄望平機會所提出的合併 4 條反歧視條例 法例,即性別、殘疾、種族、家庭崗位 ,「唔係 收縮,係擴展」力度,並引入反對任何形式歧視法 例,包括性傾向歧視。但社會反對同志平權的聲音 不少,要為此立例,莊陳有也認為道路崎嶇。

香港有硬件缺仁心 說白一點,香港人對平權觀念薄弱,「硬件有, 仁心未有」。 每 年 大 專 畢 業 的 失 明 人 士 有 3 至 4 個, 但 政 府 97 年 至 今 仍 未 招 聘 一 個 失 明 香 港 政 府 行 政 主 任, 莊 陳 有 攤 開 雙 手、 皺 着 眉 婉 息 地 說:「 就 算 中 大 畢 業 生 都 只 是 做 接 線 生!」 他 坦 言 在 馬 來 西 亞 至 少 有 100 個 失 明 教 師, 在 香 港, 一 個 也 被 嫌 多; 外 國 會 願 意 請 助 理 給 失 明 教 師, 安 排 筆 記 員 給 失 明 學 生 上 課, 在 香 港, 反 被 質 疑 資 源 的 分 配。 香港社會不明白他們先天失去 一個機會是需要多於一個補償,所以 可以讓殘疾人士為地鐵屏障等 5 年, 為交通半價等 10 年,莊陳有苦笑道: 「或許我們對社會的要求越來越底」。 「1 蚊 對 1 蚊 」 的 公 平 理 念,用於商業交易可以, 若是平等機會就未免 太可笑。 OV

■版面編輯:胡家欣

■報料及投訴:2571 6964


Celebrity P.16 2013 APR

編劇 孫浩浩

人物

■電子版:http://jmc.hksyu.edu/ourvoice/

【本報訊】「我屬於第四型人格,感情很豐富,很懂 得感受別人的痛苦、享受痛苦,但亦容易變得情緒化。」 有人形容,九型人格中的四號仔是落入凡間的精靈, 他們大多是悲情浪漫主義者。 跟一般的四號仔一樣,現於香港電視擔任編劇的孫浩 浩深邃敏感,充滿創意。 因為不願意接受平淡的情感,她選擇了用戲劇去追求 自己真實的感受。

O U R

V O I C E

二○一三年四月號

孫浩浩部分編劇作品

《男親女愛》、《皆大歡喜》( 時裝版 )、 《銀樓金粉》、《女人最痛》、 《On Call 36 小時》

記者:黃婉儀 謝智聰 編輯:陳詩穎 梁詠瑤 攝影:鄭廣鈿

孫浩浩自小已對編劇充滿興趣,在預科時,她跟一班同樣愛好話劇的朋友組 織劇社,自己編寫劇本。到了大學四年級,她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編劇作主

『有電影感』。當大部人都選擇某樣事物時,他仍然會堅 持自己的選擇,事實會證明他的選擇是對的。」

修科目,一畢業後便考進無綫電視的編劇訓練班。 完成編劇訓練班後,孫浩浩沒有順理成章地成為編劇,反而被派到綜藝節目 部門,參與《歡樂滿東華》的製作。雖然她形容這是一次很好的經驗,但她始終 沒有忘記自己的志願。在綜藝節目工作半年後,1993 年,她成功爭取調派到戲 劇組做編劇,開始了浪漫的編劇生涯。

在香港電視有很多以往在無綫沒有的機會,例 如出席梁振英的午餐例會,不同的工作坊等等, 大大擴闊了員工的視野。

創作的享受 四號仔善於面對自己的感受,忍受不了透不過氣的生活。十二年在無綫的 編劇生活讓她感到很疲憊。孫浩浩在 05 年離開無綫,成為了自由工作者。經 過一年的休息,她再次回到電視台,但只逗留了很短的時間。「在無綫工作 太久了,感到毫無新意,如果工作只為了生活、只為了一份工資那就太沒 意思了。」對於孫浩浩,滿足感從來不是來自金錢和物質,而是緣自創作 的享受和快感。 所以當王維基向她招手時,她便一口答應了。「竟然有這麼一份工 作,有更多人工,又能為我沉悶的編劇工作帶來新衝擊,我當然選擇離 開。其實我很快就做好決定,是在收到電話後的一個小時內便決定要 離開,我想我是同事間決定得最快的一個。」

兩台大不同 過檔香港電視後,她笑言仍在適應新工作環境的壓力,但整體 而言是開心的。「因為在香港電視有很多以往在無綫沒有的機會, 例如出席梁振英的午餐例會,不同的工作坊等等,大大擴闊了員 工的視野。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王維基自掏腰包,請 來一位九型人格導師,叫所有的員工休息兩天,出席工作坊。」 孫浩浩形容,兩間電視台在編劇創作的自由度有很大的分 別。「在無綫,題材是由上司指定,當他接受了你的故事大綱後, 就可以開始創作劇本;但在香港電視,題材由編劇自己決定,但王維基會拿着劇 本內很精細的內容與編劇研究,有時甚至會挑剔劇本內容。」 說到王維基時,孫浩浩的言語中自然流露出一種佩服的感覺。「他是典型的 『8 號仔』( 領袖型 ),很有遠見。香港電視初成立時,需要購置攝影機,當時 大部份人,包括導演在內都贊成購置便宜的 SONY 機,但王維基力排眾議,堅持 要購置價錢貴數倍的荷李活級攝影機。結果拍出來的劇集大獲好評,被觀眾盛讚 ■讀者來函:s y uo ur vo ic e@ gm a i l . co m

兩大堅持 編 劇 要 不 時 工 作 至 深 夜, 即 使 不 方 便, 但 孫 浩 浩 也 堅 持 每 天 乘 公 共 交 通 工 具 上 班。 為 了 感 受 一 下「 人 氣 」, 聆 聽 身 邊 的 乘 客 在 說 甚 麼。 乘 客 們 的 一 言 一 行, 隨 時 都 會 成 為 她 筆 下 的 主 角, 所 以 當 你 在 電 視 上 看 到 某 個 角 色 的 行 為 和 你 有 幾 分 相 似 時 候, 或 許 你 就 是 那 角 色 的 原 型。 除此之外,她還堅持每個星期天和家人吃飯。孫浩浩過著獨居 生活,令她缺乏與家人相處的時間。她認為與家人維繫感情很重要, 她笑說:「如果不是這樣,隨時連有關家庭的劇本也寫不好。」

香港編劇荒 提到近年來愈來愈多編劇北上發展時,孫浩浩說內地 的市場非常大,可容納的劇種也很多,但香港編劇要寫 出能引起內地人共鳴的劇本,卻一點也不容易。「寫 古裝劇,文學根基不夠內地編劇好;寫時裝劇,不搬到 內 地 居 住 的 話, 連 內 地 的 生 活 習 慣、 對 話 用 字 也 不 懂。」 為了寫出真實感,有些編劇更搬到內地居住,導致香港 鬧「編劇荒」的情況。「培訓一個有經驗的編劇需要一段 長時間,寫劇本包含了不同角色的人生,是一門很深的 學問,但以前電視台不著重培訓新編劇,近年因為人 手短缺而開始增聘編劇,便出現青黃不接。」 第四型人格又叫做「浪漫者」。對孫浩浩 來說,創作劇本已經成為一門藝術,她做的每 一件事,都會想對寫劇本有沒有幫助。如她所言, 編劇不只是一份工作,而是滲入到她每一個毛孔的習慣,這種 執著與追求也許就是藝術家的堅持。 OV ■版面編輯:唐芷瑩

■報料及投訴:2571 6964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