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den of Six Seasons

Page 1

15 MAY–30 AUGUST 2020

PARA SITE HONG KONG


2 4 6

Andrew Thomas Huang 卓寧 Citra Sasmita Makara: Notes on Recalcitrant Folds 摩伽羅 : 關於頑抗折曲的札記 7 Komal Purbe 8 Liu Kuo-Sung 劉國松 10 Mary Dhapalany 12 Dong baby carrier panel 侗族嬰兒車罩布

14 Burmese yantra temple hanging 緬甸密宗圖形

16 Mae Clark 18 Brittney Leeanne Williams 20 Dao/Yao Làn Tiẻn wrapping cloth for a female silver crown 藍靛瑤族女性銀冠包布

22 24 26 28 29 30 32 34 36 38 40 42 44 46 48 50 52 54 55

J. D. ’Okhai Ojeikere Ashmina Ranjit Ana Mendieta Julia Mage’au Gray Amulet Clothes 護身衣 Emma Kunz Batsa Gopal Vaidya Sheroanawe Hakihiiwe Wing Po So 蘇詠寶 Antonio Pichillá Patrizio Di Massimo Uriel Orlow Britta Marakatt-Labba Hung Fai 熊輝 & Wai Pong Yu 韋邦雨 Trevor Yeung 楊沛鏗 Izmail Efimov Ekaram Singh The Man of Commerce 商 ·人 Iban beaded panel for baby carrier

伊班族嬰兒車裝飾珠串片

56 John Pule

58 Figurative Map of the Successive Losses in Men of the French Army in the Russian Campaign 1812至1813 年間法軍出征俄羅斯相繼陣亡 人數形象圖表

60 62 64 65 67 68

Pavel Mikushev Korakrit Arunanondchai & Alex Gvojic Sudhira Karna Madhumala Mandal Rebati Mandal Chudesnitsa

70 72 74 76 78

Katerina Teaiwa Liu Chuang 劉窗 Pooja Gurung & Bibhusan Basnet Lam Tung Pang 林東鵬 Uzbek ikat, Kalamkari palampore, Sumba ikat, Azemmour embroidery, Flemish tapestry

奇跡締造者

烏茲別克依卡布、印花棉布墻縵、 桑巴依卡布、阿澤穆爾刺繡、弗蘭德掛毯

80 82 84 86 88 90 92 94 96 97 98 99

Pacita Abad Naufus Ramirez-Figueroa Liang Hao 郝量 Vvzela Kook 曲淵澈 Pan Lu & Bo Wang 潘律、王博 Dominique Gonzalez-Foerster Charles Gaines Chang En-Man 張恩滿 Wing Po So 蘇詠寶 Uriel Orlow Trevor Yeung 楊沛鏗 Hung Fai 熊輝


一園六季

Kiss of the Rabbit God, 2019 Single-channel video, 14' Courtesy of the artist

HUANG卓寧

BORN IN 1984 IN LOS ANGELES, LIVES AND WORKS IN LOS ANGELES / 1984年生於洛杉磯,現居住並工作於洛杉磯

GARDEN OF SIX SEASONS

這部使人神往的半自傳體電影講述了一名平凡美籍亞裔餐廳 侍 應 非 同 尋 常 的 性 覺 醒 故 事。兔 兒 神 每 夜 以 神 秘 撩 人 的 陌 生 人 姿 態 造 訪 身 處 典 型 中 國 社 區 的 男 主 角,而 與 兔 兒 神 的 幽 會 最 終 令 男 主 角 踏 上 了 自 我 探 索 的 旅 途。藝 術 家 說:「我 將 我 家 庭 經 營 中 餐 廳 的 經 歷 與 中 國 神 話 交 織 於 一 起。《兔 兒 神》是 我 對 我 所 屬 的 亞 裔 酷 兒 社 群 的 剖 白 及 情 書。」清 代 神 話 兔 兒 神 講 述 了 一 名 福 建 士 兵 因 偷 窺 其 男 性 戀 人 被 處 死 的 故 事。地 府 的 官 吏 認 為 該 士 兵 因 愛 犯 罪 情 有 可 原,將 其 封 為「兔 兒 神」,即 保 佑 同 性 之 愛 的 神 祗。

ANDREW THOMAS

3

This absorbing semi-autobiographical fantastic short film about an ordinary Asian-American restaurant worker’s extraordinary sexual awakening, starts with the nightly visits to a typical Californian Chinese joint from the Rabbit God, arriving in the body of a tantalising mysterious stranger, before blossoming into a tryst that empowers the young man to embark on a painful but liberating journey of self-discovery. The Qing dynasty myth of Tu’er Shen—the Rabbit God—traces the story of a Hokkienese soldier who was executed for spying on his male lover. The ruler of the underworld decided that since the soldier’s crime was one of love, he would be ordained as Tu’er Shen, or the Rabbit God, the patron deity of gay love.

2

兔兒神,2019 單頻錄像,14' 由藝術家提供


BORN IN 1990 IN TABANAN, LIVES AND WORKS IN SINGARAJA / 1990年生於塔巴納縣,現生活並工作於新加拉惹

一園六季

CITRA SASMITA

The striking work on a full cow’s hide reflects the Kamasan Balinese painterly language that Sasmita has been developing in her practice. It represents a geography of female figures, fires, and various natural elements, composed whimsically in an unfolding of pansexual energy. While rooted in mythological thinking, with Hindu and Balinese specific references, the scenes are equally part of a contemporary process of imagining a secular and empowered mythology for a post-patriarchal future. 這 幅 畫 在 整 張 牛 皮 上 的 驚 艷 畫 作 延 續 了 Citra 的 自 身 實 踐,使 用 的 是 巴 厘 卡 瑪 桑 的 繪 畫 語 言。畫 中 描 繪 了 由 女 性 人 物、火 焰 和 各 種 自 然 元 素 所 組 成 的 群 陣,它 們 以 奇 異 的 方 式 結 合 在 一 起,釋 放 出 一 種 泛 性 戀 的 能 量。雖 說 她 的 創 作 植 根 於 神 話 思 維, 且 對 印 度 和 巴 厘 文 化 有 著 具 體 的 內 容 引 用,但 這 些 畫 面 場 景 仍 可 被 視 作 當 代 進 程 的 一 部 分,它 為 後 父 權 制 的 未 來 設 想 了 一 種 人 人 自 主 的 世 俗 神 話。

4 5

「Timur Merah」項目 II; 不安幽靈之港,2019 墨、牛皮 由藝術家提供

GARDEN OF SIX SEASONS

Timur Merah Project II; The Harbor of Restless Spirits, 2019 Ink on cow leather Courtesy of the artist


‘Makara’ is a Sanskrit term, meaning crocodile. Throughout South and Southeast Asia, makaras can be found in traditional architectural structures in different forms, but always in a combination of aquatic and terrestrial animals with parts including elephant trunks, fish tails, dragon heads, and crocodiles, among others. In East Asia, similar composite creatures could also be found by various names: chiwen, mojie, and shachihoko. The geographical and formal variety of the makaras outlines an entangled network of connections and hybrids across Asia and perhaps beyond. Malaysia-based artist and scholar Tan Zi Hao conducted extensive research on the genealogy and variations of makaras, while creating an imaginary skeleton for this composite creature.

摩 羯、 鉾。摩 伽 羅 在 地 緣 與 形 式 上 的 多 樣 性,勾 勒 出 一 個 跨 越 亞 洲 乃 至 更 遠 地 區 的 糾 纏 不 清 的 混 合 網 絡。新 加 坡 藝 術 家 兼 學 者 陳 子 豪 對 摩 伽 羅 的 系 譜 與 變 異 進 行 了 廣 泛 的 研 究,並 為 這 種 合 成 生 物 創 建 了 一 副 假 想 的 骨 架。

Makara: Notes on Recalcitrant Folds, 2016 Digital slideshow 摩伽羅 : 關於頑抗折曲的札記,

一園六季

Makara: Notes on Recalcitrant Folds

2016

電子幻燈片

Tan Zi Hao Born in 1989 in Kuala Lumpur. Lives and works in Singapore 陳子豪 1989年生於吉隆坡。現生活並 工作於新加坡

摩伽羅 : 關於頑抗折曲的札記

6

「摩 伽 羅」是 一 個 梵 語 詞,意 為 鱷 魚。在 東 亞 及 東 南 亞,摩 伽 羅 常 以 不 同 形 式 出 現 於 傳 統 的 建 築 結 構 之 中,它 們 的 形 象 總 是 由 水 棲 與 陸 棲 生 物 組 合 而 成,常 見 的 元 素 包 括 象 鼻、魚 尾、龍 頭 與 鱷 魚,等 等。在 東 亞,類 似 的 組 合 生 物 則 有 不 同 的 名 字:螭 吻、

7

KOMAL PURBE

BORN IN 1986, MADHUBANI, LIVES AND WORKS IN JANAKPUR / 1986年生於馬杜巴尼,現居住和工作於賈納克布爾

Purbe 的 繪 畫 語 言 很 大 程 度 上 與 彌 薩 羅 文 化 相 關,但 她 也 將 這 一 傳 統 中 常 見 A woman flying a rocket, 2019 Acrylic on lokta paper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Janakpur Women's Development Center

女人開火箭,2019 樹皮紙本塑膠彩 由藝術家及賈納克布爾女性發展中心提供

的 元 素 與 火 箭、直 升 機 與 電 單 車 等 現 代 元 素 相 糅 合。藝 術 家 認 為,在 我 們 的 時 代,彌 薩 羅 文 化 的 許 多 方 面 已 然 失 落 了,但 即 便 如 此,她 仍 舊 感 到 為 了 保 持 它 的 活 躍 和 時 代 相 關 性,這 門 文 化 需 要 對 當 代 現 實 予 以 回 應。

GARDEN OF SIX SEASONS

In her paintings, largely realized in the language that came to be associated with Mithila culture, Purbe incorporates modern elements such as rockets, helicopters, and motorcycles with elements more commonly depicted in this tradition. While the artist feels that there has been a loss of many aspects of Mithila culture in our age, she also feels in order to stay alive and relevant it needs to speak about contemporary realities.


一園六季

The Ring B,1973 Ink, acrylic, and collage on paper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Wendy Lee 環中 B,1973 水墨、塑膠彩及拼貼紙本 由藝術家及利宛虹提供

8

劉國松

劉 國 松 常 常 被 認 為 是「現 代 水 墨 畫 之 父」,50 年 代,他 在 台 灣 成 立「五 月 畫 會」,發 起 了 台 灣 現 代 藝 術 運 動。50 年 代 末 期,劉 國 松 開 始 進 行 中 西 合 璧 的 材 料 試 驗,嘗 試 融 合 油 畫 與 水 墨 的 趣 味 與 意 境。他 在 繪 畫 中 充 滿 獨 特 的 個 人 趣 味 與 探 索,透 過 對 畫 紙、風 格、顏 料 的 混 合 與 創 新 運 用,不 斷 創 造 連 接 不 同 宇 宙 觀 的 繪 畫 作 品。1972 至 1992 年,劉 國 松 任 香 港 中 文 大 學 藝 術 系 主 任,他 的 繪 畫 理 念 亦 深 刻 影 響 著 香 港 畫 壇。這 幅 創 作 於 1973 年 的 作 品 為 他《太 空 畫 系 列》中 的 一 幅,其 創 作 靈 感 來 自 1969 年 美 國 阿 波 羅 17 號 太 空 船 前 一 年 所 拍 攝 的 一 幅 題 為《藍 大 理 石》的 地 球 相 片。劉 氏 的 作 品 為 人 類 意 象 中 的 地 球 與 實 際 於 太 空 觀 測 到 的 地 球 間 的 一 次 碰 撞。

GARDEN OF SIX SEASONS

LIU KUO-SUNG 現居住並工作於上海及桃園

Liu Kuo-Sung is widely regarded as the ‘Father of Modern Ink Painting’. In the 1950s, he founded the ‘Fifth Moon Group’ in Taiwan, seen as the beginning of the Taiwanese modern art movement. In the late 50’s, Liu started experimenting with a mixture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aterials, attempting to fuse the atmospheres of oil and ink painting. Personal interest and exploration permeate his paintings, and diverse cosmologies are connected through an innovative use of paper, style, and paint. From 1972 to 1992, Liu was the Dean of the Faculty of Arts at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nd his understanding of painting made an impact in the Hong Kong art scene as a whole. This 1973 work is among his Space series, inspired by the iconic Blue Marble photo of the Earth taken by the crew of Apollo 17 only the year prior. Liu’s work shows the striking encounter between millennia of imagination about our planetary home and our stunned actual view of it from a cosmic distance.

9

BORN IN 1932 IN BENGBU, LIVES AND WORKS IN SHANGHAI & TAOYUAN / 1932年生於蚌埠,


11

significance, representing both the complex family kinships of her community and geographical features of her territory as well as cosmic bodies, being thus complex maps of the Yolngu universe at all its levels. The patterns, colours, and designs are unique to Dhapalany, being grounded in techniques and knowledge learnt from her grandmother.

10

Mary Dhapalany is a weaver and actress, having starred, among others, in the legendary Ten Canoes (2006), the first feature film entirely in Australian Aboriginal languages. Her weaving originates from the Yolngu's nganiyal (woven mats) lineage, objects which have ritual, ceremonial, and practical

一園六季

MARY DHAPALANY BORN IN 1950 IN RAMINGINING, LIVES AND WORKS IN RAMINGINING / 1950年生於北領地,現生活並工作於北領地

Mary Dhapalany 以 編 織 為 媒 介 進 行 創 作,同 時 也 是 一 名 演 員, 她 曾 經 出 演 於 著 名 的 電 影《十 隻 獨 木 舟》 (2006),這 是 首 部

Untitled, 2018 Pandanus mat Courtesy of the artist 無題,2018 露兜樹蓆 由藝術家提供

GARDEN OF SIX SEASONS

完 全 用 澳 大 利 亞 原 住 民 語 言 製 作 的 故 事 片。她 的 編 織 承 襲 於 雍 古 族 的 Nganiyal(編 織 墊),一 種 具 有 儀 式、禮 儀 意 義 和 實 際 用 途 的 物 件,不 僅 代 表 她 的 族 群 中 復 雜 的 家 庭 血 統 和 其 領 土 的 地 理 特 徵,也 象 徵 宇 宙 天 體,因 此,在 各 個 層 面 上,它 都 構 成 了 一 幅 雍 古 世 界 的 精 妙 地 圖。對 Dhapalany 來 說,這 些 紋 路、 色 彩 與 設 計 意 義 非 凡,因 為 它 們 無 一 不 根 植 於 她 從 祖 母 那 裡 學 來 的 知 識 與 技 藝。


Dong baby carrier head cover panel featuring the Dong cosmos, with silk threads on indigo cotton, first half of the 19th century, Qing Dynasty.

一園六季

Dong baby carrier panel

侗族嬰兒襁褓罩布 侗 族 嬰 兒 襁 褓 罩 布,繪 有 侗 族 宇 宙,材 料 為 靛 青 棉 布 與 絲 線。製 於 清 朝,19 世 紀 上 葉。

12 13 GARDEN OF SIX SEASONS


一園六季

14 15

Burmese yantra temple hanging on fine commercial cotton, used in a healing context and representing both an astrological chart and references to actual historical cities. 1970’s. 緬 甸 密 宗 圖 形,精 緻 商 品 棉 布,用 於 治 療,圖 形 呈 現 星 象 圖,並 指 涉 具 體 的 歷 史 城 市。製 於 1970 年。

緬 甸 密 宗 圖 形,手 紡 棉 布,圖 形 為 星 象 圖,用 於 冥 想。製 於 1940–50 年 代。

GARDEN OF SIX SEASONS

Burmese yantra temple hanging on hand spun cotton, used as an astrological chart for meditation. 1940’s–1950’s.


一園六季

MAE CLARK BORN IN 1965 IN ROCKY RIDGE, LIVES AND WORKS IN NEW LANDS / 1965年生於洛磯脊,現生活並工作於新土

17

colour and intricate in pattern and have formed a significant part of the Navajo economy over the past century. Clark learned about weaving from her mother, among many other guiding figures. To Clark, The Emergence rug—a highly dynamic and complex composition, strikingly different from the more symmetric traditional Navajo rugs—represents her view of the creation, and the intimate connection between humans and nature.

16

Mae Clark is a Navajo weaver, born to the Towering House People (her maternal clan) and the Chricahua Apache People (her paternal clan). Weaving, is believed to have been taught to the Navajo people by the deity Spider Woman. The matriarchal Navajo began to weave with wool and cotton in the 17th century, weaving being done mostly by the women in the community. The hand-woven Navajo rugs and blankets are vibrant in

Mae Clark 是 一 位 編 織 者,她 擁 有 高 屋 人(母 方 部 族)與 曲 力 卡 華(父 方 部 族) 的 血 統。傳 說 中,是 蜘 蛛 神 女 將 編 織 這 種 藝 術 傳 授 給 納 瓦 荷 族 人。17 世 紀, 母 系 的 納 瓦 荷 人 開 始 用 羊 毛 與 棉 進 行 編 織,這 項 工 作 主 要 由 氏 族 中 的 女 性 完 成。這 些 手 工 製 作 的 地 毯 與 毛 毯 流 光 溢 彩,圖 案 精 緻,在 過 去 一 個 世 紀 裡 支 撐 著 納 瓦 荷 的 經 濟 發 展。Clark 從 母 親 與 其 他 導 師 處 學 會 了 編 織 技 藝。 毛 毯 作 品《出 現》是 一 幅 極 具 動 感 的 複 雜 創 作,於 Clark 而 言,它 代 表 著 她 對 「創 造」的 詮 釋,以 及 人 與 自 然 的 親 密 連 接。

出現,1998–1999 織物 由藝術家提供

GARDEN OF SIX SEASONS

The Emergence, 1998–1999 Textile Courtesy of the artist


一園六季

BRITTNEY LEEANNE WILLIAMS BORN IN 1990 IN PASADENA, LIVES AND WORKS IN CHICAGO / 1990年生於帕薩迪納,現生活並工作於芝加哥

Bridging, 2019 Oil and acrylic on canvas Courtesy of the artist

搭橋,2019 布面油畫及塑膠彩 由藝術家提供

GARDEN OF SIX SEASONS

生 活 在 芝 加 哥 的 藝 術 家 Brittney Leeanne Williams 總 以 其 鮮 活 的 作 品 來 關 注 人,更 準 確 地 說,她 所 關 注 的 是 既 承 載 著 痛 苦、哀 悼 與 紀 念 又 能 夠 超 越 與 改 造 的 黑 人 的 身 體。她 的 作 品 拷 問 著 景 觀 中 身 體 的 雙 重 性 以 及 被 景 觀 化 的 身 體。她 在 影 像 中 所 呈 現 的 環 境, 往 往 是 由 記 憶、藝 術 史 和 平 面 色 域 結 合 而 成 的。身 體 經 常 通 過 扭 曲 的 形 式 與 這 些 環 境 進 行 接 觸,雖 然 模 仿 了 一 種 起 伏 的 風 景,但 卻 也 同 時 成 為 了 一 種 揭 示 創 傷 暴 力 與 系 統 壓 迫 的 手 段 —— 而 它 們 決 定 了 黑 人 身 體 的 方 向 與 位 置。紅 色 的 身 體 反 覆 出 現 在 她 的 實 踐 之 中, 而 它 們 的 形 態 則 來 自 個 人 的 家 庭 創 傷 以 及 對 黑 人 壓 迫 的 研 究。 紅 色 變 成 了 一 個 關 鍵 的 顏 色,讓 這 些 身 體 釋 放 出 一 種 信 號,強 迫 著 觀 眾 的 注 意 力,如 同 救 護 車 的 警 笛 或 紅 色 的 脈 動 燈 一 樣。它 們 披 掛 上 陣,命 令 著 觀 眾 的 注 意。

19

drawing their form from excavated personal family traumas, as well as investigating black communal grievances. Red has become a key colour, enabling these bodies to emit a signal, like an ambulance siren or red pulsating light, taking command and authoritatively demanding attention from the viewer.

18

These works focus on the figure, more specifically on the black body as a site of suffering, mourning, and memorialisation yet capable of transcendence and transformation. Williams’ works interrogate the duality of the body in the landscape as well as the body landscaped. The environments featured in her works are often assembled from memory, art history, and flat colour fields. The bodies engage with these environments, often through contorted forms, mimetic of an undulating landscape, but as a means of revealing the traumatic violence and systematic oppression that have dictated the orientation and placement of the black body. These red bodies recur throughout her practice,


Dao/Yao Làn Tiẻn wrapping cloth for a female silver crown. The crowns are worn by the Làn Tiẻn as part of a complex arrangement of power between the female spirit, women’s hair, and the cosmos, with different levels in this dynamic being periodically revealed or hidden. When the crowns are not being worn, they are kept wrapped in a cloth such as the one shown here. This extremely intricate and brilliantly executed cosmic map uses indigo cotton-embroidered symbols and old Chinese characters. Their usage in a non-Chinese language, re-signification in a magical context, and the particular calligraphy employed, all make them difficult to read outside the context in which they were made. 1950’s-60’s.

一園六季

Dao/Yao Làn Tiẻn wrapping cloth for a female silver crown.

20 21

藍靛瑤族女性銀冠包布 藍靛人以佩戴頭冠寓意其文化中複雜且時隱時現 的 權 力 排 列,這 包 括 女 性 靈 魂、女 性 頭 髮 及 宇 宙。 當 頭 冠 不 被 佩 戴 時,它 們 被 保 藏 於 展 覽 呈 現 的 包 布 中。這 塊 靛 青 棉 布 精 巧 地 繡 有 宇 宙 地 圖、圖 文 和 古 中 文。在 非 中 文 地 區 使 用 這 樣 的 繡 飾,突 顯 出 其 神 秘 的 背 景。這 些 文 字 亦 刻 意 使 用 某 種 書 法 體, 使 其 在 當 地 之 外 難 以 被 閱 讀。製 於 1950–60 年 代。

GARDEN OF SIX SEASONS


一園六季

J.D.’OKHAI OJEIKERE

無題(Na Poi Kiko) ,1969 印刷

Untitled (Suku Sinero Kiko), 1974 Print 無題(Suku Sinero Kiko) ,

1974 印刷

Untitled (Pineapple), 2006 Print

Courtesy of Estate of J.D.’Okhai Ojeikere/ Foto Ojeikere 由 J.D.’Okhai Ojeikere 遺產 及 Foto Ojeikere 提供

Hairstyles have a very powerful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being repositories of tradition, style, and knowledge. In one example, route maps for escaping slaves in the Americas were secretly recorded in hairdos, some of these maps surviving as hairstyles reminiscent of that history of liberation. Each portrait in the series is titled by name of the hairstyle and the year of recording.

《髮 型》是 尼 日 利 亞 傑 出 攝 影 師 J.D.’Okhai Ojeikere 最 受 讚 譽 的 作 品 之 一,此 系 列 包 括 藝 術 家 於 1968 年 至 他 2013 年 逝 世 前 在 尼 日 利 亞 拍 攝 的 逾 千 幅 髮 型 黑 白 攝 影。或 潮 流 前 衛,或 充 滿 傳 統 元 素 的 髮 型 在 極 簡 背 景 前 得 到 展 示,髮 型 中 琳 琅 滿 目 的 幾 何 形 狀,結 構,圖 案 以 及 質 地 聯 繫 着 不 同 的 社 交 場 合 與 社 會 地 位, 並 記 錄 着 家 族 傳 承、社 群 視 覺 標 誌 等 尼 日 利 亞 文 化 與 風 俗 的 變 遷。Ojeikere 把 這 些 頭 髮 的 形 狀 與 樣 式 作 為 一 種 文 化 物 件, 創 建 出 一 系 列 描 述 非 洲 後 殖 民 時 期 社 會 與 文 化 變 遷 的 視 覺 文 獻。 髮 型 常 常 承 載 著 充 滿 能 量 的 文 化 及 歷 史 意 義,它 們 記 錄 著 傳 統、 風 格 和 知 識。在 一 個 案 例 中,美 洲 奴 隸 便 將 逃 亡 地 圖 秘 密 地 記 錄 在 髮 型 中 —— 這 些 地 圖 作 為 髮 型 被 留 存 下 來,成 為 追 憶 解 放 歷 史 的 線 索。 該 系 列 中 的 攝 影 皆 以 所 呈 現 髮 型 的 名 稱 和 拍 攝 年 份 命 名。

GARDEN OF SIX SEASONS

無題(菠蘿) ,2006 印刷

One of the most celebrated works by the prominent Nigerian photographer J.D. ’Okhai Ojeikere, the Hairstyle series is a collection of over 1,000 black and white portraits of coiffures recorded in Nigeria from 1968 to the artist’s death in 2013. The various hairstyles—some experimental and modern while others reflecting more traditional elements—showcase a wide range of geometries, structures, graphics and textures that connect to the changing culture and traditions in Nigeria, including different social occasions and statuses, family genealogies, as well as community visual symbols. Ojeikere documented these forms and shapes as cultural artefacts, creating a visual archive that narrates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changes in Africa in the post-colonial era.

23

Untitled (Na Poi Kiko),1969 Print

22

BORN IN 1930 IN OVBIOMU-EMAI, DIED IN 2014 IN LAGOS 1930年生於OVBIOMU-EMAI村, 2014年逝於利亞拉哥斯


Hair Warp—Travel Through Strand of Universe, 2020 Charcoal & pastel on lokta paper

Hair Warp—Travel Through Strand of Universe, 3, 2000 Charcoal & pastel on lokta paper

曲髮 — 暢遊一絲宇宙, 之八,2000 炭筆及粉彩樹皮紙本

曲髮 — 暢遊一絲宇宙,

曲髮 — 暢遊一絲宇宙, 之三,2000 炭筆及粉彩樹皮紙本

2020

炭筆及粉彩樹皮紙本

Courtesy of the artist 由藝術家提供

一園六季

ASHMINA RANJIT

Hair Warp—Travel Through Strand of Universe, 8, 2000 Charcoal & pastel on lokta paper

BORN IN 1966 IN KATHMANDU, LIVES AND WORKS IN KATHMANDU 1966年生於加德滿都,現生活並工作於加德滿都

In this series, human hair is treated as a sacred element that connects womanhood and ‘all phenomena beyond the sky’ (Ranjit). In the paintings, the sinuous hair strands morph constantly into different braids, swirls, and landscapes, emitting a mysterious force of life, as they ‘flow, fly, dance, celebrate, shout, and echo in the night sky’ (Ranjit).

24

在 Ranjit 的 炭 筆 及 鉛 筆 繪 畫 系 列「曲 髮」中,人 的 髮 絲 被 視 作 一 種 神 聖 的 主 體,連 接 女 性 身 份 和「天 空 之 上 的 一 切 現 象」(Ranjit)。畫 中 蜿 蜒 的 髮 絲 不 斷 幻 化 成 不 同 的 編 織、旋 渦 和 景 觀,伴 隨 着 它 們「流 動、飛 翔、舞 蹈、歡 慶、 叫 喊 與 夜 空 中 的 回 音」(Ranjit),神 秘 的 生 命 力 持 續 彌 散 於 畫 作 之 中。

25 GARDEN OF SIX SEASONS


BORN IN 1948 IN HAVANA, DIED IN 1985 IN NEW YORK / 1948年生於哈瓦那,1985年逝於紐約

哥 倫 布 時 期 遺 址 的 旅 行,並 開 始 學 習 中 美 洲 與 加 勒 比 地 區 的 宗 教。她 的 藝 術 實 踐 也 因 此 深 受 非 洲 - 古 巴 儀 式 與 泛 神 論 的 桑 特 里 亞 宗 教 的 影 響。彼 時, 她 也 開 始 創 作 一 系 列 名 為「輪 廓」的 作 品,並 在 隨 後 的 十 年 間 在 墨 西 哥 與 愛 荷 華 繼 續 着 這 一 創 作。在 這 些 作 品 中,Mendieta 會 用 土、沙、泥、花、石、草 等 自 然 元 素 把 她 的 形 象 插 入 景 觀 之 中,並 經 常 結 合 使 用 煙 花 與 火 藥 等 可 燃 材 料。有 時,她 也 會 使 用 動 物 的 心 臟 或 自 己 的 手 印。這 些 作 品 與 Mendieta 許 多 其 他 的 作 品 一 樣,積 極 地 參 與 了 女 性 主 義 的 運 動,並 致 力 於 顛 覆 同 時 期 男 性 大 地 藝 術 家 作 品 中 紀 念 碑 式 的 姿 態。她 死 後,她 的 丈 夫 —— 藝 術 家 Carl Andre 被 控 謀 殺 但 最 後 在 爭 議 中 被 無 罪 釋 放。

27

Untitled: Silueta Series, 1978 Super-8mm film transferred to highdefinition digital media, color, silent 3'14" Courtesy The Estate of Ana Mendieta Collection, LLC and Galerie Lelong & Co., New York

Ana Mendieta 是 一 位 古 巴 裔 美 國 藝 術 家,其 作 品 涉 及 表 演、大 地 藝 術、攝 影、 雕 塑 與 電 影。Mendieta 的 作 品 以 自 然 與 身 體 為 基 礎,探 討 身 份、放 逐 與 流 離 失 所 等 議 題。1970 年 代 初,流 亡 自 故 鄉 古 巴 的 Mendieta 開 始 了 在 墨 西 哥 前

26

Ana Mendieta was a Cuban-American artist whose practice spanned performance, earthworks, photography, sculpture, and film. Mendieta’s works were grounded in nature and the body, exploring identity, exile, and displacement. In the early 1970s, Mendieta, exiled from her home in Cuba, began travelling to pre-Columbian sites in Mexico, learning about Central American and Caribbean religions. Her artistic practice became deeply influenced by Afro-Cuban ritual and the pantheistic Santeria religion. At this time, she also began a series of works entitled the Silueta (Silhouette) series, which she continued to produce throughout the following decade

一園六季

ANA MENDIETA

in Mexico and Iowa, USA. In these Silueta works, Mendieta would insert her form into the landscape using natural elements such as earth, sand, clay, flowers, rock, and grass, often in conjunction with flammable materials such as fireworks and gunpowder or, in some cases, combined with animal hearts or her handprints. These works, as with many of Mendieta’s were also actively engaged with feminism and working to subvert the monumental gestures of the works by contemporary male artists at the time. After her death, Ana Mendieta’s husband, artist Carl Andre, was arrested and controversially acquitted for her murder.

無題:剪影系列,1978 超8米厘菲林轉高清數字媒體, 彩色,無聲 3'14" 由 Ana Mendieta 遺產收藏及 紐約 Lelong 畫廊提供

GARDEN OF SIX SEASONS


一園六季

JULIA MAGE’AU GRAY BORN IN 1973 IN PORT MORESBY, LIVES AND WORKS IN DARWIN 1973年生於莫爾斯比港,現生活並工作於達爾文

藝 術 家 Julia Mage’au Gray 一 直 以 來 都 以 手 針 與 手 錐 紋 身 的 方 法 來 創 作 身 體 印 記 類 作 品,她 的 工 作 方 法 取 自 美 拉 尼 西 亞 群 島 文 化 中 個 體 以 紋 身 來 作 為 具 有 深 遠 意 義 的 社 會 實 踐 象 徵 的 案 例。自 然,藝 術 家 的 實 踐 同 時 與 其 他 的 藝 術 表 現 形 式 也 有 深 度 鏈 接,例 如 在 地 性 舞 蹈 賦 予「身 體 標 記」複 雜 的 在 地 歸 屬 性 與 社 群 性;然 而 基 於 對 皮 膚 與 紋 身 完 全 不 同 的 理 解,這 項 藝 術 形 式 被 殖 民 主 義 和 天 主 教 文 化 抹 平 殆 盡。在 緊 張 地 協 商 之 後,是 次 展 覽 期 間,藝 術 家 將 與 這 位 模 特 共 同 完 成 長 達 數 月 的 手 針 創 作,除 模 特 皮 膚 的 展 示 之 外 將 不 會 有 任 何 其 他 記 錄 形 式。 Hand tap & hand poke melanesian tattoo, 2020 手工拍打穿刺的美拉尼亞紋身,2020

29

Amulet Clothes

28

Julia Mage’au Gray has been making body marks using the hand poke and hand tap methods, working from within the perspective of Melanesian cultures where skin marking has been a practice of profound significance. Deeply connected to other forms of expression, in particular with dance, and imbued with a complex sense of belonging and community, this art form has been almost extinguished by colonialism and Christianity with its radically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of skin and body. Following a protocol of intense dialogue, the artist will mark a person during the exhibition’s run. No other visual representation of the marks will be produced outside the skin of the person.

Within the universal culture of amulets, protective objects or incantations, a particular position is occupied by wearable amulets. In South East Asia, these powerful magical objects, with a tradition complementary to different lineages of art history, these blouses are connected to the tattoo culture of the region, itself a form of protecting, healing, and connecting the body to higher forces. Included in the exhibition are such amulets from the Philippines, known as anting-anting, used primarily in military and outlaw worlds, and examples from Burma and Northern Thailand.

在 附 身 符 這 放 之 四 海 皆 有 的「保 護 物」或「符 咒」文 化 中,佩 戴 式 附 身 符 佔 據 了 一 個 特 殊 的 位 置。在 東 南 亞,這 些 魔 法 物 件 對 不 同 時 代 的 地 方 藝 術 史 提 供 了 補 充(它 們 與 當 地 藝 術 史 的 譜 系 分 支 相 輔 相 成),亦 與 在 地 的 紋 身 文 化 緊 緊 相 連。護 身 符 本 身 就 提 供 了 一 種 保 護、治 癒 和 連 接 人 類 肉 身 的 高 級 力 量。是 次 展 覽 中, 來 自 菲 律 賓 的 特 殊 護 身 衣 曾 被 廣 泛 用 於 軍 中 與 罪 犯 群 體 中, 亦 出 現 於 緬 甸 和 泰 北 的 部 分 地 區。 Anting anting, detail 護身衣細節

GARDEN OF SIX SEASONS

護身衣


一園六季

EMMA KUNZ

BORN IN 1892 IN BRITTNAU, DIED IN 1963 IN WALDSTATT 1892年生於布里特瑙,1963年逝於瓦德斯塔特

31

could contain the cause and treatment of an illness for one of her patients, or they could provide an explanation of a political situation and the resulting consequences of it.

30

Kunz was an artist, healer, and researcher. As a young child, she became aware of her capacity for telepathy and extra-sensory powers. At 18, she began applying these powers and, in parallel, making drawings in exercise books. In her 40s, she started large-scale drawings using the technique of radiesthesia. She would consult a divining pendulum, by posing a question, and then the answer would subsequently reveal itself within the drawing that appeared on these large sheets of graph paper. For Kunz, each colour and shape had a precise meaning in her understanding of the world. She understood her images as holograms, with a spatial dimension, that could be unfolded and collapsed. These drawings could be spiritual or philosophical, they

Kunz’s art also has a significant relevance through its orginal and pioneering contribution to our understanding of abstraction, contributions that only started to be fully recognized in recent years, long after her death, by a still patriarchal art history. Kunz 是 一 位 生 活 在 瑞 士 鄉 村 的 藝 術 家、治 療 師 與 研 究 者。她 在 幼 年 時 便 發 現 自 己 擁 有 心 靈 感 應 與 超 感 官 力 量 的 能 力。18 歲 時,她 開 始 使 用 這 些 力 量,並 開 始 在 練 習 簿 上 作 畫。四 十 多 歲 時, 她 開 始 使 用 一 種 叫 做「輻 射 感 應 力」的 技 術 來 創 作 大 型 繪 畫。創 作 期 間,她 會 向 一 個 靈 擺 提 問, 而 答 案 則 會 在 繪 畫 中 得 到 揭 示。對 Kunz 的 宇 宙 觀 中,每 一 個 顏 色 與 形 狀 都 帶 有 確 切 的 含 義。 她 把 自 己 的 圖 像 視 作 一 種 具 有 空 間 維 度 的 全 息 圖,可 以 將 其 展 開 與 摺 疊。這 些 畫 作 是 帶 有 靈 性 並 充 滿 哲 思 的,它 們 或 是 蘊 含 着 她 所 收 治 的 病 人 身 上 某 種 疾 病 的 病 因 與 療 法,亦 或 提 供 對 某 種 政 治 局 勢 及 其 結 果 的 解 釋。

對 藝 術 史 的 貢 獻 在 她 離 世 後 很 久 的 近 些 年 才 被 這 個 依 然 充 滿 父 權 意 味 的 藝 術 史 挖 掘 並 發 現。 Work No. 032, 1892 –1963 Pencil, crayon, and oil crayon on brown scale paper white with raster 作品編號032,1892–1963 鉛筆、蠟筆、棕色白線柵格紙

Work No. 097, 1892 –1963 Crayon and oil crayon on blue scale paper white with raster 作品編號097,1892–1963 鉛筆、蠟筆、棕色白線柵格紙

Courtesy of the Emma Kunz Foundation 由 Emma Kunz 基金會提供

GARDEN OF SIX SEASONS

Kunz 這 些 原 創 而 先 鋒 的 奉 獻 與 我 們 對 抽 象 的 理 解 之 間 有 某 種 非 凡 的 聯 系,雖 然 她 的 藝 術 作 品


BORN IN 1946 IN LALITPUR, LIVES AND WORKS IN LALITPUR 1946年生於勒利德布爾,現居住和工作於勒利德布爾

一園六季

BATSA GOPAL VAIDYA

The word ‘vaidya’ in Sanskrit means physician, and Batsa Gopal Vaidya comes from a caste of traditional healers of the Newar indigenous community of the Kathmandu Valley. According to legends, his family were healers of tigers and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even served as ayurvedic physicians to the court of prime-minister Juddha Sumsher Rana. After returning to Kathmandu from Bombay in 1970, Vaidya was urged by his sister to put together an exhibition. While conducting research, Vaidya came across a manuscript of shaman practices in his father’s collection. In the manuscript, esoteric tantric practices were detailed for the creation of healing amulets and medicines, which included animal sacrifices and shamanistic rituals in cremation grounds. While Vaidya eschewed such rigorous rites, he appropriated images that would have traditionally been drawn to heal certain ailments—for example, the motif used in Ayurvedic Yantra II is intended to cure eye disorders. In this way, Vaidya underscores the aim of the modernist art movement in Nepal to root itself in indigenous traditions and simultaneously to experiment with new media of expression, creating works that were remarkably timely to the artistic conversations taking place that decade around the world.

32

II 阿育吠陀徽紋 II,1971 浮雕紙本油彩 由藝術家及 Santos Shakya 博士提供

GARDEN OF SIX SEASONS

Ayurvedic Yantra, 1971 Oil on embossed Paper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Dr. Santos Shakya

33

在 梵 語 中,「 vaidya 」意 為 醫 生,而 Batsa Gopal Vaidya 出 身 於 加 德 滿 都 谷 Newar 原 住 民 的 傳 統 醫 者 種 姓 世 家。根 據 神 話, 他 的 家 族 曾 為 老 虎 治 病。20 世 紀,他 們 成 為 首 相 Juddha Sumsher Rana 的 阿 育 吠 陀 御 醫。1970 年,Vaidya 從 孟 買 回 到 加 德 滿 都 之 後,他 的 姊 姊 鼓 勵 他 舉 辦 展 覽。在 為 展 覽 做 研 究 時, Vaidya 在 父 親 的 藏 書 中 發 現 一 卷 薩 滿 手 稿。書 上 記 載 製 作 祛 病 護 身 符 的 密 宗 奧 義 以 及 藥 方,其 中 包 括 動 物 祭 祀 及 在 火 葬 場 進 行 的 薩 滿 法 事。Vaidya 避 開 書 中 的 殘 酷 儀 式,但 挪 用 其 中 治 療 日 常 病 痛 的 傳 統 圖 像,譬 如《阿 育 吠 陀 徽 紋 II》中 的 圖 樣 即 用 於 治 療 眼 疾。Vaidya 強 調 尼 泊 爾 現 代 藝 術 運 動 的 目 標 應 該 在重視尼泊爾原住民傳統淵源的同時用新的創作材料進行 藝 術 實 驗,創 作 出 與 彼 時 藝 術 對 話 緊 扣 的 作 品。


現居住並工作於卡拉卡斯及上奧林科

Hakihiiwe develops through drawing a synthetic, concrete, and minimal language on the vast and intense relationship of his Yanomami community with the landscape that surrounds it. These links permeate the realm of the personal and the collective, his work being a contemporary revision of the cosmogony and the Yanomami imaginary. His works are conceived as the expression of knowledge (natural, medical, etc.) and as the foundation that unites the ancestral with the contemporary in a fragmented time in which past and present coexist, consciously and unconsciously. Hakihiiwe 通 過 繪 畫 發 展 出 一 種 合 成、具 體 且 極 簡 的 語 言,以 此 表 現 他 的 社 群 與 其 所 屬 環 境 之 間 豐 富 且 強 烈 的 關 係。這 些 聯 繫 彌 散 在 個 人 與 集 體 的 場 域,而 他 的 作 品 則 是 對 宇 宙 起 源 學 以 及 亞 諾 馬 米 文 化 意 象 的 一 次 當 代 修 訂。這 些 作 品 意 在 講 述 知 識 (自 然、醫 學 等 等),亦 有 意 無 意 作 為 連 接 祖 先 記 憶 與 當 代 的 基 礎。

35

Ara Thotho Bejuco (liana) medicinal, 2018 Acrylic on primed paper

34

HAKIHIIWE

一園六季

SHEROANAWE

BORN IN 1971 IN SHEROANA, LIVES AND WORKS BETWEEN CARACAS AND ALTO ORINOCO / 1971年生於西羅阿納,

藥用藤蔓,2018 底漆紙本及塑膠彩

Hahoshi / Tarantula’s ass, 2019 Acrylic on primed paper 鳥蛛的臀部,2019 底漆紙本及塑膠彩

GARDEN OF SIX SEASONS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ABRA gallery 由藝術家及 ABRA 畫廊提供


Born into a family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practitioners, many of So’s works are connected to her memories of family and childhood. She has solid knowledge of growing herbs, flows of energy, astrological science, traditional psychology and philosophy and she employs them in her artistic work, connecting her views of microscopic and macroscopic phenomena and her in-depth exploration of the physical and philosophical world. In So’s work, different herbs combine into forms that are sometimes organic, sometimes artificial. By blurring the boundary between species and objects, these forms and structures are endowed with mysterious life force, calling for the connection of individual lives with the vast space of the universe. 蘇 詠 寶 成 長 於 香 港 傳 統 中 醫 學 世 家,她 的 作 品 許 多 都 與 家 庭 和 童 年 回 憶 相 關。 她 在 草 藥 栽 種、能 量 流 動、天 文 科 學、傳 統 心 理 學 及 哲 學 等 領 域 有 著 深 厚 的 知 識,並 將 其 運 用 在 自 己 的 藝 術 創 作 中,藉 此 連 接 起 她 對 微 觀 和 宏 觀 景 象、 以 及 物 質 和 哲 學 世 界 的 深 度 探 索。在 蘇 詠 寶 的 作 品 中,不 同 的 藥 草 組 成 時 而 有 機 時 而 人 造 的 形 態,它 們 在 模 糊 物 種 與 物 件 邊 界 的 同 時,也 為 這 些 形 象 與 結 構 賦 予 了 神 秘 的 生 命 力,並 以 此 召 喚 個 體 生 命 連 與 廣 闊 宇 宙 空 間 的 連 接。

蘇詠寶

36 37

Interior, 2018 Powdered herbs, steel Courtesy of the artist

WING PO SO

一園六季

BORN IN 1985 IN HONG KONG LIVES AND WORKS IN HONG KONG / 1985年生於香港,現居住並工作於香港

內面,2018 草本植物磨粉、鋼 由藝術家提供

Emission, 2017-2018 Dried envoy fruit without seeds, copper tubes, LED lights Courtesy of the artist 散發,2018 使君子、銅管、燈 由藝術家提供

GARDEN OF SIX SEASONS


一園六季

ANTONIO

PICHILLÁ

Blows and Healing, 2018 Single-channel video, 4’ 療 · 傷,2018 單頻錄像,4分鐘

Courtesy of the artist 由藝術家提供

Pichillá 的 作 品 總 讓 人 想 起 居 住 在 危 地 馬 拉 的 瑪 雅 – 楚 圖 希 爾 人 的 彩 色 世 界。他 的 布 料 作 品 提 煉 了 瑪 雅 - 楚 圖 希 爾 傳 統 男 士 服 裝 裡 的 抽 像 圖 案,且 結 合 黃 色、紅 色、黑 色 和 白 色 的 線 進 行 實 驗,這 些 都 是 玉 米 的 自 然 色 彩,而 玉 米 是 對 美 洲 印 第 安 文 明 有 着 文 化 價 值 的 重 要 食 物,也 對 當 下 土 著 族 群 的 生 存 抗 爭 有 重 大 的 意 義。通 過 將 部 分 作 品 以 親 屬 的 名 字 命 名,藝 術 家 對 自 己 深 受 文 化 滅 絕 威 脅 的 先 祖 遺 產 表 達 崇 敬 與 讚 頌。其 餘 作 品 則 以 瑪 雅 神 靈 命 名,譬 如 Q uq umatz,即 與 特 佩 神 一 同 創 造 了 人 類 的 羽 蛇 神。

GARDEN OF SIX SEASONS

結,2014 布面油畫、手工布

39

Nudo / Knot, 2014 Oil on canvas and handmade textile

Pichillá’s work conjures the chromatic universe of the MayaTz`utujil people in Guatemala. His fabric works further refine the abstract patterns found in Maya-Tz`utujil traditional male attire, and experiments with combinations of yellow, red, black, and white colour threads, quoting the natural colour of maize— an important food of cultural value for Amerindian civilisations and present-day indigenous struggles. By naming some of his pieces after his relatives, the artist honours and celebrates his ancestral heritage which is threatened by cultural extinction. Other works are named after Maya deities, such as Q uq umatz, the Feathered Serpent divinity of the Popol Vuh who created humanity together with the God Tepeu.

38

BORN IN 1982 IN SOLOLA, LIVES AND WORKS IN SOLOLA 1982年生於索洛拉,現居住並工作於索洛拉


一園六季

PATRIZIO

DI MASSIMO 無題,2020 布面油畫 由藝術家及柏林 ChertLüdde 畫廊提供

Di Massimo 覆 述 了 聖 經 中 聖 葛 斯 默 與 達 彌 盎 的 奇 跡 故 事:兩 個 阿 拉 伯 游 醫 與 早 期 天 主 教 殉 道 者(雙 胞 胎 兄 弟 或 愛 人), 免 費 為 人 們 診 病。在 這 個 故 事 中,他 們 出 現 在 一 位 男 性 的 夢 中(很 可 能 是 病 人 處 於 麻 醉 狀 態 的 隱 喻),並 為 他 治 好 了 正 在 吞 噬 其 腿 上 血 肉 的 疾 病。兩 位 聖 人 切 除 其 壞 肢,並 把 一 位 剛 在 附 近 教 堂 墓 地 下 葬 的 衣 索 比 亞 死 者 的 腿 移 植 給 他(在 另 外 一 個 版 本 中 這 個 衣 索 比 亞 人 並 沒 有 死,於 是 移 植 腿 的 過 程 便 值 得 懷 疑)。當 這 個 患 者 醒 來 以 後,他 發 現 自 己 有 了 一 條 健 康 的 黑 腿,而 那 位 非 洲 人 的 屍 體 則 少 了 一 條 腿。這 個 故 事 在 西 方 繪 畫 的 敘 事 中 無 疑 有 種 莊 嚴 的 意 味,Di Massimo 以 當 代 的 在 地 性 繪 畫 語 言 與 類 卡 通 文 化 的 方 式 將 它 建 立 於 歐 洲 式 具 象 繪 畫 語 言 之 上。

GARDEN OF SIX SEASONS

Di Massimo retells a biblical miracle story of Saint Cosmas and Damian, two Arab itinerant doctors and early Christian martyrs (twin brothers or lovers), practicing medicine without pay. In this story, they appeared to a man in a dream (a possible metaphor for a state of anesthesia), to rid him of a disease that was eating away the flesh of his leg. The saints cut off the bad limb and transplanted the leg of a dead Ethiopian man who had just been buried in a nearby churchyard (in other versions the Ethiopian had not died, the process of obtaining his leg being thus questionable). When the patient awoke, he found that he had a healthy black leg, while the African’s body now lacked a limb. This story has a venerable tradition of representation in Western painting, Di Massimo building upon it with his unmistakable vocabulary combining a lineage of figurative European painting (from various historical eras and modern revival currents) with contemporary vernacular and animation cultures.

41

Untitled, 2020 Oil on Canvas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ChertLüdde, Berlin

40

BORN IN 1983 IN JESI, LIVES AND WORKS IN LONDON 1983年生於傑西,現生活並工作於倫敦


一園六季

The Crown Against Mafavuke, 2016 Single-channel HD video with sound, 18'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Mor Charpentier, Paris Mafavuke 的審判,2016 單頻高清有聲錄像 18'

42

由藝術家及巴黎

Mor Charpentier 畫廊提供

作 品 以 1940 年 發 生 在 南 非 的 一 次 審 判 為 基 礎。Mafavuke Ngcobo 是 一 位 傳 統 草 藥 師,而 他 卻 被 當 地 白 人 醫 療 機 構 指 控 從 事「非 傳 統 行 為」。影 片 探 討 了 兩 種 截 然 不 同 卻 又 相 互 交 織 的 醫 學 傳 統 在 意 識 形 態 與 商 業 上 的 交 鋒 以 及 它 們 對 植 物 的 使 用, 並 隨 着 性 別 與 種 族 間 的 流 動,進 一 步 質 疑 了 純 粹 與 起 源 的 概 念。這 一 法 庭 案 件 的 重 現 拍 攝 於 比 勒 陀 利 亞 的 司 法 院,這 裏 也 是 1963 至 1964 年 舉 行 瑞 佛 尼 亞 審 判 並 把 曼 德 拉 與 其 他 被 指 控 的 同 伴 送 進 羅 本 島 監 獄 的 地 方。

GARDEN OF SIX SEASONS

BORN IN 1973 IN ZURICH, LIVES AND WORKS BETWEEN LONDON AND LISBON 1973年生於蘇黎世,現居住和工作於倫敦和里斯本

43

URIEL ORLOW

The work is based on a South African trial from 1940 in which Mafavuke Ngcobo, a traditional herbalist, was accused by the local white medical establishment of ‘untraditional behaviour’. The film explores the ideological and commercial confrontation between two different yet intertwining medicinal traditions and their uses of plants, with slippages across gender and race further questioning notions of purity and origination. The re-imagined court case is filmed at the Palace of Justice in Pretoria, where the Rivonia trial was held in 1963–1964 that sent Mandela and his fellow accused to Robben Island prison.


一園六季

BRITTA

MARAKATT-LABBA Mátki (The Journey), 1985 Embroidery, wool on linen 旅程,1985 羊毛、刺繡、亞麻布

Siellu (The Soul), 2003 Fish skin and embroidery on linen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RiddoDuotarMuseat

靈魂,2003 魚皮、刺繡、亞麻布

由藝術家及 RiddoDuotar 博物館提供

GARDEN OF SIX SEASONS

藝術家出身北歐原住民薩普米地區薩米族一戶飼養馴鹿的 家 庭。她 的 作 品 大 多 使 用 刺 繡 與 縫 飾,並 借 鑑 北 薩 米 一 種 被 稱 作「 duodji 」(應 用 藝 術、設 計)的 工 作 方 法。她 的 作 品 以 表 現 薩 米 族 文 化 的 歷 史 及 神 話 而 聞 名,創 作 素 材 多 來 自 口 述 傳 統,這 些 創 作 亦 描 繪 深 刻 影 響 薩 米 鄉 土 的 當 代 事 件。其 中 尤 為 突 出 的 是 因 日 益 增 長 的 資 本 貪 念,而 愈 演 愈 烈 的 氣 候 變 化。

45

The artist was born into a family of reindeer farmers from Sápmi, the indigenous territory of Sami people in Northern Europe. She works predominantly with embroidery and appliqué, drawing from a Northern Sami method, known as duodji (applied art and design). Her works represent history and mythology associated with Sami culture, much of it drawn from oral tradition, as well as depictions of contemporary events that are shaping her native land, particularly as it faces increasing attempts to extract its resources and the resulting struggles against climate change.

44

BORN IN 1951 IN IDIVUOMA, LIVES AND WORKS IN KIRUNA 1951年生於伊迪沃瑪,現生活並工作於基律納


一園六季

HUNG FAI 熊輝

BORN IN 1988 IN HONG KONG LIVES AND WORKS IN HONG KONG / 1988年生於香港,現生活並工作於香港 For The Six Principles of Chinese Painting: Transmission by Copying, in a reversal of master and disciple roles, Hung Fai invited his father Hung Hoi, a major figure of Chinese painting, to paint a landscape, with cinnabar red colour on xuan paper, as a model. With the paper folded and saturated, Hung traced the model landscape with black ink dots. For the series Vessel, Hung decided to collaborate with his mother, who is not an artist, to use xuan paper to fold a ship, which served as a carrier of her childhood memories. 於 作 品《繪 畫 六 法:傳 移 模 寫》中,熊 輝 逆 轉 了 通 常 的 師 徒 角 色 關 係,邀 請 作 為 中 國 畫 大 師 的 父 親 熊 海 在 宣 紙 上 以 硃 砂 繪 畫 山 水,作 為 範 本。他 其 後 將 宣 紙 摺 疊、濕 透,再 於 山 水 的 上 層 以 墨 點 描 摹。在《源》系 列 作 品 內,熊 輝 決 定 邀 請 並 非 藝 術 家 的 母 親 一 起 合 作,他 們 共 同 用 宣 紙 摺 了 一 艘 船,以 紙 船 為 載 體,記 錄 母 親 童 年 時 對 船 的 印 象 和 回 憶。

46

Vessel II, 2019 Ink on paper (a set of 3)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Joseph Pang 源 ll,2019 水墨紙本(一組三幅) 由藝術家及彭若書提供

(Hung Fai & Wai Pong Yu 熊輝、韋邦雨 )

轉生之十四,2017 有色水墨及原子筆紙本 由藝術家及嘉圖現代藝術 提供

WAI PONG YU WAS BORN IN 1982 IN HAINAN, LIVES AND WORKS IN HONG KONG 韋邦雨1982年生於海南,現生活並工作於香港 The project is a collaboration between Hung Fai and Wai Pong Yu. It reflects a tendency in contemporary Hong Kong ink art, in which the spirit of this tradition is captured through the exploration of both traditional and non-traditional media. 熊 輝 與 藝 術 家 韋 邦 雨 合 作 的《轉 生》系 列 則 反 映 了 香 港 當 代 水 墨 的 主 流 趨 勢 —— 透 過 對 傳 統 和 非 傳 統 物 料 的 探 索 來 捕 捉 水 墨 的 精 神。

GARDEN OF SIX SEASONS

Same Line Twice 14, 2017 Pigmented ink and ballpoint pen on paper Courtesy of the artists and Grotto Fine Art

HUNG FAI 熊輝 & WAI PONG YU韋邦雨

47

(Hung Fai 熊輝 )


一園六季

沛鏗 楊 TREVORYEUNG BORN IN 1988 IN DONGGUAN, LIVES AND WORKS IN HONG KONG / 1988年生於廣東,現生活並工作於香港

Volcanic lover 3, 2019 Volcanic rock, Tubipora, copper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Blindspot Gallery

48

火山情人,之三,2019 火山岩、笙珊瑚骨、銅 由藝術家及刺點畫廊提供

Volcanic rock and corallum share a similar structure of layers and gullies, but their quality and the environment producing them are far from similar: volcanic rock, which is acidic, is solidified magma; corallum, on the other hand, is alkaline and the corpse of coral, a marine invertebrate. In the tradition of gardening, volcanic rock is often used as a fundamental structure, and combined with plants and birds to create a landscape, while corallum is used as a more refined object of arrangement in fish tanks or other decorations. Yeung combines volcanic rock and corallum according to Chinese traditional aesthetics of arrangement, imagining a couple of unfateful lovers while reflecting upon the artificiality of the aesthetics of gardening.

49

火 山 岩 與 珊 瑚 骨 在 形 態 上 有 着 相 似 的 層 巒 與 溝 壑,它 們 的 屬 性 與 生 成 環 境 卻 有 着 不 可 抵 達 的 距 離:酸 性 的 火 山 岩 是 凝 固 的 地 殼 岩 漿,而 鹼 性 的 珊 瑚 骨 則 是 海 洋 中 無 脊 椎 生 物 珊 瑚 的 屍 體。園 藝 傳 統 中,火 山 岩 常 作 為 園 林 基 礎 結 構, 與 植 物 花 鳥 組 合 構 成 景 觀,而 珊 瑚 骨 則 作 為 更 加 精 緻 的 擺 件 被 置 於 魚 缸 或 其 它 裝 飾 中。楊 沛 鏗 以 中 式 傳 統 擺 件 的 美 學 將 火 山 岩 和 珊 瑚 骨 相 嵌,在 想 象 一 對 不 可 結 合 的 多 舛 愛 人 的 同 時,反 觀 園 林 美 學 的 人 工 力 量。

GARDEN OF SIX SEASONS


contributing to the ongoing process of inventing his nation, perhaps one of the supreme forms of artistic work. Izmail Efimov 的 創 作 從 兩 條 軌 跡 發 展 而 來,一 是 他 在 學 術 訓 練 中 所 形 成 的 社 會 現 實 主 義 觀 念,二 是 蘇 聯 的 暮 年 時 期,他 在 展 覽 中 表 現 出 的 被 Anders Kreuger 稱 作「批 判 民 族 未 來 主 義」的 實 踐。這 些 作 品 的 靈 感 有 各 式 不 同 的 來 源,包 括 史 前 北 俄 羅 斯 的 考 古 文 物、蘇 聯 時 代 的 印 刷,還 有 電 子 遊 戲, 種 種 元 素 組 合 在 一 起,形 成 幾 乎 無 法 辨 認 的 形 象,在 給 人 朦 朧 的 神 話 感 的 同 時 喚 起 一 種 未 來 主 義 圖 景。作 品 中 的 古 老 幽 靈 幾 乎 都 是 自 創 的,此 現 象 普 遍 存 在 於 從 蘇 聯 解 體 中 誕 生 的 國 族 和 土 著 族 群 當 中。列 寧 主 義 初 期,蘇 聯 進 行 並 集 中 指 揮 了 史 上 頭 幾 次 的 文 化 去 殖 民 實 踐,俄 羅 斯 沙 皇 主 義 早 前 的 主 導 痕 跡 被 抹 去,一 系 列 具 體 又 平 等 的 現 代 民 族 身 份 被 炮 製 出 來,它 們 有 新 創 的 書 面 語 言(主 要 是 在 前 帝 國 的 西 里 爾 字 母 中 夾 雜 中 性 的 拉 丁 字 母)、國 家 文 學、 新 編 寫 的 民 俗,以 及 藝 術 形 式 和 符 號。但 這 些 實 踐 還 在 萌 芽 期 就 被 拋 棄 了, 進 而 被 斯 大 林 時 期 蘇 聯 的 國 家 主 義 以 及 後 續 那 些 相 對 溫 和 的 意 識 形 態 所 取 代。 儘 管 如 此,對 於 廣 闊 的 歐 亞 大 陸 上 絕 大 多 數 土 著 族 群 來 說,一 種 文 化 空 間 存 留 了 下 來,甚 至 有 所 發 展;共 產 主 義 的 垮 台 讓 他 們 開 始 搜 尋 一 種 新 的 敘 事, 又 或 許 是 一 種 傳 說。有 趣 的 是,Efimov 是 他 的 家 鄉 馬 里 埃 爾 共 和 國 的 官 方 制 章 師,這 個 國 家 居 住 著 東 芬 蘭 的 山 地 馬 里 人 和 草 原 馬 里 人,Efimov 書 寫 着 國 家 的 符 號 系 統,以 可 見 的 方 式 為 這 個 國 家 的 形 成 作 出 貢 獻,這 大 概 是 最 高 級 別 的 藝 術 工 作 之 一。

50

藻澤之神,1993 紙面水彩

由藝術家及安特惠普 M HKA 收藏提供

BORN IN 1946 IN PORANDAYKINO, LIVES AND WORKS IN YOSHKAR-OLA 1946年生於巴蘭塔伊季諾,現居住並工作於約什卡爾奧拉

GARDEN OF SIX SEASONS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Collection of M HKA, Antwerp

EFIMOV

51

IZMAIL

Swamp Divinity, 1993 Watercolour on paper

一園六季

Izmail Efimov’s practice developed between the socialist realist figuration of his academic training and, since the last years of the Soviet Union, what Anders Kreuger calls his ‘critical ethno-futurist’ practice, featured in this exhibition. These works find diverse sources of inspiration, from archaeological artefacts in prehistoric North Russia, Soviet-era printmaking, and computer games, which ally to compose barely discernible figures, evoking both a possible mythical ancestry and a futurist horizon. The ancient spectre here would have been largely invented, a phenomenon that was widespread in the national and indigenous communities emerging from the dissolution of the Soviet Union. In its early Leninist years, USSR practiced one of the first (and centrally directed) processes of cultural decoIonisation by removing earlier traces of Russian Tsarist dominance and crafting an archipelago of specific, yet equal and modern ethnic identities, with their newly written languages (mostly in what would have been the neutral Latin alphabet amidst the dominant Cyrillic of the previous Empire), national literatures, codified folklore, and artistic forms and symbols. This process was largely abandoned in its infancy, replaced by Stalinist Soviet nationalism and all its future, softer iterations. In spite of this, a cultural space remained and even developed for most of the indigenous communities in the vast Eurasian space and the fall of communism found them in search of a new story and perhaps of a legend. Interestingly, Efimov is the official Master of Heraldry in his native Republic of Mari El, home to the Volga Finnic Hill Mari and Meadow Mari peoples, where he authored the national symbols, visibly


一園六季

EKARAM SINGH

BORN 1965 IN KATHMANDU, LIVES AND WORKS IN KATHMANDU / 1965年生於加德滿都 現生活並工作於加德滿都

Illustrated manuscript of Hindu tantrism (Recreated), 2020 Acrylic on cotton canvas Courtesy of the artist

印度怛特羅密教繪圖手稿(再現) ,2020 棉質帆布本塑膠彩 由藝術家提供

GARDEN OF SIX SEASONS

這 卷 手 稿 為 奧 義「細 微 身」的 圖 解,在 印 度 教 密 宗 中,「細 微 身」是 人 的「真 正」 自 體。這 具 身 軀 內 有 數 個 能 量 中 樞,即 垂 直 分 佈 如 圖 的 七 個 脈 輪 之 蓮(輪 子, 圓)。流 動 能 量 的 孔 道(脈),包 括 主 要 脈(中 脈)以 及 其 他 次 要 脈 落 連 結 脈 輪。 兩 條 重 要 經 脈 從 大 腳 趾 到 鼻 孔 貫 穿 細 微 身,在 此 圖 中 示 意 為 右 側 的 紅 線(太 陽) 與 左 側 藍 線(月 亮),它 們 纏 繞 各 個 脈 輪。從 尾 椎 處 的 海 底 輪 依 次 到 頭 頂 反 向 向 內 生 長 的 千 瓣 蓮 花 頂 輪,每 個 脈 輪 代 表 由 低 級 到 高 級 的 意 識。在 圖 中, 細 微 身 站 在 原 始 的 海 洋 中,或 可 看 作 從 海 中 現 身。此 處 的 海 洋 象 征 深 層 的 潛 意 識,而 註 釋 中 海 洋 則 解 釋 為 無 限 個 地 下 世 界。這 一 示 意 圖 中 的 審 美 趣 味 與 視 覺 經 驗 體 現 了 在 尼 泊 爾 特 殊 的 文 化 中 對 超 乎 肉 身 的 脈 輪 位 置 理 論 的 理 解。

53

beginning with the muladhara chakra at the base of the spine and ending above the head in an inverted, thousand-petalled lotus, the sahasrara chakra. The subtle body pictured in this manuscript stands on (or emerges from) the primeval ocean symbolising the depths of the unconscious, defined in the commentary as billions of underworlds. The representation reflects an artistic style and visual understanding of the position of chakras above the human body that is specific to the Nepali context.

52

This contemporary reproduction of a stolen manuscript provides an annotated diagram of the esoteric ‘subtle body’ which Hindu tantrism conceives to lie within the ‘real’ human body. This body contains specific energy centres, or lotuses of chakras (wheels, circles), usually seven in number and arranged vertically as illustrated here. The chakras are connected by energy-transmitting channels (nadis), a primary central one (sushumna) and several subsidiary ones. Two critical nadis traverse the subtle body from the big toes to the nostrils, depicted here as a red (solar) line on the right and a blue (lunar) line on the left, both entwining the chakras in their passage. Each chakra represents an ascending level of consciousness,


一園六季

The Man of Commerce The Man of Commerce is a detailed map that conflates human anatomy with the American transportation system. Published in 1889 by the Land & River Improvement Company of Superior, Wisconsin, the map promotes Superior as a transportation hub and shows the routes of 29 railroads across the United States. The outline map of North America is superimposed by a cutaway diagram of the human body. The map’s metaphor makes West Superior ‘the centre of cardiac or heart circulation’. The railways become major arteries. New York is ‘the umbilicus through which this man of commerce was developed’. The explanatory notes conclude: ‘It is an interesting fact that in no other portion of the known world can any such analogy be found between the natural and artificial channels of commerce and circulatory and digestive apparatus of man.’ Use of the human body as a cartographic metaphor dates back at least to the 16th century, to the anthropomorphic map of Europe as a queen in Sebastian Münster’s Cosmography (1570). This map applies this metaphor to North America, befittingly in a context of advertising, capitalism, and expansion. (World Digital Library)

商 ·人

55

「心 臟 循 環 系 統 的 核 心」,鐵 路 便 成 了 其 中 主 要 的 動 脈,而 紐 約 則 是「這 個 商 人 賴 以 成 長 的 肚 臍」。這 份 地 圖 在 註 釋 中 寫 道:「有 趣 的 是,在 世 界 已 知 的 地 域 裡,沒 有 另 一 個 地 方 可 以 像 這 樣 將 自 然、人 工 商 渠 及 人 類 循 環 消 化 系 統 進 行 類 比」。將 人 體 當 作 一 種 製 圖 隱 喻 的 做 法 至 少 可 以 追 溯 到 16 世 紀 ——1570 年,Sebastian Münster 就 曾 在 其《宇 宙 誌》 中 將 歐 洲 地 圖 擬 人 化 為 一 位 女 王。此 地 圖 將 這 個 比 喻 應 用 於 北 美 洲 宣 傳、資 本 及 擴 張 的 語 境。(世 界 數 碼 圖 書 館)

商·人,1889 地圖 由美國地理學協會圖書館電子 地圖館藏提供

54

《商 · 人》是 一 份 合 成 了 人 體 解 剖 結 構 與 美 國 交 通 系 統 的 詳 細 地 圖,於 1889 年 由 威 斯 康 星 州 蘇 必 略 市 陸 河 整 治 公 司 出 版。地 圖 將 蘇 比 略 市 視 一 個 交 通 樞 紐,並 展 示 了 美 國 29 條 鐵 路 的 路 線。這 份 北 美 地 圖 的 輪 廓 上 還 叠 加 着 一 幅 人 体 剖 面 圖。地 圖 將 西 蘇 比 略 市 比 作

The Man of Commerce A.F. McKay, 1889 Map Courtesy of the American Geographical Society Library Digital Map Collection

Iban beaded panel for baby carrier

伊班族嬰兒襁褓裝飾珠串片 用 以 裝 飾 藤 編 嬰 兒 襁 褓 的 伊 班 族 珠 串 片,圖 像 描 繪 先 祖 形 象 及 其 與 時 間、家 庭 及 自 然 的 聯 繫。製 於 20 世 紀 上 葉 的 砂 拉 越。

GARDEN OF SIX SEASONS

Iban beaded panel created to decorate a rattan baby carrier, depicting a chiefly ancestor figure and its connections with time, family, and nature, first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 Sarawak.


一園六季

56

原型 —— 神話的舊址,1995 未拉伸帆布面油彩 由藝術家及奧克蘭 Gow Langsford Gallery 提供

John Pule 為 大 西 洋 地 區 最 著 名 的 藝 術 家、詩 人 和 教 育 家 之 一,他 在 實 踐 中 專 注 於 復 原 故 鄉 紐 埃 島 的 傳 統 樹 皮 編 織 工 藝 Hiapo。他 的 研 究 工 作 包 括 在 展 示 有 關 Hiapo 的 視 覺 語 言 資 料,同 時 也 以 參 考 文 獻 輔 助 藝 術 作 品 一 同 呈 現。在 Pule 有 關 天 文、宗 教、 移 民 和 殖 民 的 創 作 中,有 關 宇 宙、海 洋、陸 地、人 群 與 之 揭 露 的 歷 史 也 一 點 一 點 的 鋪 陳 開 來。

GARDEN OF SIX SEASONS

BORN IN 1962 IN LIKU, NIUE, LIVES AND WORKS IN AUCKLAND 1962年生於紐埃LIKU村,現生活並工作於奧克蘭

On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artists, poets, and educators in the Pacific, John Pule has also crucially contributed to the research and revival of hiapo, the highly original tradition of barkcloth in his native Niue. The works included in the exhibition are deeply informed by the visual language of hiapo, as well as by some of the references found in these ancient artworks, in further dialogue with Pule’s own interests in cosmology, religion, migration, and colonialism, appearing as forms of mapping in which the cosmos, the ocean, lands, people and their histories reveal themselves little by little.

57

JOHN PULE Prototype—site of old myths, 1995 Oil on unstretched canvas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Gow Langsford Gallery, Auckland


1812至1813年間法軍 出征俄羅斯相繼陣亡人數 形象圖表,1896 信息圖 由巴黎橋路學院電子圖書館 提供

Figurative Map of the Successive Losses in Men of the French Army in the Russian Campaign 1812–1813

1812至 1813年間法軍出征俄羅斯相繼陣亡

Charles Minard’s 1869 cartographic depiction of numerical data of Napoleon’s disastrous losses suffered during the Russian campaign of 1812 is a crucial pie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graphics, flow maps, and graphic design in general. The illustration depicts Napoleon's army departing the PolishRussian border, where a thick band reflects the size of his army at specific geographic points during their advance and retreat. It displays six types of data in two dimensions: the number of Napoleon's troops; the distance traveled; temperature; latitude and longitude; direction of travel; and location relative to specific dates without making mention of Napoleon; Minard's interest was to reveal the shocking magnitude of the less incurred by French soldiers. This type of band graph visualisation became a crucial component in the modern culture of representing data. The depicted subject is one of the key moments in European history, an epode that would lay the ground for all major European and colonial events of the next two centuries.

1869 年,Charles Minard 根 據 拿 破 崙 在 1812 年 俄 國 戰 役 期 間

人數形象圖表

一園六季

Figurative Map of the Successive Losses in Men of the French Army in the Russian Campaign 1812–1813, 1869 Charles Minard Infographic Courtesy of the Bibliothèque numérique patrimoine des ponts et chaussées

遭 受 的 災 難 性 損 失 的 具 體 數 字 繪 製 了 地 理 示 意 圖。這 幅 圖 是 可 視 訊 息、流 型 圖 和 平 面 設 計 發 展 史 上 的 重 要 一 筆。圖 片 描 繪 拿 破 崙 的 軍 隊 撤 離 波 蘭 與 俄 羅 斯 邊 界 的 情 況,加 粗 的 箭 頭 反 映 他 在 特 定 地 區 進 攻 與 撤 退 時 的 軍 隊 規 模。圖 片 通 過 兩 個 維 度 顯 示 六 種 數 據:拿 破 崙 的 軍 隊 人 數;行 軍 距 離;溫 度;經 緯 度;行 進 方 向; 特 定 日 期 時 所 處 位 置,信 息 並 未 提 及 拿 破 崙。Minard 希 望 揭 示 法 軍 驚 人 的 慘 敗 情 況。這 種 帶 狀 圖 現 已 成 為 現 代 數 據 可 視 化 文 化 的 重 要 組 成 部 分。圖 中 描 繪 的 是 歐 洲 歷 史 上 極 其 關 鍵 的 時 刻 之 一, 它 為 未 來 兩 個 世 紀 種 種 歐 洲 和 殖 民 歷 史 事 件 定 下 基 調。

58 59 GARDEN OF SIX SEASONS


一園六季

PAVEL

MIKUSHEV

61

Pavel Mikushev may be counted among the founders of the ethnofuturist movement in visual art, which took shape in the mid-1990s in the Finno-Ugric republics of the Russian Federation: Mordovia, Mari El, Udmurtia, and Komi. Ethno-futurism was first invented as a playfully paradoxical term by the Estonian poet Karl Martin Sinijärv in the late 1980s, but it was taken seriously by artists, writers, and theatre directors in the Volga Basin and is still a presence on the cultural scene there. Mikushev is a painter of elaborately stylised images of beings and objects associated with archaic Finno-Ugric beliefs and value systems. His images address both creation myths and the ‘totemistic’ worshipping of clan animals.

60

BORN IN 1962 IN SYKTYVKAR, LIVES AND WORKS IN SYKTYVKAR 1962年生於瑟克特夫卡爾,現生活並工作於瑟克特夫卡爾

Pavel Mikushev 是 視 覺 藝 術 領 域 的 民 族 未 來 主 義 運 動 發 起 人 之 一。 20 世 紀 90 年 代 中 期,這 項 運 動 於 俄 羅 斯 聯 邦 的 烏 芬 共 和 國 成 型,

路,2020 帆布面塑膠彩

GARDEN OF SIX SEASONS

Paths, 2020 Acrylic on canvas

包 括 莫 爾 多 維 亞,馬 里 埃 爾,烏 德 穆 爾 特 和 科 米 這 四 個 國 家。「民 族 未 來 主 義」最 初 只 是 一 個 悖 論 式 的 俏 皮 話,在 20 世 紀 80 年 代 末 由 愛 沙 尼 亞 詩 人 Karl Martin Sinijärv 所 發 明,但 卻 被 伏 爾 加 盆 地 的 藝 術 家、作 家 和 戲 劇 導 演 們 嚴 肅 對 待,至 今 仍 出 現 在 當 地 的 文 化 場 景 之 中。Mikushev 自 身 則 是 一 位 畫 家,他 筆 下 那 些 經 過 精 心 風 格 化 的 生 物 和 物 品 都 與 古 早 的 烏 芬 信 仰 和 價 值 系 統 有 所 關 聯。這 些 圖 像 在 處 理 創 世 神 話 這 一 題 材 的 同 時,也 探 討 人 們 對 氏 族 動 物 的「圖 騰 式」崇 拜。


在一個滿是怪人的房間裡沒有歷史,

2018

單頻錄像,30' 44" 由藝術家、倫敦 Carlos/Ishikawa、 紐約 Clearing,及曼谷 Bangkok CityCity Gallery 提供

GARDEN OF SIX SEASONS

No history in a room filled with people with funny names, 2018 5 Single channel video, 30' 44" Courtesy of the artist; Carlos / Ishikawa, London; Clearing, New York; and Bangkok CityCity Gallery, Bangkok

該 作 品 是 錄 像 裝 置 系 列「在 滿 是 怪 人 的 房 間 裡,用 歷 史 作 畫」中 的 一 部。 整 部 作 品 充 斥 著 歷 史 的 幽 靈,以 及 泰 國 和 其 他 地 區 的 當 代 社 會 活 躍 又 頑 冥 的 塑 造 因 子。作 品 以 電 子 書 的 形 式 呈 現,當 中 摻 雜 著 一 次 全 球 跟 隨 救 援 任 務 的 不 同 敘 事 線。在 那 次 險 情 中,13 名 男 孩 被 困 在 泰 國 北 部 一 個 洪 水 氾 濫 的 洞 穴 裡。 藝 術 家 藉 此 追 踪 了 政 治 宣 傳、宗 教、皇 家 神 話 和 遺 留 的 冷 戰 格 局 在 東 南 亞 的 力 量 角 逐,以 及 在 這 個 虛 假 新 聞 的 時 代 裡,地 方 信 仰 和 權 力 運 作 是 如 何 在 兩 相 結 合 之 下 創 造 出 了 新 的 大 眾 消 費 與 操 控 的 神 話。或 許 是 作 為 一 種 抵 抗 形 式,作 品 的 核 心 錨 點 是 一 個 異 質 的、彎 曲 的 主 體(而 非 將 男 孩 們 從 山 腹 中 救 出 的 英 雄 式 主 體),它 就 是 Naga—— 代 表 著 藝 術 家 立 場 的 蛇 靈,無 論 是 法 典 還 是 國 家 權 力 都 無 法 將 其 收 服。而 在 具 體 的 內 容 中,Naga 則 由 boychild 予 以 賦 形。

63

The work is part of a loose series of video-installations titled Painting with History in a Room Filled with People with Funny Names, however with an altered title. The work is haunted by many ghosts of history, active and obsessive shapers of contemporary society in Thailand as much as elsewhere. It is composed as an epos, blending narrative lines around the globally followed rescue mission of the 13 boys who were stuck in a flooded cave in Northern Thailand, from which the artist traces the forces of propaganda, religion, Royal myths, lingering Cold War politics in Southeast Asia, and vernacular beliefs and power plays as they come together to create new myths for popular consumption and manipulation in our age of fake news. Perhaps as a form of resistance, the work is punctured by a different sinuous body (opposed to the heroic body that extracted the boys from the abdomen of the mountain), the Naga —the serpent spirit who represents for the artist that which cannot be subsumed by code or subjected to state power—embodied here by queer performer boychild.

62

BORN IN 1986 IN BANGKOK, LIVES AND WORKS IN BANGKOK AND NEW YORK 1986年生於曼谷,現居住並工作於曼谷及紐約

一園六季

KORAKRIT ARUNANONDCHAI & ALEX GVOJIC


一園六季

SUDHIRA KARNA

BORN IN 1967, DHANUSHA, LIVES AND WORKS IN DHANUSHA / 1967年生於達努夏,現居住和工作於達努夏 Mithila painting i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artists’ culture and traditions. Karna began her painting on paper career by making kohbar, ceremonial paintings made in the context of marriages, depicting religious-mythological stories, animals related to gods, and other traditional icons. However, after a project that required the artist to make paintings of animals from the jungle, she started to paint animals from her imagination and used them instead of human figure in otherwise very human day-to-day scenes. Women riding bicycles, 2019 Acrylic on lokta paper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Janakpur Women's Development Center

女性踩單車,2019 塑膠彩樹皮紙本 由藝術家及賈納克布爾女性發展中心 提供

65

MADHUMALA MANDAL

64

彌 薩 羅 繪 畫 與 藝 術 家 自 身 的 文 化 傳 統 息 息 相 關。Karna 最 早 開 始 紙 本 繪 畫 時, 她 的 創 作 題 材 僅 限 於 婚 房、宗 教 / 神 話 故 事、神 獸 以 及 其 他 傳 統 圖 像。但 是 在 一 個 繪 製 叢 林 動 物 的 項 目 之 後,她 便 開 始 描 繪 自 己 想 象 中 的 動 物,並 在 畫 作 中 用 這 些 動 物 替 代 了 人 物 的 形 象。

BORN IN 1973, MAHOTTARI, LIVES AND WORKS IN DHANUSHA / 1973年生於馬霍塔里 現居住和工作於達努夏 mud walls in her home, an earlier medium from which Mithila painting developed, around three decades ago. 在 她 的 繪 畫 作 品 中, Mandal 以 母 親 講 的 故 事 為 靈 感 來 源,描 畫 日 常 生 活 情 景,創 造 自 己 的 敘 事。她 向 母 親 處 學 習 彌 薩 羅 繪 畫。 她 記 得 母 親 曾 講 述 那 些 市 集 上、排 燈 節 的 夜 晚 以 及 在 田 間 勞 作 時 發 生 的 事。這 些 故 事 豐 富 了 藝 術 家 的 想 像,她 將 種 種 奇 聞 融 入 彌 薩 羅 繪 畫 傳 統。在 轉 用 紙 本 創 作 前,她 在 家 中 的 泥 牆 上 作 畫,而 泥 牆 亦 為 彌 薩 羅 繪 畫 三 十 年 前 最 初 發 展 的 媒 介。

A well of death in a funfair, 2019 Acrylic on lokta paper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Janakpur Women's Development Center

遊樂園內的死亡之井,2019 塑膠彩樹皮紙本 由藝術家及賈納克布爾女性發展中心 提供

GARDEN OF SIX SEASONS

In her paintings, Mandal depicts daily activities and creates her own narratives drawing inspiration from stories that she’s heard from her mother. She also learned Mithila painting from her and remembers being told stories such as happenings at fairs, during the nights of Diwali, and while working in fields. These stories enrich the artist’s imagination, enabling her to introduce whimsical elements besides other elements traditionally used in Mithila painting as a form of intervention. Before switching to paper, Mandal used to paint on


一園六季

MADHUMALA

MANDAL

一名女性利用鏟泥車修路,

2019

塑膠彩樹皮紙本 由藝術家及賈納克布爾女性 發展中心提供

66

A woman repairing road with an excavator, 2019 Acrylic on lokta paper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Janakpur Women's Development Center

67

REBATI MANDAL

BORN IN 1960, JANAKPUR, LIVES AND WORKS IN JANAKPUR / 1960年生於賈納克布爾 現居住並工作於賈納克布爾

Mandal 的 繪 畫 描 繪 了 彌 薩 羅 的 文 化 與 傳 統。她 的 繪 畫 創 作 過 程 始 於 對「創 造 何 物」,「創 造 美」這 兩 個 問 題 的 思 考。Mandal 的 創 作 並 沒 有 局 限 於 宗 教 Separating paddy from crop, 2019 Acrylic on lokta paper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Janakpur Women's Development Center

稻田收割,2019 塑膠彩紙本 由藝術家及賈納克布爾女性發展中心提供

聖 靈 與 神 話,這 些 繪 畫 亦 描 繪 平 凡 事 物 與 日 常 情 境。

GARDEN OF SIX SEASONS

Mandal’s works depict Mithila culture and heritage. Her painting process starts with the questions of what to make and what would be beautiful to make. Mandal doesn’t limit her creative process to religious icons or myths more commonly associated with Mithila painting, but instead tries to create narratives from everyday objects and scenes.


一園六季

68 69

Chudesnitsa

奇跡締造者,1957 錄像,1'39"

《奇 跡 締 造 者》是 前 蘇 聯 在 1957 年 製 作 的 一 部 動 畫 短 片。就 在 赫 魯 曉 夫 發 起 大 規 模 的 玉 米 運 動 之 後,彼 時,他 主 張 將 大 量 的 蘇 聯 耕 地 都 更 換 為 玉 米 種 植 田。這 曾 是 最 大 的 人 類 對 自 然 的 干 預 之 一,當 然,最 終 引 向 一 個 令 人 懷 疑 的 結 果。這 部 短 片 講 述 了 玉 米 從 南 方 遷 往 北 方,以 其 多 樣 的 應 用 為 地 方 與 國 家 帶 來 財 富 和 繁 榮 的 故 事。我 們 可 以 在 影 片 中 看 到 一 對 虛 擬 的「玉 米 夫 婦」與 玉 米 們 一 同 贊 美 他 們 所 擁 有 的 非 凡 價 值。伴 着 一 支 歡 慶 的 俄 羅 斯 民 間 舞 蹈,玉 米 們 變 身 成 為 玉 米 麵、麵 包、衣 物、 塑 料 以 及 許 多 其 他 產 品。

GARDEN OF SIX SEASONS

Chudesnitsa, 1957 Video, 1'39"

Chudesnitsa is a short cartoon produced in the USSR in 1957, just after the massive corn campaign initiated by Nikita Khrushchev, who advocated the transformation of large swaths of Soviet territory into arable land for corn cultivation. It was one of the largest single human attempts of landscape transformation and led to questionable results. The cartoon narrates the adventure of the corn, who used to live in the South but is now moving to the North, enriching the nation with its multiple uses. We see a happy corn couple together with other corns praising their exceptional value. Through a festive Russian folk dance, they transform into cornmeal, bread, clothes, plastics, and many other products.

奇跡締造者


一園六季

70

BORN IN 1974 IN SAVUSAVU, LIVES AND WORKS IN CANBERRA 1974年生於薩武薩武,現居住並工作於坎培拉

地雷之地:獻給杜麗莎,2017 錄像,7'17" 由藝術家提供,由悉尼車場 空間委託製作

這件三屏錄像作品以1980年代澳大利亞烹飪電視節目《Come and Get It》的 原聲作為開場,以蒙太奇的手法融合了民族誌材料、檔案、當代影片素材,以及 關於巴納巴島的個人回憶。巴納巴島是一座位於太平洋基里巴斯共和國的小島, 也是藝術家祖先生活過的土地。1900年至1980年間,磷酸鹽曾在那裏被大量 開採,用於生產澳大利亞、新西蘭、英國等殖民地農田所需的肥料。開採活動不僅在 環境上對巴納巴島造成了污染,使那裏的土地變得無法居住,也在精神上讓巴納巴 原住民不得不遷居至斐濟或其他太平洋島嶼。巴納巴島是被殖民者剝削嚴重的 極端案例之一,為了為殖民霸權供給土壤與經濟養分,她的土地千瘡百孔。

GARDEN OF SIX SEASONS

Mine Lands: for Teresia, 2017 Video 7'17" Courtesy of the artist Commissioned by Carriageworks, Sydney

71

KATERINATEAIWA

Opening with the soundtrack of a 1980s Australian cooking television show Come and Get It, this three-screen video is a montage of ethnographic materials, archival and contemporary footage, as well as personal memories of Banaba Island. The small island of the Republic of Kiribati in the Pacific Ocean and the artist’s ancestral land was, from 1900 to 1980, heavily mined for phosphate used as fertiliser on colonial farmlands in Australia, New Zealand, and the United Kingdom, among others. Mining not only polluted the Banaba environmentally to the extent that the land became uninhabitable, but also spiritually so that indigenous Banabans had to relocate to Fiji and other Pacific islands. Banaba island is one of the most extreme examples of colonial exploitation where the landscape itself becomes obliterated and dispersed onto the landscape of colonial powers, for their soil and financial enrichment.


一園六季

窗 劉 LIU CHUANG BORN IN 1978 IN TIANMEN, LIVES AND WORKS IN SHANGHAI / 1978年生於天門,現生活並工作於上海

72

在 這 部 重 要 作 品 當 中,劉 窗 穿 行 於 緬 滇 邊 境 一 帶 的「比 特 幣 礦」,這 些 集 合 大 量 電 子 運 算、耗 電 巨 大 的 虛 擬 礦 場 主 要 分 佈 在 水 電 資 源 豐 富 的 地 區, 並 尤 為 突 出 地 集 中 在 中 國 西 南 山 區。這 些 區 域 是 數 個 民 族 群 體 的 祖 傳 故 土 (中 國 官 方 說 法 稱 之 為「少 數 民 族」),他 們 在 政 府 的 政 策 下 被 迫 遷 移。在 這 樣 的 經 濟 形 勢 中,景 觀 變 為 了 國 家 水 利 資 源 開 發 的 地 貌 機 器,自 然 降 雨 被 轉 換 為 奔 流 的 電 流,再 被 引 流 至「比 特 幣」的 運 算「開 採」中。在 此,自 然 資 源 的 榨 取、 金 融 價 值 的 捕 獵、社 區 與 文 化 的 開 採 不 斷 地 相 互 裹 挾、纏 繞 並 重 疊 着。作 品 中, 無 人 機 在 這 些 山 地 上 空 緩 慢 地 盤 旋、檢 視。與 景 觀 的 俯 視 並 置 的 是 歐 美 經 典 科 幻 電 影 中 對「外 星 人」形 象 的 塑 造 —— 他 們 的 裝 扮 與 外 貌 往 往 映 照 現 代 文 明 中 典 型 的「他 者」,即 不 同 地 域 邊 緣 的 少 數 群 體。

比特幣礦和少數民族田野錄音,2018 三頻錄像,4k,5.1聲道 40分 由藝術家及上海天線空間提供 受「全球都市:國際藝術雙年展」委託製作, 獲毛繼鴻藝術基金會支持

GARDEN OF SIX SEASONS

Bitcoin Mining and Field Recordings of Ethnic Minorities, 2018 3-channel videos, 4k, 5.1 sound 40' Courtesy the artist and Antenna Space, Shanghai Commissioned for Cosmopolis #1.5 : Enlarged Intelligence with the support of the Mao Jihong Arts Foundation

73

In this monumental work, Liu traverses the Bitcoin mines along the SinoBurmese border. These virtual ‘mines’, with massive amounts of computing power and requiring high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are mostly found in the mountainous area of southwest China, where hydro-electric power is abundant. Most of these areas are the ancestral homelands of several ethnic communities ( ‘minorities’ in official Chinese parlance), who have been forced to move under government policies. In this economy, the landscape becomes a national geomorphic machine, directing natural rainfall to hydropower, and then to computation for Bitcoin mining. Exploita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hunting for financial value, extraction of community and culture are blended into a relationship of perpetual coercion. In the work, drones circle slowly above these mountainous areas and observe. The bird-eye view of a landscape is juxtaposed to how ‘aliens’ are depicted in classical western scifi films—their clothing and appearance often reflect a stereotypical ‘other’ in modern civilisation, which are the minorities of fringe areas.


BORN IN 1983 IN DARJEELING, LIVES AND WORKS IN KATHMANDU 1983年生於大吉嶺,現居住和工作於加德滿都

一園六季

POOJA GURUNG BIBHUSAN BASNET BORN IN 1987 IN LALITPUR , LIVES AND WORKS IN KATHMANDU 1987年生於勒利德布爾,現居住並工作於加德滿都

74

DADYAA:洛薩的啄木鳥,2016 彩色錄像,16' 08" 由藝術家提供

GARDEN OF SIX SEASONS

DADYAA: The Woodpeckers of Rotha, 2016 Video, color, 16' 08" Courtesy of the artists

故 事 始 於 一 對 老 夫 婦,Atimaley 和 Devi,他 們 居 住 在 位 于 西 尼 泊 爾 高 地 的 久 木 拉 的 一 個 村 莊 里。在 發 現 一 個 親 密 的 友 人 不 告 而 別 之 後,他 們 面 臨 離 開 村 莊 或 是 為 留 存 記 憶 而 留 下 的 兩 難。這 部 電 影 的 靈 感 來 源 於 幾 個 不 同 的 故 事。久 木 拉 以 生 產 傳 統 儀 式 用 的 木 質 面 具 和 木 質 庇 護 雕 像 而 聞 名,後 者 又 叫「 dadyaa 」,用 於 供 奉 當 地 神 明 的 同 時 也 代 表 對 先 祖 的 追 憶。近 幾 年 來, 由 一 位 當 地 雕 工 製 造 的 雕 像 大 量 出 現 在 了 久 木 拉 的 橋 上、屋 頂 上、梯 子 上, 還 散 佈 在 成 片 的 森 林 裡。與 此 同 時,尼 泊 爾 深 受 內 部 和 外 部 移 民 所 擾,許 多 的 村 莊 被 年 輕 人 所 荒 廢 和 遺 棄。但 影 片 並 非 意 在 成 為 一 部 民 族 誌 調 研,它 也 被 一 個 日 本 女 人 的 故 事 所 鼓 舞 —— 隨 着 人 們 一 個 個 死 去,或 為 了 城 市 而 背 井 離 鄉(這 在 日 本 也 是 普 遍 現 象),她 開 始 用 親 手 製 作 的 玩 偶 填 充 空 蕩 的 村 莊。

75

The story begins with an old couple, Atimaley and Devi, who live in a village in Jumla, in the highlands of Western Nepal. With the unannounced departure of a close friend, the only other person living in the village, they face the dilemma of staying and keeping the memories alive or leaving the village for good. The film is inspired by several stories. Jumla is known for its tradition of ceremonial wooden masks, as well as for protective wooden effigies, known as ‘dadyaa’, which are made as offerings to local deities but sometimes as memories of ancestors. In recent years, numerous effigies made by a local sculptor have appeared around Jumla, on bridges, rooftops, ladders, and throughout the forest. Nepal is also heavily plagued by both internal and external migration, with many of its villages desolated and abandoned by young people. But the film is not meant to be an ethnographic survey, and as such it is also inspired by the story of a Japanese woman who made dolls to fill up her village as people died or left for the city, a major phenomenon in Japan as well.


77

Erasing, 2018 Charcoal, acrylic, coloured printed paper and scalemodels on plywood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Joseph Pang

這 組 繪 畫 作 品 裡 充 斥 着 對 人 與 景 觀 關 係 的 探 討:人 既 是 景 觀 的 一 部 分,又 是 景 觀 的 創 造 者,亦 是 景 觀 的 凝 視 者。景 觀 的 概 念 也 並 非 單 一:它 是 自 然 的, 也 是 人 造 的;既 存 在 於 過 去 的 記 憶 裡,也 即 將 生 長 於 未 來 的 規 劃 中。林 東 鵬 風 趣 的 藝 術 實 踐 常 常 將 傳 統 中 國 畫 和 地 方 物 料、現 成 品、圖 像 相 結 合, 曾 搭 乘 高 鐵 從 九 龍 前 往 北 京,並 通 過 一 條 漆 黑 的 隧 道 穿 越 香 港 大 部 分 領 土 的 經 歷 也 為 他 這 組 作 品 的 創 作 帶 來 了 靈 感。

76

This selection of works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s and landscape: humans, being a part of the landscape, are also its creators and beholders. The concept of landscape is not singular either: it is natural and artificial, existing in the memory of the past and growing in the planning of the future. Lam, whose playful practice often recombines 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 and vernacular materials, found objects, and images, was also inspired in making these works by a ride on the Kowloon-Beijing high-speed rail, where he transversed a majority of Hong Kong territory in a dark tunnel.

一園六季

LAMTUNG PANG林東鵬 BORN IN 1978 IN HONG KONG, LIVES AND WORKS IN HONG KONG / 1978年生於香港,現居住和工作於香港

拭擦,2018 炭筆、塑膠彩、彩色打印紙及 比例模型板本 由藝術家及彭若書提供

地理形制,2018 炭筆、墨、塑膠彩及比例模型 板本 由藝術家及刺點畫廊提供

GARDEN OF SIX SEASONS

Forming the Landscape, 2018 Charcoal, ink, acrylic and scale-models on plywood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Blindspot Gallery


3

1

4 1 Uzbek silk ikat hanging with a garden motive, late 19th century 烏茲別克絲綢伊卡布 牆幔,花園主題圖案, 19世紀晚期

南印度(科羅曼德海岸) 卡拉姆卡里(印花棉布 牆幔) ,圖案包括生命之 樹、珍奇鳥類、孔雀、老虎、 風格化的山巒和帶有米拉 哈布的柏樹,專為出口 市場而設計,19世紀中期

4 Sumba cotton hinggi ikat with fantastical animals and a garden field of patola motives, mid 20th century. 桑巴棉製興吉伊卡布, 上有奇幻動物和帕托拉 花田主題圖案,20世紀 中期

3 Moroccan Azemmour silk embroidery fragment with fantastical animals in a 5 Flemish Tapestry fragment with a mystical garden, 18th naturalistically century depicted fantastical 摩洛哥阿澤穆爾絲綢刺繡 forest, 17th/18th 殘片,上有神秘花園裡的 century 奇幻動物,18世紀

佛蘭德掛毯殘片,上有 以自然風格描繪的奇幻 森林,17/18世紀

5

烏茲別克依卡布、印花棉布墻縵、桑巴依卡布、 阿澤穆爾刺繡、弗蘭德掛毯 在 歐 洲 和 中 東 地 區 的 語 言 裡,「天 堂」這 個 詞 根 源 於 古 波 斯 語 裡 的「花 園」(更 準 確 地 說 是 用 於 指 代 閉 合 的、用 牆 隔 離 開 的 區 域 的 詞)。波 斯 花 園 是 完 美 反 映 和 諧 宇 宙 的 最 為 精 妙 的 鏡 像 之 一。在 莫 臥 兒 時 代,操 縱 自 然 和 設 計 景 觀 的 文 化 延 伸 到 了 南 亞 及 其 以 外 的 地 區,並 於 過 去 的 幾 個 世 紀 裡 為 亞 洲 留 下 了 最 為 精 美 的 花 園 典 範。奇 妙 的 是,波 斯 的 天 堂 式 花 園 是 在 地 毯 和 紡 織 品 裡 得 到 了 最 驚 豔 的 再 現。此 處 展 出 的 有:一 張 來 自 中 亞 的 伊 卡 特 牆 幔,通 常 代 表 花 園 的 抽 象 形 態;還 有 一 張 卡 拉 姆 卡 里,它 可 被 看 作 是 最 忠 誠 和 理 想 化 的 波 斯 花 園 版 本, 往 往 吸 收 了 一 些 伊 斯 蘭 教 的 信 條;一 張 描 繪 帕 托 拉 花 田 主 題 的 桑 巴 伊 卡 特——這 是 流 傳 最 廣 的 圖 樣 之 一,過 去 的 幾 千 年 裡, 它 在 古 吉 拉 特 邦 和 東 南 亞 之 間 流 通,並 塑 造 了 後 者 的 紡 織 品 的 視 覺 語 言 體 系;一 張 阿 澤 穆 爾 刺 繡,上 面 是 猶 太 神 秘 主 義 於 想 像 中 存 在 的 花 園;最 後 是 一 張 佛 蘭 德 掛 毯,即 便 它 所 表 現 的 視 覺 語 言 反 映 的 是 歐 洲 的 藝 術 準 則 和 視 角,但 也 並 非 與 波 斯 世 界 毫 無 關 聯。

GARDEN OF SIX SEASONS

2

2 South Indian (Coromandel Coast) kalamkari palampore (printed cotton hanging) with tree of life, exotic birds, peacocks, tigers, stylized mountain, and cypress trees, all within a mihrab. Made for the export market, mid 19th century.

5

79

language is not without connections with the Persian world, event if it already reflects European artistic principles of perspective.

78

The word for paradise in most European and Middle Eastern languages derives from the old Persian word for garden (more precisely for a word describing a closed, walled off area). Persian gardens have been some of the most sophisticated mirrors of a perfectly harmonious universe. This culture of manipulating nature and designing landscape extended to South Asia (and beyond) during the Moghul era, leaving some of the finest examples of gardens in the past centuries throughout Asia. Persian paradisiacal gardens have had their most striking representation however in carpets and textiles. Included here are a Central Asian ikat hanging, which often represented abstracted forms of gardens; a kalamkari palampore which could be seen as one of the most faithful and idealized versions of Persian gardens, often imbibed with Islamic principles; a Sumba ikat constructed around a garden of patola motives—one of the most trafficked visual motifs, circulating in the past millennia between Gujarat and South East Asia and shaping the visual world of textiles in the latter region; an Azemmour embroidery with a garden imagined by Jewish mysticism; and lastly a Flemish tapestry, whose visual

一園六季

Uzbek ikat, Kalamkari palampore, Sumba ikat, Azemmour embroidery, Flemish tapestry


一園六季

PACITA ABAD BORN IN 1946 IN BASCO, DIED IN 2004 IN SINGAPORE / 1946年生於巴士谷,2004年逝於新加坡

Dumaguete's underwater garden, 1987 Oil, acrylic, glitter, gold thread, buttons, lace, sequins on stitched and padded canvas

GARDEN OF SIX SEASONS

在 此 展 示 的 是 兩 幅 尺 寸 更 大 的 作 品,它 們 都 是 Abad 紛 繁 複 雜 的 構 成 式 作 品 的 典 型 例 子。其 中 一 幅 展 現 的 是 Abad 眼 中 的 一 處 菲 律 賓 沿 岸「水 下 花 園」, 她 是 一 個 潛 水 愛 好 者。第 二 幅 則 是 有 關 另 一 種 不 同 類 型 的 花 園 —— 香 港 的 都 市 與 社 會 景 觀,那 些 充 滿 慾 望 的 垂 直 大 廈 和 高 度 受 控 的 公 共 空 間。這 幅 作 品 尤 其 聚 焦 於 香 港 週 日 的 人 行 道、走 道 和 中 環 公 園 是 如 何 被 移 民 家 政 工 群 體 所 佔 領,這 個 群 體 中 的 大 多 數 都 來 自 菲 律 賓,他 們 雖 然 在 很 多 層 面 上 近 乎 隱 形,但 卻 代 表 香 港 的 社 會 譜 系 里 外 國 人 群 體 的 絕 大 多 數。

Courtesy of Pacita Abad Art Estate 由 Pacita Abad 藝術遺產會提供

81

Shown here are two larger scale works, both fine examples of Abad’s complex compositional work. One is the image of an ‘underwater garden’ off the shores of the Philippines, explored by Abad, a passionate scuba diver. The other work is of a different type of garden, the urban and social landscape of Hong Kong, with its vertical architecture of aspiration and highly controlled public space. The work particularly focuses on the Sunday occupation of sidewalks, walkways, and public parks in Central Hong Kong by the migrant domestic workers community, a majority of who come from the Philippines and represent the largest—albeit in many ways invisible— community of foreigners in the social tapestry of Hong Kong.

菲律賓女子在香港,1995 塑膠彩、縫製及加厚帆布

80

浪漫藝地水底花園,1987 油彩、塑膠彩、閃粉、金線、鈕扣、 喱士、亮片、縫製及加厚帆布

Filipinas in Hong Kong, 1995 Acrylic on stitched and padded canvas


一園六季

NAUFUS RAMIREZ-FIGUEROA BORN IN 1978 IN GUATEMALA CITY, LIVES AND WORKS IN BERLIN & GUATEMALA CITY 1978年生於危地馬拉城,現居住和工作於柏林和危地馬拉城

合成體,多變花園,2020 室內花園,白色混種植物、雕塑、座椅及花盆 《一園六季》展覽委託作品

GARDEN OF SIX SEASONS

Chimera, a variegated garden, 2020 Indoor garden of white chimeral variegated plants with sculptures, seats, and plant holders Commissioned for Garden of Six Seasons

此 件 作 品 是 由 Para Site 委 託 創 作 的 一 座 室 內 花 園,佈 置 着 從 泰 國、美 國、香 港 等 地 新 鮮 採 購 的 植 物。其 中,放 在 雕 塑、植 物 架、座 位 之 上 以 及 周 圍 的 植 物 為 白 色 聚 合 多 變 植 物,它 們 的 葉 片 與 植 莖 上 顯 露 著 不 同 的 色 塊。如 今,收 藏 這 類 植 物(例 如,日 本 白 斑 龜 背 芋)已 經 成 為 了 一 種 風 尚,尤 其 是 在 許 多 富 裕 的 都 市 群 體 當 中。但 是,由 於 奇 異 植 物 的 不 穩 定 性 與 不 可 預 測 性(全 部 變 白 會 導 致 死 亡,而 全 部 變 綠 則 會 一 文 不 值),對 它 們 的 培 育 也 相 應 變 得 緩 慢 且 小 型, 使 得 擁 有 它 們 變 得 越 來 越 奢 侈。由 於 這 些 被 視 若 珍 寶 的 詭 譎 斑 點 實 際 上 是 一 種 病 變,藝 術 家 遂 將 其 類 比 關 聯 到 人 類 對 外 在 美 的 追 求,我 們 與 疾 病、 膚 色、種 族 的 關 係,並 藉 此 討 論 一 系 列 更 廣 的 興 趣 話 題,包 括 人 造 自 然、植 物 的 遷 徙,以 及 殖 民 經 驗 的 不 同 方 面 如 何 定 義 我 們 與 自 然 和 身 體 的 關 係。

83

the world. However, due to the unstable and unpredictable nature of chimeral variegation (turning all white leads to death and turning all green leads to worthlessness), cultivation is slow and small scale, and owning them is a luxury. As the highly prized chimeral variegation is in fact a disease, the artist reflects on the analogies to human ideals of physical beauty, our relationship to sickness, skin colour, and race, alongside broader interests in the artificiality of nature, migration of plants, and the multifaceted colonial experience defining our relationship with both nature and our bodies.

82

The work is an indoor garden commissioned by Para Site with freshly sourced plants from Thailand, the United States, Hong Kong, and other places. Planted inside and around sculptures, plant holders, and seatings are white chimeral variegated plants, which have the appearance of differently coloured zones on the leaves and stems. Collecting such plants, like the Monstera Borsigiana Albo Variegata has become a trend in many rich urban communities around


BORN IN 1983 IN CHENGDU, LIVES AND WORKS IN BEIJING / 1983年生於成都,現居住和工作於北京

水火不容,2013–2014 絹本手卷重彩,白謙慎題 《坎離奇觀》楹首 由藝術家及維他命藝術 空間提供

八 卦 是《易 經》的 基 本 概 念,代 表 八 種 自 然 現 象,其 中「坎」為「水」,「離」 為「火」。藝 術 家 郝 量 正 是 借 用 這 倆 個 卦 象,描 繪 了 水 與 火 共 生 又 矛 盾 的 狀 態。水 勢 與 火 勢 在 畫 面 中 央 發 生 衝 突,如 同 倆 軍 短 兵 相 接,而 身 後 又 是 前 赴 後 繼 的 氣 勢,畫 面 充 滿 騷 動 與 不 安。而 山 石 則 按 兵 不 動,對 比 出 在 當 下 的 焦 慮 之 外,地 理 空 間 卻 是 亙 古 不 變 的 哲 理。佇 立 於 岩 石 上 的 骷 髏 延 續 了 藝 術 家 對 生 死 寂 滅 的 討 論,也 將 共 情 力 延 伸 至 畫 面 以 外。作 品 在 視 覺 上 體 現 出 的 對 稱 性 巧 妙 地 模 糊 了 傳 統 手 卷 本 身 所 承 載 的 時 間 性 和 空 間 感。通 過 繪 畫 去 探 索 時 間 和 空 間 問 題 也 是 藝 術 家 在 其 創 作 中 的 長 期 研 究 方 向。

84

Fire and Water, 2013–2014 Ink and colour on silk scroll, colophon on silk mounting by Bai Qianshen with three seals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Vitamin Creative Space

一園六季

LIANG HAO郝量

The collection of eight trigrams is a basic concept in I-Ching, representing eight natural phenomena, of which ‘kan’ belongs to the element of water and ‘li’ to fire. Hao Liang borrows from these two trigrams to depict a state of water and fire in both symbiosis and contradiction. Water and fire clash at the centre of the work, like two armies meeting on a battlefield. Behind them, endless waves of water and fire follow, in a restless and anxious scene. Meanwhile, mountains and rocks remain motionless, a contrast from the present anxiety, recounting the eternal truth that geographical space represents. The skeleton positioned on the rocks continues the artist’s discussion on life and death, while also extending empathy beyond the work. The visual symmetry of this work blurs the temporality and spatiality of traditional handscrolls, a long-term research interest of the artist.

85 GARDEN OF SIX SEASONS


VVZELA KOOK

87

Columbus of Horticulture, 2019 Single channel video with stereo sound and 3D-printed objects, glass dome, acrylic board and tea tree seeds (Camellia sinensis) Courtesy of the artist

曲 淵 澈 的 創 作 時 常 基 於 香 港 的 歷 史 與 地 貌,展 開 連 接 城 市 空 間、殖 民 歷 史 及 科 幻 想 象 的 圖 像 - 聲 音 - 空 間 構 建。在 她 2019 年 的 兩 件 作 品《植 物 學 哥 倫 布》 與《夢 遊 紅 香 爐 記》分 別 回 溯 了 大 航 海 時 代 帝 國 擴 張 所 引 發 的 植 物 掠 奪, 以 及 香 港 殖 民 地 的 空 間 規 劃 與 其 植 物 生 態 的 糾 纏 關 係。在《植 物 學 哥 倫 布》中, 虛擬流動的圖像與海上貿易時期代表性的殖民地植物標本共構了一個彌散 着「異 域」色 彩 的 迷 幻 空 間;《夢 遊 紅 香 爐 記》則 沿 藝 術 家 在 香 港 尋 得 的 180 條 以 植 物 命 名 的 街 道,勾 勒 出 一 幅 交 織 不 同 時 空 的 城 市 地 圖。

86

曲淵澈

Vvzela Kook often bases her work on the history and geomorphology of Hong Kong, connecting colonial history, sci-fi imagination, and urban landscape. The two works shown here revisit respectively the botanical looting caused by empire expansion during the colonial era and the entangled relationship between colonial Hong Kong’s urban planning and plant ecology. In Columbus of Horticulture, a virtual flow of images and colonial botanical specimens representative of the maritime trade era combine to construct a hallucinatory space infused with ‘exoticism’. A Travel to Hung Heung Loo in Dream, on the other hand, traces 180 streets in Hong Kong that are named after plants, weaving an urban map of intertwined time and space.

一園六季

BORN IN 1990 IN DALIAN, LIVES AND WORKS IN HONG KONG 1990年生於大連,現生活並工作於香港

植物學哥倫布,2019 單頻錄像、立體聲、3D 打印物 件、玻璃罩、亞加力板及茶樹 種子 由藝術家提供

GARDEN OF SIX SEASONS


一園六季

Miasma, Plants, Export Paintings, 2017 2 channel video, a Wardian case with fake flowers, a painting, and some archival images, 28' Courtesy of the artists and Asia Art Center 瘴氣,植物,外銷畫,2017 雙頻錄像、一個內有假花的 華德箱、一幅畫及歷史 圖片若干,28分 由藝術家及亞洲藝術中心 提供

88

潘律、王博

LU PAN WAS BORN IN SHANGHAI, LIVES AND WORKS IN HONG KONG 潘律生於上海,現居住和工作於香港

BO WANG WAS BORN IN 1982 IN CHONGQING, LIVES AND WORKS IN AMSTERDAM 王博1982年王博生於重慶,現居住和工作於阿姆斯特丹

GARDEN OF SIX SEASONS

鴉 片 戰 爭 後,駐 紮 香 港 的 英 軍 中 瀰 漫 着 對 於 南 中 國 地 區 熱 帶 濕 熱 氣 候 的 焦 慮 與 恐 懼。19 世 紀 流 行 的 瘴 氣 理 論 將 瘟 疫 和 空 氣、環 境 與 種 族 聯 繫 起 來,而 這 些 焦 慮 間 接 地 決 定 了 香 港 直 到 今 日 的 階 級 分 化 和 空 間 形 態。這 一 時 期 港 英 政 府 開 始 着 力 於 港 島 的 綠 化,香 港 植 物 園 的 建 立 同 時 又 肩 負 為 大 英 帝 國 博 物 學 科 收 集 整 理 殖 民 地 植 物 和 自 然 知 識 的 任 務。英 國 博 物 學 家 對 於 植 物 的 檔 案 需 求 促 進 了 外 銷 畫 在 歐 洲 的 流 行。《瘴 氣、植 物、外 銷 畫》着 眼 於 殖 民 主 義 和 帝 國 擴 張 對 於 粵 港 空 間 與 自 然 形 態 的 影 響,雙 頻 錄 像 中 並 置 的 歷 史 圖 像 與 藝 術 家 的 重 訪 拍 攝 則 檢 視 著 這 一 框 架 下 東 西 方 文 化 或 商 貿 交 流 模 式 與 今 日 的 異 同。

PAN LU & BO WANG

89

The unfamiliar tropical climate engendered fear and anxiety in the British troops who were stationed in Hong Kong after the Opium Wars. The 19th century myth of miasma, or bad air, and diseases perceived to be associated with the air in particular place, the environment, and race later helped solidify the vertical segregation on Hong Kong Island. Acclimatisation efforts were made in tandem with the expansion of the British Botanic Empire, a global network of scientific research of plants, which circulated not only botanic specimens but also images created for the purpose of study. In the particular case of Canton (Guangzhou) in Southern China, local commercial artists were commissioned to make plant paintings. Miasma, Plants, Export Paintings examines the peculiar dynamics among imperialism, scientific research, race and the right to look in 19th century Canton, while the juxtaposition of the historical and the contemporary in the two-channel video scrutinises the changes in trade and east-west cultural exchanges in the past century.


GONZALEZ-FOERSTER

BORN IN 1965 IN STRASBOURG, LIVES AND WORKS IN PARIS AND RIO DE JANEIRO 1965年生於斯特拉斯堡, 現居住和工作於巴黎和里約熱內盧

一園六季

DOMINIQUE

González-Foerster’s cross-disciplinary practice encompasses film, installation, video, and various forms of collaborative work. She has a strong interest in modernist architecture and has made many works about Brazil and the particular characteristics of tropical modernism; as part of this spatial interest, she has also turned her gaze to gardens and landscape architecture. Gloria takes the Praça Paris, built in Rio de Janeiro in 1926 by the French urbanist Alfred Agache, as the landscape in question. GonzálezFoerster examines the absurdity of the French landscape aesthetic, with its penchant for formality and symmetry. In this tropical climate where vegetation flourishes, these aesthetic ambitions, which were often criticised in 17th century France for their 'tyranny over nature', are quickly undermined. González-Foerster 的 跨 學 科 實 踐 涵 蓋 了 電 影、裝 置、錄 像 與 各 種 形 式 的 合 作 創 作。她 對 現 代 主 義 建 築 有 着 濃 厚 的 興 趣,並 創 作 了 許 多 關 於 巴 西 和 熱 帶 現 代 主 義 的 作 品。作 為 這 種 空 間 興 趣 的 一 部 分,她 也 將 目 光 投 向 了 園 林 與 景 觀 建 築。González-Foerster 的 作 品《 Gloria》以 1926 年 法 國 城 市 規 劃 專 家 Alfred Agache 在 里 約 熱 內 盧 建 造 的 巴 黎 廣 場 為 中 心,討 論 鐘 愛 形 式 感 與 對 稱 性 的 法 國 景 觀 美 學 之 荒 謬 性。在 巴 西 利 於 草 木 迅 速 生 長 的 熱 帶 氣 候 中, 上 述 那 些 美 學 理 想 很 快 便 被 破 壞,而 這 些 理 想 也 曾 被 17 世 紀 的 法 國 評 論 家 批 評 「對 自 然 的 暴 政」。

90 91

Gloria,2008 單頻錄像,5分鐘 由藝術家及柏林 Esther Schipper 畫廊提供

GARDEN OF SIX SEASONS

Gloria, 2008 Single-channel video, 5'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Esther Schipper, Berlin


BORN IN 1944 IN CHARLESTON, LIVES AND WORKS IN LOS ANGELES / 1944年生於查爾斯頓,現居住和工作於洛杉磯

92

The artist is a leading practitioner of conceptualism who, since the early 1970s, has employed rule-based systems that interrogate the constructed nature of representation and the subconscious and intrinsic attachment of meaning to objects. Gaines’s systems emerged from his desire to

一園六季

CHARLESGAINES

93

remove the expressive ego from his painting. A variety of sources, from the map-like drawings and mandalas of Tantric Buddhist art, to the notions of indeterminacy in the compositions of John Cage, have contributed to his application of sets of rules in order to realize forms. Gaines’s ‘Numbers and Trees’ series depicts various forms of trees, exposing the representational underpinnings and frameworks of image making, a model that Gaines has consistently employed in his critique of systems and representation consistently for five decades.

Numbers and Trees: Central Park Series II: Tree #7 Laurel, 2016 Acrylic sheet, acrylic paint, and photograph Courtesy the artist and Hauser & Wirth

數與樹:中央公園系列之二,樹 #7,月桂,2016 亞克力板、塑膠彩及攝影 由藝術家及 Hauser & Wirth 畫廊提供

GARDEN OF SIX SEASONS

生 活 於 洛 杉 磯 的 藝 術 家 Charles Gaines 是 觀 念 藝 術 的 重 要 實 踐 者。自 1970 年 代 初,他 便 在 作 品 中 運 用 既 定 規 則 以 質 疑 表 象 的 構 建,以 及 潛 意 識 附 加 在 物 件 上 的 直 覺 意 義。 透 過 這 一 創 作 方 式,Gaines 意 在 移 除 繪 畫 中 的 自 我 表 達。 地 圖 式 的 繪 畫、恆 特 羅 佛 教 藝 術 的 曼 陀 羅、John Cage 作 曲 中 的 不 確 定 性 都 指 導 着 他 在 繪 畫 創 作 中 的 規 則 制 定。 「數 字 與 樹」系 列 描 繪 了 不 同 形 態 的 樹 木,並 以 此 揭 露 表 象 的 基 礎 和 圖 像 生 產 的 框 架 ——50 年 來,Gaines 持 續 在 他 對 系 統 及 表 象 的 批 判 性 思 考 中 運 用 這 一 模 式。


張恩滿

95

Snail Paradise: Preface, 2019 mixed media, video, 3 traditional men’s rear open pants with embroidery, 3'25" Courtesy of TKG+

CHANG EN-MAN

94

非 洲 大 蝸 牛 於 大 航 海 時 代 由 東 非 跨 越 印 度 洋,抵 達 新 加 坡。上 世 紀 三 十 年 代, 它 從 新 加 坡 被 帶 往 台 灣,自 此 成 為 危 害 台 灣 農 業 的 入 侵 物 種,也 成 為 夜 市 小 吃「炒 螺 肉」中 不 敢 道 明 身 份 的 主 角。作 為 台 灣 早 期 貧 苦 家 庭 的 食 材,蝸 牛 至 今 仍 被 保 留 在 台 灣 原 住 民 的 餐 桌 上 —— 這 亦 是 原 住 民 後 代 的 藝 術 家 開 啟 此 一 創 作 系 列 的 起 因。在「蝸 牛 樂 園」系 列 中,張 恩 滿 檢 視 並 探 索 食 物 的 歷 史、 文 化、階 級 與 品 位 脈 絡。《蝸 牛 樂 園 —— 前 導 篇》裡,一 只 非 洲 大 蝸 牛 緩 慢 爬 行,它 留 下 的 黏 液 痕 跡 勾 勒 自 身 的 歷 史 路 線,及 其 所 貫 穿 的 社 會 的 地 理 紋 樣。 張 恩 滿 借 用 母 親 家 鄉「大 鳥 部 落」(pacavalj) 男 子 傳 統 褲 片 的 樣 式,將 蝸 牛 料 理 中 的 植 物 設 計 為 刺 繡 圖 騰,以 此 形 式 書 寫 地 方 及 世 界 的 歷 史 片 段。

BORN IN IN 1967 IN TAITUNG, LIVES AND WORKS IN TAIPEI / 1967年生於台東,現居住和工作於台北

一園六季

During the colonial era, the African giant snail (Achatina fulica) migrated from East Africa to Asia, arriving around the 1930s to Taiwan. Since then, it has become both an invasive species endangering Taiwanese agriculture and the main ingredient of a popular night market dish of ‘sauteed escargot’. As a source of food of early Taiwanese poor households, snails remain on the dining tables of Taiwanese indigenous people to this day — the reason why Chang, who is indigenous herself, created this series of works, examine the implications of history, culture, class, and taste in food. In Snail Paradise: Preface, an African giant snail crawls slowly, leaving a trail of slime that traces its historical trajectory. Chang borrows from the patterns found on male trousers from Pacavali — the homeland of the artist’s mother — and designs embroidery totems based on the plants used in snail cuisine, a form of transcription of local and global historical episodes.

蝸牛樂園-前導篇,2019 複合媒材、影像、三組傳統男 子刺繡後 敞褲片,3分25秒 由 TKG+ 提供

GARDEN OF SIX SEASONS


一園六季

WING PO SO 蘇詠寶

Tea leaves are cut into small squares, composing passages of colours, leaf veins, grains, and pores. They are made to be hung in the air, in order to embrace the flow, the wind, words and music. 這件作品中,茶葉被剪成統一的小方塊,組成一段段關 於色彩、葉脈、顆粒與毛孔的詩篇。它們被懸掛於空中, 擁抱着風、文字及音樂的流動。

A Piece of Tea, 2017–2020 Broadleaf holly tea leaf, cotton gauze Courtesy of the artist

96

一篇茶,2017–2020 苦丁茶、棉紗布 由藝術家提供

最美麗的傳統,2016–17 單頻錄像,5分22秒 由藝術家及巴黎 Mor Charpentier 畫廊提供

1963 年,在 克 斯 騰 伯 斯 植 物 園 建 立 50 週 年 之 際,這 座位於南非開普敦的國際植物園委託拍攝了一系列 影 片 來 記 錄 植 物 園 的 歷 史、開 普 植 物 王 國、週 年 慶 典 上 的「民 族」舞 蹈、殖 民 征 服 的 鬧 劇、以 及 國 際 植 物 學 家 的 到 訪。影 片 中 主 要 的 科 學 家、到 訪 者 等 角 色 都 是 白 人——唯 一 出 現 的 非 洲 人 則 皆 為 勞 工。花 卉 被 視 作 是 中 立 且 被 動 的,直 到 1980 年 代 末,它 們 都 被 排 除 在 抵 制 行 動 之 外,因 此 植 物 民 族 主 義 與 花 卉 外 交 便 在 國 內 和 國 際 上 不 受 約 束 地 發 展 了 起 來。 這 些 影 片 自 1963 年 以 來 便 從 未 露 面,後 被 藝 家 在 植 物 圖 書 館 的 地 下 室 中 尋 得。作 品 中,演 員 Lindiwe Matshikiza 將 自 身 置 入 這 些 意 義 豐 富 的 圖 像 之 中; 她 身 處 這 些 檔 案 影 像 之 內,並 與 它 們 直 接 對 峙,藉 此 進 一 步 挑 戰 着 歷 史 與 檔 案 本 身。

GARDEN OF SIX SEASONS

The Fairest Heritage, 2016–17 Single-channel video, 5'22"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Mor Charpentier, Paris

In 1963, on the occasion of the 50th anniversary of the founding of Kirstenbosch, the national botanical garden of South Africa in Cape Town commissioned a series of films to document the history of the garden, the Cape Floral Kingdom, and the jubilee celebrations with their ‘national’ dances, pantomimes of colonial conquests, and visits of international botanists. The films’ protagonists of scientists, visitors etc. are all white – the only Africans featured are labourers. Considered neutral and passive, flowers were excluded from the boycott until the late 1980s and so botanical nationalism and flower diplomacy flourished unchecked at home and internationally.

97

URIEL ORLOW

The films have not been seen since 1963 and were found by the artist in the cellar of the library of the botanical garden. Orlow collaborated with actor Lindiwe Matshikiza who puts herself and her body in these loaded pictures, inhabiting and confronting the found footage and thus contesting history and the archive itself.


Our home is too small for you, 2017 Terracotta, clay figurine Courtesy of James and Christine Boyle 我們的家容不下你,2017 赤土、黏土小雕像 由 James Boyle 及 Christine Boyle 提供

98

The work consists of two sets of support typically seen underneath a flowering pot being put on top of each other. A clay figurine, which ‘lives’ on the base and can be seen bending over and reading a book, is a typical character in southern Chinese penjing. These figurines support a lion head in red clay, a pot bottom decoration bought by the artist in Bologna, Italy. A lion head symbolises authority, power, and exoticism, and is thus not welcomed by the elders in the artist’s home, who respect and follow Chinese feng shui and traditional aesthetics. In this sense, Yeung positions the lion head together with Chinese delights, two most basic and humble objects in gardening, to create a sculpture by itself that implies an interaction of different cultures, aesthetics, established values, and power relationships.

一園六季

TREVOR YEUNG楊沛鏗

《我 們 的 家 容 不 下 你》由 兩 組 園 藝 中 常 見 的 花 盆 墊 腳 相 互 托 疊 而 成。居 於 底 座、俯 身 讀 書 的 黏 土 人 偶 呈 現 出 中 國 南 方 盆 景 中 常 見 的 人 物 意 像; 而人偶所承托的赤土獅頭則是楊沛鏗購於意大利 博 洛 尼 亞 的 一 組 盆 底 裝 飾 之 一。象 徵 權 威、力 量 與 異域的獅頭在遵從中國風水與傳統美學的藝術家 家 中 不 獲 長 輩 的 歡 迎。於 是,透 過 將 獅 頭 與 中 式 意 趣 結 合,楊 沛 鏗 將 兩 組 園 藝 美 學 中 最 基 礎、卑 微 的 物 件 擺 置 為 一 件 隱 含 不 同 文 化、審 美、既 定 價 值 和 權 利 關 係 的 獨 立 雕 塑。

99

HUNG FAI 熊輝

The work depicts a horizonless landscape of weeds, potentially a marsh or a land on fire. The artist's works entail a series of experimentations and transformations, and through deconstructing the principl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ink painting, he extends its possibilities.

Wild Grass XVI, 2019 Ink on paper Courtesy of the artist 野草之十六,2019 水墨紙本 由藝術家提供

GARDEN OF SIX SEASONS

作品描繪了一道沒有地平線的風景,可能是沼澤,亦可能是一片 燃燒的土地。藝術家的作品經實驗、轉化並透過解構傳統水墨 媒介的元素來賦予其新的可能性。


Exhibition Venue Partner

Garden of Six Seasons

展覽場地贊助

一園六季

Garden of Six Seasons is a precursor to the Kathmandu Triennale 2077 (Artistic Director: Cosmin Costina , Curators: Sheelasha Rajbhandari and Hit Man Gurung).

Partner Institution 合作機構

「一園六季」為「2077加德滿都 三年展」的序章(三年展藝術 總監康喆明,策展人 Sheelasha Rajbhandari、Hit Man Gurung)

The works of Izmail Efimov, Britta Marakatt-Labba, and Pavel Mikushev have been included with the crucial curatorial advice and support of Anders Kreuger Izmail Efimov、Britta MarakattLabba 及 Pavel Mikushev 作品 由 Anders Kreuger 提供策展建議 及支持

Media Partners 合作傳媒

Curated by Cosmin Costina 康喆明 策劃

Exhibition Managers & Assistant Curators 項目經理

Supported by 贊助

Executive Director/Curator 執行總監 / 策展人 Cosmin Costina 康喆明

Catalogue Editors 出版物編輯 Qu Chang 瞿暢 Jason Chen 陳子岳

Deputy Director 副總監 Claire Shea 謝清

Design 視覺設計 Wkshps

Para Site 地舖空間由 Shane Akeroyd 慷慨支持 並獲以下機構支持

TEAM 團隊

及助理策展人 Celia Ho 何思穎 Joyce Mak 麥加縈

Para Site’s new ground-floor space is kindly supported by Shane Akeroyd.

Additional support by

Charlotte Lafont-Hugo Megan Yu-Hua Lan 藍鈺樺 Wendy Lee 利宛虹 Cecilia Lei 李善桐 Joanna Lisiak Sanjeev Maharjan Jagdish Moktan Meghann O’Brien Iheanyi Onwuegbucha Christodoulos Panayiotou Joseph Pang 彭若書 Pooja Pant Apoorva Rajagopal Luis Romero Mary Sabbatino Dr. Santos Shakya Dipti Sherchan Shraddha Shrestha Simon Soon 孫先勇 Ana Maria Tavares Ema Tavola Sangeeta Thapa Gilles Vanderstocken Valentine Willie Chris Wu 吳承桓 Trevor Yeung 楊沛鏗 Zhang Wei

We’d like to express our gratitude to the following individuals and organisations who provided crucial support and research for the exhibition: 我們在此對以下支持展覽的人士及 機構發出最由衷的謝意:

Pio Abad Sharareh Bajracharya Tobias Berger James & Christine Boyle Candice Brown Adrian Chan 陳子軒 Priyankar Chand Nicola Chu Myrlande Constant Maria Dombracheva Julija Fomina Galerie du Monde Marcos Gallon Jack and Kristi Garrity Akarin Gaw Inti Guerrero Dal Bahadur Gurung

Curator 策展人 Qu Chang 瞿暢 Curator of Education & Public Programmes 教育與公共項目策展人

Anqi Li 李安琪

Project Manager/Assistant Curator 項目經理 / 助理策展人 Fanny Chan 陳趣源 Project Manager/Assistant Curator 項目經理 / 助理策展人 Celia Ho 何思穎 Project Manager/Assistant Curator 項目經理 / 助理策展人 Joyce Mak 麥加縈 Communications Manager 傳訊經

理 Jason Chen 陳子岳

Gallery Manager 畫廊經理 Jenny Tam 譚蔚廷 Gallery Coordinator 畫廊助理 Kristen Lai 黎瑩瑩

BOARD 理事會 Chair 主席 Alan Lau Ka Ming 劉家明 Co-Vice Chair 副主席 Jehan Pei Chung Chu 朱沛宗 Co-Vice Chair 副主席 Mimi Chun Mei-Lor 秦美娜 Treasurer 會計 Bonnie Chan Woo Tak Chi 胡陳德姿 Secretary 書記 Sara Wong Chi Hang 黃志恒 Nick Adamus Shane Akeroyd Kurt Chan Yuk Keung 陳育強 Alan Y Lo 羅揚傑 Mina Park GLOBAL COUNCIL 環球協會 Shane Akeroyd Jehan Chu & Nydia Zhang Inna & Tucker Highfield Vanessa Ying Xu Virginia Yee FOUNDING FRIENDS 始創好友 Mimi Brown & Alp Ercil Burger Collection, Hong Kong Stephen Cheng CMBB Cultural Organization David Zwirner Gallery A. Gaw Mimi & Chris Gradel IEs Collection Alan Lau Wendy Lee James Lie Edouard & Lorraine Malingue Stefan Rihs Sunpride Foundation Honus Tandijono FRIENDS 好友 Nick & Cordula Adamus-Voegtle Christine & James Boyle Rachel Catanach & David Boyce Lawrence Chu Jane Debevoise William Lim, CL3 Dr. Ingrid Lok Elaine W. Ng & Fabio Rossi Kiri Sinclair Andres Vejarano & Kee Foong Bonnie & Darrin Woo Yan Du COMMUNICATIONS PARTNER 傳訊夥伴


Para Site is Hong Kong’s leading contemporary art centre and one of the oldest and most active independent art institutions in Asia. It produces exhibitions, publications, discursive, and educational projects aimed at forging a critical understanding of local and international phenomena in art and society. Para Site 藝術空間為香港首屈一指的 當代藝術中心,亦是亞洲歷史最悠久、 最活躍的獨立藝術機構之一。成立宗旨 在透過展覽、出版刊物及教育項目等 活動,促進在地與國際間的對話,希冀 打造一個對當代藝術、社會現象提出 批判性論述及理解的平台。

Alongside artist fees to all participating artists, Para Site is offering medical and dental insurance coverage for Hong Kong artists in the exhibition, generously made possible by the following supporters: Katie De Tilly, Dave Chapman, Chantal Wong, Yuk King Tan, Crystal Chen, and those who wish to remain anonymous. 除了為所有參展藝術家提供薪酬,

Para Site 藝術空間亦為參展的香港 藝術家提供醫療和牙科保險,由以下 支持者慷慨支持:Katie De Tilly、 Dave Chapman,黃子欣、陳玉瓊、 陳晶,以及一位匿名善長。

The content of these activities do not reflect the views of the Government of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活動內容並不反映香港特別行政區 政府的意見

Para Site Art Space is financially supported by the Art Development Matching Grants Scheme of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Para Site 藝術空間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藝術發展配對資助計劃」的資助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