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heng Kuo Portfolio

Page 1

環境 規劃設計與研究 作品集 Environmental Planning design and research Portfolio

郭博勝 Sam Po-Shang Kuo



環境 規劃設計與研究 作品集 Environmental Planning design and research Portfolio

郭博勝 Sam Po-Shang Kuo



4 成為沒有風格的環境規劃設計者 DESIGN MANIFESTOS

6 履歷 Curriculum vitae

研究 10 讓旅遊發展貼近地方脈絡:地方轉變過程中的永續性 Let Tourism Development fit into Local Context: Sustainability in the Place-changing Process

32 台灣流動夜市的地方智慧:與模式語言的對話 Local Wisdoms of Flowing Night-Market in Taiwan: A Dialogue with Pattern Language`

規劃設計 50 脫貧、永續與負責任的旅遊:

雲南香格里拉納帕海濕地保護區納帕村旅遊規劃 與家戶接待空間設計 Sustainability and the Responsible Tourism:Tourism Planning and Local Host Space Design for Tibet Villages around Shangri-La Wetlands

68 羅東三星(台九線以西)平原鄉村區再發展綱要規劃案 Strategy Planning for Rural Re-development

100 旅行的速寫 : 廣場、公園與活動 Sketching during Traveling: Squares, Parks and Activities

1


2


3


成為沒有風格的環境規劃設計者 DESIGN MANIFESTOS

摘要 我會成為現在的我,是因學習過程中 (學業論文、研討會論文與環境規劃與 設計實習課),遇到了這些、那些地方 與地方的人(甚至更遠的它處的人們所 寫的文章),以及有形或無形的事物相 互碰撞下(如同夜市的彈珠台)所形成 的。 環境的規劃與設計與一個資訊系 統的開發,兩者常要面對的是 Herbert Simon 所謂「半結構化」的決策問題。 案子的成功與否,還需要專業者擁有的 規劃經驗 與知識,與用戶們的經驗脈絡 結合。 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的畢業專題 --「開 刀房手術排程決策支援系統」的開發過 程中,我負責資訊系統的規劃與分析 (system planning and analysis) 工 作。 當時的我,即必須對系統的使用者們 (護理人員與醫師)進行訪談,從中得 知萃取出關於手術房使用的「規則」與 「知識」。 研究所時期受到了劉可強、王鴻楷、 畢恒達與夏鑄九老師們課程,開啟了我 於環境規劃與設計領域的窗戶,也再次 確認了規劃與設計倫理上,對於使用者 (及其環境脈絡)的尊重(劉 &Hester ,2001),對於設計實踐而言意義重大。 畢老師「環境心裡學」課堂中所介紹的 4

「使用後評估」概念,則提醒規劃設計 者需要回過頭去察覺自己所設計過的空 間、觀察使用著的行為與自身設計意圖 之間的落差。如此形成一個迴圈,設計 者從中得到經驗與反省。 設計師們總喜歡類似以「宣言」的 方式來總結自己對於設計、對於身為規 劃設計者的自己,提出看法。我期待我 的「作品」是沒有特定風格的,它意味 著端看我在過程中「遇到」(encounter) 了什麼樣的人與地方而決定。 在碩士論文的書寫過程中,我需要 面對旅遊這個社會力量與地方之間的關 係。不同于傳統的旅遊地理學研究,視 地方為封閉的實體(Crang, 2004),旅 遊被看做是作為外來者(outsider)的觀 光客,¬ 侵犯了原本純潔的地方。 相 反 地, 當 代 從 事 旅 遊 研 究 的 地 理 學 者, 強 調 以「 相 遇 」 這 個 概 念 (encounter)(Simonsen, 2008) 與 (Oakes, 2005),重新看待旅遊與地方 間的關係。旅遊,可以是不同背景的人 們在時間與空間中的彼此交匯。在此 概念底下,地方被視為是具有開放性 地存在,它強調了了不同的差異群體 (differential actors) 在 過 程 中 相 遇, 雙 方 因 此 能 夠 回 頭 審 視 自 己(Veijola, 2006),不同的知識能夠交流分享。


於是,地方,是本地與外來力量互動 下而生成,永遠在路上(on the road) 而尚未完成。 對我來說,也許我們談參與式規劃, 即是在規劃設計過程中創造「相遇」的 機會,讓專業者與人們的知識(及其環 境脈絡)交匯與互動。規劃或設計所落 實的地點,因此永遠有新的可能性。

參考 1. Crang, M. (2004). Cultural Geographies of Tourism. In A. A. Lew, C. M. Hall & A. M. Williams (Eds.), Blackwell companions to geography. Malden, MA: Blackwell Pub.

255 p.). Aldershot, England ; Burlington, VT: Ashgate. 4. Veijola, S. (2006). Heimat Tourism in the Countryside: Paradoxical Sojourns to Self and Place. In C. Minca & T. Oakes (Eds.), Travel in Paradox: Remapping Tourism (pp. 77-96). Oxford: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5. 劉可強與 Hester, Randolph T. Jr. (2001).,「一個關於地方智慧的對話」, 建構多元的地方環境論文集,臺北:行 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2. Oakes, T. (2005). Tourism and Modern Subjects: Placing the Encounter between Tourist and Other. In C. Cartier & A. Lew (Eds.), Seductions of Place (pp. 36-55). London: Routledge. 3. Simonsen, K. (2008). Place as Encounters: Practice, Conjunction and Coexistence. In J. O. Barenholdt & B. Granas (Eds.), Mobility and Place : Enacting Northern European peripheries (pp. xvi, 5


學歷

工作經驗

1. 2011 年,土木工程碩士,國立臺灣 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1. 2009 年,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 所夏鑄九教授大學部通識課程:「建築 概論」,課程助教。

關注 _ 旅遊地理學、規劃、鄉村發展 碩士論文 _ 從「我的家鄉變異鄉」到「新 故鄉」:東北角漁村的旅遊休閒空間生 產、在地回應與意義折衝。

2. 2008 年,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 所康旻傑教授大學部通識課程:「文化 地景與都市空間」,課程助教。

指導教授 _ 劉可強 2. 2005 年,企業管理學士,國立中正 大學資訊管理學系。 關注 _ 醫療資訊系統、臺灣文學與電影、 社區發展 畢業專題 _ 開刀房手術排程決策支援資 訊系統 3. 2000 年,高雄市立高雄高級中學。 關心 _ 運動、搖滾樂、物理學

3. 2007 年,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 所夏鑄九教授研究所課程:「建築與都 市理論」,課程助理。 4. 2007 年,8 月。「山仔後國際工作營 (陽明山美軍宿舍的保存與活化)」, 主辦單位: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協辦 單位:山仔後文史工作室、西雅圖華盛 頓大學地景建築系、國立臺灣大學建築 與城鄉所、實踐大學建築系。 5. 2007 年,7 月到 12 月。「宜蘭縣羅 東 - 三星 平原鄉村區再發展綱要規劃」 (宜蘭縣政府委託),財團法人臺灣大 學建築與城鄉研究發展基金會 _ 宜蘭工 作室。 6. 2006 年,8 月。「縣級鄉村風貌綱要 規劃國際工作坊 參訪手冊」,主辦單位: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承辦單 位:國立台南藝術大學。

6


學術會議

其他座談與經驗分享

 1. 2010 年,9 月。「從觀光客的凝視到 在地人自我審視:地方變遷過程中的永 續性」,發表於第七屆環太平洋社區設 計研討會,「永續地景,永續社區」, 2010 年 9 月 11 到 14 日,淡路島景觀規 劃與園藝學院,日本兵庫大學。

1. 2008 年,「旅行浪潮下的另一種 路徑 —《墨西哥負責任生態旅遊分享 會》」(吳若瑩、郭博勝、陳芃伶、顏甯、 魏巧蓁),9 月 20 日于「雲林故事館」; 9 月 27 日于「宜蘭原住民社區大學」; 11 月 9 日於「永和小小書房」。

2010, 09, “From tourist gaze to Local People’s Scrutinizing Their Place: Sustainability in the Place-Changing Process Triggered by Tourism”, Paper presented at the 7th Conference of the Pacific Rim Community Design Conference, “Sustainable Landscape, Sustainable Community” September 11-14, 2010 at Awaji Landscape Planning and Horticulture Academy, University of Hyogo, Awaji-shima, Japan. 2. 2008 年,5 月。「臺灣流動夜市的『地 方智慧』:與模式語言的對話」(共同 作者:張靜今),發表於第 39 屆「環 境設計與研究協會」研討會,「連結差 異 / 定義行動」,2008 年 5 月 28 日到 6 月 1 日,維拉克魯斯,墨西哥。 2008, 05, “‘Local Wisdoms’ of Flowing Night-Market in Taiwan: A Dialogue with Pattern Language” (co-authored with Chang, Ching-Chin), Paper presented in EDRA (Environmental Design Research Association) 39th Conference, “Linking Differences/ Defining Actions” May 28June 1, 2008 at Veracruz, Mexico.

2. 2006 年 12 月,「頭城鎮外澳社區觀 光議題探討與策略行動」(張靜今、郭 博勝、餘馥君、吳佳穎),發表于「宜 蘭地區漁村及休閒農漁業區發展座談 會」,宜蘭蘇澳無尾港社區活動中心。

獎助與獲獎 1. 2011 年,八月。署長王進旺頒發「行 政院海岸巡防署獎狀」,事由:于服役 期間績效優良足為表率特頒獎狀以資嘉 勉。 2. 2008 年,6 月,「默墨踏落山:向墨 西哥學習『負責任的生態旅遊』」(台 大城鄉所 吳若瑩、郭博勝、陳芃伶、顏 甯、魏巧蓁),行政院青輔會青年國際 參與行動計畫補助。 3. 1997, 1998, 1999 年。高中運動會參 加一千六百公尺接力賽,分別獲得金 牌、銀牌與銅牌;3000 尺獲第五名。

語言能力 台文(流利)、中文(流利) 英語(能夠理解廣泛的文章與議題並表 達自身的想法):全民英檢中高級,換 算約電腦託福 223 分。

7


8


9


讓旅遊發展貼近地方脈絡:地方 轉變過程中的永續性 Let Tourism Development fit into Local Context: Sustainability in the Place-changing Process

摘要 外澳社區是位於臺灣東北角的漁村,被 山與海所夾抱著。這篇論文終將討論地 方居民在近五年內日常生活中所面對的 情況:旅遊發展作為一外生的社會力量 (exogenous social force),它如何改變 漁村的空間與地景;地方人們如何開始 面對這個狀況,由內部演繹出對應的再 發展方案。 本文章的關乎永續性與旅遊發展 之 間 的 關 係(sustainability and tourism development) 而 非 進 行 關 於 永 續 旅 遊 (sustainable tourism)的討論,後者傾 向于去定義與提出好的實踐方案。作者 並非將旅遊發展視為中性的力量,而是 語意、政治與倫理上交織的領域。是故 考慮旅遊發展從哪裡來(是誰所構想、 是誰的觀點)以及旅遊發展朝向何方 (為了誰而做),是非常要緊的。一個 全面性的討論永續性的視角,即需在上 述的問題的基礎上分析旅遊發展與地方 之間的關係。 此案例呈現了由外生力量(公部門 的旅遊計畫與外來的民宿業者)所促發 的旅遊發展力量,不僅投射異國風情的 地理想像於外澳,亦在實質空間的層次 上進行營造與渲染。這些動作為外澳漁 村帶來了社會、文化與環境的衝擊。以 旅遊為名的發展態勢,或多或少跟地方 的環境是脫離的存在。 10

也因為旅遊發展快速而動態的影響 了在地社區,它反倒是提供了一個「新 的脈絡」,在期間人們產生反思與自身 意識。本文也看到地方人們藉由連結自 身對於環境的理解與想像,打造符合地 方的再現策略(local representation); 以及人們也從自身的文化元素中著手, 進一步復興(revitalize)了傳統的捕魚 方式。借著改變旅遊模式,將其放入在 地的環境與文化的脈絡當中,地方居民 經濟與文化方面接獲得了支撐的可能。 期望本論文所討論的旅遊與地方之關係 夠提供規劃專業者再處理旅遊相關議題 時,有一定的參照與啟示。


ABSTRACT The community of Wai’ao, a fishing village, is located in the northeast corner of Taiwan’s coast, sandwiched between mountains and ocean. I would like to discuss the situation that the local people have faced in daily life during the past five years: Tourism development as an exogenous social force and how it is changing their village; how locals in turn have begun to confront tourism; and the chances of place re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is about sustainability and tourism development rather than sustainable tourism, the latter mainly focuses on the need to define and prescribe models of good practice. I treat tourism development not as a neutral force but as a semantic, political and moral minefield. So, it is important to consider from where (whose standpoint) the development is conceived and to where (to whom) it is done. A holistic view of sustainability is necessary to exa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local place. This case shows how tourism development, triggered by the exogenous forces -tourism projects conceived by public sectors and B&Bs run by outsiders -- from the beginning not only projects exotic

geographical imaginations onto, but also rearranges the physical space in Wai’ao. This brings social, cultural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s upon the village. It reveals that the thinking of tourism in the name of development is more or less isolated from the local environmental realities. Because tourism development dramatically impacts the local community, it provides a new context in which people can be reflexive and become self-aware. The present paper shows that locals generate tourism from the inside, by actively linking their understanding of the environment (constructing the representations based on local imagination) and adopting elements of culture (revitalizing traditional fishing) for tourism. By adapting tourism models to fit into the context of local culture and environment locals can both bolster their economy and sustain their culture. I hop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local people and tourism this paper explores can provide some implications for planners facing tourism issues.

11


1. 文獻回顧與案例背景 1.1 旅遊與地理的想像 在討論到旅遊的構成要素時,日本學 者 Ishihara(2000, p.135)1 提出,旅遊 包含了從事旅遊相關行為的「觀光客」 (tourists)、接納觀光客的「目的地」 (destinations)以及種種相關的「媒介」 (medias),其仲介了觀光客與目的地 之間的關係。此外,他還強調了行塑媒 介背後之機制(mechanisms)所扮演的 角色,其影響了觀光旅遊的目的地如何 呈現(給觀光客所感知)。通常一個地 方之意象(place image)有其背後的機 制所生產,如 : 峇裡島、夏威夷總給人 們關於「熱帶」與「熱情」的想法;這 些機制可能是旅遊雜誌上的吸引人的文 字、照片,或政府等公部們所贊助的旅 遊廣告等。 一旦本來普通的地方成為了目的地, 它不可避免的牽涉到了「地理的想像」 (geographical imagination); 其 簡 言 之意味著下述的過程:「我們理解世界 的方式,以及我們如何再現之以為了向 他人呈現」Massey(1995, p.41)2。由 此可見我們必需將旅遊視為地方 / 自然 如何被再現與詮釋的活動,並關切堆 動這些活動背後的競爭力量(the ways in which tourism is a contested activity and that the field of tourism must be as concerned with the nature of representation and interpretations as describing a reality)

1.2 觀光發展與永續性 對「旅遊發展」感興趣的學者,傳統上 都會問兩個問題:為何旅遊發展在某地 發生與成長?發展為何被鼓勵呢?對於 旅遊發展的解釋,主流論點是單向度的 思考:認為發展是關於經濟利益,因旅 遊消費有創造收益的能力。這樣的觀點 在包含臺灣在內的許多國家,普遍為 人所接受,我們可以看到旅遊被時為區 域 經 濟( 再 ) 發 展 的 策 略 工 具。 但 如 Sharpley(2004)3 所言,可惜的是這個 12

1. Literary Reviews and Case Background 1.1 Tourism and Geographical Imagination In regard to what constitutes tourism, a Japanese scholar Ishihara (2000, p.135)1 comments that the fundamental elements are: the tourists who the act the related behaviors, the destinations which embrace them, and the related medias that intermediate the former two. Furthermore, he points out the importance of wide-ranging mechanisms shaping such media because different forces produce different media, which will further affect how the place as destination presents to outsiders/tourist/visitors. For example, usually a place image comes into our mind when we think of Bali or Hawaii (tropical, amorous, etc). There are mechanisms, ranging from government sponsored tourism advertising campaigns to tourism magazines, which shape the image of the place. As ordinary place becomes destination, it inevitably involves the operation of ‘geographical imagination’. This term have been adopted as shorthand for these processes:’ the way we understand the geographical world, and the way in which we represent it, to ourselves and to others’ (Massey, 1995,p 41)2. Therefore, we should notice that the ways in which tourism is a contested activity and that the field of tourism must be as concerned with the nature of representation and interpretations as describing a reality (of place).

1.2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Sustainability Scholars interested in tourism development traditionally ask two questions: Why is tourism growing in place? And why is development being encouraged? The dom-


單一面向的經濟思考,多忽略了旅遊是 件長期而言,對一地方的社會文化與社 區發展的影響,有重要的貢獻(無論是 正或負面)。 近來當面對旅遊發展的議題時,學 者們開始將「永續性」的概念納入,逐 漸形成一個較為整體性的視野(a more holistic view)。研究者特別感興趣,能 否在達到發展目的的同時,亦能減緩對 地方所造成的潛在衝擊。除了經濟的單 一向度外,環境、社會與文化層面的原 則,亦要被納入旅遊發展的考慮當中。 如發展過程所牽涉到的「未來性」(關 注長期持續下來環境的承載力)與「公 平性」(關注資源使用與獲取的平等機 會),即是基本的原則。而關於在地獨 立性、發展掌控權以及社區參與等議 題,是當前研究旅遊發展(與其目的) 的學者們專注之所在(可見 Pearce et al., 19894; Sharpley, 20045; 與 Mowforth & Munt, 20036)。 如同 Adams(1990, p.4)7 提醒我們, 「旅遊發展並非中性的字眼,而是一個 語意、政治與倫理上交織的領域」,研 究者如我不可避免的會處理到關於權力 (power)的議題,並且在研究過程中 提 出 如 旅 遊 人 類 學 Pedregal(2008)8 所問:旅遊發展是「從哪裡來」(誰的 觀點、誰所構想),並且「朝向何處」 (為了誰而做)。如上的兩個問題,也 會反映在本研究所觸及的關於旅遊發展 過程與地方之間的關係上。

inate opinion toward/behind tourism development is one dimensional thinking; the benefits of which have largely been seen in economic terms, as in tourism’s ability to generate profit. In rural areas in Taiwan and other countries, tourism has been regarded as a strategic tool for redevelopment the regional economy. That kind of dominant thinking misses the potential contributions of tourism for long-term social, cultural and community development, as Sharpley (2004)3 points out. Recently scholars have taken sustainability into consideration when tackling developmental issues – a more holistic view than what came before. The question of sustainability has been recognized. Researchers are particularly interested in the ways of achieving development while mitigating potential adverse impacts. Some criteria or principles embracing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sustainability have been proposed, such as the concerns for environmental, social, economical and cultural sustainability;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futurity (focusing on long-term capacity for continuance of environment), and equity ( focusing on fair and equitable opportunities for access to and use of resources for all members).The development objectives with regard to the self-reliance, control, and participation of community are also a focus of current research (see Pearce et al., 19894; Sharpley, 20045; and Mowforth & Munt, 20036). Tourism development is not a neutral term, as Adams (1990, p.4)7 reminds us, but ‘a semantic, political and indeed moral minefield’. Keeping this in mind, I inevitably deal with the issue of power and continually ask: from where (whose standpoint) is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conceived and to where (to whom?) is it done(Pedregal, 2008)8. The moral mine13


1.3 案例背景 圖一 因右側烏石港興建後的 「突提效應」所長出的 外澳沙灘 Fig. 1 The beach in Wai’ao generated by the reconstructed harbor on the right side of picture, and the village is sandwiched between mountains and the Pacific Oceans.

圖二 左:外澳位於在台灣的 東北角海岸; 右:日據時期地圖呈現 出此區域背山面海的環 境關係 Fig.2 Left: the related geographic position of Wai’ao. Right: an old map draw by Japanese reveals the surrounding

本文討論的社區是位於臺灣的東北角海 岸的小漁村:外澳(名字中的澳,是一 個小海灣的意思),它背山而面對著太 平洋,擁有天然的地理條件。人們過去 是居住於山上,在 1970 年代才搬到山 腳下居住,至今仍有古道小徑通往過去 所居的舊聚落。今日的外澳約有 1200 人,多數的年輕人前往大都市工作,留 下中高年齡的人口,以從事務農或漁撈 為生。被山海所夾抱的地理條件,影響 了外澳的經濟與傳統。 研 究 的 資 料 搜 集 大 約 是 從 2006 到 2010 年的觀察,而研究的分析與詮釋 並非僅是研究者我的中性客觀立場,而 是混和了我的參與觀察與田野報導人 的觀點(近 20 人)。所分析的資料來 源包括:旅遊相關網站、雜誌以及風景 管理處的旅遊規劃報告,從中可以看到 不同行動者(agents)對於旅遊,其所 說、所做的證據(evidence of what have different agents have said and done about tourism.)。

2. 漁村變身成觀光休閒的目 的地:從外而來的旅遊發展 2.1 浪漫的敘事與異國情調的地 理想像 從幾年前,第一家由臺北到外澳經營 民宿的外來業者開始就可以發現,他 14

field of which Adams speaks is regarding the judgment of value, the need to take sustainability into consideration in order to exa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local place. 1.3 Case Background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community, a fishing village, which is located in the northeastern coastal rural regions of Taiwan. There are pacific oceans in front of the village and mountains in the back. People used to live in the mountains and moved to the seaside plains in the 1970s. There remain old paths to the broken settlements in the mountains. Today, Wai’ao has nearly 1200 people, with most of its youth moving to the city to find work, leaving the middle-aged and elderly behind to find work at fisheries and as farmers. A household gains its mixed economic incomes, in different degrees, from doing both plantation and fishery jobs. The geographic location of the village – between sea and mountain – both influences their economy and their traditions. The data was collected based on a fouryear (2006-2010) observation. My interpretations and analysis are not a neutral objective view but blend with my participatory observations and interviews with reporters (about twenty persons). Materials also include websites, tourism magazines, advertisements and the Tourism Bureau’s


planning documents, which are taken as evidence of what have different agents have said and done about tourism.

2. Fishing Village Transformed to Destination: Tourism Development from the Outside 2.1 Romanticized Narratives and Exotic Geographical Imagination

們 以 不 同 於 在 地 人 的 方 式,「 看 」 待 地方,其反應在它們將對於地方想像 投射在文字的描述上(the geographical imagination it projected through narratives)。它使得地方不再是原本的 地方,海、山、浪、沙灘,都被覆與休 閒、觀光相關的意義,誘惑(seduce) 人們前來一遊 9。

About several years ago, an outsider from Taipei city found the beach and came here operating the first B&B in Wai’ao. It can be found that the mode of seeing place is different from the local residents, which reflects the geographical imagination it projected. In consequence, the place where oceans, mountains, waves and beaches meet are interpreted as symbols of leisure, recreation and tourism. Place seduces people to come and holiday9.

民宿網頁上 ,節錄出的浪漫化的 文 字 寫 者(www.sh-e.com.tw/journey1. htm):

Some romanticized narratives excerpted from the website ( www.sh-e.com.tw/ journey1.htm ):

拋開紛擾不已的春夏,推開「非凡」 天地的大門,氣溫是逾越的氛圍,海濤 是天賜的交響樂,沙灘是頑皮的地毯, 棕櫚葉是漫不經心的風扇 … 當然這是民宿營銷的文字,但透過 對自然的描繪與再想像:「海濤是交響 樂」、沙灘是毛毯」,它創造了一個遠 離世俗的海灘意象。以及實際上「棕櫚 葉」這個不是生長在此地的植物,亦被 使用來傳達「熱帶」(tropical)景象。 不 僅 是 文 字, 在 實 質 空 間 的 層 次 上,業者們亦將地理想像投注於實質空 間中。民宿經營者們無不致力於房間主 題(theme) 的 打 造, 同 時 拼 貼、 並 存 在 同 一 個 時 空 內 的 房 間, 包 括 了 如: 希臘米客諾思(Mykonos)、希臘愛情

圖三 某異國風情民宿的折頁 廣告 Fig.3 The advertisement of the exotic B&B

Push the anxiety of spring and summer aside.Open the “extraordinary” door of Heaven and Earth.The temperature is a cheerful atmosphere.The sound of the waves is God’s symphony.The beach a blanket of love,Palm leaves as fans. These words are the result of marketing, of course. By analogy of imagination in the lines depicting nature -- the sound of waves as symphony or beaches as smooth blankets -- it creates a traditional image of a beach getaway. In fact, palm trees are not even local to the area, and stand as direct evidence of the author’s desire to reshape the space as he imagines it should be. Meanwhile, the exotic B&B proprietors make efforts to construct the themes of the 15


rooms. There are totally different themes in a simultaneous time-space: Mykonos, Algina in Greece, and Bali Kuta Beach, Marseille, for example. It takes a lot of money to implement such geographical imagination onto physical space. In summer times, the local government holds festivals for tourism development, through which they seek to re-image the place of fishing village. In order to mold the ‘primitive style’, a marketing consultant company borrowed imagery from Southeast Asia countries, creating a ‘longlegged houses as iconic image…to let people perceive south Asia style.’

2.2 Disposing Space in the Name of Development 圖四 海邊的土地成為私人的 門禁休閒俱樂部

娜(Algina)、 峇 裡 島 庫 塔(Bali Kuta Beach)、法國馬賽(Marseille)等。

Fig.4

暑假時地方政府為了推動觀光發展, 進行了種種「再想像」(re-imaging)工 程。為了塑造其所宣稱的「南洋風情」, 此節慶所外包的私人整合行銷公司,在 沙灘上透過對於東南亞如印尼等地區的 「幹欄式」建築的想像,打造出「高腳 屋以作為指標意象 … 讓民眾可以感受 到不同 [ 于原本地方 ] 的南洋風味」。 這個「特色」其實是一種為了行銷的發 明,透過新的意象塑造,其策略正是「選 擇性的對地方原本的意象做選擇性裁切 (tailoring)」Hall(1998, p.118)10。 外澳社區地方逐漸在過程中,了成提供 了,山、海與沙灘的佈景。

The land of the seaside bought by the outsider constructing the gated club

圖五 海灘上由公部門委外經 營的旅客中心 Fig.5 Tourists center outsourced by a private corporation

16

In the name of ‘attracting more tourist trips, investment by private companies and stimulating regional prosperity,’ 11 the central government proposes a series tourism projects in the north-eastern coast. The tourism bureau rearranges the land-uses. The dike used to be a working space (for hanging fish and clothes) and a community space (for daily contacts and communication) for the residents, but the tourism bureau cleans the ‘rough dike,’ establishing the new ‘landscape trail’ and ‘viewing stage.’

2.2 以發展之名重整空間

A little further, there were strips of beach used to store fishing tools, trees functioning as windbreakers, peanut and vegetable farms: all have been turn down and replaced by ‘landscape trails,’ ‘bathing beaches,’ a ‘surfing area,’ and a ‘tourist center.’12

以發展的名義,「吸引更多觀光人潮、 業者投資與大型旅館的進駐以及帶動地 區經濟」 11,中央政府為東北角海岸 帶提出了一連串的旅遊計畫,並且透過 東北角風管處重整了地區的土地使用方 式。清除了原本作為放置漁業器具的沙 灘、部份天然生長的防風林、居民種有

Also, facing the seaside, an architectural spectacle of a building has been erected, around which palms have been planted to create the tropical atmosphere of our collected imaginations. Although this was built with public money, the work was outsourced to private corporations.


蔬菜、花生的田地,再將其劃分為「景 觀步道」、「海水浴場」、「遊樂區」 與「旅客服務中心」12 。海灘也重新規 劃成為游泳、衝浪與水上遊戲區。 矗立在路旁,靠海處的旅客服務中 心是一座奇觀建築。開口是金黃色的牆 面,面對著道路,以及種植了「棕櫚樹」 以形塑熱帶海洋的氣氛。儘管是屬於公 共建築,但風管處卻將它委外給私人企 業經營。 先前基於法令的規定,整個東北角 地區的主要土地使用屬於「景觀保護 區」,限制開發形式。但在此保護區內 的土地,近來卻在國家的安排下,允許 私人業者進行開發。 山頭建設了一個宛 如歐洲古堡的咖啡館 —「城堡」咖啡。 其從天而降,落在居民們種植果樹的山 頭。

2.3 非永續的衝擊 目前的旅遊量對於原本外澳的傳統土地 使用方姓造成了威脅,而且關於環境資 源衝突的可能性亦在增加。當地方的意 象,由傳統的農漁生產快速轉化為休閒 與度假的形象時,伴隨者越來越多的外 來者前來此地買地、蓋度假小屋,或經 營高階民宿。居民逐漸給取代掉了,尤 其是位於面海處的地方。結果是既有的 社區鄰里關係逐漸消弭,海灘與提防對 在地人來說似乎變成「陌生」的觀光飛 地(tourist enclave),與原本的日常生 活缺乏關連。原本的類似公共空間的所 在,成了私有化的觀光休閒空間。 簡言之,缺少地方參與由外生力量 (exogenous forces)所推動的旅遊發展 將 外 澳 分 隔 成「 兩 個 世 界 」, 部 分 居 民既憂心也憤怒的說著。這是「社會兩 極化」(social division)的不永續現象 (Mowforth &Munt , 2003)13,直接從 旅遊獲益的群體,以及在過程中被邊緣 化了的群體。

Most of the mountainous land to the west of the village belongs to Landscape Conservation Area, which confines the land-uses to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But the local government has permitted a private company group to develop on the mountains. As a result, a Castle Café/villa (resorts) rises into the sky high above where local people plant fruits.

2.3 The Impacts of Unsustainability The present state of tourism flux threatens the established and traditional patterns of land use, and increases the possibility of conflict over resources. As the image of place transforms from traditional fishing and agriculture to leisure and holiday, more and more outsiders come to Wai’ao, buying lands and constructing second homes or exotic B&B. They seem to be replacing the local residents, who are moving away from the seaside in greater numbers. As a result the community relationship is devastated, and for most local residents, the beach and the dike have become a ‘strange place’ (tourist enclave), something totally divorced from their everyday life. The once public space has been privatized by the introduction of tourist money. In brief, the development from exogenous forces without local participation split Wai’ao into ’two different worlds’, revealing the anger and worry about the un-sustainability of social division13. These include the increasing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beneficiaries of tourism (most of whom are outsiders) and those who are marginalized by it (most of whom are local residents) as well as the creation of social divisions of space, either of the tourist themselves or of those excluded from tourism.

17


3. 由內而生的旅遊發展實踐 圖六 人們共同合作以山上竹 子為材料搭建「我們的 寮」 Fig. 6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People joint together through bamboo

3.1 在地的反思與地方意識 外生力量的旅遊發展已對地方造成一定 的衝擊,然而它確實也提供了一個脈 絡,使人們產生反思與自我意識。例如: 有人們開始起來質疑那些由民宿業者或 政府機構所建構,那關於「熱帶」、「希 臘風格」的旅遊意象。 還有,有些在地人開始意識到因旅遊 所帶來在山上與海灘邊的生態變遷。這 些非常細微的生態改變,往往僅能靠著 熟忍於在地環境的人們來察覺(觀光客 來來去去總是並無法細緻的察覺到)。 對環境而有保育的看法逐漸是主要的關 心焦點。 旅遊帶來外來者前來地方,本地人、 外來者在此相遇。通常「如果不是陌生 人的出現,在地人們可能無法變得意識 到(become conscious of)對身為在地的 自 己 」(Veijola, 2006, p.83)14。 不 同 于臺灣本地遊客相機凝視物件,是海堤 上的種種異國風格民宿;一位比利時客 人反而將鏡頭朝向舊式民居的煙囪以及 漁港中的破船。如此的經驗帶給在地人 李先生思考與衝擊,引發他的反思:「就 是那麼不起眼的東西,他居然能夠去欣 賞它 !… 我們在地人反而對這些東西不 珍惜」,而覺得地方的人應該更珍惜地 方本來就用有的文化與環境。他也將這 樣的想法與其他人分享、討論。 兩位經營平價民宿的在地人告訴我,

18

3. Tourism Development Practice Generated from the Inside 3-1 Local’s Reflection and Self-awareness Tourism development triggered by exogenous forces impacts local communities; however, it is indeed a context in which people are reflexive and become selfaware. For example, some people begin to doubt that the geographical imagination (tropical south Asia or Greek style image) projected by exotic B&B and public sector is genuine. Further, the locals become aware of the subtle ecological changes in mountains and beaches due to increased tourism. Such changes are only experienced by residents who are acutely aware of their home environment – tourists do not notice. 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 gradually becomes a prime concern. Tourism brings new people to a place, where local people have encounters with them. There may be occasions where, ‘if it were not for the strangers, the locals would never become conscious of being locals’ (Veijola, 2006, p.83)14. This seems to be the case in Wai’ao, where a Belgian tourist/ traveler photographed local chimneys and


他們應該是要當「負責任的業者」,「需 要讓客人瞭解與喜愛我們的地方,這樣 最終人們才會愛惜它」。透過帶領遊客 進行生態解說,他們將自身的環境知識 傳遞給外來者。

3.2 建構地方再現 外生力量所主導的旅遊發展投射了浪漫 異國情調的地理想像於地方,而旅客則 被如此的意象所吸引。對在地人來說, 要從事旅遊產業變意味著人們需要照著 這樣的模式,需要打造昂貴的住宿空 間(所投入的可觀經金額並非人們可負 擔)以符合觀光客的期待。如果,人們 不願加入這樣的「惡性循環」中,則需 要試著思考,以建構符合在地期待的文 化與自然意象。 約從 2008 年開始,為了推動在地的 旅遊發展,農漁民與平價的民宿業者開 始組織起來。他們發現雖然地方居民對 於在地生產的農漁產品感到驕傲,但這 些事物與目前的旅遊發產業沒有連結。 在多次的會議討論後人們決定以「臺 灣藍鵲的天堂、吃現撈漁獲的故鄉」15 作為社區自我再現的意象,並且以這個 為基礎發展出串連山、海的游程;山上 的游程由社區長輩帶領,他們以前就居 住山上,對其自然花草與蟲鳥熟忍 。游 程的收入,可分享給社區中需要幫助的 老年人口使用。

an old-broken boat hung near the harbor. His behavior was not like that of domestic travelers, who would see no value in such things. Mr. Lee, a local, was particularly impressed: ‘That is just the featureless boat and chimney. But he appreciates them, to my surprise! We as locals don’t admire such things,’ said Mr. Lee (2010-4-27 interview). After that, he started to think that local peopl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existing culture and environment. He shared his ideas with others in the community. Two local people who run an ordinary B&B, said to me that locals should be a ‘responsible proprietor’, that is ‘locals should let tourists understand and like our place, in the end they will cherish the place’(2010-5-14interview Mr.Ching). They bring visitors to the mountains and explain its ecological systems, through which they diffuse their local knowledge to outsiders.

3.2 Constructing the Representation Based on Local Imagination Tourism development lead by exogenous forces projects romantic and exotic geographic imaginations on to place, which in turn motivates tourists to go. This can have dramatic impacts on locals, who may feel forced to cater to the expectations of 19


3.3 搭建「我們的寮」作為在地 的觀光裝置 在地居民為主所組成的休閒協會要求地 方政府必需改變其於暑假期間所舉辦的 節慶活動「必需給予社區空間」。自從 海灘被允許外來業者經營衝浪活動,海 灘與地方居民的關係已經改變了。夏 日,海灘空間擠滿了做日光浴的遊客 (人們付錢給私人店家承租陽傘與空 間)。人們看到了這樣的情況,而希望 打造一個,同時歡迎外來者與在地人免 費使用的「我們的寮」,鼓勵人們在此 相遇、交流。 「我們的寮」實際上是由兩種傳統 的棚子所構成,一種是海灘上用來放置 漁網的空間;另一種則是每到寒冬夜裡 居民捕捉鰻魚幼苗時用來休息的空間。 這個新的空間是社區有意識的將自身的 文化加以轉變以支持觀光與休閒活動的 證明。 用來搭建的材料主要是竹子。搭建 的過程有勞社區的長輩帶領,社區協會 的成員與隔壁村的年輕人都來幫忙共同 完成。 完工後人們在「我們的寮」前方豎立 了招牌。上面寫著「我們的寮是大家彼 此共同努力的結果,想要保留是大家集 體記憶中的樣子,是祖先的古老智慧。 白帶魚與紅心芭樂是我們的驕傲」。 成員鼓勵地方的年輕人前來經營這 個空間。空間內展示了傳統的捕魚方 式,牆上掛有介紹地方農產品的海報, 也販賣了地方農民所栽種的水果。有幾 次,空間成了教室,老漁民教導本地社 區孩童與外來的小朋友,關於傳統的漁 法與漁具製作的知識。

20

outsiders. Many, of course, can’t afford to build new structures in accordance with these expectations. If they don’t want to take part in such a ‘vicious cycle,’ they must take the initiative themselves and construct a genuine image of local culture and nature, and differentiate themselves from the projections of exogenous forces. About two years ago locals, including farmers and ordinary B&B owners, organized an association for local tourism development. Although they are proud of the fruits and sea foods cultivated by the unique mountain-sea environment condition, there is a weak link (or a gap) between current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their traditional industry (agricultural and aquatic productions). People collectively decided upon ‘Paradise of Formosan Blue Magpie, Hometown for On-site Aquatic Foods’15 as a local image to represent Wai’ao. And based on this image, they developed mountain and sea trips for tourists. The routes are guided by local elders who can transmit their environmental knowledge to visitors. Profits are shared by everyone in the community.

3.3 ‘Our Shed’ as Tourist Setting in the Beach The association has asked the local government to alter its summer festivals, arguing that ‘it should give a space for community’. Since the beach space has been given to outsider to run busine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ocals and it has changed. Now filled with tourists renting a space for sun bathing, beach space, in order to be used, requires money. In consideration of this fact, ‘Our Shed’ was conceived to be a free public space for outsiders and insiders, space that encourages social interactions


where everyone is on equal footing. This shed is actually comprised of two traditional types of sheds: one is for placing fishing nets, and the other is for fishermen to find refuge on the cold winter nights. ‘Our Shed’ is an example of how a community can mold its local culture to fulfill tourism and leisure uses. Bamboo was the primary material used for its construc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uilding was led by community grandfathers, with association members and young people from neighboring villages also lending a hand. After construction, they set a board in the front of it. The board said, ‘Our shed, is the result of efforts to preserve the original work places of our collected memory. It is imbued with our ancestor’s wisdom. Fish and guava are our pride.” Teenagers are encouraged to come and run the space. The traditional fishing tools of villagers are on display inside, and its walls are plastered with a wallpaper that exhibits the local fruit. It also sells the fruit planted by local farmers, as well as fishbased dishes. Moreover, the space is used as a classroom: old fishermen teach children from the community and other places how to make traditional fishing tools. 圖七 傳統漁法「牽鮕」轉化 成為可體驗的觀光休閒 活動,本地人與外地人 共同參與其中 Fig.7 The transformed traditional fishing for tourist activity bring the visitors and locals working together

21


22


23


3.4 復興傳統漁法 外澳漁村的傳統捕魚方式「牽鮕」已存 在上百年,過去,這需要整個村莊的人 力投入。但近年來,機械已近乎全面的 取代人工。然而,這隊於在地人們而言, 還是非常重要的集體記憶。因為旅遊, 有些老一輩的人們將它轉化為讓外來遊 客進行體驗的休閒活動。例如:借著修 改漁網的長度與寬度,使漁網更輕巧些 更適合人們參與。 通常會有一艘小船搭載著漁網的中 間 部 分, 將 漁 網 載 往 離 岸 的 方 向。 然 後,參與者分成兩組人馬各拉網具的兩 端。在地居民此時會教導人們拉引漁網 的方式,最重的是兩端點的力量於平均 協調。活動的高潮是人們慢慢的將整副 漁網完全拖上了沙灘上,看著網中的魚 群,見證彼此共同的體力付出。而根據 習慣,這些于獲需均分給所有參與者, 這是共同的勞動成果。 對於傳統漁法的創意轉化,人們從 活動中獲得部分收益(雖不多),也同 時改變了對於傳統的態度。他不再是屬 於沒有用的、陳舊的活動,轉化後的傳 統漁法賦予了新的意義,否則對於社區 年輕人來說他們可能一生中難有與此傳 統文化接觸的機會。這樣子看來,新的 「牽鮕」漁法,是一種「被復興的文化」 (Boissevain,1992)16。 值得一提的是,也因為社區中生代 成員見到長輩們的如此作為,人們希望 進一步為此成立文化保留協會,期望要 求公部們在沙灘空間上保有居民從事此 活動的空間。

3.4 Revitalizing the Traditional Fishing The village’s fishing tradition extends back over 100 years. In the past, fishing involved all of the villagers, but these days, that kind of fishing is gradually being replaced by machinery fishing. However, it is still important for them as a collective memory, representative of fishing village life. Because of tourism, local older people transform the traditional fishing to a kind of leisure activity for tourist’s experiencing. For example, by shortening the length and width of the net, it becomes lighter and easier to handle. The small boat takes the net to the inshore. Then, participants divide into two groups, sharing responsibility of pulling the net up. The locals teach tourists how to pull the nets properly, taking care to keep it balanced. The activity climaxes with the group pulling up a net full of fishes, after a lot of hard work. According to the custom, the final catch is shared by all who participated. Due to this adaptation of ‘traditional’ fishing, local people not only share in the financial profit that it brings but also change their attitude toward it. Rather than being a useless, antiquated activity, the transformed fishing has been infused with new meanings, particularly for young people who may otherwise find it difficult to connect with their culture. In this sense, it can be viewed as a ‘revitalized culture.’( Boissevain, 1992)16 It should be mentioned that local people have formed a Cultural Preservation Association recently, in order that they as a civic group may negotiate with public sectors and reclaim the beach space that used to be the territory for fishing.

24


4. 討論

4. Discussions

4.1 「人潮 = 錢潮 = 地方發 展」?

4.1 Does ‘Streams of People = Streams of Money=Local Development’ ?

隸屬中央政府的觀光局與地方鎮公所, 兩者皆認為透過公部門近幾年的旅遊節 慶活動舉辦,已成功的塑造外澳成新的 旅遊休閒意象,並且整個臺灣東北角區 域也成功的朝觀光發展的路徑走去。我 們可以同時在中央與地方層級所發行的 報 紙 上 看 到:「 人 潮 = 錢 朝 = 地 方 發 展」,如此像是口號似的宣稱與保證。 對於大多數社區居民而言,確實能感受 漸增的外來者(旅客、新的民宿經營者 與投資客)出現在地方「似乎」讓地方 繁榮不少;然而,在本地人與新來者之 間,還是在經濟與文化層面存在著斷裂 的鴻溝。大多數在地人確實無法主動地 連結上「發展」,而導致社會的兩極化。 外澳並不是單一的個案。對於旅遊發 展,再次將我們帶回最初的議題的癥結 點:發展是以誰的立場,又是為了誰而 來。

4.2 旅遊發展,從何而來、欲往 何處 ? 公部門所推動旅遊發展背後的意識型 態,是所謂的「現代化理論」(Sharpley, 2004, p.305-326)17 所主導。發展,被 認為是成長所推動之經濟利益擴散的 結果(as a result of economic benefit that diffuses from growth impulse)。 為 了 區域經濟再發展,有些「點」(growth poles)被選定與建構。 旅客人次的量化與統計,是上述理 論衡量發展是否成功的工具,就這點來 看, 我 們 可 以 說 外 澳 是「 成 功 」 的。 雖「整體」來看,地方的收益無庸置疑 是增加的,但大多數的收益是新的外 來疑入者所佔有,而與原本居民較無關 聯。旅遊發展在外澳社區造成的空間與 社會的兩極化,其結果而沒有考慮到公 平 的 增 長(growth which does not mind equity)。

Both local government and the central tourism bureau hand in hand celebrate their tourism projects and hold events that generate the new holiday image of Wai’ao and the subsequent successful development of the north-eastern region. It is the common declaration by public sectors that ‘streams of people= streams of money= place development’ -- a slogan which is seen in the local and national newspaper. For most local residents, although they can feel that the increased amount of people seems to make the place prosperous, there also exists a huge gap, both economic and cultural, between them and the newcomers. They are not actually able to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this ‘development’, and it in fact only leads to social divisions. Wai’ao is certainly not the only place to witness this dynamic. It takes us back to considering the questions: development is done from whose standpoint and to whom.

4.2 Tourism Development from Where to Where? The ideology of public sectors behind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s ‘modernization theory.’17That is, development is assumed to occur as a result of economic benefit that diffuses from growth impulse. Some growth poles, like Wai’ao, are chosen to be constructed for the larger scale (regional) economic re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statistics of tourist streams/flows it is a ‘successful’ case, however, the degree of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of life for all people, is restricted by the spatial inequity of tourism development. Although the net profit of place has 25


當土地為了觀光的目地而變更,人 們便很難將時鐘倒轉回到原本的生活方 式。關於永續性所考慮的長遠價值,則 被忽略與壓縮了。

been undoubtedly increasing, most of it is generated by outsiders or newcomers and is little backward linkage with the locals. It is growth which does not mind equity.

但其實發展可以不是以這樣的方式。 外澳的例子訴說了外生力量所推動旅遊 型態與永續原則之間,有許多可以改 善。

Once land is converted for use by tourists, locals can hardly turn back the clock to their previous lifestyles. The potential contribution of tourism to long-term development with respect to sustainability is ignored or oppressed.

山上與海岸邊的土地不該被輕易的 轉換為建造觀光休閒使用的場地,而是 在地知識的泉源;透過土地,人們可以 同觀光客分享文化。吸引遊客的同時也 保存此區域的生態環境,並非衝突。 當外澳居民嘗試著宣告自身對於空 間使用的權利,過程中他們改變了傳統 的捕魚方式以及搭建了「我們的寮」。 這些發展不僅試著保持人與土地的關 係,也同時為了年輕世代學子創造了一 新的脈絡,讓他們能夠探索地方的傳 統,並且讓傳統與當代的生活產生意 義。面對旅遊,若文化能以這樣的方式 被改變與維繫,它可以延續而不消失。 地方所發起的旅遊組織,利益能夠被 既有的社會網路分享,原有的農漁產業 也能獲益。縫合原本旅遊與傳統產業間 的龜裂。

5. 結論:讓旅遊(發展)貼 近於地方脈絡 在外澳的案例中,我們可看到外生旅遊 力量傾向與地方的文化、環境紋理脫 節。它照著自己的想像投射,任意將環 境打造成所想的樣子,卻造成了地方在 空間與社會層面的斷裂。結果是不永續 的旅遊方式。 另一方面,在外澳中我們也看到內 生旅遊力量試著聯繫上旅遊發展,主動 的將人們身上具備的文化與環境知識轉 化。人們在經濟上得到報酬,同時也維 繫了生活方式。貼近地方脈絡的旅遊發 展(let tourism fits into local contexts), 回應了 Wahab 與 Pigram(1997, p.4)18 26

But it doesn’t have to be this way. The case of Wai’ao has much to teach about the implicit relationship between principles of sustainability and tourism conceived by endogenous peoples. The lands in mountain and sea sides are not merely places to build buildings, but can be treated as wells of knowledge, through which locals can share their culture with tourists. By differentiating themselves in this way, they can attract tourists while preserving the ecology of the area. As the local people in Wai’ao reclaimed their spaces, they transformed traditional fishing and constructed the ‘Our Shed’. These developments not only retain the pre-exist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eople and their land, but also create new contexts for younger generations to explore their ancient heritage in ways that are meaningful to their present lives. When local culture is adopted for tourism in these ways, it can be sustained for years to come. Moreover, tourism-related organizations led by locals could let the profits shared by the social network and generate the backward economy lineages, such as the fruit and seafood production.


所說「永續性是一個整合性的概念」。 永續性的考慮,需追尋用適切與創意的 方式,在發整的策略與過程裡,整合環 境、文化與社會的元素於其間。希望這 個案例能夠對於規劃者面對旅遊與發展 相關規劃議題上,有一定的啟發與幫 助。

5. Concluding Remarks: Let Tourism Fit-into Local Contexts When tourism is developed by forces exogenous to a place, it tends to isolate itself from the fabric of local cultures. It molds the place as it sees fit, which is, unfortunately, often not the best way to handle it. This way of thinking creates strong social divisions, destroys culture, and ultimately results in unsustainable tourism. In contrast, when tourism is developed by insiders who actively link their understanding of environment and adopt elements of culture, many of the pitfalls of tourism development are easily averted. In so doing, locals can not only reap financial benefits but also sustain their ways of life. In this way, let tourism fits into local contexts, which also lends some credence to that Wahab and Pigram(1997:4)18 comment ‘sustainability is an integrative concept’. Development that considers sustainability should seek to integrate elements of the environment, culture and society in an appropriate manner. I hope that this case has obvious implications for planners facing tourism issues.

27


參考 /NOTE

International, Oxforshire UK: pp143

1. Tshihara T, Yoshikane H, Yasufuku E (2000) 新しい観光と地域社会 (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Community Planning ). Kokon Shoin, Tokyo: pp 135

9. Corbin 在其著作中指出了對於壯麗 的景觀的追尋(與描繪),如何將海濱 (seaside)的野景重新定義成旅遊地點。 見:Corbin, A. (1994). The lure of the sea : the discovery of the seaside in the Western world, 1750-1840. Cambridge: Polity.

2. Massey D (1995) Spatial Divisions of Labor, 2nd edn. Macmillan, London. 3. Sharpley R (2004) Tourism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xploring the theoretical divide. In: Williams S (ed.) Tourism: critical concept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Routledge, New York: pp 305326. 4. Pearce DG, Butler R (1999) Contemporary issues in tourism development. Routledge, New York: pp 4 5. Sharpley R (2004) Tourism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xploring the theoretical divide. In: Williams S (ed.) Tourism: critical concept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Routledge, New York: pp 305-326. 6. Mowforth M, Munt I (2003) Tourism and sustainability: development and new tourism in the Third World, 2nd edn. Routledge, New York. 7. Adams W M (1990) Green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ility in the Third World. Routledge, New York. 8. Pedregal A-M N (2008) A Contextual Approach to the Power Relation Between Tourism and Development. In: Burns P, Novelli M (ed.) Tourism Development: Growth, Myths and Inequalities. CAB

28

Corbin depicts how the narratives of ‘searching for adventure scenery’ redefine the seaside rough environment to tourist place in western countries. Corbin A (1994) The lure of the sea: the discovery of the seaside in the Western world, 1750-1840. Polity, Cambridge. 10. Hall, C. M. (1998). Image and reimaging of rural areas. In R. Butler, C. M. Hall & J. M. Jenkins (Eds.), Tourism and recreation in rural areas. New York: Wiley: pp 118 11. 行政院新聞局(20101.03.11)「改 善庶民生活行動方案 - 促進東北角海岸 地區土地利用暨景觀風貌改善興辦事業 計畫案」施政報告。來源 http://info.gio. gov.tw/ct.asp?xItem=60778&ctNode=3764 Government information office (2010.03.11). Policy Report of stimulating the northeast coast land use, improving the landscape appearance and initiating business projects. Retrieved from: http:// info.gio.gov.tw/ct.asp?xItem=60778&ctNode=3764. 12. 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發展基金 會 / 宜蘭工作室(2003,十二月)外澳 海濱浴場觀光遊憩規劃報告書。臺北: 交通部觀光局東北角海岸風景區管理 處。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Building and Planning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Foundation/I-lan studio (2003, December).


Tourism and recreational planning report of Wai’ao lido. Taipei: Tourism bureau of northeast coast scenic area. 13. Mowforth M, Munt I (2003) Tourism and sustainability: development and new tourism in the Third World, 2nd edn. Routledge, New York. 14. Veijola S (2006) Heimat Tourism in the Countryside: Paradoxical Sojourns to Self and Place. In: Minca C, Oakes T (ed.) Travel in Paradox: Remapping Tourism.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Oxford: pp 83

that people actively changed and adopted some ritual element for tourist participant. 17. Sharpley R (2004) Tourism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xploring the theoretical divide. In Williams S (ed.) Tourism: critical concept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Routledge, New York: pp 305-326 18. Wahab S, Pigram, JJ (1997)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growth: the challenge of sustainability. Routledge, London.

15. 臺 灣 藍 鵲( 當 地 人 俗 稱「 長 尾 山 娘」)是臺灣的特有種鳥類,原本常見 於臺灣中低海拔山區,但近年來數量幾 少。最近被選為臺灣國鳥,而受到在地 人們重視,社區山上即是它的重要棲地; 而漁撈則是自古即是當地的產業,而往 往漁獲皆是送往都市,人們希望「現撈 漁產的故鄉」能提供遊客在地捕獲的魚 類作成的「在地料理」,以強調漁撈業 與地方的緊密關係。 Formosan Blue Magpie is a unique bird species of Taiwan. It usually could be saw in middle or low elevation-above-sea-level mountains in Taiwan. The bird is elected as Taiwan’s bird of nation, and then attracts local people’s attention. In addition, since fishing has been the local industry for long times, people hope their place as the hometown for on-site Aquatic Foods, does not only emphasize on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shing and place but also supplies the special local seafood for tourist 16. Boissevain J (ed.) (1992) Revitalizing European Rituals. Routledge, London. Boissevain discuss that many European traditional ritual in rural area community have been revitalized for tourism. It means 29


30


31


台灣流動夜市的地方智慧:與模 式語言的對話 Local Wisdoms of Flowing Night-Market in Taiwan: A Dialogue with Pattern Language

摘要 在東南亞國家,仍有一些位於鄉村或都 市中的廟宇(當然有更多是在快速的都 市化過程中被拆除),在其周遭有許多 攤販所組成的市集常在白天出現。除此 外,有些攤販選擇利用晚上的時間來做 生意,提供附近居民吃、喝與娛樂活動, 此可謂「不流動夜市」的原型-發生在 固定的時間與空間中。 然而,我所要討論的「流動夜市」, 它幾乎可能在任何城鎮中(市場人口多 或少)的空地上出現,而不需要在特定 具有歷史意義的空間上頭。 首先,我將討論「流動夜市」中「流 動」所指為何;「流動」包含了哪些層次; 以及形成此「流動」現象背後的機制。 接下來,我將把討論焦點放在流動 夜市的實質空間上。強調不論從大或小 的尺度來看,我們皆可以發現人的能動 性,其擺脫了既有建成空間的種種限制; 這些能動性如何創造了令人感到有趣的 市集空間。 結論中,我認為亞歷山大「模式語 言」背後的空間知識,對於我們瞭解台 灣流動夜市來說,並不足夠。與此同時, 我還認為流動夜市像是一面鏡子,提供 欲成為環境規劃與設計專業者的你我審 視自身的機會。 (※ 本文感謝張靜今參與討論) 32


Abstract In southeastern countries, there are still some temples in rural or city areas (surely more are tore down in the process of rapid urbanization), and market events composed of different vendors usually occur accompanying with these temples in daytime. Some vendors choose nighttime for carrying on business, supplying services of eating, drinking and entertainment for people living nearby, which could be seen as the prototype of the ‘immovable night market’- it happens on the fixed ground(space), in the fixed time.

it, we could find the people’ agency, which broke through the restrictions against the structure of the built environment, and how they created that interesting space. In conclusion, I argued that ‘A Pattern Language’ is insufficient for understanding the Flowing Night-Market in Taiwan -You might see the agency embodied with people. Furthermore, I regard Flowing Night-Market as a mirror for reflecting ourselves on the road of becoming a environmental planning and design professionals.

However, the ‘Flowing Night-Market ’ I want to argue is that this kind of night market, no matter to mention the numbers or the popularity, could possibly occurs on the vacant space of villages and towns, not necessarily on specific place with historical meaning. At first I would discuss what ‘flowing’ in Flowing Night-Market means; the phenomenon of ‘flowing’ include which levels; and how the mechanisms behind forms of these phenomenon. Next, I gonna focus the physical space where the Flowing Night-Market occurs, arguing that in whatever scales looking on 33


I. 前言 / 介紹

I. Foreword/ Introduction

「夜市」作為台灣夜間的常民日常生活 經 驗, 已 經 有 四、 五 十 年 以 上 的 歷 史 了。在全球化導致人們的跨文化移動經 驗日益普遍的今日,往往台灣的夜市讓 那些因各種原因前來此地的外國人(通 常是西方)感到刺激且無比有趣(或許, 他們也可能因為人潮眾多而覺得有些危 險)。

Night markets as popular experiences of every-‘night’ life in Taiwan have been existed for at least forty years. Today, globalization makes cross-cultural mobility more and more general for people, foreigners (especially the westerns) who comes here for different purpose, usually think that the night market in Taiwan is very interesting and exiting for their participating experiences.

東南亞國家,無論位於鄉村、城郊、 城市存在還為數不少的廟宇(有的當然 在快速都市化的過程中給拆除),一般 白天市集活動常常伴隨著廟宇的存在, 而在廟前廣場發生;有些攤販則選擇在 晚上出現,提供人們吃、喝、甚至是娛 樂的休閒服務,這可以算是「固定夜市」 的原型 – 好戲在固定的空間、固定的時 間上演 1 。 然而,本文所要討論的「流動夜市」 (流動攤販)與上述的「固定夜市」 相比,存在於台灣社會中的數量,可以 說是更為可觀(廟宇的數量總是有限的 嘛)。它們不一定發生於一具有傳統歷 史沈積的地方,甚至可以說,任何空地 (vacant space、the leftovers)都有它們 於上頭發生的可能性。 本篇文章一開始向大家說明「流動 夜市」之「流動」特質所指為何,它(流 動)包含了哪些層面,是哪背後的社會 機制形塑了這樣的特質。流動性在此挑 戰了大部分我們對於地方感的認知(地 方感傾向發生於相對封閉、而且穩定的 地方),這群人的流動創造了暫時存在 地吸引人們前來參與的事件,並且創造 了「地方」以及「地方感」。 接下來我們將焦點落到實質空間之 上來討論。從不同尺度來觀看流動夜 市,皆可發現其中的「人」在其中所展 現的主體能動性,看她 / 他們如何突破 既有的(環境)結構限制,並創造了讓 來的人在其中覺得有趣、刺激的走逛與 吃食經驗。 最後結論的部份,將討論「模式語 言」對於我們理解流動夜市的深切不 34

In southeastern countries, there are still some temples in rural or city areas (surely more are tore down in the process of rapid urbanization), and market events composed of different vendors usually occur accompanying with these temples in daytime. Some vendors choose nighttime for carrying on business, supplying services of eating, drinking and entertainment for people living nearby, which could be seen as the prototype of the ‘immovable night market’- it happens on the fixed ground(space), in the fixed time1. However, the ‘Flowing Night-Market ’ I want to argue is that this kind of night market, no matter to mention the numbers or the popularity, could possibly occurs on the vacant space of villages and towns, not necessarily on specific place with historical meaning. At first I would discuss what ‘flowing’ in Flowing Night-Market means; the phenomenon of ‘flowing’ include which levels; and how the mechanisms behind forms of these phenomenon. Next, I gonna focus the physical space where the Flowing Night-Market occurs, arguing that in whatever scales looking on it, we could find the people’ agency, which broke through the restrictions against the structure of the built environment, and how they created that interesting space. In conclusion, I argued that ‘A Pattern


足,必須看地方人們身上為了生活與生 存所需,集體地積極創造與回應環境限 制的那股力量 –「地方智慧」;並且說 明「流動夜市」對於將成為環境規劃與 設計專業者的我們,所提供的反省之 鏡。

II.「流動」:流動夜市的特 質 夜市作為一種現象,存在於東南亞各國 居民的日常生活當中(印尼、新加坡、 馬來西亞等地稱為 Pasar malam )2。 夜市在台灣的存在,通常是讓人又愛 又恨。主流的對於它的論述亦是充滿了 衝突,一方的說法是,它是現代化過程 中一種「文化系統中的邊緣空間」,它 吵鬧、凌亂,對於空間的佔用常被視為 對於國家權威的挑戰;另一方面,它又 被視為「台灣殘存的傳統文化」展現的 地方,常成為台灣人帶國外友人體驗、 參訪之地(余舜德,1995)3 。

關於「流動夜市」,在台灣的研究 中伯芬(1993)5 的論文主要在於以「非 正式經濟的觀點」分析「流動攤販」與 「國家」角色間的政治經濟關係。她在 論文中所界定之「流動攤販」的聚集而 成為一「工商展覽團」 ,在一都會區域 邊緣流動,頗符合我們所要討論的「流 動夜市」現象(Figure1. 為台北市周圍 一「工商展覽團」的移動路徑 6 )流動 攤販的聚集而成為流動夜市,通常會有

Language’ is insufficient for understanding the Flowing Night-Market in Taiwan -You might see the agency embodied with people. Furthermore, I regard Flowing Night-Market as a mirror for reflecting ourselves on the road of becoming a environmental planning and design professionals.

II. ‘Flowing’:The Characters of Flowing Night-Market (Flowing) Night markets as ordinary experiences of every-‘night’ life in Taiwan, as well as existed on Indonesia, Malaysia, and Singapore. In Indonesia or Malaysia People call them ‘Pasar malam’2 , and a researcher used ‘traveling night market’4 to describe such phenomenon. The existence of (flowing) night market in Taiwan usually makes people appreciate or hate about it, also the mainstream discourses about it appear in a contradictory way. On the one hand, it’s ‘the marginal space in the cultural systems’ in the process modernization, which means its noises, disorders, occupations on space are challenges to state; on another hand, it is seen as a place which ‘represents the residual traditional culture in Taiwan’ , where you would bring your foreign friends to come3. About the relative Taiwan research on Flowing Night-Market, (Dai, 1996) 5 mainly use the informal economy as her perspective to analyze it, focusing the political economy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arket vendors and the state. In this paper the ‘Flowing Night-Market’ term we uses similar to what the phenomenon she depicted,’ various flowing vendors assembled for subsistence , as a ‘commercial-exhibitioned group’, which flowed in the peripheral areas of metropolis’(see Figure 1., an example of the route of the flowing night-market in the periphery of Taipei City6)

圖一 . 台北市周圍一「工商展 覽團」的移動路徑。來 源:(徐旭誠,1996) Fig.1 The route of a flowing night-market in Taipei Country, Taiwan. Source from: (徐旭誠, 1996)

35


There would be a man in the role of ‘group organizer’. Externally he resolves the question of ‘locations or sites of the holding of an event’ and negotiates with police-officers; and internally organizing the vendor lots and orientations between vendors.

圖二: 聚集的攤商在不同的城 鎮中週期性的移動 Fig.2 The aggregated vendors move between different towns periodically

圖三: 流動夜市中的「臨時攤 位」允許臨時調動、或 提供新加入者「試水溫」 的機會 Fig.3 The vendors exchange stalls of from another group or area.

一個「團主」作為組織者的角色,他一 方面去處理「用地」的問題、對內管理 攤販彼此之間位置的安排;對外則是需 要與地方警察作政治協商。 作本文章分析基礎的田野,為兩個 位於台灣中部嘉義地區的流動夜市,一 個是位於市區,數量為五百多個攤位、 另一個是位於都市邊緣的小夜市;以及 值得一提的是我們從小到大的「夜」常 生活經驗(every-‘night’ life)。

1. 在各鄉鎮集體且週期性的巡迴 擺攤 在人口密度高的都市,因為人口夠多, 經濟規模大,所以可以支撐天天都擺的 固定夜市,但是鄉村地區或都市邊緣地 區,人口密度低,對於商品的需求量不 大,這些小小的消費量只夠支撐一星期 來此一次的流動夜市,於是為使有最多 的人來逛,使攤商獲得最大的利潤,他 們選擇週期性的在不同鄉鎮巡迴擺攤。

2. 每次逛都有新鮮貨 一個流動夜市裡通常包含兩種攤位,一 是固定攤位,另一是臨時攤位。通常前 者屬長期租用,通常都佔據較有利的販 售位置,而後者的存在則提供了讓菜鳥 攤販可以在此嘗試擺攤的機會,透過銷 售的業績就可知道看看自己批的貨品是 否適合這個地方,或是在這個地方人喜 歡什麼樣的貨。但租用固定攤者並不代 表他就會固定在此擺攤,因為東西賣久 了,客人沒有新鮮感後,銷售的業績也 36

The main field we choose for participatory observations and interviewing are two night markets in Chia-I which located in the southwestern region of Taiwan. One of them, nearly a fixed night market somehow, occurs on the Chia-I city , and the other flows in the peripheral areas of Chia-I city. It deserves to be mentioned that the analysis also based on our experiences of every- night life strolling in (flowing) night market. We discuss the characters of Flowing Night-Market in three levels:

1. The Aggregative Vendors Moving in Circles Periodically All Over The Place In the cities of high density of population which form great economic scope could support fixed Night-market every day, but in rural area or in the border of city which of low population density couldn’t. In rural area with the small consumption, the aggregative vendors developed the mode of Flowing Night-market, moving in circles periodically all over the place so that they would obtain the most profit in such situation. You would always find Fresh goods in strolling Flowing Night-Market.

2. You Could Always Find Fresh Goods When Strolling Flowing Night-market usually include two types of stall: fixed stall, and temporary stall. The former one usually need to pay for the long-term rent so that they could occupy the superior location but would never satisfy the strollers. Temporary ven-


會下降,所以他會和別地區的攤販「交 換」擺攤的位置,以提高自己的銷售量, 同時也能夠在好的位置擺攤。

3.「地方感」:消費者、攤商與 上游廠商的動態互動與回饋 吾人在各地的流動夜市的場域中各拍一 張照片後作比較,其實很難從視覺地景 的閱讀中發覺明顯的差異,且在此類空 間裡的身體經驗亦有一定的相似性,例 如:擁擠、叫賣聲等等。但,看似不停 「流動」的夜市,透過在地人的消費與 攤商間日常實踐與動態互動,創造了一 種最符合現實狀況的地方感。 流動夜市攤位的流動,往往有個大致 的區域範圍(雖不全然是嚴格的劃分), 如中 - 彰 - 投、雲 - 嘉 - 南與高 - 高 - 屏區。 每個區域中的夜市攤位業者在日常生活 中透過與顧客的做生意互動與回饋,能 夠深刻的理區域內消費者的喜好差異, 不斷地調整自身商品來源的選擇。當消 費方向改變,貨品銷售不佳,業會透過 退換貨,讓中、上游廠商知道區域地方 需求的改變。(一種魚幫水、水幫魚的 關係,彼此的關係不全然是 exploit 的, 「沒賣完還可以退貨」。)

dors could maintain stream of people because of the exploration of local people’s taste. and bring fresh goods next time. A organizer of Flowing Night-market says “the vendors who sell the same good for a long time couldn’t satisfy people’s demand of fresh goods.” In order to stimulate the consumption, the vendors would exchange stalls of another group or area.

3. ‘Sense of Place’: Dynamical Interactions and Feedbacks Between Consumers, Vendors, and Wholesalers It is hard to tell the visu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photo-scapes taken from two different flowing night-markets, and also it is very similar experiences for us walking around the two markets. Close up, however, through the everyday practices and dynamical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local consumers and vendors it produces the ‘sense of place’ that fit within the reality. There are rough regional territories for flowing night-market, for example: the the ‘Taichung-Chunghwa-Nantou’, the ‘Yunlin-Chai-Tainan’, and the ’Kaohsiung County- Kaohsiung City-Pinton’ regions. Every vendor gets to know the slightly different regional taste through everyday interacting with customers and their feedbacks. So they could dynamically adjust the small items nearly ‘just-in-time’. For example, when the selling situation about some goods are not so well the vendors would return the lefts back to the wholesalers (yes, they could do it!) and replace with some new items into the markets. A kind of mutual benefits, finally the wholesalers and the manufactures know the trends of regional tastes.

圖四: 市集中的小商品項目是 消費者、攤販與供應商 區域間的動態互動與調 整的結果 Fig.4 The miscellaneous goods in markets are the result of regional dynamic interactions and adaptations between consumers, vendors and wholesalers

Such kind of interactions between different scales from the bottom-up, produces the different interesting ‘local catalog’ that local peoples love and could afford. The 37


因此,攤商與個別的消費者間、中 盤商與大盤商(與中國大陸的生產地接 觸 ) 間, 透 過 不 同 層 級 的 交 易 互 動, 「由下而上」動態地調整、摸索出一套 符合區域在地居民品味與所能負擔價格 之「商品型錄」(不同區域間的「商品 型錄是不盡相同」的)。如此也造就了 不同區域間流動夜市的小商品地景的變 化,呈現出不同的「地方感」。 圖五: 在九二一地震後的埔里 鎮上,流動夜市的所在 地其實是鎮上房舍倒塌 後、暫時無人使用的空 地 Fig. 5 The space that flowing night-market in Puli township is the temporary void space that building torn down by the 911 earthquake

III. 流動夜市的空間模式 我 所 閱 讀 的 西 方 文 獻, 從「 模 式 語 言 」 到(Gehl,2006)7:Life Between Building: using public space。 他 們 的 共同點是批判了現代建築之論述與 實 踐 下, 所 造 成 當 代 建 成 環 境(built environment)的乏味與失落。 但也許是作者皆為建築師的背景下, 他們的觀點比較強調空間的好的品質, 例如人性尺度)是使公共活動公共生活 不斷發生的原因。

1. 選址

圖六: 販賣各式小商品的「改 裝車」 Fig. 6 Special ‘re-arranged trucks’ which sell miscellaneous goods

台灣(甚至是東南亞城市)都市發展的 脈絡是,快速的都市化下,公共空間被 擠壓至所剩無幾。夜市、流動夜市、流 動攤販等,幾乎是在都市中失落的空間 8 (lost space) 中發生,例如停車場、 尚未動土的建地、四線道大馬路,它是 人們在既有不是那麼好的雜碎空間(the leftovers)中去創造出讓人印象深刻的 走逛、吃食經驗。

2. 格位的變奏曲 (1) 一台貨車凸全台灣:讓流動夜市 來去皆發財車不留痕跡的大功臣 流動夜市的地點都常都選擇在停車場、 尚未動土的建地、空地,但這些場地其 白天或平常日有自己的功用,如停車、 廟埕廣場等,故不能留設會干擾這些功 能的設備,且攤販每天都要到不同的地 方擺攤,而為了滿足移動與展示設備的

38

flowing night market creates the changing ‘sense of place’ of miscellaneous goods between the regions.

III. The pattern of Flowing Night-Market The literature I have read such as ‘A Pattern Language’ and Gel’s ‘Life Between Building: Using Public Space ’ 7, a common theme of them criticizes the modern architecture discourse and its practice, which make the built environment bored and lack of vitality. As architects, their opinion seems to be focused on somehow the traditional quality of space, human scale, which is the reason why social life happens continuously.

1. Choosing Sites In the context of Taiwan, rapidly urbanization compresses the public space into little and fractured. Flowing Night-Markets almost occur in such ‘lost space’ 8, and the consequence of the phenomenon is related to the practice of modern planners and architects. The lost space of cities, such as parking areas, vacant space under construction, and even the big boring streets, I call them ‘the leftovers’. People create, transform the leftovers into an interesting, impressive and vital place, attracting people to walk, eat and even glance each other here. Flowing Night-Market takes place in the lost space of city or town, such as parking lots, a vacant land and side of main road, etc. Not only because of the rent is cheaper, but also the frequency of use is low .Even in such a bad space which are the leftovers, stallholders create Flowing Night-Market become an impressive, and offering demands of people.


需求,每個攤商都把自己的貨車加以改 裝,他們的特製貨車除了載攤商每晚移 動擺攤、白天批貨外,同時也要兼顧就 倉儲與兼做展示用。 (2) 攤販的空間單元 攤子最小基本尺寸,在靠近城市邊緣的 區域攤位較小,為 2.1m x 3m ,但若在 鄉 下 地 區 攤 位 相 對 大 一 點, 約 2.4m x 3.6m,這是根據經驗累積出來的空間尺 寸,同時若要跟團主或場主繳納清潔費 與租金,也是以此為基本單位來計算。 以下將攤販分為兩種類型來討論 : A. 臨街型的攤位 此類的攤販所需的攤位面積不大,視狀 況只需一到三格的大小,通常販賣讓人 可以邊走邊吃的小吃、五金百貨、衣服、 飾品,販售的東西不太會影響隔壁攤, 故可以混合相鄰,而展示的方式五花八 門,如ㄇ字型、牆面型、低矮攤 .. 等, 在窄小的面寬下,盡可能的塞滿商品,

2. Variations on Lots (1) Special trucks make flowing night-market leave without traces On the one hand, each site of Flowing Night-Market usually have different functions in daytime, such as parking lots, common space of temple etc, on the other hand , the vendors have to exhibit in different place everyday. In such condition, the vendors who transport with trucks couldn’t leave any equipment for not disturbing the daytime function, therefore they re-equip their own truck to satisfy the demand of moving goods, lighting, and the shelves of storage, etc. Special truck, in addition to buy the supplies in daytime, it become the storage, display shelf at night. (2) Unit of stalls The following divides stalls into two types: A. Stalls which face the street Including selling clothes, accouterments, morsel which people can shop and eat at the same time and etc., those kinds of stalls only need one to three standard units which depend on what kinds of goods the owner sell. Because the smell and sound of stalls do not affect each other, they can be mix neighboring. The ways of exhibition are miscellaneous, for example ㄇ type, type and so on. The stall keepers fill the narrow

圖七: 攤位的空間單元與攤位 Fig. 7 Variations on lots

圖八: 販賣各式鞋種的「改裝 車」 Fig. 8 Special ‘re-arranged trucks’ which sell shoes

39


用最亮的燈光來吸引過路客。 B. 溢出格外的節點型攤販 百元左右的牛排攤、快炒攤 … 等這類 型的商業活動,通常需要較大的場地讓 攤商有烹飪的地方,還有讓人可以坐下 來的桌、椅,於是他承租的攤位需要有 連續性,起碼要八格以上大小的攤位。 且由於飲食攤會有味道(如燒烤), 所以會與衣服那類商品區隔開,同時飲 食攤也會集中,使得消費者與他的朋友 去時,坐在這一攤,但吃到前後左右各 家的餐點,同時滿足所有的人。一方面 消費者也習慣吃老攤,另一方面由於設 備需要較多,場地需要較大,不容易一 次就租到連續八格以上的攤位,所以鮮 少有臨時攤,多是作長期固定攤。由空 間上來看,這類攤販的展售方式突破了 格子的框架,讓人在逛完琳瑯滿目的小 攤位後,有個可以喘口氣的地方。 (3) 不受空間單元規範的「喊玲瓏仔」 約為顧客們吃飽飯後的,八點左右他們 席地將商品琳琅滿目的席地擺放為一圓 形狀,一年輕人拿著手上的麥克風,一 方面透過宏亮而略帶素樸的粗鄙話語與 女客人互動,吸引人們的聽覺注意;另 一方面則是順手將袋中的小禮物丟往路 過的客人。不一會兒功夫,二十分鐘後 的那塊空地上,已被群眾所包圍,他們

40

breadth with goods and use the brightest light to attract consumers. B. Vendors take more than one lot This type of stalls include vendors of selling beefsteak, stir-fried food, usually need larger space for cooking and exhibiting and ,the sitting space for consumers. Therefore, vendors need to rent continuous stalls which include at least eight ones. The food vendors gathered together in the purpose of convenience for consumers to sit with their friends, and the could also share the common space for sitting and eating. This type of stalls apart from the exhibition kind, which offer the buffer for the strollers, and satisfy them with different favors of food at the same time. (3) Against-lots vendors: hawkers! Around eight o’clock p.m., when people finish eating, there appeared one man putting his various commodities on the ground in a circular form, and this is the vendor which use the way of shouting price to promote consumptions. Holding microphone on the one hand and bawling loudly, the vendor interacts with people a little bit crudely, especially young women who just passed through the exhibition. His loudly bawling attracted people’s approaching, then he picked some gifts at hand throwing to them.


停留與駐足,人潮又吸引了人潮,眾人 的眼中透露出那好戲即將上演的期待。 這種類型的攤販,極致地展現了「夜 市精神」(「夜市精神」就是關於透過 人的能動性)。對流動夜市的攤商而 言,同一塊空地還是會有精華與邊緣之 區分,這涉及了「場主」的動線安排與 人潮經過之多寡之間的關係。然而對於 「喊玲瓏」而言,就如同嘉樂福夜市的 場主所言的:「隨便一塊空地給他,靠 著那只麥克風就能賺錢」。

4. 組成一個有趣與吸引人前來的 流動夜市 (1) 多樣的攤販類型 一個流動夜市它包含各種不同的攤子, 才能夠吸引更多的人願意來逛,除了買 自己需要的東西外,也會順便逛其他的 攤位,但如果都是賣衣服的話,雖然有 年輕人、老人、媽媽、小孩的各種衣服, 那就無法吸引需要買一雙鞋子的人,由 此, 攤 販 的 種 類 越 多, 人 潮 也 會 被 之 吸引。就算是規模較小的鄉村區流動夜 市,為了避免同行互搶生意,就算是都 賣衣服,但也會錯開其顧客群,故其麻 雀雖小但五臟俱全。 (2) 暫時的符合人性尺度的街道 夜晚的時候,流動夜市在空地上創造出 一個暫時的街道讓人們在此閒逛,而這 個街道的寬度不能太窄,起碼要讓攤商 的貨車可以通過,但是不得寬過三米, 因為街道太寬會讓人有空蕩蕩之感。

Twenty or thirty minutes later, the vacant lots filled with crowed people who stood, stayed, participated and negotiated prices with him, which attracted even more people to join. For vendors in the Flowing Night-Market, there are still distinctions from central to marginal locations, which depend on the orientations and the numbers of people passing through, but it seems no different for ‘shouting prices vendors’. As the organizer of the Flowing Night-Market says, ’By that microphone in his hands, he could be engaged in making money!’

4. Making an Interesting Flowing Night-Market (1) Various types of vendors If all stalls in a Flowing Night-Market sell clothes such as the style of young people, old man, children etc., which wouldn’t attract those who need buying shoes. Therefore, an interesting Flowing Night-Market should contains various kinds of vendors. In this way, people would be willing to stroll over and over again. People would not only buy things they need but also walk around. Even if the Flowing Night-Market might be in small mode in rural area, but could be complete and interesting. (2) Temporary Street in the night-market that fit with ¬the Human Scale The various vendors create temporary Night-market in the open area. The width of streets is between 2.5~3m, which at least enable vendor’s vehicle to pass and easily feel crowded. The street form of Night-Market is in body scale which make people feel lively, warm and the crowd become a kind of fun. Temporary Night-Market main street become quiet and clean 41


42


圖九: 不受空間單元規範的 「喊玲瓏仔」 Fig. 9 Against-lots vendors: hawkers!

43


且以一個成人的肩寬 60cm 來算, 只要 四、五個人並排而行,就會感覺這個小 街道擠滿了人。「如果路太寬,你人要 很多才會有熱鬧的感覺,這樣才有『結 市』的感覺;但是如果路太小,人走起 來有會不舒服 ……」,一攤位負責人這 樣說。這裡說的「結市」 只的是一種 熱鬧的氣氛,是人潮與攤販之間的互動 (聲音、能量、交談、喊賣 )達到一種 狀態,而非單純指人的數量罷了。

after the period, until the next circular. (3) Food vendors tend to gather together In the border of city, Flowing Night-Market is in the larger scale, and it takes at least one hour to stroll around. In order to maintain the profit and atmosphere of Flowing Night-Market, the organizer/manager of the site has to concern about the relative position of stalls. As the organizer Mr. Wang say: “I have to arrange and design the space which could make people enter and then stay long enough.” People would certainly find the food stalls even if they are setting up in the border place. Since eating food is one of people’s main purposes, these stalls usually would be arranged in the inner part , and attract people to walk further and toward to the inner part of the Flowing Night-market., instead of buying and then leaving. The various vendors and arrangement of stalls are reciprocal, and couldn’t be in lack of any of them.

圖十: 吃食攤傾向聚集 Fig. 10 Food vendors tend to gather together

44

(3) 吃食的攤位傾向聚集 在城市邊緣的流動夜市,其規模較大, 逛完一圈起碼要一、兩個小時,為了吸 引人們往內部行走,而非只在流動夜市 的邊緣買完東西就走,節點類攤販多安 排在場地核心內部。一方面逛夜市的人 有一半以上是來吃東西,所以就算其在 人們不一定會經過的場地核心的位置, 人們也一定會走進來,不必安排在人潮 流量最大、租金也最貴的出入口的區 位,另一方面由於它是人們來逛夜市 的主要目的之一,所以若把它安排在內 部,才不會讓人吃完就走,要引君入甕, 人們從出入口走到內部的路上,就可以 安排各種小而美攤販,作為引路與逛街 用。這兩大類的攤販互補且相依共生, 不能說誰比較重要,而是缺一不可。

Therefore, the condition is different in rural area. The food vendors gather and face to the main road, instead of locating in the inner part. When dinner time, local families expect to eat something different and Mother could be away from cooking in this day. Around seven o’clock, other people who already have dinner home would go to Night-market to buy goods such as children’s shoes, etc. Before going back home, they might buy some snacks when pass by the food stalls. (4) Circuitous path of the flowing night-market A Flowing Night-Market would have less than two entrances to let consumers easily come in but hardly leave. The longer they stay and stroll around, the more goods they


而在鄉村地區則不同,吃食的攤位主 要聚集在靠近主要路面的地方。晚餐時 間,有許多當地家庭期待在流動夜市來 的這天可以換換口味,媽媽在這天也可 以從煮飯的家務裡逃離,飯後之餘還會 往夜市裡逛逛才回家。而更晚一點,已 經在家裡吃過晚飯的人來夜市逛一逛, 採買需要的物品,如小孩的拖鞋,再走 之前經過吃食攤,再買個小零嘴或青菜 回家。

might buy. The streets must wind through the Flowing Night-Market in the purpose of confusing people, and manufacturing the curiosity. (5) Never close up for seeing sky The most special thing in the Flowing Night-Market is that it must be occurred in open space. At night, bright and warm lights beckon people to get close. The Flowing Night-Market is very distinct from the enclosed Department store which are usually clean, bright, dust-less and smellless. Here, always fill with mixed smells, venders’ bawling and smokes from grilling meals, etc. Owing to open up space with seeing sky always, the character is also for circulating air, and shoppers would not feel stuffy, oppressed or uncomfortable

IV. Conclusions 1. A Dialogue with Pattern Language

(4) 迴繞的路徑 一個要讓攤商賺錢的流動夜市,其出入 口不能太多,因為要讓消費者進得來但 不容易出去,只要讓消費者待的時間越 久,他就有可能消費更多東西。內部路 徑要迴繞,不能讓人從大街上一眼就看 穿今天來擺的有什麼攤子,這樣對來逛 街的人們就沒有「不知道今天會有什麼 好玩」的吸引力,同時也留不住客人, 因為客人容易到達需要的攤位,買了東 西也很容易就離開。

圖十一: 無法一眼望穿迴繞的路 徑 Fig. 11 Circuitous path of the Flowing Night-market

In chapter four of ‘The Timeless Way of Building’, as the theory of Pattern Language, I thought what the author argued was that ‘patterns of events which occurs in space’, which being geometrically relative to somehow the physical space- ‘patterns of space’ (title of chapter 5.) But in the end of chapter 4, space seems to become self-determined, as he says ’the life which happens in a building or a town is not merely anchored in the space but made up the space itself. ’9 Further, this lead to his writing about pattern language, in which I thought people (actors), just like chess pieces, being put on to the game board(space),and behaving in the same way. In contrasts, the phenomenon of Flowing Night-Market is that even each vendors being put on the same lot, 45


they developed different ways of selling, exhibiting and creating space. At another level, the author usually uses ‘places’ referring such spaces in which events continuously and repeatedly occur’, such spaces are fixed in my point of view. In some respects spaces in pattern language relating to what traditional humanist geographer’s discussing ‘places’ . But, in our understanding the Flowing Night-Market in Taiwan, the space here is always not only in the process of becoming, but also a template where vendors, organizers, hawkers and customers like us together practices or creating. People creates events, and further creates the temporal existence of space where people living out.

(5) 不能密閉,要看到天 圖十二: 空間要夠寬敞可見天 Fig. 12 Never close up for seeing the sky

流動夜市最特殊的地方,就在於它是在 一個開放的空間裡的市集,在夜晚,每 盞燈都是一種召喚,吸引著消費者的眼 光。有別於乾淨明亮、無塵無味的封閉 型百貨公司,雖然它空氣中飄著各式的 味道 — 如燒烤味,攤販的叫賣聲此起 彼落,但是人們可以看到天,所以不會 有壓迫感,空氣很流通,所以也不覺得 氣悶或過度嘈雜。

IV. 結論 1. 與模式語言對話 作為模式語言理論之基礎的「營造之常 道」的第四章中,亞立山大強調「事件 之 模 式 與 其 發 生 在 的 空 間(patterns of events which occurs in space), 有 一 關 係」;但在本章結尾處卻說了卻在第四 章的後段,加強了空間的自主性:「在 建築和城市中展開的生活不只是固定於 空間中,而且由空間本身所組成」(營 造之常道,中文版 p.74),以及「試圖 46

2. Learning from the Flowing Night-Market Sandercock (2003) 10criticized the epistemology of the Enlightenment of the modernism planning, and furthermore she suggested that the mentalities of ‘knowing through dialogue’, ‘knowing from experience’ and ‘learning from local knowledge’, which professions in 21st century should bear in mind. We have learned so much by observing; interviewing, interacting with vendors and organizers of the Flowing Night-Market. Many times if you asks them ‘why do you do like this (kinds of arranging things)? , usually they could not directly tell the reason why, but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they just have shown you. They are not conscious of that in the Flowing Night-Market they’re all amazing planners, who sensitive to spaces. Actually I want to says that ‘From the organizers to every vendors, they do the planning of unplanned‘. During the process of field work, the


去發現理解空間的某種方式,這種方式 以完全自然的形式產生了其事件模式, 這樣我們就能夠成功地把事件和空間模 式看成一體」9。 這導致了,我們總覺得在模式語言 中,人或人的行似乎就像棋子那般被擺 放於空間當中;模式語言裡的「人」是 中性的,似乎所有的人到同一空間都會 有同一種表現。但是我們從流動夜市裡 看到,其從原本一塊空地,被不同的攤 販臨時組成的暫時性的市集,即使每個 攤販在同樣的模組(格位)下,卻長出 有別於他人的販賣、展示商品的方式。 近一步地,在模式語言當中的所出 現空間,似乎是經過相當時間的考驗而 固著(roots)於某處,其實類似於以人 文主義地理學者所討論的「地方」。反 觀在流動夜市中,是攤販、團主與前來 的民眾們,一同創造了事件活動,進一 步是事件而創造了暫時性的空間存在。

2. 向流動夜市學習 規 劃 理 論 學 者 Sandercock(2003) 10 在 對 於 過 往 的 規 劃 理 論 作 了 批 判, 並 拆 解 其 內 在 的 啟 蒙 的 認 識 論(the epistemology of the Enlightenment)後, 進 一 步 提 出 從 對 話 中 理 解(knowing through dialogue)、 從 體 驗 中 理 解 (knowing from experience)、向地方知 識 學 習(learning from local knowledge, p79)是專業者所應該具有的心智狀態。 在流動夜市的觀察與訪談中,我們皆 學習到甚多。有些屬於 tacit knowledge 的層次,你只能去經驗他們所創造出的 環境;更甚者,你真要他們說「為什麼 你樣做(攤位的擺法)?」,那麼你將 會發現每個人都有一套他們自己自己的 說法,或有的人其實沒辦法說出原因, 很可能的回答就是「阿,就這樣阿」, 但重點是,他們就做給你看了 – 弄出了 有趣的空間(場域)及攤位,其實,從 個別的攤販到一個夜市的團主、場主, 他 / 她們個個都是非常厲害的規劃者與 設計者,只是他們沒有意識到罷了。

authors gradually recognize that what we do is a kind of ‘learning from Flowing Night-Market’ (adopted the name from ‘Learning from Las Vegas’ 11). We experience it through immersing ourselves in the physical environment of Flowing Night-Market, and then get to know the mechanism further by dialogue with the vendors and wholesalers. In the end of this research we start to re-consider the ordinary phenomenon that surrounds us and easily be overlooked, and we obligate for recognizing the characters and events of Asian Urbanism.

3. Flowing Night-Market Authentically Reflect the People’s Living Habits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modern, clean and bright commercial space such as chain store (like 7-11), supermarket, and shopping mall (like Cosco) appear one after another. However, facing the competition of them the Flowing Night-Market still operate in various villages and towns in Taiwan. The case of Flowing Night-Market in this article, which next door to Carrefour, become a semi-fixed night market which operate six times a week. At the same time,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Carrefour rise rapidly. Each of them is interdependent. In other words, the Flowing Night-Market is not a backward symbolization, which will by no means be substituted for other modern commercial space. It can also transform the lost space into a temporary but vibrant fair. Thus it can be seen, the Flowing Night-Market is chosen by consumers which reflect the needs and the way of life in Taiwan.

47


在研究過程中,筆者逐漸的意識到我 們其實是在「向流動夜市學習」(借用 Venturi 等(1972)的書籍名稱「向拉斯 維加斯學習」11),在流動夜市的實質 空間中研究者先從自身的體驗中理解現 象,在從與實踐場域的攤販、業者們對 話中進一步理解現象背後的機制。研究 結束後,我們開始使用新的眼界看待如 流動夜市這樣,在我們日常生活周圍常 見的事物往往易被空間專業者所忽視; 需要吾人上述的反省之餘,探究當代亞 洲城市狀況(Asian urbanism)中的事件 與特質。

3. 流動夜市真實地反映了人們的 生活習慣 台 灣 現 代 化 的 過 程 中, 潔 淨、 明 亮、 制度化的商業空間如連鎖零售店(如 7-11)、超級市場、大賣場如 Cosco、 購物中心接連出現。在這些新穎的商業 空間衝擊下,流動夜市並不因此而被淘 汰出局,且依然活絡在台灣各鄉鎮,甚 至在本文的案例裡,與家樂福大賣場相 鄰的流動夜市,經過六年的經營之後, 居然從一個原本一週只擺一次的流動夜 市,慢慢演化成一週擺六天的半固定夜 市,同時,相鄰的家樂福其業績居然也 扶搖直上,成為台灣銷售業績第二名的 賣場,兩者共榮共生。 換句話說,流動夜市並非一個落後的 表徵,在現代化過程中終會被其他現代 商業空間所取代,更甚的是,它還能將 在規劃過程中產生的失落空間,轉變成 活絡的暫時性市集。由此可見,它是一 個被台灣消費者選擇之後的產物,其真 實反映了台灣的地方需求與生活方式。

48


註解 /Note 1. 規劃學者 John Freedman 認為這是亞 洲城市有地方感的地方,是對於場所營 造 place-making 的重要例子。2008.1, 城市與區域規劃研究 John Friedmann thought these markets bounded with temples, having sense of place, and it could be a good example for place-making in Asia-cities. 2. 見:http://en.wikipedia.org/wiki/Pasar_ malam 3. 余舜德(1995)《空間、論述、與樂 趣 ── 夜市在 臺灣社會的定位》。刊於 空間、力與社會,黃應貴主編,頁 391462。 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Shuenn-der, Yu (1995). Space, Discourse and Pressure: The Position of Night Market in Taiwan Society. Space, Power and Society ed. by Ying-Kuei Hung. Taipei: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p.393. 4. Yue-man, Yeung (1978). Traveling night markets in Singapore. Market-place Trade-Periodic Markets, Hawkers, and Traders in Africa, Asia and Latin America ed. by Robert H.T. Smith. Vancouver: Center for Transportation Studies,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6. 見:徐旭誠(1996)《都會邊緣趕集 性夜市空間與活動系統之研究》,中興 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 7. Gehl, Jan (2006). Life Between Building: Using Public Space . Copenhagen : Danish Architectural Press. 8. 如 Trancik(1986 ) 在 Finding Lost Space: Theories of Urban Design 書中所 描述,現代主義之城市規劃所造成的空 間現象,建築物孤立的站在城市中,其 彼此沒什麼關聯,且建物以外是大片無 用、無趣的空地;建築物與建築物之外 的都市空間呈現彼此毫無關聯的狀態。 9. Alexander, Christopher (1979). The Timeless Way of Building.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74. 10. Sandercock, Leonie (2003). Cosmopolis II: Mongrel Cities of the 21st Century. London: Continuum, p.76-82. 11. Venturi, R., Scott Brown, D. and Izenour, S. (1972). Learning from Las Vegas.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5. 戴伯芬(1993)《流動攤販與都會區 趕集夜市的形成-台灣非正式經濟的個 案分析》,國立清華大學社會暨人類學 研究所碩士論文。 Po-fen, Tai (1993). The Formations of Traveling Night Market and the Circulating Stalls in Metropolis-A Case study of Informal Economy in Taiwan. Master Thesis: Department of Anthropology of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49


48


49


脫貧、永續與負責任的旅遊: 雲南香格里拉納帕海濕地保護區 旅遊規劃與家戶接待空間設計 Sustainability and the Responsible Tourism: Tourism Planning and Local Host Space Design for Tibet Villages around Shangri-La Wetlands

摘要 雲南「香格里拉」區域是今日迪慶藏族 自治州中甸縣,位處川、滇、藏交通要 道匯聚,是歷史上茶馬古道所經之處; 美 國 作 家 James Hilton 1933 年 的 書 籍 《消失的地平線》(Lost horizon),所 描繪與再現區域意象雲峰繚繞、廟宇深 邃、牛羊成群,賦予此地永恆神秘的地 方意象。長久而來,此地即是東西方觀 光客與旅人們心所嚮往之處。 近年來適逢中國「西部大開發」及 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兩項重要建 設計畫 1 的開展,香格里拉成為重要的 建設基地,包括基礎工程、城鎮規劃、 古鎮商圈再造等現代化工程,加劇了城 鎮化的腳步與大眾旅遊(mass tourism) 的發展。在此背景下,周圍少數貧困藏 村雖得到發展旅遊的契機,轉換傳統農 業的生產結構,納入香格里拉旅遊發展 的行列,使的常民文化與自然環境皆急 速的發生變化。 然而,更多偏離大眾旅遊路線,位 於納帕海濕地保護區的藏村,因為道路 設施的不便而失去發展觀光的機會,艱 困的生存條件使之成為「脫落的藏村」。 在面對區域內快速商品化了的經濟結 構,傳統的經濟交換系統已經改變。為 了生存,居民加速了對周圍森林資源的 砍伐。森林水土保持失衡,濕地環境條 件亦發生變化,藏民牛羊放牧所仰賴的 50

土地受損,長期下來是負面的循環。 本規劃課題旨在探討香格里拉納帕 海溼地保護區的旅遊模式,在中國「西 部大開發」及「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的建設資源推波助瀾下,如何建立一個 具有地方風格的城鎮,以及,城鎮擴延 區外的脫落藏村,將如何因應?本規劃 將「納帕海生態保護區」與周邊藏村視 為發展的整體,提出分區分級的旅遊模 式;針對脫落的藏村 — 納帕村,提供 具體的旅遊發展模式 -- 小規模負責任的 旅遊,並且,在納帕村既有的條件限制 下發展藏居建築加改建的設計原則,以 期在旅遊發展、生態環境及藏族常民文 化之間維持良好的平衡關係,達到永續 發展的目標。 (※ 本文部分內容修改自施佩吟、蘇怡 帆、張靜今、郭博勝等人的書寫)


51


一、 現況 香格里拉旅遊區位於相 對平坦的谷地,上方為 那怕海濕地。

(一)90 後雲南藏區香格里拉旅 遊快速發展與城鎮化 位於中國西南邊陲的雲南迪慶藏族自治 州成立於一九五七年,是中國三十個少 數民族自治州之一、十個藏族自治州之 一。位於迪慶藏族自治州的中甸縣,區 內 有 豐 富 的 人 文、 自 然 資 源; 藏 族 文 化、宗教、建築、飲食都是非常具有吸 引力的旅遊賣點;而「納帕海自然保護 區」是香格里拉最有高原特色的風景區 之一,總面積 2153 公頃,海拔 3260 米, 是一個季節性湖泊,因湖中綠草繁盛, 故又名草海。保護區地勢平坦,三面環 山,冬春季節,山嶺積雪,亦因世界瀕 危珍禽黑頸鶴在此越冬而聞名。 90 年代以降,在西部大開發政策推 動下,香格里拉成為重要發展區域,包 括基礎工程、城鎮規劃、古鎮商圈再造 等現代化工程迅速的推展。雲南旅遊快 速發展的影響下,基礎設施投資與旅遊 環境建設投資關係的日趨緊密;1997 年 獲得世界文化遺產的「麗江古城」是帶 動雲南旅遊的先驅,在歐洲旅遊協會舉

52

辦的「2005 歐中旅遊論壇」上,麗江、 昆明被票選為歐洲旅客最喜愛的中國旅 遊城市。在這樣的脈絡下,其他具有民 族文化特色的城鎮,亦步亦趨,皆以旅 遊發展作為改善生活條件的目標,如茶 馬古道、香格里拉、瀘沽湖等,這些景 點和套裝行程已經成為密不可分的旅遊 網絡。 當前雲南一共有 224 個旅遊景區,數 量居全中國第三位。2005 年統計資料顯 示,進入雲南的國內遊客為 5200 萬人 次,旅遊收入 276 億元,國外和海外遊 客為 100 萬人次,旅遊收入 3.4 億美元; 直接從業人員 25 萬人,以旅遊業為龍 頭的第三產業 GDP 的增長達 9.0%。

(二)旅遊發展的影響 然而,旅遊經濟雖為雲南帶來可觀的商 業利益,同時也改變了原有的人文景觀 與社會狀況。每年數百萬遊客參觀古城 帶來的商機,吸引大批外地人進入麗江 古城租房開店,使原來的生活地景演變 成了商貿旅遊區。據當地的一份資料顯 示,1996 年以前,古城內有原住民三萬 多人,而今僅有六千餘人,留守者大多


為老年人。大量原住民搬出古城,大批 外地人搬進古城,古城變得複雜起來。 短短的幾年之內透過旅遊經濟的帶動, 的確讓部分城鎮的居民生活條件變得豐 厚,但也使原本的城鎮生活空間急遽變 遷、其風貌也在大量的複製商品中日 益同質化,這是雲南旅遊發展的當前難 題。 旅遊發展所促發的除了人文社會景 觀的變遷之外,環境的影響亦然。從空 照圖上來看,這些古鎮所在皆是江壑切 割雄山峻嶺,在河流轉緩或匯集處所生 成的河谷地段。地勢相對平緩的河谷帶 擁有相對較大的可耕地,形成了藏族的 集居區。旅遊帶來的商品經濟以前長 久的歷史,人們的生活與江水(耕種之 水)、山嶺(建築所用之材)密切。其 族群的密度與環境的容受承載力之間, 有一個相互調節的關係。然而,旅遊意 味著漸多量的外來者進入地區,超乎往 常環境承受力的污染量已對地方造成了 未來可持續發展的挑戰。

二、 規劃課題

風景區主要景點沿著線 道 214 分布

線 道 214 沿 線 的 景 點 容 易彼此連結形成遊程與 旅遊發展網絡

(一)貧窮:與旅遊發展脫落的 農村 香格里拉大眾旅遊熱狀況,以日城 — 松贊林寺、月城 — 中甸古鎮為核心發 展帶;旅遊網絡的空間構成再以核心區 為幅散中心向外擴延,沿著縣道 214, 北往德欽、梅理雪山,南至小中甸、虎 跳峽等地,地方沿著道路而發展起來, 成為是一大眾旅遊的路線。於是,香格 里拉的城鎮擴延是一條現狀的發展趨 勢,交通的可及性與地方發展的關係呈 高度正相關,沿著道路兩旁的許多小村 落因此有了發展旅遊經濟的機會,成為 城鎮擴延下的村落。 在此背景下,然而更多的藏村無法 連結上「以線道 214 交通基礎設施為基 礎的旅遊發展網絡」,加上缺乏其他發 展可能性的想像,面臨著生存發展的危

遠離主要道路的藏村因 難扣連上旅遊網絡而與 發展脫落

53


位於那怕海濕地的藏村 被山面海擁有豐富的自 然資源,亦是鳥類的重 要棲地。

機,是為「脫落的藏村」。例如,「納 帕海濕地」周遭,卻有更多的村落因為 遠離主要道路,沒有機會與這波旅遊發 展契機一同富起來,如:納帕村與塔村, 即是其中的典型藏村。

括耕地施用化肥、農藥、砍伐森林,導 致土地板結、地力下降,森林水源涵養 力越來越低,洪滯災害日趨頻繁,生態 環境日益破壞。

(三)藏區常民文化保存 (二)貧窮導致自然資源過度使 用 「脫落的藏村」不僅沒有因為現代化發 展而改善生活條件,基本的溫飽尚可以 勉力維持,但卻因為依賴外界的物質資 源,如電、手機等,而陷於入不敷出的 困境中。於是人們轉為更加劇的使用其 所可掌握的周遭土地、森林與濕地的生 產環境,將它們轉化為經濟營收。環境 正受到不當的對待而日漸貧瘠。 納帕村的後山有最好的木材,高海 拔的數種質地堅硬,品質優良,樹齡平 均 270 年,最多有至 600 年的樹木,是 藏區建築的主要家屋建材的來源。村中 家戶若有足夠的勞動力,皆投入砍伐木 材的生產活動來積累現金,平衡入不敷 出的生存條件。由於納帕村地處偏遠, 原木運送不易,因此村民會在山上進行 簡單的初級加工,但缺乏良好的機具設 備,出材率很低,大約有 25% ~45%的 木材在加工過程中被浪費掉。 納帕海自然生態保護區是環境敏感 區,由於周邊許多藏村位於香格里拉旅 遊發展區以外,其對土地的依賴性極 為深刻,納帕村民受限於艱難的生存條 件,不得不高強度的開發利用資源,包 54

香格里拉的藏族文化與其他藏族地區相 比,較為樸實,我們稱之為藏族常民文 化。此樸實的常民文化表現在傳統藏式 建築形式、雕刻、窗櫺、色彩等的樣式 上,也體現在常民的生活、生產活動中。 藏區家戶的常民建築,往往是利用其所 在周遭環境可得的材料所建;家戶居住 空間還包括儲存穀糧、圈養牲畜等場 所,生活與生產密切結合。 如上述旅遊現況中所提及的,香格 里拉的老城旅遊核心區,早已面臨了在 地居民在旅遊發展過程中逐步的遷離, 取而代之的是外地人進入當地所經營旅 遊相關產業空間。既有的常民建築與文 化,逐步的在過程中改變且難以回返。 「脫落的藏村」尚未經經現代化開發與 衝擊,尚保持了常民建築與文化的緊密 關係。 貧窮因此使藏民的日常生活、文化 與環境成了一連串的惡性循環。作為規 劃者,我們的角色不只是鄉愁式的要求 藏民們堅守傳統的生活方式,要求人們 遠離現代的旅遊力量,而是應該嘗試著 以地方居民主體為前提,提出較為永續 的旅遊發展建議。


三、 旅遊發展策略 雲南的快速發展的旅遊經濟,城鎮化、 現代化的生活已經大大改變藏族的生活 方式,我們從麗江古鎮的案例中可以發 現,一個好的發展模式不應是以犧牲原 始的居民生活來替換,那樣只會加速 摧毀的力量,失去了原本發展旅遊的美 意。 有鑑於此,我們重新思考香格里拉 的城鎮規劃以及未來可以永續發展的模 式,應該是以生態資源 ( 納帕海濕地、 山林資源 ) 為永續發展的基礎,但為了 要改善藏民貧窮的生存處境,以分區分 級的規劃策略,同時結合負責任旅遊的 概念,維繫發展的平衡。

香格里拉縣城

石卡雪山索道

共比村

納帕村

旅遊發展

核心發展區

城鎮擴延區

城鎮擴延區

脫落的藏村

一、在區域的層次,香格里拉應建 立分區分級的旅遊模式

景點特色

藏族城鎮特色 松贊林寺、市集 古鎮、商圈等

雪山風景

中小型聚落

小型農村

二、針對尚與旅遊發展網絡連結的 「脫落的藏村」,我們認為應該結合村 中既有的社會網絡,發展以生態保育與 文化保存為基礎的「負責任的旅遊」模 式。

旅遊型態

城市遊覽 古城觀光等

自然體驗

騎馬活動 納帕濕地

農村日常 生活體驗

遊客規模

千人 / 日

千人 / 日

百人 / 日

十人 / 日

據此提出兩項規劃策略:

(一)建立分區分級的旅遊模式 1. 旅遊發展核心區 + 城鎮擴延區:大 眾旅遊路線 沿著長征大道周邊的發展區可以串連成 一個旅遊動線,以「日城 — 松贊林寺」 及「月城 — 中甸古鎮」為主要的旅遊 景點,其他還包括石卡雪山索道、共比 村等。此旅遊發展核心區,經濟上直接 體會到旅遊發展所帶來的利益,但,在 環境層面則也日益面臨衰退的壓力。例 如外地資本所興建的旅遊飯店客房數增 加,衍生的污染物排放與垃圾處理,這 些層面需要政府興建新式的衛生下水道 以及污水處理設備,減輕直接排放入當 地環境所造成的污染與傷害。 2. 暫與旅遊發展脫落的藏村:小規

模、可體驗的旅遊模式 脫落的藏村(以「納帕村」為例子), 它的旅遊定位與核心發展區、城鎮擴延 區應有所區隔。是以藏族常民文化深度 體驗與納帕海農村旅遊的最小基地為發 展目標。小規模、日常生活的深度體驗 活動,不僅不影響居民的日常生活、生 產,並且透過旅遊來補足其收支不平衡 的收入結構。長期而言,能夠讓旅遊發 展、環境與藏民文化三者並重,達成一 個良性的循環模式。

香格里拉景區依「發展 核 心 區 」、「 城 鎮 擴 延 區」與「脫落的藏村」, 建立分區分級的旅遊模 式。

納帕海濕地周圍十多個藏村,社會 關係依然綿密,體現在耕種、畜牧與家 屋營建的日常勞動上。「村集體」的決 策系統尚未在現代化的過程中崩解,應 以此為推動小規模旅遊發展之單位。除 「旅遊接待戶」提供餐飲住宿服務外, 以藏族農村中原有的常民文化與生活勞 動,作為發展農村體驗遊程的基礎,村 民分工合作提供遊客多樣化的體驗,遊 客身歷其境。遊程體驗也有不同居民分 55


工合作,由村集體協調分工及旅遊利潤 分配。 體驗遊程諸如: 1. 草原騎馬 2. 原始森林徒步翻越 3. 牧童山上生活體驗 4. 農耕(青棵、馬鈴薯)種作體驗 5. 糌巴製作體驗 6. 犛牛乳製品(酥油、奶渣)製作體 驗 7. 傳統歌舞欣賞同樂

(二)納帕海濕地與周遭山林資 源的保育 納帕海濕地是香格里拉非常重要的環境 資源,除了黑頸鶴會在這過冬外,藏民 的生活與生產都與其息息相關。而藏民 賴以維生的森林資源也因為入不敷出的 經濟結構,也被迫以砍伐木頭為生,這 樣的惡性循環結果,必須正視。 香格里拉縣城內的汙水處理廠為主 要的汙染源,由於高原氣候的特殊性, 長期讓污水處理池的菌種無法發酵,造 成未處理過的汙染水源直接排放至納帕 海溼地;周邊藏村的生活污水量縱使不 多,但也是直接排放至濕地內。未來規 劃將針對污染防制提出建議:包括香格 里拉縣城污水處理廠改善措施、污染防 治策略。希望徹底解決污水處理廠無法 運作的問題,以及,對於生活污水、垃 圾部份的問題,結合政府小額的投資、 貸款來完成家屋為最小單元的汙水處理 辦法。 我們認為,不論是不是位於旅遊主 要發展帶,藏民的貧困生活條件皆必須 得到改善,唯有如此,納帕海濕地、山 林資源才可能確保。 在藏村脫貧的目標達成以前,我們 深知木材砍伐的問題無法立即杜絕,因 此,策略上分為兩階段:短期而言,協 56

助脫落的藏村發展小規模的「負責任旅 遊」,平衡收支差異,逐年遞減木頭砍 伐量;中長期的目標,以藏族村民的力 量推動森林保育、復育土地水土保持 的功能,其下游的納帕海溼地更直接受 惠。

(三)以藏村集體為基礎,朝向 「負責任的旅遊」 「脫落的藏村」如納帕村,由於承襲著 特殊的遷移背景,加上地處偏遠,偏離 香格里拉大眾旅遊線的主要發展範圍, 村民仍維持傳統的半農半牧的傳統生 活。尚未受到現代化工商業的影響,目 前村的集體力量甚強。喇嘛為村中重要 且備受尊敬的人,維繫著全村的凝聚力 量。 脫落藏村,發展深度及可體驗的旅


低對於環境與地方文化的衝擊。永續旅 遊的主要目的是要確保旅遊發展能為地 方居民、旅遊者以及旅遊接待者均能帶 來正面的經驗。 「 負 責 任 的 旅 遊 」(responsible tourism)與永續旅遊的目標一致,但它 強調了上述三方在實踐上均有責任、共 同 投 入(Mowforth &Munt, 2003)3 。 儘管不同的群體,對於責任有不同的界 定,但不變的是,共同的目標在於:減 少社會文化與環境的衝擊、地方居民在 決策過程中的參與、為自然與文化遺址 保存帶來正面的貢獻、旅遊的經驗中使 不同的文化彼此尊重。 「負責任的旅遊」不同於全面發展 旅遊經濟的邏輯,而是根據在地居民的 生活環境、生活需求為實際考量點,在 不同發展區內,適時的帶入不同層次的 旅遊模式。如: 1. _ 以小規模旅遊制衡森林採伐的量 _ 以藏族農村旅遊收入取代伐木收 入控制天然林的砍伐 遊模式。希望納帕村以「村集體」作為 發展旅遊的推動單位,除「旅遊接待戶」 提供餐飲住宿服務外,以藏族農村中原 有的常民文化與生活勞動,作為發展農 村體驗遊程的基礎,村民分工合作提供 遊客多樣化的體驗,也體現「負責任」 旅遊的精髓。 地方居民有意願發展觀光產業,與 旅遊發展連結,減輕生活貧窮(及其所 引發的關於自然環境資源的過度使用); 藏村常民建築與文化的維繫亦需加以考 量。於是,我們試著以「負責任的旅遊」 (responsible tourism)為規劃思考的基 礎。

2. _ 結合生活與生產活動的藏族常民 文化的體驗式旅遊 _ 具有國際生態旅遊吸引力 3.

透過發展「負責任的旅 遊」使藏村脫貧,而能 減少對森林資源的砍伐; 森林一方面提供了家屋 構築的材料,也維持了 濕地的生態條件;濕地 才能源源提供鳥類與犛 牛的食物來源

_ 以村落集體力量來推動負責任旅遊 _ 旅客與地主的平等關係 _ 保護藏村常民文化小規模發展

「負責任的旅遊」概念的目的與「永 續旅遊」(sustainable tourism)2 相去不 遠 Sharpley R (2004)。「永續旅遊」強 調旅遊雖可能帶給地方人們經濟上的幫 助,但也要盡可能的在旅遊過程中,降 57


藏村選址背山面濕地, 山上的森林是建築的主 要材料來源

四、 實踐:以藏村自力營造 系統為基礎回應接待空間之需 求 我們已提出香格里拉旅遊區域應建立分 區、分級的旅遊模式:214 號道路沿線 的旅遊「發展核心區」與「城鎮擴延區」 之外,以及與旅遊發展「脫落的藏村」。 「脫落的藏村」主要是指分布在那帕 海濕地周邊的十多個村落,可適切的發 展小規模的「負責任旅遊」(responsible tourism)。希冀朝向深度與可體驗的旅 遊模式,能改善此地居民的經濟狀況。 可體驗的旅遊方式,需要遊客在本 地停留一段時間、向地方人們學習,而 非快速流動。旅客的接待空間需求(旅 遊房,當地稱「標準間」),於是乎, 在我們與地方人們互動的過程中逐漸浮 現。 藏人身上對於空間營造的智慧與社 會關係,尚未因現代化的進程中失落, 應以此為基礎,回應旅人接待空間的需 求;不必再花大錢蓋旅遊房(如「發展 核心區」內的作法)。 我們認為,「以既有家屋為基礎的 增改建」設計,即可回應接待空間的需 求。但前提是需要看到:一、家戶與周

58

遭土地環境關係、二、現有家屋成員組 織與空間使用關係。

(一)藏人聚落、家屋與周遭環 境關係 藏人居住的區域主要是在四川省以西的 高原氣候區,地形上大約可以分為地勢 起伏較小的高山草原,以及起伏較大的 高山與深谷區,納帕海濕地即屬於前 者。 高山草原天氣寒冷多變化,空氣乾 燥、風大。冬季時冰冷的時間長,每日 的 日 照 時 間 也 多 些, 絕 對 溫 差 大。 山 脈走向的不同直接影響了日照與溫暖程 度,這些都是藏人們在選址建屋前首要 的考量因素。風的走勢,則影響了家屋 建築的朝向與開窗。降雨量豐沛的納帕 海,在雨季時成為濕地;在乾季時以草 原呈現其面貌。水是日常生活不可或缺 的,亦是選址的重要考慮因素之一。 1. 現況:家屋與地景的空間關係 家屋的型態除了要適應當地的地理、氣 候狀況,同時也反應了居民日常生活與 生產的需求。此地的常民藏族民居與聚 落給人根植大地之感,佈局靈活;為滿 足生產與生活的需要,體現了當地的氣


候條件、地形、材料等因素的綜合。 關 於 藏 人 的 聚 落 選 址, 葉 啟 燊 (1989,頁 159)4 曾提到幾點原則:1. 聚落的分布接近耕地與牧地,以便於看 守、防範野獸損害;2. 爭取空間、不佔 熟土,選擇邊緣地,將可耕地讓出;3. 選擇向陽地,利用陽光,根據氣候狀況 創造能避風向陽的住宅。4. 靠近泉水、 溪流或河道,以便取水。 家戶民居中的底層的牲畜棚、柴火 房、房前屋後的青稞架都是極其實用而 自然的展現在地景中(翟輝,2005,頁 120)5 。地景無疑反映了畜牧羊牛、種 植青稞與伐薪生火等,這些藏族傳統的 勞動方式。 2. 構築:從自然中就地取材、回應環 境脈絡 葉啟燊(1989,頁 168)6 提到了藏民建 築的智慧中,分別有四點:1. 爭取空間 利用地形 2. 就地取材 3. 特殊的結構 4. 適 應氣候,利用自然。我們可以看到這四 點可以說與在地的環境條件息息相關。 整個廣大的藏區境內廣闊的森林與 地質條件,提供藏民營建家屋時的材料 來源(葉啟燊,1989,頁 6)7。森林覆 蓋率高,喬木數種類繁多,其中樺木、

白楊等大宗喬木,是構築家屋主要結構 框架的材料;有機質泥炭土和黃土,具 黏性構成塊狀時紮實而堅硬,將其夯土 作為牆身、屋面、樓面;地質具有變質 頁岩,經水的侵蝕分裂為較小狀態,人 們亦將其與泥土材料搭配、混用來砌築 牆身。

從家屋的尺度到一扇窗 戶的尺度,村人互助自 力營造不假外人,是天 生的巧匠

本地的「閃片房」,就是為了保溫 抗寒外牆厚達一米夯土,窗洞少而且 少, 屋 子 進 深 大; 屋 頂 雙 潑 水 的「 閃 片」坡頂便於排雨除雪(翟輝,2005, 頁 119)8。屋頂的「閃片」即是用組織 疏鬆、木文順直的冷衫板剖成,板面留 有細長小溝以利排水。為了延長使用年 限,在每年雨季來臨前皆需「翻瓦」。 故為了翻修方便,屋瓦並非以鐵釘固 定,而是以石塊壓制於上(翟輝 2005, 頁 128)9。 而 屋 身 外 觀 所 見 的 白 色 牆 身,並非石灰,而是利用當地的深層白 土「澆」成(翟輝 2005,頁 128)10。 3. 地景管理準則(The Guide Line for Landscape Management) A. 不擴張家屋用地 B. 不破壞村落景觀 C. 不任意加高擴大量體

59


藏人家屋的平面圖與中 柱所對應的相關位置。 圖 面 修 改 自: 翟 輝 (2005)《 香 格 里 拉 ‧ 烏 托 邦 ‧ 理 想 城: 香 格里拉地區人居環境研 究 》, 北 京: 中 國 建 築 工業出版社,頁 133,頁 134。

60


(二)藏人家屋內的空間使用(成 員組織與空間使用) 1. 火塘、中柱為家屋生活核心 藏人的家屋一搬來說以三層為理想,第 一層圈養牲畜不為人住,第二層為住家 主要的活動空間,第三層以經堂與活佛 來訪時安住的空間為主。但由於經濟考 量,若沒有足夠資源的話,會先蓋兩層 樓房,將經堂暫時安置於二層,待累計 了足夠資源再添加第三層的空間。此 營建的過程會持續數年甚至數十年不等 (余舜德、郭奇正,2012,頁 2)11 。

同時針對污染排放量,以最大遊客量 (10 位)試算,尚在容許範圍之內。

(三)藏式建築加改建設計 目前那帕村(自然村)有三十三戶人家, 與塔村(自然村)有九戶人家共同屬於 行政村「那帕村」的管轄範圍。那帕村 距離縣城香格里拉約需四十至五十分鐘 的車程。

二樓的「中柱」,可說是樓層的焦 點所在,是財富與地位的象徵。源於對 「樹」的崇拜,藏民相信樹木的生命 不因砍伐而終止,在而成為中柱的過程 中, 依 舊 延 伸, 象 徵 家 庭 興 旺 發 達, 生 命 永 不 止 息( 翟 輝,2005, 頁 124125)。中柱亦是家中進行儀式的中心, 重要節慶如過年、新婚、家屋落成 以及客人來訪時,人們圍繞其中祝福、 唱歌、舞蹈的所在。 中柱旁的「火塘」,是蒸煮食物、取 暖、家屋中最重要的空間(余舜德、郭 奇正,2012,頁 7)12 -- 相當於漢人的「客 廳」。此區為煮飯、做事、接客、進行 儀式,以及休息之處。寒冷的氣候使得 火塘中的火幾乎長年不滅,加上為了保 溫效果開窗不多,空間被燻得黑黑的。 火塘上的複合式鐵製爐具,分為主茶、 煮飯,以及煮牲畜所吃的食物。 目前一棟家屋多為核心家庭或是三 代同堂,且夏天還要有人到山上放牧, 留在家屋的人力非常有限。 2. 旅遊接待戶管理準則(The Guide Line for Host House Management) 一棟家屋只能接待少於十個遊客,讓藏 村家屋可以永續成為村人的家:除了考 慮原本家屋的容納量,另一方面則是過 多的遊客將使得農民改變原有的社經狀 況,搖身一變成為小旅館老闆,原本價 值觀、社會關係與生活方式發生改變,

1. 納帕村聚落現況與增改建示範點 如之前所敘,目前納帕村「村集體」 的力量還在,內部的凝聚力強;村內地 位最高的喇嘛(松贊林寺)在宗教信想 與一般日常事務上,是村民諮詢與討論 的對象。 作為與我們一同參與、討論的是那 帕村的村長,其家戶原先並非是經由集 體討論後,由抽籤 選出的旅遊接待戶, 是其親戚抽重了籤,但本身沒有意願而 後轉讓這個機會給他。 村長家左側 (地圖的北方)及是那 帕村往後山的路,離村子兩公里處的後 山有約 3 平方公里的放牧面積屬於集體 所有;村長家右側(地圖的南方)則是 耕地與更遠些的那帕海草原。 我們到的那天,村長的父親正坐在 主屋二樓出挑的廊上吹風、聊天;廊前 的空間不論好天氣或下雨,皆讓人感到 舒服無比,在之後的設計上,我們參考 了這樣的空間模式。

中柱與火塘是家屋中最 重要的儀式與接待空間

61


2. 家屋成員組織與空間使用 主屋的一樓空間是畜廄,牲畜在每日結 束後返家居於此。二樓左側主要部分是 經堂、右側是火堂,晚上天氣冷一家人 最常在這聚在一塊兒烤火。 村長家目前有四個人:村長即其配 偶與兒子女兒,村長的父親與母親時常 會來家裡串門子。村長的父親與母親並 沒有同他們一塊居住,家屋的空間給四 個人使用錯錯有餘。家屋左側的露台目 前並無切卻的使用,露台一樓作為放置 雜物的空間;二樓目前則是一隻小狗的 活動空間。 余舜德(2011)13 提到藏區民居在 改格開放後的當代,因與外界接觸頻 繁、互動的現代化經驗,藏區家戶空間 的營建方式與格局,皆有了新的變化。 比如,新材料的使用,鋼鐵材料取代了 以木頭為空間架構。比如,原本一樓的 牲畜空間,轉化為人居空間。生火、取 暖的方式不一定再使用木頭,使的火塘 成為了「明亮」、「舒適」的空間。 上述的變化,我們應該以較為開放 的態度看待。像是新式廁所的引入,對 於藏區來說有其必要、亦逐漸為人們所 接受,尤其面對了漸增的旅客進入。但, 納帕村屬於距離城市交通距離較遠的 地方,一旦全面地接納了新的材料與設 備,接下來後續的維護管理變著需極度 仰賴商品市場經濟所題供的服務,失去 了自主性。 3. 設計

參與式設計的討論過程

那帕村的藏式民居之精彩,讓我們這群 從台灣來的漢人讚嘆連連,這裡的居民 們幾乎人人都是非常好的工匠,村民既 有建屋及維修能力非常強,不必花大錢 蓋所謂『現代化』的房舍。 且由於家屋的營造過程在這兒是家 族、鄰里之社會關系的表現,保留了這 種營造家屋的過程,其實也同時保留了 這種社會網絡的互動。 對於旅遊接待戶的加改建,我們的 立場是開放中亦有所堅持,應以原本藏

62

民自身及存在的構築能力與社會關係為 基礎。 A. 現況,藏式建築加改建可分為兩 個類型: 大型 _ 可容納近十位遊客 小型 _ 可容納 3-6 個人 B. 設計準則 : 從既有家屋的院子部份增建,作為 接待遊客空間,不擴張家屋用地。 尊重藏族家屋原有特色,增建的部 份由村民自行營造即可:因為藏人已經 擁有其空間的自力營建技術與後續的維 護能力。 C. 參與式設計 : 專業者能夠提供的多是現代設施的 引入,如標準間、廚房、衛浴、自來水 等, 如 何 對 環 境 衛 生 比 較 好, 水 要 用 暗管連到化糞池、屋簷排水地方如何改 善。但是這畢竟還是一個私人的住家, 只有這裡的主人才知道他真正想要怎麼 使用他的家屋,他們的私人空間與遊客 活動空間的界線究竟在哪。這裡的增改 建並不是全由規劃者說了算,應該有當 地人的意見加入與共同討論,更細緻的 處理空間的細節,才能真正符合使用者 的需求。 作為未來旅遊的接待空間 ( 標準間 ), 將以不壓縮家屋成員所使用的空間為前 提。我們與村長互動的結果,將其置於 左側的露台,共有四間雙人房、兩間單 人房,最多的旅客接待量為十人。 家屋左側露台的二樓部分往後(北 方)出挑約一點五米,作為標間的慣洗 與衛浴空間使用;往前(南方)延伸約 一點五米創造出廊的空間,並與主屋相 連結。 左側露台的二樓部分空間並非連續, 主要原因是考慮到更靠山的那戶家屋, 其經堂的開窗位置。經堂可算是一般藏 族傳統民居中最重要的空間了,在與村 長討論的過程中亦覺不能擋住其人家從 經堂往外望向那帕海濕地的視線。


旅遊接待空間增改建設 計前後對照圖。 家屋左側露台的二樓部 分往後(北方)出挑約 一點五米,作為標間的 慣洗與衛浴空間使用; 往前(南方)延伸約一 點五米創造出廊的空 間,並與主屋相連結。

63


參考 /Note 1. 2000 年初,中國大陸實施「西部大 開發」戰略,挹注大量資源改善落後地 區的基礎建設,以期進一步帶動西部地 區的經濟發展;2005 年,「建設社會主 義新農村」在各地推動試點計畫,作為 地方發展的示範村。 2. Sharpley R (2004) Tourism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xploring the theoretical divide. In: Williams S (ed.) Tourism: critical concept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Routledge, New York: pp 305-326. 3. Mowforth M, Munt I (2003) Tourism and sustainability: development and new tourism in the Third World, 2nd edit. Routledge, New York. 4. 葉啟燊(1989)《四川藏族住宅》, 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5. 翟輝(2005)《香格里拉 ‧ 烏托邦 ‧ 理想城:香格里拉地區人居環境研究》, 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6. 葉啟燊(1989)《四川藏族住宅》, 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7. 葉啟燊(1989)《四川藏族住宅》, 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8. 翟輝(2005)《香格里拉 ‧ 烏托邦 ‧ 理想城:香格里拉地區人居環境研究》, 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9. 翟輝(2005)《香格里拉 ‧ 烏托邦 ‧ 理想城:香格里拉地區人居環境研究》, 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64

10. 翟 輝(2005)《 香 格 里 拉 ‧ 烏 托 邦 ‧ 理想城:香格里拉地區人居環境 研究》,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11. 余舜德 ,郭奇正 (2012)《藏民的 家屋與家屋內的社會動態:以雲南五境 通珠聚落為例》,民族學研究所資料彙 編,22:1-18。 12. 余舜德 ,郭奇正 (2012)《藏民的 家屋與家屋內的社會動態:以雲南五境 通珠聚落為例》,民族學研究所資料彙 編,22:1-18,。 13. 余舜德(2011)《身體感與雲南藏 族居家生活的日常現代性》,考古人類 學刊 ‧ 第 74 期 ‧ 頁 169-202‧


65


66


67


羅東三星(台九線以西)平原鄉 村區再發展綱要規劃案 Strategy Planning for Rural Re-development

規劃緣起與目標 宜蘭境內有百分之八十為鄉村地區。面 對全台農業經濟亟需加速提昇與轉型之 關鍵時刻,實有必要在過去的總體規劃 架構下,對宜蘭鄉村產業與鄉村環境之 再發展,從生態、生活、生產的「三生」 整合角度,予以再檢討與再定位,作為 縣境長程發展的依據。

予以回應。

本案之工作,係以羅東三星地區為 規劃範圍,一方面進行全縣鄉村環境風 貌之基礎調查研究,並建立有利於後續 工作推動之檔案建置,另方面以跨界集 體工作之方式,共同研提鄉村風貌之實 質發展藍圖:

1. 針對既有之全縣性總體規劃及部門計 劃,進行整合與再評估。

前者,將針對長期維持良好、且具 宜蘭地方特色之鄉村地景,進行全面普 查,並研析其轉化發展之適切方向;以 與產業、空間、社區生活改造行動妥為 銜接。

68

基於前述認知,本案將以宜蘭縣鄉 村風貌綱要計畫為規劃基礎,進行羅東 三星地區之環境紋理細部調查分析,擬 提發展議題,並研提相應之地區性長程 發展願景 ( 地區再發展架構 )。並以實 際執行之角度完成如下事項:

2. 彙整並再評估當前鄉村風貌營造之行 政與管理機制,以跨單位合力推動之前 提,研議落實執行之多元並進機制。包 含法定工具之運用,以及短、中、長程 實施方案,先導方案或示範計劃等。 期望透過整合性的規劃過程,提出 一個新的、永續的且能與鄉村生活、生 產與生態的功能取得平衡之發展策略。

後者,將針對鄉村聚落之生活設施 條件,需因應其不同於都市地區之發展 速度、內容與強度,並配合既有資源特 色條件,重新評估未來補強之內容與實 施機制。

1. 永續性農業的發展的倡議與推動

在北宜高通車前夕,因應新的民間 開發壓力,以及陸續於鄉村地區展開之 公私部門重大計劃,實有必要確認經濟 發展與環境永續兩者兼顧之雙重目標, 並以相應之環境經理策略及行動,積極

4. 促進鄉村相關經濟活動的多樣化

2. 鄉村的景觀品質的改善與自然資源的 維護 3. 結合永續的治水策略與資源管理 (※ 本文與張靜今共同寫就)


69


第二篇 地方發展與地景風貌 現況分析 第一章 地方發展概況 第二章 土地使用 第三章 生態空間 第四章 居住空間 第五章 農業發展 第六章 觀光發展 第七章 聚落發展 第八章 交通路網 第九章 公共設施 第十章 歷史空間與地景 蘭陽平原地理位置圖與 計畫範圍

第一篇 緒論 計畫範圍 本案以蘭陽溪南側,台九省道以西之羅 東、三星之鄉村地區(非都市土地)為 主要規劃範圍。此區北以蘭陽溪,東以 羅東溪,南以中央山脈為界。本區屬蘭 陽平原之一部份,約為六千公頃。 在 統計資料分析上,受限於統計資料多以 行政界線為統計範圍,由於本區百分之 九十以上的主要地區皆為三星鄉,因此 在統計資料分析上,將以三星鄉為主, 也較能呈現本區鄉村的統計概況特徵。 由於本計畫係以全縣城鄉發展為整 體考量之地區性計畫,因此,將以宜蘭 全縣為相關研究範圍,同時,特別強調 基地週邊之冬山、員山、宜蘭、大同、 蘇澳、南澳等市鄉鎮銜接地帶之整合發 展議題關聯性。

70

第十一章 北宜高衝擊與地區空間再結構

第一章 地方發展概況 一、地理區位 羅東三星平原鄉村區位於蘭陽平原的西 側,東至羅東鎮市街,西至蘭陽溪出山 口,西北側隔著蘭陽溪臨接雪山山脈, 南側緊臨中央山脈北段。

二、自然基底 ( 一 ) 地形地勢 本區地勢自西向東而降。在三星附近約 為海拔 100 公尺,為蘭陽平原最高處, 三星以下,平均比降約為 1/55。在地形 上可區分為山區、沖積扇、湧泉帶與平 原區。


三、人文底蘊 ( 一 ) 歷史變遷 1. 開圳墾地 (1796-1895) 羅東三星平原在吳沙入墾宜蘭到日治時 期以前,雖然因番害與環境變動不居, 但在蘭陽平原大部分的其他地區多已墾 殖殆盡時,仍吸引了移民以武力進墾, 在這個沖積扇平原上,在原住民的早 期聚落外,建立了零星的隘墾與農墾據 點。( 黃雯娟,2006) 依據台灣堡圖、宜蘭縣水利發展史、 宜蘭縣交通史,本區主要的開發地區包 括:羅東、二結、四結、竹林、廣興、 順安、尾塹 - 大洲、中溪洲、紅柴林、 二萬五、石頭圍 - 十九結、阿里史 - 月 眉 ( 今三星市街 ),以及破布烏 - 紅瓦厝。 在這個階段裡,平原上的漢人主要 以開墾農田為生。雖然普遍都有水利灌 溉設施,但水利工程所使用的材料,多 以竹片、木料和石塊為主,極易受災損 害 ( 黃雯娟,1994:130)。 2. 現代化農村 日治時期開始,在日本殖民政府的干預 下,漢番接觸帶的邊區逐漸穩定,同時 在樟腦、檜木與甘蔗產業的發展帶動 下,本區有了新一波的發展。同時為了 疏運檜木與甘蔗,包含鐵路與公路的交 通路網也相繼完成。三星街、天送埤、 大洲與紅柴林,成為當時的中心聚落 ( 黃 雯娟,2006)。至今仍深刻影響本區生活 方式與空間地景的現代化工程,包括: 水力發電、農田水利系統,與林業鐵路, 都是在這個時期完成的。 二次戰後國民政府來台,自 1961 年 開始,整個羅東三星平原自東而西逐步 展開農地重劃工作,推動農業機械化, 帶動本區水稻進入大量生產的階段。 約 在 同 時 期,1950 年 代 至 1970 年 代 末,太平山林業也進入大量開採時期, 1959 年太平山林業產量創最高紀錄,達

93000 餘立方公尺,甚至凌駕阿里山林 場之上。

羅東三星平原鄉村區清 領時期拓墾範圍示意圖

在產業快速發展的帶動下,羅東人 口持續成長,三星人口也在 1969 年達 29266 人,創造了歷年的高峰。在這個 發展階段,天送埤、三星與大洲,仍是 本區的主要中心,紅柴林則早於 1947 年 的 一 場 風 災 而 快 速 沒 落 ( 黃 雯 娟, 2006)。 3. 休閒產業的興起 1980 年代初,在太平山林業與台灣機械 化農業開始走下坡的當頭,宜蘭開始發 展觀光產業。宜蘭的觀光產業,經過觀 光發展環境的開創、文化觀光的營造, 以及觀光發展產業化的形成等三個階 段,在 20 多年的過程中,逐漸成形。 然而,對於本區而言,觀光產業的發展 相對於礁溪或南方澳等蘭陽平原的其他 地區,是相對低度發展的。 1990 年代中,藉由文化活動的帶動, 本區的農業在自然環境的優勢下,開始 走向精緻化的路線。目前,本區農產品 在台灣市場上最有名氣的,主要有:三 星蔥、上將梨與銀柳。而本區的銀柳亦 擁有國外市場。

71


2000 年以後,宜蘭的休閒農業有了 快速的成長,本區的休閒農業亦由近羅 東的羅東溪兩側,以及天送埤地區開始 發展,未來有可能擴展到全三星平原。 在這個階段裡,三星市街、天送埤 與大洲雖然仍為本地區的主要聚落,但 缺乏實質的發展動能,大隱是本地區在 這個階段,隨著羅東市鎮向外擴散的發 展動能,初步浮現成為一主要聚落的潛 力。

第四章 居住空間

非都市鄉村區;散佈居住 - 都市計畫農 業區、非都市農業區。 將前述兩種分類方式加以兩兩交叉, 就構成宜蘭縣的居住模式類型。

( 一 ) 都市計畫區 - 高密度集居區 都市計畫住宅區的居住形式,為一種高 密 度 集 居。 其 集 居 人 口 規 模, 一 般 為 3000 人以上。其集居之空間模式,為密 集的三至四層住宅。住屋本身留有 40% 的空地,常做為庭園、停車空間使用。 都市於某些核心地區提供各種公共設施 與開放空間。

( 二 ) 非都市鄉村區 - 中密度集居 區 非都市地區之鄉村區的居住形式,為一 種中密度集居。集居人口規模為 50 戶 以上。集居之空間模式,亦為密集的三 至四層住宅。鄉村區在制度上並不提供 公共設施與開放空間,但有些鄉村區會 經由其他政府部門設置小學、社區活動 中心與派出所,廟埕則是最常見的開放 空間。

( 三 ) 農業區 - 低密度散居區

羅東三星平原鄉村區居 住空間模式分佈現況示 意圖

一、居住模式分析 宜蘭縣居住空間的計畫規範,主要由住 宅之建蔽率、容積率與興建高度相互配 合,以進行規劃。從土地使用來看,又 可分為:建地與興建農舍的農地。 在 建 地 部 分, 建 蔽 率 多 在 百 分 之 五十到六十之間,容積率則在百分之 一百五十到百分之一百八十之間,樓高 約在三層到四層之間;農地興建農舍, 建蔽率為百分之十,樓高則在三層到四 層之間。 由聚集居住與散佈居住來區分,則 可分為:聚集居住 - 都市計畫住宅區、

72

此處之農業區,包括都市計畫之農業區 與非都市農業區,居住形式為低密度散 居。其散居之空間模式,為散佈於農業 區中,獨立或少數集聚之三至四層住 宅。農業區內的公共設施,除了政府教 育部門循各種途徑取得土地設置小學或 民間自行設置的廟宇之外,在制度上並 不提供各類公共設施,因此,農業區的 公共設施服務,往往需要依賴都市。而 每一住屋都需要的水、電、排水溝 … 等公共設施,則很難有效率地提供。

二、居住空間發展趨勢 ( 一 ) 羅東都市計畫人口擴張 2005 年 羅 東 都 市 計 畫 區 計 畫 人 口 為


70000 人,但現況人口已達 73,617 人, 這顯示了羅東都市計畫已不符現有人口 的擴張,勢必產生向外擴延的動能。

( 二 ) 都市外新居住空間快速蛙躍 發展 1. 散佈的新農舍 依據本計畫於 2006 年 8 月之普查,本 鄉村平原上最主要的居住空間發展趨 勢,為都市計畫區外之新建農舍,自東 而西,由密而疏呈蛙躍式散佈,其中以 羅東溪以西,大洲、柯子林與大隱一帶 發展快速。 2. 集合住宅 另一種都市外的新居住空間型態,是小 規模的集合住宅。這些集合住宅主要分 佈於大隱,與阿里史一帶。 3. 三星都市計畫人口緩慢衰退 2005 年三星都市計畫計畫人口為 6000 人, 實 際 人 口 為 4591 人,1995 年 為 4621 人,呈緩慢下降趨勢。 4. 農業區內公共設施建設的低效率 新的發展趨勢已明顯地突出,農業區內 的公共設施建設效率極低。這個低效率 由兩個方面呈現:1. 既有公共設施使用 率低;2. 散佈的居住模式難以提供足夠 良好的公共設施服務。

第七章 聚落發展 本區之聚落,可分為:核心聚落、散村 聚落與散佈的農舍。核心聚落的生活方 式,基本的生活需求由聚落內部提供與 滿足;散村聚落的基本生活需求常要藉 助臨近主要聚落的服務,或是由流動性 的專業服務車 ( 如菜車、麵包車 … 等 ) 所滿足;散佈農舍的基本生活需求,則 由較遠的市鎮或台北都會所滿足。

一、核心聚落 羅東三星平原鄉村區主要的服務聚落, 包括:三星市街、天送埤、大洲及大隱 等。

羅東三星平原鄉村區主 要聚落分佈示意圖

(一)平原的農業服務聚落:三 星 三星市街位於羅東三星平原鄉村區偏西 位置,是這個農村平原的政治、行政、 文教、商業服務中心。平原上的兩條主 要道路 - 台七丙與縣道 196 在此交會, 也是三星市街對此農業平原提供服務的 主要通道。台七丙東西向穿越市街商業 帶,向東通往羅東,向西通往天送埤。 縣 196 在月眉村與台七丙交會,可通往 大洲。

(二)平原與山區之間的出入樞 紐:天送埤 天送埤是蘭陽溪以南平原地區與太平山 區之間的出入樞紐。對前往山區旅遊的 遊客而言,天送埤是一個適當的補給站 與資訊站,例如聚落內就會販賣清水地 熱 用 品。 對 於 從 山 區 下 山 的 旅 客, 天 送埤就是他們進入溪南平原的第一個聚 落。1996 年泰雅大橋通車後,更強化了 天送埤的交通樞紐地位。台七丙穿越聚 73


羅東三星平原鄉村區散 村聚落分佈示意圖

城仔 - 三星平原散村中 的典型聚落空間型態

落主要商業帶,向南可通往太平山,向 北過泰雅大橋可達大同鄉。連接台七丙 通往聚落內各巷道多為南北向,可連接 福山寺與社區活動中心。

( 三 ) 三星平原的舊門戶:大洲 大洲做為三星平原的門戶,在 1980 年 代以後,逐漸沒落。這是因為太平山林 業於 1979 年停伐,同時,面對全球化 競爭,以及台灣社會由農轉工商的趨 勢,水稻不再是農村帶主要收入。台七 丙是今天羅東與三星間的主要通道,縣 道 196 成為次要的道路,大洲的發展也 就隨之停滯、沒落。線道 196 公路貫穿 聚落主要商店街,向南通三星,向北可 達尾塹。深洲大道 ( 宜 61) 與線道 196 在集居聚落東邊相接,連接北城與員 山。

( 四 ) 隱然若現的新興聚落:大隱 大隱是台七丙上最接近羅東的聚落,近 年的發展動能也很強,但與前述三個聚 落比較,大隱的集居形式與程度是最為 鬆散的。這是因為大隱早期為羅東溪的 下游河床,隨著近百年來水利與防洪設 施的漸次改善,大隱地區的聚落發展, 才 從 近 山 地 區 的『 淋 漓 坑 』、『 張 公 圍』、『大埔』和『蚊子坑』等聚落, 74

向平原的台七丙兩旁發展。

二、散村聚落 散村聚落,是蘭陽平原漢人入墾後所形 成的典型聚落形式。儘管蘭陽平原自吳 沙於 1796 年入蘭破土、占墾三朝,前 後兩百年;但其社會的基層空間組織, 從拓墾時期的圍和結,經保和街庄社、 街庄社區和街庄社、區和保甲、街庄和 保甲、街庄和部落會,一直到光復後的 鄉鎮和村里,事實上是一脈相成,未經 太大的變動。其原因是自拓墾時期起, 即為一自治、自衛,且具有明確空間範 圍和擁有共用土地-居住地或廟地的社 會單位。日治時代以此單位為一個完整 獨立的地籍和戶籍系統,使人口與土地 結合成一體,而難於任意切割分合。(施 添福:蘭陽平原的傳統聚落。) 這類型聚落,一般而言,還是有一 個聚落的核心,由廟、廟埕,與一家雜 貨店 ( 柑仔店 ) 所構成。它們或許在內 向型聚落 ( 城仔 ) 的開口處,或是在聚 落聯外道路的節點上。而它們的商業服 務,往往由流動的各類型小貨車 ( 如: 菜車、衣服車 … 等 ) 到各小型聚落販販 售。在區位分佈上,它們又可分為條形 聚落與塊狀聚落。


這樣的聚落形式,至今在羅東三星 平原鄉村區,仍然可見,其中在空間形 式上較為典型的有:大洲 ( 土圍 )、清州、 鹿埔城、石頭圍、十九結等。

(一)大洲 位於本鄉東部,東接尾塹村,南隔羅東 溪接冬山鄉廣興村,西接尚武 ,,大義 村,北臨蘭陽溪。因為蘭陽溪(宜蘭濁 水溪)及其支流羅東溪(小南澳溪)之 間的一塊面積頗大的沙洲地,故名。 大洲主要集居聚落內土圍舊聚落空 間形式乃清楚可見。1865 年前後大洲的 移墾者建築土圍(土名「城仔」)居住。 聚落內土圍分成數個埕,與圍外的福德 寺為民眾主要生活社交空間。磚牆、清 水混泥土圍塑的埕為居民日常生活空 間。 日據時期的土壟間林鐵大洲車站至 今乃在。目前聚落內巷道串連了整個聚 落空間變遷的脈絡。呈現一個具特色之 土圍落體驗氛圍,形成有趣的鄉村聚落 空間型態。

(五)十九結 位於宜 47 線二萬五橋南方的聚落。 為 陳輝煌帶領移民所墾植之地。地名與結 首制開墾組織有關,由十九個結首領導 所墾之地;亦因城內有地區信仰中心: 泰安宮,祀國聖爺,又稱為泰安城。

(六)中溪洲 位於 196 縣道虎尾寮橋旁忠天宮附近的 集村聚落。 忠天宮主祀媽祖,為當地信 仰中心。

(七)紅柴林 位宜 26-1 線及宜 26 線交會處,三皇宮 附近的集村聚落。由於開墾之初 , 遍地 為紅柴,故名。光緒四年,阿里史的潘 金盾等人,應漳人陳金合成之募,組成 民蕃開墾此地。此地由於位於蘭陽溪網 流地帶,洪水威脅不斷,今聚落主要為 榮民眷村,貴林活動中心附近建有三皇 宮為地方信仰中心。

(八)阿里史 (二)清州 由於羅東溪昔稱為清水溪,清水溪附近 的沙洲,故名。位於清洲路鎮安宮附近 的集村聚落。

(三)鹿埔城 羅東溪畔指安宮附近之集村聚落地勢較 周圍高,羅東溪堤防未建以前,唯有本 區不致受到水患影響,因此成為本村最 早之聚落所在,村民稱之為老埔城,意 為最早形成的聚落。 指安宮祀三官大 帝,是本區最早興建的廟宇,為今大隱 村及柯林村共同的信仰中心。

(四)石頭圍 位於臺 7 丙北方行健橋附近之聚落。 由 於地近溪畔,石礫遍野,昔日居民多以 石砌屋,並在聚落四周圍以石圍,故名。

位於宜 48 線上 , 顯微宮附近的聚落。 原居於羅東阿里史庄,嘉慶十四年漳泉 械鬥,阿里史與泉籍合,不敵漳人,同 治年間由陳輝煌領導阿里史平埔族人進 墾本區。阿里史原係指來自西部之平埔 族:阿里史社,所建立的隘墾城仔,稱 之為阿史里城仔。因與田心仔城,統櫃 城,呈三角鼎足而立,也通稱為三面城。

(九)天送埤 位於臺 7 丙線上,福山寺附近的集村聚 落。 本地原有一埤,即今發電廠所在 地,日治期間填起來建發電廠,天送是 人名,是指最早進入本區開墾的平埔族 人偕天送,偕天送死後葬於此,故名。 福山寺廟地,清代為叭哩沙撫墾局所 在,以此為據點教化原住民,此外本區 也是漢番交易中心。(施添福,1996: 56)。

75


羅東三星平原鄉村區竹 圍農舍分佈示意圖

蘭陽平原典型的竹圍農 舍空間型態

羅東三星平原鄉村區竹 圍農舍分佈示意圖

羅東三星平原鄉村區新 農舍分佈示意圖

76

三、舊竹圍農舍群 竹圍農舍是蘭陽平原另一配合散村聚落 的生活空間形式。竹圍農舍是農民為了 集約的水田耕作,臨田而築的生活空 間。也因此,這個特殊的生活空間,往 往簇立於廣裘農田之中,水圳從這個居 所旁流過,提供生活的各種用水,竹子 所做的高大圍籬 - 竹圍,界定了這個居 所的範圍,在這個範圍內,主要就是農 舍與農舍前的空地 - 埕,竹圍的開口就 是這個居所的主要出入口。 羅東三星平原鄉村區的竹圍農舍, 依據本規劃在 2006 年 7 至 8 月所進行 的普查,目前約有 260 棟,在天送埤一 帶仍有較密集的群落存在。本區的竹圍 農舍,還有一重要的特色,就是有許多 竹圍農舍的農舍牆壁,採用的是石頭, 其來源正是在地農田開墾過程中,由田 裡挖出的石頭,以及,許多農舍的木材 多採用檜木材料,這也源自於本地的檜 木產業。


四、新農舍 ( 一 ) 新農舍 農舍的嚴格定義,是農民為了進行農業 生產,所需要的居住生活空間。本規劃 在此所面對的新農舍,其意指近十年來 在農地上所新建的居住房舍,由於其大 部分已不完全是為了農業生產,甚至是 由外地人 ( 都市人 ) 來購地興建,因而 已無法以單純的農舍視之。 依據宜蘭縣政府 2005 年的統計,宜 蘭縣的農舍約有九千多棟,其中三星鄉 約有一千二百多棟。從建築面積的趨勢 來看,興建的高峰約在 1990 年代中, 我們判斷,在農業生產在這段期間並沒 有新的快速發展趨勢下,這些農舍都可 被認知為新農舍。依據本規劃於 2006 年 7 至 8 月所進行的普查,從建築型式 與建築物的新舊程度,羅東三星平原鄉 村區內新農舍的數量至少在七百棟以 上。 羅東三星地區新農舍的分佈密度, 主要由羅東自東向西遞減,密集的分佈 區主要為柯子林一帶,次為萬富。依據 田野訪談,本區新農舍的日常生活,高 度依賴都市 ( 羅東、台北都會 ) 的服務, 同時,新農舍的居住者,多期待能有低 於都市居住密度的生活空間,乃至於鄉 村田園的生活環境與風貌。這兩個主要 因素造成了新農舍的興建區位現況。

( 二 ) 集村農舍 集村農舍的概念,是集合臨接鄉鎮農地 的農舍興建權利,透過獎勵,集中轉移 於一塊土地上共同興建。 目前在宜蘭有 三個集村興建個案,都位於羅東三星一 帶,其興建區位分別位於羅東運動公園 旁 ( 兩處 ),以及三星阿里史 ( 一處 )。

第三篇 規劃議題與策略 第一章 總體發展與土地使用 第二章 生態路網與空間 第三章 聚落發展與居住空間 第四章 農業發展 第五章 觀光發展 第六章 交通路網與公共設施 第七章 歷史保存與地景維護

第三章 聚落發展與居住空間 羅東三星平原的聚落發展與居住空間需 求,正面對著結構性變遷的挑戰。傳統 以商業、服務業的階層性體系不再是聚 落發展的主要動能,而是如何各自在大 台北都會區的空間分工中,找到適當的 發展定位;居住空間也因此面對,舊住 民大量外移,許多既有的住宅都處於無 人居住的狀態,新移民進駐,新農舍與 小型集合住宅散佈田間的狀態。

一、羅東的都市擴張與轉型 羅東鎮是羅東三星平原上,最大型的聚 落,也是宜蘭溪南地區的最大城市。面 對蘭陽平原在後北宜高時代的空間再結 構,羅東鎮開始有了文化產業發展 ( 主 要為林業與木頭文化 ) 的新機會,以及 都市擴張的動能。 為避免都市蛙躍式的擴延,造成公 共設施與土地利用的低效率,並避免新 開發快速地破壞這個鄉村平原的廣裘農 園景觀,羅東鎮正在進行的都市計畫擴 大,正可以因應這個課題。 同時計畫中 的西外環快速道路,應該配合並避免穿 越位於等高線 20 公尺左右的湧泉帶, 成為羅東都市向西擴展最終界限。

77


二、核心聚落面對結合服務腹 地再發展的挑戰

四、散佈的新農舍缺乏有效的 發展引導

羅東三星平原鄉村區中四個主要的核心 聚落,包括:三星、大洲、天送埤與大 隱。共同面對著既有聚落體系的瓦解, 以及新發展動能的牽引,必須結合各自 的發展腹地,尋求新發展的可能性。核 心聚落的議題有:

鄉村平原上散佈發展的新農舍,是近十 年來蘭陽平原上重大的新開發趨勢,它 對地景、環境所造成的衝擊,以及其本 身在區位、建築的適切性,都成為重要 的課題。 ( 一 ) 地景風貌衝擊

( 一 ) 三星市街如何改善其服務核心, 以支持本區新農業的發展?

這部分包括:

( 二 ) 大洲如何由三星農業平原的舊 門戶,成為城鄉關係的新門戶?

2. 興建農舍後的農地大量硬鋪面化。

( 三 ) 天送埤如何做為平原 - 山區觀 光旅遊的新轉運站? ( 四 ) 大隱如何面對羅東都市擴延與 鄉村休閒的發展趨勢,建立聚落的服務 核心?

( 二 ) 新農舍與農業共存的議題 這部分包括: 1. 名「不」副其實的農地 -- 農舍失序的 轉為他用; 2. 共存的衝突 -- 居住生活與農業生產互 相干擾。

三、散村聚落須個別重新定位

( 三 ) 建築基地與住宅本身的機能問 題

散村聚落是傳統三星平原上的典型前沿 聚落,它反應了聚落與農田之間的緊密 關係。隨著農業生產的沒落,散村聚落 也大量地流失了年輕人,失去了它持續 發展的動能。如何尋求新的發展定位, 成為這些散村聚落共同面對的問題。

這部分包括:

在幾個新的發展動能裡,這些散村 聚落將因其所在區位以及聚落的空間條 件,而有不同的發展定位。這幾個發展 的定位包括:

78

1. 農舍成長對鄉村地景風貌衝擊;

1. 公共設施不足 2. 私有空間機能 A_ 底層使用空間不足,造成高樓層閒 置,低樓層卻加建的情況 B_ 興建建築物時沒有考量到當地相應 的物理環境,造成房子需增、修建等二 次施工的情形,且其增建物與原建築物 的協調性也待加強

( 一 ) 透過聚落保存,結合觀光動能, 成為休閒活動的體驗與服務據點。

C_ 半戶外空間的缺乏,造成生活上的 不便

( 二 ) 成為新農業運動的前進基地。

D_ 建築物基礎改良的填土造成視覺上 的衝擊


第四篇

構想與執行

第一章 總體計畫 第一節 整合三生之分區發展定位 第二節 產業經營與觀光發展 第三節 交通路網與公共設施 第四節 歷史保存與地景維護 第二章 分項計畫 第一節 新農舍引導發展策略 第二節 核心聚落功能強化與再發展 第三節 太平山林鐵地景保存與再發展 第四節 安農溪流域資源整合與再發展 第五節 雙和農地重劃檢討與建議 第三章 執行計畫

第一節 整合三生之分區發展 定位

羅東三星平原鄉村區居 住空間發展構想示意圖

第一節 推動策略 第二節 實施方案

第一章 總體計畫 羅東三星平原鄉村區正透過北宜高速公 路的通車,進入大台北都會區一小時生 活圈的範圍,也因而引進了新的發展動 能。面對新的發展形勢,本區做為一個 共同發展的地區,應該務實地站在既 有的農業平原基礎上,結合新的發展需 求,才可能順利地轉型發展。 地方發展願景:廿一世紀台灣新農 村典範 發展取向: 1. 鄉村生態復育的示範區 2 鄉村庶民生活文化地景的保存區 3 台灣新農業運動的前進基地 4 新農村的生活地域 5 悠閒的鄉村休閒地區

一、土地使用分區 二、生態空間 三、居住空間 ( 一 ) 以羅東都市計畫為核心,結 合學進、順安都市計畫,進行整 合與擴大,以因應羅東的新發展, 並吸引新居住動能 由於新居住動能在於追求較目前都市計 畫更低密度的居住環境,因此,為了吸 引這類新的居住動能,羅東都市計畫在 擴大的規劃上,應考慮提供這類的住宅 區土地使用規劃。目前羅東都市計畫區 向羅東溪擴大的計畫,正擬定中。

79


( 二 ) 強化核心聚落功能與再發展 策略 在羅東三星鄉村平原上,包括:三星、 大洲、天送埤與大隱等核心聚落,應強 化其服務功能,並結合其可能的再發展 定位與策略,吸引鄉村人口的有效聚 集。

( 三 ) 引導新農舍有序發展 對於新農舍散佈蛙躍發展,造成公共設 施服務提供的困難,以及對於農業生產 環境的衝擊,應擬定新農舍引導發展策 略,以創新農業生產與居住環境的共生 策略。

1950s

1990s

2000s

蘭陽平原地景變化過程 示意圖

80


第二章 第一節 新農舍引導發 展策略 一、三星平原上的地景 (一)鄉村地景與農舍空間型態 的變遷

清 --1950s 分 散佈全縣平原 佈

1950s— 1990 年代中期 舊有竹圍農舍改建 (汰舊換新)

1990 年代中期以後 「散村」密度增高,新農舍由鄰近都市往外擴 散(從無到有)

鋼筋混凝土屋 屋 舊竹圍 況

( 平屋頂、兩側或屋頂會留 鋼筋突出,預備未來增建 用,故只有正立面才會貼磁 磚,其餘的立面簡單處理而 已。)

鋼筋混凝土屋 (特徵:歐風或日式禪風拼貼之豪華農舍、斜 屋頂、基地抬高以免淹水、圍牆、一至二台車 之停車場)

族群 A:鄰近市區中年(50~60 歲)換屋或 從事一級產業 青年(25~35 歲左右)購屋 使 散村 者:在地傳統農 第一代翻新舊宅,或是其第 族群 B:新移入者 用 農舍 夫(第一代,目 二代分家後起新厝。 者 前約 80~90 歲) 1. 外來投資客之投資標的物或度假用地 2. 都市工作退休者(中高齡,以公教業居多) 族群 A:佔過半數目 想要改善現有的居住生活,生產與生活脫 離,都市提供其工作機會、各種生活所需, 生 第一代仍是生產與生活結 只有休閒或睡覺才回到鄉村。 活 生產與生活結合 合,但其第二代多已移出到 形 族群 B:一定數量 西部或都市找工作。 態 其無法再提供新的生產能力,B1 與 B2 兩 者只能消費當地的農村景色和都市所提供 的生活必需機能

81


1. 清 -1950s: 竹圍農舍 A_ 地景

陳 茂 山 宅( 資 料 來 源: 宜蘭縣傳統竹圍測繪專 輯)

蘭陽地區其背景襯著中央山脈尾稜,是 一望無際的大平原,在先人進入開墾 後,在上頭蓋起了屋舍,起先是以竹圍 農舍的方式散佈在平原各處,屋舍周遭 種滿了濃密竹圍來防禦蕃人或盜賊,就 現代的眼光而言,當年的農舍低矮只有 三米高,又加上有三層樓高(約 10m) 的竹圍環繞,故對於整體地景而言,多 出了幾個深綠色球狀物散布在平原上, 反而更增添了地景的豐富度。 B_ 成因 散村聚落,是蘭陽平原漢人入墾後所形 成的典型聚落形式。這類型聚落,通常 為一自治、自衛,具有明確範圍和擁有 共用土地 - 居住地或廟地的社會單位, 人口與土地緊密結合。這樣的聚落形 式,至今在羅東三星平原鄉村區,仍普 遍存在。( 施添福 ) 竹圍農舍是蘭陽平原配合散村聚落 的生活空間形式。竹圍農舍是農民為了 集約的水田耕作,臨田而築的生活空 間。也因此,這個特殊的生活空間,往 往簇立於廣裘農田之中,水圳從這個居 所旁流過,提供生活的各種用水,竹子 所做的高大圍籬 - 竹圍,界定了這個居 所的範圍。 C_ 類型 其內構造方式為傳統竹竿屋、磚瓦房, 配置則為三合院或僅有正身的一條龍。

82

2.1950s-1990s 年的鄉民住宅 A_ 地景 竹圍被大量改建為 RC 平屋頂的房子 B_ 成因 台灣光復後,政府擬定了許多政策,其 中對鄉村影響最巨大的為土地改革與區 域計畫,且由於: • 生產方式與產業結構改變 台灣從 1960 年代開始工業化,政府實 行以農養工的政策,壓抑農業所得,將 農業剩餘給予發展工業,農民普遍開始 兼業作為家庭額外所得,1980 年代經濟 起飛,大家所得提高且持續積累,形成 改建甚至重建的機會。 • 家庭結構改變 由大家族轉為核心家庭。 • 營建技術改變 鋼筋混凝土逐漸取代了需要常更換材料 與維護的竹子或木頭。 • 其他 生活器具改變,如浴廁的增建、大灶改 成瓦斯爐;文化變遷;分家繼承讓土地 越細分,為了使各地塊都有臨路條件, 導致土地被均分成細長條形。 由於上述因素,導致大量舊竹圍農 舍被拆除改建為鋼筋混凝土的住宅,此 時的農舍多為二層樓、平屋頂、屋舍側


員 山 地 區 RC 平 屋 頂 屋 舍的加建狀況

邊或頂樓會預留樑柱鋼筋,以供未來有 錢時可加建的準備,期時也反映了其對 於未來的發展想像。上述的竹圍農舍改 建,有部分是賣予建商改建成 10~20 戶 的集合住宅,但大部分仍是以自用居 多。 C_ 類型 1954 年以後新建的鄉民住宅大略可分 為長條式、合院改良式及獨棟複層式三 種。其中長條式鄉民住宅主要是模仿都 市中透天式店鋪住宅的型態而來;合院 改良式平面上多半是沿襲傳統形式或根 據傳統形式修正的結果;獨棟複層式部 分是由合院演化而來,部分是採用標準 圖 或 由 專 業 者 設 計 的 結 果( 陳 建 洲, 1989)。 鄉村社會的變遷雖然引發了鄉村住 宅的空間轉變,但是這種平屋頂混凝土 的空間仍未完全定型,換句話說,這樣 的新的空間形式只能滿足居者在特定時 間的需求,然而,隨著生活、生產形態 與家庭狀況(如,兒女長大需要自己獨 立的空間)的改變,不同的需求將表現 在住屋的加建上。

長條式住宅 圖片來源: (陳建洲,1989)

合院改良式住宅 圖片來源: (陳建洲,1989)

主要的類型大致可以分為: • 長條式 • 合院改良式 • 獨棟式

獨棟式住宅 圖片來源: (陳建洲,1989)

83


政策在政府發展經濟的考量下,投入經 費興建基盤設施,但同時卻刺激了周圍 建成環境的出現,在農業逐漸蕭條的景 況中,矗立農地上的豪華農舍卻反其道 的越來越多。 農地重劃後,使得: (1). 地籍被整理清楚,使得土地買賣單 純不易有紛爭。

3. 新農舍 A_ 地景 近十年來又有一波新農舍興建潮,大量 的農舍如雨後春筍般大量在蘭陽平原上 出現,且由於今日政經環境穩定,住宅 已不需竹圍環繞作為防禦所用,故多是 遠遠的就可見各式歐風、和風等各國風 情所拼貼出來的農舍赤裸裸的矗立在眼 前,不僅妨礙了平原上一望無際的遼 闊感,同時也擋住了遠方層疊起伏的山 巒。 B_ 成因 • 外生因素 休閒養生的風氣逐漸興起。新農舍的居 住者,多期待能有低於都市居住密度的 生活空間,回歸自然恬靜的鄉村生活型 態。 北宜高通車,使得宜蘭連結上台北 的一日生活圈,故吸引了眾多在地或是 外來都市人口來此購買「農舍」。 • 內生因素 農地重劃後的良田成為新農舍的溫床。 近年來工商業發展快速,農業所得相對 偏低,為了提高農家所得,故推行農業 機械化,希望能提高單位生產量。而農 地重劃不僅可整理紛亂的地籍,同時也 能達成機械耕作的目的,將原本不規則 或畸零的土地形塑方正,其農水路工程 之設計原則,以重劃後之農地坵塊均能 直接灌溉排水及臨路為目標。這些農工 84

(2). 農路被開闢完善,易達主要連外道 路。 如縣道 196 與台七丙,提供鄉村與都 市良好的連結,使鄰近都市的農地,與 都市計畫土地相較而言,不僅土地成本 低廉,擁有良好的都市機能與便利性, 同時也享有無污染、不壅塞的大片農地 景觀。 C_ 現況 • 數量 農舍的嚴格定義,是農民為了進行農業 生產,所需要的居住生活空間。但近十 年 來, 在 農 地 上 所 新 建 的 居 住 房 舍, 由於其大部分已不完全是為了農業生 產,甚至是由外地人 ( 都市人 ) 來購地 興建,因而已無法以單純的農舍視之。 依據宜蘭縣政府 2005 年的統計,宜蘭 縣的農舍約有九千多棟,其中三星鄉約 有一千二百多棟。從建築面積的趨勢來 看,興建的高峰約在 1990 年代中,我 們判斷,在農業生產在這段期間並沒有 新的快速發展趨勢下,這些農舍都可被 認知為新農舍。依據本規劃於 2006 年 7-8 月所進行的普查,從建築型式與建 築物的新舊程度,羅東三星平原鄉村區 內新農舍的數量至少在七百棟以上。 • 區位分佈狀況 羅東三星平原鄉村區的竹圍農舍,依據 本規劃在 2006 年 7-8 月所進行的普查, 目前約有 260 棟,自東而西漸趨密集。 這個竹圍農舍現有的分佈現象,主要是 因為臨近羅東的竹圍農舍比較多被改 建,目前在三星、天送埤一帶,仍可見


竹圍農舍群聚的景象。

柯 子 林

縣道196

羅 東

台七丙 三 星 羅東溪

(1) 能快速連結到都市的區域,仰賴台七 丙與縣道 196

安農溪

新農舍的興建區位主要依附於:

蘭陽溪

目前新農舍最密集的區域為柯子林 地區,潛力聚集區則為萬富、石頭城一 帶。羅東三星地區新農舍的分佈密度, 主要由羅東自東向西遞減,密集的分佈 區主要為柯子林一帶,次為萬富。依據 田野訪談,本區新農舍的日常生活,高 度依賴都市 ( 羅東、台北都會 ) 的服務。

新農舍聚集區

少舊紋理,農地重劃後, 新農舍潛力區

(2) 選擇優美水岸環境(如安農溪) 新農舍聚集區分析

18000 16000 面 14000 積 12000

( )

平 10000 方 8000 公 6000 尺 4000 2000

04

02

20

00

20

98

20

96

19

94

19

92

19

90

19

88

19

86

19

84

19

19

80

82

19

78

19

76

19

19

19

74

0

年度

三星鄉歷年農舍興建面 積

羅東三星平原鄉村區新 農舍分佈示意圖

85


N

N

廣場/埕

座向:量體多座北朝南

N

外部空間具層次性, 廣場/埕 由護龍正身所夾的方形虛空間 座向:量體多座北朝南 從4m*4m ~12m~10m皆有。 外部空間具層次性, 由護龍正身所夾的方形虛空間

N

進入方式

穿約寬0.5m~1m的圳溝, 由三合院之側面/護龍迂迴進入。

進入方式

穿約寬0.5m~1m的圳溝, 由三合院之側面/護龍迂迴進入。

從4m*4m ~12m~10m皆有。

N

N

空間元素— 竹圍

1.圍牆/ 界線 2.遮蔽/ 晾內衣褲等私人用品 空間元素— 竹圍 3.防曬

1.圍牆/ 界線 2.遮蔽/ 晾內衣褲等私人用品 3.防曬

(二)空間模式 1. 清 -1950s:竹圍農舍 本區的竹圍農舍,還有一重要的特色, 就是有許多竹圍農舍的農舍牆壁,採用 的是石頭,其來源正是在地農田開墾過 程中,由田裡挖出的石頭,以及,許多 農舍的木材部分,多採用檜木材料,這 也源自於本地的檜木產業。

2.1950s~1990s 年的鄉民住宅 A_ 農舍本身 B_ 棚子 由於宜蘭地區身處台灣東半部沒有中央 山脈的阻擋,常直接被颱風橫掃,故當 家屋使用者對於這個臨時性空間的使用 度逐漸穩定,其會再繼續在棚子周遭加 建遮蔽物以避免放在棚子裡的東西被強 勁的颱風掃的亂七八糟,甚至會將棚子 整個密封住,只留下一道大鐵捲門在平 常使用時打開,作為通風、採光與通道 使用。 至於如洗蔥棚、洗衣棚之類的獨立

86


N

N

N

集合農舍

集合農舍

獨棟農舍

N

獨棟農舍

棚子,前者由於洗蔥蒜的季節多在寒冷 的一、二月,東北風冷冽透人心骨,故 多會在東、北側用帆布遮掩避風;後者 則多是避免早、下午的日曬,故常見東、 西側有黑網遮陽用。 • 棚子屋頂的遮蔽面積 都市一般為三到四米深,在路邊的街屋 雖已留設騎樓,但是只要不是緊鄰道路 線,還有排水溝等剩餘空間,屋主還是 多會加建棚子,使棚子與騎樓的總和深 度達三~四米,寬度則依建築物面寬而 定。

停農用車、加裝冷凍庫 .. 等,則會延伸 寬度到十米、十二米不等。 • 工作平台 工 作 平 台 一 般 需 要 寬 度 200cm 以 上, 才有足夠空間讓兩人同時使用;深度 80cm,才能讓人有足夠地的方立足,而 不至於跌到水裡。

鄉村的棚子約三到五米深,寬度常 見為六米,但附加功能越多,如養鴨、 87


位於紅柴林,以人的視點距該農舍約 10m 時所見之地景

紅柴林附近的福德宮

位於柯子林,以人的視點距該農舍約 10m 時所見之地景

柯子林附近的新農舍

三星平原上重要聚落與周遭山脈的距離

88


二、新農舍造成的衝擊與問題 (一)地景風貌衝擊 1. 農舍成長對鄉村地景風貌衝擊 先人進入蘭陽地區開墾後,起先是以竹 圍農舍的方式散佈在平原各處,屋舍周 遭種滿了濃密竹圍來防禦蕃人、盜賊與 防風,就現代的眼光而言,當年的農舍 低矮只有三米高,又加上有三層樓高 ( 約 10m) 的 竹 圍 環 繞, 故 對 於 整 體 地景而言,多出了幾個深綠色球狀物散 布在平原上,反而更增添了地景的豐富 度。 1980s,竹圍農舍大量改建為鋼筋混 凝土建造的平屋頂住房,近十年又有一 波新農舍興建潮,大量的農舍如雨後春 筍般大量在蘭陽平原上出現,遠遠的就 可見各式歐風、和風等各國風情所拼貼 出來的農舍赤裸裸的矗立在眼前,不僅 妨礙了平原上一望無際的遼闊感,同時 也擋住了遠方層疊起伏的山巒。 策略:分區管制 下圖是當觀察者視點距離農舍 10m 時,在不同地點所見的農舍與山景的關 係: A_ 與山水平距離 1km 內 : 讓人最能意識與感受到山的厚實,如蘭 陽平原山腳下的員山、大湖、內城等地。 B_ 與山水平距離 2.5k 內 : 可見遠山幾乎與農舍一般高,如紅柴 林。 C_ 與山水平距離 3.5km: 最能感受平原的遼闊,但是相對而言對 於山脈的感受度也較低,一層樓高的農 舍就足以把遠山遮住,如柯子林。

2. 興建農舍後的農地大量硬鋪面 化 - 造成地表逕流量變大、地下水補注變 少。

近十年蓋的新農舍多是以「配建」方式 興建,其允建的基地最小面積比目前規 定的 750 坪更小,一般約三、四百坪的 基地面積(建蔽率 10%),上頭蓋了建 坪投影面積坪數約 30~40 坪的房子。 房子本體常會退縮路面 8~12m 以避 免道路紛擾車輛干擾,而通常此段會鋪 上水泥做為停車場或戶外活動可使用的 「埕」,或預先做為未來側院、後院加 建的場地,其加建的深度多為三米,長 度則視其依附的建築物長度。另外,也 可能是因為了避免雜草叢生的清除困擾 而改成硬鋪面。根據田野觀察,埕通常 至少與房子本體面積相同或更多,視其 臨路面面寬有多少而定。而這樣的使用 行為,使當農地興建農舍,則農地將有 1/5 以上,由原本柔軟透水的土地改變 為硬鋪面,不僅增加了地表水面的逕流 量,同時也讓地下水源補注變少。 策略: 除污式人工濕地(生態池)

89


(二)新農舍與農業共存的議題 1. 名「不」符其實的農地 -- 農舍失序 的轉為他用

在農業目前沒有快速發展潛力的狀況 下,許多新建農舍的主人其實並非為耕 作生產而來,其主要的生活形態與生產 活動則是悖離農業,故可耕作的田地在 他們手裡只是一塊「觀賞花園」,或是 鋪大片水泥的停車場,甚至用來傾倒廢 土或是盜採卵石之用,土地使用雖名為 「農業用地」,但其實已非如此。 於是乎各種名為「農地」但實際上 做其他使用者,將因為空間的鄰近性而 有可能互相影響、干擾。 策略: 分區管制 2. 新農舍「居住生活」與舊「農業生 產」的衝突 A_ 新農舍對周邊農業生產環境的衝

累積下來對整體的環境也是有害。 策略: (1) 污水截流管 (2) 除污式人工濕地(生態池) • 妨礙日照與通風 農舍興建後,將會影響到附近的微氣 候,特別是農舍又將農地改為大片的硬 鋪面,其與土地的比熱不同,白天蓄滿 大量潛熱後,傍晚開始放熱,當新建農 舍越來越多時,放出的熱量將會影響該 地的風向。 另外,法令允許農舍達三層樓高,也 將會影響到附近農田植物的日照時間。 策略: 除污式人工濕地(生態池) B_ 農業生產對新農舍的衝擊

擊 • 化肥、農藥與殺草劑的施用 • 污水排放 在「非都市土地使用管制規則」中規 定,甲、乙、丙建築用地與農牧、林業、 鹽業用地都允許農舍的興建,但在興建 時,對其所排放的家庭污水,並未有另 行規定,其零星分佈的結果,使得農地 生產易受影響。在新訂的「農業用地興 建農舍辦法」中雖然對農舍之放流水有 加以規定,但在無相關罰則的配套下, 其規定形同具文。 在沒有整體的規範下,農地上興建的 農舍多沒有興建污水處理設施,新農舍 的家庭廢水如洗澡水、廚房廢水 … 等, 多未經處理就排出到溝渠裡,但農業的 圳溝其實有分給水溝與排水溝,若農舍 的廢水直接排到給水溝,污染了農地的 水質與土質,則其下游的農業將會受到 影響;然而,農舍的廢水若排到排水溝, 最後被集中排到下游河水出海口,長久 90

對於許多新農舍主人而言,他們最嚮往 的就是恬靜安適的鄉村,沒有污染的環 境可以讓他們大口呼吸。但是當他們定 居後,卻常面臨附近的農田需要噴農藥 來抑制蟲害,濃濃的農藥的噴劑味將會 隨風四處飄散,他們逃離都市的廢氣來 到鄉村,但卻躲不了鄉村的農藥劑味。 策略: 發展安全農業 • 禽畜舍之廢水與臭味 豬、禽類的養殖場經常設在河川上游, 一方面可以擷取潔淨的河水來使用,另 一方面,禽畜的排泄物與其他廢水也可 排到河中與河水一併流走,但是夏天一 到,曝曬在烈日下的糞水將會發出無比 的惡臭,且不只養殖場附近會聞到,河 水所流經地帶也都臭氣沖天,強烈影響


住戶的生活品質。 策略: 管制畜牧場的區位

(三)使用機能問題 1. 公共設施不足 A_ 水、電等基本民生設施 由於新農舍主要建在農業用地上,若要 能夠提供人生活在此,則另需水、電的 基本生活設施,但由於新農舍散建於各 處農地,水、電設備永遠趕不上營建的 速度。若自行接管自來水則費用昂貴, 就算是離宜蘭相距不到五公里的新農舍 聚集區 — 惠好村,仍算是「偏遠地區」, 其住戶無法享用自來水,而必須自行抽 取地下水來使用,飲用的部分則只能去 買礦泉水來喝。 B_ 公共生活空間困乏,新舊居民缺 乏互動的場所 舊有的農村架構中,人與人之間關係緊 密,附近的鄰居不是親戚,也是相熟之 人,個人生活的背後有一個緊密的社會 網絡在支撐,而新住民初來此地,除了 能藉由快速道路與都市連結,獲得生活 所需的商品服務外,新住民也需要獲得 在地朋友的關心和幫助。 一方面因為新住民選擇回到鄉村生 活,是想回到過去人與土地連結的關 係,而舊住民本身其實就是屬於土地上 生活的一部份;另一方面,當新住民嘗 試要種植作物時,雖然有新觀念,但是 實作的經驗卻迫切需要舊住民的指點, 或是當新住民帶幼兒時,也是需要有現 在同為媽媽或曾經當過媽媽的鄰居分享 育兒經驗或提供臨時的照應。

2. 私人空間尚待改善 A_ 底層使用空間不足,造成高樓層

閒置,低樓層卻加建的情況 目前法規容許高度為三層樓 10.5 米高, 對於各樓層使用需求以「均質」視之, 但實際上農舍對底層空間使用需求量 大,垂直分佈的樓層,其空間使用效率 較差,若依現行法規蓋到三層樓高,其 實三樓空間很少使用,但卻無法杜絕農 舍在一樓加建廚房、餐廳、車庫、倉庫。 且建築物較高,對農地景觀的衝擊 也大。 B_ 興建建築物時沒有考量到當地相應 的物理環境,造成房子需增、修建等二 次施工的情形,且其增建物與原建築物 的協調性也待加強。 目前觀察新農舍的建築模式,多是在形 體上模仿歐風或其他異國風情、希臘柱 式等,但是卻沒有考量到鄉村有別於都 市的氣候條件、人口密度。另外,由於 宜蘭沒有中央山脈的阻擋,常常直接 面對颱風的衝擊,且颱風的風向沒有固 定,特別是獨立的農舍,其四面八方都 有可能受風擊,不是風壓讓窗戶吱吱作 響且讓雨水滲入屋內,就是怕強風把異 物吹上天,擊中建築物最脆弱的窗戶而 使人受傷。 C_ 半戶外空間的缺乏,造成生活上 的不便 宜蘭冬迎東北季風、夏有梅雨颱風,一 年到頭皆有充沛的雨水,但這些新建的 農舍,多缺乏室內與戶外的過渡空間, 且未在興建本體時一併提供停車與晾衣 的遮蔽空間,導致從停車處走到家門口 又被雨淋濕,或者人不在家時下雨,曝 晾的衣服被雨打濕。 D_ 建築物基礎改良的填土造成視覺 上的衝擊 目前的農地約比鄰路矮約一米,新建的 農舍多是填土使其基地的水平線略高於 路面,以免下暴雨時地表的逕流倒灌進 房屋裡,而這墊高的填土也造成視覺上 的衝擊。 91


聚落多是散佈在地勢略高的溪洲上(如 今之大洲、尾塹、中溪洲、紅柴林 … 等),或是山邊(如今之阿里史、張公 圍、大隱)。而後因為太平山林鐵開通 的緣故,天送埤興起,做為平地往山地 的最後補給站,而三星則成為三星平原 上的聚落服務中心。 這些早開發的地區,至今仍是充滿了 濃濃的鄉村氣息,原本多有竹圍農舍, 但在 1980 年代台灣經濟起飛之際,許 多竹圍被改建為平屋頂二層樓的鋼筋混 凝土房舍,其造型多是在「對襯、四方、 讓人有面子」的概念下興建。而至今三 星平原上的竹圍由東往西遞減,以天送 埤地區與近十年才重劃的安農溪中游兩 側附近居多。

1906 年堡圖,河道漫流、 尚未築堤時的聚落分布

B_ 具有新發展動能的區域

羅東三星平原鄉村區竹 圍農舍分佈示意圖

三、規劃方向 (一)三星平原地景管理 1. 大地景現況分析 A_ 濃厚傳統氣味的區域 三星平原南以中央山脈最北側,北以蘭 陽溪,東以羅東溪為界,其為蘭陽沖積 扇平原的扇頂,網狀似的蘭陽溪過兩山 夾抱的牛鬥之後,在天送埤開始奔放於 平原區域;安農溪則是貫穿三星平原由 西南往東北匯入蘭陽溪,然日治時代的 安農溪每年到了夏天就竄流各處,故其 92

三星地區自古以來就飽受洪災,而安農 溪由於河道常改變,兩旁原本就是水患 頻傳之處,故鮮少聚落設於此,直到陳 定南當縣長的時候開始整治,築堤把安 農溪奔放的河道收斂控制,此處才算穩 定。目前安農溪兩岸可被我們視之為新 生地,其是在十年前才重劃完畢,其上 沒有舊聚落只有綠油油的稻田,且面臨 著堤防低矮只有約 1 米高的安農溪,景 觀優美,再加上北宜高通車的影響,此 處新建了許多農舍,其主要為斜屋頂且 房屋的造型多變,在農業並不看好的情 況下,推測這些新農舍並非原本的住民 所建,反而是以外來的城市人居多。


2. 分區管制 雖然三星平原除都市計畫區以外多為法 律意義上的「農地」,但是這些農地有 著不一樣的先天氣候條件與區位的優 勢,應根據其不同的發展動能來作使用 規劃。有效的將居住所需的公共設施投 入,優先佈設水、電等基本民生設施, 鼓勵新農舍集中於特定區域,避免新農 舍的零星散佈造成平原地景的衝擊。在 農地休耕居半的情況下,只留下真正好 的農地作為生產使用,其餘可發展休閒 農業等相關用途,但該區農地也要控管 新農舍建築,以免其破壞當地的旅遊觀 光條件。 A_ 新區 — 安農溪兩側 多新農舍分佈

B_ 傳統舊區

羅東三星平原鄉村區聚 落發展分區管制示意圖

• 平原 -- 鄰近都市地區: 柯子林地區 -- 靠近羅東,享有城市便 利。 大洲、尾塹一帶。 • 生產力強的地區: 大洲到紅柴林一帶 - 其上有許多碾米廠, 過去曾為三星穀倉的區域。 • 近山地區: 阿里史地區 -- 被兩山夾抱,形勢較封 閉。 C_ 休閒農業區 • 天送埤休閒農業區 竹圍農舍保存較多且因地勢漸升而有石 93


砌地景。 • 羅東溪休閒農業區 目前羅東溪以東為北成庄區域,房舍密 度高但低矮,民宿等相關休閒農業發展 成熟;羅東溪以西一帶為柯子林北側地 區,房舍密度低,以平原農業地景為主, 其上目前僅有廣興休閒農場發展規模較 大,其為以前俗稱「鴨母寮、豬哥窟」 的養殖業轉型。 • 梅花湖休閒農業區 發展強度主要以鄰近梅花湖的山區為 主。 3. 各分區規劃方向 A_ 安農溪兩岸 200 公尺 – 都市型鄉 村區

> 新農舍污水排放的問題 > 農業的外部性造成新農舍的困擾 • 規劃方向 – 都市型鄉村區 本區鄰近羅東交通便利,且擁有新的移 居者為本區老邁的農業人口注入新血, 另外,本區雖有大量新農舍興建,但屬 低度開發,仍保有大量綠地、水塘與鄉 村的風貌景色,故其規劃方向為「都市 型鄉村區」。 本區的定位並非如傳藝中心或冬山 河親水公園等大型景點,反而是讓城市 人能在離城市最近的地方就享受到寬闊 的田園情調。而為了保持這種地景,建 議: > 此處若農業設施用地的名義欲加建, 應使用自然建材,且樹木應種滿基地境 界線 2/3 以上的周長。 > 污水截流 > 管制畜牧場的區位 > 發展安全農業 B_ 柯子林、大洲、尾塹一帶—農業 與新農舍共存區

• 現況 - 獨棟新農舍的聚集 新獨棟農舍目前主要分佈的區域,為安 農溪中游兩岸,其順著台七丙就可進入 羅東市區,生活機能方便。由於農業衰 敗已久,故本研究認為此區的發展動力 並非本地農業的生產,反而是由於「外 來」人口的移入(含去城市工作後仍選 擇回鄉者),導致龐大數量的獨棟新農 舍如雨後春筍般的冒出來。 • 議題 > 休閒農業的潛力 > 新農舍以申請「農業設施」為名,欲 在一樓擴建加蓋,然這些加建物卻造成 凌亂的視覺感

94

• 現況 此區靠近羅東,交通便利且發達,在三 星地區,除農業外的發展動能,只次於 安農溪兩側,其也有不少的新農舍分佈 其上,仍多是依循傳統「對襯、四方、 讓人有面子」的建築造型,推測應是在 地人改建或增建的住房,但其年輕一輩 有可能已不再務農,而通勤到城市裡工 作。 • 議題 > 農業的外部性造成新農舍的困擾 -- 化 肥、農藥與殺草劑的施用 > 新農舍污水排放的問題 > 新住民與舊住民缺乏共同空間


• 規劃方向 — 農業與新農舍共存區 > 發展安全農業 > 鼓勵設置除污式人工濕地 > 促成「私器公用」的共同場所且其有 綠廊連結 C_ 大洲到紅柴林一帶 – 農業生產專用 區

D_ 天送埤一帶—自然型休閒農業區 • 現況 以雙和農地重劃(未執行)計畫的東緣 為界,其西的天送埤一帶為蘭陽平原上 少數未重劃的地區,地處緩丘稜,保有 依照地勢而建的石砌田埂,蜿蜒的農路 與仍保存完善的竹圍,更散發出濃濃古 早味。

• 現況 其原本為三星平原的穀倉,由沿著縣道 196 其上有許多家碾米廠可見其過去的 輝煌。從大洲到三星之間的區域,位於 蘭陽溪南側,每天山、海風交替著吹, 通風好、溫差大且土壤肥沃,目前又有 特殊農業品牌如三星蔥與上將梨。由於 此處的新農舍多是分散各處,只有大 洲、中溪洲、木臼腳部、紅柴林才有數 十戶聚居。 • 議題 > 從事農業者逐漸高齡,卻無下一世代 接掌農務

• 議題 > 休閒農業的潛力 > 破壞地景的現代農舍 • 規劃方向 – 自然型休閒農業區

> 污水排放

補助農舍以自然建材興建,且 降低樓層高

> 妨礙日照與通風

度,以 7 米為限

• 規劃方向 – 農業生產專用區 將其劃為「農業專用生產區」,配合農 委會的新農業運動,定位其願景為全台 灣的新農業基地(漂鳥營基地),鼓勵 全台各地的青壯年來此承租農地,發展 他們心目中理想的農業世界。 > 鼓勵設置除污式人工濕地 > 鼓勵降低農舍樓層高度為 7 米且設置 斜屋頂,另外,在符合法定建蔽率情況 下,補助其以農業設施為名增建的半戶 外空間。

E_ 阿里史—近山農業區 • 現況 • 議題 • 規劃方向 – 近山農業區 阿里史地區由於地處近山,日照不足且 病蟲害多,在蘭陽平原一半的農地都以 休耕的狀況下,這些近山地區應優先減 弱農業耕作的強度。 F. 大隱地區 - 集合住宅區

• 現況 - 以連棟式透天住宅居多 三星平原早年為安農溪氾濫所苦,故聚 落發展多鄰近山邊,或是在地勢較高的 95


N

新農舍的問題

解決方案  建築物內外缺乏過渡空間  未提供停車棚與晾衣空間

增加半戶外空間/ 棚子作為社交空間, 其一端連接主入口,一端連結停車處。

 家庭污水

基地1/10 闢為除污式人工濕地, 去污之外,上能提供消防用水。 開挖所出之卵石可做為建築物用料, 減少仰賴他處砂石需求。 濕地最好臨戶相連, 連點成線,帶狀之藍、綠帶對生態助益更大。

側院/埕 留在基地之東、南側

 西曬嚴重

 東北季風、颱風

溪洲發展,而大隱地區位於三星平原南 側的山腳下,很早就開始發展,但今日 所見鮮少歷史遺跡。 西側的大規模且沿宜 49-1 之連續性 的集合住宅聚集地,其為民國七十年興 建的二層樓住宅,社區對外開放沒有門 禁,土地使用為建地,推測是建商依非 都市土地使用管制規則第十一條:「申 請開發社區之計畫達五十戶或土地面積 在一公頃以上者,應變更為鄉村區。」 來變更。 東側零散的近十年來所興建的連棟 式透天住宅,多有門禁與圍牆,若規模 通常為兩排連棟住宅,正面相對,中為 車道與小庭院,其可能是由竹圍(乙種 建築用地)所拆建,兩者面積略同,多 是 40m*40m 的面積。

量體之北、西側最好有大量植栽以防風、日曬。

• 規劃方向 – 集合住宅區 > 將宜 49 與 49-1 與台七丙之間的平原 土地劃定為特別區,鼓勵集合住宅興 建。 > 促成「私器公用」的共同場所 > 綠色廊道將社區重要道路與節點連成 網絡

(二)新農舍空間單元與模式 1. 修正建築使用強度 A_ 高度: 限制建築物高兩層,同時訂定容 積上限,且一定比例需要設置斜屋 頂,增加農舍垂直增建的難度。

• 議題 > 欲回歸鄉村耕種的年輕人,買不起獨 棟農舍,但此區能提供便宜的透天厝, 供年輕人有機會進駐此區。 > 社區公共空間的缺乏或不足 > 放學路上小朋友得與車爭道

96

B_ 建蔽率: 半戶外空間得不計入建蔽率,但 多興建的棚子投影面積需相當於多 增加的生態池面積,以減輕多出的 硬鋪面對環境造成的影響。

2. 建議方案 - 鼓勵興建「棚子」


新農舍基地配置建議, 西、北面以植栽防風與 日曬 棚子搭建創造非正式的 交流空間 基地 1/10 闢為除污式人 工濕地,避免廢水直排 入圳道

97


98


99


旅行的速寫 : 廣場、公園與活動 Sketching during Traveling: Squares, Parks and Activities

簡介 我喜歡旅遊,在旅遊中觀察空間、場所, 以及在其中人們的活動。旅行的時候我 們的眼睛與感官似乎不自覺的變得較為 敏感與興奮,他方的日常(ordinary), 對 旅 人 來 說 總 是 充 滿 了 新 奇(extraordinary)與值得學習之處 -- 這是「觀 光客的凝視」正面意義的一面。 大約是從 2006 年開始,我開始在旅 遊的過程中隨身帶著筆記本。陸續走過 了中國蘇杭、安徽、貴州、四川與西藏。 中南美洲的墨西哥、巴西、秘魯、厄瓜 多爾與哥倫比亞。 我是研究所的時候才開始練習畫圖。 不是特別好、但總是想要不斷地希望自 己能夠進步。速寫,讓我在旅行中能夠 停下腳步,更加仔細的審視當下的空 間。有趣的是,這些被自己所畫過的, 往往是後來依舊保有記憶的部分。 經過了這些,我的體認是,環境規 劃與設計者,還是應將眼光從現實出 發,而非憑藉其天馬行空、脫離真實的 想像,來塑造對於未來的空間構想。 阿,世界如此之大;若親身經歷過, 你就不會自大。我是這樣想的。

100


101


網師園的天井有光線灑落 蘇州 , 中國 ,2006

102

宏村民居涼亭的美人靠 安徽 , 中國 ,2006


蘇州園林小徑與湖水 網師園 , 中國 ,2006

連假等待返鄉的老百姓 杭州 , 中國 ,2006

103


順著地勢發展出的聚落 佛寶古鎮 , 四川省 , 中國

104


道觀屋簷上黑瓦 青臣山 , 四川省 , 中國

105


地景設計師 Roberto BurleMarx 的自宅與花園充滿了熱帶的氣息 Rio de Janeiro,Brazil,2013

106


首都巴西利亞地景設計師 Roberto BurleMarx 設計的池塘 Brasilia,Brazil,2013

107


常民建築師設計的竹結構生態旅館,挑高的空間讓風自在流動 Mindo,Ecuador,2013

108


109


巴西建築師 Oscar Niemeyer 所設計都市公園中的長廊,滑板少年的最愛 Sao Paulo,Brazil

110


依山逐漸而建建的生態旅館 Cotopaxi,Ecuator

111


哥倫比亞第二大城麥德林的都市廣場,風穿過前方的人工瀑布將水氣帶往後方的座位, 沁涼無比 Medellin, Colombia

112


城市內的主要廣場,老人們在其中相遇、交談 Cuenca, Ecuador

113


厄瓜多首都 Quito 位於海拔約 3000 公尺,San Blaz Plaza, Quito,Ecuador

114


沿著階梯的流水與池塘,吸引人們停留與使用 Cusco,Peru

115


哥倫比亞第二大城麥德林的都市廣場,自然的竹子與人工的柱狀雕塑物交織,行走其中異常涼爽 Medellin, Colombia

116


都市中的植物園,大樹與人造物交織形成陰涼的為氣候 Medellin, Colombia

117


依山逐漸而建的生態旅館中的瑜珈教室 Cotopaxi,Ecuator

118


哥倫比亞首都是紅磚之城,國家圖書館是由磚與混泥土所建的現代建築 Bogota,Colombia

119


厄瓜多工業大城 Guayaquil 的一系列 Guayas 河河岸改造計畫 Malecon 2000,沿河岸透過地景的改造為市民創造了極大效益 Guayas, Ecuador

120


Guayas 河河岸改造計畫 Malecon 2000 的沿岸設施 Guayas, Ecuador

121


印加帝國遺址 Tipon,水的灌溉系統透過地勢高低灌溉了梯田,令人驚訝的智慧 Cusco,Peru

122


西班牙殖民者所建築的教堂,覆寫在印加帝國的太陽神殿之上 Cusco,Peru

123


庫司科廣場旁的咖啡店,陽台的座位提供人們與外頭世界的互動 Cusco,Peru

124


厄瓜多首都具有中庭的房子,讓陽光、空氣與風進入室內 Quito,Ecuador

125


地景建築師 Lawrence Halprin 所設計的 Justin Herman plaza,幾何構造物再現了自然的瀑布經驗 San Francisco,California,USA

126


Lawrence Halprin 所設計的 Lecvis 公司 plaza,提供員工休息時的場所,亦對市民與遊客開放 San Francisco,California,USA

127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