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ce Annual Newsletter Chinese

Page 1

活現年刋 2 0 1 2


活現 出版

活現事工團隊

活現事工 20651 Golden Springs Dr., #104 Walnut, CA 91789

創辦人及總幹事 Agnes Ip 同工 Kristen Li / Lily Ma / Phoebe Ng / Leslie Tam / Michelle Tam / Janice Teng / Yumi Tsang / Christine Wu 辦工室義工 Cindy Eng / Vicky Ly / Sue Wong

電話 傳真 電郵 網址

626 810 5200 626 810 5220 info@presenceministry.org presenceministry.org

編輯總監 Wai Yan Ip Ngan (Agnes Ip) 執行編輯 Katy Lee 編輯部 Jinny Chow / Phoebe Chow / Cindy Eng / Jean Jou / Lily Ma / Phoebe Ng / Sue Wong / Christine Wu / Sherry Yu 封面及版面設計 Annette Lee 廣告設計 Ada Tran 攝影、插圖 Sam Kwok

活現董事 主席 Agnes Ip 秘書 Jenny Lee 財政 Patricia Wong 董事 Rev. & Dr. Timothy Tin / Elsa Tsang / L. Ma


/ Presence Annual Newsletter 活現年刊 / 1

2012/ feb 活現年刊

內容 書頁

02/ 以同理心誇越華裔教會兩代文化差異

08/ 華人教會中文化誤解之兩個普遍現象

10/ 基督教信仰與三方文化面面觀

14/ 從聖經角度分析移民教會內人際互動 的現象

18/ 2011活現事工報告

22/ RE:NEW新心事工簡介

25/ 介紹活現同工團隊

26/ 2012活現事工活動預告

27/ 2011活現事工財政報告

28/ 活現事工資源推介


page / 2

以同理心誇越 華裔教會兩代文化 差異 // 葉顏瑋茵

陳媽媽,50多歲,來自台灣,英語不大靈光。Justin,20來 歲,英文堂青少年領導。一天,陳媽媽在教會的走廊上 見Justin,面帶笑容主動跟他打招呼。沒想到,Justin卻 一聲不哼地,急速與她擦身而過。 陳媽媽感到不被尊重而氣憤。心想: 「誰家的孩子這樣無 禮,一點家教都沒有;見到長輩也沒反應,我主動打招呼, 還不回應;這麼看不起別人的人,還有甚麼資格當領導, 這種壞榜樣,只會教壞我們的小孩!」 以上是一個常在華裔教會內發生的例子。目前,美國華裔教會大多

由移民家長和他們在美國土生土長的子女組成。移民家長主要講

母語,多以傳統文化和家庭觀念為思想主軸;在美國成長的華人二 代,以講英語為主,受本地文化影響至深。不論來自任何背景的華 人,多多少少已將美國文化和傳統中國文化融合一起,集兩者的優

勢,並試圖取得平衡,問題在兩代人的側重點各有不同。今天不少

教會領袖及家長,都感到年輕的一代十分自我,並對教會青少年大 量流失深感痛心;而教會中的第二代,在適應新舊文化中,有著上 一代不能了解的挑戰。我希望透過這篇文章,幫助大家了解彼此的

不同,明白長期以來造成心理隔閡的一些原因,並增加兩代的同理 心,以互相體諒為出發點,踏出化解兩代衝突的第一步。


/ Presence Annual Newsletter 活現年刊 / 3

兩代間的文化差異 有專家曾對亞裔家庭的文化進行研究,發

現了四大傳統特式 (Yee, DeBaryshe, Yuen,

/01 集體觀念

「誰家的孩子這樣無禮,一點家教都沒有。」

她把Justin個人的行為與他的家庭拉上關

係。家庭是個整體,個人的行為代表了家庭

Kim, and McCubbin, 2006)。

的表現。

/01 集體觀念

/02 關係取向

家庭是個整體,家庭的需要高過個人的追

求和發展。

/02 關係取向

以與他人的關係來界定自己,而非以自己作

為核心標準。

「這麼看不起別人的人」

她的個人價 因別人行為而自覺受到損害。

/03 家族主義

「見到長輩也沒反應,我主動打招呼,還不回 應」

按著年長為尊的階級思想,一般該是年輕人

/03 家族主義

主動向長輩請安,陳媽媽已放下身份主動打

卑、年長為尊作為階級分層。

身分面子被對方踐踏,因而生氣。

/04 家庭義務

/04 家庭義務

家族為社會中最重要的架構組織,以男尊女

反映在父母與子女之間的強烈情感依付,在

身體和行為上,彼此有密切的連結。

我們可從以上陳媽媽與Justin的例子,嘗試

探討兩代間文化的差異。陳媽媽的情緒反

應讓我們看到傳統文化價 觀對她的影響。

招呼,怎知Justin一點反應都沒有,她感到

「還有甚麼資格當領導,這種壞榜樣只會教 壞我們的小孩!」

陳媽媽心中,教會是個大家庭,Justin既是

青少年領導,就有義務注意自己的言行,他 無禮的行為會影響其他的小孩子。


page / 4

現在我們嘗試把這個例子轉到馮媽媽身上。馮媽媽10歲移民來美, 接受西方教育,雖然成長於雙重文化下,但她較為接近美國的文化

和價 觀,偏重於個人和平等主義。同樣的情況發生在她身上,她對

Justin則有以下不同的看法:

「這個青年人為甚麼不哼一聲?他在想別的事,還是發生了甚麼事? 他不想跟我講話,就讓他有點空間處理自己的事情吧。」

從馮媽媽的反應中,我們可以看到個人和平等主義的痕跡。 /01 平等主義

「他不想跟我講話,就讓他..」

她不覺得自己和Justin有長幼之別,並不計較誰該向誰先打招呼;

而Justin的表現與她個人價 的高低,扯不上任何關係。 /02 個人主義

「他在想別的事,還是發生了甚麼事?他不想跟我講話,就讓他有點 空間處理自己的事情吧。」

馮媽媽把Justin沒有回禮一事,看成他個人需要空間處理自己的事 情或情緒,她自然沒有生氣的理由。雖然她會擔心Justin不尋常的

反應,但在個人主義的觀念下,她不會干預別人的事情。

那麼Justin究竟為甚麼不打招呼呢?原來,他只是心裏記掛著一大

堆還沒做好的事情,心情有點低落,不想跟一些不熟識的人講話,也

不希望別人打擾他。

當Justin知道陳媽媽因自己沒有跟她打招呼而感到受傷,他的想法 如何?

/01 莫名其妙,不以為然。

「我素來都是如此。高興時會與人交談甚歡,心情不好時,就離開人羣, 讓自己有多點安靜的空間。多年來,無論在學校或工作場所,從未聽

過因此有何負面意見,為甚麼陳媽媽有這麼大的情緒反應呢?」


/ Presence Annual Newsletter 活現年刊 / 5

/02 後來聽說陳媽媽批評自己不是好榜

樣,就更感困惑和反感。

「每個人都有願意打招呼和不想打招呼的

自由,為何這群“CHINESE”家長老是喜

東西沒有營養!」小華為接近同學,不被人 取笑,便丟掉自己的午飯,吃同學們所帶 的食物,有時甚至寧願捱餓。

歡 強 人 所 難 ,小 事 化 大?為 何 他 們 需 要

年輕人對傳統家庭文化的反抗心理,大都

想,“PLEASE LEAVE ME ALONE!”「這些

害而造成,也有部分對自己民族身份否定,

」下次當Justin再走到教會的走廊上,他

如,一位十歲亞裔小女孩討厭自己的長相,

別人尊重,卻不懂得尊重別人。」他心裏 家長越是這樣要求,我越不想和他們交往。 就故意低下頭來走路,誰都不想看見。

經過長期的掙扎,或因多次被拒絕和傷

極端趨向主流,渴望得到社會的認同。例

特別是她扁平的鼻子。她每天深夜偷偷地

用衣夾夾在鼻樑上,希望自己的鼻子能像

/03 傳統的中國文化觀對 Justin 並不重

白人同學的一樣高。無論小孩追求那種程

「人與人相處當然要有基本的禮貌,但個

以舒解在文化差異中被壓抑的情緒。若他

要。

人的自由比遵守一般社群慣例與風俗更

加重要。若沒有抵觸法例或刻意傷害別人,

度上的認同,他們都需要得到家長的諒解,

們在極度需要被老師和同學認同時,卻因

此遭到家長對他們作出人格上的批評和

個人就該有選擇的自由。若對方因此不悅,

否定,或是高壓地說教,這只會加重他們

要改變自己。」

定,給他們的心靈帶來無人理解的痛苦。

Justin的想法,反映出新一代華人個人主

// 負面標籤導致兩代間的隔閡

可以理解。但並不代表為使對方高興,就

義的思想形態。

成長中的負擔,使他們受到雙重文化的否

一般傳統家長對小孩子的要求很嚴格,希

// 次文化帶來的同儕壓力

望他們有禮貌守規矩,常以「應該」和「不 應該」作為社交條約,並誇大「不應該」帶

在美國,傳統的中國文化是主流社會中的

來的惡果,以負面標籤冠之。比如說: 「這

,更

得尊敬別人,是一個自高自大的人,沒有

次文化。年輕人每天生活在主流文化中, 對他們來說,次文化不僅沒甚麼價

樣做代表你不乖,沒有禮貌,不成熟,不懂

給他們帶來不少同儕的壓力。例如,二年

人會喜歡你!以後誰會幫你?」孩子為了

心便當上學。可是,同學說他的午餐味道

們在學校,就算不跟老師打招呼(「 沒禮

其他同學都吃Pizza,三文治和薯條,我也

也不一定嚴格要求同學遵守這些所謂特

級學生小華,每天帶著媽媽所做的中式愛

奇怪,不願跟他一起進餐。他告訴媽媽: 「 想吃那些東西。」媽媽不高興地說: 「那些

討好父母、不被攻擊,勉強為之。可是,他 貌」)也不會被老師責備。其他族裔的家長

定的規矩。孩子心裏會想「為甚麼教會和


page / 6

家裏這麼多的規矩?」而且發現父母所說的惡果,只有那些傳統思

想的人才會認同。孩子感到家長與主流社會脫節,慢慢形成對傳統 教導有所保留。到了青少年反叛期,再也不願持守這些「應該」的禮

儀,也不再顧及別人的感受和想法, 只照自己認為是對的去做。

有些家長甚至在教會公開討論青少年的成績、衣著打扮,且互相比

較,不自覺地侵犯了個人主義者的私人領域,青年人敢怒不敢言。有

些青年教會領袖,因他們本身對傳統家長的不滿,在教會中變得過

度地保護青少年的個人自主權。甚至部份年輕導師,不容許家長參

與少年人的教會活動。這使本來已缺乏正面對話的兩代更形對立, 嚴重影響兩代間的和諧相處。

// 以同理心來化解兩代的差異 不同的人會嘗試用不同的方法來化解兩代衝突的方法,但最重要的 前提是大家必須具備同理心,即是設身處地去考慮別人的感受、想

法和反應。當人遭拒絕而受到傷害時,自然會保護自我、固執己見,

甚至產生苦毒。要停止這些因為痛苦、抵抗、迴避甚至苦毒所產生的

惡性循環,我們必須願意放下自己所謂的權益,多為別人的需要著

想。要培養這種同理心,兩代須了解各自所處的雙重或多重文化背

景,而每個人的適應程度都有不同。通過正面的溝通,理解對方在文

化適應和保存的過程中,曾經遇到的難處和所付出的努力。如果長

輩們能 體會年輕一代在雙重文化衝擊下所面對的掙扎,認同他們

的難處,學習放下負面的標籤和責怪,聆聽他們的心聲,青年人會得

到安慰,更尊重他們的長輩。其實溝通也不只限於言語,一些身體語

言如點頭和微笑, 已足 化解溝通上的誤會,拉近兩代之間的距離。 活現事工致力為教會兩代之間提供一個互相溝通的平台,今期的活

現年刊藉著兩代不同作者的分享,各自表達他們的心聲和立場,喚

醒大家對文化差異的關注。縱使大家存在不同看法或受過無心的傷

害,也容易以一顆寬容和恩慈的心,來彼此包容、接納,以愛來化解

文化上的衝突。讓我們以歌羅西書3:12-14 節為榜樣: 『所以你們既

是神的選民,聖潔蒙愛的人,就要存憐憫、恩慈、謙虛、溫柔、忍耐的

心。倘若這人與那人有嫌隙,總要彼此包容,彼此饒恕。主怎樣饒恕

了你們,你們也要怎樣饒恕人。在這一切之外,要存着愛心,愛心就 是聯絡全德的。』

// 參考 Yee, B.W.K., DeBaryshe,B., Yuen, S., Kim, S.Y., & McCubbin, H. (2006). Asian American and Pacific Islander families: Resiliency and life-span socialization in a cultural context. Handbook of Asian American psychology (2nd ed., pp. 69-86). Thousand Oaks,CA:Sage Publications.


/ Presence Annual Newsletter 活現年刊 / 7

Vision Ad.indd 1

12/12/11 11:54 AM

語/國語)


page / 8

華人教會中 文化誤解之 兩個普遍現象 Ken Carlson 牧師

多元文化通常被理解為在語言、食物及習 俗上的不同,但當中有很多微妙的差異卻 往往被忽略了。不幸地,這些文化上的差

異卻可引起教會內部很多誤解和紛爭,甚 至造成教會分裂。

在華人教會中,美國土生的華裔與第一代 移民不時會產生衝突,但問題並非在於 對聖經真理的分歧,而是由於文化差距上 的誤解。在商議教會事工時,若忽略了文 化背景的因素,不同的做法可能被雙方誤 解為『不屬靈』或不合符聖經。

Ken Carlson牧師在華人教會當了十七年 英文部的牧師,他分享以下兩個在教會 內因文化誤解而產生矛盾的例子,顯明 如果缺乏對文化背景的敏銳觀察力,微小 的衝突都會釀成莫大的傷害和爭執。


/ Presence Annual Newsletter 活現年刊 / 9

教會的決策

文化差異下可能會出現一種危機,就是為了

向美國化的處理是採取公開討論來收集不同甚至相反的建議,以

例子中,中文部可以將他們的意見屬靈化地

傾向對資深者默許和認同,並用以和為貴作為大前提。由於兩種

應不足的經費;英文部也可以反駁,認為他

說到文化差異帶來的矛盾和分歧,不得不提到領導層的決策。傾

多票數來通過一個議案。而亞洲人的作風則選擇私下達成共識, 手法各有不同的價 觀,因而在怎樣做才合符聖經的觀點上產生

爭議,他們都各有其優點及缺點,這些做法有些時候很湊效,但也 很容易被濫用。

意氣之爭而將文化差異屬靈化。就如以上的 解釋為他們的信心更大,深信神會藉奉獻供

們才是神的好管家,不使教會陷入財政虧損。

幸好他們雙方都沒有將他們的論點屬靈化, 其實最理想是大家願意去了解和尊重彼此不 同的文化背景,用謙卑的心去達成妥協,完

當兩種不同文化背景的領袖需要共商決策時,問題往往便會產生。

滿地解决問題。

箱作業的方式有如秘密政治聯盟,欠缺忠誠;而亞洲式領袖們會

蒙允許使用,內容錄於:http://reflections.

美國式領袖會認為私下達成共識的處事方法缺乏透明度,這種黑 認為公開辯論有傷和氣,缺乏愛心和謙卑。尊重年長的領導人究

cyberpastor.net/chinese-churches

竟真的否定了基督裡的基本平等,還是一種實踐謙卑與互相尊重 的應有行為呢?

當我在台灣修讀普通話的時候,就曾經歷過這些文化差異。當時

我們在一間規模較小的浸信會參加崇拜,有一次被邀請出席敬拜

藉著以上兩個例子,我們明白到教會領袖及

會眾在判斷別人行為時要非常小心,除非有

後的會友大會,當時有幾個提案須要投票表決,使我驚訝的是每

人明顯違反了聖經的教導,否則斷不能隨便

響力的領袖們已經進行內部商討並作出決定,在會上他們發表意

情的看法和解讀,都基於不同的角度和文化

項提案都能一致通過。後來我才發現原來在表決之前,一些具影

把他人的做法標籤為『不屬靈』。每個人對事

見後,所有會友便自動和議支持,投票程序不過是一種形式而已。

背景,要轉換角度去理解另一個文化的表現

控?答案很在乎於你所出生和成長的文化背景。

化解彼此的矛盾。

教會活動收費的原則

作者簡介

究竟這是基督徒相愛和睦的美好表現,還是一種幕後的政治操

另一個文化差異的例子是發生在討論退修會收費的方案上。一些

並不容易,我們需要以忍耐、愛心和恩慈去

Ken Carlson牧師在Talbot神學院時已感應

英文部的同工認為要收取全額費用,然後以助學金形式資助有經

神呼召他在跨文化聖工上事奉,他在台灣中

資助而感到 尬,寧願放棄參加退修會,因此他們建議徵收較低

國加州柏克萊一間華人教會任職英文部牧師,

濟困難的會友。但中文部的同工卻考慮到一些新移民會因為申請

華基督教內地會牧會四年後,神帶領他到美

的報名費,然後以自由奉獻去彌補不足。但英文部同工卻反對為

達十七年之久。

大小都要求會友捐獻,帶來不少無形的壓力。其實雙方目標一致,

Carlson牧師在Western神學院攻讀博士學

退修會設立奉獻,認為這樣會帶來一種錯覺,令人覺得教會事無

不想會友因為經濟問題而錯過退修會,只是在解決問題的方法上 大家持著不同的意見。慶幸最後大家能互相妥協,達成一個折衷

方法,通過助學金資助形式之餘,也收取特別奉獻。

位時,他的論文主要討論如何在華人教會內

有效地發展英文事工。在他的網誌上有其他

相關的文章:http://reflections.cyberpastor. net/chinese-churches/,他的論文亦即將會

出版成書。


基督教信仰 與三方文化 面面觀 page / 10

採訪:Natalie Quan

羅折文牧師 專訪 「我從小在華人教會中長大,對長輩要禮貌地稱呼;教堂內十字架

兩側常常放著中英對照的屬靈標題;每逢節日聚餐都有中式粉麵, 蔬菜小炒,鹵水蛋等。在崇拜結束後,會友們喜歡圍在走廊上喝茶 寒喧,及餽贈家中種植的水果,我們這群只懂英語的一族,感覺上 與他們格格不入,這些困擾在聯合崇拜時更為顯著,證道時的中英 語傳譯使我不能集中精神,有關地方語言的笑話我更一竅不通;即 使我能明白中文,要重覆聽著翻譯也會不是味兒。 當然,以上的個人體會只是冰山一角,中國文化或概括為亞洲文化 其實非常深遠地塑造出一種獨有的個人宗教觀。」

以上是羅折文牧師 (Epicentre 教會牧師) 對傳統華人教會的童年 回憶。在深受父親羅文牧師的影響下,羅折文牧師對華裔教會的文 化差距現象探討多年,他父親自1966年開始,在格蘭岱爾羅省基督 教會當了三十年主任牧師,當時正 美國放寬移民政策,華人教會 紛紛興起,羅文牧師已看到發展下一代事工的需要,於是他開始以 英語講道和組織英文部執事會, 目的為了縮窄第一代移民與美國土 生後代之間的鴻溝,他努力研究並編寫了很多有關香港和臺灣兩地 新移民遷移北美模式的文章。自少年時,羅折文牧師已幫助他父親 進行有關撰文的校對工作,以下是他從三個不同的領域去剖析美 國亞裔教會的文化特徵。


/ Presence Annual Newsletter 活現年刊 / 11

// 種族、兩代、教會三方不同的文化觀 羅折文牧師認為大多數有關文化與信仰的理論都流於

簡化,只局限於對傳統中國文化與美籍華裔文化的比 較,其實除了種族文化以外,還要考慮到兩代之間和不

同教會傳統上的文化因素,這三種文化領域同時影響著 個人的信仰歷程,甚至教會整體的運作。

羅牧師更認為從中國傳統文化和美國華裔基督徒文化

中,要釐定那一種才是「天國文化」並非易事,因各人都

不能從本身的文化背景抽離出來,但可嘗試將沒有抵觸 文化的天國價

觀融合其中。比如說,如果耶穌是個二

十五歲的白人,周旋於一群亞裔或西裔之間,結果將會 如何呢?其中表現一定夾雜了種族、兩代傳統和天國價 觀的各項因素。

// 巴沙典那 Epicentre 教會 Epicentre教會是三方文化交錯滙聚的一個好例子, 教 會 在 2003年 11月成 立 ,早 期 會 友 來自格 蘭 岱 爾 羅

省基督教會,人數由140人增長至超過200人,雖然其

中百分之七十屬於美籍亞裔,但羅牧師卻刻意避免把

Epicentre標籤為一個美籍亞裔的教會,他不認為美籍

亞裔是教會發展的主要路線,以免排斥了非亞裔人士的

參與。他教導會眾要無分種族,向任何人都當傳好信息。


page / 12

雖然Epicentre與其他亞裔教會一樣喜愛聚餐,實質卻有很多不同之處。從敬拜 詩歌、神學教導、以致對教會信條的詮釋等,Epicentre 都有其獨特之處,受亞裔 文化感染,同時亦追求超越種族文化、甚至兩代文化的一個教會模式。 // 信仰與文化 耶穌當年道成肉身成為第一世紀的猶太人,假如祂所選擇的出生地是中國,祂的

言行舉止一定會大不相同,神的靈怎樣在某個時地出現,與當時的文化背景不能

分割。雖然信仰並不局限於任何文化,但聖靈的工作在不同年紀、不同族裔的身 上會產生不同的迴響,例如聖靈顯現在一個五十歲的猶太人身上,必然有異於在

一群東洛杉磯的西裔,或是二十五歲的美籍華裔或其他族裔、在培城受過高等

教育的年青人身上。在種種不同文化的處境下我們只須問同一個問題: 『這合符

聖經的教導嗎?』文化本身沒有對錯,最重要是信徒能抓緊聖經的原則,配得神 兒女的身份。

// 亞洲文化的剖析 從種族文化因素來看,亞洲文化蘊含了很多寶貴的聖經價 觀念,例如亞裔重視

群體多於個人,這是羅牧師最欣賞亞裔文化之處。中國人非常重視知識和教育, 華人教會因此十分注重研經,典型的華人教會一般都具穩固的神學根基。與此

同時,華人文化亦在灌輸勤勞的觀念。可惜,亞裔文化在個人信仰上也存在一些

不利因素,例如過份強調知識而容易忽略了實踐,傾向欠缺全人的屬靈追求。換

言之,知識和實踐需要平衡,不論在處理個人情緒、人際關係和教會的事奉上,

都要把真理活現出來。因此,在信仰上我們期望看見真誠的服事、心靈的醫治, 裡外一致的信徒生活。

其次亞洲文化缺乏冒險精神。亞裔一般喜歡平穩不變而抗拒嘗試和冒險,希望事

情都在自己掌握之中,無形中為一些勇於嘗試的人帶來不少阻力,甚至引起教會 兩代之間的衝突,背後亦顯出了種族和不同輩份之間的文化矛盾。其實上帝並不

怕冒險,福音是世界的光,光中毋須懼怕黑暗,因此我們大可勇往直前,誇越文化 的包袱來克服對冒險的畏懼和抗拒。

第三,在處理人際衝突上,亦是另一處亞洲文化未能實踐聖經教導的地方。為了 不傷和氣,亞裔教會往往把問題壓抑,當事人不會把心中的不滿明講,反而向周 邊的人傾訴。聖經明確的教導卻說,被人得罪時,當直接勸戒他;若自己虧欠別 人,就趕快道歉。若未能依照聖經的教導去緩解衝突,會容易造成心病,甚至養成 一種被動卻具侵略性的性情。


/ Presence Annual Newsletter 活現年刊 / 13

// 對教會牧者的不同標準 文化價值觀不單影響個人,也影響全教會。不同文化背 景的會友對教會的決策透明度和管理手法,有著明顯不

同的期望。這分歧不只是出於美國土生亞裔與中國移民 之間,也存在於兩代之間,尤其對於誠信的看法,青年人

很執著於真誠坦率的相處,如果一位牧師勇於承認自己 的過錯和弱點,他們會很欣賞他的真誠,但年長的一輩

卻不認同,認為牧師的過錯是忌諱,不能公開討論。由此

看到兩代之間對教會牧者不同的看法和期望。年青的一 輩很重視坦誠、個人權利和具透明度的政策,他們不能

接受階級觀念。身為領導人並沒有特權去向別人發施號

令,當年青人覺得自己的意見被忽略或不被尊重時,他

們會變得抗拒和冷漠。這是一個典型兩代差別的問題。 當這問題發生在教會運作和決策時,很容易會造成一個

僵持的局面。正如今日很多典型華人移民教會對年青英

文部牧師的期望,與英文部年青一輩的實際需要有很大 距離,他們用上一代傳統的標準來衡量一位牧師的衣著 打扮,言行舉止和處事態度等,這對年青一輩的牧師造

成很大的壓力和挫敗感,也因著文化和溝通的障礙,使 他們感到不被教會信任和重用。 //融合文化和真理 為要化解不同文化價

觀所引起的矛盾,必須以神學的

標準去審 和徹底剖析族裔文化、兩代文化以及教會文

化三大因素,不能有所偏廢,這樣才能分出那些觀念真 正合符真理。

總括來說,關鍵在於我們須全心全意地愛神,從聖靈的

光照下明白該如何行事為人,才合符聖經的教導。再加 上協調不同的文化的努力,就能活出一個豐盛活潑的屬 靈生命,完成神所託付的呼召和異象。


從聖經角度分析 移民教會內 人際互動的現象 page / 14

採訪:Joanna Wu

蘇炳甘博士專訪 使徒保羅奉獻一生在福音的使命上,他要將救恩傳給猶

太地以外的外邦人,務使外邦人也因着聖靈成為聖潔, 可以蒙神悅納。任何事也不能攔阻保羅傳福音的心志, 就如他在哥林多前書九章二十二節所宣告: 『向甚麼樣 人,我就作甚麼樣的人,無論如何,總要救些人。』

蘇炳甘博士對現今華裔教會第二代事工的使命感,正如 昔日保羅對外邦人的負擔一樣。蘇博士是正道福音神學

院實踐神學的助理教授及前亞美事工系主任,他認為這 一代青少年極需要關心、鼓勵和成長的空間。華裔教會

的第二代主要包括新移民後代,在美國出生或海外出生 的青少年,隨著種族多元化的發展,現今華裔教會的運 作都以雙語、雙重文化,或甚至多種文化和語言的形式

進行。在兩代與不同文化之間,很容易產生人際關係的

矛盾和衝突,這與初世紀猶太信徒和希臘信徒之間的人 事問題相似。

教會內的矛盾幾乎是無可避免的,尤其是華裔教會內兩 代之間的衝突,有些分歧甚至從表面並不容易察覺,那

麼教會如何處理這些分歧呢?蘇博士形容第二代青少年 為另一個族群,是甚麽意思呢?為使我們明白如何面對 這種分歧,蘇博士引導我們從聖經中找答案。

據歷史學者兼神學家林慈信牧師的統計數字顯示,在

美加的華裔教會合共超過1000間,經歷數十年的努力, 華裔及美國亞裔教會的英語事工才逐漸發展完備,甚


/ Presence Annual Newsletter 活現年刊 / 15

至成為美籍亞裔或多族裔的教會,如洛杉磯 Evergreen 浸 信 會 ,巴沙 典 那 Epicentre 教 會 ,和 遍 佈 南 加 州 的

Newsong 教會 。

教會內因兩代之間文化差異而起的衝突,往往被誤解為 不服權威或違背聖經的教訓,其中主要原因是上一代不

願放棄一貫文化及領導地位,而新一代卻要爭取自主獨 立,要有創新的敬拜風格和屬於他們一代獨特表達信仰 的方式。

蘇博士首先引用創世記十一章來探討一個神學問題。在

巴別塔事件中,神變亂人的口音,使他們四散到各地去。 神的旨意是要創造一個單一種族或是多種族的世界呢?

只有獨一主流文化或是多元文化的社會呢?繼而在創世 記十二章,神應許亞伯拉罕必使他成為大國,萬族因他

得福。如果神的應許真實無誤,我們便可肯定神的旨意 是要賜福給所有人,並非一族或一國的人。主耶穌在馬

太福音二十八章最後給門徒的囑咐,是要他們去使萬民 作主的門徒;更在使徒行傳第二章記載,初期信徒被聖

靈充滿,各人說起別國的話來使眾人能接受福音,顯明 早期教會的使命是把福音傳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為了福音的緣故,我們必須明白不能讓文化習俗限制福

音的使命。蘇博士引申保羅的話說:沒有任何事能阻止

他傳主的福音。蘇博士認為化解文化衝突其實也是一種 福音使命。

蘇炳甘博士現任加州愛滿地正道福音神學院實踐神學科助理教 授,擁有廿年之久牧會經驗,多年來努力發展華裔教會新一代的福 音事工。


page / 16

中國信徒深受傳統儒家的哲學思想影響,十分重視家的觀念,認為全家必須在同 一間教會聚會。他們的傳統信念不能接受子女們參加其他教會,究竟這份執著是 源於聖經還是基於文化呢?

蘇博士認為當我們堅守中國文化過於天國價 時,便產生一個相當嚴重的問題。 久而久之,我們會以一個保衛哲學的心態來取代聖經真理。如果教會是藉傳統文

化來帶領,而非高舉天國價 觀,教會便會淪為社區文化中心而非敬拜神之地方。 另一項引起兩代間的衝突是,年青人傾向接受西方文化,而上一代卻堅持保留傳 統文化的根、種族身份及習俗,拒絕融合西方文化,視教會為民族身份凝聚之處。

兩代文化對今日華人教會固然造成種種衝擊,但這亦是信徒學習實踐聖經、合而 為一的好機會。要化解彼此的分歧。蘇博士引用三個新約聖經的例子,解釋如何面 對這些衝突。

第一個例子在使徒行傳十五章,有人認為若不受割禮便不能得救,保羅和巴拿巴

因此與教會起了一番辯論,經過使徒和長老們的多方討論後,最後彼得起來解釋, 說明神的救恩是給所有相信的人;並宣告說: 『我們得救,乃是因主耶穌的恩,和 他們﹝外邦人﹞一樣,這是我們所信的。』(徒15:11)

『神有否規定人要擁有特定文化身份才可成為基督徒呢?抑或福音能在不同文 化背景中臨在,使人毋須跨越文化的阻隔都能真正認識神?』

蘇博士提出以上問題,是因為我們也常常要求別人做到某些標準,才接納他們是 真正基督徒。假如說只有中國人才配成為基督徒,大家都認同這說法很荒謬,但當

我們用文化標準來限制別人的敬拜模式,教會事工的運作等,豈不是犯上同樣的 錯誤。

讓我們回顧十六世紀宗教改革的時代,當時天主教廷只用拉丁文宣讀聖經,大部 分群眾都屬文盲,他們只能透過教堂內的玻璃彩畫了解和接觸聖經故事,他們的

靈命成長非常有限,完全操縱在教會領袖和掌權者的手上。當時,馬丁路德為了讓 所有人能閱讀聖經,他將聖經翻譯成當地的語言,使他們能明白真理,信心得以


/ Presence Annual Newsletter 活現年刊 / 17

増長。蘇博士認為新一代的教會事工同樣需要改革,我

使命 / Mission 以建立神的國度為大使命,脫離權力的

發揮的空間,以他們喜歡的形式去經歷神。

盡力輔助他們靈命的成長,並非試圖控制他們或將自己

們應該放棄以傳統文化來要求下一代,讓他們能有自由

第二個例子在約翰福音一章十四節: 『道成了肉身,住

鬥爭。作為長輩應把下一代的靈命視為一個宣教工場, 的想法強加諸他們身上。

在我們中間。』主耶穌就是「道」,福音藉著主耶穌的降

管理 / Management 考慮實施各種不同的管理手法,不

主,卻虛己來到世上為罪人死在十架上,並且住在世人

構來領導教會。

生臨到世人,祂是至聖者,和平之君,萬王之王,萬主之

當中,成為他們的教師,朋友和作眾人的僕人﹝馬可福音

9:35﹞。是神成了肉身,住在人中間,不是人跨越障礙去尋 找神。

最後的例子載於約翰福音第四章,主耶穌與撒瑪利亞婦

人在井旁談道,祂再次顯明祂的愛與呼召是不分種族文

一定要由一位主任牧師帶領,可以嘗試以不同形式的架

模式 / Model 用不同的形式去支持英語事工或第二代

附屬教會---可以同屬一個教會但各有獨立的執委;或在

同一會址聚會,卻以不同教會體系運作;甚至開展新的 教會,兩代不同的教會完全獨立自主。

化。雖然猶太人認為撒瑪利亞人是不潔淨的民族,與他

蘇博士展望華裔教會的前景,他認為除非教會願意徹底

亞婦人談話、並顯明祂彌賽亞的身份。從這個例子中,主

讓我們反思是否已栽培下一代去面對信仰的挑戰,抑或

們不相往來,但主耶穌卻不與他們隔離,主動與撒瑪利

耶穌進一步證明祂的使命是尋找失喪的人,不單是猶太 人,更是那些患病的,軟弱的,有罪的,和被忽視的人。

那麼,兩代之間如何増進了解,共同攜手建立神的國度

呢?蘇博士建議彼此要學習對方的文化,好好溝通,才能 避免衝突。為了建立兩代健康和諧的關係,蘇博士鼓勵

教會要從以下各方面作適當的調整,並加上兩大資源---

轉變,否則將會出現第二代信徒子女大量流失的悲劇。 只是把子女勉強留在同一所教會便心滿意足了。

當務之急是大家該面對現實,聽取下一代的心聲,接納 他們的意見,並花時間去培育新一代的青年領袖。同時

我們亦期望見到更多美籍亞裔教會的成立,來吸納從華 人教會流失的一群年青人。

人力 ﹝Manpower﹞和財力 ﹝Money﹞才能成功:

最後蘇博士再次呼籲我們要把培育新一代的信徒為我

心態 / Mentality 上一代領導者需有心態上的轉變,不

人的福音工作。他以

能自以為是,要摒除階級觀念,彼此公平對待。實際上

在這後現代時代,知識觀念已不再是由上而下的代代相 傳,我們現今活在一個無分界限的地球村,知識是透過 互通交流而增長的。

們的使命,務要將福音傳給萬民,特別是發展第二代華

示錄七章九節作為總結: 『此後我

觀看,見有許多人,沒有人能數過來,是從各國各族各民 各方來的,站在寶座和羔羊面前。』


page / 18

2011 活現事工 報告 活現 家庭雜誌 活現家庭雜誌的面世本是源於一個夢。過去活現出版的通訊內容,得到各方的認 同和鼓勵,不少人給我們建議,認為

得將這些文字推廣至亞裔社群當中。我們

幾位同工便大膽一起來做夢,期望透過這份雜誌,把活現的精神和服事,在社區

中延伸出去。

剛巧文字工作又是我過去幾年以來揮之不去的夢想,能 參與這雜誌的出版,我

個人感到很蒙福,在活現的夢一步一步實現之際,也同時圓了我自己的文字夢。從

通訊轉型為雜誌,當中所涉及的考慮比我們想像的複雜,但所產生的果效和迴響,

也確實比我們預期的多。

文字工作將活現帶進了一些我們從未曾接觸過的家庭中,也服事到一些我們不 認識的教會,甚至把活現傳到了遠方,其滲透的潛力可說是無限的。最近我們接

到一些讀者的來電,說很喜歡這份雜誌,認為對他們家中兩代都很有幫助。另外 我們亦收到一個外州教會的要求,希望能分發我們的雜誌,來配合他們的家庭事

工。第一期我們發行了5,000份,而第二、三期的發行量增加至10,000份。主若許可, 我們希望把發行量逐步增至20,000份或30,000份。

我們深感要推廣這項事工,仍需要多方面的支持。無論是金錢的奉獻、廣告的贊

助、文字的貢獻和意見、各區的推廣和分發等,對我們都十分重要。假如您願意以

任何形式參與這項出版事工,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絡。 馬王藹麗 / 活現家庭雜誌執行編輯


/ Presence Annual Newsletter 活現年刊 / 19

回應 無神論者 2011年4月15日在Southlands Christian School舉辦了一個青少年敬拜晚會,參加人數約200人,他

們來自十多間不同的教會。晚會主題是「回應無神論者」, 目的為要裝備青少年在傳福音時,如何回答 基督教信仰的難題。當晚由Troy Lee帶領敬拜,主題講員是Stand to Reason的Brett Kunkle。參加

者對活動的回應極為正面:一位高中生回應說「這個活動回答了許多我對基督教信仰的問題。」另一 位學生則說「這個活動真好,每個環節都很棒!所提供的訊息非常清晰。」

活現事工每年都會舉辦一次青少年活動,今年的活動主題將會是「了解伊斯蘭教和其他世界觀」。如

果任何教會有興趣與活現事工協辦或鼓勵團契小組參與這項活動,歡迎與我們聯絡。

活現籌款晚會 活現事工於2011年3月27日在Arcadia Community Center舉行了感恩籌款晚會。感謝牧長及肢體 的支持,當晚共有198名來賓撥冗光臨。會上,活現創辦人及總幹事葉顏瑋茵女士講述家庭生活各階

段的重要性,並且分享她個人在不同角色和責任下所面對的種種壓力。她更介紹家庭能處變而不驚

的九種特質,以及如何營造幸福的家庭關係等。其中亦有一對夫婦分享他們培育自閉兒的心路歷程。 最後Rebecca 姊妹見證神在過去多年如何垂聽她的禱告,帶領活現的同工隊伍,從荒涼到豐富的事

奉過程。感謝神!當晚共籌得奉獻 $15,060。


page / 20

「 認知行為療法 」 講座

活現事工於2011年舉辦了兩次「認知行為療法」的講座,每次是個為期一天的研 「培訓中有很多實例和討論,幫助我們找出處 討會,由活現事工創辦人及總幹事葉顏瑋茵女士主講, 目的是給輕度抑鬱和焦慮

理不同境況的方法,讓我看到自信以及克服

者一些自助訓練。 語講座於6月25日在蒙市羅省華人播道會舉行,而國語研討

會則於9月24日與愛鄰台福基督教會合作。兩次講座參加人數共195人,學員來

自三十多間不同的教會。

負面想法的重要,非常實用,物超所 !」

「幫助理清自己的思考模式,改變自己的非理

講座中葉女士根據學員現場提出的實例進行分析,幫助大家了解自我、分析思想、

學習正確的理性思考及情緒對行為的影響等,許多學員都感到很得幫助。這次研 討會讓更多人認識活現事工,學員們亦給與許多寶貴的建議,他們希望活現能

舉辦更多的輔導訓練、團契分享、研討會等活動。以下是部分的回應:

「我參加這個講座後才發現,原來自己有些憂鬱。這個講座幫助我了解『認知行為 療法』的概念,我覺得非常有幫助。」(這位學員在此次培訓後,成為活現事工的

義工。)

性思考。」


/ Presence Annual Newsletter 活現年刊 / 21

「做個好男人」 弟兄退修會

今年10月初活現事工舉辦了兩場專為男士而設的退修會。我們邀請到理財專家林 修榮先生主講如何「做個好男人」, 語和國語講座分別於洛杉磯國語浸信會和羅 蘭崗基督徒禮拜堂舉行,參加者十分踴躍,合共160人出席。

這個退修會最具特色的地方是只歡迎男士參加,女士們謝絕旁聽。林修榮先生以

生動有趣的手法來剖析現今男性的多重身份,及要成為一個好男人的難處,他引 用聖經的教導和古往今來的人物為例子,說明如何才能做個被神和人都喜愛的

舒解,心靈經歷更新。藉著這個純男性的活動,

不單造就了一家之主的男人,妻兒們更是最

大的受惠者。在回應當中,收到男士們的一些

人』的退修會。

好男人。其中使退修會生色不少的環節是嘉賓訪問,被接受採訪的嘉賓有劉漢杰、 劉慈謙和徐亮三位主內弟兄,他們與大家分享個人的人生歷程,如何在事奉、工

作和家庭中適當地分配時間,做個榮神益人的男子漢。講座中參加者非常踴躍發 問,很多難題經過討論都能迎刃而解。

由於這次退修會的主題多少會帶給丈夫們一些壓力感,很多男士都是在妻子愛心

的催逼下才報名參加,但結果他們卻獲益良多,在同儕的共鳴下,男人之苦得以

建議,希望活現事工舉行另一場『做個好女


page / 22

新心事工 簡介

有人說再過一個世代,基督教就要從世上消失了。 我們的信仰委實已經響起了警鐘,如何帶領年輕 一代持守信仰成了我們的挑戰。活現願意回應!

憑著信,我們成立了RE:NEW新心行動,成為活現

的青少年事工。RE:NEW新心事工將在社區和網

域內建立一個獨特的青少年社群,藉著激發信心 的活動來連結年輕人,從而幫助他們打穩信仰的 根基。我們期望與教會及基督教機構合作,把青 少年重新帶到主的面前。透過科技和媒體,將基 督和聖經真理帶進青年人的世界,以至他們能善

用自己的恩賜,向世人宣告耶穌基督是主。

我們為青少年推出的第一個聚點是網站

www.renewtheresponse.org,青少年可以在這

裡分享見證、發表他們在音樂、美術方面的藝術

創作。配合網站的推出,我們還會出版RE:NEW 新心雜誌,大小適中,可以隨身放在背包內,讓讀

者在適當時機向朋友介紹福音。此外,繼去年廣

受歡迎的「回應無神論者」活動,今年秋季,我們 計劃再籌辦一場名為「了解伊斯蘭教和其他世界 觀」的活動。

我 們 展 望 RE:NEW新 心 行 動 能 為 青 少 年 領 袖 、

同 工 、及 對 福 音 有 負 擔 者 帶 來 銳 變 ,願 上 帝 興

起 他 們 ,使 他 們 能 以 神 平 安 的 信 息 來 影 響 學

校 和 社 區 。然 而 要 實 現 這 個 異 象 ,我 們 需 要 您 的 幫 助 。如 果 您 願 意 與 我 們 攜 手 合 作 ,或 想

多了解 R E : N E W 新 心 行 動 ,歡 迎 與 我 們 聯 絡: info@renewtheresponse.org。


/ Presence Annual Newsletter 活現年刊 / 23

RE:NEW 新心 – 於美西華人 差傳大會

RE:NEW新心團隊在12月27至30日期間前往聖地牙哥市,代表活現事工參與美西華人差傳大會的 事工展覽,分享「新心」的異象。在這四天裡,我們的團隊能 參加不同的研經聚會和講座,更重要的 是有機會和一群熱心事奉主的人交流,大家一起禱告,整個活動過程感到大大蒙福。當中看到不論

長者或青少年們,皆回應上帝的呼召,願意委身作全職宣教。不少參加者對新心青年事工表示支持 和鼓勵,這對我們團隊來說,無疑是極為寶貴的經驗,加上主裡的交流和互勉,讓我們充分確認神對 我們和新心事工的心意。


page / 24

Offering Form 奉獻表格


Introducing New Staff

/ Presence Annual Newsletter 活現年刊 / 1

Michelle Tam is our Administrative Manager. She felt very inspired by Presence’s dedication in serving the family and youth ministry and decided to join Presence in August 2011. While managing the daily operation of Presence, she hopes to contribute her expertise in accounting and entrepreneurship and assist Presence in becoming one of the stronger and better organizations in the community. She is enthusiastic about sharing Presence’s visionand looks forward to spiritual growth with other coworkers at Presence.

Phoebe Ng, the Project Manager for Presence’s new youth ministry, RE:NEW, is excited for the opportunity to inspire youth to a deeper and renewed faith in Jesus Christ. She is passionate about helping individuals to discover their unique purpose in Christ and loves to see people excel with their God-given gifts. Equipped with a strong writing background and familiar with start-up ministry, Phoebe will focus on managing RE:NEW’s volunteer team as they continue to develop and launch youth resources in the coming months.

Leslie Tam, the Public Relations & Event Coordinator for Presence’s new youth ministry, RE:NEW. Leslie is studying Liberal Studies (Education) at UC Riverside. She loves interacting with children and her wish is to become a teacher. As a Christian, teacher, or student/worker, she hopes to make a difference in children’s lives so that they may feel or see God’s love.

Michelle Tam (譚李建明), 是我們的 行攻經理。她被活現專注於家庭及青 少年的事工所感動,在2011年8月加入 活現團隊。除了負責活現的日常操作, 她希望將自己在財政及企業管理方面 的專業知識應用於活現事工上,使之 成為一個運作健全的非牟利機構。她 熱衷與人分享活現事工的異象,並期 望與活現一同成長。

Phoebe Ng (吳純恩), 是活現青少年 事工「新心」的企劃經理。她十分興奮 能 有機會參與「新心」的成立,藉此 激發青少年在主基督裡重獲新的信 心,幫助他們打穩信仰的根基。她熱衷 幫助别人發揮屬靈恩賜,並明白主在 他們身上的旨意和計劃。吳純恩具備 豐富的寫作經驗,對籌劃成立新事工 駕輕就熟。在新的一年裡,她將會全力 以赴領導「新心」的義工團隊,為發展 青少年事工不斷努力。

Leslie Tam (譚慧嫻),是活現青少年

事工「新心」的公關及活動統籌。她在 UC

Riverside主修教育系。她喜愛孩

子,志願成為一位老師。她希望透過不

同崗位的事奉,使孩子們能認識神的 大愛,建立美好的將來。

New Staff Profile Kristen Li / 李雅文

Sue Wong / 黃許淑清

Yumi Tsang / 曾自如

多媒體統籌

義務同工

辦公室助理

Multimedia Coordinator

Volunteer Staff

Office Assistant


page / 2

2011Presence Ministry Activity Summary DATE

EVENT 活動

Jan – Jun “Wise Parenting” Seminar 「健康家庭」系列研習班 Mandarin Baptist Church of Los Angeles 洛杉磯國語浸信會 02/12

Improving Children’s Self-Esteem 如何提高孩子的自尊心 Chinese Evangelical Free Church 羅省華人播道會

活現事工活動記錄

ATTENDANCE 32 12

02/12

Chinese New Year Lantern Festival Booth 迎新春燈會 Chinese-American Parents Association of the Walnut Valley Unifed School District 核桃學區華裔家長會

03/27

Presence Fundraising Banquet – Dynamics 2 & 2+ 活現籌款晚會 Arcadia Community Center 亞凱迪亞社區中心

198

04/15

Answering the Atheist 回應無神論者 Southlands Christian Schools

207

Apr – Jun

Improving the Marriage Relationship 夫妻關係 First Evangelical Church of Diamond Bar 鑽石吧羅省基督教會

36

06/25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 Self help Seminar (Cantonese) 認知行為療法自助訓練( ) Chinese Evangelical Free Church 羅省華人播道會

60

06/17 & 07/15

In Group vs Out Group; Comforting Each other 圈內圈外人際關係; 彼此安慰的藝術 First Chinese Baptist Church of Walnut 核桃市第一華人浸信會

28

07/09 – 07/10

Understanding Emotions, Effective Listening Skills & Faith in the Digital Era 了解情緒、有效的聆聽技巧,及電子時代和信仰 FCBC-LA Retreat (from Kindergarten to High School) 洛杉磯第一華人浸信會退修會

68

09/03

Later Life Transitions 活出彩虹:生命的成就與停滯 San Gabriel Valley Chinese Alliance Church 羅省東區宣道會

56

09/24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 Self help Seminar (Mandarin) 認知行為療法自助訓練(國) Evangelical Formosan Church of Rowland Heights 愛鄰台福基督教會

135

Sep – Oct Improving the Marriage Relationship 夫妻關係 Evangelical Formosan Church of Rowland Heights 愛鄰台福基督教會

24

open about 1,000

Sep – Nov

Mom’s Growth Groups (Mandarin) 媽媽成長小組(國) Home of Christians Eastern LA 東洛杉磯基督徒之家

Sep – Nov

Mom’s Growth Groups (Cantonese) 媽媽成長小組( ) Presence Ministry Office 活現事工辦公室

10/08

How to be a Good Man (Cantonese) 「做個好男人」弟兄退修會( ) Mandarin Baptist Church of Los Angeles 洛杉磯國語浸信會

93

10/09

How to be a Good Man (Mandarin) 「做個好男人」弟兄退修會(國) Rowland Heights Community Christian Church 羅蘭崗基督徒禮拜堂

60

11/05 – 11/06

How Asian Parents Raise Childern in the U.S.? 亞裔父母如何在美國培育子女 Metro-Phoenix Chinese Alliance Church 亞利桑那州鳳凰城區華人宣道會

55

12/04

Understanding Your Adolescent Child 認識青少年的心理需要 LA Chinese Alliance Church 羅省華人宣道會

25

2011 Total Attendees 參加者總數

10 5

2,104


2012 Event Calendar 活

/ Presence Annual Newsletter 活現年刊 / 3

DATE

EVENT 活動

Jan 14

Christian Leadership Conference, L.A. 2012 (Cantonese) 僕人領袖大會( ) Sponsor: Traditional Family Coalition & Chinese Christian for Justice 主辦:傳統家庭促進會、華人基督徒義顯社 Co-Sponsors: Presence Ministry & Culture Regeneration Research Society (CRRS) 協辦:活現事工、美國文化更新研究中心

Mar 24

Marriage & Family Seminar (Mandarin)「幸福就在轉角處」婚姻家庭研討會(國) Sponsor: Logos Evangelical Seminary 主辦:正道福音神學院 Co-Sponsors: Presence Ministry & other organizations 協辦:活現事工及其他多間機構

Mar 25

Thanksgiving & Vision-Sharing Banquet (Mandarin/Cantonese) 活現事工感恩及異象分享餐會(國、 ) “Can two cultures in the church work together harmoniously?” 「教會兩代之間和諧相處」

Apr 28

RE:NEW Youth Ministry Vision-Sharing Banquet (English) RE:NEW 新心青少年部籌款晚會(英)

Sep

Clinical Training Series: Personal Growth for Caring Ministry Workers (Mandarin) 自我成長營 ─ 給關懷和輔導者的訓練(國)

Oct

“Building a Successful Family” Marriage Conference (Mandarin/Cantonese) 「幸福家庭」婚姻研討會(國、 )

Oct

Youth Conference: “Understanding Islam and Other Worldviews” (English) 青少年信仰研討會: 了解伊斯蘭教和其他世界觀(英)

Presence Ministry Financial Report

2012 BUDGET PROJECTION // 2012 年度開支預算

2011 ANNUAL FINANCIAL REPORT Total Gross Receipts 總收入 Total Expenses 總支出 Total Net Income 淨餘 Total Assets 資產總

活現事工財政報告

$340,067 AMOUNT $124,056 $ 117,044 $7,012 $ 18,198


page / 4

Presence Ministry Resources

Order Form 活現事工資源訂購單

Order Form ● 訂 購 單

Presence Ministry Resources 活現事工資源

Title of the Resources

Suggested Donation

資源

建議奉獻價

Parenting and Family 親子家庭教育系列 粵語 CD/DVD PAC001: CD (粵)

$10

$10

$55

Basic Principles for Causes & Treatment INC201: CD (Eng) $10 Confessions of a Gaming Addict IKC201: CD (Eng)

Parenting Our Children in the Age of the Internet

$3

CMC001: 2CDs (粵)

粵語、國語 CD

CMC302: 2CDs (粵/ 國語翻譯)

$20 $15

國語家庭教育系列優惠套裝 (共11片)

$15

成人網路沈溺: 認知與解構 Clinical Series 心理健康系列 粵語、國語 CD

$15 $15 $15

$30 認知行為療法:給輕度抑鬱和焦慮者的自助訓練 CAC101: 3CDs (國) $25 認知行為療法:給輕度抑鬱和焦慮者的自助訓練 Total 合計: CAC001: 4CDs (粵)

Shipping & Handling 郵資及包裝

$15 $10

個人自主權與家庭壓力的處理 PAC108: 11CDs

$15

青少年網路沈溺: 如何避免和勝過

家庭暴力與輔導 PAC107: CD (國)

$10

$3

中年人的婚姻危機與處理 PAC106: 2CDs (國)

$20

$15

愛的語言與家庭界線 PAC105: 2CDs (國)

CMC201: 2CDs (Eng)

Clinical Session: Internet Addiction -

親子互動與情緒管理 PAC104: 2CDs (國)

$15

$15

青少年領袖訓練與親子培育課程 PAC103: 2CDs (國)

CMC301: 2CDs (Eng / 國語翻譯)

Basic Principles for Causes & Treatment CMD201: DVD (Eng) $25

培養孩子處理困境的能力 PAC102: 2CDs (國)

Internet Addiction Series 網絡沉溺系列

$10

健康家庭須有的基本心理概念 國語 CD/DVD PAC101: 2CDs (國)

The Exodus: From Slavery Into Sonship

Clinical Session: Internet Addiction -

克服與青少年子女溝通的障礙 PMB302: BOOKLET (bilingual/雙語)

$40 $65 $35 $10 $12 $12

Internet Addiction in Teens: How to Avoid and Overcome

父母與青少年子女溝通之難,難在? 雙語小冊子 PMB301: BOOKLET (bilingual/雙語)

金額

English CD/DVD $10

父母與青少年子女溝通之難,難在? PMD001: DVD (粵)

HLD201: DVD Hope and Love ESB201: Book

$10

健康家庭須有的基本心理概念 PMC001: 2CDs (粵)

CMP201: Power Point only HLC201: CD Hope and Love

$10

粵語親子教育系列優惠套裝 (共7片) PAC009: CD (粵)

Amount

數量

Gender educationl Series 性別教育系列

CMS201: 4DVDs + Power Point

孩子不同的學習風格 PAC008: 7CDs

Quantity

性別輔導的理論與實務

孩子的道德智商 MQ PAC007: CD (粵)

建議奉獻價

CMD301: 4DVDs (Eng / 國語翻譯)

如何與孩子談性 PAC006: CD (粵)

Suggested Donation

資源

$10

協助孩子面對災難 PAC005: CD (粵)

Title of the Resources

English CD/DVD

孩子行為的危機訊號 PAC004: CD (粵)

金額

Pastoral Care for People with Gender Issues

訓練孩子處理衝突 PAC003: CD (粵)

Amount

數量

$10

幫助孩子建立自尊心 PAC002: CD (粵)

Quantity

$70

(With USA 美國本土)

$10 for purchase between $31 - $60

$5 for purchase under $15

$15 for purchase between $60 - $99

$8 for purchase between $16 - $30

Free for purchase $100 or more

Name 姓名:

Tel 電話:

Address 地址: Email 電郵地址:

Please send your completed order form to Presence Ministry. Make check payable to PRESENCE 請填妥訂購單﹐連同支票郵寄到活現事工。支票抬頭請寫 : PRESENCE Mailing Address : 20651 Golden Springs Drive #104, Walnut, CA 91789 Refund Policy: Any item return or exchange must be made within 10 days of receipt. Any defective, incorrect, or damaged item may be returned or exchanged. Any media products may only be returned for refunds if unopened. If opened, only replacement of the same item may be allowed. For further assistance, contact Presence at 626-810-5200.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