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New Media Cruiser

Page 1


#1

話 / President's Words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2

#2

劃 / Exhibition Planning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4

#3

象 / The New Media Cruiser Image - - - - - - - - - - - - - 1 4

#4

調

查 / Field Research (Promotion) - - - - - - - - - - - - - - - 3 0

#5

畫 / Main Project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6

#6

禮 / Opening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4

#7

導 / Media and Press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2

#8

行 / Execution, behind the scenes - - - - - - - - - - - - 6 8


所長的話 「 力 學 變 動 所 」 由 國 立 臺 北 藝 術 大 學 新 媒 體 藝 術 學 系 學 生 組 成 , 其 宗 旨 為 使 用 新 媒 體 藝 術 的 形 式 , 以 行 動 車 為 載 體, 研 究 並 宣 言「 未 來 藝 術 」 的 概 念 , 藉 由 「 行 動 」、 「 介 入 民 眾 」 、 「 田 野 」 及 「 調 查 」 的 方 式 , 走 出 被 動 、 既 定 的 展 覽 空 間, 主 動 走 入 人 群, 呈 現 另 一 種 嶄 新 、 移 動的 城 市 風 景 。 此 項 研 究 為 台 灣 史 前 無 例 的 計 劃 , 耗 時 一 年 並 挹 注 龐 大 經 費 , 並 於 今 年 四 月 完 成 了 幾 乎 不 可 能 的 任 務, 所 有 研 究 成 果 也 已 公 佈 及 分 享 在 專 屬 網 站 及相 關 公 開 平 台 上 , 使 成 果 繼 續發酵及撼動相關領域。 儘 管 本 次 計 劃 圓 滿 結 束 , 研 究 員 回 到 各 自 的 專 業 領 域 , 但 不 久 的 將 來 , 大 家 將 會 集 結 、 重 啓 第 二 次 的 變 動, 甚 至 變 動 自 身, 因「 力 學 變 動 所 」 是 個持 續 及 變 動 的 概 念 , 也 是 現 在及未來的進行式。 謹 此 , 對 於所 上 每 位 成 員 致 上 最 高 的 敬 意。

02


President 's Words

The New Media Cruiser is composed of students from the Department of New Media Art in Taipei National University of the Arts. In the form of new media art, supported by the moving lab, it aims at researching and declaring the concept of “future art.” By means of “action, participation, field, and research,” the students walk out of the museum and step into the crowd, presenting a brand-new, moving city sights. This unprecedented research, taking up one year and massive spending budget, has completed an almost impossible mission. All research findings are already made public and shared on the official site and related public platform, in hope to spread it out and influence the relevant fields. Researchers go on with their professional fields after the project ends in a satisfactory way. But in the near future, everyone will get together and make changes again, even changing the self. Because “New Media Cruiser” is a concept of continuously changing, and is in progress both in the present and the future. I hereby show my highest respect to every members of The New Media Cruiser.

03



變動規劃 Exhibition Planning


本所宗旨

Concepts

走出美術館空間 Stepping out of the museum 加入速度元素於作品 Adding element “speed” into works 作品帶入城市並與人群互動 Walking into the city and interacting with citizens

我 們 發 現 藝 術 是 極 具 能 量 的 文 明 產 物 。 在 人 類 的 城 市 生 活 中 , 藝 術 展 示 於 純 白 寧 靜 的 美 術 館 被 瀏 覽 著, 有 些 人 被 愉 悅、 有 些 人 被 激 發, 然 而 這 個 場 域 像 夢 境 , 離 走 後 漸 漸 忘 卻 一 切 美 好, 繼 續 水 泥 叢 林 的 繁 忙 之 中 找 尋 慰 藉 。 對 於 這 個 異 象, 變 動 所 所 員 們 皆 深 感 惋 惜、 對 藝 術 的 歉 疚 在腦 海 裡 徘 徊 不 去 。 我 們 亟 欲 追 求 藝 術 力 量 的 最 大 效 應 值 , 決 定 於 2 0 1 5 年 開 始 一 場 計 畫 , 以 「 速 度 」 — — 這 個 世 代 的 核 心 思 維 為 研 究 精 神, 以「 藝 術 能 不 能 跳 脫 美 術 館 的 空 間 限 制 」 為 研 究 主 題 ,「 藝 術 」 究 竟 是 否 , 能 夠 以 行 動 直 接 介 入 城 市 的 街 牆 磚 瓦 中? 能 夠 與 人 群 面 對 面 —— 在 此 時、 此 地 、 此 緣分 主 宰 之 下 — — 碰 撞 交 錯 彼 此語彙? We realize that art is a powerful product of civilization. In cities, art is usually displayed in quiet and peaceful galleries for appreciation. Some people are pleased while some people are inspired. However, this experience fades away like a dream with people gradually disremember the peaceful moment they have had with art after leaving. They continue going on with the hustle and bustle of city life and searching for comfort in the concrete jungle. As members of the New Media Cruiser Institute, we feel regretful for this city phenomenon and that there is something we should do about it. In order to pursue the most effective form of art, we decided to start a series of projects in 2015. Using "Speed", a core value of this generation, as the motif of our research, we studied the potential of art to exceed the limitations of presentation in galleries. Could art be brought into the city walls through actions? Could it face the crowds, get involved, or even communicate with the city? 06


巡弋計畫

Events

# 展期 Date 2015/4/10 Fri. - 4/16 Thu. # 形式 Format 大型移動車體呈現作品 Presenting works with the moving vehicle. # 作品 Projects 1. 速度變化物理反應 Affected by acceleration and physical reactions. 2. 人群互動城市對話 Interacting with the audience and establishing d i a l o g u e w i t h t h e C i t y. # 路線 Routes 淡 水 Ta m s u i / 士 林 S h i l i n / 中 山 Z h o n g s h a n / 西 門 Ximen / 忠孝東 Zhongxiao E. / 信義 Xinyi / 公館 Gongguan # 行銷 Marketing 以快閃方式與市民直接互動 Interacting with citizens by flash mobbing.

07


出遊軌跡 Routes

士林 Shilin

08


信義 Xinyi

公館 Gongguan

09


淡水 Tamsui

西門 Ximen 10


中山 Zhongshan

忠孝東 Zhongxiao E.

11


主視覺 Key Vision

抓 住 “ 速 度 感 ” 的 視 覺 要 點, 加 以 繽 紛 色 彩、 銳 利 中 和 緩, 層 疊 出 難 以 捉 摸 的興奮面貌。 Capturing the visual essential of speed and adding colors with sharp brushinglines, overlaying the elusive excitement.

12




整體形象 T h e N e w Me d i a Cru i se r Im age


組織形象

力 學 變 動 所 是 由 四 十 位 來 自 物 理 學 、 人 類 行 為 學 、 心 理 學 、 文 字 學 、 科 技 知 能 、 都 市 考 究 等 各 個 領 域 中 的 權 威 自 發 性 組 成 的 研 究 機 構! 所 在 實 驗 室 的 外 觀 是 一 台 巨 型 卡 車 , 載 著 進 行 天 馬 行 空 實 驗 的 四 十 位 研 究 員 在 各 地 奔 馳 , 當 每 一 個 階 段 性 研 究 結 案 時, 便 會 將 成 果 展 現 於 車 體 上 ,而 研 究 員 們 也 不 時 在 街 上 進 行田野調查與人群接觸! 此 次 計 畫 , 則 是 在 「 速 度 」 、 「 空 間 」 與「 人 群 」 間 的 相 互 作 用 概 念 之 下 延 伸 出 四 大 研 究 主 題 。 經 研 究 員 詳 盡 分 析 搜 集 的 樣 本、 套 入 研 究 後 , 力 學變 動 所 再 度 將 四 大 研 究 成 果 安裝於實驗室外牆,展開為期七天的巡迴實驗。 The New Media Cruiser is an institute founded spontaneously by forty authorities from various fields such as physiology, praxeology, psychology, grammatology, technology & information, and urban development. Exciting experiments are performed every day inside a moving lab built in a huge truck. Also, researchers conduct fieldworks from time to time, interacting with the public. Each time a periodical study ends, the results are displayed on the walls of our moving-lab. This time, a project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peed, space and people” leads to four research themes. After thoroughly analyzing the collected samples and applying them into research, the New Media Cruiser once again presents our results on our lab walls, launching a seven day experiment tour.

形象影片 Image Advertising

以 《 力 學 變 動所》的研究論點及整體形象,設計出的城市巡弋預告片。 從 雛 形 發 想 建 構 到“ 移 動 實 驗 室 ” 實 體 完 工, 融 合 著 所 員 們 整 裝 待 發、 始 終 如 一 的 研 究 精 神, 切 實 地 紀 錄 在 此 之 內 、 歷史之中。 Based on the research point and the image of The New Media Cruiser, the Image Advertising video is an announcement of the city cruising. From the beginning stage of the initial idea to the final result of the movinglab, it represents the research spirit of the institute.

16


The New Media Cruiser Organization

17


移動實驗室 Moving-lab

18

這 裏 是 力 學 變 動 所 所 員 們 的 日 常 研 究 空 間, 裝 載 著 各 式 精 密 感 測 器, 在 實 驗 室 行 進 過 程 所 造 成 的 位 移 及 速 度 , 將 觸 發 儀 器 感 官 、 投 射 其 解 讀 成 果 於 外 牆 , 右 牆 為 6 m x 2 m 影 像 發 送 平 面 儀, 左 牆 為 巨 型 都 市 檢 視 裝置。 Moving-lab is a daily research room for the researchers of the New Media Cruiser, and it’s loaded with many delicate instruments, detecting movement of the Moving-lab during the cruise. The movement detected further triggers the sensor and projects the result on the wall of the Moving-lab. The wall on the right side is a screen of launching device, which sized 6mx2m, and the left side one is a giant city scanner.


19


研究員 The Researcher 《力學變動所》由來自各界權 威 的 研 究 員 們 組 成, 身 著 白 色 工 作 服, 穿 梭 城 市 街 衢 展 開 田 野調查! 抱 著 宣 揚 組 織 理 念 的 使 命 感, 帶領群眾進入作品最深不可測 的 藝 術 衝擊 裏 頭 。 The New Media Cruiser is an institute established by prestigious researchers from various fields who investigate the city wearing their white working suit. With a responsibility promoting the concept of The New Media Cruiser, they lead the citizens to appreciate artworks and know more about art.

20


iPad 人 iPad Man 〈iPad 人 〉 為 本 實 驗 室 核 心 研 發 產 物 之 一, 採 取 快 閃 模 式 出 沒 街 頭, 以 臉 部 播 放 展 覽 影 片,手部則發放宣傳小卡。 iPad Man is one of our crucial inventions. People show up on streets by flash mobs with videos playing on their heads and sending out advertising cards.

21


所員圖鑑

22

Members


23


24


25


26



官方網站 Website

粉絲專頁 Facebook

28


照片瀏覽 Instagram

熱門影片 Youtube

29



田野調查 Fi e l d Re se arc h (Prom ot i on )


街頭 快閃

為 了 取 得 藝 術 、 速 度 與 人 群 三 者 之 間 的 異 常 數 據 , 研 究 員 帶 著 儀 器 與 研 究 所 研 發 出 的 IPAD 人, 踏 出 實 驗 室 來 到 街 上, 執 行 田野調查採樣作業。 首 先 , 研 究 員 悄 悄 來 到 台 北 捷 運 上。 捷 運 帶 來 的 速 度 感 使 研 究 員 得 以 展 現 微 型 模 擬 作 品 , 同 時 也 藉 著 進 行 數 場 行 為 藝 術, 來 抓 取 在 捷 運 空 間 中 與 人 群 的 微 妙 數 值。 接 著 研 究 員 走 遍 大 街 小 巷, 除 了 持 續 地 進 行 表 演 藝 術 與 微 型 實 驗 外,IPAD 人 也 在 一

Street Research

旁傳達著研究員的研究理念。 To obtain data caused by the unusual relationship between art, speed and public, researchers come to streets with their research equipment and their invention, iPad Men, for field research. Our researchers first quietly appeared in Taipei MRT. The speed from the MRT allowed them to execute small-scale simulations of their project. Researchers also presented several performance art to collect data from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people and environment. Then they cruised the city to do more performance art and simulation experiments with iPad Men aside spreading the institute’s concept.






研究計畫 Mai n Proj e c t s


【 研 究 動 機】 在 這 個 資 訊 越 來 越 多 的 世 界 裡 , 速 度 加 劇 不 止 , 導 致 真 實 的 距 離 被 刪 除 及 自 身 體 感 消 失 , 缺 乏 生 活 意 義 的 體 認: 人 們 不 斷 追 求、 追 求, 直 至 恍 惚 、直 至 空 白 、 直 至 扁 平 。 我 們 試圖將速度及時間之對應影像化,使觀者在此地此刻感知、 接受其共構過程。 【 研 究 內 容】 螢 幕 的 運 動 似 幽 靈 一 般 — — 每 一 個 當 下 立 即 就 地 成 為 記 憶 , 真 實 時 、 地 空 間 卻 虛 擬 化 的 螢 幕 畫 面 , 像 一 卷 時 間 / 速 度 之 橫 幅, 持 續 地 推 移 、 展 露 及收 起 , 帶 給 觀 者 「 歷 地 共 時 」之體驗。 【 研 究 方 法】 以 攝 錄 鏡 頭 即 時 抓 取 景 觀 至 螢 幕 、 配 合 Processing 程 式 呈 現 畫 ⾯: 螢 幕 中 ⼀ 線 切 割 出 右 向 的 此 刻 , 線 的 左 向 則 是 速 度 中 的 微 觀 — — 提 取 其 中 一 單 位 將 其 延 遲 放 ⼤ 、 彷 彿 慢 速 快 門 效 果 般 地 , 拉 長 至 扁 平 的 單 色 塊 狀 態 , ⽽ 在 此 凝 結 住 且 同 時 正 在 逝 去 中 的 過 往 片 段, 受 速 度 快 慢 影 響 產生 縱 向 地 相 對 延 伸 或 壓 縮 的 視覺。 【研究員】 吳 庭 萱 、 林耕 佑 、 柯 宇 豪 、 徐 睿 、 陳 愷 欣、陳詩農、陳嬿茹、彭羽廷、黃亭恩、黃鈺程、蔡承歡、 歐瑾玄、賴怜陵 【部長】 王 福 瑞 、 袁廣 鳴 、 戴 嘉 明

38


Vel o ci s co pe

[Motivation] In the age of information explosion, our awareness towards physical length and consciousness are decreasing due to intensifying speed, making us unable to recognize the meaning of life. We attempt to visualize the correspondence of speed and time, and let the audience be aware of every present moment which they being part of. [Research Content] The displayed images are like phantoms on the screen. Every present becomes a memory of the next instant. Images of every moment reveal, pass then vanish in the scroll of time and speed on a virtual screen, letting the audience experience changes of time and space in the same time. [Methods] The Velociscope uses a webcam to capture real-time videos processed by Processing to show on the screen. The screen is divided into two sections by an invisible line in the center. The right side shows the unprocessed and processed video of the present. The left side shows macros of every captured moment. Pixels are extracted from the center line, being extended and enlarged into monotone patches, resembling the effect caused by a slow camera shutter. These fragments of time elapse continuously, and may compress or extend vertically due to speed. [ Researcher ] Ting-Shiuan Wu / Geng-You Lin / Yu-Hau Ke / Ray Hsu / Kai-Shin Chen / Shr-Nung Chen / Yan-Ru Chen / Yu-Ting Peng / Ting-En Huang / Yu-Cheng Huang / Cheng-Huan Tsai / Jin-Shiuan Ou / Ling-Ling Lail [ Director ] Fu-Ruei Wang / Guang-Ming Yuan / Jia-Ming Dai

39




【 研 究 動 機】 法 國 哲 學 家 保 羅 維 希 留 曾 說 : 「 在 速 度 與 虛 擬 的 世 界 中 , 真 假 莫 辨 , 人 獸 難 分 , 沒 有 永 恆 , 只 有 意 外。」 而 所 謂 的 意 外 來 自 於 科 技 與 媒 體 的 超 載 , 如 果 我 們 將 意 外 放 置 在 科 學 的 命 題 底 下 正 是 著 名 的 薛 丁 格 的 實 驗: 他 會 觀 察 到 一 隻 活 貓 或 一 隻 死 貓, 兩 者 之 間 的 變 異, 更 是 當 代 社 會 中人 與 身 體 感 的 一 種 絕 對 與 超 速,身體會怎麼變異?我們又如何觀看。 【 研 究 內 容】 對 二 十 一 紀 元 的 我 們 來 說 , 身 體 經 驗 已 被 過 度 的 訊 息 所 轟 炸 , 換 之 帶 來 了 破 碎 化 和 無 法 組 織 的 建 構 系 統, 所 以 我 們 試 著 重 新 思 考。 實 行 了 影 像 擠 壓的 封 閉 場 所 與 水 裡 不 衡 定 的 實驗,試著討論身體的可能,達到另種輕盈感知與晃動的樣 貌。 【 研 究 方 法】 我 們 在 力 學變 動 所 的 研 究 車 裡 ,以 兩 種 身體,用影像擠壓在表面的螢幕裡:以片段與隨機的方式,與城市對話。利用 GPS 測速加上三軸 加 速 度 感 測器 判 斷 車 子 的 行 進 狀 態 : 行 進、加速、震動、靜止,進而切換播放不同的影片。 【研究員】 江 佩 玲 、 陳佳 愉 、 陳 品 瑜 、 陳 歆 茹 、 曾 芊穎、薛詠仁、賴薏筑 【部長】 王 福 瑞 、 袁廣 鳴 、 戴 嘉 明

42


Tw i s t ed and Turned

[Motivation] Paul Virilio, a French Philosopher, once said in Speed and Politics: “In a world of speed and simulation, it is hard to tell real from fake, human from animal. Nothing is eternal; only accident happens.” The accident is a result from the ever speeding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 overload. If we seek the similarity of the accident in science, we’d find the famous Schrödinger's cat. Technology reveals the unstable nature of our world. Together with the rapid pace of modern life, the world now put our body and mind in an unprecedented situation. How we react? And how we see the world? [Research Content] In the 21st century, our minds are bombarded with too much information. To adapt to this change, we live with fracture and abandon the idea of Grande system, being unable to construct. Inspired by the situation, we performed an experiment with a trapped body. We put the body in a tiny, enclosed space or in the water, trying to represent, depict, and simulate the state of mind. We attempt to explore the possibility of body and visual image. [Methods] We placed moving images on the vehicle. With GPS and acceleration sensor, the player automatically changes the clip according to the state of the car, creating a situation to communicate with the city. [ Researcher ] Pei-Ling Jiang / Cahi-Yu Chen / Pin-Yu Chen / Shin-Ru Chen / Chian-Ying Tzeng / Yung-Jen Hsueh / Yi-Ju Lai [ Director ] Fu-Ruei Wang / Guang-Ming Yuan / Jia-Ming Dai

43




【 研 究 動 機】 在 由 堅 硬 至 柔 軟 的 各 種 化 合 物 所 組 成 的 都 市 裡 , 這 個 巨 大 的 集 合 體 到 底 是 鋼 筋 水 泥 、 人 類 情 感 , 或 是 金 錢 物 質 的 堆 疊。 經 過 反 覆 觀 察, 身為研究員的我們了解到不管如何拆解與分析,都無法研究出完整的都市是如何構成的,而需要具備什麼樣的條件才稱得上完整的都市 呢? 【 研 究 內 容】 以 當 事 者 觀點 檢 討 自 身 與 都 市 的 關 係 , 探究都市裡無形的鏈結為何。 【 研 究 方 法】 我 們 在 倚 賴 為 生 的 科 學 裡 , 提 供 物 理 現 象 與 數 據 呈 現 在 儀 器 中 , 利 用 不 斷 行 徑 的 實 驗 室 掃 描 台 北 以 及 各 種 構 成 都 市 面 貌 的 最 低 需 求 —— 人 與 建 築 ,同 時 間 觀 者 能 夠 讀 取 儀 器 上 的資料結果,反映並檢視內心與之的關係。 【研究員】 江 智 涵 、 何心 華 、 李 岱 芸 、 吳 品 萱 、 吳 寧、張淑涵、楊尚瑜、楊琇雯、鄭采綸、謝佩珊 【部長】 王 俊 傑 、 孫士 韋 、 徐 瑞 憲

46


S can t he Ci t y

[ Motivation ] A city is a combination of various hard and soft compounds, like steel and concrete, and human emotions and stacks of money and materials. In the end, which of these aggregates the rest pieces into an assembly? After repeated observation, we learned that no matter how we break-down and analyze the city, the answer of how a complete city is formed is still undefined. So, what are the conditions that determine a real complete city? [ Research Content ] The content is to review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eople involved about their own relationship with the city, and explore the invisible connection. [ Methods ] Due to our reliance on technology and science, we provide an instrument with physical phenomenon and statistics that is applied on a constantly moving laboratory. It scans Taipei city and its components: human and architectures. Meanwhile, viewers will be able to read information from the results revealed by the instrument, which reflects the minds, and examines the relationship therewith. [ Researcher ] Chih-Han Chiang / Shin-Hua He / Tai-Yun Lee / Pin-Hsuan Wu / Ning Wu / Shu-Han Chang / Shang-Yu Yang / Hsiu-Wen Yang / Tsai-Lun Cheng / Pei-Shan Hsieh [ Director ] Jiun-Jie Wang / Shih-Wei Sun / Ruei-Shian Shiu

47




【 研 究 動 機】 置 身 於 網 路 與 現 實 世 界 裡 , 虛 擬 與 真 實 之 間 所 造 成 的 差 異 時 常 令 人 困 惑 , 往 往 人 們 感 受 到 差 別 時 , 只 身 處 於 一 方。 若 我 們 能 共 處 於 雙 方 之 中 , 兩 者的 交 會 究 竟 能 帶 給 我 們 什 麼 樣的感受? 【 研 究 內 容】 我 們 研 究 並 蒐 集 網 路 空 間 中 各 個 城 市 的 人 文 地 景 , 再 現 為 曾 在 這 片 土 地 上 奔 跑 的 動 物 ( 台 灣 雲 豹 ), 使 不 同 的 時 空 交 織 產 生 對 話。 最 後 將 在 場 與 不在 場 的 事 物 同 步 展 現 於 城 市 街頭,讓歷史、虛擬與現實世界交會。 【 研 究 方 法】 研 究 員 利 用 G P S 感 應 器 定 位 ,接 收 行 動 車行徑的區域路段,使用程式計算即時變換影像,影像由各個地區關鍵字在網路上搜尋到的圖像 組 合 , 拼 貼 成 的 長 型 街 道 , 反 映 出 該 地 區 的 獨 特 性 與 這 座 城 市 在 市 民 心 目 中 的 面 貌 。 在 移 動 的 行 動 車 螢 幕 上, 顯 示 出 流 動 的 碎 形 粒 子, 粒 子 結 合 成 為 跑 動 的 動 物 — — 台 灣 已 滅 絕 的 代 表 特 有 種 — — 台 灣 雲 豹 。 透 過 此 研 究 計 畫 , 讓 雲 豹 再 次 奔 跑 在 這 塊 土 地 上, 如 同 我 們 忽 視 的 那 些 歷 史痕 跡 , 歷 史 雖 然 已 成 為 過 去 ,但它的痕跡仍然會留存在人們記憶所創造的虛擬城市之中 。 【研究員】 王 濟 揚 、 林梵 謹 、 莊 媛 媛 、 張 昱 萱 、 梁 復舜、陳暐傑、黃筱婷、黃馨儀、蔡依妗、蔡逸倫 【部長】 林 俊 吉 、 魏德 樂

50


RE : W E CI T Y

[ Motivation ] Living in the world of Internet and reality, we are always confused abou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virtuality and reality. If we can live in both sides at the same time, how do they react to each other and what kind of impact will happen to us? [ Research Content ] We collect the information and pictures about the culture of Taipei City on the Internet, presenting virtuality and reality in the city synchronously and forming connection with each other. We take Formosan clouded leopard as a media linked to our studies of the present and the past, hoping to create a conversation among virtuality, reality and our history. [ Methods ] Using the impression that the citizens have towards Taipei city as searching key words, we build a virtual city by Internet images and install it on the stage truck. Combined with a GPS location system, the stage truck displays different images on different places. The images will turn into the shape of a Formosan clouded leopard, an extinct species in Taiwan. We digitalize the creature and make it reappear on the streets in Taipei City. [ Researcher ] Ji-Yang Wang / Fan-Jin Lin / Yuan-Yuan Juang / Yu-Xuan Zhang / Fou-Shun Liang / Wei-Chieh Chaen / Shiau-Ting Huang / Shin-Yi Huang / Yi-Jin Tsai / Yi-Luen Tsai [ Director ] Jiun-Ji Lin / De-Le Wei

51





啟動典禮 Op e n i n g


典禮流程

時間

影像 / 聲音

主持人

17:00 - 17:40

進場+展板合照

『力學變動所』動態背景 /DJ

燈光漸暗 / 聲音 漸 小

17:40 - 17:45

開幕影片播放

『開幕影片』

自我介紹,表演 者 準 備

17:45 - 18:00

陳嬿茹行為表演

講解展覽,致詞 人 準 備

教務長致詞

『教務長致詞』背景 / 上台聲音

院長致詞

『院長致詞』背景 / 上台聲音

主任致詞

『主任致詞』背景 / 上台聲音

18:20 - 18:35

中場餐會時間

『力學變動所』動態背景 /DJ

18:35 - 18:45

再顯微市劑

『作品訪談』+『作品 demo』/ 背景聲音

與組長講解作品

18:45 - 18:55

檢視都市計畫

『作品訪談』+實看作品 / 背景聲音

與組長帶觀眾到 車 左 側 , 表 演 者 準 備

19:00 - 19:15

林耕佑、陳詩農影音表演

19:15 - 19:25

深度擠壓計畫

『作品訪談』+『作品 demo』/ 背景聲音

與組長講解作品

19:25 - 19:40

速度抹片儀

『作品訪談』+『作品 demo』/ 背景聲音

與組長講解作品 , 帶 觀 眾 互 動

19:40 - 19:45

展覽時程表

『行動車出遊』時程表 /DJ

宣布展覽時間

19:45 - 20:00

退場

『力學變動所』動態背景 /DJ

切換設備,行動 車 出 發

18:00 - 18:20

Opening Vedio

總流程

Schedule

開幕片

全班上台敬酒宣 布 開 幕 , 宣 布 用 餐


場地規劃

Area Planning

57


聲響實驗一

Noise Performance I

研究員 陳嬿茹 延 續 前 作 主 題 「 水 」 , 利 用 程 式 與 感 測 器, 使 水 面 變 成 一 演 奏 界 面。 此 次 表 演 將 肢 體 介 入 的 成 分 提 高, 更 加 即 興 地 產 生 聲 響 的 互 動 。 除 此 以 外 , 視 覺的 意 像 上 ,藉 由 自 身 體 倘 流 而 下 的 紅 色 顏 料 ,作為暗喻女性疼痛的表徵。

Researcher Yan-Ru Chen Based on my earlier artwork, “Flow Inside”, this performance focuses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movements of my body and the water sound installation. With controlled programs and sensors, the surface of water transforms into an interface as instrument playing. The visual is a real-time projection image. The red pigment dropping in water and the red paint flowing down from my body represent the female’s pain. It’s cruel but quiet.

58


聲響實驗二

Noise Performance II

研究員 林耕佑 / 陳詩農 這 段 表 演 由 兩 個 部 分 組 成, 前 段 用 Looping 的 方 式 堆 疊 各 式 電 吉 他 與 雜 訊 的 聲 響 , 配 上 由 聲 音 互 動 的 閃 爍 畫 面 , 最 後 累 積 成 一 個 隨 機、 狂 躁 的 狀 態; 後 段 則 回 到 有 著 某 種 無 奈 感 的 吉 他 旋 律, 搭 配 經 由 吉 他 拾 音 器 轉 化 並 調 變 的 電 影 台 詞 , 悼 念 著 創 作 上 逝 去 的 單 純, 而 畫 面 也 隨 著 聲 音 的 情 緒緩緩地堆疊著各種稍縱即逝的幾何圖形。

Researcher Geng-You Lin / Shr-Nung Chen This performance consists of two parts. In the first part, various sounds from guitar and noise are piled up by looping and companies, and played with flashing video controlled by sonic interaction. Finally, the video presents a random and manic status. For the sake of mourning the lost pureness of creating, the second part is presented with a hopeless melody, followed by a distorted film monologues transformed by guitar pickups. The video follows the emotion of the sound, showing transient geometric figures piling up slowly.





媒體報導 Me d i a an d Pre ss


64

中時電子報 / 20150408 / 網路新聞

今日代誌 / 20150408 / 網路新聞


非池中藝術 / 20150409 / 網路新聞

Hey Event / 20150410 / 網路新聞

65


66

中央通訊社 / 20150410 / 網路新聞

PChome 新聞 / 20150410 / 網路新聞


蕃新聞 / 20150410 / 網路新聞

關渡通訊 / 20150414 / 網路新聞

67



幕後執行 E x ec u t i on , b e h i n d t h e sc e n e s






總 召 部 門

睿、黃鈺程

視 覺 部 門

李岱芸、陳愷欣

影 音 部 門

江佩玲、黃亭恩、陳嬿茹、張淑涵、蔡承歡、薛詠仁

網 路 部 門

林梵謹、梁復舜

紀 錄 部 門

莊媛媛、黃筱婷、黃馨儀、陳歆茹、張昱萱、歐瑾玄、賴薏筑

公 關 部 門

柯宇豪、鄭采綸

行 銷 部 門

王濟揚、江智涵、何心華、吳品萱、陳暐傑、彭羽廷、蔡依妗、蔡逸倫、謝佩珊

設 備 部 門

陳詩農、楊琇雯

總 務 部 門

陳品瑜、曾芊穎

機 動 部 門

吳庭萱、吳

聲 音 製 作

林耕佑、陳嬿茹

文 字 撰 寫

黃亭恩、賴怜陵

外 文 翻 譯

林梵謹、蔡承歡、蕭伯燁

粉 專 經 營

何心華、賴怜陵

開 幕 攝 影

黃湧恩

英文總校稿

蕭伯燁

結案報告製作

李岱芸

總紀錄製作

陳歆茹、賴薏筑

指 導 老 師

王俊傑、王福瑞、林俊吉、徐瑞憲、袁廣鳴、孫世韋、戴嘉明、魏德樂

合 作 廠 商

巨蛋展覽股份有限公司、承亞興企業有限公司、飛士蘭美食事業有限公司、畝米實地據有限公司、健豪印刷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勝邦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贊 助 廠 商

JAGUAR 台灣總代理九和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特 別 感 謝

李仲龍、汪綺、俞穎、楊洪桉、趙辰懷、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台北藝術大學-動畫學系、台灣科技大學-建築系、台北科技大學-創意設計系、台灣藝術大

寧、林耕佑、陳佳愉、楊尚瑜、賴怜陵

學-多媒體動畫藝術學系、淡江大學-資訊傳播學系、輔仁大學-影像傳播學系、輔仁大學-廣告系、實踐大學-媒體傳達設計學系

出 版 日 期

2015 年 8 月 (以上均以姓名筆劃排序)

74


General Managers

Ray Hsu / Yu-Cheng Huang

Visual Art Department

Tai-Yun Lee / Kai-Shin Chen

Video Department Web Department Archive Department Public Relation Department Marketing Department Equipment Department Financial Department Backup Department

Audio Designers Copywriters Translators Social Media Coordinators Opening Photographe English Proofreader Publication Editor Documentary Editors

Supervisors

Associated Partners Sponsor Acknowledgements

Publication Date

Pei-Ling Jiang / Ting-En Huang / Yan-Ru Chen / Shu-Han Chang / Cheng-Huan Tsai / Yung-Jen Hsueh Fan-Jin Lin / Fou-Shun Liang Yuan-Yuan Juang / Shiau-Ting Huang / Shin-Yi Huang / Shin-Ru Chen / Yu-Xuan Zhang / Jin-Shiuan Ou / Yi-Ju Lai Yu-Hau Ke / Tsai-Lun Cheng Ji-Yang Wang / Chih-Han Chiang / Shin-Hua He / Pin-Hsuan Wu / Wei-Chieh Chaen / Yu-Ting Peng / Yi-Jin Tsai / Yi-Luen Tsai / Pei-Shan Hsieh Shr-Nung Chen / Hsiu-Wen Yang Pin-Yu Chen / Chian-Ying Tzeng Ting-Shiuan Wu / Ning Wu / Geng-You Lin / Cahi-Yu Chen / Shang-Yu Yang / Ling-Ling Lail

Geng-You Lin / Yan-Ru Chen Ting-En Huang / Ling-Ling Lail Fan-Jin Lin / Cheng-Huan Tsai / Po-Yeh Hsiao Shin- Hua He / Ling-Ling Lail Yung-En Huang Po-Yeh Hsiao Tai-Yun Lee Shin-Ru Chen / Yi-Ju Lai

Jiun-Jie Wang / Fu-Ruei Wang / Jiun-Ji Lin / Ruei-Shian Shiu / Guang-Ming Yuan / Shih-Wei Sun / Jia-Ming Dai / De-Le Wei

Big Dome / Color Team / Freshline / Moving Stage / Gain-How Printing / Shang-Bang JAGUAR TAIWAN Jhong-Long Lee / Chi Wang / Ying Yu / Hong-An Yang / Chen-Huai Jhao / Department of Art and Design, Yuan Ze University / Department of Animation, Taipei National University of the Arts /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Department of Creative Design, 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 / Department of Multimedia and Animation Arts,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of Arts /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amkang University / Department of Communication Arts, Fu Jen Catholic University / Department of Advertising & Public Relations, Fu Jen Catholic University / Department of Communication Design, Shih Chien University Aug, 2015 75


活動完整紀錄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新媒體藝術學系

Department of New Media Art, Taipei National University of the Arts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