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大經科註 (生字注音注解)

Page 1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夫釋迦如來一代時教,惟《華嚴》一生圓滿;而一生圓滿之因,即是

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以此勸進華藏海眾。《無量壽經》者,自始

自終講述極樂世界依正莊嚴,是如來稱性極談、《華嚴》之導歸。淨業學

人 於 此 末 法 時 期, 值 遇 夏 蓮 居 老 居 士《 佛 說 大 乘 無 量 壽 莊 嚴 清 淨 平 等 覺

經》會集本、黃念祖老居士《無量壽經》大經註解,此真無量劫來希有難 逢之一日也!

歲次庚寅清明淨空啟講「淨土大經」,發心一門深入,專修專弘,決

定放下萬緣,一心求生淨土,作彌陀第一弟子,總報大恩也;次年再次宣

講,專弘專念也;壬辰年第三次宣講,專弘經註,深入教理也;次年第四

次宣講,效法賢公,重在修行,落實經教也。戊戌年宣講第五回,以此深

信 解, 求 往 生, 接 引 具 足 三 資 糧 者。 於 此 期 間, 承 蒙 海 賢 老 和 尚、 劉 素


青 老 居 士 慈 悲 表 法 示 現, 使 淨 業 學 人 信 願 彌 堅, 深 信 淨 土 法 門《 無 量 壽 經》,必能救度末法九千年眾生一生圓滿成佛。

中國數千年來,佛經經典、注解皆以漢字、文言為載體。故欲窺其堂

奧者,首先要讀其音、解其義;爾後能明其理,行其道。漢字、文言乃開

啟 經 典 智 慧 之 鑰 匙, 前 人 有 文 字、 聲 韻、 訓 詁 之 學, 以 此 助 人 明 經、 解

經。文字者,探究文字形音義及其演變之學;聲韻者,探究字音結構及變

遷 之 學 ; 訓 詁 者, 據 文 字 之 形 音, 以 解 文 字 意 義 之 學。 此 皆 為 漢 學 之 基 礎也。

今有淨宗同修整理《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彙集成冊。此書

歲次戊戌季冬釋淨空謹識於香江

於 淨 業 學 人 讀 大 經、 解 大 經、 受 持 大 經 等 方 面, 皆 頗 有 助 益。 今 行 將 付 梓,故略敘因緣以讚之!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目錄

四、方便力用

三、一經宗趣

二、本經體性

一、教起因緣

一. 三 . . ........................... ... . ... . ... . ... . ...

一. 一 . . ........................... ... . ... . ... . ... . ...

一. 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八 ..

. . ........................... ... . ... . ... . ... . ... . .六 ..

. ............................................ ... . ... . ... . ... . ... . ..一 .

五、所被根機

一. 六 . . ........................... ... . ... . ... . ... . ...

《前言》

六、藏教所攝

二. 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六 .

七、部類差別

《概要》


三. 五 .............................. ... . ... . ... . ... . ...

二. 二 . . ........................... ... . ... . ... . ... . ...

十、正釋經文 《法會聖眾第一》

四. 三 .............................. ... . ... . ... . ... . ...

八、譯會校釋

《德遵普賢第二》

五. 八 .............................. ... . ... . ... . ... . ...

三. 二 . . ........................... ... . ... . ... . ... . ...

《大教緣起第三》

六. 四 .............................. ... . ... . ... . ... . ...

九、總釋名題

《法藏因地第四》

七. 一 .............................. ... . ... . ... . ... . ...

《至心精進第五》

七. 四 .............................. ... . ... . ... . ... . ...

三. 三 . . ........................... ... . ... . ... . ... . ...

《發大誓願第六》

一. 〇 四 .............................. ... . ... . ... . ...

《必成正覺第七》

目 錄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壽眾無量第十三》

《光明遍照第十二》

《國界嚴淨第十一》

. ........................... . ... . ... . ... .一 .. 四 二

. . .......................... . ... . ... . ... .一 .. 四 〇

. . .......................... . ... . ... . ... .一 .. 三 五

. . .......................... . ... . ... . ... .一 .. 二 七

一. 一 〇 .............................. ... . ... . ... . ...

國第十四》

《積功累德第八》

《寶樹

. . .......................... . ... . ... . ... .一 .. 四 五

一. 二 三 .............................. ... . ... . ... . ...

《菩提道場第十五》

. . .......................... . ... . ... . ... .一 .. 五 〇

《圓滿成就第九》

《堂舍樓觀第十六》

. . .......................... . ... . ... . ... .一 .. 五 三

一. 二 六 .............................. ... . ... . ... . ...

《泉池功德第十七》

. . .......................... . ... . ... . ... .一 .. 五 九

《皆願作佛第十》

《超世希有第十八》


《三輩往生第二十四》

《十方佛讚第二十三》

《決證極果第二十二》

《寶蓮佛光第二十一》

一. 九 八 . ...................... ... . ... . ... . ...

一. 七 七 . ...................... ... . ... . ... . ...

一. 七 一 . ...................... ... . ... . ... . ...

一. 六 九 . ...................... ... . ... . ... . ...

一. 六 八 . ...................... ... . ... . ... . ...

. . .......................... . ... . ... . ... .一 .. 六 〇

《往生正因第二十五》

二. 〇 一 . ...................... ... . ... . ... . ...

《受用具足第十九》

《禮供聽法第二十六》

二. 〇 五 . ...................... ... . ... . ... . ...

. . .......................... . ... . ... . ... .一 .. 六 五

《歌嘆佛德第二十七》

二. 〇 六 . ...................... ... . ... . ... . ...

《德風華雨第二十》

《大士神光第二十八》

二. 〇 七 . ...................... ... . ... . ... . ...

《願力宏深第二十九》

目 錄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重重誨勉第三十六》

《濁世惡苦第三十五》

《心得開明第三十四》

《勸諭策進第三十三》

《壽樂無極第三十二》

《真實功德第三十一》

二. 四 八 . ...................... ... . ... . ... . ...

二. 四 四 . ...................... ... . ... . ... . ...

二. 三 〇 . ...................... ... . ... . ... . ...

二. 二 八 . ...................... ... . ... . ... . ...

二. 二 四 . ...................... ... . ... . ... . ...

二. 二 〇 . ...................... ... . ... . ... . ...

二. 一 六 . ...................... ... . ... . ... . ...

. . .......................... . ... . ... . ... .二 .. 一 〇

《如貧得寶第三十七》

二. 五 三 . ...................... ... . ... . ... . ...

《菩薩修持第三十》

《禮佛現光第三十八》

二. 六 〇 . ...................... ... . ... . ... . ...

. . .......................... . ... . ... . ... .二 .. 六 二

《慈氏述見第三十九》 《邊地疑城第四十》


《福慧始聞第四十七》

《勤修堅持第四十六》

《獨留此經第四十五》

《受菩提記第四十四》

《非是小乘第四十三》

《菩薩往生第四十二》

《惑盡見佛第四十一》

二. 八 二 . ...................... ... . ... . ... . ...

二. 七 九 . ...................... ... . ... . ... . ...

二. 七 七 . ...................... ... . ... . ... . ...

二. 七 五 . ...................... ... . ... . ... . ...

二. 七 三 . ...................... ... . ... . ... . ...

二. 七 二 . ...................... ... . ... . ... . ...

二. 六 七 . ...................... ... . ... . ... . ...

二. 六 三 . ...................... ... . ... . ... . ...

二. 八 三 . ............................................ ... . ... . ... . ...

《聞經獲益第四十八》 《後記》

二. 八 五 . ............................................ ... . ... . ... . ...

《再記》

目 錄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一〇

《本經原序》

二. 九 五 . . ........................... ... . ... . ... . ...

二. 八 七 . . ........................... ... . ... . ... . ...

二. 八 七 . ............................................ ... . ... . ... . ...

《本經原跋》

三. 〇 三 . . ........................... ... . ... . ... . ...

. .............. . ... . ... . ... .三 .. 〇 三

三. 〇 五 . . ........................... ... . ... . ... . ...

. .............. . ... . ... . ... .三 .. 〇 五

三. 〇 六 . ............................................ ... . ... . ... . ...

《本解常引經論目錄》

《註經偶頌》

《蓮翁恩師八秩壽讚》

《大經合贊》

《附錄》 參考書目


一二

一一

《前言》 頁 一三八

一四一

一四一 一四一

前 言

生字注音

廣擷 精 要

冥 冥心

亦 孤詣

作 鑿

瑟 艱澀

注 釋

鑿:確實。(又音)鑿

同音字 漢語拼音

澀:文字生硬難懂。艱澀:艱深。

擷擷

鑿鑿

冥 : 泯 滅。 冥 心 : 泯 滅 俗 念。 詣 : 至, 到。 冥 心 孤 詣 : 泯 除 妄 念, 專 心致志,獲得獨到的成就。

擷:摘取。(又音)擷


行 一二 一二 一二 一二 一三 四

生字注音

沉晦

氄 繁 複冗 蔓

必 俾

缺 闕疏

諦 諦

喘 舛誤

容 (三聲)

闕:脫漏的。疏:粗糙,不精細。

俾:使。(又音)俾

諦:道理,義理。

注 釋

舛誤:錯誤。

同音字 漢語拼音

比 彼

繁 複 : 繁 多 複 雜。 冗 : 多 餘 無 用 的。蔓:延伸,滋長。

沉:深的。晦:不顯明。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頁 一四一 一四一 一四一 一四一 一四一 一四三


一四三

一四三 一四三 一四四 一四四

一四四

五 一一 八 八

一四

前 言

閨 白圭

霞 之瑕

舛 乖舛

儼 儼若

炳 屏棄

宰 載

徑 不脛 而 走

載:年。

屏棄:拋棄,丟掉。

儼:彷彿,好像。若:似,好像。

乖舛:謬誤,差錯。

白 圭 之 瑕 : 白 玉 上 面 的 瑕 疵。 比 喻 完 美 的 人、 事、 物 上 的 一 點 小 缺失。

脛 : 小 腿。 不 脛 而 走 : 指 不 用 腿 也 能 去, 比 喻 事 物 不 用 推 廣, 也 能 迅 速傳播。


行 一四

四 四 四 五

生字注音

惶懼

繹 不絕

詞暢 理 圓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頁 一四四

一四五

一四五 一四五 一四五 一四五

謬:錯誤;不實的。

縛:束,繫。(又音)縛

囑:叮嚀,託付。

注 釋

惶:恐懼,害怕。

同音字 漢語拼音

絡繹不絕:連續不斷。

副付

絡:綿絮,粗綿。繹:抽引絲。

暢:通,通達。


一四五

一四七

一四七

前 言

鈴 聆

菊 鞠躬

粹 盡瘁

盾 遁

聆:傾耳細聽。

居居

鞠躬:彎身以示敬慎。盡瘁:竭盡辛 勞。鞠躬盡瘁:指不辭辛勞,盡力於 國事等。(又音)鞠

遁:逃避,隱匿(音逆)。


司南

生字注音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概要》 頁

一、教起因緣

一五二

一五二

一五三

同音字 漢語拼音

密 隨(三聲)

注 釋

祕 : 密, 藏。 髓 : 比 喻 事 物 的 精 要 部分。

司南:利用磁石指極性製成的指南 儀 器, 可 辨 別 方 向, 為 我 國 古 代 的 重 大 發 明 之 一, 即 現 在 指 南 針 之 始 祖。比喻指導、準則。

甄:察別,薦舉,選拔。


一五四 一五六 一五八 一五九 一五九 一五九 一五九

概 要

一 五 五 三 五 五 七

瞻 旃檀

柴 我儕

貝 加被

念 廿五

酌 著相

碗 宛然

會 諱言

諱言:有所忌諱而不敢明說。

宛然:真切,清楚。

相 : 事 物 之 相 狀, 表 於 外 而 想 像 於 心者。

廿:二十。

被:覆蓋;蒙受。

儕 : 同 輩、 同 類 的 人。 我 儕 : 同 「吾儕」,我輩,我們。

旃檀:檀香。梵語音譯。


行 一〇 一三

生字注音

推重

懸知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頁 一五九 一六一

一六三

一一

二、本經體性 一六四

懸:先。懸知:預知。

注 釋

推重:推崇尊重。

同音字 漢語拼音 玄

釧:戴在臂上或手腕上的環形飾物 (手鐲)。

沈:同「沉」,重。疴 :同「痾」, 疾病。


一六四

一六六 一六七

一六七

一一

一三 一

一〇

概 要

也 冶

盧 爐 迥 脫根塵

餘 歟

渠 蘧庵

冶 : 鎔 鑄 金 屬。 爐 : 供 燃 燒 用 的 設 備、器具。

迥:遠,遼遠。

歟 : 置 於 句 末, 表 疑 問、 反 詰 等 語 氣。

蘧 庵 : 明 代 天 台 宗 僧, 姑 蘇 吳 縣 江 (蘇 人 ) 。字啟宗,號蘧庵。著有 《 淨 土 指 歸 集 》 二 卷、《 阿 彌 陀 經 略解》、 《金剛經略解》。


一一

生字注音

三祇

玉沼

瓊林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一六七

一六八

三、一經宗趣

一八三

同音字 漢語拼音

注 釋

一〇

瓊 林 : 樹 枝 因 披 雪 而 晶 瑩 潔 白, 如 玉 樹 一 般, 故 稱 為「 瓊 林 」。 沼:水池。

囫圇:完整,整個。

三祇:為菩薩修行至於成滿佛果所 須 經 歷 之 時 間, 又 作 三 大 阿 僧 祇 劫。阿僧祇,意為無量數、無央數; 劫, 為 極 長 遠 之 時 間 名 稱, 有 大、 中、小三劫之別。


一八三 一八四

一八九

一九〇

一一 一三

四、方便力用 一九六

概 要

訓 遜

朔 碩異

撥 般

惹 若德

林 麟角

貢 陳供

陳:排列。供:奉祀。

麟角:形容罕見的傑出人物或珍寶。

碩:大的。異:不同的。

遜:比不上,不及。

般 若 德 :「 涅 槃 三 德 」 之 第 二 德。 梵 語 般 若, 華 言 智 慧。 謂 佛 究 竟 始 覺 之 智, 而 能 覺 了 諸 法 不 生 不 滅, 清 淨 無 相, 平 等 無 二, 不 增 不 減, 具足常樂我淨,是名般若德。

一一


生字注音

霞 罪瑕

豁 豁

雲 芸

注 釋

一二

瑕:玉上的斑點,指過失、缺點。

同音字 漢語拼音 顯

芸芸:眾多的樣子。

鮮:少。

豁:裂開;割裂。

豁耠

或 (一聲)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頁 二 一二

一九七 一九八 二

二〇〇

二〇〇


一一

一〇

一二

一二

五、所被根機 二〇 一

二〇 三 二〇 三 二〇 三 二〇 四 二〇 四

概 要

頂 鼎

莫 常沒

恰 洽

詹 霑

莫 驀直

宕 蕩除

洽:合。

沒:沉入水中。

鼎:古代用來烹煮食物的金屬器 具。 圓 腹、 三 足 兩 耳, 亦 有 四 足 的 方鼎。盛行於商、周時代。

蕩 : 清 除, 洗 除, 使 殆 盡。 除 : 去 掉。

驀直:筆直,一徑。

霑 : 同「 沾 」, 浸 濕, 比 喻 受 人 恩 惠。

一三


行 一二 一〇

一〇

一四

生字注音

右脇

金 剛 薩埵

親覲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頁 二〇 四 二〇 五

二〇 五

二〇 五

傍:側,邊。通「旁」。

一四

覲:見,下見上。

注 釋

同音字 漢語拼音

金 剛 薩 埵 : 梵 名。 薩 埵, 為 勇 猛、 有情等義。「金剛薩埵」,象徵「堅 固 不 壞 之 菩 提 心 」 與「 煩 惱 即 菩 提 之妙理」。

朵 協

脇 :同「脅」,側,旁邊。胸部兩側, 由 腋 下 至 肋 骨 盡 處 的 部 位。 亦 指 肋 骨。


二〇 五

二〇 六

二〇 八 七

一四

概 要

勺 韶 國師

衛 蔚

領 橫 看 成嶺 側 看 成峯

韶 國 師 : 德 韶, 宋 代 僧, 為 法 眼 宗 第二祖。處州龍泉(浙江龍泉)人, 一說縉雲(浙江縉雲)人,俗姓陳。 十 五 歲 出 家, 十 八 歲 受 具 足 戒。 嘗 遍 訪 明 師 五 十 四 人, 後 為 臨 川 法 眼 文 益 之 法 嗣, 復 入 天 台 山 訪 智 顗 之 遺 蹟, 止 住 白 沙 寺。 後 受 吳 越 王 錢 弘 俶 迎 至 杭 州, 尊 為 國 師。 弟 子 有 永 明 延 壽、 長 壽 朋 彥、 大 寧 可 弘 等 百餘人。著有《傳燈錄》。

蔚:聚集。

嶺 : 連 綿 不 斷 的 山。 峯 :「 峰 」 的 異體字,高而尖的山頭。

一五


一一

一一

生字注音

蘊積

撮要

臻 其域

其閫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二一〇

二一〇

一〇

六、藏教所攝 二一一

二一二

同音字 漢語拼音

注 釋

一六

臻:至,及,達到。

撮:摘錄,摘取。要:關鍵,重點。

蘊:積聚。

逾 : 越 過, 超 過。 閫 : 門 檻, 門 限。


二一二

二一二

二一四

二一五

二一六

一一

概 要

皮 毘 奈耶

皮 阿毘 達 磨

包 歎 大褒 圓

產 闡提

棱 楞

茄 伽經

褒:稱揚,讚許。

阿毘達磨:論藏的梵語音譯。

毘奈耶:律藏的梵語音譯。

闡 提 : 為 無 成 佛 之 性 者。 舊 稱 一 闡 提,譯言不信,是不信佛法之義。

楞 伽 經 : 全 稱《 楞 伽 阿 跋 多 羅 寶 經》,劉 宋 求 那 跋 陀 羅 譯, 凡 四 卷。 楞 伽, 山 名 ; 阿 跋 多 羅, 入 之 義。 意 謂 佛 陀 入 此 山 所 說 之 寶 經, 為 法 相 宗 所 依 六 經 之 一。 本 經 宣 說 世 界 萬 有 皆 由 心 所 造, 吾 人 認 識 作 用 之 對象不在外界而在內心。

一七


行 四

一二

生字注音

風靡

瀝血

剖心

辭 繁 義蝕

躡 解起行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頁 二一八

二一八

二二〇

二二〇

二二一

同音字 漢語拼音

剖 歷

躡:踐,蹈。

注 釋

一八

醍 醐 : 從 牛 奶 中 精 煉 出 來 的 乳 酪。 為 油 脂 狀 的 凝 結 物, 性 甘 美 溫 潤, 氣 味 清 涼, 古 以 此 為 純 一 無 雜 的 上 味。佛教喻最高妙的佛法或智慧。

蝕:損傷,虧缺。

剖 : 破, 破 開。 剖 心 瀝 血 : 破 出 心, 滴 盡 血 ; 比 喻 費 盡 心 血, 用 盡

吥吥

心思。(又音)剖

風靡:隨風傾倒;比喻服從或流行。


二二二

二二五

二二五

二二八

一四

概 要

之 俱胝

成 片 月澄 空

慧 晦 明相並

謊 滉 漾浩汗

嗷 翱翔

成 慧

之 成 慧 謊 嗷

俱 胝 : 意 譯 為 億, 乃 印 度 數 量 之 名。《 玄 應 音 義 》 卷 五 載, 俱 致, 或稱俱胝,即中土所稱之「千萬」, 或「 億 」。 圓 測 之《 解 深 密 經 疏 》 卷 六 :「 俱 胝, 傳 釋 有 三, 一 者 十 萬,二者百萬,三者千萬。」

澄 : 明 凈, 晴 朗 無 雲 的。 澄 空 : 明 凈的天空。晦:昏暗。

滉 漾 : 水 浮 動 盪 漾 的 樣 子。 浩 汗 :

水 勢 盛 大 的 樣 子。( 又 音 ) 滉

翱翔:遨遊,彷徉。

一九


行 八

生字注音

訛說

蘧 庵師

廿

北辰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頁 二二八

一三

一一

一〇

七、部類差別 二三一 二三二

二三二

二三三

廿:二十。

北辰:北極星的別名。

二〇

佚:散失。

注 釋

同音字 漢語拼音

訛:不正確的。

蘧 庵 : 明 代 天 台 宗 僧, 姑 蘇 吳 縣 ( 江 蘇 ) 人。 字 啟 宗, 號 蘧 庵。 著 有《 淨 土 指 歸 集 》 二 卷、《 阿 彌 陀 經略解》《金剛經略解》。

渠 鵝


二三四

二三五

一三

概 要

樓 支婁

加 迦

趁 讖

壇 曇

巒 鸞

支 婁 迦 讖 : 東 漢 時 貴 霜 佛 教 僧 人, 佛 經 譯 師。 最 早 將 大 乘、 小 乘 佛 教 典 籍 翻 譯 成 中 文。 其 本 為 月 氏 國 人。 在 東 漢 桓 帝 末 年 到 洛 陽, 於 漢 靈 帝 時 翻 譯《 道 行 般 若 經 》、《 兜 沙 經 》 等, 是 最 早 將 大 乘 佛 教 傳 入 中國的西域高僧。

曇鸞:生於北魏孝文帝承明元年 (四七六年)。精研「四論」、《涅 槃 經 》。 得 菩 提 流 支 贈《 觀 無 量 壽 經 》, 始 弘 淨 土 法 門 ; 下 開 道 綽、 善導一系。作《往生論註》。

二一


宋 元 而降

道綽

生字注音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二三五

八、譯會校釋 二三六 二三六

降:下。

迄:至,到。

二二

同音字 漢語拼音 注 釋 道 綽 : 唐 代 淨 土 宗 高 僧, 為 我 國 淨 土 宗 第 二 祖, 又 稱 西 河 禪 師。 上 承 曇 鸞 之 思 想, 為 唐 代 初 期 淨 土 宗 開 拓 者。 師 一 生 講 說《 觀 無 量 壽 經 》 輟 二 百 回 以 上, 主 張 不 論 出 家 在 家, 均 以 念 佛 為 要。 門 弟 子 有 善 導、 道 撫、僧衍、道誾等。


二三六

二三七

二三八

一〇

一〇

概 要

肉 月

知 氏

瑟 優 婆塞

拔 佛 陀跋 陀 羅

月氏 月氏

月 氏 : 國 名。 為 西 域 古 國。 本 居 敦 煌、 祁 連 間, 在 今 甘 肅 省 中 部 西 境 及 青 海 東 境 地, 漢 時 為 匈 奴 所 破, 西走,建都薄羅城,號「大月氏」。 後 漸 強 盛, 在 今 印 度 河 流 域 克 什 米 爾、 阿 富 汗 及 蔥 嶺 東 西 之 地, 其 東 留 未 去 的, 號「 小 月 氏 」, 在 今 甘 肅張掖及青海西寧等縣地。(又音) 月氏

優 婆 塞 : 梵 語 音 譯。 指 在 家 親 近 奉 事 三 寶、 受 持 五 戒 之 男 居 士。 與 優 婆 夷( 女 居 士 ) 同 係 在 家 之 信 仰 佛 法者。

佛陀跋陀羅:古印度迦毗羅衛國 ( 今 尼 泊 爾 境 內 ) 人, 為 南 北 朝 時 期 著 名 譯 師。 所 譯 共 十 二 部, 一 百 一 十 三 卷, 包 括「 六 十《 華 嚴》」。

二三


一三

一三

一二

卓見

幽邃

毗 羅衛國

罽 賓國

生字注音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二三八

二三九

二三九 二三九

卓見:高超的見解。

幽邃:深而遠。

二四

同音字 漢語拼音 注 釋 罽 賓 : 國 名。 位 居 西 域, 所 轄 地 域 因 時 代 而 異, 約 在 今 阿 富 汗 東 北、 喀 什 米 爾 一 帶。 以 農 業 及 製 作 金 銀 季 銅 鐵 器 物 為 主。 為 佛 教 大 乘 派 的 發 源 地, 漢 代 以 後 有 許 多 僧 人 來 中 國 傳教譯經。

迦 毗 羅 衛 : 妙 德 城, 位 置 約 在 大 雪 山 南 麓, 尼 泊 爾 與 印 度 交 界 處, 是 古 代 釋 迦 族 的 國 都, 釋 迦 牟 尼 佛 的 降生之處。


二四〇

二四二

二四二

二四二

概 要

飯 頰 筴 寫本

善 文 辭 詳贍

卓 拙

瑟 澀

止 祇是

卓 瑟

梵 筴 : 即 梵 夾, 亦 作 梵 莢、 亦 作 梵 筴。 佛 書 以 貝 葉 作 書, 貝 葉 重 疊, 用 板 木 夾 兩 端, 以 繩 穿 結, 故 稱。

夾夾

(又音)筴

詳 : 完 備, 仔 細。 贍 : 文 辭 廣 博 華麗。

拙澀:拙劣晦澀,不順暢。(又音)

桌 桌

之 之

祇 : 正, 恰, 只。 祇 是 : 只 是。(又 音)祇

二五


鄆城

慧 彰晦

唯酌 華 文

鬱 而不章

紊 而無序

生字注音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二四四

二四四

二四四

二四四 二四五

晦:不顯明。

二六

唯 : 獨, 只 有。 通「 惟 」。 酌 : 考 慮。

鬱:積聚,凝滯。章:顯揚。

紊 : 雜 亂, 混 亂。( 又 音 ) 紊

同音字 漢語拼音 注 釋 鄆 : 地 名。 春 秋 時 魯 國 邑 地 : 東 鄆 約在今山東省沂水縣北;西鄆約在 運 今 山 東 省 鄆 城 縣 東。 鄆 城 : 地 名, 在中國山東省。


二四六 二四六

二四七

二四七

概 要

二 七

疵 疵

喘 舛錯

官 冠

免 冕

較 校

仇 讎

官 免

較 仇

疵:毛病,缺點。

舛:錯誤,錯亂。

冠冕:冠帽的總稱。亦指領袖。

校讎:校對書籍,以正誤謬。

二七


一〇

一〇

生字注音

篡改

千斟

虔 恭敬慎

犖 大者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二四七

二四八

二四八

二四八

萬酌

同音字 漢語拼音

真 琢

注 釋

二八

犖 : 分 明, 顯 著。 犖 犖 大 者 : 非 常 明顯,明確。

篡改:任意做不實的更改。

虔 : 恭 敬 有 誠 意 的。 敬 慎 : 恭 敬 而 戒慎小心。

斟:審度,考慮。酌:商量,考慮。


二四八

二四八

二四八

一〇

一一

一三

概 要

營 時縈

寐 夢寐

節 梅擷

雲 芸

欠 吳倩

鄉 薌

欠 鄉

欠 鄉

縈 : 圍 繞, 纏 繞。 寐 : 睡。 夢 寐 : 夢中。

擷擷

梅 擷 芸 : 梅 光 羲 老 居 士, 江 西 南 昌 人, 中 國 近 代 佛 教 居 士 界 著 名 的 唯 識 學 家。 在 民 初, 中 國 佛 教 界 素 有 「 南 梅 北 夏 」 之 稱,「 夏 」 指 夏 蓮 居 老 居 士,「 梅 」 即 是 梅 老 居 士。 (又音)擷

吳倩薌:民國時期山東女子蓮社社 長。

二九


行 七

一二 一三 三

生字注音

憬興

院 義苑

兼 略箋

薏 州理圓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頁 二四九

二四九

二五〇 二五〇 二五一

注 釋

撰:著述;編纂。

同音字 漢語拼音 篆

三〇

苑:事物會集的地方。

箋:經傳的注釋。

憬 興 : 新 羅 僧, 熊 川 人, 俗 姓 水。 十 八 歲 出 家, 研 究 三 藏, 望 重 一 時。 文 武 王 臨 終 時, 遺 命 神 文 王 以 憬 興 為 國 師, 神 文 王 元 年 舉 為 國 老, 住 三 郎 寺, 專 事 著 述。 著 作 頗 多, 有《 大 涅 槃 經 疏 》、《 大 乘 起 信論問答》等三十多種。

薏州理圓:《無量壽經貫思義》作者。


二五一

二五一

二五一 二五一 二五一

概 要

六 六 七

林 法霖

機 紀 州磯

肋 肋

界 堺

滴 海渧

彌 禰

法霖:《無量壽經要解》作者。

堺 :古同「界」。

紀 州 磯 肋 : 日 本 地 名。( 又 音 ) 肋

渧:古同「滴」。

肋肋

三一


大乘

薄伽

生字注音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一三

九、總釋名題

二五四

二五五

二五六

同音字 漢語拼音

範 成

注 釋

三二

麟爪:形容罕見的傑出人物或珍寶。

薄 伽 梵 : 為 佛 陀 十 號 之 一, 諸 佛 通 號 之 一, 即 有 德 而 為 世 所 尊 重 者 之 意。 因 佛 陀 具 有 德、 能 分 別、 受 眾 人 尊 敬、 能 破 除 煩 惱 等 眾 德, 故 薄 伽 梵 亦 具 有 有 德、 巧 分 別、 有 名 聲、能破等四種意義。

大 乘 : 乘, 即 交 通 工 具 之 意 ; 係 指 能將眾生從煩惱之此岸載至覺悟之 彼岸之教法而言。


二五七 二五九

四 一一

十、正釋經文 二六八

二六八

概 要

聊 寂寥

富 散馥

產 闡發

府 腑

葬 臟

缺 無闕

闡:顯露,弘揚。

馥:香氣。

寥:冷清,寂靜;高遠,空曠。

腑 臟 : 人 體 內 臟 器 官 的 總 稱。 闕 : 失;虧損。 缺

三三


行 六 七

生字注音

運 行 不滯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頁 二六八 二六八

窺:泛指見。

注 釋

滯:停留,靜止。

同音字 漢語拼音

三四


行 一〇 七 一一 一〇 二

生字注音

卅年

延促

臆造

湛然

纔 入信門

纔:方,始,剛剛。

卅:三十。

注 釋

延:長。促:短。

三五

臆造:僅憑想像捏造。

湛 : 清 澈。 湛 然 : 清 明 瑩 澈 的 樣 子。

同音字 漢語拼音

《法會聖眾第一》 頁 二七〇 二七一 二七一 二七二 二七三

法會聖眾第一


生字注音

城廓

摩揭 陀 國

崛山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二七四

二七五

二七五

同音字 漢語拼音

皆 郭

注 釋

三六

耆闍崛山:位於中印度摩揭陀國首 都 王 舍 城 之 東 北 側, 為 著 名 的 佛 陀 說 法 之 地。 其 山 名 之 由 來, 一 說 以 山 頂 形 狀 類 於 鷲 鳥, 另 說 因 山 頂 棲 有眾多鷲鳥,故稱靈鷲山。

摩 揭 陀 國 : 中 印 度 之 古 國, 為 佛 陀 住 世 時 印 度 十 六 大 國 之 一。 此 國 之 頻 婆 娑 羅 王, 於 舊 都 之 北 建 立 新 王 舍 城, 並 歸 依 佛 陀 ; 此 後, 該 地 成 為佛陀最常說法之處。

廓 : 通「 郭 」, 物 體 的 外 緣 周 圍。 郭 : 城 牆 外 再 築 的 一 道 城 牆, 即 外 城。城郭:城邑,城市。


二七五

二七七

二七七

二八〇

一一

一一

法會聖眾第一

就 靈鷲 山

購 姤弊

節 羯磨

嬌 尊 者憍 陳 如

就 購

鷲 : 動 物 名, 鷲 形 目 鷲 鷹 科, 肉 食 性 猛 禽。 靈 鷲 山 : 山 峰 名, 位 於 中 印度摩揭陀國王舍城東北。

姤:邪惡。弊:惡壞。

羯 磨 : 梵 語 音 譯, 僧 團 於 受 戒、 懺 悔、 結 界 等 有 關 戒 律 行 事 之 會 議 程 序。

憍陳如:佛陀於鹿野苑初轉法輪時 所 度 五 比 丘 之 一, 乃 佛 陀 最 初 之 弟 子。 憍 陳 如 為 佛 陀 聲 聞 弟 子 之 一, 寬 仁 博 識, 善 能 勸 化, 將 養 聖 眾, 不 失 威 儀, 為 最 早 受 法 味 而 思 惟 四 諦 者。 其 為 教 團 中 最 長 老, 常 居 上 座。

三七


俱絺 羅

舍 利弗

生字注音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二八一

二八一

二八一

三八

鶖 鷺 : 一 種 大 鳥, 羽 毛 鮮 白 可 以 為 毳 音 ( 粹, 細 毛 織 品 。 )也就是白 鷺。

同音字 漢語拼音 注 釋 舍 利 弗 : 佛 陀 十 大 弟 子 之 一。 其 母 為摩揭陀國王舍城婆羅門論師之 福 女, 出 生 時 以 眼 似 舍 利 鳥, 乃 命 名 為 舍 利 ; 故 舍 利 弗 之 名, 即 謂「 舍 利之子」。

俱 絺 羅 : 舍 利 弗 尊 者 的 舅 舅, 先 前 信 奉 婆 羅 門 教, 後 得 佛 陀 度 化 成 為 弟子,後證得阿羅漢果位。


二八一

二八二

一〇

法會聖眾第一

健 大 目犍 連

淑 采菽

大 目 犍 連 : 佛 陀 十 大 弟 子 之 一。 意 譯 天 抱。 被 譽 為 神 通 第 一。 為 古 代 印度摩揭陀國王舍城外拘律陀村 人, 婆 羅 門 種。 生 而 容 貌 端 正, 自 幼 即 與 舍 利 弗 交 情 甚 篤, 同 為 刪 闍 耶 外 道 之 弟 子, 各 領 徒 眾 二 百 五 十 人。 嘗 與 舍 利 弗 互 約, 先 得 悟 解 脫 者 必 以 相 告, 遂 共 競 精 進 修 行。 後 舍 利 弗 因 逢 佛 陀 弟 子 阿 說 示, 而 悟 諸 法 無 我 之 理, 並 告 目 犍 連, 目 犍 連 遂 率 弟 子 一 同 拜 謁 佛 陀, 蒙 其 教 化, 時 經 一 月, 證 得 阿 羅 漢 果。

犍犍

(又音)犍

菽:豆類的總稱。(又音)菽

三九


四 六

一〇

生字注音

塚間

抖擻

菔根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二八二

二八三 二八三

二八三

同音字 漢語拼音

注 釋

四〇

來 服

塚:墳墓。同「冢」。

萊菔:蘿蔔的別名。

拈 : 用 手 指 夾 取, 捏 取。 華 : 植 物 ㄋ一ㄢ

的 花 朵。 同「 花 」。( 又 音 ) 拈

抖 擻 : 奮 發, 振 作 ; 此 謂 滌 除 煩 惱。 腫

年 花

年 花

niān


二八三

二八三

二八四

一一

一二

一三

法會聖眾第一

網 罔

挫 措

設 摩 訶 迦葉

必 大苾

除 芻

網 挫

網 挫

罔:通「無」。無措:張惶失所措 置。

摩 訶 迦 葉 : 佛 陀 十 大 弟 子 之 一, 付 法 藏 第 一 祖。 生 於 王 舍 城 近 郊 之 婆 羅 門 家。 於 佛 弟 子 中 曾 受 佛 陀 分 予 半 座。 佛 陀 入 滅 後, 成 為 教 團 之 統 率 者, 於 王 舍 城 召 集 第 一 次 經 典 結 集。 直 至 阿 難 為 法 之 繼 承 者, 始 入 雞 足 山 入 定, 以 待 彌 勒 出 世, 方 行 涅槃。

苾 芻 : 也 作「 比 丘 」, 佛 教 男 子 出 家 受 具 足 戒 者 的 通 稱。 女 性 出 家 受 具足戒者稱「苾芻尼」。

四一


行 一 一二

四 六

生字注音

襄贊

悲臻 後 劫

阿闍 黎

脇士

於 此薦 得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頁 二八六 二八七

二八八

二九〇 二九一

脇 : 同「 脅 」, 側, 旁 邊。 脅 士 : 侍立在佛兩旁的菩薩或羅漢。

薦 : 至 ; 臻。 於 此 薦 得 : 猶 言 能 達 到此境。

四二

注 釋

同音字 漢語拼音

襄:輔助。

臻:至,及,達到。

阿 闍 黎 : 梵 語 音 譯, 意 譯 為 軌 範 師。 即 教 授 弟 子, 使 之 行 為 端 正 合 宜, 而 自 身 又 堪 為 弟 子 楷 模 之 師, 故又稱導師。


一二

颰 陀婆羅

葆 光和塵

生字注音

《德遵普賢第二》 頁 二九三

二九四

二九四

德遵普賢第二

厥:於是,才。

同音字 漢語拼音 注 釋 葆 : 通「 保 」, 守。 葆 光 和 塵 : 鋒 芒 內 斂, 與 世 無 爭, 而 與 囂 雜 塵 俗 保 相融合。

颰 陀 婆 羅 : 賢 護 菩 薩 音 譯。 賢 護, 為 八 大 菩 薩 之 一, 十 六 大 菩 薩 之 一, 係 在 家 菩 薩。 在《 摩 訶 般 若 波 羅 密 經 》 與《 無 量 壽 經 》 之 聽 聞 眾 中,皆置賢護菩薩於首位。

四三


一二

四隅

宏誓鎧

東方阿閦 佛

生字注音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二九五

二九八

三〇〇

三〇 一

同音字 漢語拼音

觸 墜

批 凱

注 釋

四四

阿 閦 佛 : 五 方 如 來 中 的 東 方 佛, 於 成 佛 久 遠 之 前, 曾 侍 奉 大 目 如 來, 萌發「不恚有情」 (對眾生不生瞋恨) 的 誓 願, 經 累 劫 修 行, 於 東 方 妙 喜 世界成佛。

贅:多餘,沒有用處。

被:加衣於身而不束帶。 通「披」。 鎧:古代戰士所穿的護身鐵甲。

隅 : 角, 角 落。 四 隅 : 指 東 南、 東 北、西南和西北四個方位。


三〇 四

三〇 七

三〇 七

德遵普賢第二

希 悕求

賭 睹 史多

藥 普曜 經

悕:念,願。

睹 史 多 : 兜 率, 欲 界 六 天 之 第 四 天, 有 內 外 兩 院, 兜 率 內 院 乃 補 處 菩 薩 之 居 處, 今 則 為 彌 勒 菩 薩 之 淨 土。 昔 時 釋 迦 如 來 身 為 菩 薩 時, 亦 從 此 天 下 生 人 間 而 成 佛。 天 人 之 壽 命 約 四 千 歲, 其 一 晝 夜 相 當 於 人 間 之 四 百 年, 約 人 間 五 億 七 千 六 百 萬 年, 但 古 之 記 數 法 為 五 十 七 億 六 千 萬年。

普曜經:西晉永嘉二年竺法護譯於 天 水 寺, 康 殊、 帛 法 炬 筆 受, 又 稱 《 方 等 本 起 經 》, 凡 八 卷。 為 大 乘 之 佛 傳, 係 記 載 釋 尊 降 生 至 初 轉 法 輪之事蹟。

四五


眠寤 之際

高幢

生字注音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三〇 七

三〇 八

三〇 八

四六

琉 璃 : 青 色 的 寶 石, 七 寶 之 一。 相 傳 虛 空 之 顏 色( 青 色 ) 即 是 由 須 彌 山南方之琉璃寶所映現者。

寤:睡醒。

同音字 漢語拼音 注 釋 幢 : 為 旗 之 一 種, 用 以 莊 嚴 佛 菩 薩 及 道 場。 與 一 般 所 稱 之「 幡 」、 床 「 旛」 無 何 區 別 ; 然 有 依 形 狀 作 區 別, 謂 圓 桶 狀 者 為 幢, 長 片 狀 者 為 幡。高幢:此指兜率天宮之名。


三〇 八

三〇 九

三〇 九

三〇 九

一一

德遵普賢第二

嬰 纓 珞

洛 琢 著 法服

替 剃除

須 鬚髮

加 跏

敷 趺

替 須

替 須

加 敷

加 膚

纓 珞 : 同「 纓 絡 」, 以 珠 玉 綴 成 的 裝飾品。

著 : 穿。 法 服 : 袈 裟, 僧 侶 的 法 衣。

剃 : 除 去, 削 掉 毛 髮。 鬚 髮 : 鬍 子 和頭髮。

跏 趺 : 盤 足 而 坐, 腳 背 放 在 股 上。 即打坐的坐姿。

四七


崇顯

伽 耶城

生字注音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三〇 九

三一〇 三一〇 三一一

四八

駭:害怕。

厥:他的,那個。同「其」。

同音字 漢語拼音 注 釋 伽耶城:古代中印度摩揭陀國之都 城。 即 今 孟 加 拉 巴 特 那 市 西 南 九 十 六 公 里 處 之 伽 耶 市, 臨 恆 河 支 流 之 尼 連 禪 河。 晉 代 法 顯 遊 此 地 時, 城 茄 內 空 荒 ; 唐 代 玄 奘 之《 大 唐 西 域 記 》 卷 八 記 載, 此 城 少 人 居 住, 唯 有婆羅門千餘家。

崇 : 尊 重 ; 崇 尚。 顯 : 表 現 ; 光 耀,顯揚。 蟲


三一二

三一二

三一二

德遵普賢第二

服 縛 著

琢 範 梵 天王

攆 碾摧

服 琢

福 琢

範 攆

付 付

縛:束,繫。(又音)縛

梵 天 王 : 指 色 界 初 禪 天 之 大 梵 天。 深 信 正 法, 每 逢 佛 出 世, 必 最 先 來 請 佛 轉 法 輪。 又 常 侍 佛 之 右 邊, 手 持白拂。

碾:滾壓,軋碎。摧:毀壞。

四九


一〇 四 九 七

生字注音

洗濯

壞諸欲塹

熾 然說

摧輾 惑障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三一二

三一二 三一三 三一三 三一四

同音字 漢語拼音

注 釋

五〇

輾 : 以 旋 轉 輪 子 軋 碎, 壓 平。 通 「碾」。

熾 然 : 本 義 是 燃 燒 猛 烈。 熾 然 說 : 指熱心的教誨,無盡的教誨。

塹:坑,壕溝。

濯:洗滌。洗濯:清洗。

轂 : 車 輪 中 心 的 圓 木。 輻 : 車 輪 中 連 接 車 轂 和 輪 圈 的 直 木。 輞 : 車 輪 的外框。


三一四

三一八

三一八 三一八

三一九

一一

六 一四

德遵普賢第二

樹 澍 雨德

邵 紹

寺 嗣

赤 教敕

玄 懸記

朵 金剛薩埵

澍:降,落。

紹:接續,繼承。嗣:繼續,承繼。

教 : 訓 誨, 誘 導。 敕 : 告 誡, 命 令。

懸記:遙記;預記。

金 剛 薩 埵 : 梵 名。 薩 埵, 為 勇 猛、 有 情 等 義。「 金 剛 薩 埵 」, 象 徵 「 堅 固 不 壞 之 菩 提 心 」 與「 煩 惱 即 菩提之妙理」。

五一


生字注音

機 迹

借 介

耳 爾

嵾 參

疵 差

注 釋

五二

參 差 : 雜 亂 不 齊 的 樣 子。 絡 : 纏 繞。

介 : 比 喻 微 小 的 東 西。 通「 芥 」。 介爾:形容極微弱之心。

朕 : 徵 兆, 預 兆。( 又 音 ) 迹

同音字 漢語拼音 鎮

岑 (一聲)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三二五

三二六

三二六

洛 交絡


三二六

三二六

三三〇

三三一

一三

德遵普賢第二

概 溉灌

昏 惛

沉 沈

豆 善逗 機宜

氣 磧砂

葬 藏

溉:灌注。灌:注。

惛:昏亂、糊塗不明。 沈:同「沉」。

逗:投合。

磧 砂 藏 :《 磧 砂 大 藏 經 》 的 簡 稱, 因 於 平 江 府( 今 江 蘇 吳 縣 ) 磧 砂 延 聖 院 開 雕 而 命 名, 是 現 存 最 完 整 的 宋元版藏經。

五三


一二

一〇

一一 五 九

生字注音

樂說

湛然

涯底

瓶坯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三三一

三三三

三三六 三三八 三三九

同音字 漢語拼音

注 釋

憍:恣意,放縱。

批批

五四

坯:未經燒煉的磚瓦陶器。(又音) 坯

涯:邊際。底:盡頭。

湛 : 清 澈。 湛 然 : 清 明 瑩 澈 的 樣 子。 樂:喜好。


三四〇 三四一

三四一

三四二

三四二

五 三

德遵普賢第二

該 垓

克 尅

資 咨

皆 嗟

贓 臧

痞 否

氣 彌契

資 皆

贓 痞

垓 : 數 目 字。 古 代 以 十 兆 為 經, 十 經為垓。 尅 :能夠。

咨嗟:讚嘆,嘆賞。

臧否:善惡得失。

彌:更加。契:投合,切合。

五五


行 六 一四

生字注音

肇公

無壅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頁 三四三 三四三

三四四

愍:憐恤,哀憐。

壅:堵住,阻塞不通。

五六

注 釋

同音字 漢語拼音

肇 公 : 僧 肇, 東 晉 僧。 長 安 人, 俗 姓 張。 初 好 老 莊, 及 讀《 維 摩 經 》 而 感 悟, 遂 出 家。 善 方 等 大 乘 經 典, 兼 通 三 藏, 冠 年 名 聲 已 震 關 中, 才 思 幽 玄, 精 於 談 論。 為 鳩 摩 羅 什 大 師「 什 門 四 哲 」 弟 子 之 一, 隨 侍 羅 什 入 長 安。 稟 姚 興 之 命, 與 僧 叡 等 於 逍 遙 園 詳 定 經 論, 解 悟 彌 深, 被 稱 為 解 空 第 一。 著 有《 維 摩 經註》十卷、《肇論》等。


三四四 三四四 三四七

二 八 三

德遵普賢第二

屈 趣

按 闇障

瑟 閉塞

閉 : 關 上。 塞 : 阻 隔 不 通。 閉 塞 : 阻塞不通。

闇 : 夜, 黃 昏 ; 愚 昧 者。 闇 障 : 指 無明之障礙。

趣:行動歸向。通「趨」。

五七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生字注音

啟 稽首

撤 明徹

韋 巍

韋 韋

韋 韋

巍 微 微

五八

巍 巍 : 崇 高 雄 偉 的 樣 子。( 又 音 )

明:亮。徹:貫通,通透。

同音字 漢語拼音 注 釋 稽 首 : 為 佛 教 禮 法 之 一, 即 以 頭 著 地 之 禮。 我 國《 周 禮 》 所 載 之 九 拜 中, 稽 首 為 最 恭 敬 之 行 禮 法。 佛 教 啟 ǐ 之 稽 首, 彎 背 曲 躬, 頭 面 著 地, 以 兩 掌 伸 向 被 禮 拜 者 之 雙 足, 故 又 稱 為接足禮。

《大教緣起第三》 頁

三五二

三五二

三五二


三五二

三五二

三五二

一一

一二

大教緣起第三

賀 赫

義 奕

蠻 勝鬘

枯 寶窟

營 自瑩

赫奕:光明顯盛的樣子。

鬘 : 以 線 貫 穿 成 的 環 狀 物, 用 來 裝 飾 頭 部 或 身 體。 如 以 花 串 成 的 稱 「 花 鬘 」。 勝 鬘 寶 窟 : 凡 六 卷, 又 作《 勝 鬘 經 寶 窟 》, 隋 代 吉 藏 撰, 約 成 書 於 開 皇 十 八 年 前 後。 係《 勝 鬘經》注疏中最詳盡之作。 瑩:明。

五九


一二

一二

憬興

光 色參 迴

瞬 息萬變

生字注音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三五三

三五三 三五三

六〇

參:交錯。迴:旋轉,環繞。

瞬 息 : 比 喻 極 短 的 時 間。 瞬 息 萬 變:形容在極短的時間內變化迅速。

同音字 漢語拼音 注 釋 憬 興 : 新 羅 僧, 熊 川 人, 俗 姓 水。 十 八 歲 出 家, 研 究 三 藏, 望 重 一 時。 文 武 王 臨 終 時, 遺 命 神 文 王 以 憬 興 為 國 師, 神 文 王 元 年 舉 為 國 警 老, 住 三 郎 寺, 專 事 著 述。 著 作 頗 多, 有《 大 涅 槃 經 疏 》《 大 乘 起 信 論問答》等三十多種。


三五三

三五五

三五六

三五七

一三

大教緣起第三

豪 白毫

育 悅豫

坦 偏袒 右 肩

密 濟 凡秘 術

豪 育

白毫:世尊在兩眉之間有柔軟細澤 之 白 毫, 引 之 則 長 一 尋, 放 之 則 右 旋 宛 轉, 猶 如 旋 螺, 鮮 白 光 淨, 一 似 真 珠, 如 日 之 正 中, 能 放 光 明, 稱 為 白 毫 光。 眾 生 若 遇 其 光, 可 消 除業障、身心安樂。

悅豫:喜樂,歡悅。

偏 袒 右 肩 : 披 著 袈 裟 時 袒 露 右 肩, 覆 蓋 左 肩。 原 為 古 代 印 度 表 示 尊 敬 之 禮 法, 佛 教 沿 用 之, 即 於 比 丘 拜 見 佛 陀 或 問 訊 師 僧 時, 須 偏 袒, 以 從 事 拂 床、 灑 掃 等 工 作。 故 偏 袒 右 肩 即 意 謂 便 於 服 勞、 聽 令 使 役, 亦 即以偏袒為敬禮之標幟。

秘 : 同「 祕 」。 不 公 開 的 ; 珍 奇 的。

六一


五 一一 二

生字注音

蠕動

擘 劫簸

光闡 道 教

矜 哀三界

蜎飛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三六三

三六三

三六五 三六五 三六六

注 釋

六二

蜎 : 小 蟲。 蠕 動 : 蟲 類 緩 慢 移 動。 此 處 指 爬 行 之 蟲。( 又 音 ) 蠕

同音字 漢語拼音

淵 軟

淵 軟

擘 今

闡:開,顯。

萌:芽;人民,庶民。

劫 簸 : 劫 的 梵 語 音 譯, 即 一 長 時, 乃 分 別 時 節 之 意。《 大 智 度 論 》 以 時 間 之 最 小 單 位 稱 為 念, 最 大 單 位 則稱為劫。

矜 : 憐 惜, 憐 憫。 矜 哀 : 憐 恤, 憐憫。


三七三 三七三 三七五 三七五

六 八 七 九

大教緣起第三

帝 諦聽

赤 敕令

魚 歟

歲 遂

諦 : 仔 細, 詳 細。 諦 聽 : 仔 細 聆 聽。

敕:告誡,命令。敕令:命令。

歟 : 表 示 感 嘆 的 語 氣。 相 當 於 「啊」、「吧」。 遂:就,於是。

六三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行 五

生字注音

伊 「

」 ∴

拘礙

匪 言可喻

《法藏因地第四》 頁 三七七 一一 二

拘礙:拘束妨礙。

匪:不,不是。

注 釋

同音字 漢語拼音

六四

「 」:表涅槃真身常樂我淨之無 上妙德。 伊

三七八 三七九


三八〇

三八五 三八六

一一

一 三

法藏因地第四

耨 阿耨 多 羅

秒 三藐 三 菩 提

舒 樞要

魚 無踰

樞要:關鍵。

秒 舒

踰:越過,超過。同「逾」。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 覺。「 阿 耨 多 羅 」 意 譯 為「 無 上」, 「 三 藐 三 菩 提 」 意 譯 為「 正 遍 知」。 乃 佛 陀 所 覺 悟 之 智 慧 ; 含 有 平 等、 圓 滿 之 意。 以 其 所 悟 之 道 為 至 高, 故稱無上;以其道周遍而無所不 包, 故 稱 正 遍 知。 大 乘 菩 薩 行 之 全 部內容,即在成就此種覺悟。

六五


一〇

一二

生字注音

沮壞

遽斷

曇摩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三八六

三八七 一〇 八

六六

沮:

踰:越過,超過。同「逾」。

遽:忽然,突然。

同音字 漢語拼音 注 釋 曇 摩 迦 : 法 藏 之 梵 語 音 譯, 意 譯 作 壇 法 寶 處、 法 處、 法 積、 作 法。 為 阿 彌 陀 佛 未 成 佛 時 之 法 名。 又 稱 法 藏 比 丘, 以 其 所 聞 教 法 護 持 不 失, 聚 加 集 眾 多, 故《 無 量 壽 經 》 譯 作「 法 藏」。

、止,阻止。 、壞,敗壞。

2

三八九 三九〇

1


三九一

三九三

法藏因地第四

沉 沈空

至 滯寂

多 震跢 末 尼

沈 : 同「 沉 」 ; 迷 戀, 迷 於 所 好。 滯:停留,靜止。

震 跢 末 尼 : 如 意 寶 珠 的 梵 語 音 譯。 指 能 如 自 己 意 願, 而 變 現 出 種 種 珍 寶 之 寶 珠。 此 寶 珠 尚 有 除 病、 去 苦 等 功 德。 一 般 用 以 譬 喻 法 與 佛 德, 及 表 徵 經 典 之 功 德。( 又 音 ) 跢

跢跢

六七


一一

一二

一一

堪成 賅 攝其餘

省庵

生字注音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三九五

三九五 三九六

六八

賅:兼備,齊全。攝:統轄。

堪:可以,能夠。

同音字 漢語拼音 注 釋 省 庵 : 清 代 淨 土 宗 僧, 蓮 宗 第 九 祖。 江 蘇 常 熟 人, 俗 姓 時。 諱 實 賢, 字 思 齊, 號 省 庵。 世 代 習 儒, 夙 有 出 塵 之 志。 十 五 歲 出 家, 經 典 過 目 不 忘。 後 謁 禮 紹 曇, 聽 講 唯 醒 識、 楞 嚴、 摩 訶 止 觀, 通 達 天 台、 法 相 等 學 說, 紹 曇 傳 為 靈 峰 派 四 世 天 台 正 宗。 更 於 真 寂 寺 掩 關 三 年, 晝 閱 三 藏, 夕 課 西 方 佛 名。 晚 年, 絕 諸 外 緣, 結 集 蓮 社, 專 修 淨 業, 人皆稱為永明再來。


三九七

三九八

四〇〇 四〇〇

一三

八 一三

法藏因地第四

吳 過亡

蚩 癡

氣 曠 野 沙磧

千 慳貪

亡:沒有。同「無」。

磧:淺水中露出的砂石;沙漠。

慳:吝嗇。

癡 : 無 明, 為 煩 惱 之 別 稱。 不 如 實 知 見 之 意 ; 即 闇 昧 事 物, 不 通 達 真 理與不能明白理解事相或道理之精 神 狀 態。 亦 即 不 達、 不 解、 不 了, 而 以 愚 癡 為 其 自 相。 泛 指 無 智、 愚 昧, 特 指 不 解 佛 教 道 理 之 世 俗 認 識。 為 十 二 因 緣 之 一。 又 作 無 明 支。 俱 舍 宗、 唯 識 宗 立 無 明 為 心 所 (心之作用)之一,即稱作癡。

六九


一二

俱胝

生字注音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四〇 一

七〇

同音字 漢語拼音 注 釋 俱 胝 : 意 譯 為 億, 乃 印 度 數 量 之 名。《 玄 應 音 義 》 卷 五 載, 俱 致, 或 稱 俱 胝, 即 中 土 所 稱 之「 千 萬」 , 之 或「 億 」。 圓 測 之《 解 深 密 經 疏 》 卷 六 :「 俱 胝, 傳 釋 有 三, 一 者 十 萬,二者百萬,三者千萬。」


行 二 八

生字注音

慧 訓誨

素 宿

洞達

殖 (同植)

拳 拳 服膺

《至心精進第五》 頁 四〇 八 四一〇

四一四

四一四

至心精進第五

同音字 漢語拼音

素 直

素 直

注 釋

拳 拳 服 膺 : 態 度 誠 懇 真 摯, 心 悅 誠 服的牢記在心。

訓誨:訓誡教誨。

宿:素來,平時。植:栽種,培育。

洞達:通曉,明白。

七一


生字注音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頁 當克獲之

略箋

汎說

撮要

皆 悉覩 見

四一五 四一九 四二一

四二二

四二五 四二七

撓:攪擾,阻擾。

七二

覩 :同「睹」。睹:見。

注 釋

同音字 漢語拼音

克:能。

箋:經傳的注釋。

汎:通「泛」。

茲:現在。撮要:摘取要點。


四三〇 六

至心精進第五

班 頒 班

頒:賜給,發給。

七三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行 五 七

一三

生字注音

廣擷 眾 長

諷誦

闕如

都 無央數

《發大誓願第六》 頁 四三三 四三三

四三三

四三四

七四

都 : 皆。 概 括 全 部 的 意 思。 無 央 : 無窮極;無盡,與「無量」相同。

注 釋

同音字 漢語拼音 兜

唪 唪

(又音)諷

擷:摘取。(又音)擷

擷擷

諷 : 誦 讀。 諷 誦 : 背 誦 而 熟 記 之。

闕 : 空 缺。 如 : 語 助 辭。 闕 如 : 指 空下來。後多用以指散失、遺漏。

缺 奉


四三四

四三五

四三七

一〇

發大誓願第六

導 搗染

琢 洗濯 照察丹誠

淵 蜎飛

軟 蠕動

淵 軟

搗 : 捶 打。 如 :「 搗 衣 」。 染 : 著 色 於 布 帛 等 物 體 上。 如 :「 染 布」。洗濯:清洗。

丹誠:赤誠的心。

蜎 : 小 蟲。 蠕 動 : 蟲 類 緩 慢 移 動。 此 處 指 爬 行 之 蟲。( 又 音 )

蠕蠕

七五


那 落迦

生字注音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四三七

四三七

暗 明

七六

闇:陰暗。冥:幽暗。

同音字 漢語拼音 注 釋 那 落 迦 : 地 獄 的 梵 語 音 譯, 也 稱 為 「 泥 犁 」, 包 括 八 熱 地 獄、 八 寒 地 獄 等 等。 另 據《 觀 佛 三 昧 海 經 》 所 加 載, 屬 於 無 間( 阿 鼻 ) 地 獄 之 小 地 獄 有 十 八 種 地 獄。 各 類 地 獄 皆 由 眾 生 所 造 各 種 不 同 之 業 因, 而 招 感 不 同之果報。 暗 明


四三七

四三七

一〇

一一

發大誓願第六

餘 踰

善 繕那

趙 維 摩 經肇 註

踰 繕 那 : 由 旬, 為 印 度 計 算 里 程 之 單 位。 意 譯 合、 和 合、 應、 限 量、 一 程、 驛 等。 其 梵 語 乃「 附 軛 」 之 義, 即 指 公 牛 掛 軛 行 走 一 日 之 旅 程。 據《 大 唐 西 域 記 》 載, 舊 傳 之 一 由 旬 可 換 算 為 四 十 里, 印 度 之 國 俗 為 三 十 里, 佛 教 為 十 六 里 ;《 慧 苑音義》載為十六或十七餘里。

維 摩 經 : 凡 三 卷, 計 十 四 品, 姚 秦 鳩 摩 羅 什 譯。 又 稱《 維 摩 詰 所 說 經 》《 維 摩 詰 經 》。 本 經 旨 在 闡 說 維 摩 所 證 之 不 可 思 議 解 脫 法 門, 故 又 稱《 不 可 思 議 解 脫 經 》。 肇 註 : 僧 肇 大 師 的 《 維 摩 經 註》 (十卷)。

七七


一〇

生字注音

斫刺

導 磨擣

巨 斬鋸

此 云皰

號 叫地獄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四三八

四三八

四三八

四三八

同音字 漢語拼音

嚎 泡

注 釋

七八

斫:以刀斧砍削。擣:舂,撞擊。

斬:砍,殺。鋸:截斷。

號 叫 地 獄 : 為 八 熱 地 獄 之 第 四。 墮 於 此 地 獄 受 苦 之 人, 痛 苦 不 堪, 號 泣 叫 喚, 故 又 稱 叫 喚 地 獄。 生 時 若 作 密 室 以 火 殺 人, 或 以 燻 逐 蚊 蚋 者, 或 偷 盜、 邪 淫、 飲 酒 等, 則 命 終後即墮此地獄。

皰 :《 正 字 通 》 :「 凡 手 足 臂 肘 暴 起如水泡者謂之皰。」


四三八

四三八

四三八

四三八

一一

一一

一二

一三

發大誓願第六

辣 尼剌 部 陀

訶 呵 羅羅

襪 嗢 缽羅

撥 缽 特摩

辣 訶 襪 撥

尼 剌 部 陀 : 八 寒 地 獄 之 一( 八 寒 地 獄 是 八 種 寒 冷 冰 凍 之 地 獄, 位 於 閻 浮 洲 之 下, 八 熱 地 獄 之 旁 ), 又 作 泥 賴 浮 陀, 譯 為 皰 裂。 謂 受 罪 眾 生 因寒苦所逼,皰即拆裂。

呵 羅 羅 : 八 寒 地 獄 之 一。 謂 受 罪 眾 生 由 寒 苦 增 極, 唇 不 能 動, 唯 於 舌 中作此。

嗢 缽 羅 : 八 寒 地 獄 之 一。 譯 為 青 蓮 花。 謂 受 罪 眾 生 由 寒 苦 增 極, 皮 肉 開拆,似青蓮花。

缽 特 摩 : 八 寒 地 獄 之 一。 譯 為 紅 蓮 花, 謂 受 罪 眾 生 由 寒 苦 增 極, 肉 色 大拆,似紅蓮花。

七九


一三 一 三

生字注音

吞啖

傍生

恐怯

煨增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四三九

四三九

四三九 四四〇 四四〇

同音字 漢語拼音 唐

注 釋

八〇

煻 煨 : 熱 灰。 煻 煨 增 : 十 六 遊 增 地 獄之一。

恐 : 害 怕, 畏 懼。 怯 : 畏 縮, 害

妾妾

怕。(又音)怯

塚:墳墓。同「冢」。

傍 : 通「 旁 」。 傍 生 : 三 惡 道 中 的 畜生道,也作「旁生」。 啖:吃。


四四〇

四四〇

四四一

一二

發大誓願第六

演 琰摩

垂 捶拷

善 贍 部洲

琰 摩 : 即 焰 摩 羅, 平 等 王, 為 冥 界 十 王 之 第 八。 據《 地 藏 十 王 經 》 等 所 載, 此 王 之 本 地 為 觀 世 音 菩 薩, 係在冥途中掌管亡人百日時之冥 王。 以 其 公 平 司 掌 罪 福 之 業, 故 稱 平等王。

捶 : 用 杖 敲 打。 拷 : 刑 訊, 用 刑 具 逼打。

贍 部 洲 : 即 南 贍 部 洲, 是 四 大 部 洲 之 一。 古 印 度 謂 於 須 彌 山 四 方, 七 金 山 與 大 鐵 圍 山 間 之 鹹 海 中, 有 四 個 大 洲。 又 稱 四 大 部 洲、 四 大 洲。 四 洲 是 : 東 勝 神 洲、 南 贍 部 洲、 西 牛 貨 洲、 北 俱 盧 洲。 南 贍 部 洲, 舊 稱 南 閻 浮 提。 贍 部 原 為 蒲 桃 樹 之 音 譯, 本 洲 即 以 此 樹 而 得 名。 地 形 如 車箱,人面亦然。

八一


生字注音

剁 墮

卅 二相願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四四一

四四四

同音字 漢語拼音

注 釋

八二

墜:掉落,落下。墮:落、掉。

卅 二 相 : 即 三 十 二 相, 係 轉 輪 聖 王 及佛之應化身所具足之三十二種殊 勝 容 貌 與 微 妙 形 相。 與 八 十 種 好 (微細隱密者)合稱「相好」。


四四四

四四四

發大誓願第六

福 千輻 輪 相

仙 手 指纖 長 相

輻:車輪中連接車轂和輪圈的直 木。 千 輻 輪 相 : 三 十 二 相 之 一, 又 作 足 下 二 輪 相。 即 足 心 現 一 千 輻 輪 寶 之 肉 紋 相。 此 相 能 摧 伏 怨 敵、 惡 魔, 表 照 破 愚 癡 與 無 明 之 德。 或 謂 「 足 」 亦 指 手 足, 故 又 稱 手 足 輪 相、 手 掌 輪 相。 於 無 量 世, 供 養 父 母、 師 長、 善 友, 如 法 擁 護 一 切 眾 生, 得 手 足 輪 相。 修 種 種 惠 施 得 手 足千輻輪相。

手 指 纖 長 相 : 三 十 二 相 之 一, 謂 手 音 指纖細圓長,端直 ( 容。均也 ) 好, 光 潤 可 愛。 係 由 恭 敬 禮 拜 諸 師 長, 破 除 憍 慢 心 所 感 得 之 相, 表 壽 命 長 遠、 令 眾 生 愛 樂 歸 依 之 德。 至 心 受 持 第 一、 第 四 優 婆 塞 戒 不 (殺 生 戒、 不 妄 語 戒 , ) 得 纖 長 指 相、 足跟長相。護正法故得指纖長相。

八三


一〇

一〇

足趺

足踵

手 足縵 相

生字注音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四四四

四四四 四四四

八四

趺:腳背。同「跗」。

踵:腳後跟。

同音字 漢語拼音 注 釋 手 足 縵 相 : 三 十 二 相 之 一。 即 手 足 一 一 指 間, 皆 有 縵 音 ( 慢, 沒 有 彩 色花紋的絲織品 網 ) 交互連絡之紋 樣, 如 雁 王 張 指 則 現, 不 張 則 不 慢 現。 此 相 乃 由 修 四 攝 法、 攝 持 眾 生 而 有。 能 出 沒 自 在 無 礙, 表 離 煩 惱 惡 業、 至 無 為 彼 岸 之 德。 以 四 攝 法, 攝 衆 生 故, 得 手 足 網 縵 相。 不 破壞他故,得指間網縵相。


四四四

四四五

四四五

一一

偃伏

身 毛 上靡 相

腨 如鹿王相

發大誓願第六

腨 : 腳 肚, 即 小 腿 肚 子。 腨 如 鹿 王 相 : 三 十 二 相 之 一, 又 作 鹿 王 腨 音 ( 涮。 即 小 腿 肚 子 相 ) 。即股骨 如 鹿 王 之 纖 圓。 係 往 昔 專 心 聞 法、 演 說 所 感 得 之 相, 表 一 切 罪 障 消 滅 之 德。 菩 薩 至 心 聽 法、 至 心 說 法, 壞 生 死 諸 過 咎, 得 鹿 王 腨 相。 喜 聞

法故得鹿王膊 音 ( 博。後脛骨 相 )。 身毛上靡 親 ( 順、 順 服 相 ) :又作 毛 上 旋 相、 身 毛 右 旋 相。 謂 身 諸 毫 毛, 皆 右 旋 向 上, 而 偃 伏 也。 此 相 由 行 一 切 善 法 而 有, 能 令 瞻 仰 之 眾 生, 心 生 歡 喜, 獲 益 無 量。 於 無 量 世, 常 化 衆 生, 令 修 施、 戒、 一 切 善 法, 得 毛 上 靡 相。 樂 受 善 友 師 長 教敕故得身毛上靡相。 偃:伏。

八五


頰 車如

豐腴

傴曲

兩腋 滿 相

生字注音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四四五

四四五 四四五

四四五

獅子相

八六

同音字 漢語拼音 注 釋 兩 腋 滿 相 : 三 十 二 相 之 一, 即 佛 兩 腋 下 之 骨 肉 圓 滿 不 虛。 係 佛 予 眾 生 醫 藥、 飯 食, 又 自 能 看 病 所 感 之 妙 亦

腋 腋

豐腴:豐厚碩美。

傴:駝背、背脊彎曲的。

相。(又音)腋

頰 車 如 獅 子 相 : 三 十 二 相 之 一, 謂 兩 頰 車 牙 下 骨, 即 齶 骨 也, 隆 滿 如 獅 子 王 也。 見 此 相 者, 得 除 滅 百 劫 生 死 之 罪, 面 見 諸 佛。 於 無 量 世, 自 無 兩 舌, 教 他 不 為。 得 上 身、 頰 車二相。按時說善法得獅子頰相。


四四五

四四五

發大誓願第六

幹 眼 色 如紺 青 相

捷 眼睫 如 牛 王 相

喜心施予乞者所感得之相。 眼睫如牛王相:指睫毛整齊而不雜 亂。 此 相 係 由 觀 一 切 眾 生 如 父 母, 以 思 一 子 之 心 憐 愍 愛 護 而 感 得。 為 菩 薩 時, 於 無 量 世, 樂 以 善 眼, 和 視 衆 生, 得 牛 王 眼 相。 於 無 量 世 等 以 慈 善 視 怨 親 故, 得 牛 王 目 相。 至 同 心求於無上菩提得牛王 ( 睫。 眼睫毛 相 )。

紺 青 : 深 青 而 含 赤 的 顏 色。 眼 色 如 紺 青 相 : 三 十 二 相 之 一, 又 作 目 紺 音 ( 幹, 紅 青 青 ) 色 相, 即 佛 眼 紺 青, 如 青 蓮 花。 又 作 眼 色 如 金 精 相, 謂 眼 目 清 淨 明 瑩, 如 金 色 精 也。 係 由 生 生 世 世 以 慈 心 慈 眼 及 歡

八七


一〇

頂 成 肉髻 相

生字注音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四四五

八八

同音字 漢語拼音 注 釋 頂成肉髻成相:又作頂上肉髻 音 ( 記, 盤 在 頭 上 的 髮 結 相 ) 、肉髻 相。 謂 頂 上 有 肉, 高 起 如 髻, 亦 名 無 見 頂 相, 謂 一 切 人 天 二 乘 菩 薩, 皆 不 能 見 故 也。 係 由 教 人 受 持 十 善 法, 自 亦 受 持 而 感 得 之 相。 於 無 量 世, 頭 頂 禮 拜 一 切 聖 賢、 師 長、 父 記 母, 尊 重 讚 歎, 恭 敬 供 養, 得 無 見 頂 相。 於 無 量 世, 供 養 師 長、 諸 佛 菩 薩, 頂 頭 禮 拜, 破 驕 慢 故, 得 無 見 頂 相。 於 無 量 世, 至 心 受 持 十 善 法 教, 兼 化 衆 生, 得 肉 髻、 廣 長 舌 二 相。 恭 敬 供 養 父 母、 和 尚、 阿 闍 梨師得肉髻相。


四四五

四五一

四五一 四五一

一一

九 一三

發大誓願第六

逆 烏 瑟膩

之 俱胝

昧 肉 眼昧 劣

滴 《渧 記 》

烏瑟膩:肉髻的梵語音譯。

俱 胝 : 意 譯 為 億, 乃 印 度 數 量 之 名。《 玄 應 音 義 》 卷 五 載, 俱 致, 或 稱 俱 胝, 即 中 土 所 稱 之「 千 萬」, 或「 億 」。圓 測 之《 解 深 密 經 疏 》 卷 六 :「 俱 胝, 傳 釋 有 三, 一 者 十 萬,二者百萬,三者千萬。」

昧:昏暗、不明。

渧:古同「滴」。

八九


一一

乾闥 緊 那

生字注音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四五三

四六八

資 皆

咨嗟:讚嘆,嘆賞。

九〇

同音字 漢語拼音 注 釋 乾 闥 : 乾 闥 婆, 指 與 緊 那 羅 同 奉 侍 帝 釋 天 而 司 奏 雅 樂 之 神。 又 作 尋 香 神、 樂 神、 執 樂 天。 八 部 眾 之 一。 傳 說 不 食 酒 肉, 唯 以 香 氣 為 食。 據 《 大 智 度 論 》 載, 犍 闥 婆 王 至 佛 所 彈 琴 讚 佛, 三 千 世 界 皆 為 震 動, 乃 踏 至 摩 訶 迦 葉 不 安 其 坐。 緊 那 : 緊 那 羅。《 華 嚴 經 探 玄 記 》 載, 此 神 形 貌 似 人, 然 頂 有 一 角, 人 見 而 起 疑, 故 譯 為 疑 人、 疑 神。 彼 具 有 美 妙 的 音 聲, 能 歌 舞。《 華 嚴 經 疏 》 載,其為天帝之執法樂神。 資 皆


四六八

四七〇

四七〇

四七〇

四七一

一一

一一

一二

發大誓願第六

藥 至 心 信樂

古 鵠

帝 的

兼 《箋 註 》

必 苾

除 芻

潰 憒鬧

樂:喜好,欣賞。

鵠 : 箭 靶 的 中 心 目 標。 鵠 的 : 目 的。

箋:經傳的注釋。

苾 芻 : 也 作「 比 丘 」, 佛 教 男 子 出 家 受 具 足 戒 者 的 通 稱。 女 性 出 家 受 具足戒者稱「苾芻尼」。

憒:昏亂;神志不清。

九一


行 一一 四 五 一三 一四 一二

生字注音

慈憫

歷 劫 周慞

祇在

玄微

衣衲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頁 四七二 四七三 四七三 四七四 四七四 四七五

慞:懼怕。

祇:正,恰,只。(又音)祇

玄:深遠奧妙的。微:精妙幽深。

衲:僧衣。

九二

逕:至,到。

注 釋

憫:哀憐。

同音字 漢語拼音

只 只


四八〇

四八〇 四八一 四八一 四八一

一一 四 六 八

發大誓願第六

鵝 俄

請 頃

昌 猖狂

右 慈 悲 加祐

核 離 諸 障閡

意 無翳 三 昧

祐:助,護助。

閡:阻隔,妨礙。

俄 : 須 臾, 片 刻。 俄 頃 : 很 短 的 時 間。

翳:遮蔽,障蔽。

猖 : 狂 妄 橫 行, 不 加 約 束。 猖 狂 : 狂妄胡為。

九三


一〇

一三

奇勛

阿鞞 跋 致

寶窴 三 昧

生字注音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四八一

四八一

四八二

九四

勛 : 功 績, 功 勞。 奇 勛 : 卓 越 不 凡 的功績。

寶聚三昧。 阿 鞞 跋 致 : 即「 阿 惟 越 致 」, 譯 為 不 退 轉, 是 菩 薩 階 位 之 名。 據《 彌 陀 要 解 》 云 :「 阿 鞞 跋 致, 此 云 不 退。( 一 ) 位 不 退。 入 聖 流, 不 墮 凡 地。( 二 ) 行 不 退。 恆 度 生, 不 墮 二 乘 地。( 三 ) 念 不 退。 心 心 流 入薩婆若海(如來智海)。」

同音字 漢語拼音 注 釋 窴 : 同「 填 」 ; 滿。 三 昧, 禪 定 之 異 稱。 依《 大 乘 義 章 》 載, 心 體 寂 靜, 離 於 邪 亂, 稱 為 三 昧。 寶 窴 三 甜 昧 : 百 八 三 昧 之 一( 據 經 典 記 載, 三 昧 有 一 百 零 八 種, 稱 為 百 八 三 昧 ), 類 似 寶 印 三 昧、 寶 斷 三 昧、


四八二

四八七

四八七

四九二

一〇

一一

一四

發大誓願第六

把 箭靶

賀 赫

亦 奕

確 凡殼

加 迦陵

茄 頻伽

箭靶:射箭時用作目標的物品。

赫奕:光明顯盛的樣子。

殼:堅硬的外皮。(又音)殼

迦 陵 頻 伽 : 此 鳥 本 出 自 雪 山, 其 色 黑 似 雀, 羽 毛 甚 美, 喙 部 呈 赤 色, 在 卵 殼 中 即 能 鳴, 音 聲 清 婉, 和 雅 微 妙, 為 天、 人、 緊 那 羅、 一 切 鳥 聲 所 不 能 及。 佛 經 常 以 其 鳴 聲 譬 喻 佛 菩 薩 之 妙 音。 或 謂 此 鳥 即 極 樂 淨 土 之 鳥, 在 淨 土 曼 荼 羅 中, 作 人 頭 鳥身形。

九五


一一

一〇

伐折羅

金 剛杵

生字注音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四九七

四九七

九六

同音字 漢語拼音 注 釋 金 剛 杵 : 梵 語 伐 折 羅, 原 為 古 代 印 度 之 武 器。 由 於 質 地 堅 固, 能 擊 破 各 種 物 質, 故 冠 以 金 剛 之 名。 密 教 中, 金 剛 杵 象 徵 摧 滅 煩 惱 之 菩 提 楚 心, 為 諸 尊 之 持 物 或 修 法 之 道 具。 於曼荼羅海會之金剛部諸尊皆持金 剛 杵。 真 言 行 者 亦 常 攜 行, 蓋 以 此 杵 象 徵 如 來 金 剛 之 智 用, 能 破 除 愚 癡妄想之內魔與外道諸魔障。

伐 折 羅 : 金 剛 杵, 原 為 古 代 印 度 之 武 器。 由 於 質 地 堅 固, 能 擊 破 各 種 物 質, 故 冠 以 金 剛 之 名。 密 教 中, 金 剛 杵 象 徵 摧 滅 煩 惱 之 菩 提 心, 為 諸 尊 之 持 物 或 修 法 之 道 具。 於 曼 荼 羅 海 會 之 金 剛 部 諸 尊 皆 持 金 剛 杵。 真 言 行 者 亦 常 攜 行, 蓋 以 此 杵 象 徵 如 來 金 剛 之 智 用, 能 破 除 愚 癡 妄 想 之內魔與外道諸魔障。


四九七

四九八

四九八

一三

發大誓願第六

屈 佉 陀羅木

毗 毘 紐天

坑 鏗然

佉 陀 羅 木 : 為 木 名。 在 密 教 修 法 中, 作 為 護 摩 木、 金 剛 橛 音 ( 覺, 修法時壇上四隅所立之橛 之 ) 用, 材 質 堅 硬。 意 譯 為 紫 橿、 檐 擔 ( ) 木、 堅 硬 木、 鐇 音 (凡 樹 ) 、空破 木。

毘 紐 天 : 那 羅 延, 乃 具 有 大 力 之 印 度 古 神。 據《 慧 琳 音 義 》 載, 那 羅 延 係 欲 界 中 之 天 名, 又 稱 毘 紐 天, 欲 求 多 力 者, 如 精 誠 祈 禱、 供 養 此 天, 則 多 獲 神 力 ; 又 謂 此 天 多 力, 身 為 綠 金 色, 有 八 臂, 乘 金 翅 鳥, 手 持 鬥 輪 及 種 種 器 杖, 常 與 阿 修 羅 王 戰 爭。《 大 日 經 疏 》 亦 以 此 天 為 毘 紐 天 之 別 名, 謂 其 為 佛 之 化 身, 乘迦婁羅鳥,行於空中。

鏗 然 : 形 容 金 屬、 瓦 石 撞 擊 的 聲 音。

九七


一一

良賁 疏

金 剛 薩埵

生字注音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四九八

四九九

九八

同音字 漢語拼音 注 釋 金 剛 薩 埵 : 梵 名。 薩 埵, 為 勇 猛、 有 情 等 義 。「金 剛 薩 埵」, 象 徵「 堅 朵 固 不 壞 之 菩 提 心 」 與「 煩 惱 即 菩 提 之妙理」。

良 賁 : 唐 代 僧。 河 中 虞 鄉( 山 西 虞 鄉 ) 人, 俗 姓 郭。 識 鑑 淵 曠, 風 表 峻 越, 學 通 內 外。 天 寶 八 年 登 壇 受 戒, 未 久, 住 持 長 安 青 龍 寺。 永 泰 元 年, 不 空 譯《 仁 王 般 若 經 》 時, 師 當 筆 受 兼 潤 文 之 職, 並 奉 敕 於 大 明 宮 南 桃 園 撰《 新 譯 仁 王 經 疏 》 三 卷, 以 所 住 寺 之 寺 名, 故 題 為《 青 龍 疏 》。 良 賁 疏 : 即《 青 龍 疏 》, 指《 新 譯 仁 王 經 疏 》, 凡 三 卷, 今 存 一 卷。 係 唐 代 青 龍 寺 譯 經 沙 門 良 賁,奉玄宗之詔所作。


五〇 一

五〇 四

五〇 四 五〇 四

一一

六 七

發大誓願第六

見 鍵

垂 椎

披 被

凱 弘 誓鎧 甲

使 矢石

魚 堅逾 鐵 石

矢 石 : 箭 和 石 頭, 都 是 古 時 的 武 器。

使

逾 : 越 過, 超 過。 堅 逾 鐵 石 : 比 鐵 石還要堅固,比喻堅定不可動搖。

鍵 椎 : 鐘 的 梵 語, 寺 院 為 報 時、 集 眾 所 敲 打 之 法 器。 在 印 度, 於 召 集 大 眾 時, 常 擊 木 製 之 鍵 椎。 如《 增 一 阿 含 經 》 載, 七 月 十 五 受 歲 日, 佛 告 阿 難, 於 露 地 速 擊 鍵 椎 以 召 集 大眾。在我國則代以銅鐘。

使

被:加衣於身而不束帶。通「披」。 鎧 甲 : 古 代 的 戰 服。 多 用 金 屬 片 綴 成,以扺禦兵器穿刺。

九九


行 四

七 八

生字注音

喫飯

擣染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頁 五〇 六

五〇 六

五〇 六 五〇 六

五〇 六

一〇〇

注 釋

擣 : 捶 打。 如, 擣 衣。 染 : 著 色 於 布帛等物體上。

浣:洗滌,洗濯。濯:洗滌,清洗。

浣浣

(又音)浣

鑊:古代烹煮食物的大鍋。

瓔 珞 : 以 珠 玉 綴 成 的 裝 飾 品, 也 作 「纓絡」。

喫:飲,食。同「吃」。

同音字 漢語拼音

嬰 洛

嬰 洛


五〇 七 五一一 五一三

五一三

三 三 四

發大誓願第六

技 香 華伎 樂

湧 涌 生諸果

瞻 旃 檀之香

射 沈麝

復 雖 熏馥

涌:同「湧」。

伎樂:俳優所奏的音樂。

麝 : 動 物 名。 形 似 鹿 而 小, 無 角, 尾 短, 善 跳 躍。 雄 麝 腹 部 有 香 囊, 能 分 泌 香 氣。 熏、 馥 : 皆 指 香 氣 濃 郁,久久不散。

旃檀:檀香。梵語音譯。

一〇一


一二

信 度嚩

鬻 香長者

生字注音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五一三

五一三

付 羅

一〇二

信度嚩 囉:兜率天香名。

同音字 漢語拼音 注 釋 鬻 : 賣。 鬻 香 長 者 :《 華 嚴 經 》 善 財 童 子 五 十 三 參 之 一, 又 稱 青 蓮 花 香 長 者, 代 表 十 迴 向 中 的 初 迴 向。 《 華 嚴 經 入 法 界 品 》 曰 :「 於 此 南 預 方 有 一 國 土, 名 為 廣 大。 有 鬻 香 長 者, 名 優 鉢 羅 華。」 善 財 童 子 至 廣 大 國, 參 訪 鬻 香 長 者, 長 者 為 他 解 說「調和一切香法」。 付 羅


節 維 摩詰

曩昔

五一四

一二

曩 五二三 牛毛

麟角

五 五

五二四 五二四

發大誓願第六

囊 (三聲)

維 摩 詰 : 佛 陀 之 在 家 弟 子, 乃 中 印 度 毘 舍 離 城 之 長 者。 雖 在 俗 塵, 然 精 通 大 乘 佛 教 教 義, 其 修 為 高 遠, 雖 出 家 弟 子 猶 有 不 能 及 者。 據《 維 摩 經 》 載, 彼 嘗 稱 病, 但 云 其 病 是 「 以 眾 生 病, 是 故 我 病 」, 待 佛 陀 令 文 殊 菩 薩 等 前 往 探 病, 彼 即 以 種 種 問 答, 揭 示 空、 無 相 等 大 乘 深 義。 曩昔:從前。

牛毛:比喻極多。

麟角:形容罕見的傑出人物或珍寶。

一〇三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生字注音

《必成正覺第七》 行

雨花

頁 五

五二五 隔歷不融

超踰

五二六

五二六

五二七

一〇四

注 釋

踰:越過,超過。同「逾」。

蜀 錦 : 四 川 所 出 產, 用 染 色 熟 絲 織 成的傳統絲織品。

隔:遮斷,阻塞。融:調和,和諧; 通達。

雨:降落,落下。

同音字 漢語拼音 遇

暑 謹


五三四 五三四 五三五 五三七 五三八

五 七 八 二 一二

必成正覺第七

明 盲冥

何 苦 果盍 止

易 幻翳

雍 暢 通 無壅

己 施給

施:給予。給:供應;賜予。

壅:堵住,阻塞不通。

幻 : 虛 假, 不 真 實 的。 翳 : 遮 蔽, 障蔽。

盍:何不。

盲 : 比 喻 不 明 事 理。 冥 : 愚 昧, 不 明事理。

一〇五


一四

詐 來親附

良賁 疏

生字注音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五三九

五三九

一〇六

詐 : 作 假, 偽 裝。 親 : 接 近。 附 : 靠近,親近。

同音字 漢語拼音 注 釋 良 賁 : 唐 代 僧。 河 中 虞 鄉( 山 西 虞 鄉 ) 人, 俗 姓 郭。 識 鑑 淵 曠, 風 表 峻 越, 學 通 內 外。 天 寶 八 年 登 壇 受 戒, 未 久, 住 持 長 安 青 龍 寺。 永 泰 元 年, 不 空 譯《 仁 王 般 若 經 》 時, 師 當 筆 受 兼 潤 文 之 職, 並 奉 敕 於 大 必 明 宮 南 桃 園 撰《 新 譯 仁 王 經 疏 》 三 卷, 以 所 住 寺 之 寺 名, 故 題 為《 青 龍 疏 》。 良 賁 疏 : 即《 青 龍 疏 》, 指《 新 譯 仁 王 經 疏 》, 凡 三 卷, 今 存 一 卷。 係 唐 代 青 龍 寺 譯 經 沙 門 良 賁,奉玄宗之詔所作。 乍


五四〇

五四〇 五四〇

五四〇

五四〇

二 二

必成正覺第七

聖 兵乘

記 (騎 也 )

涅 嚙

皇 惶懼

蓊 蓊

寓 鬱

矯 絞

聖 記

嚙:同「齧」。啃,咬。

聖 記

惶:恐懼,害怕。

乘 : 量 詞。 古 代 計 算 車 輛 的 單 位。 騎:乘馬作戰的士卒。

絞:扭擰,擠壓。

蓊鬱:草木茂盛的樣子。

蓊 玉

翁 (三聲)

一〇七


行 九 一二

五 九 一〇

生字注音

哲 輒

剖 剖出

髓 心髓

克 尅

歲 果遂

一〇八

尅 :能夠。

髓:比喻事物的精要部分。

輒:即,就。

踐:實行,履行。

注 釋

隨 (三聲)

遂:成功,成就。

同音字 漢語拼音

剖 : 分 析, 辨 明。( 又 音 ) 剖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頁 五四〇 五四三

五四四

五四四 五四四 五四四


五四五

五四五

五四五

一一

必成正覺第七

邀 要

銳 瑞

映 應時

湧 東涌

默 西沒

湧 默

湧 莫

要:求。瑞:吉祥的徵兆。

應時:即時,立刻。

涌 : 同「 湧 」。 沒 : 消 失, 隱 而 不 見。

一〇九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行 七 七

生字注音

但樂 憶 念

微 中子

夸克

浸微

《積功累德第八》 頁 五五三 五五四

五五五

五五五

五五六

樂:喜好。

一一〇

注 釋

微 中 子 : 一 種 輕 粒 子。 電 荷 為 零, 質 量 幾 乎 為 零, 穩 定。 分 為 電 子 微 中子、緲子微中子兩種。

夸克:目前粒子物理所能探索的物 質 最 小 結 構 之 一。 即 是 構 成 質 子 及 中子等的更基本的質點。

浸 : 漸 漸, 逐 漸。 浸 微 : 逐 漸 衰 微。

同音字 漢語拼音


一〇

玉 郁

細 滑 粗澀

五五六

迦 羅越問經

瑟 五五七 絲竹

飲 食肴

栴檀

五五七 五五七

五五七

積功累德第八

搖 善

搖 善

郁 迦 羅 越 問 經 :《 郁 迦 羅 越 問 菩 薩 行經》,西晉月支國三藏竺法護譯, 教 示 在 家 菩 薩 行 與 出 家 菩 薩 行, 是 瞭解中國早期大乘佛教思想的重要 經典。

細:精緻,精美。滑:不凝滯。粗: 不精緻,不細膩。澀:不滑潤。

絲竹:琴瑟與簫管等。泛指樂器。 栴檀:檀香。

肴:煮熟的魚肉等食物。 膳:飯食。

一一一


一〇

一二

罵詈

善 法鮮 淨

富 樂 安隱

生字注音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五六〇

五六一

五六二 五六三

同音字 漢語拼音

一一二

注 釋

鮮:潔。

涅 槃 : 大 般 涅 槃 的 略 稱, 梵 語 音 譯 作「 摩 訶 般 涅 槃 那 」, 指 大 滅 度、 大 圓 寂, 為 佛 完 全 解 脫 之 境 地。 據 《 天 台 四 教 儀 集 註 》 之 說, 大 者, 為 法 身 ; 滅 者, 為 解 脫 ; 度 者, 為 般 若, 即 三 德 祕 藏( 三 德 秘 密 理 藏)。 穩

罵詈:辱罵詛咒。

安 隱 : 安 穩, 身 安 心 穩。( 又 音 )

隱 隱


五六三

五六三

五六四

五六四 五六四

一一

一二

九 一一

積功累德第八

舌 阿闍 黎

紫 毀訾

瞻 旃 陀羅

赧 愧赧

促 蹴踏

舌 紫

瞻 難 (三聲)

阿 闍 黎 : 梵 語 音 譯, 意 譯 為 軌 範 師。 即 教 授 弟 子, 使 之 行 為 端 正 合 宜, 而 自 身 又 堪 為 弟 子 楷 模 之 師, 故又稱導師。

毀訾:詆毀中傷。

旃陀羅:印度社會階級種姓制度中, 居 於 首 陀 羅 階 級 之 下 位 者, 乃 最 下 級 之 種 族, 彼 等 專 事 獄 卒、 販 賣、 屠宰、漁獵等職。

愧赧:心感羞慚而面紅耳赤。 蹴:踏踩。

一一三


一 三 六

一〇

生字注音

勸諭

淤泥

忿恚

悲 心憐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五六五

五六五 五六五 五六五

五六五

同音字 漢語拼音

一一四

注 釋

恚:怨恨,憤怒。

淤泥:汙泥。

諭:告知,曉喻。

憐愍:哀憐同情。

嚬蹙:憂愁而皺眉的樣子。

頻 促

頻 促


五六六

五六六

一二

積功累德第八

千 謙

訓 遜

醒 省庵

謙遜:謙虛禮讓。

省 庵 : 清 代 淨 土 宗 僧, 蓮 宗 第 九 祖。江蘇常熟人,俗姓時。諱實賢, 字 思 齊, 號 省 庵。 世 代 習 儒, 夙 有 出 塵 之 志。 十 五 歲 出 家, 經 典 過 目 不 忘。 後 謁 禮 紹 曇, 聽 講 唯 識、 楞 嚴、 摩 訶 止 觀, 通 達 天 台、 法 相 等 學 說, 紹 曇 傳 為 靈 峰 派 四 世 天 台 正 宗。 更 於 真 寂 寺 掩 關 三 年, 晝 閱 三 藏, 夕 課 西 方 佛 名。 晚 年, 絕 諸 外 緣, 結 集 蓮 社, 專 修 淨 業, 人 皆 稱 為永明再來。

一一五


生字注音

虛偽

產 諂

屈 曲

佞 佞 阿

婀 魚

同音字 漢語拼音 未

寧 (四聲)

婀 魚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五六七

五六七

五六七

諛 奉承

一一六

注 釋

虛 偽 : 虛 假 不 真 實。 諂 : 奉 承, 巴 結。 曲 : 不 正、 偏 邪 的。( 又 音 )

偉 偉

佞:巧言善辯,諂媚。

阿 諛 : 阿 附 諂 諛。 阿 諛 奉 承 : 曲 意 奉承,討好他人。


五六九

五七〇

積功累德第八

帝 三諦 三 觀

題 堤

唐 塘

三 諦 : 諦 者, 諦 審 也。 謂 諦 審 一 切 法 即 空、 即 假、 即 中 ; 即 空 是 真 諦, 即 假 是 俗 諦, 即 中 是 中 諦。 此 三 隔 歷, 即 是 次 第 三 諦 ; 三 一 無 礙, 即 是 圓 融 三 諦。 三 觀 : 謂 天 台 智 者 大 師 所 立 也。 觀 即 照 了 之 義。 觀 達 一 念 之 心, 即 具 三 諦 之 法 也。 若 觀 心 空, 則 一 切 法 皆 空, 即 是 真 諦 ; 若 觀 心 假, 則 一 切 法 皆 假, 即 是 俗 諦 ; 若 觀 心 中, 則 一 切 法 皆 中, 即 是 中 諦。 此 之 三 觀, 全 由 性 發, 實 匪 非 ( 也 修 ) 成。 故 於 一 心,宛有三用,所謂一心三觀也。

滴 滴

堤 : 在 江、 河、 湖、 海 邊 修 築 的 防 水 建 築 物, 以 阻 止 水 患, 多 用 土 或 石修砌而成。塘:堤岸;水池。(又 音)堤

一一七


行 一一 一一

一四

一 二

生字注音

烈焰

戒鎧

戒 德鎧

梯橙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頁 五七一 五七一

五七一

五七二 五七二

同音字 漢語拼音

卅:三十。

一一八

注 釋

梯:木階,登高的器具或設備。橙: 同「凳」。凳:無靠背的坐具。

鎧:古代戰士所穿的護身鐵甲。

披 凱

烈焰:熾熱、猛烈的火焰。

被:加衣於身而不束帶。通「披」。 鎧:古代戰士所穿的護身鐵甲。


五七二 五七二

五七四

五七五 五七五

九 一〇

一一 一一

積功累德第八

謬 謬斥

尺 侈

聊 寂寥

況 虛曠

墩 語 實 行敦

賣 齒邁 財 盈

侈:誇大不實。

謬:亂,錯。

齒:年齡。邁:衰老。

敦:質樸,篤厚。

寂 寥 : 空 曠 高 遠。 曠 : 寬 廣, 空 闊。

一一九


行 一 二 六 五 一〇

生字注音

芬馥

栴檀

年耆

守 道 自恬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頁 五七六 五七六 五七六 五七七 五七七

一二〇

歟 : 置 於 句 末, 表 疑 問、 反 詰 等 語 氣。相當於「嗎」。

耆 : 本 指 六 十 歲 的 老 人, 後 為 對 老 人的通稱。

注 釋

同音字 漢語拼音

芬:香氣。馥:香味濃郁。

栴檀:檀香。

恬:清靜,淡泊。


五七七

一二

積功累德第八

沉 沈檀

設 龍麝 香

沈 : 沈 香, 係 採 自 熱 帶 所 產 瑞 香 科 常 綠 喬 木 之 天 然 香 料。 此 香 木 材 質 甚 重, 為 青 白 色。 其 木 朽 敗 或 伐 採 時, 由 中 心 木 質 部 分 滲 出 黑 色 樹 脂, 即 是 沈 香。 其 香 濃 郁, 木 心 堅 實, 入 水 必 沈, 故 稱 沈 水 香, 可 供 藥 用, 治 療 風 水 腫 毒。 麝 香 : 香 料 名, 乃 麝 腹 部 香 腺 之 分 泌 物, 為 三 十 二 味 香 藥 之 一。《 慧 琳 音 義 》 載 :「 麝 香, 獸 也, 似 六 而 處 深 山 險 徑 中。 雄 者, 口 有 牙, 臍 中 有 香;雌者,無牙亦無香。」

一二一


一〇

唐捐

繒蓋

生字注音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五七九

五八〇

一二二

注 釋

唐:虛,空。捐:棄。

幢 : 為 旗 之 一 種, 用 以 莊 嚴 佛 菩 薩 及道場。與一般所稱之「幡」、「旛」 無 何 區 別 ; 然 有 依 形 狀 作 區 別, 謂 圓 桶 狀 者 為 幢, 長 片 狀 者 為 幡。 繒 : 絹 帛, 絲 織 品 的 總 稱。 此 指 繒 蓋 : 即 以 絹 帛 製 造 之 大 蓋。 蓋, 原 為 印 度 作 為 防 日 遮 雨 之 器 物, 後 世 乃以圓筒形絲帛製品高懸於佛像頂 上, 或 懸 於 說 法 者 高 座 之 上, 而 成 為佛殿之莊嚴具。

同音字 漢語拼音

增 娟


羯磨

毘首

隨宜 說 法

生字注音

《圓滿成就第九》 頁 五八三

五八六

圓滿成就第九

同音字 漢語拼音 注 釋 宜 : 適 理。 見「 機 宜 」, 謂 眾 生 皆 有善根, 故若欲度化, 則隨應其 怡 機,而施之以適宜之教法。

毘 首 羯 磨 : 又 作 毘 守 羯 磨 天, 意 為 造 一 切 者。 此 天 住 於 三 十 三 天, 乃 帝 釋 天 之 臣, 司 掌 建 築 彫 刻 等。 據 《 大 乘 造 像 功 德 經 》 載, 佛 上 三 十 三 天 為 母 說 法 時, 毘 首 羯 磨 天 善 察 優 填 王 之 心 願, 為 之 造 立 佛 像。

一二三


一二

安隱

妄 心瀑 動

俱胝

生字注音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五八九

五九〇 五九一

瀑:迅疾的。

一二四

安隱:安穩。(又音)隱

隱 隱

同音字 漢語拼音 注 釋 俱 胝 : 意 譯 為 億, 乃 印 度 數 量 之 名。《 玄 應 音 義 》 卷 五 載, 俱 致, 或 稱 俱 胝, 即 中 土 所 稱 之「 千 萬」, 之 或「 億 」。 圓 測 之《 解 深 密 經 疏 》 卷 六 :「 俱 胝, 傳 釋 有 三, 一 者 十 萬,二者百萬,三者千萬。」


經 荊

及 棘

獨擅

五九二

力 瓦礫 一三

善 五九二

權巧

禮覲 聽 法

五九七

五九八

圓滿成就第九

力 善

荊棘:多刺的灌木。礫:小石頭。 擅:據有。

權 巧 : 見「 權 巧 方 便 」, 指 佛 以 方 便智施設三乘法門等;此方便智又 稱 權 智, 即 佛 為 引 導 眾 生, 而 施 以 籌謀假設之智。

覲:見,下見上。

一二五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行 五 三 一四 三

生字注音

一莖 草

寶筏

我儕

毫釐

卻坐

《皆願作佛第十》 頁 六〇 一 六〇 二 六〇 四 六〇 五

六〇 六

一二六

寶筏:比喻引導眾生渡過苦海到達 彼岸的佛法。

儕:同輩、同類的人。 我儕:同「吾儕」,我輩,我們。

毫釐:極微小的數量。

卻:退。

注 釋

同音字 漢語拼音

莖 : 植 物 的 主 榦。 一 莖 草 : 形 容 微 細 之 物, 又 作 一 枝 草。 一 莖 草 與 梵 剎 或 丈 六 金 身 並 舉 表 心 佛 不 二、 物 我一如之意。


生字注音

或 尺蠖

殘 蠶

簡 繭

福 自縛

簡 福

簡 福

一二七

己包裹於內。(又音)縛

付 付

蠶 繭 : 蠶 吐 絲 作 成 的 繭。 自 縛 : 自 我 綑 綁, 自 我 束 縛。 蠶 繭 自 縛 : 見 「 作 繭 自 縛 」, 蠶 吐 絲 結 繭, 將 自

同音字 漢語拼音 注 釋 尺 蠖 : 動 物 名。 尺 蠖 蛾 的 幼 蟲, 寄 生 於 樹 木 間, 以 枝 葉 花 果 為 食。 行 或 動 時 身 體 上 拱, 屈 伸 而 行, 似 人 以 手丈量距離,故稱為「尺蠖」。

《國界嚴淨第十一》 頁

六〇 九

六〇 九

國界嚴淨第十一


中國

喑啞

盲聾

冰 魚蟄 蟲

老厭 龍 鍾

生字注音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六一〇

六一一

六一一

六一一

煙 煙

一二八

喑:嗓啞不能出聲。

食, 稱 為「 蟄 」。( 又 音 ) 蟄

蟄 : 動 物 入 冬 藏 伏 土 中, 不 飲 不

(又音)厭

同音字 漢語拼音 注 釋 厭:見「厭厭」,虛弱生病的樣子。 龍 鍾 : 年 老 體 衰 行 動 不 便 的 樣 子。 驗

龍 因

中 國 : 相 對 於「 邊 地 」 而 言, 指 有 佛 法 的 國 土, 人 們 能 夠 見 聞 佛 法。 邊地則是指不能見聞佛法之邊隅之 地。


六一二

六一二

明 利黠 慧

鬱 單越

國界嚴淨第十一

鬱 單 越 : 即 北 俱 盧 洲, 意 譯 勝 處、 勝 生、 高 上。 乃 須 彌 四 洲 之 一。 據 《 俱 舍 論 》《 大 樓 炭 經 》 等 所 載, 北 俱 盧 洲 位 於 須 彌 山 北 之 鹹 海 中, 洲 形 正 方, 每 邊 各 長 二 千 由 旬, 狀 如 盒 蓋, 由 七 金 山 與 大 鐵 圍 山 所 圍 繞, 黃 金 為 地, 晝 夜 常 明。 其 地 具 有平等、寂靜、淨潔、無刺等四德。 彼 洲 人 民 生 活 平 等 安 樂, 無 所 繫 屬。 於 四 大 洲 中, 其 餘 三 大 洲 均 有 地 獄, 唯 獨 此 洲 無 之, 此 洲 為 四 洲 之最勝處。

明 : 聰 慧, 悟 性 很 高。 黠 : 聰 明, 機靈。

一二九


須彌

生字注音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六一五

一三〇

同音字 漢語拼音 注 釋 須 彌 : 譯 為 妙 高 山, 為 聳 立 於 一 小 世 界 中 央 之 高 山。 以 此 山 為 中 心, 周 圍 有 八 山、 八 海 環 繞, 而 形 成 一 世 界( 須 彌 世 界 )。 佛 教 宇 宙 觀 主 張, 宇 宙 係 由 無 數 個 世 界 所 構 成, 一 千 個 一 世 界 稱 為 一 小 千 世 界, 一 千 個 小 千 世 界 稱 為 一 中 千 世 界, 一 千 個 中 千 世 界 為 一 大 千 世 界, 合 小 千、 中 千、 大 千 總 稱 為 三 千 大 千 世 界, 此 即 一 佛 之 化 境。 每 一 世 界 最 下 層 係 一 層 氣, 稱 為 風 輪 ; 風 輪 之 上 為 一 層 水, 稱 為 水 輪 ; 水 輪 之 上 為 一 層 金, 或 謂 硬 石, 稱 為 金 輪 ; 金 輪 之 上 即 為 山、 海 洋、 大 洲 等所構成之大地;而須彌山即位於 此世界之中央。


六一五

六一六

六一六

國界嚴淨第十一

小世界

虎 琥

迫 珀

車 硨

渠 磲

小 世 界 : 謂 以 須 彌 山 為 中 心, 周 圍 環 繞 四 大 洲 及 九 山 八 海, 稱 為 一 小 世 界, 乃 自 色 界 之 初 禪 天 至 大 地 底 下 之 風 輪, 其 間 包 括 日、 月、 須 彌 山、 四 天 王、 三 十 三 天、 夜 摩 天、 兜 率 天、 樂 變 化 天、 他 化 自 在 天、 梵世天等。

琥 珀 : 古 代 松 柏 等 樹 脂 的 化 石。 為 淡 黃 色、 褐 色 或 赤 褐 色 的 半 透 明 固 體, 光 澤 美 麗, 質 脆, 燃 燒 時 有 香 氣。

硨 磲 : 佛 教 七 寶( 指 世 間 七 種 珍 貴 之 寶 ) 之 一, 又 作 車 渠。 是 稀 有 的 有 機 寶 石, 白 皙 如 玉, 是 海 洋 貝 殼 中 最 大 者。 硨 磲 一 名 始 於 漢 代, 因 外殼表面有一道道呈放射狀之溝槽, 其狀如古代車轍,故稱車渠。

一三一


一一

間錯

雜廁

比況

頗黎

生字注音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頁 六一六

六一六

六一七

六一八

耦:雙數。

廁 廁

一三二

廁:間雜。雜廁:雜錯,紛亂。間: 分 隔。 錯 : 相 互 交 錯。( 又 音 ) 廁

比況:與類似事例進行比照。

同音字 漢語拼音 注 釋 頗 黎 : 又 作 頗 胝 迦, 意 譯 作 水 精 ( 晶 ), 佛 教 七 寶 之 一, 指 赤、 白 坡 等之水晶。 曠

次 建


六一九

六一九

六二二

一〇

一一

國界嚴淨第十一

魔 魔

夜摩

抑:遏止,制止。

夜 摩 : 意 譯 為 善 時 分、 善 時、 善 分 等。 欲 界 六 天 之 第 三 天。 此 天 界 光 明 赫 奕, 無 晝 夜 之 分, 居 於 其 中, 時 時 刻 刻 受 不 可 思 議 之 歡 樂。 三 十 三 天 常 與 阿 修 羅 諍 鬥, 夜 摩 天 卻 遠 離 諍 鬥, 故 稱 離 諍 天。 得 生 此 天 之 眾 生, 乃 於 不 殺 生、 不 偷 盜、 不 邪 淫 等 樂 修 多 作, 又 自 能 持 戒, 教他持戒,修持自他利益者。

空居天

空 居 天 : 指 居 止 於 空 中 之「 天 」, 如 欲 界 六 天 中 之 夜 摩 天、 兜 率 天、 化 樂 天、 他 化 自 在 天, 及 色 界 諸 天。 相 對 於 此, 四 王 天、 忉 利 天 等,居止於須彌山,稱為地居天。

異 遮抑

一三三


生字注音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頁 管測 一隅 之 見

二 二

六二五 六二五

同音字 漢語拼音

一三四

注 釋

管 測 : 見「 管 窺 蠡 測 」, 指 用 管 窺 天,以蠡測海。比喻所見狹小。

一隅之見:比喻片面偏頗的見解。


生字注音

啟 稽首

福 繫縛

副 副

一三五

繫 縛 : 束 縛、 牽 掛。( 又 音 ) 縛

同音字 漢語拼音 注 釋 稽 首 : 為 佛 教 禮 法 之 一, 即 以 頭 著 地 之 禮。 我 國《 周 禮 》 所 載 之 九 拜 中, 稽 首 為 最 恭 敬 之 行 禮 法。 佛 教 啟 之 稽 首, 彎 背 曲 躬, 頭 面 著 地, 以 兩 掌 伸 向 被 禮 拜 者 之 雙 足, 故 又 稱 為接足禮。

《光明遍照第十二》 頁

六三〇

六三一

光明遍照第十二


一一

無 明闇

憬興

生字注音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六三一

六三二

一三六

同音字 漢語拼音 注 釋 憬 興 : 新 羅 僧, 熊 川 人, 俗 姓 水。 十 八 歲 出 家, 研 究 三 藏, 望 重 一 時。 文 武 王 臨 終 時, 遺 命 神 文 王 以 憬 興 為 國 師, 神 文 王 元 年 舉 為 國 警 老, 住 三 郎 寺, 專 事 著 述。 著 作 頗 多, 有《 大 涅 槃 經 疏 》《 大 乘 起 信 論問答》等三十多種。

無 明 : 為 煩 惱 之 別 稱。 不 如 實 知 見 之 意 ; 即 闇 昧 事 物, 不 通 達 真 理 與 不能明白理解事相或道理之精神狀 態。 亦 即 不 達、 不 解、 不 了, 而 以 愚 癡 為 其 自 相。 泛 指 無 智、 愚 昧, 特 指 不 解 佛 教 道 理 之 世 俗 認 識。 為 十 二 因 緣 之 一。 又 作 無 明 支。 闇 : 陰暗;昏昧,糊塗。


六三三

六三三

六三四 六三四

四 四

光明遍照第十二

慧 瞋恚

淒 慼心

霞 遐

背 被

穩 安隱 光

鐃 撓

慧 淒

慧 淒

恚:怨恨,憤怒。慼:憂傷,悲傷。

安隱:安穩。(又音)隱

霞 倍

撓:攪擾,阻擾。

遐:遠。被:及,達到。

隱 隱 鐃

一三七


一二

一一

一〇

靡不

茂活

蠕動

二曜

生字注音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六三四

六三四

六三四

六三四

徹暢

一三八

靡:無,不。徹:貫通。暢:通,通 達。

茂:繁盛,旺盛。

蠕 蠕

蠕 動 : 蟲 類 緩 慢 移 動。 此 處 指 爬 行 之蟲。(又音)蠕

同音字 漢語拼音 注 釋 二 曜 : 日 月。( 注 : 日、 月 及 金、 木、水、火、土七星稱為「七曜」, 藥 並以此代表一星期的星期日至星期 六。)

米 撤

米 撤


六三五

六三六 六三六 六三八

六 一一 九

光明遍照第十二

剁 測度

寺 俟

真 各臻 其 極

但 噉食

噉:同「啖」,吃。食:吃。

臻:至,及,達到。極:最高境界。

俟:等待。

測 度 : 料 想, 推 測。( 又 音 ) 度

奪 奪

一三九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行 一二

一二

生字注音

陶 家輪

一四〇

注 釋

陶 家 輪 : 製 陶 器 所 用 之 車 輪, 又 製 造陶器之人也。

擲 : 拋 投, 丟 扔。( 又 音 ) 擲

同音字 漢語拼音

《壽眾無量第十三》 頁 六四二

六四二


六四三

六四三 六四四

五 七

壽眾無量第十三

健 大 目犍 連

秀 星宿

孰 比 海孰 多

星宿:天空的列星。

孰:何。

大 目 犍 連 : 佛 陀 十 大 弟 子 之 一。 意 譯 天 抱。 被 譽 為 神 通 第 一。 為 古 代 印度摩揭陀國王舍城外拘律陀村 人, 婆 羅 門 種。 生 而 容 貌 端 正, 自 幼 即 與 舍 利 弗 交 情 甚 篤, 同 為 刪 闍 耶 外 道 之 弟 子, 各 領 徒 眾 二 百 五 十 人。 嘗 與 舍 利 弗 互 約, 先 得 悟 解 脫 者 必 以 相 告, 遂 共 競 精 進 修 行。 後 舍 利 弗 因 逢 佛 陀 弟 子 阿 說 示, 而 悟 諸 法 無 我 之 理, 並 告 目 犍 連, 目 犍 連 遂 率 弟 子 一 同 拜 謁 佛 陀, 蒙 其 教 化, 時 經 一 月, 證 得 阿 羅 漢 果。

犍犍 秀

(又音)犍

一四一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行 五 三 四

一一

生字注音

體 堅 色瑩

航 航

一四二

注 釋

徧 :同「遍」。

相值:整直而無雜亂。

瑩:透明光潔。

碧:青綠色的。

同音字 漢語拼音

《寶樹 國第十四》 頁 六四六 六四七 六四七

六四八

行 相值


六四九

六四九

六四九

六五〇

一三

寶樹徧國第十四

生 不 可勝 視

霞 目 不暇

己 給

胡 囫

倫 圇

賀 自 然 相和

胡 倫

勝 : 盡。 視 : 看。( 又 音 ) 勝

目 不 暇 給 : 暇, 空 閒。 給, 供 給。 目 不 暇 給 形 容 眼 前 美 好 事 物 太 多, 或 景 物 變 化 太 快, 眼 睛 來 不 及 觀 看。

囫圇:完整,整個。

和:聲音相應。

一四三


生字注音

變徵

變宮

徵羽

宮 商角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六五〇

六五〇

六五〇

決 止

同音字 漢語拼音 決 止

一四四

注 釋

宮 商 角 徵 羽 : 即「 五 音 」, 中 國 聲 樂所指的五個音階。

變 宮 : 七 音 之 一。 宮 的 變 聲, 聲 調 接 近 宮 聲 而 稍 高。 宋 代 常 借 用 閏 字 來 表 示 此 一 音 階, 故 也 稱 為「 閏 宮」。

變 徵 : 古 代 音 調 分 為 宮、 商、 角、 徵、 羽、 變 徵、 變 羽 七 音。 變 徵 是 高而悲壯的調子。


行 一

一〇

生字注音

敷榮

機宜

隋煬 帝

閑宴

嫌 嫌

注 釋

閑 : 空 暇 無 事。 通「 閒 」。 宴 : 安 逸,安閒。

一四五

敷:開,開顯。榮:繁盛明麗。

機 宜 : 謂 眾 生 皆 有 善 根, 故 若 欲 度 化, 則 隨 應 其 機, 而 施 之 以 適 宜 之 教法。

隋 煬 帝 : 帝 號。 隋 代 楊 廣 的 帝 號。 隋 文 帝 楊 堅 的 次 子。 荒 淫 奢 侈, 急 功 好 利, 慘 酷 猜 忌, 遠 征 高 麗, 開 鑿 運 河, 賦 役 繁 苛, 終 激 亂 敗 國, 為宇文化及弒於江都。諡煬。

同音字 漢語拼音

《菩提道場第十五》 頁 六五二

六五二

六五二

六五二

菩提道場第十五


行 一一

一一

一二

一一

生字注音

周匝

金 珠 鈴鐸

雲 聚 寶鏁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頁 六五二

六五二

六五二

六五三

磲柱

同音字 漢語拼音

一四六

注 釋

鏁 :同「鎖」。

鐸 : 樂 器 名。 一 種 大 鈴, 有 柄 有 舌, 振 舌 發 聲。 古 代 常 用 來 宣 布 政 教 法 令 或 示 警。 材 質 不 一。 如 : 「鈴鐸」、「木鐸」。

周匝:圍繞一周。

硨 磲 : 佛 教 七 寶( 指 世 間 七 種 珍 貴 之 寶 ) 之 一, 又 作 車 渠。 是 稀 有 的 有 機 寶 石, 白 皙 如 玉, 是 海 洋 貝 殼 中 最 大 者。 硨 磲 一 名 始 於 漢 代, 因 外殼表面有一道道呈放射狀之溝 槽,其狀如古代車轍,故稱車渠。


六五五

六五五

六五五

六五六

六五六

一三

一三

一二

菩提道場第十五

包 褒美

巒 鸞聲

運 音韻

條 克調

睹 覩

昏 惛

沉 沈

運 條

昏 沉

昏 沉

褒:稱揚,讚許。美:誇讚。褒美: 讚美。

覩 :同「睹」。睹:見。

音:聲音。韻:和諧的聲音。音 韻:聲韻。克:能。調:協調。

鸞 : 傳 說 中 的 一 種 神 鳥, 似 鳳 凰。 《 說 文 解 字. 鳥 部 》 :「 鸞, 赤 神 靈 之 精 也。 赤 色, 五 采, 雞 形, 鳴 中五音,頌聲作則至。」

惛:昏亂、糊塗不明。 沈:同「沉」。

一四七


行 三 六 六

生字注音

智冥 於 理

捨 離 言詮

益 彌著 明

以 此況 彼

標幟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頁 六五八 六五八 六五八

六五九

六五九

況:比擬,譬喻。

幟:記號,標記。

一四八

注 釋

同音字 漢語拼音

冥:暗合,默契。

言 : 話 語, 所 說 的 話。 詮 : 解 釋, 評 說 事 理。 言 詮 : 以 語 言 文 字 來 表 達 義 旨。 與「 依 言 」、「 依 詮 」 等 語 同 義。 馬 鳴 菩 薩《 大 乘 起 信 論 》 曰 :「 離 言 說 相, 離 名 字 相, 離 心 緣 相。」 指 明 不 要 執 著 言 語 文 字、 名詞術語、意識思惟分別等。

彌:更加。著:顯明。


六五九

六六一

菩提道場第十五

站 湛若

亭 渟海

缺 闕減

湛 : 清 澈, 清 楚。 渟 : 水 流 停 止 不 動。

闕:虧損,短少。

一四九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行 一 五

生字注音

欄檻

臺榭

樓觀

貫 貫

同音字 漢語拼音

《堂舍樓觀第十六》 頁 六六三 六六三

六六三

六六三

一五〇

注 釋 觀:高的樓臺。

臺 榭 : 臺, 方 形 且 高 的 建 築 物。 榭,臺上有屋。臺榭,亭臺樓榭。

欄楯:欄杆;縱曰欄,橫曰楯。

檻:欄杆。


府 不 假 斤斧

六 七

經行

六六三 六六三

一〇

六六四

六六五

布綃

六六五

堂舍樓觀第十六

假:借。斤斧:斧頭。

蚌 : 動 物 名。 體 軟 有 殼, 大 者 長 八九寸,能產珠,殼可製器。

經行:指在一定的場所中往復回旋 之 行 走。 通 常 在 食 後、 疲 倦 時, 或 坐 禪 昏 沈 瞌 睡 時, 即 起 而 經 行, 為 一種調劑身心之安靜散步。

綃 : 生 絲。 也 指 用 生 絲 織 成 的 絲 織 品。

禪 : 梵 語, 具 足 稱 禪 那。 意 譯 作 靜 慮( 止 他 想, 繫 念 專 注 一 境, 正 審 思 慮 )、 思 惟 修 習 等。 寂 靜 審 慮 之 意。 指 將 心 專 注 於 某 一 對 象, 極 寂 靜以詳密思惟之定慧均等之狀態。

一五一


一二

奇勛

阿鞞 跋 致

生字注音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六六七

六六七

一五二

勛 : 功 績, 功 勞。 奇 勛 : 卓 越 不 凡 的功績。

同音字 漢語拼音 注 釋 阿 鞞 跋 致 : 即「 阿 惟 越 致 」, 譯 為 不 退 轉, 是 菩 薩 階 位 之 名。 據《 彌 陀 要 解 》 云 :「 阿 鞞 跋 致, 此 云 不 皮 退。(一)位不退。入聖流,不墮凡 地。( 二 ) 行 不 退。 恆 度 生, 不 墮 二 乘 地。( 三 ) 念 不 退。 心 心 流 入 薩婆若海(如來智海)。」 勳


行 二 二 八

一一

生字注音

瓜蔞

旃檀

清 芬 芳馥

湛潔

注 釋

一五三

瓜 蔞 : 別 名 : 栝 樓、 糖 瓜 蔞、 簍 瓜。 栝 樓, 多 年 生 攀 緣 型 草 本 植 物。 喜 生 於 深 山 峻 岭、 荊 棘 叢 生 的 山 崖 石 縫 之 中。 其 果 實、 果 皮、 果 仁、根莖均為上好的中藥材。

旃檀:檀香。梵語音譯。

芬 : 香 氣。 芳 : 花 草 的 香 氣 ; 美 好 的。馥:香味濃郁。

湛:清澈。潔:乾淨,明亮。

同音字 漢語拼音

《泉池功德第十七》 頁 六七〇 六七〇 六七〇

六七〇

泉池功德第十七


生字注音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水精

未敷

摩華

一二

六七一

六七二

六七二

敷:開,展開。

一五四

鉢 曇 摩 華 : 紅 蓮 華, 為 西 方 極 樂 世 界七寶池的四色華之一。

同音字 漢語拼音 注 釋 水 精 : 梵 語 音 譯 頗 梨、 頗 致 迦, 又 作 白 珠、 水 晶。《 增 廣 本 草 綱 目 》 卷 八 舉 之, 以 其 晶 瑩 如 水, 堅 硬 如 玉,故又稱水玉。


六七二

六七二

六七三

六七三 六七三

一二

三 六

泉池功德第十七

耨 阿耨 達 池

印 覆蔭

亦 腰腋

警 欲 至頸 者

古 水穀 身

阿 耨 達 池 : 意 譯 清 涼 池、 無 熱 惱 池。 位 於 大 雪 山 之 北, 香 醉 山 以 南, 稱 為 無 熱 惱 池, 周 圍 凡 八 百 里, 以 金、 銀、 琉 璃、 頗 梨 等 四 寶 裝 飾 岸 邊, 其 池 金 沙 瀰 漫, 清 波 皎 鏡, 有 龍 王 居 之, 名 為 阿 耨 達, 池 中能出清冷之水。

覆:遮蓋,掩蔽。 蔭:庇護。同「廕」。

腋:肩膀和手臂交接之處。(又音)

腋 腋

頸:頭與軀幹相連的部位。

穀 : 糧 食 作 物 的 總 稱。 水 穀 身 : 依 飲水食穀以維身命。

一五五


行 七 一〇 六 一 一一 一一 一四

生字注音 洗濯

形骸

諦觀

水 波 相擊

徐廻

夫 道之極者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頁 六七三 六七四 六七五 六七六 六七八 六七八 六七九

一五六

形骸:身體。

徐 : 緩 慢。 廻 : 同「 迴 」。 徐 廻 : 緩慢地迴旋運轉。

夫 : 文 言 文 中 的 發 語 詞, 表 提 示 作 用。

注 釋

紹:接續,繼承。

同音字 漢語拼音

諦:諦審。觀:照了。

擊:打;碰。(又音)擊

雞 雞

濯:洗滌。洗濯:清洗。


六八〇

六八一

六八一 六八二

一三 二

千 遷 佛果

福 繫縛

霞 函 (匣 也 )

躡 解起行

泉池功德第十七

遷:晉升。

付 付

千 福

函 : 盒 子。 匣 : 收 藏 器 物 的 小 箱 子。

繫 縛 : 束 縛、 牽 掛。( 又 音 ) 縛

躡:踐,蹈。

一五七


三藐 三 菩 提

阿耨 多 羅

生字注音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六八二

六八三

同音字 漢語拼音

允 莫

一五八

注 釋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 覺。「阿耨多羅」意譯為「無上」, 「三藐三菩提」意譯為「正遍知」。 乃 佛 陀 所 覺 悟 之 智 慧 ; 含 有 平 等、 圓 滿 之 意。 以 其 所 悟 之 道 為 至 高, 故稱無上;以其道周遍而無所不包, 故 稱 正 遍 知。 大 乘 菩 薩 行 之 全 部 內 容,即在成就此種覺悟。

殞沒:死亡。


行 一一

生字注音

稿 形 容 枯槁

帶 不 相 及逮

稿

一五九

及 : 比 得 上。 逮 : 及, 趕 上, 達 到。

同音字 漢語拼音 注 釋 形 容 : 容 顏, 容 貌。 枯 : 憔 悴, 瘦 瘠。 枯 槁 : 乾 癟 枯 瘦 的。 形 容 枯 稿 槁:身形憔悴、乾瘦。

《超世希有第十八》 頁 六八六

六八八

超世希有第十八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生字注音

翻 幡蓋

撥 鉢 多羅

一六〇

同音字 漢語拼音 注 釋 幡 : 又 作 旛。 乃 旌 旗 之 總 稱。 原 為 武 人 在 戰 場 上 用 以 統 領 軍 旅、 顯 揚 軍 威 之 物, 佛 教 則 取 之 以 顯 示 佛 菩 薩 降 魔 之 威 德, 與「 幢 」 同 為 佛 菩 翻 薩 之 莊 嚴 供 具。 蓋 : 寶 蓋, 係 傘 之 美 稱, 即 指 七 寶 嚴 飾 之 天 蓋。 懸 於 佛 菩 薩 或 戒 師 等 之 高 座 上, 作 為 莊 嚴具。

《受用具足第十九》 頁

六九二

六九三

鉢 多 羅 : 梵 語 音 譯, 略 云「 鉢 」。 比 丘 六 物 之 一, 飯 器 也。 有 泥 鐵 之 二 種, 譯 曰 應 器, 又 曰 應 量 器, 以 體 色 量 三 者 皆 應 法 故 也, 又 以 賢 聖 應受人之供養者用之也。


六九三 六九三 六九三 六九四 六九五 六九六

五 六 九 九 一〇 三

連綴

校飾

食訖

自恣

盛 飯食

受用具足第十九

連綴:連接,聯結。

校飾:相交裝飾。

自恣:隨意。

盛:用容器裝東西。

訖:終止,斷絕。

羹:用菜等芶芡煮成的濃湯。

一六一


生字注音

屋檐

樓觀

晃曜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六九六

六九七

六九七

同音字 漢語拼音

一六二

注 釋

晃:光。曜:照耀。

觀 : 高 的 樓 臺。 欄 楯 : 欄 杆 ; 縱 曰 欄,橫曰楯。

檐 : 同「 簷 」。 屋 檐 : 中 國 舊 式 建 築 中, 屋 頂 兩 面 延 伸 出 來 略 往 下 垂 的部分。


六九七 六九八

五 五

受用具足第十九

設 攝 於方

穩 清 淨 安隱

安隱:安穩。(又音)隱

攝:維持,保持。

隱 隱

一六三


五濁

生字注音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六九八

一六四

同音字 漢語拼音 注 釋 五 濁 : 又 作 五 滓, 指 減 劫 中 所 起 之 五 種 滓 濁 : 一、 眾 生 濁 : 謂 眾 生 多 諸 弊 惡, 不 孝 敬 父 母 尊 長, 不 畏 惡 業 果 報, 不 作 功 德, 不 修 齋 法。 二、 見 濁 : 謂 正 法 已 滅, 像 法 漸 起, 邪 法 轉 生, 邪 見 增 盛, 不 修 善 道。 三、 煩 惱 濁 : 謂 眾 生 多 諸 愛 欲、 慳 貪、 鬥 諍、 諂 曲、 虛 誑, 攝 受 邪 法, 惱 亂 心 神。 四、 命 濁 : 謂 琢 往 古 世 時, 人 壽 八 萬 四 千 歲, 今 時 人 壽 轉 減, 百 歲 者 稀。 以 惡 業 增 故, 壽 數 短 促。 五、 劫 濁 : 劫, 梵 語 具 云 劫 波, 華 言 分 別 時 節。 謂 減 劫 中, 人 壽 減 至 三 十 歲 時, 饑 饉 災 起。 減 至 二 十 歲 時, 疾 疫 災 起。 減 至 一 十 歲 時, 刀 兵 災 起。 世 界 眾 生,無不被害。


行 三

八 一一

生字注音

塵勞 簡 愛染香

機括

孔竅

靈籟

賴 賴

籟 : 本 指 從 孔 竅 中 所 發 出 的 聲 音, 後泛指一切的聲音。

注 釋

俏 刮

簡 : 省 略, 減 省。 簡 愛 染 香 : 使 人 離愛染之香。

塵 勞 : 煩 惱 之 異 稱。 因 煩 惱 能 染 污 心,猶如塵垢之使身心勞憊。

(又音)括 晨

一六五

括括

孔 竅 : 孔 穴。 人 體 的 眼 耳 鼻 口 等 孔 穴。 機 括 : 弩 上 控 制 箭 矢 發 射 的 機 件。 泛 指 機 械 發 動、 開 啟 的 部 分。

同音字 漢語拼音

《德風華雨第二十》 頁 七〇〇

七〇〇

七〇 一 七〇 一

德風華雨第二十


行 一

一一

生字注音

分際

新華

更雨

下沈

白疊 花

兜 羅緜

綿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頁 七〇 三

七〇 三

七〇 四

七〇 四

七〇 五

綿

同音字 漢語拼音 綿

碟 晨

遇 花

一六六

注 釋

緜 :同「綿」。兜羅緜 :意譯綿、 細綿。乃總稱草木所生之花絮。

白 疊 : 亞 洲 棉, 俗 稱「 中 棉 」, 原 產 於 印 度, 後 經 東 南 亞 傳 入 中 國 華 南 地 區。 據《 後 漢 書 》 記 載, 棉 布 也稱為白疊布,或白疊花布。 沈:同「沉」。

雨 : 降 落, 落 下。 華 : 植 物 的 花 朵。同「花」。

分際:分別的界限。


七〇 五

七〇 五

德風華雨第二十

樹 天曙

窮 瓊林 窮

曙 : 天 剛 亮, 破 曉 時 分。( 又 音 )

屬 屬 曙

瓊 林 : 樹 枝 因 披 雪 而 晶 瑩 潔 白, 如 玉樹一般,故稱為「瓊林」。

一六七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由旬

生字注音

《寶蓮佛光第二十一》 頁

七〇 八

一六八

同音字 漢語拼音 注 釋 由 旬 : 又 名 踰 繕 那, 為 印 度 計 算 里 程之單位。其梵語乃「附軛」之義, 即 指 公 牛 掛 軛 行 走 一 日 之 旅 程。 據 《 大 唐 西 域 記 》 載, 舊 傳 之 一 由 旬 循 可 換 算 為 四 十 里, 印 度 之 國 俗 為 三 十 里, 佛 教 為 十 六 里 ;《 慧 苑 音 義》載為十六或十七餘里。


行 三 四 八

生字注音

以 理揆 之

住著 家 室

昏闇

逆 藥

注 釋 闇:暗,陰暗。

一六九

匿:隱藏。曜:日光、光芒。

揆:揣測,審度。

著:執著,著相。

同音字 漢語拼音

《決證極果第二十二》 頁 七一二 七一二 七一二

七一三

決證極果第二十二


行 八

生字注音

遷逝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頁 七一三

七一五

一七〇

注 釋

鵠 : 箭 靶 的 中 心 目 標。 的 : 箭 靶 的 中心。鵠的:目標,目的。

遷 : 改 變, 轉 移。 逝 : 往, 過 去, 去而不返。

同音字 漢語拼音 千

古 帝

古 帝


生字注音

渠 蘧 庵師

同音字 漢語拼音 注 釋 蘧 庵 : 明 代 天 台 宗 僧, 姑 蘇 吳 縣 江 (蘇 人 ) 。字啟宗,號蘧庵。著有 渠 《淨土指歸集》二卷、《阿彌陀經略 解》《金剛經略解》。

《十方佛讚第二十三》 頁

七一九

墩 敦

面門:面部,臉部。

諦:詳審,細察。

敦:督理。

七 面門

七二〇 一〇

七二〇

髮際:髮間。

髮際

帝 審諦

一〇 一四

一七一

七二〇 七二〇

十方佛讚第二十三


生字注音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頁 一

七二一 宗歸

勝鬘

一〇

七二二

七二二 寶窟

一七二

注 釋

楷:法式,模範。

宗:根本,主旨。歸:趨向。

鬘 : 以 線 貫 穿 成 的 環 狀 物, 用 來 裝 飾 頭 部 或 身 體。 如 以 花 串 成 的 稱 「 花 鬘 」。 勝 鬘 寶 窟 : 凡 六 卷, 又 作《 勝 鬘 經 寶 窟 》, 隋 代 吉 藏 撰, 約 成 書 於 開 皇 十 八 年 前 後。 係《 勝 鬘經》注疏中最詳盡之作。

同音字 漢語拼音


七二三

七二三

教詔

高 齊 大行 和 尚

十方佛讚第二十三

大 行 和 尚 : 唐 代 僧。 齊 州( 山 東 歷 城 ) 人。 姓 氏 不 詳。 又 稱 妙 行。 乾 符 年 間, 盜 賊 寇 掠, 民 不 得 安 業, 師 乃 入 泰 山, 結 草 為 衣, 採 樹 為 食, 專 行 法 華、 普 賢 懺 法, 如 是 三 年, 感 得 普 賢 現 身, 由 是 益 加 策 勵, 篤 念 如 來 之 法, 朝 暮 激 切, 至 忘 飲 食。 其 後, 忽 感 幻 身 無 常, 慮 來 世 之 受 生, 信 手 取 卷, 得《 阿 彌 陀 經 》, 日 夜 誦 持, 至 三 七 日 之 夜 半, 見 琉 璃 地 之 瑩 淨 現 前, 心 眼 更 為 洞 明, 感 見 阿 彌 陀 佛 及 觀 音、 勢 至 等 無 數 之 化 佛。 其 後 乃 專 以 念 佛 教化道俗,遠近風從。

詔:告誡,教導。

一七三


一四

策發

閻浮

生字注音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七二三

七二三

七二四

不 多贅

一七四

茲 : 此。 贅 : 多 餘, 沒 有 用 處。 此 地 指「 贅 言 」, 即( 說 ) 多 餘 的 言 詞。

策:督促,勉勵。

同音字 漢語拼音 注 釋 閻 浮 : 即 閻 浮 提, 四 大 部 洲 之 一。 閻 浮, 乃 樹 之 名 ; 提, 洲 之 意。 乃 盛 產 閻 浮 樹 之 國 土。 此 洲 為 須 彌 山 延 四 大 洲 之 南 洲, 故 又 稱 南 閻 浮 提、 南贍部洲。


七二四

七二五 七二六

七二七

一四

三 一一

蛇足

歇 蛇蝎

勳 功勛

福 無縛 無 脫

十方佛讚第二十三

蛇 足 : 比 喻 多 餘 無 用。 畫 蛇 添 足 : 戰國時有楚人以比賽畫蛇決定誰可 以 喝 酒, 有 人 畫 好 後 又 添 畫 四 隻 腳, 此 時 第 二 個 人 也 已 畫 成, 第 一 個人則因為多畫了根本不存在的蛇 足, 反 而 失 去 本 已 贏 得 的 酒。 典 出 《 戰 國 策. 齊 策 二 》。 後 比 喻 多 此 一舉而於事無補。

蝎 : 同「 蠍 」。 蛇 蠍 : 比 喻 極 為 狠 毒可怕。

勛:功績,功勞。

縛 : 束, 拘 束, 約 束。( 又 音 ) 縛

付 付

一七五


芥子

生字注音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七二七

一七六

同音字 漢語拼音 注 釋 芥 子 : 原 係 芥 菜 之 種 子, 顏 色 有 白、 黃、 赤、 青、 黑 之 分, 體 積 微 介 小, 故 於 佛 教 經 典 中 屢 用 以 比 喻 極 小之物。


生字注音 我儕

注 釋

儕:同輩、同類的人。 我儕:同「吾儕」,我輩,我們。

弛 緩 : 鬆 弛 緩 和。( 又 音 ) 弛

同音字 漢語拼音

《三輩往生第二十四》 頁 七

弛緩

七二八

一一

史 七二八

驢年

一七七

剋 實 : 又 作 克 實。 得 實 義 也, 取 實 體也。

驢 年 : 十 二 生 肖 配 十 二 支 之 年, 其 中 並 不 包 括 驢 年, 故 用 以 表 示 茫 茫 無期或絕無其時。

標舉:揭示,列舉。

剋 實而論

標舉

一二

二 一

七二八

七二九 七三〇

三輩往生第二十四


生字注音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頁 不容或疑

逕登

極 其 優降

一三

七三〇

七三〇

七三二

七三三

一七八

注 釋

或 : 泛 指 人 或 事 物。 相 當 於「 有 人」、「有的」。

極 : 窮 盡, 達 到 最 高 點。 優 : 好 的, 上 等 的。 降 : 從 上 落 下。 此 地 「 優 」 是 指 上 品 上 生 ;「 降 」 是 指 五逆惡人,下品往生。

音)累

累 累

垢 : 骯 髒 的 東 西。 累 : 連 累, 妨 礙, 煩 勞。 垢 累 : 玷 污 連 累。( 又

逕:直接。

同音字 漢語拼音

醬 徑

購 雷

購 雷


七三三

七三三

七三四

一四

一四

韻 玄惲

不贅

海 中汎 舟

三輩往生第二十四

玄惲:道世法師,唐代僧。京兆(西 安)人,俗姓韓。字玄惲,因避太宗 諱, 以 字 行 世。 十 二 歲, 入 青 龍 寺 出 家, 深 研 律 學, 博 通 敏 記, 尤 善 辭 章。 高 宗 顯 慶 年 中, 皇 太 子 詔 住 京 師 西 明 寺。 師 學 識 博 洽, 與 道 宣 共 揚 律 學, 移 風 化 俗, 嚴 持 淨 戒, 著述是務。

汎:漂浮。通「泛」。

茲 : 此。 贅 : 多 餘, 沒 有 用 處。 此 地 指「 贅 言 」, 即( 說 ) 多 餘 的 言 詞。

一七九


緇素

逮 無生忍

生字注音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七三五

七三六

七三六

滋 醫

揖:拱手行禮。

一八〇

理,以住不退轉地。 緇 : 黑 色, 指 僧 侶。 素 : 白 色, 指 白 衣。 白 衣 : 佛 教 對 在 家 人 的 稱呼。

同音字 漢語拼音 注 釋 逮 : 及, 達 到。 無 生 忍 : 無 生 法 忍, 謂 觀 諸 法 無 生 無 滅 之 理 而 諦 認 之, 安 住 且 不 動 心。 為 三 忍 之 一, 帶 《 仁 王 經 》 所 說 五 忍 之 第 四。 即 聲 聞於入見道位時見四諦之理;菩薩 則於入初地時諦認諸法無生無滅之


七三六

七三六

七三八

七三八

噶 噶 居派

塑 金粟 如 來

義 佚失

清 傾 無始

輪 生 死 有淪

三輩往生第二十四

嘎 (二聲)

噶 居 派 : 即 噶 舉 派, 藏 傳 佛 教 重 要 宗 派 之 一, 俗 稱 白 教。 藏 語「 噶 」 指 口,「 舉 」 是 傳 的 意 思。 噶 舉 派 是 由 馬 爾 巴 譯 師 創 立, 承 傳 至 今, 是西藏最早實行活佛轉世制度的派 別, 重 視 刻 苦 的 修 行。 密 勒 日 巴 尊 者即是此派的高僧。

金 粟 如 來 : 過 去 佛 之 名, 指 維 摩 居 士 之 前 身。 隋 吉 藏《 維 摩 經 義 疏》: 「有人言:文殊師利本是龍種上尊 佛,淨名即是金粟如來。」 佚失:散失。

傾:壓倒,勝過。淪:陷入,流落。 生 死 有 淪 : 指 六 道 輪 迴, 六 道 輪 迴 十生死大海,輪轉其中無由得出。

一八一


行 一〇

生字注音

唐捐

遠詣 佛 果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頁 七三八 五

迥 出凡情

七三九 七

炯 七四〇 玄關

被縛

析 骨為筆

西

一〇

七四一 七四一

七四三

一八二

唐:虛,空。捐:棄。

詣:到,前往。

注 釋

同音字 漢語拼音

付 付

縛 : 束, 拘 束, 約 束。( 又 音 ) 縛

析:剖開,劈開。

玄關:通往妙道玄旨的門徑或關卡。

迥:遠,遼遠。

西

西


七四五

七四五

七四六

一四

慶 罄 無不盡

罄:盡。

牛 頭栴 檀

牛 頭 栴 檀 : 檀 香 木 之 一, 乃 栴 檀 中 之 最 具 香 氣 者。 產 於 印 度, 為 常 綠 樹, 幹 高 約 零 點 九 公 尺, 其 材 芳 香, 呈 灰 黃 色, 或 赤 銅 色, 可 用 以 雕 刻, 或 與 根 研 為 粉 末, 以 供 焚 香, 或 製 香 油。 昔 時 優 填 王 曾 命 人 以此木雕刻佛像,迄今著名。 詹

伊蘭林

一八三

伊 蘭 : 又 作 伊 那 拔 羅 樹。 意 譯 為 極 臭 木。 屬 蓖 麻 類, 有 惡 臭, 與 栴 檀 之 香 氣 適 反, 其 種 子 可 提 煉 蓖 麻 油。 經 論 中 多 以 伊 蘭 比 喻 煩 惱, 而 以栴檀之妙香此喻菩提。

三輩往生第二十四


一〇 八

生字注音

摒除

諷誦

華果

噉其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七四六

七四六

七四七 七四八

同音字 漢語拼音

一八四

注 釋

傍:側,邊。通「旁」。

摒除:排除。

噉 : 同「 啖 」, 吃。 華 : 植 物 的 花 朵。同「花」。

覂 覂

諷 : 誦 讀。 諷 誦 : 背 誦 而 熟 記 之。 (又音)諷


七四八

七四九 七四九 七五三 七五四 七五七

一二

二 一二 一〇 六 六

結壇

博 泊然

皇 不遑

驕 憍慢

朽 一宿

諱言

三輩往生第二十四

諱言:有所忌諱而不敢明說。

宿:夜晚。

憍:驕傲。

遑:閒暇。

泊:恬靜,淡默。

結 : 結 界, 指 依 作 法 而 區 劃 一 定 之 地。 壇 : 梵 語 曼 荼 羅, 意 思 是 道 場, 即 密 宗 所 說 的 壇 城, 乃 修 學 之 場 所。 結 壇 : 指 淨 壇 結 界, 閉 關 修 行。

一八五


生字注音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悉檀四益

一一

七五七

七五七 七五七

一八六

潛:深藏,隱藏。

儻:如果,倘若。同「倘」。

同音字 漢語拼音 注 釋 悉 檀 : 即 四 悉 檀, 佛 之 說 法 不 出 四 悉 檀 也。 悉 檀 者, 古 師 一 譯 為 「 成 」。 謂 以 此 四 法 成 就 眾 生 之 佛 道,故名。南岳解悉為漢語「普遍」 之 義, 檀 為 梵 言「 檀 那 」 之 略, 是 「 施 」 之 義。 佛 以 此 四 法 普 施 眾 生, 故 云 悉 檀。 天 台 隨 於 南 岳, 愚 案 悉 檀 與 新 譯 之 悉 曇 同,「 成 就 」 之 義 也。 四 悉 檀 包 括 : 一、 世 界 悉 檀 ; 二、 各 各 為 人 悉 檀 ; 三、 對 治 悉檀;四、第一義悉檀。


屋蔀

部 七五八 任運

騁馳

昏穉 未 開

一〇

一〇

七五八 七五八 七五八

七五八

三輩往生第二十四

蔀:用來遮蔽光線的東西。

穉 :稚。

騁:直馳,奔跑。

任 運 : 猶 言 自 然, 任 法 之 自 運 動, 而不加人之造作之義也。

耽:沉迷。著:執著,貪著。

丹 琢

丹 琢

一八七


一一

一一

撥因果

豁 達空

生字注音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七五八

七五八

一八八

同音字 漢語拼音 注 釋 豁 達 : 通 達。 空 : 空 性, 梵 語 音 譯 作 舜 若 多。 指 空 之 自 性、 空 之 真 理, 乃 真 如 之 異 名。 依 唯 識 家 之 說, 真 如 為 遠 離 我、 法 二 執 之 實 獲 體, 故 修 空 觀 而 離 我、 法 二 執 之 處, 真 如 實 體 即 躍 然 而 現, 亦 即 依 空 而 顯 明 實 性, 非 謂 真 如 之 體 為 空。

撥 因 果 : 即 撥 無 因 果。 撥 者, 絕 也, 除 也, 除 遣 為 無 其 事, 謂 之 撥 無。 撥 無 因 果 者, 否 定 因 果 之 道 理 也,是五見中之邪見也。


七五八

七五九

一一

蟒 莽

蟒 莽

宕 蕩

宕 蕩

寺 飯食 沙 門

三輩往生第二十四

莽 : 粗 率, 冒 失 的。 蕩 : 放 縱 不 受 拘束。

沙 門 : 為 出 家 者 之 總 稱, 通 於 內、 外 二 道。 亦 即 指 剃 除 鬚 髮, 止 息 諸 惡, 善 調 身 心, 勤 行 諸 善, 期 以 行 趣涅槃之出家修道者。

一八九


一〇

一〇

窣 堵波

隨 己堪 能

懸繒 燃 燈

生字注音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七五九

七五九

七六〇

一九〇

堪 : 勝 任, 承 受。 能 : 能 力, 才 幹。

同音字 漢語拼音 注 釋 繒 : 絹 帛, 絲 織 品 的 總 稱。 此 指 繒 蓋 : 即 以 絹 帛 製 造 之 大 蓋。 蓋, 原 為 印 度 作 為 防 日 遮 雨 之 器 物, 後 世 增 乃以圓筒形絲帛製品高懸於佛像頂 上, 或 懸 於 說 法 者 高 座 之 上, 而 成 為佛殿之莊嚴具。

蘇 蘇

窣堵波:梵語音譯,譯為「塔婆」, 意 思 是 墳 塚, 乃 源 於 印 度 的 一 種 塔 的 形 式, 是 為 供 奉 佛 陀 涅 槃 後 留 下 的舍利的建築。(又音)窣


七六〇

七六〇 七六一

七六一

七六一

一二

一二 三

坡 頗梨

樒 :香木。

頗梨:梵語音譯,又作白珠、水晶、 水精。《增廣本草綱目》卷八舉之, 以 其 晶 瑩 如 水, 堅 硬 如 玉, 故 又 稱 水玉。

密 木樒

:大麥。

一九一

謇 : 口 吃, 說 話 不 順 利。 訥 : 言 語 遲鈍。謇訥:不善言辭。

妾妾

怯 弱 : 薄 弱, 瘦 弱。( 又 音 ) 怯

曠 確

簡 呢 (四聲)

身 心怯 弱

三輩往生第二十四


生字注音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行 覆蔭

頁 一二

七六一

中國

結跏

七六二

七六二

趺坐

同音字 漢語拼音 印

加 膚

一九二

注 釋

覆:遮蓋,掩蔽。蔭:遮蔽。

中 國 : 相 對 於「 邊 地 」 而 言, 指 有 佛 法 的 國 土, 人 們 能 夠 見 聞 佛 法。 邊地則是指不能見聞佛法之邊隅之 地。

跏 趺 : 盤 足 而 坐, 腳 背 放 在 股 上。 即打坐的坐姿。


七六二

七六二

七六二 七六九

一二

一四 三

皮 阿鞞 跋 致

前 那乾

開敷

訶 羅國

三輩往生第二十四

敷:展開。

將:率領。

阿 鞞 跋 致 : 即「 阿 惟 越 致 」, 譯 為 不 退 轉, 是 菩 薩 階 位 之 名。 據《 彌 陀 要 解 》 云 :「 阿 鞞 跋 致, 此 云 不 退。(一)位不退。入聖流,不墮凡 地。( 二 ) 行 不 退。 恆 度 生, 不 墮 二 乘 地。( 三 ) 念 不 退。 心 心 流 入 薩婆若海(如來智海)。」

那 乾 訶 羅 國 : 印 度 古 國 名。 城 東 二 里 處 有 阿 育 王 所 建 之 塔, 高 三 百 餘 尺, 據 傳 為 釋 尊 因 位 時, 由 燃 燈 佛 授 記 之 處。 城 東 南 有 醯 羅 城, 城 中 有七寶塔,供奉佛陀之頂骨。

一九三


行 八 二 八 一三

生字注音

冥契

逕指

鞫 其根源

精蘊

宛現

層 次宛 然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頁 七七〇 七七一 七七一 七七四

七七五

七七六

一九四

冥:暗合,默契。 契:投合,切合。

蘊:事理精奧之處。

宛:彷彿,好像。

注 釋

同音字 漢語拼音

逕:直接。

鞫 : 審 判, 訊 問。( 又 音 ) 鞫

宛 : 彷 彿, 好 像。 宛 然 : 相 似, 彷 彿。


七七六

七七六

七七六 七七七 七七八

一三

一三

一三 一 三

由 良繇

懺 懺摩

樹 庶

千 愆

真 何 能臻 此

三輩往生第二十四

繇:通「由」。

庶:相近,差不多。

愆:過失,罪過。

臻:至,及,達到。

懺 摩 : 梵 語 音 譯, 意 譯 悔、 忍 恕。 謂 乞 請 他 人 忍 恕 自 己 之 罪 過。 見 「 懺 悔 」, 懺 悔, 謂 悔 謝 罪 過 以 請 求 諒 解。 懺, 即 懺 摩 之 略 譯, 乃 「 忍 」 之 義, 即 請 求 他 人 忍 罪 ; 悔, 為 追 悔、 悔 過 之 義, 即 追 悔 過 去 之 罪, 而 於 佛、 菩 薩、 師 長、 大 眾面前告白道歉;期達滅罪之目 的。

一九五


行 有後心

生字注音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七七九

建 有間 心

無後心

建 迭 相開曉

聲聲相次

七七九 無間 心 七七九 九

疊 七七九

一九六

迭:交替,輪流。曉:知道,明白。

無 後 心 : 更 無 有 餘 生 之 心。 無 間 心 : 相 續 不 斷 的 心, 臨 終 念 佛, 句 句相續,沒有缺少,沒有間斷。

同音字 漢語拼音 注 釋 有 後 心 : 生 滅 心, 此 生 造 作 因, 來 世 有 果 報。 造 作 惡 因, 將 來 有 惡 報 ; 修 善 積 德, 將 來 有 善 報。 有 間 心 : 間 是 間 隔, 因 果 異 熟, 現 在 造 因, 遇 緣 成 熟, 果 報 即 現 前。 因 和 建 果 之 中 有 間 隔, 有 現 前、 來 世 或 是 後世得果報。

次 : 在 前 項 之 後。 聲 聲 相 次 : 念 佛 聲一句接著一句。


七七九

一三

速 夙

絞 僥

幸 誑語

一三

不雜結使

七七九

倖 七八〇

七八二

三輩往生第二十四

夙:舊的,以前的。

僥倖:意外成功。

誑:說謊,欺騙。

結 使 : 結 與 使 都 是 煩 惱 的 別 名, 煩 惱 能 繫 縛 身 心, 結 成 苦 果, 故 稱 為 結 ; 能 使 眾 生 沉 溺 於 生 死 苦 海, 故 又名為使。

一九七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行 一〇

生字注音

偉 經緯

一九八

不:表示疑問、未定。同「否」。

涵:包容,容納。攝:輔佐,幫助。

津濟:救助,接濟。

同音字 漢語拼音 注 釋 經 : 織 布 機 或 編 織 物 上 的 直 線。 偉 緯:織布時用梭穿織的橫紗或編織 物的橫線。經緯:經線與緯線。

《往生正因第二十五》 頁 七八六

函 涵攝 汝 今 知不

一〇 五 津濟

七八六 七八七 七

缶 七八八


七九二

七九二 七九二 七九二

七九二

七 九 九

一一

啟 綺語

勒 利樂

狂 虛 言誑 他

綺 側乖理

往生正因第二十五

利樂:得到利益與安樂。

啟 勒

虛:不真實的。誑:欺騙。

綺 語 : 十 惡 之 一, 又 作 雜 穢 語、 無 義 語。 指 花 言 巧 語, 及 一 切 淫 意 不 正 之 言 詞, 凡 是 令 人 起 邪 思 之 言 語 皆是綺語。

搆 : 引 起, 造 成。 同「 構 」。 鬪 : 同「鬥」。相爭。

綺 : 華 麗, 美 麗。 側 : 不 正。 乖 : 違背,不合。 啟

構 鬥

構 鬥

一九九


生字注音

同音字 漢語拼音

丹 琢

鐵 (四聲)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頁 撥正因果

慳惜

貪餮

僻 信邪心

一三

一一

一三

七九二 七九二

七九六

七九七

二〇〇

注 釋

撥正因果:相信有因果報應。

僻 : 邪 惡 不 正 的。 僻 信 邪 心 : 有 偏 見、邪見,心行邪而不正。

餮:貪食。慳:吝嗇;吝惜財法。

耽:沉迷。著:執著,貪著。


行 一〇

一 三

生字注音

各齎 天 妙 華

化益

蒞 會聞法

同音字 漢語拼音

《禮供聽法第二十六》 頁 八〇 一

八〇 二

八〇 三 八〇 四

禮供聽法第二十六

注 釋

蒞:光臨,來到。

幢 : 為 旗 之 一 種, 用 以 莊 嚴 佛 菩 薩 及 道 場。 與 一 般 所 稱 之「 幡 」、 「 旛」 無 何 區 別 ; 然 有 依 形 狀 作 區 別, 謂 圓 桶 狀 者 為 幢, 長 片 狀 者 為 幡。

化:教化。益:好處。

齎:送,贈送,供養。

二〇一


生字注音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頁 五音

肇公

諷 聲不邪

八〇 四 八〇 四

八〇 五

同音字 漢語拼音

二〇二

注 釋

五音:中國聲樂指宮、商、角、徵、 羽五個音階。

覂 覂

諷:誦讀。(又音)諷

肇 公 : 僧 肇, 東 晉 僧。 長 安 人, 俗 姓 張。 初 好 老 莊, 及 讀《 維 摩 經 》 而 感 悟, 遂 出 家。 善 方 等 大 乘 經 典, 兼 通 三 藏, 冠 年 名 聲 已 震 關 中, 才 思 幽 玄, 精 於 談 論。 為 鳩 摩 羅 什 大 師「 什 門 四 哲 」 弟 子 之 一, 隨 侍 羅 什 入 長 安。 稟 姚 興 之 命, 與 僧 叡 等 於 逍 遙 園 詳 定 經 論, 解 悟 彌 深, 被 稱 為 解 空 第 一。 著 有《 維 摩 經註》十卷、《肇論》等。


八〇 五

一〇 二

撤 能徹 奧 域

穩 安隱

駭 動物情

八〇 六 五

亥 八一〇 總該萬有

園觀

深 絕澗 中

一〇

八一二 八一二 八一三

禮供聽法第二十六

安隱:安穩。(又音)隱

徹:貫通,通透。

隱 隱

觀:高的樓臺。

絕:距離遙遠。澗:山間的流水。

該:具備,兼備。

駭:驚動,騷動。

二〇三


一〇

生字注音

曉諭

五蘊

寶窟

勝鬘 經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八一四

八一五

八一七

同音字 漢語拼音

運 喻

二〇四

注 釋

勝 鬘 經 寶 窟 : 凡 六 卷, 隋 代 吉 藏 撰, 約 成 書 於 開 皇 十 八 年 前 後。 係 《勝鬘經》注疏中最詳盡之作。

五 蘊 : 色、 受、 想、 行、 識。 蘊, 音 譯 作 塞 健 陀, 乃 積 聚、 類 別 之 意。 謂 一 切 眾 生, 皆 由 此 五 法 積 聚 而成身也。

曉諭:明白告知,使人領會。


一〇

生字注音

熙 怡快樂

西

百 千華 香

皆齎

基 花

西

西

同音字 漢語拼音

《歌嘆佛德第二十七》 頁

八二六

八二七

歌嘆佛德第二十七

注 釋

齎:送;拿,持。 華:植物的花朵。同「花」。

熙怡:和悅的樣子。

二〇五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四 一

生字注音

肉髻

脇士

皆豫 知 之

蠕動

蜎飛

二〇六

注 釋

蜎 : 小 蟲。 蠕 動 : 蟲 類 緩 慢 移 動。

此 處 指 爬 行 之 蟲。( 又 音 ) 蠕

脇 : 同「 脅 」, 側, 旁 邊。 脅 士 : 侍立在佛兩旁的菩薩或羅漢。

豫:預先。通「預」。

同音字 漢語拼音

《大士神光第二十八》 頁

八二九

八二九 八三二

八三二

肉 髻 : 如 來 及 菩 薩 之 頂 上, 骨 肉 隆 起, 其 形 如 髻, 故 稱 肉 髻, 乃 尊 貴 之相。


一〇

生字注音

弘 誓鎧

批 凱

披 凱

換 咒

換 咒

同音字 漢語拼音

《願力宏深第二十九》 頁

八三四

八三五

大 甲胄

願力宏深第二十九

注 釋

被:加衣於身而不束帶。通「披」。 鎧:古代戰士所穿的護身鐵甲。

擐 : 穿 著。 甲 : 古 代 軍 人 穿 的 護 身 衣物。以皮革或金屬片製成。

二〇七


生字注音

泥洹

鎧甲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八三五

八三六

同音字 漢語拼音 披

二〇八

注 釋

被:加衣於身而不束帶。通「披」。 挂 : 同「 掛 」。 鎧 甲 : 古 代 的 戰 服。 多 用 金 屬 片 綴 成, 以 扺 禦 兵 器 穿刺。

泥 洹 : 又 作 涅 槃, 具 足 稱 摩 訶 般 涅 槃 那, 意 譯 為 大 滅 度, 大 是 法 身, 滅 是 解 脫, 度 是 般 若, 是 三 德 秘 密 理 藏 也。 原 來 指 吹 滅, 或 表 吹 滅 之 狀態;其後轉指燃燒煩惱之火滅 盡, 完 成 悟 智( 即 菩 提 ) 之 境 地。 此 乃 超 越 生 死( 迷 界 ) 之 悟 界, 亦 為佛教終極之實踐目的。


八三七

八四〇

生 不 可勝

暑 數

崇 重

崇 重 誨勉

願力宏深第二十九

不 可 勝 數 : 非 常 多, 多 到 數 不 完。

勝 勝

(又音)勝

重重:反覆。誨:教導,勸導。

二〇九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行 二

生字注音

遊履

測度

奪 奪

履:踐踏,踩。

二一〇

同音字 漢語拼音 注 釋 測 度 : 料 想, 推 測。( 又 音 ) 度

《菩薩修持第三十》 頁 八四二

八四二


八四四

八四四 八四五 八四五

五 二 七

菩薩修持第三十

茄 畢 陵伽

搓 婆蹉

批 被鎖

謬 妄謬

濁 念著 之 境

畢 陵 伽 婆 蹉 : 佛 陀 弟 子 之 一, 此 名 是 梵 語 音 譯, 意 思 是「 餘 習、 惡 口 」。 為 舍 衛 城 之 婆 羅 門 種, 初 學 隱 身 咒, 得 名 聲, 後 遇 佛, 失 其 咒 力, 遂 出 家 為 佛 弟 子。《 大 智 度 論 》 載, 畢 陵 曾 渡 恆 河 乞 食, 因 罵 恆 河 神, 神 至 佛 所 告 此 事, 佛 使 畢 陵 向 恆 河 神 懺 謝。 並 謂 其 因 五 百 世 以 來 生 婆 羅 門 家, 常 自 驕 貴, 輕 賤 餘人,故為本來所習之口言而已。

被:加衣於身而不束帶。通「披」。

妄 : 行 為 不 正 的。 謬 : 錯 誤, 不 實 的。 著:執著。

二一一


行 一一

一一

八 二

生字注音

欲性心

思 惟籌

兩楹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頁 八四五

八四六

八四六

八四八 八四九

二一二

注 釋

楹:廳堂前的直柱。後泛指柱子。

量:指思慮,考慮。籌量:謀劃考 慮。

醍 醐 : 從 牛 奶 中 精 煉 出 來 的 乳 酪。 為 油 脂 狀 的 凝 結 物, 性 甘 美 溫 潤, 氣 味 清 涼, 古 以 此 為 純 一 無 雜 的 上 味。佛教喻最高妙的佛法或智慧。

欲 性 : 眾 生 種 種 之 欲 望 為 其 本 性。 佛說法必隨此欲性也。 矚:注視。

同音字 漢語拼音 盈


八五一

八五二

一〇

福 無縛 無 脫

藥 樂 說無礙

一切天人 所 愛重 辯

樂 在正論

一一

正使

八五二

八五七

一〇

八五九

菩薩修持第三十

縛 : 束, 拘 束, 約 束。( 又 音 ) 縛

付 付

樂 : 喜 好。 樂 說 無 礙 : 四 無 礙 智 之 一, 謂 菩 薩 隨 順 一 切 眾 生 根 性 所 樂 聞 法, 而 為 說 之, 圓 融 無 滯, 故 名 樂說無礙智。

重 : 尊 敬。 一 切 天 人 所 愛 重 辯 : 菩 薩之九種辯才(九辯)之一。

樂:喜好。

正使:與「習氣」相對稱。略稱使。 指 現 起 之 煩 惱 正 體( 主 體 )。 使, 謂 煩 惱 能 驅 使 眾 生 流 轉 於 三 有。 其 煩惱之餘習則稱習氣;阿羅漢即斷 盡正使而習氣尚存者。

二一三


胎藏

《 仁 王 良賁 疏》

生字注音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八六二

八六二

圖 荼羅

二一四

胎藏鬘荼羅:全稱大悲胎藏生曼荼 羅。 密 教 兩 界 曼 荼 羅 之 一。 胎 藏, 大 悲 之 意。 曼 荼 羅, 含 有 發 生 諸 佛、 極 無 比 味、 輪 圓 具 足 等 義。 胎 藏界曼荼羅即是自毘盧遮那如來之 大悲胎藏平等心地中所生出之大曼 荼 羅。 蓋 胎 藏 界 曼 荼 羅 原 係 根 據 大 日 經 具 緣 品 之 說 所 建 立, 大 日 經 疏 復 更 加 以 補 充, 故 古 來 即 稱 此 為 經 疏曼荼羅。

同音字 漢語拼音 注 釋 良 賁 疏 : 即《 青 龍 疏 》, 指《 新 譯 仁 王 經 疏 》, 凡 三 卷, 今 存 一 卷。 必 係 唐 代 青 龍 寺 譯 經 沙 門 良 賁, 奉 玄 宗之詔所作。


八六二 八六三 八六四

九 一〇 一

膚 開敷

仙 纖疑 炳 然齊現

菩薩修持第三十

炳然:清楚、顯然可見的樣子。

纖:細小,輕微。

敷:展開。

二一五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行 九 一 二

生字注音 虧盈

覆蔭

雨 甘露法

二一六

雨:降落,落下。

虧:缺陷,不完滿。盈:滿。

注 釋

覆:遮蓋,掩蔽。 蔭:庇護。同「廕」。 印

同音字 漢語拼音

《真實功德第三十一》 頁 八六五 八六七 八六七


八六七

八六八

楚 金 剛杵

陀 尼 拘陁 樹

真實功德第三十一

金 剛 杵 : 梵 語 伐 折 羅, 原 為 古 代 印 度 之 武 器。 由 於 質 地 堅 固, 能 擊 破 各 種 物 質, 故 冠 以 金 剛 之 名。 密 教 中, 金 剛 杵 象 徵 摧 滅 煩 惱 之 菩 提 心, 為 諸 尊 之 持 物 或 修 法 之 道 具。 於曼荼羅海會之金剛部諸尊皆持金 剛 杵。 真 言 行 者 亦 常 攜 行, 蓋 以 此 杵 象 徵 如 來 金 剛 之 智 用, 能 破 除 愚 癡妄想之內魔與外道諸魔障。

尼 拘 陁 樹 : 又 名 尼 拘 律 樹, 意 譯 為 無 節、 縱 廣、 多 根。 屬 桑 科, 形 狀 類 似 榕 樹。 產 於 印 度、 錫 蘭 等 地, 高 十 公 尺 乃 至 十 五 公 尺, 樹 葉 呈 長 橢 圓 形, 葉 端 為 尖 狀。 由 枝 生 出 下 垂 氣 根, 達 地 復 生 根 ; 枝 葉 繁 茂 而 向 四 方 蔓 生, 然 其 種 子 甚 小, 故 佛 典常用來比喻由小因而得大果報 者;或為覆物之譬喻。

二一七


行 五

五 九 一 三

生字注音

杲日

稿

觀 機逗 教

偏傍

學 乖諦 理

數 萬斛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頁 八六八

八六八

八六九 八七〇 八七一 八七二

同音字 漢語拼音

二一八

注 釋

斛 : 量 詞。 古 代 計 算 容 量 的 單 位。 十斗為一斛,後改作五斗為一斛。

傍:不正的。通「旁」。

逗:投合。

杲:明亮的樣子。

庇蔭:保護。

稿

乖:違背,不合。 諦:道理,義理。

稿


鼓 聲 遠被

倍 八七二

寂照

大慴 怖

一一

八七三

八七五

八七七

八七八

真實功德第三十一

賀 義

賀 義

確 諾

確 諾

被:及,達到。

寂 照 : 寂, 寂 靜 之 意 ; 照, 照 鑑 之 意。 智 之 本 體 為 空 寂, 有 觀 照 之 作 用,即坐禪之當體、止觀。

慴:畏懼,恐懼。怖:恐懼,害怕。

設 設

(又音)慴

赫奕:光明顯盛的樣子。

怯 : 畏 縮, 害 怕。 懦 : 軟 弱, 怯 弱。 怯 懦 : 膽 小 怕 事。( 又 音 ) 怯

妾 妾

二一九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行 四 三 九 一〇 六

生字注音

蹉跌

洽合

俱泯

勸諭

蹉:失足,跌。

洽:合,會合。

泯:消除,消滅。

藉:假借。

諭:告知,曉喻。

二二〇

注 釋

同音字 漢語拼音

《壽樂無極第三十二》 頁 八八〇 八八二 八八五 八八五 八八六


八八六

八八八 八八八

一〇

三 八 一三

塵 客塵

包 苞羅

慶 罄然

愧 潰 群萌

八八八 一〇

蒙 八八九

如愚如魯 關捩 子

七 一一

八九一 八九一

壽樂無極第三十二

罄:空無一物。

苞:通「包」。

潰:大水沖破堤岸,四處奔流。

客 塵 : 形 容 煩 惱 者。 煩 惱 非 心 性 固 有 之 物, 為 迷 理 而 起 者, 故 名 之 為 客。為污心性者,故名之為塵。

萌:人民。通「氓」。

捩 : 機 器 發 動、 撥 轉 的 關 鍵。 關 捩 子:機關中的轉軸。

魯:愚鈍,笨拙。

二二一


行 三 六 五

一二 二

生字注音

尅果

勇悍

橫裹 八 方

撮持

欛柄

豁然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頁 八九三 八九三 八九五

八九六

八九七 八九八

二二二

撮:抓取。

欛 :同「杷」。刀柄名。

豁然:覺悟的樣子。

注 釋

同音字 漢語拼音

尅 :能夠。

勇悍:勇猛強悍。

裹 : 包 羅, 囊 括。 八 方 : 東、 南、 西、 北、 東 南、 西 南、 東 北、 西 北 八 個 方 向 的 總 稱, 一 般 用 來 指 所 有 的方向。


九〇〇

九〇 一

九〇 一

九〇 二

一〇

顯 往 生 者尟

蟬 蓋纏

修 因竅 招 果

壽樂無極第三十二

撓 撓

撓 撓

尟:少。同「鮮」。

蓋 : 五 蓋, 蓋, 覆 蓋 之 意。 謂 覆 蓋 心 性, 令 善 法 不 生 之 五 種 煩 惱 : 貪 欲、 瞋 恚、 惛 眠( 睡 眠 )、 掉 舉 惡 作、 疑。 纏 : 十 纏, 纏 者, 縛 也。 謂 一 切 眾 生, 被 此 十 法 纏 縛, 不 能 出 離 生 死 之 苦, 證 得 涅 槃 之 樂 也 : 無 慚、 無 愧、 嫉、 慳、 悔、 睡 眠、 掉舉、昏沉、嗔忿、覆。

竅:竅要,關鍵。

譊:喧譁,呼叫。譊譊:爭辯聲。

二二三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六 一二

生字注音

翳眼

嘈雜

人 世炎

同音字 漢語拼音

《勸諭策進第三十三》 頁

九〇 四

九〇 五 九〇 五

二二四

注 釋

炎 : 焚 燒。 炎 炎 : 火 光 猛 烈 的 樣 子。

嘈雜:形容聲音喧鬧、雜亂。

翳 : 一 種 瞳 孔 為 白 膜 所 蒙 蔽, 以 致 無法看清東西的眼疾。


九〇 七

九〇 八 九〇 八

九〇 九

一一

三 一一

鵝 俄

請 頃

伏藏

心慳 意 固

勸諭策進第三十三

慳:吝嗇。

伏藏:指埋藏於地中之寶物。

俄:須臾,片刻。俄頃:很短的時 間。

倉 (二聲)

憎:厭惡。嫉:妒忌。

增 疾

增 疾

二二五


二 三 七 七 一〇

生字注音

鬪諍

當省

滓 無復味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九〇 九

九一〇 九一〇 九一二 九一四 九一五

同音字 漢語拼音

二二六

注 釋

鬪 :同「鬥」。

訟:爭辯是非。

矇:盲人。有眼珠而看不見。

省:明瞭,領悟。

顰蹙:皺眉蹙額,形容神情憂愁。

滓:物品提出水分或精華後剩下的 東西。


旋盡 轉瞬

九 三 奪算

九一六 九一七 三

舜 九一八 四

惡 氣窈 冥

杳 九一八

旋:立刻,很快的。

轉 瞬 : 轉 眼 之 間。 比 喻 極 短 的 時 間。 算:壽命。

窈冥:幽暗的樣子。

惡 貫 滿 盈 : 所 作 罪 惡 如 繩 貫 錢, 已 周遍滿溢。語本《書經.泰誓上》: 「 商 罪 貫 盈, 天 命 誅 之。」 比 喻 罪 大惡極,末日已到。 惡貫滿盈

師心自用:剛愎任性,自以為是。

二二七

師心自用

九一八

九二〇

勸諭策進第三十三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行 八

生字注音

誡勗

二二八

被:及,達到。

勗:同「勖」,鼓舞,勉勵。

注 釋

荷:承擔,領受。

津 : 渡 口 ; 交 通 要 道。 要 津 : 此 指 法要。

被:及,達到。

同音字 漢語拼音

《心得開明第三十四》 頁 九二一 九 法 音 廣被

九二一 一〇

倍 九二一 要津 敬荷 佛 恩

一一 四

九二一 九二四


九二六

九二七

九二八

九二八 九二九 九三一

一〇

九 二 五

掛 罣

愛 礙

核 拘閡

覺蘃

洗濯

食噉

惡露 不 淨

心得開明第三十四

掛 愛

掛 愛

罣:阻礙,礙止。礙:止。

閡:阻隔,妨礙。

噉:同「啖」,吃。

濯:洗滌。洗濯:清洗。

路 但

蘃 :同「蕊」。

惡 露 : 指 身 上 所 出 不 潔 之 津 液。 如 膿、 血、 尿、 屎 等。 惡, 為 憎 厭 之 義;露,即津液。

二二九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悕心

離五燒

去五痛

生字注音

同音字 漢語拼音

《濁世惡苦第三十五》 頁

九三六

九三六

二三〇

注 釋

五 痛 五 燒 : 由 造 五 惡 所 受 之 果 報。 依慧遠之《無量壽經義疏》卷下載, 五 惡 指 殺 生、 偷 盜、 邪 婬、 妄 語、 飲 酒。 造 五 惡 者, 於 現 世 之 中, 王 法 治 其 罪, 身 遭 厄 難, 稱 為 五 痛 ; 其 於 未 來 世 三 途 受 報, 稱 為 五 燒。 又 憬 興 之《 無 量 壽 經 連 義 述 文 贊 》 卷 下 謂, 痛 是 苦 受, 燒 是 苦 具, 二 者皆為地獄之報。 悕:願。


九三七

九三八

九三八

九四〇

一一

疊 迭相

但 吞噉

因 瘖

雅 瘂

尪狂

濁世惡苦第三十五

疊 但

疊 但

丑 謝

丑 謝

迭 : 交 替, 輪 流。 噉 : 同「 啖 」, 吃。

瘖:嗓啞不能出聲。 瘂 :同「啞」。 瘖啞:口不能語。

尪:瘦弱。

杻 : 一 種 古 代 的 刑 具。 即 手 拷。 械:鐐銬、枷等刑具。

二三一


五 九

生字注音

身被

加 枷

所 鎖

浮 蜉

游 蝣

千 慳吝

啈 驕橫

二三二

注 釋

被 : 通「 披 」。 枷 鎖 : 枷 和 鎖。 是 古 代 套 在 犯 人 脖 子 上、 拴 在 犯 人 腳 踝上的兩種刑具。

蜉 蝣 : 動 物 名。 蟲 類。 長 六、 七 分, 頭 似 蜻 蛉 而 略 小, 有 四 翅, 體 細 而 狹。 夏 秋 之 交, 多 近 水 而 飛, 往往數小時即死。

驕橫:傲慢且蠻橫。

慳:吝嗇。

同音字 漢語拼音

哼 (四聲)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九四一

九四一

九四三 九四三


九四三

九四三

九四四

九四四

九四四

一〇

侍 恃己

凌 凌人

遣 罪譴

未 機偽

巧佞 不 忠

濁世惡苦第三十五

寧 (四聲)

婀 魚

婀 魚

恃 : 依 賴, 依 仗。 凌 : 侵 逼, 欺 侮。通「淩」。

譴:罪過。

偽 : 虛 詐, 詭 詐。( 又 音 ) 偽

巧佞:巧言奸佞。

阿諛:阿附諂諛。

二三三


行 八 一 六 九 一 一

生字注音

悕望

譏嫌

嘈雜

枉陷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頁 九四四 九四五 九四五 九四五 九四七 九四七

二三四

憎:厭惡。

嘈雜:形容聲音喧鬧、雜亂。

讐 :同「讎」。仇怨,通「仇」。

枉:冤陷。陷:設計害人。

注 釋

悕:願。

同音字 漢語拼音

譏 : 諷 刺, 責 備。 嫌 : 厭 惡, 討 厭。


九四七

九四八

克 識

神 明尅

演 琰 魔法王

濁世惡苦第三十五

識 : 一、 記。 通「 誌 」。 二、 指 第 八識。

琰 魔 法 王 : 又 稱 閻 魔 王、 閻 羅 王, 為 鬼 世 界 之 始 祖, 冥 界 之 總 司, 地 獄 之 主 神。 意 譯 作 雙、 雙 世、 遮 止、 靜 息、 縛、 深 惡 勝 業、 可 怖 眾、 平 等。 雙, 謂 兄 妹 共 為 地 獄 之 王, 兄 治 男 事, 妹 治 女 事, 故 又 稱 雙 王。 雙 世, 謂 並 受 苦 與 樂 之 意。 遮 止, 謂 遮 止 罪 人 更 造 惡 業 之 意。 靜 息, 謂 罪 人 依 王 所 示, 知 己 罪 而 靜 息 之 意。 平 等, 則 謂 業 鏡 平 等, 自彰其罪之意。

二三五


一二

安 有赦 乎

覆稟

三 覆 八校

生字注音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九四八

九四八

九四八

炳 設

二三六

安 : 豈, 怎 麼。 赦 : 寬 免 應 得 的 刑罰。

覆 : 回, 還。 同「 復 」。 稟 : 下 對 上、 卑 對 尊、 或 民 眾 對 官 署 的 陳 述。

同音字 漢語拼音 注 釋 三 覆 八 校 : 三, 指 正、 五、 九 月 等 各 月 之 一 日 ; 八, 指 立 春、 春 分、 立 夏、 夏 至、 立 秋、 秋 分、 立 冬、 冬 至 等 八 王 日。 謂 諸 天 帝 釋 之 使 者 及 日 月 鬼 神、 地 獄 閻 羅 等 百 萬 神 叫 眾, 俱 於 此 十 一 日 覆 奏 三 界 眾 生 之 善 惡, 比 校 是 否 與 四 天 王 之 善 神 於 每 月 六 齋 日 所 奏 相 同, 校 格 眾 生 罪 福, 使 無 枉 錯 ; 再 按 其 罪 福 之 多 少 而定生注死、增減壽福。 炳


九四九

九五〇

九五〇 九五二

九五三

八 四

一〇

逸 常 念 婬妷

逸 同劮

婬泆

婸也

濁世惡苦第三十五

婬:通「淫」。妷 :同「劮」,《博 雅 》 :「 劮, 婸 也。」「 劮 婸 」 : 淫逸。

泆:放蕩,荒淫。通「佚」。

著:昭著,彰顯。

劮婸:淫逸。

遘 : 製 造, 造 成。 同「 構 」。 扇 : 從旁鼓動,挑撥事端。通「煽」。

購 山

購 山

二三七


一一

五 五 六 一三 三

生字注音

火鑊

教敕

綺飾

閨閣

騷人

離間

煽動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九五三

九五四 九五四 九五四 九五四 九五七

同音字 漢語拼音

二三八

注 釋

綺:華麗,美麗。

閨閣:女子所居住的臥室。

教 : 訓 誨, 誘 導。 敕 : 告 誡, 命 令。

鑊 : 無 足 之 鼎, 古 代 一 種 烹 人 的 刑 具。

煽 : 以 讒 言 或 手 段 鼓 動, 挑 撥 人 事。離間:從中挑撥使人不合。

騷 人 : 屈 原 曾 作 離 騷, 故 後 稱 詩 人 為「騷人」。


九五七

九五七 九五七

九五八

九五九

六 一一

一〇

櫝 簡牘

貨 鑊湯

喜 徙倚

益鬪

一轍

幾出

濁世惡苦第三十五

機 徹

機 徹

鬥 送

鬥 送

簡 牘 : 簡 為 竹 片、 木 片, 牘 為 木 板。 在 紙 張 未 發 明 以 前, 文 字 乃 書 寫 於 簡 牘 之 上, 後 世 遂 為 典 籍、 書 信的通稱。

鑊 湯 : 見「 湯 鑊 」。 鑊 : 無 足 之 鼎。湯鑊為古代一種烹人的刑具。 徙倚:徘徊。

幾 : 將 近, 相 去 不 遠。 轍 : 途 徑,

轍 轍

路數。(又音)轍

鬪 :同「鬥」。訟:爭辯是非。

二三九


行 一

一〇

四 五 三

生字注音

甄辨

無 動 於衷

悍 然不顧

魯扈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頁 九六〇

九六〇

九六一 九六一 九六三

同音字 漢語拼音 護

二四〇

注 釋

魯:愚鈍。扈:跋扈,強橫無禮。

無動於衷:心裡一絲毫都不受感動。

豫:預先。通「預」。

甄 : 察 別, 薦 舉, 選 拔。 辨 : 分 別,判別。甄辨:見「甄別」, 指鑒 別,區分。

悍 然 不 顧 : 態 度 強 硬, 一 意 孤 行, 不顧一切。


九六三

九六五

九六六

一〇

瑟 茅塞

泥洹

形 容 枯槁

濁世惡苦第三十五

稿

瑟 搞

茅 塞 : 茅 草 塞 山 徑。 語 出《 孟 子. 盡 心 下 》 :「 山 徑 之 蹊 間, 介 然 用 之 而 成 路, 為 間 不 用, 則 茅 塞 之 矣, 今 茅 塞 子 之 心 矣。」 後 比 喻 知 識未開,思路不通。

形 容 : 容 顏, 容 貌。 枯 : 憔 悴, 瘦 瘠。 枯 槁 : 乾 癟 枯 瘦 的。 形 容 枯 槁:身形憔悴、乾瘦。

泥 洹 : 又 作 涅 槃, 具 足 稱 摩 訶 般 涅 槃 那, 意 譯 為 大 滅 度, 大 是 法 身, 滅 是 解 脫, 度 是 般 若, 是 三 德 秘 密 理 藏 也。 原 來 指 吹 滅, 或 表 吹 滅 之 狀態;其後轉指燃燒煩惱之火滅 盡, 完 成 悟 智( 即 菩 提 ) 之 境 地。 此 乃 超 越 生 死( 迷 界 ) 之 悟 界, 亦 為佛教終極之實踐目的。

二四一


何啻

鳥窠 禪 師

生字注音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九六八

九六八

冤 天淵

二四二

何 啻 : 豈 只, 不 只。 天 淵 : 上 天 與 深 淵。 即 天 地 之 間。 比 喻 相 距 甚 遠,差別極大。

同音字 漢語拼音 注 釋 鳥 窠 禪 師 : 鳥 窠 道 林, 唐 代 牛 頭 宗 僧。 杭 州 富 陽 人, 俗 姓 潘( 一 說 翁),幼名香光。據《景德傳燈錄》 載, 師 九 歲 出 家, 二 十 一 歲 至 荊 州 果 願 寺 受 具 足 戒。 後 於 長 安 西 明 寺 隨從復禮法師,研習《華嚴經》《大 科 乘 起 信 論 》。 復 禮 示 以 真 妄 頌, 俾 修 禪 那。 代 宗 詔 道 欽 禪 師 入 京, 道 林 參 謁 之, 契 悟 心 要。 及 南 歸, 見 秦 望 山 有 長 松 盤 曲 如 蓋, 遂 棲 止 其 上, 故 時 人 稱 為 鳥 窠 禪 師 ; 其 側 有 鵲構巢,故亦稱鵲巢和尚。


九六八

一三

濁世惡苦第三十五

徹 異轍 徹

轍 : 途 徑, 路 數。( 又 音 ) 轍

二四三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生字注音

琢 智

同音字 漢語拼音

《重重誨勉第三十六》 行

誨勉

九六九 彌甚

灼也

燋然

九七〇 九七一

九七一

炙也

二四四

注 釋

誨:教導,勸導。勉:鼓勵。

彌:更加。甚:過分,過度。

燋:火燒,火傷。然:燒。「燃」 的本字。

灼:炙,燒。炙:燒烤,燒灼。


九七三

九七三

九七四

一二

一二

心悸

糺舉

重重誨勉第三十六

糺 : 同「 糾 」。 矯 正 ; 督 察 ; 檢 舉。

煢:孤獨無依的樣子。忪:心跳驚 恐。

心悸:心中驚恐害怕。

二四五


六 四 一〇

生字注音

諦知

第一著

匡邪守正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九七五 九七六 九七六

諦:詳審,細察。

著:計策,方法。

匡:改正,扶正。

二四六

注 釋

同音字 漢語拼音


九七六

九七八

一三

峰 靈峯

帝 為之不諦

重重誨勉第三十六

靈 峯 : 明 代 僧。 吳 縣( 江 蘇) 木 瀆 人, 俗 姓 鍾。 字 蕅 益, 號 八 不 道 人。 由 於 晚 居 靈 峰( 浙 江 杭 縣) 建 寺、 創 社、 著 書, 故 世 稱 靈 峰 蕅 益 大 師。 師 嘗 學 華 嚴、 天 台、 唯 識, 欲 統 一 禪、 教、 律, 綜 合 佛 教 諸 家 體 系, 惟 於 實 踐 上 側 重 念 佛。 並 兼 治 儒 家、 景 教。 主 張 融 合 佛、 道、 儒 三 教。 著 作 極 多, 其 中《 閱 藏 知 津 》, 係 解 說 大 藏 經 之 經、 律、 論、 雜 等 四 部。 並 融 會 諸 教 學, 注 釋《大乘起信論》 《大乘止觀論》。 《 彌 陀 經 要 解》 一 書, 乃 調 和 禪 與 念 佛 之 作。 門 人 成 時 別 編 其 遺 文 為 《靈峰蕅益大師宗論》十卷。與憨山、 紫柏、蓮池並稱明代四大高僧。 諦:審慎。

二四七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行 四

生字注音

五滓

徵釋

同音字 漢語拼音

《如貧得寶第三十七》 頁 九八〇

九八〇

二四八

注 釋

徵:驗證,證明。

五 滓 : 又 名 五 濁、 五 渾 等。 住 劫 中 人壽二萬劫 「 ( 劫」 疑 作「 歲」 已 ) 後, 而 有 渾 濁 不 淨 之 法 五 種 : 眾 生 濁、見濁、煩惱濁、命濁、劫濁。


九八二

九八二

九八四

一〇

一〇

條 條

五 時調 機

二四九

洒:洗滌。同「洗」。

五 時 : 天 台 五 時 者, 乃 天 台 智 者 大 師, 以 如 來 所 說 一 代 聖 教, 判 為 五 時 也。 謂 如 來 成 道 最 初, 為 大 菩 薩 說《 華 嚴 經 》。 次 於 鹿 苑, 為 接 引 二 乘, 說 四 阿 含 等 經。 次 於 方 等, 說《楞伽》等諸大乘經,令諸二乘, 恥小乘而慕大法。次說《般若經》, 遣 除 二 乘 執 情 。 後 說《 法 華 、涅 槃 》 二 經, 開 示 眾 生, 咸 得 作 佛。 故 為 五時也。

半滿垂教

半 滿 : 指「 半 滿 教 」。《 涅 槃 經 》 以 梵 書 之《 悉 曇 章 》 阿 阿( 引 ) 等 半 體 字 譬 小 乘 經,《 毘 伽 羅 論 》 之 成 字 譬 大 乘 之 經 典。 曇 無 讖 三 藏 依 之 判 一 代 教 立 半 滿 之 二 教。 謂 小 乘 為半字教,大乘為滿字教也。

喜 洒 心易行

如貧得寶第三十七


行 九

生字注音

偃 武修文

平 頭戟

疫厲

風雹

旱澇

輒得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頁 九八四

九八六

九八六

九八六

九八六

同音字 漢語拼音

擠 演

輒:即,就。

二五〇

注 釋

旱澇:久未降雨和雨水過多兩種天 災。 雹 : 空 中 水 蒸 氣 遇 冷 凝 結 成 的 冰 粒 或 冰 塊。 此 種 粒 塊 直 徑 達 五 公 釐或以上,常伴夏季暴雨降下。

疫 : 流 行 性 或 急 性 傳 染 病 的 總 稱。 厲:疾病,災禍。

戟 : 武 器 名。 戈 和 矛 的 合 體, 兼 有 勾、 啄、 撞、 刺 四 種 功 能。 裝 於 木 柄 或 竹 柄 上。 出 現 於 商、 周, 盛 行 於戰國、漢、晉各代。

偃武修文:偃息武備,提倡文教。


九八六

一二

微察秋毫

止戈勿用

止戈:停止干戈,平息戰爭。

二五一

厚:多,大。薄:少。

脂 膏 : 油 脂。 比 喻 人 民 用 血 汗 換 來 的錢財。

魚 肉 : 把 人 當 為 魚、 肉, 比 喻 欺 凌 踐踏。

之 脂

高 膏 厚往薄來

魚肉人民

九八六

一四

秋 毫 : 鳥 獸 在 秋 天 所 生 的 細 毛。 後 比 喻 微 細 的 事 物。 微 察 秋 毫 : 見 「 明 察 秋 毫 」。 指 目 光 敏 銳, 觀 察 入 微, 可 看 見 秋 天 鳥 獸 新 長 的 毫 毛。

九八六

九八七

九八七

如貧得寶第三十七


一二

塗 毒鼓

生字注音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九八九

二五二

同音字 漢語拼音 注 釋 塗 毒 鼓 : 以 毒 料 塗 於 鼓 上, 使 人 聞 聲 而 即 死 者 也。 毒 鼓 之 聲 能 殺 人, 以譬《涅槃經》所說佛性常住之聲, 圖 能 殺 害 眾 生 之 五 逆 十 惡, 使 入 於 佛 道也。


烏托邦

生字注音

同音字 漢語拼音

《禮佛現光第三十八》

九九一

禮佛現光第三十八

注 釋

烏 托 邦 : 書 名。 英 人 謨 爾 所 著, 西 元 一 五 一 六 年 出 版, 分 上 下 兩 卷。 上卷暴露及指責英國當時政治之腐 敗、 社 會 之 罪 惡, 下 卷 則 描 寫 其 理 想 的 社 會, 為 一 假 想 的 島 國。 其 中 設 施 無 不 盡 善 盡 美, 故 後 世 將 烏 托 邦引為空想或理想的代稱。

二五三


生字注音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莊生寓言

閻 浮檀金色

九九一

九九三

二五四

同音字 漢語拼音 注 釋 莊 生 : 莊 周, 戰 國 時 宋 國 蒙 人, 曾 為 蒙 漆 園 吏, 又 嘗 隱 居 南 華 山, 故 唐 玄 宗 天 寶 初, 詔 追 號 為 南 華 真 人。 其 人 生 觀 崇 尚 自 然 無 為, 逍 遙 自 得 ; 政 治 觀 則 歸 於 無 為 而 治。 與 老 子 並 為 道 家 思 想 的 宗 師, 著 有 《 莊 子 》。 莊 生 寓 言 : 莊 周 好 為 寓 言, 虛 構 一 些 內 容, 來 寄 託 自 己 的 本意。

閻浮檀金:意謂流經閻浮樹間之河 流 所 產 之 沙 金。 此 金 色 澤 赤 黃 帶 有 紫 焰 氣, 為 金 中 之 最 高 貴 者。 於 香 醉 山 與 雪 山 之 間, 有 流 經 閻 浮 樹 林 之 河 流, 從 此 河 流 採 出 之 金 即 稱 閻 浮檀金。


九九七

九九八

九九八

九九八

西 谿谷 滉

謊 漾 瀁 浩汗 湯

商 商 湯 汗汗

耗 浩 如河漢

禮佛現光第三十八

西

西

谿谷:兩山間可供流水通過的地帶。

浩 : 水 勢 盛 大。 河 漢 : 黃 河 和 漢 水。

湯 湯 : 水 流 盛 大 的 樣 子。 汗 汗 : 水 勢浩大的樣子。

水 勢 盛 大 的 樣 子。( 又 音 ) 滉

滉 瀁 : 水 浮 動 盪 漾 的 樣 子。 浩 汗 :

謊 漾

謊 漾

商 商

二五五


生字注音

摩睺

闥婆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一〇〇〇

一〇〇〇

一〇〇〇

羅伽

二五六

注 釋

摩 睺 羅 伽 : 梵 語 音 譯,「 摩 睺 」 意 思 是 大,「 羅 伽 」 是 腹 行, 摩 睺 羅 伽 譯 為「 大 腹 行 」, 即 是 大 蟒 蛇、 大蟒神,乃八部鬼神之一。

乾闥婆:指與緊那羅同奉侍帝釋天 而 司 奏 雅 樂 之 神。 又 作 尋 香 神、 樂 神、 執 樂 天。 八 部 眾 之 一。 傳 說 不 食 酒 肉, 唯 以 香 氣 為 食。 據《 大 智 度 論 》 載, 犍 闥 婆 王 至 佛 所 彈 琴 讚 佛, 三 千 世 界 皆 為 震 動, 乃 至 摩 訶 迦葉不安其坐。

苾 芻 : 也 作「 比 丘 」, 佛 教 男 子 出 家 受 具 足 戒 者 的 通 稱。 女 性 出 家 受 具足戒者稱「苾芻尼」。

同音字 漢語拼音

踏 侯


一〇〇 三

一〇〇 三

一〇〇 四

禮佛現光第三十八

慶 鐘磬

空 箜

侯 篌

之 俱胝

鐘磬:編鐘和玉磬等樂器。

箜 篌 : 樂 器 名。 古 代 一 種 弦 樂 器。 形 狀 似 瑟 而 較 小, 弦 數 不 一, 少 至 五 根, 多 至 二 十 五 根。 用 木 撥 彈 奏。

俱 胝 : 意 譯 為 億, 乃 印 度 數 量 之 名。《 玄 應 音 義 》 卷 五 載, 俱 致, 或稱俱胝,即中土所稱之「千萬」, 或「 億 」。 圓 測 之《 解 深 密 經 疏 》 卷 六 :「 俱 胝, 傳 釋 有 三, 一 者 十 萬,二者百萬,三者千萬。」

二五七


一二

四悉檀

生字注音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一〇〇 五

二五八

同音字 漢語拼音 注 釋 四 悉 檀 : 佛 之 說 法 不 出 四 悉 檀 也。 悉 檀 者, 古 師 一 譯 為「 成 」。 謂 以 此 四 法 成 就 眾 生 之 佛 道, 故 名。 南 岳 解 悉 為 漢 語「 普 遍 」 之 義, 檀 為 梵言「檀那」之略,是「施」之義。 佛 以 此 四 法 普 施 眾 生, 故 云 悉 檀。 天 台 隨 於 南 岳, 愚 案 悉 檀 與 新 譯 之 悉 曇 同,「 成 就 」 之 義 也。 四 悉 檀 包 括 : 一、 世 界 悉 檀 ; 二、 各 各 為 人 悉 檀 ; 三、 對 治 悉 檀 ; 四、 第 一 義悉檀。


一〇〇 六

一〇〇 六

一〇〇 七

前 乾

踏 乾闥 婆

目眚

妙高山

禮佛現光第三十八

乾闥婆:指與緊那羅同奉侍帝釋天 而 司 奏 雅 樂 之 神。 又 作 尋 香 神、 樂 神、 執 樂 天。 八 部 眾 之 一。 傳 說 不 食 酒 肉, 唯 以 香 氣 為 食。 據《 大 智 度 論 》 載, 犍 闥 婆 王 至 佛 所 彈 琴 讚 佛, 三 千 世 界 皆 為 震 動, 乃 至 摩 訶 迦葉不安其坐。

妙 高 山 : 須 彌 山 的 譯 名, 此 山 由 金、 銀、 琉 璃、 水 晶 四 寶 所 成, 而 且 是 諸 山 中 之 最 高 者, 故 名 妙 高 山。

眚:眼睛長了遮蔽視線的病。

二五九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行 六

一〇

五 五

生字注音

伎樂

香華

雨諸

清 淨 莊 嚴不

缶 缶

二六〇

注 釋

不:表示疑問、未定。同「否」。

齎:送;拿,持。

伎樂:俳優所奏的音樂。

雨 : 降 落, 落 下。 華 : 植 物 的 花 朵。同「花」。

同音字 漢語拼音

《慈氏述見第三十九》 頁 一〇〇 八

一〇〇 八

一〇〇 九 一〇〇 九


一〇 一〇

一〇 一二

一〇 一三

偉 唯然

加 跏

敷 趺坐

刀 忉 利天

慈氏述見第三十九

跏 趺 : 盤 足 而 坐, 腳 背 放 在 股 上。 即打坐的坐姿。

唯 : 對 於 尊 長 的 應 答 之 詞, 表 示 恭 敬的意思。

忉 利 天 : 譯 言 三 十 三 天。 欲 界 六 天 中 之 第 二, 在 須 彌 山 之 頂, 閻 浮 提 之 上, 八 萬 由 旬 之 處。 此 天 之 有 情 身 長 一 由 旬, 衣 重 六 銖、 壽 一 千 歲 ( 以 世 間 百 年 為 一 日 一 夜 ), 城 廓 八 萬 由 旬, 名 喜 見 城, 帝 釋 居 之。 巔 之 四 方 有 峰, 各 廣 五 百 由 旬。 每 峰有八天。

二六一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行 七 九 六

生字注音

滯礙

著衣

琢 琢

滯礙:阻礙不通。

滯:凝積;停留。

二六二

注 釋

著:穿。

同音字 漢語拼音

《邊地疑城第四十》 頁 一〇 一五 一〇 二二 一〇 二五


行 四

五 八

生字注音

金鏁

榻座

欄窗

綺殿

啟 啟

注 釋

綺:華麗,美麗。

鏁 :同「鎖」。

蘭 踏

褥:坐臥時鋪在身體下面的墊子。

欄:闌干。榻:狹長的矮床。

二六三

同音字 漢語拼音

《惑盡見佛第四十一》 頁 一〇 二九

一〇 二九

一〇 二九 一〇 二九

惑盡見佛第四十一


行 二 二 六 四 九 一

生字注音

空 中 之絮

省察

往詣

不 生 欣樂

幽縶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頁 一〇 三〇 一〇 三二 一〇 三二 一〇 三三 一〇 三四 一〇 三五

二六四

歟 : 置 於 句 末, 表 疑 問、 反 詰 等 語 氣。相當於「嗎」。

省 : 檢 討, 審 察。 省 察 : 內 省, 反 省。

詣:到,前往。

樂:喜好。

幽:囚禁。縶:拘囚。

注 釋

同音字 漢語拼音

絮:附在植物上的茸毛。


一〇 三六

一〇 三六

一〇 四〇

一〇 四〇

一二

一二

因 聾 盲瘖 啞

玄 懸隔

冤 天淵

方隅

芥子

惑盡見佛第四十一

介 於

瘖 : 嗓 啞 不 能 出 聲。 聾 盲 瘖 啞 : 耳 不 能 聽, 眼 不 能 見, 口 不 能 言。 佛 教 八 難 之 一。 此 等 人 業 障 深 重, 盲 聾 瘖 啞, 諸 根 不 具, 雖 值 佛 出 世, 而不能見佛聞法。

懸 : 差 別 大, 距 離 遠。 隔 : 距 離, 間 隔。 天 淵 : 上 天 與 深 淵。 即 天 地 之間。比喻相距甚遠,差別極大。

芥 子 : 原 係 芥 菜 之 種 子, 顏 色 有 白、 黃、 赤、 青、 黑 之 分, 體 積 微 小, 故 於 佛 教 經 典 中 屢 用 以 比 喻 極 小之物。

方 : 位 置、 地 位 的 一 邊 或 一 面。 隅:角,角落。

二六五


行 一

生字注音

異轍

昭 然若揭

恣 行惡法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頁 一〇 四二

一〇 四三

一〇 四三

二六六

注 釋

恣:放縱;任憑。

轍 : 途 徑, 路 數。( 又 音 ) 轍

昭然若揭:本指如同高舉著日月般 的明白清楚。語本《莊子.達生》: 「 今 汝 飾 知 以 驚 愚, 脩 身 以 明 汙, 昭 昭 乎 若 揭 日 月 而 行 也。」 後 多 指 真相完全顯露無遺。

同音字 漢語拼音 字

釗 徹


生字注音

脾 阿鞞 跋 致

二六七

同音字 漢語拼音 注 釋 阿 鞞 跋 致 : 即「 阿 惟 越 致 」, 譯 為 不 退 轉, 是 菩 薩 階 位 之 名。 據《 彌 陀 要 解 》 云 :「 阿 鞞 跋 致, 此 云 不 皮 退。(一)位不退。入聖流,不墮凡 地。( 二 ) 行 不 退。 恆 度 生, 不 墮 二 乘 地。( 三 ) 念 不 退。 心 心 流 入 薩婆若海(如來智海)。」

《菩薩往生第四十二》 頁

一〇 四四

菩薩往生第四十二


生字注音

藪 婆藪

盤 槃頭

拘 火車 相

二六八

注 釋

婆 藪 槃 頭 : 又 作 天 親 菩 薩, 為 古 印 度 大 乘 佛 教 瑜 伽 行 派 創 始 人 之 一。 四五世紀頃北印度健馱邏國富婁沙 富 羅 城 人, 乃 國 師 婆 羅 門 憍 尸 迦 第 二 子。 與 其 兄 無 著 初 於 薩 婆 多 部 ( 有 部 ) 出 家, 無 著 直 入 大 乘, 世 親 卻 入 經 量 部, 立 志 改 善 有 部 教 義, 遂 入 迦 濕 彌 羅 國, 研 究《 大 毘 婆 沙 論 》。 師 初 抨 擊 大 乘 佛 教, 謂 大 乘 非 佛 所 說。 後 以 無 著 之 方 便 開 示, 始 悟 大 乘 之 理, 轉 而 信 奉、 弘 揚大乘要義。

車 車

火 車 : 載 罪 人 運 於 地 獄 之 車。 火 車 相:地獄相。(又音)車

同音字 漢語拼音

叟 (三聲)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一〇 四八

一〇 四九


一〇 四九 一〇 四九 一〇 四九

一〇 四九

一〇 四九

三 三 八

一四

氣 言訖

奄 然而逝

博 泛舶

陀 健馱 羅 國

牌 懷 徊 不信

菩薩往生第四十二

牌 懷

訖:終止,斷絕。

奄:急遽,匆促,忽然。奄然而逝: 忽然逝世。

泛:漂浮。舶:大船。

徘徊:猶豫不決。

健 馱 羅 國 : 又 作 犍 馱 羅, 印 度 古 國 名。意譯香地、香潔、妙香、持地。 位 於 今 西 北 印 度 喀 布 爾 河 下 游, 五 河流域之北。

二六九


一四

擔荷

如 魚 處涸

生字注音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一〇 四九

一〇 五〇 一〇 五〇

二七〇

準:依照,比照。也作「准」。

擔 : 承 當。 荷 : 擔 負。 擔 荷 : 擔 負。

同音字 漢語拼音 注 釋 涸 : 水 乾 竭, 乾 枯。 如 魚 處 涸 : 典 出《 莊 子. 外 物 》。 鮒 魚 處 於 乾 涸 的 車 轍 軌 跡 中, 實 在 沒 有 時 間 等 待 河 遙 遠 的 西 江 水 來 滋 潤 它。 比 喻 人 窘 困危急,急需別人幫助。


一〇 五一 三

菩薩往生第四十二

葬 臟

府 腑

缺 無闕

府 缺

臟腑:五臟六腑。五臟,指心、肝、 脾、 肺、 腎。 六 腑, 指 胃、 膽、 大 腸、 小 腸、 膀 胱。 臟 腑 亦 泛 指 人 的 內臟。闕:失;虧損。

二七一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生字注音

退 屈諂

產 未

猥 猥

二七二

注 釋

諂:奉承,巴結。偽:假。(又音)

同音字 漢語拼音

《非是小乘第四十三》 頁

一〇 五六


行 五 一一 五 八 三

生字注音

坑坎

我儕

道 化訛 替

注 釋

二七三

坑 : 地 面 凹 陷 的 地 方。 坎 : 坑 穴, 地面凹陷處。

諭:告知,曉喻。

儕:同輩、同類的人。 我儕:同「吾儕」,我輩,我們。

遜:比不上,不及。

訛:錯誤。替:衰敗,衰落。

同音字 漢語拼音

《受菩提記第四十四》 頁 一〇 五九 一〇 五九 一〇 六〇 一〇 六三 一〇 六六

受菩提記第四十四


行 七

生字注音 灰燼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頁 一〇 六七

同音字 漢語拼音 盡

二七四

注 釋

燼:物體燃燒後剩餘的東西。


行 四

生字注音

矜哀

今 今

珠 錄

注 釋

矜 : 憐 惜, 憐 憫。 矜 哀 : 憐 恤, 憐 憫。

誅:殺戮。戮:刑殺。

餐:採取,聽取。

二七五

祇 : 正, 恰, 只。( 又 音 ) 祇

同音字 漢語拼音

《獨留此經第四十五》 頁 一〇 六九

珠 誅

祇為

一一

耳餐稱聞

一〇 七〇

一〇 七三

一〇 七三

獨留此經第四十五


行 二 四 五

一〇

生字注音

絙繩

囊 弊囊

巨 炬

凳 梯橙

二七六

曩 (二聲)

炬:火把。

囊:口袋,袋子。

絙 :同「緪」,粗大的繩索。

注 釋

同音字 漢語拼音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頁 一〇 七四 一〇 七五 一〇 七五

一〇 七五

梯 : 木 階, 登 高 的 器 具 或 設 備。 橙 : 同「 凳 」。 凳 : 無 靠 背 的 坐 具。


生字注音

注 釋

壽夭:長壽與短命。

攬:引進;採取。

罔:沒有。通「無」。

分 齊 : 指 限 界、 差 別。 又 指 有 所 差 別 之 內 容、 範 圍、 程 度, 或 指 具 有 程度差別之階位、身份等。 覽

二七七

同音字 漢語拼音

《勤修堅持第四十六》 行 壽夭

頁 七

一〇 八〇

分齊

事攬 理 成

一二

一〇 八一

一〇 八一 一〇 八一

勤修堅持第四十六


九 二 三 四 一二

生字注音

機樞

疾捷

辜負

驀直

劈頭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一〇 八三

一〇 八五 一〇 八七 一〇 八八 一〇 八八 一〇 八九

同音字 漢語拼音

二七八

注 釋

辜負:違背好意。

驀:上馬乘騎;跨越,越過。

劈頭:開頭。

疾:急速,快速。捷:快速。

累 : 煩 勞 ; 托 付。 囑 累 : 囑 託 以 事 而累彼也。

機 : 事 物 發 生、 變 化 的 原 由。 樞 : 中心部分,重要關鍵。 書


生字注音

伽 伽 耶城

琪 阿 僧祇

二七九

阿 僧 祇 : 為 印 度 數 目 之 一, 無 量 數 或 極 大 數 之 意。 意 譯 不 可 算 計, 或 無 量 數、 無 央 數。 據 稱 一 阿 僧 祇 有 一 千 萬 萬 萬 萬 萬 萬 萬 萬 兆( 萬 萬 為 億, 萬 億 為 兆 ), 於 印 度 六 十 種 數 目單位中,阿僧祇為第五十二數。

同音字 漢語拼音 注 釋 伽耶城:古代中印度摩揭陀國之 都 城。 即 今 孟 加 拉 巴 特 那 市 西 南 九 十 六 公 里 處 之 伽 耶 市, 臨 恆 河 支 流 之 尼 連 禪 河。 晉 代 法 顯 遊 此 地 茄 時, 城 內 空 荒 ; 唐 代 玄 奘 之《 大 唐 西 域 記 》 卷 八 記 載, 此 城 少 人 居 住,唯有婆羅門千餘家。

《福慧始聞第四十七》 頁

一〇 九五

一〇 九五

福慧始聞第四十七


行 五

一四

生字注音

優曇 花

妄窺

微塵

思 惟校 計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頁 一〇 九五

一〇 九五

一〇 九五

一〇 九六

同音字 漢語拼音 叫

二八〇

注 釋

校:考核,考究。計:核算,籌算。

微 塵 : 色 體 之 極 少 為 極 微, 七 倍 極 微, 為 微 塵。 七 倍 微 塵, 為 金 塵。 金塵者,得遊履金中之間隙也。

窺 : 本 指 從 隱 密 處 或 孔 隙 中 偷 看。 後泛指見,觀看。

優 曇 : 又 作 烏 曇。 花 名。 譯 曰 靈 瑞, 瑞 應。《 法 華 文 句 四 上 》 曰 : 「 優 曇 花 者, 此 言 靈 瑞。 三 千 年 一 現,現則金輪王出。」


一〇 九六

一〇 九七 一〇 九九

一〇 一三

找 爪 上土

剖 剖出 恪遵

福慧始聞第四十七

剖:破,破開。(又音)剖

找 剖

恪:謹慎誠敬。

爪 上 土 : 佛 典 中 對 於「 數 量 極 少 」 之 譬 喻。 即 以 爪 上 之 土 比 喻 眾 生 捨 三 惡 身, 得 受 人 身, 且 能 修 習 正 道 得 解 脫 者 之 罕 有 ; 反 之, 以「 大 地 土」比喻極多之數。

吥 吥

二八一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生字注音

愜:合適,滿足。

零:降下,落下。

二八二

同音字 漢語拼音 注 釋 聲 聞 : 為 佛 之 小 乘 法 中 弟 子, 聞 佛 之 聲 教, 悟 四 諦 之 理, 斷 見 思 之 惑, 而 入 於 涅 槃 者 也。 是 為 佛 道 中 之最下根。

《聞經獲益第四十八》 頁

聲聞乘

教愜 群 機

淚零

一〇

一一〇 二

一一〇 七 一一〇 九


《後記》 頁 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

後 記

生字注音

甫畢

配 顛沛 流 離

運 構 思醞

釀 釀

俊 竣

竣:完畢。

注 釋

醞釀:本指製酒;比喻做準備工作。

顛 沛 : 比 喻 世 道 衰 亂 或 人 事 挫 折。 流 離 : 流 亡 離 散。 顛 沛 流 離 : 遭 受 挫折,生活困迫不安。

甫:始,才。

同音字 漢語拼音

運 娘 (四聲)

二八三


行 六

生字注音

以匡

臆測

曷敢

智 淺 力拙

輟筆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頁 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

一一一三

一一一三

不逮

同音字 漢語拼音

綽 琢

何 意

何 意

框 帶

框 帶

輟筆:停筆。

二八四

注 釋

拙:愚笨,不靈活。

桌 桌

(又音)拙

曷 : 何。 臆 測 : 憑 主 觀 的 意 思 推 測 揣度。

匡:改正,扶正。逮:及,趕上,達 到。


《再記》 頁

一一一三

一一一四

再 記

生字注音

俊 竣

龐 傍

爭 徵

同音字 漢語拼音

府 俊

府 俊

龐 爭

旁 爭

注 釋

甫:始,才。竣:完畢。

傍:廣泛,普遍的。通「旁」。

二八五


一三

一三

似 管窺 天

貽 笑方家

生字注音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一一二〇

一一二〇

一一二一

一一二一

二八六

晦 : 不 顯 明。 澀 : 文 字 生 硬 難 懂。 晦澀:含意隱晦不易懂。

冀:希望。

同音字 漢語拼音 注 釋 貽 笑 : 遺 留 笑 柄。 方 家 : 大 方 之 家。 指 懂 得 大 道 理 的 人。 語 出《 莊 子. 秋 水 》 :「 吾 非 至 於 子 之 門, 怡 則 殆 矣。 吾 長 見 笑 於 大 方 之 家。」 後多指精通某種學問、藝術的人。 季

慧 瑟

似:相像,相類。似管窺天:見「用 管 窺 天 」 : 指 以 竹 管 看 天。 比 喻 眼 光狹窄,見識短淺。


《附錄》 頁

生字注音

沾溉

散佚

凌 亂 乖舛

徧 讀為難

《本經原序》 一一二一 一一二二 一一二二 一一二二

附錄·本經原序

沾溉:沾濡灌溉。比喻惠澤後人。

佚:散失。

乖舛:謬誤,差錯。

徧 :同「遍」。

注 釋

同音字 漢語拼音

二八七


行 四 四 五 五 六 七 一一

生字注音

爵 厥 功偉矣

妾 不慊

冗 繁冗

牟 不侔

喘 乖舛

縷 屢易

二八八

侔:相等。

繁冗:繁雜紛多。

慊:滿足。

注 釋

容 (三聲)

乖舛:謬誤,差錯。

同音字 漢語拼音

屢:數次。易:改,修改。

裨:幫助。

厥:他的,那個。同「其」。厥功偉 矣:其成就與功業很偉大。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頁 一一二二 一一二二 一一二二 一一二二 一一二二 一一二二 一一二二


一一二二 一一二二 一一二三

一一 一四 三

族 卒 成斯篇

極 亟 欲付印

義 溢 美之詞

善 詳贍

一 二 淹貫

一一二四 一一二四 五

爵 一一二四

了 然胸次

一一二四

附錄·本經原序

厥:語助詞,無義。

贍:文辭廣博華麗。

溢美:過分的讚美。

亟:急切。付印:交付印刷。

卒:終於,終究。斯:此,這個。

了 然 : 清 楚, 明 瞭。 胸 次 : 心 裡, 心中。

淹貫:博通,深通。

瞭 (三聲)

二八九


行 六 七 一〇

生字注音

瞠然

庶可

洞鑒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頁 一一二四 一一二四 一一二四 一一

啞然

一一二四 九

餓 一一二五

寓目

一〇 一一

一一二五 一一二五

二九〇

噫:表示驚嘆的語氣。

瞠:驚視。

庶:相近,差不多。

洞鑒:深察。

注 釋

同音字 漢語拼音

啞然:笑聲。

寓目:注目,過目。

驟:迅速。(又音)驟

咒咒


一一二五

一一二五

一一二六

一一二六

一一

一四

附錄·本經原序

贏 漢 吳盈

觸 而 魏 唐絀

年 拈

糾 鬮

真 千斟

琢 萬酌

蕩 精當

贏 觸

營 觸

年 糾

年 糾

真 琢

盈:足,滿。絀:不足,短缺。

ㄋ一ㄢ

鬮:用來抓取以決勝負的器具或抽 取 以 卜 可 否 的 紙 條。( 又 音 ) 拈

斟:審度,考慮。酌:商量,考慮。

精當:精確適當。

二九一


行 八 一四 二

生字注音

杜撰

豈憚 審 詳

瞭 瞭 然心目

二九二

嗟乎:表示感嘆的發語詞。

瞭然:清楚,明瞭。心目:心中。

注 釋

了 (三聲)

同音字 漢語拼音

忻:喜悅。通「欣」。忻然:高興, 歡喜。

杜 撰 : 無 事 實 根 據, 憑 空 捏 造、 虛 構。

憚:怕,畏懼。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頁 一一二六 一一二六 一一二七

皆 嗟乎 忻然

五 七

冰釋

一一二七 一一二七

一一二七

冰 釋 : 像 冰 溶 解 消 散, 不 留 痕 跡。 比 喻 嫌 隙、 懷 疑、 誤 會 等 完 全 消 失。


一一二七

一一二七

一一二八

一一二八

附錄·本經原序

忍 稔

旗 耆

素 宿

莢 浹

巡 旬

磊 累月

亥 駭俗

巡 磊

稔:年。

耆宿:年高而素有德望的人。

浹 : 循 環 一 周。 如 天 干 由 甲 日 至 癸 日 稱 為「 浹 日 」 ; 地 支 由 子 日 至 亥 日 稱 為「 浹 辰 」。 旬 : 十 天。 累 :

加加

屢次,連續。(又音)浹

駭 : 驚 動, 騷 動。 駭 俗 : 見「 驚 世 駭俗」, 指言論或行為遠超乎常情, 使人覺得非常驚訝而難以接受。

二九三


行 八 九 一〇 四

一四

生字注音

養疴

僑渝

朝綱

恍若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頁 一一二八 一一二八 一一二八 一一二九

一一二九

一一三〇

二九四

覲:見,下見上。

恍若:彷彿,好像。

眸:眼睛。

注 釋

朝綱:朝廷的制度,紀律。

同音字 漢語拼音

贄:初次見面時所送的禮物。

僑 : 旅 居, 寄 居。 渝 : 四 川 省 重 慶 市的簡稱。疴 :同「痾」,疾病。

魚 科


一〇

一〇 一〇 一一

生字注音

延 筵

利 揚厲 鋪 張

彌 虛靡 資 財

蒿 目時艱

《本經原跋》 頁

一一三〇

一一三〇 一一三〇 一一三一

附錄·本經原跋

同音字 漢語拼音

豪 (一聲)

注 釋

綺:華麗。筵:宴席。

揚 厲 : 發 揚。 揚 厲 鋪 張 : 過 分 講 究 排場。

靡:浪費。通「糜」。

蒿 目 時 艱 : 憂 慮 世 局、 時 事 而 內 心 難安。

二九五


一四

三 七

生字注音

昆仲

昕宵

賅括

踵接

殆將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一一三一

一一三二 一一三二

一一三二

同音字 漢語拼音

二九六

注 釋

殆 : 大 概、 恐 怕、 也 許。 表 示 推 測 或 不 肯 定 的 語 氣。 踵 接 : 腳 趾 頭 挨 著腳後跟。形容來往的人很多。

賅括:總括一切。

昕 : 太 陽 快 出 來 的 時 候。 宵 : 夜 晚。

昆 : 兄。 仲 : 兄 弟 排 行, 常 用 伯、 仲、 叔、 季 為 序, 仲 是 排 行 第 二 的。昆仲:兄弟。


一一三二

一一三二

一一三二

一一三三 一一三四

一二

一二

六 一〇

附錄·本經原跋

節 擷

雲 芸

冀 附驥

詹 霑

鈣 溉

乃 迺

擠 未幾

擷擷 (又音)擷

驥 : 千 里 馬。 比 喻 傑 出 的 人 才。 附 驥:比喻攀附他人而成名。

迺:於是。同「乃」。

詹 鈣

未幾:不久。

霑 : 同「 沾 」, 浸 濕, 比 喻 受 人 恩 惠。溉:灌注。

二九七


行 一〇 二 三 六

生字注音

已窺 堂 奧

途轍

踵 而行之

宿 疾 頓瘳

敝屣 世 榮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頁 一一三四 一一三五 一一三五 一一三五

一一三五

一一三五

二九八

宿 疾 : 舊 有、 原 有 的 疾 病。 瘳 : 病 癒。

敝 屣 : 破 舊 的 鞋 子。 比 喻 毫 無 價 值 的事物。榮:富貴,顯達。

注 釋

同音字 漢語拼音

轍 : 途 徑, 路 數。( 又 音 ) 轍

踵:追隨,跟隨。

轍 虧

堂 奧 : 比 喻 學 養 高 深 的 境 界。 已 窺 堂 奧 : 見「 一 窺 堂 奧 」, 指 探 看 其 中的奧妙。


一一三五

一一三五

一一三六

一一三六

一〇

一二

附錄·本經原跋

盧 臚

逞 妄逞

古 瞽說

皇 未遑

挫 措意

怠 迨

搜 蒐集

成 (三聲) 古

皇 挫

皇 挫

怠 搜

怠 搜

逞 : 放 縱, 任 意 行 事。 瞽 : 沒 有 見 識、無觀察力的人。

遑:閒暇。措意:留意,注意。

迨 : 及, 等 到。 蒐 集 : 搜 羅, 搜 求 聚集。

二九九


行 八

一〇

生字注音

讆言

綱 紀 日紊

末 葉輟 誦

切膚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頁 一一三六

一一三六

一一三七

一一三七

一一三七

三〇〇

注 釋

切膚:切身,跟自己有密切關係。

剴切:切中事理。

末葉:末代,末世。輟:停止。

綱 紀 : 國 家 社 會 的 秩 序 與 規 律。

讆言:不信實的話。

紊 : 雜 亂, 混 亂。( 又 音 ) 紊

同音字 漢語拼音 妾

凱 妾

凱 妾


一一三七

一一三七

一一三七

一一三七

一一三七

一三

附錄·本經原跋

痴 鴟張

檗 播遷

旗 耆德

諄 諄

諄 諄

告 誥誡

意 扶翌 倫 紀

準 (一聲)

準 (一聲)

鴟 張 : 鴟 鳥 張 翼, 伺 機 獵 物。 形 容 凶殘之人伺機奪取。

播 遷 : 遷 徙, 流 離。 播 : 流 亡 ; 遷

播 播

徙。(又音)播

耆德:年老德高的人。

誥 : 上 位 者 告 諭 下 位 者。 諄 諄 誥 誡:懇切耐心的反覆勸告。

翌 : 光 耀 的, 顯 赫 的。 倫 紀 : 維 繫 人倫關係的秩序和法律。

三〇一


一四

生字注音

俊彥

耆碩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一一三七

一一三八

至 並峙

同音字 漢語拼音

三〇二

注 釋

耆 碩 : 年 高 有 德 望 的 人。 俊 彥 : 才 智優異的美士。

岱:泰山別稱為「岱山」、「岱宗」, 簡 稱 為「 岱 」。 是 五 嶽 中 的 東 嶽, 位 在 山 東 省 泰 安 縣 北。 華 : 華 山, 位 於 陝 西 省 華 陰 縣 渭 河 盆 地 南, 為 五嶽中的西嶽。峙:聳立,對立。


《大經合贊》 頁

二 三 五 六

生字注音

至 秩

墜 補綴

醫 猗 爍 破大千

《蓮翁恩師八秩壽讚》 一一四二 一一四二 一一四二 一一四二

大經合贊·蓮翁恩師八秩壽讚

綴:縫補。補綴:修補裂縫。

秩:十年為一秩。

注 釋

同音字 漢語拼音

爍:銷鎔,鎔化。同「鑠」。

猗 : 嘆 詞。 常 用 於 句 首, 表 示 讚 歎、讚美的意思。相當於「啊」。 朔

三〇三


一三

三〇四

同音字 漢語拼音 注 釋 宮 牆 : 比 喻 師 門。 語 出《 論 語. 子 張》:「譬之宮牆,賜之牆也及肩, 闚 見 室 家 之 好。 夫 子 之 牆 數 仞, 不 認 得 其 門 而 入。」 仞 : 量 詞。 古 代 計 算 長 度 的 單 位。 八 尺 為 一 仞, 一 說 七尺為一仞。 幽

攸 : 置 於 動 詞 前, 表 示 聯 繫 作 用。 相當於「所」。

茅 塞 : 茅 草 塞 山 徑。 語 出《 孟 子. 盡 心 下 》 :「 山 徑 之 蹊 間, 介 然 用 之 而 成 路 , 為 間 不 用, 則 茅 塞 之 矣, 今 茅 塞 子 之 心 矣。」 後 比 喻 知 識未開,思路不通。

瑟 茅塞

迷 津 : 迷 失 渡 頭 所 在。 引 申 為 錯 誤 的道路或方向。

迷津

宮 牆 九仞

生字注音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一一四二

一一四三

一一四三

一一四三


一四

《註經偶頌》 一一四三 一一四三 一一四四

一一

木葉

漠 驀地

吾 鼯鼠

仁 王 良賁 疏

《本解常引經論目錄》

一一五〇

鼯鼠:飛鼠。

驀地:忽然。

木葉:樹葉。

三〇五

良 賁 疏 : 即《 青 龍 疏 》, 指《 新 譯 仁 王 經 疏 》, 凡 三 卷, 今 存 一 卷。 係 唐 代 青 龍 寺 譯 經 沙 門 良 賁, 奉 玄 宗之詔所作。 必

大經合贊·註經偶頌 本 / 解常引經論目錄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參考書目 【一、參考書目:辭書類】

三〇六

《中文大辭典》林尹、高明主編,台灣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 • 年 10 月九版。

1993

《•正中形音義綜合大字典 ‧ 增訂本》高樹藩編纂,台灣台北:正中書局 股份有限公司, 2008 年 月 4 台二版。

《•新修康熙字典》凌紹雯等纂修,高樹藩重修,台灣台北:啟業書局, 年 月 1998 1 二刷。

《•增修辭源》台灣商務印書館編審委員會編纂,台灣台北:台灣商務印書 館股份有限公司, 1997 年 月 3 台增修版。

• •


四 ‧

(•三民書局)《大辭典》本局大辭典編纂委員會編輯,台灣台北:三民書 局股份有限公司, 1985 年 月 8 初版。

參考書目

三〇七

《•國語活用辭典》周何主編,台灣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年 10 月三版。 2010

《•漢語大字典》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纂,成都:四川出版集團 川辭書出版社, 2010 年 月 4 初版。

• • •


《淨土大經科註》生字注音注解

【二、參考書目:佛教類】

三〇八

年 2013

月 8。

夏蓮居會經、淨空法師科判、黃念祖集註:《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 等覺經科註》香港: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2012 年 月 5。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編, 香港: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年 2010

月 6。

《•佛光大辭典 ‧ 增訂版》慈怡、永本主編,台灣高雄:佛光出版社, 2014 年 月 7 增訂一版。

年。 2001

《•淨土大經科註參考資料》香港: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重訂教乘法數》新加坡:宏華印刷出版,

• • • •


【三、參考網站】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http://dict.revised.moe.edu.tw/cbdic/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http://dict.variants.moe.edu.tw/variants/rbt/query_by_radical_ tiles.rbt?command=clear

佛•光大辭典: https://www.fgs.org.tw/fgs_book/fgs_drser.aspx

• 參考書目

三〇九

一•行佛學辭典: 閻浮檀金 http://buddhaspace.org/dict/index.php?keyword= &action=searchcontent

• •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