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住生心集

Page 1

-

淨空法師講述.-一

L匡 Il【﹁Ⅱ

可?』

1王

寶弟子整理 一

Ih

蕊 -

乏≡

Ⅷ 『


d•

賓弟子整理

一一

絳像蔆紋邐齲鼯

仆﹠低

淨空 法師講述

戀 佣


目錄

︻︻︻︻︻︻︻︻︻︻︻

十十九∕\七六五四三二

一︼︼︼︼︼︼︼︼︼︼ ︼ •

• • • • • • • • • • •

回︹日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3393』292119l510631

︻十一一︼

︻十三︼

︻十四︼

︻十五︼

8』

︻十六︼

87

︻十七︼

90

︻十八︼

︻十九︼

︻一一十︼

︻一一一︼

︻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

︻一一四︼

81

78

7』

71

66

62585552

•8

︻︻︻︻︻︻︻︻︻︻︻︻︻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七六五四三二一十九∕\七六五

︼︼︼︼︼︼︼︼︼︼︼︼︼

168I65156151

131

121

11711¢1l0106101 98

93


︻三八︼

︻三九︼ •

2•223623322922120920520ll98195192185181

31530229428828¢27927▲27126¢2572542512』7

︻六四︼

︻六五︼

︻﹨一八、一八︼

︻六七︼

︻六八︼

︻六九︼

︻七∣十︼

35¢348339336333331325

回晷住生心壕

︻五-︼ ︻五一一︼

• • •

︻五三︼ ︻五四︼ ︻五五︼

• •

︻四十︼ ︻四-︼ ︻四一一︼

• •

• •

• •

︻﹨一八一一-︼

2

︻五六︼ ︻五七︼

︻五八︼ ︻五九︼

︻六十︼

• •

︻四三︼ ︻四四︼ ︻四五︼ ︻四六︼

• • • •

︻四七︼

︻﹨一八╴︼

︻﹨一八一一︼

• •

︻四八︼ ︻四九︼ ︻五十︼

• • • •

• • •

• • • •


••••••••

﹂旦

皿︻一︼

勻﹁阿彌陀佛﹂時時刻刻掛在心上。遇到有緣的眾生,我們要員

處、一切境界之中’保持白己心地的具誠、清淨、慈悲。將這一

怎樣才做到﹁老實﹂呢?一定要萬緣放下。在一切時、一切

薩的大善。成佛、成菩薩就一定要深信淨土’念佛求往生。

得去,這是世間的小善.,而諸佛如來期望我們的乃是成佛、成菩

能把光陰空過。什麼是能帶得去的?斷惡修善’積功累德可以帶

的,決定不要掛在心上;能帶得去的,一定是分秒必爭,決定不

會這一句話’然後就曉得怎樣去用功、怎樣去修持。几是帶不去

清楚∣佛﹑家常說﹁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我們要深深地體

具正發心學佛的人,在這個動亂的大時代之中,一定要認識


這法門介紹給他

勸勉他

一定能得到身心清淨、法喜充滿’而與諸佛菩薩感應道交。

方獵貓Ⅲ無為玀 衝

瓔】免適遙離有

員 實 的

四晷住生心嗥

誠﹤恭敬、歡喜地將

﹦切供養中,法供養烏最﹂,這與阿彌陀佛、諸佛如來的

■‧-﹣﹣﹣﹣﹣﹣╴﹃

1之

`>

本願相應。要這樣的修學,我們一夭的時間就沒有空過。這一天

︹-﹤


= ︻

﹂=

佛在經上說’﹁阿羅漢住在偏具涅槃是一一萬劫;辟支佛住在

佛證人涅槃,往往就停住在其中。

能超越輪迴。然在一﹣一界之外,偏員涅槃也是空相。阿羅漢、辟支

色界執著﹁有﹂;無色界人執著﹁、空﹂。空、有俱不可得,這才

法﹂就是空相。﹁法﹂是有;﹁非法﹂是空。在一-一界之內’欲界、

不但一切法不可得,非法也不可得。佛鳥什麼要說﹁非法﹂?﹁非

﹁能得與所得’俱不可得﹂’這是佛鳥我們說出事實的具相。

﹁萬法緣生,當體即空﹂’則一切萬物也是不可得。

﹁一一一心不可得﹂說明能有的心是虛妄的、不實的,是不可得的.’

佛在公金剛經v裡告訴我們:﹁一-忘不可得’萬法因緣生。﹂

0•••••••

■Ⅱ

︹<︺


回晷住生心鏖

涅槃的時間是一萬劫。﹂換句話說,這麼長的時間他無所作鳥,

工夫完全停頓在那個地方’毫無進展。這叫作﹁墮無為坑﹂。所

以佛這兩勻話意思就非常深遠,教導菩薩空、有兩邊都不住。這 就是﹁無上甚深微妙法﹂,就是﹁無上菩提﹂。

眾生在世間,生生世世無論怎麼﹑辛苦、怎麼忙碌’都是四種

緣在主宰’就是:報恩、報怨、討債、還債。如西方的資本﹑家,

他集聚雄厚的財、富,我們仔細一觀察,他還是鳥了討債還債而來。

他有公司、工廠和許許多多的員工。他養活這些員工,也就是過

去世欠他的債務。欠他多的,養活他一葷子;欠他少的,養他一

年﹑兩年。員工離開了’那是欠得少的。所以,他白己天夭精勤 在那裡策劃、經營’都是討債、還債‧

員工當中有對他很尊敬的,全心全力替他工作的,那是報恩

4


的;有一些找﹑麻煩的,想方法釆搗蛋的,那是報怨的。我們看穿

這一點,對於世間的具相便不難理解.,而後對這個世間﹁留戀的 心﹂白然也就淡薄了。

唯有看清楚具相,才知道斷惡修善,積功累德;才知道念佛

了生死’超一一一界的重要性與迫切性。這才是一個員正覺悟的人,

具正有智慧的人。如果還是迷戀在這個世間,貪圖世間的功名﹑富

貴,他這一生當中決定不能超越輪迴。不能超越輪迴,我們知道

︼ =

仄J

尸仞勿》豳炫丞筮7狗施剔V 卯露搽跡瞳雇作扔之祝

來生在﹦一善道的機會少,在﹦一惡道的機會一定多。

【刀


•••••••

﹂二

回黑住生心嗥

0•••••••

重。犯罪輕的刑罰也輕.,犯罪重的受刑罰也重。由比可知,一-一惡

受苦就如同世間受刑一樣。世間受刑的人,是看你犯罪的輕

們講的一﹣一苦、八苦,這些都是事實。

了。他知道墮落在六道裡,縱然是天道也兔不了受苦。佛法給我

道。如果明瞭生命的具相,他的妄想、分別、執著,白然就拎去

像佛法裡講的十法界,從畜生道墮到餓鬼道.,從餓鬼道墮到地獄

業,不能白拔。結果就是墮落。他在生命層次中,一世比一世低。

己。於是貪生怕死,發展成鳥白私白利,因而造作無量無邊的罪

世間人很少知道生命的具相,無不執著這個身相以鳥就是白

••••••••

道,就好比是犯重罪的人受重刑;一一一善道,是犯罪比較輕的受輕

6


刑。可見几是在六道之中’都等於是在坐監、牢,在受刑。佛在經

上常講﹁一一一界﹑牢獄﹂,把﹦一界、六道比作監﹑牢獄。佛這種比喻,

實在不過分。我們仔細觀察,具正是名實相符。必須這些罪受完,

才能出監獄,恢復白由。怎樣才能服刑期滿而出監﹑牢獄?必須在

監獄裡有﹑艮好的表現。果然有良好的表現’有些時候還有特赦,

﹂■ 一

/

不到期滿的時候也可以出來。這種特赦就是我們斷惡修善,努力

修行,消除業障,提升生命的層次,這樣才能早一天出離監獄, 恢復白由。

諸佛菩薩苦口婆心指點我們,教導我╴們,所以他的恩德超越

父母。我們常念佛恩,常念師恩,依教奉行’才不辜負白己,不

辜負佛菩薩的教誨。

佛在公金剛經v上教誨菩薩﹁不受福德﹂。這勻話對於權小、 K•


Ⅲ纓住生心曝

几夫實在是非常重要。我們曾經看到過去現在許多發心修行的大

德’早年他們的道心、修持都獲得社會大眾的肯定、讚揚,而到

中年、晚年就變節、墮落。原因在那裡?就是福報現前’享受福

報而迷失了白性。因為享福一定會增長貪、瞋、癡、慢、疑﹑惡

見。不但不能降服其心,不能淌除業障’業障反而與曰俱增。這 是墮落﹄具正的原因。

除非是見了性的大菩薩,他們雖然受福德,而心地清淨一塵

不染。可是這樣的菩薩要是到我們這個世間來度化眾生,他還是

示現﹁不受福德﹂。像世尊及歷代祖師大德們的示現’這是大慈 大悲,要做一個好榜樣給我們看。

在人間弘法,就要做人世間的好榜樣;在夭上說法,要給天

人做一個好榜樣。這就是說生活受用程﹑度上有差別。我們看到許

8


許多多的佛菩薩,在中國應化示現,都與經上的教訓相應。具正

能看玻、放下,過著極其簡單的生活方式。這是員臂︿大慈悲的顯

示‧教導我們預防在菩提道中墮落,所以﹁不受福德﹂這一勻經

之應嗾灼譽才幽

素仙人伽久長

綸云百身』勿盡么縞濰嗡丫 令∣叫腕肋毽逝

訓我們要、牢﹑牢記住’一生要依教奉行’不敢違背。

團︻一一一︼

α


<\3

警覺,遠離惡緣

別是接受供養,在世尊那個時代’出﹑冢人接受在﹑冢信徒的供養’

這些教訓都是保障我們在菩提道上遠離惡緣’而不至於墮落。特

永遠過著清苦的生活。世尊教誡子弟,﹁以苦鳥師;以戎鳥師﹂。

放下。其次是忍辱波羅、密。特別是對於物質生活一定要能堅忍,

佛教菩薩在六、度中,特別重要的是行布施。也就是要拎,要

•--•-•

惡習 習氣 氣, ,遇到惡緣很難保持不墮落。因比要時時刻刻提高 劫來的惡

不應該冉造罪業。可是我們畢竟還是几夫,八識田中含藏著無始

我╴們大﹑家既然已經發心出﹑冢’當然是不容易的。覺悟的人就

佳 ︼

匹刀

只限於簡單的生活必需品:飲食﹑衣服、臥具、醫藥,所謂﹁四

l0


事供養﹂。今天的社會由於科技發達’一般人生活水準提高’金 錢財物的供養多了,這是非常可怕的事。

我們看到許多例子,初出、冢的時候沒有人供養,子裡沒有錢

財,還有道心;等到供養一多,生活享受奢侈了,道心沒有了。

貪、瞋﹑癡、慢’無始煩惱不但是現前,而且是加速度的在增長。

11

他怎麼不墮落?諺語上常說﹁地獄門前僧道多﹂。這話是有原因

的,不是隨便說的。因比我們生活在這個時代,信徒對我們的供

養’我們要知道保持簡單的物質生活:衣服穿得暖、吃得飽,有 一個小、房子可以遮避風雨,就足夠了。

道場是鳥弘法利生用的。建立一個大道場’目的何在?過去

叢林寺院就是佛教大學’提供四眾同修研習、修行的場所。道場

多半是國﹑家建立的,也有大、富長者捐獻供養的。所以,一般道場 K•


Ⅲ霆位生心壕

有山有田地’也就是有恆產。這些山林、田地可以租給農夫去種

植,寺院向他們收租’這是道場生活的來源。絕不靠信徒的供養,

也沒有化緣募捐。住在這個道場,心妥理得’隨緣而不攀緣。不

但沒有超﹑度的事,連一般法會都很少,一年偶爾有一兩次法會。 那是具正修行道場’那是在農業時代。

弘法利生,就是要幫助一切人玻迷開悟,幫助一切人改善他

的生活。給予他智慧,幫助他從煩惱、充滿種種壓力的苦難生活

中’解脫出來。過一種像佛菩薩,充滿大智慧的員實幸福美滿的

生活。這叫做弘揚佛法’這才是真實的修持。現代科技、資訊發

達,交適使捷。因比,現今道場的形式,不再是莊嚴的硬體建設,

而是利用現代科學的工具,用廣播、用電視、用錄.音﹑錄影,用

○○來傳播大乘佛法。由比可知,信徒們對我們的供養,除了讓

12


我們保持極簡單的生活之外,都要用來弘法利生,也就是幫助一

切人破迷開悟,離苦得樂。這才不造罪業,才能兔於墮落。

出家人是不是要做這些事呢?不可以的。如果存心一定要做

這些事,那就是攀緣心,對於了生死出一一一界產生嚴重的障礙。信

徒對我們的這些供養,我們要以隨緣的心來看待。具正要懂得像

古代龐居士所謂﹁好事不如無事,多事不如少事﹂。具正學佛,

一切都是諸佛菩薩的安排,白己不要加一點點意思。這樣才如法。

所謂﹁如法﹂,就是時時刻刻保持白己的清淨心,保持白己

的正念。念佛人保持這句佛號不夾雜、不間斷。信徒多的供養,

我們要看做是他委託我們替他做善事;委託我們替他修福。如果

我們將這些錢財用之不當’不但他沒能修福,我們造了很重的罪 業。這是不可以不知道的。 回︻四︼

l3


Ⅲ晷住生心鏖

遇到大的因緣,我們也不能消極的去做白了漢。壁-﹣如說,念

佛人已有能力生死白在,可以隨時往生了’現在有位信徒’有一

個很大的因緣供養。這就是佛菩薩要你冉多住世幾年’因緣成熟’

要多利益一切眾生’所以也不能拒絕。你若想:我就走了!你是

可以走,但是有失慈悲。所以,請佛住世,請善知識住世是有一

定條件的,不是口頭說說的,這些我們都必須明瞭。明瞭之後一

定要依教奉行。這樣雖然多住世間幾年,對於往生淨土絕無妨礙。

這就對了!決﹑足不能在這個地﹑方起貪、瞋、癡、慢。這是你們發

心出、冢,我見到的一些事實。這些事實’哪些是有利的?哪些是

有害的?我不能不告訴你,才不負我們大﹑家在一起同參共修一場。

1』


而已。由比可知,世出世間具正成功的人,修行證果的人’在於

書v,以後幫助漢高祖建功立業,也只得力於這本書裡的幾句話

朝的張良,就是一個很明顯的成功例子:他得到老人贈送的公素

吉釆建大功、立大業者,往往也是得力於前人的幾句教訓。像漢

果,往往只得力於經論中一、兩勻的開示。我們回頭冉看世間法,

不僅在佛法中我們見到,像古來的祖師大德,他們修行、證

侷、半侷,一勻、兩句,畢生都受用無窮。

佛弟子一生中,如果能領咯幾勻,正如同經上所說的四句侷,一

在這幾天講.席中,我們深深體會到世尊具誠、懇切的教誨。

他能深深的領會,能實踐篤行。這是世出世間修學成敗的關鍵。 ︻

15

五 I>


↓凶

﹁空﹂、﹁有﹂兩邊都不能執著。這要怎麼做?佛教我們﹁應生

到如來地,都必須兩邊不著。﹁法﹂是有邊;﹁非法﹂是空邊,

的原理原則。所以﹁非相、非非相﹂’就是教我們從初發心一直

佛在公金剛般若v上告訴我們﹁無住生心﹂,這是重要修行

也就是公金剛經v上所說的﹁降伏其心﹂。

小心預防。所以’修行人能成就的第一因素’就是他能克服煩惱,

口婆心的教誡我們,無非是時時刻刻提醒我們,教我們提高警覺,

惱習氣增長,而敗壞了修持的功德。甚鳥可惜!世尊在經論上苦

現前的惡緣。現前的惡緣就是世間種種物欲的誘惑,使我們的煩

几是敗壞修持的’不是別的’就是白己無始劫來的習氣,與

我們不能不知道,不能不記住。

無所住心,而行布施﹂。

16

K-•


-I無所住心﹂就是離相、不住相,心裡要乾乾淨淨、一絲不

掛,即六祖所說的﹁本來無一物﹂。﹁而行布施﹂就是不住空。

這就是﹁空﹂、﹁有﹂兩邊都不住。我們一定要深深體會這一句 經丈的開示而篤行之。

佛告訴我們,﹦切賢聖皆以無鳥法而有差別﹂。這句話很

要緊。從小乘初果到大乘等覺菩薩’他們修的是什麼?﹁兩邊不

住﹂而已!無論他用什麼方法,用什麼子段,所謂八萬四千法門,

原理原則都離不開﹁兩邊不住﹂。由比可知我們想具正學佛’具 正修菩薩道,沒有別的,就是學﹁兩邊不住﹂而已。

因鳥著有’你離不開欲界、色界;著空,你離不開無色界。

換句話說,著空、著有都是輪迴業;住空、住有就是輪迴心。以

輪迴心造輪迴業’如何能出離六道輪迴?然後才能知道佛這一句 皿︻五︼

17


回曇住生心壕

經丈的重要性。教我們╴空、有﹂

成就無上菩提的不一一法門。

兩濺~都i不住 ’這是 超越輪迴

署設 @蒸 冗緇咧仙過

晷疫 身素 冗失律儀 晷簇 奩茅 晴哮參籬

l8


︼ 一

>

•\

界眾生為對象。我們要全心全力照顧一切眾生;幫助一切眾生;

﹁而行布施﹂,布施的涵義是無限的深廣。佛教我們要以法

這就是佛講﹁無住﹂的意思。

做到了看破、放下’使白己的心裡一絲不掛,清淨心圓滿現前。

而行布拖﹂。﹁無所住﹂就是於一切法都不執著。於一切法具正

而福慧修行的大原則就是公金剛經v上所說的﹁應生無所住心,

的生活。這樣因與果才相應。果是美滿的’因當然也是美滿的。

我們修學最後的曰標,其實在現前也、應該得到具正幸福快樂美滿

好,都必須要﹁福慧雙修﹂。不僅是以超越一一一界,證無上菩提為

世尊教導我們,無論處在什麼樣的環境,順境也好,逆境也

/\ ︻

l9

-

K>•


Ⅲ無佳生心曝

為一切眾生服務,就好比是照顧白己一樣。這才能具實的體會佛

這兩勻教誨,具實的體會而去奉行。我們在曰常生活中,點點滴

滴都要很認具的做到盡善盡美。這不僅是白己的享受,也是布施

給一切眾生。所謂﹁布拖﹂就是鳥一切眾生做個好榜樣,讓他看 到了生羨慕之心、生嚮往之心,進而發心來學習。

譬如一個﹑冢庭,整齊清潔能做得很好,固然是白己的享受,

也給鄰居做一個好榜樣。現在類似這樣的情形’中國反而不如外

國。我們在美國居住,、房間裡面人﹑冢是看不到,可是、房子外面的

環.境’如果不好好的整理,鄰居就要千涉,因鳥妨礙大環境的觀 瞻。這都是佛說布拖的含義。

所以,布施絕不是只拿一些金錢到寺廟裡去奉厭。這個想法

大狹諒窄了。布施的、意思很廣、很深。不但是點點滴滴做出來’整

20


體來說,就是鳥一切眾生做好榜樣,這就是布施。就像佛菩薩給

我們做的榜樣一樣。這些事我們在講席裡說得很多。學佛要緊的

就是要把觀念改過來。把几夫的觀念改成佛菩薩的觀念.,將几夫

心改成佛心、菩薩心.,將几夫的生活,改變成佛菩薩的生活。

總而言之,几夫起心動念所作所為,無不是鳥白己,所謂白

21

私白利。而佛菩薩的心,佛菩薩的行為,無一不是為了利益一切

眾生。我們如果要學佛’就要拎棄白私白利,而發心去利益廣大

H•

謂﹁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因而他照顧別人就跟照顧白己完全

遍法界是一個白性變現出來的。所以’一切眾生與白己同體,所

鳥什麼世間人不能這樣做?佛瞭解宇宙人生的具相∣盡虛空、

的眾生,盡虛空、﹑遍法界的一切眾生。這叫﹁學佛﹂,這叫﹁覺 ’悟 【╴╴


囚鑾佳生心壕

一樣,沒有絲毫差等。凡夫做不到,是凡夫迷惑,不知道宇、宙人

生是白己白性變現出來的’以鳥員有身外之物。於是生起﹁愛、

取、有﹂白利的觀念’缺乏利他的大心’不願意做利生事業。几

夫迷失白性,變現出六道輪迴;佛菩薩覺了白性,顯現出一具法 界。其中苦樂的感受完全不同。

我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迷惑的眾生,他的生活圈子很

小,總不能超越輪迴;而在輪迴裡拾身受身,活動的範圍更小。

不僅在中國,在美國也不例外‧我們看到許多人’一生中沒有離

開他居住的城市。美國一些人看到別人常常到國外去旅行,他們

也很羨慕。縱然我們在這個世間有很多的財﹑富,有很大的白由,

我們的活動空間,實在講’還僅限於這個地球。沒有辦法離開這

個地球,進人到太空。由比可知’迷惑的眾生是多麼苦,而覺悟

22


了的那些聖者’像諸佛菩薩他們的活動空間’小而言之是﹦一千大 千世界,大而言之是盡虛空遍法界。

我們在公無量壽經v看到西方極樂世界的眾生,他們的活動

空間跟諸佛如來是無一一無別。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諸佛剎土,他想

去就去,想來就來。我們講苦樂’不用別的做比喻,從這一方面

23

想一想,就能咯知一一一。這是為什麼要學佛,換句話說我們要拓

展生活的空間,要在生活空間裡得犬白在。我們要拓展生命的時

間。六道裡面生命都很短促,比不上西方極樂世界∣人人皆是無

量壽。明白這個道理,了解這個事實,而後你就具正理解鳥什麼

要學佛’鳥什麼要成佛、成菩薩。修學珠勝的功德利益,員相就 大白了!

K刀


n撰佳生心籐

﹂二

不能離開群眾而獨白生存

與社

世尊與弟子們制定僧圉的

佛門同學’四個人共住,就稱鳥一眾﹦個圄體︶。如果四

個人都能切簪︿遵﹑守六和敬,這個圉體就叫做﹁僧圍﹂。所以’僧

團最少的是四個人,多則沒有限制。我們在經論中看到,世尊當

年在世’他的僧圄是一千一一百五十五人。這是一個大的僧圉。無

論圍體大小’都必須遵守這六條守則∣﹁六和敬﹂。

︵---︼-

︽■︶

戒--律,也就是僧圄公約∣-I六和敬﹂‧這是人人都必須遵﹑守的。

會大眾相處最重要的就是和睦。所以

人生活在世間﹃ 不能離開社會

諺語說 -I、冢和萬事興﹂公 ,論語v也講-I禮之用’和鳥貴﹂

六和敬第一是╴I見和同解﹂。 也就是現代人所講的建立共識﹑

24


這是和合圉體的基礎。佛教圄體修學的目的是明心見性’以比為

生活追求的第一目標。人人都是追求明心見性,他們的見解是相

同的。淨宗的同學’大﹑家所追求的就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親近 阿彌陀佛,證無生法忍。

世間一般公司行號,從老闆到員工,大、家追求的是利潤。如

何能把生意做好,如何能嫌錢,使大家都能分到利潤∣這也算是

共識。共識能生成功,最要緊的條件就是圍結。諺語所謂﹁一-一人

同心’其利斷金﹂’說明圉結就是力量.,圉結就是成功。世出世

間法都不例外。有了共識,怎樣能把工作做好,那就是要守法。

第一=﹁戎和同修﹂。戎律就是現代人所說的法律、法則、

規章。佛為我們制訂的戒律,我們要遵守。我們的生活沒離開世

間’所以世間的法律也要遵守。這裡面還包含著風俗習慣、道德 皿︻七︼

25


回幾住生心壕

觀念’都必須要遵守,才能達到社會的和諧繁榮。

如果是公司行號,它有章程,有辦事的細則,白老閏至員工,

人人都必須遵﹑守的。所以﹁戎和同修﹂就是要培養守法的精神,

而能在曰常生活中具正做到∣守法不犯法,守規矩不犯規。人人

都能、守法、守規’這個圄體必定是興旺的氣象,那有不戌功的道

第三、﹁身和同住﹂,第四、﹁口和無諍﹂。這兩條都是﹁戒

沒有爭執

源。這是現前就得到的。

私生活,或是圉體共處,都能歡歡喜喜。歡喜心是快樂幸福的泉

第五、﹁意和同悅﹂,每一個人的生活都充滿法喜。無論是

26

!

修 和同修 ﹂﹂的具體表現∣大﹑冢在一起共事,在一起同修,沒有異見、


第六是﹁利和同均﹂。﹁利﹂就是利養,也就是今夭所講的

物質生活。這些享受是平等的。在僧圉裡’無論是老師、學生’

或者是住持方丈和尚,一直到寺院裡的清眾’衣、食、住、行待

遏都是平等的。如果在私人公司行號裡’利潤一定是由於你的工

作’給予今理的報酬,這就是﹁利和同均﹂。當然工作性質不相

27

同,職位不相同’而不像僧圍裡,是完全平等、絕對平等的。在 世法裡,分配合理’就是均等。

一個道場裡遵﹑守﹁六和敬﹂,就是如法的僧圉,即得諸佛護

念、龍天保估。在世間法裡,如由四個人以上組成的家庭’能遵

守世尊這六條守則’這個﹑冢庭就是﹁和今僧圉﹂。公司從老闆到

員工,上下也能遵守佛陀的教導’這個公司就是﹁六和敬的僧

圍﹂。几是六和敬的僧圍,一定得到佛菩薩、善神的庇佑,一定 匠刀


皿無住生心壕

非常興旺’而且是成功的!我們應當要記住,要認具努力的去奉

滿’白己就得不到美滿的生活。因果報應,絲毫不爽‧這是具理’

該得的利潤,果報就是白己得不到利潤;障礙別人生活的幸福美

壞大眾的幸福與利潤。造這樣的業,果報可想而知。障礙別人應

壞大眾的道心與大眾的修行證果。在世間法的公司來講,就是破

﹁玻和合僧圉﹂。玻和合僧圄的罪過很童!在佛法裡說’即是玻

這是正確的。因鳥妨﹑害一個圍體,不但白己得不到利益,而且是

不和﹂。若見解不和就應當退出這個圍體,而不妨﹑害這個圍體。

如果我們的見解、想法、看法跟大眾不相同,這就是﹁見解

古今中外永恆不變。不可不知!

28


而感得圓滿的果報。

公了几四訓v,就能有相當的認識與明瞭。而後才知道如何修因

果.’惡因一定有惡報。因果的道理,是具理’是事實。諸位細讚

所以我們要想得到如意的果報’一定要知道修因。善因一定得善

健康長壽。但是他不知道修因。沒有﹁因﹂,那裡來的﹁果﹂?

世閒沒有一個人不希望白己擁有財、富、地位’聰明智慧,與

無畏布施是因緣。

是因緣;聰明智慧是果報,法布施是因緣;健康長壽也是果報,

佛在經典中告訴我們’財﹑富與功名、富貴是果報,而修財布施

•\

我們看到現前世間有不少、富貴之人。可是仔細觀察他’似于 ︻

29

八 K刀


皿纓住生心爆

他並沒有過人之處’不過是一個平几的人。鳥什麼他在社會上擁

有崇高的地位’擁有大量的財、富?世間人往往看到這個現象’覺

得不平,認鳥老天爺不公平:我的智慧、能力都比他強,鳥什麼

我得不到地位與財、富’過著貧窮困苦的曰子?這是世間人只看到 眼前’沒有看到過去與來生’所以才有不平的感觸。

3[

如果一個人能看到過去、現在、未來,他的心就平了。鳥什麼

呢?這一生中所得的、富貴,原來是他前生所修的善因;這一世雖然

有智慧、有能力,卻貧窮潦倒,是前世沒種福。所以,修什麼因得

什麼果,正所謂﹁種瓜得瓜’種一旦得一旦﹂,其中的報應,絲毫不

也許有些人問,我過去生中沒有修財布施,這一生中能不能

得一些財﹑富,滿足白己的物質生活呢?答案是肯定的。知道這個


道理及事實︼具相’現在開始認員努力’如理如法的修學’幾年之

後果報就會現前。公了几四訓v就是我們最好的證明‧

其實世間像袁了几先生這樣修行,而獲得果報的人很多。只

是了凡居士把他白己修因所得的果報寫出來;還有許多像了几先

生一樣’甚至於果報比他還要珠勝多少倍,這些人沒寫出來。如

o

K•

•\

積財億萬’地位崇﹑高’沒過幾年他倒閉了;他犯罪被判刑了。其

難以保持。這樣的事在現前的社會裡我們看到太多。某人發達了,

古以來,享﹑富貴的人﹑冢’能保持一一一代的就很稀少,甚至於一代都

如果不知道積極的斷惡修善’縱得﹑富貴也是很難保持的。白

31

果我們細細去觀察,古今中外這些果報的事實都在眼前。可見得

修 學

這樁事具實不虛。因此,我們不必羨慕別人的﹑富貴,要緊的是開 始 認


住 <\3

如果享福,則不容易超越一-一界。享福如果還繼績不斷修福,來生

生淨土’必定增高品位,早曰成佛,則是無比不可思議的福德。

大福呢?佛門常講﹁願以比功德,莊嚴佛淨土﹂。以這個功德求

的修福而不享福,那這個福報就大了!鳥什麼修福而不享福才是

能接受世尊的教誨’﹁修福而不受福德﹂’也就是我們盡心盡力

善,積功累德’創造美好的明天。要是眼光更利的,看得更遠的,

省,絕不能走他錯誤的道略。這就是員正的聰明人,懂得斷惡修

我們見到成功的人,要向他學習;見到失敗的人,要認具反

在眼前,這是多麼的可惜!這些現象就是我們最好的教訓。

不能保住’是愚昧無知,狂﹑妥造作罪業所致。所以’敗亡往往只

中的因果非常複雜‧一時的發達是他前生種善因的果報現前。他

可以獲得人天福報;若享福而不能繼績修福,那很可能這一生壽

32

•>


命到了之後,來生就不能冉得人身

是佛在經典中常說的

憐愍者﹂。我們要知道警惕,要認具的在佛法中學習,使我們白

33

••••••••

身、、家庭、事業,樣樣都能美滿,而員正能求得事事如意。這在

女口 理 女口

求 得

﹙穿渚i 令癖

稠A

摧赧

佛法中是可以得到的。所謂﹁佛氏門中,有求必﹑應﹂。關鍵就在 合理合法

<•

/\


n參住生心曝

以輪迴心修一切善法,都不能出輪迴。縱然得福報,像經上講的

悟﹂。覺悟的心就是菩薩心;相反的’迷惑顛倒的心就是輪迴心。

﹁佛﹂字是覺悟的意思。學佛就是學覺悟,即是﹁破迷開

必須時時刻刻保持清淨心。清淨心就是覺心’心地裡沒有疑惑、

妄想、分別、執著,以清淨心生活。在曰常生活中’無論你從事

任何行業,處事待人接物,皆是在修清淨心,保持清淨心,這就

34

一一一界六道之中,福報最大的無過於大梵天王‧,大梵天王還是几夫,

白〈

學佛要有一個覺悟的心,覺心就是清淨心’所以,學佛的人

Fb

沒有辦法超越六道。福報享盡了,還是會墮落、輪迴。這是不究 竟


是菩薩所修的﹁六度萬行﹂。可見得菩薩行並沒有離開生活,就

以白己現前生活方式及工作中’修成圓滿的菩薩行。並不一定要

換生活方式或工作環境,那就錯了!那不是大乘佛法。

大乘經論中常講﹁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我們要深深體會

這個意思。生活方式、工作性質、工作方法不同的人,也都可以

圓圓滿滿的修菩薩行,成就圓滿的菩薩道。這樣才顯示出理事無

礙、事事無礙。

﹁菩薩心﹂是具誠、清淨、患悲;﹁菩薩行﹂是離一切相,

修一切善。現前即得幸福、美滿、快樂。菩薩與几夫的差別,在

於几夫只顧白己;菩薩則念念幫助一切眾生,鳥一切眾生服務。

雖然勤勞的工作,心裡不著相’不分別,所以是﹁作而無作;無

作而作﹂。也就是說,雖然做了’心裡則若無其事,所以他的心 皿︻九︼

35


田霆佳生心漂

永遠是清淨、光明的。這是菩薩跟几夫不同之處。

几夫做事總離不開分別、執著;有修、有得。只要有比念頭,

就是迷情、執著。几是離不開迷、情\執,就決定不能超越輪迴,

因而不能修行證果。不要說是大乘果位,連小乘初果也沒份,就

是念佛也不能往生。念佛人往生的條件就是身心清淨。心對世界’

對六道裡若還有絲毫情執而不能放下,就不能往生。這一點是具

正希望往生的人’不能不知道的。至於一一一界六道裡的生活與超越

一﹣一界之外的生活’有什﹑麼不同’我們必須很透徹的理解’而後才 能把輪迴拾掉,直取佛菩薩的成就!

人要是不能離開一﹣一界,他的生活範圍,就局限在六道輪迴之

內,生活的空間非常小,當然他生活就很苦。譬如大梵天王,他

是六道裡生活空間最大的,但是不能超越六道。我們今天得人身’

3[


在六道裡就更可憐!我們生活的範圍不能離開地球。如果是畜生

道,譬如人﹑冢養的一條狗,牠的生活範圍不能離開一﹑尸人﹑冢。你

就曉得,在六道裡,層次愈低,生活範圍就愈小,就愈可憐!這

是佛為什麼教我們要成佛,成菩薩的道理。目的就是擴大我們本 有的生活空間。

我們這一生有把握’有可能成就的一樁大事,只有往生西方

極樂世界。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我們生活的空間就像公無量壽經v

上講的盡虛空遍法界,跟諸佛如來無一一無別。十方諸佛剎土,想

去就去,想來就來,那多自在!在六道裡總兔不了﹁拎身受身﹂

的生死果報,員是苦不堪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即得無量壽,水

遠沒有生死,身體的相狀隨著一切眾生的意念而起變化,就像公普

門口堊裡所說的﹁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孫悟空能有 皿︻九︼

37


囚纓住生心藤

七+一一變,世間人羨慕不已,諸佛菩薩的變化無量無邊,不是一

切人思惟想像能得到的,還有珠勝的果報與幸福的生活’我們鳥

什麼不要!如果員的希望得到’那就必須將身心世界一切放下,

38

以清淨心﹁老實念佛﹂。這一生一定成就,絕不空過!

絳γ竹紕芝肴栽伯 撳歹宙人喳銷簇 ﹠項吆傀成做肱加

眷霆 正族


障礙往生,非常可惜!

界相當明瞭。但是沒有徹底放下世緣,於是臨終時產生了阻力,

有間斷,於是功夫不得力。一一、雖然對於淨宗的理論、方法與境

於淨宗的理論、方法和﹑境界並不清楚。修學時有懷疑,有夾雜’

不能生淨土,原因都在白己。歸納其因素不外兩大類:一、是對

人看錯了’說錯了?其霄︿古大德沒說錯,也沒看錯。念佛求生卻

一萬個念佛人,難得有兩、一-一個往生,原因究竟何在?是不是古

古德說,念佛法門乃是萬修萬人去的法門。鳥什麼我們所看到的

念佛人鳥什麼不能往生?這是很重要的問題,也是個大問題。

世間流通的一本書,古本稱公飭終津梁Y,後人以白話丈重 ︻

39

十 K•


田愛住生心籐

寫,改稱公飭終須知v,一般人都能看得懂。這本書最重要的就

是教念佛人臨終的時候,、冢親眷屬最好能避開,以兔觸動親情,

而把希有難逢的因緣障礙住了’具是可惜!由比可知’幾個人能

保證臨終沒有障緣!不要說過去生,就是這一生’我們與眾生結

的恩恩怨怨,實在太多。這些冤親債﹑王,時時刻刻心存報復’所

以處處有魔障;白己修行功夫要不是具正得力’臨終往往被他們 障礙’造成極大的遣憾。

因比’平時我們必須成就具實的功夫,才能超越障礙,達到

往生淨土的目的。這其中最要緊的就是﹁覺悟﹂。要認識娑婆世

界、六道輪迴具正是苦,決、定不能再住,決心要離開。認識念佛

往生極樂世界,是具實的成就’是﹑究﹑竟離苦得樂’是我們一生了

生死出一一一界,不退成佛的不一一法門。要具正相信這一生中一﹑定可

40


把身心世界一切放下,讓白己的清淨心顯露,清淨心中 以證得.,

一絲不掛

世間人所貪戀的財﹑富、功名、、富貴、地位、權勢,物質和精

神種種享受’乃至於親情,全是魔障,不能不拾棄’不能不放下。 這樣對白己求生淨土就沒有障礙。

啖虛法師的公念佛論v後面,記載啖老親眼看見的幾個往生

的例子,我特別節錄出來,再附上老法師在佛七中的開示。其中

有諦閑老法師的兩個徒弟,一位參禪的、一位念佛的;還有老法

師早年在頭陀寺當住持的時候,寺廟裡一隻大公雞念佛往生的事

蹟臣逗是近代往生具實的事例,合印小冊子流通。我們仔細觀察

這幾位善知識,他們走得為什麼那麼瀟灑白在?沒有別的’就是

他們具正把世緣放下。所以,不僅預知時至’而且沒有病苦,有 ︻

41

••

K>


H纓住生心鏖

站著走的;有坐著走的。這具是無量劫來希有難逢的﹁大事因

緣﹂。絕對不是一一一界中大梵天王能相比的。我們要認識清楚’具

正發願,以這幾個人作榜樣’向他們學習:他能成就’我為什麼

不能成就?一定要把白己不能成就的原因找出來,消除掉。看看

人、冢成就的原因何在?我們一定要學習’一定要具足。這樣我們

才能在這一生,決定得生淨土,圓滿成就佛法中所謂的﹁大事因 緣﹂。

白己成就必定能感化眾生,所以白行就是化他。身教∣現身

說法,比言教的效果大很多’能今一切親見者與聽聞的人’生起

覺悟之心;生起念佛求生的大願。這樣的功德員正是無量無邊’ 福、慧白然都在其中。

¢2


︻十╴︼

同修們常常提出一個共同的問題’就是要如何避免現代曰兄

頻繁的災難?這問題是每個人都感到迫切需要解決的。我們學佛

的人’對於佛法稍稍有粗淺的認識,都能﹁深信因果﹂。其實世

•3

出世法都不出因果定律。俗話常說,﹦飲一啄,莫非前定﹂。

我們在一生中,會遭遇什麼樣的困難,也是命中注定的。

我初學佛的時候,朱鏡宙老居士告訴我一樁往事。他說,氏

國一一十一年二一一八事變﹂的前一-一個月,當時他還很年輕’在蘇

州〒冢銀行裡擔任經理的職務。平常沒事’就與幾個好朋友在一

起聚會。其中有一位是中國人講﹁走陰差﹂的,也就是通靈的人,

就是夜晚時,他要到陰間城隍處當差辦事。 <•


Ⅱ無住生心嚎

在閒聊時’這個朋友有一個疑惑,說最近上海城﹣隍送了一批

生死簿過來,他是接辦這樁事的。他翻閱生死簿,感覺很迷惑,

其中名字都是五、六個字的。中國人的姓名縱然是複姓’有四個

字的,但是沒有五個字的。然而送來一大堆名卅都是這類的,今

人大惑不解。朱老居士等人聽了也想不出原因來。過了一﹣一個月之

後,曰本人在上海發動﹦一一八事件﹂。在這次戰役裡雙方都有

很重的傷亡。這才恍然大悟,才知道那一份生死名卅,就是當時 在上海戰爭中陣亡曰本人的名冊。

在陽間’當時蘇州是縣,上海是特別﹑市︵院轄、市︶。但是在

陰間’蘇州都城隍就像是省主席︵省長︶,上海還是縣。所以,

上海那邊有什麼事發生,都要來向蘇州都城隍報告。於是朱老居

士告訴我們,世間人在一生中縱然遇到災橫,都是命中注定的。

44


換句話說,即使是在戰爭裡死亡的’也是命中注定的。你看,戰

爭還沒有爆發,一一一個月之前’就把、應該在這次戰役中死亡的名卅,

送到蘇州都城隍那裡去了。這全是事實’絕不是他縞造的故事。

由比可知,我們一生中的際遇,縱然遇到橫逆也是命中注定的。

命中注定的災難,可不可以倖兔?答案是肯定的,決定可以

淌災免難。所以,消災是因鳥你有災才消,消災免難有它的理論

與修學方法。災難之﹁因﹂,是過去生中所造的惡業,這是無法

消除的。可是業因要形成果報,當中一定要有﹁緣﹂。﹁因﹂無

法消減,但是﹁緣﹂控制在白己于中。所以佛法講﹁緣生論﹂,

不講﹁因生﹂而講﹁緣生﹂,就是緣我們可以控制。如果不希望

惡的果報現前’我們在這一生中必須把惡緣斷掉。

我們提倡﹁四好﹂:存好心、做好事、說好話、做好人。這 囫︻十一︼

45


佳 <\3

一-一界是第一等的大事’小小的消災免難都變成小事。大的業能轉;

生淨土﹂。由比可知’念佛必能消業.,念佛必能轉業。因鳥超越

道輪迴﹂。超越六道輪迴對几夫而言,唯一可行的就是﹁念佛求

要想永遠斷絕惡業的果報,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超越六

界’決定不能避兔。

遇到,所謂﹁不是不報,時候未到﹂。何況果報週一﹣一世,未離一﹣一

再一次的把惡緣消除?要是沒有把握,惡業的果報還是有可能會

一一一界,只在這一生把惡緣堵住’使惡的因不起現行,來生能不能

合情合理的說法,當然也是事膏︿。可是必須知道’如果不能超越

累德﹂。這才是具正杜絕惡緣’使惡因沒有機會形成惡果。這是

就是消災兔難,改變命運的具體修學法’就是╴∣斷惡修善,積功

小的當然不必提,一定就附帶轉了。由比可知,員寶的結論是﹁淨

•6

I•


念相繼﹂,╴I老實念佛﹂就能消一切災、兔一切難。這是最有效

的修行方法。所以,念佛人不必冉用其他的方法:如拜梁皇、拜

水懺、打水陸等等。正如慈雲灌頂法師所云,極董的惡業,所有

一切經懺都消除不了的,最後這一句﹁阿彌陀佛﹂淨念相繼,就

能把它消除。從淌災來說,念佛的力量超過所有的法門。如果能

•-<-•

怵梵綢著薩ⅥⅢ紆

修省性繈巫浮倏

¢7

夠深信不疑,依教奉行’這人就員正有福。有福的人必是逢凶化

吉 遇難 難呈呈 吉, ,遇 祥祥。李炳南老居士教人念佛求生淨土,是唯一徹底的 消除災厄之法

■刀


■曇住生心籃

悟泓師近日讀美國布釆恩∣魏斯醫生寫的公生命輪迴∣超越

時空的前世療法v︵中丈譯本︶,內容是說他用催眠的﹑方法給病

人治病’收到很好的效果。他發現近代有不少的病人,患了嚴重

的憂鬱症,一切醫.療藥物都不能得到治療效果。於是他用催眠的

方法’追溯發現病人的憂慮、恐怖、不安等等症狀’與他過去生

中所造的業有、密切的關係‧這種催眠的方法可追蹤到過去一世、

一一世、能追蹤很多世時,發現他所造的業因,與現前的疾病有密

切的關聯。他把原因找到了,告訴病人。病人了解之後,就能看

玻。而後他的憂慮、恐懼、不安都放下了’所以不需要醫藥’無

需要醫﹑療,他的病就治好了。這醫生用這種﹑刀法治好了許多病患,

48

+


於是寫出他治、療這些病例的報告∣╴超越時空的前世療法﹂。

泓師告訴我,書上所說的與佛法所講的﹁因緣果報﹂,絲毫

不爽。因比,這位醫生對於因果報﹣應深信不疑。他不但相信﹁因

果報應﹂,也相信﹁輪迴﹂的事實。其實他所發現的只是當然的

事相,其所以然的原理,他還是沒有發現。他只知道有因果報應,

有輪迴,而輪迴是怎麼來的,這個問題他無法突玻‧

古印﹑度,許多高級的、宗教﹑冢,他們皆有很深的禪定功夫’所

以對於六道裡的情況相當理解,看得很清楚,很明白。然而輪迴

究竟是怎麼回事?怎樣產生的?他們始終也沒有能克服。而釋迦

牟尼佛示現在人間,實在也就是因鳥這一個因緣。所謂﹦大事

因緣﹂出現於世。換勻話說,世間人可以解決得了的,用不著佛

菩薩再來.,世間人實在無法解決的,佛菩薩則不能不出現在世間., 四︻十→二

4[


∞癬位生心霉

幫助大﹑冢解決問題。所以’具正的答案在佛﹑冢經論裡。

佛告訴我們六道輪迴的具相。世間這些人用催眠的﹑方法,還

不算是第一于的資料;具正禪定功夫見到的是﹁現量境界﹂,那

才是第一于的發現。說到定功,世間人的定力比不上阿羅漢;阿

羅漢的﹑足力比不上菩薩‧,菩薩的、足力當然比不上佛。所以’佛對

於世出世間一切法全是現量境界。也就是說,是他現前的、境界, 而不是推想,不是比量得來的。

佛告訴我們﹁因緣果報﹂的道理,完全是具實的。明白這個

道理,了解這個事實,我們的心白然就平了、定了。無論處人﹑

處事‧,無論﹑家庭、事業、朋友;或者是順境、逆境,一切恩恩怨

怨都與前世有密切的關聯。如果我們都明白,白然就看淡了,也

就﹁看玻﹂、﹁放下﹂了。能夠冉進一步修學佛法就不難獲得清

50


淨心。如果有緣遇到淨宗法門,以清淨心念佛,一定能得到二

心不亂﹂,白在往生,不退成佛。比中關鍵就看世人有沒有福分

遇到大乘佛法,修學淨宗法門。這也是公彌陀經v上所說的﹁不

51

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所以能深信﹁因緣果

報﹂,可以說是修學佛法﹑艮好的基礎。這是我們、應該要鼓勵的。

四︻十︾二

暑震

鯛 雲奮


田鑾住生心嚎

不知道如何處事、待人、接物。也就是說’他所修學的在生活上

多,也念佛、也參禪。但是就不曉得怎樣過日子、怎樣去工作,

出在哪裡?就是俗諾說的﹁食而不化﹂。平常經論看得多、讀得

實這就好像平時熟讚兵書,但是在戰場上卻不會打仗一樣。問題

有一些同修’在日常卜生活程面對﹃境界’時,不知該怎麼辦?其

+ 消

我抿一般人講╴消化﹂,即是彿法程講的╴消歸白性﹂。能

實在講沒有用處。這是李老師從前講的讚死書。讀死書的稱為﹁書

52

斛 與

完全用不上。對於佛在經論上所講的道理、原理原則,他沒能透 的

消歸白性就得受用,就能完全運用在生活上.,不能消歸白性的話,


呆子﹂.,死學佛的就變成﹁佛呆子﹂。這樣的修學不是經論有問

題,而是白己修學的態﹑度與方法出了問題,必須知道如何去修正。

修正的方法:第一、對經典的理論,修學的原則,以及一切的﹑境

緣,都要清楚、明瞭﹁境﹂就是物質環境;﹁緣﹂是人事環境。 第一一、一定要﹑應用在曰常生活中。

公金剛經v一開端,釋迦牟尼佛就示現給我們看,其意義極

深廣,一般人確實很不容易看得出來。世尊從初發心一直到成佛,

其中無量劫來的修因證果,都能﹦應用在曰常生活中,如穿衣、吃

飯等等。正是公華嚴經v上所講的﹦即一切,一切即﹦。

﹁﹦是一樁事。比如穿衣’世尊就能將它從初發心到證得究竟

圓滿佛果’在這一樁事相上表現無遣。這是具正不可思議。

說得更詳細’更明白的是公華嚴經v裡﹁善財量子五十一-一 皿︻十一一﹦

53


Ⅷ鸛住生心壕

參﹂。這五+一﹣一位善知識╴跟釋迦牟尼佛表演的沒有兩樣’也都是

把他所修所學的理論、方法完全應用在生活上。所以’活學活用,

顯示極高的圓滿智慧,才能得大白在。我們學佛要在這個地﹑方學。

淨宗學會戍立之後,我們在行門上訂了五門功課,也就是在

曰常生活中,必須遵守的五大綱領。也就是公觀無量壽佛經v裡

的一一一福、六和、﹦一學、六度、普賢菩薩的十願。我們要能把這五

條綢領應用在日常生活中,依照這個架構,把經論中的道理、教

訓,填補在這個架構上,那就是員、善、美、慧的人生,而達到

生活最、高的藝術境界。這是佛法給予人們最高的享受。就是經上 所講的﹁住具實慧﹂,﹁惠以具實之利﹂。

5』


︻十四︼

倏老法師公念佛論v裡,近代往生的一﹣一個例子。以及他在香

港佛七中的開示’他親眼見到念佛往生的例子。這是佛法裡﹁一-一

轉法輪﹂中的﹁作證轉﹂。我們見到、聽到’不能不承認。早年

55

在合灣,有合南將軍鄉的老太大,念佛站著往生。合北李濟華老

居士預知時至’鳥大眾講了一個半小時的開示,與大、冢告別,下

合之後在客﹑廳沙發上坐著往生。現在舊金山的甘老居士,當夭參

加念佛會親眼所見。

我們特別節錄出這幾位近代往生的實例’其中每一個人都走

得那麼白在瀟灑’具正讓學佛的人羨慕不已!我們也想有他們的

成就’這是具實的成就。絕對不像世間功名利祿的成就,都是虛 K•


參住生心藤

妄不實在的。就像公金剛經Y上所說,-I几所有相,皆是虛妄﹂,

﹦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決定不實。唯獨念佛往生是具實

的成就,是無與倫比的成就。學佛的人,尤其是念佛人,不可以 不知道,不可以不求取。

這些往生的人看起釆都是極平几之人,他們能做到,我們鳥

什麼做不到?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是菩薩’就是作佛。這的確

是﹁當生成就的佛法﹂,﹁希有難逢的因緣﹂。希望大﹑冢不要錯

過這個機會,而在這一生中同生極樂國,將來大﹑冢都能在西方淨

土聚會。以西方淨土鳥我們共修的道場,進一步向盡虛空遍法界

一切有情眾生’作弘法利生的工作。幫助彌陀、幫助諸佛如來接

引一切眾生。我們這一生就過得具正充實,具正有意義與價值。

如果不能往生,不要說是得到世間的功名﹑富貴,即使得到佛

56

<•


法裡的禪定智慧也都是空過的。只要是不能超越六道’則免不了

長劫輪迴。這個事實是我們應當警惕、覺悟的。

看清楚了這兩個世界,謂之﹁看玻﹂,而後白然能拾娑婆取

極樂,這才是﹁住具臂︿慧﹂,才是﹁開化顯示具霄乏際﹂,才是

﹁得員實的利益﹂。佛在經上這樣教導我們。這些往生的大德,

做出最好的榜樣,鳥我們證明佛所說的完全是事實’絕非虛妄。

我們應當白己認具努力修學,並且要把這些事實多多的說給別人

聽,讓大﹑家都了解這事實的員相,讓大﹑冢都能發心求生淨土‧這 樣才能具正做到﹁上報四重恩,下濟一-一途苦﹂。

Ⅱ︻十四︼

57


四纓住生心籐

︻十五︼

近來有人提出公無量壽經Y會集本的不妥當,而﹑王張修學應

當採取原譯本。這種說法我們聽得很多。梅光義老居士在夏蓮居

的會集本序丈裡已說明得很詳細。梅老居士在儒學、佛學方面都

有很深的造詣’在佛法修行上也確實有成就’算得上是一個有功

夫的人。在當時的在﹑家居士當中,號稱鳥﹁南梅北夏﹂,普遍受

到佛教界的推崇與尊敬。﹁南梅﹂就是梅光義居士,﹁北夏﹂就 是夏蓮居居士。

公無量壽經v的第一次會集,是宋朝王龍舒居士‧而王居士

的會集本早已收在公大藏經v中。明末蓮池大師作公彌陀經疏

鈔Y,其中引用公無量壽經v的經丈,有不少就是取材於王龍舒

58


的會集本。由比可知,這個會集本是被歷代.祖師大德所尊重的。

他會集的本子的確有瑕疵,所以印光大師對他有所批評’但並不 是說不可以會集。

後來魏源居士的會集本’確實是比龍舒居士的本子進步很多,

但是仍有瑕疵’所以也不是善本。這才引起夏蓮居居士做第一-一次

59

的會集,希望能將前人會集的瑕疵都改正過來。所以’這個本子

會集出來之後,得到當時慧明老法師的印證,又得到慈舟大師採

取這個本子在濟南講過,而且鳥這個本子做了科判。這些資料我

們都已經把它翻印出來。並且鳥了一些對會集本不大了解的人,

我們特地將五種原譯本﹑一﹣一種會集本,冉加上彭際清的節校本∣

這是現存公無量壽經v九種不同的版本,把它印在一起,便利同

︻十五︼

修們參考。希望啟發同修們對於淨宗的信心,能放下萬緣,一心 <•


皿無住生心籐

念佛’求生淨土。這是我們具正弘揚淨、宗的目的。

如果認鳥會集有不妥之處,五種原譯本俱在’歡喜採用那一

種本子應該沒有什麼問題。因鳥經本是介紹西方極樂世界的。員

正往生一定要靠深信、切願、老實念佛’能念到大勢至菩薩所說 的標準∣﹁淨念相繼﹂,往生就決定有把握。

】司

o

60

我們看到古今念佛白在往生的人’細細地去觀察他們的功行,

實在就是他們員正做到了淨念相繼,不懷疑、不間斷、不夾雜。

大勢至菩薩所說的﹁淨念相繼﹂跟世尊在公金剛經v所云:﹁應 無所住,而生其心﹂,臂︿際上是同一個境界。

﹁淨﹂就是應無所住,若心有住就不淨了;﹁念﹂就是而生

的 原 則

其心;﹁相繼﹂就是功夫不間斷。符合公金剛經v上所說菩薩修 行 最


(

因此’我們看到具正的念佛人’有念一-一年五載功夫就成就了’

能預知時至、來去白如。這是具臂︿的成就,是念佛人應該記取的。

我們看到這麼多往生的實例,應當堅定白己的信心。對於經

典的批判,那是別人的事與我無千。只要這一生決定得生淨土,

白在往生,我們念佛的目的就達到了。至於應不應該會集’如果

6

我們還有這個念頭橫在心裡’便是夾雜,便是障礙’是應該拎棄

的。我們不能因鳥一些人的爭論’障礙了白己﹁淨念相繼﹂’那

就太可惜了!如果我們遇到這些言論,只以一勻﹁南無阿彌陀佛﹂ 對待他就好了。

念佛人要求的是二心不亂﹂,不以一切境界動搖我們的清

淨心。善導大師在公觀無量壽佛經.上品上生章Y裡有明白的開

示,足以幫助我們建立信心。 K>


囚霆佳生心壕

︻十六︼

近代在束方與西﹑刀’有不少人用科學的方法證明人類的確有

前世。有前世當然就有釆世。白古以來’束西方有許多很準確的

相命法,根據數理推論一個人一生中的窮、通﹑禍、福。這些不

但有理論依據,而且是事實的具相。從個人、﹑冢庭,乃至於整個

社會的變遷、吉凶禍福都不難預測。對於這些事理講得最清楚、 最究竟、最圓滿的’無過於佛經。

佛在經上鳥我們所說的,完全是現量境界’跟世間人的推算

不一樣。世間人是根據理論、數學,都是屬於﹁比量﹂。﹁現量﹂

則是由甚深的禪﹑定。以禪、定的功夫、突玻了空間,所以能見到過去、

未來,是親眼所見的。佛菩薩有這個能力。佛告訴我們,如果能

62


修禪定,能恢復白性清淨心’我們也有這個能力。佛說這是一切

眾生的本能。因鳥我們的心失去了清淨’所以這個能力暫時被﹑妥

想、執著障礙住,而不能現前。只要我們離開﹑妥想、執著’能力 就恢復了,就能見到宇宙人生的具相。

唯有徹底覺悟、明瞭的人’才能具正掌握白己的命運’才能

︼ 一

矽﹨ 2

63

具正了解白己與一切人﹑事、物的因果關係,才知道怎樣在世間

與一切眾生圓融相處。避開一切不必要的街突,獲得和睦、共存、 共榮,幸福快樂美滿的人生。

這不是迷信’是員實的智慧’是一個學佛人念念所希求的,

念念希望得到的。學佛的人很多,這個願望鳥什麼得不到?就是

用﹁攀緣心﹂。我們念念希求、念念希望得到’這念頭就是﹁攀

緣心﹂。﹁攀緣心﹂是員正的障礙。所以,我們有願、有求,但 <•


田鑾住生□壕

是不能有﹁求願之心﹂,這是我們必須要知道的。

離開一切願求的攀緣心,我們的心才能得到清淨。清淨心的

作用就是具實智慧,無所不知、無所不能,這才能解決輪迴生死

的問題。正如同公金剛經v所說的標準,決定要離﹁四相﹂。所

願、所求’正如佛門中常說的﹁佛氏門中,有求必應﹂。這個

6』

﹁求﹂要如理如法。﹁如理如法﹂要是用公金剛經v上的教訓來

說,的確是簡單明瞭,就是﹁不取於相,如如不動﹂。﹁應無所

住 而生生 心﹂。我們在曰常生活中面對一切法,白白然然就得 住’ ,而 其其 心﹂ 大白在、大圓滿

明瞭,一定要離開。障礙排除了,我們所期望的,白然圓滿顯現

不能徹底放下,這是修學根本的障礙。我們一定要認識’一定要

學佛的困難也就在此。難在我們有分別、有執著,難在我們


-﹁

利益是出乎我們意料

不可思議的

佛在經上

C

臂︿了

1之

℃>

在面前。其功德

所說的’勻句都是員實語。到這個時候我們也能親白證

︼ 一

•\ >

Ⅱ圳枓u肱喳添退鰍磁∣

狎驍綁﹦仞篡 ︻

65

就是所謂的﹁信、解、行、證﹂。

Ⅱ╴刀


四鸛住生心鏖

︻十七︼

世尊在八觀無量壽佛經v裡講的-I淨業三福﹂。三條十一句經

文,不僅是淨宗修學的根本,也是大乘佛法所有一切法門的修學基

礎。所以,世尊在末後總結說,三福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

這勻話講得很清楚,﹁一-一世諸佛﹂是指過去、現在、未來所有一

切修行戌佛的人。當然不只是一個法門,而是包含無量無邊的法

門’都要依﹁一-一福﹂做為修行的基礎。因比這一﹣一條非常重要。

實在說,這一-一條裡的大根大本就是第一句∣﹁孝養父母﹂。

這一勻經丈意義無限深廣。其內涵就是﹁心性的全體﹂。我們一

般人以鳥孝養父母就是指今世的生身父母’這意義太過窄小’是

几夫知見。世尊在大乘戎經裡,像大家常念的公梵綢菩薩戎經v,

66


就告訴我們要孝順一切師僧父母 切女人是我母 ﹂o 諸位

經曰

切男子是我父

,豈不是 圓滿的性德!佛

是一體的,決定不能分割,決定不是一一體。上一代還有上一代,

﹁老﹂是上一代‧,﹁子﹂是下一代’它的、意義是上一代跟下一代

是﹁子﹂字,是╴∣老﹂與-I子﹂合起來的,讓我╴們體會其中意義:

從理上講’特別是中國的﹁孝﹂字,上面是﹁老﹂字;下面

一切眾生﹂,這才具正做到了盡孝。以上是從事上說。

養父母的範圍有多麼廣大。﹁父母﹂可以包括﹁上白諸佛’下至

法界的眾生無量劫來互鳥父子、互為兄弟﹑親屬了由比可知’孝

說這話是什麼意思?佛是看到十法界的事實具相’明明白白。十

經 丈

過去無始;下一代還有下一代,未來無終。無始無終是一個整體,

︻十七︼

67

想 想 這 樣 的

無始無終就是一個白己。這樣的義理豈不是具如白性全體的顯現! I•

9


Ⅱ晷住生心曝

由比可知’整個佛法的修學’禪﹑冢講-I明心見性﹂’淨宗講

﹦心不亂﹂’其實就是把﹁孝﹂字做到圓圓滿滿。圓滿的盡孝

就是明心見性,就是理一心不亂’也就是圓滿成佛。即使是等覺

菩薩,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未玻’圓滿的性德還欠缺一分’這就是

不孝,孝道沒有盡到圓滿。我們要從這些地方深深體會這勻話的

教誨,這才是具正作佛的根基。﹁淨業一﹣一福﹂總共十一勻,是以

第一句鳥根本,後面十勻都是事修,要以後面+句來完成第一句

的。這一勻就是整個佛法修因證果的總綢領。

學習佛法’不能不把﹁孝養父母﹂講清楚,落實在曰常生活

中,我們要找到下于之處。孝養父母從那裡做起?從孝敬現在的

父母做起。﹁孝﹂是理;﹁養﹂是事。理離不開事,事離不開理’

理事一如。就事而言,我們要盡心盡力供養父母,使他們的物質

68


生活不缺乏。除比之外,我們要養父母的心、養父母的志。如果

我們讓父母操心、失望,那就是不孝。譬如我們在學校念書’戍

績不好、不守校規、不敬師長、不能善處同學,讓父母橾心,這

都是不孝。在﹑冢庭裡兄弟、妯娌、親戚不和,今父母擔心’這也

是不孝。在社會上,我們工作不認員、不努力’不能尊敬服從長

官、領導,不能與同事互助合作,讓父母擔心、失望,這是不孝。

我們學佛,違背了佛陀的教訓,不能修行證果,這也是不孝。這

些全都包括在﹁養﹂的範圍中。﹁養﹂字的範圍也是無量深廣, 這都是我們要明瞭,要盡心盡力做到的‧

孝養父母,﹁孝﹂的理論要清楚,﹁養﹂在事上要做到,盡

心盡力就是圓滿功德。如果﹑冢境清、寒,貧賤之、家有貧賤圓滿的孝

四︻十七︼

養;若冢、境﹑富裕,﹑富貴之﹑冢有、富貴之﹑冢的孝養。所以’圓滿功德

69


囤蒸住生心籐

不分貧﹑富、貴賤-、老少’人人都可以做到圓滿。也就是盡心盡力,

以具誠心、清淨心﹑恭敬心、慈悲心來修學’就能做到事事圓滿。

由比可知’心若不具誠、不清淨、不恭敬、少慈悲’那就很難做 到圓滿。理、事都不圓滿。

一-一福具體的表現在曰常生活中’就是後面的十句:﹁奉事師

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受持一一一歸、具足眾戎、不犯威

儀﹂;﹁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這一-一條

十勻若不能盡心盡力去實踐,﹁孝養﹂就有虧欠。﹁淨業一-一福﹂

若不能認真修學’莫定良好的修學基礎,所修的任何法門就很難

成就。因鳥這一一一條就是一一一世諸佛淨業正因。所以’學佛的人一定

要在﹁淨業一-一福﹂上認具學習,然後參禪可以得定,念佛可以得 事一心,得理一心’決定往生兄佛。

70


︻十八︼

佛在經典中,鳥我╴們說明十法界、六道輪迴的具相’將其中

的因果說得很清楚、很明白。而我們在古人典籍裡’筆記、小說

中,看到更詳細的記載。何況現前看到許多的事實∣在我這一生

/\

71

中親白遇到的,聽一些長者們所說約,具正是因緣果報絲毫不爽。

絕對不要看到有些人做了好事,沒有善報;有些人做了惡事,沒

有惡報;於是于對於﹁因果報應﹂的事,就認鳥是迷信,是無稽 之談,那就大錯了!

﹁因緣果報﹂的事理非常複雜,何況果報週一一一世。我們只要

細心觀察,這些事實就擺在眼前。一個細心、冷靜的人會看得很

清楚、很明白,所謂﹁不是不報,是時辰未到﹂。 K•


H無住生心嚎

今生做惡而享受、富貴的,是他前生所修的福報沒享完,今生

造惡的惡報沒有成熟;今生心善、行善,而窮苦潦倒、生活困苦

之人,是他前世﹁不善之因﹂的果報還沒有受盡,而今生所修的

善心﹑︾晷行’還沒有成熟。這些事,如果細心觀察是不難見到的。

即使是出、家修行人也不例外’我一生中遇到兩一-一位,修行很認員,

持戒很嚴’功夫也都還不錯。可是往年造作的一些罪業’果報依

然是不兔。也就是說,他造了很重的罪業,而所修行的功夫抵不

過他的業障;所以有種種病苦的折磨,生活、修行都不得白在。

由比可知,小小的惡行都有惡果;小小的善行也有善果。絕

對不可﹁以善小而不鳥,以惡小而鳥之﹂。那又錯了!對於六道、

十法界的事實具相了解得多,認識得清楚’我們起心動念、言語 造作白白然然就知道收斂了。

72


諺語所謂﹁舉頭一﹣一尺有神明﹂,這句話也是具實不虛,絕非

聳人聽聞。古人所說的勻勻都是事實。今生生活困苦,雖有善心、

善行而不得志’要知道眼前所受的是果報,﹁因﹂是過去生中所

造的。不可以因行善沒有得到善果,就退心了、就灰心了。不要

以為別人作惡’卻得大﹑富貴、大安樂’須知那是他前生所修的善

/\

發晷燧MⅢ籐信圓釆

73

報。因比,我們不羨慕別人的﹑富貴,也不必白己懊喪,應當振作

精神’深信佛陀的教誨,深信因果、斷惡修善、老實念佛、求生

淨 淨土 土 。這是人道中上上之人,無與倫比!功德、果報,具霄示可 思議

K>


H參住生心曝

︻十九︼

古今社會制度不同,若論利弊,我們仔細觀察,確實古代的

制﹑度要比現代社會利多弊少。現代的民主制度不能說不好,民主

制﹑度是所有制﹑度中最好的。但是民﹑王制﹑度要達到正常的運作、效

果,必須要建立在高度的倫理道德基礎上,建立在人人守法的精

神上,這個制﹑度才能發揮它的優點,帶給社會美滿的效果。

如果倫理道德與守法的觀念精神都缺乏,甚至完全沒有,則

氏﹑王制﹑度就變成一盤散沙,形同無政、府的狀態,如比絕對不是人

氏之福。這是我們必須辨別清楚的。由比可知,中國古聖先賢與

佛、冢都非常重視﹁倫理觀念﹂。

中國古代大﹑冢庭的優良傳統’在顧炎武的公日知錄v裡記載

74


的很多。其中的張公藝先生九世同堂’相當不容易!這麼大的﹑冢

族上上下下幾百人。中國像這樣的大家庭處處可見,正如公紅樓

夢v小說所寫的。當時的皇帝曾經問他:﹁你如何治理冢庭,使

上下能和睦相處?﹂張老先生很有趣味,寫了一百多個﹁忍﹂字

送給皇帝,皇帝看了也笑著說:好!顧先生說:﹁美則美矣’而 未盡善也!﹂要怎樣才能做到盡善盡美?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單位,所以古人說,能理家就能治國。、冢

有綱常、有紀律、有法度,所以中國人常說﹁家有﹑冢規’國有國

法﹂。古代中國大﹑冢族的﹑冢規確實非常完善而嚴格。治﹑冢跟治國

沒有兩樣,所以儒﹑冢的教育是講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齊﹑冢就是治國之本。春秋時代諸俟之國,當時國﹑冢相當於現

代的一個都市、鄉鎮,大國就是現代的都市,小國就是現代的鄉 四︻十九︼

75


住 •\D

良的傳統,他們都能應用在公司裡。從最高的領導人到下級的員

曰本人把倫常、道德、綱紀、法﹑度,這些過去中國大﹑家庭優

是世界上還有聰明人,就是曰本人。

很好的效果‧世人沒有留意到,中國人也把這件事情忘掉了,可

國、冢。那是一個大型的社會,這就是現代的大、家族,一定能收到

它運用到現代工商業的公司、工廠裡,進而擴展到政黨、政、府、

法﹑度,以及精神之所在,已被淡忘了。如果我們認具研究,而把

現代社會崇尚小.冢庭制度,過去大﹑冢族相處的觀念、規矩、

得到公平的原則、共存、共榮,在中國古籍裡還是看得到。

所有國﹑冢都能公平相處,這是﹁平﹂的意思。夭下諸國相處都能

鎮。諸俟就等於是縣市長、鄉鎮長。﹁平夭下﹂就是讓世界上的

工,就是一個大、冢族,所以他的工商業在全世界能有這樣蓬勃的

76

K五


發展,任何國家都無法跟他抗衡‧原因在哪裡?一般人以為是曰本的

武士道精神,過去用在曰本軍國主義,現在應用在商場上,這是沒錯

,但不是根本。根本之道還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個倫理

基礎應用在工商圍體裡’這是他們成功的真正因素,也就是發揮現代

大家庭優良的傳統﹑圉結的精神,同甘苦共患難’同心協力。過去家

族的目標是榮宗耀祖。今夭曰本工商業的目標是在全世界建立永久良

好的信譽。這使我們不能不佩服曰本人聰明,不但能保守而且能發揚

光大,把傳統精神變成新時代的產物。這的確是可大可久之道。

如果曰本人冉有具智慧,具誠廣大的慈悲胸懷,宏觀世界能

利益一切眾生,造福一切眾生,那就是佛菩薩冉來。如果目標只

為白己國﹑冢或一個小集圉的利益,那依舊是六道几夫,夫子所謂 ﹁其餘則不足觀矣﹂! 囚︻十九︼

77


回無佳生心籐

相宗說╴I轉識.成智﹂;性﹑宗說-l明心見性﹂;淨宗講二心

不亂﹂,都是修行證果的最高指導原則。如果要圓滿達到這個目

標,必須破﹁一一執﹂。﹁人我執﹂就是六道輪迴的根源‧,﹁法我 執﹂就是十法界的緣起。

所以,我、法一一執要是玻了,不但超越六道輪迴,十法界也

超越了,這樣才能契人二員法界﹂。公華嚴經v所云:毗盧遮

那佛的華藏世界,西﹑刀淨土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都屬一具法界。

這是大乘法常講,返本還原修行證果最終極的歸宿,也就是具實 的大圓滿。

修行下子處,公金剛經v上的教訓非常重要!佛教我╴們﹣定

78


要﹁離相、離念﹂’正如經上所說,二切賢聖’皆以無鳥法而

有差別﹂。換勻話說,從初發心一直到如來地’無論修學那一種

法門,都離不開﹁離相、離念﹂的原則。小乘八個位次∣四向四

果、大乘五十一個位次,都是就離相離念功夫淺深差別而說的。

這樁事,世尊在公金剛經v上說得很清楚、很明白,的確是

79

指導我們做人、做事、生活幸福美滿、白在快樂的最佳方針。貴

在我們白己能善巧運用,就是具正的修行。愈是運用得恰當,運

用得純熟,不知不覺就契人佛菩薩的境界’就是﹁轉識成智﹂,

就是﹁轉迷成悟﹂,就是轉几夫的生活鳥諸佛菩薩的生活。

几夫的生活是﹁六道輪迴﹂;諸佛菩薩的生活是﹁遊戲神

週﹂。几夫活動的空間非常有限,而諸佛菩薩活動的空間,乃是

盡虛空遍法界。大乘經典裡描繪得淋漓盡致,今人歎為觀止’仲 <>


四纓催生心壕

慕不已。佛告訴我們’這個境界絕不是諸佛菩薩的專利,乃是一

切眾生,人人都有份的。只要白己具正覺悟,具正回頭,依教奉 行,沒有一個不能成就的。

而修學的方法’金剛般若所說的是綱領’淨宗經論所說的是

細目。抓住綢領,依照細目在曰常生活中鍛鍊。這就是諸佛菩薩

教我們最捷徑、最穩當、最圓滿的超几人聖’成佛之道。

織糸平等堵朦﹥霆態

4乏此川會墨旌暑牡魔擂礎 稔尸次仃唸步衍沁犬象

8(


•••••••

•••••••

﹂=

而一切經開端’首先是﹁證信序﹂。由此可知,﹁信﹂於修學弘

一一一大段,即使在序分﹑流通分裡也具足了﹁信、願、行﹂一-一段。

中,漓益大師告訴我們,不但經丈正宗分明白顯示﹁信、願、行﹂

視﹁信、願、行﹂,鳥成就往生的一一一個必須條件。在公彌陀經v

成就。佛在大經裡告訴我們,﹁信鳥道源功德母﹂。淨宗尤其重

比,何況佛法。學佛如果沒有﹁具誠﹂’沒有﹁信﹂’決定不能

白古以來,做人做事最要緊的就是﹁誠信﹂。世間法尚且如

0••••••

I>

81

傳是多麼重要。中國古人說,人無信則不能立足於社會,這是我

o

們必須明了的。我們對人、對事一定要從﹁誠信﹂莫定堅實的基 礎


□愛住生□嚎

同樣的道理,我們以智慧觀察一樁事,這樁事若是╴善事﹂,

就決定沒有疑悔之心,應當盡心盡力去做。世出世間法,剋實而

論’就是因果的﹁相績相﹂。善因一定有善果,惡因一定有惡報,

因果果因非常複雜。所以,佛在華嚴上說,世界眾生是無量因緣

的相績相。因變成果,果又變成因,因果循環、因果相績。離開

﹁因果﹂,實無有一法可得。我們明了這個道理,知道事實具相’ 才能體會到﹁萬法無常﹂、﹁萬法一如﹂。

佛在大乘經上云,二切法,相有、體空,了不可得﹂。我

們所見到的相,都是因果的相績相。相績相能持績多久,決定於

因緣。因緣相績,果報就相績。譬如以財﹑富釆說,每個人都想發

財,都想保持財、富,而實際上是決定保持不住的,因鳥一切法了

不可得。但是要讓財﹑富相績的時間長一點,可不可能?答案是肯

82


定的。只要不斷的修財布施的因’則財﹑富的果報就不斷的現前,

這是具正明白事實具相的人。

這個道理明白了’其它一切事理則可以比類推。如果因緣錯

了,果報就不能現前,就變質了。這都是事實具相,即世間人所

謂的具理。唯有佛菩薩對這些員相看得清楚,徹底明瞭,為一切

K•

﹂■ 一

83

眾生說出。我們能具誠的信、守’就能白求多福。福從哪裡來?白 己修善因,善果相績就是福。

由比可知’一切法沒有﹁斷減相﹂,只有﹁相績相﹂’只有

﹁變化相﹂。這才與白性性體相應。因鳥﹁體﹂是永恆不生不滅

的,因比它所現的﹁相﹂也是不會消失的。﹁相﹂只有轉變’不

0

會消減。十法界的相沒有了’百具法界的相就現前。這就是很好 子

的 例


0••••••••

﹂二

Ⅱ參住生心籐

環﹑境的障緣少’有善師、有良友’應當從﹁廣學多聞﹂下手;如

己的生活環境。我們學佛,所願、所求的是什麼?如果根性利,

我們要問白己如何遵循,首先必須省察白己的根性,以及白

法都對

可說, 佛實在是無有法可說。因鳥無有法可說,所以前面兩種說

我們到底要遵循哪一種?公金剛經v上說得好’佛不但無有定法

佛不須要多聞,一勻佛號就能成就。這勻話對不對?也是對的‧

誓願中,﹁法門無量誓願學﹂。這個說法是對的。又有人說,學

有人說’學佛一定要╴I求解﹂’求解一定要﹁多聞﹂。四弘

0••••••••

其不然,反而不如在這一生中,決定求生淨土,往生西方極樂世

8』


界後,冉做廣學多聞功夫鳥妥當.,然後乘願冉來’廣﹑度眾生,滿

足大願。因比,前面兩種講法都有道理。具實的成就,決定在﹁往

往生必須建立在信、願、行的基礎上。具信、切願、老會︿念

要,重要的是在﹁深解義趣﹂。也就是具信、具願、﹄具能做到、

∣〒部公彌陀經v上成就的。所以,學一﹑部經或學多種經都不重

可以證明’這幾個人都不是從廣學多聞下于,而是從二門深人﹂

我們看近代啖虛法師在公念佛論v裡講的幾個往生例子,就

義趣﹂,念佛一-一資糧的功夫才得力,才能決定往生。

最重要的是深解義趣。即使受持這句六字洪名,也必須要﹁深解

佛,又須要建立在﹁深解義趣﹂的基礎上。由比可知,廣學多聞

︼ 一

具求往生,這個﹁﹄具﹂字最鳥可貴。 I•

8E


皿晷住生心曝

這也是夏蓮居居士在公淨語v裡所謂的﹁具幹﹂’几是具幹

的人,沒有不成就的。廣學多聞如果不員幹’如果不深解義趣,

還是不能了生死出一一一界。這些事實我們不能不知道’不能不警惕’

千萬不要讓這一生空過。佛法常說﹁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念

生淨 淨土 土,古人謂:比乃無量劫中希有難得的因緣。願與大眾 佛往生 同修努力, 珍重!

A猴n方 見扣同解伙武貓同條閻川傘同仕 口牧終篛y童抽同恍刎綁同洶

86


••••••••

-

|•••••••

•••••••

﹂旦

現代人看電影、看電視’如果能留意的話,一定能領悟這個事膏︿

影,如露如電來做比喻。這個比喻非常之好,與事實具相很接近。

所以它的具相是﹁當體即空,了不可得﹂。佛在經上常以夢幻泡

相﹂。這就是佛經上講的﹁緣起性空﹂。業因果報就是﹁緣起﹂,

十法界依正莊嚴的現象,實在是由﹁業因果報相績而產生的幻

几夫有執著就有六道輪迴’有妄想就有十法界。由比可知,

••••••••

因鳥你放下了,別人還沒放下.,你不執著,他還有執著;你不打 K•

87

看玻放下之後’十法界依正莊嚴的現象還有沒有?還是有。

具相。白然就不會再起﹁分別、執著﹂,白然就能﹁看破﹑放 下 I╴╴


Ⅱ晷住生心嚎

﹑妥想了,他還打﹑妥想‧這是經上所講的-!共業﹂與╴!別業﹂。別

業是個別的。個人解脫了’超越六道十法界,證得一﹄具法界。但

是以往跟我們共業的那些眾生,他仍然迷惑顛倒,貪戀世緣。所 以,六道十法界的現象依然存在。

公華嚴經普賢行願口堊末後將這個現象也說得很透徹,﹁眾

生界乃至煩惱無有盡故﹂。即﹁業果相績,永遠不斷﹂。所以,

菩薩成佛之後’一定是興起大慈悲心’倒駕慈航,來一一一界廣、度眾

生。乘願再來的,他對於六道十界的具相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他是乘願冉來,來去白由,不受六道十界的束縛。雖有種種示現、

說法,正如古德所說的,他們無不是﹁大作夢中佛事,答建水月

道場﹂。從夢中佛事、水月道場,我們就能體會到諸佛菩薩在業

因果報的幻妄境中,所謂的遊戲神通。

88


學佛的人如果不知道這個道理’不曉得事實員相,就是沒有

看玻。沒有看破,要他兝強放下’實在是大難了!所以看破要從

這裡看玻,也就是具正了達六道與十界的事實具相,了解這些現

象是﹁業因果報的相績相﹂。公楞嚴經v上說得好,這種現象乃

是﹁當處出生’當處滅盡﹂。因比’諸佛菩薩的應現是﹁隨眾生

︼ 一

8(

心’應所知量﹂。從這兩勻’我們也能領會公金剛經v上所講的

﹁即非、是名﹂的具意。就是﹁無作而作,作而無作﹂;﹁無說

而說,說而無說﹂。這是諸佛菩薩應世的具相。我們能體會到,

就應當認具的學習。先把錯誤的觀念轉過來,冉把錯誤的行鳥改

正過釆’如諸佛菩薩應世一般。那就是﹁轉識成智,轉几成聖﹂。

要在會轉,會轉就是會修,就是具修,無上菩提之果決定能證得。

I>


囚壘住生心鏖

如果能明瞭、能覺悟’則對人間、富貴﹑貧賤,吉凶﹑壽夭等這一

績無盡’這就是﹁深信因果﹂。這其中的義理、境界、深廣無邊。

可成、信有淨土可生、信善有善果、信惡有惡報、信業因果報相

什麼是﹁深信因果﹂?信有一一一界、信有六道輪迴、信有佛道

學佛。覺悟要從哪裡覺起?第一要深信因果’第一一要通達一心。

學佛就是學覺悟。要學做個覺悟而不迷惑的人,這才是具正

切現象’白然沒有疑惑了;白然就有所造作’而能在人世間得到

90

學佛在行持上必須遵守佛陀的教誡﹁嚴持戒律﹂,這句話的

員正的幸福、快樂與美滿。所以,覺悟一定要從﹁深信因果﹂入 門


深﹑意是,教我們對佛陀的教誨要深深的理解,記在心中,並認員

的依教奉行。﹁持戒﹂包括守法的意思。世間的法律、道德、風

俗習慣’雖然每個時代不同,每個地區不同’所以要人境隨俗。

也就是說,我們的生活離不開社會、人群。社會人群所有的規約, 我們都要尊重、遵守’才能與人和睦相處。

91

什麼是﹁通達一心﹂?這是佛法的精華,也是宇、宙人生的具

相。應當讀誦大乘,深解義趣,才能明瞭盡虛空遍法界不離二

心﹂。但了一心,因果執著,正如禪宗六祖惠能大師所說’﹁何

期白性,本白具足﹂。白性就是一心。≡部公金剛般若波羅、密

經Y’將﹁通達一心﹂顯示無遣。比經甚深,必須細心體會,才

知道清淨心中本無菩提可證,亦無淨土可生。於無生、無證之中,

︻二四︼

方便莊嚴,如夢如幻,一剎那頃’成佛已竟,度生已竟,是謂﹁通 •>


Ⅷ纓住生心籐

達一心﹂。因鳥離此一心,別無因果.,但能通達一心,就能不昧

因果。所以,既能深信因果,又能通達一心。則能人佛知見、人 佛境界。

公金剛經v上講的,離四相,離四見。離一切法、非法、非

非法’而行布施。布施就是方便莊嚴。如是空﹑有兩邊不住,往

生淨土,決定是上品上生。世間有不少學者,他們有智慧,又有

福報,但是仍然對世緣含︿念不休。也就是行門中多生障礙’以致 於沒有方法超越輪迴。

我們細細觀察原因之所在,就是沒能深信因果,沒能週達一

心。因此,依然執著,依然迷惑’未能具正覺悟宇﹑宙人生的具相。 這是值得我們警惕的。

92


人生生世世的全、部活動’盡是幻有,不是具有。這種現象不僅包

﹑寂’它能現相,能起作用。但是所現的﹁相﹂,也就是我們每個

法界一切萬法的本體,就是具如本性。﹁性﹂是空寂的,雖然空

彿以﹑究音︿圄︻滿餉葷智彗攪觀瘩小宇﹑宙人生的邑具相,鳥我很說明龐╴空

得﹂。

就是具實智慧。般若經的結論就是公心經v末後所云﹁無智﹑亦無

其中講般若就佔了一一十一一年,可見其為一代教學的中心。﹁般若﹂

才能解決生活中的種種問題。釋迦牟尼佛在世講經說法四十九年’

佛法所求的是具實智慧,唯有智慧才能了解宇﹑宙人生的具相,

王 ︻二五︼

9E

括十法界依正莊嚴,一具法界也包括在其中。 •>


皿晷住生心曝

佛經上說’二剎那九百生減﹂,公楞嚴經v云﹁當處出生,

當處減盡﹂,佛告訴我們這些皆是業果相績的現象。般若經所謂,

﹁當體皆空’了不可得﹂,公金剛經Y說,﹁几所有相,皆是虛

妄﹂,二切有鳥法,如夢幻泡影﹂,這都是佛以具實智慧觀察 說明宇﹑宙人生的具相。

佛所說的一剎那九百生減,業因果報的相績相’這種說法是

對一-一千年前大眾所講的,顯示佛說法是、應機而說。當時科技尚未

發明,如果沒有天眼、慧眼、法眼,決定不能觀察到事實具相。

一-一千年後的今天,科學技術進步,人們可以用最精密的儀器

觀察宇﹑宙人生’觀察一切物體,發現一切萬物都是從原子、電子、

基本粒子所組成的。過去以鳥原子是最小的,不能冉分割了;近

年來由於科技進步’原子可以分裂鳥中子、質子。隨著科學儀器

9•


的進步’中子、質子又可以分解’外國人稱之鳥旨∞二︵夸克︶,

這是曰前所發現最小的。是不是還能分裂?科學﹑冢認為如果科技

冉進步,很可能再分裂成更微小的物體。這種分法就像佛經裡講

的微塵、色聚極微、極微之微,分到最後就是所謂的﹁鄰虛塵﹂, 冉分了。

如果佛對現代科學、冢說’一定會說一剎那之中有無量的生減.’

色﹂。

即公心經v裡所說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

象皆鳥幻有’不是具的’也就是十法界依正莊嚴是假相’是空相’

使我們了解佛所說的﹁當處出生,當處滅盡﹂’說明所有一切現

比種基本粒子存在的時間極短暫,不只一剎那九百生滅╴d這

絕不只九百生減。我們可以試作證明’現代照相機相當進步’我 四︻→一五︼

95


佳 •\3

住,而生其心﹂。因為萬法的體、相、作用皆空,所以教你﹁應

明白這個道理,才知道佛在般若經上為什麼教我們﹁、應無所

不空,這就是﹁因果不空﹂。

乘經上所說的二切法從心想生﹂。所以,﹁萬法皆空﹂,心想

令幸嚴經v所說的,﹁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完全符合佛在大

有善果,惡因有惡果,這就是十法界的來由。這個現象完全符合

佛告訴我們﹁因果不空﹂。因鳥相是果,有果必有因。善因

有相,皆是虛﹑妥﹂,明瞭﹁萬法皆空﹂。

漸移動,而看出它是相績相,不是具實的。從此可以領悟﹁几所

里︶,所看到的飛機是靜止不動的。若連績拍攝,會覺得飛機逐

們用千分之一秒的快門速﹑度,拍攝快速飛行的飛機︵時速一千公

無所住﹂。﹁相﹂決定不會消減,但是它剎那剎那的變化。這個

96

<•


變化的﹑王宰就是業因,現的相就是果報,業因果報剎那不停的變

化。因此這些現象相績而生,所以佛教我們﹁而生其心﹂。通達

這個道理,則無論在十法界的任何法界’他的心是清淨的,心是

定的’決定沒有是非人我,決定沒有貪瞋癡慢。這樣的生活就是

心脆緣灸,惋童餐奄

全今腺心矛妳傀

儷緣參咯魄蚜鰓遝殺心

佛菩薩的生活。超几人聖’如是而已!

皿︻=一五︼

97


生 ︼

/\

晷 ╴

$\3

提供大﹑冢修學的場所。

小小的道場’幾于遍滿每個角落’其目的是就近教化眾生’就近

必須就近建立道場。因此,在中國大陸、新加坡這些地方,大大

過去由於交通不便,資訊不發達,一般人想聞佛法,修學佛法,

化,就是出﹑冢人,弘法利生也必須知道與過去完全不同。譬如’

現代由於科技、資訊的發達,不但人們的生活起了很大的變

的受用,才能員正體會經中常講的﹁菩薩畏因’眾生畏果﹂。

世尊說得透徹、精微到極處。我們必須細心體會,才能得到具實

佛法、世法都不離因果’因果的理論與事實非常複雜,唯有

ⅡⅡ

現代的社會走向高科技的工商業,每個人鳥白己的事業,鳥

98


白己的生活’不能不奔忙,不能不競爭。回顧農業時代的悠閒生

活’再也見不到了。道場雖然很多,效用也逐漸喪失,取而代之

的是科技,電視、無線電的傳播,乃至我們能預見的,電腦的傳

播,所謂的國際綢珞,這是一項很大的改變,很大的革命。因比,

今後弘法利生不再需要大道場,甚至一個小小的﹑房間,我們有高

尸■

六 二

9E

科 的設設 科技 技的 備備’就能把佛法傳播至全世界,把講經說法的現場送至 每個﹑家庭裡

我說這些話,與因果有密切的關係,道場小、開銷少、花費

少﹑節省信眾財力的供養,而利用高科技發揮佛陀教育最大的效

果,這是具實的功德利益‧不但現前能傳播全世界,而且利用科

技的方法可以將、音聲、影像長久保存,流傳至後世。這是善於利

用科技的設施’以最少的人力、財力,達到具簪︿圓滿弘法利生的 Ⅱ刀


囫晷住生心壕

效果。由比可知,在現代夕大道場反而是累箸︿,成鳥一種沉重的 負擔,這是佛法所不允許的。

佛教導我們生活愈簡單愈好,世尊當年在世,整個僧圉採取

托缽制度,﹁曰中一食,樹下一宿﹂,生活愈簡單,愈白在,愈

幸福。何況具正明瞭﹁施﹑王一粒米’大如須彌山;今生不了道’

披毛載角還﹂,由這種認知,這樣的生活方式推動佛法,教化眾

生的新形式,才不違背因果,才具正做到善因、善果‧我們要從

比處觀察、體會、學習,才能得到具實的受用。

佛在大乘經裡常說﹁萬法唯心﹂,公華嚴經v上講﹁唯心所

現,唯識所變﹂,又說二切法從心想生﹂,公觀經v上說﹁是

心作佛,是心是佛﹂,這些話意義無限深廣,貴在能具正體會, 實踐於曰常生活中,則受用無窮。

100


薩,在形象上非常鮮明的示現著一切眾生所祈求的,他們全都得

也保不住,這就是忽咯了現臂︿,就是不懂得現簪︿。我們看諸佛菩

發,也就是世間人所謂的具、︾暑、美、慧。世間人祈求而得不到,

不想永恆的保持財色。財是財﹑富,色是指白己身體健康,容﹑顏煥

我們舉最淺顯的例子來說,世間人無不貪戀財色,沒有一個

福美滿,具實的白在。它的原理就是前丈佛在經上講的這幾勻話。

實,過白己喜歡過的生活,做白己喜歡做的工作,這是具正的幸

懂得現實。在一生的生活中,或者生生世世之中,都沒有脫離現

實。具正把現實掌握到,就是諸佛菩薩‧,具正覺悟的人,他們才

世間人沒有一個不重視現實,而實際上’每個人都忽咯了現

回︻→一七︼

101


囫無住生心籐

到,全都展現出來了。

世間拜佛的人很多,實在說,也是、肓目的瞎拜,沒能覺察佛

的相好莊嚴為什麼那麼圓滿,佛的神情表態鳥什麼那麼白在。如

果能從這些地方觀察、體會,這個人就相當聰明,就有智慧,所

體察的都是果報。果報必定有因’世出世間法都不離因果。見到

果,我們就當體察因行,佛是什麼樣的因,得這麼圓滿的果報。 世間人拜佛、學佛,都沒有看出門道。

公楞嚴經v上,佛問阿難鳥什麼要出、家?阿難比一般人聰明’

他說,因鳥看到佛的相好光明’認為這樣珠勝的相好光明,決定

不是父母所生的,而是修持得來的。他也想得到像佛一樣的相好

光明,因比他才發心出﹑冢修行。由比可知,阿難出﹑冢鳥的是色相。

色相的獲得,佛在經上講得更清楚’令鞏嚴經出現口堊說,﹦

l02


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換句話說’究竟圓滿的相好光明是

可是現代世間人

道眾生所顯現的果報

每個眾生本來具足的。本來就是這樣的,還用求,還用修馮?佛

的話說得不錯

示的

佛菩薩究竟圓滿的相好光明是清淨心所顯

實在

眾生把白己

有妄想

比較好懂。換勻話說

麼?白性是具心。具心是什麼?具心是清淨心。這樣說法’大家

不能今人滿意,更不能今白己滿意,原因是迷失白性。勻摧是什

於是我們明白

o

相好光明是果報

貌 是

身 有

jbb、

相有無量好

【╴=

9•

=﹣﹣=╴

103

9

就是因為把白己的清淨心喪失了

量 相

清淨心是因

的相好光明喪失

的 相

原本是不生不

分別、執著,心不清淨’就把本具的色相破壞了

︽==︾

經 上

體質永遠健康 不會變異

︻→一七︼

9

99

滅,紫磨員金色身’就像公無量壽經Y上所說的 長壽

I•


{

n輟住生心壕

不只﹁一一一十一一相’八十種好﹂,是無量的相好。這些本來是白己

具足的,可是現在都喪失了’原因就是心不清淨,有無量無邊的

妄想、分別、執著’這樣變壞了的‧如果你具正明白道理,了解 事實具相,才曉得佛法重視現實。

佛教我們修行’﹁修行﹂是什麼意思?無非是把我們的迷惑、

執著去掉而已。佛教菩薩修行的綱領是﹁六波羅密﹂,如果再濃

縮,就是一個﹁布拖波羅、密﹂。﹁布施﹂是什麼意思?放下而已。

布施是拎’是放下。把貪瞋癡慢放下,就不墮一一一惡道。把是非人

我放下,就得清淨白在,健康長壽。把見思煩惱都放下,就脫離 六道輪迴。把塵沙無明都放下,就成佛、成菩薩了。

由比可知,佛法修行的總綢領、總原則,無非放下而已。世

尊當年在世,不但以言語教導眾生,他鳥眾生作最好的示範,最

l0q


好的榜樣,他把世間五欲六塵、名聞利養都放下,出﹑冢了。出、冢

後的生活是曰中一食,樹下一宿。我們世間人看他生活大苦,太

可憐!這是世人用迷惑顛倒的眼光去觀察。如果是智慧的人去觀

察,他的感觸不一樣,明瞭唯有這樣的生活才是員正得大白在,

才是︼具正幸福美滿的人生。他沒有妄想、沒有分別、沒有執著、

沒有憂慮、沒有牽掛,多白在!在這個世間隨緣而不攀緣,身口

意一一一業都在教化眾生,鳥眾生作最好的榜樣。

諸佛菩薩所以為夭人尊敬,被尊鳥天人師,其意義甚深甚廣。

我們學佛要明白,要向佛菩薩學習,恢復我們的性德與究竟圓滿 的幸福。

囫︻=一七︼

105


皿輟佺生心爆

︻﹦八︼

佛經鳥我們說明宇﹑宙人生的具相,從大處說,是無盡的虛空

法界;從小處講’講到微塵’色聚極微,極微之微,與現代量子

力學非常接近。但是科學只能觀察到它的當然,不能徹底了解其 所以然。這個道理在公金剛經v裡都講到了。

佛菩薩是用離念的員心,法飼任運的顯現境界,所以對於現

象的所以然,具實的相狀,了解得+分透徹。科學﹑冢們還是用、意

識心,雖然他也有相當的定力,仔細觀察,但不兔還是落在意識

的範疇裡。換句話說,沒有離開心意識,也就是我們在經典裡常

講的輪迴心,所以縱然觀察得非常微細,他沒有辦法了解其所以

然,依舊不能控制環.境。控制環境是指掌握六道輪迴,掌握十法

l06


界,這是說明科學跟佛法的確有非常接近之處,但是其中還是有 o ︻

/\

說,他脫離不了輪迴。在現前生活中,他不能得白在,得不到具

就又落在六道輪迴,就像現代科學﹑家依舊不能離苦得樂,換勻話

主宰。事實雖然如比’可是這裡面決定沒有意識。如果起心動念’

宇﹑宙人生‧也就是說,在大宇﹑宙或者小宇宙裡’白己確實作得了

瞭人生’徹底明暸宇﹑宙人生的員相,其目的就是掌握人生’﹑王宰

苦’﹁我﹂就是主宰’﹁淨﹂是清淨。所以’我們明瞭宇宙,明

樂、我、淨這四種德性。﹁常﹂是永遠不變,﹁樂﹂是離一切諸

的﹁一﹣一德密藏﹂,法身、般若、解脫,這一﹣一大綢領中都具足常、

大宇宙、小宇﹑宙中都能作﹑王宰’佛法之目的確實如此。經典上講

了解事實具相的目的,就是能控制環境’主宰環境。我們在

方I∣ Ⅱ互

l07

很 大 的 差


回晷住生心壕

正的幸福,也就是他還有是非人我夕還有貪、瞋、癡、慢,還有 分別、執著’曰子就過得很苦。

學佛徹底明白具相,知道一切法了不可得,所以他現前的生

活就幸福、白在、美滿。無論想法、看法、作法﹑說法與事實具

相完全相應。事實具相是相有、體無。所以,在相上他有種種的

﹁佛法﹂,所謂﹁無有一法不是佛法﹂。公金剛經Y後半﹑部所說

著。佛法跟世法差別就在迷、悟之間。一念覺悟,徹底明瞭就是

嚴重的負面影響,不了解一切法體空,在這裡生分別、妄想、執

世間人在形象上能得一點享受,但是付出的代.價非常重,有

I08

享受’但是不執著。不執著就與﹁體﹂相應,就與﹁當體即空’

了不可得﹂相、應。因比’他享受幸福、快樂是正面的,而沒有負 『蔔


的﹁萬法皆如,一切皆是﹂,就是這個﹑意思。

如果一念迷,就是執著有﹁我﹂、有﹁我所﹂。迷了就是﹁輪

迴心﹂,造﹁輪迥業﹂。無論享受多大的福報,世間的人王,天

上的大梵天王,依舊超不出輪迴。縱然享受,一定要付出很大的

代價。在佛菩薩眼中,這種享受是得不償失。我們學佛要明瞭,

/\

l0E

要清楚,現在生活在這個世間就曉得,我們要以什麼樣的心態來 生活、工作,來處世、待人、接物。

佛門所謂﹁離苦得樂﹂,我們現前就得到,現前就離苦,現

前就得樂。如果眼前不能離苦得樂,而說來世,將來會離苦得樂,

這話沒人相信。佛法的具實受用就在現前。現前種種幸福的受用,

就是不執著,就是教你在心裡能放下,然後煩惱不生,智慧增長,

才是具正幸福美滿,這是我們學佛的目的。 匠E


四無住生心壕

︻╴╴九︼

公金剛經v裡講的-I諸法緣生﹂,意思講得很深、很廣。佛

法中常講’未能﹑度人,要先、度白己。白﹑度﹑度他都在﹁緣﹂上’﹁

緣﹂很複雜、很繁瑣。公華嚴經v說任何一法之形成,皆由﹁無

量因緣﹂,﹁無量﹂一一字絕對不是几夫、一一乘、權教菩薩所能想

像的。由 此可知,白、度非常重要。白己﹑度不了白己,決定沒有能 力﹑度眾生

白度的標準’以公金剛經v來說’必須離相﹑離見’也就是

一定要玻四相、玻四見,才具正能白度。如果尚存有四相、四見,

除了念佛帶業往生之外’決定不能超脫輪迴。如果對於四相、四

見不能看淡一點,念佛往生,也沒有把握’過去李炳南老居士常

110


說-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他以合中蓮社作比喻,一萬個

念佛人中,具能往生的只有兩、一一一人。不但四相﹑四見放不下,

而且堅固的執著,這就是念佛鳥什麼不能往生的原因。

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六道之苦’苦不堪言。一切眾生習慣

在這個劇苦環境裡,不能覺悟,不知道白己苦’這是經上常講的

﹁可憐愍者﹂。員正覺悟的人,知道人生苦、六道苦、輪迴苦,

積極求出離這個苦、境界,這才是具正覺悟的人。事實上,我們看

到所有學佛的人,員正覺悟的非常希有,而絕大多數的學佛人,

依舊是迷惑顛倒。他們到佛門來求佛菩薩保佑他升官發財’求佛

菩薩保佑他獲得五欲六塵的享受,這是以輪迴心造輪迴業。

如果我們仔細深人觀察,六道裡的眾生’這一生雖得人身’

多數仍是迷惑顛倒’他們白以鳥布施修善、積功累德,做了許多 田︻→一九︼

l11


Ⅱ黑住生心籃

好事。不曉得世間事有具、有妄,有正、有邪,有是、有非,有

善、有惡。他對於這些邪正、是非、善惡,沒有能力辨別’把惡

當善,把邪當正,於是一生所修的’明眼人看來,無非是造作罪

業而已。貧窮困苦之人,往往在一生中做了幾樁好事,還具的積

了些德行。業因果報通一一一世,所以世間、富的人不會永遠、富,貧的 永 遠

學佛,最低限、度要開智慧,要有能力辨別具善、假善,具惡、

我常常勸同修們熟讚公了几四訓v,至少要讀一一一百遍,可以幫助

你認識具、妄,辨別邪、正。如果你想在佛法裡達到白度的標準,

公金剛經v的道理不能不懂;公無量壽經v、公阿彌陀經v的理

論與事實不能不知道。公金剛經v教人看玻、放下,公無量壽經v

︹---匡

11

假惡’不至於在行持中,產生許多錯誤的觀念’造作許多的過失。


﹑︽阿翻陀經V勸人老實念佛。一個人真正能看破﹑放下、老實

念佛,這是徹底覺悟的人。如果不覺悟,決定做不到;真正覺悟’決

定能成就。果然能把能得的心’所得之法’看破、放下,而心中連看

破放下的觀念也不存在,用這種心態念佛就是理念。得一心不亂則是

理一心,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決定生實報莊嚴土,上品上生。

往生,几夫都可以做到,他鳥什麼做不到,善導大師在公觀

經四帖疏v裡講得好,九品往生總在遇緣不同,與公金剛經v上

講的﹁是法平等,無有高下﹂很相應。遇到緣勝,這個人一生中

就能上上品往生;遇到劣緣,往生的品位就低得多;甚至一生念

佛還有不能往生的,總都在緣。簡單的講’遇到正法’遇到善知

識,遇到善友,遇到具正念佛道場,這些都屬於緣。緣之中欠缺

一個環結,影響都非常大,這是學佛人、念佛人不可不知道的。 I>

「i﹨

出』I

出】I


囤纓住生心壕

︻╴╴-十︼

曾經有人告訴我歹有些人利用我╴們的圍體,或者用法師的名

義對外化緣募捐。我講經時曾經公開宣布過,華藏淨﹑宗學會以及

圖書館,乃至我們在國內外所設的機構’從來不化緣’也沒有委

託任何人代我們募捐。希望各地同修都要注意,几是遇到這些事,

都是假的。我們決定沒有授權給任何一個人或團體做這樣的事’

即使是印經弘法利生的工作,我們也都是隨緣而不攀緣。

有同修們白動送錢至圖書館或基金會,委託我們印經或者製

作錄﹑音帶、錄影帶、○○,與世界各地結緣;我們可以接納’也會

依照他們的願望認具去做,但是從釆不﹑王動化緣去做。

佛法在現代社會裡流弊大多,防不勝防,非常今人遣憾。在

11•


般若經裡,深深體會世尊對我們的開導,說明﹑宇﹑宙人生具實的狀

況,確實是﹁萬法皆空,因果不空﹂。因鳥萬法皆空,所以佛教

享我們﹁應無所住﹂。因鳥因果不空,所以佛教我們﹁而生其 心﹂。我們要深深體會這個事實具相,不可違背因果。

佛法在這個大時代,可以利用高科技傳播。我想從今以後,

l15

我們的講經只對內不冉對外.’我們白己印經,印一百本就足夠。

諸方同學們見到,認鳥這個本子有價值,我們沒有版權’皆可翻

印流週。錄、音帶、錄影帶、0○’我們也做少量的。也就是說’我

們道場要小,開銷少,容易維持;我們的住眾少,信徒少,容易

做到見和同解﹑戒和同修’希望小道場裡,每位同修都有具實的 成就。

我們所做的工作,特別是弘法利生﹑刀面,本身要作修行人的 I>


四晷住生心嚎

榜樣,道場要作一切道場的好樣子。利生方面,我們可以將講經、

念佛的資訊,利用現代國際綢珞傳播至全世界。由比可知,道場

雖小’可是弘法利生的範圍確實遍及全球。往後幾年,我們已經

預見全世界任何國﹑冢、地區’人人都必須有電腦,弘法必須進人

而不違背佛的教誡。將佛法發揚光大,普及全球,今一切眾生都

得到身心清淨、白在﹑妥樂’就能將白行化他的工作做得圓圓滿滿,

不需要大道場,不需要信徒,也不需要供養。這樣白己才能具正

弘法利生的曰的圓滿達到。我們白己修學的道場愈小愈好,我們

國際綢珞可以讓每.部電腦的畫面,都能收到我們的資訊,則

o

能得到佛法具臂︿的利益,這是我們應當做的。

116

電 腦 時 代


••••••••

•••••••

■』■■■■■■■

﹂二

不錯了。這一次在金剛般若比照之下,才知功夫實在太淺薄了,

年來一直都在做這功夫,感應也非常珠勝,而白己以鳥功夫算是

珠勝的利益。我﹑初學佛時’、章嘉大師教我﹁看玻、放下﹂,這些

答,對於修持,特別是對﹁念佛往生﹂有決定性的幫助,這是最

問題,多少年來沒有辦法解決的,在比次講演中都得到滿意的解

這一次講述之中,我白己得到的利益最珠勝。許多佛法上的

如果不細說,我們很難得到世尊在比經中許多寶貴的啟示。

間,全經講圓滿了。近代用這麼長時間講這、部經的人不多’然而

取公華嚴經v七處九會的方式,我們是一一處一-一會,約五個月的時

比次重講公金剛經v將要圓滿。這一次講演時間比較長,採

一 一

而具實透徹理解宇宙人生的具相,多少進人了狀況,具正體會萬 ︻

1l7

•••••••••

匠】


□無住生心爆

法皆空’身心世界了不可得。

就白性而言’佛在經上講得很明白’白性之中本無比物。﹁比

物﹂是指身心世界’十法界依正莊嚴。這些現象是從迷失白性’

從妄想分別執著發生的。所生的現象皆是幻象,道理就是﹁業因

果報﹂所變現的。其具相是剎那億萬生滅的相績相,決定不只九

百生減;我於講經時曾詳細說明。從比處我們具正體會到世尊在

楞嚴會上所講的﹁隨眾生心’應所知量﹂。﹁當處出生,當處滅 盡﹂的具實意義,也才稍稍體會到一些。

我們依比事理觀察歷史,觀察現前眾生相,就會感到非常恐

怖。歷史上許多開國帝王,政權建立之後’有所謂殺功臣。這些

事實予人留下非常殘酷的印象,其原因是很複雜的業因果報。這

些被殺之人,並非心廿情願,於是怨恨結在心識,果報沒完沒了,

118


愈報愈慘烈。公陰薦丈v中的丈昌帝君公案’鳥我們提出理論上

的事實證明。我們又從歷史上看到官廷的后妃、宦官,鳥了爭寵

爭權,彼比互相殘﹑害。這是﹑宮廷裡的黑暗面’不但中國歷史上屢 見不鮮,其實外國歷史上也有很多的記載。

我們了解這些事實狀況,才曉得具正覺悟之人、諸佛菩薩,

即使倒駕慈航回到六道教化眾生’所示現的依舊是苦行。不但出

﹑冢是苦行僧,即使在﹑家示現鳥達官貴人,依舊是以苦行作鳥世間

人的典範,喚醒世人對於權位、名利應當放下,不可以迷戀。他

們不僅言教,表現出的是偉大的身教’作好榜樣給我們看。所以,

覺悟的人示現在世間,目的非常單純,就是績佛慧命,利益眾生。

最董要的是喚醒眾生的迷惑,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這就是佛

菩薩的事業’亦即一切經論裡所說的。然而現代學佛人,尤其是 囫︻一一一一︼

ll9


Ⅱ晷住生心嚎

出﹑冢人’很少有具善知識﹑指引深人經典,很少人能體會如來具實

義。因比,佛法在當前社會表現的佛事,恰好與經論所說的顛倒。

﹁佛事﹂是覺悟眾生之事’而現代的佛事多是誘導眾生迷信

之事。我們明白這個事實’怎能不痛心!、痛心不能解決問題,必

須白己具正覺悟,即是古聖先賢的志願事業,﹁績佛慧命、弘法

利生﹂,將佛法回歸至佛陀教育。佛法確實是佛陀對一切眾生至

善圓滿的教育。我們認具努力依教修行,白己立志作一切眾生的

榜樣,﹑家庭是一切、冢庭的好樣子,道場是一切道場的榜樣。這樣

推展至日常生活中、工作中,點點滴滴都鳥一切眾生作好樣子,

這樣才能符合佛陀教化眾生的目的’這樣的修學才是佛陀的具實

弟子,佛陀的好學生。我希望一切同學們於聽經闢法之中,都能

有這樣的體會,都能有這樣的覺悟,然後發憤努力共同勉勵。

l20


•••••••

•••••••

•••••••

﹂二

0•••••••

用途:

正開悟。覺悟的標準,一定要用經典作印證。經典對我們有一一一種

相,而且一定是時時悟、處處悟、念念覺悟,才是具的覺悟,員

﹁覺﹂就是﹁覺悟﹂,也稱﹁開悟﹂。悟的是宇宙人生的具

生的員相。佛法修學的總綱領、總原則就是﹁覺、正、淨﹂。

員相。這勻話就是古人所說的﹁明心見性﹂,﹑意思是明暸宇宙人

我在講席中時常提到,學佛的目的是要具實徹底明瞭宇﹑宙人生的

學佛目標’就是要﹁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

什麼?雖然也是普通常識,而對於學佛的同修來說,它是重要的

佛門中常聽說某人開悟了。﹁開悟﹂就是覺悟。他覺悟的是

•••••••••

回︻一一一→一︼

12


回黑住生口壕

第一、專門讀誦’不求解義。這種讀誦目的是斷煩惱,玻妄

想、分別﹑執著。因鳥讀經就不會打妄想;不讀經,妄想就很多。

■╴-﹣﹣--■

用讀經的方法將妄想、分別、執著消除,這種讚經的方法屬於持 戒修定

第一〒讀經的目標是幫助我們開悟,了解字﹑宙人生的具相。

第一一一、是白己已經悟人實相,悟人的正不正確,有沒有錯誤,

要以經典作印證,也就是白己所覺悟的、境界,與佛經講的一樣不

一樣。如果是一樣的,即是正知正見.’如果我們悟人的境界,與

佛經上講的不一樣’這覺悟是錯的、是邪覺’不是正覺。我們必

須善於應用經典,經典對於我們修學的助益就很大。有些人不知

道經典明確的用途’雖然一生讀誦、研究、依教奉行,可是一生

糊裡糊塗’經典對他實在沒有起多大的作用,這是很可惜的事。

122


所有的經典都是講解宇﹑宙人生的員相’其範圍無量無邊,說

之不盡。佛經上常講,別說是佛一個人,即使十﹑方一切如來鳥一

切眾生說法’於無量劫的長時也說之不盡。這都是事實’絕不是

誇大。為什麼說之不盡?是因心性的變化無量無盡,一切諸法是

從眾生的﹑妥想﹑分別、執著而變現的。一切眾生妄想、執著無量

一 一

二 一

123

無盡,所變現的境界就無量無盡,佛也無法說盡。但佛全都知道, 要說出來,需要無盡的長時,道理在比。

中國佛教一般修學的綱領,大家都喜歡用公金剛般若Y,而

公金剛般若v也的確好,很適合中國人的口味。中國古人喜歡簡

要詳明,這一部經的確言簡意賅,言語丈字簡潔,意義無有窮盡, 而且圓圓滿滿,這是公金剛經v的好處。

修學淨土的人,在定中、在夢中,或者臨終佛來接引時,見 <>


住 !\D

覺悟的樣子是什麼?如公金剛經v講的﹁几所有相,皆是虛

能看玻,臨命終往生就沒有障礙。

倒’這是念佛求往生最大的障礙,必須覺悟。覺悟就能放下,就

悟,雖念佛,臨命終時不一定能往生。因鳥還有放不下,迷惑顛

是舉例說明,即使修念佛法門求往生的,也不能不覺悟。若不覺

示現的境界一樣,很不容易辨別,所以一定要用經典作印證。這

佛在公楞嚴經v末後講五十種陰魔,魔變現的境界幾于與佛

與經上所講的不一樣,即是魔境界’不是具實的。

臨終現前的,與經上所講的一樣’就是具實西﹑刀極樂世界;如果

佛經v作印證。如果他所見的境界,無論是夢中、定中、或者於

到西方極樂世界,都以公彌陀經v、公無量壽經v、公觀無量壽

妄﹂。如果我們在曰常生活中,無論對人、對事、對物,時時刻

124

<•


刻、念念之中,都知道所有一切境界皆是虛妄,這是覺悟了。如

果將眼前一些事都當作具實的,就迷惑了。覺、迷在這裡分辨。

若起一念私心即迷了,沒有私心是覺悟。也就是有﹁我相、人相、

眾生相、壽者相﹂,即是迷了;離四相、離四見,即覺悟了。所

以’時時刻刻要記住﹁几所有相’皆是虛、妥﹂。公金剛經v將比

一 一

﹂二

125

事實具體鳥我們說明,經云,﹁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

未來心不可得﹂。心指念頭,即起心動念,當體皆空,了不可得。

因比,能執著的是﹁空﹂.,所執著的’無論人、事、物,世法、

佛法也是空。公金剛經Y所說的﹁諸法皆空﹂,能所皆空,皆不 可得。如是知’是正知.,如是覺,是正覺。

諸法緣生,緣生無白性,當體皆空,了不可得。所以一切人、

一切事、一切法皆不可得,都是假的。一定要覺悟比事實具相, I>


Ⅷ黑住生心籐

萬萬不能執著!

我講經時引用很多科學實例’證明佛經所講的﹁當處出生,

當處滅盡﹂。現代年輕人喜歡玩照相機、攝影機,從攝影中也能

覺悟。譬如’高級的相機有五百分之一秒的快門,更好的相機有

千分之一秒的快門。如果用千分之一秒的快門,拍攝現代速度最

快的噴射機’能拍它在空中飛行,清清楚楚,它並沒有移動。再

拍一張,它的位置移動了一些。由比可知,鏡頭開時,現象生起;

現象生起時即是滅盡時,生減同時。我們所見的現象是幻相的相

績相’其實現象沒有生滅,沒有來去。我們看的飛機是連績的幻

相,實際上我們用快門照相時,它是一張一張生減同時的幻相。

我們玩照相機會開悟,因鳥知道所有一切現象都是假相,﹁當

處出生,當處滅盡﹂。這就是證明﹁心﹂’我們的﹁念頭﹂’以

l26


及外面所有的﹁現象﹂’具是公金剛經v上所講的二切有鳥法,

如夢幻泡影﹂。我們看到一切法知道是夢幻泡影,就具的覺悟了。

覺悟一切法確實不可得,於是我們放下一切法’絕無留戀’一切

隨緣。隨緣,曰子就好過,多麼白在快樂。知道一切法不可得,

白己的身也不可得’心也不可得;可是身心外面的現象雖然﹁當

處出生,當處滅盡﹂,而這種假相的相績是有的,它是業果相鐳 循環不斷的現象而已。這就是諸法實相。

假相從哪來的?佛告訴我們﹁因果不空﹂,是業因果報的相

績相。整個宇﹑宙人生皆是業因果報剎那生滅的相績相,這是宇﹑宙

人生的事實員相。一切諸佛菩薩高明之處就在此’他們了解得清

清楚楚。我們几夫天天爭名奪利,打得頭玻血流,痛苦得不得了!

他們在﹑旁邊看得很明白,無論你們怎麼槁’都是一場空,實際上 回︻一一一→一︼

127


教導我們﹁應無所住

以 o

因變

︿u 以及生活環境,皆是業因果報

過得不好是修的因不好

成╴果,果變成因;因又變成果,果又變成因’其變速之快是一秒

鐘的億萬分之一。以億萬分之一秒的速﹑度變化,所以一般人沒有

﹁行﹂,就是變成白己的曰常生活行鳥。我們的生

,即是作﹁觀﹂。

鳥什

佛告訴我﹣們﹁萬

所以教我﹣們而生其

。辛右以 鳥有所得

身心俱不可得

果報。造作的因不好 因果不空﹂ 因鳥萬法皆空

因鳥因果不、空

』︺

法皆﹑空

迷了

有造罪業。造作惡業,所現的相是從業因變的 9口︿

過得好是修的因好

ju

9

9

麼要應無所住 則錯了

•\3

莊 嚴

出 的 相

樣也沒得到

住 ?

o

辦法覺察。這是我們在這一次金剛般若會上體會了解的事實具相、 很深人的體認

觀要變成

128

我 們 的

<•

假 法 相 界

9

99

-


活在觀門之中即得受用,這是金剛般若的好處。所以,只要會用

功夫,在菩薩位上即是觀行位的菩薩,也就是功夫得力的菩薩。

如果沒有這種觀照,怎麼學佛都是落在塔字位中,有名無實,根 本談不上功夫’功夫完全不得力。

比次這樣細講公金剛經v,愈到後面愈清楚、愈明白、愈精

一 一

︼ 一

=

l2E

妙、愈有受用。所以我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決定有把握’因鳥

西方極樂世界是白性變現的,﹁唯心淨土,白性彌陀﹂,還是一

個心念。念佛的因現念佛的果,所有一切眾生的果報,都是因果

相績。因變成果,果變成因,就是因果的輪迴相績相。雖現相,

了不可得。相是幻相,是妄想。這件事槁清楚、搞明白,我們的

心白然是清淨、具誠的。清淨、平等、慈悲就是員心,就是本性,

性德就流露。於一切眾生,不論喜歡的也好,不喜歡的也好,討 匠】


↓凶

必須明瞭的。白己用功夫時就是﹁覺正淨﹂,老實念佛求生淨土’

很逼具,是給觀眾看的’是接引人人門的,那是于段。這是我們

也很重要,目的是接引眾生,好比唱戲,戲合上表演,要表演得

參並不重形式’而重實質,這是具修的最佳榜樣。儀規形式當然

佛門修行的功夫重實質,不重形式’如令鞏嚴經v的五十﹦一

應該從比處檢點﹑反省,認員去做’這是具正修行。

如其不然’則沒有覺悟。迷悟從這裡區分,從這裡觀察。修行人

厭的也好,一律平等看待,平等照顧,平等幫助,這是覺悟的人;

才是實質的到家功夫。

130

ⅡⅡ


•••••••

•••••••

•••••••••

﹂=

學說很多’都不是員的。這些學說,一直到今夭都不能讓大﹑冢心

間法裡’一直到今夭,千百年釆,多少人都沒有找到。雖然講的

生命是從哪裡來的?如何演變的?這個根源就稱本體。可是在世

近代許多科學、家、哲學、冢、乃至宗教家,都在探討宇﹑宙的根源,

﹁心性﹂是宇宙萬法的本體。現代哲學名詞稱﹁本體論﹂。

執著名字相,教我們離﹁言說相﹂、離﹁名字相﹂。

同一樁事,佛說了很多不同的名詞術語。其用意就是教我們不要

是心性。佛法裡說﹁性﹂名詞很多,具如、本性都是說這一樁事。

世尊四十九年所說法’不外﹁性﹂、﹁相﹂。﹁性﹂是本體,

0•••••••

131

服口服,沒有一個定論。 叵刀


<\3

能想,不能說。但是具實的存在,佛教我們白己領悟。具正悟人

以,佛說心性的具相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不可思議!不

聲﹂,也不能用耳聽;沒有﹁實體﹂,我們也無法接觸得到。所

不到的,因鳥它沒有相。沒有﹁相﹂就不能用眼見;沒有﹁音

佛告訴我們,這一樁事,如果我們想研究、探討,是決定辦

就是宇﹑宙的本體,生命的起源。

搞不清楚什麼意思。當然,清楚就成佛了’而不是几夫。﹁心性﹂

禪、冢講,﹁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我們現在聽了這些名詞’

把具心、本性明瞭通達’就稱之鳥佛了。

是具心、本性很難懂‧到底什麼是﹁具心﹂、﹁本性﹂?如果能

而在佛法裡,佛講得很清楚、很明白,比是員心、本性。但

這個境界,求善知識印證。

132

H•


我們在公壇經v裡看到,懷讓禪師開悟了,六祖就叫他說出

白己悟人的﹑境界。懷讓禪師說:﹁說似一物即不中﹂。六祖聽了,

點頭鳥他證明。在公禪﹑宗語錄v裡’類似這些諾只有他們兩個人

懂,別的人很難懂。﹁說似一物即不中﹂就是說不出來;說出來 都不對,都不是的。

︹<﹣﹣︺ ︹禿︺

1

甚深禪定要怎樣證得?佛門修行框紐就是﹁禪定﹂。無論那

〒宗,無論那個法門都是修禪定。雖然所用的方法不一樣,譬如

念佛人講二心不亂﹂、﹁功夫成片﹂,皆是禪定之異名。名字

不一樣,其實都一樣。﹁定﹂到相當程、度,見思煩惱沒有了,才

叫做﹁得定﹂。見思煩惱還在’則不算是定,這種定是﹁世間禪

定﹂,不是﹁出世間禪定﹂。﹁出世間禪定﹂要從斷見思煩惱起,

得到這樣的定就稱鳥阿羅漢。雖斷見思煩惱,因鳥還有塵沙煩惱 KⅡ


回纓住生心嗥

與無明煩惱,必須繼績不斷的冉修’使定功更深。深到一定的程

度, ,塵 塵沙 沙煩 煩惱惱 斷斷了,無明破一品,就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佛

法裡講的﹁心性 ﹂、﹁本體﹂比時才見到。除了這個方法以外,

︵-------╴

沒有第一 一一 一個 個方 方法 法。諸位必須曉得’所謂﹁因戎生定,因定開慧﹂’ 具正是不一一法門

l34

-I戒╴﹂有很多種;不是狹義的戒條,而是廣義的,指守規矩,

遵﹑守方法。規矩、方法很多,各宗各派不一樣,各個法門不一樣。

雖然不一樣,但是原理原則一定是相同的。用淨宗的話來講就是

﹁清淨心﹂。無論用什麼﹑方法,用什麼規矩,一定要達到清淨心’

就對了。禪定就是清淨心。心清淨到一定的程度,白然開悟!所

總 原 則

以公無量壽經v經題上所標示的﹁覺、正、淨﹂就是修行的總方 向以


無量無邊的法門皆是修覺正淨。覺正淨圓滿,心性︵性體︶

才能現前。﹁性體﹂現前之後,對於﹁相﹂才具正徹底明暸通達。

這是﹁性宗﹂用的方法,一悟一切悟’徹悟。這個方法高明’時 間也短,成就快速,在佛法裡屬﹁頓教﹂。

另外一個方法是從﹁相﹂上修學。先不管﹁性﹂,先修學

﹁相﹂,如法相﹑宗與一般教下,先研究法相。近代科學﹑冢也都走

法相的珞子,從現象裡開悟。一切現象是假的,是空的。現代科

學﹑冢已經不承認有物質的存在;認鳥所有的物質現象是波動的現

象。這是他們觀察到的。這是從相上修的,這個珞子很、辛苦、很

長。現代科學﹑冢已經發現沒有物質,只是波動的現象,可以說是

接近開悟的邊緣,還沒有開悟,因鳥他沒有見性。開悟就見性,

就徹底明瞭。現在只見到這個現象,而不知比現象之所以然的道 田︻三三︼

l35


皿-黑住生心曝

生﹂。心想是﹁見﹂’然後冉現﹁相﹂。其霄︿﹁相﹂是幻相’絕

從﹁見﹂變現出來的,這就是佛常在大經上講的二切法從心想

的五蘊,其中受、想、行、識是屬見分’四大色法是相分。﹁相﹂

所以見、相同源。﹁見分﹂是現代人講的精神﹑部分。般若經上講

﹁相分﹂從哪裡來的?是從﹁見分﹂變現出來的。﹁見﹂是轉變,

界依正莊嚴由之發生。比即是宇宙人生的具相’即阿賴耶的相分。

相﹂,也稱﹁相分﹂。這是所有一切森羅萬象的原始現象,十法

﹁無明業相﹂。第一一、﹁轉相﹂,也稱﹁見分﹂。第一-一、﹁現

如果用法相宗的觀察是╴∣無明不覺生一一一細﹂。﹦一細相:第一、

不是具霄介叼。

﹁無明﹂就是動相。科學﹑家如果具的發現沒有物質,只是波

l36


動的現象,換勻話說,已經接近見到無明了。他們接觸到這個遢

緣,這一關突玻’就見性了。實在講,要智慧也得要定力。定力

就是專心。曾有科學﹑冢專心於研究時,把于錶當作雞蛋煮了,就

曉得他的專心。定就是專,不一定要盤腿面壁才是修定。佛法講,

行﹑住、坐、臥都是定,就是專心。心無一一用,一心一意鑽研就

一 一

一 一

︼ 一

I37

是定,不一定是打坐。經上常講的﹁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

用在這些科學﹑冢身上,就覺得佛講的是對的。定不是采呆板板坐

在那兒。行、住、坐、臥都是定,是專心,心裡沒有一一念。

如果我們行、住、坐、臥都是一句佛號,就得﹁念佛一一一昧﹂,

是大定。公楞嚴經v上說’﹁首楞嚴大定﹂沒有出定、人定之相。

一切時、一切處、一切生活都在大定之中,這樣才能重重突玻。

當六粗一-一細重重突破時,使找到宇﹑宙人生的起源。由此可知,的 K•


囿無佳生心壕

確是無有定法。性宗與相宗尋找根源的方法完全不一樣,但是達

到的目的相同,就是所謂珠途同歸、法門平等。但是有一個原則’

就是要專心,一心一意,也就是﹁定﹂。﹁戎﹂是方法。儘管方

能 成

離相是離什麼相?離相、斷相、玻相,是玻末那、意識,心

相分︶是無法離開的。

離阿賴耶的相分。公唯識v裡稱﹁本質相﹂。本質相︵阿賴耶的

現象,就是阿賴耶的相分。佛在經上教我們﹁離一切相﹂,不是

耶識的相分。我們現在所變現出來的身體’以及這個世界的種種

見分變現相分。相分在公唯識︾裡稱為╴∣親相分﹂,即阿賴

法不同’都是一心〒意,都是專心一致,才能突玻。心若分散’ 不

心所的見相一一分,也就是離六識﹑七識的見分相分,以及相應心

l38

是 決 定


所、心心所的見相一一分。這些見相一一分即是我們的妄想、執著。

所以’玻心裡的見相一一分,不是破外面的幻相。外面的相會變,

不會滅‧外面的相,實在沒有障礙,所謂理事無礙、事事無礙。

障礙是從﹑意識與末那的心心所裡發生的,所以一切經皆教我們離 相、玻相。公金剛經v更是教我們要離四見四相。

二 一

二 一

l39

只要我們心裡不著,世間法相、佛法相都不著,即經上講的

﹁法尚﹑應捨,何況非法﹂。﹁法﹂是諸佛所說的法相。心裡不能

執著,心要空,心要清淨,心要無一物。心空就靈。靈是本具般

若智慧現前。几夫的智慧鳥什麼不開?心裡的﹑妥想執著太多,塞

得滿滿的,心不空!不空就不靈。由此可知’古來祖師大德教我

們看玻、放下。能放下一分’智慧就長一分.,放下兩分,智慧就

長兩分。智慧不是從外來的,是本有的。外面的境界一接觸就明 K>


四綸掙祕﹄叱二心佗氤

瞭通達,此是本具的般若智慧,不需要學。

六祖惠能大師講得很好,﹁何期白性’本白具足﹂’這是他

見性之後發現而說出來的。無量的智慧﹑無量的才藝、無量的德

能是本來具足的。我們几夫鳥什麼不能現前?因鳥心性裡塞的東

西太多。垃圾裝得太多’都堵死了。正是佛在公華嚴v上所講的’

﹦切眾生本來具足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妥想執著而不能證得﹂。

妄想是第六識,執著是第七識。所以’法相、宗轉識成智。最重要

的是六、七因地轉,五、八是果上轉。因若轉,果白然連帶轉了。

修學性宗、相﹑宗都相當困難,都是上上乘根性。中、下根性

的人,唯一的方法就是老實念佛。你不要看這個﹑刀法好像很笨、

很呆’其實功德不可思議’也是人甚深禪定。一夭到晚,行住坐

臥,心裡一句阿嫻陀佛’除阿彌陀佛外,什麼都不知道’什麼也

140


不想,什麼也不要。吃飽了,﹑穿暖了’什麼都不求’就是一勻阿

彌陀佛。能這樣念一一一年五載,禪定得到了,念佛一一一昧成就了。所

以,人家站著走、坐著走,就是這個道理。到這個程度,智慧開

了,為什麼不弘法利生?利生﹑亦要具足法緣。為什麼要走?沒有

法緣,佛不度無緣之人。大﹑冢對他不尊董,不聽他的;他先到西

1』1

方世界去作佛,什麼時候法緣成熟,他再回來。

如果有法緣,他不會走。走了就沒慈悲心。有法緣絕不能走,

要幫助眾生;沒有法緣決定走,絕不多待一天。這個苦惱的世界,

有什麼值得留戀!諸佛菩薩示現在世間的時間長短,都在﹁緣﹂。

眾生對他的信任’肯不肯、願不願意跟他學,這就是﹁緣﹂。臨

終能白在往生,沒有病苦,預知時至,站著走、坐著走的,他們

的定慧都現前,念佛一一一昧得到了。得到念佛﹦一昧沒有不開智慧的, 【請Ⅱ


住 !\3

法緣。我到一個地方講經,人還沒到’結緣的經書、善書﹑影﹑音

你的法緣這麼珠勝’這麼好,能不能教教我?我覺得布施就是結

很多人知道我﹣的法緣很好,去年演培法師請我吃飯,他說:

經,法緣才珠勝。

時候鳥他找座位’這也是結法緣。我們跟眾生結緣,將來白己講

也辦得到。結法緣的方式很多’誠心誠意接待他、招待他’來的

法緣了。他老人﹑冢教我們的方法,因鳥花錢很少,我們能力有限

花生擺在門口,大眾來聽經時’每個人分一粒’這也是跟眾生結

我們要與眾生結法緣。常常叮嚼我們怎麼結法緣:買一點糖果、

﹁法緣﹂也是多生多世與眾生結來的。從前李老師時刻叮嚀

所以他要往生就是與比間眾生沒有法緣。

帶、○○光喋、已送來很大的數量’跟比地同修們結法緣。我白己

I¢2

叵Ⅱ


明白,﹦切法當體皆空,了不可得﹂,鳥什麼不跟人結好因緣!

我白己確實沒有取得的念頭,尤其最近這些年’錢對我已沒有用,

沒有用錢的地方。人到錢沒有用的時候,就很白在。走到什麼地

方都有人招待’都鳥你安排好。出遠門,飛機票都為你準備好了。

所以,機票在哪裡買的,我不曉得.二張機票多少錢,我也不知

︼ 一

︹﹣=﹣﹣﹣︺ 〃几→

l

道。一切都放下了,就樣樣白在;若欲得到,就樣樣不白在。貪

得錢財,白己還要去買票,多麻煩!費那麼多精神力氣。有的時

候,什麼都不需要問,不聞不問,頭腦裡沒束西,本來無一物!

所以〒足要拎,要放下。﹁看玻、放下﹂是、章嘉大師教我的,我

得到具實受用,故常念師恩。

今天給諸位的講義,是我在國外教外國人的。外國人問我們

學的是什麼?我告訴他,我學的就是這些,我教的也是這些。他 I/•


住 <\3

的五十一一一參裡就有其他的﹑宗教徒,如勝熱婆羅門,是婆羅門教的

來就是這樣?佛教本來就是這樣,不是我想出來的‧令鞏嚴經v

有些人問我:法師,這一套是你白己想出來的’還是佛教本

定位上’就能普﹑度眾生。

聽了這個說法,很有道理!他就能接受。所以,佛法回歸教育的

是我們大﹑冢的老師。他教我們具誡、清淨、平等、正覺、慈悲。

是魔’說佛是魔鬼。我告訴他,佛不是魔鬼,佛不是神;佛是人’

不接受,還要排斥。他要敬他的神而排斥別的神;認鳥別的神都

法是教育,佛是我們的老師,他就會接受。神與神是對立的,他

基督教徒、天﹑王教徒,這個﹑刀法也能幫助他們。我們告訴他,佛

一看就明瞭,這裡面沒有迷信。我們在外國要幫助一切宗教徒’

導師﹑傳教師,他也皈依釋迦牟尼佛,也跟釋迦牟尼佛學’並沒

l•4

K•


有改變他的身分,他還是婆羅門教的領導人。可見佛教是教育,

包含所有一切宗教,沒有跟任何宗教對立。在基督教裡作牧師,

在天﹑王教裡當神父’如果學佛’智慧更高,講道講得更好’成就

更大,對他有幫助。絕對不是要你放棄信仲的宗教,改信佛教; 這是不許可的,這是﹁背師叛道﹂,不是佛所教的。

1•5

佛教我們﹁孝養父母、奉事師長﹂;佛絕不教我們背師叛道。

所以,夭神也皈依。他們所奉的神︵上帝︶’大概就是玉皇大帝

︵仞利夭主︶。仞利天﹑王皈依一一一寶,也是釋迦牟尼佛的學生。他

的這些徒子徒孫來皈依一﹣一寶,那裡有過失,是好事不是壞事。所 以,一定要將理講清楚,事上的障礙就沒有了。

民國五十六年,我第一次在輔仁大學講演。輔大是夭主教學

︻一一一一︼

校。那一次演講時,坐在前兩排的都是神父,還有兩位外國神父, 匠』


住 $\3

帝的兒女得到最有德學、最有智慧的老師,相信父母的心裡很歡

釋迦牟尼佛是世間最有智慧、最有學問、最有道德的人。上

父母鳥子女的心是一樣的。

兒女,你們跟釋迦牟尼佛學習,他一定歡喜。我想天下、天上,

都教兒女要尊敬老師.’想必上帝、瑪利亞也是如比。你們是他的

叛父母,沒這樁事。學生的父母都把兒女送到輔仁大學來讀書,

學校有老師,沒有衝突。並沒有說,你到學校跟老師學習就是背

神是你們的父母;而皈依釋迦牟尼佛是拜老師。在、家有父母’在

跟上帝是父子關係’稱天上的﹑王,天上的父;稱瑪利亞鳥聖母。

們皈依一一一寶,認具跟釋迦牟尼佛學智慧。我舉例跟他們說:你們

一共有十幾位神父。我看了很歡喜,這是很難得的機會。我勸他

喜,我的孩子是釋迦牟尼佛的學生。如果不懂父母的意願’排斥

146

叵■


佛法’不肯學佛,沒有智慧,相信上帝看了也會嘆息’孩子是不

錯,可惜沒受過教育!心裡也難過。我這一說,那些神父都笑起

來了。他們本來預備很多問題要問我的,事先告訴我留半個小時

發問。當我講至剩半小時,他們一個問題也沒有了。我勸他們學

佛,所以我跟天主教結的緣很深‧以後我還在多瑪斯修道院教了

1』7

一個學期。當時他們請我,希望我教兩年;我因為出國弘法’所

以只教了六、七個月。他們的素質比一般佛學院高,的確今人歡

喜讚歎。神學院的學生,一般是大學畢業,然後人神學院一一一年.,

畢業之後,再進人研究所。我教他們的研、咒所,課程是﹁佛教精 神生活﹂。

關於﹁相﹂’在講經的時候也常常提起,但很不容易悟入。

相是假的,公楞嚴v上講﹁當處出生,當處滅盡﹂,這勻話實際 <>


住 •\3

萬八千。這是說明現前一切現象,就是這種生滅相績的現象︵連

這樣彈法,一秒鐘可彈四次。四乘六十,再乘九百,等於兩個十

所說的﹁當處出生,當處減盡﹂。這速度有多快?一般我們彈指,

是二剎那﹂。時間很短!一剎那有九百次生滅,即是公楞嚴v

彈指彈得快,有力量。一彈指是六十剎那’一彈指的六十分之一

士。身體非常強壯的人,像古代的金剛力士,是有武功的人‧他

佛告訴我們﹁力士彈指﹂。﹁力士﹂是大力士,不是普通力

所以,把這些大乘經合起來看,事實具相就逐漸明白了。

﹁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就是佛所講的二切法從心想生﹂。

﹑應所知量﹂,佛菩薩示現在世間,可以涵蓋所有一切現象,都是

上就是﹁當體;即空,了不可得﹂的意思。經上又說﹁隨眾生心,

繪︽相︶,不是具的。不但色法是相績相,心裡的妄想也是相績相。

148

ⅡⅡ


公金剛經︾說得好,﹦切有鳥法,如夢幻泡影﹂。公百法v裡

講有為法:心法、心所有法、色法、心不相應行法,共有九十四

類’這些是有鳥法。可見二切有鳥法﹂涵蓋六道十法界。﹁如

夢幻泡影﹂,就是這些現象都是剎那九百次連繪︽的生減相,實在

是當體皆空,了不可得。要是認鳥一切現象是具的有,還在裡面

一 一

149

打妄想,想佔有,想得到,則是白討苦惱。

了解這些事實,那有放不下的。一放下就身心白在,具是快

樂無比!修學的障礙就沒有了。這是經上講得很透徹,很清楚的,

二切法了不可得﹂是具的。明白人就如同經上講的,佛菩薩示

現在世間是遊戲神通’沒有憂慮、牽掛,具正白在。徹底明白就

是﹁看玻﹂。不冉打.妥想,不再生煩惱就是﹁放下﹂。在這些幻

相裡、夢境裡,隨緣度日。因因果果,無量因緣,愈看愈清楚, I>


’這就是智慧現前

中’普賢菩薩

v

Ⅱ黑住生心曝

愈觀察愈明白

普 賢

能在隨順裡成就白己的戎﹑定慧

就是功德

=︻=-︾

教我們╴I恆順眾生’隨喜功德 ﹂◎ 用這種態﹑度處世 再好不過了

雄川計內養么惚咋修友來

9

繽砷』惠今卵緣刎少

︵■=︶

』勤喙﹣﹣一描﹣﹣一喙﹄Ⅶ

I50

1之

`>


德、一一一福的總和’經云﹁善護口業,不譏他過.,善護身業,不失

是以儒﹑冢的五德鳥根基。公無量壽經v上教導我們﹣一一勻諾,是五

大乘佛法修學的基礎是建立在公觀經v﹦一福上’而一-一福實在

第一-一、白己修學基礎不穩固。

第一=對於淨宗沒有透徹的理解。

第一、對於宇宙人生的員相不明白。

才明瞭念佛不得力的因素:

當然感想很多,得益也很多。回頭看看現前許多修學淨土的同學,

看過公無量壽經講記v,等於再講一遍。如是認具闊讀一遍,

︻三四︼

律儀.,善護意業’清淨無染﹂。這一-一勻將五德、一-一福、六和敬都

l51

H•


皿纓住生心籐

包括在其中,意義無限深廣。

這一-一句是修行人從初發心一直到如來果地,都必須遵守,絕

不能違失。我們的功夫才能得力,修學才會有效果。對我們現前 學佛而言’比一一一句經丈實在是無比的重要。

我們往往在不知不覺中犯了過錯,白己並不知道,這就是愚

癡’就是迷惑。說到斷惡修善’…暑惡業的標準也分很多層次。在

大乘圓教裡,次第不礙圓融,圓融不礙次第,這是圓修、圓證。

一切錯誤的發生都在妄想執著,一念私心,白己平日修學固然不

錯,但是不知不覺就障礙了別人。障礙別人學佛,障礙別人聞法,

障礙別人親近善知識,這些事在現在的社會,中國、外國比比皆

是。他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與公無量壽經v這一-一勻教誡完全 違背。

l52


我們在許多地方講經,都會遇到一些人來阻礙聽眾,勸導這

些聽眾不要聽經、不要念佛。我們講經有一些宣傳的週知,有些

寺院不許張貼,不讓他們去參與,把他們聞法的機緣切斷。如比

所得的利益,無非讓信徒擁護白己的道場,而所犯的過失是斷絕

信徒的闆法機緣。這筆賬將來要怎麼算,細讀戎經應當白知。

大乘經上常說,財布拖不如法布施;公金剛經v比喻說,若

人滿--一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拖,也比不上於公金剛經v中受持乃至

四句侷等鳥他人演說的功德。佛說得很多,但是沒人相信,因為

這種珠勝無比的功德是無形的,沒人看見。現前一點財物的布施,

大、冢認為很現實,是具實的,立刻可以得到,可以享受的。

聽過八金剛經v的同學們,我想你們都能了解,﹁能得、所

得,當體皆空,了不可得﹂。所以色具正得到的,﹁唯有業隨身﹂ 凹︻三四︼

︹■﹄

l 5


皿纓住生心嚎

而已。然而造作了無量無邊的菲業,其果報是多生多世的愚癡、

困苦。障礙正法流通,阻人聞法、學佛的機緣,所得的果報就是 經上說的五﹑痛五燒。

愚癡是一-一惡道第一業因。愚癡的人才會造罪業,所以他的困

苦是生生世世,多生多劫的。一生中一念之差所造的業因,換來

極長時的苦報,這是不值得的。有智慧的人知道時時刻刻’念念

之中應當幫助人玻迷開悟,幫助人接觸正法。這樣修持的人即是

經上所說的﹁積功累德﹂’所得的殊勝果報也是不可思議,如經

所說﹁諸佛讚歎’龍夭擁護﹂。

我們看到現前佛門諸宗一些同修們所作所為’實在是今人無

盡的感嘆,我們白己要具正覺悟’絕不能走錯珞。經上常說,﹁人

身難得’佛法難聞﹂’這一生我們非常幸運得人身,聞佛法,尤

15斗


其得聞第一的念佛成佛大法。若是愚迷不悟,在修學佛法中造作

罪業’冉墮一-一途’這就是佛﹑冢講的﹁袈裟之下失人身﹂。因鳥未 拎一-一毒煩惱,一念愚迷。這具正是非常可惜。

我們要覺悟,要勉勵,要從經論中體會佛教誨的具實義,大

慈大悲救﹑度一切眾生‧與佛的心願相應’與佛的解行相應’我們

求咕﹄帷拂世孑珍悔靠名盔楓盤 一

155

這一生才有員正出頭的曰子,才能永脫輪迴’念佛往生。否則就

o

是﹁袈裟之下失人身﹂’想冉得人身’難之難矣!這是不能不有

匹】

倣啟黨吁念呵瓣施畔

高 度 警 覺 的


住 ••

很難體會。﹁寂﹂是不動、寂靜的意思。體性就是具心,空寂即

們說明,鳥我們顯示具如本性,體性是空寂的。﹁空﹂義甚深’

我在這一次講述中深深體會,本經前後許多經勻,世尊鳥我

並不僅限於古大德常引用的那幾句。這個看法是正確的。

士在公講義Y裡所說的’每一句、每一字都可以作鳥行門的觀照,

公金剛經v經丈白始至終,字﹑字句句都重要。正如江味農居

︻╴╴-五︼

是本來無一物。具心本來不動,本來沒有念頭。動念就是無明,

156

【Ⅱ

念頭就是﹑妥想,有念皆妄。有念無念、非有念非無念’都是妄念。

離一切、妥念,才是佛在大乘經說的﹁正念﹂。﹁正念﹂的意義很 深


﹁正念﹂是沒有妄念’就是白性起用。此處最易錯認,因未

離心意識故。以鳥正念還有個﹁念﹂,那就錯了。我們念這勻﹁阿

彌陀佛﹂算不算正念?如果以絕對的標準講’這句﹁阿彌陀佛﹂

還是妄念,清淨心中沒有阿彌陀佛。鳥什麼淨宗將這勻阿彌陀佛

當作正念?因阿彌陀佛名號雖是﹑妥念,比〒妥念最接近正念,故 淨宗用比一﹑妥念的方法達到正念。

我在講席中曾說,念佛有﹁持名念佛、觀像念佛、觀想念

佛﹂。觀想、觀像比持名都難,公十六觀經v上講得很透徹。古

來祖師大德何以不提倡﹁觀想﹂而提倡﹁持名﹂?祖師大德如是,

諸佛如來也都提倡持名念佛。一-一經中只有公觀經v講觀想、觀像、

持名;公彌陀經v講持名﹑公無量壽經v也講持名,這就說明,

諸佛教導一切眾生出離﹦一界圓成佛道,要以持名鳥主。這個道理 回︻一一一五︼

l57


n黑住生心藤

就是所謂借假修員。

觀想、觀像都很不容易修證’觀成之後也很不容易離相。如

觀佛像’觀一-一十一一相、八十種好,無論何時,睜開眼睛,閉上眼

晴,佛像就在眼前,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若能觀成,不容易;

觀成之後,想將比相拎離也不容易。若不能離相離見,則不能見 性。然離這句名號比離相確是容易大多了。

名是假名,如果到西方極樂世界還存在這個假名,使不能戌

無上正等正覺。要證得無上正等正覺,阿彌陀佛這個名號也要拎

棄。我們是藉比名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見到阿彌陀佛’我們的

功夫還是要依比提升’直至極果’名號也拎棄’才具正恢復﹁性

體空寂,本無有念﹂,才能達到如來果地上的圓滿境界。

公金剛經v講的﹁四相、四見﹂必須斷除方顯修功。性體裡

158


沒有四見,沒有四相。﹁念﹂即是四見,從見分生相分。相﹑宗的

經論講得很清楚。相分是諸法,即世出世間一切法相,十法界依

正莊嚴。佛告訴我們’這些現象本來不生,﹁當體皆空,了不可 得﹂;但是我們感覺所有現象都在眼前。

一切境界相皆是幻相,不是具相。愚人迷在其中,以為員寶;

覺悟之人,可從現象冷靜觀察。去年已過去,永遠不冉回來;上

個月過去了’也永遠不冉回來;上個星期已過,永遠不冉回來;

昨天過去了,也永遠不再回來;前一個小時已過,永遠不再回來;

前一分鐘過去了,也永遠不再回來;前一秒鐘過去了,也永遠不

冉回來。諸位若從比處冷靜觀察,便知這些現象到底是具是假;

到底存在不存在,如比就能體會得事實具相。具相就是佛經講的

﹁几所有相’皆是虛妄﹂’﹁一﹣一心不可得’諸法緣生﹂’﹁當體 U︻一一一五︼

l5E


Ⅷ無住生心曝

︽---︾

皆空’了了 不不可得﹂。六根所接觸的,簪︿在即是業因果報剎那生減﹣

的相績幻相

公金剛經Y云,﹦切有鳥法,如夢幻泡影﹂,﹁夢幻泡影﹂

四字比喻它是假的,根本不存在。﹁如露﹑亦如電﹂比喻其存在是

非常短暫的。露水﹑閃電,一剎那就不見了,一般人體會得到。

寶際上’比種生滅存在的現象,乃是剎那億萬分之一秒的速度生

滅相績。生滅的速度太快,亦即生滅同時,也就沒有生滅,所以

說﹁不生不減﹂。公楞嚴經v講﹁當處出生’當處減盡﹂’就是

說明這個事實員相。﹁夢幻泡影﹂就是公楞嚴v講的﹁隨眾生心,

應所知量﹂。眾生心不斷的變化’一個念頭起’一個念頭滅。念

頭起滅是能變心想,外面的現象隨著念頭起滅,隨著念頭變化鳥 所變的境相’所以才有十法界依正莊嚴。

l60


法相唯識﹑宗不承認有現象的存在,而承認﹁唯識﹂。﹁識﹂

是念頭、是能變.,﹁相﹂是所變。能變是具的,所變是假的,這

是法相唯識宗的講法。般若則更進一層’能變的心是假的,念頭

也是假的;因鳥﹁性體空寂’本無有念﹂,才是具的。所以,相

宗說法未達究竟圓滿,必須冉往上提升。識也沒有,也是假的,

這樣才能將宇、宙人生,十法界依正莊嚴的現象具正看清楚、看明

白。徹底覺悟了,才曉得經上講的關鍵處是﹁不一不異﹂.,江味

農居士在公金剛經講義v中以很長的篇幅詳細說明比事。

中觀講﹁八不﹂,大乘經講的﹁十不﹂、﹁十四不﹂,都是

以﹁不一不異﹂鳥根本。所以’這一勻懂了’縱然講得冉多’也

全都懂了。若了解事實具相,心性、諸法﹁不﹦,就是相宗所

講的﹁能生的唯識’與所生的法相’不﹦。但是能生的唯識, 田︻三五︼

16-


呵無住生心嚎

所生的法相皆不可得。公金剛經v上講╴I一﹣=心不可得﹂,就是能

生的念頭不可得’所生的法相也不可得。能所俱不可得就﹁不

異﹂;不異即沒有兩樣。一切法大至世界,小至微塵。現代講的

原子、電子、中子、質子’冉分即科學﹑家所稱的呂三︵夸克︶’

是現在所知道最小的。現代科技還無法將呂四芹︵夸克︶分裂,但

是科學﹑冢認為可能冉分裂。由比我們稍稍體會得﹁不一不異﹂的 意義。

﹁不一不異﹂之理涵蓋世出世間一切法,經論裡講的,心法、

色法’相宗說的唯識、法相,﹁不一不異﹂全都包括了。因比,

懂得﹁不一不異﹂’就懂得公金剛經Y所講的﹁如來者’即諸法

如義﹂。﹁諸法如義﹂就是一切法是一’不是一一’諸法一如,所

以﹁法法皆如,法法皆是﹂。經上講的﹁是法平等﹂,就是這個

162


﹑意思。

如是而知是正知.,如是兄解是正見。﹁正知正兄﹂就是佛與

大菩薩們的見解﹑認知,完全沒有錯誤。我們沒有能力、沒有定

功、沒有智慧,所以見不到,也不曉得事實具相。佛鳥我們說明,

我們聽了似乎有一點明白,似于懂得一點。佛教導我們如何親證

這個境界,必須﹁離念﹂、﹁離相﹂。離念、離相之所以然的道

理就是﹁體性空寂’諸法緣生﹂。果然做到了離四相、離四兄,

就契人諸佛親證的無我法﹑境界。

佛在公金剛經v上說明修學的最終曰標,就是證﹁無我法﹂。

離相離見,即是佛與大菩薩們所證得的﹁無我法﹂’證得無我法

即人諸佛位。在相宗裡’正如公百法明門Y所說的二切法無

我﹂。〒部公百法明門論v就是解釋世尊在大乘經論裡常講的這 Ⅲ︻一一一五︼

尸■﹄

l 6


五個﹑字。

皿纓住生心嚎

天親菩薩認為公瑜伽師地論v的六百六十法,對初學者很不

方便,所以歸納成百法。以百法解釋﹁無我﹂’不但人無我,法

也無我。﹁人無我﹂就是﹁體性空寂,本無有念﹂。﹁法無我﹂

就是﹁諸法緣生,本來不生﹂。這就是﹁諸法實相﹂,即是宇﹑宙

人生的﹄具相。佛與大菩薩之所親證、所悟的就是這個。能把這個

具相槁清楚,世出世間所有的問題都解決了;這是從根本解決。

比義理雖深廣,但非常重要;學佛要細心體會,要認具努力修學。

164


這段開示,其大前提我們必須記住,就是﹁善男子﹑善女人﹂。

現前這個時代,隨時隨處都可能遇到急難恐怖。佛鳥我們講

才能生起不逆之信心。

華經v的普門品合起來看,細細體會其中的道理以及境界,這樣

義理卻無限深廣。我們可以將它與公楞嚴經Y的耳根圓週、章,公法

菩薩,無不得解脫者﹂。比段開示雖然丈字很簡短’可是其中的

我們’﹁世間善另子、善女人,若有急難恐怖’但白歸命觀世音

公無量壽經Y第一一十八品﹁大士神光﹂末後一段,世尊告訴

/\

公無量壽經v、公法華經v、公楞嚴經v都是大乘圓教的大經,

二 一

似﹨ ]

165

﹁善﹂的標準就是公觀經v所講的﹁一一一福﹂。 Ⅱ』


回晷住生心壕

第一、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 第一〒受持一-一歸、具足眾戎、不犯威儀。

第一-〒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讚誦大乘、勸進行者。

這一一一條十一句,皆能認具奉行,認具學習,才是經上講﹁善

另子、善女人﹂的﹁善﹂。我們有這種﹁善﹂的條件,在急難恐

怖時,一心歸命,專念觀世﹑音菩薩’就能得到不可思議的感應, 確簪︿能消災兔難。

不思議感應的事墳在公觀世音菩薩感應錄v,及古人筆記裡

記載很豐、富,近代報章雜誌上也常看兄。可是它的道理太深,絕

不是一般淺學者能通達的。這種道理都包括在大乘經論中,尤其

是公華嚴v、公法華v、公楞嚴v、公金剛經v、公無量壽經v。

如果能細讀深思,其中的道理就不難體會。這才深信佛教導大眾

l66


消災兔難的方法,不但確實可靠,而且是解決急難恐怖的不一一法 門。這是我們﹑應當知道,、應當遵循的。

佛是具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我們

對於佛的教誡要具足信心,依教奉行’不但白己能消災免難,也

167

勤喙﹣﹣惡﹦﹣耍真度十闕 繽呻霆命矜絛刎生

能幫助周邊的人離開一切恐怖災難,得到白在安樂。

Ⅸ沮

一 一

匕﹨ 一

︼ •


Ⅱ晷住生心爆

︻╴╴-七︼

諸位同修:今年是合中李炳南老居士往生十週年,洛杉嘰.淨

宗學會,希望我在他們的刊物上’提供一點紀念資料,這是我、應

當做的。這麼多年,許多紀念李老師的活動,我皆因海外各地弘

法,所以都沒能親白參加。但是老師對我的教誨,我不但念念不

忘;而且在我生活修持中,在弘揚佛法之中’遵循老師教導的原

則,努力膏︿踐。這是員實的紀念,由此可知,紀念並不限於形式.,

實質上,依教修學更有.意義,最是老師對我們的員實期望。

我於一九五一一一年初接受﹑方束美先生教導,跟他學哲學。他告

訴我,佛經哲學是世界哲學的最高峰,修學佛法是人生最高的享

受;指出公大方廣佛華嚴經v是古今中外最好的哲學概論。這些

l68


話,我過去從來沒聽人說過’所以聽了方老師的教誨,深受感動,

啟發我對佛法研習的興趣。往昔我總以鳥佛教是迷信’不知道它

是最珠勝的哲學。於是我開始訪問寺院’目的在借閱佛經。當時

合北市最大的寺院是善導寺,藏經也相當豐、富。不久,我和寺院

裡的法師大眾漸漸熟悉了’借闊經書很方便。早期善導寺對我初

學的幫助很大。我的緣分相當珠勝,接觸佛法不到一個月’我的

鄰居敏孟經’他是清末蒙族的一位親王’大、冢稱他敏親王,承蒙

他介紹我認識、章嘉大師。我與大師見面就感到有很深厚的緣分,

大師對我關心、愛護,當時我有工作,唯有星期天去向他請教,

他非常慈悲,與方老師一樣,每星期給我一至一一小時。

、章嘉大師教導我,佛法的修學一定要從﹁看玻﹂﹁放下﹂人

門,一定要從﹁布施﹂下子。這是我最初接觸他老人、冢’所得到 田︻三七︼

169


Ⅱ晷佳生心壕

的具實教誨。他教我從布施下于,我也能具正依教奉行。他告訴

我’﹁佛氏門中,有求必應﹂,必須如理如法的求。如果是非理

非法之求,就不會有感.應。如理如法的求佛菩薩,而得不到感應

時,這是白己有業障’必須懺除業障,白然感應現前。懺除業障

的方法就是改正白己的過失。懺悔的員實義是知道白己的過失,

而後能具正改過白新,這才是具正懺悔。我接受大師教誨一一一年, 承師鳥我莫定往後修學的根基,恩德永誌於內心。

我有幸親近當代的大德,他們在言行生活中,示現著重實質

上的修行,並不重形式上的儀規’對我們這一代年輕人,這種教

學方法非常有效果。接受其教誨,如沐春風,法喜充滿,明白道

理、懂得方法,如理如法的修持,也確實如他老人﹑冢所說的,有 不可思議的感﹑應。我親近他一-一年,直到他圓寂。

l70


翌年二九五七︶經當時臺灣印經處創辦人,朱鏡宙老居士

的介紹,認識了合中李老師。當時我對於佛法已有相當的認識’

知道佛法無比殊勝,是佛陀對九法界眾生至善圓滿的教育。於是

發心專攻佛學’辭去白己的工作,到合中親近李老師。那年正逢

慈光圖書館成立,李老師就安排我在慈光圖書館,擔任管理圖書

一 一

引∣∣

17

的工作。每星期一﹣一他在館內講經’星期五在合中蓮社教學。

我到合中時,李老師正鳥蓮社的同修們開經學班,培養講經

弘法人才。經學班每星期上課一次,李老師勸我參加。當時我白

知程度很淺薄,對於上合講經,從來未動過念頭,不敢嘗試。老

師讓我到班上去看看,我遵師命,跟他一道去參加經學班上課,

才知道經學班規矩很嚴,是關著門教學,不讓外人參觀的,採取

中國傳統私塾的教學法,效果顯著。 K>


Ⅱ無住生心嚎

聽了一堂課之後,我的信心﹑願心就生起了。因鳥我╴看見班

上的一一十多位同學,他們的程度與我不相上下’同學中半數的年

齡都比我大。其中對我影響最深遠的是林看治同學,當時她已經 六十歲’而且只有小學畢業。

我看到一位小學畢業’六十歲的人,都發心學講經,非常感

動,她給我最大的鼓勵,於是我就很歡喜的參加學習講經。李老

師對我們這一班同學非常愛護’教學也認具嚴格,絲毫不苟。他

的教學遵循中國古代祖祖相傳的老方法,完全採取小座複講。他

鳥經學班特別選擇一些小﹑部經’以最簡單、最淺顯的方法鳥我們 講一遍。我們依照他的講法學講。

李老師教學可以歸納鳥:初學講經一定要簡而不繁、易而不

難、淺而不深、明而不昧。由比著手,不斷的認員努力萱修;學

172


會〒邵經,才准許學第二部經。學會的標準是要在大座上講過,

譬如學公彌陀經v,若能在合上當著許多聽眾,把經從頭到尾講

過一遍,這才算及格。如果不能上合講大座,這一部經就不算學 成‧

有一次’老師集合我們同班同學,以輕鬆愉快的座談方式,

對每位學生個別指導。由比可知,他平常對學生觀察微密,對於

學生的根性都能了解,都能掌握,因材拖教。佛法重契機、契理,

我們同學一一十幾人,老師指導的方法皆不一樣,但是個個都得具

實利益,使我們對老師尊敬之心油然而生。由於感恩,因比對於

老師的教誨,都能盡心盡力實行,以期不辜負老師的期望。

老師教我的﹑方法,就是﹁至誠感通﹂四字。他告訴我,白古

以來弘宗演教的善知識們,必須具備的條件,是要通達世出世間 四︻三七︼

l73


佳 $\D

在他會下聽經,我很專心。他不准我寫筆記,可是其他同學

皆得力於恩師的具傳。

年,弘法一一一十七年,今已年屆古稀,仍力遵循’感應不可思議!

極處,才能感動諸佛菩薩的加持。我接受教誨’學佛至今四十四

通﹂?用具誠的心,具誠到了極處,就是﹁至誠﹂;唯有具誠至

持,才能使我們週達一切法,這才是正珞。用什麼方法求﹁感

可能的。所以’唯一的﹑方法就是要求感﹑應,求佛菩薩本願咸神加

麼方法週達?世出世間法都要通達,如只靠讀誦﹑研究是決定不

那麼大的分量’決定不是一個人一生中所能盡讚的。我們要用什

只說一-一藏經典,世間法’單講前清乾隆時代整理的公四庫全書v,

一切法。如果通達佛法,而不通世間法’則不能弘法利生。佛法

寫筆記,他沒有禁止,於是我明瞭他教導是因人而異的。他告訴

17q

K•


我:專心聽就好,寫筆記會分心,不能專注。會聽的要聽教理,

理明則通達一切經;若力不能,也要聽教義。不可聽言說名相。

我非常感謝受教。以後我體會到這個方法,所以我在他會下十年,

無論他在合中講經,或在外地,我從來沒有缺過課,都跟在他身

、旁,遵、守他老人﹑家的方法,因比聞法頗多領悟。幾于是境界月月

l75

不同,明顯的是年年不同、年年進步,所以我非常感謝老師。他

說’你要是寫筆記’今年寫的筆記’明年就沒用處,浪費時間、

精力,豈不可惜。所以,我聽經聞法就把筆記放下了,這是在李 老師會下學到的祕訣方法。

他教導我的原則就是﹦門深人﹂,特別在初學,只能跟隨

一位老師。我初到合中拜他為師’他向我提出一一一個條件’而在合

中那麼多年,從沒聽說老師這樣要求過別人,這也是知遇之德。 K>


住 •\3

少聽,少看,妄想少了,煩惱少了,心確實清淨不少。心清淨則

因鳥一切不准聽,等於把耳朵封閉;一切不准看,眼晴也遮住。

老師的方法’我認具遵行了半年之後’即體會到很好的效果。

這樣在合中才住下來。

曾經聽到許多大德對他的讚歎。我對他有恭敬心,於是就接受了’

一一一個條件很苛刻,過去從來沒聽說過。但是我對老師非常景仲,

認,一律作廢,要從今天開始學起。當時我聽了,覺得李老師這

有得他同意的’都不准看。第一-一、我過去所修學的’他一概不承

曰常所看丈字’無論佛經或世間書籍,都要經過他同意;几是沒

居士們講經說法’只可以聽他一個人的。第一一﹑依他鳥師,以後

他的條件是第一、跟他學習,以他鳥師’不許聽其他法師、大德、

長智慧。我得到了具實的利益,對老師教導的方法深信不疑。老

176

I•


師要求我五年中要完全遵守,而我得到這種方式的具實好處,又

白動延長五年。我向老師報告,他笑笑!所以我嚴格遵守老師這

一一一條戒,滿足十年’這樣才在佛法上莫定了基礎。

十年之後在講席中,果然所謂﹁得心應手,左右逢源﹂。由

此可知’如果沒有這種訓練,沒有長時期的薰習,沒有這樣堅實

l77

的基礎,不但弘法有困難,白己修行也必定有很大的障礙。特別

是現代一般同修,內有、妥想、分別、執著,外有五欲六塵的誘惑,

在這樣的境緣裡想修定、修慧’談何容易!李老師這種教學法,

就是培養我們定慧的根基,使我們將來離開老師,.在這個複雜的

社會上,經得起驚濤駭浪,能如理如法的修學,能員正做到績佛

慧命,弘法利生的使命。尤其難得的,他老人﹑冢將夏蓮居老居士

會集的公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v,白己的講述眉註 匠刀


皿參住生心籃

本交給我。這個本子是他於一九五O年在合中法華寺所講的,他 老人﹑冢只講過這一遍。

比經是新的會集本,當時他老人、冢講解,並沒有很好的參考

資料’所以他在經本上用毛筆寫的小註’就像古人在書中加眉批、

眉註一樣。我得到這個本子非常歡喜,他的註解我能看懂。

以後我在合北講公楞嚴經v’遇到現在的韓館長,她是我講

、席中的聽眾,對於講、席非常護持。她五十歲﹦九七﹦時,請

我講經祝壽;我說這是好事,於是選定公無量壽經v,就是夏老

居士的會集本。我到合中向老師報告這樁事,老師告訴我,現在

因緣不成熟’還不能講這﹑部經。他說了許多道理’我能體會,所

以當時印的一﹣一千冊經本,也就贈送結緣了;改講公大方廣佛華嚴

經v。一直到老師圓寂之後,公無量壽經v的眉註本,合中許多

l78


同修都沒有見過。此時我將它影印一萬冊流通’作鳥紀念老師。

海內外同修們見到這個本子都生歡喜心,到處都要求我講比

經。講經時皆有錄、音,大﹑家聽到錄﹑音帶,於是諸方求法者愈來愈

多,所以這十年中已經講過九遍。有些地方因鳥時間的限制,不

能細講就咯說;合北華藏圖書館沒有時間的限制,可以細講。錄 ﹑音帶、錄影帶幾于流通全世界,特別是中國大陸。

現在合灣、大陸、美國、南洋,有不少同修發心從錄.音帶整

理寫成丈字,少﹑部分是我看過的.,大﹑部分的,我都沒看過’但是

他們已經流通。這些丈﹑字當然還是需要整理,因為聽錄﹑音帶寫下 來的,難免有訛誤之處。

既然同學們這樣愛好、這樣歡喜,我也願意用一些時間做整

理的工作,希望將李老師的願望,李老師交代我的使命,能圓滿 田︻三七︼

l79


皿晷佳生心壕

的做到,將這、部經弘遍全世界。我深信這樣對個人、、冢庭、社會、

世界和平,都有很大的利益。我們以具實的修持,具誠、清淨、

平等、正覺、慈悲、看玻、放下、白在、隨緣、念佛、求生淨土,

重實質而不重形式,弘揚公無量壽經v,弘揚淨宗。我很歡喜以

︽------︶

l8C

實踐恩師的教誨,與一切同修共勉。以比報答老師,鳥老師往生 十週年作紀念

刎獨田矛雛方寸

健曲約兙威多系血


是初次看到。樂老、煮雲與我都很熟悉’我也很敬仲一一師之德行。

記載的比較具實可靠。這兩種著述雖已出版多年,我在新加坡還

皆是採訪前人的傳說。而樂觀法師曾經跟活佛相處一段時間,所

著述之外,尚有煮雲法師的著述。煮雲法師跟他沒見過面,所以

金山寺與南京的棲霞山,傳奇的故事很多。在合灣,除樂觀法師

金山活佛的法號﹁妙善﹂,他是民國、初年出現在江蘇鎮江的

似濟公活佛,是很受讀者喜歡的一本佛門傳奇。

樂觀法師著的公金山活佛神異錄v,丈筆生動活潑,故事類

我看了很歡喜’請新加坡居士林影印兩千卅流通。

一 一

/\

l8-

在比書中’活佛說的命相’是現代一般人迫切需要知道的。 K>


回晷住生心嚎

看相算命、看風水,以前是中國人的愛好’現在這個風氣已經傳

到西方,西﹑方人也很喜歡算命,甚至看風水。金山活佛對此開示,

他告訴大﹑冢:世間人懵懵懂懂的生’懵懵懂懂的死,沒有一個人

知道他的命!前生幹了些什麼事,是善事、是惡事,誰知道?他

笑那些算命先生,白己的來歷因緣和結果,白己都不知道,怎麼

能鳥別人算命,竟敢大瞻預料別人前途的吉凶禍福。既然各人過

去造的業都不明白,試問,命從那裡算起,怎麼算法,怎麼算得

出,怎麼算得明白?所以他說算命看相這個勾當,是江湖術士欺

騙錢財的把戲,決定信不得。他又說,具正會算命的只有釋迦牟

尼佛’學佛的人一定要相信佛的話,不要相信算命的話,最要緊 的是白己現在的存心與行為造作。

從他的開示,使我們體會得命運即是果報,果報必有業因,

182


業因要遏到緣才能結果。過去所造作的是業因’現在的一切造作,

現在的存心就屬於緣。因比,聰明人相信命運,最重要的是要相

信業果。他教人不要造惡業,多造善業白然有好結果。這些話說

得很淺顯、很簡單,可是其中道理非常深廣,不是一般人能參透

就知道所有一切現象不重要,而最重要的是我們現在在想些什麼。

生﹂,﹁隨心應量﹂。如果我們對於佛的這些話能了解,能體會,

佛在大乘經上所講的﹁唯心所現,唯識所變﹂’二切法從心想

經論,也講過不少宇宙人生的道理,多少也能體會一些’尤其是

才能稍有體會,才能深信不疑。這些年來,我們也讚過不少大乘

唯有平常多讀大乘經論,熟讀深思,妙善大師所講的這些話

一 一

/\ 一

十法界依正莊嚴都是從眾生心想變現的。想善事、造善業, 匹■

︹﹣<﹣﹣︺ ︹︻︺

l


n無住生心籃

境界一定善.,想惡事、造惡業’變現的境界白然就惡‧六道裡,

一-一善道、一﹣一惡道’乃至四聖法界,佛、菩薩、緣覺、聲聞’沒有

一樣不是從心想生。所以法相唯識宗說,唯﹁識﹂是具的,現

﹁相﹂是虛妄約。﹁識﹂是念頭’﹁相﹂是事相。

我們於比事理能理解、能肯定,能依教奉行,前途白然一片

光明,果報白然珠勝’幸福美滿。這是妙善大師給予我們的具實

教誨。果然深信不疑,依教奉行,改造命運、改造體質、改造生

活環境︵即改造風水︶’都在白己一念之間。我常講的具誠、清

淨、平等、大慈大悲’就是性德的流露。從白性變現的境界’就

是諸佛與大菩薩們親證的境界,由比可知,契人諸佛境界不是一

樁難事。讀佛經懂得道理,懂得事實員相’依教修行,沒有一人

不能成就的。因比,活佛教人要相信﹁業﹂,不要相信﹁命﹂。

l8』


這個地區從來沒有發生過戰爭,人民生活淳樸,白然生態保

非常親切。

還沒有合灣多。由比可知,這裡是地大人稀’人與人之間的情感

如果與合灣相比,澳洲土地面積是合灣的一一百九十多倍,而人口

溴洲。它的土地面積與美國相似,現在人口只有一千七百多萬。

地址在布里斯本。近幾年澳洲開放’許多國﹑冢地區的人民移民到

務局局長≡.二﹃牙白巳﹣○>﹦的邀請,參加他們的多尢丈化論壇,

今年﹦九九六︶一一月一曰,我應澳洲昆斯藺省少數民族事

持得很好,可以說是現在地球上唯一的淨土。局長說:近年來因

185

為從各地移民到澳洲來的人漸漸多了’他們是不同的民族、不同 K>


住 •\3

分、地位、德望’都是備受地方人士尊敬的。局長這個理想與我

十四個﹑宗教圉體組成,與會人員皆是各個宗教的領袖,他們的身

比時我正在新加坡講經,特地趕到布里斯本’才知道比論壇共有

局長邀請我在論壇裡作一次講演’我非常樂意,答應他了。

在當地局長領導之下做這一樁無比偉大的工作。

﹁利和同均﹂。這是非常高尚的理想,我沒有想到居然能在澳洲,

重任。以佛法說’就是怎樣達到﹁見和同解﹂、﹁戒和同修﹂、

因比,這個論壇非常有、意義’而且負有調和各種不同丈化的

人的權利﹑幸福、快樂。

在一起,如何彼比溝週,建立共識,維持社會的和諧,保障每個

的丈化背景﹑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宗教信仲;現在大﹑冢都住

的理想非常接近,難得有這、麼好的機緣,能和世界各大宗教有影

186

K刀


響力的大德們聚會一堂。

我作了一個小時的報告,首先說明佛教是教育,是釋迦牟尼

佛對一切眾生至善圓滿的教育。釋迦牟尼佛所說的一切經’內容

就是說明宇、宙人生的具相。﹁人生﹂就是白己‧,﹁宇﹑宙﹂就是我

們生活環境。由比可知,佛陀教育與我們每一個人有密切的關係,

任何人都應該接受釋迦牟尼佛具實智慧的教導,佛教育注重在生

活上。佛法講﹁修行﹂,意思是將我們曰常生活中偏差、錯誤的

思想行為加以修正。佛法修學的總綱領是﹁覺而不迷,正而不邪,

淨而不染﹂,由比可知,佛陀教育絕非迷信而鳥世人所必需。

當天許多宗教領袖聚集一堂’討論如何在各種不同丈化背景

之中建立共識,達到族群融洽、社會和諧、國、冢安定﹑世界和平,

是比論燴一追求的目標。因比,我們要在各種不同氏族﹑不同宗教 田︻三大︼

l87


四纓住生心籐

裡﹁異中求同﹂,建立見和同解的基礎,也就是建立共識。如佛

﹑冢講﹁慈悲﹂’基督教、夭﹑王教講﹁神愛世人﹂。儘管佛教、基

督教與天主教不同,但是這個觀念是相同的。我們在相同的觀念

上建立共識’不同之處暫時放下不論,慢慢努力,彼比了解,互

相認識,讓我們的智慧、修養提升,將來把不同的、部分也能化成 相同的見解,則比論燴一的目標就達到了。

我白己早年也有個想法,現在是亂世,每個人渴望白己一生

的生活安定,希望社會繁榮、均、富;鳥了這樣的目標,唯有人人

都能存好心、做好事、說好話、作好人’所以我提倡﹁四好﹂運

動。若要達到此目的,唯有極力弘揚智慧的教育,當然不能僅限

於佛陀教育,古今中外聖哲們,留給世人許多智慧經驗的教訓,

都是我們真實的歸依處。我們可從比處建立共識’於是我就有彙

l88


集群書,採擷各﹑冢格言金訓的想法。

例如佛教的公大藏經v’中國的公四庫全書Y、公四庫蒼

要v,伊斯藺的公古藺經v,基督的公新舊約v等等,都可以節

錄成精華錄流通。節錄的標準’就是採取不同民族、不同宗教、

不同丈化、不同生活方式的人們都能歡喜接受,而樂意奉行者鳥

原則。如果現前尚不能鳥不同丈化者所接受的’就把這些、部分暫

時拾棄。這樣擷取古今聖哲的精華’希望我們大眾依比建立共識。

節錄極力要求丈勻結構,要簡而不繁、易而不難、淺而不深、明

而不昧’像格言一樣。現前工商科技發達的時代,大﹑家對時間分

秒必爭,這樣的作品會受到廣大群眾的歡迎。如比一來,中國、

外國古聖先賢的教訓’不但能利益白己的國﹑冢氏族,也能普遍利 益全世界一切眾生。 Ⅷ︻一一一九︼

189


Ⅱ纓住生心曝

我這個想法立即得到與會宗教領袖們一致歡迎,氣氛非常融

洽。我贈送一些小卅子、紀念品給他們作鳥紀念’也印送白己理

想的一些資料,翻譯成英丈貢獻給他們’敬請批評指教。我們感

到這樣交往是具誠的、喜忱的。最後,局長很誠意的正式邀請我

暨韓鎂會長參與他們的論壇。幾天之後,我就收到正式邀請函。

多元丈化論壇每月定期舉辦一次。我不在澳洲時,希望我們能派

代表參加。當然,我也有一些丈字資料呈厭給各宗教領袖們參考,

希望能達到論壇的共同目標。我們深深感到’論壇的發起以及與

會的諸大德,他們是具有智慧的。這是﹑高瞻遠嗎的大事業,希望

像這樣的論壇能從澳洲發展至全世界。

現代與過去完全不一樣,過去因鳥交通閉塞、資訊不發達,

許多人一生沒有離開過白己的鄉土,甚至於鄰縣市都老死不相往

190


來’一生過著平靜的生活。現在時代不一樣了’交過便捷、資訊

發達,把整個地區縮成一個鄉村,許多不同的丈化、信仲、生活

方式,突然之間讓我們緊密接觸而感到子足無措,感到茫然而不 習慣,於是才有誤會、街突。

多元丈化論壇展現了高度智慧,提出美滿圓融的作法,鳥新

19

時代帶來具實智慧,解決各種疑難雜症,使今曰世界各種不同氏

族丈化背景的人們能和睦相處,各種不同的宗教派別能互相合作,

追求全人類具正的幸福、和平、美滿。所以,我很感謝局長的邀

請,也很希望局長能將論壇推展至溴洲各城市,冉從這裡推展至

全世界。我 我相信,它確實有助於全球人類的幸福利益,而實現世 界永久和平

Ⅷ︻﹦一九︼

••


Ⅱ晷佳生心籃

︻四十︼

-I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這首侷是公金剛經v的總結’也是公大般若經v的總結;其中含

義,無盡深廣。一切有鳥法包括世間法、出世間法’包括心法、

色法。因鳥一切法皆屬於緣生,心法也是緣生,佛法還是緣生。

既然是緣生就沒有白性,﹁當體皆空,了不可得﹂。

佛告訴我們﹁萬法皆空’因果不空﹂。因果是不是在一切有

鳥法之內?沒錯,因果也是有鳥法。為什麼說一切有鳥法皆空’

因果不空?其實這個道理,與法相唯識宗所講的完全相同。相宗

說’所有一切現象都是虛幻的、不可得的;唯識﹄具實,識是能變,

相是所變。換勻話說,能變的是﹁因﹂’所變的是﹁果﹂‧

192


﹁因果不空﹂就是說現象不減,但比現象會轉變,從一具法

界轉變成十法界,轉變成六道’又變現出﹦一途。現象何以會變? ﹁因﹂變,﹁果﹂隨之變。﹁因果不空﹂義即在比。

明白因果不空的道理,我們就能明瞭宇宙人生的實相,原是

業因果報剎那生減的相績現象。徹底覺悟的人,在十法界,白己

能作主,能作﹑王的人就稱作佛菩薩。不明事實具相的人,不能作

主就稱為几夫。几夫隨業流轉,所以才感受種種苦報。佛菩薩可

隨緣示現,即使在六道一-一途,他們的感受都是清淨白在、安樂無

比。這就是佛講﹁因果不空﹂的具實義。正因鳥﹁因果不空﹂, 所以佛教導我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生怎樣的心?生正覺之心、布施之心、持戒之心、六波羅密

心、十大願之心。不但白己了解宇﹑宙人生的﹄具相,在宇、宙之中, Ⅱ︻四十︼

193


皿鸛住生心籐

白己能作得了﹑手宰,而且盡心盡力幫助一切眾生都能得知比事實

具相’都能白己作﹑王。這是諸佛如來在十方世界教化一切眾生的

目的’﹑亦即經中所說的員霄︿教誨、真實受用﹑︼具實利益。

△抖誠靖濬乎警正嗤…慈謹 瘡嬴炊下匐枉隨緻令伸∣

194


佛法教學極其善巧方使’不加絲毫勉強,這是它最殊勝之處。

過去達拉斯佛教會道場落成時,我們於開幕儀式之後’將道場開

放提供給附近氏眾參觀。我們以簡單的茶會招待街坊鄰居,把佛

法介紹給他們,解答他們的疑問’告訴他們,﹁佛教是教育,是

世間最美好、最圓滿的教育。教育的目標是高度的智慧、究竟圓

滿的智慧。唯有智慧才能幫助眾生解決問題,才真正能帶給我們 幸福、快樂、美滿的人生﹂。

外國人對我們供奉許多佛菩薩的形像非常好奇,在沒有了解

具實狀況之前,他們誤認鳥佛教是泛神教、多神教。我們向他解

釋’諸佛菩薩不是神明,而是人;﹁佛﹂是我們的老師,﹁菩薩﹂

是佛早期的學生。供奉他們的意義是感恩、是紀念,如同我們參 田︻四一︼

195


回無佳生心嚎

觀美國國會,見到開國以來歷任的總統肖像;在德州參觀州政、府,

也見到歷任的州長肖像。供奉這些肖像’以紀念他們對比地曾經

有過貢獻。佛門供奉諸佛菩薩形像的意義,與比相同。

我們對佛菩薩教化眾生的﹑辛勞與恩澤念念不忘,進而效法他

們的行誼,所以諸佛菩薩是一切眾生的典型、模範。他們具有高

度的智慧、才華、德行,拾己鳥人、為社會大眾服務,盡分盡職。

他們所表現的、所教導世人的,是希望人人皆能作好人,皆過著

幸福的曰子,﹑冢庭皆能美滿,事業順利成功’社會和諧,世界和

平。這是佛教育的效果與目標,所以每一尊佛像、菩薩像,皆代

表佛教教學的理論、、方法、境界。如果我們明暸其意義,才知道

其教育方法之美、善,今人敬佩。它是將藝術與教學結合,發揮 高度藝術化的誘導功能。

l96


譬如,我們供奉﹁阿彌陀佛﹂,他代表圓滿覺悟,代表員實

智慧;觀世音菩薩代表大慈大悲,對一切眾生平等的愛護與關懷;

大勢至菩薩代表信行專一。淨宗修學的目標與方法,從這些名稱

上就能體會。﹁阿彌陀佛﹂的意義是無量光、無量壽。光明是智

慧,長壽是第一福德。人人都希望白己有具實智慧、長命富貴。

淨宗所說的﹁心淨則土淨﹂,說明幸福、快樂、智慧、長壽,皆

從清淨心出生。所以,淨宗修學的中心就是清淨心,從清淨心生

出淨土’從淨土現出無量無邊清淨、莊嚴的具實功德。

這些外國人聽了之後皆生歡喜心,他們要長壽、快樂’也要

清淨‧可見佛法教學確實是一切眾生共同的願望。佛陀教育超越國家

﹑民族的界線’超越種族,乃至不同宗教思想的界線,所以能為十法

界一切眾生所接受。這樣美奸的教學,是我們不能不接受的。 田︻四一︼

197


四纓住生心壕

世間無論古今中外,沒有一人不想白己一生中過得幸福美好。

其中還有一些人,不僅想這一生過得好’還希望來生比這一生更

好。這個願望能不能達到?簪︿在說,除佛法之外’很難達到如比

理想的目的。因鳥一切眾生的今生、來世,所享受的皆屬果報’

果必有因。如果對事實具相不能透徹了解’比一願望怎能達到?

能將比事實具相講得很清楚、很明白的’唯獨佛法。因鳥佛菩薩 的生活’就是古今中外一切人所希望的究竟圓滿生活。

佛菩薩應化世閒,表演給我們看’有些聰明人看出來了,並

能學習、模仿,得到具實受用,白在解脫、快樂美滿。但是也有

不少人依然沈迷於五欲六塵、人我是非之中,不但不能領會佛菩

19E


薩講經說法的意涵.,即使做出榜樣,他們也沒看出門道,這就是

佛在經上所說的﹁障深業重﹂。佛菩薩慈悲,對這一類人並沒有

拾棄,而是時時處處利用機會教育,不斷的提醒,希望他們總有

一天覺悟,回頭是岸。由比可知’佛菩薩的生活’就是一切眾生 心目中嚮往的具善美慧之生活。

大乘經上告訴我們,具善美慧在佛法中確實存在,不只是理

想,而是事實。﹁具﹂的業因是具誠,﹁善﹂的業因是清淨,

﹁美﹂的業因是平等,﹁慧﹂的業因是慈悲。由比可知,若我們

具備與佛菩薩一樣的具誠心、清淨心、乎等心、慈悲心,在生活

上即顯示員善美慧的果報。若沒有佛的具實教誨’我們不曉得修

具誠、清淨、平等、慈悲的因行’而一味的祈求具善美慧的人生’

則果報是決定得不到的。善因必定有善果,惡因必定感惡報,這 田︻四=一︼

19e


皿無住生心壕

是具理,世出世間法都不能違背比原理。

世間雖然有很聰明的人,但是對於宇宙人生的具相’他所見

到的、所理解的,還不夠透徹、不夠明瞭,所以得到的善果是有

限的。這樣有限的善果總是不能滿足人生的願望’於是佛菩薩出

現世間,開導眾生、幫助眾生滿足希求。不但這一生過得美好,

祗於

鞭 弒

200

來生確實也可以達到究竟、圓滿、永恆的美好。這是諸佛菩薩的

生活,是一切眾生應當嚮往、學習的。只要具足信願,依教奉行,

孟鞍

我們在這一生中必﹑定也能達到比一目標。

貴爹


官的人都是有學問、有修養、有德行的人。所謂﹁學而優則仕﹂,

後要辦白己的事。比事從古代典章制度裡能看得出’中國古代作

方神父是很有智慧的人,他話中含著很深的意義,七十歲以

見到了。

書館。方束美先生身後贈書’白己沒見到.,我七十歲贈耆,白己

儀式。方神父講,我今年七十歲了,﹑應該把我的書籍捐給政大圖

之後,將白己所收藏的書籍贈送中央圖書館。我們都參加了贈書

人。當時他在政大教書,七十歲那一年,他說’方東美先生過世

們經常在一起聊天。我對方神父非常尊敬,他是一位苦學成功的

往年我住在合北,鄰居是夭主教教堂,神父是方豪先生,我

囿︻四一一一︼

20


田纓住生心籐

說明品學兼優的人﹑應當從政,這也是古代從政的標準。因鳥有學

問、有道德的人肯為社會、為國、家、為人民貢獻服務,至七十歲

就退休‧,爾後要做白己的事,即佛﹑冢講的﹁生死事大﹂。

人生不只這一世,確實有過去世.,有過去’當然就有未來。

過去世的事對具正有德學的人來說,多少能咯知幾分;未來世的

情形怎樣,心裡也有全盤的打算。這才是員正有智慧、有學問、

有德行的人。世間不可能有不顧前後的智者’我想古今中外見不

到這樣的人。有智慧的人一定是瞻前顧後’這給我們很大的啟示,

給我們高﹑度的警覺。現代無論世法、佛法,許多人一直到老死都 不肯放下’這是很大的錯誤。

我年輕初學佛時就有一個想法,過去講經時也曾多次提到。

以佛門為例,大多數出、家都是一一十幾歲,一一十歲至四十歲是出﹑冢

20E


修學的階段,要認具努力研、咒教理’修正白己的思想行鳥;四十

至六十這一一十年中要犧牲奉厭,鳥佛教服務、鳥道場、鳥信徒,

也就是為常住工作.,六十歲以後就﹑應當辭去一切執事,若作住持

或當﹑冢都該退休.’退休之後要辦白己的生死大事,也可以接受道

場的供養。因鳥我們曾經服務一一十年,所以退休接受供養也是應

到了幾成。我出﹑家以後從來不管人、不管事、不管錢’可是還掛

想了很久’可是白己沒做到,被迫於時勢.,實際上,我大概也做

也顧到佛法的承傳,為佛門培養弘法利生的人才。這個想法,我

工作。因鳥講經、教學對白己修行沒有妨礙,這是辦白己的大事,

比時可以當老師,從事講經、教學,不擔任一切行政﹑部門的

o

個名,基金會掛上董事長的名,華藏精舍住持的名。形式上我還 n︻四一一一︼

203

該 的


H無住生心籐

掛了好幾╴個名’但事實上從禾管過事。

我想到方神父七十歲時把所有書籍捐獻,鳥白己身後著想’

因而聯想到這些事對於我們修學,無論在﹑家﹑出﹑冢皆是非常重要

的理念。晚年一定要鳥來生著想,應當將一切事務交付給年輕人,

輔導年輕人推動佛教事業;白己則一切放下,老實念佛,求生淨 土。這才具正是白利利他,圓滿功德!

伽未乏真語宥宵語老

伽譜肴元誑語宥不異語者

20q


︻四四︼

世人常說,﹁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這一勻話,古往今來

無論中國、外國,皆是很實在的寫照’也是非常今人感嘆的。鳥

什麼不如意事十之八九?這勻話只是將現前的狀況說出,而其所 以然的道理未能明白顯示。

佛法告訴我們,世出世間一切法的具相’就是非常複雜、非

常繁瑣的因果輾轉輪迴之現象。除業因果報的無間循環輪迴之外,

確實沒有一法具實,沒有一法存在。這樁事唯有佛經說得明瞭、

說得透徹、說得究﹑竟.二切求具實智慧,明瞭宇﹑宙人生具相的人

不可不知。不如意事的業因是什麼?皆是白己無量劫來造作的不

善業。現在我們還繼績迷惑,繼績不斷的造作,因而﹁白在、如 Ⅲ︻四四︼

205


m湮俚生心壕

﹑意、吉祥﹂的美滿生活就永遠得不到。

古德教我們﹁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大乘經裡這類說法就

更多了。想想白己在曰常生活中’起心動念、所作所鳥的確違背

這個原則。我們總希望別人能順從白己’而白己卻不肯恆順眾生,

這就是具正的原因。我們喜歡受別人尊敬,白己應當先尊敬一切

眾生,才會得到一切眾生尊敬白己的果報。我們不希望受別人誹

謗,不希望受別人譏刺’因比白己就不可誹謗一切眾生,不可譏

刺一切眾生。我們希望別人善待、關懷白己’試問白己有沒有善

待、關懷過一切眾生?因果必定相應,善因必定結善果,惡因必 ﹑定感惡報。

人生在世,往往我們的善心只對白己喜愛的一、兩個人,白

己所不喜愛的、不關心的,則毫無慈悲心,甚至用惡心惡意對待,

20E


這就是不如意事常八九的具實原因。十個人當中,你只對一個人

好,對九個人不好,當然於十分的白在之中,你只得一分白在’

而有九分不白在,得一分如意,而有九分不如.意’這就是﹁不如

、意事常八九﹂。所以,業因感得的果報’我們不但要徹底明瞭、

究﹑ 究 ﹑竟 竟明 明瞭瞭,還要將白己錯誤的想法、看法、說法、作法,具正徹

底的修正

我們希望一切眾生如何對待白己,白己就應該如何對待一切

眾生。這不僅是世間聖賢智慧經驗的教誨,也是諸佛如來大慈大

悲的教導。能有這樣的認知,能深信力行,這種人不僅是世間大 聖大賢,實在就是佛門的諸佛如來。

念佛的同修們,若想在一生中具正能事事順心如意,菩提道

上一帆風順而沒有障礙,對比道理與事實不能不知道,不能不遵 回︻四四︼

207


佳 <\3

條件’白然就有美好的結果。

白在、美滿的人生’要靠白己具誠﹑平等、慈悲心創造出美好的

、意之事常八九﹂,這才是美滿幸福的人生。白己的幸福﹑光明、

﹑守。只要認具努力,依教奉行,我們在人生中一定可以得到﹁如

舫Ⅱ伋裊 砷陋對鬲簇哇至晷圓瞞仞恣預

208

【刀


︻四五︼

諺語說,﹁生死有命,﹑富貴在天﹂,這兩勻話很有道理,而

且是事實。一九五一﹣一年,我初接觸佛法時’好友葉會西先生看到

我研究佛學’有一天他來告訴我,他有位同鄉對佛學有很深的造

五 四

20[

詣,問我願不願意認識他,可以向他請教。我很樂意’於是他就 為我介紹認識朱鏡﹑宙老居士。

老居士當時已經七十歲,我才一一十六歲,他把我當作小朋友

看待。他創辦﹁合灣印經處﹂,當時合灣的經害非常缺乏,全省

印經、流通佛書只有一-一家。在合北就是老居士辦的印經處不定期

出書,合中有瑞成書局,和合南的慶芳書局‧佛書的種類、數量

都很少,所以經書相當不容易得到。 •>


↓凶

點也不假!他的職位並不高,好像是負責傳遞公丈,替蘇州都城

走陰差的,也就是晚上到陰曹地﹑府上班的‧他說,這是具的,一

通常閒暇時,總有幾位朋友打打牌﹑聊聊天,其中有一位朋友是

德學俱優的長者。他告訴我,一九﹦﹦年他在〒家銀行任經理,

經任職西康的稅務﹑王管,抗戰勝利後曾任浙江財政﹑廳長’是一位

是他白己親身經歷的。他是學財經的︵財政經濟︶’抗戰期間曾

老居士常跟我們講因果報、應的故事’而這些故事都是具實的’

段很深的因緣。

老居士為我介紹認識懺雲法師與李炳南老居士。這是我學佛的一

給我一本。我對他非常感謝’也常向他請教。以後我辭去工作’

朱老居士對我非常愛護,几是合灣印經處出版的書,他都送

隍當差。在世間,蘇川是個縣,上海是特別市.’但是在陰間,蘇

210

匠■


州城隍稱鳥﹁都城隍﹂,好像省長︵省主席︶一樣,而上海的城

隍只是個縣官,歸蘇州都城隍管轄。我們講的城隍還有分大小’ 都城隍管轄一個省。

他說,有一天上海城隍廟送來一批﹁生死簿﹂,呈報蘇州都

城隍,是他接收的,他好奇的翻開來看看是那些人,結果今他大

惑不解,其中名字多是五、六個字的。第一一天他和朱老聊夭閒談

時,就把這件事說出來.,當時每個人都想不出原因。中國人的名

字最多四個字︵複姓的︶,但是也不可能這麼多,還有五、六個 字的,他們怎麼想也想不通。

Ⅱ︻四五︼

批生死簿’是曰本兵在一一一八戰役中的死亡名卅。從這裡就曉得

爭,國軍奮勇抵抗。這時他們才恍然大悟’以前上海送來的那一

一一一個月之後,一九一一三年一月一一十八曰,日本在上海發動戰

211


皿無住生心籐

﹁生死有命﹂,即使戰爭陣亡的人,一一一個月前’名冊已經送到蘇

州都城隍那裡了。這就說明一般認鳥戰爭中橫死的’其實也是命

中注定的:死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皆是注定的,確實是二

當時他住在﹑冢鄉︵浙江溫州︶,鄰村有一位舉人,是個獨生子,

﹑冢﹑境也不錯,所以中舉之後他沒有作官,在、冢中侍奉父母。比人

很孝順’地方上對他都很尊敬。有一夭他午睡時,忽然有人喊門,

他就起來了︵實際上他是作夢,但是夢中境界太清楚了,不像一

︹﹤

21

飲一啄,莫非前定﹂。命裡不該死的,槍林彈雨之中也沒事;命

裡該死的’甚至於流彈也會把他打死。這些都是事實。 ※

朱老居士又講了一樁事,發生於清朝末年二九一一年初︶。


般作夢迷迷糊糊地,與︼具實的境界完全一樣︶。當他開門之後,

看到兩位差人牽著馬,于中拿著一封信,問他比地有沒有這個人。

他一看信封上是白己的名﹑字’便說:﹁這就是我!﹂當差的一聽

很高興,說:﹁我們大將軍請你去談談。﹂他一想不對,白己一

生與官場沒有交往,尤其與武官更沒有往來,於是他說:﹁是不

是 錯了了,也許是同名同姓的。﹂這兩位差役不由分說,﹁既然 是搞 搞錯

尸■

名﹑ 字字 沒沒 錯錯 ,你就跟我們去一趟。﹂於是拉拉扯扯請他上馬,他也 無法拒絕

上馬之後’他感覺馬不是在地上跑,像在空中飛行。不多久

到了一個地方,有很多人在那裡交頭接耳’好像在討論什麼,似

乎是很重要的大事;於是他向旁邊的人打聽大將軍是誰,人﹑冢告

訴他說是岳飛。他一聽’覺得不好了,岳飛是宋朝人,他找我, □︻四五︼

2l3


住 ﹩凶

麼時候要死。他的父親一聽’說他年紀輕輕怎麼說鬼話?他說:

的兩個小鬼送他回家,他就夢醒了!於是他告訴父母.家人,說什

死後能追隨民族英雄岳飛也很不錯’所以就答應了。再由帶他來

你還可以回去處理後事。﹂他是個讀書人,想想人終歸一死’若

要你來,我們正在壽畫北伐金兵,大約六個月後才徵召你,目前

飛報告說,、冢中尚有老小’不能離開。岳飛說:﹁我不是現在就

岳飛是國人敬仲的氏族英雄,他比時確是受寵若驚。他向岳

特別聘請他人幕府,擔任幕僚工作。

見到他很歡喜,慕名已久,知道他是孝子,道德、丈章都很好,

大’大太還年輕’孩子年紀很小,我絕不能死!﹂不久岳飛升殿,

我-豈不是死了?他非常恐懼’說:╴I這不行’我、冢裡父母年歲已

﹁不是的,這個夢不是普通的夢,境界跟真的完全一樣,不能把

214

Ⅱ刀


它當作一般的夢境看待。﹂因此就準備辦後事。

半年之後’約定的期限到了,他就跟父親講白己要走了。比

事傳遍鄉里,朱居士也聽說了,大家感到很好奇,這位年輕的舉

人,又沒生病,看他怎麼走法。走的那一天,很多親戚朋友都到

他家,他也接待賓﹑客,跟大﹑冢辭行。時候將至’他躺在床上,他

的父親很不高興的在、房裡罵:﹁我只有這一個鬼子,你走了,我

孤苦零丁,還有妻子兒女該怎麼辦:.:.﹂。時候到了,他就跟父

親講:﹁接我的人來了︵其他人看不見︶’他們已經在門口了。﹂

最後他勸父親,人終歸一死,而我死後,你們知道我追隨岳大將

單’也是難得的事.,並且這種事也得罪不得’如果敬酒不吃,吃

罰酒,更沒有意思,不如讓我走好了。最後,他父親嘆了口氣說:

﹁好吧,你走吧!﹂這句話才說完,他就斷氣了’也就是他父親 四︻四五︼

215


(\D

而人獄。怎麼得罪的?他說袁世凱不值得我罵,就是不肯罵袁世

在丈壇上很負盛名。那時袁世凱當權,他的岳丈因鳥得罪袁世凱

朱老居士是章太炎的女婿’章太炎是民國初年的國學大師,

可畏,不能生天,不能脫離六道輪迴,去作鬼王了。

雖然盡忠報國’還落到鬼道作鬼王。所以’學佛之後就曉得因果

士以後學佛才曉得岳飛還在鬼道當鬼王’由於他一念瞋心未斷,

好好的人,一點事也沒有,說走就走,證明確實有鬼道。朱老居

道已經先發動北伐金人;金人就是滿清。這樁事是他親眼見到的’

革命軍推翻滿清。朱老和他們才曉得世間還沒打仗,半年前,鬼

這樁事大約過了半年,武昌起義﹦九一一年十月十曰︶,

同.意’他就走了。

凱;這話傳到袁世凱耳裡,袁世凱很生氣,就把﹑章大炎關進監牢

216

ⅡⅡ


裡。總也沒有什麼大罪名,於是關了一個多月使放出來。

出獄未久,有一夭晚上睡覺,夢見兩個小鬼抬著一頂轎子,

說束嶽大帝請他’他就上了轎。這兩個小鬼像飛行一樣,沒多久

就到了東嶽大帝那兒。中國大陸有五嶽,東嶽管五個省︵江蘇的

都城隍只管一個省︶,可見這是大鬼王。束嶽大帝聘請他作判官,

四︻四五︼

217

地位好比現在的秘書長。但是他是活人,於是請他晚上上班’天

﹑亮時就送他回來。每夭都去上班’所以他知道很多陰曹地﹑府的事,

沒事就跟朋友們聊天,談談咋夭晚上辦了些什麼事。他說中國、

外國都有陰間,但是陰間的言語相通,沒有隔閡,生活狀況跟人

他當束嶽大、帝的判官,地位很高,有待遇,也有飲食,但沒

間差不多。但是不見陽光’夭永遠是灰濛濛的’好像永遠是陰夭 濃


回潠佳生心曝

有用處∣因鳥他是活人。有一次他忽然想到,地獄裡的炮烙刑法

太殘忍’可不可以廢除?束嶽大帝聽了笑笑’就叫兩個小鬼帶他

到刑場去看看。走了一段珞,小鬼就指給他看,他卻看不到。他

是學佛的’於是恍然大悟:地獄乃貪瞋變化所現’就如公地藏經v

所說的,如果不是受罪的人、不是菩薩,即使地獄在你面前也見

218

不到。他才曉得這不是人力所能鳥的’不是殘忍不殘忍的問題,

而是由白己業力變現出來的,閻羅王也無可奈何。一個多月以後’

他用黃紙寫一份辭呈,然後把它燒掉’果然從比以後那兩個小鬼

不再來接他了。

雖然朱老的老岳丈信佛’學佛也很有成就’作判官這樁事’


他知道得很詳細,但是那時他的信心生不起來,好像聽故事一樣, 並不以鳥然。

老居士講白己學佛的因緣是在抗戰期間’就是他主管西康四

川兩省稅務的時候。有一天晚上,他跟幾個朋友打麻將,夜很深

了才散去,大約是、夜晚一、兩點鐘,回、冢要走一段好幾里長的珞。

抗戰期間’馬珞上很遠才有一盞珞燈’而且燈泡大概只有一一十燭

光’不像現在這麼明亮。走在他前面不遠處有一個女子,他也沒

在意,他們走了相當長的時間,忽然之間他想起,深更半夜怎麼

會有單身女子走在珞上。這麼一想,立刻、寒毛直豎,一身冷汗,

仔細一看前面這個人’有上半身沒有下半身,赫死他了!這絕不

是幻覺,因鳥他們一同走了很長的時間,絕不是眼花。因鳥是白

己親眼見到、親身經歷的,從比才相信佛教。過去聽到那麼多事, 皿︻四五︼

219


I>

•\3

他還不以鳥然;這一次嚇得一身冷汗,才回頭看看佛書,才進人

朱老居士學佛的因緣說明,佛經裡講的六道鬼神之事是千員

萬確的事實,就跟公地藏經v上講的一樣。這些事在筆記小說裡

記載很多’而他鳥我們說出親身經歷,親眼所見的事實’答發我

們學佛的信心。老居士對我一直非常關懷’他往生十一年了‧,我

們若能記住老人家往年的〒席話,也算是對老居士的永遠懷念。

喲基系喳考上犬呼囌肥為正伐

之象哇無冬房系雕射頌惱參病

22C


/\

下來,這兩句話的深義依舊是很難體會。

員正領會﹁法法皆是﹂的理論與境界。如果不是由全經一貫說聽

玻﹂,﹁行﹂是﹁放下﹂,看玻與放下是一不是一一。我們從這裡

至成佛,就是用不取於相的功夫,一勻中包含觀行,﹁觀﹂是﹁看

是講修行的要領’比要領是貫徹到底的。換勻話說,從初發心直

是指具如本性,也就是宇、宙萬有的本體。﹁不取於相﹂是修德’

就是金剛般若的總結。其義理之深廣確實不可思議。﹁如如不動﹂

義非常深廣.,最後一侷’也是這兩勻話的註解’所謂一一句一侷’

公金剛經v末後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這兩勻話的意

修學原本有兩個途徑’一是修定,一是修慧。上智與下愚, ︻

221

四 I•


凹晷住生心爆

皆方便修定,容易契人。唯有中間一類既非上智又非下愚,佔的

數量非常多。這一類人尤其是﹁白以鳥是﹂的知識分子,﹁剛強

難化﹂’是佛最難度的。若勸他念佛,他說念佛是迷信’不能接

受;所以用修觀的方法比較容易接受。教他如何看玻放下,就是

從不取於相這方面下功夫。這樣的功夫’經上告訴我們,必須先

看玻才肯放下;肯放下才是具看玻。所以’看玻與放下要相輔相

成,交互用功,堅持不間斷。如果對事理不清楚、不明白,當然

他是不能放下的。金剛般若將宇﹑宙人生的理事說得透徹,說得精

微明瞭,如果員正能體會,相信他肯放下。放下一分,與如如不

動的白性就相應一分’白性本具的般若智慧就可以透露一分。智

慧現前,幫助他看玻;看破,幫助他放下;放下,幫助他看玻。

如此輾轉交互作用,才能將白己的定慧不斷向上提升。事實︼具相

222


是最不容易突玻的,公般若經v上所說的﹁緣起性空﹂,也是說 明﹁萬法緣生,當體皆空﹂的具相。

不但世間一切法是緣生的’佛法也不例外。諸佛菩薩在十法

界與一切眾生感應道交,所謂﹁眾生有感,佛菩薩有應﹂。應以

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應該用什麼方法得﹑度就說什麼法,這是

︼ 眇﹨ •

22E

盥二切眾生感應道交。感應道交就是﹁因、緣、果﹂,所以佛法

是緣生,佛菩薩示現的形象也是緣生的。既然是緣生就沒有例外,

也是﹁當體皆空’了不可得﹂。總而言之’世出世間法確實是一

如。公金剛經v上所說的﹁諸法如義﹂,﹁法法皆是﹂,都把這 一樁事說得清楚明白。

﹑初學者乍聽這個說法,與白己平常生活中的常識完全違背,

所以不容易體會,不容易領悟。由比可知,員正學佛要有耐心, K>


﹩凶

佛在公仁王經v上講,﹦彈指有六十剎那,一剎那有九百

間太短暫,其生滅簡直可說是同時的,也就是﹁現象生滅﹂同時。

都是這麼說的。什麼是﹁無始﹂?念起念滅是無始。念頭存在的時

變了’外面境界相就變了。這種變動是無始的,一切大乘經裡,佛

頭不會滅,無念時是無明,還是有念,這是事實具相。如果念頭

會滅,念是白性起用,因比相也不會滅。念會變,相也會變。念

,有果必有因,因就是妄想;妄念相績,所以妄相就相績。因不

間一切法相皆是相績相,鳥什麼會相績?當知世出世間一切現象

有同修問我,既然萬法因緣生,我們所見的一切相,世出世

修學的方法就是認具實行看玻放下的功夫’這樣才能契人境界。

要有相當長的時間融會事理;具正清楚明白之後,要認具修學;

生滅﹂。我們白己也作個試驗,一秒鐘大約可以彈指四次,四乘

22』

KⅡ


六十冉乘九百,正好是兩個十萬八千‧即知念起與瑰象,正以一一

十一萬分之一秒的快速生減,如比快速是不是﹁生滅同時﹂,故

說﹁不生不滅﹂。公楞嚴經v上講,﹁當處出生,當處滅盡﹂,

﹁當處﹂的意思’我們也能體會一些。公楞嚴經v上講,﹁無始

生死根本’無始菩提涅槃﹂’﹁無始﹂的﹑意思’也以比體會到一

225

些。可見比義之深,要是含糊籠統的講,說實在話,不但聽的人

不懂’恐怕講的人白己也不明暸。如何能講清楚,這正是大乘經 的難處,義理的確甚深。

實在講,生減的速﹑度確實不止一秒鐘一一十一萬次。以現代普

通科學所發現的,﹁光﹂的速﹑度是一秒鐘一一一十萬公里,則一公里

的速﹑度就是﹦一十萬分之一秒。因比’彈指九百生減是佛的方便說。

若以光速計’則光行一公里是一-一十萬分之一秒。一公里有一千公 KⅡ


回晷佳生心壕

尺,則光行一公尺的速、度是一一一億分之一秒。一秒鐘的一一一億分之一, 以比速度走一公尺;一公尺還是相當長的距離。

一公尺有一百公分,光行一公分’即一-一百億分之一秒。諸位

切記’光速一﹣一百億分之一秒行一公分.二公分還是很大的距離,

可以看得很清楚。依比類推一公釐、十分之一公釐、百分之一公

釐的光速,就能領會佛經上講的﹁不覺心動﹂。這樣速度的心動,

我們如何能覺察!佛說﹁不生不滅﹂,我們承認確實是﹁不生不

滅﹂’﹁生滅同時﹂。它也確實﹁有生有滅﹂,只是生滅的速度

太快’一出生立刻就消滅了’前念滅時,後念即生......。從這裡 才體會得﹁不覺心動﹂的速度之快。

所有一切萬法’世間法、出世間法皆是﹁心的波動現象﹂變

現的。我們從這個例子咯能體會佛在經上講的﹁無始﹂,沒有開

226


始’-I無始無終﹂、﹁不生不減﹄、﹁不來不去﹂、﹁不常不

斷﹂、﹁不一不異﹂,才明暸佛講的﹁萬法皆空,因果不空﹂。

﹁因果﹂就是﹁妄念的轉變﹂,因為妄念不空,所以波動變現十

法界,變現無量不同的現象.’不同的現象就是不同的妄念。不同

的念頭鎂成不同的現象’同的念頭就變成同的現象。念頭是

六 四

227

﹁因﹂’變出現象是﹁果﹂。因果不空,所以﹁十法界依正莊嚴,

即是業因果報循環的相績現象﹂。有沒有實在的存在?沒有!確 實是一點實在也沒有,如夢幻泡影‧

萬法根本不存在,它是生減同時,明白了何以現這些法相。

一切法相根本就不存在。若存在就是具的,不存在就是假的,於

是具相大白,這樣才能徹底放下。若還有一個放下的念頭,還是

假的。身是波動的現象,能把﹁身﹂放下,﹁我﹂也放下,不冉 Ⅱ刀


圃晷住生心嚎

以鳥身是我-╴’才得人門,所謂證須陀洹果。身見破了’沒有我兄,

當然就沒有我所。世出世間沒有一樣束西是白己所有的。沒有﹁我

所有的﹂,沒有﹁我執﹂,這才人大乘初信位’即小乘初果位。

這些是﹁名相﹂’其實修行人不著名相。名相也是假的,所以﹁須

陀洹即非須陀洹,是名須陀洹﹂。公金剛經v中這些勻子很有味

︽﹑

o

228

道,將宇、宙人生的具相完全顯示,能使人看破放下。大乘菩薩從

初發心至如來地’就是修﹁即非、是名﹂,一切法皆用﹁即非、 是名﹂去觀照’就能人金剛般若’人金剛一一一昧。

我們學佛’念佛求生淨土’不能不明白這些道理’不能不通

達事實︼具相。明瞭通達,白然就肯放下,就肯老實念佛了。不通

』霤 了

達、不明瞭,則是有名無實’決定不可能老實.,明瞭、通達,白 就


︻四七︼

現代教學有﹁小班制﹂,一位老師教五、六個學生’好處是

老師可以將全﹑部精神貫注在學生身上。其實中國古代私塾就是這

種教學方式。私塾的老師教學大概都不超過一一十人,所以老師對

學生可以面面照顧到。如果一班學生太多,老師就不得不敷衍。

現代教室大、學生多’所以感覺小班制非常可貴,於是許多補習 班都以小班教學號召。

我們學佛要想具正成就,也應採用小班制;道場太大,同修

太多,實在很難成就。即使以講經來說,經典講完後兔不了有疑

問,一定要提出來研究討論,甚至反覆的辯論,才能稍得解悟的

利益。不但學生能玻除迷惑,老師本身也得利益,所謂﹁教學相 四︻四七︼

229


Ⅲ湮催生心籃

長﹂。有許多問題若非經過答問’講的人未必能發現。因鳥問答’

所以就發現許多重要的、關鍵的問題。講經說法尚且如比’則一 起共修的情形就可想而知了。

過去合中李老師常講,﹄具正的佛七,人數不可超過十人’否

則主七師就無法照顧。這十位同修’每一個人念佛的狀況﹑境界,

﹑王七師父都清清楚楚’能協助他、調理他、幫助他、成就他。如

果人數多,就變戍﹁佛七法會﹂,熱鬧而已’談不上成就。實在

講,具正的佛七標準是二心不亂﹂。即使達不到一心不亂’也 、應當達到﹁功夫成片﹂’這樣的佛七才沒有白打。

我們從這些方面體會,在這個時代建立道場弘法利生,小道

場的功能很可能比大道場還珠勝。人數少﹑容易建立共識,有好處;

人多﹑意見就多’很難建立共識。道場小’開銷也少,不必用許多

230


精神應付信徒,無論解門、行門,皆有很珠勝的功德利益。如公西

方確指v所講的覺明妙行菩薩,他們的道場人數固定,只有十一一

,當時參加共修的人數總共才

個人一起共修,個個成就,實在很不可思議。又如,淨宗初祖慧 遠大師在廬山建立第一個念佛堂

百一一十一一一位;人敦是限定的,不是隨便可以參加的。若千年後都

231

有成就,這是我們很好的榜樣,很好的典範。特別是在目前的社 會,具正有遠見、有道心的同修,應當向比目標發展。

現代是競爭的社會,無論那個行業都拼命的競爭。競爭不是

好現象,競爭的心是動的,是亂的,不是清淨心。對治這個時代

的病態心理,我們走精簡的珞子就是好樣子,與人無爭’於世無

求。至於弘揚佛法,利用現代科技,盡白己綿薄之力,以電視、

︻四七︼

廣播、錄影帶、錄.音帶,就可以發揮很大的效果。由比可知,道 I•


∞彝俚生心嚎

場不需大,信徒也不需多。我想走這個路子,對白己、對同修皆

能得具實利益。如果同修大多’像這種小道場可以分開來建一一一、

四所’就是不必建大道場,不必浪費那麼多人力、財力‧我們要 求真實修學的效果,這樣才好。

勤朦三稻﹣﹣霎只度十櫚 繽砷」惠命駟法刎生

232


︻匹n︼

現代世間,社會到處呈現一片混亂,不僅是佛教徒,我們在

外國也聽到、看到許多宗教徒尋找避難的地方。尤其是基督教的

預言,說一九九九年是世界末曰,所以美國就有一些基督徒,具

/\

23E

的想盡辦法尋求避難之處‧

在佛法中,以氏國初年,金山寺的妙善法師所說的,人一定

要相信白己所造的﹁業﹂。佛在經典上告訴我們,眾生有共業、

有別業。﹁別業﹂是共業中的不共業,即使在很大的災難中也有

人能倖免,也有人能過得很好。這就說明每個人所造的業不同’

妙善法師講得非常精微。到那裡尋求避難所?實在講’這是錯誤

的心理’應當﹁斷惡修善﹂才能保全,才是最安全的方式。不學 <>


﹛己

五蘊中的﹁色﹂空。所以,諸經的說法不一樣’意義完全相同。

心不可得﹂,是受想行識空;﹁諸法緣生﹂,﹁當體皆空﹂,是

就是﹁相﹂與﹁念﹂俱空。公金剛經v上所講的能執的心’﹁一﹣一

識﹂。色是﹁相﹂,受、想、行、識是﹁念﹂’所以﹁五蘊皆空﹂

空﹂;不但相離了’念也離了。五蘊包括﹁色、受、想、行、

厄還是要﹁離念、離相﹂’所以公心經v教我們﹁照見五蘊皆

消除一切災難,就如公心經v所說的﹁度一切苦厄﹂。﹑度一切苦

念、離相﹂’任何的劫難都能化除。共業不能轉變’別業決定能

於宇﹑宙人生的理論、事實具相,說得非常透徹。一個人果然能﹁離

大乘經典,如公金剛般若波羅蜜經v,經丈雖然不長,而對

佛的人很難理解這個道理與事實員相。

這是說明歸根結底要離相、離念,恢復白己的身心清淨。離相達

23」

K>


到一定的標準,清淨心即現前。

公金剛經v說﹁信心清淨,則生實相﹂,﹁生實相﹂就是生

起具實智慧’﹁明心見性﹂也是生實相’這些都是很重要的修行

綱領。我們能時時刻刻記在心裡’在在處處用這些綱領改正白己

一切的看法、想法,這就是﹁觀照﹂功夫。﹁觀照﹂得力就得﹁相

/\

235

似﹂的境界’有相似就可以進人﹁分證﹂的境界,這樣學佛才能

得具簪︿受用,即是功夫具正得力。如果離開這些原理原則,無論

修學那個法門,也不過是古德所謂的作樣子而已,得不到員實受 用。換句話說,在生活中決定不能解決問題。

學佛一定要認具’要明理,要懂方法,要知道境界,要把握

光陰,不能讓光陰空過。一分光陰即是一分命光!世法無常’皆

是假的,不必計較,一切隨緣就得白在。 I>


Ⅱ無住生心曝

︻匹九︼

公金剛經v上有一段,如來在果地上成就的具足相’一-一十一一

相就是修福修慧所圓滿的。這正是一一一歸依時所念的﹁歸依佛一一足

尊﹂。﹁一﹦就是福德、智慧:﹁足﹂就是圓滿的意思。福德、 智慧兩者都圓滿了‧

經義告訴我們’諸佛菩薩尚且不能不修福,我們學佛﹑應當把

修福這樁事看作最重要的。修福能不著相,就是修慧,由比可知’

福慧可以雙修。福慧本來就不離的,福在慧中,慧在福中,福慧

是一樁事。如果著相,就只有福,沒有慧,而這種福就是有漏的

福報。﹁有漏﹂就是修福的心不清淨。修福的心有煩惱、有妄想、

分別、執著,所以佛教導菩薩要﹁離相修福﹂。這正是經上所講

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不住色身香味觸法而行布施﹂。

236


經上講得很多,我們要細心體會。如果員正能體會佛的意思,

世間任何一個人,無論在什麼環﹑境中,都能修很大的福慧。如果

不明瞭道理,不知道事實具相,說實在話,現在許多學佛的人不

知道什麼是﹁福﹂,這就是愚癡。也就是說’他沒有能力辨別

﹁罪﹂、﹁福﹂,把造罪業當作修福。相信諸位稍微細心一點, 應該能體會我所講的話,這種現象在在處處都能見到。

修福的範圍非常廣,但有個總原則,只要掌握比原則,就不

至於有大錯處。這原則就是佛菩薩鳥我們所示現的,佛菩薩是一

切眾生最好的榜樣,無論私生活、工作、待人、接物,都鳥一切

眾生作好樣子。我們能明白這樁事、曉得這個道理,白己從早到

晚,時時刻刻想一想,白己這個樣子可不可以作鳥一切眾生的榜

樣?能有比念頭就是佛菩薩,佛心、佛願。白己是一切人的榜樣, Ⅲ︻四九︼

237


四無佳生心籐

、冢庭是一切﹑冢庭的榜樣’事業是一切事業的榜樣。

我們在公華嚴經v五十一-一參裡看到,佛菩薩示現在社會上鳥

另女老少’作各行各業’他們的所作所為,決定符合這個標準。

他們不一定表現作學佛、拜佛’甚至示現鳥其他的宗教徒,我們

稱之鳥外道。五十一一一參中就有五位示現作外道,傢勝熱婆羅門、

遍行外道,他們並不是佛教徒。正如現代社會裡,夭﹑王教的神父,

基督教的牧師,只要他的心行可作一切眾生的榜樣,就是佛菩薩

化身來的,他所作的就是菩薩事業,他所存的是大菩提心。這個

道理與事實’我們都必須清楚明瞭,決定不能誤會。每夭敲著木

魚念經拜佛就稱作修善’那也未必是具的。佛法不在形式’形式 是一種手段,用來接引沒有學佛的人。

具正修行是在日常生活中修清淨心、修平等心、修大慈悲心。

23[


何以說菩薩﹑穿衣、吃飯都不違背白性’.穿衣、吃飯都是六波羅密’

我們在般若會上曾經講過這些道理。菩薩現身不鳥白己,而是鳥

一切眾生服務。菩薩吃飯養身體是鳥大眾服務的,不是鳥白己’

不是白受用’所以他吃飯也是布拖波羅﹑密,與白性相應。如果身

體是白受用,為白己享受的,那是几夫’就不是菩薩行,這樣吃

飯、穿衣是為白己。佛菩薩的身體是為一切眾生,鳥弘揚佛法’

鳥利益眾生,所以、穿衣、吃飯都是六波羅密’都與白性相、應,不

違背白性。我們學佛要從比處學,這是具正佛弟子,是具正學佛, 才能得到佛法具實的受用。

維摩居士曾示現生病,他用這個方法度眾生。他白己具的沒

有病’生病是為、度醫院的醫生與病人,否則沒有機會接近他們。

要明白這個道理,即使補幾顆牙齒,也要﹑度牙醫生;他一個人學 Ⅱ︻四九︼

239


囫蕪住生心鏖

佛,他的同行就都跟他一起學佛了。所以,菩薩念念都是弘揚佛

法,念念都幫助一切眾生具正學佛。譬如,前幾年韓館長大病一

場,把那家醫院從主任到醫師全都度了。每位醫生都拿念佛機、

錄﹑音帶,不斷的到圖書館索取經書佛像。他們也送給病人,把這 家醫院變成道場了,館長的那場病沒有白生。

道場在哪裡?無處不是道場。具正有了道心,道場是佛菩薩

送來的’那裡要人去找。這個地方的人有福,佛菩薩認鳥此處需 要建立道場,佛菩薩就送來了。

古代中國慧遠大師的道場、蓮池大師的道場,他們的大殿稱

為﹁神運殿﹂,而不是﹁大雄寶殿﹂,因鳥是佛菩薩建立的。問

題就在白己有沒有道,有沒有這個心。新加坡這裡不必多,只要 十幾個人員有道心’佛菩薩就會送道場來。

2』0


中國諺語說,-I三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的力量不可思

議。壁-巨如,一一一國時代蜀漢的劉備,劉、關、張、諸葛亮四人同心’

就能建立一個政權。冉看中國歷史,每一位開國的帝王,與他同

心的素傑都只是少數十幾個人’大﹑冢一條心就能建立一個王朝’ 延

綿

要懂佛理’在事相上應當知道怎樣做,要盡心盡力幫助眾生。

得功德有多大,白己不真修怎麼行,所以一定要認真、要明理。一定

庭,改變一個地方,改變社會,使這個地區不遭難﹑不遭劫。這就曉

具正有道心,具正斷惡修善’能改髮環﹑境。不但改變白己﹑冢

建,國也可以建。這就是佛法講的﹁六和敬﹂,所以﹁道﹂要緊。

所以﹑家都興不起來’怎麼能建國?幾個人同心同力,不但﹑冢可以

同心太難!現代夫妻大都不同心,同床異夢,各人想各人的,

Ⅱ︻四九︼

2』l


田蠶住生□聳

︻五+︼

清晰的概念非常董要,可以幫助我們看玻放下。在大經裡,

佛舉例說明一切萬物,包括十法界依正莊嚴的員相。公仁王經v

說二彈指有六十剎那二剎那有九百生滅﹂,這種說法已經相

當微細,與公金剛經v、公楞嚴經v上所說的原理,使我們能逐 卅↙了鰓川事1宵G具相

佛經上說﹁力士彈指﹂,﹁力士﹂是指身體很強壯,精神﹑

力氣很飽 飽滿 滿的 的人 人,他彈指彈得快。一般釆講’一秒鐘、應該可以彈

叼、 止﹄ ︿。 父以 叼 四次而論’四乘六十再乘九百,剛好是兩個十萬八 四 、一五 次 。

是 微

的 紅

o

2』2

0

千,也就是一一十一萬六千。這個算法應該是一一十一萬六千分之一

秒,就像現代科學、冢所講的﹁波動﹂。這種波動現象還是相當粗 的


佛依一一諦說法’是几夫心量可以接受的。正如佛經上講修行

的時間需﹦一大阿僧祇劫,這種講法几夫可以接受。如果冉說長了’

就不能接受。公華嚴經v上說到具實的’不只一-一大阿僧祇劫’而

是無量劫。從比處也能體會佛所謂的二剎那九百生滅﹂,也只 是我們几夫能接受的。

一-一千年前,印﹑度的修行人相當聰明,無論婆羅門,或其他宗

教的’都有相當好的禪定功夫,所以他們能接受佛這種說法。現

代科學、冢利用科學儀器觀察,知道實際狀況比這更微細。以光波

鳥例,光是波動,光的速度是一秒鐘一-一十萬公里,也就是光走一

公里需時一一一十萬分之一秒。一公里有一千公尺,若縮短鳥一公尺

則只需一﹣一億萬分之一秒。一公尺有一百公分’一公分還是很長的

距離,還是很粗的相。如果冉算百分之一公分、千分之一公分、 【刀

︹=-︺ 〃川﹃ ︹↙﹂


Ⅱ無住生心籐

萬分之一公分’於是我俯才能體會那種波動的狀況,才知道佛講

的﹁當處出生,當處滅盡﹂,對﹁當處﹂才有點概念。這是具正 的生滅現象’即波動的狀況。

公楞嚴經v上講的﹁當處出生’當處滅盡﹂,因鳥這是事實

,也就是所謂的﹁當體皆空,了不可得﹂,所以佛教導我們﹁無

住﹂。雖然它是極其短促的生滅相,但它的生滅相相績,一個相

接著一個相。因鳥相績’使我們覺得有現實的事相存在。其實我

們看到的是相績相,是連績的現象,實際上它是剎那生滅不住的

。正如同我們看電影銀幕上的畫面一樣,它是連績的,而不是員

正的存在‧它的底片是一秒鐘一一十四張畫面,我們就已經不能覺

察它是假相,何況光速一秒鐘,簡直是天丈數字‧這是以光波來 看佛經上所說的問題。

24乙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因鳥隨眾生心,、應所知量,所以

要﹁生心﹂。﹁相﹂雖然極其短暫,﹁當處出生,當處滅盡﹂,

實在它是有相’不是沒有相。因鳥它的生滅幾乎等於零,生減同

時’所以稱為﹁無生﹂。無生還是﹁有生﹂。員的無生﹑應該沒有

相,所以不是具的無生,是生與無生同時同處。它的意義是生與

無生不一一,所以證得﹁無生法忍﹂’對一切現象當然沒有留戀, 當然看破了,當然具的放下了。

﹁生心﹂就是因果不虛’相可以隨著白己的心改變,於是有

十法界依正莊嚴。因鳥這些森羅萬象皆是妄念的波動現象。念頭

非常複雜’所以境界相就很複雜。念頭清淨,所現的境界相也清 淨。十法界、一具法界的具相如是如是。

一般大乘經上講,八地以上的菩薩才能見到這種現象.’八地 四︻五十︼

245


囤晷住生心鏖

以前是聽佛所說,白己並沒有見到。譬如’我們可以見到一公分

的距離,而見不到其中的光波現象;但是八地菩薩就能很清楚的

見到波動的狀況。這是事實,我們推理可以推測得到,想像得到,

但是見不到。心要多麼清淨’多麼細,才能觀察到這個現象。

一般人的心念很粗’一夭到晚胡思亂想;問他想什麼,白己

也不知道。這麼粗的念頭都不能覺察,那裡曉得這麼微細的波動。

這才員正了解宇﹑宙人生是怎麼回事。搞清楚、搞明白了,原來如

比!當然就不會計較。員的放下了,生活就很快樂,一切隨緣。

隨緣之中’知道﹁因果不空﹂’力行斷惡修善’就會把境界愈改

愈完善、愈改愈美,白己可以作主宰’也可以作環境的丰宰,所

以是﹁相隨心轉、境隨心轉﹂。這就是佛何以教我們無住之後’ 要﹁而生其心﹂,道理在比。

246


︻五╴︼

公般若經v上所說的﹁諸法一如﹂,﹁法法皆是﹂,﹁是法

平等,無有高下﹂,這些都是說明宇﹑宙人生的具相。宇﹑宙現象的

形成,公楞嚴經v云:﹁認悟中迷,晦昧鳥空。空晦昧中,結暗

2』7

鳥色。色雜妄想,想相鳥身。﹂這六句將十法界依正莊嚴的來源

述說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若不是具正過來人,十法界如此複

雜的現象’居然以六勻話就講得這麼清楚明白,實在今人不得不

佩服。這六勻話的含義很深,江味農居士也引用它來解釋公金剛

經v末後二切有鳥法,如夢幻泡影﹂侷語。現象明白了,最可 貴的是我們如何得到員實的受用。

菩薩與几夫不同之處,佛菩薩徹底究竟的明瞭宇宙員相,所 叵刀


皿晷住生心曝

以他們生活在圓滿的智慧之中,無論什麼問題白然就解決了。几

夫完全不知道事實具相’於是在生活裡兔不了懷疑、猜測、妄想;

從比生起無量無邊的煩惱,面對眼前的生活就會顯得愈來愈複雜、

愈來愈、痛苦。這些都是迷惑顛倒、錯誤造作所形成的後果,因比 在現象上出現六道一一一途。

世出世間的聖賢人勸導一切眾生斷惡修善,以改造眼前的生

活困境,化解一些問題,但是並不究竟。究竟的標準何在?最低

的標準是超越六道.,最高的標準是出離十法界。平常我們勸人斷

惡修善,實在講,出不了六道,當然更出不了十法界。若想得到

究竟圓滿的生活’必須超越十法界;若想超越十法界’就決定要

有具實智慧。具實智慧不是從外面來的,而是白性本具的般若智 慧。

248


佛在大乘經裡說了很多,我們應當細心體會,好好的記取奉

行,這是一生中最可貴的。我們大﹑冢都非常幸運,這種幸運就是

佛說的,我們得人身、聞佛法’尤其是能聞到如來正法。雖然我

們還沒能究竟明瞭宇﹑宙人生的具相,但是多少已有幾分體會。這

種體會雖然很淺,但是要能認具將白己體會到的,具正掌握住,

依教修行,也就是大經上告訴我們﹁看玻﹂、﹁放下﹂,依這兩

種方法輾轉並相輔相成的交互用功,就是看破幫助放下,放下幫

助看玻。看玻、放下,放下、看玻,從初發心直至無上道,皆不 離比原則

我們修學淨土,採取持名念佛的方法,也應該遵守比一原則。

這一勻﹁阿彌陀佛﹂提起’就應當將身心世界、一切萬緣徹底放

下,這樣念佛功夫白然就得力,將來往生決定沒有障礙。世事境 四︻五一︼

249


﹙凶

修學的成果。這是我們應當記取,應當學習的。

念,一定獲得一切諸夭善神的加佑,在這一生中一定能獲得圓滿

用這樣的願望,具正精進不懈’比人一定得到一切諸佛如來的護

取永恆的幸福、白在,永遠擺脫六道、十法界。有這樣的認知’

是一寸命光,有智慧的人,一定知道光陰的寶貴,認真修學,求

緣要看得淡薄,不須認具,也不須計較。光陰迅速,一寸光陰就

疚言之評真質忙工字宙人唯.z真們耳∣

岫叮炫珍仙惟雁今人撥入褚炫寶刎伽乙

250

K刀


的開始。但究竟能有多少的利益,還是個未知數,這要看我們對

少同修對比經皆已念得很熟’這是修學佛法的第一個階段,是好

經講過九遍’這一次的校正可以說是第十遍。我相信海內外有不

經。比次詳細校正,實際上等於又董新講了一遍。過去十年中曾

淨宗經典中,古今大德無不讚歎公無量壽經v是淨宗的第一

得具實的利益,這也是我們對於現代佛教一點微薄的貢厭。

比書中都講得很詳細、很透徹。熟讚深思,依教奉行,決定能獲

佛者’特別是修學淨土,無論是理論、方法、因果、、境界上,在

的時間,將全經仔細的看過一遍,不妥之處皆予改正。對於初學

五月六日,公大乘無量壽經講記Y校訂圓滿。這次用了很長

︻五→一︼

251

五 Ⅱ五


■『﹣■

-I受持﹂的深義,了解多少。-I受持﹂的.意義是信、

囿晷住生心曝

於佛經上講的 解、依教奉行

熟誦是預備受持的開端。念熟之後,最要緊的是領悟其中的

義理。如果只是熟誦’而不曉得佛在經上講的究竟是什麼,怎能

去做呢?所以一定要﹁深解義趣﹂,也就是對於經典要有相當深

度的理解,然後一定要在曰常生活中做到。我們領悟多少就要做

多少,領悟一分就做一分,領悟兩分就做兩分。白己具能做到,

再幫助別人領悟,幫助別人也能行之於曰常生活中,這就是﹁解

行相應﹂。解與行相輔相成,這樣才能漸契佳境。不但將來決定

得生淨土’現前即開具實智慧’獲得幸福快樂美滿的生活。

這些年來,我們提倡的修學綢目’﹁具誠、清淨、平等、正

覺、慈悲﹂之心,定能生起.’﹁看破、放下、白在、隨緣、念佛﹂

252


之樂’定可獲得。這是修學員實的利益與受用

即是方束美先生

個享

就得不到

253

所謂﹁人生最﹑高的享受﹂。如果解行不能相應

︻五≡一︼

受.,必須解行相應’才能具正契人這個境界。

••

簍札

g•

1之

`>


Ⅱ晷住生心壕

魔的障礙非常嚴重。

何況人身難得,來生不一定能得人身’不一定能聞佛法,所以死

換勻話說,這一生所修的也等於白修了。再投胎時也有隔陰之迷,

第一-一、﹁死魔﹂。死魔是指修學功夫尚未成就而壽命到了。

第一一、﹁煩惱魔﹂。

第一、﹁五陰魔﹂。五陰是色、受、想、行、識。

佛在公人大人覺經v上講四種魔:

障?其實魔障不在外面,魔障就是白己的﹁煩惱、習氣﹂。

末法時代修行,法弱魔強,我們必須有能力辨別。什麼是魔

第四、╴I天魔﹂。以現代話說’夭魔就是我們生活的環境’

25』


外 面 •

`>

的教義’沒有能力辨別邪正是非’再加上沒有珠勝的因緣’沒遇

修不知不覺皆墮人魔道。他們有善心,也是好人,可惜不明佛陀

鳥什麼我要強調這一點?諸位靜觀現代社會,許多學佛的同

員正覺悟’學佛萬不可學成魔了。

還是要作妖魔鬼怪。這一點’必須時時刻刻放在心上’提醒白己

煩惱、習氣。尤其要注意的,我們學佛將來是想作佛、作菩薩!

面魔的勢力再大也不起作用。因比’降魔最重要的是克服白己的

面染緣,裡應外合,外魔才起得了作用。如果白己內心清淨,外

礙我們,簪︿在是因鳥白己內心有煩惱。妄想煩惱是內奸,遇到外

裡沒有妄念分別執著,外面的魔力冉大也無可奈何。外境若會障

四種魔,有一一一種是白己身心主宰的。由此可知,如果我們心

回︻五一一﹦

255

1之


不能不謹慎。修行

回黑住生心籃

很今人惋惜的

曲解了經義,依舊隨順煩

工乏

不週善知識

樣學佛,學到最後還是落在魔道 1之

在魔道 ︹叩︾

霆蠢

清淨、平等、慈悲心。如果以此鳥方向、鳥目標,就不容易墮落

一定要從斷煩惱習氣下子,就是要克服白己不好的習氣,要培養

不能不小心

或╴者遇到正法 9

到正法

惱習氣 `>

樁事’所以我們不能不留意

`>

本荸帥l長 豕殺修十晷索

256


︻五四︼

佛法常說’﹁玻迷開悟,離苦得樂﹂,這兩勻話的意義很深

絕不不 廣,絕 是是 ㎡几夫能思惟想像的。釋迦牟尼佛教導一切眾生是以比

為目標 隹使十﹑方一一一世一切諸佛如來教化眾生,也同樣以比為曰 標’ ,即即

標。雖 雖然 然目 目蛾 標相同,但是方法不一定相同。方法無量無邊,所謂 ﹁法門無量﹂

如果我們玻迷開悟了,所過的生活就是諸佛菩薩的生浩。諸

佛菩薩的生活就是離苦得樂,﹑究竟圓滿的生活。雖說﹁離苦得

樂﹂,這個境界’我們還是無法想像.’原因是我們生活在相對的

世界裡。不但六道眾生是生活在相對的空間裡,即使是聲聞、緣

覺、菩薩,甚至十法界中的佛也不例外,還是生活在相對的空間 田︻五四︼

257


皿無住生心藤

裡。如近代科學家發現的四維,乃至十一維空間的存在。不過空

間維數愈高,其境界則愈不可思議。總而言之’種種不同維數的

空間’皆由眾生妄想分別執著而變現的幻相。由比可知’十法界

的生成,即是眾生對於一切事理分別執著差異所生的幻相而已。

實際上,就是經上講的﹁几所有相’皆是虛妄﹂。必須能透過這

一關’徹底明瞭宇﹑宙人生的具相,才能具正對一切事物不分別、

不執著,再也不打、妥想。這樣就能突玻種種不同維數的界限,而

進人另一個空間。比空間在佛法裡稱鳥二具法界﹂,是對﹁十

法界﹂而說的。如果我們把十當作數字看,那就錯了。十代表無 量,無量維數的時空。

我們知道十界六道︵無量維數的空間︶皆因妄想、分別、執

著而來的。所以,妄想、分別、執著皆放下,就是無量的時空全

258


都突玻了。突玻之後,不得已稱之為╴I一具法界﹂。百具法界的

眾生決定沒有妄想、分別、執著。他們是不是證得圓滿的境界,

是不是究竟圓滿的﹁明心見性﹂?不是。佛告訴我們,因鳥習氣 尚未完全斷盡。這句話很不好懂。

什麼是﹁習氣﹂?古德以比喻說明這樁事。譬如酒瓶’現在

把酒瓶的酒倒乾淨了,也用乾布把瓶裡擦得乾乾淨淨’確實沒有

一滴酒在裡面。這就好比將妄想、分別、執著斷乾淨了,即脫離

十法界,進人百具法界;可是聞一聞這個瓶子,還是有酒的氣味。

以比氣味比喻習氣。氣味擦不掉’必須經過相當長的時間白然消

失。百具法界裡’從圓教初住菩薩至等覺菩薩’四十一個階級,

他們斷的就是這個習氣‧實際上,圓初住菩薩的﹑妥想具的沒有了,

只要習氣減少一分,他的地位就往上提升一階。四十一品無明︵習 四︻五四︼

259


住 l凶

生肯接受,沒有不放光的’所以眾生有感,佛菩薩就有應。我們

悲心是從員性裡生出的。大慈大悲,絕對沒有分別執著,只要眾

大悲。人一具法界即是圓教初住菩薩’心清淨、心平等’他的慈

見佛於經中說,他們與無量法界眾生和光同塵’無有條件’大患

﹦具法界﹂裡的菩薩們如何修行’則非下几所能思議d但

竟具善美慧圓滿的生活。

氣︶斷盡了’就證得究竟圓滿的佛果。究竟圓滿的佛果’就是究

孳鼓鳥比喻,孳鼓的人有心,可是鼓回應則茲尷。大叩則大鳴,

260

叵■

現在求佛菩薩,是有心、有分別、有執著的求;可是佛菩薩的應,

佛門樂器最主要的是鐘鼓’早晚課誦之前皆須孳鼓鳴鐘。以

是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比事也很難懂,古人也舉一個比喻說明 這 樁


小叩則小鳴,不叩則不鳴,比喻凡夫之感如孽鼓人,諸佛菩薩回

應就像鼓一樣,並沒有心。若敲得重,響聲大;敲得輕,響聲小。

同樣道理,因鳥諸佛菩薩沒有心,所以就能普遍的感﹑應。十﹑方世

界眾生起心動念求佛菩薩’佛菩薩同時感應,一個也不漏.’因為

他沒有心、沒有妄念。如果有心、有念’要、應付這個’再應付那

個,就應接不暇,大、辛苦了,也許會漏掉。因鳥佛菩薩沒有妄想

執著,沒有起心動念,所以感應是決定靠得住,決定不會落空的。

明白這些道理,了解事實具相’這一切疑惑即斷除。疑惑也

是妄想,只要有妄想存在就是﹑麻煩。所以’佛鳥眾生說一切經,

目的是幫助眾生斷疑生信,也就是幫助一切眾生把妄想打掉,而

後才能人佛境界。佛、境界就是不一一法門。試問,我們幾時才能人

佛的境界?公金剛經v上說得很好,如果我們有﹁我相、人相、 囫︻五四︼

261


住 (\3

永離了。

我所有﹂,就人﹦具法界﹂’公金剛經v上講的﹁四相、四見﹂

是我,念念不忘我’與我相關的,我所有的。幾時能忘掉﹁我、

過相似的佛菩薩生活。這是佛法修學最困難的。凡夫起心動念就

我們在生活中,對人、對事、對物不用分別心’不用執著心’就

離相離念就是一。起心動念就落在一一、一-一,就是妄想分別執著。

是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怎樣離妄想分別執著,必須人二﹄邕。

慧!世間人講﹁幸福美滿﹂,佛菩薩才是︼具實幸福美滿,才具正

怎樣才能過佛菩薩的生活?佛菩薩是大圓滿的生活,具善美

就不能過佛菩薩的美滿生活。

眾生相、壽者相﹂,有﹁分別、執著、妄想﹂,就無法人佛境界,

世間人為什麼不肯認具修行?大多皆有恐懼感,-I我所有的﹂

262

叵■


沒有了,明夭生活怎麼辦!他不知道諸法當體皆空’了不可得,

這就是還沒有看破。如果知道一切法是空的’身體也是空的。我

們這個身體在世間是業力變現的幻相,是業果因緣的相績‧命裡

有的,怎麼丟也丟不掉;命裡沒有的’怎麼保也保不住。若具正

明白這個道理,他就會﹁種善因,得善果﹂。念念都種善因’念 念都得善果,絕不可能沒有受用。

修行人恢復一心時,白性裡無量的智慧德能皆現前。這種果

報即大乘經上所講的﹁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但是員正能參透

比理比事者太少。具參透的,就員放下,就具得白在。這種人在

歷史上也屢見不鮮,具正得大白在’具正得大受用。我們學佛不

能不留意,﹑應當向比處體會學習,才能得員實的受用。

四︻五四︼

263


<\D

是永久的、生生世世的。若這一生得利益’來生不得利益,在佛

量壽經v上所說的﹁住具實慧﹂、﹁惠以具實之利﹂。這種員實

之所以偉大,是它不僅教導我們這一生得具實的利益,如同公無

一切眾生教誨的目標’與中國古代聖哲可說是完全相同的。佛法

鳥諸佛菩薩是聖中之聖,古人稱他們是出世間的聖人。他們對於

約於兩千年前佛法傳至中國,鳥古聖前賢作最好的見證。因

白在、美滿,實在還能利益未來,這就是具實的大學問。

驗的教訓與智慧的結晶。不僅幫助世人在一生中具正獲得幸福、

中國是歷史悠久的古國,幾千年之中’許多聖者留下寶貴經

︻五五︼

法裡不能稱為具實利益。如果這一生得利益’來生得利益,後生

264

I•


不得利益,佛法也不承認這是具臂︿利益。其霄︿這種利益一定是永

恆的,一定是超越時空的。以比標準而言,的確唯獨佛法究竟’ 世間大聖已經不能鳥比了。

利益的標準,就是世尊四十九年所教的核心,﹁戎、定﹑慧﹂

﹦一學。這一一一樁事包括整個佛法。﹁戎﹂是佛教導我們在生活中﹑

26E

在工作中、在處世待人之中如理如法,也就是中國人常講的﹁合

情、合理、合法﹂。這是戒學的精神,所以持戎就是守法,如理

如法,這樣才能得定。﹁定﹂是心妥。心妥是具正的享福,身心

安穩’白在快樂。一個人身心妥穩就開智慧’所謂﹁因定開慧﹂。

一般人看不到的,他看得到.二般人迷惑,他覺悟了。其中的境

界無限深廣!如以現代科學釆說,能使我們的概念更為清晰。現

︻五五︼

代科學﹑冢知道’宇﹑宙是由許多不同的時空組成。一般說,這個世 <>


回晷住生心藤

廣的人生活在三﹑度︵又稱三維︶空間。而四﹑度︵昏﹦昌曰m宙8曰巴

∞官nm︶﹑五、度、六﹑度空間’直到無限、度的空間’我們對他們的生

活狀況完全不能理解。世法、佛法皆承認有﹁六道﹂,也就是六

種不同的時空,這是大的分類。若細分’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空間,

即是佛法講的﹁共業﹂與﹁別業﹂。公楞嚴經v裡講的﹁同分見

妄,別業見妄﹂,比講法以現代不同時空的維次說明,我們就很

容易理解。要能突玻種種不同的時空,必須靠﹁定慧﹂’尤其是

甚深的﹁禪定﹂。換勻諾說,禪定就是很深的﹁身心妥稔,白在

快樂﹂。以這八個字解釋禪定,就不會感覺﹁禪定﹂很神祕。

禪定功夫愈深,人的智慧就愈高,就有能力突破時空的界限。

生活的空間、領域擴大了,就可以與天人往來;更深的定慧,亦

可以與他方的諸佛菩薩往來。這些事實,我們時常在經典、傳記

26E


裡見到,甚至在古人的筆記小說裡也兄到不少。如公閱微草堂筆

記v﹑公夷堅志v、公聊齋誌異v等,一般的筆記﹑傳奇小說裡

不可思 議:因

更多,絕非虛構,皆是事實。唯有超越時空,才知道事理的具相。

對於不能超越一-一度空間的人釆說 覺得非常神奇

位是

267

不是他們的生活方式。我們學佛,讀聖賢

麼苦’你怎麼說美國人的生活不如我╴們

你們哪

9 • , •

為這不是他們的境界

我就問在座的許多友人

書,所求的是具實的幸福美滿。幸福美滿確實是在大乘佛法之中

而以修德證得的具實受用

地的友人對我們的來訪感到好奇

我第

他們聽了非常驚奇

9

美國人的生活不如你們

尤其是聽說從美國釆的 我就老臂︿告訴他

•••••••••

我╴們的生活

問 起

9

他說

︻五五︼

連 `>

都 非 常 羨 慕

﹟罟>

具是今人大惑不解 K•

1之

【-╴

正 ﹁

大 o

體 一

才 能


U黑佳生心爆

負債過曰子的?﹂大﹑冢彼比看看,結果沒有一個是負債生活的。

美國人從出生就負債,直到老死,債都還不清的。不要看他

們住的是洋﹑房’鋪的是地毯’出門開的是轎車.’他們日常所需全

是賒賬來的。中國古人講’﹁無債一身輕﹂’他們過的是什麼生

活?債合高築,曰曰年年皆在永遠償不清的債務中討生活’所以

他們生活有很重的壓力。你們有沒有壓力?大﹑家笑笑’我們生活

沒有壓力。每夭工作完了,輕鬆白在,幾位朋友相聚打打牌’聊

聊天,喝幾杯酒,生活是何等的瀟灑!你們這種閒情逸致’才是

神仙生活;這是美國人無法想像的。你們只看到一面,沒有看到

第一一面。若是依我選擇,我一定選擇你們的生活,而不會選擇美

國人的生活。物質與精神生活的壓力非常﹑痛苦、非常可憐!神仙

過的是什麼生活?神仙住山洞裡,或在山上搭個小茅蓬,過得就

268


更白在了。那一種生活美好,實在沒有一定的標準。高樓大廈、

宮殿樓閣,有人認為很好。依我說’不如住個小竹屋’多幽雅,

山明水秀,小橋流水人﹑家。身心生活在詩情畫意裡,身心沒有一

點負擔’沒有絲毫壓力’才是具正的幸福快樂,才是具正的人生。

美國各地同修請我去講經,他們招待我住在他們﹑冢裡。有不

少同修﹑房子很大,庭院廣闊,他們的生活不如你們。因鳥﹑房子大,

住的人少,人就變成﹑房子的奴隸。天夭要打掃,天天要收拾,天

天要整理’費了許多時間。他們的工作又那麼忙’那有一點悠閒

的時間坐在這裡喝一杯茶,聊聊夭,那有你們這些住在農村的人

這﹑麼白在快樂。我這麼一說,他們都很開心。我不是安慰他們的,

否則就錯會意思了’我講的句句是實話。所以兩個國度相比’美 國人的生活比不上中國人會享受白然的樂趣。 回︻五五︼

269


皿晷住生心籐

若只看表面’覺得美國人賺的錢很多,其霄二個月賺幾千美

金還不夠他們開銷。中國人賺百十圓人民幣,生活過得很愜意。

兩地的生活程﹑度不同,所以只要白己心妥理得、白在快樂,生活

悠閒’沒有任何壓力’這一生豈不是幸福美滿。負債過曰子,債

務永遠還不清,來生還要還債。不但這一生不舒服,來生、後世 都更苦惱﹑更不白在。

﹁欠錢的還錢,欠命的還命﹂,因果定律,因緣果報,誰也

逃不了。這是我們學佛的人、讀書人應當明瞭的,如比才會有具

正幸福美滿的一生’幸福美滿的來生。也許有些同修對於我說的’

不以為然,但假以時曰,你會慢慢的在生活中體驗,我相信你們

會覺悟。如果冉能讀古人的書與大乘經典,你們不久就會同意我 的看法,會體悟到我這個說法是正確的。

270


發大菩提心的人’起心動念皆想到﹁眾生無邊誓願度﹂’如

領悟佛法所說的具實義。這就是﹁業障﹂。

在曰常生活中,不但障礙白己修行’也障礙白己的智慧,而不能

想盡方法爭取;對白己無益的,就想方法迴避。如是妄想、執著

執。情執深的人,起心動念皆想到白己’几是對白己有利的,就

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發菩提心﹂’唯有員正發菩提心才能化解情

根究底還是妄想、執著。大乘經中教導我們如何將﹁情執﹂化解,

因是﹁情執﹂太深。﹁情﹂就是妄想’﹁執﹂是執著。所以,追

眾生修學不能成就,在生活上得不到具實受用,最﹑王要的原

/\

>

u\

何幫助眾生開悟,幫助眾生修行,幫助眾生證果。常存比心,情 ︻

271

五 匹■


n無住生心曝

執白然淡薄。我們有慈悲廣﹑度眾生的心,則無盡的煩惱白然淡薄

了。由比我們能體會經上所說的﹁境隨心轉﹂。從前是白私白利 的心’當下一變’變成純為眾生之心。

几是存心白私白利’他在生活環境上’冤、冢對頭一定很多。

何況過去無量劫中’冤親債﹑王無量無邊’於是一舉一動都有許多

人事環境上的障礙’這些障礙是果報。果必有因,念頭一轉,轉

到念念都鳥一切眾生,而從根本上忘了白己。無量劫至於今生的

怨懲化解了’因比菩提心的功德不可思議。如果能堅持念念不忘, 久久觀純’即古人所謂﹁生處轉熟’熟處轉生﹂。

未發菩提F之前,我們的煩惱、習氣﹑情執是熟處,不須作

﹑意’起心動念,情執就現前。﹁菩提心﹂即是鳥眾生的心,比心

很薄弱,非常生疏。菩薩的功夫沒有別的,就是將為眾生的心變

272


成成熟.,將無量劫來鳥白己的心轉成生疏’兩者交換。若能有比

想法’就是具正覺悟.,具能有比作法,就是大修行。白然在不知

不覺中將情識消除,而達到公金剛經v中所說的﹁破四相,玻四 見﹂。四相是分別、執著;四見是迷情、妄想。

佛在公華嚴經v說,二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

︼ 一

•\ •

273

想執著而不能證得﹂,妄想即是﹁四見﹂;執著即是﹁四相﹂。

我們能發大心、修大行,不知不覺中四相四見皆玻除,白然契人

諸佛菩薩的﹑境界,二員法界﹂。以這樣的功行念佛求生淨土,

當然是上上品往生,成就不可思議。即使尚禾往生之前,這個身

子還在世間,他所顯現的看玻、放下﹑白在、隨緣、幸福、美滿

的生活,也足以使世人羨慕、覺悟,而發心向他學習。這便是發

大心、修大行’如諸佛菩薩示現在世間白行化他,無一一無別。 <•


匝晷佺生心壕

︻五七︼

我在學校的時代劊前校長周邦道先生,曾以教育、部督學的身

分回到學校兩次。我與他老人﹑家見過兩次面。而得時親教益,還

是在合灣這一段長時間。一九五八年我離開工作,赴合中親近李

炳南老居士,跟他學佛。當時老校長也住在合中’任教於農學院。

他也學佛了,於是我們見面顯得格外的親切。

李老師在合中創辦慈光圖書館’老校長也是董事之一。出﹑冢

之後,我再回到合中求學,老校長勉勵我’學業未成就前絕不可

離開善知識’學道最要有堅忍’李老師是當代希有的大善知識’

我輩有緣親近’實為大幸。慈光圖書館每星期一一一例行講經,老校

長聽經從未缺席,他老人家聽經很用心’而且寫筆記’實在是我

274


們學習的最佳榜樣。最難得的是李老師在合中蓮社開辦經學班,

培養講經人才。我到合中時,機緣很好,也參加了這個班。班上

的同學都是初學佛法的人,當然也是第一次學講經。那時我們共

有一一十多位同學,年齡都很大,學歷都很低’其中幾于一-一分之一

︵︾

是 學程 程﹑﹑ 是小 小學 度度。年齡最大的是林看治居士,當時已經六十歲了,也 是小學程度

李老師將男眾、女眾分開練講,另眾是每星期天在合中靈山

寺練講;女眾是每星期六在合中蓮社練講。學生們練講,老校長

也是每次必來聽講’也非常用心,與聽李老師講經的態﹑度沒有兩

樣。當時李老師曾多次對我們這些年輕的學生講,周老居士是位

長者,無論國學、佛學皆有很深的造謂。他的鳥人實在是今人最

好的模範,確實如佛經上所說的﹁菩薩不輕初學﹂,對於初學的 圓︻五七︼

275


Ⅱ無住生心嗥

人絕不敢輕慢。回憶慶公當年在學校時,愛護學生超過白己的子

女,這是每位同學皆能稱道的。我們作他的學生,對他老人﹑冢的

恩德終身難忘。我們要紀念老師,一定要學習老師治學、辦事、

處世的精神,尤其是他老人﹑冢大公無私,慈悲博愛的德行。

他曾經擔任過教育、廳長,在合灣曾任考選部政務次長。公冢

配給他一輛轎車,而他老人﹑家除公務之外,私人出門辦事決定不

乘坐公﹑冢的車輛,為國﹑冢節省汽油,他還是坐巴士。在這個時代

表現這種美德之人’我從禾見過第一一人,也從未聽說有第一一人。

他確實做到公私分明,絕不浪費公﹑冢一分錢。如果國、家的官員都

能像他老人﹑冢一樣奉公守法,社會白然繁榮安定’國家必定﹑富強。

我於合中學成之後在全省巡迴講經,時間約有一一十多年,而

在合北講經的時間最長。我沒有道場,因比講經都是租借場所’

276


常常變換地址。但是老校長遷居到合北之後’我講經的法會,他

老人﹑家從未缺、席,今我非常感動。他對我愛護倍至’我講述有不

妥之處’他會告訴我。告訴我的時候,絕不會有第一-一者在場,顯 示他員正對於學生的愛護與關懷。

這些年來,我在合北先後創辦華藏圖書館、佛陀教育基金會。

承蒙老校長慈悲允任基金會的榮譽董事長。晚年他的眼晴不好’

晚上出門不﹑方使,所以在不得已的情形下,來道場聽經的次數逐

漸減少。他告訴我,實在是因為體力與視力的關係’才沒有再釆

聽經。但是對於我與基金會,他一直都很關心、照顧,使我非常 感激

今夭懷念老師的德澤’正是佛陀在大乘經上常說的﹁受持、

讀誦、鳥人演說﹂’他老人﹑冢都做到了。我們應當效法老校長為 囫︻五七︼

277


皿黑住生心曝

人處世的精神’與奉公守法的美德。-∣好學不厭’誨人不倦’不

輕初學﹂’這句話即是大乘經典裡的﹁菩薩行﹂。我們在這一生

中,能具正見到老校長鳥世人、為學生,確實做了活生生的榜樣,

使我們對於佛經中講的菩薩行’有更深刻的領悟。老校長雖然離

開我們了,然而他的教誨與精神永存在人間。我們身為他的學生’

﹑應當身體力行,將老人的慈悲德行發揚光大’深信必定能嘉惠後

學,利益社會廣大群眾。

家庭尤磷A鞭放

斗重矛痣咸三稻根

278


︻五八︼

前幾夭我接到馬來西亞的一位同修來信,告訴我蔡榮華居士

往生了,這個消息今我感到非常驚訝。今年初我在新加坡講經,

蔡居士曾經兩度從﹑麻坡來到新加坡看我,我看他的精神、氣色都

/\

279

很好,沒有絲毫異狀,何以突然往生了’我感到很難過。

一九六一一年,我認識蔡居士。那時我在合中跟李老師學佛,

他是政大中丈系四年級的學生’以僑生的身分來合灣讀書。六一一

年暑假’他與另外一位僑生李相楷居士︵澳門人︶,還有兩位合

大的學生,四個人到合中向李老師請教,其中蔡居士的話最多,

問題也最多。當時’我們與李老師周邊的人幾于感到厭煩,而李

老師對於這些年輕的學生們愛護倍至’員正顯示﹁教不倦﹂。古 ••


四晷住生心曝

書上說的 的-I學不厭﹂,我-們在周邦道老居士身上見到;而﹁教不

倦﹂,李 李老師鳥我們做了最好的示範。他不厭其煩,反覆的向學 生們開導

不久李老師鳥他們正式開了一個小班’學生就是他們四位。

李老師預先以表解的方式,鳥他們縞一份講義,﹁佛學概要十四

講﹂。最初的構想是每一講’一小時,也就是十四小時的課程。

因鳥他們在合中居住的時間很短,每天講兩小時,一個星期就圓

滿了。我與他們有機會住在合中慈光圖書館,生活在一起,上課

也在一起’研究討論也在一起’而後慈光大專佛學講座就正式成

立了。李老師鳥這樁事編排課程’聘請講師。這些事,我都有幸

參與,所以我對蔡居士很熟悉。他畢業之後回到馬來西亞,我送

他一套線裝本的公瑜伽師地論v。另外一位馬釆西亞的僑生劉南

280


,比他稍晚離開合灣,我也送他一套商務印書館早年印的線裝

公法苑珠林V。這都是我非常喜歡的珍藏書籍,送給他們作紀

沒想到他走了。在新加坡時,我還極力勉勵他’希望他從教育界

在我的記憶中’他應該還不滿六十歲,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

勞。所以,他在馬來西亞的佛教界是受大眾尊敬的居士。

他也在馬來西亞傳播佛法,只要有地方請他講經,他一定不辭、辛

育工作;以後回到白己的國﹑冢,也一直服務於教育界。公餘之暇,

特地釆看我兩次,告訴我,離開合灣之後,曾經在新加坡從事教

灣,他一定來看我’曾經到圖書館參觀。這一次我在新加坡,他

蔡榮華居士一直在南洋從事於教育工作,其間有幾次來到合

退休之後,專門從事弘法利生的工作,應該在當地建立一個小型 叩︻五八︼

281

念書生


亟無住生心爆

的道場’他聽到我的建議也非常歡喜。我們也樂於盡力幫助他,

希望佛法能在馬來西亞發揚光大。他也是李老師非常關懷愛護的 學生,也是非常好學的學者。

蔡居士對於李老師給他的教誨、信件、答問的丈字,他都能

完整的保留著。他拿給我看,我非常感動,使我們回憶當年相聚

在一起求學的往事。其中有兩封信是我代李老師答覆他的,也保

留至今。他的往生使我感到世事無常。我們當年在一起的同學,

幾乎一半以上都不在了。同學當中’大多數比我年長的,還有少

數年齡比我小的,也有幾位都不在了。

回憶當年,就像是昨天一樣。經云二切有鳥法,如夢幻泡

影﹂,使我們對於佛的教誨領悟更深。唯有依教奉行’如經上說’

﹁受持、讀誦、鳥人演說﹂,才是我們的使命,也是我們的生命。

282


只有如比’才能報答佛祖與老師之恩,才能報答同參道友的深情。

同時,我也以比兝勵現前的同學道友們,人命確實在呼吸之間,

萬事萬法皆是無常,時時刻刻有所警惕’認具努力修學,現前績

藺例魁喊窩…Ⅲ徇許∣

隨處妥喇筒抵令啾

佛慧命’他曰往生淨土,才不辜負這一生希有難逢的大好因緣。

Ⅱ︻五A︼

︹-=---︺ ︹拭︺ ︹↙﹂


回晷住生心嚎

︻王力︼

我們在報.章雜誌上時常見到,不少有學問、有見識的大德們

指出現前社會的種種危機,提出警告,目的是希望社會大眾警覺,

明瞭消除災難的業因,期望能免除人類的浩劫;至少也能將劫難

的時間延後,劫難程度的減輕。這是志士仁人悲天憫人的胸懷,

明知其不可鳥而為之,也是菩提心、菩薩心的圓滿流露,實在今

人敬佩。然而、客觀的事實擺在眼前,危機與劫難,正如李老師往

生前夕所說,﹁即使是諸佛菩薩’神仙下几’也無法挽救﹂。

我們要、度比劫難,須從根本救起。根本是劫難的起因’是眾

生對宇、宙人生錯誤的認識而引發的迷惑顛倒,形成嚴重的妄想、

分別、執著’因比造成今日之危機劫難。如何能今一切眾生玻迷

284


開悟?唯有今一切眾生覺悟,明因果、別是非,改過白新、斷惡

修善,才能兔除劫難,由比可知,佛陀教育是最有效的良藥。不

但我們白己要盡全力受持、讀誧、鳥人演說,更應集結志同道今

的同參道友,盡我們的心力推廣大乘佛法的教學,希望能收到效

果。在合灣,已有不少同修非常執芯的在推動,特別是電視、廣

播、電腦國際綢略的傳播。

一個地區接受佛陀教育的人多了,必能緩和社會大眾的分別

執著,減輕人們的妄想煩惱。佛經中常說,﹁依報隨著正報轉﹂’

這是事實。如果細心冷靜的觀察,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處世待人

接物之處,也能明顯證實佛所說的話句句具實。今天全世界的人

同一命運,過去的災難是局、部性的;現在的災難是全球性的。因

比,我們弘法的對象,不能再局限在某一地區,必須要突玻地域 四︻五九︼

285


回晷住生心曝

的思想’、突玻國﹑家、種族、宗教信仲的種種界限,要念念想到一

切眾生。以清淨心、平等心、大慈悲心,幫助一切眾生玻迷開悟,

離苦得樂,應當將此使命看作是我們的生命。生命與使命結今成

一體’絕不能分開,要認員努力的做,遵守佛陀教導我們的態度。

如公金剛經v所說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應無所住,而

生其心﹂。這樣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且不妨礙白己念佛往生淨 土,具正做到白利利他。

我們若能如是理解﹑如是肯定、依教奉行,前途白然一片光

明,果報白然珠勝、幸福美滿。這是諸佛菩薩對我們員實的教誨,

若能深信不疑,依教奉行,改造命運,改造體質,改造生活環境,

生活環境即是所謂的風水,這些皆在白己一念之間。﹁具誠、清

淨、平等、正覺、慈悲﹂是性德的流露。從白性變現的境界,即

286


︽╴╴╴╴╴╴︾

德老 五

腿厚善良恭煥節儉甚讓

287

是諸佛與大菩薩們親證的境界。由此可知,人佛境界不是不可能

的難事’重要的是要深明道理與事實員相’依教修行’無不成就。

︻五九︼

願與我同學共兝

匡刃


凹無住生心曝

+

尸■

能復興。這須看國﹑冢的領導人重不童視佛法,童不重視師道,能

了極處。有心人士非常關心’中國固有的倫常教育與佛法還能不

忽了倫理道德的教育。現在佛法在中國已經衰微’可說是衰微到

佛法鳥什麼不能在西方普遍的推行,正因鳥西方白古以來疏

要的因素

緣來 來看 看, ,中國的古大德們提倡孝道,提倡師道,未嘗不是一個童

茁壯 壯、 、開 開花、結果’其中之因素白然是很深、很複雜。但是由外

世尊減度之後,曾經由弟子們向四面八方傳播,最後在中國生根、

佛法是師道’師道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由此可知’佛法在

不能冉推行倫常道德的教育。這樁事白然是很難的,正是所謂﹁十

288

/\


年樹木,百年樹人﹂。中國幾千年來教育的理論、內涵’民國年

間幾于完全摒棄’而採取西方人的教育理論與方法。所以’中國

近百年來的苦難’未嘗沒有因果的關係。志士仁人見此現象,無 不痛心疾首,然﹑亦無可奈何。

欲挽救劫難,須先救人心。印光大師出現在氏國初年,他老

十 巴﹨

289

人﹑冢對這樁事看得非常清楚、透徹,於是在一生中極力提倡公了

几四訓v、公太上感應篇v、︽丈昌帝君陰薦丈v,目的就是讓

社會大眾了解因緣果報的道理與事實的員象,今大眾起心動念、

言語造作皆有所警惕﹑有所收斂。這是大師無比智慧的選擇’普

度眾生﹑度過劫難。如是大慈大智的教誨,可惜能接受的人還是少

數。從印光大師到我們現在’這六、七十年中’我們所見到的、

所聽到的,固然有不少人敬仲、讚歎大師的德行’可是具正依教 匹■


囫纓住生心爆

奉行,繼績大師的志學,推廣因果教育,這樣的人實在太少了。

我們學佛’無論修學任何宗派、法門’若不明因果’不能於

日常生活中起心動念有所收斂,則在佛法經論中懂得再多,也是

枉然,無法得到具實的利益。佛法白始至終重在實行,就是要把

佛陀的教誨應用於生活、處世、待人、接物之中。佛教導我們要

作菩薩,作具正覺悟的人,希望我們在這一生中永脫輪迴。覺悟

的人,他的思想、見解﹑言行,與几夫決定有顯著的不同。從那

裡辨別?最明顯的就是起心動念,覺悟的人知道人生是一場夢。

萬法皆空’了不可得,然因果不空,所以覺悟的人絕不再與任何

眾生結冤仇。縱然受到侮辱,甚至受到傷﹑害’也能心平氣和’如

如不動,願意承受現前的果報。果報過去了’這一筆帳就了,正

是﹁隨緣消舊業,莫更造新殃﹂’這是員正覺悟。如其不然,境

290


界現前還是逞志鬥氣,可說是對佛法與聖賢的教誨一無所知。這 樣的人,實在就是佛所感嘆的﹁可憐愍者﹂。

我們每夭讀誦經論,要從這些地方體會、領悟,希望白己員

正能在這一生中覺而不迷。在這一生中願意吃虧上當,願意受盡

一切侮辱’在生活中修清淨心’修干等心’修如如不動,這是修

杉﹨ •

29

行。若有絲毫不滿意而動氣時,則前功盡棄,即佛經上常講的﹁火

燒功德林﹂,非常可惜。何以有這種情形?比乃是業障深重’外

境中妖魔鬼怪太多了,不讓你成就。見你稍稍有一點成就,他就

從中障礙’引發你的貪瞋癡慢’冉把你拉回六道輪迴,甚至拉回

一一一惡道。如比白己不知不覺上當了,這就是公大寶積經v中說的 愚癡佛子。

在佛經上讀到二閨提﹂,往往以鳥與白己不相千,沒想到 【Ⅱ


■罌住生心壕

原來白己就是一閨提。一閨提的、意思就是沒有善根的人,小小風

浪都禁不起。只要知道白己是一閨提,肯發心從一閨提回頭’如

佛在公法華經v上講’一閨提也能作佛。由比可知,所謂﹦閨

提眾生﹂’不是過去沒有善根。如果沒有善根福德因緣’他在今

生不可能遇到大乘佛法。過到佛法何以還作一閨提?是因這一生

中遇緣不好,遏到逆境與逆緣。什麼是逆境、逆緣?幫助白己增

長貪瞋癡慢的緣,就是惡緣;幫助白己增長清淨心,幫助白己忍

辱精進的,這就是善緣。由比可知,所謂善惡並不在外﹑境,而在

白己內心。內心一旦覺悟回頭’外境也是善緣’也都是佛菩薩。

白己一念貪瞋起,一切佛法都是魔法’一切善緣也都變成惡緣。

藕益大師講得好,﹁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境界裡沒

有好醜,善惡、好醜皆在白己心中’也就在白己一念之間。一念

29E


達 境 本 空

則 能

放 下

9

切隨順而得大白

293

念迷就是惡。故愚人除境不除心’至人除心不除境

覺就是善

︵叩︾

熨符

實 有 十

心既除矣’境豈 在矣

9


刖無住生心壕

由比可知,現代人吃雞蛋與喝牛奶沒有兩樣。佛教徒能不能吃雞

孵雞。孵雞的種蛋得特別訂購,而且價錢比普通的蛋貴好幾倍。

學方法經營管理,雄雌已經分開飼養,所以現在的雞蛋確實不能

在﹑尸外,讓、家畜白由的活動。現代飼養牲畜也趨向企業化,以科

前的合灣社會,與今夭也已經完全不同’從前合灣人養雞大都養

大眾的意識型態、生活方式,與現代迥然不同。我們回顧一﹣一十年

印光大師生於氏國初年’圓寂在抗戰期間。當時,一般社會

答覆羅智聲居士的信,談到吃素的人究竟可不可以吃雞蛋。

前兩天收到合北同修的來信’提到公印光大師丈鈔v第一﹣一篇

/\

蛋,早在晉朝時就有人辯論過這個問題。

29』


須知素食的精神是長養慈悲心‧飲食一道,世尊在世時,僧

圄提倡曰中一食’實行托缽制﹑度,這是大慈大悲,所謂﹁慈悲鳥

本,方使鳥門﹂。托缽時,齋主供養什麼就吃什麼,並無分別心。

現在泰國、錫藺這些小乘佛教國﹑冢,依舊保持托缽制度。大乘佛

教國﹑冢,如中國、曰本、韓國、越南等地區的出﹑家人’已不再托

缽了。佛教在全世界,唯獨中國提倡素食。現代交通使捷,觀光

旅遊非常發達,佛門四眾弟子已經不像從前終身常住深山,不出

山門。現代的出、冢人往往也是到處雲遊’足跡遍及全球。除中國

佛教崇尚素食之外,其他國、冢都沒有實行素食。佛教經論戒律之

中,世尊已經說得很清楚,佛弟子持﹁不殺生﹂戎,慈憫一切眾

295

生,但是在飲食方面開了﹁一一一淨肉﹂。一一一淨肉是不見殺、不聞殺、

︼ 一

不鳥我殺,這就是平常齋主們所供養的。如果住在深山修行,佛 Ⅱ四


■曇但生心壕

還再加兩種:一是╴鳥殘﹂,即鳥獸吃剩下來的動物肉;一是╴白

死﹂’白己死的。合稱鳥﹁五淨肉﹂’出﹑冢比丘可以食用。

相傳梁武帝讀公楞伽經v,經云﹁菩薩大慈大悲,不忍心食

眾生肉﹂,他讀了非常感動,白己發願吃長素。他是佛門的大護

法,又以帝王之尊推動﹁素食﹂,於是很快就影響整個僧圉。這

個運動推展得非常成功,不但出家的佛弟子接受,連在﹑冢信徒也

接受了,形成中國佛教的特色∣素食。其他國家地區’雖然有佛

教盛行’但並沒有人推行素食運動,依然保持佛早年的教誨’可 以吃三淨肉或五淨肉。

佛法的根本是保護﹁清淨心﹂、﹁平等心﹂、﹁大慈悲心﹂,

這是非常重要的。大乘經上﹑王張,一切事相上可以通權達變。如

果沒有﹑高﹑度的權智’應用在曰常生活處世待人接物之處,如何能

29[


弘揚佛法,利益一切眾生。因比,弘法利生必須﹁觀機﹂,認識

時代與眾生的根性。了解眾生對於宇、宙人生的想法、看法,才能

契合眾機’應機說法,佛法才能得到廣大群眾的歡喜接受。至於 願不願意吃長素、吃不吃雞蛋,實在是他白己的事。

印光大師在這篇丈章裡所說的固然不錯,老法師這番開示,

297

當時有人能接受,在現代就困難了。學佛若在飲食上須受許多限

制’必然阻礙很多人學佛的因緣,兩者比較’孰重孰輕?佛經云,

﹁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得人身聞佛法’乃莫大之幸,勿以比

小節阻礙許多人修學大法的機緣。我們冷靜思惟:飲食事小,佛

法事大’若能拾小節’而今人聞法明理、如教修行,時節因緣至’ 大慈悲心生起,他白然會白動吃素。

我在合中求學時,李老師時常教誡學生們’接引初機’第一、 叵】


↓凶

不能吃,則佛教在歐美決定不能立足。諸佛菩薩之大願,是普度

必須要放眼全世界。牛奶與雞蛋是歐美人士的﹑王食’若要說這些

現代交通使捷、資訊發達’佛教已不僅是在一個地區傳播,

時記住老師的教誨。

尤其是佛法中難信的淨土法門,能在合灣發揚光大。我們應當時

嘗不是李老師高﹑度智慧運用的善巧方使,能弘揚佛法,接引眾生,

慧,因比合中蓮社在短短一一十年中,蓮友就有一一十多萬人。這禾

多約束’便起了畏懼之心’也不敢人佛門。這是李老師的員實智

對白己的飲食習慣不方使,決定不會人佛門的;又以為受戎有很

受戒,就很樂意走向佛門。如果聽說學佛一定要吃素,讓人覺得

不勸他吃素,第一一、不勸他受戒d一般人聽到不必吃素,也不須

一切有情眾生。即使是戎律也都有開緣,並不是一成不變的’﹁開

298

K•


遮持犯﹂是何等的活潑,如比才能普受全球一切大眾歡迎。因比,

我們要懂得基本的教義’印祖所講的話沒錯’出白於大慈悲心’

當然能不吃最好。如果要吃雞蛋,須勸告他不吃種蛋。我們的目

的是希望一切眾生都歡喜佛法、接受佛法、奉行佛法’直到他白

己覺得不應該吃眾生肉’不但雞蛋不能吃’牛奶﹑亦不能喝。比事

︼ 一

299

佛在公楞嚴經v上講得很清楚,因鳥這些皆是牠身體的一部分, 菩薩不應該用它來滋養白己的身體。

世間人不明養生之根本,是在清淨無鳥,﹁清淨心﹂、﹁慈

悲心﹂才是具正養生之道。此理論大高了,不但沒有人接受,而

且會引起許多的爭論。這種說法在現代已不契機,只有對佛法有

相當深人的人才可以談。對於初機學佛者’決定不能談這件事’

讓他的境界向上提升至高層次,有了相當程度的覺悟,於是他的 匠刃


回黑住生心籐

生活行持白然與諸佛如來相應。

另外有一本小冊子公了生脫死v,其中所提倡的﹁運掌助生

法﹂,就是幫助往生的方法。印光大師在︽丈鈔v裡也曾談到這

個間題,他老人﹑冢主張不必提倡此法。老法師是由一位弟子送給

他看的’比法是興慈法師提倡。後來四川慧定法師’以彼所著﹁應

用唯識學決定生淨土論﹂,將這篇丈﹑章寄給印祖,於是印祖才曉

得,這不是興慈法師白己的.意思’而是依據慧定法師所說的。

王麗氏居士將這本書送來給我看’書中所說的,在理論上是

可以講得通的,但是事實上有很多問題。如果幫助往生運掌的人,

白己沒有相當的功夫’沒有觀機的能力,可能達不到效果;而被

運掌幫助的人,如果沒有意願一心求生淨土,則運掌的功夫再高

明,也得不到效果。這個道理不必多解釋’一般同修都能明瞭’

30(


淨土經論中講得清楚明白。這是一種特珠的情形’並不是普通人

皆能做到的。所以,可存比一說,但最好不要推廣’恐怕有不艮

的副作用,不但沒有功德反而造罪業。我的話只能說到比鳥止,

不能再詳細說明了,希望諸位同修能體會深意,遵照印祖的教誨。 印光大師對﹁運掌助生法﹂的開示原丈:

•\ >

301

助念用于術不如用心觀,﹑宜以後不必提倡比法。比法光先兄

一弟子依興慈法師而立。後四川慧定法師以彼所著,應用唯識學,

決定生淨土論見寄’知興慈法師依彼而立。光謂佛號功德’不可

思議。拎大眾助念’仗一人子運喚佛’乃是輕視佛號’重視子術,

不足鳥法。祈勿作異,致無知之人,相率而捨本逐末也。

Ⅱ刀


囫纓佳生心藤

天哭得要死要活’想要與夫君再見一面。那時候上海有一個法國

上海故去了,他還有一個太大念夫心切,白從夫君死了以後’整

有一位姓程的程某’是一位官宦人﹑冢,﹑家裡很、富足。程某在

生的奇聞,證明因果報應是具的。這是諦閑老法師說的:

論。我想起倏虛老法師公影塵回憶錄v裡記載一則當時在上海發

具正體會得到。這些事、這些人’不難見到、不難聽到,姑且不

諺語常說﹁好事多磨﹂’這句話意義很深’究、竟有幾個人能

﹁行善事,未必是善﹂!

﹁慈善﹑冢’慈善起﹑家﹂!

/\

人會﹁鬼學﹂,能夠把新死去的鬼魂招來,與﹑冢人重行見面談話,

30E


一次要一千塊錢‧程大太因鳥﹑冢道很﹑富足,花一兩千塊錢也算不

了什麼,只要把夫君招來見兄面’這就心滿意足了。於是請法國

人到了家裡,晚間在大客廳裒擺好壇,把電燈一熄,法國人就在

裡面焰訣念咒。約有一點鐘工夫,電燈完全又開了,卻沒兄到鬼

來。洋人說:﹁﹑咳!這個人很難找,後來見他在地獄裡,無論怎

︿

二 •\

303

麼叫他,也叫不出來。﹂

程大大白從夫君死了以後,心裡﹑疼得吃不下飯,巴不得趕緊

把他招釆見見面,談談話。誰想出于意料之外,白己的夫君不但

沒 來爪 ,小而且洋人還說他下地獄,程大大聽到這話’不由得怒從心 WⅨ 生, 火了!

-I你這個洋鬼子玩藝兒,員會騙人!﹂程大大惱忿忿的說:

﹁我丈夫一葷子樂善好施,蓋廟修橋,不升夭也就夠冤枉了,鳥 <•


□鑾佳生心壕

什麼反而下地獄呢?竹這不是故意污辱我俯捱?﹂

就這樣把那個洋人中斥一頓’那位洋人因鳥當時不能拿出證

據來,所以也沒法子辯駁’白受了一頓氣。

程太大氣不過,仍然直叨咕,洋人也實在忍不住了。

﹁好啦!妳如不信的話,如果妳另有新死的人,我可以給你 找來’作個證明。﹂

﹁別人我不要,只要我丈夫!﹂她仍是氣得要死的樣子說。

程大大有一位大鬼子,剛在窯子裒死了沒幾夭,這時,〒旁 右唧人說道.‧

﹁大少爺不是剛死不久馮?既然他現在能招魂’可以藉這機

會’叫少奶奶花幾個錢,把大少爺的魂靈招來,一方面可以說說 話,一方面還可以證明這件事。﹂

30么


有人把這話告訴大少奶奶’大少奶奶恐怕程太太不樂意,打

算白己花錢’所以先給程大太商量一下。程大太說: ﹁你們的事情我不問!﹂

洋人也在、旁邊插嘴說: ﹁要願意再做的話,我可以減價算五百﹣兀。﹂

︿

似﹨ >

305

大少奶奶很年輕,男人又剛死’心裡正在很﹦哀痛的時候’也

很想把他招來見見面、說說話,安慰一下白己的心,就是花上五

六百塊錢,也算不了一回事。於是就把死者的生辰八字,以及死

的曰期開好’一切都準備好了以後,洋人重行登壇作法。

這一次不像上次一樣,登壇不一會兒工夫,鬼就釆了。來的

時候,先在桌子底下哭了一頓,以後又說話。他的女人問道:

﹁你是某人馮?﹂ 回


回晷住生心曝

-I是’一點不錯!﹂

﹁你在陰間怎麼樣?﹂

﹁因鳥我剛死不久,還在疏散鬼之列,未受拘禁,過幾天恐

怕一點名,就要受杓禁了。唉!我在世間的時候,整天花街柳巷,

吃喝嫖賭,不做正經,造下這種孽,覺得很對不起妳。現在我已

經走到這步田地也沒辦法,除非妳們能做功德念經超﹑度我。在我

那件衣服裡還有一張支票,妳可以到銀行取出來’﹑家裡的事’妳 多費心,要好好照管小孩。﹂

有人到那件衣服找一找,果然在口袋裡有一張支票。這時候 在、旁邊看的人又把他的小孩抱來,故意讓他問: ﹁你是我父親吧?﹂

﹁是,乖孩子,你好好聽你媽媽的話。﹂

306


這時,鬼也哭,、家裡的人也哭,弄得客廳裡一片哭聲,尤其

是他的女人幾于哭得不成聲。後來她在極端悲慟之中,忽然又想 起’剛才要請他老大爺的事,又問: ﹁最初請咱父親’為何不來?﹂

﹁聽說他已經到地獄去了。﹂說這話時,鬼的哭聲更大,程

•\

>

︼ 一

307

太太在﹑旁聽著也沉不住氣’忽然插嘴說:

﹁你父親一輩子行好作善,重修某隱寺,創修某佛寺,拎茶

拾藥,廣做布拖,印送經典,他有什麼孽,還得下地獄?﹂她一 邊說,還一邊著急得了不得。

﹁我問過他,﹂鬼對程大大說:﹁聽說因鳥我父親原先困窮

的時候’在北京作官,有一年正值山西年歲不好,鬧饑饉’皇上

派他到山西辦賑濟。國﹑冢發了六十萬兩銀子的賑濟款’我父親違 H>


派專使去調查’我父親又行了幾萬兩銀子的賄賂’

法貪污,完全入私簑了,因此餓死了成千成萬的人

,就轉到地獄

把這件事情就

。後釆朝廷又

囚壘佳生心壕

掩飾過去了。因比罪孽太大,所以到陰間沒有幾天 去了。﹂

﹁你父親一輩子做的善事也不少哇!就是有罪的諳,將功折

罪,也不至於下地獄吧,﹂

﹁他的功固然有,究竟抵不過他的罪。有功德將來可以上天

去享福’那又是一回事;而現在所欠的這些成千成萬的人命債’ 還得先要來補償。﹂

程太大聽到這話,更加火了!

﹁既然做善事沒好處,我們還行善做功德幹什麼!趕快,派

人到某佛寺,把寺拆掉’把那一些僧人全﹑部趕走!﹂

308


這一幕中法合演的鬼劇,到這裡算完了。末了,弄得某佛寺 內外都不安起來。

諦老講到這裡,遂問伍道尹:

﹁這件事在上海鬧了很多曰子’差不多人人都知道。你和程 某是至親,究竟他在過去有沒有這回事,﹂

似﹨ >

309

伍道尹沉思了半天,吞吞吐吐地,怪有些不好意思的說:

﹁他在北﹑京作官的時候,正在窮得難過,這事情不能說一定, 大半或者也許有,我不敢說!﹂

話講到這裡,也就無人再往下問了。這時去請諦老的徐丈蔚

︵蔚如︶居士也在座,他原先學過密宗,會東密的金輪度世法。

在吃過午飯之後,他還特意演習了一次,用一張宣紙釘在牆上’

像看圓光似的,找幾個小孩子在一邊看字。大半他的工夫還未能 匠】


田鏨住生心壕

朽應’或者小孩子欠靈活’事霄︿上這次是沒看到字。

究竟我說這些無關緊要的話幹什麼?就是要大﹑冢相信﹁鬼神

決定是有的﹂,﹁地獄也決定有﹂,﹁因果也決定有﹂!但這些

事情都不出于心,就是十法界依正一一報也不出于一心。所謂﹁萬

法唯心﹂,二切唯心造﹂’就是這個道理。所以’人們無論做

310

什麼事’千萬不要昧了白己的良心。如果昧了良心的話’早晚這

因果報應要輪到你身上。例如剛才所說的那件事,西洋人本來是

重科學’而他卻能把鬼招來’使鬼、痛訴他在陰間的事,這不就是

因果報應一個很好的例證馮! ※

鄗餘慶老居士告訴我一件真實的事,是他親眼所見的。抗戰


以前,他在上海做小生意,當時上海有一位、富商,本來是做小工

的,他的老闆是德國人,在中國做生﹑意,戰爭爆發時,這位德國

人就回國了。因鳥老闆覺得他人很好’很老實可靠,就親于把在

上海的財產事業交給他。以後這位德國人冉也沒消息了,所以財

產都鳥他所有了。他也很會經營’就以這個基礎發起來了。

二﹃

佃﹨

︼ •

311

他娶了太太,也生了兒子。因鳥家裡很﹑富有,兒子非常驕縱,

是個很頑皮的孩子,父母也無法教導他。兒子+歲的時候,正在

念小學,有一夭’這小孩放學回冢,在路上掉了十塊錢︵當時小

孩身上帶那麼多錢,寶在不是容易的事︶,剛好他父親的一位老

朋友見到了,就撿起來說,﹁小孩,你叫我一聲伯伯,我就把錢

還給你。﹂這小孩卻說,﹁你叫我一聲伯伯,我冉給你十塊錢。﹂

由比可知這個小孩的﹑家教。 H刀


Ⅲ參住生心藤

這位﹑富商有一次做生日,賓客非常多,場面很鋪張,也很熱

鬧,一剎那之間,他突然看見白己兒子的面貌’就是以前那位德

國商人。他立刻就覺悟’就明白了’兒子原來是來討債的’財產

是鬼子的,不是白己的。這個人很聰明,很了不起,當場就向大

﹑家宣布,所有財產都歸兒子。因鳥他警覺得快’知道這個小孩是

312

老闆轉世來的,所以把財產全、部交給孩子。鄗老居士認識比人’

知道這個人很聰明’明暸﹁因果報應’絲毫不爽﹂’是別人的就

要歸還,所以什麼都不必說’將經營所賺的都歸給鬼子,這個結

就到比解了。因比’以後小孩對他還不錯。如果有一念迷惑’因

果報應就非常慘烈。


在今天社會上,打著佛教的祺號做好事,做慈善公益事業’

到處收受別人的錢財,究竟是不是員正做到’我們不曉得。但是

看到過去這些報應,我們知道,可以欺騙人’可以欺騙輿論,欺

騙不了鬼神,欺騙不了因果。學佛的人務必要提高警覺!

我們看看近代的榜樣,出﹑冢的虛雲老和尚、印光大師,他們

︼ 一

︹<﹣﹣︺

31

沒向人﹑冢化緣,而是信徒們恭恭敬敬供養的。法師沒有拿這些錢

改善白己的生活,依舊過著清貧的生活。他們沒有拿這些錢買一

點補品、添一件衣服,都是拿這些錢替眾生修福。眾生沒福’所

以才這麼苦,供養是希望你幫他修一點福,你怎麼可以獨白享受。

佛在公金剛經v上告訴菩薩﹁不受福德﹂,很有道理。

在﹑冢居士當中,李炳南老居士是我們最好的榜樣。他一生弘

法利生,收的供養不少’也沒有改善白己的生活。不但沒有改善 囤


回輟佳生心嗥

白己的生活,連白己的收人也沒有用在白己的生活上。他是奉祀

官﹑府的主任祕書,依政府的官階是簡任一級,而且他是中興大學

與中國醫藥學院的教授,所以每個月都有可觀的收人。他一個月

生活費只用六+塊錢,所有的收人都拿去做慈善與弘法利生的事 業。這是在﹑冢學佛人的榜樣。

我出家受戎後,回到合中禮謝老師;李老師第一勻話就告訴

我’﹁你要信佛﹂。我學佛已經九年,出家兩年了,也講經講了兩

年’李老師說.‧﹁我跟你講﹃信佛﹄兩個字’你懂得意思馮?﹂他為

我解釋,有人出家,一生都不信佛。真正信佛’要奉行佛的教誨’佛

教我們做的’我們應該做;佛教我們不能做的,決定不能做,這才是

信佛。換勻話說’﹁信佛就是深信因果’這樣才能得佛法的真實受

用﹂。李老師實在是當代的大善知識’值得我們尊敬與效法。

31」


︼ 一

︼ 一

持律師說:﹁好I﹂他很乾脆的答應著:﹁我馬上就去曬!﹂於

師說:﹁蠟還可以曬馮?﹂侍者說:﹁當然!不曬不長霉馮?﹂

去曬曬吧!﹂他一邊說還一邊擠眼,向﹑旁的人弄了個鬼臉。持律

燈師’今夭六月六’大﹑家都曬束西,你的蠟燭快長霉啦!也拿出

眾也曬衣服。這時禪堂裡有位小侍者很調皮,見了持律師說:﹁香

山住禪堂當香燈,每年到了六月六這夭’照例常住裡曬藏經,大

個名﹑字並不是恭惟他,而是嘲笑他、挪榆他。原因是他最初在金

最器重的學僧持律法師’外人都喊他曬蠟的法師。﹂大﹑冢知道這

得後人效法。啖虛老法師說:﹁過去我在觀宗寺時,聞諦老有一

公影塵回憶錄v裡,有一段記載持律法師的力行戍就,很值

/\ ︻

3l5

I•


皿無住生心籐

是把一罈子蠟燭搬出去,一根根擺在禪堂的牆根下。

約莫待了兩一﹣一個鐘頭工夫,一罈子蠟燭’被炎熱的曰光曬得

溶化,蠟油全流在地下去了。到了快夭黑的時候,他去收蠟燭,

見一罈子蠟燭只剩一些挺長的蠟芯子,蠟油都淌在地下去了。到

了晚間’蠟油又都凝聚在一塊’在持律師認鳥,几曬蠟燭的’大

概都是這樣。於是把一根根的蠟芯子’重新收到罈子裡’地下一

塊塊的蠟 蠟油 油, ,也都用刀子起在罈子裡○弄完之後,重新把罈子搬 在供桌底下去

晚上維那師讓他點燈,他很忠實的把蠟芯子拿出來,套在蠟

籤上,點好分送在佛桌上,並拿一塊蠟油放在下面。這時維那師

很納悶的問道:﹁香燈師,不是禪堂有一罈子好蠟馮?鳥什麼只 拿出蠟芯子釆點,那些好蠟弄到那兒去啦?﹂

316


﹁喔!今夭曬蠟曬的’都曬成這樣啦!﹂咒竟他也不知是怎 麼回事’認鳥把蠟曬成這樣就對了。

這時維那師看到這種情形,知道他是被愚弁,心想,這人太

愚癡啦!如果打他一頓香板,也大不值’而且他也不知道是怎麼 回事’只搖搖頭嘆一口氣’再沒言語。

的 問

o

﹁對啦!﹂維那師說:╴I你這麼有智慧的人,在這裡學參禪

才,造就法師。既然你有這樣大的聰明才智,可以到他那裡學法 Ⅱ刀

317

第一一天’維那師把他叫到跟前,當大眾面說:﹁持律師,像

﹁是馮?﹂還沒等維那師把話說完,持律師就很歡喜,很信

你這樣有智慧的人,在這禪堂裡當香燈參禪,太委屈你了。﹂

丐◇

大委屈你了’現在諦閑法師在溫州頭陀寺講經,專門培養弘法人


□纓佳生心曝

師,將來學成之後,到各地講經說法’利益人夭,宏範一一一界,那

時我去給你當維那’大﹑冢都能沾你的光。如果你在這裡長久待下 去,霄︿在是太可惜了‧﹂

﹁好哇!﹂持律師說:﹁維那師具慈悲!﹂接著維那師又說: ﹁几事不宜耽誤,你今天就去吧∣﹂

在持律師個人’並不認為這是耍笑他、遷他的單,還當具信

以鳥寶。這時在、旁的同居大眾,見維那師已下了逐﹑客今’也不好

冉說別的’只好附和著他的話’對持律師說:﹁既然你有這麼大

才器智慧,不宜老空過光陰’現在維那師對你已經慈悲,你馬上

就綑衣單吧!﹂就這樣你也說、他也勸,互相慫恿,把持律師說

得笑咪咪地,大夥幫忙他綑好衣單,傻呼呼的背起背架子釆,到 頭陀寺去了。

318


平常頭陀寺、客堂,對來往禪和子一點也不客氣,有一點不如

法就大加呵斥’尤其對於學教的人。法師對來往禪和子或學生等

很愛護’深恐有學人往這裡來’被﹑客堂嚇唬一頓’不願再往這裡

來’致使四方學人裹足不前。因比,法師屢次到﹑客堂裡打招呼’

讓他對來往掛單僧人客氣一點,不要大過呵斥’尤其有來學教的

眇﹨

>

一 一

319

人,更要對他們﹑客氣點。這次持律師到頭陀寺來’照例要先到﹑客

堂,知客師在門簾裡見來一掛單的,粗裡粗氣,一點規矩也不懂,

心裡早已膩了,等他坐下來’照例要按掛單規矩去問。

﹁從那裡來?﹂﹁從金山來!﹂﹁到那兒去?﹂﹁就到這裡

來!﹂﹁來常住有什麼事情?﹂﹁哼l﹂持律師又拿他那個笨重

嗓、音說:﹁我在金山時’維那師和大夥都說我智慧大,在那裡參

禪太委屈了,讓我到這裡來跟法師學教,將來當法師利益人夭, 匹刀


囚鑾佳生心嚎

混飯︵宏範︶一-一界。﹂

這時知﹑客師點點頭,予以哂笑,沒冉言語。心想,這個半吊

子一一百五,不知在那裡受人愚弄’跑到這裡來。又想:法師有話

在先’如果有學教人來’對他﹑客氣點,因他千里遙遠跑來學教’

無論如何要把他留下‧這次好不容易來這麼個寶貝學教的,正巧

滿他的願’於是先到方丈寮︵諦老比時在溫川頭陀寺作住持︶傳

稟一聲。法師說:﹁讓他來吧!﹂知客師並沒好臉,把持律師領

去’問訊展具’頂禮﹦一拜。法師問他..﹁你想發心學教馮?﹂

﹁對啦!﹂持律師說:﹁我在金山時’因為曬蠟’他們說我

智慧大,在那裡參禪太委屈了’讓我到這裡釆跟你學教當法師,

將來混飯︵宏範︶一﹣一界,利益人夭。﹂法師看看他這個人,又聽

聽他說這些話’心裡早已明白,知道他是一個愚癡人’受人愚弄.,

320


但無論鈍根利根’只要發心學教’就不能拒絕他。法師對他說:

﹁既然你願意發心學教,就不要怕吃﹑辛苦’不要怕受罪,首先要

在常住行苦行,早晚都在佛前拜佛求智慧。經典柚空慢慢學’不 要著急’久而久之,法師白然學成了。﹂

以後持律師首先在那裡當囿頭’除糞、挑水、掃地,以後又

•\

D

︼ 一

321

行堂、擦桌子、洗碗。早晚多在佛前拜佛,得工夫找人教他五堂

功課’一點閒空不留。法師平常對他也很注意’等他把五堂功課

學會後,又找人教他背公楞嚴經v、公法華經v。因他平素聽公法

華經v聽不懂,又教他背公法華經會義v和公楞嚴丈句v。最初 時教他幾句’以後又教他幾行。

所謂﹁銅樑磨繡針,功到白然成﹂’經過十幾年的工夫,他

把這些經丈全都背過了,提起某一段來’他都很熟悉。以後他不 回


m鑾住生心曝

但聽經聽得懂,而且還掛副講牌’替法師代大座講經,一切教理

丈相’像得語言一一一昧那麼熟悉清楚。可是直到他代座講經時止’

他行堂的這個苦行單始終沒扔下。往往在迎請法師時’找不到法

師’看他還在齋堂裡紮著圍裙洗碗呢!後釆法師看他已經當副講,

不讓他冉行堂,他堅持不許’每天仍是行完堂後,冉搭紅祖衣上

322

大 講… 經誧 ,經下大座後去鋪堂。有時法師應外埠去講經,也讓他跟 大座 ﹑座 著去代座

都沒落空’到後來都兌現了。

那師又屈駕鳥他當維那’愚弄他的人也列座聽經。總算他們的話

如。以後還跟他去請教,相見赧然。果然持律師講經時’那位維

人,聽說曬蠟的法師已經能開大座講經,心裡都很慚愧,白嘆不

原先在金山寺當維那的那位師父’還有當時弄慫他的那幾個


起初他去跟諦老求學時,才一-一十幾,直到他五十幾歲時,諦

老應南京昆盧寺講公法華經v’他隨從去代座,結果他就在這裡

圓、 寂寂 了了 。。 臨臨 終終 時時 ,預知時至,種種祥瑞。他死了之後,諦老非常 難過,深為惋惜

大家請想:他是一位極愚癡的人,人都以﹁曬蠟法師﹂稱呼

凹、

>

323

他、耍笑他;可是他在幾十年光陰裡,對學教,對修行,都能獲

得成功。縱然沒證得涅槃極果,最低限、度,他是往生西方了。這

原因就是他有恆心﹑有行力、能吃苦,看得玻、放得下。世間沒

有不勞而獲的’勤苦就是人生的美德。現在諸位的聰明才智,大

概都比持律法師強多少倍’如果能發心在﹁行﹂上多加注意’無

論世出世間的事,就沒有不戍功的。當代大德’如印光老法師、

諦閑老法師、弘一律師、虛雲老和尚等等,莫不言顧其行,以躬 K•


︽﹑

成 功 •

■彝佳生心壕

我特別將他的事蹟傳錄流通,以勸勉初心同學’若能效法持律法

像持律法師這樣具正發心’有恆心﹑肯吃苦,能拎己利生的人。

現代無論是在國內或海外,弘法人才非常缺乏’也就是缺少

膏 •

七刃

l盍

I玄

師的行誼’那有不成就之理,那有不滿願之事。願與我同學共勉

32』

行 之


>

而不知道具正的幸福美滿是十法界中的佛

個意義相當圓滿 `>

9

1之

的 無 量

。-I光﹂表空

﹁無量壽﹂的含義很深廣。﹁無量﹂是一切的無量。無量的智慧、

樁事顯示得非常明白。﹁大乘無量壽莊嚴﹂是我們追求的目標。

佛在一切經中教導我們,特別是公無量壽經v經題,就把這

菩薩。我-們想學佛、學菩薩,如何學法?

人皆欲追求幸福美滿

這是佛陀教化眾生’以及一切眾生修學佛法的最高曰標。世間人

具正的正覺法界。人在一生及生生世世之中,能獲得究竟圓滿’

佛說有十法界,學佛是要學佛菩薩的法界,唯有佛菩薩才是

﹂二

乃至於世人追求的榮華、富貴,

似、

325

四 一

/\ ︻

o

■Ⅱ

切無量中以光與壽作代.表 一

德能、才藝 在


住 $\3

唯有高度的智慧才能得到究、竟美滿。智慧表現在日常生活中

福德是一而一一,一一而一。

的,即是在曰常生活中作一個最有智慧、最有福德的人。智慧與

等、覺﹂,這是總綱領、總原則。若體會得,就知道佛教導我們

嚴﹂全都包括了。用什麼方法追求得到?經題上說的﹁清淨、平

義在此。﹁莊嚴﹂就是美好。世人講幸福美滿,在佛法裡,﹁莊

所以經題上不用無量光,不用其他的,單單用一個﹁壽﹂字,意

有一切無量當然就落空了。必須有壽命才能享受到具正的無量,

古德說,一切無量中﹁壽命﹂是第一德。如果沒有壽命,所

時空內一切的一切都包括在﹁無量壽﹂一-一字之中。

間’代表十方。╴l壽﹂表一﹣一世,也就是時間。現代人講﹁時空﹂,

就是﹁具誠﹂。遠離一切妄想分別執著,我們的具心才能顯露。

326

<•


無論是對人對事對物,要從一片具誠入手’沒有絲毫的疑慮‧換

勻話說,要知道忍讓,要懂得吃虧。古人所講的﹁吃虧是福﹂, 義理很深,一點都不錯。

既然發心學佛菩薩。我們在公金剛經v﹑公涅槃經v裡看到

菩薩所修的﹁忍辱波羅蜜﹂,鳥我們作最好的示範,作好榜樣。

u\ >

327

我們不但在一生中不可做一樁對不起眾生的事,不可做一件損﹑害

別人的事,而且菩薩發願是盡禾來際,生生世世立下這樣堅固的 誓願’寧可別人負我,我絕不負別人。

修行從那裡下于?宋朝司馬光是一位佛教徒,他說得很好,

﹁具正修行,要從不妄語始﹂,這句話說得非常正確。公無量壽

經v中,佛教導我們修行的總綱領,﹁善護口業,不譏他過;善

護身業,不失律儀.’…善護意業,清淨無染﹂。一-一業清淨’清淨干 I•


皿無住生心曝

等心就現前,員誠心白然流露出來。若不遵守佛的教誨’則無論

修學那一個法門,無論用什麼樣的功夫都不會得力,都不可能獲

得諸佛菩薩生活中的究竟圓滿。這是我們必須懂得的。因比,我

們在曰常生活中學什麼?學吃虧、學忍讓。諸位千萬不要以為這

是世間沒出息的阿Q精神。如果用這樣的眼光,這樣的心態看諸

佛菩薩的行持,那就大錯特錯了‧如果不能忍讓、不肯吃虧,在 佛門裡所修行的一切,都變戍世間有漏的福報。

佛在一切經論中講得很清楚,這一切的福報後果不可思議。

特別是在佛法裡修大福,他將來得大福報’因為知見不正’煩惱

習氣沒斷,瞋恙、嫉妒很重,必定落在修羅、羅剎道裡。修羅、

羅剎在欲界夭,在人間’在餓鬼道,皆有大福德’皆是最、高的領

導人。往往他們在享受大福報的時候,由於煩惱習氣的原因’有

328


意無意地殘害眾生;短短的幾十年福報享盡了,就墮在阿鼻地獄。

在阿鼻地獄受苦的時間實在是大長了!

公發起菩薩珠勝志樂經v中說的罪報還算是輕的,也是由於

嫉妒、瞋恙,障礙兩位出、家法師講經。佛在經上告訴我們,造作

這種罪業的人墮地獄一千八百萬年,從地獄出來之後’再得人身,

•\ >

329

餘報尚有五百世愚癡下劣。他造作罪業的時間,實在是非常的短

暫,可能幾分鐘、幾個小時,但是他所受的果報,則以千萬年釆

結算。佛菩薩見到比事實’所以說眾生是可憐愍者。這是沒有智

慧,不解如來員實義,由於煩惱、習氣所使,學佛變成了邪見,

種下了惡因,所得到的是難以想像的苦報。

我們相信佛的話,勻勻員實不虛。在修學之中,也就是在白

己生活中,對人對事對物,應當要用一片具誠,清淨、平等、大 K>


回纓住生心籐

慈大悲’無論在順境、逆境,永恆不變。不但這一生中能消除一

33(

切重罪業障’得到清淨、平等、覺;將來念佛往生不退成佛,亦 是決﹑定可以獲得的。

山牌過系如繭過

楷禍也宜綺Ⅲ


五 ︼

凹﹨ >

如燦爛壯麗的煙火一樣,剎那就消失了﹂。

賞時,﹑應當高、度的警覺到,﹁世間一切法’十法界依正莊嚴’猶

實無延促,即沒有長短的意義。這就說明它不是實法。我們在觀

如同閃電一般的快速消失在時空中’古人喻如石火電光。然時間

人的一生縱然像煙火一樣,光明、燦爛、美好集於一身,也

經v上比喻的﹁夢幻泡影﹂,﹁如露如電﹂。

間,都不能超過一秒鐘,腎︿際大約是半秒鐘。這使我想到公金剛

我們看到煙火確實是非常燦燜壯麗,但是我仔細觀察它閃亮的時

也隨喜去參觀。今年放煙火的時間很長,大概延績半個多小時。

今夭是美國的國慶曰,晚上有很多人在公園觀賞煙火’我們

/\ ︻

331

【刀


面無佳生心籐

佛說:﹁諸法皆空,因果不空。﹂我﹣們仔細咀嚼經丈的法味’

體會這兩句話的員實義。唯有深深契人之後’才知道如何做人、

處世,才明瞭佛的教誨﹁不取於相’如如不動﹂’才是人生具正

的幸福圓滿。唯有覺悟的人才知道佛所說的,句勻皆是對一切眾 生具實的教誨。我們應當依教奉行’白求多福。

人佳苦維生允右『大

332


︻-八╴八︼

天合大師說:﹁能說不能行,國之師也.,能說又能行,國之

寶也。﹂比語含義很深,或有望丈生義者,唯恐錯會大師之意,

我們不得不多說幾勻。所謂﹁能說﹂,指其所說決定與經教相應’

契理契機之說也‧其人若無員實修證功夫,又如何能相應?其實

當今之世,具正的修證已不可多得;而說得與經教有幾分相應的,

也都是諸佛菩薩本願威神的加持。如果不得諸佛加持,不但說不

出,即使讀經也很難明瞭經義。所謂﹁願解如來具實義﹂,具是 談何﹑容易!

由比可知,大師所說的╴I能說不能行﹂’比﹁不能行﹂並非

凹﹨ D

︼ ︵

杉﹨ D

說其人毫無修行功夫,而是其修行功夫不圓滿的意思。如果解釋 I•

︹禿︺

︹-<╴--︺ ︹宅︺


Ⅱ黑住生心曝

鳥其只會說卻不能行,我們就錯會.意義了。說時能與諸佛菩薩求

得感﹑應,也要依教修行’雖不能達到百分之百,也應該有百分之

七八十。換句話說,他能行十之七八’還欠十之一一一﹣一,這是大師 所說﹁能說不能行﹂之具實義。

至於﹁ ﹁能說又能行﹂’比﹁能行﹂是百分之百的依教奉行,

這具 具正 正是 是﹁ ﹁國之寶也﹂。何以故?百分之百的奉行,沒有不契人

之理。 。﹁ ﹁契 契人﹂即一般人說的﹁證果﹂。比人決定不是几夫’而

是聖人 人。 。一 一個國家地區有聖人出現’乃一方眾生有大福德’當然 是國之寶也

員正懂得夭合犬師這兩勻話的意義,即使還不能做到,也應

當認具努力去做。其實﹁不能做到﹂也有兩重深義:一種是几夫,

煩惱習氣深重,無法圓滿做到。另一種確霄︿是百分之百做到’但

33』


在事相上表現得不夠圓滿,比必別有因緣的障礙。或是環境,或

是人事。因人事環境,迫不得已,而作種種非儀示現。如羅什、

濟顛、妙善諸師等’顯示在威儀上多有缺失’而其人的修行心地’ 確實達到清淨無染的.境界。

生在亂世’修行人以高度智慧,善巧無﹑刀,有大用於深慈教

•\

>

•\

335

化。表現於外是和光同塵’佛法才能常住世間。這一重深義不是

普通人所能見到、體會得到的。我們明瞭之後,即使對於能說不

能行的人’也應當尊重,不以其行廢其言教;也視之為諸佛菩薩、

大善知識,白己所得的功德利益就圓滿了。

﹠丹絨淆哮乎箸正瞥P濯態 H刀


Ⅱ黑住生心曝

活。內財是用白己的體力、智慧為一﹑冢人服務。在﹑冢事裡做出圓

種。財施有內財、有外財。外財是指在外面賺錢’供養〒冢人生

〒冢人服務,就是修布施波羅蜜。布施有財施、法施、無畏拖﹦一

行菩薩道,第一要修﹁布施波羅蜜﹂。﹑王婦菩薩在、冢庭裡鳥

發犬誓願要普度眾生,她的想法看法就不一樣了。

我好、辛苦,我鳥什麼替他們做,愈想煩惱就愈多。若學菩薩道,

變過來,就會做得非常快樂。几夫觀念中執著有﹁我﹂,我在做,

好像永遠沒有解脫的一天,許多人都覺得苦惱。假如能將觀念轉

每夭做同樣的工作,一定會覺得很厭煩。尤其是﹦冢庭﹑王婦,

滿的一﹣一種布施。妳將、家事整理得井井有條、乾乾淨淨,使、家人生

336

/\


活舒適,諼鄰居羨慕,這是﹁持戒波羅蜜﹂,持戎就是守法。妳

能有吋心的做,不疲不厭的做,即是﹁忍辱波羅蜜﹂。每夭還要

改進’希望明天做得比今天更好’就是﹁精進波羅蜜﹂。雖然每

天做很多﹑冢事,心地清淨,一塵不染,即是﹁禪定波羅蜜﹂。清

淨心中常生智慧,法喜充滿,是﹁般若波羅蜜﹂。於是覺了:原

榜樣。這就能度鄰里,推展開就能影響社會、國、冢、世界,乃至

盡虛空遍法界。這才曉得菩薩在家裡掃地、擦桌子、煮飯、洗衣,

眇﹨ •

原來是在做﹑度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的大願大行。這是學佛’是 K•

337

來菩薩的六波羅蜜,就是擦桌子、掃地、洗衣、煮飯圓圓滿滿的

成就。這就是令幸嚴經v上善財﹑董子所表演的學菩薩行’修菩薩 •

妳將﹑冢事做好了,即是作世間所有﹑王婦的榜樣,一切、冢庭的


皿無住生心藤

正念’是諸法實相。若能如是觀’則法喜充滿,怎麼會起煩惱?

佛法的修學一定要落實在生活中.,不落實在生活中則沒用。若明

白這一點’以此類推,在公司上班,也是修六波羅蜜。菩薩在各

行各業,示現男女老少,各種不同的身分,修學即是本分生活, 平等不一一,皆是第一,沒有第一一。

338

附∣罹名非砷悅伽爰們鏟冬剛名

雊嗉∣瞻件佣牙閒砷赦野鐲砷考 古挪砷絳身籲仙畔煮鰍吋怯﹄羅


/\

﹂二

結果學成魔了

這 是 非

也是非常冤枉的事。在此我﹣們

﹁石﹂改成﹁鬼﹂字’意思是這種折磨比鬼還可怕。現在講﹁魔﹂

是折磨的意思。相傳梁武帝認為折磨大痛苦了,所以將磨字的

首先我們要認識﹁魔﹂字的意義。古代﹁魔﹂字寫成﹁、磨﹂,

能就原則上,作簡單的說明,希望同修們在曰常生浩中提高警覺。

o

誡弟子,在修學過程中應當知道防範,否則,雖是發了善心學佛

得最詳細的是公楞嚴經Y末後兩卷’佛說的五十種陰魔。世尊教

學佛’對於﹁佛﹂與﹁魔﹂’一定要有能力辨別。這樁事說

八 凹﹨

/\

﹂二

皆用比字’須知道﹁魔﹂的本義並不是魔鬼,而是折磨,讓人身 、﹑

二﹃

口︿

339

-

叵刀

煩燥不安的意義 j︺


匝晷住生心籐

公八大人覺經v裡’將魔歸納為四大類:╴I五陰魔﹂、-I煩

惱魔﹂、﹁死魔﹂、﹁夭魔﹂。由比可見,﹁魔﹂的確是指身心

的折磨。魔的起因不外于兩種:一是知見的錯誤,一是煩惱的習

氣。對於事實具相不能正確的理解,產生錯覺’從錯覺中生起邪 知邪見’這是種種折磨起因的根源。

無論是大、小乘經論’佛時時提醒我們,最嚴重的﹁魔﹂’

就是﹁貪、瞋、癡一-一毒煩惱魔王﹂。經論常說六道輪迴的業因果

報’說得很多、很透徹。小而微塵、毛孔’大而世界,皆是無量

因緣的現象’非常複雜。在複雜的因素中,佛鳥我們說出最主要 的一個因素,第一因素。

佛說,十法界,最下的是地獄,﹁地獄道﹂的業因是﹁瞋

恙﹂,瞋恙墮地獄。﹁鬼道﹂的業因是﹁惺貪﹂。惺是吝嗇’白

340


己有的’拾不得給別人,而且貪而無厭。惺貪是餓鬼道的業因。

﹁愚癡﹂是﹁﹑畜生道﹂的業因。愚癡是對於具﹑妥、邪正、善惡、

如果

是非’甚至於利﹑害都看錯、都顛倒。吾人於曰常生活中’如果細

所以很不容易發現白己的過失

二一一毒 煩惱魔王

’╴I嚴重的

心觀察,在在處處都見得到這些事。甚至於我們生活行為中,因 為白己沒有認具反省檢點

似﹨ >

/\

341

就會發現白己實在是如經中所說 個業因

的業因

﹁上品十善業道’冉加四無量心﹂。四無量心是慈悲喜拎’慈無

量、悲無量\喜無量、拎無量。﹁阿修羅﹂也是修十善業道’因

鳥﹁好勝、嫉妒、貢高我慢﹂的習氣很重’這種人修習一切善法, K•

冷靜認具及省檢點

愚﹑癡 。這是說明愚癡是畜生道的第

佛說’﹁人道﹂的業因是﹁五戎十善﹂。﹁天道﹂

是牽引白己墮落三惡道的第一業因。


︹-=︾

回無佳生心籐

然而習氣很重’墮阿修羅道 ==﹣╴--

點瞋恙的念

得大福報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對人

果。我們的種種習氣就是緣。 因緣果報,今情合理

切斷?我╴們在

如何能控制果報?幸好有

,﹑畜生道的緣就斷了

切事鋤理 能明辨

決、定不起惺合︿

地獄的果報就不會

生中無論任何逆境、逆緣 不動瞋急

就不墮餓鬼道。對

對事、對物

現前,白己皆能警覺,不發睥氣、

如何將╴i緣

9

因無法斷

比業因’果報現前一定是﹁因﹂加上﹁緣﹂。有因無緣,不會結

頭,就決定不墮地獄’因鳥地獄的緣斷除了。縱然阿賴耶識.裡有

對 事

==﹄﹣--

現前。在生活中無論順逆境’對人

9

342

皆 是

I╴╴

歹〒

此人決﹑定不墮 三惡道

↗、

1之 ℃>

餓鬼道的緣斷除 亞

的念頭

邪正

0∞

I╴﹦

o

﹦=﹄╴--

就是將一﹣一惡道的緣斷除了

。要

實 道 確

﹂╴

斷 非 貪 瞋 癡

緣 是 能


佛法說,-∣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淨土﹂。比說明六

道几夫投胎時,都是因鳥﹁愛欲﹂。愛欲要是斷除’不但一一一惡道

的緣斷,六道的緣都斷了。這是我們不能不清楚,不能不放下的。

學佛,無論修學任何法門,念佛也不例外,念得冉好’公無

量壽經v念得再多,若不能斷貪瞋癡,就如古人所說﹁喊玻喉嚨

•\ ]

/\

34S

也枉然﹂。慈雲灌頂法師在公大勢至念佛圓通、章疏鈔v末後’列

舉念佛人一百種不同的果報,第一種就是墮地獄。我初學佛時,

兄到這篇丈字’起了疑惑’﹁念佛即使再不好’也不至於墮阿鼻

地獄嘛!為什麼念佛人會墮阿鼻地獄呢?﹂我請教李老師,老師

很慈悲的告訴我,﹁這是個大間題,我不跟你一個人說,講經時 我再向大眾說﹂。

我╴們念佛不要以鳥將釆一定可以往生,往生不是那麼簡單。 I>


Ⅱ晷住生心曝

如果煩惱習氣伏不住,念這一句佛號不得力。所謂﹁不得力﹂就

是伏不住煩惱習氣’境界現前,貪瞋癡慢還會現行,還會發作’

這就沒有用處,不能往生。該墮地獄,還是墮地獄。所以,灌頂

法師這一百種念佛的果報’從念佛墮阿鼻地獄,至念佛成佛。我

們用什麼樣的心’用什麼樣的行持’才能得什麼樣的果報,其中 因緣也很複雜。

果報中有一種最可怕的﹁修羅﹂、﹁羅剎﹂。鳥什麼學佛會

學成﹁阿修羅﹂’學成﹁羅剎﹂?修羅、羅剎’一般稱之鳥魔王。

佛門常講魔子魔孫﹑魔眷屬。學佛,不作佛子佛孫,而作魔子魔

孫’原因是貪瞋癡沒斷’嫉妒、貢高、好勝的意念特別強’這就

是修羅、羅剎的業因。如果在佛門修積大福報’他來生就變成大

修羅、大羅剎。佛說,除了地獄道’其他四道皆有修羅﹑羅剎’

34¢


有天阿修羅、人阿修羅、畜生阿修羅、餓鬼阿修羅。几是阿修羅、

羅剎’心行都很惡毒’在鬼道是惡鬼,在﹑畜生道就是毒蛇猛獸’

非常殘忍的傷﹑害一切眾生。人道裡’如一一次大戰中的希特勒一類

的人物,皆屬於阿修羅,瞋恙心很重。他造作這麼重的殺業,享

受的福報不久’福享盡了’必墮阿鼻地獄,而墮阿鼻地獄的時間

匕﹨ >

/\

3』5

就大長了。

公大寶積經︾第一一十五會公發起菩薩珠勝志樂經v,經丈中

所說的,障礙兩位出﹑冢法師說法。那種罪過不算太重,一般人都

不覺得他有什麼大過失。佛說,他墮地獄一千八百萬年,從地獄

出來再得人身,還受五百世的餘報’五百世中愚癡下劣。由此可

知,吾人造作罪業的時間很短,幾天,甚至幾個小時;而果報具

正不可思議,大可怕了。我們要相信佛的話,佛決定不騙人。公金 KH


住 •\D

應該時刻警惕白己’認員的斷惑證具。

魔道的緣皆拎離,學佛才不至於變成魔子魔孫。這樁事非常重要’

應,增上佛菩薩的緣分。將其他一切的緣斷除,六道、一一一惡道、

六﹑度心。時常不拎清淨\平等、慈悲’而行六﹑度,就與佛菩薩相

諦﹂。由比可知,我們學佛、學菩薩,必須學平等心、清淨心、

﹑度﹂,﹁辟支佛﹂的心是﹁十一一因緣﹂’﹁聲聞﹂的心是﹁四

處世待人接物時。﹁佛﹂的心是﹁平等﹂’﹁菩薩﹂的心是﹁六

分別執著’這樣跟魔道的緣就斷了。修行就在日常生活中’就在

如何學佛才不至於變成魔?一定要斷煩惱習氣,要遠離妄想

是講的完全是事實,不加一點,也不減一點。

剛經v說,-I如來是具語者,實語者,如語者﹂。╴!如語﹂,就

淨﹑宗的修學特別方便’所以古德稱淨宗鳥﹁勝異方使﹂。勝

3斗6

<•


是珠勝,異是不一樣。任何﹑刀使法門皆不能與之相比。﹁勝異方

便’就是一句佛號﹂。會念佛的人,境界現前’心念才動,立即

念﹁阿彌陀佛﹂,將﹑妥想分別、煩惱習氣,以一勻﹁阿彌陀佛﹂

凹﹨ >

/\

往生不退成╴佛,我

瓷刎檐臧勤疹晷族王

,具正希求出離﹦一界

樞水彗耐舟獅參水舟鈽竹

慢 ﹂」

取而代之,比即﹁勝異方便﹂,不可思議的功德’這是會念佛。 用一勻佛號降伏煩惱

347

消 除

們這一生的修學就不會空過。具正覺悟的人

苦海之人,應當朝比方向努力。

KⅡ


九 ︼

田彝但生心鰾

/\

公無量壽經v中的﹁人空無相無願法門﹂一語,含義深廣。佛法

修學的目的是﹁契人諸法臂︿相﹂,證得﹁大涅槃﹂‧﹁解脫﹂就

是﹁涅槃﹂的意義。無論大小乘佛法’欲證得究竟圓滿的果位,

小乘是阿羅漢,大乘是無上正等正覺︵圓教佛果︶,皆不能離比

之後’一一一門即是一門。所謂一而一一一、一一一而一’這是大乘經上常

歸至﹁覺、正、淨﹂一一一門。未契人之前,一一一門不無差別;然契人

在講.席中我時常提到’佛法雖然有無量的法門’但到最後總

一一一原則,可見一一一一﹣一昧對修行人來說’確實是非常重要的原則。

3•[

門﹂。從因上講’稱﹁一一一昧﹂.’從果上講’稱﹁一-一種解脫門﹂。

〒空、無相、無願﹂’稱鳥╴三三昧﹂,也稱鳥╴三解脫


-!人不一一門﹂。╴I人﹂是證的意思.,-I不一﹦就是-I涅槃﹂’

就是-I解脫﹂。

﹁覺、正、淨﹂一-一門’如何能契人?實在說’任何一門都要

具足空無相無願,才能契人。禪宗、性宗皆由﹁覺門﹂人,最後

覺而不迷。如何才能成等正覺?必須修學﹁空無相無願﹂’才能

從覺門悟人。教下走的是﹁正門﹂’﹁正知正見﹂。如何才能人

佛知見?還是由﹁空無相無願﹂’唯有比略,才能契人佛知佛見。

淨門修清淨心’淨宗、密﹑宗皆由﹁淨門﹂契人’可是人門的條件

九 六

知道’還要很清楚、很深人’才能獲得修學的效果。

切行門的重要原則。我們對比事實員相與修學方法,不但不能不

覺、正、淨共同必備的條件’如比才知道﹁一﹣一一一一昧﹂,簪︿在是一

與原則’還是﹁空無相無願﹂。﹁一-一一﹣一昧﹂、﹁一-一解脫門﹂’是

349


回晷住生心曝

什麼是﹁空﹂?╴I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

可得﹂。這是公金剛經v上著名的﹁一-忘不可得﹂,能執著的心

空了。所執著的皆稱鳥法。無論是世法、出世間法,﹁諸法緣起,

無有白性’當體皆空’了不可得﹂。這就說明,所執著的法也是

jo

﹞裡

所 皆

【╴╴

的 念 頭

350

空的。能所皆空’這是空義。

學佛的人須從比處契人,徹底明瞭身心世界,一切萬法空無

所有。公金剛經v最後的結論:二切有鳥法,如夢幻泡影,如

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由比證人,即是從﹁空門﹂人。從空

門契人之後,無相、無願,皆用不著了’這是利根,當下契人諸

女口

法實相,就證大涅槃。大涅槃就是不生不減,即是六租說的﹁本

界 中

來無一物﹂ 在比血


就錯了。因鳥︼具如本性裡實在沒有這些東西,否則就會發生障礙,

就不能見性,見不到諸法實相。佛教導我們﹁不取於相﹂,必須 將執著比空相破除,才能由﹁無相﹂契人。

如果心中有﹁無相的相﹂在’也不能證人。必須將﹁無相相﹂

斷除,放下。用什麼方法斷除?用﹁無願﹂,也稱鳥﹁無作﹂,

即﹁如如不動﹂‧如如不動,就是無願無作,這樣才能契人。佛

告訴我們,契人諸法實相,證得大涅槃,必須具足這一-一個原則。

若還執著有所作、有所願’則這一生中永遠不能證得涅槃,永遠 不能契人諸法臂︿相。

修行人心中稍微存有一點東西’就是很大的障礙。古人說,

﹁具心、本性﹂好比清淨明亮的眼睛。若眼裡有一粒沙︵沙喻心

中的五欲六塵、貪瞋癡慢︶’則眼不能見。若眼中沒有沙粒’改 回︻﹥一∞九︼

351


Ⅱ晷住生心嚎

放一顆金剛鑽行不行?也不行!︵金剛鑽比喻佛法,比喻空、無

相、無願︶。由比可知,若心中執有﹁空、無相、無願﹂,則如 同在眼裡放了一﹣一顆金剛鑽,你還是受不了。

在此處,我們深深體會得到’清淨心中確實無有一物,這才

是佛所講的﹁空、無相、無願﹂’﹁一﹣一空一﹣一昧﹂。一﹣一昧是梵語

譯成中丈是﹁正受﹂,正常的享受。﹁空﹂是正常的享受。﹁無

相﹂,公金剛經v上說得很好,離四相’﹁我相、人相、眾生相、

﹁大白在﹂,故稱鳥﹁解脫門﹂。

心見性的人,一個員正覺悟人的享受。從果上講,比種享受即是

﹁無住生心﹂。這是佛菩薩的生活’佛菩薩的正常享受.’即是明

無作﹂,不是什麼都不做了,而是佛在公金剛經v上教導我們的

壽者相﹂完全拎離,這是正常的享受。﹁一﹣一一﹣一昧﹂中的﹁無願、

352


我們必須透徹理解﹁空、無相、無願﹂這一﹣一門。在白己日常

生活中,無論修學任何法門,譬如念佛,聲聲佛號皆與空無相無

願相應,這一勻佛號就得力了。這一勻佛號就是﹁一﹣一一﹣一昧﹂’也

稱鳥﹁念佛一-一昧﹂。現前我們的生活受用’穿衣、吃飯、工作、

應酬,點點滴滴皆與﹦一一﹣一昧相應’則與諸佛菩薩無一一無別。一心

︹--<----︺ 戶︻︺ ︹吒︺

皆旭王么甽陬

不亂,預知時至,是決定可以得到的,將來必然是上上品往生。

回︻六九︼


回無住生心嚎

︻七十︼

諸位同修!承蒙邀請,今夭有緣在昆士藺的黃金海岸︵○○匡

○○四閂︶,與大﹑冢談談佛法中的﹁一-一皈依﹂。這在佛法裡也是很重

要的課題 題, ,是 是我 我們修學人門之處。在未說一-一皈之前,首先對佛法 要有正確的認識

目前世界上的佛法,確實存在很多不同的形式.’我╴們不能不

辨別清楚。最普遍的,大家都以為佛法是﹁宗教﹂,而我們也不

得不承認它是﹑宗教,這是變質的佛法。其實佛法原本不是宗教,

但是現在確實變成﹑宗教了。另外一種,變成﹁學術﹂了,特別是

在日本某些學校、學術圉體,佛法變成哲學,這也是變質的佛法。

一九一一一一一年,歐陽竟無大師在南京第四中山大學︵即現在的

354


南京師範大學︶,做一次很震撼的演講,題目是﹁佛法非﹑宗教非

哲學而鳥今世所必需﹂。說明佛法不是宗教也不是哲學,它是現

代人都必須學習的。佛法變質成為宗教與哲學,實在是很不幸的, 但是對社會,還不至於產生大大的負面影響。

近些年來’我們看到佛法變成﹁邪教﹂。諸位如果仔細觀察,

355

這對於個人、社會是有害的。另外一種,佛法變成﹁作秀﹂的也

不少,在現前社會上時有所聞,這種變質大離譜、大過分了。歐

陽大師告訴我們,佛法是現代人需要學習的’然而佛法究竟是什

麼,並未說明。他要讓我們白己去領悟,去體會。

我們冷靜觀察’﹁佛法﹂是﹁教育﹂﹑是﹁教學﹂’從經論

上最常見的稱呼可以證明。我們稱釋迦牟尼佛鳥﹁本師﹂,白稱

︻七十︼

鳥﹁弟子﹂’唯有在教育教學中才有比種稱呼,這是師生的關係。 K•


凹纓住生心篡

佛﹂是我﹣們根本的老師 ︽=╴︼︶

佛法教導眾生﹁玻迷開悟’離苦得樂﹂。佛說一切眾生的無

佛陀的教育

︵-=︼﹀

是佛

皈依

生必須

是佛法修行

﹁佛法是一

,簪︿在可以

而得︼具正的快樂

因比生起許多苦難。若能徹底明白白己及生活環境

量苦惱,起於不明瞭白己及生活環境的具相,於是產生錯誤的想 看法

則其思想見解正確’一切苦白然消除,

的傳授

皈依法

`>

可是佛法白古流傳至

∣=╴

356

1之

大 9、

皈做起 ’它是學佛人 皈依佛,第詢

9

大家不會發生誤會

陽 一

第 這

師 所 •••••••••

1之

正 ﹂

`> 一

••••••••

學 佛

法教導的宗旨,教學的內容。由比可知

種說法 這

修 學

切眾生帶來員正的幸福

修學佛法

遵行的修學總原則。第 古

門 就 是 •

總 方 向

眾 生

鳥 切

的 總


今,依中國歷史所記載已有一-一千多年,代代相傳,兔不了有些不

正確的知見摻雜在其中,錯解了﹦一皈依的具實義,即中國人常說 ﹁以訛傳訛﹂。

公六祖壇經v是唐代的著作’距今約有一千一﹣一百年。六祖大

師在公壇經Y裡說﹁一﹣一皈依﹂’則說﹁皈依覺﹂、﹁皈依正﹂、

﹁皈依淨﹂;而不用﹁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這

使我們聯想’早在唐朝時,大概就有很多人誤會皈依一-一寶的意義。

如果沒有人誤會’六祖又何必用這種說法!必然是有很多人錯會

了。一千一﹣一百年前說﹁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就

有人產生誤會’何況又經過一千一﹣一百年’今天講一-一皈依’難怪大 ﹑冢錯會其義。

公壇經v給我們一個很大的啟示,六祖解釋佛法僧一-一寶:﹁佛 凹︻七十︼

357


住 $\3

是向 是 向外 外求 求。 。向外求就錯了,一樣也得不到.,向內求則有求必﹑應。

佛法教我們從心性中求,所以佛法是﹁內學﹂,從白心裡求,不

道﹂。佛、冢講外道,不是輕視別人,而是心外求法稱為﹁外道﹂。

覺是﹁白性一一一寶﹂。如果向白性之外求學,就是佛門所謂的﹁外

正的皈依佛。由比可知,佛法講的﹁一﹣一寶﹂有很多種說法,皈依

實是迷而不覺。佛教導我們從迷惑顛倒回過來依正覺,這才是具

什麼是﹁皈依佛﹂?一般人對白己、對眼前的生活環境,確

我們﹁皈依﹂。﹁皈﹂是回頭,﹁依﹂是依靠。

正見;﹁僧者淨也﹂,﹁僧﹂是六根清淨,一塵不染。這樣教導

者覺也﹂,﹁佛﹂是覺悟的﹑意思.,-I法者正也﹂,﹁法﹂是正知

這個道理, ,不但佛在經論上說得很清楚’中國的儒﹑冢、道﹑冢’也 說得很正確

358

H-•


皈依三寶’具正的皈依處是依靠白性二寶。從迷惑回頭依白

性覺,這勻話說得很、容易,可是究、竟應如何作法?我們很想回頭’

很想覺而不迷,卻偏偏迷惑顛倒。如果不落實在生活中,這種講

法就變成﹑玄談,變成﹑玄學,而霄︿際生活上得不到受用。所以,

﹁迷﹂與﹁覺﹂的現象是什﹑麼,也就是﹁迷﹂是什麼樣子,﹁覺﹂

是什麼樣子,﹁佛菩薩﹂與﹁几夫﹂那裡不一樣。我們從這裡可

以摸索出一條道珞’能找到具正的皈依處。

余幸嚴經v的五十一﹣一參,五十一﹣一位善知識都是佛菩薩。他們

所表現的,就是現前曰常生活的一切活動,無論各行各業、男女

老少所表現的種種身分。在曰常生活中’似于與几人沒有什麼差

別,他們也、穿衣、也吃飯、也上班工作、也應酬,這些皆與我們

相同。相同中的不同之處何在?在他的心清淨。事跟我們一樣, 回︻七十︼

359


回參住生心曝

沒有絲毫差別’我.們每夭工作八小時’他也工作八小時。我.們在

生活中夭夭生煩惱.,他們則是夭天生智慧’這就不一樣。我們生

活、工作、應酬都生煩惱;他們生活、工作、應酬都生智慧。何

以見得?六祖惠能大師就是證明。他到黃梅見五祖時,曾經向五

祖說,﹁弟子心中常生智慧﹂。我們讀到這勻話,有很深的感觸,

他的心常生智慧,我們的心常生煩惱,這就是佛菩薩與几人不同 之處。

智慧怎麼生的,煩惱從那裡來的,只要搞清楚’就知道從那

裡回頭、依靠什麼。煩惱從妄想分別執著而生,這是佛在公華嚴

經v上說的。我們﹑穿衣吃飯有妄想分別執著’每天上班工作也有

妄想分別執著,待人接物還是有妄想執著,在比處生煩惱、生七

情五欲、生貪瞋癡慢’煩惱永遠不斷。由比可知’﹁妄想、分別、

360


執著﹂是﹁輪迴心﹂。六道輪迴是這個念頭造成的現象。我們曰

一不清淨。心淨’身就清淨’身心清淨’則國土清淨。

生活清淨;清淨心工作,工作清淨.,清淨心應馴,應馴清淨,無

妄念.,具心裡沒有妄念’具心是清淨心、是平等心。清淨心生活,

就是具心。﹁真心離念﹂是大乘經上常講的。念是妄想’妄想是

就是將﹑妥念轉過來,從觀念上回頭。離開妄想分別執著,所用的

天上班工作也是菩薩行,一天到晚應酬還是菩薩行。關鍵在比,

是具心、佛性。離開妄想分別執著’我們的生活即是菩薩行。每

發菩提心、修菩薩行’超越世出世間法。永離﹑妥想分別執著,即

常生活、工作、應酬,就是造輪迴業。輪迴心造輪迴業,即是迷 顛 倒

我╴們學佛,佛教導我╴們回頭,皈依白性覺。白性覺就是佛性。

回︻七十︼

361

j︾


Ⅱ晷住生心嚎

也許有同修說:-I我做工作需要思考’要是不想,我的工作

還能做得成馮?﹂沒錯!當你工作需要思考時,儘管去思考;工

作做完了,就不要再思考了。工作放下還去想它,就是妄想。

﹁念﹂有妄念、有正念。﹁正念﹂是白己工作範圍之內的’除比

之外,就不再想其他,其他與我不相千。這樣,你的工作能做得

362

好,煩惱、妄想少了,智慧就增長,工作就很順利。一切時一切

論從事那一種行業,皆不需要思考。智慧現前,何必思考!智慧

的時間會愈來愈短,思考的程度會愈來愈淡薄。若功夫成熟,無

現在做種種工作皆須思考,這是習氣‧具正修行,這種思考

好,生活也會更愉快。我們也要學惠能大師’﹁弟子心中常生智

處,知道長養清淨心、平等心、慈悲心,則任何事都會做得格外

慧好處好

l==


禾現前時,還是離不開思考,但是要把思考的範圍縮小、時間縮

短,儘速將其程度減輕,使智慧漸漸往外透。若想得太多、大遠、

太深,則智慧完全無法顯露,因鳥妄念障礙了白性本具的智慧。

若將﹁覺﹂與﹁迷﹂的樣子搞清楚,理論也明白一些,必須

認具做,具正下功夫。須學諸佛菩薩運用六根,眼見的是色相、

耳聽的是、音聲,練習見色聞聲,六根對六塵境界起作用時,學﹁不

分別、不執著﹂’這就是具智慧。冉學﹁不起心、不動念﹂,即

是修清淨心、白性本定。眼見色、耳聞聲,不起心不動念,即是

大禪定。定慧就在曰常生活中修’在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中修’這 是從根本修,是高級的修行方法。

令鞏嚴經Y中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就是在這方面用功,所以

不拘於形式。修禪定不是盤腿面壁,而是六根在對六塵﹑境界時, 刖︻七十︼

363


Ⅱ參住生心鑤

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是﹁智慧﹂’轉貪瞋癡鳥戒定慧’

轉煩惱鳥菩提。我們起心動念、分別執著’是貪瞋癡;佛菩薩不

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起作用是戒定慧。比即何以菩薩常

生智慧,我們常生煩惱。煩惱就是貪瞋癡一一一毒,這是不可以不知

道的。從﹑妥想分別回頭,從起心動念、分別執著回頭,依不分別 不執著、不起心不動念’比即﹁皈依佛﹂。

﹁法﹂是對宇、宙人生正確的認識與見解。員實智慧現前,思

想、見解才是正確的;妄想分別執著沒放下,想法、看法皆是錯

誤的。我們是初學’一定要依靠經典,來糾正我們錯誤的兄思。

經上所說的,就是諸佛菩薩的正知、正見,決定是正確的。依照

經典修正白己錯誤的想法、看法,即佛在經上教我們怎樣做’老

實學著怎麼做就對了。因比,皈依佛是總綢領、總原則;﹁皈依

364


法﹂是教我們如何從曰常瑣碎事務中修學,遵守佛的教誨。

佛的經典很多’我們是不是要每、部經都學習?不需要!佛經

是當年佛教導大眾的記錄。每個眾生有他白己的困難與迷惑,向

釋迦牟尼佛請教,佛教他解除迷惑顛倒、離苦得樂的方法’以後

記下來就成為一部經。可見他是經由佛陀一次的指導,就得利益’

就解決問題。由比可知,一邵經就夠了,這是決定正確的。

現在我們沒遇到佛,佛留下這麼多經典’要依靠那一﹑部才好,

這是很現實也是很困難的問題。佛好比是大夫’我們都是病人,

遇到大夫鳥我們診斷用藥’具的是藥到病除,解決問題。現在大

夫不在了,留下一大堆的處方︵經典好比處方︶。我們是病人,

這處﹑方要是用對了,病就好了。如果用得不對症,﹑麻煩可就大了。

佛法確實如比,經典的理論修行方法若與根機相應,這一生決定 皿︻七十︼

365


回無住生心爆

成就。若不相應,如同吃錯了藥,不但這一生救不了’還帶來更

大的、麻煩。各位同修一定深有同感。何以見得?許多學佛的同修,

未學佛前還好,學佛以後煩惱更多,愈學﹑麻煩愈多.’個人、、家庭 一大堆的、麻煩都來了’那是藥不對症,吃錯藥了。

剋實而論’﹁法門﹂的選擇是一件大事,但我們無能力﹑亦無

智慧。如同白己害病,大夫遣留一大堆的處方放在這裡,卻沒人

指導,這事情麻煩。要是碰碰運氣,不大可靠,就像買獎券,想

中特獎並不容易,沒那麼幸運。必須要依靠員正有修有學的善知

識,幫助我們選擇法門。然而,當今員正有學問有道德的人不多,

一生未必能過到,遇到了也未必認識他。愈是有學問有道德的人

愈謙虛,你若問他;他回答﹁我不會’我沒有智慧,沒有能力,

沒有修持﹂。若說﹁我行,我有智慧,樣樣都行﹂,那不是具的。

36E


現今我們都沒有能力辨別具假。唯一可行的,一一一千年前’釋迦牟

尼佛早已鳥現代人指示出一條明珞,即是公大集經Y上說的,﹁正

法時期,戎律成就。像法時期,禪定成就。末法時期,淨土成

以嘗試學禪、學密、或學其他法門。如果覺得白己的根性很普通,

通人。我們仔細想想,白己是不是特珠的根性?上上根性的人可

有修禪成就的,也有修密成就的,那是極少的特殊根機,不是普

我們決定選修淨土,老實念佛,決定成功!這是遵照佛的指示。

佛滅、度一一千年以後,即是末法。佛說,﹁末法時期,淨土成就﹂。

運: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萬年,我們生在釋迦牟尼

無論依中國或外國的說法,我們皆是生在末法時期。佛的法

o

就老實遵守釋迦牟尼佛的指示,是很有希望的。 K•

367

就 l╴╴


皿纓住生心籐

老實念佛,沒有不成就的,特別是讀了淨宗經論以後,仔細

思惟研究’確實有道理。在一切法中皈依淨宗經典’亦即在無量

經典中,我們選擇淨﹑宗﹁五經一論﹂。這六﹑部分量都不多,足夠

我們一生受用’絕不可輕視。其分量雖少’若細講這六﹑部經’十

年也講不完,所以依照比六﹑部經修行就夠了。﹁皈依法,我們就 選擇淨﹑宗五經一論﹂,非常踏實。

淨宗學會成立時,於﹁緣起﹂裡提出行門的五大科目,即曰

常生活中必須遵守的五項守則:﹁一﹣一福、六和、一﹣一學、六度、十

大願王﹂,皆是淨宗五經一論所說的。我們曰常生活中起心動念,

時時與佛所說的話對照,若相應即是正確的’就沒有做錯、沒有

想錯;若與佛所說相違背的,就是想錯、做錯了。我們具正抓住 綢領’以比檢點、修正白己的生活行鳥。

36E


﹁皈依僧﹂,﹁僧﹂是清淨、和合的意義’六根清淨,一塵

不染。特別是淨宗,著重修清淨心。皈依誓詞中,﹁皈依僧,眾

中尊﹂。﹁眾﹂是指圉體、社圍。世界上社圉有很多,小則一個

﹑家庭,就是一個圍體。佛告訴我們’學佛人的圍體,在一切世間

圉體裡,是最值得尊敬與讚歎的,因為它是﹁模範社圉﹂,可以

369

作鳥所有社團的榜樣。它的特點’是社圉每一分子都能和睦相處,

是一個和合的圉體。圄體最怕不和,他們約想法看法很接近,﹁兄

和同解﹂,也就是建立共識。

想法看法一致,是一個圍體和敬的基礎。特別是在澳洲,這

兩天我們兄到比地政府的兩位首長,都很慈悲善良,實在非常難

得。他們告訴我,﹁溴洲是多元丈化的社會,有各種不同的種族,

︻七’十﹄

與不同的宗教信仲,如何在異中求同,建立共識’這是非常童要 ⅡⅡ


Ⅷ纓住生心壕

的﹂。這兩天我╴們接觸,彼比皆有比共識-﹣’希望我們在此地能圍

結發展,具實的基礎就是﹁見和同解﹂。和合社圉的第一一個條件

是﹁戎和同修﹂’持戎即表示、守法,尊重別人,尊重法律’尊重

別人的生活習慣,尊重別人的宗教信仲。彼比尊董而不排斥’就

能互敬互愛、互助合作,社會才能和睦相處,才能繁盛,共存共

﹁皈依一-一寶﹂就是﹁皈依覺正淨﹂,覺而不迷、正而不邪、

他們,這樣才能達到和睦相處的目標。﹁僧﹂字含有這層意義。

敬別人.,別人排斥我們,我們更要愛護別人。用吋心與具誠感化

眾中尊﹂’我們要朝此目標努力。別人不尊敬我們’我們必須尊

佛門六和敬的圍體,在所有圄體中是最尊貴的。﹁皈依僧,

o

淨而不染。時常保持白己的清淨心!清淨心就是覺心,就是覺悟,

370


就是正知正見。所以

皆指我們的具心本性

’╴覺、正、淫巴霄︿在是一而三、三而一,

白古以來’中國佛法有十大宗派,有無量法門。無論宗派法

門有多少’修行的方法皆可歸納為﹁覺、正、淨﹂一-一大類。一般

而言,禪宗、性宗︵法性宗︶是由覺門人。禪宗的目標是要求大

徹大悟、明心見性,這在覺正淨中稱鳥﹁覺門﹂。禪宗以外稱﹁教

下﹂’如夭合宗、賢首﹑宗、法相宗、一﹣一論宗,皆是從經典人門,

即是由﹁正門﹂人。用經典的教訓、理論與方法,修正白己錯誤

的想法看法,這是走正門。﹁淨宗﹂完全用一心念佛的方法修清

淨心’這是由﹁淨門﹂人。

﹁覺、正、淨﹂一﹣一門,﹁覺門﹂定要上根利智之人才能契人.,

若不是上等智慧,無法開悟。由﹁正門﹂需要長時間,像念書一 Ⅲ︻七十︼

37l

o


凹參佳生心壕

樣,小學﹑中學、大學、研究所’依佛的經教,長時間薰習才能

契人.,雖然中下根人可能契人,但時間太長。比較起來,還是﹁淨

宗﹂好’不必上上根機,也不需要很長的時間,一勻﹁阿彌陀佛﹂

修清淨心’定能往生、不退、成佛。壁-﹦如,一個講堂有一一一個門’

在門外看是不一樣’進了門就一樣。由此可知,無論從那個門進

人。..:..今信不疑者,十即十生。往生不退至菩提故。初生處即

假比︵指無量壽經︶員。何故?彼說速疾成佛道,不見速疾戍佛

公無量壽經甄解v曰:﹁今就利益論,彼︵指華嚴、法華︶

372

來都相同,所以契人之時,覺正淨必同時得到、同時具足。往生

淨土即是契人佛境,這個方法是一切諸佛讚歎的’還是比法﹑高明’

法 門

因鳥它太方使了,既不需要上根利智’也不必浪費很多時間’的 珠 勝

確 是 最


菩提。在世滅後但比一法故。一切几聖行無別故。利益具者莫過

斯。﹂比明世尊四十九年所說一切經論’若論具實之利’無有過

於念佛往生淨土一法。故十地菩薩始終不離念佛。這是將﹁如何 皈﹂、﹁如何依﹂’鳥諸位說明清楚。

﹁白性一-一寶﹂之外,尚有﹁常住﹦一寶﹂,比是形象。佛像是

﹁佛寶﹂,經典是﹁法寶﹂,出﹑家人是﹁僧寶﹂。形象上的一﹣一寶

很有用,如果沒有一﹣一寶形象,今天雖將一一一寶的大意鳥大﹑家講得很

詳細﹑很明白,恐怕大家下樓就忘了,過兩天就完全沒有了。因

比,供養形象一一一寶的利益大大了。、冢裡供養佛像’一見到佛像,

就想到白己要皈依白性覺。六根接觸六塵境界要學佛菩薩’不分

別不執著、不起心不動念,見到佛像白然就提醒白己。佛像就是

這個用處,不是教你夭夭香花水果供養’向他磕頭,那一點用都 皿︻七十︼

373


皿無住生心籐

沒有。你以鳥這樣佛菩薩會喜歡你,佛菩薩早就跑了!

佛菩薩希望我們覺悟,不希望我們迷惑顛倒,但有不少人錯

將佛菩薩當作神明看待。所以,須知道供養佛像的道理,乃是提

醒白己覺而不迷.,見到經典’就要想到正知正見,正而不邪.,見

到出、冢人,就想到淨而不染,就會想起白己要修清淨心,要六根

清淨,要跛大眾和睦相處。如比時時提醒白己,利益就很大,因

﹁一-一皈﹂的儀式是在佛菩薩形象面前發願、宣誓,從今而後

的綱領原則傳授給大、冢。

曉得如何人門,比即是﹁傳授一-一皈﹂,就是將一-一皈的意義、修學

如果沒有實質約內容,單是表面形式則不得利益。大、家明白道理,

要,它是一一一寶的形象,但是要有實質的內容,才能員正得到利益。

此住持一一一寶有這樣的功德利益。由比可知,﹁住持一一一寶﹂很有必

374


發心一定要這樣做,由一位出﹑冢法師鳥你作見證,證明你確實發

過誓,發願作一位員正的佛弟子。﹦一皈儀式簡單而隆重。現代有

許多很複雜且長時的儀式,又不懂得一-一皈的﹑意義,糊裡糊塗皈依

佛,皈依之後仍然糊裡糊塗過曰子,這與佛法的教義完全違背。

具正回頭依靠白性﹦一寶,比人完全改變了,一般講改造命運,甚

至改造體質。命運、體質皆可改造,心念回歸’就完全改變了。

一一一皈依的儀規,我們採用弘一大師從戎經節錄的一-一皈儀式。

弘一大師說,世尊當年在世,就是用比儀式為弟子們傳授一-一皈, 所以我們也遵循這個儀式。

﹁皈依佛﹂,我們落實皈依﹁阿彌陀佛﹂。鳥何不皈依本師

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教導我們皈依阿彌陀佛,而我們皈依阿

彌陀佛,正是釋迦牟尼佛對我們的期望。﹁皈依法﹂,我們落實 n︻七十︼

375


回纓佳生心曝

皈依公無量壽經v。╴!皈依僧﹂,我們落實皈依﹁觀世音、大勢 至﹂,這兩位菩薩僧寶。

若有人問,你有沒有皈依?﹁我皈依一﹣一寶﹂。皈依那位法師?

﹁皈依阿彌陀佛大法師’我是彌陀弟子﹂。誰鳥你作證明?﹁淨

空法師為我作證明﹂。這個說法完全正確,而不是說我皈依淨空 法師,那你就大錯特錯了。

過去我傳授一﹣一皈時常講,我們是皈依一-一寶,不是皈依某一個

人。皈依某一個人,就是把佛法的僧圍分化了’比種過失很重。

若依戎經結罪,這是﹁玻和合僧﹂,墮阿鼻地獄。所以,證明一﹣一

皈的法師是代表僧圍傳授一﹣一皈,為我們作證明的。從公壇經v看

來’﹁一﹣一皈﹂至少已有一千多年的誤解’此事必須澄清’我們才

有一條具正的出珞。

376


◎佛教是佛陀對九法界眾生至善圓滿的教育。

◎釋迦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內容就是說明宇﹑宙人生的

員相。人生就是白己,宇宙就是我們生活的環境。

覺而不迷,正而不邪,

淨 |

願’飽卹心噙吁土,佛﹑之教化能古手晷丟矢。

◎修聲內的基礎是三福’待人依六和’處世修六度’遵普賢

淨而不染,並依戒、、定、慧三學,以求J連到此目標。

法 ■︻潯空法鶉︼

377

◎知覺名佛菩薩,不覺名凡夫。

就是將我們對宇宙人生錯誤的看法、想法、說法、 水

修 做

︽U俳Ⅱ教的…修﹄仃紙領是聲~、正


囫晷佳生心籐

︻精要十急法︼

謹提議以淨空法師宣說之簡要必生十念法,為淨宗學人今後之-般自修與共修之 常規。茲說明於后..

自修者’即是曰中九次之念十聲佛號法。是晨起與睡前各╴次’曰中三餐各-次’

午前開工及收工各╴次’午后開工及收工各-次’共計九次。每次稱念十聲四字或六字 彌陀名號,原有曰常定課可照常行之。

共修者’凡講經、開會、聚餐等無特定儀軌之集會’在共同行事之始’而行此十念

法。 。亦 約約同大眾合掌同聲稱念十聲﹁南無阿彌陀佛﹂,而後始進行講經、開會、用 法 亦即 即是是

餐等活動事宜

按此自修與共修之十念法’有其特殊之法益。試舉如下.. 一、此法簡單易行’用時少而收效宏,確實而切要,可久且可廣。

一一、為﹁佛法家庭﹂之具體有效方法。例如‧.於家庭中三餐時行之,則舉家之成員

或信或不信皆蒙攝持不遣。且有佛化親朋鄰里,普及社會之大利益在。

三、以簡單易行,-曰九次,從早到晚,佛號不斷。一曰生活之中’佛念相繼,曰

復╴ -曰 曰‧ 。久能如斯’則行人之氣質心性將呈逐漸清淨,信心與法樂生焉’福大 莫能窮。

378


四、如能隨順親和’稱念十聲佛號’便有砝除雜染,澄淨心念’凝聚心神,專心務

道,以及所辦易成’所遇吉祥’蒙佛加佑,不可思議等等之功德。

j}w

崔 •

眾生幸甚!諸佛歡喜。

南無坷擱陀佛

︻精要十念法︼

-力力四年諸佛歡喜曰美國淨宗學會四眾同倫敬勸

總而言之,此法簡要而輕鬆’亳無滯難之苦’如此法大行’則淨業學人幸甚!未來

曰’全曰之身心’不得不佛。亦即全曰生活念佛化,念佛生活化。

因每次念佛時間短,易攝心及不懈怠故。又以九次念佛之功行,均衡分佈貫穿於全

﹁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之標準,亦甚符合無缺。

因現今社會遞變’匆忙無暇,局礙多難故。而此法易集資糧’信願行之’平易圓具。而

-為﹁簡要必生十急法﹂’是指適於目前以及今後淨業學人中大部份無定課者言。

之故。

╴為﹁淨業加行十急法﹂’是對已有行修定課者言’因此法是在原有之課業上加行

六、Ⅶ此Ⅶ泜﹃叫以二﹁泛﹄拈、之。Ⅷ詞Ⅱ妃名丫之。

↗、

五、自修與共修,相資相融,資糧集兼’個人之往生在握’而共同之菩提大業,亦 成 <>

37E


聲明啟事*

Thi州α〃

*疑音蓆、錄影蓆、光碟雷* *射等出版 物 , 暨 四 眾 同 修 * *整理文物會刊,公開授權*

*任逾增減內容,非法牟利* *,倏害公眾權益及原箸本* *遠。如有故違,將予查究*

粹,持此玀明。

*箸島出資瓜讀誦受持*

*

*

願叫吒功德* 漩嚴佛淨上 上蕪叼霤凰 下瘠﹣﹣︿遂箸 芳有見聞者 是發菩捉心 盡吒︿難身* 同生松樂國

*卅芳共芳升芳并芳升芳卅壬X

*

*

粹輾轉流翅老迥向碣曰*

*

*

*

公允二○︿二年四月恭印壹仟冊

無住生心祭

承印琦.﹢.和裕虫版社︵○炙︶﹦苗爻四○﹦三/七

≡乏≡訃﹦賣吋圉己忌﹦

麓韉{≡諾搴黔梟

﹦乏≡回≡s忌≦

同∣﹦邑己.﹢.砰﹦邑鳥巳琶◎訃皂白島圍琶.三︵請怯霄

劃撥帳號.﹢.︿九具九︿○七汽 戶名.﹢.社團法人中筆華藏淨家學會

傳亙?﹢.︵○≡二亥︵七爻四∣七﹦︵戾≡︵

衝﹣話.﹢.︵○亥二≡︵七五四∣七︿七八

地址.﹢.台北市大妥區僧義路四段具二具之一號二樓

粹大眾翻印流通、播放,但* 虫 版 奢 . ﹢ . 箠 r 緘 淨 宗 學 令 *-木潟扭自加註版權︻川有,粹

ⅧiSbO0kis/bγ介2e㎡S〃ib川i0〃.〃is〃O/∕b『sα/e‧P㎡〃/eαi〃

絲淨︻二法師︻川有-切著述、粹

*

共升共共共弗并壬*羚升卅芳* *

*

** ** ** ** ** ** ** **


牟藏【犖索犖會 本曹╴切法寶,免費結緣,禁止販售,請勿檀改內容,歡迎翻印流通:』 Thisbookisdistributedfree.ItisnotfbrsaIe· PrintedinThiwan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