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E S T H E T I C S

Page 1

AESTHETICS



秩序

01 重複的單一元素 02 成套的概念 03 相異的元素 04 整齊與韻律


01 重複的單一元素 人們的視覺容易受單一重複的元素吸引,簡單明瞭又具張力往往能夠第一 時間抓住目光。最近因為本身對韓國文化有興趣,關注了深入北韓討論政 治、民族和文化的影片,從不同的報導中去了解北韓上至軍事下至民情的 關聯,讓我印象深刻的除了教育方面的威權控制,就是閱兵典禮上的情景 了,每一位是士兵都無法讓我感覺到生命力,好似是卡通電影中上了發條 才會動的娃娃,個個規律、整齊劃一,若只有一個娃娃肯定不會讓人留下 印象,但有一百個甚至一萬個就覺得令人讚嘆。

02 成套的概念 成套是很頻繁被使用的概念,在種類、花色、形狀上讓人有統一就不會讓 人有混亂的感覺,常常會搭配顏色運用。剛開學的時候 ‧ 服裝設計學系 有時裝周的作品展演,因為自己對服裝這個領域涉略不深,所以沒辦法很 俐落地在秀的進行中欣賞優秀的作品,就姑且對色彩的喜好去觀看,我發 現色彩的一致較容易吸引我的目光,是成套的改念使用成功的例子。


03 相異的元素 成套相較於其他準則是較容易達成的準則,但 有時候又會稍嫌單調或無趣,所以若在一整套 的物件中再延伸變化,即使只是小小心思的安 排,也能增加趣味。 在查資料的時候,一直想不到在這項原則要舉 甚麼例子,所以就開始翻閱自己旅遊時拍攝的 照片,想起國小去過萬里長城還看過兵馬俑, 兵馬俑的每個表情都不一樣,連馬的姿勢都不 會相同,除了人跟馬,其他的物件也很多樣化, 著實讓人驚豔及讚嘆,但整體來看卻不會覺得 混亂,反而會有很多的驚喜藏在細節中可以慢 慢挖掘。

04 整齊與韻律 這點算是在這個大項中作的總結,要 如何拿捏單一跟繁複之間多寡,以及 數量、頻率的變化,多一點或少一點 就會影響整體的感受。 這張照片是我在參觀寶藏巖拍攝的, 雖然整齊但我感受到的韻律就很少, 不太有生命力。我覺得一個好的設計 除了要有生命力外,呼吸感也是不可 忽略的,用這樣的形容蠻抽象的,就 像如果把整個畫面都塞滿會十分有壓 迫、 窒 息 感, 適 當 的 留 白 也 是 一 種 美。

04



色彩

01 相同的色調 02 衝突的色調 03 不同區域的色彩 04 象徵與民族的色彩 05 符號性與代表性


01 相同的色調 運用相同的色調將複雜的元素整合在一塊,是在外的統一手法,同色系的一致 性除了能迅速吸引目光外,也較有機會讓人留下印象,就像在上學期作心靈自 白作品時,Rex 不斷跟告訴我們要被看見就要先讓人停下腳步,讓人駐足產生 興趣才有被討論的機會。同個色系通常會被發揮成一個系列,一系列的設計、 計畫或產品。

02 衝突的色調 網站上所舉的例子偏向運用色彩的反差去凸顯 ,但我聯想到例子比較不一樣。 上學期學了一門叫視覺心理學的課,探討人對不同呈現方法的設計產生的心 理狀態,老師提了一個有趣的攝影方式讓我記憶猶新,「新地誌學攝影」New Topographics,對攝影並不是常常接觸的我也還研究這項課題,他成功引以我 興趣的理由就在於呈現違反普遍認知應該要有的模樣,讓景色不再只是一般的 景色,重新構成了一幅畫面,衝突不僅建構在色彩上,對常理的認知也是一大 衝擊。


03 不同區域的色彩 這學期在設計概論中最顯著的收穫應該就是自己的面相變廣了,會想到的例子 蠻多都不僅只是侷限在設計和藝術領域,雖然有時候會覺得自己這樣很胡亂來, 但終於把以前常規的學習加上了不一樣的連結,除了有趣之外,更加讓我體認 到不是現在學了設計,就只攝取設計的知識,在不同方向有所學習才能有創新 的思維。以前高中地理課時常會列舉各地方的特色,這些特色都是因當地氣候 或民族習性而產生,也都包含了設計的概念,設計的其中一項功能就是為人服 務,例如希臘因日照時數長、光線強烈,使用大量的白色進行反射。

04 象徵與民族的色彩 這個小項跟前後兩點都有很大的連結,可以說是息息相關。想到海上民族就會 有藍色調的畫面,草原民族則是有綠色和黃色,每一個文化都會受顏色所影響, 可能代表階級區分或是習俗的傳承。

08


05 符號性與代表性 我覺得色彩是觀看時最直接接收到的第一個要素,所以很常在心裡就建立好了 色彩和感受的連結,也許在每個人腦中想到的畫面不盡相同,但不可否認色彩 可以幫人們進行溝通和傳播。使用藍色寒色調搭配螢光可以呈現科技感、速度 感,談到工業風產生的畫面就多屬灰黑冷色調、直線交錯。


10



質感

01 記憶質感 02 材料與技術的演進 03 質感與時代價值觀 04 符合需求的質感 05 質感的視覺遊戲


01 記憶質感 質感之於我而言是一件蠻重要的事,我很喜歡用色塊去表達,但我並不會只是把顏色一 塊一塊填進去而已,即使看起來是一片顏色,噴漆跟壓克力的感覺是截然不同,做出不 同的質感闡述不同的情緒,我認為這是一個創作者應該要注意到的細節。質感普遍都是 用視覺跟觸覺去認識,其他五官所感受到的也算是質感的一種,聽雨滴絲絲落下的聲響 是細膩的質感,聞到嬤嬤燒的菜會感覺到溫暖也可以轉化成質感表達。

02 材料與技術的演進 技術不斷地在進步事件不可否認的事情,由於工藝、科技的演進,我們擁有的更多的選 擇也可以更貼近真實的質感。在上一個色彩的討論中許多的觀點讓我聯想到地理的資 料,有關質感和材料技術演進之間的關係則使我想起了高中歷史研讀史前歷史的部分, 從舊石器時代到新石器時代甚至到青銅器時代,每個時代都有代表性的質感,這些質感 都是隨著人類不斷探索嘗試所產生,例如繩紋就是從舊石器進入新石器的一項產物、在 新石器時代中由彩陶過渡到黑陶是因為燒製技術的提升。


03 質感與時代價值觀 這把 Wassily Chair 出現在設計概論課堂上的 次數應該不用去細數了,如果對這把椅子一點 印象都沒有話實在是太不應該,Wassily Chair 集實用、美學、經濟於一身,流線型骨架兼具 舒適及美感。以木頭做為椅子的材質十分常 見,但要做的有美感,在質感、比例、結構上 都要下一番功夫。

14


04 符合需求的質感 在上老大的課之前總是覺得日本應該是亞洲國家中品味最好的國家,簡 約實用在生活中達到一定的品味,但應由老大接觸到了泰國東南亞的文 化才發現原來有一個未知的美好世界,通常對東南亞的印象都是較為落 後,可是在地人對生活的品味、器物的美感都比臺灣來的注重,更正確 地說它們並沒有特別去關注,因為這是他們生活的一部份並不用刻意花 心思,而是自然而然就會這麼做,他們已經將美感和品味內化,我想這 就是臺灣所缺少的觀點。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特性,別的國家卻能把掃 把這麼日常的用具也打造的具有美感,我們是否也可以嘗試從改造一下 綠色塑膠掃把進而提高生活品味。


05 質感的視覺遊戲 三月的時候在 Wonder Foto Day 台北國際攝影藝術交流展發現一個在眾 多攝影作品中會讓我覺得十分創新的作品,創作者想要討論有關女性的 議題,可是藉由攝影去談論女性議題的作品大多數都是從女性身體做發 想,他想要用一個不一樣的方式,所以採集了身體不同部位的細胞去顯 微鏡下觀看,拍攝了一系列的作品,在質感上的探索有了更深更特殊的 探索。

16



比例

01 身體比例的美感 02 適當的物件比例 03 挑戰經驗認知的比例 04 比例掌握空間氛圍 05 比例的模矩應用 06 建築技術與比例


01 身體比例的美感

現在社會普遍認為瘦才是美麗的身材,但從古至今每個朝代所 認定的美會隨著時代的文化而不同,「環肥燕瘦」表達了唐朝 與漢朝對於女人身材胖瘦的不同喜好,所以每個人都可以有自 己的看法,在這點我們應著重於怎麼用外在去修飾達到期望的 效果,運用前面所提到色彩、元素的重複使用到細節上質感的 處理。

02 適當的物件比例

延續上一點,要把物件修飾的效果發揮到極致就要掌握好物件 本身的比例、物件之於主體兩者之間的比例,若是在設計產品 上也要站在使用者的角度去設想,器物尺寸、外光比例經過考 量後才能達到最大的效益,比例失衡不但達不到預期的效果還 會有荒謬、不實用、無美感的窘境,。舉例來說,兒童用的馬 桶尺寸會比成人來的小。

03 挑戰經驗認知的比例

人們通常對於合理的比例設計不會特別的在意留心,所以 當碰到反常的比利時會特別的敏銳,產生了刺激就會留下 印象,那我們就可以利用這個特點作為設計的方法,強調 傳達的內容吸引目光。另外我認為挑戰既有的認知是強化 進步的一種有效方法。中國有許多的大佛,佛的比例相較 於人幾乎高過一座山,人們因而產生崇拜敬畏的心理。

01

02

03


04 比例掌握空間氛圍

一個空間給人的感受來源除了第一入眼的顏色造型,尺度比例也 是默默地共同營造了氣氛,設計一定有所目的也會有想傳達的情 緒,歐洲許多教堂聳高,內部穹頂挑高,使人有莊嚴、崇敬的心 理狀態,強化了宗教與信徒之間的關系。極高、極低、極窄、極 寬各自產生不同的感受,掌握空間比例,使設計產生氛圍。

05 比例的模矩應用

比例應用在工業化製造的模矩設計提高了生產效率,產品的標準 化使在前製或後期販售都快速地進行。我第一時間就想到了老大 在課堂上分享的貨櫃屋改造,本來一直覺得貨櫃屋很不美觀,沒 想到國外經然有人可以把貨櫃屋改造設計的這麼舒適美觀,且真 的居住在裡面,期許自己從生活上做起提升品味,希望趕快有可 以讓自己有選擇的機會。

06 建築技術與比例

美感的網站上解釋因為技術、材質、結構等等眾多因素,建築物 大部分都構築程上窄下寬的形式,所以我就去查有沒有什麼建築 物反而是設計成上寬下窄的呢,於是發現日本建築師隈研吾在英 國蘇格蘭設計的 V&A 藝術博物館就是以上寬下窄的造型呈現。 談到建築這塊我就真的非常不擅長,但我蠻常去欣賞建築系的作 品展覽,偶爾也會去聽建築系舉辦的建築學講座,曾經聽過魏忠 賢老師演講韓他指導建築系大一創作基礎的方式,覺得他是個十 分幽默的老師,因此我對建築的興趣也不斷地增加呀。

04

05

06

20



構成

01 對稱的古典美學 02 平衡的現代美感 03 主從關係凸顯焦點 04 格線的分割邏輯 05 組合決定構成樣貌


01 對稱的古典美學 對稱在各方面的運用上皆是最自然的呈現,人的構造和大自然中的物體都是成 對或對稱,對稱有平衡穩定之感,在建築的領域中,對稱的概念更是時常被使 用,希臘神殿、中國廟宇和清真寺在構築時都採對稱之原理,可見對稱為美學 的基本要素。


02 平衡的現代美感 平衡跟對稱的差別在於,平衡並不成對單一的呈現,而是在依然保持畫面穩定 中產生的新意,運用物體數量、顏色深淺濃淡、材質粗細等因素,這邊少一點兒, 另一邊就會多補一點兒以維持整體的舒適感,相較於對稱令人感覺較活潑豐富 不死板。現在建築有許多不同於過往具變化性的設計,如現代建築之父柯比意 所設計的廊香教堂,這個設計也是啟發日本建築師安藤宗雄的建築。

24


03 主從關係凸顯焦點 主從關係算是蠻基本的一項原則,當有要傳達的主旨時,是必要保留空間給主 角發揮,犧牲一些配角的鏡頭以凸顯主題。強調主角的方法有許多,運用顏色 深淺、質感變化或是比例大小的縮放,更高端的是在構成中進行梳理,即使畫 面看起來並不平衡,透過線條延伸和空間分割也能輕易找到主體


04 格線的分割邏輯 比起混亂毫無張法的擺設比起來,有邏輯規劃的分類擺設肯定更引人注物。乾 淨舒適是美學的基礎,至少使人感受舒服,才能更進一步地探討美。看過蒙德 里安這幅畫的人一定會留下深刻的印象,看似簡單好像只是隨便分割填入色塊, 但其中比例與分割的關係、格子的形狀大小和色彩搭配,都讓畫面有了均衡和 美感,又不乏秩序與理性。

26


05 組合決定構成樣貌 相異的搭配產生不同的組合,物件的顏色、比例、質感都影響了最終組合呈現 的樣貌,善用每一個原則以達到美的境界,算是綜合了前述各項重點的精華。


28



結構

01 師法自然的結構美感 02 平衡穩定的結構配置 03 講究均衡的結構設計 04 運用結構的工藝智慧


01 師法自然的結構美感 植物的葉脈分支向上發展,根則往下札實建立穩固的基礎,自然界物種型態的 結構形狀尺度適中,讓人直覺合理而安全,因而被視為結構的基本美感。許多 設計都結構都參考自自然界,依循自然結構設計的物件都會有一定的美感,最 容易讓人感覺順眼好看。

02 平衡穩定的結構配置 原本搞不太清楚構成和結構的差異,研究了一下我認為構成就像方塊的表面, 討論的比較偏要外在視覺第一時間界受到的感受,而結構則是方塊的線、骨架, 所以構成和結構可以互相補足運用。結構上的平衡強調建立力量傳輸的路徑, 均勻分布物件就能保持穩固,現今隨著技術的進步,透過力學原理的協助,打 破對稱的造型,仍然能夠在結構設計上取得平衡並增添變化性,例如從古羅馬 水道運輸系統到比薩斜塔的歪斜幽默。

03 講究均衡的結構設計 結構的建構需要搭配良好的樞紐才能完好的呈現,若是支撐結構不穩固不美觀, 不僅會造成許多功能上的問題也絕對無法稱作有美感的設計。前幾周在課堂上 欣賞了貝聿銘大師的紀錄片,片中貝聿銘分享的設計出羅浮宮的過程概念,我 了解到一個建築的設計並不只是把設計圖畫一畫交給師傅就完成的,除了外觀 設計要有美感,實際上建構所需要工法也必須一併考慮進去,貝聿銘說羅浮宮 金字塔的支撐結構都是經過許多討論嘗試才成功,要不是有精細考量到這個部 分說不定羅浮宮無法順利完工,即使完工了也呈現不出現在這樣舒適的美感。

04 運用結構的工藝智慧 我覺得把結構發揮地最淋漓盡致的就是繩結了,一條繩子肯定是無法支撐任何 東西,但利用多條繩子編織組成一面網就能做到一條繩子無法達到的,增加了 裝攬物品各種多元的功能。運用不同材質的相異特性結合,創造立體空間的工 藝智慧。


01 03 02 04

32



構造

01 構造的接合功能 02 構造的規律特性 03 適合材質特性的構造設計 04 因時制宜的構造型態


01 構造的接合功能 構造是物件與物件之間接合的方式。 在我們生活的環境裡,構造無所不在。在 史前時代人們利用組合石頭和木材製造工具,但在原始的時代中是如何將兩種 不同的材質作連接呢,先人們利用藤蔓綑綁作為構造。若將視野擴大,構造在 建築設計之中更是不可忽略,對應於構成和結構為方塊中的面和線,構造就如 同點的存在,三者缺一不可。

02 構造的規律特性 構造是一中接合的功能,精準且有效地將眾多物件組合,構 造通常都具有規律的特性,根據物件之間的相對尺寸而產生 相異的連結方式及排列順序 。構造雖然是被視為功能性的存 在,但他仍舊包含在構築美感的其中一環,所以在材料推疊 中創造層次,構造也能創造質感和視覺上不同的效果。


03 適合材質特性的構造設計 因應不同材料有其獨特的質感,選擇合適的組構方法才能使結構穩固。構造是偏功 能性的層次,連接各個物件創造結構,並非主角所以設計師們在設計構造時,要透 過精巧的思考將其隱藏以達到不影響設計本身的美感之目的。有的時候依照設計者 的概念,定義構造為主角,像是羅浮宮金字塔結構中的構造就沒有被修飾掉,構造 和結構一同演繹了一件具有美感的俐落作品。

04 因時制宜的構造型態 多元材料與技術,發展出因時制宜的構造型態。構造的 進步如同其他美感原則的演化,有了更多選擇之後就更 可以選擇最適洽的方法,對於設計本身是一大加分。以 金字塔造型為例,古代西方建築的金字塔,運用最原始 的材料和壘砌方式堆疊出高聳的建築物。近代在構築羅 浮宮時,使用截然不同的材料、組裝方式也打造出金字 打造型的建築物,兩者雖然都是金字塔形但傳達給人們 的感受是不可能相同,也因應了時代的進步。

36


RONG CHANG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