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專題以時間作為主軸,利用不同的角度呈現與利用時間。
用三張圖記錄下自己開學前的暑假,作為來到這裡的第一站。











不間斷計畫

/插畫紙、離型紙、代針筆、色筆
「那你不要打草稿的一直畫下去試試看,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在 《夏日》 後和老師討論到自己畫插畫時的習慣,於是我如同過去 的每一次坐在書桌前不停地畫,畫著我聽見的音樂、我的生活,只 記得這張圖就像是日記一樣。




按下節拍器,在踢躂的分秒間夾入時光。
每個人都是由過去的片段所組成的,是過去的分分秒秒組成了現在的自己。每個深刻的回憶 被以不打稿的形式一筆筆畫下、展開,連成條,接成串。身上掛著最後打開的空白紙頁,即 興勾勒出在這裡留下的第一筆。
















手裡拿著相機的人、湊近停留的人、評圖結束後過來稱讚我的人…… 記得那天的一切美好的不太真實,卻是連枝微末節的小事都印象深刻。


在這件作品中,以回憶的畫面切片作 為組成自我的一幀幀畫面建構。初評 時以學校中庭作為呈現的場地,但做 為一個由記憶所組成的創作,同時也 想讓它能有機會出現在自身的童年片 段之中。


過年時回了趟在雲林的親戚家,走在 熟悉的雲科校園裡,看著北部難見的 豔陽,便瞬間意識到這裡就是自己腦 海裡那個深刻的空間。
花了一下午,在雲科大的校園裡,在兩棵樹間繫起了這串穿越時空的繩。那天的風很 大,和家人慌亂間布置著,重溫了這十幾年來的每刻時光。
































在作品發展的一開始買了黏土,打算用墨水 呈現。還記得當時越做越沒信心,看著黑糊 糊一片的實驗覺得心情也糟得一蹋糊塗。



在歷經失敗的實驗後我開始四處尋找材料,最後毫不猶豫

地買了幾瓶小小瓶貴貴的彩色墨水,但我想我會一直記得 當下發現媒材的喜悅,才有了繼續做下去的自信。
說實話這是件完全能表現的更好的作品,印象深刻的第一 次被說像勞作。不是件光榮的事,但概念卻留下來了,時 間與沙漏。
還記得老師當天扳著嚴肅的表情,我們一群人心驚膽跳的 面對總評,看著其他組的大規模瑟瑟發抖。互評大概是壓 力來源之二,幸好仍然在歡笑中結束了。還記得結束後難
得的被派下畫畫的作業,準備面對第二專題。


如果手是我表達情緒的方式, 傾訴的急迫是大量的手。






這件作品想傳達的其實是一段說不出口的訊息,諷 刺的是這件作品就難在要怎麼從不解釋中讓對方感 受到我所想表達的。


一開始的原初概念來自於積累,像《流沙》中的沙 子一樣,呈現在累積下具象的堆疊起情感。提案隨 著一次又一次的打掉重練,最一開始很挫折,挫敗 於作品,沒有辦法透過創作完整自己所想傳達的背 景更讓人覺得崩潰,那種從各方面都無能為力的無 助才是最令人難過的。但也是那一次次的更改,才 能抽離於其他事物去剖析自己的想法。
保留性質、尋找材質、建立起結構與空間,現在回 來會慶幸當初一次次的打掉重練。













上下攀附的手掌是撐開裂口的急迫,等著一段說不出口的情緒,扭曲緊湊。燈光打下 照亮了開口,為這件作品建立了光與影,讓情緒的積累有了層次和份量。



「不用擔心怎麼表達,手本身就是一種語言了。」
還記得在糾結於結構和想法的矛盾時,聽見了這樣 的一句話。一心想著不要讓作品落於單純的表現抑 鬱,表現出的傳達事物時的糾結和內心暗自期望好 轉的渴望。最後決定用手抓出來的裂口,一個負空 間般的空洞作為宣洩的出口。手的數量象徵急迫, 整體的姿態呈現出一種積極的動態扒拉裂口。還記 得當時最讓人崩潰的是得爬上爬下製作,卻只能以 站遠來檢視成果。那些種種痛苦的過程現在想想都 是很有趣的經驗。





















一開始很開心,再來就是又累又緊張之後結構的每一天, 大家一起借了教室,一直奮鬥到了評圖當天。





「到了第二專題的時候你們會覺得第一個專題輕鬆 等到下一次專題,你們就會覺得第二次專題怎麼這麼簡單。」



















身上物-rAttLe
/鋁製通風管、不銹鋼金屬線、保鮮膜、兩腳釘


發想來自於紙杯傳聲筒的遊戲,利用聲音表現空間。

前期構想使用了不同材質去實驗,測試其中線材彈奏的聲響,並模擬穿著及動態,以人體樂 器作為出發點。
後來採用鋁管製作出一系列變形與聲響的身體裝置。















裝置隨著穿戴的人有不同的樣態是從一開始就希望的呈現, 呼應了對空間與身體裝置間的想法,利用聲響、曲線和變形去和兩者聯繫與互動。






這次專題的感覺很不一樣,也是學期中最讓人崩潰 的一次,當時要一次生出好幾項穿戴式裝置,深刻 的體認到力不從心的感覺。在緊湊的時限壓力下花 了一整個晚上嘗試卻像是做了白工,歷經了一遍又 一遍的失敗,一直到後面才有了繼續試驗的餘裕。 當時由於要同時發展裝置和策展進度,莊組的人爆 炸一般地忙碌,大家都忙得心浮氣躁。一群人拿著 雜七雜八的工具在小小的展場活動,一邊閒聊的忙 到半夜再一起去買消夜。總感覺大家的距離都拉近 了好多,現在想想是段超級崩潰卻很開心的時光。
但其實一直從發題到製作作品集的現在,我都還是 非常喜歡這次的題目,也許也正因如此才會為裝置 發展的困境感到挫敗吧。





一段限定的時間,與一組不限定的肢體。


記得在入學前曾經很害怕這堂課,畫不好、畫不完,擔心自己會和他 人拉開懸殊的差距。於是一直帶著緊張的心情直到設計繪畫的第一堂 課。一開始的確有點慌亂,太多的未知爆炸一樣的在第一週擠進腦海 裡。但後來也慢慢接受了,開始享受每個星期三的速寫課,認真的感 悟當下的情緒,模特的線條,開始自在的描繪律動。久違的回到起初 剛開始學習畫畫的時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