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尺寸: 200x152cm 媒材: 複合媒材
以觀察自己出發,透過不同的媒材、筆觸取描繪出自己的感受 伴隨著情緒的變化影響我的用色、施展的面積、複雜的線條
During 7 consecutive days, make 5 images/ drawings or objects per day, resulting in 35 images/drawingsor objects that describe my extra-ordinary week. use all materials, but no computers & photography. make these images at fixed times: each day at specific times - or not. I depict actual and factual happenings, but I could also merge fantasy and reality, or abandon reality altogether. So, will it be fact or fiction? These 35 images/drawings or objects tell my story.
制式化的體制當中,開始失去自己的想像力, 在繪畫上對自己有限制,嘗試跳脫框架,
不侷限線條的變化,嘗試各種媒材, 施展也不再拘泥於紙張、畫布上。
最終的樣貌呈現保留了,創作中累績的不確定性遊疑的筆觸,反覆施展的痕跡,
在這些痕跡當中對應了一些我的一些生活中的大小情緒、感受、所見 涵括不同面貌的我,以這畫面去重新檢視、探索自己,發現新的樣貌,
也重拾就快消失的部分,像是童貞的一面。
尺寸: 200x152cm 媒材: 壓克力、水彩紙
凝視自己的眼光,嘗試拋棄那些不必要的外在視線
凌亂劈岔的線條,灰暗的色調顯得眼神多了一絲冰冷,帶著負面情緒, 而另一邊有別於參雜著情緒在創作,更多的是經由安排,在線條的方向性、 色彩鮮明、排線的重疊,看似一張臉但同時富含了兩著情緒在當中,在繪畫的過程中,
一筆筆的理出自己的思緒。
媒材: 布料 擷取半句西方俚語,字面上的意思就是找到就是你的,
這句話多半小孩子才會說出,很任性、不負責任, 看到甚麼就將其占為己有,這種孩子氣、幼稚的態度,
將走廊這個我溪歡的空間佔為己有。
顏色鮮豔對比強烈吸睛的玩具多半是吸引小孩的,
在配色上的安排,我希望達到這樣的效果,
在多次的配色嘗試之後,我最終決定選用左頁的圖。
原本是以採平面的方式拍攝
因畫面的整體效果,微調了字體
編排上的變化,但最後為了符合理念
我並沒有採用這張。
從平面轉移到立體空間最困難的問題
在把每個字母掛上去,
由於重量的關係沒辦法用黏貼的方式,
在這一步困擾了我很久解決了固定的問題,
又發現牆面的空間不足以容下所有的字母,
最後把字擠壓從平面變成立方體的空間,
營造出了不同的效果。
在這次專題,我接觸了以往完全沒接觸過的媒材, 從文字的字體編排、草稿繪製再到開始製作這之中, 我嘗試學習了紡車機,這對我來說是項新挑戰。
在這次專題當中,除了接觸自己以往沒有接觸過的媒材 在主題(文字)上的選擇到字體擺放、編排 我學習到怎樣的文字排版是靈活的,拍攝的手法, 空間的運用如何達到最貼近自己最初想傳達的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