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節輪轉
指導老師︓曲家瑞、郭柏萱、李其修大一創作基礎作品集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d3f82dad750bbac6800dad1308914986.jpeg)
DEPARTMENT OF COMMUNICATIONS DESIGN SHIH CHIEN UNIVERSITY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0ee37280a0a96545c09989f777c2c732.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63afd89d4074886240a95aee95dc46f3.jpeg)
負責任是什麼?
那是現在的我想學會的。
上大學不是件容易的事。
我是成年人,我必須對自己的決定負責。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d1fbf327e42ae3fb51b886d64485dbdc.jpeg)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沒有任何方向而感到迷惘 沒有規定,毫無限制的。
這讓我產生太多疑惑。
我開始不確定設計本身的定義。
設計紙箱?
紙板類型沒有規定嗎?
所謂的設計是要設計什麼?
紙箱是用來做什麼的?
收納?要裝飾嗎?
沒有一定的主題,這代表我們要為自己紙箱找到自己的主題?
設計空間?
紙箱本身不就是空間?
人不就處在空間裡了?
在空間中創造空間?
水裡有空間嗎?
空間到底是什麼?
那是怎麼定義的?
這太過複雜,我不太懂。
越是思考就越是不明白。
老師想要什麼?
怎麼樣都得不到答案一樣。
那還不如照著直覺去面對現在的情況。
回到根本,再去思考。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0a19e55e1bc9ddc4120117c173486154.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57f8176143b4ac720f9b83b7e03b1737.jpeg)
回到根本就像是回到家庭的感覺一樣。 就像手足間最基本的親情。
想著想著,思緒跟著回憶走了。 記憶中的姐姐,活潑開朗。 喜歡大方的表演。
那是我所沒有的勇氣。 是我嚮往的樣子
我喜歡她在別人前面彈鋼琴自信的模樣。
我從來沒有說出口過。
但我自己知道我多崇拜她。
就算是我現在喜歡的興趣,
也是因為她在我面前提筆描繪才擁有的。
所以我以她為主題,做了個有鋼琴外表的紙箱。
對我而言,她在我的人生中是非常重要的存在。
是親人、是榜樣,是我一直以來效仿的對象。
也是我想感恩的人。
謝謝她讓我找到我喜歡的事物。
讓我走上創作這條路。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43b9910b04bafb5d8d7e004d045c3b9a.jpeg)
此時正是接納自己過去與現在的時機 靜下來
別害怕發表自我
好好在創作這條路走下去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e0009d084b0fb84a9b9e550f29f27de3.jpeg)
延伸
空間是什麼?
物理空間通常是用三個線性維度來構想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3d7e7f502bf40db2c8fccd7e06edcedc.jpeg)
這是維基百科的空間
我的空間是延伸向外的世界 穿過走道和大廳
飛往天空
潛入海裡
那才屬於我的空間 自由且張狂的
延伸/心白卡、廣告顏料、玻璃紙/150*150*50cm/2022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932b7da376b2e7de818b6b9bee52b87f.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63ecf98f6bb45f2d292ee8f24c25d00c.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76524665da0766dade2c9d180e324f3e.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007e92ee18f42cbeb0303efc3cb76ecc.jpeg)
一次次的切割。 賦予作品的意義。
彩色的玻璃紙在燈光之下是鮮豔的。 色彩代表空間的不同。
誰說空間只能用實體的牆面隔開?
光照之下,顏色區塊也能是空間。
別只顧慮紙箱了。
看看光影吧。
那也是組成世界的關鍵。
有天下課時,坐車回家的時候,偶然看見天上像肋骨般的雲朵。
那時只是覺得美麗,於是請朋友給了我照片。
毫無預想過這會成為我作品相連的靈感。
攝影師:蕭鈺玲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efc0b3cc3837182e5925dc0c6fd9d03b.jpeg)
心靈自白是什麼?
我該表達什麼?
這和空間有關係嗎?
我面臨到很困難的問題。
不光是不懂專題的涵義。
平面創作。
我沒有學過畫畫。
我只懂得在電子螢幕上塗塗改改。
提起真實的畫筆讓我有種不安全的感覺。
我不敢下筆。
所幸,創作沒有規定媒材。
我能用自己習慣的方式去表現主體。
那我所需要想的就剩下我要表達什麼。
延伸上個專題,空間與身體的關係。
人和空間是不是兩者並存?
畢竟空間沒有人,就沒有定義存在。
人沒有空間,則無法存在。
身體中的臟器也是空間。
我們消融於空間中,就像一粒塵埃。
魚和水也是這樣吧。 鳥與天空也是。
那幻想是不是也是空間?
屬於人的空間,只存在在腦內的範圍。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8d2551a4505be5ca6f9670008831cb96.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8df750f01be03095d58efed1a185a524.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874b3af3ad2bbe7fca8e10673a52c02c.jpeg)
嘗試,嘗試,不斷的嘗試。
在自我的領域中,在擅長的範圍內做出自己的理念。
即使成果不盡自己的理想,那也會化作養分留存成一種獨有的經驗。
回到過往,尋找那份對繪畫的熱愛。
從記錄中望向比現今更加稚嫩的自己。 是純粹的為夢想努力。
就像音樂家譜出一份美麗的旋律。 也如舞蹈家編出一連串的舞步。
一切都是為了追求對未來的一份熱愛。
現在正是該拉自己一把的時機。
踏出舒適圈,看到更多的可能性。
從電繪走向手繪。
試著拼貼重組過去的作品在新的創作之上。
打破自我對於顏色的刻板印象。
做出從未選擇過的決定。
努力到最後一刻。
直到發表前,拼命的去重新認知這幅圖畫的意義。
它想表達什麼?
是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嗎?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3e68d11fbbc46a2be06361604cb15fd6.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0824eec2740c2effe26855eee6b19331.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d31914ce27b71a8e8bcfba50753aed15.jpeg)
融
身體與空間互相依存。
不光如此,任何形式的彼此都是幻化的。
誰說這一切是現實? 腦裡的思想也是空間。
既然是這樣,就別被不合常理給侷限住。
樹就得是那樣嗎? 天空不能有島嗎?
肉能變成雲。
海能化作山。 腿是青色的大地。
身體則像是個家。
這個只存在意識裡的天地不需要所謂的事實。 它就是一個屬於我的原創。
帶著色彩,發著彩光的幻想。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08bffa5a1b5f24c849f3e38dd1948c38.jpeg)
是人的器官。 是山海的房間。 是某人的家。
有賞月的屋頂。 有書房和窗戶。 有階梯和畫室。
是我一個人獨處時需要的理想空間。 不需要其他人存在。 沉浸於自己的思緒當中。
我不要任何人打斷我與自己的時間。 那是段任何情況都不能取代的寧靜。
除了消化自我之外,那能夠平靜情緒。
理論會建立起來,故事會連接在一起。
獨處比任何社交時間都更能確定有關於自己的想法。
所以它在生命之中不可或缺。
局部/融/紙、電繪、代針筆、麥克筆、廣告顏料/175*175cm /2022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4623c4d0ca7ad3bcdac55b9a5908cb9b.jpeg)
上臺需要勇氣。
你得把夢想講出來。
你必須說出在腦海裡轉過無數遍的, 只屬於自己的理論。
那不丟臉,所以不該畏懼。
對自己自信點,你是好的。
多少次,我對自己說著不要緊張。 越是害怕,你的理想就離你越遠。
沒完成的圖有什麼關係?
不夠完美的講解有什麼影響?
一片混亂裡,你曾經有底氣得成為第三個上場者就足夠。
故事已經傳達出去了。 你只需要等待讀者的回應就好。
耐心很重要。
你要讓時間流過,給讀者機會去喜歡自己。 價值就是像這樣創造出來的。
不管幾次,緊抓所有機會去表達作品。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3b68b6f02eeb573bcd8831d1a4407900.jpeg)
我生在普通的家庭,父母讀商科的。
將專題與家庭結合。
我沒什麼特別的故事可以說。
但是普通哪裡不好了?
就是因為普通,日常裡才會有驚喜吧?
我不需要特別的家庭,我不用獨特的故事。
一般的家庭就足以創作出一個好的作品。
媽媽是會計。她是建設公司的會計。
藉由這方面發想,不用被職業所困住。
建設公司肯定有好的參考點能夠使用。
建築、地磚、地毯。
沒辦法蓋建築沒關係。
地磚太重沒關係。
地毯總行了吧?很輕很方便。
就從這邊出發吧。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7c50ca9017257f54e593ad550cb841fe.jpeg)
澎湖,爸爸的家鄉。 小時候過年常待的地方。
最後一次去是二零二零年的七月二十三號。
爺爺奶奶搬到台北了。 澎湖的家消失了。
很感傷,那是個漂亮又令人懷念的地方。
最後一次去的那幾天正好是花火節的日子。
馬公的彩虹橋能看得很清楚。
天上的煙火又美又炫麗。
當時保存的煙火影片至今都還沒刪掉。
我想把這難能可貴的故事偷偷藏在作品裡。
悄悄訴說對它的思念。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e82d1983bf879e466f9714d2c3676728.jpeg)
地毯要親自挑選。 要符合自己的想法。
地毯要上色很難。
控制顏料的圖形也很難。 畫起來比想像中還慢。
但沒有辦法,
只有扎實的一筆一畫才能讓故事完整。
顏料混合在一起。
配色上考究實景。
一次次的混色。 一遍遍的塗抹。
慢慢拼湊出一張張用色塊組成的景物。 這是我想要的故事。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18728697c59f88f170fe03f489452f04.jpeg)
畫著開始煩躁。 筆刷很難控制。 顏料不夠用。
掌握不了預期的理想,讓我焦急起來。
別浮躁了。 你沒有心情焦慮。
找到讓你進度緩慢的原因 畫的慢就把筆刷換掉。
使用最適合作品的油畫筆去畫。
顏料不夠就去買。
畫不完的話,就連假日也畫。
解決掉現下問題才實在。
抱怨沒有用。
時間就是剩下那麼一點。
接著衝刺,展現最美最好的的樣態。
認真地跟隨那股熱情去描繪場景和人物。
別去分心在其他人事物了。
你的目標只有一個,把這個作品表達好。 什麼都別想,畫就對了。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598b295325c7d49a9c5be19dae194619.jpeg)
修飾與排列作品。
最後一天,關鍵的一天。
把所有的地毯再次檢查一遍。
讓不夠明亮的部分刷上混了白色顏料的底色。
接著嘗試不同的組合。 拼湊出不同的的作品樣子。
原本想過要不要以翻地毯的方式來說故事。
但在嘗試時發現這太耗體力,會影響解說。
所以最後放棄說故事,改成直接在地毯上解說。
一切都解決好了之後,再回想一次對於自己與作品的見解。 這還是自己想要的嗎?
這很重要。
因為只有當自己不迷惘的時候才能夠堅持下去。
才能夠理解自己是不是走在對自己來說正確的軌道上。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bd09e8045d98e6a9471f67c846f1497d.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593824e5f59e814d1a263e2813b805b4.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c922465db37ed2da3d79bf54cfb952e5.jpeg)
原生
故事一直以來都是以人們不知道的方式持續進行。
出生以來,還沒有意識以來。
就像一場戲,直到死亡才會畫下句點的戲。
你可曾想過讓自己擁有一切的起點在哪裡?
是家庭,是父母,是理想。
噓。
這段故事不需要公眾於世。
它可以是你獨有的秘密。
專屬於自己。
帶著你自己的經歷踏上來。
感觸只有你自己能夠理解。
去體驗只關於自己的人生。
什麼都別問。
什麼都別說。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8f2a560c5c760bfedb3ffbd0c8ba699d.jpeg)
是家庭的故事,是謀殺的案件,是現行的人生。
過去曾待過的爸爸的家鄉,澎湖,今後大概不會再去了。 在那裡的最後一天,花火節顯得特別有意義。
因此我為作品而留下。
留下時間,用心的完成它。
讓記憶中的澎湖成為最珍貴的寶物。
從家庭延伸的故事。
懸疑而詭異,帶著奇怪的氛圍。
像是情殺一樣,卻不全然是。 一切撲朔離迷。
起初想試著將作品以錯視的方式展示而出。 卻發現吊地毯不太可行。
地毯不夠硬,會彎曲下垂。
所以作為替代方案,就是以最基本的方式展示。 這方式也好。
能與觀者互動。
在視覺與觸覺上都能有所體驗。
脫下鞋子 ,觸覺從腳底竄上來。
和其他的地毯不同,它們擁有對於家人的情感。 同時帶著對原創的喜愛。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6c82f005bdb1490f63152434b94535fd.jpeg)
一幕幕猶如相片從腦海掠過。
已經不再只是記憶。 是一則則短篇劇情。
短短幾秒鐘內從腦中流淌而過。 沒有過去深刻,卻依然使人感性。
是與家人走過的大街。
是和他們散步的公園。
是他們微笑時瞇起的眼角。
是開心而揚起的唇形。
是快樂的,無形的,自己的成長歷程。 是竄改不了,真實的美好。
局部/原生/40片地毯、壓克力顏料/40*60cm/2022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208d996f1a4fa53781c6093a820fb583.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42781c35a8e48656ce05a78e32f88655.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4c99133467fc316de9acc881299e99ab.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1543a515fd373731d2250d59d7f9a7cb.jpeg)
心靈構成是什麼意思?
是要探索自我嗎?
這和自白有什麼差別?
只有作品形式的不同嗎?
既然如此,為何選擇構成這個名詞?
結構是什麼?
是媒材間的連接嗎?
如果結構很重要。
那是不是應該給觀者看到媒材間的拼接方式?
如果不是,我到底要展現的是什麼?
要怎麼做立體的大作品?
現在的自己什麼都不會。
我能在短短幾天熟悉工具和媒材嗎?
不說熟悉了,想法都沒有,哪裡來的下一步?
這可難倒我了。 對立體毫無概念。
從沒思考過有這麼一天,我得面對這樣的問題。
現在我還不明白這跟自己所訂定的目標有什麼關係。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dd87672bc41b2e1a3e237841226ee229.jpeg)
2022.10.22 筆記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559728b9b2d4cd862a971ceddff1ead1.jpeg)
方案想了很多。
每次與老師探討都會再次體會到我們要做的事情其實並不簡單。
在能力所及之內我們能夠做什麼?我們能夠達成什麼?
鎖螺絲,聽起來很難。
電鑽的使用方式必須認真學習。 否則很容易把鑽尾鑽斷。
切木條。
要先上過實習工廠的教學課程才能進入工廠切木頭。 再來要熟悉其相對應的機器才能進行實作。 不然裁切這事情是有一定危險性的。
這是我一開始想做的。
木框之中,我想釘更多木框在外面和裡頭
利用大小不一的木框去解釋心靈中大大小小的事情。
是成長過程中使我們更加成熟的轉捩點。
但因為實際做出來的尺寸與理想尺寸不相符。
並不符合我的的要求,所以中途停止了。
在停止製作後,我立即開始尋找新媒材。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5b4310aab6497b38b75b778e6d2b0298.jpeg)
再次選擇新材料很麻煩。
你必須先搞清楚媒材間的差別。
也得去思考這些媒材彼此間有關聯嗎?
能夠拼接嗎?
能怎麼擺放?
除此之外是搬運, 你得學習交際,學會怎麼請人幫助你。
因為那不是你一個人能辦到的事。
再來是選擇地點。 擺放作品的位置很重要。
在發表時的光影和環境會影響作品。
必須找到對自己作品有利的位置。 確認好地點,就開始處理媒材。
但在這之前你必須嘗試很多次測試地點。 去設想各種不同的環頸帶來的影響。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bc520c4ca414996141b600591e6eb3ea.jpeg)
將材料處理成想要的樣子需要相當多的時間。
一次次反覆同樣的動作,將釘槍針一一拔出。
手像是燃燒般刺疼得很。
但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木板們得兩兩固定在一起,否則很危險。
一個不小心,倒塌了就可能傷到人。
然而固定後也有問題。
要讓木板先躺著,固定好再搬起來。
搬起來是兩倍的木板重量。
這需要很大的力量,需要別人幫助。
光照會影響行程。
白天會被曬傷。
夜晚又太過黑暗。
做事時機很講究。
氣候也會影響。
明天可能會下雨。
得做好遮雨的準備。
沒有一件事情是簡單的。
都很疲憊。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cb65f1193ee53c4564a5ace5d91859f0.jpeg)
希望的效果得自己做。
將銀色的鐵絲和鐵網染成生鏽的樣子。
泡過藥水的鐵味不好聞。
味道太濃,很容易造成反胃的現象。
但不能因為這問題就汰換材料。
這是自己親自走了幾遍太原路才決定的元素。
再來把鐵網剪成木板的大小,釘上去。 這要很小心,鐵網很扎人。
刮到就是大傷口。
接下來就是去細心的彎曲鐵絲。
將它們圈在鐵網之上。
盡力的去固定它們。
表現出各種出單字。
然而鐵絲的效果不盡理想。
在絨毛中太不明顯了。
得再找方法去凸顯字的存在。
我想到的方法就是再用壓克力顏料刷在絨毛與鐵絲之上。
用純白的顏料改變觸感與視覺。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4820c22d1208c814d99e127e73f971ce.jpeg)
鐵鏽是歷史的痕跡,就像人的過去。
沾滿顏料的鐵絲就如佈滿色彩的回憶。
彎曲的結構就像記憶裡的卡榫。
連接不同階段的自己。
板上的英文字無關乎意義,是直覺,是純粹。
就像童年般。
局部/丘/木板、絨毛、鐵絲、鐵網、釘槍/120*170*5cm/2022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2ba3a1ae8e70d4ac238e0998e4dcc88a.jpeg)
高低起伏。 像人生的高潮迭起。
絨毛與鐵絲。
柔軟與粗糙。
人生哪有順遂的?
記憶裡的教訓會成為鐵絲般的觸感永遠被記住。
珍貴的回憶會如絨毛般舒適而溫馨。
顏色的變化就像經歷。
截然不同的每個今天都與自己同在。
故事尚未寫完。 文字不多。
就像一個人的人生還沒過完一樣。
但停留在面板上文字歷史不會消失。
就算忘記了,它們也存在。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7ac88d8c4523559580b92d00e88715dc.jpeg)
第幾次上場了? 腦子依舊是空白的。
努力擠出幾個關於作品的資訊讓外審委員知道。
一切就如作品一樣,就像未譜完的樂曲。 文字的編輯尚未結束。
關於這個作品的理念還如藤蔓般向外延伸。
言語已經無法將所有東西帶給觀者。 我決定再次用觸覺替代口舌去表達。
讓他們知道故事並沒有就這樣結束。
局部/丘/木板、絨毛、鐵絲、鐵網、釘槍/120*170*5cm/2022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18c7fcd84a04eddec1328c53ee89d72e.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bf628878a84184a796944e43c20c2562.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3c79a3475a56331a8e4fe37c03ce3da2.jpeg)
媽媽說:
「想要繼續學下去的話,就好好的把它讀完吧。」
「就算成績不怎麼樣也沒關係,你努力過就好。」
「要是真的讀的不舒服,離開這個地方也沒關係。」
「夢想未必得在特定的地方才能實現。」
爸爸說:
「努力了,老師不會沒看到。」
「記得吃飯和休息時間不要弄得太晚。」
「畢竟完成作品的前提是身體要健康。」
「撐過去就是你的了。」
姐姐說:
「事情不會那麼順遂,但沒事的。」
「遇到問題,面對就好,問題總會解決。」
「等妳結束了這次專題,我們可以去看一些表演。」
「加油。」
表哥說:
「有不會的可以問我,我可以跟你一起想。」
「有時候就是得天馬行空,作品才會有趣。」
「美感是天生的,但設計感可以靠後天磨。」
「在實踐裡面很操,出了社會就是簡單模式。」
諮商師說:
「當你選擇了A選項,也代表你放棄了B選項。」
「你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在作業和放鬆間取得平衡很重要。」
「分配時間,讓自己能夠做自己想做的。」
分享自己的想法很可怕。 做著不習慣的事情很緊張。
深怕自己不會被接納,但又如何?
你為自己選擇這個科系,你就不該去逃避。
你得學習平衡你人生的時間。 學習不會的事物。
還要記得你是為了自己而加把勁。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484025fc20fc84ff922a9c8d287d0c9c.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85df6d8ab124a60f41ca7779d54ebb1c.jpeg)
心靈展演是表演嗎?
光影劇場是皮影戲嗎?
一定得三分鐘的表演?
物件究竟得多大才行?
媒材只要是紙板就行嗎?
黑白之間有任何差別嗎?
要什麼樣的光才好?
什麼是柔和卻又夠亮的燈?
這要從何找起?
手電筒之外還有什麼適合的燈?
對這方面沒有專業的知識實在很難短時間搞定。
我不會用筆刀。
能用美工刀代替嗎?
簍空卻同平面的表現手法怎麼做到的?
怎麼讓表演時的物體變化成另一種樣態?
好多疑問。
這其實很需要技巧和巧思吧?
我有多大的能耐去挑戰它?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70fd03fd63d533695043854c266d3dce.jpeg)
一個車內向外而望的視角。
控制不住的方向,與渴望掌控方向的駕駛。
在迷失方向的途中,張狂的幻影打碎現實。
像是避風港,像是故事。
不用擔心自己本擔心的事。
不用處理手頭上的緊事。
愜意的享受在不用顧慮一切的世界裡。
但終歸得回到現實。
就像故事開頭。
故事結尾,人們依然活在「這裡」。
駕駛仍然開著車沒有停止。
劇情依舊沒有結束。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440f6046ac01996f299fb6438efe439f.jpeg)
割紙沒有想像中簡單。
為了讓作品有一定的支撐力,紙板得挑的夠厚。
更不用說透明片了。 塑膠更難控制方向。
割起來會讓手指很痛。 久而久之,指腹會長出繭來。
不只如此,製作是需要很多時間的。
有時需要畫圓的工具來輔助。
有時需要將弄壞的物件用黏著劑修補。
有時比起美工刀,剪刀更有效率一點。
做完物件後得做關節。
就像是收尾一樣的動作。
需要打洞和兩腳釘。
簡單的結束物件。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032940fb48bd088e5e734dcc40c5c51b.jpeg)
為了不讓作品有毛邊,切割需要夠用力才行。
這也導致切割墊上滿是刀痕。
那是無數次物件不符合理想而重新製作的歷史。 是嘗試用不一樣的角度詮釋作品的痕跡。
一條一條交錯在一起的線讓切割也有點困難。 劃過墊子的感覺凹凸不平。
會因為其他刀痕而被影響。
但我始終沒有換過切割墊。
因為我想知道專題結束後,這刻滿故事的墊子會是什麼樣子。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80bf217b6f271193648932e49e73b57e.jpeg)
挑選合適的竿子給作品。
這是為了讓現場表演更加完美。
讓作品呈現乾淨的樣子。
除非是刻意讓表演者的手露出來。
讓紙板與竿子相黏得作一些程序。
首先紙板與竿子間必須用塑膠片隔開。
這是以防竿子脫落時不傷到紙板本身。
相黏的方式一定要用熱溶膠,否則會容易掉落。
熱熔膠的外圍要黏一層層厚厚的膠帶。
為了表演時更加穩固。
除此之外,還得自己準備表演時用的燈具和玻璃紙。
工作燈,便於握在手上。
燈泡可以自己挑選。
各方面來說都挺不錯的。
手電筒,在某些氣氛中用上非常合適。
而且燈小,用玻璃紙時不用擔心沒有遮到的問題。
一切就緒就開始一邊繼續製作,一邊測試燈光的感覺。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0792a31f6b74c01b2e0e7b09500eb76d.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02d34822aaa748c2c9908b93a5c89633.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cc4f68407e2c00b0559732d38f0d7746.jpeg)
由小至大。
讓同個人由小變得越來越大。
就像車子向前時看到的景象。
景物由遠而近。
進入我們的視野,與我們越來越接近。
看似相同,卻是不一樣的人物。
髮流與動作都是重新編排過的。
是故意的,是連續動作,是不同的她。
再來是大臉。
似乎跟前景無關,卻佔著重大的部分。
沒有竿子,用真實的手捧著。
讓它顯得重要。
這正是我要的。
與人物相比,臉大了許多。
就是因為有對比才能讓彼此更為重要。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b5b621c1b513b1e1538a1a08a81de5bd.jpeg)
與前者們相比,它很突兀。
有著其他物件沒有的關節。
就像外來者,打碎了乘車之人的現實。
帶領視覺到達只有自己與大臉的畫面。
他們多了點互動。
手掌撫摸上大臉。
不像駕駛獨自一人在荒唐的虛線上開車。
像幻覺,像夢境,像故事。
沒頭沒尾,自我地演出一場戲。
隨後又囂張地獨自消失。
它是一個狂望自大的存在。
穿插在非真實的世界。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0731159d77cf6f33d60cd0dc23796744.jpeg)
主體。
毫無疑問的,車身肯定是主體之一。 大半的劇情是有它的。
以緩慢的圓光慢慢介紹車子。 就如為人們而放緩了腳步。
一步一步帶著觀者去看仔細車子的所有。
當燈光全開時,駕駛豪邁的轉著方向盤。 與前方的燈光帶著不同的氛圍。
不管駕駛座的那雙手多麼的渴望改變車子的方向。 似乎沒有任何事物理會他。
隨著一成不變虛線消失,似乎一切都不同了。
車子被人物往下壓,隨之退場。
車身看似只是個背景,卻是分離現實和故事的關鍵點。
一條不起眼卻重要的虛線。一個迫切想改變方向的駕駛者。 像人無法掌控自我渴望的事情,即使那是迫切的渴望。 局部/幻/牛奶板、玻璃紙、透明片、美工刀、兩腳釘、打洞器/180*70 cm/2022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40759709da37887b9634a6bbf2cbafbe.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333b404a7b251669d6d66a56f3f34121.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3000b26b46ccddd48bd9af87c38cd111.jpeg)
除了作品寓意。
這個專題看中團隊合作。
一場演出無法由創作者獨自完成。
你必須學會引導別人。
你要知道怎麼闡述你自己的故事。
告訴他們什麼時間點要做什麼改變。
燈光該怎麼移動。
光圈大小要在什麼地點縮放。
大燈什麼時候開。
玻璃紙什麼時後換。
馬路在什麼時間點向下出現。
人物進場的順序是什麼。
消失又是怎麼樣的。
物件間要怎麼樣的互動。
在這個時刻,你要成為引導者去告訴你的同伴們怎麼做。
不能讓他們乾等,因為雙方都會著急。
所以自己必須先想透徹才行。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9344e0c33c4e8ff21661974221e5f35f.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1e5dfe5af5cfe6c47646ef5108142fa5.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1cee43e112d268d601d2906df38b206e.jpeg)
成為引導者之外,你也得成為別人的助力。
就像別人幫助你。
你也要幫助別人。
去讀懂對方的故事。
去學習自己要幫助的部分。
配合時間演練,每個人分配的時間都一樣。
好好的讓所有演出都順利過去。
努力去使所有表演都被盡力詮釋。
讓專題完美落幕。
這個時候,比任何時間都更是個團隊。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82061b4b9126f372b760b4de254b9b24.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bd435aa2ae1b6b14e25c4631bc782f2b.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bc85561484618053c8bc365802240b7c.jpeg)
引導他人之虞,創作者必須去幕前確認效果。
什麼是需要的?
什麼是想要的?
這個當下,這樣合適嗎?
哪裡要做微調。
畫面會太空嗎?
怎麼搭配物件更好?
確認好後再與後方支援你的朋友們溝通。
讓他們知道怎麼做更好。
一次次的修改,慢慢推進自己的作品。
去試圖把最好的畫面展現出來。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193ee678e4476891ac88c4481ef507d9.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0061461183e0dbfed516d50af7cf9ba4.jpeg)
場地佈置、演出順序、動線安排和人員分 布都必須固定好。
因為是首次嘗試雙螢幕,為此我們所有的 流程都是精心安排過的。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fb1120e9a796cfcacffa57473ebd8276.jpeg)
多重曝光
這是光影劇場的夥伴們共同決定的名稱。
因為雙螢幕的展演,讓我們想到了這個詞彙。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5b1dfba2f1f699e01c9dfd5359b9cdf3.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4914ab81fe474b4452944f02e0f54f19.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20ac9bc0d5c827f427a51087d41336be.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4914ab81fe474b4452944f02e0f54f19.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e9986a5c59f4afad0466b215e8933066.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4914ab81fe474b4452944f02e0f54f19.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2d043ba676d38f7911cd4d7eff1b823c.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4914ab81fe474b4452944f02e0f54f19.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178cabd9b0dea8558b9a2c746f2c8d50.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4914ab81fe474b4452944f02e0f54f19.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6af9f8451b31dd55b9d151154ad2a01a.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4914ab81fe474b4452944f02e0f54f19.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71bcdcdf55f280d05a1d21ffca5a6ef6.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f5f5cc668f5cf99fa000ad0a478f77f0.jpeg)
國際議題,連結世界的一條線。
那是人與人之間所產生的故事,
再由故事中延伸出可探討的問題。
由小而大。
那些故事可能不為人知,卻同時存在許久。
也可能大到全球可知,卻在幾個清晨之後沉沒於海。
是一件件充滿情感的問題,
或許是絕望,或許是悲傷,或許是鬱悶,
一絲絲的糾纏,最後形成莫大的情緒,最終潰堤而出。 成為一個議題。
發想,創作的必要過程。
那必須充滿誠意,毫無謊言的面對自己。
你想要什麼?
你要表達什麼?
從生活周遭觀察。
是朋友,是家人,是自身所遇到的困難。
我的家人曾遇上工作上的問題, 他與客戶間產生一種不平衡的關係。 是關於雙方聯繫的時間、頻率與態度的問題。
在那次看到家人不穩定的狀況, 我開始思考,工作上,人們受到了多少心靈保障? 究竟是誰能保護或保證雙方心理上的權益?
於是我開始想要創作關於這方面議題的海報。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f26355ff7033ca49aa077b02a1cbef13.jpeg)
關於人物,客戶與員工間需要區別嗎? 需要分顏色嗎?
重要的究竟是這段關係的不平衡, 還是雙方的身分關係?
所以我嘗試讓兩個人之間的關係變得模糊。
究竟是誰影響了誰並不重要,
戴上頭套,誰是誰,誰被針對也更加朦朧。(a.)
再來就是構圖部分,
怎麼讓別人知道這是雙向不平衡的關係呢?
彼此的傷害該怎麼凸顯更好?(b.)
背後的刀槍需要顏色嗎?
黑白是否讓刀槍的存在感消失?(c.)
要怎麼讓主角更明顯?
在很多次的嘗試,
從用兩張海報來訴說一件事情到變成一張海報來表達。 從黑白的背景改成飽和的橘色。(d.)
讓傷害彼此的武器更鮮明。
讓地板破了個大洞,讓海報標題像融化般流下。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6e490689f796b42b53527f49daf1e76a.jpeg)
該怎麼表達,
該怎麼適時地凸顯細節真的好難。
我不確定怎麼樣的傳達是對的, 也不知道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有沒有道理, 在迷茫的時候我總會自己這樣想。
在發表和看別人發表時我都會這樣想。
偶爾懷疑自己真的有能力承擔和思考設計相關的事情嗎?
這個世界比我厲害的人太多了,我用什麼跟他們比?
在這個時間點,在這個地方,看到太多優秀的作品了。
說來說去都總結在自己的自卑感, 但還不是想做?
還不是不甘心?
跟太多人較真太累了。
有目標就做,別管其他人了,走好你自己的路就好。
好好的正是自己的目標就好。
只要當下不後悔就行了。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2a22eee954f7c2c1bb503a0f953544c5.jpeg)
安樂死。
對於人權,我們總會去追求。
那對於動物的尊重,我們是否真的實行了?
就算友愛護動物的人士,即使有人去維護權益, 始終還是會有對於其他物種的不平等存在。
我想表達,關於動物,
關於牠們該擁有的生存權。
我們真的有權利去干涉嗎?
我們是否應該改變我們現在的思想?
去真正的尊重動物,不去區分動物與我們的階級。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29af1e3ad697af389dd12692659ddf3a.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ac72bb5568c58d12fe00ad6c358ee895.jpeg)
童工,人口買賣。
這依然在發生,
即使那是在新聞上看到的,
即使那與我們之間的距離很遙遠。
我們是否應該關心?
這牽連著的是社會嗎?
以個人連接到群體,最終與社會合為一體。
至少,讓更多的人知道這件事情依然在發生。
那些血淚是真實的。
是不該忽略的事實。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8a040111fd93e85ca748faf0171dcccd.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3a582e78f6816c5249439f2345116125.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0088435d7c717b859729b63f422960ba.jpeg)
跨性別,時代正在爭取著權利。 剛好就在當時有聽到關於這類的講座。
在腦海裡,我記得這個議題, 於是我做了這個海報。
用它本身就存在的配色, 用它固有的標記, 讓它再次提醒所有人它的存在。
在當時,看到跨性別, 我就很喜歡它的顏色, 讓我感到的是柔和的力量, 卻同時堅韌的抵抗舊式思想的反對。
感覺很特別,我很喜歡。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078246860dc2652cfa28012a8bf5c9c7.jpeg)
關於設計與轉化,這是海報的一大難題。
在探討和省思自己的作品時, 去吸收別人的視覺傳達是一個關鍵點。
或許就是這張圖會啟發你,
或許就是這本書的這句話會讓你有靈感, 或許是一個提點壤你有更豐富的內涵。
在很多次排列拼貼後,
在互相的評點海報後。
讓自己能夠大幅進步, 讓自己能夠轉化成功。
不要去貶低自己,別去和別人比較,好好做好就好。 成果是另一回事,過程很重要。
不要忘記自己曾經的努力, 不要讓結果覆蓋在經歷上。
經驗才是能夠幫助你的力量。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f13f31307a1726d3b25e0696ef37bda3.jpeg)
刀槍是否可以和人融合? 人形比例有這麼重要嗎?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fff0d9cb32cd5b54c31c5c02cdef58f8.jpeg)
很多次,很多次評點之後, 去省思,去理性思考。
放掉自己固有的印象,改變一些方法。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89c05206e6373041a918e35047e825a1.jpeg)
於是我開始將重點留下, 嘗試把不必要的元素去除。
一次次的重來, 從人形放大重點到手部。
這種作法也更能影射到關於心理層面的關係。
不再是工作上,親情和友情也相對適合。
讓針對性降低, 讓海報更有轉化性。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d5f8761e41c964a3c157e61ecea4a48c.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16277403db92283378feaf8e04fed774.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488746b9c5b47bf80b3dc2e406097b45.jpeg)
情緒勒索,其實總感覺常常看見或聽見。 我的朋友與他的家人。 又或是我自身。
它可以是玩笑話被說出口, 亦可以是認真,並具有心理傷害的。
如果那是認真的,聽著那些話著實難受。 我曾經因為那樣呼吸不過來。
只是想起,心裡頭的疙瘩就會再次出現。
即使那是好幾年前的事, 即使我現今看起來似乎毫無問題。
歷史是會留下痕跡的。 不會有人會想再次經歷。
時至今日,我身邊依然有人受到這樣的勒索。
所以我很想告訴別人這有多不舒服, 感情上的尊重和體貼是多麼重要。
彼此間正確的建立關係在平常來看, 大多人不會去特別注意, 但那很重要,是必須留意的細節。
這就是我希望別人看到的議題,從身邊的人延伸出去。 再回過頭,從自身發想。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a095522b4be01360e90bc71e50ebae19.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867f2521c679e71a26b1d0c4781af72e.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cafe386b52ec9b09e0cf5f56ab645ea2.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8f8814187059e89e29f65d440147d892.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dad6b36c6fd7e750096fa26b8e88ea9a.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afc887ed78e4754c31ea04d30624a5e8.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0e9e7b8e8da94bd4a977023b76bb813f.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c5c2bd0b6b305897c456f0457970235f.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94cdbb849000e4e4b03b7893f2417a8e.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5d0e7408f6c7d0c9a76a26dacd9d2dd5.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325d3b5eb9762b6f7d1651d0693445b0.jpeg)
我從來沒想過自己會接觸焊接。
更沒去思考過我會接觸光電類的作品。
要說難嗎?
在一開始學的時候,焊錫要對準鐵片真的很難。
鐵片很小,失敗很多次。
有時候錫黏不上去,銅線無法固定也讓我很苦惱。
有時候焊槍加熱太快出現燒焦味也讓我很焦慮。
就是很怕自己哪裡做錯了,工具會不會壞掉。
回過頭去看當時自己學習的心情。
其實挺愉快的,好像比別人,比外系的朋友多會了些東西。
那時候跑了很多趟光華商場, 因為對於這方面一竅不通,材料缺東缺西, 要不就是對於燈光想嘗試更多。
實驗是好玩的,但總覺得還沒遇到我真正想要的。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29a16cab7b828d39a95a218eeaf82f9a.jpeg)
嘗試,我曾嘗試過焊接種不同感應器的零件。
有聲控的。
有輪流閃爍燈光的。
其實這筆焊接軟燈條更難,
電晶體類的電子零件在焊接時很容易導熱而壞掉。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075de70432e8b5f4454eff1c830f8cef.jpeg)
到頭來可能做完後才發現自己白做工。
什麼成果都沒見到。
只要有一個零件壞掉,電路板就會不通,燈光就會失靈。 做了很多個,最後只剩兩個可以發亮。
說實話,很失落,很慌張。
但同時這都會成為自己的經驗。
以後知道買這種零件該注意什麼, 要迴避什麼情況。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1c02e7b2c5167dcb0c9f1719ef13bbac.jpeg)
嘗試過燈光後,我開始尋找其他媒材。
關於支撐或包住燈光的材料, 關於讓燈光升降的馬達。
很頭疼,因為自己的手作能力並不厲害。
該怎麼把它們做好真的很讓我苦惱。
我突然發現,我似乎在擋著什麼。
好像掙扎了很久,在一無所知的道路上, 徬徨,抗拒著什麼。
好像自己並不願意接受現在面臨一切的情況。
不想面對關於這個專題的任何東西。
是在害怕嗎? 我其實不知道。
滿腦子都思考著我來這裡的原因是什麼, 希望自己給出個讓我滿意的答案, 讓我有理由把這一切做好,不逃避它。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5f48c8c6f264857b7c0f063c00a9fd02.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2bba4c21b7e9496f367a1b4a19321f0a.jpeg)
研究靈光載體的這段時間,我住在外婆家。
因為家人全都確診了,我來到了些許時間沒去過的那個地方。
一切都一成不變,仍是那個令人懷念的地方。
我注意到外頭陽台成堆的雨傘, 我似乎找到了自己想使用的媒材。
從傘骨到傘布,思考著怎麼做。
最後甚至請教了同學馬達的種類, 開始學習寫程式。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39543a9427c41aca50712e5e90dc974e.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57280595b1479fdbc5ea0bd3a4c3179c.jpeg)
重來 重來 重來。 再焊接上不斷重複同個動作。
失敗 失敗 失敗。
焊不上去。
花了大把時間去做的事情一直白廢掉。
最後只能把銅線纏在鐵片上貼住, 不穩固,卻是當下讓我想到的唯一辦法。
桌上很凌亂。
一個接著一個,把所有燈都連接好, 想盡快結束這個重複的動作。
想逃離迴圈,
想離開這裡。
好想逃避任何在眼前的事情。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89bbe3fb17b8ea34b279c7b43aa2946c.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de891139aabf5e791e2bec9bf6412b02.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aa8c8e62e446ca01997ded2f706e2b48.jpeg)
眼看時間就快到了, 我卻想不到在有限的線段距離裡, 我該怎麼讓光支撐於天花板上。
我跑去找家人求救, 希望自己可以得到一點答案。
家人提供了家裡不要的木頭給我。
聽從建議,讓馬達和Arduino板不被看到。
感覺一切都比較好之後, 出問題了。
馬達升降,釣魚線不夠重,在收線回去時會出問題。 但當初選擇釣魚線就是看中它的透明特點。
那是總評的早晨。 時間很緊迫。
最終我沒有去換掉它,而是嘗試加固它。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48f37d0db230e5e0f8c9d1c50655d082.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150e5d1078a3192f0ee43be4b92a77e2.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bf7592d81fe5a60d685473ee9f24da47.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85dfa43b70f6881b4a717c96207c3d02.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61962911bd88cb7a1016161e0d941713.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d602f78cdc40f8a25df6fa438d79220d.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669128e42e12c9f719d58062facd7720.jpeg)
坦白說我很興奮。
我一直很想做關於自己的動畫。 我想把自己的原創角色做出來, 我想把自己想的故事告訴別人。
這也是我為什麼來到這裡學習, 因為有這個夢想,我才這麼緊抓這個科系。
做動畫累嗎?
對我來說肯定累, 所以分天做很重要,堅持也是。 沒有堅持,什麼都不會得到, 雖然這對其他事情是一樣的道理。
但在動畫上,這分量對我來說更重了。
既然高中時這麼篤定來到這裡的決定。
就要堅持總有一天要告訴別人我的故事。
我還記得那天是禮拜五,
我拿起平板畫著自己曾經的作品 那個角色,那個在我決定這個志向的同時, 做出來的角色。
我畫得很開心,
很多人說將自己的原創展現出去是很羞恥的, 但我不覺得,因為你不去展現,又有誰會喜歡他們? 對吧?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c074738a98fcfeb309f0fb16fad23949.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1ca4948187643baad99964e978fc4ba0.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bccdc09ca7955286de53c302f8727c02.jpeg)
在很多時候,當我覺得自己無所適從時, 我會去回憶自己的目標是什麼。
再去想自己應不應該聽聽別人的建議。
什麼是在自己徬徨時能成為自己的一盞明燈。
我曾讀過一句話,讓我覺得得到了什麼, "今天的我仍呼吸著,這才是最重要的事。" 在無助的洪流哩,這成為當下的自己最溫暖的明火。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a271d1a32857badca9c159b9a1b379bc.jpeg)
在很多時候,當我覺得自己無所適從時, 我會去回憶自己的目標是什麼。 再去想自己應不應該聽聽別人的建議。
什麼是在自己徬徨時能成為自己的一盞明燈。
我曾讀過一句話,讓我覺得得到了什麼, "今天的我仍呼吸著,這才是最重要的事。"
在無助的洪流哩,這成為當下的自己最溫暖的明火。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41b64a129219466052a50aed00baa62b.jpeg)
角色設計,包含性格和背景故事。
原本我只想做一個角色,用一分半敘述他的故事。
但這要突現他的性格很難,
於是我開始思考,關於他原本的故事裡,誰能與他相處?
誰可以與他對比性格?
慢慢地,我在相簿中尋找。
我找到了與他世界觀相同的角色。
曾經我設定他們是竹馬,
所以我嘗試去做關於他們小時候的故事。
是他們的相遇,是關於下雨的故事。
是溫柔卻開朗的情節。
是他們的回憶。
也是我曾譜出的小事件。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2f5d2576e6253864ff61b3eca86a507b.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385fbca77dc04dce527311e2adbc4587.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9a0a97cfec056e30c3d690ae4c7a3f44.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a3e6577f03d8ac1c33e5d82ca68c67ea.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aadb08a6433fc516ae9bfaf40ab20323.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e1145ec8e3ae9a2793d14328c51fc67b.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0b7ba71c2f1b133f404043b81c32af17.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515e2c07dec53a6a97ef27201e6d3259.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7cac835aa2fb3f86505ae06abb95d673.jpeg)
經過初評過後,我得到很多建議。
為什麼我得用動畫去做?
動畫正是誇示性,特別的轉場, 還有不可能發生的劇情而成立的。
角色的創立,是不是更應該去思考他的色彩與形象?
於是我放下了那些角色,
從頭來過,什麼是建立起動畫的元素?
什麼是我可以去做到的?
最終,我想到了自己為創作想破頭的樣子。
我在實現夢的路途上,同時燃燒著自己。
努力過頭了,最終可能就融化殆盡, 但這不正是代表自己在前往目標的路上嗎?
這個融化你得心甘情願,你要達到山頂,就得撐過路程。 於是蠟人出生了。
她成為了主角。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62f5391881b5f5586d64671266221852.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e7e97f5bd8069aa9e0fa3ed62b516e4b.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5208a342557901e581784da3a7086ab1.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d9a98feed2f056cb3b6a8756f3a65be8.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f0666d7862f060254599cbc5551e7e74.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0bbfeb963415e7809b00859dc04eb2b9.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e32d835e381f2c9dc87ca27e0ab6a41a.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619240c40b3647469e5d8a2b9faedace.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b18ebb56a39c88561649620e693345de.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6acb07c6efc3e009e9c158d2fffde467.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d3f451c0330ce5645f7ee6d56245f0a7.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ce02b19be5d5f1f3289a9b4313c0722b.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eba7315bb64950d125f214064f779cb4.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6cdf78225fa95d6067702a4674f3d2f2.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6edacaf8c31b5d12ce2d851c96b0f6ea.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9f73e40e7326e53be8bff5609e280bad.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748c02d8de6ab56beae96ea87691fce0.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f72136d19d753f15c32975c633849ee8.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6cd988d1556ecd9552554679e7642b4a.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b6ebf627f031a1c1213df3c94fc39b8f.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4ed6ebbdb944fcc7e721abf28c3e7066.jpeg)
創作基礎。 這跟我想得不太一樣。 但似乎又有些在預期之內。
真的沒想到在短短的時間內,自己的變化會那麼多。
沒想過會從普通的高中生變成學習創作的大學生。
在創作的過程之中,有很多次我想要逃避。
因為壓力,因為疲憊,因為不情願。
但無論如何,總歸是得去面對現況的。
我好像正在學會轉變態度。
去嘗試接受不同的新事物。
去絞盡腦汁尋找創作的要點。
可能還很不成熟,但正在努力邁進。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d19f22ad5e147d6489bd92161a285724.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616d6c6019bfd399fd4d2972416f6bf4.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32e97b83f8eea326f23241e6be411816.jpeg)
設計繪畫比想像中有趣。
我喜歡畫人體。
我喜歡觀察模特兒肌肉的線條。
這是個大場合。
是所有一年級的同學一起畫畫的課。
能看到很多不同風格的作畫。
這讓我有學習的機會。
雖然彎著腰很累。
膝蓋跪著會痛。
但完成一幅圖的成就感能讓我忘卻身體上的疲憊。
在這門課程中,我也嘗試了很多。
因為過去就讀的是普通高中。
再加上沒去畫室學過技巧。
所以各方面來說都是第一次嘗試。
我還記得我第一次拿起炭筆有些手足無措的情況。
畫下去的感覺就像是觸碰到了什麼未知領域一樣。
但現在,我不害怕拿起畫具。
因為現在我知道了,即使不會,嘗試過後也就不會害怕了。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c49b9aa845163adcda14f08308810857.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5b3121e722fb267df0065faeb4d0f60d.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f2cc92f6cdccd62102629a68fec454be.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ef5e25c912dc7a8a5fd9bc8d949a1220.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6702c15cf3b03891aec5eaf8dddb478e.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77fd3c47442a64118407ce606f18f9ad.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43535ae851f27fecfabf359578e06781.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59b34c46ab6ee301fc95f8aae47d8a04.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04af51377c22f7b360f37a765221cbec.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e2a9007e23a3474f18f8bbb372b204c8.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06ec8fe5e442b8a1680b8479159ef559.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7f43719dda67606f4f078807abdae0de.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50ac2695e4da907043f0a660e0fd93ea.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ecb456e7576004a4ffccb753b7d012df.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31fda803e1b23b4299868d9f78f2e6a7.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d06969e3a69e01c878265328d87a5c0a.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3b44338816ce57be99ab63ce9b8c4015.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4cea1dfe19f6e0703b9e4e40cc7003ec.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fe5bc0eb7ad983a471146ec7e0ab68ca.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edeba971d27fafb614929128dd89e90f.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7e0fd88f45147680ad65aeb3f26dbdda.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a74d00b08a0c9827a406916b0d50e628.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c83b8f94ffbae10587c46b48d89896eb.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12d8305ab2a1278d97258ea4e369e6a4.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9adf0a4a4d7dd3ced7ec2d625540ee50.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dbbcde2ef18ec11c9ec8f3776aaf94a9.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ee2025439b71e3255a7cfd74d2250b12.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ec136180c7a08683f385edbb967995dd.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66cd4ada22d7ea83a89866e72ecce9b9.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ea1e1f7f0f7f77a16a675aea3b33ff10.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b0b3f35749308c3f6ccca80d7f77a709.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a9cd04c5fcfb03dcf0337d2c1548df57.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fa104d4022483d5acbfb4dec08d55b09.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97860fec50c6fdc3b8e1c51c7302d8da.jpeg)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c1447b432ab777f820ecca6254f68385.jpeg)
從炎熱的夏天轉到了涼爽秋天。
接著寒冷的冬天來了
時間一滴一點的過去。
季節正在輪轉。
而我在這裡成長。
現在突然間,夏天又來了, 原來過了的是一年,而不是六個月。
原來時間這麼短,原來我們能相處的時間那麼少。
我們會在未來相見嗎?
我不確定。
但我們都會好好的。
在這個忙碌的世界裡,好好度過每一天。
對未來寄望一切。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615044519-39c3e8acf74c7bba7b69e69fa2cdfcd5/v1/4b068d044d0d6b28eaae8e45c2e50308.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