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融中西,慧己育人
免费赠阅 第十八期 No.18 本期出版12页 2016年6月10日 星期五 丙申年 五月初六日
官方微信:英国教育思维 新浪微博:@英国教育周刊
第四届欧洲教育科技峰会特别报道
《英国教育周刊》独家对话欧洲教育科技峰会联合创始人查尔斯·麦金泰尔(Charles Mclntyre) 详 见 2 - 6 版
动态:
盘点:
访谈:
见地:
研究:英女孩对上 大学态度更为积极
让孩子爱不释手 的九款科技玩具
牛剑毕业生打造 英最强私教服务
在全球视角下 审视我们的教育
详见7版
详见8版
详见9版
详见10版
02 专题
2016 年 6 月 10 日 责编:谷阳 美编:余林
“我们仍然处在教育科技的 1.0 时代” 《英国教育周刊》独家对话欧洲教育科技峰会联合创始人查尔斯·麦金泰尔(Charles Mclntyre)
“欧洲教育科技峰会” (EdTechX Europe) 由 IBIS Capital 和 Edxus Group 在 2013 年于伦敦创立,如今已成长为 欧洲乃至全球最受瞩目的教育 科技事件。6 月 15 日起,伦敦 又将迎来第四届欧洲教育科技 峰 会, 而 在 今 秋 11 月, 首 届 “亚洲教育科技峰会”(EdTechX Asia)也将落地新加坡。 自 2013 年 6 月 以 来,“ 欧 洲教育科技峰会”一直致力于 聚集不同国家的教育科技领域 的投资人、创业者和相关行业 人士,从而建设欧洲乃至全世 界 最 大 的 教 育 科 技 会 议 平 台。 其独特的多轨道全天会议的形 式更吸引了一众业内领先的基 金,高等教育机构,及政策制 定者前来参与。年度峰会期间, 将不仅有主题讲话、炉边对话、 小组讨论等传统会议模式,现 场还特别给创业者提供创新展 区及项目跟进渠道。 据主办方介绍,今年会有 超过 800 余家参展商来到峰会 上 展 示 他 们 最 近 的 创 新 成 果。 与此同时,还有超过 150 多名 演讲者登台发言,发表他们对 行业趋势的观点和解读,其中 包括来自谷歌教育、英国广播 公司 BBC、帝国理工学院、创新 英国等全球知名的教育企业和 机构高管,不同领域的教育科 技初创企业创始人,还有前美 国教育部官员等资深专家。 此外在历届欧洲教育科技 峰会上,评审团还会根据过去 一 年 中 收 入 增 长、 公 司 规 模、 创新程度和市场影响评选出前 20 名最具创新性和成长最快的 教育科技公司。 据了解,今年的峰会也将 评 选 出 4 类 共 20 个 全 明 星 奖 项,其中包括颁给上一年中创 新、市场影响力和成长速度最 快的初创企业“最突出表现奖” (RISE);颁 给 过 去 三 年 中 营 业 额涨幅最大企业的“最具成长 力 奖 ”(GROWTH);颁 给 影 响 教 育科技产业的非盈利机构,基 于满足需求、创新性和影响力 而评选的“非营利组织奖(NONPROFIT)”;以及基于行业知识和 投资盈利案例而评出的对教育 科技有特别兴趣的专业投资机 构“投资者奖(INVESTOR) ”。 时值第四届欧洲教育科技 峰 会 即 将 举 办 之 际,《 英 国 教 育周刊》也独家邀请了大会联 合 创 始 人 查 尔 斯・ 麦 金 泰 尔 (Charles Mclntyre) ,请他解读 本次大会的亮点所在以及对中 国投资者的建议。 采写 乔敦 马竞
查尔斯·麦金泰尔
资深投资人,欧洲教育科技峰会联合创始人
麦金泰尔于 2003 年与人合作创建了 IBIS 投资银行,在经营灵活且精准的投资业务的同时向客户提供咨询服务。如今 IBIS 已完成超过 60 宗投资交易,成为行业领先的资产管理者。与此同时麦金泰尔还是多家媒体和教育企业的董事。 2013 年,麦金泰尔开始关注在线学习和教育科技市场,在主导了一系列影响整个行业的关键性举措后,他决定创设 EdTechXGlobal 系 列峰会,为行业内的投资和创业者搭建交流平台。
本届峰会亮点
“人工智能”与“终身学习” 《英国教育周刊》: 经过三年 发展,欧洲教育科技峰会已成为欧 洲乃至全世界引人注目的教育科技 盛会。可否介绍一下相比此前三届 会议,今年的峰会会有哪些不同? 麦金泰尔 : 我认为相比去年来 说,今年最主要的一个变化就是企 业 / 联 合 培 训 和 普 通 学 术 培 训的
融 合。 过去人们常常认 为学 术 训 练 可以让你 达 到某一个高度, 然 后去工作, 再 在 工作中 接 受相应 培训,两者是分开的。 但当下两者显示出愈发融合的 趋 势,今 年以 来,业 界 关 于“21 世 纪所需 技能”的讨论 越 来越多,学 术 训 练 和应 用技 能 培 训的 联 系也 越 来越紧密,不只是青少年和他们
的家长,已 工作人 群 也 在关注 如何 能 提 升自己 或学 到新的 技 能,他们 也需要相应的工具来实现这个期望。 如今多数人都已认识到学习是 持续终身过程,而非只在人生的某 一阶段才需要。因此今年大家会看 到更多支持终身学习理念的产品。 另外一个亮点则是 愈发 成熟 的人 工智能技 术,以及它对“游 戏
规则”的改变。我们需要知道哪些 技 能 是 21 世 纪 所 需的,显 然 很 多 目前依 赖 人 工的工作 都 将 被 机 器 人取代。举 例来说,会 计是一门传 统 上 很“中产 阶 级”的 职 业,然而 未 来由于人 工智能的成熟,市场上 对会 计的需求将大大减少。因此, 正在学习会计课程的人也需要知悉 即将到来的改变。
教育科技在英国
“罗马城”会很大,但不会明天就建成 《 英 国 教 育 周 刊》: 数 据 显 示 如 今 有 超 过 1000 家 教 育 科 技 类 的初创企业聚集在英国,其中伦敦 超过 200 家。作为一个新的创业理 想地点,您认为伦敦的主要优势有 哪些?相比美国来说,局限又在哪 里? 麦 金 泰 尔 : 目前多 数 教 育 科 技领域的新创企业都以软件开发为 主,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能否 招募 到高质量的人 才。 因此 就欧 洲而言,伦敦很 显然是一个人 才聚 居地, 当然 德国和北欧的一些 城
市也不错。与此同时伦敦还是全球 最 大的资本 流 动中心, 对于初创 企业而言这同样非常重要。 就 局限而 言,我个人认为在伦 敦运营企业的成本有些过高。此外 相比美国,欧洲初创企业接触资本 的难度都更大,美国教育科技企业 获得融资的机会要理想得多。尽管 欧洲的学生总人数略高于美国,但 在美国,资本对教育科技企业的注 资是整个欧洲的 10 倍之多。 值得注意的是,在收获融资方 面欧洲同样大幅落后于亚洲,如果 要拿全球做一个排名,那么顺序应
该是美国,亚洲,欧洲。 《 英 国 教 育 周 刊》: 伦 敦 发 展促进署此前发布的报告预计称, 全球教育科技产业的市场价值将在 2020 年增长到 1290 亿英镑。一些 研究报告也不断声称教育科技的市 场空间巨大,是“每位投资人都想 争夺的领域”。您如何看待这些观 点? 麦金泰 尔 : 如今教育科 技领 域机会的确很大,如果拿媒体与娱 乐产业来比较,其数字化程度已达
到 30%,而全球教育业的市场总值 近乎是媒体与娱乐产业的三倍,但 数 字 化 程 度 只有 3%,因此 很 多人 非常 期 待 这个 领 域即 将发 生 的 变 化。 然而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教育 科 技 产业 的 增长 会 是 一 个相 对 缓 慢的过 程,而绝 非一夜 暴富。这会 让那些期待今天砸钱,明天就获得 回报的投资者失望而归。因此教育 科 技产业更 适合那些“有耐心”的 资本,这也会成为他们适合注资的 地方。
教育科技产业的增长会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而绝非一夜暴富。这会让那些期待今天砸钱, 明天就获得回报的投资者失望而归。
专题
2016 年 6 月 10 日 责编:谷阳 美编:余林
延伸阅读
建议中国投资者:
中英合作主要有两方面空间 《英国教育周刊》:可否介绍 一下今秋即将在新加坡举办的亚洲 教育科技峰会(EdtechXAisa)的情 况,以及为什么在今年决定将这个 峰会带入亚洲?
相似性。多年 前 就 有中 方代 表团前 往芬兰参观访问,帮中国引入芬兰的 教育模式。芬兰教育表现十分抢眼, 当然 有人也质疑说这纯粹因为他们 更为“用功”,但两国的教育体系的 《 英 国 教 育 周 刊 》: 就 像 您 确有很多交叉地带。 说 到 投 资 机会,我 认 为他们 主 麦 金 泰 尔 : 从 本 质 来 看,当今 所讲,中国的教育科技市场空间非 教育科技最重要的特点就是互联性, 常广阔。如今很多中国投资者也将 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方面是移动设备 它意味 着 无 论你 在哪里,使 用什么 目光转向海外,您如何看待中英、 和应 用的 开发,这 点中国已 经 走在 设备,只要能 连 接 进 互 联网就 能 获 中欧之间在教育科技领域的合作空 前 面。另一方面是 我 认 为现 在 有个 得 类 似的教育 产品。它的大 背 景 也 间?您对中国的投资者有什么建议 窗口期,就是西方,特别是英国的一 正是全 球化浪潮下教育重要性的凸 吗? 些教育品牌其实在世界上很受欢迎, 显,人 类 正 趋于共同学习相似的 技 投资者可以设法帮助这些品牌推向 能。因此交流和沟通也就更为必要, 麦 金 泰 尔 : 的 确,在 这个 领 域 国际市场。从实体角度讲,目前已有 我们需要了解不同地区的人都 在关 中欧 之间的合 作 空间非常巨 大。我 很多名校在亚洲开设分校或合作办 们 很明显 的 一点 感 受 是,在中国 和 学,所以我 认 为他们也 必 然乐 意将 注什么。 我们已经了解到美国的教育 科 其他一些亚洲国家的教育科 技 企业 自己的品牌上线进行推广,从而获得 技 产业 如今相当繁 荣,欧 洲的也 在 都信奉“移动先行”(mobile first) 更好的效果和收益。 快速增长, 亚洲市场也在迅速兴起, 策 略,相关 产品 在 当地已 获得巨 大 尽管 这个 窗口期 可能会 很 短, 特 别 是中国和印度。因此 我们 希望 成功,因此有关的技术、知识以及理 但是校方必然需要合适的合作伙伴, 建 立一 个“走 廊”,连 结亚洲、欧 洲 念完全可以传授到欧美国家的市场, 因此对中国投资者来说这仍然是一 和 北 美 的业界人 士。我们 在 北 美 的 这也能给开发者带来巨大的收益。 个机会。 同时 我 们 最 近 还 了解 到,中国 合作伙伴每年都会来伦敦展示美国 市场正在 发 生的变化,同样 我们也 和芬兰的教育市场其实有着巨大的 希望今 年底 在 新加坡,不 仅当地的 参 与者会展 示亚洲的情况,欧 洲和 美国的企业也会带去 他们的创新与 观点。
在中国和其他一些亚洲国家的教育科技企业都信奉“移动先行” (mobile first)策略,相关产品在当地已获得巨大成功,因此有关的技术、 知识以及理念完全可以传授到欧美国家的市场,这也能给开发者带来巨 大的收益。
技术将如何改变教育?
“教育界困惑的根本在于不会利用技术” 《英国教育周刊》:经合组织 (OECD)去年曾公布一份评估报告, 指出目前全球教育界对教育科技的 有效利用率较低,教育科技对学生 学习效果的改善尚不明显。还有观 点进而批评称过度“依赖”科技手 段解决问题反而会阻碍学生的技能 培养,您如何看到这个问题?
03
同样时间里容 纳更多批次的学生, 这也意味着教室的利用率再提高。 如今 教育界困惑的 根 本 在于人 们还 不会充分利用技 术,其 实 我们 还 处在 教育 科 技“1.0 时代”。就 我 个人的了解,的确有一些教师很了解 教育 科 技的现况,但 大 多 数 人仍然 对此知 之甚 少,我 认识的 一 位 小 学 教师就在课堂上让同学们互相解释 麦 金 泰 尔 : 首先,就 全 世界 范 某 种 技 术,因为小 孩 子的了解比 她 围来看, 教育的人均成本在不断增加, 还 要 多。所以在 这个 教育 科 技的起 然而多数政府的教育支出却在下降, 始时代,我们的 首要 任 务 是增进 人 因此我们有必要 提升利用现有资源 们对它的理解。 的效率。目前来看,我们在利用教师 以及基础设施方面的效率并不高。 《英国教育周刊》:有业界人 数字 化教育的一大优势就在于 士担忧称,如今市场上存在着大量 学生可以通 过 这些科 技产品实现自 低质量的教育科技产品,使得学校 适 应学习或个 性 化 学习,这 样 效率 很难做出恰当的投资选择。您认为 当然 会有 提 升。同时 课 堂也可以 更 学校和业界该如何应对这个问题? 多的作为讨论地点来帮助学生解决 问题,学生不 再需要 呆 在 教 室完 成 麦 金 泰 尔 : 的 确,现 在 针对每 市场上都有多种解决方案。 所有的学习过 程,一间 教 室 可以在 一个问题,
每个国家的学校对设备采购的程序 也 不尽 相同。英国遵 循 的 是自由市 场模式,学校自主权很大。然而每个 学校对技术的理解程度又是千差万 别,如今这个市场还很年轻,因此也 难有成功案例可以介绍。 就 我个人看来,目前,特别是在 英国的市场 形势可以说是混沌的。 就 解 决 方 案 来说,首先 现 在建 立一 个 教 育 科 技 领 域 的“超国家”课 程 体系的时 机已 经 成 熟,它 可以 类 似 于如今飞速增长的 IB 国际教学体系, IB 之所以发展顺利就在于它可以超 越传统教学体系的限制。 第二,就学校本身而言,也许逐 一效仿成功案例是 个可行的办法, 虽然 这个 过 程 可能 相对 漫 长,但我 们也可以向学校提 供更多支持和帮 助,加速这个变革。在这点上如今北 欧国家做的明显要比英国更好。
印度、中国和英国 美国教育科技高地的三位挑战者 很长时间以 来,美国一直是 全 球教育科 技界的领军国家,但 如今情况似乎正在悄悄改变。 基 于以下 三大因素的副产 品——拥有硅谷这个强大的科技 引擎,覆 盖数百万学生的庞大 教 育预算,以及政 府推动国家教育 科 技计划的积极政策,在教育科 技领域,美国很长 一段时间都居 于主导地位。然而眼下这样的主 导地位似乎正岌岌可危。 就在 5 年前, 也就是 2011 年, 当时 82% 流 入 新 教育 科 技的 投
资与资金都瞄准了美国公司—— 明确显示出美国教育科技行业令 人激动又好奇的发展。 然 而 根 据 来自 CB insights 的数据显示,在 2016 年的前四个 月,这个数字下降到了 64%,虽然 美国全球最大教育科技市场的地 位仍得以维持, 但总体上已呈下降 趋势。 所以,是谁 填 补了美国教育 科技热潮减退时的空缺? 答案就在印度、中国,以及份 额较小的英国之中。
为何会是中、英、印三国? 数 据 显 示,印 度 去 年 教 育 科 技 投 资 交 易达 到 50 宗,相比 2011 年增幅超过 300%,与此同 时,中国去年 教育科 技投资交易 也 有 35 宗,从 2011 年上涨了几 乎 500%。 2015 年 11 月,中 文 学 习服 务机构 TutorGroup 完成了有史 以来 最大的一宗教育科 技 投资, 从投资者处拿到 C 轮融资共 2 亿 美元,据悉此轮投资者包括新加 坡政 府投资公司(GIC)、中俄 基
金(Russia-China Investment Fund)、高 盛(Goldman Sachs Group)及 银 翎 资 本(Silverlink Capital LP),其中高盛估计该公 司市值超过 10 亿美元。 与此同时,英国的教育科技 投资 也快 速增长,去年该板块下 共完成 29 宗投资交易,现已成为 除美国之外第三大教育科技投资 市场,紧跟印度与中国之后。
亚洲的教育引擎 但印度与中国为何在这个空 间中增长如此迅 速,他们又是如 何从美国手中夺走那份激动与好 奇的呢? 答案 很简单:那些曾经帮助 美国成为全球教育科技领袖的因 素, 如今却正在帮助印度和中国。 在亚洲,小学与初中学生的 数 量规模使美国相形见绌,其总 量几乎是美国的 10 倍。而这 6 亿 在读儿童中的大多数都在中国与 印度。 巨大的地理版图与数量众多 的学生,使得这些国家也在积极 推动在 线学习,包括发展各种在
线 课 程以 及 MOOCs(大 规 模 开 放在线课堂)平台,以此为庞大的 人口提供教育。 此外,为应 对从工 业 经济 转 型为以技能为基础的经济过程中, 中国和印度的政府也同样鼓励技 术学习,以满足数 量庞大的工人 阶 级 人口快 速 增 长 的 受 教 育需 求。 因此,虽然印度 和中国仅仅 只占去 年 教 育 科 技 投 资 交 易的 11%,但面 对 拥有世界上 最 庞大 学生人口数 量的亚洲大陆,这个 数字只可能上涨。
英国:顶尖高校和企业聚集地 而在英国,教育科 技同样正 在 蓬勃发展,目前 在全英已有超 过 1000 家教育科技类新创公司, 其中伦敦就有超过 200 家企业, 其发展也引起了政府层面的高度 关注。 在 2015 年 10 月,时 任 伦 敦 市长 鲍里斯·约翰逊 还宣布成立 EdTech UK 机构, 希望从战略层面 推广教育科技产业在英国的发展, 同时促进教育科技新创企业的成
长。 相比印度 和中国,英国的优 势主要在于媲美美国的领先教育 水平,以及伦敦作为全 球 三大 都 市之一所提供的顶尖创业环境。 EdTech UK 的 CEO 伊恩·福特汉 姆在成立仪式上就直言: “属于教 育科 技的时代已经 来临,英国则 一直是顶尖高校和教育企业的理 想聚居地。”
04 专题
2016 年 6 月 10 日 责编:谷阳 美编:余林
EdTechXGlobal 与 WISE 联合评选,全球首份教育科技领域创变者榜单出炉
Makers and Shakers :13 位欧洲教育科 欧洲和亚洲教育科技峰会的主办方 “全球教育科技”(EdTechXGlobal)与全 球创新教育峰会 WISE(World Innovation Summit for Education) 日 前 联 合 发 布 了全球第一份综合性教育科技领域的 突 破 创 新 者 名 单“ 教 育 科 技 创 变 者 榜 单”( Makers and Shakers of Education Technology Index)。 该榜单根据地域(欧洲,美洲,中 东和北非地区,亚洲)列出了 50 位教育 科技领域最具创新精神的思想领袖,这 些杰出人物通过数字或实体技术,借助 游戏、动手搭建或交互性设计的方式将 全新的学习方法引入教育市场。 据 介 绍, 该 榜 单 由 EdTechXEurope 与 WISE 携手策划,再由其全球顾问委 员会的 15 位成员进行评选。全球顾问 委员会由来自教育科技领域的行业泰斗 组成,包括 Bill & Melinda Gates 基金、 谷歌教育、IDEO、 IBIS Capital、 Kaizen Private Equity、Learn Capital、 领 英、 泰晤士报高等教育与 TES Global 等多家 企业与组织。
“找到并认可他们” WISE 首 席 执 行 官 施 达 夫・ 伊 诺 卡 (Stavros N. Yiannouka)表示 : “该榜单 旨在寻找并认可那些在教育界开拓创 新,直面挑战的思想家与实干家。” EdTechXGlobal 联 合 创 始 人 本 杰 明・ 克 洛 凯(Benjamin VedrenneCloquet) 也表示 : “教育科技创变者榜 单是一份提升教育创新者与思想领袖的 全球榜单,他们是 21 世纪社会的明星, 他们值得因为自己的天赋、创造力以及 对教育业的冲击与影响而获得回报。” 据了解,所有榜单上的当选者都将 参与 6 月 15 至 16 日的第四届“欧洲教 育科技峰会”(EdTechXEurope) ,并将被 邀请出席 6 月 15 日晚间的颁奖晚宴。
Codefirstgirls
夏洛特·费雷德伊 Charlotte Fereday Codefirstgirls 是一家非营利 企业,目的是帮助更多的女性展 开科技与创业领域的事业。其主 要 收 入 来 自 于 赞 助 与 企 业 服 务, 所有的收益都将用于维持社区活 动的正常运转。 作 为 Codefirstgirls 的 社 区 项目经理,费雷德伊致力于寻找 更好更新的方式将科技与教育结 合在一起,她希望科技更加多元 化,更多女性能够成为全球关键 行业中的决策者,目前她正与超 过 3500 名有才华的年轻女性一道 在英国与爱尔兰开展活动与课程。
Singularity University
内尔·沃森 Nell Watson
RefME
汤姆·哈顿 Tom Hatton 哈顿于 2014 年创立了 RefME,目的是为了给下一代学生提供一个更容 易组织引文的工具。他相信全世界的学生都值得使用一个直观、精准、自动 生成的免费引文工具。 RefME 创建以来一路扩张,哈顿的团队也从 6 人发展到 50 多人,累积 用户超过百万,2015 年他们还获得 KPMG 颁发的“英国最佳移动应用新创 企业奖”。 RefME 可以让学生们通过简单的点击和扫描二维码就能收集与添加任何 文献,并能生成 7500 多种格式的引文。它希望学生可以花更多的时间阅读 与思考,而不用为引文的格式操心。
沃森是一名来自北爱尔兰的工程师,企业家与未来主义 创造出新的社会发展趋势。沃森的讲座大多关于智能机器, 目前她正在为奇点大学(Singularity University)的人 和创新合作伙伴关系,帮助个人、企业、机构、投资人、非 企业孵化器,将科学家。学者及创新者汇聚到一起,探讨如
Cole 42
泽维尔·尼尔 Xavier Niel
评选标准 全球顾问委员评选所遵循的标准包 括个人愿景,颠覆性创新与影响力及贡 献。其中个人愿景意味着入选者对其科 技和创新在教育中扮演何种角色的独特 构想 ;颠覆性创新指对某一领域内的挑 战具有创造力和颠覆性的解决方式,展 现入选者出对科技、设计、理论 / 实践 的创新性应用 ;影响力及贡献则指入选 者在教育科技领域内的影响力和被认可 度,并在其获益者及整个社会中所起积 极作用。 按以上标准,WISE 与 EdTechXGlobal 团队为“教育科技创造者”与“教育科 技变革者”分别各预选 25 位候选人。顾 问委员会随后为每一位候选者评估打 分,最终排列出这 50 名“创造者”与“变 革者”。 其 中“ 创 造 者(Makers)” 被 定 义 为教育科技领域冉冉升起的明日之星, 具有创新精神与无限可能 ; “变革者 (Shakers)”则作为其本身领域内的领导 者,激励着世界范围内教育科技界的变 革。 以下是入围榜单的 13 位欧洲地区 的“教育科技创变者”:
Brainly
米夏尔·博洛斯基 Michal Borkowski 创立第一家公司时博洛斯基只有 16 岁,但从此他便再也没有 放下对互联网的兴趣。在小镇长大长大的他之后前往波兰首都著 名的华沙经济学院学习企业金融。 他在 Brainly 的工作基于这样一个信念 :让在线社区为世界各 地的学生提供无限知识。Brainly 是学生们学习与被学习的地方。 Brainly 利用世界上最大的学习社交网络 Brainly.com 与手机应用 软件把高中生和初中生聚到一起,让课堂外教学变得更为活跃有 效。从数学到历史,学生们可以提高各项技能。目前 Brainly 在 35 个国家上线,有 12 种语言的版本。
The Raspberry Pi
大卫·布拉本 David Braben 布拉本是树莓派(Raspberry Pi)的 联合创始人,目前在树莓派基金理事会工 作。同时他还是英国最有名的游戏开发者 之一。 树莓派是为了推动学校编程课程而设 计的单板电脑,迄今已售出 500 多万台。 它是一系列信用卡大小的单板电脑集合, 由在英国威尔士的树莓派基金会开发。创 始人最初的想法是创造一个可以向所有人 解释基本计算机科学知识的工具。
专题
2016 年 6 月 10 日 责编:谷阳 美编:余林
05
科技的“创变者” Papagei
麦克拉·迈耶 Michaela Meier 迈耶在德国创立了边缘学习学院(Institute of Limbic Learning),是神经学与教育学跨学科领域的开拓者。她目 前所参与的 Papagei.com 是欧洲最大的视频语言学习端口, 总部在德国汉诺威,是在创新语言学习系统领域的佼佼者。 如今 Papagei 已制作了 10,000 多部原创视频内容与 32,000 综合互动语言学习练习视频,其视频图书馆还藏有 官方授权用于语言教学的成千上万部英美流行电视剧集, 新闻节目与好莱坞电影。目前 Papagei 已宣布将与 CNN 英 语合作,为订阅者提供商务英语学习视频。
DigiSchool
义思想家。她长期关注科技中的心理学,研究科技与心理学的糅合如何 ,AI 哲学,人机关系与未来人类社会等议题。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学院工作。奇点大学坐落于硅谷,旨在提供教育项目 非政府组织以及政府理解最前沿的科技发展。同时,奇点大学也是初创 如何利用新的科学技术才能对数十亿人产生积极影响。
蒂埃里·德巴纳特 Thierry Debarnot
菲力波·雅克波 Filippo Yacob
德巴纳特是线上教育领域的开创者。10 年前还是学 生时,他就为商科学生创建了网络社区。2011 年,德巴 纳 特 与 人 联 合 创 立 了 digiSchool。 从 小 学 到 高 等 教 育, DigiSchool 为每一教育阶段提供各种各样的学习工具,大 部分用户年龄在 15-25 岁之间。 DigiSchool 也是第一批为年轻一代设计的移动终端在 线学习平台之一。在法国,每月有超过 800 万访问用户, 650 多万会员,并以每天 3500 位新订阅者的速度增长。
雅克波是设计师与企业家,其创业灵感源于儿子的出 生 :创造完全以儿童为中心的科技教育类早教玩具,释放 他们的全部潜力。 雅克波在科技界与初创企业有近 10 年的工作经验,他 与好友在 2013 年携手创立了 Primo。团队首创了一个专 门为学龄前儿童设计的编程语言,之后用在 Crowdcube 上 众 筹 上 获 得 的 资 金 生 产 了 第 一 代 Primo 产 品 Cubetto Playset——一个帮助儿童探索编程乐趣的木制机器人。
尼尔是一位自学成才的企业家,Iliad Group 的 资深领导人与大股东。从上个世纪 80 年代后期开始, 就一直在远程信息处理,互联网与电信领域颇有建 树。在他完全投身 Iliad Group 之前,还曾是法国领 先的网络连接供应商 Worldnet 的联合创始人。 2013 年,尼尔创立 École 42——一所面向所有 人开放的全新免费 IT 大学,计划每年培训 1000 名 程序开发人员。École 42 是一所拥有全新理念的信 息技术学院,它以零学费、独特教法和对所有人开 放的特点来大胆回应对 IT 技术发展对教育的挑战。 École 42 的基本理念是每年招 800 至 1000 名 学生进驻巴黎心脏地区的独栋建筑中,提供给他们 笔记本电脑与巨大显示屏,然后不断向他们提出越来 越难的编程挑战,为了解决问题,学生们不得不相 互交流或求助于互联网,这也成为他们创新的源泉。
乐高教育 LEGO Education
布莱恩·巴佩蒂斯塔 Brian J. Baptista 巴佩蒂斯塔是乐高教育全球公共事务执行总监。他希望通过创新有效,充满 挑战性的方法,在全球创造力课堂上实现真正属于 21 世纪的技能。 目前他正与世界范围内 50 多个国家积极合作,尝试通过降低高难度学科的 学习门槛,改变教育现状。30 多年来,乐高教育也一直在为教育专家课堂教学 提供解决方案,让学习更加有趣,并鼓励学生们进行创造性思考,释放潜能,塑 造自己的未来。
UstadMobile
麦克·道森 Mike Dawson UstadMobile 的 CEO 道森有着 15 年的软件开发工作经验, 在发展中国家教育科技领域也有 8 年工作历史。UstadMobile 是一家开源教育科技初创企业,帮助追踪学生出勤率,并为印 度、阿富汗、尼日利亚、肯尼亚等地提供线下学习设备。 UstadMobile 可以让教育者制作自己所需要的学习材料, 包括音频、视频、问答和游戏,而且几乎可以在任何移动设备 端访问。出勤率追踪可以让教师监督学生学习进度。 值得一提的是,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与高端手机并不是 使用 UstadMobile 的必要工具,所以非政府组织依然可以在 偏远不发达地区推广 UstadMobile。
Ideabox
杰里米·拉夏尔 Jérémy Lachal 从 巴 黎 政 治 学 院 毕 业 后, 拉 夏 尔 与 法 国 历 史 学 家 帕 特 里 克· 维 尔 共 同 创 立 了 非 营 利 组 织 无 国 界 图 书 馆(BSF : Bibliothèques Sans Frontières) 。 Ideabox 是无国界图书馆在教育,文化,信息,人道主 义危机领域内的一大创新。通过与联合国难民署的合作设计, Ideabox 能为弱势群体,特别是他们中的教师与学生从事自学、 专业开发和艺术创作提供便利,降低他们访问信息的难度。而 Ideabox 本身防潮抗热,防灰尘,在几分钟内就能包装或打开, 也非常适合在中东、非洲等地使用。2014 年 2 月,全球最早 的两部 Ideabox 分别安装在布隆迪的两处难民营中,至今已有 超过 80,000 直接收益人。
Primo
DeepMind
杰米斯·哈撒比斯 Demis Hassabis 哈 撒 比 斯 是 DeepMind Technologies 的 联 合 创 始 人 和 CEO。 DeepMind Technologies 主攻计算机神经网络与人工智能,今年上半年 DeepMind 的 AlphaGo 成为第一个击败围棋九段选手李世石的人工智能, 引发全球瞩目。 哈撒比斯同时是神经学家与 AI 计算机科学家,少年时曾获得过国际象 棋冠军。2010 年他联合创立了 DeepMind。DeepMind 团队研究的算法 能够直接根据原始数据进行自学。2014 年,Google 以前所未有的 6.25 亿 美元收购了 DeepMind。
背景资料 教育科技领域的两大盛会: EdTechXGlobal与WISE EdTechXGlobal 通 过 年 度 峰 会 及一系列活动连接全球教育科技社 区, 致 力 于 教 育 科 技 领 域 内 的 创 新 与 投 资。6 月 15 日 的 第 四 届 欧 洲 教 育 科 技 峰 会(EdTechXEurope) 将 会 有 来 自 全 球 的 800 多 家 参 展 企 业 及 150 多 位 演 讲 人, 而 年 底 的 首 届 亚 洲 教 育 科 技 峰 会 (EdTechXAsia)更将邀请来自亚洲地区 与国际教育科技领域的 1200 多位行业领 袖与会。 全 球 创 新 教 育 峰 会(WISE)是 卡 塔 尔 基 金 会(Qatar Foundation) 和 其 主 席谢赫·莫萨·宾特·纳赛尔陛下(Her Highness Sheikha Moza bint Nasser) 推动下,于 2009 年启动另一项教育科技 领 域 盛 会。WISE 旨 在 提 供 一 个 国 际 化、 跨领域平台,为创造性思维、观点交锋与 实际的创业行动提供展示渠道。通过峰会 本身与以一系列延伸项目,WISE 已确立 了自己作为推动教育领域创新与合作新方 式的全球平台地位。
06 专题
2016 年 6 月 10 日 责编:谷阳 美编:余林
欧洲教育科技峰会考察目的地一览
“欧洲教育科技峰会考察之旅” (EdTechX Europe Field Trip)是与会者实地考察世界领先的教育科技机构和创新技术公司的机会,从新兴企业孵化器到快速成长的数字教育公司,EdTechX Europe Field Trip 将为投资者与创新思想领袖探索教育科技应用市场,预测行业未来走向与投资趋势提供最直观的第一手信息。以下是本次峰会主办方选出四个考察目的机构 :
Kano 创立时间 :2013 年 创 始 人 :亚 历 克 斯· 克 莱 恩 (Alex Klein);纳坦·拉茨·弗里德 曼 (Yonatan Raz-Fridman) ; 索尔·克 莱恩(Saul Klein) Kano 是一款可以自己 DIY 完成 的简单装机套件,设计初衷是为了 “让所有年龄段的人都能从组装一台 电脑开始,并学会基本的程序编写。” Kano 的创始人由设计师亚历克 斯·克莱恩(Alex Klein) 、风险投资 人索尔·克莱恩(Saul Klein)和以 色列企业家纳坦·拉茨·弗里德曼 (Yonatan Raz-Fridman)组成,其
中亚力克斯与索尔是堂兄弟。2012 年 11 月,他们在一起想象给下一代 人用的电脑会长什么样,想能不能做 出一套电脑工具箱,既有趣又聪明, 在吸引孩子们注意力的同时,还能 真正教给他们一些东西。他们从索 尔 6 岁的儿子那里得到灵感,他告 诉他们他希望这套工具箱“像乐高 一样简单有趣。” 之后他们以日本柔道创始人嘉 纳治五郎(Kanō Jigorō)的名字 命名了公司,他对日本柔道的推广 使其平民化并得到了广泛传播。这 也是 Kano 团队想要传达的精神。
2013 年 11 月,Kano 在 Kickstarter 上为期一个月的宣传便 筹 得 超 过 150 万 美 元, 这 笔 资 金 之 后 用 在 了 产 品 的 大 规 模 生 产 上。 Kano 是众筹史上最受支持的学习型 发明,也是 Kickstarter 上获得众筹 资金第四高的设计项目。支持者包 括苹果公司联合创始人斯蒂夫·沃 兹 尼 亚 克(Steve Wozniak) 和 Kickstarter 联合创始人杨希·斯特 里克勒(Yancey Strickler) ,后者甚 至还预购了一套 Kano 的产品。
London Knowledge Lab
Emerge Education
创始人 :扬·梅登 Jan Matern 2013 年 10 月, 牛 津 大 学 赛 德 商 学 院(Oxford Saïd Business School) 和 Emerge Venture Lab 在 伦 敦 联 合 发 起 了 名 为 Emerge Education 的 孵 化 器 项 目。Emerge Education 的使命是通过发展创新教
育的生态系统来升级学习方式。该 机构致力于发现全球最引人注目的 教育科技初创企业并加速它们的成 长,并为孵化器内的初创企业提供 合作伙伴与企业资源,帮助创新者 进行市场调查,测试产品。创始人 梅登直接负责 Emerge Venture Lab 及其总体设想,财务以及战略方向。 他在牛津大学的最后一年与人合作 创立了 Emerge Venture Lab,之后 以一等学位的成绩毕业于哲学、政 治与经济专业。 除其母公司牛津大学赛义德商 学院外,Emerge Education 创新合 作伙伴还包括 :
学 生 之 家(The Student Room):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学 生社区,从 GCSE 课程到工作机会的 一切信息都可以从这里得到。TSR 将 以专题讨论会或导师辅导的形式为 孵化器内的初创企业提供搜索引擎优 化、社区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并 在 TSR 布莱顿办公室为相关初创企 业提供能力可用性的测试。
TES Global :拥 有 超 过 274 个国家和地区的 770 多万注册在线 用 户, 是 世 界 上 最 大 的 教 师 网 络, 教师行业思想领袖的中枢。它会将 Emerge Education 初创企业中的创 新者介绍给教师社区。
伊 顿 公 学(Eton College): 伊顿公学在寄宿学校与中学教育 领 域 中 声 誉 极 高。 通 过 与 Emerge Education 的合作,伊顿公学寻求与 英国、欧洲乃至全球的教育家、企 业家、投资者以及领先教育企业亲 密合作的机遇,并宣传自己的品牌。
晤士报》发行,称作《泰晤士教育 副 刊 》(TES :Times Educational Supplement);1914 年 便 以 同 样 的标题每周独立出版。1917 年泰晤 士高等教育(THE :Times Higher Education ) 创 立。2006 年 TES jobs 网站与课堂资源分享网站 TES Connect 创 立,TES Global 进 而 开 始向在线数字市场转变。2009 年底,
为学校提供的免费在线申请追踪工 具 HireWire 创立。在接下来的时间 里,与美国教师联合会(American Federation of Teachers) 合 作 的 Share My Lesson 上线,TES Indi, TES Australia 也陆续创立。2014 年 公司收购了 Vision for Education 的 多数股权,向进入英国临时教学供 应市场迈出了第一步。
牛 津 大 学 出 版 社(Oxford University Press):世 界 最 大 的 大学出版社,Emerge Education 将 为初创企业提供与牛津大学出版社 的投资与合作机会。
TES Global TES Global 是一家快速成长的 在线教育公司,致力于同时支持教 学和学习。它曾经是百年出版社品 牌的遗产,又是全球最快增长的专 业数字社区之一。如今 TES Global 在 197 个国家拥有 770 多万注册用 户,是全世界最大的在线教师社区, 也是最大的单一职业社交网络。 1910 年,TES 作为增刊随《泰
London Knowledge Lab 是 一 家位于伦敦布鲁姆斯伯里的秉承 “ 超 人 类 主 义 ”(transhumanism) 的研究中心,成立于 2004 年,是 两 个 英 国 最 杰 出 的 研 究 中 心 :伦 敦大学教育研究所(UCL Institute of Education) 与 伯 贝 克 学 院 (Birkbeck)的合作结晶。 London Knowledge Lab 作 为 英国独特的跨学科研究中心,汇集 了同时拥有社会学与计算机科学背 景的 50 多名研究人员,跨学科领 域包括 :教育、社会学、文化传媒、 符号学、计算机智能、信息管理、 个性化应用和语义网等等,他们致 力于研究数字技术与媒体在文化、 社会、教育知识中的关系,探索科 技是如何与更广泛的社会、经济和 文化因素相连。
London Knowledge Lab 主 要 由 科 学 研 究 投 资 基 金(Science Research Investment Fund)资助, 另外目前还有来自多个基金会与资 助机构的、超过 35 个研究项目在 进行中,包括 EPSRC(Engineering and Physical Sciences Research Council 英国工程和自然科学研究 委 员 会 ),ESRC(Economic and Social Research Council 英 国 经 济 与 社 会 研 究 委 员 会 ),JISC(Joint Information Systems Committee 联合信息系统委员会)等。其中作 为英国主要教育研究计划的科技 增 强 学 习 研 究 项 目(Technology Enhanced Learning research programme) , 就 就 源 于 London Knowledge Lab。
动态
2016 年 6 月 10 日 责编:谷阳 美编:余林
07
研究:英女孩对上大学态度更为积极 贫困白人家庭男生上大学比例最低,家庭背景被指对青少年志向起决定性作用 英国教育周刊讯 根据教育慈善 机构 Sutton Trust 的最新研究报告, 英国女生最小在 13 岁的时候就比男 生显示出对上大学抱有更为积极的 态度。 这项由牛津大学进行的研究发 现在中学 9 年级的时候,近 65% 的 女生认为上大学“非常重要”,而 持有相同观点的男生只有 58%。 另一方面,只有 10% 的女生认 为上大学和获得学位不重要,而持 有该观点的男生比例则为 15%。 在社会日益担心教育性别差异 的大环境下,2015 年的数据显示, 女性上大学的可能性要比男性高出 35%,其中贫困家庭白人男性接受
高等教育比例最低,只有 8.9%。
少数族裔“志向更加远大” 这 份 名 为《Believing in Better》的报告分析了 3000 名从 3 岁开始进行跟踪调查的学生数据, 来调查志向和对大学的态度是否会 影响到 GCSE 考试后的学术表现。 该研究结果认为,学生的志向是在 早期由其家庭背景决定的。 但该研究认为,包括“入读优 质小学或者资源丰富的中学”和“鼓 励学生用功学习”等在内的其他教 育因素也可以帮助形成学生的志向 和学术的自信。
研究人员发现,认为自己“有 机会”可以上大学的学生更有可能 在 GCSE 考试过后继续学术学习。 调查显示,认为自己“极有可能” 上大学的学生中有超过 60% 选择了 3 门 以 上 的 A-level 科 目; 认 为 自 己“不太可能”上大学的学生中有 45% 放弃了学习。 此外,有少数族裔背景的学生 一般都比同龄的白人学生拥有更加 远大的志向,而来自高失业率社区 的学生认为“大学学位十分重要” 的比例是那些来自低失业率地区的 学生的 5 倍。 但弱势学生认为自己可能会上 大学的比例只有 27%,低于其他学
生的 39%。
自信和期许同样起作用 该报告的主要作者萨蒙斯(Pam Sammons)教授认为,该研究说明 学生对自己的信赖和抱负是由其背 景塑造的,但积极的自我信赖和高 期许在达到更好的 A-level 成绩方 面起到了额外的重要作用。这些发 现也说明了学校和老师推动自信教 育的重要性。 另 一 位 作 者 席 尔 瓦(Kathy Sylva)教授认为,女生比男生更高 的志向可能与她们在 A-level 考试 中获得更大的成功和更有可能进入
大学学习有关。 旨在通过教育改善社会流动性 的 Sutton Trust 则呼吁向贫困家庭 学生提供更多帮助来培养他们的志 向和获得更大的成就,这包括给他 们提供进入优秀小学和预备学校就 读的机会,让他们不要输在起跑线 上。 该 机 构 主 席 蓝 普 尔(Peter Lampl)爵士表示,此份报告说明 了提高贫困学生,特别是男生的志 向和自信的重要性。业界需要通过 教育向弱势青少年提供更多的支持, 这样他们才有可能到达 GCSE 考试 年龄后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利兹大学推出免费在线试读课程
今秋开始为英国首家,学生可以先试读再决定是否申请大学 英国教育周刊讯 利兹大学将成 为英国第一所允许学生先尝试在线 课程,再进行申请的高校,而且在 线所学课程还能转换为之后学位所 需的学分。 按计划,利兹大学很快就会为 考虑申请大学的学生提供“先试后 买”的免费在线课程。不仅如此, 如果学生们最终选择了利兹大学, 那么这些与 FutureLearn 合作创建 的在线课程还可以算进取得学位所 需的学分中。 业 界 认 为, 罗 素 集 团 大 学 (Russell Group Universities) 与 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s)之 间展开的亲密合作,正在给“在线 学习”带来了跨越式的前进。
“先试再买”
埃塞克斯大学推行男女同工同酬政策 埃塞克斯大学日前通过给所有女教授们进行一次性加薪,使得她们的平均收入水平与同级别男性一致。 根据《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的数据,英国全职女性学者的收入平均要比男性低 11%。 埃塞克斯大学表示该行动主要因为校方觉得在这一问题上的进展过于缓慢,已经“没有耐心”再等待下去。副 校长福斯特(Anthony Forster)表示,其他旨在改善女性升职机会的方法都没有达到缩短教授级别员工收入差异的 效果。 根据高等教育统计机构 2014-15 年全职学术员工的数据,女性教师平均年收入为 45,704 镑,男性平均年收入为 51,333 镑,两者间存在 5,629 镑的差距。英大学和学院工会(UCU)总干事亨特(Sally Hunt)也认为,解决这一问 题的进展相当缓慢,大学和学院雇主联合会则表示雇主方和工会则都承诺会“持续努力”解决这些问题。
对 于 英 国 学 生 来 说, 如 今 高 等教育开支正处于有史以来最高 点——每年 9000 镑的学费,未来 甚至还有可能继续上涨。 因此眼下除了购房之外,上大 学成了每个英国学生人生中最大的 财政负担之一。 “课程是否达到了你的期望? 如此庞大的开支是否值得?万一你 对接下来三年中要学习的专业改变 了主意怎么办?” 面对学生们的这些问题,利兹
大学决定往前迈出勇敢的一步—— 首先向有申请意愿的地理专业学生 提供在线试学课程,主讲人将是系 里最优秀的讲师。 业界评论认为,虽然这项变革 或许有些冒险,但可能正是目前所 亟需的。
“重要的一步” “能够成为罗素集团大学 (Russell Group Universities) 里 第一所在 FutureLearn 平台上推出 学分认可在线课程的高校,利兹大 学感到非常自豪。”副校长艾伦·朗 兰兹爵士表示。 朗兰兹爵士认为,这项举措最 重要的意图在于“拓宽高等教育之 路,提供灵活而包容的教育内容”。 而对于大规模开放在线 课 程(MOOCs) 而 言, 类 似 FutureLearn 所 提 供 的 项 目 还 有 着更大的意义。这种通过提供可以 转换为真正大学学分的免费课程也 许为更多人接受高等教育铺平了道 路。 “让人们灵活参与我们平 台所提供的学位课程意味着他们 能 在 攻 读 学 位 的 同 时, 仍 然 可 以 完 成 工 作 和 其 它 重 要 的 事 情。” FutureLearn 的 CEO 西 蒙· 尼 尔 森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