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愛玉山

Page 1

盛夏的夕陽 把玉山染成金黃色的山脈 從南峰巡查回圓峰的路上 停下腳步時 圍繞在玉山稜線上的雲霧 逐漸飄散而去

佇立高高山巔 雲霧於腳下浮動 此時在前面的夥伴

玉山守護臺灣

與眼前的壯闊山景 構成最美的一幅畫

我們守護玉山 準備好再上山 玉山歡迎您∼

GPN:1011001967 定價:380 元

玉山南峰叉路口| 2019 |李和家



保育志工二十年足跡 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1


處長序 民國 89 年玉山國家公園為因應國內日盛的登山需求及兼顧園區 的生態保育,首開先例招募了一批登山愛好者,經過體能與專業培 訓,組成高山生態嚮導群;後因國內登山政策、法規的鬆綁,終止 了高山嚮導的強制性。隔年「志願服務法」頒布實施,即依法重新 招訓第一期的「義務生態嚮導員」46 人(即保育志工的前身),開 啟了國家公園生態保育類志工的先例,志工協助玉山園區的登山安 全宣導、登山步道環境維護、設施損壞及違反國家公園法等的通報, 充分發揮園區保育前哨站的功能。 然,隨著國家公園的多功能保育需求,原有志工人力吃緊,遂 於民國 95 年及民國 105 年再度招訓了第二期 33 位及第三期 27 位新 志工加入行列,原協勤工作再擴展至協助保育研究計畫,步道山屋 維修、高山生態公廁維護、協助環境教育推展等範疇。由於志工們 的同心協力默默耕耘,也分別於民國 97、103、109 年獲得行政院全 國志工團隊評比,榮膺績優志工團隊的殊榮。 本專輯之出版記錄著這二十年來志工在玉山園區協勤的點滴, 用文字與優美照片來訴說夥伴們的心聲,足跡遍及玉山園區,是夥 伴們腳印的回顧,抑或是玉山園區動人景色的呈現,都相當有可看 性,內容完全出自於志工夥伴;並也承蒙志工聯誼會盧添登副會長 總攬編撰大任,順利出版,敬邀大家賞析指正。 對任何一個進步成熟的多元化社會,國家公園的生態保育成 效,永遠是一個現代化國家的先行指標。志工的參與補足了國家公 園組織人力的不足,增進了其服務功能與社會形象。志工的價值, 實「志」名歸,默默付出,「工」成身退,令人景仰。

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處長

Yushan National Park

2


玉山西側稜線| 2017 |吳建宏

3


玉山主峰| 2017 |楊永煌

4


乃在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 國家公園是人們心靈休憩的場所

CONTENTS目錄

國家公園的真諦

06

鍾愛玉山

08

也在玉山國家公園成立後的十幾年 陸續來到園區為著保育的目標

人與自然 分享自然倫理、生態運行、生命之道 自然欣賞、物我合一、美感經驗、走入自然、回歸自我的哲思

42

天地壯闊 導讀玉山各路線、八通關越道路、中央山脈、馬博橫斷 南二段、新康橫斷、南橫三山、南臺首嶽,了解玉山的精彩度

我們在經濟起飛的年代 因著遊憩的目的走入臺灣的高山叢林

緣起

100

聖山守護 協助保育巡查、志工情誼、環境維護

加入志工團隊

步道維護與監測、步道指標維護、山屋供電改善 登山安全、環境教育宣導、經營管理觸角的延伸

我們縱橫熟悉的山林 在壯闊的天地間 巡守豐富的自然資源

128

從微觀園區植被反映出宏觀的生命力,在八通關越道路東段看見人文史蹟之美

深入園區 體驗生物的多樣性 成為高山保育默默協助者

146

野地奔馳

164

保育記事

價值與感人 是處長給這本書的期許 企盼

微觀玉山

志工團隊的共同創作

園區守護與野生動物美麗相遇,與大自然的善緣,珍惜這一世 ~ 玉山情∼

團隊大事記、榮譽標章制度、志工活動影像

能給您 對國家公園的另一番印象

178

後記 編撰過程與感謝誌

5


緣起 玉山園區有十萬三千多公頃的土地,是臺灣陸域 面積最大的國家公園,萬物生息之所在。園區內自然 資源豐富,百岳群峰聳立,是國內外攀登高山者嚮往 的名山聖地之一。 民國 90 年代,山地管制政策及高山嚮導制度改 變,為服務廣大的登山民眾,並確保保育核心價值穩 固,開啟高山保育志工的招募,協助園區內高山步道 保育巡查、設施維護、登山安全宣導、資源調查等志 願服務工作,運用民間力量,共同守護玉山。 「玉山守護臺灣、我們守護玉山」,這是臺灣第 一高峰玉山高山保育志工團隊的豪情與使命,一路走 來不忘初衷,不是一時的激情,而是一生的守護;從 您看不到的地方,到與您近身相遇,志願服務不求回 報,只為守護臺灣第一高山,也守護所有登上這座山 的旅人。 這本專輯是保育志工二十年來,走遍園區協勤與 自然的接觸、與壯闊天地為伍、與野生動物相遇、與 花草樹木相望、與前人足跡交疊、與夥伴協力共事譜 成的美妙樂章;雖然不是專業攝影家或作家,但每一 張照片、每一段文字,都是保育志工千辛萬苦走到看 到、所思所想,也是一時之選,同時表達保育志工對 玉山的鍾愛,誠摯地邀請您共享玉山美景,也共同守 護這片自然瑰寶。

馬博山屋後| 2018 |洪梓晉

6


7


8

塔關山| 2006 |齊泰榮


人與自然 撰文 / 葉世原

心靈的豐實與成長 成為玉山國家公園保育志工,融入大自然是我們喜歡且 樂在其中的生活方式,登臨高山寒原或溯溪於峽谷,視覺意 象的豐富、心中的感動不曾稍減。 數十年成長的歲月,從第一次到第幾百次,次數不是重 點,當下的感動,心靈的豐實與成長才最珍貴。

9


生命之道 天地間萬物的生命,皆有其自身獨 特的天賦本性,而充分的實現此天賦秉 性特質,展現生命的能量即是「道」。 在日常生活中,對待自己的發展與 指導子女或教育學生也依循此道而行, 甚至對待萬物的美醜、甘苦甜澀的價值 判斷亦是循此道而行。 生命之道在於開展各物種的天性, 每一種生物與每一個獨立的個體,依循 自己獨特的天賦秉性本質去發揮,即是 最真最善最美,對於人生意義、藝術創 作與欣賞的歷程,亦循此適性學習、順 性發展之道而行。

10


馬利加南東峰前山屋途中| 2007 |齊泰榮

11


12


美 美好與奇妙的體驗 一路走來享受風、享受雨,也認真 學習體會生命中的風雨。走在山徑上, 危險與困難的挑戰是隨時存在的,以不 輕忽的態度迎接挑戰,享受克服的過程 與成功的喜悅,藉由環境的考驗引導生 命視野更具深廣度。 因著欣賞大自然之美,成為志工, 除透過協助勤務的過程,為自然山林的 安全盡一份心力,也引導進入國家公園 登山的遊客,學習以安全且正確的方 式,感受大自然客觀存在的多重價值, 使其成為美好與奇妙的體驗。

妙 北峰上主峰| 2013 |洪協豐

13


頓悟生命 走在山徑上 情與景遇合 腳步與呼吸 生理的節奏 視聽與嗅觸 感官的節奏 感受與體會 心理的節奏 領悟與融入 靈性的節奏

走入山林 情與景相互穿越 循著山徑 山徑也穿越心境 循著空間 景象也穿越感覺 循著時間 剎那也穿越知覺 循著生態 生命也穿越心靈 四層軌跡 身心智靈性並進

以自然人的角色 走出生命獨特況味 以社會人的角色 感受山林重新定位 以靈性人的角色 回歸生態生命家園 以創作人的角色 心境定焦心靈調音

山林歲月的足跡 蘊釀人文之美感 每一個人所獨有 頓悟生命的經驗 是一生中最珍貴 最有意義的歷程 鹿林山步道| 2013 |盧添登

14


麟趾山| 2017 |盧添登

意境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雙手握無限,剎那即永恒」,是百餘年之前,英國詩 人布萊克的詩句。標題是「天真的預言」,可也參透了中國文化與美學智慧的精髓 –「意 境」。 語言簡潔表達具體,蘊藏韻律和時空之美,與中華民族傳統的佛家道家思維頗為呼 應,意境源自心靈與環境互動交融之當下,從心而發,在有限之中看見無限。 一顆砂粒、一朵花、一棵樹、一秒鐘,都是特殊且唯一的存在,剎那永遠不會重來, 手中握住的一片頁岩或一朵花、或眼前一片生態世界,當下的感覺、感受、感動、感悟 就是最真實的永恆,用這樣的態度來生活,是真誠的自我期待。

15


關山 –3500 峰| 2008 |黃春鶯

視覺的每一停格 走在山徑上,打開心窗與純然專一的感官,追索大自然的蹤跡網絡,迎接大自然環境中無限的素材,以 創作者的心境,走入山林貼近心靈的家園,獨一無二的生命造型,毫不設限變化的形式,天然的素材,不必 花錢去擁有藝術品,打開心眼釋放各種感官讓想像力自由,立刻可享有天地所賦予的豐富寶藏。 在大自然中只要專注於當下的自我覺察就會發現,包括各種藝術流派皆有,連最前衛的裝置藝術也不缺 席、活生生展現,視覺的每一「停格」都是一幅畫、一座雕像,渾然天成、技藝精湛,獨特唯一的造型。

16


八通關山步道| 2021 |王逸婷

最後救贖 走過的路是一個動力的形式,每一個腳步皆是一個點,一點接著一點形成一條有方向的力線,走過的足跡歷程 構成一個動力的形式,生涯之路峰迴路轉柳暗花明,更增生命力起伏轉折,每一次的危機無論是阻力或助力,即是 生命能量的動力轉換。 一樣的土地,不一樣層次的關注。臺灣的山林,多樣的生命樣態,豐富的路徑形式,呈現獨特的的山林生態與 人文特色。 期待文明科技的足跡,希望不是合法的劣徑,空泛貪婪的文明,有制度合法的掏空山林,駕馭科技危害萬物。 而是一個具有悲憫的心,與智慧的行動,讓這一片大地,成為後代子孫在文明發展與困頓中的最後救贖。

17


玉山園區步道| 2021 |鄧安美

遇見一株美麗的樹 生態作家王家祥在「遇見一株樹」中,形容自己的心境遇見一株美麗 的樹的心情無法確切形容,但知道必是非常的歡喜。如此生活的微末細枝, 激盪人心情的能量卻是相當巨大的。在視覺上,樹給人的享受是一種繁複 的影像,不得不專注地停下腳步,用心靈仔細地分析。 時常,人的智慧也無法精確地解析枝葉間華麗繁複的構造組織。她們 在美的藝術造境上絕對嘆為觀止,變化萬千。植物天生地予人穩定心情的 力量,不過也得靠個人去探索、發現、察覺,並轉化成個人的感覺、感受, 甚至到達當下頓悟的境界。否則縱使有一整排落葉繽紛的樹林圍繞著你, 甚至一整座森林,你也容易視而不見。 提醒朋友,遇見一株美麗的樹難得,親近它的同時,也須留意自身安 全,避免傷害它喔!

18


生態運行的奧妙 大自然中的靈性、形質是如此真實而神奇 一片雲、一陣雨、一朵花、一株樹、一方石片、一座森林 皆是充滿形色、質地、肌理,光影,統合變化 各自形成動態的、宏觀與微觀並存的世界 雖各自獨立運行、卻息息相關命脈相連 藉著一花一樹的存在與演化 窺見生態運行的奧妙 在四季輪替變化中 風中、雨中、霧中、月光下、陽光中 多面向、多層次 湧現令人驚奇 讚嘆 多重生命樣貌 展現大自然生生不息的能量 神性所嚮往的淨土 悟性的境界

轆轆谷山屋途中| 2019 |黃春長

19


一氣相連 森林中的每一株植物,向上的枝葉連繫天文的脈動,向下伸展的根系連結著地文、水文, 山石地形地質土壤風向,從地底的鬚根、主根、主幹、枝幹、葉脈,一氣相連、脈絡貫串,生 物生息,四季節氣。

20


玉山圓峰| 2010 |劉清煌

樂土 不以為苦 即是樂 走在山徑上揮汗淋漓衣物盡濕 冷熱交逼瀕臨 體力 耐力 容忍力邊緣 信心 意志 風度 溶解殆盡 信誓旦旦高呼下次不來了 屢見不鮮的場面 下山之後就忘記艱困 只是記得路程中的美好感受 超越顛峰的感覺 在屢勸不聽的情況下 又再次懷抱欣喜 滿心期待的走向山林 還說 只要能走在山徑上就快樂了 馬博拉斯山| 2020 |鄧安美

21


候鳥精神 在十九世紀末,德國發現國民的體 態變形健康習慣不佳,於是發起漂鳥運 動,學習候鳥精神,在漫遊於自然中追 尋生活的真理,在自然中歷練身心的能 力。運動的成功,奠立日耳曼青年強健 的體魄。德國能夠成就一等強國的地位, 候鳥精神是最基本的條件。臺灣的處境, 其實也相當的艱困有挑戰性,比起德國 來需要具有應變力與活力的國民,同時 也具有更豐富獨特的自然環境可以體 驗。 學習每年一度為適應生存而遷徙的 候鳥,生存在臺灣海島的所有物種,陸 續遷徒而來,從無到有從簡而繁、擁有 極大的適應與變化的可能性。近代歷經 數百年來,橫渡海峽的移民潮,也像是 冒險的候鳥,在獨特的生態環境中,社 會、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發展自成 一格,近百年來的快速變化,不斷衝擊 考驗著島民的生存智慧,並且逐漸形成 對於臺灣這片土地,人文生態與自然生 態的認同。

塔比拉斷崖| 2011 |齊泰榮

22


東小南山步道| 2014 |劉清煌

紋理 走在山徑上,瞻仰神所創生的世界,天地宇宙一切的生命,息息相關 一脈相連,相互牽引相依相存。 山石頁岩的紋理,觀看岩壁如閱讀一卷天書,潛隱著人類無法透徹的 生態演變,觀看岩脈縱橫的皴紋,如見雄偉險峻的山嶽生態變化萬千。

23


圓峰營地| 2014 |郭弘志

24


玉山主峰步道| 2021 |李和家

生命視野更加寬廣 走入山林 以心為原點 感觸自然與生命 然後美蘊涵其中 回到生命原創點 走在玉山山徑上 欣賞的主題 可以是 宏偉崢嶸的山形走勢 有時濃厚的雲霧也可以是 若是雪季則加入冰雪的形色質與氣息成為雙主題 高山寒原中最具特色的欣賞主題 是微地形所營造的微生態與微氣候的環境中的生物 稀有特殊的生命樣相 石縫裡精神奕奕的玉山佛甲草 淡金色的花瓣迎向風雪與陽光的尼泊爾籟簫 當然的玉山圓柏更是無法略過 走在山徑上,大自然是無窮盡的美麗世界 欣賞向生態時空延伸,向自己內在的感官知覺延伸 智性與感性拓展,生命視野更加寬廣清晰豐富

25


融入生態世界 大自然的神奇在於她呈現的形色質,可以 無限大,與無垠的宇宙連結,也可以無限小, 小到真核域裡的每一個細胞中的質子、分子能 量自成一個生命的世界,更可以無限的醞釀與 呈現靈性領域。所有有機生命體的存在,同時 也就存在無限的可能。 生命演化歷程擁有極多樣的變化,多樣的 生命體所構成的生態中,人類也是萬物之一, 唯有融入生態世界,專注、覺察、感覺、感受、 感悟,才能欣賞與真正的享有這充滿形質與性 靈美感的世界。

馬布谷| 2017 |郭弘志

26


27


麟趾山| 2013 |盧添登

樂園 山林提供感受的空間,日昇月落、時空替換、星象挪移,看似規律平淡卻也蘊含深 刻愉悅,融入知性與感性的享受。 山林是一所學校,學習與萬物平等共處,欣賞生態的精美微貌,謙卑面對大自然的 力量,在大自然的生命脈動之中,每一個人找到自己獨特的生命意義,與定位自己獨特 的存在價值。

28


馬博碎石坡| 2018 |洪梓晉

形質美感的國度 人性的身心靈多層次特性,在大自然中,面對著物種的多樣性生態環境,季 節天候晨昏的輪替,所營造的美感經驗是無限大的可能性。 大自然、文化、人性三項因素共同建構了,美感經驗與判斷的普遍性基礎, 同時也建構一個融合自然、文化、人性充滿形質美感的國度。

29


玉山主峰| 2017 |陳惠美

玉山的生態樣貌 這是一個令我們著迷的生態現象,從生態學觀點海拔每增高 1 公尺,生態環境及生 物樣貌的變化,大約等同於平面土地北移 1 公里;玉山的高度將近 4,000 公尺,其生物 樣貌等同涵括北方 4,000 公里土地的物種,跨越海洋的阻隔與鄰近地區形成平行且相似 的生態,擁有多樣化的地質與相應的生態樣貌,生態系與生物多樣性豐饒。 玉山有如南、北半球生態系的縮影,例如;海拔 3,952 公尺玉山主峰全年平均溫度 僅有 3.5 度,高山寒原近似日本北海道北極圈內的極地寒原生態,同時也擁有與喜馬拉 雅山系,相同的物種例如尼泊爾籟簫。海拔 3,402 公尺排雲山莊一帶的冷杉森林與北海 道,中國雲南高原玉龍雪山、東北大興安嶺的一般俗稱黑森林的生態相似。

30


玉山北峰| 2006 |劉清煌

物我合一 欣賞自然即是全心投入於其中,讓自我消融於自然 中。融入模式似乎接近於中國哲學強調的「物我合一」 境界,這種忘我的經驗的確可能出現於自然欣賞中。

31


愉悅 自然欣賞觸發了情感的動能,使人獲得難 以忘懷的感動。尤其自然常是藝術創作的泉源, 深刻的感受配合優美的文采才能創造佳作。 自然美感如此地令人感到愉悅,抒解了生 活壓力,也提供了一種身體與心理的治療效果。

32

馬前池| 2020 |王逸婷


33


八通關越道路西段| 2018 |郭弘志

34


生物界諾亞方舟 垂直落差 3,952 公尺的玉山,乃蘊涵 由主峰向北 4,000 公里範圍的植被生態, 從植物地理而言與喜馬拉雅山系之植被 有顯著的血脈相連。 因此玉山國家公園不只是十萬公頃 這個地圖測量的數據,而是萬年前的冰 河時期,臺灣數度與亞洲大陸相連,許 多古老生物遷徙來臺定居,冰河退去後, 牠們向高海拔山區遷移,歷經隔離演化, 成為臺灣的特有生物。 所以玉山地區的動植物、地質、氣 候等等的樣相,擁有高濃縮的豐富度, 號稱生物界的諾亞方舟。

35


馬西山頂| 2018 |王逸婷

氣流運行的紋理 無色無味無形無影,至剛猛強大至溫存輕柔的風,貫通萬物的 氣息,風運行於生物內在生理的空間通路,風更運行於生物之間傳 遞相互生命的訊息,風是地球的呼吸,無風一切生命沉寂。

36


大水窟| 2019 |王逸婷

欣賞自然美 只要具有欣賞自然美的能力,任何人都能擁有詩意的人生。即 使是岸邊一片平常單調的海面,望著天空彩霞與如鏡海面的交互輝 映與色彩變化,也能讓眼前的感動重組再三。

37


玉山南峰稜線| 2020 |陳玉萍

回歸自我 人與自然是一種有機的連繫。我們的生命能量 來自自然界所提供的食物、土壤、水、太陽、空氣, 進入自然也就是回到生命的源頭。自然不只是資源, 也是人的來源。 但人與自然的連繫不只是物質性的,也是精神 性的。大自然尤其是荒野,給予了個人享受孤獨的 機會。走向荒野的每一步都是在回歸自我。

38


圓峰步道| 2012 |王主年

39


烏拉孟斷崖| 2020 |王逸婷

親身走入山林 感受與欣賞 是一段探索生命與美感的歷程 是一段自然與人文對話的歷程 是一段自我覺察與省思的歷程 是一段發掘生態與生命的歷程 是一段人格與樹性感應的歷程 走在山徑上 對於大自然的感動屬於個人內心的感觸 臺灣的高山寒原激烈的環境變化 在不同時間、地點、海拔、所見所感皆大不相同 時空與生態,經由造形與結構來呈現自然的本色 展現獨特的生命光采,留住大自然生態環境,力與美的震撼 即使透過影片與文字說明,獨特生態的特性與動態運作 未曾親身實地體會的人,仍然不容易體會其中豐富的奧妙

40


美感經驗歷程 美感的基底建立於生活與生命的歷程,從個人心性原點出發向 外在環境探索、覺察最終又回到心的原點「人性」。 然後透過運用適當的有形的、無形的媒材,表達自己當下、內 在自我覺察的歷程。從生活的體驗中發展屬於個人的品味風格,既 是生活的歷程也是生命的歷程,同時也是美感經驗歷程。

八通關越道路西段| 2019 |郭弘志

41


天地壯闊 撰文 / 林進坤

登臨絕頂遠眺群峰 如果說,一生爬一次玉山是幸福的,有幸的,我們比 一次又多了很多次……。 從東南西北,沿山稜水線;從于右任先生的銅像,穿 越到今天的石碑。玉山群峰路線以玉山主峰為中心點,是 國內最熱門的登山路線之一,也有「國人一生必須登一次 玉山」的目標。 從臺灣各地甚至澎湖外島,或近或遠都可以觀賞到他 的千姿百態,是東北亞最高峰、群山之首,我們心目中的 聖山,登臨絕頂遠眺群峰,天地壯闊。

42


馬利加南山| 2016 |王逸婷

43


冰雪玉山| 2008 |鄧安美

44


雲繞主東峰| 2016 |王逸婷

45


群山之首| 2016 |盧添登

46


新中橫公路觀玉山| 2008 |鄧安美

47


南投 嘉義 18

塔塔加

21

塔塔加 (TATAKA) 是鄒族語,意為寬闊、平臺草原之地。

塔塔加

海拔 2,610 公尺的塔塔加是新中橫公路最高點。從迂迴曲

花蓮

折的公路穿出雲霧盛行帶,來到塔塔加豁然開朗。天空亮 藍,先前的雲霧飄渺在腳下翻騰,於入冬之際,附近山區 臺灣紅榨楓變紅時,楓紅景色點綴在綠林中,增添大地瑰

高雄 梅山

30 20

花蓮

彩。 保育志工們除了在塔塔加進行禁止餵食野生動物宣

南安

導、還有白木林及孟祿亭的生態廁所維護監測,亦前進至 圓峰山屋,協助玉管處執行各項勤務。

圖例說明 18

48

車道

道路中斷

山屋

林道

山峰

宿營地

步道

廁所

停車場


麟趾山霧淞| 2018 |陳惠美

留一盞燈 塔塔加是進入玉山國家公園的西北門戶,排雲山莊總能給登山遊客身 心的支持與護衛。 獨門獨戶的玉山氣象站,生活物資除了工作人員跋山涉水運補外,只 能依賴從天而降的空中補給。圓峰山屋是我們協勤的最高據點,滿天星斗 與美麗日出景象,則是我們服務山友之餘的花紅。 星夜來臨,留一盞燈,呼吸著冷冽的空氣,守候著遲歸的山友。

49


永相伴 – 夫妻樹| 2014 |黃水源

50


排雲山莊| 2016 |王逸婷

51


雲海翻騰| 2019 |林健龍

52


玉山氣象站雪地運補| 2008 |鄧安美

53


圓峰山屋| 2009 |王主年

54


圓峰稜線雪景| 2020 |林進坤

55


日出圓峰| 2010 |劉清煌

56


留一盞燈 – 圓峰山屋| 2020 |李和家

57


南投 嘉義 18

21

塔塔加

花蓮

西北園區的第二處入口 東埔一鄰是玉山國家公園西北園區的第二處入

高雄 梅山

口,從著名的「東埔溫泉區」,跨過東埔吊橋到對岸

30 20

花蓮

的東埔村一鄰,即進入玉山國家公園範圍,擁有布農

南安

族傳統文化、清八通關古道、日治八通關越道路等人 文資產,此路段亦是保育志工們前往中央金礦、大水 窟、秀姑巒、南二段及馬博橫斷勤務的必經之路。

圖例說明 18

58

車道

山屋

步道

停車場

圖例說明


秀.馬 – 八通關草原| 2001 |郭弘志

向源侵蝕 玉山山脈與中央山脈的阻隔,隔開 了臺灣兩大水系。陳有蘭溪不斷的向源 侵蝕,成就了金門峒斷崖雄奇的景觀。 這裡有上一個朝代的腳印,也有日 本軍人的身影,還有勤耕善獵的原住民, 在 這 片 山 林 原 野 裡 奔 跑 追 逐 …… 而 現 在,輪到我們背起背包繼續守護。

八通關駐在所遺跡 – 八通關越道路西段| 2007 |齊泰榮

59


金門峒斷崖| 2019 |王逸婷

60


雲龍瀑布| 2017 |李和家

白練懸谷 習慣從東埔起登,一線白練懸谷的雲龍瀑布,通常是志工們的第一個 休息處。在此告別了紅男綠女的遊客,進入國家公園生態保護區。

61


南投 21

嘉義

塔塔加

18

花蓮

高雄

30 20

梅山

八通關越嶺步道 原為日治時期「八通關越道路」, 為日人實行理蕃政策及連絡臺灣東、西 部的交通,於民國 10 年闢建完成的步道, 在玉山國家公園內是東西橫向步道。保 育志工的長程勤務多由南投縣東埔登山 口進入,直至花蓮山風登山口,全程共 約 96 公里,耗時 9 天。

圖例說明 18

車道

廁所

步道

山屋

山峰

宿營地 停車場

62

花蓮

南安


八通關越道路| 2021 |王逸婷

高繞路線 走在沿著等高線而上的八通關越道路,每年的協勤,經歷道路崩塌、修築、改道。地震 也造成了水源地的崩塌,因此玉管處重新開闢了經由清營盤址的高繞路線以避開原本舊路的 危險,高繞路程不時可窺見陳有蘭溪不斷地向源侵蝕。 八通關草原後,數著呼吸,聽二葉松隨風搖動的聲音,期待每個轉角偶遇的驚喜;中央 金礦山屋之後,奮力攀上秀姑坪,這裡是玉山圓柏的舞臺,也是中央山脈主脊。 63


駒盆山看秀.玉| 2018 |洪梓晉

64


玉山圓柏林| 2018 |鄧安美

65


南投

熟悉的落腳處 中央金礦山屋及白洋金礦山屋是各式長

嘉義

程勤務的中繼點,保育志工們在此短暫歇息

18

21

塔塔加

花蓮

後,背上行囊與裝備,朝向下一個地點邁 進。

高雄 梅山

30 20

花蓮

圖例說明 18

車道

山屋

步道

宿營地

山峰 66

南安


秀姑巒山| 2016 |王逸婷

中央山脈最高峰 秀姑巒山是中央山脈的最高峰,往北與馬博拉斯山南北相互對峙,互為犄角;往南 則越過大水窟山,到了大水窟池,不同任務的志工夥伴們各自前行;往東繼續踢著正步, 挺起胸膛,繼續沿著等高線緩下八通關越道路東段,記錄沿途的駐在所與史蹟。 國家公園北界有馬博拉斯橫斷,南疆則有新康山列,玉山群峰昂首盤坐在西北園區, 指揮如琴鍵的山稜,彈奏出溪水的曲調。往南,則如鹿野忠雄潛行於達芬尖山前後,繞 雲峰、越三叉,由向陽而出,完成南二段的保育巡查。

67


大水窟彩雲| 2019 |簡麟崴

68


馬博拉斯山觀玉山群峰| 2018 |鄧安美

達芬尖山飛碟雲| 2017 |洪梓晉

69


南投

負重前行 馬博橫斷是保育志工長程勤務中最艱辛的任務,背負著

21

嘉義 18

二十公斤上下的大背包,穿梭在稜線上,默默地完成各項任

塔塔加

花蓮

務,紀錄在一幅幅的照片之中。

高雄

30 20

梅山

花蓮

圖例說明 18

車道

山屋

步道

宿營地

山峰

70

南安


馬博拉斯山| 2019 |王逸婷

馬博橫斷 南北走向的中央山脈,往東有四條長長的山列,岳界有「百岳四大障礙」的稱號,亦即山高險峻, 崎嶇難行;馬博拉斯橫斷由馬博拉斯山起,中央山脈向東做了 90 度的大轉折,揮別西北側駒盆山的山麓 林階。 馬字稱謂為名的馬利亞文路山、馬利亞文路山東峰、馬利加南山、馬西山、喀西帕南山一路往東, 沿途斷稜險峻,惡名昭彰的烏拉孟斷崖、馬利亞斷崖、塔比拉斷崖,兩側不斷向溪谷崩落,僅留一線通行。 71


馬博日出雲海| 2018 |鄧安美

72


馬利加南山屋晨曦| 2017 |郭弘志

73


馬布谷| 2017 |郭弘志

74


馬西山雲海| 2017 |郭弘志

75


烏拉孟斷崖| 2018 |鄧安美

76


塔比拉斷崖| 2019 |黃春長

77


南投 嘉義 18

21

塔塔加

花蓮

高雄 梅山

30 20

花蓮

南二段步道 本路線自東埔、向陽兩端進出,北承八通關越嶺步 道,南為嘉明湖國家步道,南北貫穿玉山國家公園生態 保護區,全長 89.3 公里。西側以八通關與玉山群峰山塊 相連,山行其間,隨時可見玉山群峰不同方向的面貌。 大水窟池、塔芬池分列其間。擁有一等三角點的三 叉山,是臺灣高山三大草原之一。向陽山的西側是向陽 大崩壁,自海拔 3,400 公尺高度直瀉新武呂溪,黑綠色板 岩地質,陽光照射之下尤為醒目。

圖例說明 18

78

車道

山屋

步道

宿營地

山峰

停車場

南安


大水窟山屋| 2006 |郭弘志

79


塔芬池| 2017 | 洪梓晉

80


回望大水窟| 2019 |黃春長

81


三叉山看嘉明湖日出| 2017 |洪梓晉

82


向陽大崩壁| 2011 |盧添登

83


南投 嘉義 18

21

塔塔加

花蓮

東臺一霸 南二段自三叉山往東分出一道屏障,長

高雄 梅山

30 20

花蓮

南安

長連峰後拔高拉起一座新康山,是為東臺一 霸,也是中央山脈東向四大橫斷的最南一線。 山腰北側綴以八通關越嶺步道,沿著拉 庫拉庫溪,會合尾稜出南安。沿路密布箭竹, 路徑崎嶇,是屬於高級登山路線。連理山前 後的飛機殘骸營地,是歷史的見證。

圖例說明 18

車道

山屋

步道

宿營地

山峰

84


大水窟山屋看新康山晨曦| 2007 |陳 治

85


新康山| 2017 |王逸婷

86


新康橫斷 – 天宮堡壘| 2017 |洪梓晉

87


南投 嘉義 18

大自然的力量

21

塔塔加

花蓮

關山嶺山、塔關山、庫哈諾辛山是南橫公路沿線附近相對容易親 近的百岳高山。其中關山嶺山、塔關山、關山連稜是玉山國家公園的 南域界線,尤其是關山,金字塔形狀的山容壯盛易辨,不管從南二段 甚或玉山群峰南步道,皆可清楚朝見這南臺首嶽。

高雄 梅山

30 20

花蓮

南安

可惜因為南橫公路中斷於民國 98 年 8 月 8 日莫拉克風災,至今 無法全線通車,令人只能遠觀,而心嚮往之。 民國 100 年因為勘災需要登臨關山嶺山,在天池長青祠附近,公 路下方產生新的大崩壁,感嘆大自然的力量。

圖例說明 18

車道

廁所

步道

山屋

山峰

宿營地 停車場

88


虛無飄渺進涇橋| 2006 |齊泰榮

89


眺望長青祠| 2011 |盧添登

90


91


日照鷹子嘴| 2006 |齊泰榮

92


雲開關山| 2018 |洪梓晉

93


南投 嘉義 18

21

塔塔加

花蓮

高雄 梅山

八通關越嶺步道東段 東起玉里,西至東埔,大水窟是中點,也是最高 處,全長約 125 公里。自大水窟往東,沿線多駐在所、

圖例說明 18

車道

廁所

玉山國家公園費時七年多,耗資兩億多元,修復

步道

山屋

道路,吊掛建材,興建了十四座吊橋及多處山屋。大

山峰

宿營地

棧道、吊橋,人字型砌石、浮築道路。

分山屋是研究臺灣黑熊的重要據點,五星級的瓦拉米 山屋之後,彷彿回到文明,康莊大道,直出南安。

94

停車場

30 20

花蓮

南安


美麗駁坎牆| 2019 |劉清煌

大分浮築橋| 2019 |劉清煌

大分山屋| 2008 |劉清煌

95


石洞吊橋| 2008 |劉清煌

96


瓦拉米山屋| 2018 |王逸婷

97


玉山何其多彩 壯闊的玉山,有美麗的高山流水、雲海雪 景、草原景觀、高山湖泊、崩壁斷崖、更有悠 悠古道及人類史蹟,玉山滋生萬物以養民。 念天地之悠悠,玉山何其多彩,我們何其 有幸能投入它的環抱,沒有獨愴然而淚下,只 有感恩與珍惜呀!

菊之玉山| 2017 |楊永煌

98


99


聖山守護 撰文 / 齊泰榮、葉世原、盧添登

一生懸命,默默深耕的小故事 時序不斷更迭 , 匆匆中歲月已流轉了二十年,志工守護 聖山事蹟,隨影像一幕幕掀起,抓住一點記憶中的永恆,回 顧歷史不是要停頓,而是展望傳承玉山精神,使得接棒者能 更穩健邁開腳步,可以走得更深、更遠,讓玉山園區生態環 境永續長存。 保育志工成員來自社會各領域,為了玉山園區,以謙卑 的心抱著向山學習精神,不計代價、辛苦在險峻高山從事保 育巡查、生態環境、登山步道、公共設施維護更新;另為喚 起更多國人參與生態環境維護,推廣登山安全保育宣導和生 態環境講座,二十年如一日一點一滴默默深耕這園區。 保育志工團隊是國家公園第一線人員,也是最榮耀單位, 二十年來分別獲得三次全國績優志工團隊大獎,志工團隊以 熱情燃燒,奉獻給聖山是主要原因之一。 志工在工作之餘,以「一生懸命」精神守護聖山,有人 甚至在生命末期將僅存餘力留給聖山,有人雖離開團隊卻仍 投注心力關懷,讓我們再許一個二十年齊心守護聖山。

100


主峰線淨山| 2018 |王逸婷

101


保育巡查軼事 不是閒情逸致瀏覽壯麗景觀行程,有的是 翻越綿延山稜、斷崖、峭壁。保育巡查負重能 力是基本款,否則將自陷危機,協勤過程中你 問我最怕什麼?我想是行進中落石、夥伴受傷、 天氣驟變吧。 民國 100 年,馬博橫斷保育巡查工作兼通 訊標示安裝,一行四人,出發第二天隊員高檔 登山鞋「開口笑」,笑很大那種;接近馬博前 山屋,我踩空墜落,幸僅折損登山杖;往後天 氣驟變,步道泥濘不堪,心中擔心事應驗了, 出太平谷不久,溼滑倒木,讓夥伴滑落撞擊, 頓時空氣凝結一陣……哇!有反應了可以自己 爬起來,哦!阿彌陀佛,一切那麼幸運,但已 不能背負重量,沒關係,兄弟挺,不能躺就坐 著睡,呼吸會胸痛就不要大口呼吸嘛!好自私 夥伴!握著通訊器材卻不求救,WHY ?因身份 是保育志工,為著榮譽,就委屈了夥伴;更離 譜的是不該發生事又出現了,在進駐 34k 工寮 時有二位成員,發現算錯餐次以致糧食短缺, 結局更奇妙,二位成員竟然和老鼠爭搶山友遺 留食物成功,真是天公疼憨人。 哦!對了!馬博橫斷不能避免的是最後在 中平林道,一定要繳點鮮血給螞蝗當過路費, 這是最難忘的一次保育巡查。

102


保育巡查(馬博拉斯山)| 2018 |鄧安美

103


保育巡查(南二段 – 轆轆山)| 2019 |黃春長

104


保育巡查(秀姑巒山)| 2011 |齊泰榮

105


保育巡查(馬博橫斷)| 2007 |齊泰榮

保育巡查(馬利加南山)| 2019 |王逸婷

106


志工情誼 結伴協勤 志工情誼 不同的山林 不同的季節 不同的年紀 不同的心緒 總會遇合與心情相牽引的朋友 期待再相遇的心情 驀然回首的悸動 志工情誼(八通關越道路)| 2007 |葉世原

107


生態環境維護 近年來的極端氣候,加上龐大的遊憩壓力, 如果民眾的環境保育觀念沒有提升,拜訪聖山 如果只是「打卡」,這種氛圍下高山生態環境 保護工作將更加艱辛。 以「友善態度對待環境」是處理園區排泄 物的準則,以此準則建構低汙染、低衝擊且符 合環境保護理念的生態廁所是必要;因此,玉 管處於民國 92 年委由工研院於玉山主峰線建構 二座生態廁所,後因一般民眾使用習慣而成效 有限;民國 95 年保育志工以中央金礦山屋為實 驗基地,改良硬體設施,志工團隊齊心努力獲 得不錯成果。 淨山(圓峰步道) | 2015 |魏榮昌

志工團隊於民國 99 年起接手協助玉山主峰 線二座生態廁所維護,汲取先前實務經驗,民 國 103 年於圓峰營地建構更簡化且易管理的堆 肥大貓洞。以志工人力搭配自然堆肥方式,進 行維護運作,至今已執行運轉十五年。 自然保育與山林維護工作是一條長遠的道 路,是生存在這片土地的你、我天生使命;我 們以宣導和密集巡查清理垃圾,並不定期運用 民間力量參與淨山還我美麗高山為目標,也期 盼民眾記得把垃圾,帶下山。

108


圓峰簡易生態廁所雪景| 2015 |魏榮昌

生態廁所(圓峰貓洞) | 2017 |鄧安美

109


生態廁所 ( 白木林 ) | 2012 |齊泰榮

生態廁所(中央金礦)| 2019 |郭弘志

110


淨山(玉山主峰)| 2009 |王主年

淨山(圓峰線.白木林休息)| 2015 |張玉蓮

111


登山步道維護與監測 高海拔山區登山步道維護、施工欠 缺大型機具,維護步道得採適地、適材 以自然媒介,融合成獨特工作模式,此 模式對生態環境衝擊是最小的,也是最 友善工法。 玉管處是臺灣國家公園中,首開在 高海拔山區施作手作步道先例,參與志 工經組訓、實作養成,回顧當年志工可 不是一時沸血澎湃激情,而是以終其一 生燃燒生命精神來參與,且窮極心力付 出,完成一段段步道維修,其成果至今 仍處處可見。 資深保育志工楊淑美是登山界前輩, 有著豐富登山經驗,加入團隊後總以虛 心態度向山林學習,且對生態環境保護 勤務,不遑多讓積極參與,而對「手作 登山步道」更是情有獨鍾;然人生無常, 上蒼常給好人開玩笑,她竟然罹患不治 重病,在理應好好休養時,她卻有不同 想法,願將僅有餘年全奉獻給這塊土地。 當時正逢民國 99 年跨年度手作步道 工作假期,她亳不猶豫報名,在工作假 期中隱忍自身病痛,表現也如常人一般; 且假期結束,立刻又報名下梯次勤務。 遺憾的是上蒼再也沒有給她協勤的機會 了,但楊淑美志工此種奉獻精神,已深 深烙印在每位志工夥伴心坎中,啊!令 人尊敬和懷念的「阿美姊」。

112

登山步道修護| 2018 |林綉桃


VERP 之登山步道監測| 2013 |黃春鶯

113


登山步道修護 ( 工作假期 ) | 2013 |徐大鈞

114


登山步道修護 ( 工作假期 ) | 2014 |盧添登

115


公共設施(叉路指示牌改善) | 2006 |齊泰榮

步道指標維護與施作 在高山地形變化、方向不明、混淆岔路口的步道,適合使用反光油漆施作記號以便 清楚的指引登山者。民國 90 年代山友常在玉山南峰步道迷途、墜落,因此,確實有改善 指引的需要,唯當時社會瀰漫著「還我高山清淨」風潮中,高山步道記號、布條被視為 「視覺汙染」,玉管處基於登山安全考量,步道記號施作仍屬必要。因此,決策者排除 障礙與輿論壓力,毅然決定設置指引,引導山友安全回家的路。 另,山友使用率較高的圓峰營地常濃霧蔽天,冬季則容易積雪覆蓋,茫茫霧海與積 雪中迷途失溫者屢見不鮮,玉管處為解決上述現象,決議設置標示柱,現在看來理所當 然的這些設施,背後都有當年睿智的決策者,真知灼見承擔一切的阻力與各界溝通方能 有成。 如今我們走在步道上有清楚且安心的指引,要感謝當時決策者的魄力與志工努力配 合施作,當您走在高山步道時,您是否想過這些小小的設施,原來背後還有這樣的過程?

116


公共設施(指標維護)| 2018 |郭弘志

117


公共設施(圓峰標示柱)| 2011 |郭弘志

118


119


山屋供電改善 山屋透出暖色系微光,溫暖山友疲憊不堪 身心,感受到回家歸宿感,玉管處基於此暖心 服務公眾,民國 106 年 8 月啟動「園區避難山 屋太陽能供電系統維護改善」計畫,運用志工 多元專長,改善玉山園區山屋供電。 園區山屋建立約有十至十五年以上,相關 點亮南二段拉庫音溪山屋| 2018 |吳建宏

光電系統早以損壞、老化,線材也破敗不堪, 除了太陽能板外,控電系統、線路、燈具皆須 更新。106 年 10 月正式完成首座位於臺灣最高 海拔的圓峰山屋供電改善,翌年為了擴大志工 參與,舉辦教育訓練培育山屋供電改善能量, 迄今園區 15 座山屋光電,已更新 10 座,成果 相當豐碩。 參與志工有著許多特質,除了願意犧牲和 家人相聚的假期外,還需要具有體能、專長、 揹負力,以及堅忍、毅力、責任、榮譽、熱情 等特質,這是團隊和諧成功的基石。讓我們從 協勤片斷,了解志工協勤的小故事。 點亮南二段 – 塔芬谷山屋| 2018 |吳建宏

120


107 年中秋節執行白洋金礦山屋光電更新案 工程順暢大夥們超開心,是夜皎潔月光照著超 靜山林,身處崇山峻嶺,心中想著家人,隱約似聽 到家人團聚歡笑聲,此刻沒有美酒夜光杯只有冰冷 水,也沒有對飲成三人情境,只有山椒魚倩影陪伴 我早早入夢。

108 年新年塔芬谷、大水窟山屋光電更新案 塔芬谷單趟須五天行程,志工此行困擾不是路遙 遠,而是最惱人的山區持續乾旱缺水,頂著烈日卻因 要節約用水,搞得口乾舌燥喉嚨快燒掉也得走。完成 塔芬谷任務,移師大水窟看到水池乾涸,疲憊身軀更 加疲倦,此刻天空忽然間烏雲密佈,下雨了!謝天謝 地,不多不少剛好收集到二十公升水,雨就停了,當 下大夥先暢快痛飲一番,其他事明日再說吧!

110 年新年馬博山屋光電更新案 出發前已知有寒流來臨,當下就多添加衣服, 原以為可滿心歡喜迎接北國雪地風光,卻迎來冷冽 空氣,山屋內外如身處冰庫中,手足已麻木要如何 在施工中切、鋸、鑽、拉呢?超低溫環境取暖方式, 是以不間斷喝熱水,不間斷來回踱步來暖身,差點 喝水喝到水中毒,來回踱步也快虛脫了,此時山下 長官捎來簡訊:撤退!撒退!為著榮譽不能放棄, 忍著痛麻手腳,咬著牙最終完成它!經此番寒徹骨, 志工堅忍不移精神再次展現!

121


109 年庫哈諾辛山屋光電更新案 庫哈諾辛山屋電盤箱鋼材異常堅固,保育志工 團隊已經耗光數個電鑽電池跟鑽頭,在陰冷的天氣 下,大家輪流把電鑽電池夾在腋下增溫,在用上最 後一個鑽頭及榨乾最後一絲電力下,才終於貫穿鋼 板,瞬間全場歡聲雷動,任務驚險完成。 當晚,庫哈諾辛山屋透著鵝黃的燈光,在夜裡 格外明亮。

點亮庫哈諾辛山屋| 2020 |吳建宏

122


點亮庫哈諾辛山屋| 2020 |鄧安美

123


登山安全教育宣導 登山安全教育的普及與落實是減少山難不二法門。國 人常追尋高山之美,卻未具備山野的知識與技能,未做好 週全的準備就上山,讓平安回家路更加顛簸。 為了讓國人能親山、愛山、護山且有正確登山觀念, 玉管處在民國 92 年前後與民間登山社團合作,辦理多梯次 「與玉山生態有約」活動,過程中保育志工將正確登山知 識、技能傳達給參與國人,期許落實安全登山成為快樂的 登山人。

登山安全教育宣導 - 白木林| 2007 |齊泰榮

124


玉山有約 – 登山安全教育宣導| 2007 |吳一成

125


生態公益講座 - 阿里山| 2018 |盧添登

生態環境保育宣導 國人能親近、拜訪玉山者仍在少數,為了讓更多國人了 解玉山自然生態之美,十多年來透過志工老師現場口述或講 座精彩影像分享,將玉山之美和生態環境維護理念帶給民眾, 面對玉山山林的態度正確了,我們的守護工作就有更多的支 持。

126


生態保育宣導 - 石山| 2013 |吳一成

經營管理觸角的延伸 志工是管理處的『腳』:用雙腳走到園區各角落。 志工是管理處的『眼』:在園區現場看到問題。 志工是管理處的『手』:現場可解決的問題,動手立即改善。 志工是管理處的『鼻』:嗅到問題,思考解決問題的建議,回饋給管理處。 志工是管理處的『口』:宣導國家公園核心價值與生態保育理念。 志工的「心」:是持續守護玉山的原動力。 我們都是「心清如玉、義重如山」的一群 ~~~ 127


128

塔塔加薊 – 玉山主峰頂| 2019 |洪協豐


微觀玉山 撰文 / 林欣儀、葉世原

從微觀反映宏觀生命力 玉山國家公園園區內,每個角落有著許多令人驚豔 的小花小草,甚至雄偉的大型樹木(如玉山十大名樹)、 千元大鈔的塔塔加薊、滿山遍野的高山杜鵑、千姿百態 的玉山圓柏,以玉山為名的特有種,呈現園區內植物的 繽紛與多樣性。 另玉山園區八通關越道路(東段),留存許多日治 時期的人文遺跡,這些在幸福的協勤旅途中,常吸引目 光,引來讚嘆與嘆息,當我們微觀這些大自然造物者與 人類的傑作,把它紀錄下來,也分享給大家,讓我們跟 您一起讚嘆玉山自然之美及珍貴的人文史蹟啊!

129


玉山杜鵑 – 玉山主峰| 2014 |劉清煌

130


展讀天書 站在臺灣島嶼的玉山氣象站,我們在此等待風起 雲湧。氣溫隨著海拔升高而降低,稍有風吹就讓人冷 得發抖,梅雨季來臨前北峰與主峰間陣陣的雲瀑翻越 山巔,高山杜鵑是這個季節的主角,它需要經過每年 一、二月的低溫才得以開花。 我們由排雲山莊經過冷杉林爬上主峰肩膀,翻越 山稜後腳踏著更新世的岩石到達玉山北峰。玉山山脈 是經大規模的造山運動而生成,風化作用時時刻刻在 此展現。 我們望向流動如水的雲瀑展讀天書,此深邃歲月 的知識講述地球的地質史,自然界的力量其道也謙卑。

131


臺灣紅榨楓 – 塔塔加| 2013 |盧添登

秋日的一抹紅 秋深了,塔塔加的天空染進了午後白色,它孤單的在路 邊等候每一位過客! 我們的視野穿透這場景的顏色,它像透明的詩,閱讀它 時,我的心境是佇足與孤獨。

132


千山綠水一點藍 抱著好奇心想知道你是什麼植物? 就像我去思考人類以外的宇宙,宇宙外 人類將怎樣的生存。 我認真的把你看待去思考理解,為 什麼這麼難得才能和你相遇,原來是你 很有個性的長在不一樣的棲地。我的眼 睛和心靈轉了一圈想把你再細細看得更 清楚,看到你的美就陷入了無法自拔一 見鍾情。

蛛絲毛藍耳草 – 八通關越道路西段| 2020 |吳建宏

133


阿里山薊 – 玉山圓峰步道| 2020 |吳建宏

千元大鈔上的植物 薊屬的植物是原住民傳統文化知識上的藥草,坊間有著可以緩 和感冒、肝病的說法,自然界有著多樣的生物,也許其中的某些種 類對人類的福祉是至關重要的,自然環境裡的一草一木都要珍惜。 文明的衝擊帶進了自然界,當塔塔加薊變成鈔票上美麗的身影, 在我們細細觀察植物之美時,亦不要忘記維持環境的原貌。

134

塔塔加薊 – 瓦拉米步道| 2020 |謝幸紋


面向陽光 與其說玉山山蘿蔔跟岩石間的感情好,還不如說面向陽 光生長和太陽共轉光合作用發揮到極致。 只要強大的陽光照射,就會開出燦爛的花朵,岩石縫間 是玉山山蘿蔔成長的環境,如果要說海拔 3,000 公尺以上我 能夠持續生長成群落,燦爛驕陽就是它的最愛。

玉山山奶草 – 玉山步道| 2017 |楊永煌

玉山山蘿蔔 - 圓峰山屋| 2018 |黃春長

隱於山徑 玉山山奶草是志工的老朋友,一般人走在山徑上,經常忽 略它的存在,而「慢活」是「撞見」玉山山奶草的訣竅。 生命的多元超越我們所擁有的知識,我們對已熟悉的植物 仍有許多未知,何況是不熟悉的植物。選對時間細心的觀察, 讓觀察能力慢慢結實,細心必定讓你遇到它。

135


蕨之道 - 瓦拉米步道| 2018 |楊蕙鍈

仰望空谷幽蘭 在瓦拉米步道漫步,不要忘記偶爾抬頭仰 望,可以發現步道上的毬蘭,欣賞到它的美, 每季的繁花盛開都有多樣態的存在,你會選擇 哪一季的花開到來? 許多人,總是將財富與忙碌畫上等號。步 道上的毬蘭是你人生讚嘆與快樂的等號。許多 人,走在這條步道上,靜靜聆聽風聲聞聞花香, 了解我們距離大自然如此的近,內心歡喜。 毬蘭 – 瓦拉米步道黃麻吊橋| 2020 |楊蕙鍈

136


蕨之道 長期在蕨之道上走,認之不盡的植物讓自 己承認無知,必須保持謙卑的學習態度。但做 個無知的人依然可以很快樂,當我站在蕨之路 上欣賞著結冰後的蕨類群落,每種被冰鎮的蕨 類綠的好清翠,冰霜下帶著各種倔強頑強、不 撓不毀的各異造型。 看呀,看呀,無畏霜凍,無畏風寒,只要 懂得欣賞「蕨之道」。即使無知地在天寒地凍 的瓦拉米步道健行,還是這麼的幸福與快樂。

岩上的龍膽 等待著猛烈的陽光,方能無限大的 開花。你應該可以這樣、應該要那樣、 不要這樣、不可以唷 ! 喂 ~ 誰理你呀 ! 我 只要陽光,這才是我生長的規則,給我 光,否則我無法開花長大。 龍膽啊,就是那種即使陽光不來、 明天地球就要毀滅了,今天還是依然如 此堅持的等待。岩石,會吸取陽光的熱。 龍膽的花將會等待雲裡透出的光芒。 臺灣龍膽 – 玉山東峰下| 2006 |高定邦

137


融入逆境的尼泊爾籟簫 在山域的環境中,可以觸摸到乾乾 的花朵,它是歷經千萬年的演化才能長 存於乾旱的岩縫內。尼泊爾籟簫總是存 在於人類不易觸及的寒冷之地,沒有泥 土、只在岩壁上、風霜間 ! 臺灣白及 – 瓦拉米步道| 2020 |楊蕙鍈

淡雅秀麗的臺灣白及 我在瓦拉米路上解說得口沫橫飛,講的越熱情興 奮,就會進入忘情的境地,這時候你只好默默地忍受, 一邊觀察一邊慢走。 你只是微笑著看著我的解說,但大自然總是充滿 喜悅與驚奇,時時刻刻把美好端在你眼前,步道旁淡 雅秀麗的臺灣白及,是你散步更深更廣的好理由。

138


尼泊爾籟簫 - 玉山圓峰步道| 2020 |吳建宏

139


紫色鈴鐺 幽微的光影,襯托著玉山沙參的顏 色,我以昆蟲之眼,知道花朵底下的蜜, 我最愛。

玉山沙參 – 玉山主峰步道| 2017 |李和家

追憶冬日的梅花 閉起眼睛回憶民國 103 年,晨起在 大分山屋前喝咖啡、慵懶地享受日出時 的光影、山靈的空寂與聆聽紅胸啄花在 桑寄生間鳴唱。梅花以整年吸取陽光、 空氣、水,轉換能量成為養分供應朵朵 花開,迎向東邊日出的燦爛。 屋前的梅花於這幾年因為各種原因 消失,當再度踏上大分山屋前庭,再也 看不見它了。 冬日的梅花 – 大分山屋前| 2014 |劉清煌

140


頂峰上的玉山柳 原來,愛就是在平常你看不到的地方呵護, 只有石頭挨著肉眼見不著的小攤泥土。 玉山柳呵護著山頭,卻隱藏在群眾的腳底。 請你們走過的時候,輕輕注意別踐踏它,把愛 留在山頭,一起與玉山柳看見天地時空間的歲 月悠悠。

藝之森 - 玉山圓柏 - 玉山主峰| 2013 |葉世原

藝之森 目光順著玉山圓柏的造形,行雲流水的線性結構,龍蟠 虯結的枝架,細緻的材質與摧折破裂的肌理,無限變化的空 間層次,真正的「藝之森」——特殊且世界唯一的森林生態。 玉山柳 - 玉山主峰頂 | 2016 |王主年

141


華巴諾砲臺 – 八通關越道路東段| 2014 |劉清煌

華巴諾砲臺 玉山國家公園東部園區的歷史遺跡之一,當你走到砲臺前探望,山林的樹木早已成長茁壯,雲霧朦朧間再也看不 清前方的視野。 布農族的長輩們當年極其痛恨日本殖民時代的高壓統治,打訓社、闊闊斯社、賽珂社,都坐落在華巴諾砲臺腳下。 保育巡查員海木斯(黃金進先生)說 :「闊闊斯溪、石洞駐在所以及抱崖駐在所前的伊霍霍爾溪,溪流內都躺著跟華 巴諾一樣的砲」。 「是當年日本人戰敗投降時,日本人終於走了,我們族人很痛恨大砲對於部落先祖們的壓制,於是把大砲推下溪 谷內」。現在海木斯保育巡查員回憶起玉山國家公園剛成立時,在山林裡勘查流轉的時光,是這樣深刻的回憶啊 !!

142


通往大分水力發電站山洞| 2019 |劉清煌

太魯那斯駐在所 – 八通關越道路東段| 2019 |劉清煌

水力發電站

生活的證據

「大分水力發電站」是一處百年歷史遺跡,訴說自

太魯那斯駐在所周邊地上有許許多多的酒瓶、破碗、

然與人類活動間的扞格。每一次到達大分山區必定拜訪

藥瓶、醬油瓶等,這些東西留下人類曾經在此生活的證

山洞,洞前是日治時期種植的仙人掌,腳下踩著山頂崩

據。透過窗戶、門板、基柱等日治時期的木製遺構,在

跌坍塌、層層堆積的板岩,懸崖邊有著因風狂吹逆勢生

陽光灑落下相互映襯。

長的二葉松,洞口則留有斤斧開鑿的痕跡。

遙想前人在森林中漫步生活,這些物品是拉庫拉庫 溪流域人文歷史留下的有力的證據,不斷吸引後人深入 探索這些史蹟。

143


多美麗 – 八通關越道路東段| 2019 |劉清煌

144


多美麗 – 八通關越道路東段| 2019 |劉清煌

多美麗 – 八通關越道路東段| 2019 |劉清煌

多美麗 多美麗駐在所於民國 10 年 2 月 5 日設置,設立時由於距離玉里鎮約十三日里,因此日人稱 為十三里(とみり)駐在所,後來取其諧音稱為多美麗。駐在所位於板岩豐富的地方,日本人 於軍事治理的過程中,開採現地片狀的板岩,堆砌成長 105 公尺、高 3.5 公尺的人字砌石駁坎 圍牆。其邊坡以砌石構築,並以駁坎作為入口的門柱、中間階梯以片狀岩為基礎,精緻的工藝 造就了歷史人文遺跡。 現在多美麗駐在所上層平臺、石砌坑洞、下層砌石平臺、駁坎門柱、階梯、儲物洞、木炭 窯等遺跡都保存良好。行經駐在所南北兩側越嶺道是以石砌浮築橋的型式建構,邊緣修砌平整, 兩側有很多日治時期各樣的舊酒瓶。經過百年之後,駐在所現地長成的大樹和砌石融合出優美 人文的歷史文化路徑。這裡的樹木遭逢狂風暴雨、烈日曝曬,越磨難越剛強,就好像經過歷史 戰爭磨難之後的布農族子孫們果敢地解決各種困境,世世代代繁衍傳承得以返鄉尋根。 當我們再次重返多美麗駐在所,請用力地抱緊大樹,深深地呼吸,讓芬多精滋養療癒路 上疲憊的身體,躺在樹下歇息,靜靜觀察光影挪移,閉目養神,感受土壤的氣味,多美麗駐在 所是以歷史文化遺產之姿,等著你來拜訪!

145


146

黃喉貂 - 玉山圓峰| 2018 |郭弘志


野地奔馳 撰文 / 張玉蓮、盧添登

與野生動物的緣份 很開心有機會分享這些年在玉山國家公園當志工 與野生動物的緣份,宇宙萬物密不可分,本無差別是 一體;是自然的本質,讓我們一起進入動物日常,大 地自然的生命力若於林中、若於樹下、若於山谷曠野! 成為保育志工一員至今已二十年了,用時間醞釀 情誼如飲茶之香,讓我們一起跟著時光倒轉機走到玉 山國家公園步道上,來去∼ 常與玫琪夥伴一起上山協勤,她知道我總是喜歡 拿著相機記錄大自然,目標出現時腳步就慢了,她總 是說:「玉蓮,沒關係,等妳」,來當志工相識夥伴 們是緣份也很感恩,心中超感激玉管處讓我們可以常 常接近大自然。不忘初衷的在民國 92 年完登百岳後, 內心總惦念著山林大地給予我們這麼多,希望有機會 回饋,當志工是最實在的回報。

147


林道旁的山羌 – 塔塔加| 2018 |許賢明

148


山中巧遇 在野外要遇到黑熊的機會少,但是要看到 山豬則相當多。若遇到黑熊是先拍照還是先逃 呢 ?! 可惜在玉山園區我尚未遇過黑熊 如果遇到山豬我定是先逃,不考慮拍照, 有次在步道上輕輕地走著,巧遇山豬背對著 我,森林裡光線不足,我竟把牠當成山羌拍, 被牠發現轉向我,哇咧∼怎會是山豬呢!畢竟 在山林山豬傷人比黑熊多喔 ~ 那一年夥伴保育巡查經過郡大溪,母熊帶 著二隻小熊正要渡溪,察覺夥伴的身影,母熊 迅速帶著小熊快跑到對岸,慌亂中,一隻小熊 竟然往樹上爬,形成有趣的畫面。

看到熊了 – 郡大溪| 2013 |郭弘志

149


白面鼯鼠 – 石山| 2019 |許賢明

黃喉貂 - 圓峰山屋| 2017 |郭弘志

滑翔林間的忍者

羌仔虎

像是會飛的忍者 - 大赤鼯鼠和白面鼯鼠雖然被稱為鼠,但

黃喉貂外表非常討人喜歡,雖然在網路常見牠為了討生活而獵

其實與一般老鼠是不同的家族,鼯鼠一般俗稱為飛鼠,可以滑

食其它動物,但遇見牠時是聰明可愛的,一般動物較膽小,但黃喉

翔,牠們都是臺灣才有的特有亞種。

貂膽大嗅覺又很好。

有幾次因志工協勤住宿石山,來這裡期待可見到好朋友

記得第一次看到牠們是在南橫三山的庫哈諾辛山屋,山友正料

「白面鼯鼠」,太陽下山後牠如好客的鄰居盛情招呼著,我們

理薑母鴨,香氣充滿山屋周邊,隨後二隻黃喉貂出現了繞著山屋跑,

的出現除了拍照讓牠有些警覺外,可說無視我們的存在喔,珍

山屋人多牠們沒機會下手搶食,最後牠們只好乖乖地的離開。

惜與牠相遇的緣份。 150


臺灣水鹿 - 大水窟山屋| 2018 |郭弘志

水鹿來相會 協勤時比較常見的動物有臺灣獼猴、山豬、山羌與臺灣野山羊,幸運時還可與牠們共處一下。曾經在長 程登山路線協勤,巧遇颱風來得快,因為隊伍人數不多,可以搭一頂帳篷挨著度過一夜,故離開步道往森林 中找營地,恰好有一片足夠搭帳篷的營地,不過地面平坦像是有動物住過,眼看天色越來越暗,要趕快安頓 好,無法考慮太多了,咦?帳外有叫聲而且越來越近,不會是營地的主人回來了吧? 天空下著雨可還是忍不住好奇心地探頭出帳篷,看見一隻公水鹿對著我們帳篷叫,而且久久不走,天啊! 我們竟然好像可以聊天(我說我的話,牠叫牠的)最後牠又叫又踏腳,大概是在跟我說「起笑嗎?颱風天下 大雨還不進帳篷嗎?」,我進帳篷後∼真的!帳外只剩下風雨聲 ~ 151


山羌 – 回眸 塔塔加停車場| 2020 |許賢明

152

臺灣野山羊 -- 觀高坪| 2018 |郭弘志


注視車內 - 石山| 2012 |盧添登

遇見臺灣獼猴 在新中橫景觀公路塔塔加 – 石山段,常出現二群臺灣 獼猴,因為模樣可愛經過的遊客都會忍不住停下腳步。一般 民眾與野生動物較少接觸,人猴衝突、餵食情況普遍存在, 玉管處為此培訓志工做宣導,十幾年來不斷投入人力辦理巡 迴講座及現地保育宣導,同時紀錄獼猴的族群行為;遊客透 過志工引導,保持距離觀察獼猴的一舉一動,不但降低了人 猴衝突,也了解猴群的生活習性。每次看到遊客帶著滿足表 情跟猴子說再見,我們相信又埋下一顆保育的種子了。 保育宣導 – 石山| 2013 |盧添登

153


蓋住公告 – 石山| 2020 |劉清煌

取暖 – 石山| 2020 |黃水源

154

窺視| 2013 |盧添登


凝視 – 石山| 2019 |黃水源

155


虎鶇 – 瓦拉米步道| 2018 |張玉蓮

灰喉山椒鳥 – 瓦拉米步道| 2018 |張玉蓮

山中的飛禽 在冬季的步道上常可觀察到許多不同的候鳥與留鳥,是 親近牠們的好時機。瓦拉米步道上偶見快 50 隻成群的白喉笑 鶇,聒噪的叫聲會讓您不易忘記牠,真的!有一次正準備吃 晚餐時,看見牠們整群在山屋旁的樹上吱吱喳喳吵鬧,彷彿 鳥大王正在分配今晚睡覺之處。

156

春季步道上有喜上眉梢的事∼鳥類們戀愛(也有爭風吃醋搶伴 侶)、築巢(選擇巢材及護巢)、親鳥餵食(有趣的鳥類生態)。 例如幼鳥搶食的可愛模樣、公鳥餵飽幼鳥後要餵母鳥,母鳥不 吃,互相僵持半小時的場面。 又如灰喉山椒鳥為了保護鳥巢,以身引開鳳頭蒼鷹就沒回來了。

步道上常見冬候鳥是鶇科家族的成員 , 其中極易拍到覓

也曾見過幼鳥離巢不慎跌落在路上,親鳥狀似伏地前來擋汽車

食中的虎鶇。在平地牠最容易受到驚嚇而撞到玻璃,有「受

保護幼鳥,那時我太緊張想向前幫忙擋車而沒有拍到,後來聽老師

驚之鳥」的稱號。

說這是動物的本能稱為「擬傷」。


松鴉 – 瓦拉米步道| 2011 |張玉蓮

岩鷚 – 玉山主峰頂| 2010 |許賢明

夏秋時節,園區內常會遇見巨嘴鴉,因為牠常霸道地騎在大冠 鷲背上,也會追著蜂鷹跑,連熊鷹都敢挑逗,我稱牠為 「鴉霸」。 但有小卷尾出現牠就很低調,因為小卷尾飛行能力比牠好。 瓦拉米山屋周邊夕陽映影後,蝙蝠來回地繞著,貓頭鷹隨後也 來了,還可以聽到領角鴞、黃嘴角鴞和鵂鶹等鳥類的叫聲。鳥類在 自然中是環境變動的指標物種之一,例如隨著氣候的變化產生降遷 及改變覓食的行為。

鷦鷯 – 塔塔加步道| 2018 |許賢明

157


臺灣朱雀 - 玉山圓峰| 2018 |郭弘志

158


白耳畫眉 - 八通關越道路西段| 2019 |齊泰榮

星鴉 - 八通關草原| 2015 |齊泰榮

臺灣噪眉 - 孟祿亭| 2013 |郭弘志

黑長尾雉 – 石山| 2014 |黃水源

159


紅圓翅鍬形蟲 - 瓦拉米步道| 2019 |楊蕙鍈

鐵甲武者 鍬形蟲的外型像是身穿鐵甲,刀槍不入, 曾看到牠們打架,從趴著打到站立起來,如此 投入,看來我們是不便勸架囉。 照片中是紅圓翅鍬形蟲,夜晚不趨光,有 些鍬形蟲夜間有趨光,若遇壞人可慘了。

巨椿象 – 瓦拉米步道| 2019 |張玉蓮

160


過山刀 - 瓦拉米步道| 2021 |楊蕙鍈

百步蛇 - 瓦拉米步道| 2018 | - 陳吉成

初遇 – 百步蛇 民國 108 年 10 月 5 日,在瓦拉米山屋初遇百步蛇,是一位六歲小朋友在廁所 旁發現的。當時心中有點亂,因為這晚山屋已經額滿,外面還有幾頂帳篷,為了 確保大家的安全,協作建議抓走百步蛇,我不以為然,這環境本就是屬於牠,我 們只是客人,我們建議往山上慢慢引走牠就可以了。 半小時後,同行夥伴擔心萬一蛇再次回來,說要到帳篷周邊再巡視確認。不 出他所料,百步蛇從剛才往上處折返,此時我們請大家不要再干擾牠,只要把帳 篷的拉鍊全部拉上即可。在只有微弱燈光的山屋外,我們安靜地護送牠越過步道 回家去。哇∼大家恍然大悟,原來牠的家不是往山上去,而是要往下越過步道 !

161


斯文豪氏攀蜥 – 瓦拉米步道| 2016 |張玉蓮

攀木精靈 攀蜥這個族群於中低海拔處處可見,走在瓦拉米步道上最常見的是斯文豪氏攀蜥, 你可曾注意牠覓食過程?觀察牠會等待獵物或獵物經過時,伸出舌頭快又準捕抓到獵物 飽餐一頓。另讓我讚嘆的是曾看到一隻母蜥產下幾個蛋,以現場判斷牠先挖小洞深約 2 公分左右,當我們遇見時,牠正要把土掩埋回去,太精彩了!

162


阿里山山椒魚 - 玉山圓峰| 2019 |林欣儀

山椒魚 山椒魚是十萬年前冰河時期的孑遺生物,延續冰河時期的血脈至今,曾聽說有研究人員需要進行山椒魚 的研究,必須將山椒魚帶回實驗室,為了能讓山椒魚過得安穩,還需要特別採集牠的食物,也因為山下氣溫 太高,需要將山椒魚放在特別控溫的冰箱裡。就這樣,山椒魚在實驗室的冰箱裡小住一段時間後,圓滿達成 任務,被平平安安地送回原來採集的地點,在研究團隊的目送下緩緩離開。 臺灣森林中很多地方都有山椒魚的蹤影,這除了歸功保育人員的努力,當然志工的參與更是加分;志工 來至全臺各地專業領域,在學術上、經驗上熱誠無私的奉獻,相信臺灣這塊寶地明天會更好!

163


保育記事 撰文 / 盧添登

我們一起走過的歲月 從全臺大會考到觀高、庫哈諾辛山屋、圓峰山屋不同時 期的招募測驗,口試、特殊訓練、實習一年,我們都是這樣 層層考驗而加入團隊。從二人一組協勤到多人長程或專案協 勤,我們累積經驗、我們創造榮耀,我們一起走訪全臺各國 家公園常年訓練與交流,這是屬於我們共同的記憶。

164


烏拉孟斷崖雲瀑| 2018 |鄧安美

165


蔡英文總統頒發 109 年全國績優志工團隊獎| 2020 |玉管處提供

166


玉山保育志工的建立與發展 早期,攀爬 3,000 公尺以上的高山必須由具有「高山嚮導證」的人員帶領。在社會風氣逐漸開放下,政府著手放寬山 域管制,國防部及內政部於民國 90 年 12 月 20 修正公告「人民入出臺灣地區山地管制區作業規定」,取消原規定第八條「攀 登 3,000 公尺以上高山須領有嚮導證之嚮導隨行」。此外,內政部並於民國 91 年 12 月 12 日修正發布「進入玉山、太魯閣、 雪霸國家公園生態保護區申請許可作業須知」,取消入園申請須有嚮導帶隊的規定。而在前述變革發生前,玉山國家公園 自民國 89 年 5 月起已陸續訓練 424 名合格之生態嚮導員,他們具有專業的登山技能,管理處為了有效整合運用這份寶貴 的人力資源,訂定「玉山國家公園義務生態嚮導員 ( 保育志工 ) 協勤管理要點」,並辦理培訓課程,將有意願的生態嚮導 員轉化為玉山國家公園保育志工,共同參與國家公園的經營管理。 初期,玉山保育志工都是全臺各登山社團的高山嚮導與社團幹部,也是一群熱愛高山攀登者,投入國家公園志工行列 算是創舉。玉管處在執行高山保育志工協勤成果斐然,人次與時數每年都不斷成長,顯見保育志工的熱忱與向心力相當高。 在志工的協助下,節省政府不少經費,保育志工功不可沒,且有效善用社會資源,彌補政府人力不足並有效推動全民共管 國家公園機制,均要歸功於歷任、現任處長及課長全力規劃與執行。 玉山保育志工開創於林文和課長、成長茁壯於吳和融課長、現任張雅慈課長穩健帶領,都是團隊重要經營者,也是三 度榮膺全國績優志工團隊的推手。 褓姆是推動志工制度關鍵所在,首任褓姆李百基課員以身作則,身先士卒帶領志工深入園區協勤並嚴格考評,建立團 隊良好的傳統與運作制度。為擴大志工協勤範圍,民國 95 年對外招募第二期志工,志工人數趨於穩定維持在 80 ∼ 90 人, 建立相關的志工榮譽標章制度鼓勵志工協勤,樹立志工與褓姆合作之典範。 褓姆因職務調整常有更迭,黃靜宜技士前後兩次擔任褓姆與志工互動良好,並於任內修訂志工協勤規定(志工榮譽 標章制度增加為七級),開啟志工常年訓練至各國家公園交流,開闊志工視野,為團隊體制奠定良好基礎。現任褓姆李立 武技士熱忱服務志工,做志工協勤的後盾。歷任保育志工業務承辦人,他們都是志工心目中最暖心的褓姆,團隊上下一心 的催化劑。 天氣惡劣且地形陡峭的高海拔山區是保育志工平時協勤的工作環境,工作內容可說琳瑯滿目,除保育巡查、入園查核、 登山安全暨保育宣導,以及山屋、步道與各種設施整理維護外,也包含鳥類調查、公民科學路殺調查、VERP 步道監測、 點亮山屋光電維護改善等專案工作,這些均對國家公園經營管理、遊憩服務、保育研究等面向都有相當大的助益。 團隊初創時期,志工年齡主要分布在 30 ∼ 50 歲之間,為了保持團隊的精壯及協勤範圍擴大的需要,民國 105 年在褓 姆吳爵考技佐任內再度對外招募第三期志工,合格加入團隊有 27 人,團隊人數達 94 人。近年政府山林政策開放,進入國 家公園遊客日增,山林負荷增加,對於登山安全的教育與宣導更為迫切。 保育志工本於守護玉山的初衷,將持續活躍於高山園區,協助玉管處做更好的遊憩服務與登山安全宣導,也期盼國內 外攀登玉山的旅人,做好準備再上山∼∼

167


保育志工團隊大事記 年度 89 年

辦理「國家公園生態嚮導員訓練原住民專班」及「高山暨國家公園生態嚮導員班」合格計 183 人。 辦理「玉山國家公園生態(高山嚮導專班)」合格 232 人。

90 年

7 月 9 日核定「玉山國家公園義務嚮導員(保育志工)協勤管理要點」,7 月開始由 424 名生態嚮導員中公開招募協勤;46 位保育志工正 式加入協勤的行列,成為臺灣國家公園第一個成立之保育志工團隊。

91 年

依玉山國家公園義務生態嚮導員(保育志工)協勤管理要點第五點第六項規定,保留志工 44 位。

92 年

再次招訓志工 36 位,累計合格共 80 位。

93 年

志工考評合格者計 51 位。

94 年

依志願服務法及內政部營建署指示,將「玉山國家公園義務生態嚮導員(保育志工)」更名為「玉山國家公園高山保育志工」。

95 年

擴大協助步道之巡山護管與遊客服務工作,4 月對外招訓第二期志工,合格 33 位,列入保育志工管理,志工人數共 82 位。

96 年 97 年

11 月第一任志工督導(以下簡稱褓姆)李百基課員榮升省諮議會。 96 年 11 月至 97 年 12 月計有吳萬昌技士、黃靜宜技士、陳仲誼技士、張雅慈技士任志工褓姆。 7 月至園區鹿林山舉辦常年訓練。 12 月經行政院評定榮膺全國績優志工團隊,為國家公園第一個保育志工獲獎的績優團隊。

98 年

98 年 1 月至 102 年 12 月計有李慧雅技術員、蔣宗佑技士、黃靜宜技士任志工褓姆。

99 年

2 月至園區東埔地區舉辦常年訓練。 3 月至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雪見遊憩區暨農試所苗栗分場,舉辦常年訓練暨交流活動。

100 年

5 月歡送陳隆陞處長榮退。 11 月至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暨錐麓古道,舉辦常年訓練暨交流活動。

101 年

2 月至台江國家公園七股舉辦常年訓練暨交流活動。 6 月至金門國家公園舉辦常年訓練暨交流活動。

102 年

11 月歡送褓姆黃靜宜技士榮調特生中心。 102 年 12 月至 107 年 9 月計有包孝愛解說員、吳爵考技佐、潘佳玟技士、蔡南益技士、黃筱婷雇員任志工褓姆。

103 年 104 年 105 年 106 年 107 年 108 年

10 月至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籌備處及旗津舉辦常年訓練暨交流活動。 榮獲衛生福利部全國績優志工團隊 – 生態保育獎 3 月歡送吳和融課長榮退。 11 月至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及福山植物園,舉辦常年訓練暨交流活動。 7 月依園區協勤需要再招訓第三期,合格志工 27 位加入,志工人數 94 位。 11 月至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及社頂公園,舉辦常年訓練暨交流活動。 9 月至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舉辦常年訓練暨交流活動。 10 月至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暨白楊、砂卡礑步道,舉辦常年訓練暨交流活動。 10 月李立武技士任志工褓姆迄今。 4 月至園區楠溪保育研究站,舉辦常年訓練。 9 月至雪霸國家公園觀霧遊憩區,舉辦常年訓練暨交流活動。 10 月至南投林管處暨奧萬大遊憩區,舉辦常年訓練暨交流活動。

109 年

12 月再度榮獲全國績優志工團隊,獲蔡英文總統頒獎。 志工年度考評合格者計 91 位。

110 年

168

12 月出版「鍾愛玉山」保育志工二十年足跡專輯。


拉庫音溪山屋| 2018 |陳玉萍

169


保育志工居住地分布及年齡統計

民國 110 年

玉山保育志工居住地分布圖

(2)

(4) (1) (8) (9) 宜蘭縣

(2)

花蓮縣

(10) (2)

(4)

(1) (1)

(3)

(15) (22) (2)

80- 89歲

(5) 屏東縣

(3)

高雄市 臺南市 嘉義縣 嘉義市 雲林縣 南投縣 彰化縣 臺中市 苗栗縣 新竹市 桃園市 臺北市 新北市 基隆市

70- 79歲

60- 69歲 50- 59歲 40- 49歲 30- 39歲 0

玉山國家公園

歡迎您 玉山保育志工年齡統計表 80- 89歲 70- 79歲

60- 69歲 50- 59歲 40- 49歲 30- 39歲 0

170

5

10

15

20

25

30

35

5

10

1


汗水累積的榮耀

第一代只有臂章 沒有制服與標章

民國 95 年製發之第一套上衣制服及協勤帽

民國 92 年製發之志工協勤臂章 / 吳一成 攝 民國 95 年製發志工臂章 (配色與玉管處員工相同)

志工協勤滿 2 年, 時數 150 小時以上頒發

志工協勤滿 3 年, 時數 300 小時以上頒發

榮譽標章制度&截至民國 109 年志工級別分布數 民國 98 年製發新式志工臂章、榮譽標章、榮譽獎章配戴在志工制服上,以珍稀動物代表志工協勤年資及時數,也是臺灣各國家公園志工團隊中最完備之榮譽標章制度。

志工臂章(金框)

藍腹鷴榮譽標章 / 10 人 志工協勤滿 2 年, 時數 150 小時以上頒發

帝雉榮譽標章 / 19 人 志工協勤滿 3 年, 時數 300 小時以上頒發

黑熊榮譽標章 / 21 人 志工協勤滿 5 年, 時數 500 小時以上頒發

雲豹榮譽標章 / 32 人 志工協勤滿 7 年, 時數 800 小時以上頒發

玉山銅質榮譽獎章 / 8 人 志工協勤滿 10 年, 時數 3,000 小時以上頒發

玉山銀質榮譽獎章 / 0 人 獲頒銅質獎章滿 3 年, 重大事蹟或特殊貢獻頒發

玉山金質榮譽獎章 / 0 人 獲頒銀質獎章滿 3 年 , 重大事蹟或特殊貢獻頒發

171


20 年志工活動影像

志工基礎訓練| 2001 |玉管處提供

志工基礎訓練| 2002 |玉管處提供

玉山志工岩訓| 2005 |郭弘志

歡送褓姆李百基課員| 2007 |林綉桃

全國績優志工團隊領獎| 2008 |玉管處提供

志工常訓 – 鹿林山莊| 2008 |郭弘志

172


志工常訓| 2006 |玉管處提供

志工常訓| 2009 |盧添登

志工常訓| 2006 |玉管處提供

志工常訓 – 東埔| 2010 |盧添登

志工常訓| 2007 |玉管處提供

雪霸國家公園常訓交流| 2011 |盧添登

173


農試所苗栗分所參訪| 2011 |盧添登

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籌備處常訓交流| 2014 |盧添登

174

太魯閣國家公園常訓交流| 2011 |盧添登

生態保育獎領獎| 2014 |玉管處提供

歡送陳隆陞處長 榮退| 2011 |林綉桃

歡送吳和融課長榮退| 2015 |吳一成


台江國家公園常訓交流| 2012 |盧添登

金門國家公園常訓交流| 2012 |盧添登

歡送褓姆黃靜宜技士| 2013 |盧添登

陽明山國家公園常訓交流| 2015 |盧添登

福山植物園常訓交流| 2015 |盧添登

墾丁國家公園常訓交流| 2016 |盧添登

175


第三期志工招募體能測驗第一站孟祿亭| 2016 |盧添登

南投林管處常訓交流| 2020 |盧添登

176

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常訓交流| 2017 |盧添登

109 年全國績優志工團隊獎牌| 2020 |盧添登

歡送褓姆潘佳玟技士| 2018 |盧添登

109 年全國績優志工團隊鍾銘山處長帶隊領獎| 2020 |盧添登


太魯閣國家公園常訓交流| 2018 |盧添登

楠梓仙溪保育研究站研習| 2019 |許賢明

雪霸國家公園常訓交流| 2019 |盧添登

109 年全國績優志工團隊鍾銘山處長帶隊領獎| 2020 |盧添登

177


後記 「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舉頭紅日近,回首白雲低。」這是宋朝寇準五 言絕句。 登臨玉山頂相信您也會有一樣的感懷。玉山的氣勢,如此昂然寬闊,足以懷 抱天空、紅日、白雲,似乎也擁有整個天下。在這壯闊天地間從事志願服務工作 二十年,讓人忘卻辛勞且心懷感恩。 這本專輯能順利出版,要感謝保育志工夥伴們,翻箱倒櫃把珍藏多年的照片, 從各種數位儲存設備中努力的把它找出來,讓專輯的素材得以多元涵蓋,並且在 編輯過程中,只要在志工群組發出目標性的照片及文字徵集,大家總是群策群力 滿足編撰需求﹔我們知道,再多的篇幅都不足以分享志工夥伴二十年來的種種感 人故事與滿滿的玉山足跡。 只期盼我們共同完成的專輯,能告訴世人有一群保育志工是如何一步一腳 印,在高山絕頂、酷熱凍寒的環境∼∼用行動鍾愛玉山,用時間守護玉山。 編撰這本專輯的想法醞釀已久。民國 109 年底與玉管處長官同車前往參加「全 國績優志工團隊表揚大會」時;個人提出構想鍾銘山處長欣然答應,張雅慈課長、 李立武技士也同表支持。在此氛圍下,心中那一股熱忱又被喚起,隨即展開規劃、 徵稿、編輯、撰文、編審、美編、校稿、印刷、出版等工作。經過近一年的努力, 我們真的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務∼∼ 非常感謝玉管處鍾處長、盧副處長、邦卡兒秘書、遊憩服務課張課長支持與 編審,感謝盧昭亨書法老師為本書題字,也謝謝編輯過程中提供寶貴意見的志工 夥伴、玉管處同仁,更感謝褓姆李立武技士全程協助。 這本專輯記錄保育志工團隊走過的二十年,也獻給關心玉山、愛護玉山的您, 並請不吝指正。

178


貂民 – 圓峰山屋| 2021 |鄧安美

玉山情 因喜歡爬山與大自然結下善緣,更因當志工養成運動習慣,雖然不像年輕時的體力和身手,但還是 希望當一位終身志工,感謝玉管處給我們溫馨的大家庭,非常的感恩!也非常珍惜這一世∼玉山情∼

179


國家圖書館出版品預行編目 (CIP) 資料 鍾愛玉山 : 保育志工二十年足跡 / 盧添登 , 郭弘志 , 劉清煌 , 王逸婷 , 鄧安美 , 齊泰榮 , 洪梓晉 , 吳建宏 , 張玉蓮 , 楊蕙鍈 , 許賢明 , 李和家 , 黃春長 , 黃水源 , 王主年 , 吳一成 , 楊永煌 , 洪協豐 , 陳惠美 , 林綉桃 , 陳玉萍 , 黃春鶯 , 葉世原 , 徐大鈞 , 林健龍 , 謝幸紋 , 林進坤 , 簡 麟 崴 , 陳 治 , 高 定 邦 , 林 欣 儀 , 魏榮昌 , 陳吉成攝影 ; 葉世原 , 齊泰榮 , 林欣儀 , 盧添登 , 張玉 蓮 , 林進坤文字 ; 盧添登編撰 -南投縣水里鄉,玉山國家公園,民 110.12 180 面;26 × 25 公分 ISBN 978-986-5456-43-6( 平裝 ) 1. 志工 2. 自然景觀 3. 攝影集 4. 玉山國家公園 992.3833

110019946

發 行 人|鍾銘山 策

畫|盧淑妃、邦卡兒 • 海放南

審|張雅慈、李立武、郭淳棻、許菁如、黃俊銘、沈献程、彭慧真、葉修溢、簡嘉良

撰|盧添登

影|盧添登、郭弘志、劉清煌、王逸婷、鄧安美、齊泰榮、洪梓晉、吳建宏、張玉蓮、 楊蕙鍈、許賢明、李和家、黃春長、黃水源、王主年、吳一成、楊永煌、洪協豐、 陳惠美、林綉桃、陳玉萍、黃春鶯、葉世原、徐大鈞、林健龍、謝幸紋、林進坤、 簡麟崴、陳 治、高定邦、林欣儀、魏榮昌、陳吉成(依提供篇幅排序)

字|葉世原、齊泰榮、林欣儀、盧添登、張玉蓮、林進坤(依提供篇幅排序)

封面題字|盧昭亨 美術設計|謝汝宜 發行單位|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地

址| 553203 南投縣水里鄉中山路一段 515 號

話| 049-277-3121

設計印刷|舜程創意行銷有限公司

保育志工二十年足跡

初版日期|民國 110 年 12 月 G

P N | 1011001967

I S B N | 978-986-5456-43-6 定

價| 380 元整

展售處: 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國家書店

弘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三民書局)

* 水里遊客中心

地址:臺北市松江路 209 號 1F

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 61 號

電話:02-26579211

電話:02-23617511

地址:南投縣水里鄉中山路一段 515 號 電話:049-2348228 * 塔塔加遊客中心

五南文化廣場

地址:南投縣信義鄉同富村太平巷 118 號

地址:臺中市西區臺灣大道二段 85 號

電話:049-2702200

電話:04-2260330

版權所有,翻印必究。本書圖、文局部或全部,不得轉載或翻印。 180


盛夏的夕陽 把玉山染成金黃色的山脈 從南峰巡查回圓峰的路上 停下腳步時 圍繞在玉山稜線上的雲霧 逐漸飄散而去

佇立高高山巔 雲霧於腳下浮動 此時在前面的夥伴

玉山守護臺灣

與眼前的壯闊山景 構成最美的一幅畫

我們守護玉山 準備好再上山 玉山歡迎您∼

GPN:1011001967 定價:380 元

玉山南峰叉路口| 2019 |李和家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