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地圖」 青年培訓計畫 紀實攝影與 非營利組織的 合作關係 劉盈孜
龍應台文化基金會辦公室 2013年11月23日(六)14:00-16:00
o1 分享者 目次 劉盈孜
2
就讀中央大學英美語言學系碩士班 目前努力撰寫論文中 底圖為Kris,與盈孜同行的夥伴
o1分享者p2 o2關注議題p3
o3計劃說明p4 o4背景資料 4.1印度訪問p5 4.2台灣實例p8 o5小結p11 o6延伸閱讀 6.1紀實攝影應用大事記 p14 6.2《看‧不見‧張照堂:揮手的姿勢》p17 o7參考資料p19
o2 關注議題 對各種社會運動的議題多少都有涉獵, 但發現當中的論述盤根錯節,除非是運 動參與者,一般媒體閱聽人只能擷取到 粗略的訴求,在與非參與者的家人和朋 友討論時,我發覺許多人仍對運動中的 主體感到陌生,沒心力關心或搞懂運動 背景、相關政策、可能影響等文字解 釋,於是我開始思索影像的力量,在台 灣幾乎人手一「機」(照相機、照相手 機)的情況下,透過紀實攝影的方式, 是否可以拉近閱聽人與運動中主體的距 離,同理主體的難處,甚至關心其中的 論述?同時,如果不擅長以文字論述, 透過手機相機隨手拍的照片,運動參與 者或運動中的主體是否更為容易表達與 傳遞訊息?也就是說,我開始關注攝影 作為一種媒介,如何和社運結合。
3
photo by Soham Gupta
o3 計劃說明 計畫簡介
4
著迷於印度的多樣性,所以這次計劃挑選 Kolkata(加爾各答)紀實攝影師Soham Gupta 合作過的Earth Care Kolkata和Development Action Society(DAS)作為訪談對象。DAS和 ECK都是加爾各答的非政府組織,旨在關懷貧 困地區的居民,希望透過教育的方式,培力居 民(尤其是婦女及孩童),也為他們爭取應得的 權益。Gupta和DAS在2011年的合作計劃獲得 Photo Philanthropy的肯定,他在Dhapa附近 一塊廢棄地的攝影計劃幫助DAS宣傳理念;他 也在Earth Care Kolkata舉辦攝影工作坊,讓 Jyoti Nagar Colony不被印度政府認可的居民 拿起相機,紀錄自身環境。希望藉由訪問DAS 和ECK兩個組織,探究Gupta的攝影對他們的 計劃實踐和理念傳播有何改變,效度如何,另 外,拍攝時可能面對哪些困難?如何克服?印 度當地的攝影較不普及,並非每個人都有相機 或網路,在資源相對有限的狀況下,他們如何 作最有效的運用;此外,相機在印度社會也可 能是一種階級的象徵,有錢購買單眼相機或是 使用手機相機的人拍攝貧民窟婦女的差異性和 衝突感更大,他們和拍攝主體的溝通過程和相 處經驗,也許可以幫助台灣想拍攝、傳播某種 社會運動及議題的人,如何和差異相處。
計畫過程 原本的計劃內容是希望各在Development Action Society和Earth Care Kolkata服務5天, 並花2天時間訪問。但是真正接觸到DAS和ECK 之後,才發現Soham跟他們的合作不如網站上 所感受到地密切,他們的合作只是蜻蜓點水、 過眼雲煙。在拜訪ECK幾次之後,也參加他們 一些活動,發覺影像並不是他們主要的傳播方 式,訪問他們並無法更深入了解紀實攝影這個 媒介。幸好之後聯絡上Soham本人,他也願意 讓我訪問,於此同時,我也積極尋找認識其他 紀實攝影師的機會。最後,除了DAS和ECK以 外,我也訪問了3位老中青紀實攝影師。雖然數 量不多,但也豐富了我的視野,畢竟我對紀實 攝影這塊領域的認識,尤其是操作面,幾乎是 從這次的計劃才慢慢建立起來。
o4 背景資料 訪問全文詳見;ㄐㄧˋㄕˊ,紀實。 http://d-o-c-documentary.blogspot.tw/
印度訪問
訪問對象介紹 5
Ashis Das Earth Care Kolkata的創辦人、負責 人。1997年Earth Care才正式立案成為加 爾各答NGO,16年來服務過非法移民、勞工 階層,強調教育的重要,認為教育是基本人 權,印度法律明文規定孩童有權利與義務接 受國民基本教育,但許多未拿到(加爾各答) 公民身分的孩童,或是家裡經濟狀況不佳, 無法接受教育,他們或成為童工,或成為勞 動市場被壓榨的一群,縱使政府有經費提供 9歲到12歲的孩童上學,但來源不足且不穩 定,而Earth Care希望補足這塊不足,並改 善3、4歲到9歲孩童的教育情況;近年來, 也致力於「擺脫飢餓計劃」(Beyond the Hunger),並嘗試跟加爾各答其他NGO合 作,集合眾人力量,一同向政府發聲。
Sheela Sengupta& Nabina Banerjee 兩位都是Development Action Society(DAS)的員工,Sheela從1989年 設立時擔任秘書長至今,是開國元老之 一;Nabina是媒體部員工,在NGO服務十 年左右,三年前才到DAS來。DAS一開始 也是從Seema Paul (創始人)的小辦公室起 家,後來搬遷到一棟有三層樓的房子,重 心跟Earth Care相似,著重貧困婦女和孩 童的教育議題,不過規模比Earth Care大 很多,正職員工就有三十來人,在Dhapa 設立的學校,學生也有上千人,18歲以下 各年紀都有。DAS也跟許多國際NGO有合 作,每年都有從愛爾蘭或其他地方來的國 際志工。
訪問對象介紹
背景資料 印度訪問
Soham Gupta 在2011年參加Changing Ideas在Kolkata 舉辦的攝影工作坊(Changing Ideas媒合 NGO和攝影師,希望透過影像,講述更 多故事,以幫助慈善事業和NGO)。當 時Soham挑中DAS,系列作品的標題為 Empowering the Children。雖然跟幾 個NGO合作過,Soham也認為NGO不失 為一條募款的管道,可以幫助更多人, 但是,對他而言,NGO模式是很「西方 的」想法,有種上對下的關係,比起先找 NGO,他更傾向長期耕耘,與拍攝對象先 建立關係的作法,拍攝者和被攝者可以更 緊密、更親近。 Soham Gupta, photo by Kris
Suvendu Chatterjee 6
Tanumay Naskar, photo by Kris
Tanumay Naskar 現就讀Jadvupur University英文系大 二,很崇拜Soham。自學攝影三年,有 自己滿意的作品,也參與一些機構的拍攝 計劃,整個人活力四射,肢體語言豐富。 雖然年輕,但對(紀實)攝影有一套自己的 想法。第一個攝影作品從拍攝親密友人開 始,拍了一系列跟水有關的照片,朋友必 須在水裡面、跟水互動,透過這個拍攝計 劃,朋友克服了對水的恐懼,後來也停止 吸毒。剛開始他也不確定這個攝影計劃會 如何,他只是「想做點甚麼」,但他後來 真實體會攝影的力量。
大學主修化學,夢想當教授,後來成為印 度左派激進份子,再跨入新聞業,仍覺得 這也不是他想要做的事情。1996年參加 一個計劃,到孟加拉,認識當地的媒體組 織,Drik,回到印度後才決定成立一個類 似的組織,自稱為Drik的印度分部。Drik 於1989年成立,旨在挑戰不公義的社會結 構,希望透過深入調查的報導,傳播公正透 明的資訊,更利用影像的力量穿透人心,吸 引公眾的注意,並有所回應;不過這個組 織也提供影像服務,講求客戶至上,提供 客戶所需要的影像,甚至也拍攝紀錄片/商 業宣傳片/家庭照等等,也有展覽、教學、 諮詢服務,底下許多出版品,包括Majority World、DrikNEWS,偏重報導中亞、拉美 等第三世界的新聞。
背景資料 印度訪問
訪問統整
訪問統整 訪問了Soham本人、青年攝影師Tanumay Naskar和資深攝影師Suvendu Chatterjee, 才發現,他們對跟組織合作的想法很不一 樣。Soham雖然跟幾個組織合作過,但他 有自己關注的主題和族群,他不希望透過組 織認識這些人(例如街友、貧民窟的居民、 變性人),而是先長時間認識這些人,為他 們拍攝之後,再透過有相同訴求的NGO募 款。Tanumay目前大二,把Soham當模範, 他參加許多團體的拍攝計劃,認為跟NGO合 作拍攝是一體兩面,透過NGO,可以接觸到 不同階層的人,認識他們並進行拍攝,但拍 攝主題和時間都要受限於NGO,自由發揮的 空間不大。
Suvendu比Soham長一輩,自己就經 營了一個用影像為社會發聲的NGO,Drik India,雖然Drik內的攝影師也常接案,為一 些NGO拍攝,但Suvendu還是認為,由組織 內的工作者學習鏡頭語言,會比其他攝影師 好,就算他們的攝影技巧不夠專業,但他們 已經熟悉拍攝對象,也更了解自己組織的訴 求,拍出來的照片會更有力道。 訪問了這兩個NGO和幾位攝影師之後, 發現他們的出發點略有不同,也重新思考了 所謂的「合作關係」,即使看似合作,都想 為社會經濟上相對弱勢的居民發聲,讓大眾 得知他們的生活現況,進而帶來改變,但他 們對影像的想像和注重略有不同,操作層面 上的思考也不同。NGO工作者傾向紀錄組織 工作的過程,以報導為主;攝影師首重與被 攝者的關係,希望透過相處,更了解彼此, 再用影像紀錄他們所認識的被攝者。 (底圖為Soham在ECK拍攝的照片)
7
o4 背景資料 台灣實例
8
發想並不是憑空而來,在去印度之前我就 看過許多用攝影作為媒介,不同主體向 大眾發聲的一些例子。第一個是「當代 漂泊」和「遊民行動聯盟」合作的「底 層流動/流浪的世界」,從2008年「底層 流動/流浪的視界攝影展」開始,2009年 的「遊民UP!社區UP!街頭巷尾攝影展」 、2010-2011年「當代漂泊──居無定所 攝影展」、2012年「窮忙年代攝影展」 到今年的「流浪的視界攝影展」,已經5 年了。剛開始是從2008年舉行的遊民攝 影家工作坊開始,同年舉辦了攝影展,穩 定兩年之後成立「當代漂泊」,「致力於 揭露當代大規模製造工作窮人的政治經濟 結構,伸張底層勞動者的人權、經濟公民 權與文化公民權,強調底層者的社會主體 位置與社會參與,推動底層發聲的另類媒 體實踐,建立尊重基層民主與保障底層民 生的公民社會。」
所謂「另類的媒體實踐」也包括 了在公視PeoPo公民新聞建立漂泊新聞 網,上傳影音,報導街友的生活,例如 舉牌工作實況;報導台北市議員應曉薇 下令潑冷水驅趕遊民事件;2008年和 2011年各出版了《底層的流動/流浪的 視界》和《製造流浪》兩本攝影集。但 最重要的實踐是讓街友們用照片述說自 己的生活和對這個社會的視界,如果不 是透過他們的發聲理解他們,而是透過 主流媒體認識他們,那很可能將街友歸 因於個人懶惰貧窮,甚至認為他們的骯 髒毀壞市容。但其實他們的選擇,有時 是迫不得已,他們不見得沒有工作,但 在勞動市場他們是被剝削的一群,無法 取得穩定的工作,因而居無定所。
背景資料 台灣實例
這裡主要還是談一下媒介的部分。當代漂泊 召集人戴瑜慧、郭盈靖在〈資訊社會與弱勢 群體的文化公民權:以台灣遊民另類媒體的 崛起為例〉有提到,藉由「攝影集、攝影 展、劇場及紀錄片等文化行動方式」,以移 工、新移民、遊民作為發聲主體,一方面可 以翻轉汙名,一方面也可以轉化主體,攝影 者在表述自己的同時可以增加自信、彼此了 解,當然,文中也提到這需要長期耕耘。這 也呼應了Subvendu等紀實攝影師對攝影的 看法,攝影的確可以改變主體認同。在〈資 訊〉一文中也暗示這種文化行動方式是一種 鬥爭,重新取得話語權、引領議題、打破框 架。這樣看來,攝影不只是攝影,是「展 演」,是「行動」,而這個行動經過串連可 引發更大的效益,像「當代漂泊」的官網上 就不只影像,而是結合其他行動,例如最近 他們才在「遊民服務暨居住議題公聽會」發 言,並將公聽會內容作記錄,希望政府也保 障街友的權益,改善政府政策。
台灣國際勞工協會(TIWA)在2005年連 續兩年也有類似的攝影工作坊,讓國際勞 工拿傻瓜相機拍攝他們的生活,在2007年 集結成冊,出版凝視驛鄉《Voyage 15840 》攝影集,我是看了攝影集才知道有這樣 的工作坊,還在網路上找到苦力小隊(教學 組)所寫在部落格的幕後花絮。跟當代漂泊 比起來,這個攝影工作坊只是TIWA眾多 的文化行動方式之一,他們也曾舉辦〈暫 停之家─移工攝影展〉,邀請工傷攝影師 張榮隆在板橋暫停之家開始為期一年的拍 攝,在展覽手冊中提到,張榮隆會將照片 燒錄光碟給迫不得已需要「暫停」在暫停 之家的國際勞工,離開的人覺得這是很好 的紀念,而組織工作者顧玉玲說認為在拍 攝的過程,「他們(暫停之家的居民)是被拍 攝的主角,是集體生活的個別主體,也逐 漸發展出自身對記錄的意見與需求、同意 與不同意。」
9
背景資料 台灣實例
10
TIWA更在2010和2013各發行了紀錄片《T 婆工廠》和續集《彩虹芭樂》,記錄飛盟抗 爭中,外籍勞工TT婆婆們在夾縫中美麗的愛 情故事,以及後續發展。用美麗形容並不是 想把他們的愛情故事浪漫化,但我超愛這兩 部片,導演在記錄抗爭時,發現這些(不論 物理、心理上)移動、漂泊的勞工的情感, 並聚焦於此,這兩部片常在各大場合放映, 在學術圈也引起廣大的討論,都是這個媒介 所引發的一些後期效應,陳素香導演在府中 15放映座後發表會時還提過,拍這部片也是 想多申請一些經費、想賺一點錢,可見這也 是一種募款的方法。但這兩部片絕對不是粗 糙的宣傳片,也不是訴諸同情,內含辯證關 係在裡面,看了會更了解不同位置的生活景 況。TIWA官網上有一系列的觀影心得,有 興趣的請務必要去找來看!
提到當代漂泊和TIWA和紀實攝影的合 作,主要都是希望運動當中的主體可以用照 片自我表述,日日春關懷互助協會也有類似 的作法,他們訪問了很多流鶯和小姐,也 有嫖客現身說法;舉辦過工作坊請他們跟大 眾分享他們的故事,或是導覽文萌樓,好讓 大眾更加了解他們的生命經驗和歷史脈絡, 他們也有一些出版品,例如《妓女聯合國》 ,有參照國外公娼運動的一些經驗;不過像 2001年出版的《百年公娼,台北再見》裡面 的照片,都是攝影師林柏樑、陳大任長期拍 攝的作品;2003、2004年《寂寞的撫慰》 主題攝影展,也是攝影師鄧南光、潘小俠、 林柏樑、何經泰、劉清儀拍攝不同地域(艋 舺、大稻埕、台中)不同類型性產業(流鶯、 茶室、娼館、酒店、酒家)的照片,所以攝 影師的身分就跟當代漂泊和TIWA的攝影師 有所不同。除了現世的社會運動,要求性產 業合法化以外,他們很強調歷史和文化,過 去的公娼制到後來的廢娼,以及過去不同性 產業的文化,都有些細微的差異,有其複雜 性,如果只認為性工作本來就不合法也不該 合法,想要除之而後快的人,就很難窺見其 中的風貌。而我認為,這些影像的記錄,可 以幫助我們一窺其中的複雜性,那些我們原 本看不到也不曾細究的歷史。 以上都是我有在注意的NGO,我認為他 們跟影像的關係密切且長期,跟其他文化活 動也有串連,是我比較認同的方式。不過之 前我也注意到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的「孩子 的另一扇眼睛」攝影教學和展覽,募集二手 相機捐給偏遠地區的孩童,並在學校舉辦免 費攝影課程,讓他們拿起相機拍照,分享他 們的生活。這活動也很有趣,今年舉辦第二 屆,較以藝術和創意層面出發,和以上幾個 NGO的例子略有不同。
o5 小結 從聯絡開始,就感受到計劃的困難,我觀察 到,他們的聯絡方式跟習慣網路聯絡的朋友 有所不同,從官網的更新和維修來看,網 路似乎是效度很低的聯絡/溝通方法。Earth Care的官網設立後就沒更新過了,臉書也 是新成立,但資訊全空白,沒有公告任何活 動;DAS的官網在我去印度前兩週關閉維 修,修好後,也看不到他們所說的照片、紀 錄片,也找不到志工的消息、各種活動(例 如一年一度的成果發表會);連看似注重媒體 傳播這塊的Drik India,網站一直在維修, 即使辦過許多展覽和工作坊,還出版一些刊 物,但網站上也都看不到類似的消息,這對 習慣以網路搜尋資訊的人來說,著實不習 慣。不過,這三個組織都算龐大,也舉辦很 多活動、講座、工作坊、田野、採訪等等, 他們有自己的社群和聯絡網可以動員網絡內 的成員,相較起來,台灣一些跟紀實攝影有 所結合的NGO,例如日日春協會、TIWA、 當代漂泊,則常用網路串聯宣傳活動,即使 組織、社群外的人也可以輕易知道他們的最 新消息。Ashis和Suvendu也提過,印度的 網路普及率不高,他們想接觸的群眾也不見 得識字,所以他們比較喜歡面對面、直接面 對群眾的方法,這是他們站在對方立場想的 一種體現。 (不過加爾各答手機普及率高, 電信業很發達,走個幾步就有可以儲值SIM 卡的雜貨店/攤,而且用手機上網算方便)
11
小結
在訪問NGO和攝影師時,他們以「人」 為本的立場基本上一致,想改善社會,他們 常提到「改變」,也常提到社會運動是個過 程,當我功利地詢問「效度」時,大部分的 受訪者或NGO工作者都回應我,他們也不確 定這到底能有甚麼改變,或者朝哪裡改變, 但他們覺得社會運動就是這樣,就是希望為 社會其他有需要的「人」做些甚麼。這點, 不論台灣或印度,應該沒甚麼不同。只是, 他們的著重點不同。以影像為例,Earth Care並非不注重影像,他們仍會用數位相 機記錄活動過程,但鮮少使用這些影像,考 慮到他們服務的對象不太使用網路,他們多 以草根性活動為主,在Jyoti Nagar Colony 自我培力,以Street Corner活動、講座等
12
活動接觸群眾;DAS規模較大,也計劃性地 拍攝紀錄片,與其他國家志工交流,希望提 升影像質量,年度報告的封面也使用對比度 高的相片,而Nabina(DAS媒體部員工)談到 拍攝時,主要希望記錄DAS一些活動和孩童 的影像;訪問到的三位紀實攝影師,都強調 影像的力量,也注重和被攝者的關係,不否 定幫忙NGO拍攝照片的作法,但傾向自己 跟被攝者建立關係,長期拍攝已經認識的對 象,Suvendu更認為,NGO自己培養影像敘 事的能力較佳,而三位紀實攝影師自己滿意 的作品似乎以肖像為主,因為他們強調以人 為主體,關注他們的生活和認同,並不會特 別記錄NGO的活動,這點跟NGO工作者拍攝 的主體也不盡相同。
小結
以這樣看來,在Kolkata所認識到的 NGO與紀實攝影似乎很難應用在台灣,或 者,我更喜歡台灣一些以紀實攝影串聯其他 文化活動的方式,帶動社會各階層的能見性 與能動性。不過,正如Soham提醒,講到社 會運動就常會想到NGO, NGO有其優點, 只是,他並不是萬靈丹,社運更重要的是人 與人的關係,Suvendu也說,在這個時代, 當攝影師不難,難的是當一個關懷人、以人 為本的攝影師。從這次計劃,這些受訪者不 同立場、不同思考,提醒我回到基本,常 常我會希望更有效的方法,可以串聯更多活 動,可以讓更多人知道社會不同的面向,可 以讓社會更好,這想法並沒有錯。
但一體兩面,如果只注重功效,可能會失 望,因為最重要的是,人與人的關係,其實 都是需要花時間建立、磨合,而在社會運動 中,這過程是很長久甚至一輩子,不能以功 效的眼光來看。到最後,我發覺自己的提問 方向錯了。當我認為紀實攝影可能比其他方 式影響力更大時,其實他也只是其中一種媒 介,紀實攝影師當然也是覺得這種媒介可以 帶來「改變」,才開始拿起相機,社會運動 需要紀實攝影,但不只是紀實攝影,重點是 我們想拿這個「媒介」傳達甚麼、而「他 人」和「自身」的關係又是甚麼。
13
o6 延伸閱讀 紀實攝影大事記 1904
Lewis Hine開始在紐約拍攝社會紀實照片, 特別紀錄了那些抵達埃利斯島的移民
1907 14
Alfred Stieglitz《三等艙》 可視為第一張「現代主義」照片
1912 August Sander展開《時代的容顏》 (Face of Our Time)攝影計劃 紀錄德國威瑪共和時期社會類型與階級意識
1920s
現代主義的年代,美國 Edward Weston、Imogen Cummingham、Paul Strand 致力「如實」攝影,影響德國「新客觀主義」
1925 萊卡相機問世,使用35mm底片, 改變了新聞攝影與社會紀實攝影
1933
Brassa發表《夜晚的巴黎》(Paris by Night)、 Bill Brandt《一夜倫敦》 這種充滿新意的紀實攝影書籍開始風行
1934
美國FSA(農業安全局)成立,攝影部開始拍攝 一系列照片,描述大蕭條期間的美國人生活。 代表攝影家包括Dorothea Lange、 Walker Evans、Ben Shahn、 Arthur Rothstein、Russell Lee 科達彩色正片問世
延伸閱讀 紀實攝影大事紀
國際
時間 台灣
Henri-Cartier Breson 《馬恩河畔野餐》(Picnic on the Marne) 「決定性瞬間」的最佳示範 新聞攝影為主的重要雜誌《LIFE》發行 攝影聯盟(The Photo League)成立, 以推動社會紀實攝影、 鼓吹政治改革為宗旨。成員有Sid Grossman、Aaron Siskind、Eugene Smith、Walter Rosenblum、Dan Weiner
1935 1936
1937 《 台灣畫報》創刊 1943 台北總督府官防情報科舉辦台灣登錄 寫真家,陳耿彬登陸第08號,為台灣 第一人,可能是台灣第一個攝影記者
馬格蘭攝影通訊社(Magnum Photos)成立, 為一攝影經紀公司,創始者包括 Breson、Robert Capa、George Rodger、David Chim Seymour 攝影聯盟被美國司法部貼上 「危險組織」的標籤,因而解散
1947 張才、王之一拍攝紀錄了228事件
1950s許多攝影記者隨國民政府遷台,例如: 王小亭、郭晴舫。1938年在漢口成立的 中央通訊社攝影部也遷到台灣
1958 八二三金門砲戰,中國勞工通訊社的姚琢奇 和國際、台灣媒題多次到金門採訪。砲戰前 後,陳葦隱創辦《聯合攝影新聞社》,後創 辦《攝影新聞報》,伊夢蘭成為台灣第一個 女性攝影記者
1960s此時期受歐洲新即物主義影響。彭瑞麟 從日本返台,開始攝影教育;「三劍 客」張才、鄧南光、李鳴鵰嶄露頭角
15
延伸閱讀 紀實攝影大事紀
國際 時間 台灣 1961 1965 以迪安‧阿勃斯、李‧弗里德蘭德和蓋瑞‧ 溫諾葛蘭德為主的《新紀實》在MoMA開展 「新一代紀實攝影家把紀實手法引至更私人 的面向。他們的目標並非改革生活,而是了 解生活。」 森山大道在日本發表《再見,攝影》
黃則修「龍山寺」攝影展, 首開紀實專題攝影之先河 鄭桑溪、張照堂「現代攝影展」雙人展
1967
1972 1974 王信「訪霧社」、陳傳興「蘆洲浮生圖」 報導攝影開始出現在台灣的文化脈絡裡
16 蘇珊‧桑塔格發表《論攝影》
1977 1979 1984 1985
以上資料整理自: 1.傑瑞‧貝傑(Gerry Badger) 《攝影的精神:攝影如何改變我們的世界》 (施昀佑、黃一凱譯) 2.蕭永盛演講:1985-1995台灣紀實攝影的系譜 (http://www.etat.com/humantalk/foto-2.htm) 3.楊永智《他們是歷史的目擊者》 4.台灣大百科全書 (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index)
1987 1988 1989
梁正居舉辦「台灣行腳」攝影展、謝春德 舉行「吾土吾民」攝影展,台灣文學與 攝影轉向現實的挖掘,成為文藝上的 「寫實主義」運動 關曉榮「2%的希望與掙扎」個展 陳映真創辦《人間》雜誌,以圖片和文字 報告、發現、見證、紀錄和評論的雜誌。 攝影師包括關曉榮、王雅倫、陳品君、郭 力昕、蔡明德、李文吉、廖家展、阮義中 阮義忠「人與土地」個展。 張照堂著作 《影像的追尋:臺灣攝影家寫實風貌》出版 經濟因素,《人間》停刊
o6 延伸閱讀 吳忠雄《看‧不見‧張照堂:揮手的姿勢》 (節錄) 張照堂是資深的台灣紀實攝影師,但他並不喜歡 這個歸類。本書是吳忠雄為他所寫的傳記,書中 有許多兩人精采的問答/對談,這些段落幫助思 考了攝影和社會的關係,攝影師、被攝者、觀看 者不同位置的人都影響了影像的呈現。 頁44 張:…但透過攝影,我們在一去不返的時間中截 取、孤立了事件中單一的瞬間,這個瞬間得以被 複製、傳輸、儲存、或放在另一個時空脈絡中再 被取出閱讀。與其說一張相片是過去事物「真 實」的一部分,不如說它其實就像植物莖葉的組 織切片,或像有著母親血肉的新生嬰兒,它或許 可以讓我們從中獲知一些生命訊息和生物知識, 但終究它還是有自己的獨立生命、不同的容顏和 各自的未來境遇。 頁96 我的意思是,平常的時候,人和人之間有一定約 定俗成的關係,一定的關係也意涵著一定的空間 距離,特別在公共的所在。我們因此有固定的姿 態,固定的相對距離,固定的社會關係;但作為 一個拍照者,不只是你,同時也是其他人,在一 個普通環境中,當你做出拍照的姿態時,好像就 攪動了些環境中的空氣似的。你做為一個攝影 者,似乎是在場最具特殊目的的人,就會想去打 破、穿越或攀爬過人際的圍牆去看見甚麼,去把 環境中發生的剎那拍下來,帶走。聽起來,這不 是像鬼魂一樣嗎?
17
張:我拍照的時候,有時會覺得自己靠近物體的 行為好像是把自己從極其平常的環境中抽離出 來,離開現實人間,再去看原本的周遭環境人事 物。好像自己不是場景中的一分子,也不是一般 的觀者,而是帶著一種進入場景環境同時也抽離 自己的感覺和眼光在遊走、等待和補捉。所以我 這樣的行為就應該不是報導攝影的行為和視角, 因為紀實報導應該是用很平常,「跟對象一樣」 的心情去看現實世界。而我不要也不想用一般現 實的觀角去看著現實,我比較希望能保存自己那 種若即若離的姿態,好像靠近,但又超脫出來地 看。就好像雖然我進入一個場景,和對象們及他 們的週遭人事物站在同一個地面,但我又想一邊 進去又一邊離開那個地面,離開那個圈子,用一 種遠一點的精神去看。也因為這樣罷,所以照片 上就有種現實之外的感覺。照片裡都是現實沒 錯,但又有些現實之外的感覺,或許那是我的願 景世界。
延伸閱讀 吳忠雄《看‧不見‧張照堂:揮手的姿勢》(節錄)
頁104-107 之前我們也討論過,紀實報導攝影今天在台 灣,大家似乎流行說它是所謂客觀的真實再 現,而不太去討論究竟紀實報導是「紀誰的 實」。 張:像Eugene Smith的攝影,很多評論家 認為他客觀或忠實呈現了一些事件,但事後 我們也知道,其實他有意的在拍照或洗照片
18
的過程中,戲劇化或美化了那些鏡頭下的剎 那。他有他和西方藝術傳統或視覺文化間的 特定對話關係與對話方式,這些都表現在他 構圖、光影、人物、場景的選擇上,包括暗 房技巧,每一步的選擇都有「人為加工」的 痕跡。所以,影像的意義,事實上是透過一 連串的人為選擇、價值判斷、意圖投射而編 造出來的,目的是要讓影象更加迷人、更戲 劇性。或許,這種報導攝影的創造性是必然 或必須的,但不應違反現實的內涵與精神。 更何況,深刻或膚淺是要時間檢驗的。所以 從結構過程上講,要說攝影是「紀實」,恐 怕是值得商榷的。 當Eugene Smith這種浪漫的,救贖或啟示性 的影像,是要救贖被拍的對象、拍攝者、或 是觀賞者?
張:這樣的結果也是必然,而且有它的時代 需求。比如Eugene Smith或其它的所謂報導 攝影家,如之前所說,它一直重現創作者的 情感投射或美學造詣。人道主義、關懷概念 或人文啟示的出現,事實上是和作者或作者 所處的社會文化情境相對應、彼此辯證、不 斷互相再繁衍生產的。或許,一個作者沒有 了這些包袱,說不定可以更接近真實原點。 但當然,這是不太可能的。如果我們能夠避 開這些社會的、文化的道德倫理論述,而將 影像看成一個個人的直接投射,而不要特別 去附會某種外在價值,去把他說成如何偉大 或如何神聖,而把攝影根本的純粹魅力或權 力還給攝影,那攝影大約就能各形各樣,百 花齊放,自由展現,而不是在每一個時代都 被特定的無上價值觀所奴役。也就是把影像 的創造力還給攝影,還給個人,那攝影才可 能不斷再生、不斷延展。
張:借助看見事物對象的境況,是來救贖拍 的人和看的人罷。就是來讓他們透過影像行 為自我救贖。被拍的對象很少有機會看到照 片,即使他們看到了,怕是繼續受苦大於救 贖超生罷。(p. 105)
但不管在國內國外,也是因為這些世俗的關 聯附會才能夠使影像傳播得更遠。這些世俗 的機制,不管是文字、道德,或國家宣傳, 都成為攝影的宿主、載具,使它更有影響。
好像攝影報導也一直有這樣的道德功能。
張:嗯。
o7 參考資料 紀實攝影師個人官網 Soham Gupta www.soham-gupta.com/
Tanumay Naskar eatpreyclick.wordpress.com/
謝三泰 www.facebook.com/profile. php?id=100000528544333
文章 戴瑜慧、郭盈靖,〈資訊社會與弱勢群體的文化 公民權:以台灣遊民另類媒體的崛起為例〉 mcr.nccu.edu.tw/word/32211272012.pdf
張慧慧(MOT/TIMES線上誌),〈楊哲一:如何 讓文字與影像相加後,產生大於二的力量?〉 www.mottimes.com/cht/interview_detail.php?serial=56
NGO Earth Care Kolkata earthcarekolkata.wordpress.com/
Development Action Society (DAS) daskolkata.org/
Changing Ideas www.changingideas.org/
PhotoPhilanthropy photophilanthropy.org/new-home
Drik http://drik.net/
當代漂泊 homelessoftaiwan.pixnet.net/blog
郭力昕(VOICES of PHOTOGRAPHY攝影之 聲),〈紀實攝影典範的昨日與今日──關曉榮 《八尺門-再現2%的希望與奮鬥》〉
台灣國際勞工協會(TIWA)
www.vopmagazine.com/bachihmen/
coswas.org/
www.tiwa.org.tw/
日日春關懷互助協會
註
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
本手冊內容整理自個人部落格,其他內容請見: ㄐㄧˋㄕˊ,紀實。 http://d-o-c-documentary.blogspot.tw/
童話─小小攝影家寄給世界的明信片
www.thealliance.org.tw/main.php http://www.childrencameras.com/index.php
19
我們誠摯感謝 清華大學
以及所有無私奉獻、投入 時間精神的志工夥伴們
20
于詩玄 李承國 林頎姍 柳家蓉 翁韻涵 翁佩妤 許明媚 梁巧旻 陳仲愷 陳宏艷 張筱峰 張韵 楊閏宇 蔡潔萱 饒芬儒 (以上依姓名筆劃順序排列)
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 ─老子 道德經三十五章
「大象」是宇宙萬象,「天下」是全球社群。 我們相信,開闊眼觀「大象」,沉潛胸懷「天下」, 人類才有太平、幸福的可能。 The advancement and diffusion of knowledge is the only guardian of true liberty. ─James Madison
You must become the change you want to see in the world. ─Mahatma Gandhi
2013/11/23─ 【思想地圖青年培訓計畫成果發表會之五】 「紀實攝影與非營利組織的合作關係」活動手冊 版權所有●翻印必究 編輯小組 編 委 會 :鍾存柔 楊璐綺 主 編:劉盈孜 美術編輯:林頎姍 封面構成:劉盈孜
21
Note
22
Note
Note
23
N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