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旗津地區遊客旅遊動機與旅遊意象之研究

Page 1

原創性論文

高雄旗津地區遊客旅遊動機與旅遊意象之研究

高雄旗津地區遊客旅遊動機與旅遊意象之研究 黃任閔/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杜貞黎/高雄市新莊國民小學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高雄旗津地區遊客旅遊動機與旅遊意象之現況、不同背 景變項遊客在旅遊動機與旅遊意象之差異情形,並瞭解旅遊動機與旅遊意象 之相關情形。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以「高雄旗津地區遊客旅遊動機與旅遊 意象量表」為研究工具,採立意抽樣方式進行,總計發出 580 份問卷,得到 有效問卷 550 份,有效回收率為 94.83%,所得資料統計分析結果發現: (一) 遊客之旅遊動機以身心舒展、健康減壓為主要考量因素,而對當地之地方發 展、自然資源及人文特色之旅遊意象最為深刻。(二)不同遊客之年齡、教 育程度及居住地在旅遊動機上有顯著差異。 (三)不同遊客之年齡、教育程度、 職業以及居住地在旅遊意象上有顯著差異。 (四)遊客之旅遊動機與旅遊意象 呈現正相關,即遊客之旅遊動機愈高,則對旗津地區之旅遊意象亦愈高。 關鍵詞:旗津地區、旅遊動機、旅遊意象

主要聯絡人:黃任閔

聯 絡 地 址 : 900 屏東市林森路 1 號

聯 絡 電 話 : 08-7226141#12200

E -m ai l : jenmin@mail.npue.edu.tw

壹、緒 論 一、研究背景 在全球經濟及科技快速發展的帶動下,社會大眾越來越重視休閒生活的 質與量,藉由休閒的進行,人們得以舒解壓力、放鬆心情、增廣見聞(陳思 倫、歐聖榮、林連聰,2005) 。聯合國世界人權宣言第 24 條和 27 條明示:人 人享有休息與閒暇的權利,並且有權自由參與社會的文化生活、享受藝術, 共 享 先 進 科 技 的 成 果 。 世 界 休 閒 遊 憩 協 會 ( World Leisure and Recreation Association, WLRA)於 1970 制定休閒憲章(Charter for Leisure)時指出,享 有 休 閒遊憩之機會為 個人的基本權利,是 生活品質中極重要不 可或缺之一 環,個人擁有絕對的保障,能自由的享受休閒。人們經由不斷地參與休閒活 動來尋求安定感、常規性和熟悉感;在面對新的嘗試時又要求更高的挑戰, 人們需要尋找暫時解脫壓力的機會,來進行沉思冥想和自我反思(李一譯, 163


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 第十一卷三期 163-174 頁 2012 年 12 月 ISSN:1815-7319

2009) 。自 87 年起之隔週休二日制度、90 年起週休二日制度實施以來,依交 通部觀光局「國人旅遊狀況調查」報告顯示,國人從事國內觀光旅遊活動之 比率及年平均次數,自 80 年的 73%、3.30 次,成長至 88 年的 82.1%、4.01 次,95 年再提高到 87.6%、5.49 次,顯見國人從事觀光旅遊活動之人數及頻 率漸趨頻繁(交通部觀光局,2011)。 消費者行為可說是具動機性的行為,當現實與期望有所落差時,便會產 生需求,當需求達到一定程度時,便會形成一種動機促使消費者採取行動來 滿足需求,而動機越強越能驅使消費者有所作為求,藉著消費產品或服務使 需求獲得滿足,進而降低個人之焦慮與不安感(徐光輝,1998)。 Iso-Ahoa (1982)認為動機是一種社會心理的力量,促使個人選擇及參與休閒旅遊的 內在驅力。旅遊動機驅使遊客為逃離日常生活煩瑣,引起從事不同遊憩活動 與行為,從而滿足個體本身內心社會和心理的不同需求(莊右孟,2009)。 Beh 與 Bruyere (2007) 指出,要建立遊客高滿意度的休閒旅遊環境,藉由瞭 解其動機因素,不僅可以得知遊客從事旅遊行為之起因,亦可推估遊客之行 為與態度,將有助於經營者提供更好的活動內容與服務品質給予旅客。不同 類型的旅遊景點具有之吸引力各具特色,能滿足遊客需求的向度皆有其獨特 性,欲瞭解遊客至旗津旅遊之主要因素為何,為本研究之研究動機一。 意象會影響旅遊地之發展,並會改變遊客對一旅遊地之認知、滿意度、 決策及其行為(蔡宏進、湯幸芬,2004)。旅客會因本身的旅遊經驗或是旅 遊資訊的搜尋,而對旅遊地有意象認知,且旅遊地的觀光意象或目的地意象, 會 影 響 旅 客 前 往 旅 遊 或 重 遊 意 願 ( Fakeye & Crompton, 1991) 。 Selby 與 Morgan(1996)認為,一個觀光旅遊地若能掌握其所賦予遊客之意象,同於 亦掌握了自身的優勢與劣勢,並能藉此了解遊客對該地區的評價內容。旅遊 意象是風景區成功行銷的重要因素,具有強烈而正面意象的旅遊點,通常是 遊客選擇渡假的目的地(Birgit, 2001)。在旅遊市場上,旅遊意象的衡量有助 於其在角色的定位,區隔出不同於他地的發展特色,以獲得遊客之認同與提 高吸引力。到底造訪旗津的遊客對當地的旅遊意象為何為本研究的動機二。 從城市的觀光資源而言,不同的文化背景、民族性、開發歷程、施政目 的與決策,決定了該城市的所有展現個性與視野,而歷史、藝術、夜生活、 購物、活動、表演、新興建設、人工設施成為城市觀光的主流(劉惠麟,1998)。 高雄市為依海而生的城市,從清末開港以來,沿海地區的通商貿易已經帶動 商業的熱絡;日治時代的築港和填海造陸工程奠定港市發展基礎;戰後,高 雄史的脈絡以港口機能伴隨工業都市意象而發展;近年來,港口水岸的地景 風光,又提供都市轉向觀光休閒事業發展的舞臺(許淑娟,2010) 。旗津是高 雄最早開發的區域,也曾是最早接觸西方文明及繁華的地區,發展歷史已達 百年以上之久,至今仍然有著許多古蹟建築及純樸自然的風俗民情。也因為 它的獨特之處所在,每年總是吸引許多遊客蒞臨造訪,依據交通部觀光局的 統計資料,民國 90-98 年造訪旗津海岸公園與旗津海水浴場的年平均遊客數 164


原創性論文

高雄旗津地區遊客旅遊動機與旅遊意象之研究

約為 170 萬人次(交通部觀光局,2011),使旗津成為高雄市熱門的觀光區。 城市觀光的發展,對於城市形象的塑造及影響力的提升皆發揮巨大的作 用 , 各國 紛 紛 開 始 重 視 , 引發 了 城 市 尋 根 與 觀 光再 造 城 市 運 動 ( 蔡 郁芬 , 2005)。而旅客選擇目的地有兩個主要原因,一個是包含意象、知覺、動機、 態度和信念等的內在因素,另外一個則是時間、目的地特色、旅遊產品的知 覺價值、購買者特色與利益追求等的外在因素(Sönmez & Sirakaya, 2002)。 歐聖榮(2002)也認為,要在眾多旅遊地點中脫穎而出,重要關鍵為充分了 解 本 身特 質 , 亦 要 清 楚 了 解現 有 消 費 者 及 潛 在 遊客 特 性 及 其 旅 遊 動 機與 需 求。旗津有其歷史發展背景,自然景觀、人文風情、特色小吃等休閒旅遊資 源總吸引許多遊客造訪,在眾多遊客中為何目的而來旗津?其對旗津地區的 旅遊意象又為何?彼此間的相關性為本研究的動機三。 二、研究目的 基於上述之研究背景,本研究之具體目的如下: (一)了解高雄旗津地區遊客的旅遊動機與旅遊意象的情形。 (二)瞭解不同背景變項之高雄旗津地區遊客在旅遊動機之差異情形。 (三)瞭解高雄旗津地區不同背景變項之遊客在旅遊意象之差異情形。 (四)探討高雄旗津地區遊客在旅遊動機與旅遊意象之相關性。

貳、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與抽樣方法 本研究 預試 施測 對象以在 高雄 旗津地 區從事旅 遊行 為的遊 客為調查 對 象。採立意抽樣方式進行問卷調查,於 6/5 及 6/12 兩日在輪渡站及海產街發 放問卷進行問卷調查。為增加填寫意願及內容的正確性,先以口頭詢問且於 填答前說明研究目的,並致贈 A4 資料夾及填寫之原子筆以示謝意,藉以提 高問卷高回收率及可信度。本研究共發出 168 份預試問卷,得到有效問卷為 150 份,有效回收率為 89.29%。正式施測對象以在高雄旗津地區從事旅遊行 為的遊客為調查對象。經預試時之觀察,目前旗津地區人潮聚集處之遮蔽效 果不佳,且調查時間為一百年七、八月間,烈日當頭時遊客數不多且填答意 願不高,因此,進行正式問卷施測時於假日與非假日下午 14:00-18:00 在旗津 海岸公園、旗后炮台/燈塔、海產街及輪渡站等遊客人數較多之地發放問卷, 以提高問卷填答率及回收率。採立意抽樣方式,總計發出 580 份問卷,有效 問卷 550 份,有效回收率為 94.83%。 二、研究工具 (一)高雄旗津地區遊客旅遊動機量表 本研究之旅遊動機量表係參考林威呈(2001) 、呂長賜(2006)及杜殷 瑢(2009)的旅遊動機量表修改為「高雄旗津地區遊客旅遊動機量表」 ,共計 165


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 第十一卷三期 163-174 頁 2012 年 12 月 ISSN:1815-7319

21 個題項。本量表的項目分析考驗設定標準為未達顯著水準 (p<.05) 或決斷 值小於 3 之題項以予刪除。結果顯示所有題項之 CR 值皆達顯著水準且決斷 值均高於 3,故全部題項保留並進行因素分析。本研究採用因素分析考驗量 表之建構效度,並萃取問項之共同因子。量表是否適合因素分析常採用 Kaiser 所 提 之 「 取 樣 適 切 性 量 數 」( Kaiser-Meyer-Olkin measure of sampling adequacy;簡稱 KMO)為判斷指標,量表 KMO 值最好在.80 以上,如在.70 以上勉強可接受(引自吳明隆、涂金堂,2010) 。本研究之旅遊動機量表 KMO 的取樣適切性量數為.87,適合進行因素分析;先以主成分因素分析法之最大 變異法,選取特徵值大於 1 的因素進行斜交轉軸以計算因素負荷量,吳明隆 (2009)認為因素負荷量最好在.40 以上,因此本研究取因素負荷量大於.04 之題項。轉軸後的成分矩陣結果顯示萃取出三個因素,因素負荷量(factor loading)皆大於.40,本量表之各因素解釋變異量分別為 24.11%、23.44%與 20.00%,命名為「情感依附」、「閒適安逸」、「環境特色」及「身心舒展」; 可解釋總變異量達 69.55%,表示本量表具有良好的建構效度。經項目分析及 因素分析之後,再利用內部一致性分析來考驗各因素及總量表的信度,求其 Cronbach's α 係數,以衡量所測驗的內容是否趨於一致性及穩定性。結果得 知總量表的 Cronbach's α 係數為.90,而各分量表的 α 係數分別為.76、.77、.72 與.81,因此本量表具有良好之信度。 (二)高雄旗津地區遊客旅遊意象量表 本研究之旅遊意象量表係參考方幸君(2004)及蔡鳳兒(2005)之旅遊 意象量表,修改為「高雄旗津地區遊客旅遊意象問卷」,共計 26 個題項。本 量表的項目分析考驗結果得知,其中有一題之 CR 值小於 3.00 且相關係數低 於.40,故予以刪除。本研究之旅遊意象量表進行第一次因素分析,得 KMO 的取樣適切性量數為.91;再以主成分因素分析法之最大變異法選取特徵值大 於 1 的因素進行斜交轉軸以計算因素負荷量,結果顯示,一題的因素負荷量 僅.30,另有一題與構面屬性不同,因此將此二題刪除後再進行第二次因素分 析。第二次因素分析得到 KMO 的取樣適切性量數為.91,各因素的解釋變異 量分別為 38.45、8.56、5.75 及 5.15,其命名為「設施服務」 、 「地方發展」 、 「環 境氛圍」及「安全感」;量表之總累積解釋變異量為 57.91,表示本量表具有 良好的建構效度。遊客旅遊意象之信度分析,結果得知總量表的 Cronbach's α 係數為.93,而各分量表的 α 係數分別為.86、.81、.84 與.79,因此本量表具 有良好之信度。 (三)衡量方式 本量表採李克特 (Likert) 五點尺度量表來測量,從「非常不同意」、「不 同意」、「沒意見」、「同意」及「非常同意」,分別給予 1、2、3、4 及 5 的分 數。該題分數越高表示對該題所描述之旅遊動機或旅遊意象越強,反之則越 弱。

166


原創性論文

高雄旗津地區遊客旅遊動機與旅遊意象之研究

三、資料處理 本研究在正式問卷施測完畢回收,篩檢剔除填答不完整或不符合填答規 定之無效問卷後,利用 SPSS For Window17.0 版電腦統計套裝軟體進行統計 分析,採用的統計方法有描述性統計、項目分析、因素分析、信度分析、t 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與典型相關等處理。

參、結果 一、高雄旗津地區遊客旅遊動機與旅遊意象之情形 結果可知,旗津地區遊客之旅遊動機在情感依附、閒適安逸、環境特色 及身心舒展等四個構面的平均得分皆高於 3.00,顯示遊客對各構面的認同度 趨於中上程度;其中,遊客對身心舒展動機的認同度最高,其次為情感依附、 環境特色,最低則為閒適安逸。而旗津地區遊客之旅遊意象在設施服務、地 方發展、環境氛圍及安全感等四個構面的平均得分皆高於 3.00,顯示遊客對 各構面的感受趨於中上程度;而遊客對地方發展的認同度最高,其次為環境 氛圍、安全感,最低則為設施服務。 二、不同背景之高雄旗津地區遊客在旅遊動機之差異情形 研究結果顯示,不同性別(t 值=.34)、婚姻狀況(F 值=.51)、職業(F 值=1.99) 、平均月收入(F 值=2.41)之遊客在旅遊動機未達顯著水準(p>.05) ; 而不同年齡之遊客在旅遊動機達顯著水準(F 值=3.54, p<.05),經 Scheffe's 法事後比較未發現差異組別;不同教育程度之遊客在旅遊動機達顯著水準(F 值=3.40, p<.05),經事後比較未發現差異組別;不同居住地之遊客在旅遊動 機達顯著水準(F 值=7.70, p<.05),經事後比較發現其他地區遊客之旅遊動 機皆高於中部及南部之遊客。 三、不同背景之高雄旗津地區遊客在旅遊意象之差異情形 研究結果顯示,不同性別(t 值=.50) 、婚姻狀況(F 值=2.04) 、平均月收 入(F 值=.38)之遊客在旅遊意象未達顯著水準 ( p>.05);而不同年齡之遊 客在旅遊意象達顯著水準(F 值=7.44, p<.05) ,經事後比較發現 21-30 歲之遊 客高於 31-40 歲及 41-50 歲,51 歲以上之遊客高於 41-50 歲;不同教育程度 之遊客在旅遊意象達顯著水準(F 值=5.85, p<.05),經事後比較發現高中職 以下之遊客高於大專院校及研究所以上;不同職業之遊客在旅遊意象達顯著 水準(F 值=2.15, p<.05),經事後比較未發現差異組別;不同居住地之遊客 在旅遊意象達顯著水準(F 值=10.51, p<.05),經事後比較發現北部地區遊客 之旅遊動機高於南部,在東部及其他地區皆高於中部及南部之遊客。 四、高雄旗津地區遊客旅遊動機與旅遊意象之相關情形 本研究應用典型相關探討兩組變項間的相關程度,以旅遊動機為控制變 167


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 第十一卷三期 163-174 頁 2012 年 12 月 ISSN:1815-7319

項(X 變項),計有「情感依附」、「閒適安逸」、「身心舒展」及「環境特色」 等四個因素構面,而以旅遊意象做為效標變項(Y 變項) ;則有「設施服務」、 「地方發展」「環境氛圍」及「安全感」等四個因素構面。 (一)典型相關程度分析 由表一的分析結果發現,四對典型相關中,前二對之典型相關係數皆 達顯著差異 (p<.05);第一對之 Wilks Λ值為.50,典型相關係數為.69,其特 徵值能解釋的變異量為 93.68%;第二對之 Wilks Λ值為.94,典型相關係數 為.21,其特徵值能解釋的變異量為 5.03%;二對典型相關共可解釋總變異量 的 98.71%,因此,利用前二對典型相關,即可解釋控制變項(X 變項)與效 標變項(Y 變項)之相關性。 (二)典型因素相關結構係數分析 典型成份負荷量主要用來解釋原始變項與典型變量間之關係,其負荷 量之值愈大,表示該變項在此典型變量中之影響亦愈大;為使典型成份負荷 量能解釋兩組變項間之相關性,黃俊英(1998)認為,可以絕對值大於 0.4 者為取決標準。因此本研究將取典型成份負荷量絕對值大於 0.4 者進行討論。 表一 旅客遊旅動機與旅遊意象之典型相關檢定結果表 典型 特徵值 相關

解釋變異 量百分比

累積變異 典型相關 典型相關 量百分比 係 數 係數平方

Wilks Λ值

F值

1

.90

93.68

93.68

.69

.47

.50

26.68*

2

.05

5.03

98.71

.21

.05

.94

3.63*

3

.01

1.22

99.93

.11

.01

.99

1.68

4

.00

.07

100.00

.03

.00

1.00

.35

*p<.05. 由遊客旅遊動機與旅遊意象典型相關分析路徑圖(如圖一)可得,旅遊 動機的第一個典型因素χ 1 和情感依附、閒適安逸、環境特色及身心舒展等四 個觀察變項有高度的負相關,其結構係數分別為-.81、 -.84、-.73 與-.83; 而旅遊意象的第一個典型因素η 1 和設施服務、地方發展、環境氛圍及安全感 等四個觀察變項也有 高度的負相關,其結構係數分別為-.83、-.73、-.90 與 -.75。就第一個典型因素而言,情感依附、閒適安逸、環境特色及身心舒展 透過χ 1 和η 1 與設施服務、地方發展、環境氛圍及安全感呈現高度的正相關, 亦即遊客愈不期望於旗津旅遊時滿足其對情感依附、閒適安逸、環境特色及 身心舒展動機之需求時,則對旗津地區之設施服務、地方發展、環境氛圍及 安全感意象亦愈不深刻。

168


原創性論文

情感依附

高雄旗津地區遊客旅遊動機與旅遊意象之研究

-.83

-.81

設施服務

-.48 -.84

閒適安逸

-.73 -.83

χ1

.69*

η1

.60

χ2

地方發展 -.90

-.44

環境特色

-.73

.21*

η2

環境氛圍 -.75

安 全 感

身心舒展

圖一 遊客旅遊動機與旅遊意象典型相關分析路徑圖

而旅遊動機的第二個典型因素χ 2 和情感依附有負相關,其結構係數為 -.44,與環境特色有正相關,其結構係數為.60;而旅遊意象的第二個典型因 素η 2 和設施服務有負相關,其結構係數為-.48,所以就第二個典型因素而言, 主要是情感依附動機透過χ 2 和η 2 與設施服務意象有正相關,亦即遊客的情感 依附動機愈低,對設施服務的意象強度亦愈低。而環境特色動機透過χ 2 和η 2 與設施服務意象有負相關,亦即遊客對環境特色動機愈高,對設施服務意象 之強度則愈低。

肆、討論 一、高雄旗津地區遊客旅遊動機與旅遊意象之情形 由研究 結果 可知 ,至旗津 地區 從事旅 遊行為的 遊客 較重視 身心舒展 因 素,此結果與方幸君(2004)之研究相似,顯示遊客雖然選擇不同的旅遊目 的地,但遊客的旅遊動機首重以身心舒展、健康減壓為主要考量因素。而遊 客至旗津地區旅遊對地方發展之印象最為深刻,此結果與張文娟、黃宗成、 陳怡靜(2008)之研究相似,顯示遊客對旅遊地之地方發展、自然資源及人 文特色之印象感受程度最高。 二、不同背景之高雄旗津地區遊客在旅遊動機之差異情形 研究發 現, 旅遊 動機不因 性別 之不同 而有顯著 差異 ,此結 果 與黃耀 昆 (2006) 、梁育誠(2010)的研究相似。推究其原因可能是,現今兩性平權社 會,家庭照顧與工作成就、經濟來源等皆是人人肩上重擔,大家皆需在生活 與工作間取得平衡以抒解壓力、調適心情、展現活力,因此男女皆有參與旅 169


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 第十一卷三期 163-174 頁 2012 年 12 月 ISSN:1815-7319

遊活動之需求,所以在性別上並於顯著之不同。不同年齡之遊客在旅遊動機 上有顯著差異存在,此結果與林威呈(2001) 、及杜殷瑢(2009)的研究相似。 在本研究中,51 歲以上遊客較 21 歲以下遊客重視情感依附動機,其可能原 因為,51 歲以上族群即將邁入人生的另一階段,漸漸將重心由職場轉向尋找 生活樂趣、與同齡朋友聚首話家常,因此較重視情感依附的動機。而 21-30 歲遊客較 20 歲以及 41-50 歲遊客重視閒適安逸的動機,可能是 21-30 歲正是 事業起步期,面臨經濟不景氣之壓力,平日生活與工作之挑戰讓此族群在選 擇旅遊時希望得到攸閒、舒適的體驗,因此,在 21-30 歲之年輕族群較為偏 好閒適安逸之動機。旅遊動機不因遊客婚姻狀況之不同而有差異,此結果與 呂長賜(2006)的研究相似。推究其原因,可能因旗津屬都會區之旅遊景點 且可及性高、交通往返時間又短,平常下班後或假日時很容易即可到,無論 是人際關係的建立、身心壓力的舒緩或是閒散放鬆的消磨時間,都很貼近生 活圈之範圍,整體花費時間並不會佔據家庭或社交太多時間,無論單身或已 婚者都很適合至旗津地區從事旅遊活動。不同教育程度之遊客在旅遊動機上 有差異存在,此結果與林威呈(2001)的研究相似。教育程度為高中職以下 者較重視情感依附動機,可能原因為其職場性質與家庭特質使其於從事旅遊 行為時,冀望能得到人際間之互動及情感上之支持。旅遊動機不因遊客個人 平均月收入之不同而有差異存在。此結果與梁育誠(2010)的研究相似。廖 振宏(2004)指出,依家庭生命週期與社經地位不同而有不同的休閒支出, 但每次 501-1,000 元、每月 2,501 元-5,000 元是最普遍的消費程度,在本研究 中,旗津之可及性頗高,搭乘渡輪後,可利用遊客自備之機車或自行車為交 通工具或當地租借自行車,在交通工具的花費上不多,且除飲食外,其他旅 遊行為皆不需花費,因此,個人平均月收入之多寡並不影響其旅遊行之參與。 不同居住地之遊客在旅遊動機上有顯著差異,此結果與黃耀昆(2006)的研 究相似。其可能原因為,外籍遊客遠離熟悉處所而至陌生環境中旅遊,同伴 間的情感支持能降低因環境而引起的情緒緊張,為舒緩緊張情緒而較重視閒 適安逸與身心舒展之旅遊動機。 三、不同背景之高雄旗津地區遊客在旅遊意象之差異情形 研究發 現, 旅遊 意象不因 性別 之不同 而有顯著 差異 ,此結 果 與蔡鳳 兒 (2005) 、王雯宗、朱盈蒨(2010)的研究相似。推究其原因可能是,旗津旅 遊據點眾多且各有特色,其環境塑造與設施服務之提供皆考量以大眾旅遊為 主,並未特別區隔不同性別之使用,可能是造成性別在意象上無差異之原因。 不同年齡層遊客之旅遊意象有顯著差異存在,此結果與張清標、陳賢明 (2008)、張文娟、黃宗成、陳怡靜(2008)、王雯宗、朱盈蒨(2010)研究 相似。張春蓮(2008)指出,全球青年學生教育旅遊聯盟(World Youth Student and Educational Travel Confederation /WYSETC)於 2007 年 3 月發布訊息顯 示,青年旅遊者是旅遊產業成長最快速的部份(Boom Sector) ,有 1/4 是 15-25 170


原創性論文

高雄旗津地區遊客旅遊動機與旅遊意象之研究

歲的青年朋友,且行政院持續推動「遊學台灣」、「青年壯遊中程計畫」鼓勵 15-30 歲青年遊遍台灣、認識鄉土,而此時期之青年對旅遊地之意象首重安 全感的建立,期能在安全、穩定的環境中順利進行深度旅遊,以與當地人接 觸,參與他們的日常生活及文化活動。旅遊意象不因遊客婚姻狀況之不同而 有差異存在,此結果與張文娟、黃宗成、陳怡靜(2008)研究相似。其可能 原因為,不同家庭生命週期階段之家庭組成亦不相同,各人的旅遊偏好、體 驗感受皆不盡相同,而旗津為一大眾旅遊地,可能因此而未顯出不同婚姻狀 況旅遊意象無顯著差之原因,且楊晶溶(2008)指出,不同家庭生命週期階 段對旅遊地的口碑推薦並無顯著之影響。不同教育程度遊客之旅遊意象有顯 著差異存在,此結果與方幸君(2004)、張清標、陳賢明(2008)、王雯宗、 朱盈蒨(2010)研究相似。其可能原因為,教育程度愈高者所關注之事項通 常較易聚焦於與其所學本身有關之事物上,旗津遊客中教育程度為大專院校 者對旗津並未留下深刻印象,反而是教育程度為高中職者對設施服務及整體 旅遊意象感受程度較為強烈。不同職業遊客之旅遊意象有差異存在。此結果 與張清標、陳賢明(2008)、王雯宗、朱盈蒨(2010)研究相似。其可能之原 因 為 ,不同職業類別 者對週遭環境事物的 專注度依其專業會有 不同之敏感 度,其所關注之事項也會因而隨之不同。旅遊意象不因遊客個人平均月收入 之不同而有差異存在,此結果與方幸君(2004)、蔡鳳兒(2005)研究相似。 由旅遊意象細項分析,與金錢花費有關之細項不多,因此,可能是本研究無 法顯現收入與旅遊意象間差異的原因。不同居住地之遊客在旅遊意象上有顯 著差異,此結果與方幸君(2004) 、蔡鳳兒(2005)及張清標、陳賢明(2008) 研究相似。南部遊客因地利之便,至旗津旅遊之頻率可能較其他地區遊客來 得高,造成對環境的感受強度也逐漸減低,因此對設施服務的意象低於其地 地區之遊客。而外籍遊客處於一陌生國度,對安全感的要求程度應會比國內 遊客來得強烈,而本次研究也顯現出此現象。 四、高雄旗津地區遊客旅遊動機與旅遊意象之相關情形 研究結果發現,旅遊動機與旅遊意象有顯著相關,此結果與陳毓琳 (2008)、許華芳(2009)及林秉硯(2011)的研究相同。遊客對旅遊地之感 受程度深刻與否與其旅遊動機之強度有關,若旅遊不具強烈之旅遊動機,遊 客到當地僅走馬看花、淺嚐即止,對一切事物有如浮光掠影、稍縱即逝,自 然對旅遊目的地之印象不深刻,所以低旅遊動機之遊客其旅遊意象亦不深。 在本研究亦發現,遊客的情感依附動機愈低,對設施服務的意象強度亦愈低; 欲尋求情感依附與認同者,在建立關係與情感交流時對於設施服務意象就有 可能成為關注的焦點而形成彼此的話題,因此,遊客的情感依附動機愈低, 對設施服務的意象強度亦愈低;而遊客對環境特色動機愈高,對設施服務意 象之強度則愈低,此乃因遊客對於旅遊地之歷史發展、文化特色及自然景緻 若有特殊偏好,則旅遊時較會專注於環境發展特色,對於其他設施服務意象 171


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 第十一卷三期 163-174 頁 2012 年 12 月 ISSN:1815-7319

的感受度則顯得較不重視。 五、建議 (一)融合在地文化產業、塑造地方獨特意象 研究結果中顯示出年輕人對旗津地區之旅遊意象感受深刻,而隨著年 齡增長對當地社會發展及歷史文化特色多有涉獵,因此提出以下與地方發展 相關之建議,做為參考。 1.歷史空間再利用。砲台的閒置空間可提供作為藝文展演空間、當地特 產品展售、地方文物書局,或以實景模形展示方式將砲台的歷史與空間結合, 多元利用空間,以吸引不同背景層次之遊客造訪。 2.邀請社區耆老於廟埕、活動中心或社區節點說當地故事,將漁業、信 仰、聚落、環境變遷等融入故事內容中,以耆老的親身經歷配合遊客的想像 空間,拉近時空距離。並整合社區資源,規畫漁村體驗活動,增加遊客動手 操作的樂趣,帶動地方發展。 3.符應高雄海洋首都願景,在親海靠海的旗津地區其建築語彙、街道傢 俱、公共藝術、道路鋪面等設施宜採與海洋意象有關之元素,形塑地方整體 性,讓遊客一進入此地即與海洋意象有所連結。 (二)提高服務品質,營造優質休閒旅遊環境氛圍 由旅遊意象現況分析中得知,遊客對旗津地區之設施服務意象感受程 度最低,因此,有如下之建議,冀能提高遊客設施服務之意象,亦能推動地 方之發展,以吸引更多遊客造訪,能留下更好的印象。 1.增設假日定點解說人員,讓遊客更為瞭解當地歷史淵源與現今發展, 加深其對旗津的認識,作為日後深度旅遊的遊程參考。 2.提供當地商家人員訓練,建立服務流程,並協助其製作企業識別系統 以辨識各家獨特之風格。 3.假日人潮擁擠時段,增設服務人員與服務時段以落實人車分道、環境 清潔衛生工作。

參考文獻 方幸君(2004)。 高雄市觀光意象與遊憩品質因素重要性及績效表現認之研 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觀光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高雄市。 王雯宗、朱盈蒨(2010)。旅遊目的地意象與促銷活動對旅遊意願及旅遊行 為之影響研究-以澎湖為例。 島嶼觀光研究, 3,100-113。 交通部觀光局(2011)。 觀光統計 。取自 http://admin.taiwan.net.tw/ 。 吳明隆(2009)。SPSS 操作與應用-問卷統計分析實務 。台北市:五南。 吳明隆、涂金堂(2010)。SPSS 與統計應用分析 。台北市:五南。 172


原創性論文

高雄旗津地區遊客旅遊動機與旅遊意象之研究

呂長賜(2006) 。集集地區遊客旅遊動機、滿意度與重遊意願之研究。未出版 碩士論文,南華大學旅遊事業管理研究所,嘉義縣。 李一(譯) (2009)。 休閒:一種轉變的力量 。杭州市:浙江大學。(原作者: Christopher, R. E. & Peter Chen) 杜殷瑢(2009) 。台南古蹟遊客旅遊動機、滿意度與認同度關係之研究。未出 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研究所,台北市。 林秉硯(2011) 。影視觀光客之熟悉度、目的地意象與旅遊動機之研究。未出 版碩士論文,中華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新竹市。 林威呈(2001) 。台灣地區休閒農場假日遊客旅遊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 文,國立中興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高雄市。 徐光輝(1998) 。臺灣休閒農業之消費者行為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 灣大學農業經濟學研究所,台北市。 張文娟、黃宗成、陳怡靜(2008) 。苗栗縣南庄鄉商圈遊客旅遊目的地意象與 場所依戀之研究。 運動與遊憩研究, 3,225-251。 張春蓮(2008)。2008 世界青年學生旅遊會議 。台北市:行政院青年輔導委 員會出國報告(編號:C09704234)。 張清標、陳賢明(2008) 。鄉村旅遊意象之區隔研究—以頂菜園鄉土館為例。 鄉村旅遊研究, 2,15-42。 梁育誠(2010)。 遊客旅遊動機、滿意度與行為意向之研究 — 以六堆客家文化 園區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生態休閒學位學程碩士 班,屏東縣。 莊右孟(2009)。 大陸觀光客對日月潭國家風景區旅遊動機、旅遊意象、旅 遊滿意度與旅遊忠誠度關係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靜宜大學管理碩 士在職專班,台中縣。 許淑娟(2010) 。海洋首都:深化都市發展論述的高雄學。 台灣學通訊, 41, 14-15。取自 http://www.ntl.edu.tw/public/Attachment/051416333889.PDF。 許華芳(2009)。 國際旅客在台灣的認知意象和旅遊動機對地方依附的之影 響 。未出版碩士論文,雲林科技大學休閒運動研究所,雲林縣。 陳思倫、歐聖榮、林連聰(2005)。 休閒遊憩概論 。台北市:空大。 陳毓琳(2008) 。遊客前往谷關溫泉區之旅遊意象、旅遊動機與旅行時間相處 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亞洲大學休閒與遊憩管理學系研究所,台中 縣。 黃俊英(1998)。 多變量分析 (第六版)。台北市:中國經濟金業研究所。 黃耀昆(2006) 。旅遊動機、旅遊意象與滿意度關係之研究-以田尾公路花園 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林業暨自然資源研究所,嘉義縣。 楊晶溶(2008) 。大專院校教職員之人格特質、家庭生命週期與其旅遊行為意 圖關係之研究-以逢甲大學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逢甲大學土地管理 系碩士在職專班,台中市。 173


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 第十一卷三期 163-174 頁 2012 年 12 月 ISSN:1815-7319

廖振宏(2004) 。由社經地位、家庭生命週期探討家庭休閒消費分配之研究 。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體育學院休閒運動管理研究所,台中市。 劉惠麟(1998)。 都會區觀光遊憩資源發展機制規劃研究 。台北市:交通部 觀光局。 歐聖榮(2002) 。休閒遊憩觀光研究問題與趨勢之剖析。都市與計劃,29(2), 315-336。 蔡宏進、湯幸芬(2004)。對鄉村旅遊地意象文獻的探討。台灣鄉村研究,3, 123-141。 蔡郁芬(2005)。 城市觀光意象對旅遊選擇意願影之研究-以四大都會區為 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旅遊事業管理研究所,嘉義縣。 蔡鳳兒(2005) 。遊客體驗、旅遊意象、滿意度及忠誠度關係之研究-以日月 潭國家風景區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旅遊事業管理研究所, 嘉義縣。 Beh, A., & Bruyere, B. L. (2007). Segmentation by visitor motivation in three Kenyan national reserves. Tourism Management, 28, 1464-1471. Birgit, L. (2001). Image segmentation: The case of a tourism destination. The Journal of Services Marketing, 15(1), 49-66. Fakeye, P. C., & Cromption J. L. (1991). Image differences between prospective, first-time, and repeat visitors to the Lower Rio Grande Valley.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30(2), 10-16. Iso-Ahola, S. E. (1982). Toward a social psychological theory of tourism motivation: A rejoinder.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9(2), 256-262. Selby, M., & Morgan, N. J. (1996). Reconstructing place image: A case study of its role in destination market research. Tourism Management, 17, 287-294. Sönmez, S., & Sirakaya, E. (2002). A distorted destination image? The case of Turkey.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41, 185-196.

174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