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 電子版s

Page 1

大自然

134

《 為 子 子 孫 孫 留 下 美 好 樂 土 》

1983 年 10 月 25 日創刊 2017 年 1 月 25 日出刊


新年特惠

洽詢電話:(02)2368-5810、2368-5803 傳真:(02)2368-5873 E-mail:swanint@seed.net.tw 網址:www.swan.org.tw

劃撥帳號:0523666-1 劃撥帳戶: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 徐源泰 地址:100 台北市中正區汀州路三段 184 號 5 樓之 3



環境教育點線面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大自然季刊 82


83 大自然季刊


大自然季刊 84


85 大自然季刊


大自然季刊 86


87 大自然季刊


大自然季刊 88


T/X/B/O

T/X/B/O

89 大自然季刊


生態觀察站

Observation

大自然季刊 90


91 大自然季刊


鈍葉大果漆的果實基部著生在膨大而多汁的紅色果托上,藉以吸引 動物啃食。

蘭嶼魚藤在春末夏初開出成串的粉紅色花朵 大自然季刊 92


鈍葉大果漆(Semecarpus cuneiformis ) 鈍葉大果漆為分布於菲律賓與蘇拉維西島的小型喬木,在 台灣僅見於蘭嶼和小蘭嶼,零星分布於海濱與森林內開闊處。大 果漆屬在蘭嶼共有 2 種,除了本種外,尚有植株稍微高大的「台 東漆」;兩種植物的成熟果實均為黑色,果實基部都著生在膨大 而多汁的紅色果托上,藉以吸引動物啃食,傳播種子。由於葉片 常綠,開花時皆為醒目的白色大型圓錐花序,加上結果時具有鮮 豔的紅色果托,因此早已成為原生的景觀樹種之一,其中台灣南 部海濱亦有分布的台東漆應用較廣。不過,鈍葉大果漆、台東漆 與芒果同屬漆樹科植物,植物體內多少含有容易引發過敏的化學 物質:漆酚(urushiol),尤其鈍葉大果漆與台東漆並非果樹,植 物體內漆酚含量較高,因此野外觀察時必須格外留意,盡量避免 皮膚與其樹汁碰觸,以免造成身體不適。

蘭嶼魚藤(Derris canarensis ) 蘭嶼魚藤為攀緣性木質藤本,零星分布於蘭嶼海岸林至淺 山一帶,由於熱帶叢林的喬木枝葉茂密,蘭嶼魚藤必須攀附在林 間的大型喬木上,才能在樹冠層爭取到陽光,在每年春末夏初開 出成串的粉紅色花朵。紅頭森林生態步道入口處正巧位於古河道 的崖邊,因此能夠輕易地觀察平時高不可攀的它!蘭嶼魚藤的莢 果扁平,每枚莢果內含 1 或 2 粒種子,莢果成熟後不會立刻開裂, 掉落後能隨著潮水漂流到遠方,藉以開闊新的生育地。和台灣的 近緣植物一樣,蘭嶼魚藤的體內同樣具有魚藤酮(Rotenone), 傳統上可將其莖葉搗碎後,將其汁液灑入水中,透過鰓來毒殺魚 類,除此之外,魚藤酮也被提煉作為殺蟲劑之用。雖然蘭嶼魚藤 的毒性對於人類並不造成威脅,不過還是應該與它保持距離,讓 這樣美麗的藤本植物孜意地盛開。

皮孫木(Pisonia umbellifera ) 皮孫木為台灣全島低海拔可見的大型喬木,主要分布在恆 春半島與蘭嶼,尤其常見於濱海叢林內。其花朵微小,圓筒狀的 果實表面具有線形的腺體,能黏附於鳥類體表,藉以進行遠距離 傳播。雖然沒有大而顯眼的花果,皮孫木的葉片翠綠而肥厚,葉 面具有光澤;加上側枝與葉叢茂密,因此成為台灣平地庭園造景 與觀葉喬木。然而在蘭嶼居民眼中,皮孫木的木材鬆軟、含水量 高,加上容易腐爛,沒有辦法作太多的利用,故步道沿線有多株 主幹粗壯、枝葉茂密的大型植株,卻沒有被做上記號。步道內許 多大型喬木多少都有附生植物生長在大型側枝上,但皮孫木的樹 皮質薄,會如細屑般漸次剝落,加上生長快速,增加了附生植物 生長的難度,因此步道上的皮孫木無法找到其他附生植物伴生。 蘭嶼森林生態步道內的皮孫木主幹格外粗壯 93 大自然季刊


鵝掌藤(Schefflera odorata ) 鵝掌藤為全株光滑的攀緣性藤本植物,能夠隨著生 育地內的喬木長到 6 m 或更高,再從樹冠往四周或向光處 延伸;鵝掌藤的掌狀複葉具有 5 ~ 6 枚革質小葉,秋季時 從延伸的枝條先端抽出疏鬆的圓錐狀花序,每一個花序分 支具有許多排列成繖形的小花,雖然花朵嬌小且呈黃綠 色,較不顯眼,不過排列成圓錐花序後較為顯眼!鵝掌藤 原產於菲律賓,在台灣僅見於蘭嶼和綠島,由於實際生育 地狹小,能夠繁殖的個體數量較低,因此在台灣維管束植 物紅皮書初評名錄中被評估為「易受害 (VU)」等級。在步 道中段的陡峭邊坡,剛好有一處能就近觀察會開花、結果 的鵝掌藤個體,每年秋天都能在它掌狀的葉叢中,留意是 每年秋天,鵝掌藤從掌狀的葉叢中抽出一簇簇的花朵。

否開出一簇簇的花朵。

麵包樹(Artocarpus incisus ) 麵包樹為原產熱帶的高大喬木,具有明顯的板根與 巨大的葉片,極具熱帶風情,加上麵包樹的聚合果可供食 用,因此被廣泛栽培為果樹或行道樹。麵包樹的木材較為 疏鬆,也使得重量較輕,因此被當地人採用為拼板舟的船 弦用材,或是其他用具或餐具如臼或木盤等等,藉以減輕 成品重量。步道內高大壯碩的麵包樹,聚生在步道中段溪 谷旁平坦地,樹幹大型側枝上附生多種蘭嶼常見的附生植 物,包括:抱樹石葦、白肉榕、紅花石斛、燕石斛……。 雨林由於降雨量高、空氣較為潮濕,極度適合光合作用效 率較高、又能攔截雨水的附生植物生長,使得雨林的綠覆 面積往往超過實際的地表面積。這樣的生態景觀在熱帶叢 步道內的麵包樹有如大樹公寓,側枝上盤踞許多熱帶附生植物。

林中極為常見,然而由於側枝分布較高,因此走訪步道 時,除了路旁濃密的花草蕨類外,也要抬起頭看看盤踞在 高大側枝上的熱帶附生植物,感受不一樣的叢林風情。

蘭嶼木薑子(Litsea garciae ) 蘭嶼木薑子是紅頭生態自然步道沿線最常見的樟科 植物,原產於菲律賓、馬來半島與爪哇,原生族群在台灣 地區僅見於蘭嶼,是台灣地區葉片、花朵與種實最大的樟 科原生植物,也是蘭嶼地區最大型的樟科植物之一。蘭嶼 木薑子的主幹通直,由許多側枝近輪生地水平伸展,於側 枝先端簇生多數葉片。除了步道沿線,蘭嶼木薑子也分布 於蘭嶼其他山區,雖然其他山區的成株較為高大,側枝上 的附生植物種類較多,但是族群不若紅頭森林生態步道密 集。除了主幹單一而側枝平展、卵狀長橢圓形至倒卵狀披 大自然季刊 94

蘭嶼木薑子卵狀長橢圓形至倒卵狀披針形的大型葉片,與蘭嶼其他的 樟科植物明顯不同。


針形的大型葉片與蘭嶼其他的樟科植物明顯不同外,許多 蘭嶼樟科植物的花排列於極短的聚繖花序上,簇生於葉腋 間;蘭嶼木薑子的花常排列在大型的總狀繖形花序上,搭 配它特殊的樹型與葉形,極易從蘭嶼濃密的森林中辨識。

台東龍眼(Pometia pinnata ) 台東龍眼是紅頭步道沿線數量最多、最有特色,也是 樹幹上保有最多記號的大樹,廣泛被應用於達悟族人的傳 統生活中。台東龍眼香甜的果實是當地人的鮮美水果,堅 硬而耐用的木材能拿來雕刻、製成裝盛飛魚用的具柄木盤 及日常用品,還有拼板舟船底與船首的用材,它也是傳統 地下屋中「主柱」與木板的最佳用材,因此步道沿線的許 多台東龍眼大樹上,都能看到主人宣示主權的印記。台東

台東龍眼的板根旁,可見種子落地後迅速發芽的幼株,長出帶有絨毛的嫩紅幼葉。

龍眼之所以能作為船首用材,來自於它發達的板根;高聳 的板根除了支持樹體的作用外,在蘭嶼降水豐富、土壤時 常充滿水分的情況下,板根提供了根部生長代謝所需的空 氣,連帶成為台東龍眼的特色。每年盛夏時節,台東龍眼 都會結出成串的飽滿果實,豐厚的假種皮包裹著飽滿的種 子,這些種子落地後,便會在兩周內迅速發芽,長出帶有 絨毛的嫩紅幼葉,因此只要陽光充足,台東龍眼的幼苗多 能順利成長。基於這些特性以及當地居民的喜愛,台東龍 眼成為步道沿線最常見的大型喬木。

繁花薯豆(Elaeocarpus multiflorus ) 隨著手砌步道來到盡頭,映入眼簾的是一墩墩廢棄的 水芋田,以及一旁碩大的繁花薯豆。這裡已是高位復興階 地的邊緣,能夠受到來自南方海風的吹拂,耐蔭的叢林植

在台東龍眼生長的森林裡,板根是常見的熱帶奇景。

栽已無法在此立足,這樣的環境正巧適合繁花薯豆生長。 繁花薯豆為杜英科的大型常綠喬木,分布於菲律賓、蘇拉 維西、琉球與台灣的蘭嶼島。蘭嶼共分布有 5 種杜英屬植 物,為台灣地區本屬植物的大本營,其中繁花薯豆為本屬 在野地裡發芽率最高的種類,當果實落地、果皮腐敗後, 約莫 2 個月便從滿是疣突的內果皮中萌芽,抽出翠綠的橢 圓形葉片。 和相鄰的蘭嶼天池步道相比,紅頭森林生態步道路線 平坦,步道全依古法手工打造,沿線生態豐富、大樹林立, 加上步道內的大樹具有當地居民為了木材需求而刻劃的符 號,是一條極具熱帶特色、蘭嶼特色、易達性極高的自然 步道,絕對適合造訪蘭嶼的遊人造訪。 T/X/B/O

T/X/B/O

繁花薯豆的種子容易發芽,在步道盡頭可見成株。 95 大自然季刊


他山之石

Worlders of the World

大自然季刊 96


97 大自然季刊


大自然季刊 98


99 大自然季刊


大自然季刊 100


T/X/B/O

T/X/B/O

101 大自然季刊


生物多樣性特報 2017

Biodiversity 2017

大自然季刊 102


103 大自然季刊


大自然季刊 104


T/X/B/O

T/X/B/O

105 大自然季刊


台灣印象

Taiwan Image

大自然季刊 106


T/X/B/O

T/X/B/O

107 大自然季刊


Loca

大自然季刊 108


al Recording

109 大自然季刊


Loca

大自然季刊 110


al Recording

111 大自然季刊


Local Recor

大自然季刊 112


rding

徵稿啟事 大地處處洋溢著生機勃勃的樂章, 拿起您的相機拍攝下動人的畫面, 或用文字描述記錄您與大自然相遇時的感動, 有分享這塊土地上, 各種人事時地物感受的「台灣印象」; 從環境中、細微之處認識生命變化的「生態觀察站」, 抑或是關心生態保育的「他山之石」。 只要是努力認真生活在這片土地上, 都能述說對大自然的情感。 聽到大自然的呼喚了嗎? 學習大自然的語言,替它出個聲吧!

投稿注意事項: 1. 文稿請給電子檔,字數約在 2500 字左右,請 務必附上文圖參照的照片,並需配合雜誌印刷 用最高解析度品質 (300dpi、2MB 以上 JPG 檔 )、 一定數量的照片及圖說。 2. 賜稿請附參考標題、作者姓名與聯絡方式,不 論刊載與否,實體文件一律後退;一稿不二投 者給稿酬,稿酬平均每字 0.7 元,圖片依版面 計酬。本刊並擁有隨時修正計酬之權力。 3. 著作權授權至少需及於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 協會大自然雜誌與大自然網站,本刊得以發行 再版或為行銷需求轉刊他方,但不再付稿酬。 4. 來稿請發 email:swanint@seed.net.tw 或 swan. magazine@gmail.com 大自然季刊收。歡迎就採 訪計畫事先來電與編輯部討論,每月 10 日前 截稿,約稿確定請準時提早交件。

如果您對目前的保育時事有任何看法, 或對本刊有任何建議亦歡迎賜稿,暢述高見。

大自然季刊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汀州路三段 184 號 5 樓之 3 電話:(02)2368-5810 E-mail:swanint@seed.net.tw 113 大自然季刊


Local Recor

大自然季刊 114


逗陣行

rding

如果你來自墾丁, 你怎能不知道每年十月 飛抵「國內」的鳥是 ──灰面鷲; 如果你聽慣東海岸浪拍崖石的壯瀾, 你怎能對海的呼喚充耳不聞; 如果你的家鄉有著群山環繞, 你怎能面對大樹而不心動! 讓我們分享你的感動, 讓我們分享你的經驗, 讓子子孫孫也可享用你曾經擁有的一切! 讓你我保育的路上逗陣行。

歡迎您加入我們的行列!

◎加入會員: 入會費 200 元,常年會費 1000 元, 可獲得一年四期的「大自然」季刊, 購買本會出版品享九折優待。

◎訂閱雜誌: 一年四期 850 元,二年 8 期 1700 元, 免付掛號郵資, 可獲得本會最新出版品書訊。

您可以擁有大自然,請加入我們。

劃撥帳戶: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 徐源泰 劃撥帳號:0523666-1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汀州路三段 184 號 5 樓之 3 電話:(02)2368-5810 E-mail:swanint@seed.net.tw

115 大自然季刊


Local Recor

CBD COP13 紮根在大地-社區參與和生物多樣性 2016 年 12 月初,生物多樣性第 13 屆締約方大會在 墨西哥坎昆進行為期 14 天的會議 (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 Conference of Party 13,簡稱 CBD COP13),這是每二年一次的大會,也是近幾年來保育 界的大會。 台灣由林務局、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國立台灣大 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外交部及 SWAN 合作,以「紮 根在大地─社區參與和生物多樣性」作為我國週邊會 議的主題,遴選國內推動落實生物多樣性工作有具體 成果的案例進行交流分享。

相關議題刊登於本期(NO.134)第 18 ~ 33 頁,本刊 並會持續推出「生物多樣性」專題,歡迎參考瞭解。

大自然季刊 116


rding


Loca

大自然季刊 118


al Recording

119 大自然季刊


Loca

大自然季刊 120


al Recording

121 大自然季刊


大自然季刊 122


123 大自然季刊


新品發售

洽詢電話:(02)2368-5810、2368-5803 傳真:(02)2368-5873 E-mail:swanint@seed.net.tw 網址:www.swan.org.tw

劃撥帳號:0523666-1 劃撥帳戶: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 徐源泰 地址:100 台北市中正區汀州路三段 184 號 5 樓之 3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