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第二期
魔镜, 魔镜,他们谁是最美时尚达人?
新“中国制造”
TEMPER MAGAZINE™ 新中国製造 主编 Elsbeth van Paridon 总编助理 Jessica Laiter 作家 Minyoung Lee, Sandy Chu, Jessica Laiter和 Emily Espinall 中文翻 ,李丹,罗昕琪,周宇 摄影师 北京MOOI Studio (www.mooi-studio.com) 设计师和品牌 莱佛士设计学院(北京),北京红工作室,Lazy Eazy,Shushu Tong Studio 图文设计工作室 Krokant( 安特卫普城市,比利时) 特别提及 China Fashion Bloggers和拉我app
目录 特写:双性中国及其双性风格的延伸.................................................................. P6 近观:中国的变装皇后——二元身份之外的流行............................................ P12 中国自拍新生力.................................................................................................... P22 LAZY EAZY: “汪汪”式时髦在中国的未来?............................................... P28 女孩的华而不实:SHUSHU/TONG工作室....................................................... P34 零距离观察报告:中国正在崛起的整形消费中坚力量.................................... P40
虚荣 雄鸡 美女 自我 疏离 MOOI美
时尚
设计师 Cranna: 双性人。北京 MOOI Studio摄影师为 Temper Magazine摄制
设计师曹源: 使当情人系列。 北京 MOOI Studio摄影师为 Temper Magazine摄制
特写:双性中国及其双性风格的延伸 “根据牛津英文词典的释义,“双性化”(androgyny) 是指无法确定性别或 是雌雄同体”。 谢谢你, 克劳德•卡恩 (Claude Cahun)。在历史上,从西方 到东方,女性服饰与男性服饰的分界线一直在变动着。 时尚圈的双性化热潮是从2013年的早秋系列开始的。其实在历史上男性服饰 和女性服饰的界线一直就很模糊。从柏拉图的希腊长袍 (公元前427-347) 到 明代皇帝的黄色龙袍 (1368-1644),男女通用的双性风格服饰一直都存在。
模糊的界线 在近几年发布的很多系列中,从经 常出现的宽松型双排扣西装和长裤 套装等可以看出,男女服饰的界线 日渐模糊。想想1980年代那些穿 着宽肩服饰的大妈们,女性霸权在 服饰上的显现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回顾过去,突显硬朗男性风格的女 性服饰曾一度大卖;颠覆柔美, 打破性别歧视(玻璃天花板效应 Glass Ceiling Effect 是指在公司 企业和机关团体中,限制某些人口 群体像女性、有色人种等晋升到高 级经理及决策阶层的障碍),穿上 宽松版西装,戴上深色墨镜,这前 卫的大胆着装是女强人们把大生意 谈成的首要条件。 2010年之后,双性服饰系列和 双性模特风潮正在重塑时尚界, 像炙手可热的时尚模特Andrej Peivic,Casey Legler以及亚裔模 特David Chiang在相机前展示其撩
人姿态的同时也在挑逗着人们固有 的着装理念。Legler在2013年《 卫报》The Guardian的采访中说 道:
或许你会问… 时尚热潮是否 应该被称为“热潮”?难道这 些本来不就是文化的产物?
没有一成不变的时尚 根据牛津英文词典的释义,“双 性”(androgyny)是指无法确定性 别或是雌雄同体,这个定义用来描 述当今的时尚潮流真是恰如其分。 当年穿着希腊长袍的柏拉图在他的 神话中创造了双性人(Androgyne) (这个词通常也用来描述两性人, 在远古希腊神话中的确存在着除男 性女性以外第三性别的雌雄同体的 神)。
那么中国的时尚是如何被纳入这个 雌雄同体、性别偏移(这是Vogue 的专栏作家Sarah Mower以前曾用 过的词)的类别的?拿发型来举个 例子,不断超越大卫鲍伊的Ziggy Stardust风格,波浪卷发在中国男 士中间依旧盛行。 时尚反映着社会的变化,中国正处 在一个现代化成熟期;其中中间富 裕阶层的出现对中国的经济增长起
Atelier Rouge Pekin: 北京红工作室. 北京 MOOI Studio摄影师为Temper Magazine摄制
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当然,有些 人可能会说中国男性服饰的女性化 给中国的时尚上了一道非主流烩 菜,其实双性化从唐代(618-907) 到现代一直在流行着…
当今的时尚正在反射一种 明显的社会现实:你看上 去应该是什么样其实就是 最适合你的。
深究 以现在的审美角度来看,古代的中 国男装就已经融入了女性的元素: 像带蝴蝶袖的长袍、头饰等。在这 里我不想回顾历史,但是值得一提 的是以世界闻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 梅兰芳(1894-1961)为代表的中国 京剧。京剧本身体现的就是乔装艺 术。乔装什么? 在京剧中男人乔装成女人扮演女性 角色。从精致的妆容到娇柔的手部 动作,京剧把女性的美体现地淋漓 尽致,京剧艺术家们的如此技艺需 要经过多年的刻苦磨练(还记得张 艺谋的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 吗?)。在梅兰芳大师逝世之后的 年代,文革的中性制服出现了,作 为日常服装这些制服不分性别,男 女都可以穿。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中 山装就是简洁的直上直下的剪裁。
因此,我称其为“双 性中国”。
国虽然有硬朗直男但也不乏都市玉 男风格。 看看那些中韩鲜肉男星们的精美漂 染或细致定型的头发。(崔始源、 王力宏、周杰伦)虽然他们看上去 如此地干净粉嫩,但在他们的粉丝 眼里,他们的男性魅力仍有增无 减。 很多人可能会把这类“偏女性化” 的评论当作一种侮辱,这可能是因 为“柔媚和顺”在很多时候是与男 性的“支配统治”相对的,我在这 里没有任何冒犯之意。男性美丽的 面孔、双性同体的暧昧而带来的神 秘感和意识释放,早已存在了几个 世纪了。 只要这种“阴柔”的审美观存在 着,上面提到的像David Chiang 那样可爱又帅气的封面男模就 会一直流行下去。整个时尚圈对 Chiang的关注依旧热度不减,其 双性的外观和气质正好迎合了当下 的时尚潮流。
支配 跟四十年前比,如今的城市以一挥 而就的速度飞速变化着。在其中虽 然女性也有参与这暧昧的性别游戏 的时候,像中性时尚或是假小子风 格,但双性风格在男性时尚中更加 引人注目。在东亚,特别是当代中
作者:Elsbeth van Paridon
Designer Abel Cao 设计师曹源: 使当情人系列。 北京 MOOI Studio摄影师为Temper Magazine摄制
Atelier Rouge Pekin: 北京红工作室. 北京 MOOI Studio摄影师为Temper Magazine摄制
近观:中国的变装皇后——二元身份 之外的流行 直到1997年,中国才不再认定同性恋为犯罪行为,又过了四年才将同性恋从 官方精神疾病列表中删去,意味着变装现象在中国发展较为迅速。尽管变装 在中国还相对处于“婴儿阶段”,也尽管这一景观持续吸引着媒体和审查部 门的关注,这些都无法阻止变装在中国的兴起。提起变装,我们不见得总会 想起中国,但在中国快速发展的社会景观中,由于性别意识日益发展、性别 边界日趋模糊,变装现象也渐渐凸显。《Temper》杂志编辑艾米莉•阿斯匹 娜尔(Emily Aspinall)现在就带你去探寻当下在中国演变进步的非(男女) 二元中性性别身份。
在东方国家,很难认定变装文 化几时开始兴盛。官方1870 年才首次用“变装”形容男 扮女装的演员。
变装在东方国家的 演化 我们可以说,当代中国在一个飞速 发展的国度,从经济和社会方面都 如此。过去的几十年里,人们热切 盼望性别平等,但性别平等并非向 来就有——铭记因此历史至关重 要。先从京剧谈起,京剧最早仅 限男性参与。1772年,乾隆皇帝 禁止任何女性在京表演京剧,而典 型女性角色由男性扮演,其实这些 角色的地位极高。其实,这种做法 也非中国仅有,英国在伊丽莎白一 世时期也禁止女性上台表演,她们
的角色也都由男性替代——最好是 男童,毕竟他们嗓音尖锐、皮肤白 皙。 在东方国家,很难认定变装文化几 时开始兴盛。官方1870年才首次 用“变装”形容男扮女装的演员。 在东方国家,很难认定变装文化几 时开始兴盛。官方1870年才首次 用“变装”形容男扮女装的演员。 中国文化瑰宝、京剧艺术家梅兰芳 是很好的话题切入点。梅兰芳是现 代中国曲艺界享有最高国际声望的 艺术家之一。他因扮演旦角(女主 角)出名,尤其是青衣,也就是青 中年美丽端庄的女子。顶戴精巧盔 头、脸颊扑满胭脂,梅兰芳从俊俏 男子变装为优雅女子,他经典无暇 的之举不仅迷倒了中国观众,也迷 倒了全世界。 梅兰芳十分幸运,甚至有卷烟找他 冠名。说到现在,我想梅兰芳可能
是中国历史上首位家喻户晓的变装 巨星(尽管中国人当时并未意识到 这一点)。梅兰芳也算是为特殊性 别群体(LGBT)的身份认同感和 变装风格代言了近百年。 “异视异色”网站(Vice.cn)近 期发布的纪录片名为《年轻人:成 为你们自己的女王》,该片讨论了 变装和性别多元化的问题,着重提 及了东方国家的变装现象。其中一 名主角名为“冰冻洛丽塔”,是北 京一名“未来感的双性”变装皇 后。 片中一名主角名为“冰冻洛丽塔” ,是北京一名“未来感的双性”变 装皇后。
变装是西方“现象” ? 蹑手蹑脚进入20世纪,变装皇后在 艺术和文化中的份额日益凸显。尤 其在西方,变装文化的规模扩大到 前所未有,电视真人秀等平台都播 出了《鲁保罗变装皇后秀》系列综 艺。去年是该节目开播以来最成功 的一年,收视率和社交媒体上的热 度均创下不可思议的新高,意味着 我们不用刻意去寻找变装皇后,轻 点鼠标便能看到多元的审美风格。 在此之前,变装只能委身地下俱乐 部和后街酒吧。正是这些主流节目 在世界范围内为变装洗刷了耻辱。 这些年,变装皇后在西方已家
喻户晓,埃德娜夫人(Dame Edna Everage)和胡椒•拉蓓哈 (Pepper LaBeija)是我脑海里 首先浮现的两人。这让我陷入思 考……中国有谁是可以与之媲美的 变装皇后呢?真有这样的人吗? “异视异色”网站(Vice.cn)近 期发布了纪录片,片名为《年轻 人:成为你们自己的女王》。该片 阐述了变装和性别多元化,着重提 及了东方国家的变装现象。片中探 讨在西方文化进入长期受压抑的中 国文化时,中国的年轻人将怎样去 认识“另一个自己”。该片两位主 角其一就是“冰冻洛丽塔”,他是 北京一名“未来感的双性”变装皇 后。 纪录片提到,变装远不只是浮夸、 魅力和两朵腮红。其实“冰冻洛丽 塔”要花极其大量的时间化妆和设 计服饰。把自己塞进紧身胸衣、彻 底剃除体毛,大量时间和精力都用 于让他们为随时变装登台表演做好 准备。本片也提及这些准备工作并 非每次都十分轻松。 请不要阻拦我向你介绍更多中国 变装文化目光开阔的证据。2017 年,上海的卢卡(Lucca)同志酒 吧迎来了本市最宏大的年度变装 秀。这些活动预示变装文化在中国 将会迎来积极乐观的未来。这就如 同一张通行证,允许人们走出自己 舒适区,自由地表达自我。这些活 动都证明在京沪这样的大城市,变 装文化根基牢固、发展繁荣。
Designer Sarah Ferragni: 设计师Sarah Ferragni: 立体造型系列. 北京 MOOI Studio摄影师为Temper Magazine摄制
Designer Yuriko 设计师 Yuriko: 北京 MOOI Studio摄影师为Temper Magazine摄制
谁知道呢,也许过不了很久“冰 冻洛丽塔”就能在全中国家喻户 晓——就和鲁保罗成为美国品牌人 物一样。 今年四月,新浪微博宣布开展清理 行动,将在接下来的三个月里清理 社区中“涉及黄色、血腥暴力和同 性恋题材的漫画、短视频”。( 注:新浪微博数日后更新声明,宣 布本次清理不再针对同性恋内容, 而主要是清理涉黄,暴力血腥题材 内容)
要注意到在中国,性别平等 来之不易。传统儒家文化坚 定认为男性要支配女性,所 以“女性化装扮”意味着低 人一等,被人瞧不起。
受到审查的身份 中国不断变化的社会景观的确引发 了一些问题。今年四月,新浪微博 宣布开展清理行动,将在接下来的 三个月里清理社区中“涉及黄色、 血腥暴力和同性恋题材的漫画、 短视频”。作为回应,微博用户 在#iamgay(我是同性恋)这个 话题下发布了自己的伴侣和家人的 照片。中国网友很少会产生如此强 烈的反应,这为妥善处理事件、删 除歧视性言论创造了机会。(注: 新浪微博数日后更新声明,宣布本 次清理不再针对同性恋内容,而主
要是清理涉黄,暴力血腥题材内 容。)但该禁令依旧说明中国媒体 受压只能发布官方认定“合适”的 内容。 要注意到在中国,性别平 等来之不易。传统儒家文化坚定认 为男性要支配女性,所以“女性化 装扮”意味着低人一等,被人瞧不 起。 直到1997年,中国才不再认定同 性恋为犯罪行为,又过了四年才将 同性恋从官方精神疾病列表中删 去,意味着变装现象在中国发展较 为迅速。尽管变装在中国还相对处 于“婴儿阶段”,也尽管这一景观 持续吸引着媒体和审查部门的关 注,这些都无法阻止变装在中国的 兴起。而且中国科技进步也促进变 装文化在年轻人的文化中的知名 度——微信群组无处不在,通过西 方媒体,我们也能在中国电影中看 到越来越多的性别反转的人物角 色。
“变装景观在上海蓬勃发展。 越来越多的变装皇后从幕后 走到台前,这要归功于新的 活动场所、派对和设计师的 大力支持,”墨萌 (Timothy Parent)
时代的浪潮 鲍勃•迪伦(Bob Dylan)在自己 1964年的专辑中预测,时代浪潮 不断变幻。不过我想,变装在国际 大都市上海是否仍然为地下文化? 《Temper》杂志与我们喜爱的 中国时尚博主墨萌(Timothy Parent)进行了对话,向他了解 关于这些问题的观点。如果他只 能用一个词来描述变装在上海的 现状,那就是“蓬勃”。 墨萌是 中国数个变装秀的评审委员,他 说:“原来你一只手就能数得清上 海变装皇后的数量,现在已经有几 十个了。”他表示自己注意到近两 年来,随着对变装、比赛和派对兴 趣的增加,更多变装皇后加入了进 来。嗯,真乐观! 眺望未来,墨萌预测越来越多的变 装皇后将从幕后走到台前,这要归 功于新的活动场所、派对和设计师 的大力支持。比如,上海美杜莎夜 总会就通过让变装者免费入场以表 达对他们(还是她们?)的支持。 夜总会“月度闪光奇特狂欢”就 为自我表达和各式的欢畅提供了场 所,在这里你的“狂想可以成为现 实”。此外,还有“DKNSTRKT” (意为“破环、解构”)派对,专 为不愿和毛头孩子一起玩耍的人群 开设。这些上海的变装爱好者们以 实际行动挑战和破坏性别界限。他 们认为变装属于所有人,不论你是 男是女。所以,上海的变装群体多 样、刺激。
中性风格,或称性别模糊, 其实一直在中国市场大受欢 迎(但却不为人所周知), 其实中性装扮在毛主席时代 就有了,绿军装就是体现。
变装的艺术、变装本 身的艺术、来自变装 的艺术 性别特征在中国大概是模糊的概 念,不过一直处于变化中,也是一 个热点话题。随着90后一代对于 性别的态度越发宽容,艺术和变装 携手前行。汤姆•塞尔门是专门拍 摄变装皇后的摄影师,他此前身居 北京,最近刚刚搬离。他通过拍摄 过大北京城里变装人士的“日常点 滴”,补充了我们对变装的了解, 向我们展示了变装不只有常见的“ 极端”发型和装扮。他的照片更多 地是关注人本身、每个个体以及男 性之美。 中性风格,或称性别模糊,其实 一直在中国市场大受欢迎(但却 不为人所周知),其实中性装扮 在毛主席时代就有了,绿军装就 是体现。2012年,英国高端品牌 维维安•韦斯特伍德(Vivienne Westwood)对绿军装做了修改, 增添了性感元素和花色,将共产党 主义的标志服饰变成了高端时尚。 我的天!
作者:Emily Aspinall
至于街头风,中国年轻一代持续追 求“震撼价值”,情侣服或大白天 穿睡衣就是体现。我预测,易受外 界影响的这一代人从变装获得了灵 感,他们将在日常生活中接受更趋 于中性的服饰风格, 既然变装艺术、时尚、网络和夜总 会在京沪规模庞大,就让我们期待
设计师曹源: 使当情人系列。 北京 MOOI Studio摄影师为 Temper Magazine摄制
如此身临其境之感可以从大都市延 伸至中国各地。谁知道呢,我们也 许很快就能在中国各地街头和T台 上见识浮华和魅力。 天有多高,心就有多高。我们不应 觉得如此变化不会出现在中国。
Designer Cui Tuo 设计师崔拓: 力与美系列。 北京 MOOI Studio摄影师为Temper Magazine摄制
Designer Yang Lu 设计师杨璐: 装在套子里系列. 北京 MOOI Studio摄影师为Temper Magazine摄制
中国自拍新生力 自拍,现代人的一种自我表达方式,然而,它究竟是无害风尚,还是虚荣输 出? 作为牛津词典2013年年度热词,“自拍”同样是擅长网络社交千禧一代 的标签与象征。在中国大陆,美颜APP的诞生,使得自拍风靡一时,并达到 了一个新高度(这里不特指中国游客)。
在东方国家,很难认定变装文 化几时开始兴盛。官方1870 年才首次用“变装”形容男 扮女装的演员。
中国容貌正在不知不觉中变化,美 颜APP可以轻松把眼睛变大,瘦脸 或者磨皮。中国社交媒体中一半以 上的自拍照,都用的“美图”一家 公司的APP编辑而成。这款APP字 面意思即“美丽的图片”,已经流 行了近十年,截止2018年它每月 的活跃用户已经超过5.45亿。使 用美图APP调整过的容貌,被称之 为“网红脸”,也被称为“网络红 人脸”。一部分中国人,甚至为了 追求美图所塑造的美丽标准,选择 去做整容手术。 美图市场副总裁陈汉泽女士表 示:“现在的年轻一代相信,如果 没有在网络上展现出自己最好的一 面,就社交的不够充分。” 这完 美的解释了为什么中国年轻人,那 么看重活跃在线时间,并为之感到 压力。这些APP软件同样也拥有他
们的大V明星,如活跃于短视频分 享平台的HoneyCC。她曾经分享过 一段5分钟的个人舞蹈视频,穿着 一款紧身牛仔裤,这款牛仔裤便迅 速大卖,销量很快突破了3万条。 也许,这就是网络的力量。
东方理想美 美颜APP的有力推动,白皮肤大眼 睛成为当代东方对美的理想标准。 面对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不单单 美图等互联网企业从中获益,美妆 产业亦然。许多市场上颇具规模的 化妆品,都宣称拥有美白,放大眼 睛等功效。如隐形眼镜类,中国人 几乎会用到全色系的美瞳,甚至还 会用模仿各种动物瞳孔,或戏剧角 色的。 这些美瞳产品,最早生产于韩 国,2004年被投放到市场后,便 风靡全球。相比西方国家,美瞳的 主流市场依旧是向往大眼睛,以及 拥有多元化需求的东亚市场。
Designer Abel Cao 设计师曹源: 使当情人系列。 北京 MOOI Studio摄影师为Temper Magazine摄制
近期,知名彩妆品牌蜜丝佛陀,在 中国开展的一项活动中,鼓励消费 者上传创意口罩妆,一起对抗雾霾 天气。一个不经常修图的人,看了 这幅广告,可能会觉得图中的模特 儿,也许真的拥有一双又圆又大的 眼睛,和长长的睫毛。同时,这张 照片也很容易令人联想到美图,或 同类App自拍。也许有人会问,这 个活动究竟是对现今中国社会的讽 刺,还是对美妆时尚潮流的质疑? 选择权在你的手中。
中国人民对自拍的强烈需 求,也酝酿出“自拍馆”的 诞生。通常它会配有专业灯 光,道具,以及饰品。
自拍还是虚荣? 在西方我们看到的自拍,通常来源 于Instagram等App, 人们可以自由 的选用滤镜,剪裁,并将图片微调 到最佳效果。最近一项研究表明, 为了追求更多的点赞数,及多巴 胺冲动,完美的照片已经越来越重 要。无法估量的点赞数目,令人们 迷恋于美颜修图。也许千禧一代并 非与生俱来的虚荣,而是变成了社 会所期望的样子…
未来自拍
合,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人们可以 通过自拍来实现便捷购物。先锋软 件实现了店铺的自助化无人经营, 并且24小时连续营业。其中,单 笔交易仅需0.3秒,就可以完成。 所以呢,还不快点准备好你们的自 拍,来中国感受无需排队的便捷购 物。 中国人民对自拍的强烈需求,也酝 酿出“自拍馆”的诞生。通常它会 配有专业灯光,道具,以及饰品。 虽然目前还没有相关统计表明中国 自拍馆的总数。但只需简单在大众 点评搜索一下,就可以在沈阳找到 数十间,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就更 多了。显然,自拍爱好者并不会满 足于单一的空间与智能手机,不知 不觉中,这场游戏已经悄然变化。 每时每刻,世界的每个角落,都有 会人拿着自己的手机自拍,美拍贴 画也渐渐流行起来。全球自拍文化 潮流,似乎已经被中国牢牢定义。 在这个国家,美图类美颜App的盛 行,或许因为大量的人口基数。因 而不被大家在社交网络中留意到, 同样也是一个希望隐匿于大城市中 的挑战。我支持自我表达,但也希 望在这种文化影响下,不会造就不 切实际的一代。像中国这样快速发 展,不断变化中的国家,或许这也 会成为一种趋势。 至于未来,谁又知道呢?
中国再一次走到了时代前沿,成功 将高科技自拍技术与人脸识别相结 作者:Emily Aspinall
Atelier Rouge Pekin: 北京红工作室. 北京 MOOI Studio摄影师为Temper Magazine摄制
The Lazy Eazy Collections: Doggy Style. Images courtesy of Lazy Eazy
LAZY EAZY:“汪汪”式时髦在中国 的未来? 中国现代新富阶层的生活方式,正变得犹如21世纪初的帕丽斯•希尔顿和她已 经入土为安的爱宠朋友、一只名叫小叮当的茶杯吉娃娃犬再现般,是什么令 到这样的场景发生? 如果存在狗狗天堂,她很可能正面带微笑、从高空俯视着中国一线和二线城 市正在上演的转变。在这里,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增长,人们对陪伴的渴望和 对浮华的爱慕正催生着把精心装扮的狗狗当作自家孩子对待的生活方式。 多么有趣啊!这种对华而不实外表的入迷?一种必不可少的非必需品。填补 空虚的时尚由此建立。轻浮地面对生活中种种不愉快的现状?
着眼于中国的宠物时尚服饰 行业,我们邀请到Lazy Eazy 狗狗时尚初创公司的联合创 始人兼首席设计师刘心舟, 来谈一谈这个上海狗狗服装 品牌是如何诞生的。
TEMPER: 您能告诉我们一些关于 Lazy Eazy成立的故事吗? 刘:Lazy Eazy是在2017年创立 的,作为创始人的我们当时刚获得 海外学位回到上海。 TEMPER: 回国后,我们开始留意 到随着中国宠物市场的腾飞,数之 不尽的新型服务和产品正层出不穷 地推出。
刘:我们决定为宠物们提供一种独 特的时尚选择和生活方式,不仅是 为了迎合主人们的喜好,更为了给 狗狗们提供更高质量的生活。它们 正成为越来越多中国家庭生活的重 要组成部分,甚至家庭的一分子。 由于我们对国际和国内的宠物市场 都有一定了解,我们创立的Lazy Eazy正是利用这双份的了解来达到 质量和造型的高标准要求。 我们的品牌同样热衷于让宠物成为 主人家庭的重要成员。我们真的很 希望能够提供给它们一个独特的生 活方式品牌,不仅结合了时尚、称 身、舒适和功能性,更传达了一些 元素比如设计中体现的爱与关怀。
TEMPER: 品牌的设计精神和理念 是什么? 刘:生活方式和功能性元素与技术 相结合。 TEMPER: 您从哪儿寻找品牌设计 的灵感? 刘:我们做研究的方式和对待女装 品牌并无二致。我们的灵感来自于 艺术展览和时尚刊物,不同的是我 们会往设计里加入功能性元素来解 决狗狗可能遇到的问题。举个例 子,我们有一个夏季系列的特色是 它的面料有助狗狗降温。 TEMPER: 多久你会推出一个系 列?每次会有多少件单品? 刘:我们正在制作一个无季节系 列,每两个月就会有新的设计。从 今年初算起,我们在一月到六月间 推出了三个系列。 在中国新年和夏季系列中,我们创 作了一个有四件单品的特别版。 TEMPER: 您曾经举办过一些关于 狗狗生活方式的活动,能和我们介 绍其中一个吗? 刘:我们的第一个线下活动在外滩 举行,有上百人和大约40只狗狗参 加。
通过这个线下的快闪活动,我们能 够为狗狗创造更多机会外出来进行 社交活动和玩耍,也有助于扩大主 人们的朋友圈。 TEMPER: 上海最受欢迎的狗狗品 种是?你认为这个和城市的文化有 关联吗?这与北京、深圳和广州有 什么不同? 刘:目前在中国最受欢迎的三个品 种为法国斗牛犬、柯基犬和日本柴 犬。 由于青睐日本文化,上海有很多养 柴犬的人。这个狗种以它迷人的微 笑而出名,同时也是一个流行的网 络表情包。 柯基犬在上海也很流行。微信上有 很多大型的柯基主人聊天群,一般 可以达到近千人。这些宠物主人非 常喜欢参与社交活动,是一个紧密 而团结的团体。它的小短腿和胖乎 乎的屁股,在跑动时显得尤其可 爱,也推动了这一品种的风靡。
法国斗牛犬在北京和上海 很受欢迎,大家都喜欢它 们又憨又二的可爱模样。 虽然在广州并不算流行, 但在成都和重庆还是有很 多人喜欢它们。
作者:Sandy Chu
TEMPER: 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下狗 狗的动物权益趋势吗? 刘:宠物摄影目前非常流行;另外 由于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越来越 多餐馆开始对狗狗的到来表现出友 好态度。
The Lazy Eazy Collections: Doggy Style. Images courtesy of Lazy Eazy
那是一件可以防护全身的外套!
www.lazyeazyofficial.com, IG: @lazyeazy
The Lazy Eazy Collections: Doggy Style. Images courtesy of Lazy Eazy
Shushu/Tong Studio: Shushu/Tong Studio: Girl Vanity系列.
女孩的华而不实:SHUSHU/TONG 工作室 中国时装设计在欧洲的成功故事已不足为奇。雷留树和蒋雨彤这两位LCF( 伦敦时装学院)的毕业生,作为品牌Shushu/Tong的幕后创意大脑,亦是这 个吸睛且成长迅速的杰出群体中一员。二人组的设计构想尽是关于女孩的力 量、女孩的意志和……女孩的华而不实。
“束身衣作为衣橱必备的行 头,常让人回忆起维多利亚 时期女性无望的挣扎,在如 此潮流中,这类内衣通常被 认为是不主张甚至是反对女 权主义的象征。然而……如 果穿着的人将其归入女权主 义的表现标准,按此装扮好 并走上街头恣意展现,这样 的话,谁说束身衣不能作为 反抗情绪的一种宣泄呢?”
一座明灯 上海。一个位于海洋之上的城市, 正接受着全球时尚圈的热切关注, 以及随之而来的冰冷审视。作为曾 经的“东方巴黎”,上海长期是独 特的中西融合产物“海派”文化( 有时亦被直译为“上海风尚”)的 根据地。曾几何时,京城艺术圈将 北京以外的所有城市都称之为“海 派”,然而,受历史上多元文化交
融的影响,这个词汇如今已成为上 海开放、乐于接纳新事物的品格的 代名词。与北京坚持“原封不动” 地保留自己的传统特质不同,上海 选择以宽广的胸怀拥抱世界上迥异 的文化元素,尤其是来自西方的文 化。谈及叛逆式反抗,就不得不提 改良旗袍——源自文化的“海纳百 川”——就曾以更短俏的长度和更 贴身的剪裁成为当时海派时尚的典 型。 这座城市正将她一手孕育的时尚名 号送上更广阔的舞台。“飞跃运 动鞋”走向世界,陈安琪(Angel Chen)和李东君(Ximon Lee) 登上福布斯“30 位 30 岁以下 精英”榜单,Masha Ma和王汁 (Uma Wang)成功踏进欧洲大陆 的秀场。这张名单还在继续滚动。 此时此刻,在上海法租界和新天 地,中国的千禧一代正张扬地穿街 过巷,肆意展现着身上最摩登的中 国时尚。自信、大胆、疯狂、奇 特。未被定义,敢于进化。这是新 的海派。不拘一格。
“你大胆无畏、不加掩饰地 将女性化细节加诸全身。你 在跳脱色彩和纯色外观、印 花与条纹、荷叶边与蝴蝶结 之间嬉戏。你不以特定的尺 寸或轮廓来框条自己。你是 一个Shushu/Tong女孩。”
那位SHUSHU式上海 女孩 你热爱时尚。你是一个热衷浑身上 下都穿着丹宁单品的精致猫系女 孩。你喜欢一条粉嫩可人、由30根 缎带和不规则褶裥装点的连衣裙。 你身着一件超大号的泡芙袖衬衫和 饰有金属钳的外套。你大胆无畏、 不加掩饰地将女性化细节加诸全 身。你在跳脱色彩和纯色外观、印 花与条纹、荷叶边与蝴蝶结之间嬉 戏。你不以特定的尺寸或轮廓来框
Shushu/Tong Studio: Shushu/Tong Studio: Girl Vanity系列.
条自己。你是一个Shushu/Tong女 孩。 Shushu/Tong是一个三岁的上海女 装品牌,它钟情的设计对象除了女 孩……还是女孩。可以说一切都是 围绕着女孩、女孩、女孩打转。创 始人雷留树和蒋雨彤相识于高中时 期,在景致如画的中国南方城市成 都;之后一起在上海和伦敦深造, 并于2015年在上海构思创立自己 的品牌。如同发生在中国古代战国 时期(公元前475~221年)、现 今湖北省境内的一个民间传说中描 绘的古琴大师俞伯牙和樵夫钟子期 因琴音而引为隽永知己的故事般, 这两位校友也因相近的时尚审美而 结友。 “当一个美好的灵魂和一个美丽 的外形和谐共处、交融为一体时, 那将成为有幸目睹的人眼中最美的 风景。”引用自古西方的至理名 言。
“这个工作室最初只是学校 资助计划的一个商业构想。 这两位中国的‘Z世代’将想 法付诸现实,并推出了为张 扬而娇柔的女孩们设计的第 一个成衣系列。”
从严谨到浮夸 雷和蒋的Shushu式纺线从“少女 期”和“熟女期”的概念开始交织 延伸。这个工作室最初只是学校( 伦敦时装学院)资助计划的一个商 业构想。这两位中国的Z世代或者 说是90后将想法付诸现实,并推 出了为张扬而娇柔的女孩们设计的 第一个成衣系列。这对活力满满的 搭档希望可以捕捉到青春、趣致而 又充满女性特质的一面。连卡佛 对这个构想照单全收。丹佛街集市 (Dover Street Market)、开幕 式(Opening Ceremony)和10 Corso Com也持同样态度。 蒋“Tongtong”和雷“Shushu” 严谨的工艺细节设计和浮夸的 轮廓构想,脱胎于加勒斯•普 (Gareth Pugh)速写本中的一 页、交织着令人心动的西蒙娜•罗 莎 (Simone Rocha)精髓、再以 典型的东伦敦颓废风格精心打磨。 这对90后拍档乐于从流行文化不为 人知的一面挖掘自己的缪斯:这里
一部情色电影(《上海异人娼馆》 )、那边一部80年代电影(《希德 姐妹帮》)、边上闪烁的日本流行 音乐火花(例如竹村桐子的风格) 和正中央作为调剂的印度电影(《 我的疯狂人生》)。这是由方格布 纹(Gingham)呈献的盛大狂欢, 还有无数的褶皱和一束荷叶边加 入。Shushu/Tong会不断尝试新的 色调和材质,但品牌始终会保留妙 趣横生的设计核心。 Shushu/Tong女孩展示了上海的内 髓和灵魂,其完美地中和了成都的
辛辣和弱化了伦敦的花边风格。因 此品牌被2017/18届国际羊毛标志 大奖提名完全是情理之中。最后, 这述说的不是华而不实,而是一场 时尚奇幻之旅。 海派是上海人文化的根基和释 义。越来越多“海归”,意即那 些从国外学成归来的中国人(比如 Shushu和Tongtong),融入东方 之珠这个华美造梦地,参与现代海 派文化与时俱进的新发展。这个城 市是21世纪中国时尚的中心。以上 海时装周为例,现已成为全球时尚 权威们的聚集、交流和融汇地。90 后的上海人,休闲随意之余,并不 介意吸纳一些新兴的潮流风格来充 分展现独特个性。毕竟,勇于改变 和多样化是海派的价值所在。举 手!击掌!
www.shushutongstudio.com, IG: @ shushu__tong
作者:Minyoung Lee
Shushu/Tong Studio: Shushu/Tong Studio: Girl Vanity系列.
Designer Sarah Ferragni: 设计师Sarah Ferragni: 立体造型系列. 北京 MOOI Studio摄影师为Temper Magazine摄制
零距离观察报告:中国正在崛起的整 形消费中坚力量 如今,中国一群大胆而美丽的年轻人渴望在直播平台中收获人气,他们选择 了给面部做一些常规的“更新”动作,以求得更多的赞和关注。Temper 杂志 的撰稿人Jessica Laiter摒弃了流于表面的采访,而是深度探究其中本质和真 实的一面。美貌就是资本,究竟为了美,这些孩子可以做到什么程度呢?在 过去的两年时间里,对于医疗美容的追捧者人数一直在稳步增长,尤其是那 些大胆而美丽的年轻人。
“直播平台在2016年创造了 300亿人民币(折合约40亿 美元)的市场,按照如今的 态势发展下去,这个数字到 2020年会是当下的三倍。”
想在中国为自己创造一个长久的、 奢华的生活吗?做直播平台吧!尽 管在长久性上,直播平台基于当前 尚未解决的大环境原因,并不能给 予保证。但是在中国,做直播无疑 是一条致富的捷径。这个特别的 行业在2016年创造了300亿人民 币(折合约40亿美金)的市场。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这个数字到 2020年还将增长两倍。中国最著 名的网红之一,张大奕,2016年 单枪匹马创造了4000万欧元的收 入。相比较之下,中国最赚钱的女 明星范冰冰,她在2016年的收入 才不过1600万欧元。许多不稂不
莠的网络主播却只能艰难前行,期 待着某天能创造奇迹,一夜爆红, 收获名声与财富。 那些大胆美丽的孩子们梦想着通过 直播出名,尤其是依靠定期的“更 新”(这一切和“升级”无关), 来获得更多的赞和关注。实实在 在的进账自然不在话下,自媒体 明星每个月可以获得13000美元 的收入。尽管他们的收入是光明正 大的,但是对他们自身而言是不是 对的、以及他们对于所传达的对美 的价值观是不是正确,都还有待商 榷。Temper的Jessica Laiter将为 你揭露一个丑陋的真相。
“不管我已经投入了多少, 总感觉自己还能再多做一点 点。就像每一支新出的睫毛 膏,都会承诺将给我前所未 有的卷翘一样。”
对美貌的迷思使人失去了理性,对 容貌寄予了完美的幻想,但现实往 往不尽如人意。作为一名住在纽约 的年轻女性,很多时候我的生活都 像是一场艰苦的战争。我如同在攀 登珠峰,但从来没有到达过峰顶。 因为无论我付出了多少的努力,感 觉还有那么点我可以做的事。多买 一支唇膏,多添置一双运动鞋,再 多买一支能让睫毛卷翘逆天的睫 毛膏。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这一 切是为了什么,何时才能真正有满 足感?杂志图片和新闻标题给全世 界的女性灌输着这样的信息:她们 需要什么,她们应该具备怎样的形 象,以及什么是“真正的美”。 请允许我管这一切叫扯淡。
辣妹饮食 正如你概念中的那样,上流生活的 标准构成就应该包括香烟、健怡可 乐和超多用来放东西的房间。美容 行业从创立起,也有它自己的一 套“美的标准”。标准美人长什么 样?我来告诉你。在美国和欧洲, 标准美人应该又高又瘦,腿要细长 直,皮肤白皙有光泽,拥有丰盈的 秀发,Kylie Jenner那样的嘴唇, 芭比娃娃一样的蜂腰肥臀。随着全 球化的发展,这些来自帝国主义的 狭隘幻想,一步步影响着新兴发展 国家女性的审美观。这就像一个魔 咒:“别理他们对美的看法,他们 是错的;照我们说的去做,看我们 想让你看的。”
西方化的审美已经在中国渐渐展露 头角,在中国,女性总是希望看起 来符合主流。别误解我的意思,“ 美得符合标准”一直是中国文化的 一个先决条件。无论是姻缘、财富 还是职业,面相都能有所预示。在 我访问中国期间,我和一位著名的 书法家共进晚餐,在推杯换盏和享 用火锅之后,这位男士告诉我,我 的面相特征注定了我找不到真爱, 在事业上也不会取得成功。这一 切都是因为我鼻子的形状和我额头 的大小。并且他对自己所说深信不 疑。顺便说一下,哥们谢了,很欣 赏你盲目的自信。
这些观察是基于中国传统的审美标 准,而如今的挑剔眼光是针对那些 不符合西方或者混血种族要求的人 而存在的。种族的多样性应该带来 美的多样性,多样的美不应该被从 众的想法而扼杀。事实上,中国女 性和欧洲或是美国女性长相不同, 这应该是一件积极的事情。这些容 貌上的特征是独特的,卓越的,应 该被接纳的。然而,这种差异并不 能靠一抹腮红或是一点口红就能解 决,这需要整形手术。整容之风开 始席卷中国,并渗透成为一种社会 现象。 中国的整容人数仅次于美国和巴 西,这个数字十分庞大,并且还在 持续增长。事实上,做一些常规 的整形手术,在中国是会得到家 人和朋友的积极支持的。到2019 年,这个行业的规模预计将达到
8000亿人民币(1220亿美元),远 高于2014年的4000亿人民币。对 此,“疯狂”应该是最贴切的形容 词。
“在中国,大约有5万到10万 不具备资质的美容院在进行 整形美容服务。因此很多人 不远飞到韩国,来预约更好 的诊所。”
为美痴狂 中国市场十分饥渴,它渴望成功、 渴望美貌、也渴望被认可。这些渴
设计师曹源: 使当情人系列。 北京 MOOI Studio摄影师为 Temper Magazine摄制
求之痛,可以被满足,但永远不可 能百分百被满足。老一辈的人生活 在一个简单的、相互依赖的时代 里。年轻的一代处于一个变化迅猛 的时代,开始追求个性、名气和独 立。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他们的这 三个目标已经被市场所利用,并莫 名其妙的将这些目标变得合理化。 在向西方工业敞开大门之前,中国 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发展国内市 场。同时拥有太多的选择可能会导 致非理性的决策。大量的护肤品、 包包、鞋子!哪个产品质量最好? 哪一个是最佳选择? 全球的男男女女都在面对这项问 题,并且看起来很痛苦。层出不穷 的后天美人,被太多的人认为是天
Designer Cui Tuo 设计师崔拓: 力与美系列。 北京 MOOI Studio摄影师为Temper Magazine摄制
生丽质,进一步催化了我们的不安 全感,导致我们对自己的认可度降 低。将我们的历史、种族和真实的 存在区分开来的自然马赛克已经不 复存在了。 有时候,我们崇拜和使用的角色模 型实际上会带来最大的毒害。中国 对西方美貌和时尚的盲目崇拜在某 些方面看来已经弊大于利。亚洲之 美怎么了?做你自己有什么错?中国 制造又有什么问题?其实没什么, 这应该是很美的。 尽管这些花言巧语和美丽的标准给 太多粉丝带来了身心上的负面影 响,但是它依旧能够给网红们带来 名气和金钱。值得庆幸的是,在西 方国家,人们对美的感知和定义已 经开始发生转变,多样性和不完美 正在被常态化。中国在很多方面还 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在21世纪的发 展与20世纪相比已经大不相同了, 毕竟美是肤浅了,作为资本,和金 钱相比,它很快就会贬值。中国最 新一轮的整容势力是否会在为时已 晚之前迎头赶上?或者他们早已未 雨绸缪?时间将会促成这样一款终 极自拍神器,它拍出的照片没有软 件能够美化。
MOOI Studio: www.mooi-studio.com/mooi IG: @mooi_beijing Raffles Design Institute Beijing: www.studyatraffles.com/beijing IG: @rafflesacademybeijing
Team Bae 北京 MOOI Studio摄影师团队
I want to ride MY public bicycle. Photography by Irina Kovalchuk of Beijing MOOI Studio for Temper Magazine 我要骑自行车。北京 MOOI Studio摄影师Irina Kovalchuk为 Temper Magazine摄制
作者:Jessica Laiter
从街头时尚、设计潮流、知名品牌、到时尚达人、新生代设计师和摄影 师,Temper杂志敏锐感知中国时尚的细微变化,以独到的时尚视角展现 充满惊奇和创意的二十一世纪中国时尚! 从北京到上海再到中国的每一个角落,现代中国时尚的风云变化吸引了 全球时尚人士的目光。Temper杂志捕捉时尚动态,关注时尚前沿变化, 探究时尚背后故事,向您展现精彩纷呈、激动人心的现代中国时尚。
版权@ Temper Magazine 2018年。 版权所有
我们可能像孔雀公鸡那样自负,但一个诚挚的感谢依旧是需要的 穿行于环绕中南海的胡同中,MOOI Studio的摄影师Kovalchuk和她伙伴Alejandro用镜 头成功捕捉到极具吸引力的场景,这正是莱佛士国际学院的学生应当做的。至少就 造型师Alla Batyuk,模特Michael Filipau 和 Jacqueline成功打造的乖张造型,无需多 言,Temper得请他们喝一杯鸡尾酒,也许两杯。在此谦虚的鞠一躬,感谢你们!
info@temper-magazine.com
@tempermagazine
www.temper-magazine.com
新“中国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