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harma Garden 194 (2014-03)

Page 1

Dharma Garden

194 2014 • 3 Bi-Monthly

本期專題:我所認識的佛教


目 錄

第194期 2014年3月

編者的話

願以三心共勉.............................................................................................................. 1 慧璉法師

法義探討

眾緣性空唯識現......................................................................................................... 2 超定法師 澳大利亞佛教史(二)................................................................................................. 8 淨海法師

專題 「我所認識的佛教」

佛教的特色.................................................................................................................... 14 歲末思考學佛路......................................................................................................... 17 划著學佛的舟筏......................................................................................................... 18 我所認識的佛教......................................................................................................... 20 重自助的佛教.............................................................................................................. 22

慈愷 李瑋 伍秉華 恆律 和亞

法苑文輯

真誠用心化敵意......................................................................................................... 26 有緣千里來相識......................................................................................................... 27 生命深處的香.............................................................................................................. 29 幸福的味道.................................................................................................................... 32 一切隨緣......................................................................................................................... 34 認識雲岡石窟............................................................................................................... 37

開照比丘 悲懷 楊祖愛 卓以定 慧宏 王永士

英文選輯

Satipatthāna, the objective Observation (Part II)................................. 42 Ven. Seelananda

新聞類

活動預告......................................................................................................................... 44 活動翦影......................................................................................................................... 45 三、四月各項活動時間表..................................................................................... 47 專題預告、助印功德錄.......................................................................................... 48

《惠賜稿件,請自行存底,本刊保留刪改權。若未如期刊登,或未採用,恕不退稿,請見諒。》

發行人:

Publisher:

編輯者:

淨海法師、宏意法師

Ven. Jan Hai and Ven. Hung I

佛光法苑編委會

Editor:

Dharma Garden Editing Committee

出版者:

德州佛教會

封面:台灣合歡山的杜鵑花 封面攝影:陳綺紅 封底攝影:王偉頤 承印者:Long Plan Printing

美洲菩提中心:29123 Mellman RD, Hempstead, Texas 77445 Dharma Garden (USPS 019-577) is published bi-monthly by Texas Buddhist Association, Inc., 6969 Westbranch Drive, Houston, Texas 77072, Tel:(281) 498-1616, Fax:(281) 498-8133. Issue 194, March 2014. This is a non-profit venture solely supported by contributions from members of the Texas Buddhist Association and the readership. Postmaster: send address changes to the above address. Website: www.jadebuddha.org Email: dharmagarden.tba@gmail.com


願以三心共勉 自從世尊在菩提迦耶成佛,至今佛教已流傳了約二千五百年,歷經原始佛教、部派佛 教、初期大乘、後期大乘、秘密大乘的階段,發展成今日南傳、漢傳、藏傳三系。佛教和 世間宗教、哲學一樣,受時代、區域文化的影響,逐漸形成複雜多元的風貌;佛教流布世 間,思想與修持法門因不斷適應、變化而趨於豐富,有如千巖競秀、萬壑爭流,令人目不 暇給,八萬四千法門,教人不知如何抉擇。 法門無量緣於眾生根機千百不一,有的是信行人、有的是法行人,有的好樂行、有 的好苦行,有的重戒、有的重定、有的重慧,因此佛教才開展出種種應機之教,既有正 常道,更有異方便。眾生在佛法大海中各取所需,有的順利地走上學佛的正途,有的從 方便轉歸究竟,有的以方便為究竟,往而不返,有的以非法為正法,執迷不悟;佛教徒 為此爭論不休、莫衷一是。 在萬變中,是否可以尋出佛教不變的精神與原則,以此做為我們修學的指導?二千五 百多年前,佛陀因見眾生生老病死之苦、大自然界弱肉強食之不幸,因而捨俗出家,其目 的就在解決眾生無始以來的種種痛苦,若無佛陀的大悲,我們今日也無從學佛,人天長 夜,何時方得解脫?故此,大悲心當是學佛的不二法門吧! 常聽聞有人說,自己根性低劣,俗務煩忙,無法精進,說此話者,何必畫地自限、妄 自菲薄!佛世,佛為有出家根性者說出離法,為居士說居士法,希望居士能累生增上,終 致完成道業;我們若能常常憶念佛陀教導的善巧,發長遠的菩提願,歲歲年年增上,生生 世世增上,何愁佛道不成? 成佛在智慧,空有悲願,若無智慧,佛道終究難成,但是成佛的智慧非比尋常,須與 「空」相應,才有能力降伏、斷除煩惱,破除我見,廣利眾生,以完成佛道,因此法空 慧更是眾生成佛必備的最重要的條件。智慧的養成,有賴於聽聞正法,透過「聞」、「 思」、「修」的歷程,最終證入諸法空性。證入雖非易事,但「登高自卑,行遠自邇」, 只要發心聞法,終有成就之時。 以上所說的「菩提願」、「大悲心」、「法空慧」實是學佛的三種心要,印順導師在 他的著作中也一再論及,願以此三心與學佛者共勉,以期共成佛道!

慧璉


眾緣性空唯識現 —講於德州玉佛寺

超定 一、解題

差別」,即是此意。

這講題拈自太虛大師作三寶歌,讚仰 法寶功德:「眾緣性空唯識現,南無達摩 耶。」佛法深廣無涯,大小、性相、空有的 思想,從原始佛教發展為部派佛教、大乘佛 教,終於秘密大乘佛教。太虛大師立足於中 期大乘佛教,用性空與唯識二大體系,統攝 法寶的內涵;唯識、唯心、真心、妄心,殊 途同歸,代表大乘有宗。是故「眾緣性空唯 識現」,總貫菩薩乘,理無不盡。 站在佛法深義而言,諸法因緣生原是 一切佛法共義,流傳在世間的佛法學派, 無論如何分歧,總不能偏離佛說緣起的根 本原理。綜合大乘佛法有二大系:中觀為 空宗,唯識名有宗;談空說有,都不出緣 起論的範疇。那麼同樣主張因緣起,緣起 究竟是性空,抑或為實有?這牽涉及空有 二宗論諍的焦點,在此姑且擱置不談。今 從佛法總體,異中求同來看問題。龍樹菩 薩的中觀思想,固然以一切法空為宗,無 著論師的唯識宗義,「三界唯心,萬法唯 識」,也同樣為發揚緣起空義。換言之,空 有二宗的祖師,為對治眾生所患的疾病,所 開的藥方及其藥味,彼此似乎有異,而令眾 生藥到病除,離苦得樂,斷惑證真的宗趣, 實無差別可言。所謂「法性本無二,隨機成

有人解讀:「眾緣性空」即是「唯識 現」;唯識所現故,外境非有,也即是境 空心有。眾緣生諸法,但眾緣貯藏於八識 田中,依阿賴耶建立世間出世間諸法,遍 計所執性空,而依他起性,雖是世俗有, 但自性不可空。然基於太虛大師的圓融思 想,我對這句法語的理解:(一)「眾緣 性空」即大乘中觀宗,(二)「唯識現」 是大乘瑜伽宗,以此二宗攝盡中期大乘佛 法故。如跳脫宗派的異義,緣起性空為佛 法不共世間的特質,中觀的空宗與瑜伽的 有宗,方法論不同,空義有深淺,直捷與 迂迴之異,而依有明空的本質是一樣,彼 此殊途同歸,如上所述。

二、佛陀說空法的意趣 正統的佛教稱為空門,佛陀在行菩薩 道的過程中,以多修空故,證得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被尊稱為空王。佛弟子修學 的次第:信、解、行、證。談信心原係世 間一切宗教所共通,而佛教特稱為正信、 智信,理由何在?信心為十一種善心所之 首,唯識論所下定義:「云何為信?於實、 德、能,深忍樂欲,心淨為性;對治不信, 樂善為業。」意思是:佛法所謂正信含有三

【第194期‧佛光法苑‧ 】


條件,第一信實有的諸法事理。第二深信有 其功德,如佛法僧三寶,具足真淨的功德。 第三深信它是世間與世間善法,令人得有漏 的人天福樂及無漏的涅槃寂滅樂。凡是依此 法而修學的人,人人都能獲得成就。若以空 義貫攝一切,我人學佛,信解、修證,無不 以空為中心;信佛必信空,解理即是解空, 修行者修空;修因而證果,所證即是空。 印順導師開示學眾:「解不至空,學不 知宗;行不至空,不足以言解脫。」修學佛 法,不出兩方面:一是教理的知解,一是實 際的修持。也即聞思研究的解門與真修實學 的行門。聽聞佛法,研究教理,必從汪洋的 法海中,掌握到它的特勝,彰顯佛法不同於 世間文化與宗教的特色所在,其究竟宗趣何 在?若人學習經教,手不釋卷,畢生埋首於 三藏教典,被譽為深入經藏,博通論書的學 者博士。儘管他演講佛法,雄辯滔滔,論文 寫作,旁徵博引,看似智慧如海的佛學專 家。然而,「解不至空」,盡在空門外作 文章,不解空法的真實義。他不是以佛法 研究佛法的學人,乃是入海算沙,迷失佛 法宗旨的世俗學者。同時要確信,佛法以 出離世間,解脫苦海為目的,佛弟子的口 頭禪,一向以老實修行,斷除煩惱,了脫 生死為第一義。「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 癡,」唯有精進向道,成就戒定慧三學的

功德,才能滅盡貪瞋癡及其衍生的一切煩 惱,達到修學佛法的解脫目標。佛法修行, 隨眾生根性不同,所施設法門千差萬別。各 學派的傳人,無不標榜他所修的是殊勝的法 門,所走的是唯一的解脫之道。當今教內強 調修證之人,或以持戒為解脫之本,或以定 慧為道體,或以普遍通行的念佛、持咒為修 行的捷徑。無可否認的,佛說一切法,為治 一切心;眾生有病,服藥即病癒,自得身心 安樂,解脫自在。然而,修行既以解脫為鵠 的,解脫之門何在?空、無相、無願三解脫 門。空即無相、無願;證空故即得解脫。發 心修行,福不唐捐,肯定會有所得。但如果 用功修行,而未達空的境界,那就談不上究 竟解脫,距離解脫目標,還相當遙遠。 然而,空義甚深,眾生一向迷空執有, 學空、信解空、行空、證空談何容易!佛法 根本教義:苦集滅道四聖諦,佛法僧三寶, 世間出世間的因果罪福。如所週知,這是佛 弟子必備的正見,假如像性空論者所主張: 一切法皆空,豈不是落於惡取空的邪見? (詳如《中觀論頌觀四諦品》所列諸多過 失。)論主答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把對 方所舉的種種過失,原封不動地奉還。當知 所謂空,乃是遠離一切錯亂、執著、戲論而 體現的諸法真相。如《智論》說:「般若將 入畢竟空絕諸戲論。」眾生由根深蒂固的自

【第194期‧佛光法苑‧ 】


性見,生起種種戲論,戲論不息,難怪不了 解空的真義。佛陀之所以為眾生說空法,因 為眾生流轉生死的根源,在於無明妄執。所 謂無明係對緣起的無知,不知緣起的無常、 無我、無實,產生常、斷、一、異等一切邪 見。為對治邪見,令眾生返本還元,棄惑證 真,得大解脫,是故經論中,處處闡揚空 義。一般人不懂佛法,教內一部份人誤解 空義,把空法視同龜毛兔角,都無所有的惡 見。其實,「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 緣起如幻有,自性畢竟空;沒有常恒,獨一 的實體,名之為空;世俗的假名,三寶、四 諦、因果、罪福是不可否認的。「以有空義 故,一切法得成。」空法為建設,而非盲目 的破壞。為根治眾生的大病,令究竟常樂, 解脫生死苦,所以佛陀宣說空法。

三、無境唯識的空義 瑜伽大乘主張「三界唯心,萬法唯 識」,對中觀大乘的空宗而言,名為大乘 有宗;一空一有,似乎相反,其實,空宗 不是偏空,有宗也非偏有,二宗同倡非空 非有,空有無礙的中道義。約破邪顯正, 轉迷成悟,離苦得樂的意趣說,無境唯識 也是空的意思,二宗方法論不同,見空得 道則無二致。 大乘唯識學,堪稱為一門精深、繁瑣的

哲學,其所依據聖教量及論師的名著,有六 經十一論。我人要讀通這些經論,非有相當 高的智商,難以領會其微言大義。通用的入 門書,有《大乘百法明門論》、《大乘廣五 蘊論》,《 二十唯識論》、 《三十唯識論 頌》及其釋論(《成唯識論》)、《攝大乘 論》 等。茲依 《百法明門論》及《攝大乘 論》,略明唯識無境的空義。 《百法明門論》開宗明義云:「如世 尊言:一切法無我。云何一切法?何等為 無我?」無我,也即是空的異名,釋尊本 教重視無我,後起大乘廣明空義,二者含 義有廣狹,實質功能,轉迷情成正覺,並 無差別。 本論歸納宇宙萬有,世出世間一切法為 五位百法:(1)心王八,(2)心所五十 一,(3)色法十一,(4)不相應行法二十 四,(5)無為法六。心王在一切法中,最 為殊勝,眾生的雜染與清淨,生死與涅槃皆 由心故。其次,心所法係「與此相應故」, 也即是說,這五十一種的心理作用,乃是心 王的隨從、眷屬,伴隨心王左右,相應不離 故。第三明色法,生理的五根,物理的五塵 等色法,並無獨立的自體,而是依心及心所 法所影現的。第四類不相應行法,這些現象 是借心法、心所法和色法的差別而假立的, 非色非心又不離色心。最後,第五類無為

【第194期‧佛光法苑‧ 】


法,它是不生不滅的法體,甚深微妙,極 難通達,此乃唯識實性。依前四類有為事 相,轉雜染成清淨;藉有為而悟無為、轉 煩惱障與所知障所證入的一真法界。 如是分析一切法,通達無常、無我的空 寂性。世間一切現象,沒有客觀的實體, 完全是以心為主體而變現的,依此體悟唯 識無境的空義,則能證得大般涅槃、無上 菩提。 其次,《攝大乘論》從境、行、果三 方面的內容,列舉大乘佛法不共小乘的十 種殊勝:所知依(阿賴耶識)、所知相( 依他、遍計、圓成三自性)、入所知相( 唯識性)、彼入因果(六波羅密多)、彼 因果修差別(菩薩十地)、增上戒(菩薩 律儀)、增上心(楞嚴大定)、增上慧( 無分別智)、彼果斷(無住涅槃)、彼果 智殊勝(三種佛身:自性身、受用身、變 化身)。 在十種殊勝中,第二所知相,這是建立 唯識思想,很重要的論題。怎麼叫唯識?究 竟唯什麼識?三自相中,依他起相具體地顯 示唯識義。論釋:「此中何者依他起相?謂 阿賴耶識為種子,虛妄分別所攝諸識。」印 順導師判攝大乘三系,唯識學名為「虛妄唯 識論」,對「真常唯心論」而言,二系同屬 唯心體系,一是(阿賴耶)妄心為依,一是

(如來藏)真心為依。說明有情的生死流轉 與涅槃解脫,世出世間的染淨因果,主要所 依的是阿賴耶識,以此為種子,而生起現 行;種子生現行,現行又熏成種子,因果 循環,生死不息。 《攝論》說諸識有十一種:(1)身 識:即五色根。(2)身者識:即根身所 依體,執持根身不壞的阿陀耶識;或說為染 污末那識。(3)受者識:是六識生起所依 的無間滅意根。(4)彼所受識:所取的六 塵。(5)彼能受識:能取的六識。(6) 世識:三世因果,生死相續不斷的時間。( 7)數識:計量多寡的數目。(8)處識: 有情所依住的山河大地。(9)言說識:由 見聞覺知,而表達思想感情的語言文字。( 10)自他差別識:有情的我見,而生你我的 各各差別。(11)善趣惡趣死生識:隨有情 業感,於五趣中,此死彼生的情識。 以上十一識都是從阿賴耶識中的熏習 (種子)所生。唯識學分種子為三種:( 1)名言習種子:即十一識中的前九種識。 (2)我見熏習種子:第十種自他差別識, 由我見熏習種子而現起人我是非(3)最後 善趣惡趣死生識,是由有支熏習種子為因而 現起的。有情於三界五趣生死流轉,起惑、

【第194期‧佛光法苑‧ 】


造業、感受苦果,此三雜染,就是依他起 相的十一種識。識的定義為分別,即是虛 妄分別。以上諸識都是虛妄分別所攝,唯 識為性的依他起相。我人所認知的森羅萬 象,不過是虛妄分別心所起的影像,並沒 有它獨立的實在性。唯識無境的空義,即 依此而成立。

四、唯識無義的修證 唯識大乘思想,被稱為瑜伽宗,乃是 從禪出教,重視實踐的學派。唯識教理的 闡揚,不是為研究而研究,從它的始祖慈 氏、無著、世親的傳承,乃至後期大乘論 師、歷代祖師,一脈相傳,其中心理趣即 在於佛法的行證。理解唯識宗義,認清眾 生淪沉苦海,看透凡夫不得解脫的癥結所 在,由是確立唯識正見,勤修唯識正觀, 迨定慧均等,福慧具足,通達唯識無境, 是則轉識成智,究竟成佛。 如何從凡夫地位發菩提心,修菩薩行, 證入唯識性?經論說明修證的始終歷程,分 為五位:(1)資糧位:從初發心,修集福 智資糧,對唯識義深生信解,達到證信不 退,但尚未能了悟二取皆空之理,其所修 的菩薩行,還徘徊在外門,處於散心的階 段,所以還沒有足夠能力降伏潛在的煩惱, 令其不起現行。此位菩薩,為廣度有情,勤

求解脫,故又名順解脫分,(2)加行位: 經過無數劫,善備福智資糧,為轉凡成聖, 入見道位住唯識性,更加用功,專修四尋思 觀和四如實智的禪觀。其間有四位,論釋: 「依明得定,發下尋思,觀無所取,立為煖 位。」「依明增定,發上尋思,觀無所取, 立為頂位。」「依印順定,發下如實智,於 無所取,決定印持,無能取中,亦順樂忍, 既無實境離能取識,寧有實識離所取境?所 取能取,相待立故。印順忍時,總立為忍。 印前順後,立印順名。」「依無間定,發上 如實智,印二取空,立世第一法。」以上四 加行又名順抉擇分,意思是,雖未見道,但 定中修行,已能隨順悟入實相的現觀。其所 修的四種三摩地,為真實抉擇分的依止,定 慧雙修故必得見道。總之,唯識觀的次第: 先觀所取境空,悟外境無內心有,再進一步 諦觀,不但所觀境空,能觀識也空,能所雙 亡故,悟入唯識實性。(3)通達位:運用 無分別智,證悟圓成實性,達到智理一如, 泯絕二取所起的一切戲論,實證二空所顯真 理,即菩薩十地之初位極喜地。(4)修道 位:通達唯識性後,為圓滿菩提,不斷地以 根本與後得二種無分別智,滅盡阿賴耶識中 的雜染種子,把俱生起的煩惱障與所知障的 種子,徹底清除。(5)究竟位:永盡一切 障礙,得無住大般涅槃,成就三種佛身,圓 證無上菩提果。

【第194期‧佛光法苑‧ 】


經云:「發心究竟二無別,如是二心發 心難。」這裡的發心,應是成就信心的發心 住。《成唯識論》立五位,《攝大乘論》則 合資糧與加行二位為勝解行地。佛法修證的 總原則:聞、思、修、證。資糧位菩薩已成 就聞思慧,雖也修禪觀,但定力還不強。到 了加行位加強禪觀的力量,依四種三摩地, 深觀能所二取空,所觀境空,能觀心亦亡。 這是凡聖的分界線,經四加行就登上聖人菩 薩位了。菩薩見道後,既已突破種種關卡, 獲得無漏現觀,當極喜地出來,進入修道 位,於十地中修十勝行,斷十重障,證十 真如,得二種轉依。法身大士,無修而修, 修而無修,如禪宗所說,「搬柴運米無非是 道」,「道在日用中」,根本不必刻意地談 修證,也就沒有難行、難忍等問題了。

五、結語 上來依經論略述性空與唯識二大系的思 想。三寶歌詞的作者太虛大師,他判攝大乘 佛法為三宗:法性空慧宗,法相唯識宗、法 界圓覺宗。他的思想以第三系為究竟,也即 是傳統中國佛教的真常唯心論(法界圓覺 宗)。但他不是一宗一派的徒裔,對性空 與唯識,兼容並蓄,同等重視。歌詞讚法 寶以「眾緣性空唯識現」言簡盡理,也符 合唯識學者所言,大乘佛法唯有中觀與瑜

伽二系。不過印順導師深入三藏,精研印 度佛教思想史、後期大乘確以真常唯心為 主流,三期佛教之說是不可否認的。唯識 與唯心,有時通用,「三界唯心,萬法唯 識」,可作如是解。唯識論頌:「一切時 來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諸趣,及涅槃 證得。」作為一切法等依的是什麼?有情 流轉與涅槃的迷悟依、染淨依,說它是阿 賴耶或如來藏,均無不可。唯識經論已明 言:如來藏即是阿賴耶。事實上,真常心 與虛妄識,同源異流,對凡夫的流轉與聖 者還滅的論述,二者實有異曲同工之妙。 即使同屬性空與唯識二宗,也有它不同流 派。所以這裡緣性空與唯識,總攝大乘法 寶,實無不妥之處。 或以為「眾緣性空」判屬空宗即可,而 其他有宗,唯識與真常,也即法相宗與法性 宗,則不以為然。因緣法無常性空,不生滅 的法性非因緣有,當然不空。這些論題牽涉 太廣泛了。佛教史上存在的問題,如空有之 諍,至今尚無結案;學人信空信有,思想 自由,各取所需。流傳中的佛教,有方便 與真實之分,不論那一學派,那一法門, 都應該尊重,以免徒增無謂的見諍,破壞 佛弟子彼此間的團結。愚見如是,當否? 歡迎賜教!

【第194期‧佛光法苑‧ 】


澳大利亞佛教史(二) 淨海

一、漢傳佛教在澳大利亞的發展(續) 1994年,佛光山的永東、滿可法師應新 南威爾斯大學之請前往指導禪修之後,又陸 續接受雪梨 梨 、麥覺理、紐卡素等大學的邀 請,前往主持佛學演講、座談或禪修,帶動 各大學佛學社團的相繼成立立。1995年年為籌 備國際佛光會世界大會及開光事宜,滿謙法 師於雪梨市中心成立立「雪梨佛光緣」,十月 落成開光之日,國際佛光會在南天寺舉辦第 四屆世界會員大會,來來自各界政要百人及世 界各地人士約六萬人與會,成為澳大利亞的 頭條新聞。澳大利亞總理保羅‧基廷(Paul John Keating )理等高級官員在賀辭中,讚美 南天寺不不但是澳大利亞重要的宗教據點,也 是南半球第一大寺。 自1995年 年 至1996年年間 ,先後成立了 立 了「 雪梨佛光緣」、「南雪梨梨佛光緣」、北「北雪 梨梨佛光緣」等佛教道場,共接待667個社會 團體及二十餘萬信徒香客,獲得很多肯定。 影響所及,主動邀請南天寺法師前往演講、 介紹佛學、教授禪坐、心理理諮商的機關團體 也越來來越多。南天寺不不惜鉅資發行行英文佛教 小叢書,中、英、粵語佛教錄錄音帶以及每年 一 年 萬份的中英文版刊物《南天通訊》,免費 贈送給前來索閱 來索 的社會人士,不不但有助於當 地人士瞭解佛教,對於佛法的弘揚、人心的 淨化也發揮了很大的效果。同時設立「南天佛

學院」,培養佛教中英文弘法人才。 1995年「淨宗學會」、「淨宗學院」在 淨空法師的推動下在澳大利亞各地成立, 並積極支持和融入了澳大利亞的多元文化 體系。 1997年3月1日,「慈濟基金會澳洲雪梨 分會」成立,由移居澳大利亞的臺灣慈濟基 金會委員發起組建,是基金會在美國、加拿 大、日本、新加坡之後成立的第五個分會。 宗旨是:秉持佛教「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的精神,彙集臺灣移民的人力和資源,扶助 或回饋當地社會各階層,廣泛傳佈博愛精 神,主要是推動慈善、醫療工作。 2000年年佛光山梵唄讚頌團千禧年年澳大利 亞巡迴音樂樂會以「一日梵唄千禧法音」為主 題於雪梨梨、布里里斯本、墨爾本、紐紐西蘭蘭奧克 蘭 蘭 等地巡迴演出,尤其在雪梨梨歌劇院舉行行, 讓佛教梵唄登上國際舞臺,深獲好評。 2004年,「佛光山南天寺三壇大戒」有 來來自世界各地的206位比丘、比丘尼雲集南 半球第一大寺─臥龍龍崗南天寺受戒,多為高 學歷歷及專業人士。該戒會恭請從歐洲趕來來之 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大師見見證與祝福,全體 戒子發心、發願,受持戒法,續佛慧命,莊 嚴肅穆的戒壇感動了所有的與會人士1。

【第194期‧佛光法苑‧ 】


二、南傳佛教的傳入 1882年,有五百名僧伽羅人(Sinha l e s e 即 斯 里 蘭 卡 人 ) 乘 得 文 郡 號 ( D e v o n shire)從科倫坡(Colombo)抵達澳大利亞,其 中275人在麥基(Mackay)登陸。與此同時, 另一批人數更多的僧伽羅人到達星期四島 (Thursday Island),他們主要是從事珍珠採 集業。十九世紀九○年代,島上已有約五百 名來自僧伽羅的佛教徒。他們種下了兩棵菩 提樹(Bodhi Tree),現在仍生長繁茂。到了 世紀之交,島上的佛教徒建立了一所寺院, 舉行佛事。1901年澳大利亞聯邦政府成立 時,多數僧伽羅人回到斯里蘭卡,只留下 少數佛教徒在東面的布里斯本(Brisbane)和 西面的布隆姆(Broome)2。 十九世紀末,在錫蘭幫助從事佛教復 興活動的斯里蘭卡神智學會也到澳大利亞 來宣講。該社的創立者是著名的美國神智 活動者奧爾科特上校(Colonel Henry Steel Olcott)。奧爾科特在澳大利亞宣傳佛教以及 他的神智學。他的宣講活動頗受歡迎,造成 很大的影響。但當時參加他的神智學會的主 要是澳大利亞 的社會上層知 識精英,同草 根群眾並無太 大的聯繫。值 得一提的是, 當時的神智學 會主要是宣傳 佛教的哲學思 想。這個神智 學會的成員中 有一位叫艾爾 弗雷德.迪金 伍特華特居士,斯里蘭卡摩哂 陀學院院長及巴利聖典翻譯家 (Alfred Dea (1871-1952) kin)的,以後

他做過三任澳大利亞的總理。這位迪金終 生都對佛教企慕不已,他還到過印度與斯 里蘭卡,寫過一部遊記,其中流露了對當 時佛教現狀的惋惜與同情。影響了澳大利 亞的神智佛教學會的還有一位來自斯里蘭 卡的佛教學者伍特華特(F. L. Woodward), 曾在錫蘭加爾(Galle)的摩哂陀學院做過十九 年院長。1919年他來到澳大利亞,在塔斯 馬尼亞島(Tasmania I.)的倫瑟斯頓(Launces ton)購下一個蘋果園並建寺院。以後三十三 年間他一直在為英國人賴斯.戴維斯的「巴 利聖典學會」翻譯經典。他最著名的佛學作 品是《佛陀的教誨》(Some Sayings of the Buddha),該書最先出版於1925年。他對好 些後來成為佛教徒的澳大利亞白人產生很大 的影響3。 二十世紀,佛教逐漸引起歐洲西方人的 注意,研究佛教的西方人士日漸增多,一些 研究佛教的西方人士移民澳大利亞後,開始 在澳大利亞的主流社會中傳播佛教,由於他 們精通英文,能夠將佛教的要旨傳達給澳大 利亞的歐裔人士,對於近代佛教在澳大利亞 廣為傳播,起到啟蒙和奠基的作用。 西方的佛教徒來到澳大利亞,1910年, 緬甸出家的英國籍德佳法師(U Sasana Dha ja)來到澳大利亞,成為第一位在澳大利亞弘 揚佛教的法師。 1915年,當時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有 五位德國的法師抵達雪梨,他們是從斯里 蘭卡送到澳大利亞的非戰犯,被流放到澳 大利亞。其中一位出家前是有名的小提琴 家,在家俗名安頓蘇斯(Anton Sueth),後 來出家後法名稱三界智,對佛學研究成就傑 出,是西方佛教引進的先驅。 澳大利亞最早的白人佛教社團—小法社 (The Little Circle of Dharma),1925年成立

【第194期‧佛光法苑‧ 】


於墨爾本。它的創立人是泰勒(Max Tyler)、 鄧(Max Dunn)以及莫利斯(David Maurice)。 該團體屬於南傳佛教的緬甸系統。莫利斯 在1950年代一直在編輯一份稱為《法光》 (The Light of the Dhamma)的英文佛教雜 誌。 1938年,倫納德.布倫(Leonard Bul len)在墨爾本創立了第二個佛教團體。他 用英文講授佛學,一個月舉辦一次講道和非 正式的討論;並且將佛學視為有助於解決現 代問題的心理學派,其途徑就是提供一種精 神訓練體系。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緣 故,該團體存在的時間很短2。 二次大戰後,有兩位重要的婦女出現於 澳大利亞的佛教界。一位是出生在英格蘭, 後在澳大利亞讀書而當律師的瑪麗.拜爾斯 (Marie Byles 1900-1979)。她通過文章與 書籍開始傳播她的佛教信仰,而決定出家修 行,也是著名的保守主義者、女權主義者、 和平主義者。她的著作主要出版於上一世紀 的四十、五十年代。她的作品中,《喬答摩 的足跡》(Footprints of Gautama the Bud dha)一書,今天仍然在發行。瑪麗曾經在緬 甸學習過止觀法門。因此她建立一座禪定中 心,今天仍然在活動,成為雪梨的一個佛教 景觀。她曾添置了該島的第一部英文大藏經 4 ,以後該藏經捐獻給雪梨大學圖書館。 另一位出生在美國,後來到斯里蘭卡 出家的法施尼師(Sister Dhammadinna, 1881-1967),曾在斯里蘭卡住了三十年。 在1951年以七十歲高齡首次到澳大利亞弘 法,也是澳大利亞佛教最早的開拓者之一。 她所傳授的是上座部佛教教義,同時她極力 協調佛教徒與澳大利亞白人的關係。由於她 的到訪,促使新南威爾斯州在1952年成立 了「佛教協會」,這是澳大利亞最早的佛

教協會。 瑪麗.拜 爾斯和布 倫是這個團 體主要的負 責人,他們 通過禪修而 研習佛法。 1952年, 法施尼師再 法施尼師 度到澳大利 亞弘法,她初到時,在家中教授學生,佛學 教材都是從斯里蘭卡運來,由一位德國高僧 所寫,他是一位德裔佛教出家人,在斯里蘭 卡住了很多年,有不少德裔信徒,法施尼師 也曾在他的出家弟子的道場中參學。在新南 威爾斯州出版的刊物《慈行》(Metta),編 輯傑克遜(Natasha Jackson)是瑪麗.拜爾 斯和布倫的繼承者,曾在1955年到1976年 在澳大利亞佛教中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 1953年由幾位對佛學有興趣的人士在墨爾 本成立「維多利亞佛學會」和北雪梨的「 新南威爾斯佛學會」。與此同時,荷蘭人 里昂‧柏克來(Leo Berkeley)及曼利‧拜爾 斯(Marie Beuzeville Byles)先後移居澳大利 亞,他們對佛教在澳大利亞的弘揚起到了積 極的促進作用。1956年兩位泰國的法師在 里昂.柏克來的贊助下,在澳大利亞建立了 第一所佛教精舍及禪修中心2。 1954年,緬甸的佛教比丘提帝拉(U. Thittila)訪問這些新成立的協會;一年 後,昆士蘭佛教協會邀請斯里蘭卡的那羅陀 (Narada)來訪,引起媒體的廣泛關注。那羅 陀對塔斯馬尼亞(Tasmania)的訪問,促使那 裡成立了一個佛教協會,但是這個協會持續 的時間不長。在南澳,1956年也成立了一 個佛教協會。

【第194期‧佛光法苑‧10】


1958年,「澳大利亞佛教聯合會」 成立,首任主席為查爾斯.萊特(Charles Kninght)。聯合會接管了新南威爾斯州佛教 協會的《慈行》雜誌,重新取名為《現代佛 教》(Buddhism Today),使這本古老的佛教 出版物得以保存下來。 1970年代,有不少澳大利亞的佛教徒 到緬甸及泰國求戒。到七十年代中期,在 緬甸受戒的澳大利亞籍的比丘已經有二百 人左右。1970年蘇摩洛迦(Somaloka)上座 自斯里蘭卡到雪梨傳法。兩年後,新南威 爾斯地區的第一個南傳佛教的澳大利亞寺 廟建立。寺址在雪梨以西的藍山(The Blue Mountains)卡通巴(Katoomba)。這是澳大利 亞的第一個正式的佛寺。 1973年英國出生的泰國僧人忍護(Khan tipalo)自泰國王家Bororanive寺來雪梨,在 泰國大宗派教育基金會的資助下,他在澳 大利亞弘化多年。1995年,當忍護自泰國 再來澳大利亞時,這次是為了給雪梨的斯 坦摩爾(Stanmore)大宗派的新建佛寺開光。 參加這個寺廟開光的還有泰國國王的王儲。 今天這個南傳佛教寺院稱做「佛光寺」(Wat Buddha Light),到這個寺廟中活動的不僅有 生活在雪梨的柬、泰、寮諸國的僑民,也有 華人、日本人以及越南人等。 1978年德國出生的尼師阿耶.克瑪 (Ayya Khema),在雪黎北面的威士曼費里 (Wiseman Ferry)建立了「佛法寺」(Wat Buddha Dhamma);今天這裡已是人氣相 當旺盛的一處習禪中心。七十年代後,其 他的移民群體也逐步建立了自己的佛教寺 院。在今天的雪梨和墨爾本,已經可以見 到柬埔寨、老撾(今寮國)、緬甸、斯里蘭 卡和越南的佛寺。 阿姜布拉姆法師(Ajahn Brahm),

1951年生於 英國倫敦, 在大學時就 對佛法深感興 趣,畢業後當 了一年教師就 赴泰國,並於 1983年,二 十三歲時依泰 阿姜布拉姆法師 國沙凱寺(Wat Saket)住持出家,隨後九年到泰國著名森林 僧阿姜查長老處學禪修。布拉姆法師已在澳 大利亞居住了三十多年,目前是西澳帕斯 (Perth)南方五十公里菩提智寺(Bodhinyana Monastery)住持,但也是一位國際雲水僧, 各地弘法指導禪修,並且擔當了好幾間佛教 團體的精神導師,如西澳佛教會、南澳洲佛 教會、維多利亞佛教會、雪梨菩提古蘇瑪中 心、新加坡佛教友誼會等。他雖為泰國保守 派南傳佛教的森林僧,卻擁有出世的精神, 做入世的佛教事業,如舉辦兒童教育、成人 佛學、監獄布教、家庭普照、急難救濟等, 而且更支持女眾受比丘尼戒,並且在帕斯東 北方四十公里的吉基干奴(Gidgegannup)成 立一所尼眾道場,全由在斯里蘭卡出家二 十三年的維雅瑪十戒學法女當住持。布拉 姆法師當年還是年輕的比丘時,就擔當編著 英文戒本,此書今為西方南傳比丘寺院的戒 法指南。為了南傳女眾受戒問題,法師進一 步研究比丘尼戒法,之後更認同女眾求受戒 法的權力。法師的著作有《敞開您的心門》 (Opening the Door of Your Heart)、《禪 修手冊:正念、幸福、超越》(Mindfulness, Bliss, and Beyond: A Meditator's Hand book)5。 蘇嘉多法師(Bhante Sujato)是澳大利亞 籍人,1994年他在阿姜查傳統的師承下, 於泰國受具足戒成為比丘,投入於森林傳

【第194期‧佛光法苑‧11】


統的禪修。法師不僅是一位禪行者,禪修 指導者(以慈心觀為主),也是一位巴利 文學者。並以漢語、梵語和西藏文深入比 較其中的共同及差異點,批判性探討各傳 承間的教義和新開發的研究領域。法師認 為各傳承間存在的一致處可視爲 是 佛陀原始 教導重要的歷史線索。著有《止觀雙運》(A Swift Pair of Messengers),闡述佛教經典 中有關禪修教法的編纂結集;及《正念的源 流》(A History of Mindfulness)。蘇嘉多法 師現為聖堤森林佛教寺院(Santi Forest Mon astery)住持,位於雪梨二百公里南方高地的 森林中。寺院的弘教遠景自始即包括森林傳 統比丘尼僧團的重建,蘇嘉多法師以堅定立 場,大膽發言和紮實研究,全力支援恢復比 丘尼戒傳承,也由此法師在當代南傳上座部 佛教界內極具爭議性。目前他已逐漸落實在 澳大利亞聖堤寺成立一個森林傳統的比丘 尼僧團。寺中 架設有中英藏 巴佛學搜尋網 站(suttacentral. net),希望提 供學術界暨教 界完整且最新 的早期佛典資 料,尤其涵括 中文阿含藏, 巴利尼柯耶及 各部語言背景 蘇嘉多法師 之律藏6。 2009年10月22日在澳大利亞西部菩提 智寺,上座部佛教第一次讓四位女眾受比 丘尼具足戒,這也是泰國森林禪修傳統的第 一次。受戒的四位尼眾來自鄰近的「法依尼 寺」(Dhammasara Nuns Monastery),她 們是:婆耶摩(Vayama)、尼樓陀(Nirodha)、 斯尼(Seri)及呵薩波那(Hassapanna)。對這次

的歷史性事件,是由英籍布拉姆法師主持上 座部二部僧授戒,而泰國保守的傳承持有者 反應劇烈,之後,經泰國阿姜查傳統的巴蓬 寺(Wat Pa Pong)僧人投票將阿姜布拉姆 驅出巴蓬寺組織7。 澳大利亞的佛教徒信仰方式多彩多樣, 白種人大多到南傳佛教寺院,原因是他們喜 歡佛學哲理的探究,另一方面澳大利亞地理 環境比較接近東南亞,他們到寺院大多希望 能找到一位指導禪修的老師。 在昆士蘭和塔斯馬尼亞等省份設立的「法依尼 寺」,活動內容包括佛法講座、禪坐、諮詢 服務及圖書借閱等;一九七九年成的 立 「昆士蘭佛 學會」,目的在研究、修持、探討巴利經典 教義,同時也舉辦講授佛學及其他社會、文 化的活動,並附設書店、圖書館及出版該會 的佛教文獻及刊物;一九八○年 成 立 的 「澳洲 首都佛教協會」,則定期舉行 佛 學講座及禪 坐課程。 (待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以上關於澳洲佛光山南天寺,摘自《普門學 報》第二十八期。 2.凱風網:陳星橋著《澳大利亞與澳洲佛教—澳 洲考察見聞錄》一文。 3.習善著:《澳大利亞的佛教》一文。http:// hk.plm.org.cn/qikan/juequn/32/200701f14. htm 4.習善:《澳大利亞的佛教》一文(www.baohua si.org/qikan/juequn/32/200701f14.htm頁庫 存檔) 5.(資訊來源:人間社)Copyright; 香港寶蓮禪 寺,電子郵件:info@plm.org.hk 6.sites.google.com/site/santichinese/aboutsujato2 7.釋傳法整理:《改變歷史的創舉─上座部佛教 讓四位女眾受俱足戒》,(刊於《弘誓》雙 月刊第一○二期)

【第194期‧佛光法苑‧12】


本期專題

我所認識的佛教 欲識翠峰真面目, 重岩疊嶂疑無路; 若有慧日破幽暗, 何懼雲封與霧鎖!

【第194期‧佛光法苑‧13】


我 所 認 識 的 佛 教

佛教的特色

慈愷 宗教是人類社會文明進化的產物,從原 始社會對自然現象、自然物的崇拜,發展到 對神的崇拜;從部落宗教、民族宗教發展到 世界宗教,幾千年來不知道產生了多少宗 教,當然也因為人類從野蠻進化到文明,許 多宗教消失在時間的洪流中。現今的世界, 佛教、基督教、回教、猶太教、印度教被稱 為世界五大宗教。 我在小學時,因為父親信奉基督教,曾 經每周日上主日學校,總共上了四年,所以 對其教義有一些認識。這兩年來玉佛寺,聽 經聞法,也對佛教有了比較深入的認識和了 解。一般人大多認為,凡是宗教,都是勸人 為善,基本教義也都大同小異,但是事實 上,我比較佛教和這些宗教,歸納起來有 下面幾點大不相同之處: 佛教否認上帝是創造宇宙之主 無論是基督教、回教、或猶太教都有一 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他們都相信有一位萬能 的上帝或真主,這位上帝創造了宇宙萬物, 是神聖不可侵犯的,祂主宰著萬物的生死和 吉凶禍福,信仰祂的就能上天堂,不信祂的 就會下地獄。世人只能崇拜祂、讚美祂、把 一切榮耀歸於祂。如果不信祂或觸怒了祂, 祂就會降災處罰世人。佛教根本就否認有一

個創造世界的「最初開始」,因為「開始」 的觀念是人類「有限」心理的產物,再加上 古代人類震駭於許多不能瞭解的自然現象, 如雷電、地震、海嘯等,所以就創造出「 神」的幻象來解釋。 佛教認為宇宙萬物都是「因緣和合」而 成的,因緣合則生,因緣散則滅。「因」指 事物生滅的主要條件,「緣」則是輔助條 件。也就是說,宇宙間事物的生滅,必須 具備某些條件;每件事物的存在,也必定 與其他的事物有互相的關係。 佛陀是人不是神 人人皆可成佛 佛陀,是印度古代梵文的音譯。佛陀, 簡稱為佛─覺者之義,自覺覺他,覺行圓滿 者稱為佛。 佛教的教主─釋迦牟尼,俗姓喬達摩, 名悉達多,是於兩千五百多年前(西元前六 二三年),誕生在我們這個世界的印度迦毗 羅衛城(現今尼泊爾),父親是迦毗羅衛國國 王淨飯大王,母親是摩耶夫人。他貴為太 子,享受著榮華富貴的生活,卻在二十九 歲時,捨棄了即將繼承的王位,毅然決然 的出家學道,尋求解脫人生苦惱的方法。經 過精進的修行,終於成就無上正等正覺,徹 底的了悟宇宙人生的根本道理。從此被尊稱

【第194期‧佛光法苑‧14】


為釋迦牟尼,釋迦是族姓,牟尼是印度對聖 者通用的稱謂。 釋迦牟尼佛的生平不但是真實的,也是 經得起現代考古學者的考證,證明佛陀原是 平凡的人,藉修行而悟道,人人都可以依照 他所傳授的教法,修行證果,甚至成佛。所 以佛教不將佛陀當作「神」來崇拜,而是將 佛陀當作人天導師、大教育家、最好的良 醫、和最好的嚮導,能夠實踐佛陀的身教 言教,就是最上的敬佛。 佛教是重理性和民主自由的 佛教的信仰是非常重理性的,所有的教 義都經得起反覆的思惟和辯證。佛陀時常鼓 勵弟子們要抱著懷疑的態度求知,不要單憑 「信仰」而不去努力研究,弟子們更時常彼 此之間或和外道辯論,真理是越辯越明,因 而度化了許多外道。在中國,因為發揮了這 種自由民主的精神,產生了許多不同的宗 派,由於所宗經論的立場不同,各宗派都 有絕對自由的發言權,更可以議論其他宗 派的主張。 在其他的宗教裡,聖經中所記載和上帝 所說的話,都是不容懷疑的真理。如果有任 何質疑,都會遭到懲罰或迫害,例如被譽為 現代科學之父的伽利略,因為支持哥白尼的 「日心說」,主張地球是繞著太陽運行,而 不是太陽繞著地球運行,被羅馬天主教廷軟 禁終生。達爾文的「進化論」更是推翻了「 上帝創造宇宙萬物」的神話,到今天仍然鬧 得沸沸揚揚,沒完沒了的。 佛法以慈悲為本 佛陀的一生,不外乎大慈大悲的生活, 展現了慈悲為本的佛心。佛經上一再說道: 「大悲為上首」;「大慈悲為根本」。印順 導師在《學佛三要》中說:「如沒有慈悲,

就沒有佛法,佛法從慈悲而發揮出來。」 (117頁)「慈」是予人以樂,「悲」是拔人 之苦,可以說與中國文化的仁愛,基督教的 博愛非常相近。但是佛法的慈悲是更深廣的 「無我的慈悲」,也就是「無緣大慈、同體 大悲」:不但對自己有關係的人要慈愛,對 自己沒有關係的人也要慈愛,將一切眾生看 成人我一體,休戚與共。 基督教的博愛,是獨占性和排他性的。 永生天國,並非因你的善行,而是因於「信 仰」,對於不信的人,神是從來不憐憫的。 這種「異我者仇」的殘酷,實在是非人性和 不民主的。 佛教是真正平等的 因為佛法除了以慈悲為本外,還著重 緣起性空慧,所以佛教才能做到真正的平 等。釋迦牟尼佛時代的印度,社會上有種姓 制度,人民被分成婆羅門、剎帝利(貴族)、 吠舍(平民)、首陀羅(奴隸)等四大階級。佛 陀主張廢除這不合理的制度,平等的對待不 同階級的人,他的弟子上自王公、大臣、學 者,下至土匪、奴隸、呆子等等。佛陀甚至 把平等的觀念,擴充至一切有精神作用的有 情眾生,包括天、畜生、餓鬼、地獄。 西方宗教相信宇宙萬物都是神所創造 的,一切受神的管理和支配,神是主人, 人是神的奴僕,一切唯有服從,不服從就 有罪。人雖是奴隸,神教人去支配管理萬 物,所以對於萬物,人又有大權威。神、 人、萬物都是不平等的。(印順導師《學佛 三要》6頁) 佛教是最有包容性的 翻開歷史,不難找到基督教、回教為了 宗教的爭端,不惜發動戰爭去解決,十字軍 東征,基督教的新舊教戰爭,都是不能抹滅

【第194期‧佛光法苑‧15】


我 所 認 識 的 佛 教

的實例。這些宗教,在他們的教徒間,認為 彼此的教義相差很大,不能相容相通。只有 自己所信的宗教,才是唯一的真理,而排斥 其他宗教的教理和教義。 佛教包容而不詆毀其他宗教,也不歧視 其他宗教的價值。任何一個好的宗教,都可 以使人在現世和未來世,得到利益和安樂。 所以,佛教雖然鼓勵大家來信佛教,卻從來 不用排他的手段去摧殘其他宗教。 佛法是因材施教 因地制宜的 佛法有三藏十二部,八萬四千個法門 (修行的方法),都是為了適應眾生不同的 根機,隨著不同的時空,為了對治眾生的 煩惱而創設的。對於任何一個問題,佛法 都有幾種不同深度的解說,來適應各種眾 生不同的需求。 佛法能傳世二千五百多年,走過不同的 時代,教化過無數不同的眾生,就是因為靈 活的運用這種教育方法。 佛教相信有善惡業報 佛教認為宇宙萬物都是藉眾緣和合所 生,自然不免變化敗壞,所以眾生的生老 病死,物質的生住異滅,都是顯示萬法流 轉,生滅無常。但在這流轉生滅之間,有一 個支配這種變化的基本法則,就是因果律。 因果,就是「因緣果報」。「因」是原因, 「緣」是助緣,由因緣和合所產生的事物叫 「果」,此果對造因者說是「報」。

己負責任。 佛教相信三世因果 基督教和回教,都著重由現世到未來, 完全不談前生,所以都是二世論。如果只 限於今生與來世的二世因果,很多現象或 事實便無法解釋。例如:為何人生下來便 有種族膚色、貧富貴賤、性別、智愚等種 種的不同,如果說人是神創造的,那麼神 也太不公平了吧!對一些可憐的人,也太 殘酷了吧! 佛教則是三世論,更注意到前生。佛教 相信輪迴,除了已經解脫生死或自主生死的 聖者之外,一切的眾生都在六道(天、人、 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中輪迴。人生 下來的種種不同,都是前世的正邪思想、善 惡行為、對他人的利損等等複雜的活動,留 下業力所造成的。同樣的,現在的思想、行 為、待人處事的一切活動,都產生了新的業 力,再加上過去未盡的業力,便成為未來的 果報。所謂:「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 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 結語 以上很粗淺的討論了一些佛教和其他 宗教的大不同處,佛法非常高深和廣大, 窮畢生之力,也未必能窺其堂奧,但是如 果能夠掌握其原則和精神,隨分隨力,學 多少就做多少,至少已經出發了!願與會 友們共勉之。

佛經有一句偈說:「假使百千劫,所作 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這 句偈,說明了因果上的三點原則:一、業 力不失。二、不論時間長短,遇緣則起現 行。三、自作業,自受果。中國俗話說: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 未到。」實含有至理也,我們自己要對自 【第194期‧佛光法苑‧16】


歲末思考學佛路

李瑋 歲末和幾個平時沒有機會見面的朋友小 聚,聊起我為什麼學佛,朋友們還問我為爲什 麽 麼 學佛那麼難。我反問朋友們,他們爲 為 什 麼覺得學佛難。他們提出三點:(一)學佛 要求人吃素,在休斯頓住,那麼多美食,不 容易做到;(二)學佛要求人少欲,現代社 會充滿誘惑,也難做到;(三)佛經那麼難 懂,自己沒法學習。 根據我對佛法的瞭解,我是這樣回答朋 友們的問題的: (一)原始佛教並沒有吃素的要求,即 使在現代,在華人當中,佛教也沒有把吃素 作為學佛必須的條件。中國佛教的素食傳 統,始於梁武帝「制斷酒肉」的國策,因為 梁武帝信佛,為了長養慈悲,皇帝這樣命令 了,所以影響了中國整個佛教界。在南傳佛 教國家,至今也沒有吃素的戒律。不過,當 代醫學科學和社會學也都從健康和環保的角 度提倡素食,所以我們也可以說,梁武帝是 開素食先河者,沒有什麽麼不好。 (二)佛法並沒有要求人禁欲,只是提 倡少欲。現代生活確實令人眼花撩亂,來自 色、聲、香、味、觸的各種誘惑很多。正信 的佛法並不贊成苦行,當然也不贊成縱欲。 我以手機為例,手機本來可以是提高效率、 促進人際溝通的工具,可是如果小孩子上了 癮,就會影響學習,成人上了癮影響家庭關 係,員工上了癮影響工作。所以,佛法教導 我們在享用現代生活提供的種種舒適方便時 要掌握好「適度」。

(三)我們常常用「浩如煙海」、「博 大精深」、「無上甚深」形容佛法,形容佛 法經典。我個人認為,釋迦牟尼佛和歷史上 的高僧大德們並沒有故弄玄虛,把佛法變得 高不可測。佛教經典的浩如煙海,是歷史形 成的。佛陀在世時為眾生說法,是根據說法 的對象、時間、地點而決定內容和方法的。 後來,歷代高僧大德又根據自己對佛法的理 解和體悟,根據當時說法的對象及其根基等 條件,講解佛法。我們學佛,也要考慮自身 的根基和需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和法 門,倒不一定「多多益善」。還有,佛經 的翻譯是古代高僧大德們完成的,雖然文 字優美,但是距離我們畢竟比較久遠了, 所以我們學習佛教經典必須依靠出家師父 們的講解和開示。 很多學佛的師兄、師姊都說,要是早 接觸佛法,會避免很多生活上的錯誤和挫 折。我深有同感!但是,我自己學佛的道 路並不一直是一帆風順,我深感「知易行 難」。每當我有這樣的感慨的時候,師父 們就鼓勵我說,學佛本來就是進進退退, 「曲直向前」。我這一年工作上的責任多 了,需要處理的事情多了,所以參加集體 共修的機會少了,自己覺得在聞、思、修 各個方面都處在「不進則退」這樣一種狀 態。不過,知道了「曲直向前」的道理, 我不會氣餒,而是把這一段時間當做是新 的決心與力量的再積累,當做身心和修學 進度的調整,當做「蓄勢再發」的準備。 希望2014年有新的起色!

【第194期‧佛光法苑‧17】


我 所 認 識 的 佛 教

划著學佛 的舟筏

伍秉華

開始學佛是在當年設於「頂好商場」 的 「佛光講堂」, 1988年, 玉佛寺還在籌劃 興建中。那時,是抱著一份好奇的心理去参參 加靜坐與佛學研討。大約一個月後,許秀麗 (後來的修智師)要我每個星期六上午去幫 忙整理講堂裡的書籍,在這些書籍中,有一 本星雲大師著的《釋迦牟尼佛傳》,借回家 中,仔細閱讀。恭讀完全書後,對於佛教教 主及其教義,有了基本粗淺的認識,心中更 是升起對佛陀無限的敬仰。 二千五百多年前,印度的悉達多太子在 菩提樹下,經過嚴峻的考驗和刻骨銘心的修 練,最後,覺悟了宇宙、人生的真理,得到 徹底的解脫而成佛,佛陀覺悟的真理就是「 緣起」。「緣起」不是佛陀發明創造的,也 不是其它任何神或人所創造的,無論佛出世 或未出世,只要有生命、有世界的存在,就 有緣起的法則,生命、世界的各種現象,就 是由緣起而呈現出來。簡單地說,緣起就是 因果法則:「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 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 佛陀成道後,去到鹿野苑向五位侍者 (即五比丘,是佛教的第一個僧團)初轉 法輪,由緣起的道理,開展出四聖諦,建 立了佛法的基石。所以「緣起」是佛法的

核心,是佛教教義的中心思想。因此說: 「見緣起即見法,見法即見佛。」如果, 我們能在一切處、一切事、一切物中見「 緣起」,那就等於我們見到了佛陀。 釋迦牟尼佛在恆河流域弘化四十五年, 在他涅槃後,佛教從印度傳播到斯里蘭卡、 緬 缅 甸、泰國一帶,稱為南傳佛教或上座部佛 教。從印度往北,經絲綢之路傳到中國,再 經由中國傳播到韓國、日本、越南等地,稱 為北傳佛教或大乘佛教。後來,又有一支越 過喜馬拉雅山傳到西藏,是為藏傳佛教。 南傳佛教傳承的是印度早期的佛教,北 傳佛教接受的是印度初期大乘(般若)及後期 大乘(真常)的思想,印度的佛教是在不斷的 演變中發展和傳播的。佛教在中國,與中國 豐富厚實的文化互相影響、融合,形成多彩 多姿的中國佛教。近代許多中國佛教導師們 大力提倡人生佛教、人間佛教,強調佛教生 活化、入世化,這些都是因為悲天憫人的胸 懷,為了幫助眾生離苦得樂。然而,我們在 實踐當中,要記住佛法的聖潔性、出世性, 才不会讓佛教走向神化、俗化、腐化。 早期佛教比較簡單、樸素,中後期佛教 則融合了各種思想。南傳佛教保守,強調

【第194期‧佛光法苑‧18】


戒、定、慧、止觀的修習,希望能解脫脱 生 死,證悟涅槃;北傳佛教圓融,注重利樂 眾生,修行則依不同宗派而有所不同,如 禪宗參禪,希望明心見性,淨土宗念佛,希 望往生西方,密宗持咒,希望即身成佛,許 許多多大乘佛教徒發願世世常行菩薩道。印 順導師說:「立足於根本佛教之純樸,闡揚 中期佛教之行解,抉擇後期佛教之確當者, 適足以復興佛教,暢佛之本懷也。」如果能 加強佛教各系統間彼此的瞭解,綜合各宗派 佛教的所長,那就一定更能增進佛法對全人 類的價值。 不瞭解佛教、甚至誤解佛教的人,覺得 佛教是消極的、悲觀的,因為它老是說苦。 其實佛教既不是悲觀的,也不是樂觀的,而 是實觀的。它教我们們不要追悔過去,不要冥 索未來,要正知正念地、如理作意地活在現 在當下。不摻雜自我的成分,以開放的心去 欣賞、接受周遭的一切。 佛教說苦,但是也並沒有否定人生有快 樂,如果人生只有苦而沒有樂,人就不會有 渴望、有追求了。正因為人生有快樂,人才 會貪求快樂,才会 有 執取,而後造業。生、 老、死、愁、悲、憂、惱等痛苦隨之而來, 讓我們的身心不能自在、解脫。

動戰爭的,只有佛教。因為寬容與了解的精 神是佛教文化與佛教文明最珍視的理想之 一,任何形式的暴力,不論以什麼為藉口, 都是與佛的教誡相違背的。在印度當時嚴苛 的種姓制度下,佛陀主張眾生平等。他對弟 子們有教無類,但却 因 材施教。他准許弟子 們自由思想,他鼓勵他們以智慧得正見,而 不要由盲信生信仰。他曾經說過這樣一段重 要的教導,記載在《羯腊摩經》中:「不要 只是聽到就相信,不要因為是眾人所說或流 傳之語就相信,不要因為是經典上的記載就 相信,不要因為老師或長者的權威就相信, 不要因為是世代相傳的傳統就相信。唯有經 過自己仔細觀察與分析,發現它確實合乎道 理,那時方可採信,並信受奉行。」 有一首美國童謠,如此吟唱:「划呀! 划呀!快樂地,快樂地,快樂地划著你的船 隻,順流而下。人生不過是一場如幻如化的 夢境。」在學佛的浩瀚海洋上,有時是風平 浪靜,有時是驚濤駭浪;不管坐著的是一 葉小舟,或是乘坐著一艘大船,都要以正 知正念為風帆,以如理作意為舵槳,無懼 地、快樂地向著佛法的明燈駛航。終有一 天,我們可以到達海洋清淨的、自在的, 快樂的彼方。

導致苦的原因歸根於煩惱,只要是人, 就一定会有煩惱,因為我們有貪、瞋、癡。有 些煩惱已經表現在行為上;有些煩惱只浮現 於心裡,還沒有表露出來,尚未付諸行動; 有些煩惱更是以潛伏性的狀態,深藏在意識 中。修行佛教中的戒和定,能够夠降服煩惱, 但是唯有透過智慧的培育,才能把煩惱連根 拔除。 佛陀已經完全斷除了煩惱,他圓滿的慈 悲和智慧是我們可以依靠和學習的榜樣。在 世界的歷史上,唯一沒有因為宗教信仰而發

【第194期‧佛光法苑‧19】


我 所 認 識 的 佛 教

我所認識的佛教

恆律

由於母親是虔誠的佛教徒,因此每逢週 日,我家同修和我常帶母親上玉佛寺聽淨師 父和宏師父講經,我也因此對佛教有了正確 的認識。佛教是老少咸宜、普及三根,上自 帝王、知識分子,下至販夫走卒、普及於一 切眾生的宗教。佛教是一個大慈大悲,主張 眾生平等、充滿著智慧,講因果,是一個義 理博大精深,能讓我們離苦得樂的宗教。 當我第一次參加玉佛寺的法會,念到三 皈依中的「自皈依法,當願眾生,深入經 藏,智慧如海。」時,這「智慧如海」四 個字震撼了我的心,深深地吸引著我,因 為智慧是我所嚮往、渴望、追求的。而經 藏中蘊藏著無窮的智慧。佛法三學「戒、 定、慧」,由戒而定、因定而慧。這個慧 是能把事情的來龍去脈看得清清楚楚明明 白白的智慧,這個慧是經由聞、思、修所 得到的智慧。《金剛經》曰:「不取於相, 如如不動。」是告訴我們不要迷失於這個花 花世界,沉迷在五欲六塵中,迷惑顛倒,造 業輪迴,而是要能內心一片清淨,不為外境 所轉。《金剛經》又說:「應無所住而生其 心」,佛法是活潑的,不是一池死水,「應 無所住」並不是叫我們什麼都不要做,而是 要在這個清淨的定中「而生其心」。假若清

淨而不生其心,便是死水,清淨心要在「生 心」中顯現。以這個真實的智慧去處理我們 每天所遇到的事情,這個智慧是我們學佛者 所追求的。《金剛經》又曰:「一切有為 法,如夢幻泡影。」告訴我們所有一切法皆 是因緣聚合而生起,當體即空,了不可得。 緣來則聚、緣盡則散,是種種條件聚合而生 起的現象,它是無自性,是緣起性空。因此 古德告訴我們「空」不是什麼都沒有,因為 一切是空,所以我們可以去除吾人心裡的執 著,而不是說外面這些事相是空的。性空相 有,空有無礙。從這些佛法裡讓我深深地體 會到「深入經藏、智慧如海。」,佛教是一 個智慧的宗教。 佛教是大慈大悲的宗教,地藏菩薩曰: 「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又說「我不入 地獄,誰入地獄。」觀世音菩薩在因地中 發願,凡有眾生受苦時,聞其苦聲,即以 相應之法緣解脫其苦惱,此即世間所謂的 「聞聲救苦」。《楞嚴經》曰:「十方如 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大勢至菩 薩念佛圓通章》十方世界,諸佛菩薩,憐 念眾生就像慈母愛子,出於天性,盼望眾 生念佛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離苦得樂, 但眾生卻妄想、執著迷惑顛倒、造業輪迴。

【第194期‧佛光法苑‧20】


《無量壽經》說:「又彼菩薩,乃至成佛, 不受惡趣。神通自在,常識宿命。除生他方 五濁惡世,示現同彼,如我國也。」菩薩為 度眾生,示現五濁惡世,做獅子吼但不受惡 趣的果報。這是告訴我們菩薩是已經解脫的 人,示現人間雖入生死,而不以生死為苦; 雖在生死,卻不受生死的束縛。佛菩薩大慈 大悲,為救度眾生,倒駕慈航,無所不在。 名報人葉明勳先生說,有一次他往訪德國, 見到萊茵河畔有一座老婦人的銅像,據導遊 說,這位老婦人在世時只是位平民,孑然一 身,貧病交迫,終年累月躺在萊茵河畔一間 破舊的茅屋裡,纏綿病榻。由於長年的經 驗,使她非常熟悉萊茵河的流水,何時結 冰、解凍,使她懂得氣象預測。某年冬末, 她發現尚未解凍的萊茵河,聚集不少年輕人 在河上溜冰。老婦人預知解凍在即,如不離 去便將大禍來臨,卻無力勸阻他們的活動, 無計可施,便放火燒自己的茅屋。河上的遊 人見狀,紛紛上岸前往救火,而轉瞬間,河 水轟然解凍,遊人們因救火倖免於難,這位 老婦人卻因行動不便,而喪生火場。這種人 溺己溺,捨己為人的胸懷就是佛菩薩大慈大 悲的精神。佛菩薩應化世間「隨眾生心,應 所知量」,世上更有無數善男子、善女子散 佈在各個角落。在你我周遭,他們默默地行 善、付出、奉獻不為人知,燃燒自己、照亮 別人,無時不在、無處不在,這就是佛菩薩 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精神。 佛教講因果的,「萬法皆空,因果不 爽。」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報,因 果報應乃千古顛撲不破的定律。世人不知 因果通三世,以致稍遇挫折便怨天尤人, 以為此生不做虧心事,何以仍然遭遇那麼 多的挫折與失敗,埋怨老天爺的不公平。 這些都是由於心思昏昧,無正知見,不知事 實真相,不知「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 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也許有人懷疑

因果報應的可靠性,諸如見到有些行善的好 人,卻遭受苦報,而有些做惡的壞人,反而 享樂,過著逍遙自在的生活,此乃不知好人 今受苦報,乃因他過去世所種的惡因,今已 緣熟需先受苦報;而今生雖行善,卻因善緣 未熟要待將來才受好果。所以壞人做惡反得 好報,亦是此理,所謂「善惡到頭終有報, 只爭來早與來遲。」 佛教雖強調因果,然而並非宿命論者。 相反的,佛教是奮發進取、樂觀、積極向 上。果報是多種因緣條件結合而形成的,雖 過去世所造的業力不失,然而因果並非一成 不變。前世造的業固然不能改變,然而靠著 吾人今生的努力、行善、與眾生結善緣,卻 可以改造我們的命運,創造光明的前程。過 去世種的因遇到緣就會結果,這就是一般所 說的果報。而果報還要依著緣才完成,緣是 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其一是行善,其二是 做惡。行善如布施,可改變貧賤短命變成富 貴長壽。做惡如慳貪,使富貴長壽變成貧賤 短命。是故人一生的命運是可以改變的,命 運是掌握在自己手中。 今日社會亂象環生,紛爭不休,舉世動 盪不安,世道衰微,災難頻繁,物欲橫流, 人們無止境的追求物質,環境污染嚴重。人 類正在毀滅這個地球,這一切都是人為的, 是從人們的妄想、分別、執著、貪、瞋、癡 裡所流露出來的。人心染污,環境就染污, 若想恢復環境清淨,當求人心清淨。佛法正 是對症的救世良藥,佛的言教、身教都是為 了淨化人心及社會,教導人們如何能生活得 清淨、簡樸、平安。我們要真信、實修,將 佛法落實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要弘揚佛 法,使眾生不再心住五欲六塵的聲色追逐 中,使我們的社會日趨和諧安寧。

【第194期‧佛光法苑‧21】


我 所 認 識 的 佛 教

重自助的佛教

和亞

自孩提時起,我就開始接觸佛教,而外 婆是我的第一位啟蒙師。她不曾受過教育, 記性卻很好,不僅能逐字讀誦經典,也常把 在寺廟裡聽聞的法義,編成故事轉述給孫子 們聽。她說的故事大都與善惡因果、六道輪 迴有關,因此被她稱之為「善事」。這些「 善事」的內容十分吸引我,也在無形中蘊釀 成我最基礎的善惡觀念。當時,若被問道: 「佛教是什麼?」我定會說:「佛教是叫人 行『善事』,不可行惡事。」年歲稍長一 些,看到長輩們在寺廟中或家中佛堂拜拜 時,總是虔誠地唸唸有詞,說是為了祈福 消災,又說要「心誠則靈」 。那時充滿童 話般心境的我,認為佛教是什麼?它是,只 要有「信心」,就能為人排憂解難的一種信 仰。這些對佛教不成熟的看法,只能說是如 瞎子摸象般地片面之詞,並不代表佛教的真 實面貌。

虛擲時光,甚至在大學時代竟對其他宗教產 生興趣。所幸學佛的因緣不曾斷絕,母親這 位善知識對我的影響力也未曾遠離。「把握 因緣」是母親教我的一門功課,當我還在佛 門前徘徊,她便要我把握星雲法師到桃園弘 法的難得機會,皈依三寶。雖說此次皈依有 點糊裏糊塗,卻成為我日後學佛的真正因 緣。因為我開始想探索佛教的真實內容, 會思惟信仰對生命的重要性,以及佛法是 否能真正解決人生所面臨的各種問題。

雖然生長在一個佛教家庭裡,我卻遲遲 沒有體會到佛教對生命的重要性,不僅蹉跎

究竟歸依處

何其有幸來到休士頓,又能接觸到正信 的佛教道場,的確是我學佛的最好因緣。再 一次的皈依已不再糊塗,對佛教的認識也日 益深刻,在親身體驗到學佛的真實利益後, 深信佛、法、僧三寶的確是最真實、究竟的 歸依處。以下試著將自己所認識的佛教略加 說明,還望不吝指正。

每一個眾生在了脫生死以前,總是在無

【第194期‧佛光法苑‧22】


邊際的生死大海中載沉載浮,也就是在六道 中流轉不已。而在一世一世的推移過程中總 是苦多樂少、樂盡苦來、不得自在,因此尋 求解脫的心情會自然又迫切地產生。在《成 佛之道》中,印老指出:「鬼神好兇殺,欲 天耽諸欲,獨梵依慢住,亦非歸依處。」由 此可知鬼神、欲界諸天、梵天都不是理想的 歸依處,只有同時具備,常住真理、清淨無 染、萬德具足等特質的佛法僧三寶,才堪稱 人生究竟的歸依處。三寶的難能可貴在《大 智度論》中說得很清楚:「人中寶者,是 佛;九十六種道法中寶者,是法者;一切 眾中寶者,是僧。」皈依三寶是成就信願 的增上緣,之後一切還得靠自己去修習, 所以皈依的深義是歸向自己,深信自己有 成佛的可能性,並激發自己的身心以達到 「出生死苦、得解脫樂」。 行中道 佛陀的教導是要我們實踐不偏不倚、不 鬆不緊的中道行。他曾對起了退心的二十億 耳說:「云何?善調琴弦,不緩、不急,然 後發妙和雅音不?」二十億耳答言:「如 是,世尊!」佛陀的用意,是針對出家前 熟悉彈琴的二十億耳,因材施教,告訴他 學佛精進要如調琴弦,不緩也不急。過緩則 令人懈怠,過急則徒增掉舉、煩惱,要做到 不緩、不急才符合中道。中道的「中」,並 不是指中間,而是「正確」、「適當」的意 思,佛陀對修行一向反對過分的苦行,也不

贊成放縱感官的享樂主義。修禁欲的苦行, 有時只會帶來無謂的折磨和痛苦,反而與解 脫無關;而耽於感官享受的樂行,是對人生 不負責的放縱表現。實踐中道能使我們在生 活、修行和解決問題各方面都能做到恰到好 處,不致誤入歧途。 自力非他力 佛教的修學,有他力論和自力論。他力 是指有佛菩薩的力量助成,自力則靠自己的 努力致果。佛教的真義,是著重在後者,前 者只是一種方便。佛在《阿含經》中開示弟 子的修習方法是「自依止,法依止,莫異依 止。」翻譯成白話就是:「你們要好好修 行,要靠自力,靠法力,毋須依賴他力; 自己若不努力地止惡修善,只依賴他人或 神力,也是沒用的。」佛陀的開示強調完全 的自助,這是佛教有別於其他宗教之處。簡 單地說,強調自助,是要學佛者別想依賴命 運和運氣,也不應該迷信於天神和上帝的萬 能。《楞嚴經》中阿難說:「自我從佛發心 出家,恃佛威神,常自思惟,無勞我修,將 謂如來惠我三昧,不知身心本不相代。」這 說明了,學佛修行還得依正法、靠自己去修 習,切莫妄想靠別的力量成就解脫。 正觀因果 緣起性空 緣起是佛在菩提樹下覺證的真理,但其 十二支緣起的內容對一般凡夫、天、魔、甚 至梵天而言都是甚深難懂的。因此佛陀為阿

【第194期‧佛光法苑‧23】


我 所 認 識 的 佛 教

難說:「緣起義甚深,此有故彼有,此生故 彼生;無常空無我,惟世俗假有。」這十二 支緣起彼此間的因果相生,即無明、行、 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 生、老死,這是三世兩重的因果關係,也 是緣起的事實。而「此有故彼有,此生故 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代表 緣起的定律,因為所有事物和一切眾生的 生滅無非是依循這個法則而存在。再更深 一層地觀察緣起,就能認清所有存在的一 切,都是展轉相關,相依相待,互為因果。 因此也就沒有所謂自有的(主宰性)、永有的 (不變性)「實我」的存在。佛陀教導我們一 切都是緣起性空的,會隨著因緣的聚散而生 滅,這個教義是一個不爭的自然法則,也符 合科學原則。 諸惡莫作 眾善奉行 自淨其意 七佛通戒偈:「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自淨其意,是諸佛教。」這是過去七佛對佛 弟子的共通教誡,也可以說是佛法修行的總 綱。意思是說,透過持戒,廣修善法,淨化 心念,最終達到身、口、意三業的清淨。其 中「自淨其意」是佛法修行的核心,但要 達到心念的清淨並不是一蹴可成,所以佛 陀為我們開演了次第法門,首先便是「諸 惡莫作」,嚴守戒律,從身口二業來規範 自己,比如持守「五戒」:不殺生、不偷 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身業清淨, 心中的惡念慢慢減少,善念就容易增長,如

此便能廣行利益眾生之事,如護生以長養慈 悲;不妄取財物,進而廉潔好施。如此「諸 惡莫作」,「眾善奉行」,使我們的修行得 以提升。 然而在「諸惡莫作,諸善奉行」的實踐 中,不能只做到外相的改變,內心的貪、 瞋、癡更需要調伏。此時必須在「自我觀 照」及「反省檢討」處下工夫,去除貪、 瞋、癡、慢、疑等煩惱,這也正是「自淨 其意」最重要的內涵。其實佛法的百千法 門,無非不為「自淨其意」而施設。這些 法門都是要我們學習放下對「自我」和「 我所有」的執著,放下執著如同放下千斤 重擔,內心自然能趨向於安定和淨化。所 以「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雖 是各別的,其實是相通的,意業清淨了, 身口二業也隨之清淨了。 但念無常 慎莫放逸 釋迦牟尼佛過去生為雪山童子,在雪 山打坐時,聽到羅剎鬼在空中說:「諸行 無常,是生滅法。」雪山童子一聽到,覺 得:「這是人生的真理!」佛法說「諸行 無常」是為了否定不正確的「常見」。一 切有為法都是因緣所生,因緣是變化無常 的,由因緣所生成的法自然也不會是常住 的。所以經上說:「積聚皆銷散,崇高必 墮落,合會終當離,有生無不死。」這和 有為相的生、住、異、滅都是對無常最貼

【第194期‧佛光法苑‧24】


切的註解。一般凡夫的無常觀是較粗淺的, 總是在看到一件器物損壞後,或看到一期生 命的結束時,才能體會到無常。孰不知唯有 親身領悟到萬事萬物,一切有情都是在念念 生滅、剎那不住的變化之中,才算真正明瞭 諸行無常的真義。有人誤解佛教的念死、念 無常有著消極的意味,其實,「念無常」是 為了策發學佛者,要時時精進地集聚善法功 德,以積極奮發的精神依教奉行,以便朝解 脫至善之地前進。學佛者都該念念無常,應 自精勤,不可放逸。 苦和苦的止息 佛陀說:「比丘們!現在和從前一樣, 我只有教導苦和苦的止息。」這段開示明 確指出一條學佛的修行道路,那就是所有 和滅苦沒有直接相關的問題都是戲論。而 佛法的根本解脫之道就是在「知苦」與「 滅苦」。 四念處的修學 四念處的修學是首先觀察自己「身」的 生滅變化(身、受);進而觀察自「心」和各 種現象的變化過程(心、法)。南傳佛教多將 四念處理解為趨向涅槃解脫(滅苦)的唯一道 路,漢譯為「一乘道」,是為了不想具有排 他性,和不矮化其他修行法門。其實任何一 種修行方法,最終都必須回歸到如實徹見身 心的變化,這與四念處的觀察對象是一致 的。因此經上才會說:「它是一條單一非

分岔之路,單獨行走沒有同伴之路,世尊 發現的路,只走向涅槃之路。」 發菩提心 佛陀教導我們要「知苦」與「滅苦」, 這種教法難道只是為了自我解脫(自了漢), 不行利他菩薩行的修行方式嗎?當我們了解 並能如實行持佛陀這個最直接有效的教導方 法時,我們的修行才有力量,那時自然會樂 於分享法的滋味。因為一位對法有勝解的修 行者,絕對不會吝嗇地將佛法隱藏起來,只 要他有適當的因緣,定會大公無私地行利他 之行。 菩提心的「菩提」二字,是古印度的梵语 文,漢譯為「覺」,即是成佛的意思,菩提 心即是成佛的心。發菩提心,也就是「上求 佛道、下化眾生」之心。除了上求下化的遠 大信願(目標),加上對眾生一視同仁的大悲 心(動力),和了悟緣起性空的空性慧(善巧方 便),便是修學菩薩的三心。發菩提心就是 行菩薩道的起點,如能廣行自利利他的四 攝、六度將更能貼近佛陀說法之本懷。 結語 佛教對我而言已不只是單純可作為依 歸的信仰,佛法已在無形中影響著我,成 為我生活的方式和信念。在此祝願十方大 眾都能在佛法中得到力量,也能在修行上 日益增長。

【第194期‧佛光法苑‧25】


真誠用心化敵意 ─寫給美國死囚的信件

開照比丘 致 Mr. Marcus Chandler 兩個月前到獄中探望你之後,曾寄了 張明信片給你,相信應該收到吧!如今即 將離開美國,再寫上一封信,願此份的關 懷能送到你那兒。也曾對你說過,下次再 來美國會探望你。現今已安排好,若無意 外事故發生的話,那麽 , 2010年12月9日及 2011年1月7日,咱們會在同樣的地點與時 間會見。 這次的相識,可說是我來美國額外的收 獲。也深深地感受到時間的長短,其實不易 判定與人相處的熟悉或陌生,關鍵就在「真 誠與信賴」。非常感恩你能對我如此的尊敬 與信任我。 從這點角度來看,印證了佛陀曾說過: 「值得別人尊敬不是因為身份地位,乃是你 良好的道德與行為。」 而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有太多時間變 得那麼不真實、那麼的虛假,那是因為心 中常懷有敵意,或者只看別人的過去,或 者著重他的身份地位,忘了凡人的心,是 有血淚的。更忘了自己的心不應該以「有 色」的眼光來看人。 兩次會見,感受到彼此是「真誠與用 心」無敵意,所以我們談得很開心。 你的直接,我的坦白,沒有因為我的英

文不好,而換來你的嘲笑,相反地不斷給我 鼓勵。 在此,想與你分享一些心得,或許可以 為你解決目前心中的「忿恨」。 若能經常懷著如此的心念:與人相處「 無所求」,不懷敵意。日後一旦無常變遷即 不會有太多的怨恨了。 當心中存有「怨恨」時,真正的問題不 是別人,而是心中「有所求」與人相處。讓 我們回想過往的處事待人心態,一旦見聞覺 知,當他人有所變,事有所改,或社會轉 變,即會立刻挑起心中那股忿怒。 易生氣的根源有二:一是執常不變,認 為別人還是如此,不會改變。這是很錯誤 的見解,我們執著過去,放不下過去,全 是自己的概念所想像出來,因此恐嚇了自 己也害了他人。二即是心中總會流露出「 自以為是」的想法,以為別人在害他,扮 演著自己是受害者。因此當想到對方,面 對別人時,心裡自然流露出抗拒感並有敵 意,結果先苦了自己而後再傷他人情感, 很不值得啊。 既然如此,該如何維繫人與人之間的情 感,相見無壓力呢?即是對他人無所求,只 盡自己的義務與責任。一旦對任何人事物有 所求即存有「敵意」,相當明顯的是自己埋

【第194期‧佛光法苑‧26】


下了苦惱的種子,何時要收成,則唯有自己 心中最清楚明白了。 這種對人敵意的心態是可以改變的,正 如你所要,如何能去除心中的「暴力」一樣 是有方法的。佛門的方法即是先知道問題所 在,然後通過心智的培訓,即是禪修。曾教 與你的禪修方法,即是佛隨念。下次再會 見,會教你如何修「慈心觀」這方法。 為何先學佛隨念這方法呢?主要是先 讓你能建立信心,你曾說對自己沒信心, 對他人沒信心,那就先從對自己,對我, 對佛陀,一起來建立信心吧。 兩次會見,得知你很努力的學習。在此 與你分享禪修時的過程:

將注意力放在念佛上可以培養對當下的 覺知。而儘可能地時時刻刻維持這種覺知, 這就是「正定 」。 在日常生活的一舉一動中,也是如此。 繼續將注意力完全放在佛隨念上,心變得更 專注時,如此不斷磨鍊自心,培養專注力, 讓心成為一個利器,那麼火爆的心自能控 制、心能作主。 想獲得此受益,切記有三大條件,缺 一不可。即是對自己要有信心、對老師要 有信心、對這方法更要有信心。信心是基 本要素。 願平安快樂!

有緣千里來相識 悲懷 俗話說:有緣千里來相識,無緣對面不 相逢。在這個芸芸眾生之間,能互相認識, 能有互動往來,除了說彼此有緣外,還真找 不到其他的說法;而這個「彼此有緣」也 不是無中生有卻又無法追根究底。 緣淺緣 深:緣淺的有些是緣慳一面,有些是一面 之緣;緣深者有的是「一日不見,如隔三 秋」,這個見與不見,常左右著我們的喜 怒哀樂,主宰著我們情緒的起伏。從狹義 而言,夫妻眷屬、親朋好友,都是從緣而 聚,因此有「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 共枕眠」的諺語。從廣義來說,我們生活 中的種種需要和方便,那一項不是人類共

同努力的成果呢?因此,我們不但要努力 與人結緣,而且要廣結善緣。 「廣結善緣」是佛教信眾奉行的菩提 資糧。中國有一位禪師15歲就出家,利用 20年深入經藏,研究三藏十二部經典,到 了35歲時出來講經說法,但是沒有幾個信 徒願意來聽,他覺得很奇怪。後來遇到一位 老和尚,問他身上還有沒有錢,禪師說,只 剩下身上的袈裟,老和尚建議他拿去賣掉買 一些米來利益眾生,並要他發願「以此水、 米布施眾生,願你們將來都成為我的弟子, 直至成佛…」。後來這個老和尚要禪師留在 山上做些布施的工作,經過了20年,也就是

【第194期‧佛光法苑‧27】


55歲的時候,才下山講經說法,這時就法緣 殊勝。由此可知「廣結善緣」不但能福慧雙 修,也可累積我們成佛的資糧。 結緣不易,結善緣難,廣結善緣更是難 上加難。清朝大文學家納蘭性德《木蘭花 令》:「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 扇?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在結婚典禮中,人們常祝賀一對新人:「緣 定三生」、「佳偶天成」。緣定三生是必 然,然而是否一定成為佳偶呢?那可未必。 新婚階段,兩情相悅,總覺得從今往後,幸 福快樂過一生。在幾經風霜之後,如果還能 夠在一起唱著:「親愛我已漸年老,白髮如 霜銀光耀;可嘆人生如朝露,青春少壯幾時 好‥‥‥」,那便是結了我們一生中最大的 善緣了。親如夫妻,要把這一世的情緣善了 都不容易,更遑論一般人了。 要廣結善緣,就要有圓融的人際關係, 要從自身做起,放下身段,歡喜見人,人見 歡喜。一個微笑、一聲「嗨!」,會讓人產 生親切感而樂於與你接近。要改變觀念而不 對任何人存有偏見,尊重別人的生命特點, 放開心胸去包容別人。大海因能納百川,所 以能成其大;人因為能夠接受不同特質的事 物,因此能廣結善緣。為人處事能思及「 路當窄處,須讓一步與人行; 滋味濃時, 須留三分與人食。」「千里修書只為牆, 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 年秦始皇。」,要以誠懇心、同理心、寬恕 心、感恩心來對待別人,別人也許無法感同 身受地來對待你,但必定也不會對你產生反 感,畢竟是「伸手不打笑臉人」啊! 佛陀教導我們要以慈悲喜捨的胸懷,行 布施、持戒、忍辱之行來廣結善緣。布施是 廣結善緣的最好方法,無論是財施、法施、 無畏施,對於施者與受者雙方,都是一種結

緣。持戒與忍辱則是一個更高層次的廣結善 緣:守戒則不侵犯他人生命財產的安全,在 言行舉止方面讓人放心與你交往而不會受傷 害。一個能安忍之人是大無畏的人,他能以 安忍的修行和讓他受辱的人結緣,化干戈為 玉帛。廣結善緣還要以智慧作為引導,沒有 智慧的引導,會令人看不清楚事情的真相, 積非成是,造成自己和他人的煩惱。 我們除了要廣結善緣外,還應該要努力 轉惡緣為善緣,更要積極的把握因緣、創造 因緣。話說有一位和尚在返寺途中,突然雷 聲隆隆,天下起了大雨。雨勢滂沱,看樣子 短時間內不會停止,「怎麼辦呢?」和尚著 急四望,所幸不遠處有一座莊園,提起腳步 去求宿一宵,避避風雨。莊園很大,但是莊 主向來不接待僧人,和尚無奈,問明了主人 名號,然後冒著大雨,全身濕透奔回了寺 廟。三年後,莊園老爺與小妾到廟裡燒香 祈福,發現曾被自己拒絕接待的和尚,竟然 為自己祈福,心中慚愧不安。後來,他便成 了寺廟虔誠供養的功德主,香火終年不絕。 這是一個改造「惡緣」的故事。胸襟寬大肚 量能容的人,明瞭「大恩與大怨,人我原無 兩」的道理,環境與他人施與自己的一切恩 怨,都能激勵啟發自己,恩與怨都是成就道 業的助緣。 德州佛教會自創立至今,經歷三十多個 寒暑,在淨公長老和宏意和尚的帶領下,不 斷地廣結善緣,努力地隨順因緣,創造因 緣。美洲菩提中心在兩位師父的慈悲領導 下,雖處在十分保守的鄉郡區,卻能與鄰居 社區、各級學校相處融洽,往來無間。此緣 結來不易,也應珍惜。我有幸得入佛教會的 山門,薰陶於師父們的殷殷教導下,願生生 世世與師父們和同門師兄姊們,共同來廣結 善緣,更進一步再把握因緣,再創善緣!

【第194期‧佛光法苑‧28】


生命深處的

楊祖愛

編者按: 本文曾刊載于《人間福報》2012-6-20

走出基加利機場,盧安達的空氣很平 和,一九九四年種族滅絕大屠殺的血腥味 已經褪去。

界觀,第一步要會多種語言,因此他除了 母語西班牙語以外,在這兒學會了法語、 英語和德語。

孟瑞簡單的行囊裡,有一台筆記型電 腦、幾本書、隨身用物,就是這些了。孟 瑞過著簡樸的生活已經許多年了,作為一 名上帝的僕人,深入大眾生活的僕人,他 不需要擁有物質,他在精神上助人的滿足 已經很富有了。

冥冥中,他將來走的路,在這兒奠下了 基礎。

孟瑞是中美洲瓜地馬拉人,出生於美 滿家庭,父母都受過高等教育,他是五個 孩子中最小的,在父母和四個姊姊的呵護 下成長。 愛心灌溉下的幼苗,長大以後必定是一 棵強壯替人遮陽避雨的大樹。 孟瑞在瓜地馬拉上的是歐洲奧地利人 辦的中學,因為父母要培養他有寬闊的世

從瓜地馬拉大學農學院以優異成績畢業 後,他到了歐洲,學會的多種語言用上了, 機緣湊巧下,他接觸了基督教,進了神學 院,成了一名傳教士。他很快地發現,有 的人積極傳福音,指引別人向善,因此自己 積了功德,傳教,是為了在自己的功德簿上 積分。孟瑞不喜歡這樣,他感謝自己有機會 受教育,他要回饋社會,他不要自己的功德 簿,他要給別人的功德簿上加分。因此,孟 瑞和其他的傳教士不一樣,他不傳教,他傳 改善生活的觀念,他遊走於歐洲各國之間, 教人有機農作耕種。 他所屬的德國教會在一九八三年辦了

【第194期‧佛光法苑‧29】


個半小時。 盧安達離赤道不遠,想像中應該是很 熱的,但是這裡位於東非大裂谷突起的山 丘上,全國起伏綿延的丘陵,有千丘之國 的稱譽。起伏的山丘高度在一千五百至兩 千五百公尺之間,西部最高峰甚至達到四 千五百零七公尺之高,因為地勢高,因此 氣溫常年保持在宜人的攝氏十二至二十七 度之間,老天爺其實對這片土地並不薄, 只是人為的仇恨汙染了美好的大地。 希望兒童村鄰近的山丘上,是世界有名 的非洲山地大猩猩的家鄉,霧濛濛的空氣, 滋潤著山上蔥蔥的綠樹,電影《霧鎖危情》 就是在這兒拍了大猩猩的故事。

一個非營利的慈善機構,叫做「國際希望 兒童協助組織」,在落後地區開辦孤兒院 和學校。 非洲盧安達,國內胡圖族和圖西族由歷 年累積的種族仇恨,在一九九四年爆發而 釀成慘絕人寰的大屠殺,三個月內,兩族 人互相殘殺,死亡近百萬,舉世震驚!大 屠殺的結果,產生了無辜的孤兒,「國際 希望兒童組織」於是在一九九四年底,於 盧安達成立了一所孤兒院,取名為「希望 兒童村」(L'Esperance Children's Village Kigarama)。 孟瑞被派到這兒來當院長,那時是二 ○○五年,孟瑞剛滿四十五歲。 希望兒童村,坐落在盧安達西邊,維 龍加山脈與剛果接界的基伏湖邊山丘上。 從機場到這兒,要在崎嶇的山路上顛簸四

初生的小猩猩,背在媽媽背上,抱緊 了,媽媽帶你去林子裡走走,走累了,坐 下來歇會兒,寶寶肚子餓了吧,抱到懷裡 餵奶,寶寶乖…… 孤兒院裡的孩子,沒有跟媽媽散過步, 沒有享受過媽媽懷裡的溫暖,媽媽,妳在哪 裡? 孟瑞,要給孩子彌補失去的母愛,給孩 子溫暖,給孩子點燃希望,發掘生命深處永 遠不會失去的尊嚴。 德國總部給兒童村撥來的經費,只夠支 付五分之一的開銷,各地來的善款不定時, 也不多,一張張小嘴巴嗷嗷待哺,他們在人 類最基本的衣食之間掙扎,一定要想辦法自 力更生,不能依靠別人! 孟瑞看上了這片肥沃的土地和宜人的天 氣,以他對農耕的專長,領著孩子種菜種果 樹。他也堅持孩子受教育,從政府爭取到了 給孩子免費上完高中的福利,但是政府無法 提供生活費,於是孩子們上學前後,幫著照

【第194期‧佛光法苑‧30】


顧果菜生長,他們在九公頃的地上種了好 多果菜,看看這份垂涎欲滴的有機菜單: 番茄、胡蘿蔔、包心菜、茄子、鳳梨、木 瓜、芒果和酪梨。吃不完的果菜拿去市場 上賣,賣得的錢換回柴米油鹽。 種菜種樹要水,兒童村裡一滴水源都沒 有,孩子們每天早晚提著桶子,步行四公里 到山坡下取水。 有一個國際慈善組織,叫做「工程無國 界」,是由一群工程師發起的,他們以專業 技術,替貧窮的人解決工程方面的問題。美 國太空總署在德州的工程師們,聯合了科羅 拉多大學工學院的師生們,來到了兒童村, 替他們設計了一套灌溉系統,由山下把河水 引上來,還造了蒐集雨水的蓄水池,又給他 們裝了淨水設備,由水龍頭流出來的水可以 直接喝,這可是新鮮事,孩子們從來沒有看 過水龍頭,這玩意兒可真妙。

需要向人伸手募款,他們能夠完全地靠自己 的雙手和大腦維生,有尊嚴的做人。 老天爺帶走了他們的父母,卻給了他 們孟瑞,教他們不要光等著魚吃,教他們 自己結網補魚,教他們認識生命深處的尊 嚴,愈經挫折愈堅強,像寒天的梅花,經 得起考驗,愈冷愈香。 天黑了,這兒沒有電燈,孩子捫圍著火 堆唱歌跳舞,他們自己編的,他們用天生的 韻律感和好嗓子,把希望編入歌裡,把力量 織入舞裡,在自己編的歌舞裡入眠。 夢中,有歌有舞,有歡笑,有生命深處 散發出來的馨香。 有夢就有希望,明天,太陽會出來,天 空沒有止境,汗水之下,美夢一定成真。

工程師們發現,廚房裡沒有抽風設備, 燒飯時間全屋子煙燻瀰漫,於是為他們設計 了無煙爐灶,不僅乾淨,還省下了百分之八 十的木柴。 兒童村的果園裡長出來的水果又甜又 香,工程師給他們出了主意,水果盛產時, 把果子烘乾,做成果乾果脯,賣到歐美去。 可是這兒沒有電,不要緊,太空中心的工程 師們正在給他們設計太陽能發電的乾燥機, 將來用陽光發電,就可以開工了。 孟瑞還有更長遠的計畫,現在正在籌 款,打算在基伏湖邊造一座生態旅館,背山 面水,遊客欣賞湖光山色,在湖中泛舟,在 湖邊散步,旅館收入用作教育及保健基金, 給孩子上大學,給有殘缺的棄嬰看病。 一步一步的,孟瑞把兒童村引導走向自 力自足,孤兒不是乞兒,有一天,他們不再

【第194期‧佛光法苑‧31】


幸福的味道 卓以定

隨著E時代的來臨,大家經過網路聯 絡,我們這一批早期從台灣來美國留學的 都有了機會,可以重新再次和過去的朋友 重逢。可以開同學會。包括大學同學會, 中學同學會,甚至小學同學會。尤其是小 學同學會,開得更是起勁,年年開,大家 在北美見面,也可在台灣見面。大家在一 起,共享過去的美好趣事和童年。 幾乎每一個小學同學或是我少年的朋 友,一見到我都會問起我的爸媽。他們記 得我的爸爸,在小學同樂會表演吉他,和他 們說笑話表演,家中的聖誕同樂會。也記得 我雍容華貴的媽媽來參加學校母姐會。有位 小學女同學,從二十多歲經過婚姻家暴就成 為家中常客,都以我的爸媽為乾爸媽。…大 家都會說起,我有一對這麼愛我和同學的父 母。 父親在2008年二月十四日往生,總共 生病了三天(是感冒住院),他是1916年五 月生的,在台六十年,這是第一次也是最 後一次生病住院,可謂真正的善終。母親 是1918年五月生的,在2013年九月七日回 天國,一生沒有住過一天醫院,而且一生 都健康,幾乎沒有生過病。在過了九十歲 之後,才不良於行,在睡夢中過世,屬於 自然衰退死亡,更是壽終正寢。 雖然他們兩位都享高壽,都完全沒有受 到任何身體上的痛苦,但是他們的去世,依 然給了我無盡的懷念和哀思。回想父母在台 都是公教人員,一生清寒,除了一家有時週

末去看場電影,話劇,或是音樂會。我們真 得很少有機會出去吃館子。在我小學時,整 個台灣還是很簡樸的。 記得有年小學暑假,我和爸媽,搭公 車去逛街,走過一家冰店,外面貼了一張 大紙,寫著新出的產品─紫雪糕。在那個 時代,我們只看過深咖啡色的巧克力冰淇 淋,白色的是牛奶或香草,或是粉紅色的草 莓,從沒有聽過或看過紫色的冰製品。幼小 的我好奇又口饞的停下腳步,小小的身軀不 禁完全靠在冰店,想看個究竟。疼愛我的父 親就問店員,那個紫雪糕是什麼做的?多少 錢?迄今,我依然記得是超過台幣十多元, 當時可以吃一大碗麵了。 我一聽價錢,就很知趣地主動離開,母 親也很讚美我的成熟懂事。又過了幾天,暑 假接近結束,父親下班,他自己主動地問 我,還想逛街嗎?望著台北的烈日,身上長 滿了痱子的我,很高興的說當然好啊。於是 父親牽著我的小手,走著,走著,不知不覺 又走到了那家冰店。 父親主動地去和那家店員,問起那個 特製的紫雪糕,那個店員說是純手工的芋 頭煮熟做的。我興奮地看著父親拿著口袋 中的錢,給我買了一個。我拿到手上,很 客氣地請父親先嚐,父親摸著我的頭說, 這是爸爸送乖女兒的暑假禮物。 於是,我就一口氣把它吃完了。父親看 著我吃,也傳染了我的喜悅,問我是不是芋

【第194期‧佛光法苑‧32】


頭的味道?我說是,真的好吃,很好吃,可 是不像冰棒,很像冰淇淋。父女兩人頂著烈 陽,牽著手,一邊談著紫雪糕的味道……那 個場景,已經過了五十年,還是十分、十分 地清晰和溫暖…… 父母都喜歡音樂,母親一直以彈鋼琴自 娛。父親更是在中年迷上學習吉他,尤善長 夏威夷的「Aloha珍重再見」,常在學生面 前表演。於是在父母七十歲左右,我特地 在他們從美回台時,帶著他們同去了一次夏 威夷,真正地去體會夏威夷的海灘、音樂和 食物。沒有想到在第一天就去了Polynesian Cultural Center ,我們三人嚐了第一口,當 地人的Poi時,都同時笑了出來。 Poi是用當地的芋頭煮熟,攪碎,加水成 紫色糊狀。可以加糖,和香蕉成甜品。也可 加醬油或不加作料是當地的澱粉主食。顏色 和味道都像童年吃的紫雪糕。 於是我和父母又再談起,某一個夏天, 父女兩人吃了一個有生以來,最貴的紫雪 糕。父母女三人都同意真是太昂貴了。和 Poi味道有點像,也和後來在植物園附近吃 到的芋頭冰淇淋,但是人家便宜多了。可 是那個夏天,那個紫雪糕是一位父親給予 兒女的愛,連自己都不捨得的東西卻急於 讓兒女享有,那是多麼美好的記憶,美好 的幸福味道。 一直到父親八十多歲時,我還會和父親 提起。他都會很高興說,女兒體會父愛,其 實是父親知道女兒的快樂才是最最快樂的 事。我的爸媽一生沒有多餘的錢,但是他們 都是知足常樂的人,內心充滿善念。如果遇 到清寒學生,父親都會義不反顧地照顧,不 只請吃紫雪糕的例子一再重覆,母親也會在 後面支持父親。父親更是一位充滿大愛的長 者,他一生對學生的愛,對藝術和音樂的執 著,即使對環境的愛都令我感佩不已。

記得他在中年時,很喜歡在各個屋子中 各放一個手電筒。原來附近鄰居養了很多 貓。半夜屋頂,兩隻貓打架,他就拿起自 備手電筒,立刻衝到室外去看兩隻貓打架 了。事後又可以在學校同樂會用口技表演兩 隻貓的叫罵。他也喜歡搜集知了的殼,說經 過十七年才脫殼,因緣難得。記得我兩個女 兒小時,他曾在暑假,帶著兩個我上小學的 女兒,走遍我家附近去找知了的殼。 我的父母都是極為平凡的人,也不是什 麼成功的人士。到今天,我才真正體驗到父 母給我的,不是名,也不是利,是他們守本 份的不凡處。不管人生的波濤洶湧,他們都 能生活得神采飛揚,生趣盎然,生命力旺 盛,懂得給予和幫助周遭任何人的人!他們 兩一生努力虛心學習,心胸寬大,又會廣 結善緣。兩人剛來台,初時還去買學習台語 的書,兩人後來經常一起背英文生字。一生 都在周遭快樂耕耘,學習各種不同言語和文 化,主動地和不同的人結識溝通。 那個紫雪糕讓我吃到的是父母給予我特 別難得的一份關愛,一份人生經驗,這是真 正幸福的感覺。他們也這樣子用著同樣的愛 心對待所有親近他們的人,包括臨終前照顧 他們的人。母親甚至告訴照顧她十多年的年 輕阿姨,「妳照顧我千萬不要害怕,我將來 回天國時,一定不會拖累妳,我會走得很快 又很安詳的。」他們對待照顧者如同親生的 兒女,會替對方著想,對方也同樣地用愛來 回報他們。 爸爸和媽媽一生的善行、善舉、生活點 滴真是不勝枚舉,即使他們已入墳土,還會 影響留在世上認識他們的人長長久久。所以 他們的死亡將永不會隔絕的是,父母給予我 的愛和他們對生命的榜樣,這一切的一切都 給予我向前的勇氣,將永遠伴隨著我未來的 人生旅程!

【第194期‧佛光法苑‧33】


一切隨緣

慧宏

師父常對我們開示:「未成佛道,必須 先結善『緣』。」佛教也常說:「佛度有『 緣』人,無『緣』不得度。」世俗諺語又 說:「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 面不相識。」等等,以上這些都道盡了「 緣」的重要性,但什麼是「緣」?如何詮 釋「緣」的意義及功能呢? 我個人認為它是存在宇宙間具有牽引、 促合、磁性的一種能量,它如一座橋樑,要 經過它才能到達目的地。也因為造作了「 因」,再加上「緣」的助力,最後才會有 「果」的顯現,假如沒有「緣」的促成, 有「因」,「果」也未必能成就。所以想 要有好的結果,有成功的事業,甚至修行 學佛者,都需要先種好因,結好緣,才能在 天時、地利、人和配合之下,順利完成預期 的願望。所以多種善因,應該是學佛的人, 首先該做的功課及共同的願望。尤其是修行 菩薩道者,在未了脫生死,成就佛道之前, 為度眾生故,務必多廣結善緣,才能與眾生 建立起良好的社會關係,才能得到眾生的好 感,願意接受救度,而成就菩提大願。 但善緣應如何去廣結?善因如何去多 種?應如何適時合理的與人結緣,才不會

因為過分攀緣,反造成眾生的困擾?這正 是我們現在要討論的重點。 我想為人處世皆須隨緣,「隨緣」並非 玩世不恭,也不是馬虎隨便。以下是我們經 營中藥及茶葉行以來,親身體驗到「緣」的 重要性,及過程中的一些心得,現在也隨緣 地跟大家研討分享,並互相鼓勵,我把「隨 緣」分成三種不同的遇境。 1. 安分隨緣,隨緣安分:我要求自己不 要「超分攀緣」,按照着自己現在的本分、能 力、財力及職位,隨順自己的因緣去廣結善 緣。就像我們夫婦,我專長於醫藥方面,便 應盡我所能全心全力,替眾生解除病苦的煩 惱,讓他們能儘快的康復。我家同修在慰問 組幫忙,亦當力盡其責,懷著着 憐 憫慈悲無 所求的心,為臨終或往生者服務,使他們心 無掛礙,無有恐怖,順利完成人生最後的一 程。讓亡者能放下萬緣往生淨土,也使家屬 能心安,圓滿的辦完後事,並能早日脫離悲 哀之情。在化解生離死別的錐心之痛後,並 希望他們能藉此因緣,了解佛教的真理,而 進入佛門。這些都是我們為了累積菩提道上 之資糧,而「心甘情願」、「空無所求」的 付出,盡己所能的與人廣結善緣。我們非常

【第194期‧佛光法苑‧34】


高興和珍惜有這個因緣能跟大眾結緣,這都 要感恩玉佛寺的两兩位慈悲的法師─淨海長老 及宏意法師,給予我們這種上好的機緣,能 為大眾服務。 但有時候並非單以自己一顆熱誠的心, 想跟人結緣便能如願以償,原因便在人跟人 之間的「緣分」。譬如在醫療方面,必須要 「醫」「緣」兩两具足,才能圓滿順利完成, 否則「有醫無緣」,任憑你「醫術再高」, 「藥効效多靈」也無濟於事,藥就是送到他的 手上,「醫緣不具」不吃就是不吃,讓人無 可奈何。另一種人是「有緣無醫」,他跟醫 者很有緣分,親如父母兄弟,但醫者無法「 洞察病根」,或「對症下藥」,不論感情有 多好,親情有多濃,不對症就是不對症,不 會因為親情而改變不對症的事實。吃錯藥等 於走錯路,本來應向東面走,但選錯方向, 跑到了西邊去了,等知道走錯了,還要再花 同樣的時間,回到出發點,再繼續往對的方 向走。因此等到有對症的藥時,也會因為之 前所用藥物的錯誤,而增加了治療的時間及 困難。所以在醫療中「醫緣」,是非常重要 的,「醫緣」要具足,病才能順利痊癒。 尤其久病不癒者,絕對不要胡思亂想, 最忌「病急亂投醫」盲信偏方,亂吃宣傳 中的補藥,不只於事無補,還會增加副作 用。這時候一定要平心靜氣,用智慧理性 地去判斷,尋找真 正的病源,用正確 的方法治療,在「對 症下藥」之下,一定 可以「藥到病除」。 對症的藥應該两三天便 有感覺,一星期就有 很大的進展。其實人 生四苦「生老病死」 之中,只有病苦能在

「洞察病因,對症下藥」之下解除,切忌「 尋求偏方」、「求神問卦」,或聽信「術士 之言」。更不要以為是宿命的業障病,必需 「改運祈福」或誤認是在「建築工程開山闢 路、伐林整地」時觸怒鬼神,而招來冤煞山 神、樹神、土神等找麻煩。其實有正法的道 場,在祂們管轄的地方建築,祂們歡迎高興 都來不及,因為借此因緣能在梵音繞揚、佛 聲不斷之下,聽經聞法。這是祂們「夢寐以 求」,也會是道場塲中當然的護法神。其實祂 們專找的是,在道塲 場 中不「安分守己」, 專門「興風作浪」、「搬弄是非」、「破 壞和合僧」者的麻煩。 所以聽信「術士之 言」、「迷信之謠」是最不明智的,作為 一個有「正知正見」、有智慧的佛弟子, 是不應該有這種「迷信」的觀念。有病便 要求醫,找到確實的病因,有適當的治療 方法,一定能藥到病除,才不會病上加病 (心病),甚為可悲矣。 我在同修負責的助念那方面,也可以感 覺到「人緣」的重要性,譬如在生前,平常 跟人結緣的人,無論替他們辦任何事情,總 是會很順利完成,不只法師的安排或助念告 別式,都會有很多有緣人熱心來參加。所以 多結「善緣」的人,其結果絕對是與一般人 不同,所以學佛者「廣結善緣」,是很重要 的功課之一。

【第194期‧佛光法苑‧35】

2. 自 在 隨 緣 , 隨 緣自在:我要求自己 要以平常心、無分別 心、無恐懼心,自自 在在的,隨順眾生的 要求去結緣。自從我 們開茶葉店以來,時 常會有不同的團體邀 請我們去演講「茶 道」,其中有基督教


或天主教團體、僑社及大學社團等。我們都 會以平常心,自在隨緣的原則,很高興地跟 大眾結緣,不只講解茶道泡茶,也會順便贈 送茶葉跟大家結緣。多年前我兒子結婚,親 家是虔誠的天主教徒,所以要求以天主教的 儀式舉行,並禮請單國璽樞機主教為新人證 婚,在高雄玫瑰教堂舉行莊嚴隆重的儀式, 我們是以「自在隨緣,隨緣自在」的心態, 很愉快地參加 婚 禮。我在演講中,極力讚 嘆單樞機主教的大悲大愛,雖然身受肺腺癌 的病苦,還以自己的名言:「犧牲享受,享 受犧牲」的大愛精神,做了全台灣的巡迴演 講,題目是「生命告別之旅」,並在四年多 中,舉行了二百餘場的演講,這種「無我」 的精神,實在令人感動敬佩。可惜他已殞落 了,世間又失去了一位慈悲可敬的長者。我 們很有福報,也非常感謝,能得到他老人家 的證婚。這次兒子婚禮的因緣中,跟天主教 結了一個很好的善緣,也增進了我們跟親家 之間的感情,我認為只要是「止惡勸善」, 對社會眾生有正面利益的宗教,都是好的宗 教,雖然教義有所不同,但我們都要尊敬讚 嘆,不應排斥他們。 3. 不變隨緣, 隨緣不變 :我要求自 己的餘生,要勤修佛法,研讀佛經。佛陀 曾經在《楞嚴經》中,提到「人人皆具如

來智慧德性,只因妄想執著,無明及煩惱 故,掩蓋蒙蔽了清淨不變的如來本性,而 不曾證得」,其實我們大家都有如來的佛 性,像一顆珍貴的紅寶石,但因沉沒在混濁 的水底池中(娑婆世界),被混淆的泥塵水掩 蓋,無法見到「如來本性」,這泥沙就好像 是我們習氣中的無明跟煩惱,要想找回珍貴 的寳寶石「如來本性」,必須要使池水靜止, 讓混淆的泥沙沉澱,才能尋回珍貴的寶石「 如來本性」,也就是要我們用功修行,慢慢 的把顛倒妄想、無明、貪、瞋、癡等煩惱去 除,「息妄歸真」、「迴光返照」,把不變 的「如來真心」找回來,再以不變的真如本 性,隨緣跟外境接觸,以不變應萬變,跟眾 生結緣。 但應如何做到「不變隨緣,隨緣不變」 呢? 我想最先必須找回內心的真如,就是 跟着著佛陀的真理走,以佛陀的真理來清淨我 們的心,便能破邪顯正,不墜落於邪惡中, 而且要以不生滅的真心,隨順因緣,善巧方 便來積功累德,成就自利利他的菩提資糧, 不要以有生滅的妄心去攀緣,以有生滅的心 攀來的緣,隨時都會幻滅,是不真實的。 最後我覺得要廣結善緣,得到好的人 緣,最快最有效効 的 方法便是「布施」,布 施有財施,無畏施,法施等,三施之中,法 施為上乘。而最殊勝的是「三輪體空」的布 施,無受施者,無有施物,亦無施者,如《 金剛經》說的「無住相布施」,空無着著相的 布施,才是最究竟的布施。 雖有種種的布施,但還是先要從最基本 的做起,隨緣的給人方便,給人歡喜,給 人心安,多稱讚人,多做慈善義工,甚至 給人一個微笑,這都是很實際,很有效的 布施,不是嗎?

【第194期‧佛光法苑‧36】


認識雲岡石窟

王永士 雲岡石窟位於大同以西16公里,是北魏 所開鑿的石窟群,從大同機場前往,大約 需要一小時。北魏是南北朝北方政權的第 一個朝代,為中國少數民族鮮卑族所建。 鮮卑民族有三大部落:宇文鮮卑、慕容鮮 卑和拓跋鮮卑。其中拓跋鮮卑脫穎而出, 於公元386年建立了北魏王朝。12年後( 398年),為了圖謀中原,將都城從蒙古 草原遷到了長城以南的平城,就是今天的大 同。公元494年,再度南遷到洛陽。北魏在 平城的96年間,從遊牧生活盡量漢化,各 種宗教都得以發展,特別是佛教,在幾代帝 王的支持下,形成了佛教自東漢傳入中國之 後,最為自由蓬勃的發展時期。雲岡石窟就 是在這種環境之下,開鑿在平城西郊的武州 山南麓。雲岡石窟與敦煌莫高窟、洛陽龍門 石窟、天水麥積山石窟並稱為中國佛教的四 大石窟。 大同人口320萬,在中國只能算是一個 中等城市,市區內高樓大廈鱗次櫛比,還 有很多大廈正在建築中,起重機的高架多 如牛毛,整個城市顯得欣欣向榮。太原、 祁縣、芮城、洛陽、鄭州、開封等,每一 個城市都是如此,這說明了中國經濟正在 蓬勃地發展。

從石窟入口。踏上石階,進入山門,迎 面是一個大廣場,只見一排石窟,坐北朝南 地排列在峭壁之上。石窟有大有小,正對我 們的是外觀最為華貴的兩個石窟,前面有四 層木構閣樓,編號為第5和第6窟。雲岡石 窟群從東到西,共有45個窟,編號順序由 1號到45號,另有附屬小窟207個,總共造 像5萬餘尊,2001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從第1到第20窟,都是朝廷開鑿的。第21窟 以降,則是北魏遷都洛陽之後由民間開鑿 的。第1到第4窟目前不開放,5、6兩窟的 木閣樓是十七世紀的清朝建築,一式兩座, 四層屋簷,檐下每根柱子的頂端都有雕刻精 緻的龍頭,明示這是屬於皇家的石窟。 踏進第5窟,正面是一尊17米高的大佛 坐像,他背後與四周的岩壁上,則刻滿了 無數小佛像。大佛身上和頭部都有彩繪, 光彩照人。那是後來清朝修補的。想來四周 小佛像的艷麗色彩,也可能是同一時間的修 補,使得整個石窟內部富麗堂皇,令人留連 不已。這尊大佛是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為紀念 他的父親獻文帝拓跋弘而建。要弄清楚當時 的背景,不能不回顧一下北魏的歷史。 北魏拓跋氏的幾個皇帝,都很短命。

【第194期‧佛光法苑‧37】


開國皇帝道武帝拓跋珪於公元386年建國, 398年遷都平城(大同)後稱帝,409年被 其子拓跋紹所弑 弒 ,得年僅39歲。太子於公 元409年登基,就是第二任皇帝明元帝拓 跋嗣。他用兵向南,大勝南朝的劉宋,拓 地300里,然而積勞成疾,於公元423年去 世,得年僅33歲。長子拓跋燾於公元424年 接任,是第三任皇帝太武帝。他武功顯赫, 尤勝其父,先後滅夏、北燕、北涼,統一了 北方,結束了北方五胡十六國的時代,而與 南方的齊朝對峙。他在位時,漸漸棄佛,改 信道教,並更改年號為太平真君。後來在率 兵平定叛亂時,在長安一所寺院內發現兵 器,懷疑僧侶們與叛 軍有聯絡,於是決意 滅佛,誅戮僧侶,焚 毀經像,佛教受到嚴 重的打擊。太武帝於 公元452年被宦官宗愛 所殺,得年45歲。原 本太武帝長子拓跋晃 為太子,應該繼位,但 是他已經在前一年被陷 害而死,所以幼子南安

隱王拓跋余繼位,是為第四位皇帝,在位僅 八個月,又被宗愛所殺。拓跋晃的長子拓跋 濬繼位,是第五位皇帝文成帝。文成帝繼位 後,立刻恢復佛法,並確定了佛教為北魏國 教的地位,下令開鑿雲岡石窟。文成帝英年 夭折,26歲(公元465年)就病逝了,12歲 的長子拓跋弘於公元466年繼位,是第六任 皇帝獻文帝,母后文明太后曾有短暫的時間 臨朝聽政。公元471年,獻文帝只有17歲, 卻因與文明太后不合,被文明太后強迫禪位 給年僅5歲的兒子孝文帝拓跋宏。又5年( 公元476年),獻文帝暴崩,據說是被文明 太后所毒殺,文明太后(此時稱文明太皇太 后了)再度臨朝聽政,孝文帝看在眼裏,當 然不是滋味。公元490年,文明太后去世, 孝文帝思念父親的心不必再有忌諱,就給父 親在雲岡石窟開了一個祈福石窟,就是第 5窟,窟內的大佛像就是按照獻文帝的模樣 造的。他的衣著也不是一般所見到的佛教右 袒式或通肩式袈裟,而是當時南朝士大夫的 服飾,也是北魏皇室極力漢化的服裝樣式。 北魏的佛像,最大的特點就是每尊都面含笑 容,有的甚至笑得很開懷。第5窟的大佛, 也在微笑,給人非常和藹可親的感覺。 第6窟也是孝文帝建的,這卻是為他的 祖母文明太皇太后祈福而建。整個洞窟四四 方方,中央是一個方 形的中心塔柱,塔 柱四面都有兩層大 佛龕,內有佛像, 金碧輝煌,洞窟四 面的牆壁,也都刻 滿了精美的佛像, 幾乎沒有一寸牆壁 是空白,顏色都很 艷麗,大大小小共 有3千多尊。中心塔

【第194期‧佛光法苑‧38】


柱下層的佛龕裏,東、 南、西三面,都只有一 尊佛像,而北壁的佛龕 裏卻有兩尊佛像並坐, 兩尊佛像造型幾乎一模 一樣,稱為「二佛並 坐」。南壁佛龕裏的佛 像,也就是正對大門的 佛像,非常寫實,就像 一個慈祥的老人,以關 愛的眼神,注視著面前 的芸芸眾衆 生 。他的衣服 雙肩上與雙膝上都有團 龍紋,很顯然他就是文

是王后,她在妹妹的扶持下, 右手抓住菩提樹的樹枝,小嬰 兒就從她的腋下冒出一個頭, 一個侍女在一旁跪接,天上還 有飛天在慶祝。 第7和第8窟是雙窟,前有 清朝建的三層木閣樓。從第7窟 進去,就能從第8窟出來。兩窟 格局相同,都有前後室,前室 的佛像風化得很厲害,色彩也 差不多褪盡了。

明太皇太后的顯身相。 二佛並坐的式樣在雲岡石窟中多有所 見。這是因為文明太皇太后與孝文帝曾共 同攝政很長一段時間,即所謂二聖共治,或 二皇共治,所以雲岡石窟的佛像,就出現很 多二佛並坐的情景。二佛並坐的典故出自於 佛經《妙法蓮華經》。根據此經,多寳寶佛在 滅度時曾說:「如果以後有佛講說《妙法蓮 華經》,我的寶塔將從地下湧出,我將分一 半寶座與他共坐」。後來當釋迦牟尼佛在為 僧徒講說此經時,地下果然湧出寶塔,塔中 的多寳寶佛對釋迦牟尼佛發出讚嘆,並讓出一 半寶座,釋迦佛聞聲而入,與多寶寳佛並坐, 眾僧徒歡呼讚嘆。雲岡石窟的二佛並坐就是 將多寶寳佛與釋迦佛當成文明太皇太后與孝文

從這裏往西,洞窟前不再 有木閣樓,窟前的廊柱,就是 雕鑿的岩壁,第9到第13窟的 雕塑曾在遼代及清代有過裝飾 彩繪,所以看來富麗堂皇,於是這五個洞 窟就被統稱為「五華洞」。這些洞窟的前 面都有鐵欄杆攔住,遊客不得進去。好在這 些洞窟多有前室和後室,從欄杆外側身看進 去,前室的情景倒是一目了然,後室就看不 到了。從圖片上看,這些窟的後室都非常華 麗,也許這是政府特意要保護的吧。 第9和第10窟也是雙窟。前室的每面牆 壁,都刻滿了佛像。牆壁上的佛龕內,則 有較大的佛像,其中有好幾個是二佛並坐。 窟頂則雕刻了仿木結構的藻井(中國古代殿 堂室內頂棚的獨特裝飾,一般做成向上隆

帝的化身。 第6窟的中心塔柱以及四周牆壁,除了 大佛像,還有30餘幅佛傳故事的浮雕。相 傳釋迦牟尼將誕生時,他的母親依照習俗, 需回娘家生產産 , 當她帶了從人回娘家的時 候,走到藍毗尼園休息,釋迦牟尼就從母 親的右腋下誕生出來。有一幅浮雕是「腋 下誕生」,就是描繪這個情景。畫面中間 【第194期‧佛光法苑‧39】


起的井狀,周圍飾以各種花藻、井紋、雕 刻。)若干飛天在窟頂翺翱翔,多彩多姿。 第11窟是一個有中心塔柱的窟,塔柱南 壁正對門口,龕內有一尊立佛,福福態態, 又是眯眯眼,笑容滿面,令人感到無比的親 切。面帶笑容的佛菩薩,是這裏的特色。大 佛身後的背景,是以藍色為底的圖案,優美 大方,兩側有兩尊身材修長的脅侍菩薩。可 惜從門外只能看到這麼多。 第12窟又是一個有前、後室的窟,前室 的華麗,與第9、第10窟差不多。這個窟又 稱「佛籟洞」,因為它的前室北壁,除了 佛龕、佛像之外,幾乎全是手持樂器正在 演奏、或是正在翩翩起舞的飛天。數目之 多,不勝記數。 第13窟沒有前後室,主佛是一尊交腳坐 姿的彌勒菩薩,高13.5米,真是超高大,所 以這個窟被稱為「大佛窟」,大佛全身大部

份都已包泥和彩繪,不過風化得很厲害,大 佛左手放在膝上,右手被一個小力士托起, 小力士個子很小,有四只手臂,站在大佛的 大腿上。從窟前的解說上看,門上方的後牆 上,有七尊雍容華貴的立佛,圖片上是有 的,可惜我們看不見。 第16至第20窟。這是雲岡石窟開鑿最早

的石窟,每座石窟裏都有一座大佛像。這些 大佛像是將帝王佛陀化的具體代表,在佛教 文化上,具有特殊的意義。這五窟統稱為「 曇曜五窟」。曇曜是北魏平城時代的一位高 僧。他並沒有被太武帝滅佛的洪流打倒,到 文成帝恢復佛法之後,他就上奏皇帝,請求 在今雲岡之地,開窟五所,令佛法久住,每 窟建大佛像一尊,實踐「帝佛合一」。當佛 教初傳中國時,一直是以一種超然的立場依 教奉行,與帝王所代表的政權無涉。所以有 「沙門不敬王者」之事。北魏建國之後,高 僧法果倡導帝佛合一,把皇帝認作佛,開始 禮拜皇帝,因為這樣做對佛教的發展十分有 利。曇曜更進一步將這種思想具體化。曇曜 五窟的每一尊大佛,都是北魏開國以來,五 個皇帝的「帝王佛陀化」塑像。這五窟都是 前壁下面開門,上面開窗(叫做明窗)。我 們也都只能從外面觀看,因為門口有欄杆阻 擋,不准進去。第16窟的大佛,高13.5米, 是一尊立佛,赤足立於蓮花台上。相貌年輕 英俊,面帶微笑,身著南朝服飾,這也是鮮 卑民族極力漢化時的皇家禮服,胸前還挽了 一個結。此佛像的面容與一般佛像有顯著的 不同,專家 們認為這是 北魏第五任 皇帝文成帝 拓跋濬的造 像。文成 帝只活了 26歲,所以 這座像也是 非常年輕。 可惜自腰以 下,風化得 厲害。這一 窟除了這一 尊大佛,再

【第194期‧佛光法苑‧40】


沒有其他的大佛,但四壁 上倒是有很多小佛像。

拱圍著主洞,就像人的兩只 耳朵,所以稱為耳洞。這是非 常奇特的設計,在中國僅此一 處。主佛是一座巨大的坐佛, 高16.8米,是曇曜五窟中最大 的佛像,這座佛像應是北魏的 第二任皇帝明元帝拓跋嗣。左 耳洞的前壁已崩塌,裏面的脅 侍佛就顯露出來。

第17窟主像是一尊交 腳帶冠的坐姿大佛像, 高15.6米,大佛兩旁,東 壁雕坐佛,西壁雕立佛, 合稱三世佛。此大佛曾受 到人爲 的 破壞,加上天然的 風化,已經面目全非,這 是還沒有坐上皇位就去世 的太武帝長子拓跋晃的造 像。拓跋晃是文成帝的父 親。所以他雖然沒有當成 皇帝,文成帝也給他造一 個像。 第18窟的主像也是三世佛,主佛是一尊 立佛,高15.5米,左右兩側有脇侍佛。這個窟 的門小窗大,站在遠處,大佛的上半身剛好 可以從窗子裏看到,是很好的設計。大佛左 手上舉到左肩前,手裏拿著一束絹花。這座 大佛奇特的一點,就是他所披的袈裟和手上 拿的絹花上面,都刻滿了成百成千的小佛 像,佈局優美,排列整齊,雕工精細,人 們稱之為「千佛袈裟」。這個大佛像是北 魏第三任皇帝太武帝拓跋燾。太武帝曾下令 滅佛,使佛教受到傳入中土以來第一次重大 的打擊,據說曇曜並不甘願為他造像,所以 就在他的衣服上,刻下無數小佛,讓太武帝 永遠被佛所包圍。這個窟的四壁也雕滿了大 大小小的佛像,其中在兩側的牆上,各刻有 5個佛弟子。 第19窟有一個主洞,兩邊還有兩個側 洞,稱為「耳洞」。主佛在主洞,兩尊脇 侍 佛在兩旁的耳洞。耳洞的壁面向中央主洞 傾斜,所以主洞的壁面就比其他四窟要凹 進10米左右。耳洞開在離地5米的高度,

第20窟目前是一個露天洞 窟,因為前壁和第19窟的西耳 洞一樣,已經崩塌,裏面的大 佛完全顯露出來。這座大佛也 是三世佛的主佛,高13.7米, 結跏趺坐,面露微笑,非常和 藹可親,身著右袒袈裟,是古印度和中亞佛 像的服裝樣式。在他西邊的脇脅侍佛也隨著前 壁一起崩塌消失,只剩下東邊的一座,這座 脅脇侍佛,頭大腿短,有著中國後來佛像的相 同情形,好像與中間比例柔和的大佛,不太 協調,不知是何道理。這座大佛應該就是北 魏的開國君主道武帝拓跋珪了。

從第20窟再往西,都是民間在公元 494年北魏遷都洛陽之後所開的洞窟。在 此不做介紹。

【第194期‧佛光法苑‧41】


Satipatthāna, the objective Observation (Part II) Bhikkhu T. Seelananda

Vipassana Sati or mindfulness is the lens of the camera or the microscope through which one sees all objects whether small or large. Without mindfulness, one cannot see things as they really are. This is very significant in the teachings of the Buddha. This seeing of reality as it is, in the language of the Buddha is called, ‘vipassanā’. This is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three characteristics of existence namely impermanence, dissatisfaction and soullessness. These three characteristics of existence are common to all animate and inanimate objects. The purpose of Satipatthāna or the establishment of mindfulness is to observe things objectively and to understand the three characteristics of existence and live in the world with a mind steady and unattached. Those who have really practiced and developed mindfulness and the four establishments of mindfulness for the perfection are the Enlightened Ones in the world. Once, a certain recluse named Bāhiya came to the Buddha and asked him for some quick advice to help him practice meditation

and attain Enlightenment. He asked this while the Buddha was on his alms round. At first, the Buddha refused to answer him. But as he kept asking, over and over again, the Buddha finally admonished him. “Bāhiya, this is the way you should train yourself: ’ In the seeing there is just the seeing. In the heard there is just the heard. In the thought there is just the thought. In the cognizing there is just the cognizing.” These are certainly deeply meaningful words, but for the practitioner when observing things objectively, it is not that difficult to grasp their deep meaning.

Objective observation as given in Satipatthana Sutta With this background we can now come to understand how the Buddha has taught this wonderful method of objective observation in the Satipatthāna Sutta. We see that, from the beginning to the end of the Sutta, it is nothing but objective observation. Once the Buddha said, “Friends, things that are not yours, abandon”. So Satipatthāna is for this purpose.

【第194期‧佛光法苑‧42】


As we mentioned earlier, the Buddha categorized mindfulness of body first. In this category there are six subdivisions. First, the Buddha explained how to observe the breath objectively. When it is observed objectively one can see it as it is. For this objective observation of the breath, one should find a comfortable place and sit properly. The Buddha recommended three types of places which provide peacefulness, seclusion, and extra energy respectively. According to this discourse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mindfulness the prescribed three places are as follows: In the woods (about 300 feet away from any human habitation) At the foot of a tree (any tree but the environment should be quite calm, and peaceful) In an empty house (the house may even be in a city or a village, but it has to be secluded). With regard to these three places, seclusi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condition. Therefore, any place which offers seclusion is a suitable place for meditation. Then one should sit properly adjusting one’s posture, using full lotus, half lotus, or easy posture and practice mindfulness of breathing. That is the observation. Observe your breath objectively.

Breath As you breathe in and out you have to give your attention (wise attention) to the breath and strive to understand the breath

clearly but also allow it to flow naturally, peacefully and smoothly. Observe the breath objectively. This breath is not yours, it is not you, and it is not yourself. This is impermanent, this is unsatisfactory and this is insubstantial. That is how one should observe one’s breath objectively. The Buddha of our Era, Gotama, observed natural breathing as the object for his attainment of Buddhahood. All of the Buddhās in the past observed natural breathing as the meditation object for their attainment of Buddha-hood. The future Buddhās will also follow this same method as the object for their attainment of Buddhahood. When one observes one’s breath, one can realize different steps of breath. There are a total of sixteen stages of breath (See. M.N. Sutta N0.118).

Four postures Then in the Satipatthana Sutta, the Buddha pointed out how to observe the four postures as meditation objects. The postures here mean the four deportments of the body. Everything that we do, 24 hours a day and seven days a week, we all have only four postures to assume in this body. They are ‘walking’, ‘standing’, ‘sitting’ and ‘lying down’. The Buddha’s advice to us is to observe these four postures objectively. If anyone has any doubt about another posture, as we are changing our positions all the time, the Buddha further said in his language, “Yathā yathā vā panassa kāyo panihito hoti tathā tathānam pajānāti” which means whatever way that you keep your body, observe it objectively. This observation is the way to the realization of truth in the world.

【第194期‧佛光法苑‧43】


活 動 預 告 慶祝觀世音菩薩聖誕法會 德州佛教會為慶祝觀世音菩薩聖誕,將 於3月22日、23日,於玉佛寺舉行兩日祈福 發願觀音法會。 3月22日(星期六)上午9:30至下午4:00將 於觀音殿禮拜「慈悲三昧水懺」。 3月23日(星期日)上午10:00至12:00將於 大雄寶殿舉行觀世音菩薩聖誕法會,法會中 將諷誦《普門品》並恭請玉佛寺方丈超定長 老為大眾開示「悲智願行度有情」。下午 1:30至3:00將於觀音殿舉行觀音普佛。 謹以法會功德,回向祝禱護法信眾吉祥 如意、福慧增長、消災免難;並祈求風調雨 順、國泰民安、世界和平!歡迎闔第光臨, 共霑法益。 法會期間,玉佛寺特別設有消災祈福延 生祿位,供會友信眾登記,詳情請洽玉佛寺 辦公室。(電話:281-498-1616)。

齋便當與大眾結緣。齋後,淨海長老和宏意 法師將主持善法堂教學中心灑淨、開光、剪 綵等儀式,歡迎大眾隨喜觀禮。 菩提中心並將於是日提供新鮮盆花供 大眾供佛及祭拜先人,並設置超薦牌位, 以方便沒有供奉亡者靈骨於追思堂之大眾 能藉此因緣將法會功德回向亡者。若有任 何詢問,請與玉佛寺辦公室聯絡。電話: 281-498-1616;或美洲菩提中心辦公室, 電話:979-921-6969。

繼如法師「禪修與生活」系列活動 應德州佛教會邀請,美中佛教會住持繼 如法師將於四月下旬蒞臨玉佛寺,主持「禪 修與生活」系列活動。 繼如法師表示,禪修不是只在禪堂裡、 只在蒲團上;禪修是要落實在日常生活中 的。所以此次繼如法師特別設計系列課程, 教導大家如何透過禪修,淨化身心,提昇人 品,讓我們更喜悅自在的活在當下。 歡迎會友大眾把握機會,踴躍向玉佛寺 辦公室報名登記,參加系列課程: 4/19(星期六) 9:00am ~ 4:00pm 四念處禪修(中文教學)

美洲菩提中心報恩孝親清明法會 美洲菩提中心將於4月6日(星期日), 於報恩塔追思堂舉行報恩孝親清明法會,同 日下午12:50,將為中心新落成之善法堂及 圖書館舉行開光灑淨儀式。 清明法會將於上午10時舉行,德州佛教 會會長淨海長老、美洲菩提中心住持宏意法 師及諸位法師,將帶領大眾虔誦《阿彌陀 經》及念佛回向,超薦歷代先人往生極樂淨 土。報恩塔法會圓滿後,大眾將一心稱念彌 陀聖號經行至明心堂丹墀(禪堂前),由法 師為所有信眾祈福。午間,菩提中心備有素

4/20(星期日) 10:15am ~ 12:00pm 大殿佛學講座「禪修與生活」 4/21~25(星期一 ~五) 7:30pm ~ 9:30pm 教導四念處禪修 4/26(星期六)9:00am ~ 4:00pm 四念處禪修(英語教學) 4/27(星期日)9:00am ~ 11:30am 英語佛學班禪坐及佛學講座「七菩提分」

【第194期‧佛光法苑‧44】


活 動 翦 影 德州佛教會慈善組歲末探訪療養院 本會慈善組由融通法師及慈善組長呂振 益率領,於2013年12月21日下午2:30,探 訪位於 3625 Green Crest的West Oak Nursing Home,與五十餘位住院老人和病患一起 預慶新春佳節。 慈善組除了備辦點心、飲料招待大家 外,還提供有獎摸彩,和許多表演節目,包 括菩提學苑王兆中老師帶領的小提琴演奏、 菩提合唱團的演唱,以及休士頓幸福舞蹈社 民族舞蹈表演,住院老人和病患品嚐點心、 觀賞節目、與獎品分派,十分高興,分享著 新春佳節的歡樂氣氛。 本會慈善組除了每年歲末與他們共慶佳 節外,每個月第一與第三個星期六皆與他們 相聚。歡迎會友大眾亦能隨喜參與,請與玉 佛寺辦公室聯絡,電話:281-498-1616。

玉佛寺素食料理烹飪班年終競賽 本會自2013年6月,於玉佛寺五觀堂開 班教授素食料理烹飪以來,至今已有七個餘 月,學員們學習了許多素食菜餚,上課時融 洽的氣氛和成果分享時的喜悅,皆讓人銘感 在心。大眾感恩修道師、朱惟安、邵一平等 居士的籌辦。

12月29日下午1:30,素食班舉行年終成 果競賽與分享,裁判長慧度師和修道師選出 了三位優勝者:鄧超琳居士、蔡阿錦居士、 Rosa Wong居士,優勝者各得獎品一份,當 日參與的學員亦獲得請自靈巖山寺,中英對 照的《淨悅為食》烹飪書獎勵。 素食料理烹飪班2014年將於玉佛寺五觀 堂繼續課程教授。

慶祝甲午年新春活動圓滿 本會慶祝2014年新春活動於1月30日( 大年除夕)晚上9時30分舉行「延生普佛」 正式展開;會友信眾們以禮敬諸佛,懺悔 業障,來祈求新的一年能增福延壽。當晚 11時45分擊鼓集眾,舉行「叩鐘」儀式, 法師們領眾叩洪鐘吟寶偈,祈求人類消災免 難,世界和平。子夜時分,大雄寶殿前,擠 滿了上香的善信們,祝禱家人親朋新年諸事 吉祥。 1月31日(大年初一)上午11時20分, 於大雄寶殿舉行「佛前大供」,2月1日(大 年初二)上午9時30分至下午4時,禮拜「 藥師寶懺」。禮懺者,隨文入觀,了知佛法 就是治療身心病苦的良藥,懺悔種種報障, 然後發願回向,願諸眾生離苦得樂。接連三 日的共修活動讓參加者人人法喜充滿。 2月2日(大年初三)上午10時,新春法 會正式開始,依序進行。法會中,恭請淨公 長老開示:「如何培養善根福德因緣」。長 老開宗明義說明:「大家要培植善根福德。 三善根包括無貪善根、無瞋善根和無癡善 根;一切善法都由這三善根生起。貪、瞋、 癡等,稱為三不善根,或稱三毒,一切惡法 都由三不善根生起。三福業包括施福業(布 施) 、平等福業(慈悲)和思惟福業(智慧)。」 淨公長老最後鼓勵大眾: 「 要存好心、說

【第194期‧佛光法苑‧45】


好話、做好事。」宏意法師在法會中開示: 「人處在動盪不安的環境中,內心要永遠保 持安定。如何保持內心的安定呢?除了參禪 念佛外,另外有兩點與大家分享:一是做人 要真誠但不計較,二是做事要認真但不執 著。在台灣的同學寫的對聯覺得很應景,轉 送給大眾:『一年四季常行善,八方財寶進 家來』。橫批:馬上發財、馬上平安、馬上 吉祥、馬上成功。」宏意法師鼓勵大眾要馬 上幫忙別人;馬上道謝,不要拖延;馬上種 善因善緣,可以結善果。 今年出席的貴賓包括有聯邦眾議員Al Green,德州州代表Hubert Vo, Judge Ronald Pope和 Judge Theresa Chang,以及海峽兩

菩提中心家庭聯誼共修學佛營圓滿 「三日家庭聯誼共修學佛營」在去年 12月20日至22日,於美洲菩提中心舉行, 共有約120餘會友信眾參加。 家庭聯誼共修學佛營是個鼓勵全家人一 起參與的學佛活動,在菩提中心幽美的大自 然環境中,透過法師開示、禪坐共修、專題 演講,和球賽團康、營火晚會等活動,來沉 靜心靈、滌盡萬慮。活動內容針對父母、青 少年和幼童有不同的課程設計。

岸駐地官員多人等。Al Green致詞道:「我 將會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因為這三句 話可以適用於政治、經濟或教育方面。感謝 貴會長期以來把和平和慈悲的理念推廣給大 休士頓市的居民。」 菩提合唱團的法音宣流,兒童學佛班天 真爛漫的表演,都為法會增添了光彩;所有 常住法師們也依序給信眾們開示祝福,希望 人人平安吉祥。最後,在少青組舞獅後,與 會大眾從法師們手中收到吉祥红包,人人滿心 歡喜,笑容可掬。 當日,下午1時30分至3時虔誦「藥師 經」,圓滿了本年新春慶祝活動。

開營典禮上,會長淨海長老歡迎大家 的參加。21日上午,從北京龍泉寺來參訪 的賢立法師和賢蓀法師,也參與了部份活 動。21日晚間舉行傳心燈儀式,明心堂監 院圓福法師為大眾解說了傳心燈的意義, 也將「七聖財」做了詳盡闡釋,法師希望 大眾能將佛陀的智慧,如燈燈不盡的綿延 傳承下去。 22日下午二時三十分結營典禮後,大眾 陸續整裝離營,學佛營圓滿,歡喜落幕。

【第194期‧佛光法苑‧46】


­­玉佛寺2014年3月、4月法會活動 日 期 3月1日(週六) 3月2日(週日)

時 間 9:30a - 12:00p 10:00a - 10:25a 10:30a - 11:30a 1:30p - 3:00p

內 容

主持人、地點、講題

禮拜《大悲懺》

融通法師

生日法會:藥師讚、宣讀疏文 佛法開示 晚 課 共 修

融通法師 開照法師:《吉祥經》 開印法師:《吉祥經》 修慧法師

3月9日(週日)

10:00a - 10:45a 11:00a - 12:00p 1:30p - 3:00p

第一節:禪修靜坐、開示、回向 第二節:佛法開示、問答 晚 課 共 修

淨海長老 淨海長老:雜阿含經選講 續超法師

3月16日(週日)

10:00a - 10:45a 11:00a - 12:00p 1:30p - 3:00p

第一節:念佛靜坐、開示、回向 第二節:佛法開示、問答 晚 課 共 修

修慧法師 融通法師:業障與福報 融通法師

3月22日(週六)

9:30a - 4:00p

禮拜「慈悲三昧水懺」

諸位法師

3月23日(週日)

10:00a - 12:00p 1:30p - 3:00p

觀世音菩薩聖誕法會 觀音普佛

超公長老:悲智願行度有情 諸位法師

3月30日 (週日)

10:00a - 10:45a 11:00a - 12:00p 1:30p - 3:00p

第一節:禪修靜坐、開示、回向 第二節:佛法開示、問答 晚 課 共 修

淨海長老 淨海長老:雜阿含經選講 融通法師

4月5日(週六)

9:30a - 12:00p

禮拜《大悲懺》

融通法師

10:00a - 12:00p

菩提中心報恩塔清明法會 明心堂延生祈福 親子活動、踏青

4月6日(週日)

1:00p - 3:00p

4月13日(週日)

10:00a 10:25a 11:00a 1:30p

4月20日(週日)

4月27日(週日)

-

10:25a 11:00a 12:00p 3:00p

諸位法師

生日法會:藥師讚、宣讀疏文 靜坐、開示、回向 佛法開示 晚 課 共 修

融通法師 淨海長老 淨海長老:雜阿含經選講 續超法師

10:00a - 10:45a 11:00a - 12:00p 1:30p - 3:00p

第一節:靜坐、開示、回向 第二節:佛法開示、問答 晚 課 共 修

繼如法師 繼如法師:禪修與生活 淨海長老

10:00a - 10:45a 11:00a - 12:00p 1:30p - 3:00p

第一節:禪修靜坐、開示、回向 第二節:佛法開示、問答 晚 課 共 修

淨海長老 淨海長老:雜阿含經選講 慧度師

時間 9:00a - 11:30a 12:30p - 3:00p 1:30p - 3:00p 9:30a - 12:00p 7:30p - 9:00p 2:00p - 4:00p 10:30a - 2:00p 9:00a - 12:00p

活動內容 靜坐/英語佛法 菩提合唱團練唱 經論研討班 佛學研討班及靜坐 觀音普門共修會 粵語佛學班 放生、郊遊、素食野餐 玉佛寺禪修會

主 持 人 、地 點 宏意法師、弘法處 (觀音殿) 菩提合唱團(大雄寶殿) 鮑克南居士 修慧法師 續超法師 宏意法師 融通法師 修慧法師

定期活動 日期 每週日 每週二 每週四 每月第二週六 每月第三週六 每月第四週六

[註:如有更改,將另行公布或通知。]

【第194期‧佛光法苑‧47】


- 下 期 專 題 -

珍惜 已 有的 佛教說福報是靠自己修來的,一切都是有因有緣,沒有任何事是憑空而來。想要 事事順利便得種下順利的因。所以我們應珍惜身邊的種種,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感 恩與知足。敬邀大家來稿分享您的看法與經驗。 如蒙賜稿,字數:一千五百至兩千五百字,截稿日期:三月三十一日。稿件請寄: 德州佛教會佛光法苑編輯組或電郵至:dharmagarden.tba@gmail.com

佛書助印功德錄 12/12/2013 12/12/2013 12/12/2013 12/12/2013 12/18/2013 12/18/2013 12/18/2013 12/18/2013 12/29/2013 12/31/2013 12/31/2013 01/05/2014 01/05/2014 01/05/2014 01/05/2014 01/05/2014 01/05/2014 01/05/2014 01/05/2014 01/05/2014 01/05/2014 01/05/2014 01/05/2014 01/05/2014 01/05/2014 01/05/2014 01/05/2014 01/05/2014 01/05/2014 01/05/2014 01/05/2014 01/10/2014 01/10/2014 01/12/2014 01/16/2014 01/16/2014 01/19/2014 01/23/2014

回向王嚴慕貞 回向沈錦龍 回向曾進益 梁正華 郭悅芬 梁祐晟 李思詠 回向李余潔清 回向李余潔清 陳仲衍合家 袁小雅 回向林素滿 回向林壯琪 回向林紀來 回向黃卓娟 回向黃卓娟 回向黃卓娟 回向黃卓娟 回向黃卓娟 回向黃卓娟 回向黃卓娟 回向黃卓娟 回向黃卓娟 回向黃卓娟 回向黃卓娟 回向黃卓娟 回向黃卓娟 回向黃卓娟 回向黃卓娟 回向黃卓娟 回向黃卓娟 回向黃卓娟 回向黃卓娟 回向黃卓娟 周遠合家 回向黃卓娟 陳仲衍合家 回向沈錦龍 王緒平 羅美月 陳鳳英

$301.00 $50.00 $60.00 $25.00 $70.00 $290.00 $20.00 $40.00 $100.00 $530.00 $310.00 $50.00 $50.00 $25.00 $10.00 $20.00 $100.00 $100.00 $101.00 $40.00 $100.00 $50.00 $40.00 $100.00 $100.00 $300.00 $20.00 $20.00 $10.00 $20.00 $10.00 $20.00 $200.00 $700.00 $30.00 $50.00 $200.00 $50.00

01/23/2014 01/30/2014 01/30/2014 01/31/2014 01/31/2014 01/31/2014 01/31/2014 01/31/2014 02/02/2014 02/02/2014

盧月珍 $100.00 回向孟天恩 $150.00 回向Vanesa Vee $100.00 Brian Sprindler $200.00 鍾林雲英 $50.00 施宇 劉丹丹 $100.00 回向李龍章 李余潔清 $200.00 善進 $40.00 回向徐蔡秀珍 $100.00 黃誕章 黃台安 黃姚瑞迎 $300.00

合計

$5,652.00

佛光法苑助印芳名 12/12/2013 12/12/2013 12/18/2013 12/18/2013 12/18/2013 12/18/2013 12/28/2013 12/28/2013 12/28/2013 12/31/2013 01/12/2014 01/16/2014 01/19/2014 01/19/2014 01/19/2014 01/23/2014 01/23/2014 01/23/2014 01/30/2014 01/31/2014 02/02/2014

羅美月 陳鳳英 $100.00 戴翠媛 $100.00 回向李余潔清 $50.00 回向戴文達 $100.00 回向陳惠芬 $50.00 無名氏 $100.00 章榮彬 $100.00 回向李余潔清 $100.00 回向黃卓娟 $100.00 回向回向林多源 徐妙 林士材 $20.00 回向黃卓娟 $390.00 雷達 $60.00 翁傳彥 $100.00 阮仁傑 $100.00 阮仁和 $100.00 羅美月 陳鳳英 $50.00 趙楚雲 $100.00 李榮 $100.00 謝建中 $100.00 章榮彬 $100.00 回向林多源 徐妙 林士材 $20.00

合計

【第194期‧佛光法苑‧48】

$2,040.00


駿 馬 奔 騰 新春團拜 嘉賓雲集

延生普佛 消災祈福

聯邦眾議員Al Green 親臨拜年

祥獅獻瑞 求吉納福

天真歌聲 歡喜拜年

菩提獻唱 樂音繚繞

知賓義工 親切接眾

戒定真香 遍供諸佛

新 歲 迎 祥


德州佛教會

Texas Buddhist Association, Inc. 6969 Westbranch Drive Houston, TX 77072 TEL: (281) 498-1616 URL: www.jadebuddha.org

Periodicals Postage paid at Houston, Texas

滿園新綠見春意 片片翠葉展生機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