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練習誌 Aura in Life vol. 3

Page 1




C o n t e n ts

vol. 3

當期目錄

發行人語

06

序言

07

專欄|美感教育的探勘者

08

文 / 曾成德 文 / 凌天

「連結地方與國際的美感教育」- 專訪 / 曾成德

「芬蘭的全方位教育與課綱改革」- Mikko Hartikainen 「21 世紀,宜蘭給全球的一堂課」-簡菲莉

「打開博物館,創造與全人類的互動」- Nikolina Olsen-Rule 「美感新氣象,跨領域的實踐家」- Marcos Novak

專欄|在地扎根的美感課 文 / 凌天

A. 對美有感:打開學生的美覺感官

04 美感生活實踐家⸺發現色彩的眼睛|翁靖宣

02 質感,有感|張婷宜

06 南島文化拼盤|張燕琪

01 重拾被遺忘的技藝|劉吉益 03 美感心的呼喚|邱于倫

04 有適切就構成了美|施明楓

05 忠孝―我最美麗的鄉愁|杜心如 B. 調整到美:建立美的信心技巧 01 比例大作戰|王莉雅 02 察言觀色|賴玉萍

03 走在新竹⸺地圖空間設計|吳安芩

05 樹筆・美比|黃珮綺

07 從我的書桌到楓城紀事|黎曉鵑 08 光的進行曲|洪淑玲

09 組構美感高雄味|蔡孟恬

10 畢業是想念的開始|潘玟箮

11 網帥網美的校園生活|駱巧梅 12 發現海的顏色|林維瑜 13 植物排排讚|周義傑

設計是國力!台灣設計研究院啟動

50

美術館:看不見的設計與溝通

54

你的城色:光影城市的虛與實

60

專訪 / 張基義 文 / 劉惠媛 文 / 凌天

4

28


C o nt e n ts vol. 4

發行人語

06

序言

07

專欄|美感教育的探勘者

08

文 / 曾成德 文 / 凌天

「美感教育的理想與實踐」- 專訪 / 曾成德 「當建築親近幸福」-手塜貴晴

「創造身體與環境的共感空間」- 陳思玎、黃聲遠 「設計,沈浸於每個日常片刻」- 佐藤卓 「從個體到整體的設計可能」- 鈴野浩一

專欄|在地扎根的美感課 文 / 凌天

30

B. 調整到美:建立美的信心技巧

D. 環境共好:人與環境中美的媒介

15 不紙一次⸺結構設計|張雅喬

02 街景色彩拼圖|劉怡蘭

14 美好生活有感選物|呂昀潔

16 隱形的操盤手⸺比例|陳潔婷 C. 與美 PK :工具、機能與美學 01 燭起結構|翁千雅

01 從「解」與「構」的構造中玩玩傘|張意佳 03 結構實驗室⸺美術用具架挑戰|林雪倩

04 紙與你相遇⸺質感的初中階課程|黃培茹 05 校園植物色彩地圖|張素菁

02 優雅蛋杯瘋狂變身|趙靖雲

E. 美感整合:美學與教育的深刻對話

04 因你而在 You N Me |蔡嘉如

02 美哉玉山桌遊趣|張銘修

03 結構材美力|魏士超

05 面紙不再無「固」出走|陳怡如 06 結構方程式|許珮恩

01 繪本中的可動「構造」⸺生活地圖翻翻書|許懷之 03 捻花惹草|陳育淳

07 穿越花間|蔡明潔

建築與展示的美感絮語

50

如果,美是一種經驗

54

校園,不只是校園

58

從工業之美到人文之感:國家鐵道博物館的過去與未來

62

「美角|生活中的每一課 2.0」展場設計 - 專訪 / 蔡嘉豪 「美角|生活中的每一課 2.0」作品設計 - 專訪 / 何欣怡 文 / 林靜娟 文 / 林宜珍

5


發行人語

翻開信件,看著漢寶德先生親手撰寫的文字,充滿著他懇切的 提醒。漢先生心心念念全民的美感教育,當年,他認為美感教 育與科學教育同樣重要,甚至著書立言,倡議「美感救國論」 。而「救國」就需要革命的夥伴,那便是同志。

同志之於我,即是共同參與美感教育計畫的所有師長與孩子們 。過程中,看著師生齊心分享與投入,著實令人驚喜與感動。

那些關於土地記憶而生的「澎湖.記憶是最美的色彩」、與自

然互動的「捻花惹草」、傳統技藝與當代表現的「重拾被遺忘 的技藝」、跨學科思考與合作的「校園植物色彩地圖」等等(

因篇幅關係,無法細說數百個教案)。這每一個課程,皆可見 在第一線為了教育奮鬥的教師們的用心。因此,美感教育計畫

不僅是由上而下,同時也是由下而上,在兩者之間產生跨域與 串連的行動。

第三、四期《美感練習誌》秉持著先前的理念,並著重於美感

與設計教育的國際連結與在地發展。在今年四月,本計畫舉辦 了師生們的課程成果展「美角|生活中的每一課 2.0」。接著

,邀請了國內外關懷人文藝術與設計思考的專家學者們,開啟 了三天的國際論壇,分享著各自的理念與實踐。由此,美感既 是地方的事情,同時也有著普世的精神。

美感與設計教育起始於欣賞世界萬物的美,同時予以應用與實 踐。而設計思考則引領孩子們探究與解決問題、批判性思考、

創造力、社會意識。其中,解決複雜事情的能力,更涉及孩子

們批判思考與創造的能力。這不僅是當代教育中最為重要,同 時也是國際上對於人才需求的必備特質。

最後,「教育部美感與設計課程創新計畫」邁入第二期。這一 切對於美感教育計畫的理想與執著,為的是讓處於青春期的國 高中生們,藉由美感教育,能試著回答自身對於「我是誰?」

、「我從哪裡來?」、「又該往哪裡去?」等等的問題;還有, 曾成德|教育部美感與設計課程創新計畫主持人、 國立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暨建築研究所教授

6

在集體的班級生活中,亟欲被同儕理解與認同的渴望。這是美 感與設計教育能帶給孩子們的禮物:在這徬徨的求學路上,也 有著人情與感動。


序言

新一期的教育部美感與設計課程創新計畫,承接 2016 至 2019 年的美感教育課程推廣計畫,繼續 在美感教育推動,教師增能培育,教案內容分享的平臺上前進。若在前一期的努力中,我們建立 了以色彩、質感、比例、構成、構造、結構等基本構面上執行美感課程的基礎,新一期的計畫則

是希望在前期累積之上,繼續往縱向加深連結,往橫向跨域推廣,期待能更全面地建構以美感出 發的世界觀。

2019 年 4 月舉行的「美角|生活中的每一課 2.0」系列活動,包含在臺北市立美術館、忠泰美術館 舉行的三天國際論壇,共有三十餘位國內外教育、文化、設計界重要人士參與分享;臺灣教育部

對於美感教育的高度重視,令論壇邀請的外國學者們印象深刻。而各級老師累積出的數百堂美感 課程教學結果,也同時在新竹公園「風」展館精選呈現,讓國際高度的美感教育討論,與在地實 踐的進班現場,能在全面的美感觀點上來回對話。

第三期的《美感練習誌》,與第四期同時發行,兩期之間完整整理國際論壇中多位主講者的分享精

華,分別從課程整合、跨域角色、空間體驗、設計創新等面向,對應以遍佈臺灣各地的美感教育 課程精選教案。

本期內容以整體視野的美學推廣開始,包括芬蘭藝術課綱改革推動者 Mikko Hartikainen、丹麥

設計博物館教育推廣專家 Nikolina Olsen-Rule、美國跨域教學與藝術創作的前衛實驗者 Marcos Novak、以及在宜蘭推動政府教育處、小學與國際設計師合作的簡菲莉等,多方專家在國際研討

會中分享的經驗理念,另配合以國家設計研究院、美術館和展覽形式闡述美感教育的專文。而至 於計畫課程,我們整理了美角 2.0 成果展中的教案展箱,由初步對美有感的美覺開發,進而到調整

為美的美學信心建立操作。這部份的專欄架構,更延伸到第四期的相關內容,兩期並呈美感教育 的完整觀點。

最前衛的教育文化理念,與最落實的基礎美感推動,同時在我們的生活場域中出現;美感教育在 往下扎根的同時,也同時往外開創新局。

凌天|教育部美感與設計課程創新計畫協同主持人、國立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助理教授

7


美感教育的 探勘者 8


2019 年 4 月 19 至 21 日為期三天的「美感設計教育創新實驗國際論壇」,內容從知識上的思辨至

實踐的案例分享,包括美感教育的課綱改革、與文化機構的接觸、校園美感、跨領域、設計與教育等。

透過這些不同領域的「美感教育探勘者」精彩的演講,引領我們從微觀與宏觀的觀點審思美感教育,並 構築美感教育的全貌觀。

美感教育講究的是奠基於日常中的感受與發現,並在知識的學習與實踐中不斷地來回辯證。藉由學

習與經驗美感,促使人人都可以成為生活中的觀察者,同時也能開拓一個樂善好美的社會。

圖——羅慕昕、許鈺盛 提供

9


連結地方與國際的美感教育 畢業於哈佛大學設計學院建築碩士,現為國立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暨 建築研究所講座教授、教育部美感與設計課程創新計畫主持人。曾成德長期

投入專業性的社會服務,包括美感教育、永續校園計畫、生活美學運動、環 境景觀總顧問等工作。他深信美感教育是透過社群間的溝通與思辨,以展現 對於社會的承諾與永續的期許。 專訪

10

曾成德

文字整理——王麒愷

圖——吳承翰、許鈺盛 提供


前言

2019 年 4 月 19 至 21 日在北美館與忠泰講廳 舉辦「美感設計教育創新實驗國際論壇」,邀 請了芬蘭、丹麥、美國、日本與臺灣的教育

家及設計團隊,分享他們當地設計教育創新

的案例,同時,我們也邀集國內的教師與政 府教育界重要人士共同討論美感設計教育在 實務面與政策面上如何在臺灣落實,以下將 專訪論壇策劃者曾成德老師。

編輯部:為什麼美感設計教育這麼重要?美感 設計教育與當代社會的關係是什麼?

曾成德:我認為推動美感設計教育的目的是為

了培養足以解決社會問題的下一代,但前提是 我們必須釐清美感設計教育是什麼(what)? 為什麼做(what for)?以及橫跨哪些領域、發 生在哪些地方(where)?

當今全世界都在面臨科技所帶來的困境。例如 Facebook 與 YouTube 看似拉近群體,實際上 卻分裂我們的虛擬平臺上,人們在此交集,卻

也在此爭執。因此我們意識到社會需要有一些

學習方式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好、更凝聚在一 起(be together),以分享彼此重要的價值, 這是美感設計教育該擔負的社會意義。

11


身為本次論壇的策劃者,您期待透過「美感設 計教育創新實驗國際論壇」達到什麼目標?

我希望能展示臺灣的老師與學生們在「教」與

論壇」的構思是什麼?論壇中不乏國內外案例 的交流,這樣的安排有沒有什麼特別的意涵?

「學」的成果,他們做出了很多很有意思的案

在第三期的《美感練習誌》中,由芬蘭國家教

的產生,這點讓人感到不可思議。

革,他們以全景式看待學習模式的無課綱計

例,這些案例中有著相當多跨領域(where) 其實在十多年前我就在討論人文教育了。人文 教育重要的目的是在人類的腦袋中建立 DHA

(D 就 是 Design,H 就 是 Humanity,A 就 是

Art),這種從個人到群體的培養,讓我們的

社會變的更健康。換句話說,這種「從梗到氣

育署的 Mikko Hartikainen 講述芬蘭的教育改 畫,如今成為全世界都在參考的對象。關於教 育體制的創新,臺灣也有著豐富的碩果。當時

的宜蘭縣政府教育處處長簡菲莉,從宜蘭的經 驗出發,分享她串連公部門、學校與設計師的 合作,並開展全環境的教育行動。

(from STEM to STEAM)」的教育新方向,

對於跨領域的實踐,丹麥設計博物館公共教育

考的能力以及創造力;美感設計教育可以說是

與探究美術館如何與學校串聯,共同推動美感

就在希望能培養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批判思

一種跨領域整合的能力與展現,這也是我期待 能在論壇中激盪出來的內容。

12

您對於策劃這場「美感設計教育創新實驗國際

部門主任 Nikolina Olsen-Rule,引領我們思索 與設計教育。而在各個學科領域與各種媒體之

」 間,倡言美感教育「超領域 (transdisciplinary) 的重要推手,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


Marcos Novak 則致力於創造藝術與科技之間

的對話。而藉由國內外講者的對話,讓我們看 見文化的多樣性。

面對不同的學習環境,國外創新的教育案例有 可能在臺灣發生嗎?在臺灣的環境中,學校教 師又可能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雖然國外與臺灣的學習環境有所差異,但在臺 灣的學習環境中,我們發現不只藝術家與設計 師在想這件事情,學校中的師長也帶著學生思 考這個問題。老師們相當辛苦的在和既有制度 與社會的成見奮戰,他們都是想讓這個社會變 得更好,實在值得敬重。

總而言之,環境塑造美感,美感塑造環境,環 境塑造人,美感培養了人。這些人在臺灣各個

角落努力著,我相信我們總有一天會創造出屬 於自己的美感設計教育。

13


芬蘭的全方位教育與課綱改革 曾於芬蘭的高中長年任教、現任芬蘭教育署基礎藝術教育委員會參事

, 目 前 被 派 任 於 藝 術 部 門 負 責 普 通 高 級 中 學 與 基 礎 教 育 事 宜。Mikko

Hartikainen 講授「以課綱改革驅動芬蘭全國性學習」,引領觀眾反思芬蘭 教育體制的維新。

01 Mikko Hartikainen

14

文——黃芝晨

圖——Titta Suvanto 提供


別活在象牙塔,與時俱進的新課綱

芬蘭透過中央層級、地方層級、民間的共同努

芬蘭的學校與課程已是全世界的標竿,為何還

都能受益於教師的教學。

需要改革課綱呢? Mikko 認為:「全球環境與

力,齊心建構一個良好的教育環境,讓孩子們

文化正不斷地改變,我們不能活在象牙塔裡,

芬蘭豐碩的教育成果,來自歷史的淬煉與革新

泛的視野。」

育,並逐步發展全國性的課綱與建立基礎教育

而需要與現實的社會有所連結,才能具備更廣 歷經十年的社會辯論與大規模的課綱改革,此

次重點之一是教師的訓練。Mikko 提到:「政府 並非單向的要求老師如何教授學生,而是以一

種雙向的溝通與合作的方式,讓關心教育與改

。自 1970 年代起,芬蘭即開始實施全方位教 體制。到了 1990 年初至今,中央政府採取極

度信任地方教育單位的態度,讓各個學校發展 他們的教學方法與教科書內容,並給予地方決 策權,而不再倚靠督導或處罰制度。

革的教師們一同投注其中,並建立自發性的教

Mikko 提及:「這強大信任的背後,是基於政

課綱的行動,以利其掌握未來的教育趨勢。」

度 信 賴。」 如 2018 年 芬 蘭 的 Pääskytie 學 校

師教育制度。此外,出版社也會一起參與規劃

府對於地方教師與行政人員的文化資本有著深

15


「 課 綱 是 一 種 活 的 文 件, 它 並 不 是 一 個 靜 態、 固 定

的文件。它是動態,是不斷地調整、修正、更動的內 容。所以它永遠沒有最後的定稿,或者最終版。」 以信任師生的態度,讓老師引領八年級學生們

這七種能力涵蓋知識、技能、價值、意志、態

學生們參與自身校園空間的創造。由此,芬蘭

因此,教師之間的跨學科合作就顯得相當重

共同製作「攀牆 (Climbing Wall)」計畫,促使

的各個學校所設計的課綱,皆有著獨特的價值 與特色。

21 世紀的橫向能力與全方位學習 芬蘭新課綱的總目標是提升孩子的橫向能力, 包括:

① 思考與學習的能力

② 文化識讀、互動與表述能力

③ 自我照顧、日常生活技能與保護自身 安全的能力

④ 多元識讀 (multi-literacy) ⑤ 數位能力

⑥ 工作生活能力與創業精神

⑦ 參與、影響和打造可持續未來的能力

16

度。而每個學科所強調的面向也會有所不同。 要。在這七項能力中,Mikko 特別提及多元識 讀的才能。在此項能力中,學生必須閱讀各種

不同的文本(口語、視覺、聽覺、數字、動作 等等符號所傳遞的訊息)與素材,進而解讀多

元符號的意涵。除了理解與分析外,Mikko 亦 強調設計多元符號的重要性。

藉由不同橫向能力的培養,創造了不同學科之 間的連結,也開啟了不同文化背景的社群加入 的契機。從校園裡教師之間的合作,擴及至與

廣大的社群協作,以供學校變得更有創意、教

育資源變得更豐富、學科與生活之間有更良好 的整合。


照片由任教於 Porvoo Pääskytie 學校 (Pääskytie School) 的 視覺藝術教師 Titta Suvanto 女士提供。五張照片關於「攀

牆」(Climbing Wall) 計畫。「攀牆 (Climbing Wall) 」計畫是

2018 年芬蘭 Porvoo 市的 Pääskytie 學校 (Pääskytie School) 八年級生的協作項目。

照 片 來 源:Titta Suvanto, 芬 蘭 Provoo 市 Pääskytie 學 校 (Pääskytie School) 視覺藝術教師 。

17


世紀,

21

宜蘭給全球的一堂課

02

簡菲莉

2017 一年的光陰裡,當時宜蘭 縣政府教育處處長簡菲莉及其 團隊致力於串連公部門教育部

與教育局、10 所學校、專業規 劃 組 織 都 市 酵 母、5 位 設 計 師 合作並開展宜蘭的全環境教育

行動。透過由上而下的政策與 由下而上的支持,讓優秀的專 業組織與設計師有自由揮灑創

意的空間,並促成孩童透過美 感教育,恣意地綻放天真與體

1

驗生命的豐富性。

2

3

4

圖 1 Mónica 邀請學生所收集的垃圾 圖 2 荷蘭的設計師 Sali 文——黃芝晨

18

圖——Action for Education 宜蘭國際設計教育 |都市酵母 提供

圖 3 法國的設計師 Vincent

圖 4 西班牙的設計師 Mónica


19


「 透過不同文化的交流與激盪,是讓孩子們看到

世界有各種可能。」

與地方共振的設計師

造人人都是超人的創作表現。過程中,孩童們

由地方與國際所啟動的創意,簡菲莉引入香港

對於「垃圾」的既定印象被翻轉。這種重新給予

、西班牙、義大利、法國、荷蘭專業設計師,

並分散地選取城市與鄉間的學校,創造資源平 均分配的機會。其中,香港鍾燕齊設計師將自

己設計的玩具帶給原住民孩子,而孩童藉由玩

樂,打破了起初因靦腆所選擇的沈默,同時,

垃圾不同於世俗的定義,正與 2019 年上映玩

具總動員 4 裡的叉奇 (Forky) 不謀而合。這兩 者皆是激發孩童們批判性思考,並建立自己觀 點的能力。

也學習自我表達的能力。

來自法國的 Sali Sasaki 與當地國小生全班共

西班牙的設計師 Mónica Gutiérrez Herrero 邀

童們細膩地觀察每天上學路徑中的人事物,

請小朋友回家收集垃圾,並以此作為素材,打

20

爭先恐後地搶著眼前形形色色的垃圾,讓眾人

同製作宜蘭地方誌。在設計師的帶領下,孩 並促發他們溝通與實踐一本長達 25 公尺,類


似於清明上河圖的創作。來自義大利的 Sara

的工夫,大家紛紛抱著樹,並蹲在地上觀察著

製造樂器與創作部落圖騰,以激發孩子們的五

學生們將盒子穿洞後,在裡頭放一顆小鋼珠,

Ricciardi 則以活潑與奔放的身心,帶著學生們 感體驗。

山海裡的美感練習

自然裡的萬物。而設計師透過神秘的鞋盒,讓

以及運用自然界的事物裝飾於其中。他希望透 過此作品,讓學生設計自己最喜歡的教室。而 那顆小鋼珠,即是孩子的自我投射。

荷蘭設計師 Vincent Wittenberg 帶領孩童自在

「設計師帶著各自的文化背景, 簡菲莉提及:

童們穿著雨衣,搬著椅子與黑板到外頭上課。

術課程,同時也開展地方與國際文化交流的機

地親近自然環境,如在微微細雨的時候,讓孩

接著 Vincent 搖晃大樹,讓樹上的雨珠與小蟲 子落下。儘管一開始孩子們嚇著,但不一會兒

介入宜蘭校園,並給予孩子們有別於以往的藝

會。」而這份特殊的體驗,亦會留在孩子們的 心底,長出或淺或深的回憶。

21


打開博物館,

創造與全人類的互動

03 Nikolina Olsen-Rule 擁 有 15 年 以 上 的 設 計 相 關 教

學 經 驗, 同 時 也 是 丹 麥 設 計 博物館公關與教育部門主任

Nikolina Olsen-Rule 女 士, 致 力於提升博物館在國內與國際 間的交流與推廣。

文——黃芝晨

22

圖 ——Christian Hoyer 提供


位於哥本哈根的舊城區丹麥設計博物館,創建於 1890 年。在古典與現代建築交織下

的丹麥設計博物館,宗旨為提升丹麥工業產品,並作為設計師的靈感泉源與促發消 費者更多反思的地方。

23


「 希望大家可以靠近我們的物件與展品。丹麥設計博物

館致力成為一個向公眾開放的博物館。」

創造互動的丹麥椅子

為主的各式造型的丹麥座椅,椅子們訴說著主

丹麥博物館收藏了各式各樣經由歷史堆疊與設

作家等等)。這些座椅如同大家族,展現著人類

計巧思的家具、銀器、陶瓷、紡織、時裝、海

報、數碼科技等等。同時,也因著館舍佇立於 觀光區,所以館方特別重視與大眾的互動。

Nikolina 提及在丹麥的家家戶戶皆有一張別具 匠心的椅子。椅子文化在丹麥中有著舉足輕重 的地位。在這樣的文化脈絡下,丹麥設計博物

館擁有著令人矚目的「丹麥椅子 (The Danish

Chair an International Affair)」常 設 展。 進 入

「丹麥椅子」展覽中,彷彿來到了丹麥設計的 黃金年代。展示的兩旁,呈現的是以 20 世紀

24

人的身份地位(包括皇室成員、法官、主教、 過去輝煌的歷史,並連結至未來。

丹麥設計博物館也曾策劃「世紀兒童 (Century

of The Child)」,並與芬蘭設計博物館、冰島設 計博物館合作。這項巡迴展覽的計畫是依據當

地文化脈絡而規劃與地方契合的展示設計。館 方也與家具公司合作,一起開發與創造素材, 讓孩子們自行堆疊各種材料,以打造自己的城 堡。而參與這個工作坊的孩童們,幾乎都要把

家具蓋到天花板了呢!這項計畫除了營造孩童 與設計之間的互動性,也傳遞著永續的概念。


以人為本的設計博物館

館與社會大眾互動時所面臨的難題。

丹麥設計博物館除了推廣教育資源,亦肩負起

丹麥設計博物館透過面對不同的案例與社群,

,館方即開始思索與難民的互動,並與紅十字

核心價值,並在此信念上,創造一個可以揮灑

更多的社會責任。如 2015 年的歐洲難民危機

會的學校合作,讓難民友人們可以與館方一同 溝通與參與設計。

整體而言,Nikolina 認為:「博物館在思考策展 時,不應讓作品僅藏在玻璃後頭,如同被囚禁

於鐵籠的文物。博物館需要引導訪客靠近展覽 物件,以及舉辦大型的工作坊,讓不同社群與

各種異質的文化有相互交流的機會。」而館員

也必須了解觀眾的喜好與習慣,才能克服博物

Nikolina 認為最終都應回歸到「以人為本」的 創意與想像力的空間。

2

1 3

4

圖 1,2,3 —— P e r n i l l e K l e m p 提供 圖 4 —— J a r l A x e l 提供

25


美感新氣象,跨領域的實踐家 Marcos Novak 是一位藝術家、理論家與超建築學者,同時也是虛擬環境 建築空間運算、生成及互動設計藝術先驅。目前任教於美國加州大學聖塔 芭芭分校媒體藝術與科技計畫 tranLAB 的創始人。

04 Marcos Novak

26

文——黃芝晨

圖——吳承翰、許鈺盛 提供


「 科技、人文、工程、數學、藝術、科學,皆是相互連結的。每一

個都是延續的工具,並且可以有意義地解決實際問題。」

美是見仁見智,亦或有一套共享的感受呢?我

與死寂的音樂,以及藏匿於其中的顫慄故事。

綜合型世界呢?加州大學媒體藝術與科技所教

同 樣 以 地 震 作 為 創 作 靈 感 的 作 品,Marcos

與 THEMAS」,開啟了人們思索客觀美感與跨

「Κηφήνες 」作品。此件作品是以古希臘文命

們又如何擁有宏觀的視角觀看這個多元知識的 授 Marcos 主講「包浩斯之外:跨建築、跨疆域、 領域學習。

揉入教育裡的客觀美感 Marcos 談及客觀美感,包括美學、時機、道 德上的好。他以三張圖為例,圖片當中各自有

一朵美麗的花,但因容器的不同,而有差異的

生長姿態。有人認為放置於花瓶裡的花朵已奄 奄一息;有人認為培育於花盆中的花兒,儘管 有泥土的滋養,卻受到了限制與禁錮;有人認

為直接成長於大自然中的花朵,因受到大地的

將他經歷在天空中俯視日本災難的感觸化為

名,意思為無人機。無人機在空中的飛行,依 據著電腦的演算法,計算出航線的目的地與特 定的目標點。然而,他也刻意營造出無人機不

斷地受到外在環境的影響,使得機器最終無法 抵達目的地。他藉由這樣巧妙的安排,呈現出

人們現在的處境與想要抵達的理想境遇。也正 如他所說:「希望自己像是飛行員般,駕駛著 飛機鳥瞰這一切,並以宏觀與整合型的視野來 看待世界的全貌。」跨域之於 Marcos,承載 著他追求見樹又見林的偉大氣魄。

滋養與蟲鳥的互動,而顯得朝氣蓬勃。

給學生的挑戰,製造世界

這意味著我們需要運用更全貌的觀點看待世

在 Marcos 教授的學程中強調「製造 (make)」

也涉及解決問題的層面,他認為關鍵是「給孩

是創造一個我們可以進入其中的世界。那麼,

界,並細細地思索人與物之間的關係。而設計 子魚吃不如教他釣魚」,意思是與其教授解答, 不如教授孩子擁有探究問題的能力。 藝術與科技的跨域邂逅 面對教育系統中,人們過度地著重專業學習,

以致於日常中出現失衡的狀態。對此,Marcos

提醒我們必須重新看待知識,並以一種超領域 的方式來面對。

Marcos 曾 搭 乘 飛 機 盤 旋 在 日 本 上 空, 目 睹

的重要性。藉由親身經歷的經驗,最終的目標

第一是製造有創意的問題(並非僅是發現問 題)、第二是從人性著手,製造工具。譬如當

我們進到工程領域時,需製造機器、製造引擎, 經由這個過程就會鑽研熱力學的知識,促成理 論與實作的思辨;或者我們製造宇宙,並且別

恐懼數理,而是如同數學家一樣使用它,以達

成我們的願景;而當我們進入藝術領域時, Marcos 鼓勵製造典範,如同美術館裡中的作

品般。最後,在科學領域的部分,應設計實驗 和創造普世性的知識。

日本 311 大地震與排山倒海的海嘯。而福島

你以為這樣就結束了嗎?不,這才剛開始呢。

福 島 震 災 帶 來 的 感 受 轉 化 為「Fukushima!

融合成一塊,進而製造一個世界。而知識也不

在 震 災 後, 更 出 現 核 災 的 危 機。 於 是, 他 將 Fukushima! 」作品,裏頭探索著人類居住與

技術災難的問題。Marcos 奠基在事實上,將 核災現場創造成一個半虛擬的世界。藉由畫面

Marcos 認為我們應當把上述不同領域的知識

僅是知識,它是能建立在虛擬世界,並連結現 實,以傳遞至更久遠的未來。

中虛與實的交錯下,出現在眼前的是墓地場景

27


在地扎根的 美感課 28


美 感 教 育 課 程 推 廣 計 畫 自 2016 年 以

這些展示不僅僅是學生在課堂上的操作結

來, 合 作 的 教 師 已 逾 700 位, 共 同 開 發 了

果,更是六到十二週課程中的整體過程:包含

115,000 人次的國高中生。2019 年「美角|

教學環境的現場記錄等等。美感不僅僅存在於

超 過 4,500 小 時 的 美 感 課 程, 接 觸 到 了 超 過 生活中的每一課 2.0」成果展,呈現 36 個在地 扎根的美感課,並分為五大類:

A . 對美有感:打開學生的美覺感官 B . 調整到美:建立美的信心技巧

課程計畫的巧思設計,材料工具的細緻操作,

最後的終點作品,更是日常觀察,實作整合, 教學相長,課後或課外的回饋反思等等,成為 教育與學習中內化的累積。

C . 與美 PK :工具、機能與美學平衡

文——凌天

E . 美感整合:美學與教育的深刻對話

成果展展場圖片—— 羅慕昕、許鈺盛 提供

D . 環境共好:人與環境中美的媒介

展覽設計——李舲、謝依容、范瑄、歐陽君年 36 個在地扎根的美感課圖片——張國耀 提供

29


重 拾 被 遺 忘 的 技 藝( 樹 皮 衣 ) 教師︱劉吉益 臺東縣立知本國民中學 在臺東縣知本國中,阿美、卑南族的同學佔了六成以上

,原民文化的保存延續,成為吉益老師課程背後重要的驅動 力量。課程請到部落耆老傳授傳統「樹皮衣」作法,學生現 地採集構樹枝幹,操作泡水、敲打、刮除等材料處理程序,

比較其質感差異。親手做出的樹皮材料,能夠再次處理,成 為日常小物的一部分,讓傳統文化在生活中延續。

30

課程中動人的一幕,是老師引導學生們離開手機電腦螢

幕,親身體驗環境中的質感:全班同學蒙上眼睛,除去鞋襪

,走出教室,四肢並用以感知空間質地,同時也嗅聞植物的

香氛氣味;一面呼應原民文化中與自然共好的生活態度,一 面也是對於質感體驗最有效的美學歷程。


A. 對美有感:打開學生的美覺感官 02

教師︱張婷宜 臺北市弘道國民中學

質感,有感

一般在日常生活中蒐集質感,常見是以相

質感的表現。美感的操作任務,則是以超輕質

以筆墨拓印,於是質感轉化為筆觸疏密。有沒

地磚、鋪面、樹葉、跑道等空間印象,藉由黏

片拍攝整理,讓質感成為平面視覺表現;抑或 有機會少一層媒介,保留質感的立體性質,讓 環境紋理可以用材料質地呈現呢?

課程帶著學生走出教室,到校園各個角

黏土,實地拓印校園環境,做成器皿的杯墊。 土材質的轉譯,配合上玻璃、竹製、陶瓷等水 杯材料,完成一趟藉由質感談質感的實驗。

落,藉由觸摸的方式累積對環境質感的認識; 回到教室,同學則拿起手上的杯子,看到材料

31


A. 對美有感:打開學生的美覺感官 03

教師︱邱于倫 新竹市立新科國民中學

美感心的呼喚

32

以色票來對應周遭的顏色,是把日常生活

能。把單一畫面畫成系列卡片,也是將無形體

歸整為數字符號般的元素,抽取出其視覺的精

讓課本上的色環實體化,跳脫書面而回到日常

像素化的一套編碼動作,將複雜的環境色彩, 粹。于倫老師的課程,更集結這些萃取出的單

一顏色,從離散的色票變成連續的色階,將極 簡化的顏色操作,轉變成極大化的美感體驗。

從校園生活素材的擷取搜集開始,學生

們調和顏料而重現彩色,看到的並不是色票取 樣的單一結果,更是調色過程中漸變的無限可

的色彩,變成手上可以觸摸把握的物件,彷彿 環境之中。最後,散落一地的色票,成為顏色 的資料庫,鼓勵同學嘗試排列組合的可能,更 放大所有人的視覺感知。課程向我們展示著, 若對於日常生活,能夠有意識而敏銳地觀察再 現,則製作技巧本身不需複雜,也能成為極富 感染力的美感操作。


A. 對美有感:打開學生的美覺感官 04

教師︱施明楓 新北市立正德國民中學

有適切就構成了美

綜觀歷年各校美感課程,「食物」是一個

程後段轉為觀察食品包裝的圖案色彩,簡化

色彩或構成,甚至是構造結構操作,總能有效

展多種排列組合。老師的精巧課程設計,幾乎

頗受歡迎的主題:無論是拿食物擺盤野餐,談

地抓住同學們的注意力,成為學期中受歡迎的

插曲。明楓老師這堂課程,從零食的「擺盤」 任務開始:乍看像是料理美學或飲食文化的討

論,但無論是圖紋底紙,幾何形的紙張「餐 墊」,與點、線、塊狀的單元排列,都透露著

文字與顏色資訊,來重製圖像,並在平面上發

是拿著零嘴作幌子,引起學生有看有吃興趣的 同時,所引導製作出來的作品,竟能遙遙呼應

二十世紀初的構成主義或包浩斯風格,是表面 輕鬆,但基礎扎實的一趟操作。

在骨子裡,這其實是場色彩與構圖的練習。課

33


A. 對美有感:打開學生的美覺感官 05

忠 孝 —— 我 最 美 麗 的 鄉 愁 孩子們的觀點,與成年人不同:不是說成熟與否,而是

築;黑白攝影本已去除色彩,留下的更是單色的剪影,襯

留下如何的空間記憶?這堂課程請同學們用黑白攝影,在校

資訊,還藉由建築中的幾何元素,轉成二維畫面,再製為

身高還未到位,日常環境裡總得多抬頭。往上看的視野,會

園中自由拍攝空間。只有一個規則:每個人的觀景窗裡,都

要補捉到仰望的天空。往上看的照片,留下天空與屋舍的分 界線,其實也就是減法的構圖,讓天色佔據一半的畫面。接

下來將照片裱於紙上,另刻出鏤空圖案,以色塊遮去校舍建

34

教師︱ 杜心如 新竹縣立忠孝國民中學

以灰階的天空。一切操作,都在層層剝除視覺環境的複雜

色彩構成,終究達到極簡構圖的造型美感,卻又能保留校

舍的空間印象。最後,學生將各自紀錄的天際線,連為一 氣,佈置展覽於校舍中,彷彿是將每位同學的減法空間記 憶,加總回來,一同重構出所有人共享的校園環境。


B. 調整到美:建立美的信心技巧 01

教師︱王莉雅 嘉義市北興國民中學

比例大作戰

漢文字與其他語言的拼音文字不同,是

對象,讓學生體驗眼、手、筆、紙的協同。先

音節念法,而是讓筆劃組合本身帶來意義;這

重量的關係,再逐漸加上紙張比例與字體大小

世上唯一通用的表意文字系統,所寫出的不是

也使得漢字的視覺性大大超過其他文字,其型

態、比例、構成都能成為美感操作的主題。但 也因為方塊字傳遞資訊的高效率,我們環境裡

充滿了文字信息,從出版品、螢幕、到街招看 板,視覺表現好壞則參差不齊。

從筆劃粗細的控制開始,實驗線條表現與視覺 的搭配,最後到書腰文字訊息的選擇,版面安 排,手寫落款。在印刷與螢幕發達,文字表達

常顯廉價的當代,國中生的手寫字,難脫童稚 之氣,卻也看得出樸拙的個性。

莉雅老師的比例美感課,以文字作為操作

35


B. 調整到美:建立美的信心技巧 02

教師︱賴玉萍 苗栗縣興華高級中學

察顏觀色

36

許多美感課程開始於運用色票來比對校

程操作到此,已經是緊湊有趣,但賴玉萍老師

境色成為尋寶遊戲一般有趣。本課程卻不止於

帶回當初採集顏色的校園場景,檢視其搭配表

園色彩,有效地去除視覺上的雜訊,讓辨識環 此:在萃色之後,老師帶領學生調配重現這些

顏色,再改變其大小搭配,於是單純的色彩表

現便加入了比例構成的討論。接著,平面的構 圖立體了起來,色彩脫離了紙面,包裹上簡單

的瓶罐,成為手上可移轉、可把玩的物件。課

更進一步,讓同學們把製作完成的色彩瓶, 現,真正完成了取樣自環境、也回應於環境的 來回詮釋,讓美感操作的轉移,本身也成為一 種設計的任務。


B. 調整到美:建立美的信心技巧 03

教師︱吳安芩 新竹市國立新竹高級中學

地圖空間設計 走 在 新 竹 ——

畫一張校園附近的地圖,聽起來直覺輕

精選有效的色彩與圖案構成,參考大量資訊地

集整理不易,而有效的地圖更需要大量的刪選

們不見得對環境資訊有敏銳的覺察,所以當製

鬆,但其實並不簡單。地理空間資訊龐雜,蒐 編輯,以去除雜訊的精準設計選擇,來凸顯重 要的訊息。

安芩老師的課程,是執行整學期的校本跨

領域主題:前八週有各科老師提供對生態、歷

史、人文議題的引導;之後則開始製圖練習, 從新竹中學校園起始,往周遭地區延伸觀察紀 錄,表達主題性或議題式的資訊。學生們得要

圖案例,用來組織跨學科的空間理解。平日我

圖任務不只是手繪一些感覺與印象,而要精準 標記實際的空間狀況,便也是提醒學子們,能

打開對於周遭空間的感官,從了解自身所處環 境,開始對社會有參與和回應。在龐雜快速的 資訊時代中,如何揀選資料,有效詮釋,而能

建立與表達自己的觀點,也是當代知識青年們 所面對最重要的課題之一。

37


B. 調整到美:建立美的信心技巧 04

教師︱翁靖宣 臺中市爽文國民中學

發現色彩的眼睛 美 感 生 活 實 踐 家 —— 38

這是一堂尺度親近的課程;七年級國中

生,由教室內開始觀察環境,看到從牆面到置

物櫃的色彩表現,而後從書櫃內抽出書本,研

究封面顏色的運用。這趟由遠到近的體驗,最

無論是延伸封面圖像,或者是搭配調和色系,

作、討論並分享。

大,期待在日後學習中,能夠更加累積成長。

後聚焦到封面上的書腰,由同學們親手繪圖製

教室、牆面等環境色彩,通常彩度較低,

而到了櫃子內的書本封面,有時便較鮮明;書 腰為了吸引目光,可能較搶眼,或是強調造型

與質感差異。同學們從容易動手的書腰開始,

都是自身對於環境美學的小小反饋,以小見


B. 調整到美:建立美的信心技巧 05

教師︱黃珮綺 嘉義市南興國民中學

樹筆•美比

美感課程的第一步,都在觀察和發現。

工,鋸、削、磨、鑽,最後裝上筆頭試寫,調

的公園,青翠綠蔭提供了水泥房舍中的喘息空

是身體觸覺、物件質感、與工具效用的來回對

在臺灣西部的城市地帶,中小學校園常是社區 間;雖然如此,綠樹植栽還是常被當做空間的

背景而被忽視對待。珮綺老師不僅是帶學生看

到了樹木,更注意到不起眼的樹幹枝椏,在筆 繪之下成為剪影,呈現見微知著的比例表現。

樹枝筆操作,來自於植栽修裁下的剩料,

學生挑選出搭配剪影形態的枝節,自己動手加

整適手與否。這已不僅是視覺比例的美感,更 話,在手與材料的不斷接觸中,建立同學自己

對樹枝作品,以至於對周遭環境的認同。這堂 美感課程也提醒了我們:帶著觀察的眼睛,則 自然美感俯拾即是,並不侷限於鄉野,在城市 中反能更顯意義。

39


B. 調整到美:建立美的信心技巧 06

教師︱張燕琪 臺東縣育仁高級中等學校

南島文化拼盤

40

美感教育強調從日常出發的觀察;對張老

民的組成;「南島」的出發立場,既是學校在

的文化脈絡,能以不同美學的面向呈現。這是

織」的整合操作,則是混搭拼貼的更進一步,

師來說,日常不只是周遭物理環境,更是抽象 一組十三週的主題課程,包含色票繪製、染色

操作、布料拼接、毛線編打、食物擺盤等等不 同操作,再延伸到人類學的認識,民族文化的

觀察吸收與藝術展覽的參訪等。而貫穿課程的

主軸,除了是美感與文化的交集,更是「南島」 的空間觀點與「編織」的操作意義。位於臺東 的育仁中學,有漢人和原民,也有本地與新住

「編 地特質,也是涵括地域與文化的多元概念。 不只是將相異元素並置排列,更是拆解重組後 的緊密結合,真正融為完整綿密的整體。不論

是色譜、毛線、拼布、擺盤,都能收在「編織」 的概念之下,來回應南島文化的包容特色。以 老師自己的話來說:這裡沒有美感的落差,只 有美感的多元。


B. 調整到美:建立美的信心技巧 07

從我的書桌到楓城紀事 教師︱黎曉鵑 臺北市中山女高級中學

日常用品的整齊

「收房間」是人人理解的反射動作,但若

排列,是另一組美感

仔細辨認其中細節,包括常用物放顯眼處,同

作主題,從筆盒、抽屜、置物櫃到美術教室,都

幫忙,預留使用空間等等,其實也就是整理複

課程中常常出現的操

是排排看的操作場域,用來做顏色分析,比例秩 序,或是平面構成,都有美感體驗之效。對於曉

鵑老師的學生來說,排列整理自己的桌面,只是

一個開始。課程設計的重點,在於中間階段的學 習遷移,將個人書桌前的生活經驗,轉移為對學 校公版週報的設計操作。

性質物品歸類,書背封面標齊,使用收納小盒

雜視覺資訊的分割模矩、主次層級、對齊留白 等有效方法。老師的課程設計,特別針對了高

中生的學習與生活狀況,始於同學對自己生活 的關注,而及於對公共資訊的整理,讓美感原 則成為實用的學習。

41


B. 調整到美:建立美的信心技巧 08

教師︱洪淑玲 臺北市大理高級中學國中部

光的進行曲

42

淑玲老師的美感課程總是從實用出發,

角度。雖說如此,但當圖紙操作替換為富有構

求,再來建立美感觀點,來回尋找使用性與表

刻,作品本身的表達便開始發生轉變:突然間,

由生活物件的研究開始,先能理解功能性的需

現性的平衡。課程有個簡單的任務起點,僅用 一張圖紙與一顆乒乓球,練習讓紙張站起,能 支撐但不包覆球體。其實,紙構造是個燈座與

光罩的預備,而小球就是燈泡的替代品。簡化

掉電線開關等枝節,讓構造操作能更自由有 趣,而看得到橘色的地方,就是光線能透出的

造質感的瓦楞板,而乒乓球更換為燈泡的那一 我們從看到構造的實體,轉為欣賞起光影的表

現。說到「燈罩」,一般想像的多是保護燈泡 的外殼;但這裡所談的卻是「光之罩」:不是 封閉的包被,而是通透穿越與光暈渲染,讓無 形的光線似乎也受到操作掌握,與構造的美感 產生緊密的對話。


B. 調整到美:建立美的信心技巧 09

組織美感高雄味

教師︱蔡孟恬 高雄市前鎮高級中學

孟恬老師從美感構面 KIT Lessons 中的色塊構成出

發,以色紙分割排列來介紹平面版型的概念,並配合實際 食譜的視覺構成分析,讓同學們不僅看到圖像文字的內 容,也看到排版的規則與安排。同學們先以圖文框畫出版

結成書冊:這套完整的美感經驗,讓學生充滿成就感,也 間接促成同學與家人的交流,與對彼此的生活分享,以及 詮釋高雄地方飲食文化。

面的初步構成,同時向大家介紹一道家常手藝,繪製出食

材準備、烹煮過程、以及最後盤中的呈現。最後的作品包 含三人一組的共同版型,內容是手繪的家常料理,加上個 人小故事的註腳,創造十足生活感的日常記錄。

從對食譜的視覺分析、各組版面構成操作,至最後集

43


B. 調整到美:建立美的信心技巧 10

教師︱潘玟箮 桃園市南崁國民中學

畢業是想念的開始

每位同學的面孔,是學生們日常生活中

他頭像排列組合,再以實物投影機播放。每一

同、關係與記憶。對於即將離校的九年級同學

除雜訊、控制比例、定位基準、創造關係等比

接收到最頻繁的視覺資訊,連結起所有人的認 們,玟箮老師設計了以頭像為操作元素的美感 比例課程,把畢業的離愁轉化為美感的表達。

當美感的操作對象,不是抽象的比例色

塊,而是自己的臉,我們對於面孔辨識的敏銳

本能也會全面打開。課程中出現多次不同媒介

的轉換:首先是手機攝影,接著以線條描繪, 轉印在透明片上之後,能影印放大縮小,與其

44

次轉換都增加了影像的操作機會,能夠帶入去 例構成手法,巧妙引起學生興趣的同時,也以 美感建立了自我與群體的關聯。


B. 調整到美:建立美的信心技巧 11

教師︱駱巧梅 嘉義縣新港藝術高級中學

網帥網美的校園生活

巧梅老師善於創造教學現場的關鍵場景:

同樣是編織,這裡的操作不是由傳統文化

在本堂課中,這便是高中學生提著網袋裝籃球

或手工技藝出發,而是以日常的命題來提起學

眉角:球體的包覆並不容易,細緻的網袋要乘

生活中的結構遊戲。課程更善用了 Instagram

的畫面。看似平凡無奇的動作,其實包含不少

載籃球重量與彈力,處理扭轉與平衡的問題, 配合或提或背的身體姿態,是個有趣的設計挑 戰。從處理機能的童軍繩籃球袋開始,接著操

生對細節的注意,引發創造的動機,積極參與

等社群軟體的視覺媒介,以年輕人的網路語 言,開啟新世代的美感傳遞。

作以麻繩編織器皿提網的任務,則是在牢固平 衡的結構基本要求之上,開啟質感、構造等面 向的進階討論。

45


B. 調整到美:建立美的信心技巧 12

教師︱林維瑜 國立基隆高級海事職業學校

發現海的顏色

46

若說基隆海事學校有個自己的顏色,那便

們總是詢問「下次要在上面畫圖案嗎?」,但

是學校制服的主色,是同學們日常接觸最多的

境中找出單純的原質,也鼓勵學生不一定得依

是海天的藍;除了是基隆環境的共同印象,更 色彩。但藍色除了是生活的背景,有沒有自己 能說的話呢?

利用這堂課程,維瑜老師先介紹數位攝影

與色票程式,引發同學對於色彩觀察的興趣, 接著再讓同學互助,完成色彩平塗圖版:雖是

單色表現,卻在純粹中出現層次與細節差異, 讓每個藍色都有自己的表情。課程當中,同學

完成結果沒有圖像,只有顏色,反是在複雜環 附符號圖案,同樣可以找到自己的美感信心。


B. 調整到美:建立美的信心技巧 13

教師︱周義傑 新北市自強國民中學

植物排排讚

義傑老師的美感課程,一直都以植栽為操

作主題,在學校所在的中和密集市區,討論都 會生活與植物生命的共存。

日常環境中的盆栽,有機且自然,但擺

放可能隨意無序,也可以別出心裁。課程以最

謹的數學構成秩序,更襯托了自然有機的表現 力量。老師適度引入攝影與打光的技術,以及

對植物的基礎介紹,讓學生除了找到自己的美 感畫面,也建立本身與自然的小小連結。

小的盆栽單元,作為構成美感的操作主題,跳 脫一般以視覺談構圖的出發點,從平面變成立

體,從材料變成生命。課程設計的亮點,在於 木盒整數比例的排列組合,以及方箱與圓盆的

幾何模組關係,能在操作中不斷快速調整;嚴

47


48

圖——許鈺盛 提供


49


設計是國力!台灣設計研究院啟動 專訪 張基義|台灣創意設計中心董事長、教育部美感與設計課程創新計畫主持人

文 —— 王 郁 慈

50

圖 ——Studio Millspace 揅空間工作室 提供


未來,設計與非設計的界線將更趨模糊,設計將 扮演具包容性與整合性的角色,並滲透至每一個領域 ,成為國家品牌與城市治理的基本配備。

・2019 臺灣設計展——屏東西展區

51


創立於 2003 年的「台灣創意設計中心 ( Taiwan Design Center, TDC )」(以 下簡稱台創) ,致力以設計驅動創新與產業升級,使臺灣原生的設計能量,持續

在各社會及文化領域發揮影響力。台創成立以來透過辦理國內外展覽、舉辦專

業設計獎項、推動設計媒合與產學合作、建構展銷平臺和營運創意場域等多種

途徑整合效益,期盼能藉助這 16 年來積累的能量,轉型升級為「台灣設計研究 院」,讓設計力成為國家最重要的軟實力。

推動產業 Level Up 設計研究是基本功

台創中心董事長張基義提到,前

瞻英國、荷蘭、泰國、韓國等國 家,都因為導入設計思維而提升 國家競爭力與經濟實力。在中小 企業居多的臺灣,台創除了協助

張基義特別提到,台創的服務對

手合作,將重點放在「遊覽車美

大眾,除增進國民的美學素養,

今年台創更與交通部公路總局攜 學」,鎖定明年通車的客運新路 線―蘇花改北花線,新式遊覽車 從內裝到外裝將全部重新設計, 顛覆一切既成的視覺標誌。

象主要針對產業及非設計背景的 設計如何導入解決社會議題,也 是社會設計的範疇,例如交通動 線之改善,或未來老齡照護的問 題,甚至怎麼讓臺式設計力輸出 國際、推動設計外交,也是未來

產業培植設計研發能力之外,同

「校園美感設計實踐計畫」媒合

計研究的基本功;清楚數據以助

全國國小至國中、高中職全面進

設計研究院將持續扮演公私部門

、川堂或是司令臺,都將換上嶄

計實驗場域,訂定與引導設計政

時也掌握未來產業趨勢;做好設 預測產業的大未來。設計有機會 帶領臺灣產業升級,但目前產業 並未有此共識,因此,跨域整合

從服務設計對社會和企業的分析 研究,應用至企業協作,亦是台 創努力的項目。

對民眾來說,設計並不遙遠 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推動在即,從 國家大型建設到地方城市發展,

了 8 個設計團隊進入校園,協助 行校園環境美感改造,無論教室 新面貌,落實美感教育從校園生 活開始。種種合作計畫都顯示跨 部門合作推廣美學成效顯著,揮

別以往公部門不重視設計和美學 概念嚴重脫勾的現象。

內容更升格創新。台創拓展公共

辦於屏東的 2019 台灣設計展「超

作,例如跟文化部自 2010 年合

作至今的「臺灣文博會」,近年 除了舉辦商展,更追加文化策展

串聯多元文化議題和主題活動, 已成每年文化界最大盛事。

及各產業間的橋樑,催生更多設 策,加強產業的設計研發能力, 協助中央、部會到地方政府導入 設計施政,讓設計成為臺灣面對 未來挑戰的最佳途徑。

用設計改變臺灣

設計研究院成立後,未來也將加

服務不遺餘力,積極跟各部會合

設計研究院成立後的一大重點。

設計力為城市定調

都可利用設計改變公共服務,或 提升地方識別系統,讓公共服務

52

翻轉臺灣美學從公共設計著手,

強與地方政府合作,好比今年主

級南⸺超級南方,非常台灣」, 不只是個單純的設計展,更是善 用在地美學、重新定義地方品牌

1 2

3

4

5

的利器。設計思維導入城市大型

圖 1,5「超級南」展覽

合作,以設計驅動施政動能。

圖 4 車體結構打造

活動的籌辦,也有助地方跨單位

圖 2 車廠內待改造車輛 圖 3 設計團隊討論配色


圖 ——台灣創意設計中心 提供

53


54


美術館: 看不見的設計與溝通 劉惠媛|國立交通大學跨領域設計學科研究中心顧問、博物館學會理事、教育部美感與設計課程創新計畫主持人 圖—— 劉惠媛 提供

55


・基亞斯瑪當代美術館入口

多元美感經驗的實踐場域 當代藝術教育的活動種類多元而豐富,過去我

們所熟悉的藝術教育包含有「本質取向」的偏屬藝

術智能的學習,例如老師教我們「如何畫一張水彩 畫」,或「如何欣賞巴哈樂曲的風格」等;或是偏屬

「環境取向」從藝術出發,發展人文藝術的多元的

知能等,例如:介紹歌德式建築從去了解歐洲基督 宗教文化、學習舞蹈去幫助肢體的協調等。

雖不同於學校有系統性的課程規劃,主要是手

眼練習和基本繪畫技巧的訓練,培養學生創作及藝

術理論的能力。過去一百年,美術館的藝術實踐從

覽企劃,經「規劃設計」的工作坊、導覽、特展、 藝術家面對面等活動,美術館不止於典藏與展示,

同時也歡迎人們透過參觀美術館建築體驗開放空間, 欣賞當代藝術的展覽裝置,認識藝術家的視角、創

意和解決問題的想像。當代美術館的教育,的確可 以擴大我們對藝術的想像,並與日常生活產生更多

跨域的連結。已然是另一種整合型的加深加廣的學 習經驗。

走進 21 世紀新形態美術館 隨著 21 世紀美術館的角色與功能的擴張,未來

包浩斯(Bauhuas)策展到白盒子(White Cube)

的美術館也可能逐漸成為市民的文化生活中心;舉

把自己打造成為擴展視覺經驗的重要實驗場所。

辛基的國會議事館、公共圖書館、中央郵局和音樂

展示理論,現代藝術與建築空間的表現性和純粹性,

56

透過專業努力,美術館的空間與量身打造的展

圖—— 張基義 提供

例來說:國立芬蘭基亞斯瑪當代美術館,鄰近赫爾


・基亞斯瑪當代美術館

57


廳等,為致力於與學校等教育機構建立合作關係,

吸引注意力,提高專注力。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世界

服務」,從製作展示品解說牌(標語和牆上的文字)

利用館內的典藏,精心規劃推出一系列設計相關課

就特別設有公共服務部門,專門提供「藝術體驗的 到擬定大大小小的活動企劃。希望能為平時沒有機 會參與美術館的人,創造交流的契機。

而美術館作為社群的資源中心,可以讓來自不

程,讓國高中的大孩子們可以有許多創意和實作的 機會。

因此,我們可以期待,未來美術館不只是建築

同背景的觀眾到同一場所經驗美感的張力與解讀展

物和作品具有魅力,同時也懂得與觀眾創造鏈結,

賞建築、展覽設計、主題研究、空間安排與動線等

計,以展覽和多元的活動為觸媒,變身成為學生、

覽的意義。例如丹麥的路易斯安那美術館:透過欣

,從認識藝術家到參與工作坊課程,美術館的教育 活動,基本上關注許多不同年齡觀眾的學習面向,

針對不同年齡的觀眾設計不同的解說工具。針對學 齡前兒童,他們以遊戲引導的方式,一同去發現、

實驗和創造。對年齡較大的孩童,當代美術館也會 以沉浸式體驗(Immersive Experience)及互動裝置

58

各國的設計博物館、設計中心、建築中心,均紛紛

圖—— 劉惠媛 提供

與更多外部機構合作,從參觀者的角度思考服務設 家庭、學校等對象,既舒適又愉快的學習場所。


2

1

3 4

圖 1 基亞斯瑪當代美術館

圖 2,3 路易斯安那美術館戶外雕塑景觀 圖 4 路易斯安那美術館的兒童中心

圖—— 林靜娟 提供

59


你的城色: 光影城市的虛與實 凌天|國立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助理教授、教育部美感與設計課程創新計畫協同主持人

圖—— 凌天 提供

60


61


在臺中國家歌劇院五樓深處的凸凸廳,是建築

露互補色光,彩色影子呈現出城市的細緻紋理(綠

結構體,從地板浮起成為牆面,再轉為天頂,讓室

的招牌),也將觀眾身影投入環境之中,創造屬於

師伊東豊雄曲牆建築空間表現的極致。自由流動的 內空間如洞穴一般有機而連續。

將不止息的臺中城市動態,呈現於不斷流動的

歌劇院空間之中,是推動《你的城色》作品的主要

想法。二十分鐘的投影裝置作品,記錄了從臺中交

自己的城市映像。散落於場地中的白色球體,可隨

意推滾,鼓勵觀眾與凹凸空間地形互動,也強調了 著光而顯影的表現。

《你的城色》將熟悉的臺中城市經驗濃縮疊合

流道開始,沿著臺灣大道一路往臺中火車站的城市

進凸凸廳,以人身的尺度,漫遊在車行的大道影像

景,與獨一無二的展場空間沉浸融接。

應。觀眾的步伐反映了凸凸廳特有的空間起伏;而

影像,如同地圖街景般向四面曲牆同步投影城市全 展廳共設置十二臺投影機,分別由不同角度,

投影分色處理過的城市影像至四面曲牆,交疊形成

白光中透著一點殘影的環景效果。畫面圖層以光之

三原色(R/G/B 紅綠藍)填色;當觀眾進入展場空間, 遮蔽投影光源,原本多道疊加為白光的影像就會顯

62

化植物,行走生活著的人群,車與交通,無聲喧囂

上,探討人之於城市、環境、空間的信息接收與回

人們的多重疊影,又將平常混雜的都市意象解離分

層,讓觀賞者的身形參與至城市影像之中;藉由這 樣虛實交錯的感官體驗,帶來另一種閱讀城市的可 能性。


《你的城色》臺中國家歌劇院 2019 年新藝計畫 主要創作|李舲、謝依容、凌天 執行製作|范瑄

影像顧問|吳振威 聲音設計|謝瀞瑩 ・從左起為凌天、謝依容、李舲

裝置設計|軟設計有限公司

63


64

・「你的城色」展覽 / 攝影——劉璧慈


65


圖——本埠建築 + 蔡嘉豪建築師事務所 提供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