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层》 TopFloor Magazine 2010.08/09

Page 1

AUG/SEP 2010 TopFloor001


002TopFloor AUG/SEP 2010


目录 CONTENTS

2010 年 8 月 12 日,上海外滩美术馆《2010,曾梵志》开幕现场。曾梵志带来了雕塑和装置作品赚足了眼球。

06 卷首

举牌建议

人物

12 数语

上海嘉泰 2010 秋拍举牌建议

2010 上海当代 价值解剖器

14 精华 16 微博

国内三大艺术展会中要属

17 看法

“上海当代”的命运最为跌

18 枪火

宕起伏,2007 年第一届是令 第 二 届 急 转 直 下,2009 年

P10

第三届新总监秦思源临危受 命,终于不负众望,今年是 第四届,它仍然面临着其他

P26

上海嘉泰 2010 年秋拍定于

展会的夹击。

老油画市场板块,涵盖民国

9 月 27 日 在 上 海 展 览 中 心

P21

时期走上画坛的第一代、第

举行,我们对“华人西画”

每月 5 日出版 逢拍卖季微调出刊日期 本期为 8、9 月合刊

老油画市场 “三巨头”与“三群落”

人 惊 艳 的 开 门 红,2008 年

04 特别策划

《顶层》月刊

深度专题

二代油画家。从代系和活动

专场中的陈逸飞、吴冠中和

地区,可将其分为以徐悲鸿

邓志鹏 3 位艺术家做了简要

为代表的“大陆早期画家”、

分析,并以表格形式给出了

以赵无极为代表的“海外华

估价排名前 12 位的油画作

人画家”、以吴冠中为代表

品的举牌建议。

的 “大陆意象画家” 三个群落。


展览回顾

主办:杭州日报报业集团 出品人:吕建明 出版:休闲杂志社 协办:上海顶层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 主编:杨寅华 副总经理:汤晶 社址:杭州市体育场路 218 号 国内统一刊号:CN33-1308 国际刊号:ISSN1005-0728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1004000088 国外总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国外发行代号:M5178 国内总发行:浙江省报刊发行局 承印:杭州日报报业集团盛元印务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曲宽海 周庆艺 杂志定价:20RMB 30HKD 刊期:单月刊 Editorial Division 编辑机构:《顶层》编辑部 TopFloor Magazine Chief Editor 执行主编:胡湖 Hu Hu Editor & Reporter 记者编辑:沈崴崴 李夏 陈哲瑜 Shen Weiwei Li Xia Chen Zheyu Design Director 视觉总监:南睿 Nan Ray Designer 美术编辑:程琳 Cheng Lin Features Editor 专题编辑:Amanda Assistant Editor 编辑助理:陈晓文 王琳琳 Chen Xiaowen Wang Linlin Special Reporters 特约记者:李静 杜卡 潘丽 Li Jing Du Ka Pan Li English Editor 英文编辑:Wallace 上海编辑部:上海市浦东大道 1089 号启泰阁 12 楼 D 座

Suite D, 12F qitaige, Citic Pent-Ox Metropolis Business Hotel, 1089 Pudong Ave. Shanghai Tel(Shanghai) 电话:021-50280887 021-50281639-807 Correspondents Beijing 北京记者站:马莉 Ma Li Address 北京地址:北京市大兴区郁花园二里 34 号 5 单元 501

Beijing City, Unit 501, No 34, Yu Garden, Daxing District Tel 电话:010-60242290 Correspondents Chongqing 重庆记者站:李兴强 Li Xingqiang Address 重庆地址:重庆市四川美术学院 350 号信箱

Chongqing City, Sichuan Academy of Fine Arts PO Box 350 Tel 电话:023-68515753 Contributors E-mail 投稿邮箱:TopFloorMagazine@gmail.com Information E-mail 资讯邮箱:TopFloor@yeah.net Operating Division 广告代理:上海顶层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 Operation Director 运营总监:马登科 Ma Dengke Bus Business E-mail 商务邮箱:DingCeng@gmail.com Tel 总机:021-50281639 Fax 传真:021-50281639-802 内容合作:

AMRC 艺术市场分析研究中心

庞茂琨《今日之神话》 9 月 4 日,由 99 艺术网主办的庞茂琨个展《今日之神话》 在上海美术馆举行,图为艺术家与本次参展的新作。

平台合作:


目录 CONTENTS

P39 财评

36 整体价值被低估

的清代外销油画

P50 画廊生意经

50 华氏画廊:

主旋律之道

学术界对宫廷油画的研究较

华雨舟说:“我始终认为艺

为深入,但对外销油画的研

术品要符合大众的审美,反

究还十分粗浅,这应该是造

映中国传统思想,我们尽量

成清代外销油画整体价值被

回避那些揭露和批判社会弊

明显低估的重要原因。

端的尖锐激进作品。我还是

39 关注低价老油画,

直到行情爆发

长三角地区藏家有底气,也 不服气,但长期追求市盈率 的个性,使得他们或许在资 金推动型的疯狂行情下,会 失去大把机会。

43 对话林松:

“老油画”不合适普 通收藏者

想寻找一些美的东西。”

拍卖解码

55 季崇建:买“伴

娘”不买“新娘”

“老油画”收藏的历 史机遇 46 经典是王道

王道有门道 赵力在“Classic 简”经 典西画沙龙上畅谈经典 艺术市场

人物

63 庞茂琨:

对自己的反叛 与留恋

俐,婚礼上宾客都去欣赏巩俐, 巩俐的出现也提升了新娘的知 名度。所以呢,艺术品是有很

60 中国当代艺术之五

写实的终结 风格史和模仿

中国当代艺术界的一线批评 家从各个角度剖析曾梵志创

顶上,悄悄地坐在人群中最

云端视野

72 赵庆伟:

从收藏当代艺术 品转向老油画

穿着紫色 T 恤,眼镜架在头 后一排聆听。

90 阚诗淇:我更在乎

普通人的认可 顶层艺术拍卖榜

文化

48 巴黎还有好人

78“液体黄金”的魅力 82 时装圈与艺术圈

跨界不停息 全球视角

吴亮答问

试水雕塑

68 顾振清:

周边

拍卖市场 喜忧参半

看展

88 转型 “乱笔”

作的前世今生,曾梵志本人

多东西让它升值的。

58 伦敦艺术

P88

67 庞茂琨的酒杯

就好像你娶个新娘,伴娘是巩

市场报告

44 对话尤永:

P82

07 2010 年春拍总榜 顶层艺术评估中心编制 的拍卖榜单,一切以数 字为依据。 TopFloor English

93 Zhenqing

Gu

Perspective from the Air

95 HWA'S

Gallery

Theme is king

84 买到手不等于拥有 86 东方的承诺

91 读者反馈表


特别策划 Unique

同样脱胎于雅昌拍卖数据库的“雅昌榜”与“顶层榜”, 对 2010 年春拍油画及当代艺术家成交额前 20 强的统计竟截然不同,

到底错在哪里?

04 TopFloor AUG/SEP 2010


AUG/SEP 2010 TopFloor 05

插画 / INN823.com


卷首

Editor's Note

以雅昌网的名义扫荡雅昌榜 Contradiction Criticism of Artron

今年 7 月 3 日,西泠印社油画专场落下帷幕,本刊随即

库中,录入错误比比皆是,直接导致了雅昌自身以及其他媒

着手准备 2010 年顶层春拍总榜的更新。7 月 19 日,雅昌艺

体或机构在使用数据时以讹传讹。这些错误主要分两类,一

术网发布《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调查报告(2010 年春季)》,

类是错别字,如“唐志冈”误作“唐志刚”、 “黄钢”误做“黄刚”、

7 月 22 日发布更新版。7 月底,本刊春拍榜初步整理完毕,

“贾蔼力”误作“贾霭丽”等;另一种是录入错误,如台湾

为确保准确和严谨,我们特与雅昌发布的《调查报告》第 67

金仕发 2010 春拍朱铭 1995 年作 《太极系列 - 对打》预估价

页中附录的“2010 年春季拍卖油画及当代艺术家作品成交额

为 “USD 122600-157200”,雅昌网则登记为“NTD 122600-

排名”进行比照,但结果让我们感到匪夷所思——所有数据

157200”。

无一契合。 我们第一反应是检测自身的数据取样和运算过程,因为

其五,艺术家分类和选择不合理。按照顶层榜,徐悲鸿、 朱铭、林风眠等都应在前十之列,但却不见于雅昌榜的前 20

“顶层榜”的原始数据除少部分来自于拍卖公司官网之外,

强。从雅昌榜的角度猜想,也许将这 3 人归之于传统艺术家,

大部分都来自于雅昌拍卖网的公开资料,但经过我们多次检

但即便如此,顶层榜前 20 强中出现的蔡国强、石冲、袁庆一、

验,我们越来越倾向于另一个可能:是雅昌榜错了。也就是说,

李山、叶永青等则没有理由不出现在雅昌榜的名单中,因为

“雅昌榜”与雅昌拍卖网自相矛盾。

这些人在春拍中的总成交额都高于雅昌榜名列第 20 的王

经过反复的比证,我们找出了几个造成雅昌榜硬伤的可 能原因:

怀庆。 拍卖数据是艺术市场中唯一可以公开获取的艺术品交易

其一,雅昌榜对春拍的统计时间不科学。每年涉及油画

数据,关涉到艺术市场各色人等的切身利益,简单、直接,

及当代艺术拍卖的春拍往往从 3、4 月初自苏富比开始,直到

也最具说服力。根据 alexa.com 的流量统计,雅昌拍卖频道的

7 月底在长三角结束。而雅昌榜的计算时间则为 2010 年的 1

访问量占雅昌网总访问量的 21.4%,是雅昌网首页访问量的

月 1 日至 6 月 30 日,从拍卖规律来看,1 月 1 日 2009 年秋

4 倍有余,可见数据的价值远大于每天被生产出的各种艺术

拍还未结束,而 6 月 30 日 2010 年的春拍也未完结,这样的

资讯的价值。作为艺术媒体的航母,雅昌网的数据每天都在

时间安排并不合理。

被各大网站、报纸、杂志等引用,如“胡润艺术榜”的数据

其二,拍卖会取样不完善。今年日韩及新加坡拍卖行均 在香港开设专场,如韩国首尔拍卖、新加坡 33 拍卖、日本伊 斯特等,雅昌榜计入了后两者,但遗漏了前者。

就是直接采自雅昌,几乎未做任何改动加工。 原始拍卖数据所携带的信息是有限的,其中隐藏着大量 对艺术品收藏和投资具有重大价值的信息值得我们去发现、

其三,雅昌榜数据计算错误。若将前两点数据取样上的

比较、计算、排列、归纳、更新,这其中运算的技巧和模型

不同忽略不计,雅昌榜自身在计算中也错误连篇。以第一名

的构建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仍然是保证数据处理第一步的

赵无极为例,根据雅昌拍卖搜索结果,2010 年 1 月 1 日至 6

绝对正确,为此后的一切分析和结果奠定牢固的基石。

月 30 日,赵无极共上拍 44 件,流拍 3 件版画,而雅昌榜数

本刊的市场分析团队也是雅昌拍卖网的重度使用者,我

据则为上拍 28 件全部成交;再如艾轩,实际上拍 15 件,流

们能深切体会雅昌网为艺术数据的发布、传播和研究所做出

拍 3 件版画,而雅昌榜数据则为上拍 17 件全部成交。前面赵

的重大贡献,但我们仍然要呼吁:更小心、更细致、更科学、

无极少计入 16 件,后面艾轩又凭空多计入 2 件,榜单中所有

更严格、更务实。

的艺术家的数据都不知是通过哪种方式算出,让人莫衷一是。 其四,雅昌拍卖网录入错误。在雅昌网庞大的拍卖数据 06 TopFloor AUG/SEP 2010

谨代表“TAAC 顶层艺术评估中心”,与所有有志于进 行艺术市场研究的机构、团体和个人共勉。


顶层艺术评估中心

AUG/SEP 2010 TopFloor 07


08 TopFloor AUG/SEP 2010


顶层艺术评估中心

AUG/SEP 2010 TopFloor 09


举牌建议

Auction Advice

上海嘉泰 2010 秋拍

华人西画专场举牌建议

Auction Advice on Chinese Western Painting of JT Autumn Auction,2010 顶层艺术评估中心︱文

供图:上海嘉泰拍卖行

以往一样,上海嘉泰拍卖行今年

2 件油画、3 件素描,一起组成一个最

的秋拍几乎没有做任何宣传,拍

受瞩目的小单元。

卖定于 9 月 27 日在上海展览中心西二

1 2

《微曛》:两件油画中,《微曛》

馆举行,共 14 个专场。其中“华人西画”

是图录封面作品,也是整个专场估价

专 场 共 131 件 拍 品, 总 估 价 约 2000-

最 高 的 作 品, 达 480-680 万, 尺 幅 为

3000 万元。

180×180cm,作于 2003 年。最近一次

相比今年嘉泰春拍的“名家西画”

的出版记录是在今年 4 月,收录在陈逸

专场,秋拍的“华人西画”拍品件数略

飞艺术基金会出版的画册《陈逸飞》之

有下降,但总估价则有所上升。从价格

中。相对早期的古典仕女,作于 2000

区间上来看,嘉泰历年都少有高价作品,

年前后的仕女作品知名度略逊,但更具

此次百万元以上的油画依然只有 2 件,

现代美感,在古雅含蓄之外,增添了更

而最低估价 10 万元以下的作品占了该

多慵懒和纸醉金迷的气息,此作直接以

专场拍品数的 90.2%。由于篇幅所限,

“微曛”点题,是陈逸飞晚期较具代表

我们仅挑出 3 位艺术家做简要分析,对

性的作品。从成交记录上来看,目前陈

本次专场估价排前 12 名的作品,我们

逸飞“仕女”系列还没有突破 1000 万

直接以表格的形式给出了举牌建议。

的作品,2005 年至今成交的仕女系列 大多价格在 200-500 万之间。最合适作

1. 吴冠中 《塞纳河畔》38x46cm 2. 吴冠中 1989 年作 《塞纳河》 61x50cm

10 TopFloor AUG/SEP 2010

陈逸飞领衔全场 陈逸飞此次共 5 件作品上拍,包含

为比照的是作于 2004 年的《春闺》, 在尺幅、创作年代和作品意境上都与《微


曛》相近,2008 年中国嘉德春拍估价

有绘制小稿的习惯,如拍出 3024 万的

480-580 万,成交价为 616 万。

《北国风光》 就是同名壁画的油画小稿。

《阳光水乡》:这张是图录封底作

3. 陈逸飞 《微醺》180x180cm 4. 陈逸飞 《阳光水乡》 110×110cm 5. 邓志鹏 《思想的禁锢》 146x89cm

我们认为,这件《塞纳河畔》与大

品,尺寸为 110×110cm,估价 85-120 万,

稿除了尺寸差别之外,仅在色彩上略有

未注明创作年代。在为数众多的“水乡”

不同,相对 1989 年前后创作的多幅描

题材中,绝大部分作品均为色调沉暗、

绘塞纳河风景的油画,这件小稿本身也

意境清冷之作,只有少部分与“阳光”

是成熟之作。大稿在 5 年前已价值五百

或“秋色”有关的作品,才被注入温暖 明厚的金黄色彩。如 1985 年作《水乡 . 秋

多万,考虑到吴冠中的离世效应和其油

韵》、1999 年 作《 金 色 水 乡》、2003

240 万元左右。

画的稀缺性,这件作品的合理价位应在

年作《阳光情缘》等。因此,相对稀缺 的“金黄色水乡”是这件《阳光水乡》 的最大卖点。

可疑的邓志鹏 在陈逸飞、吴冠中等亮点之外,本

我们认为,这 5 件作品均不是陈逸

次专场也存在一些疑点,如邓志鹏所作

飞的一等作品,但仍然具有较高的收藏

的《思想的禁锢》这件作品,邓志鹏此

和投资价值。建议《微曛》在 600 万左

前无任何拍卖纪录,观其作品并非上乘

右买入, 《阳光水乡》在 200 万左右买入;

之作,图录中对其作品的赏析更是缺乏

素描以《寒凝大地》原作最具升值潜力,

技巧、贻笑方家,图录所附的艺术家简

建议可视现场情况谨慎加价,最高可追

历也语焉不详,但估价却达到 80-120

至 100 万左右,另两件素描可逢低买入。

万元。油画市场虽已回暖,但走高的几

3 4

乎都是一等精品,百万元的敏感估价哪

低估的吴冠中小稿 吴冠中此次共 4 件作品上拍,与陈 逸飞每件作品均有亮点不同,4 件作品

怕是炙手可热的一、二线中青年艺术家 也会非常谨慎。如果这件作品成交,不 排除作假的嫌疑。 5

中除《塞纳河畔》之外,另外 3 件都是 投资价值不高的小尺幅水彩或素描 作品。

海派的尴尬 本次专场特设的“流金岁月”单元

据图录数据,油画《塞纳河畔》尺

中推出了知名海派艺术家陈钧德、万福

幅为 38×46cm,估价 55-120 万元,而

堂、夏葆元、周长江等人的作品,但海

根据佳士得官网的纪录,2005 年香港

派艺术家的共同特点是囿于本土,在全

佳士得秋拍“20 世纪中国艺术”专场

国其他地方缺乏市场。陈钧德是上海传

中上拍的一件吴冠中作于 1989 年的《塞

统油画家中作品上拍较多者,截止目前

纳河》与此作画面几乎完全相同,只

为止共上拍 205 件作品,其中在上海上

是尺幅略大,为 61×50cm,当年估价

拍的就有 106 件,总成交额仅 1303 万。

120-160 万港元,成交价 546.96 万港元。

而周长江 57 件中有 40 件在上海上拍,

由于图录上并未对此巧合有任何说明,

万福堂、夏葆元也都是依赖于上海拍卖

我们特意电话询问了嘉泰油画部主管王

行,高价作品非常少。因此,这几位海

兴宏,王先生答复说送拍的藏家称这是

派油画的流通和变现能力均不高,适合

原作的小稿。大稿小稿先后现身拍场,

对艺术家非常了解的藏家收藏,一般不

在油画拍卖中也不多见,而吴冠中的确

建议作为短线投资品购买。 AUG/SEP 2010 TopFloor 11


数语

Economy

纽约市拨款 3000 万美元 给文化艺术机构 6 月底,纽约市政委员会通过决议恢复 了部分该市文化艺术机构拨款的提案, 总金额为 3000 万美元,虽然这一数字 低于纽约市长在 5 月份提出的 5000 万 美元的申请,但是对于纽约市艺术界人 士来说,也是一次伟大的胜利。

苏富比大洋洲和非洲艺术专 场收获 840 万美元 苏富比在巴黎推出的大洋洲和非洲艺术 展出圆满结束,这次专场取得了总额 840 万美元的成绩,反映了全球市场对 这类艺术品越来越浓厚的兴趣,许多拍 品都远远超出估价。

伦 敦 佳 士 得“ 古 代 大 师 和 19 世 纪 艺 术 品” 夜 场 拍 出 4233.875 万英镑

伊丽莎白 . 泰勒画像 676 万英镑成交 美国波普艺术家安迪 . 沃霍 1963 年为影星伊丽莎白 . 泰勒制作的丝网画像《银色的 伊丽莎白》,日前在伦敦佳士得拍卖会上,以 676 万英镑成交。

萨奇向英国政府捐赠 3800 万英镑作品 收藏家查尔斯 . 萨奇宣布,他将向英国政府捐赠他的切尔西画廊和两百余件作品, 其中包括翠西 . 艾敏的《我的床》、格雷森 . 佩里的作品和查普曼兄弟的 《解剖的 7 月 6 日 晚, 伦 敦 佳 士 得“ 古 代 大 师

悲剧》。这批捐赠作品总价值达 3800 万英镑。

和 19 世纪艺术品”夜场拍卖中成交的 47 件拍品一共拍出了 4233.875 万英镑 的成交额,其中最为吸引买家的 17 世 纪弗兰德斯绘画大师皮特 . 保罗 . 鲁本

微软收藏 5000 多件当代艺术品

斯的作品《准备战斗的指挥官》,以

目前,微软公司收藏有 5,000 多件当代艺术品,是收藏艺术品最多的公司之一。这 些作品大多出自于当地艺术家和一些大艺术家之手诸如辛迪 . 舍曼、查克 . 克洛斯

900.12 万英镑的高价成交。

和村上隆。公司认为这样做能减轻压力,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讨论和意见的表达。

12 TopFloor AUG/SEP 2010


2010 年年中梅摩指数上扬

吴冠中作品 拍出 1104 万元高价 6 月 25 日,我国著名的绘画艺术大师、 91 岁的吴冠中先生仙逝。两天后,上海 泓盛艺术品拍卖会上,吴冠中作品《西 双版纳村寨》拍出了 1104 万元的高价。

雷曼被迫卖藏品还债 珍藏总额达 1500 万美元 藏家们经常会半开玩笑地说:艺术市场的 流动性在很大程度上是靠“3D”来支撑的, 那就是离婚 (Divorce)、负债 (Debt) 和死亡 (Death)。这句话正印证在雷曼兄弟身上。 英国佳士得有限公司于近日宣布,将于今 梅建平和摩丝运用新的指数模型显示,由于春拍强劲的销售促使 2010 年年中

年 9 月 29 日在南肯辛顿举行名为“雷曼

梅摩指数明显上扬。因为战后艺术、当代艺术以及印象派和现代艺术在 2010 年上

兄弟:艺术作品与蜉蝣”(Lehman Brothers:

半年非常积极的增长势头,带动了所有艺术品指数在短暂下降后恢复增长。指数中

Artwork and Ephemera) 的专场拍卖会。

唯一出现下跌的是古代大师的作品指数。

宝龙以 125.2 万英镑 拍出蒙克《圣母玛利亚》

奥地利博物馆将出资 1900 万美元购买席勒作品

最高不过万余元,400 幅 当代艺术作品平价展出

奥 地 利 Leopold 博 物 馆 将 斥 资 1900 万

今年 8 月 22 日,第一届全民艺术节在北

美元从一位犹太收藏家手上购买一幅二

京艺术区白空间艺术展厅开幕,此次艺

战期间被纳粹偷走的席勒的作品。此

术作品价格区间在百余元到万余元,标

前,这幅名为《Wally 肖像》的作品曾

志着继拍卖行的超市模式后,画廊也加

于 1997 年借出到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入了平价原创艺术品经营的队伍。

全球顶尖 200 位 收藏家名单 中国藏家首次跻身前十

中国嘉德出资 100 万 设立艺术教育奖学金

美国《艺术新闻》7 月份公布的今年全球

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创始人陈东

顶尖 200 位收藏家名单中,香港的地产大

升宣布,中国嘉德将出资 100 万元人民

亨刘銮雄位列第六位,他主要收藏现代和

币,设立中国嘉德徐邦达艺术教育奖学

当代艺术品;上榜的华人收藏家还有台湾

金,用于奖励中国十所著名高等院校的

力晶集团董事长黄崇仁。对印象派艺术及

文博、考古及艺术类专业的优秀学生,

当代艺术市场的参与是他们跻身以欧美藏

并每年增资 20 万人民币用于该奖学金的

家为主的顶尖榜单的主要原因。

长期持续运转。

爱德华 . 蒙克的表现主义画作《圣母玛 利亚》7 月在宝龙拍卖行以 125.2 万英 镑的惊人价格拍出。这使得它成为了有 史以来在英国拍卖的最昂贵的印刷画作 和世界第二昂贵的印刷画作。

AUG/SEP 2010 TopFloor 13


精华

来自各个媒体的声音, 像 万 花 筒 一 样, 从 不 同的角度对艺术结构 再 重 组。 纯 艺 术 媒 体 虽 然 经 营 惨 淡, 但 依 然 层 出 不 穷。 而 在 强 势 媒 体 的 边 边 角 角, 当代艺术也在顽强的 生 长, 逐 渐 从 可 有 可 无的点缀变成给杂志 加 分 的 必 备 武 器。 从 这些媒体的精华素中, 可以看到艺术的五花 八门。

Other Media

2

14 TopFloor AUG/SEP 2010

高,能够卖到一两万元了。在

不公正的选择 造就艺术

艺术上油画、国画和版画是没

艺术家刘野曾谈及中国

有高低的,但是市场上却天壤

当代艺术作品的价值受到全

之别,应天齐很无奈。

球关注的问题:“最有价值

实 际 上, 版 画 也 曾 经

的画,是画家诚实地表达对

在中国美术发展史上几度辉

世界的认识。”面对中国当

煌,但是到了改革开放之后,

前艺术市场的繁荣,他说:

绝大多数版画家都生存在院

“中国当代艺术家也别就此

校里,离市场越来越远,版

放纵自己,别太腐败了,别

画也就渐渐地衰弱了。

失去战斗力,别把对艺术的

版画家应天齐为 何还要卖油画?

冲击来自于技术方面,“一

收藏家的个人喜好,那是正

方面新技术解决了原来在印

常的。这个世界的魅力就在

刷上无法解决的问题和无法

于它的不公正,‘不公正的

近 15 年 来 中 国 近 代、

实现的效果,现代技术解决

选择’是艺术创作的动力。

当代艺术家作品的拍卖总成

了作品质量的恒定性这一问

艺术作品和垃圾也只隔一条

交额中,国画以吴冠中居首,

题,版画家也可以从复制劳

线。”

油画为陈逸飞最高,而版画

动中解脱从而投入到创作中

“不公正的选择是艺术

冠军则是应天齐。对此,应

去;但另一方面,技术也对

创作的动力”这句话隐隐地

天齐只说:“那些都是市场

版画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复

道出了一句真理,也许并不

的观点,学术上是另外一码

制的‘轻而易举’和‘足以

是刘野想透彻了的回答。事

事。”因为,即便是这位中

乱真’使 得市场更加质疑版

实上,某种情况而言,用个

国身价最高的版画家,也需

画的艺术收藏和投资价值。”

人风格来判定艺术作品的好

要 靠 卖 油 画 才 能“ 衣 食 无

应天齐说。

坏和价值,就已经开始了不

不过,最让应天齐心痛

公正的选择。当我有时面对

的还是,由于长期以来版画

生活中某些充满创造力的工

6 月 2 日, 在 北 京 保利

一直被人瞧不起,价值一直

业设计时,面对某些充满智

五周年春季拍卖会现当代中

被低估, “现在很少有年轻

慧和创新的广告设计时,会

国艺术专场日场中,应天齐

人关注和学习版画,市场也

想到那些被抹去个人痕迹,

的水印版画系列作品《徽州

太小了,版画藏家更是少得

无名无姓的创造者们。人人

之梦》经过八轮的竞争,最

可怜。”

都知道耐克的标志,但谁会

事情”。

4

多版画家的作品因此都水涨船

翟永明

热爱转为对钱的热爱。至于

孙冰

忧”,才能“多为版画做点

3

大,但是最令他欣慰的是,很

2010 年 7 月 8 日 2《南方周末》

版画的另外一个巨大

1 2010 年第 25 期

《中国经济周刊》

1

高价对于他个人意义其实并不

终以 168 万元成交,创下了

应天齐也不否认中国版

知道设计耐克那个钩的设计

中国版画拍卖新的最高记

画界自身的问题,“版画界

者叫什么名字?我们这个时

录,并打破了 2006 年他的《西

应该更开拓、更开放,艺术

代许多商业设计人员的价

递村》系列创造的 101.2 万

上追求突破;版画家应该继

值,实际上被这个资本社会

元的中国版画拍卖最高纪录。

续踏实做人、踏实作画,将

不公正地“去价值化”了。

市场看得淡一些。”他说。

而艺术家纯粹个人风格的表

应天齐半开玩笑地说,


达则被推到了一个至高无上

老 师 鉴 定 为“ 没 有 艺 术 天

一套对虚假交易的分析和检

因此,中国真正走入第十个

的地位。在当今社会,对此

分”,却跟一位堪称古董家

验 方 法, 他 说 :“ 最 近 我 把

年头的拍卖网站,只有嘉德

惟一能作出评判的,似乎已

具大师的经济学教授合作,

这些方法用在艺术品上,现

在线一家。“我们的存在本

经变成了金钱。在中国,当

在摩西的庞大数据库支撑

在基本上解决了鉴别假拍的

身就是个奇迹。”回忆起 10

代艺术圈 ( 尤其是架上绘画

下,他们建立了一个可以分

技术难题。”

年前的互联网泡沫,嘉德在

圈 ) 已经把这个问题约定俗

析艺术作品价格走势的数学

董国强认为这仍然行

成了,似乎不太好改变了。

模型。金融机构认为这个学

不通 :“国外艺术家不可能

问题是当金钱成为艺术价值

术成果能够用来与高端客户

随便把画送给人家。但中国

谈及企业发展经验,陆

的终极秒表时,“画家诚实

保持联系,把艺术品投资变

的画家往往画很多东西应酬

昂认为,互联网泡沫的原因

的表达”又价值几许?这个

成私人银行业务里重要的一

人,这些应酬作品和真正的

在于没有根基造钱,而嘉德

问题就快成为中国架上绘画

块。所以梅建平与摩西趁热

创作不同。这决定了即便同

在线之所以能存活十年,就

解不开的死扣了。

打铁,在纽约成立了一家“美

样是真的,好坏差距也非常

是因为从一开始便看准了必

丽资产顾问”合伙制投资咨

大,作为一个外行,你怎么

须自己造血。

询公司。

判断 ?”

刘野的话更像是对艺术 家的警示,由于社会对艺术

线总裁陆昂不无感触地告诉 记者。

刚开始的嘉德在线和大

的需要,艺术家的价值在这

梅建平认为,中国艺术

“外行”是梅 . 摩指数和

个时代被无以复加地放大。

市场当前存在三大问题:一

梅建平面对的最重要的质疑

术品和非艺术品兼而有之。

艺术家应该更为冷静地对现

是大量造假,二是拍假,三

之一。中国艺术批评家韩妙

但不到一年,公司就将业务

状保持距离,尤其是当国家

第撰文直白地说:“……艺

范围锁定在了艺术品上。这

经济处于上升阶段时,个人

是假拍。中国市场目前还没 纳入梅 . 摩指数的追踪体系。

术品投资必须遵循价值决定

一决定引发了很大争议。那

的东西在其中也显得突出

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

价格的定理,自然作为艺术

个时候的中国电子商务正面

了。国家的因素也会渗透到

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董国

品指数必须解决艺术品的价

临信用危机、机制漏洞等问

艺术价值中,如同当年前苏

强认为这是特殊性而非市场

值问题,如果无法解决,最

题。虽然嘉德在线从来都允

联艺术家作品的价格,正是

缺陷:“美国与中国艺术市

好不要擅自作为。相信梅建

许买家到公司查验拍品实

随着国家命运起伏一度从高

场不同,西方作品的收藏来

平教授是一个卓越的数学教

物,但业内人士表示,传统

踞拍卖榜前列到最后被逐渐

源都流转有序,记录详实,

授,但是他对‘什么是艺术’

拍卖行图录上的图片有误可

边缘化。

市场每一件毕加索,有很多

这个古老的问题也没有什么

以通过实地预展弥补,而在

难得见到一位作品价格

证据能证明它的真伪。中国

独到、卓越、拔萃的见解。”

网上拍艺术品,即使看过实

高涨的艺术家对自己、对艺

的一件齐白石,却只能凭眼

物,买家仍然可以因为图片

术、对艺术格局如此清醒,

力看。”董说,“比方说一

问题退货。“因此在网上拍

不乏批判。这让我对刘野的

平尺的齐白石,有卖 10 万、

创作后劲有了瞩目期待。

8 万的,也有卖 500 万的,你 说这个指数怎么计算 ? 按尺 寸还是按作品精度 ? 再有一

3 2010 年第 13 期 《中国企业家》

2010 年 7 期 4《艺术与投资》

卢葳

中国网络拍卖 能有几个十年

多数网络拍卖公司一样,艺

艺术品,对拍品的把关比传 统拍卖行还要严格得多,甚 至可以说是苛刻。”陆昂这 样告诉记者。

个,指数来源的取样怎么取 ?

十年,洗刷了中国电子

十年经验告诉陆昂,传

画廊门口的野 蛮人—— 梅建平

就算只从大公司抽样,也可

商务拍卖行业,当年的网络

统拍卖行的许多评判标准并

能存在伪作。有卖 200 万一

拍卖先驱们如今只剩下硕果

不适用于网络拍卖。比如,

张的齐白石是假的,50 万一

仅存的两家:嘉德在线和易

传统拍卖定义的“拍尾货”,

梅建平是梅 . 摩艺术品

张的是真的。搞这个指数,

趣, 后 者 早 在 2003 年 6 月

但是陆昂认为,这种模式其

指数 (Mei Moses Art Index) 的

你得懂鉴定艺术品的真伪。”

就被世界最大的拍卖网站

实是给买卖双方更多机会,

联合创始人,他年少时就被

2005 年,梅建平总结了

eBay 以 1.5 亿美元全资收购。

是双赢的结果。

蔡钰

AUG/SEP 2010 TopFloor 15


微博

Micro-blogging

@ 陆昂:以 限 量 版 画 的 形

@ 潘石屹:对美的追求将成

式来更广泛地传播自己的作

为最强大的向上和进步的动

品,是国际上非常流行和通

力,它将取代过去因贪婪、恐

行的方式。其中最高产也最

惧和内疚感而产生出的力量。

著名的一位,恐怕要算毕加

7 月 17 日 10:39

索。这也成为大众化消费和 收藏非常重要的手段。当然

@ 先举手后发言:我给草间

前提是国际市场有严格的游

拍的照片。她的确是一个很

戏规则,即真能做到限量。

纯粹的艺术家。。。

7 月 16 日 10:03

推荐关注: @ 俞心樵 @ 星空间掌柜 @ 罗忠学 @ 李静天天过年 @ 艺术家金锋 _esx @ 彭小猪 @ 左小祖咒

7 月 16 日 08:03

@ 艺术收藏:艺术经济研究 所的创始人克莱尔 . 麦克安 德鲁博士阐述过他多年的观 察结果:全球的企业家们正 在放弃购买昂贵的游艇和私

@ 唐莉 tangli @ 赳赳

人飞机,而开始更乐于投资

@ 第六届宋庄艺术节

艺术品和古董,因为这些资 产更具有“长期价值”。 7 月 17 日 10:39

@ 艺术导报:那只鸟让我想 @ 徐 宁 XuNing: 得 瑟 一 下:2008 年 夏 天 在 希 腊,

起刚刚离去的吴冠中先生。 7 月 16 日 23:34

我一脸愁容拖着行李箱,转 向下一间酒店,这一幕被艺 术家钟飙捕捉了,变成了一 张两米多的作品。最近才看 到此作。谢谢钟飙的创作, @ 謸樰:昆明街头,“人民

不知作品被哪个藏家收了,

币哥”身前满是大票,背后

哈哈哈。

全是印章,带着刑具,PK 赢

7 月 21 日 23:56

了城管,继续游街。 via 财经在线 7 月 14 日 13:15

@ 顶层杂志:张国荣生前钟 情于西方油画、近现代水墨, 家中收藏颇丰,是拍卖行和 画廊常客。1999 年出版的个 人写真集《Leslie 的所有》中

@ 波波 K:“人民币哥”其

出现了不少艺术品的身影。

实并不叫“人民币哥”,他

本博特整理出如下 5 张,《南

在网上有自己的名字:安静

都周刊》曾刊登过下图第 2

的电吉他、okwangjun666、王

张照片,图注为:“众生戴

军。云南艺术学院的才子。

了面具,不如他敢做真我”。

7 月 21 日 16:50

8 月 21 日 12:54

16 TopFloor AUG/SEP 2010


看法

武明中

愿意去承认,但是每一个艺术家都希望

Perspective

“被增值”。

艺术家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副教授

——张宏这样定义艺术家与商业品 牌的关系

谈艺术市场的很多,但除去套 话、空话和新闻稿,剩下有营 养的不多,当代艺术市场需要 真正能谈到点上的新见解。

彭德

西安美术学院教授

美国式国际艺术是伴随消费主义乘 胜前进的艺术,它的壮大,来自于对欧 洲中心的藐视,其实也是艺术与时代机 缘巧合的适应性的结果…当杜尚被作为 反艺术的宗师被推重时,物质颂歌体的

叶铭勋

台北大趋势画廊负责人

艺术家的起落还有一些更奇怪的因 素,比如黄永砯的“砯”,那个字在原 来的电脑里打不出来,不少批评家在介 绍当代杰出的艺术家就不提他了,而是

商业品牌拥有营销预算可赞助大型 艺术活动,对艺术推广及教育绝对有推 波助澜的作用 ; 但比起他们利用艺术所 创造的效益,这些贡献都只是附加价值 而已,商业品牌利用长久累积的艺术成 就,作为宣传手法,有时并非出于对 艺术的尊敬。 ——叶铭超认为品牌与艺术合作可 以创造“相乘价值”

说“谷文达、 徐冰等”,他就被“等” 掉了。还有高氏兄弟,即高兟和高强, 高兟的“兟”原来也打不出来,他们的 创作得不到必要和及时的推介。这是很 多人都没有研究过的现象。此外,一些 个人感情、个人交往,个人的性格也很 重要。有一些人的性格不好,导致他没

厦门宏宝斋 798 宏艺术中心负责人

长期以来,商业被视为一门艺术, 现在,艺术也转变成一种商业形态。所

是这个人的性格好,口碑好,豪爽、大 家更容易受到关注。

成为三类人群,追逐个人利益最大化的 消费型艺术家,以艺术独立性为本的批 判型明星艺术家,渴望成为前述其中某 种明星的平凡型艺术家。 当代艺术已经走向娱乐化,艺术家 是否将成为经济市场中可以被定价和交 易的一个产品,并将所创作的产品透过 不断的市场运作增值再增值。可能都不

否弃“物质颂歌”的当口,随着中国经 济活动的加剧,在拉平与强国差距的同 时,发展主义的弊端也尽显无遗,这也 为人心回归“简单文化”预备了温床, 与之相适应的艺术将无可避免地成为国 际化的艺术。 ——武明中为媒体撰文,以《下一 步:中国式国际艺术的可能》发表自己 的观点

——彭德就艺术家的起落谈自己的

陈履生

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 擅长中国画 美术史论

看法

爱丽丝 . 沃 尔顿 沃尔玛女继承人

谓艺术的浪漫主义精神完全转换成为功 利欲望和娱乐消费。艺术家们也被分割

远了。坦率地说,现在已经到了狙击和

有出来。有的人作品不是第一流的,但 方,有亲和力,结果比那些杰出的艺术

张宏

美国 艺术在后现代的路上已经走的很

艺术市场故事会本来作为与作品的 流传与交易相关的一种佐证,是希望由 一个关于作品流传过程的故事来说明作 品背后的历史真实,由于死无对证,由 于一般无人去考证,因此,得以流传,

爱丽丝 . 沃尔顿在阿肯色州本顿维

而讲故事则成了印证作品真实性的一种

建立的私人博物馆确定在 2011 年年底

常规性的手段。所以,各种版本的故事

或 2012 年年初开馆。沃尔顿开始更加

也就成了当今市场乱局中的添加剂,在

积极地收藏当代和现代艺术,今年早些

人为的搅动下, 基本上失去了是非……

时候,沃尔顿和 Bagliupchi 一同出席了

实际上,如果没有一些“专家”的配合,

巴塞尔艺博会,似乎在寻找新的契机。 ——爱丽丝 . 沃尔顿私人博物馆水 晶桥博物馆项目的顾问约翰 . 威尔默丁 向媒体如此透露

许多故事是讲不下去的,而出之“专家” 之口,给人的感觉是那么“合情合理”。 ——陈履生对用讲故事的方式推销 假画且屡试不爽发表自己的看法 AUG/SEP 2010 TopFloor 17


枪火

Gun Fire

这样的希望,不要也罢 An Unwilling Hope □ 任兰︱文

2

供图:art-ba-ba 艺术网站

010 年 7 月 17 日,张洹的火车开进

遇难学生的实际人数与名字,而张洹却

希望。”( 张洹语 ) 像冯小刚导演一样,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的大展厅。当

把这列伤痕累累的遇难火车像战利品一

张洹准确地抓住了中国人的哭点。

天晚上,我碰巧和一群艺术家吃饭,像

样,炫耀式地展示给大家。他在纪录片

这种展后饭,通常都充斥着对展览和作

里说: “在地震中,(被毁坏的 ) 可能是人、

经过当代艺术的包装,正好适合某爱国

品欲罢不能的议论。那天很蹊跷,无人

房子、建筑,所有这种东西出现得都很

资本家拍下来后捐给博物馆永久收藏。

提起张洹,或者他那架体量巨大的火车。

多,包括汽车也好。( 这列 ) 火车就是

毕竟,这是汶川地震唯一的一台遇难火

我再三邀请他们表达观感,一位艺术家

唯一的东西,不可代替的。”张洹口中

车。拍卖所得,张洹会依言捐赠灾区重

顾左右而言他: “那个展厅的冷气很足。”

的“汽车”,有可能指的是艺术家原弓

建,那么,他所得到的仅仅是一些美誉。

另一位反问:“那是艺术吗?”

在 2009 年成都双年展上展出的《与声

不知为什么,这个绝佳的“广告方案”,

512——东风》,一辆同样被地震所扭

让我想起某位不得志的退休中学美术教

曲的东风牌卡车。

师,给不下三十本《中外艺术名人大辞

张洹的火车确实让他的同行们无语 了。这件作品所凸显出来的是艺术家想

这样一个先天性政治正确的理念,

象力的匮乏和嗅觉的灵敏。根据现场播

《希望隧道》这个项目里面没有一

放的纪录片,2008 年 5 月 12 日汶川大

个艺术家独到的思考,只有一种夺宝奇

地震将列车压在 109 隧道内,仅仅过了

兵式的掠夺,CCTV“感动中国”式的

张洹所贩卖的希望,来得如此廉价

一个半月,6 月底张洹工作室的一行人

滥情,以及章子怡式的噱头慈善。他没

和可疑,没有经历任何靠得住的反思和

就来到白水江火车站,着手切割车体,

有给予我们任何新的东西。《希望隧道》

追问,只是以现成品的形式重复了主流

“提货”回上海。那个时候,地震的废

更像是一个广告创意,分析客户群之后,

媒体的陈词滥调。作品本身倒一点儿也

墟还远没有清理完毕,全国人民还在忙

组织材料,拿出的方案,迎合了目标观

不便宜,他曾表示计划在拍卖中拍出 1.8

着募捐支援灾区。

众的趣味。张洹所贩卖的,就是所谓

亿人民币。鲁迅先生说的好:“希望本

“希望”。“灾难之后,生活依然充满

无所谓有,无所谓无……”这样的希望,

两年之后,公众还没办法搞清楚

典》寄过钱和履历,却不停念叨:“我 一生两袖清风,淡泊名利啊——”

不要也罢。 18 TopFloor AUG/SEP 2010


围绕着张洹的《希望隧道》项 目,开幕 48 小时之内,在新浪 微博上出现了一次论战。硝烟 味并不重,最后握手言和。这 起偶然事件的意义更多的在于, 微 博 的 即 时、 直 接、 自 由, 开 始向艺术圈的封闭交流方式发 起挑衅。

随即, @ 任兰 Wawa 的新浪微博 提建议 说: “@ 尤伦斯 UCCA 作为官方微博, 应更大气, 对别人针对自家展览、艺术家、作品,乃至机构本身的批评,兼收并蓄,甚至不妨自我 解嘲一把。像这样斤斤计较,对机构形象只有损害,不会增光。开微博,不就是为了拉 拢群众吗?不光是打广告吧?话都不许人说,群众关系怎么搞好?比利时机构不兴这样 的。”( 此条抄送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主管公共关系的 @ 李沐颐 女士 ) 7 月 19 日 10:58 @ 李沐颐 回复 @ 任兰 Wawa 说 :“机构开微博要就是为了拉拢群众,就太低级了。微 博不是官僚机构,也不是对所有人都谄媚的场所。机构微博为大家提供自由说话的空间, 但我也有捍卫我立场的权利。UCCA 始终是中国机构,物理上坐落北京 798,精神上植根 中国当代。”7 月 19 日 11:13 @ 任兰 Wawa 回复 @ 李沐颐 说 :“‘拉拢群众’只是开个玩笑,实指‘公共关系’。 这是您的长项,我就不越俎代庖了。机构微博是否有打击批评者的责任义务?“中国当代”

艺术微博

! 了 架 掐

精神是否就意味着党同伐异、听不得不同意见的一言堂?电视台播出节目,会注明嘉宾意 见不代表本台立场。难道 UCCA 的展出作品通通代表机构立场,需捍卫到底? 7 月 19 日 11:31 @ 李沐颐 回复 @ 任兰 Wawa 说 :“展览必然代表机构的选择,不然为何在这而不在别 处。但是展览和作品的外延可以很广,我更期待 UCCA 的展览感染那些非专业的普通人, 这才是艺术的魅力和教育机构的责任。在艺术和所谓当代如此小众的社会,自说自话外 加窝里横实在是没必要。”7 月 19 日 11:42 @ 任兰 Wawa 回复 @ 李沐颐 说 :“我是否可以这样理解您的话:‘UCCA 的展览主要 是给艺术圈外人士看的,圈内人请闭嘴’? 首先,我一直在和您对话,并不是在“自说自话”。 其次,我只是一介小小艺术记者,不具备‘窝里横’的资本,适才言论无任何以势压人

7 月 19 日上午 10:22,@ 艺术导报 的新浪 微博,就张洹的《希望隧道》, 说 :“过于直 白的表达揭露出作者底蕴的浅薄,希望大家 不要被这种装神弄鬼的所谓当代艺术迷惑, 他们所做的其实是多余,老是宣扬这种东西, 久而久之,连美术馆都成了多余。” 10:34,@ 尤伦斯 UCCA 的新浪微博,就

的企图,只是善意的提醒。我只代表我个人。相反,您代表着大机构,才需要慎重呢。” 7 月 19 日 12:02

@ 李沐颐 回复 @ 任兰 Wawa 说 :“哎,你太敏感了吧?我只是在说现象,没有具体指摘, 也不针对个人,而我用我名字讲的话也只代表我个人观点。”7 月 19 日 12:07 @ 任兰 Wawa 回复 @ 李沐颐 说 :“写字儿的人,敏感是必须的。您起初的回应很强硬 很官方。 做了一个展览, 有争议是好事, 总比万马齐喑好吧!在新闻界, 不是有一种说法‘任 :

@ 艺术导报 的上述言论,反唇相讥 :“过于

何宣传都是好宣传 Any press is good press’吗?与其党同伐异,不如求同存异。握手——”

直白的表达揭露出评论者底蕴的浅薄,不要

7 月 19 日 12:46

被这种装神弄鬼的所谓当代艺术评论迷惑, 很多余,老是宣扬这种东西,久而久之,连 艺术小报都成了多余。”

@ 王兴文 评论说 :“现在从上到下都怕批评,哪怕是善意的和客观的或主观的,都很紧 张,怕别人评说。艺术这个小小圈子也不例外,总体来说中国只有艺术吹捧家,批评家少, 评论谁谁跟你急。”7 月 19 日 12:26 策展人 / 批评家 @ 皮力 评论说 :“UCCA 的策略是,面对公众的质疑号称自己是专业的, 面对专业的批评号称自己是为了公众。其结果是不管不顾。姑且不谈 UCCA 是否代表了 西方中心主义。如果 UCCA 能把西方标准在中国实现好了也算不错,可惜,就连这点简 单的事情都做不好。”7 月 19 日 12:28 视觉中国网站总编辑 @ 雷海波 评论说 :“UCCA 只是一个画廊而已,或者说,只是一个 有钱的画廊。在这点上,和那些有钱买得起奔驰宝马的暴发户没有什么区别。” 7 月 19 日 12:43

艺术家 @ 石玩玩 评论说 :“这空间一直就这样,在没有名气的专业人士面前摆出一副大 牌专业空间的姿态,在大牌非专业人士面前摆出一副谦虚的姿态。在那里的标准是名气, 而不是专业,所以如此蛮横跟窝里横,也是个正常。” 7 月 20 日 10:57 AUG/SEP 2010 TopFloor 19


枪火 Gun Fire

谄媚就是 当代艺术的反面

Sycophancy,

护这个楼安全的措施。这是一个非常有

幸福的,艺术是去揭示社会的问题去表

意思的隐喻,当我们把一种海外的艺术

达对社会的看法,其目的是要让社会变

实验的话语植入到中国来的时候,它会

得更美好。但是在这个作品里我发现,

面临什么样的问题?

早年对媒体工业批判的王度不见了,我

第二张图,是 1996 年蔡国强最早

们仿佛看到一个能够任意对个体话语个

the Contrariety of Contemporary Art

在嘉峪关放烟火的场景。蔡国强一直在

体命运去剥夺去歪曲的艺术家,这个艺

颠覆艺术和非艺术之间的界限,试图用

术家仿佛像上帝一样。我想这个案例给

爆炸、烟火来摧毁作品固有的形态,去

我们另外一个感觉就是在展览中公众安

—— 皮力痛批“海归”华人艺术家

摧毁博物馆的界限。这张照片我非常喜

全的问题,我们用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

欢,我们看到一个孤独的艺术家行走在

芸芸众生?如果说当代艺术是在确定一

中国的北方,实行他的创作。

种基本的对人的价值的尊重的话,我想

7 月 20 日,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举办了一次座谈《相对关系——中 美策展经验交流三人谈》,第一个 被邀请上场的皮力当场“跑题”, 从库哈斯谈起,在近 20 分钟的时 间里,把包括蔡国强、王度和张洹 在内的“海归”华人艺术家痛批了 一顿。这段视频被发布在网络上, 有网友称皮力的发言是划出了一条 归国海外华人艺术家“堕落的抛物 线”。( 以下是本刊编辑部整理的皮力发

但是非常有意思的是,短短十年之

在这些作品里我们不仅没有看到这种尊

后,我们看到了另外一个蔡国强。这个

重,相反,利益的驱动、创造宏大景观

在嘉峪关孤独的艺术家变成了北京上空

的驱动,使他们走到了当代艺术的精神

盘旋的二十几个脚印。我同样会有一个

和本质的反面。这是我对这种呈现的第

问题:艺术家道德的底线究竟在什么地方?

二个问题。

当这些艺术家因为某种政治上的姿

我想讲的第三个例子就是现在张洹

态或者对现实社会的怀疑,他离开这个

的展览。这张照片是他 1997 年在东村

社会,隔了十年他回来的时候,他的切

艺术区做的一个行为艺术,张洹当时在

入点到底在什么地方?这是海外华人艺

非常肮脏的农民房的厕所里呆了一个小

术家给我们的第一个问题。当然你可以

时,全身涂满蜂蜜,使得苍蝇布满了他

说你是反讽,但是当这个反讽没有被明

的全身。我们从中看到了一种非常激进

天讲座的题目是谈中美策展经验

确提示出来的时候,它跟政治上的谄媚

的政治态度,看到了中国剧烈的城市化

的交流,但是我想把话题稍微引

是一样的。

过程当中对人的价值的一个反思。当张

言的摘选稿,完整视频请自行网络搜索。)

开一下,我想讲的是这几年比较重要的

这张图片,是在中国非常重要的雕

洹回到中国的时候,所有的叙事结构都

一个现象,就是海外华人艺术家在回到

塑艺术家王度。王度的作品一直在关注

变了。这个图片,是他在 512 汶川大地

中国来做展览的时候,他们呈现的问题。

媒体对人的影响,2000 年威尼斯双年

震里,把压坏的火车清理出来。用如此

我想给大家看的第一张图片,是

展上他把报纸上的所有照片做成一个三

庞大的一个作品来证明如此简单的一个

2009 年正月十五正在燃烧的中央电视

维雕塑,展现了巨大的媒体工业对人的

道理,证明大自然的力量是强大的。那

台的副楼。大家都知道这是库哈斯设计

控制,那是我非常喜欢的作品。2008 年,

么我的问题是:它值得吗?在张洹的作

的楼,库哈斯作为一个左翼建筑师曾对

回国的王度在阿拉里奥画廊做了他的第

品里,我们只看到艺术家在追求一种当

整个建筑生产体制进行了非常多的批

一个个展,请了很多打大理石的工人,

代艺术的景观,非常宏大的叙事,然后

判,我很尊敬库哈斯,但我对他到中国

用批量化的打石头的方式把所有奥运会

跟媒体去交流。所以我再次在思考,艺

来做 CCTV 这个楼,我有一种道德上和

的标志性建筑都做在展厅里。但是,当

术家的价值究竟在什么地方?

政治上的障碍。最有意思的是这个楼它

鲜亮的开幕式和新闻照片都完结之后,

我的第三个问题是,当艺术家在公

着火了,它是出于中国民间的一个习

我们看到,这些工人为了1天 140 块钱

众机构做展览的时候,跟公众媒体打交

惯——正月十五放烟花,着火了。然后

每天工作8小时而没有任何劳动的保

道的时候,他的道德底线究竟在什么地

我们没办法把火灭下来,原因是我们的

护。我们知道在剧烈的粉尘里工作,一

方?当当代艺术不能够提供一种批判的

消防设备只能到这个楼三分之一的位

个礼拜之后你的肺就完了。我想艺术是

眼光和价值观的时候,我想离当代艺术

置。所以,我们有这个楼,但是没有保

干什么的?艺术是让每个人都生活得更

死亡的时间也就不远了。

20 TopFloor AUG/SEP 2010


人物 People

专访上海当代艺术总监秦思源:

2010上海当代

价值解剖器

2010 SH CONTEMPORARY , Value “Dissector” 国内三大艺术展会中艺博、艺术北京、上海当代,要属 “上海当代”的命运最为跌宕起伏,2007 年第一届是 令人惊艳的开门红,120 家参展画廊里欧美占了一半; 2008 年第二届急转直下,创意总监 Pierre Huber 退 出,惹来疑云四起;2009 年第三届,上届的展会总监 Lorenzo A.Rudolf 也辞职离去,新总监秦思源临危受 命,终于不负众望,我还记得当时艺术家们奔走相告, 好评如潮的热闹场景;今年是第四届,它面临着“艺 术香港”的咄咄威势以及“中艺博”和“艺术北京” 的夹击。

□ 本刊记者 沈崴崴︱文

AUG/SEP 2010 TopFloor 21


人物 People

展会:

论,巧合的是,《厨房》正放置在苏式

今年“上海当代”依旧延续去年的

建筑上海展览中心的展厅里。Anri Sala

结构格局,针对秦思源在上届展会中感

的作品和小刘韡的作品被安排成一个

受到的问题——过于强调学术性、“发 现”抢占了画廊的风头,用秦思源的话

总监的职位,确立了“三足鼎立”的结

“对脸儿”,在他们中间,是保加利亚 艺术大师内特科 . 索拉科夫的行为艺术,

构模式:一,画廊;二,“发现”单元;

不停的把一面墙刷成黑色,再刷成白色,

览,但是衡量一个博览会成败的标准是

三,亚太收藏家发展计划,简称 CDP。

再刷成黑色……这一组作品的选择和布

什么?肯定不仅是学术,不是说艺术家

事实上,后两个部分才是“上海当代”

置,显然具有强烈的策划性。曾在现场

们普遍叫好那我们赔钱就没关系了。”

的核心竞争力。

亲自做过导览的秦思源觉得可惜的是:

有鉴于此,三个策展人秦思源、徐文瑞

秦思源本人对于循规蹈矩做一个

很多观众未必能够领悟和玩味到其中深

和 Mami Kataoka 经过讨论决定,这次干

常规艺博会没有热情:“标准的艺术博

意,“大家只看到这个作品不错、那个

脆把价值问题直接抛出来,主题就定为

览会形式就是一个画廊一个画廊拼凑在

作品不错,然后就完了”。

“价值重构”,所以今年,“上海当代”

我不做常规博览会 去年秦思源接手“上海当代”艺术

来说:“去年艺术家们普遍喜欢这个展

一起,当然这种做法没有问题,但不是

呈现的面貌很可能是:这头画廊在买卖,

我想要的。我觉得一般博览会只有一个

那一头 26 个艺术家在“发现”单元里

话题:有哪些画廊参加?市场销售怎么

用作品表达他们对“价值”的深度思索

样?然后就完了,基本上只有这些报道。

和疑问,另一头批评家们在论坛里分析

如果有著名画廊参加,报道就比较多,

与价值有关的种种现象包括怪象,再一

没有的话就没什么可说的。画廊交点钱,

头还有收藏家们的口味和购买趋向。几

弄点新闻稿,然后就完了。我觉得博览

乎是全盘展示当代艺术里纷纭的价值生

会在中国如果只有这么一个角色那就太

态,让本届“上海当代”成为一个从商

可怜了。”他说“发现”单元之所以独

业立场切入、同时又从各个角度条分缕

特,是因为“它是一个真正策划出来的、

析般进行解剖的展会。

有主题的大型重量级展览”,配合论坛

如此思维的维度,从根本上引导“上

与讲座,让“上海当代”至少从去年开

海当代”成为了一个有立场的展会。即

始,成为一个主题性非常鲜明的艺博会。

便它是个摊儿,也不打算什么都卖,甚

很明显,秦思源的思路是不走兼收并蓄

至也未必打算什么好卖就卖什么。秦思

无所不包的“大”,而行有的放矢目标

源说:“价值问题是亚洲当代艺术的普

明确的“特”。

遍问题,不光是在中国。为什么拍卖行

这一思路在去年被证实成功。去

的权利比二级市场大得多?是什么因素

年“上海当代”的主题是讨论“当代艺

导致的?为什么在亚洲更容易相信价钱

术到底是什么”,其“发现”单元展示 了一大批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不仅 如此,策划者堪称煞费苦心。比如:阿 尔巴尼亚艺术家 Anri Sala 的录像作品 《Intervista》,将镜头对准曾任阿尔巴 尼亚青年共产主义联盟积极分子的母 亲。小刘韡的大型装置《厨房》,还原 了 1959 年 7 月 24 日尼克松与赫鲁晓夫 在美国国家博览会上一个厨房用具展台 前关于物质生活与意识形态的著名辩 22 TopFloor AUG/SEP 2010

去年“上海当代”的“发现”单元部分作品


人物 People

保加利亚艺术大师内特科 . 索拉科夫的行为艺术 , 不停的把一面墙刷成黑色,再刷成白色,再刷成黑色……

是衡量作品的标准?价钱高,艺术家就

的 GRANTPIRRIE 代理。他还是一位土

普遍关注的污染、金钱、腐败、权力、

好;价钱低,艺术家就不好。这种价值

著长老,其作品就挂在悉尼的国家美术

伤害等问题。在作品里,焦应奇自创了

判断在艺术家那里又导致了什么?我觉

馆里。这次,“上海当代”邀请了他。

一些部首,比如“污染旁”、“拜金旁”

得一个博览会有这个责任和立场去展示

秦思源说:“整个土著文明的状况是非

等。焦应奇认为,三千年前一个中国文

它、解剖它,甚至质疑它。”

常困难的,他的作品的价值不仅仅是关

字可以覆盖一个很复杂的概念,而现在

于土著文化的表现,而是土地没有了,

的中国文字变得很被动,他觉得中国的

土地变成了画,画变成了钱。这个事情

文字需要更新,需要更精准地表现现在

非常有意思,这个现象也值得去说。它

的社会。秦思源觉得,这是一个针对中

是关于价值的,一方面很悲哀,一方面

国文化的、中国式的观念艺术作品, “以

很无奈,另外一方面同时也是一种文化,

前徐冰是把中国文字变成‘无’,变成

呈现出很复杂的面貌。”

没有意义,那个作品当时是见效的,现

发现:

为什么新一代人 一直没出现? 确定了主题之后,三个策展人开始 去找画廊和艺术家,构建本次“发现” 单元。

焦应奇是 1958 年出生的中国艺术 家,现由北京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代

在再做就无效了;而姜应其现在做的这 个东西可能是有效的。”

Rammey RAMSEY 是澳大利亚一位

理。这次他带来的作品是他自己发明的

陈界仁来自台北,由大未来林舍画

土著艺术家,出生于 1935 年,在澳大

一种文字,这套文字试图表现出中国现

廊代理。他是台湾重要的当代艺术家之

利亚他是一个大师级别的人,现由悉尼

有的社会结构,表现出受到国家和民众

一,其影像作品参加过圣保罗、威尼斯、 AUG/SEP 2010 TopFloor 23


人物 People 利物浦、悉尼双年展,他的《加工厂》 场景转出照片曾经在苏富比拍卖会上拍 出了 12 万美元的价格。这次来“上海

CDP:

按藏家类型订制服务

间,这也是国内其他的博览会很难做到 的。然后做一个很大的 CDP 晚餐,去 年的晚餐是中国式的圆桌宴席,每个人

当代”,他的作品可以说是一个行为艺

“上海当代”的亚太收藏家计划(简

坐在哪张桌子哪个位置都规定好了,可

术:他找到了市场上别人复制他作品的

称 CDP)比较中性,以替藏家提供服务

是后来反馈外国人不喜欢这种方式,他

盗版影碟,然后在展览现场当场售卖。

为特色。今年的 CDP 增加了一个合作

们觉得好不容易从国外来一趟,往那一

让秦思源觉得有意思的是:艺术家本人

伙伴合艺典藏公司,双方共同出版了一

坐,只能跟旁边的人交流,如果邻座的

在摆摊售卖自己作品的盗版碟,“我觉

本书,这也将是中国第一本帮助新藏家

人比较无趣,那这个晚餐就没意义了。

得很有意思很好玩。”

的书籍,总共列举了一百个问答题,从

所以今年 CDP 晚餐是高档自助餐,让

这次“发现”单元还邀请了中国备

最简单的“什么是当代艺术?”、“艺

大家随便走动,结识、聊天、搭上关系。”

受争议的艺术家朱昱,秦思源说:“他

术史为什么重要?”,一直到“去拍卖

藏家群体里,就如同老话说的“林

的画在挑战绘画本身,而我觉得真正的

行应该准备什么?”、“拍卖行有什么

子大了什么鸟都有”,秦思源本人最痛

挑战是让那些自以为很实验的艺术家也

陷阱?”、“怎么跟一个画廊打交道?”

恨“有钱没文化”的那一型:“其实很

接受不了。这一次,恐怕很多关注当代

等,这本书会在展会开幕式上首发。

大一批人都属于这种,他们的心理是侮

显然今年的 CDP 会把侧重点放在

辱文化的一种心理,‘因为我有钱,文

国内的新藏家身上,秦思源认为国内新

化算个屁。’‘不就是艺术吗?花点钱

“发现”单元里有泰康空间 5 个艺

藏家的问题最紧迫,“一方面是怎样激

不就买了吗?’这样一种侮辱性的心态。”

术家的一个“51 平米”计划,基本上

起中国新藏家的出现,第二个就是如何

都是 80 后的年轻艺术家,而且都是做

在展会期间做到服务。”

艺术的人都接受不了朱昱的作品。这体 现的是另外一种价值,不是金钱价值。”

纯粹投资的藏家,秦思源也不鼓励 他们进入市场:“因为他们真的对艺术

实验的,其中一两个秦思源特别看好,

去年 CDP 最大的成果就是有藏家

一点兴趣都没有,只想把这个东西变成

他说:“泰康空间是中国少有的一个非

前来合作,民生、花旗、招商银行等都

投资途径。那我觉得对市场是有害的,

盈利艺术机构,它出现在这个单元已经

特地组织了高级客户团参加展会,而

而且我们已经受害很多年,现在虽然不

很说明问题了。就是说,你怎么去面对

“上海当代”是有一个专门的系统来操

像以前那么夸张,但还在这种状态之中。

年轻艺术家?是直接把他扔到一个画廊

作 CDP 项目并负责招待藏家。

这种人我们不需要,这种人太多。”

里作为市场任务呢,还是让他先做一定

这种招待工作是要落实到非常细节

秦思源说:“我们最稀罕的,还是

的实验,等他的作品慢慢成熟,他才可

之处的,而且往往要针对各类藏家分别

有点文化、有点钱、对艺术有点兴趣、

以在市场里有一个真正的立足之处?为

对待。比如成熟藏家往往需要一份非常

有点好奇心、同时有点谦虚的这种人,

什么现在市场有很多问题?中国当代艺

详细明晰的资料:需要订车该怎么办、

他们希望能跟当代艺术产生关系,而且

术的新一代人为什么一直没有出现?出

需要去某处该怎么办、VIP 活动安排的

不仅仅是一种拥有占有的关系。这种人

现了很多新的面孔新的人,但是作品,

细节是怎样、免费酒店住宿细节又是怎

我相信在中国很多,只不过进入市场的

你说行吧,也行;可是你说他们真正的

样……这些资料全部预先放在酒店房间

不多。”

跳出来,是独立的一个声音,倒是没有

的桌子上,他们一入住就会看到。然后

看到这种现象。这里面很大一部分原

成熟藏家往往就独立行动了,他们最烦

因,是因为年轻人直接进入市场的压力

有人陪,他们喜欢自己行动,前提条件

太大,没有时间好好地去实验,没有时

是必须把所有信息完整告知。

市场:

我一点也不反市场

间去失败。其实所有的好艺术家都需要

新藏家不同,新藏家需要有人陪着

今年“上海当代”总共有约 70 家

大量的实验,用这个时间来成熟他的思

做导览工作,每个高级客户团要去哪些

参展画廊的数量,去年是 50 余家,今

路和想法,才能真正有突破。如果商业

画廊,也都要预先安排好。

年的欧美画廊数量大致在十四五家左

压力太大,他们怎么去做实验怎么去突 破呀?” 24 TopFloor AUG/SEP 2010

秦思源说:“今年我们给藏家准

右。秦思源承认那些世界顶级画廊现在

备的酒店是将近 300 个免费的五星级房

“不太可能会来中国本土”,而且他认


人物 People 为这个问题对于“上海当代”的定位来 说并不是第一性的紧迫问题。 他举巴塞尔和 frieze 为例:“顶级 大画廊大艺术家,巴塞尔多一点,30% 到 50% 的画廊都是大画廊大艺术家大 价格,这是一方面;可是我相信至少还 有 30% 的画廊在巴塞尔是以实验画廊 实验艺术家为基准的。在 frieze 就不是 这个数字比例了,frieze 至少有 70% 到 80% 是属于实验画廊实验艺术家,博览 会是他们大量进入市场的一个途径。所 以学术性、实验性其实就是一个博览会 应该做的事情。大画家在画廊界只占少 部分,大部分是中等的、中上等的和年 轻的艺术家,他们完全靠画廊,而画廊 的平台就是博览会。所以我强调今年我 们探讨的不是学术问题,而是市场问题, 今年我们做的就是一个市场的工作,同

ShContemporary 2010 部分作品

时带点儿学术。有些人听我说到学术、 实验和年轻,就好像是在反市场,其实 一点都不是,我这完全是为市场好。” 在过去的三年,人们常常把“上海 当代”与“艺术北京”和“中艺博”相 提并论,自去年到今年,人们开始把“上 海当代”与“艺术香港”相 PK。对此 秦思源说:“我觉得‘艺术香港’的价 值观更接近拍卖行的价值观,就是纯市 场。今年香港是火爆,可是品牌好的画 廊就卖得好,非品牌性的就卖得差。香 港有一个品牌效应,这个特点很香港、 也很亚洲。香港就是把一个标准的艺博 会模式做得很好,它跟巴塞尔不一样的 是,它不需要在思考和策划上面做太大 的功夫,这也很配合香港这个购物天堂 的特质。有意思的是,他们的拍卖和博 览会正好也在一起,价值观非常相似。 ‘艺术香港’做得很好,亚洲也需要这 么一个博览会。只是我不愿意做一个纯 市场的博览会,我只是在想,从上海到中 国,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博览会。” AUG/SEP 2010 TopFloor 25


深度专题 Feature

老油画市场

“三巨头”与“三群落”概述 Market of Old Oil-paintings:

Three Magnates with Three Communities □ 刘晓丹 张达莉︱文

老油画市场板块,涵盖民国时期走上画坛的第一代、第二 代油画家。目前,他们在“中国油画家总成交额排名”前 50 位中占 16 席,在前 100 位中占 24 席,分别达总量的 1/3、1/4 ( 见表 01)。从代系和活动地区,可将其分为以徐 悲鸿为代表的“大陆早期画家”、以赵无极为代表的“海外 华人画家”、以吴冠中为代表的“大陆意象画家”三个群落。

26 TopFloor AUG/SEP 2010


Feature 深度专题

AUG/SEP 2010 TopFloor 27


深度专题 Feature

一.徐悲鸿 与“大陆早期画家群落”

坛三重臣”徐悲鸿、刘海粟、林风眠的

本研习绘画。回国后,他又被北京大学

影响最大。他们不仅分别执掌民国最著

校长蔡元培聘为“北大画法研究会”导

油画市场板块中,第一代画家最

名的三所美术学校:北平艺专、上海艺

师。当时的新文化运动中,改良中国画

多。第一代画家生于 19 世纪末、

专、杭州艺专,而且新中国成立后,继

的呼声高涨。康有为力推五代两宋绘画

20 世纪初,他们在民国初期求学海外,

续在大陆从事创作和美术教育,对新中

的形似之作,蔡元培则建议中国画家“采

大多回国办学、积极引进西画。在“中

国美术影响深远。目前,在留守大陆的

用西洋画布景实写之佳”、“用科学方

国油画家总成交额排名”前 50 位中,

第一代油画家中,“三重臣”的市场认

法以入美术”。深受二者影响的徐悲鸿,

第一代画家占 11 席,分别为:留法的

可度最高,尤以徐悲鸿的地位最为显著。

以写实为至高理想,主张“画之目的曰

颜文樑、徐悲鸿、潘玉良、林风眠、常玉、 吴大羽,留日的陈澄波、关良、廖继春,

徐悲鸿对中国美术的贡献,是引进 和发扬了“现实主义”。

惟妙惟肖”、“作物必须凭实写”。他 1919-1927 年旅欧期间,刻意回避法国

留美的朱沅芷,另有上海美专的创办者

1916 年,徐悲鸿在“明智大学”

流行的现代派艺术,只关注学院中的写

刘海粟。第一代油画家中,以“民国画

任教,得康有为赏识,在其支持下赴日

实风格和历史画。他向著名学院写实画 家达仰 . 布弗莱求教多年,获得了高超

徐悲鸿 1939 年作 《珍妮小姐画像》 136.5×98cm

的写实技艺,成为第一代油画家中的佼 佼者。他 1925 年在上海举办个展时, 康有为称其“精深华妙,隐秀雄奇,独 步中国,无以为偶”。 徐悲鸿 1927 年回国的创作,具有 强烈的现实精神。 他作于 1928-1930 年的《田横五百 士》,借田横“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 屈”的气节,抨击媚外求荣者。他作于 1931-1933 年的《徯我后》,以穷苦百 姓在大旱荒年渴望云霓,反映国破家亡 时人民的焦灼。两画一起高悬于中央大 学礼堂,有人密报当局说他影射政府、 蛊惑人心,他得知后大笑道:“这正是 我作画的目的!”抗战期间,徐悲鸿作 品的现实意义更强。他 1940 年在印度 国际大学所作油画《愚公移山》,是用 古老传说鼓舞人民的抗战斗志。徐悲鸿 的“写实主义”,因为与民主救亡运动 相呼应,成为 1930 年代后画坛的主流。 徐悲鸿的多件高价油画,即完成于 留学和抗战期间。前者包括以 5388 万 港元成交的 1924 年作《奴隶与狮》, 后者包括以 7200 万港元成交的 1939 年 作《放下你的鞭子》、以 2496 万港元 成交的 1939 年作《珍妮小姐画像》、 以 3300 万元成交的 1940 年作《愚公移

28 TopFloor AUG/SEP 2010


Feature 深度专题 1

2

山》。 徐悲鸿的至上地位,得益于他建立 的美术教育体系。 徐悲鸿 1927 年旅欧回国后,便与 田汉等创办“南国艺术学院”,担任 美术科主任。1928-1945 年,他在“南 京中央大学”艺术系任教 17 年之久。 1946 年,他执掌“国立北平艺专”, 受中共之托将其建成了红色艺术基地。 1949 年,他被周恩来亲自任命为中央 美院院长。徐悲鸿因为领导过数所中国 重要美术院系,开创了影响广泛的“徐 悲鸿学派”,成为 20 世纪中国最有影 响的美术教育家和画家。徐悲鸿弟子遍 天下,旗下大批富于严谨态度的艺术家, 是中国当代美术史的中坚。他的“现实

1. 徐悲鸿 《蒋碧薇像》94×56cm 2. 徐悲鸿 1939 年作 《放下你的鞭子》 144×90cm

AUG/SEP 2010 TopFloor 29


深度专题 Feature 3. 刘海粟 1931 年作 《雪霁 ( 卢森堡 )》 72×60cm 4. 刘海粟 1931 年作 《巴黎圣心院》 73×60cm 5. 林风眠 约 1960 年代作 《京剧人物:杨门女将-穆桂英挂帅》 51×40.5cm

主义”创作方法,成为中央美院的长期

53%,总成交额 2.58 亿元,均价仅 17.6

办学思想,也为国内绝大多数美术院校

万元。其中油画在“中国油画家总成交

遵循。

额排名”中位列第 31,均价 157 万元。

徐悲鸿因为在美术界身居要职,作 3

4

品向来被藏家看重。

他 1926 年留法回国后,先后任最高国

1939 年,徐悲鸿在新加坡举办赈

立艺术学府“北平艺专”和“杭州艺

灾画展时,新加坡总督称其素描功夫东

专”校长。他 1938 年被迫从“杭州艺

方第一,加之陈嘉庚等名流支持,展览

专”去职后,执着于绘画形式的探索,

空前成功。他 1942 年在大理义卖,一

尤其晚年定居香港所创的“风眠体”,

幅马 300 元,当时市场上一匹上等好马

打破了中西艺术的严格界限。中国艺术

仅值 80 元。1993 年内地拍卖业兴起后,

研究院研究员陈醉比较他和徐悲鸿的功

徐悲鸿作品大量上拍。截至 2010 年 7

绩说:“徐悲鸿用西洋艺术观念改造了

月,其作品已成交 2988 件,总成交额

中国画,使之得到发展;而林风眠用中

25.51 亿元,在中国所有兼事油画和中

国传统艺术观念改造了西洋画,使之得

国画的画家中,位居榜首。徐悲鸿作品

到传播”。不过,林风眠在大陆的影响

市场中,油画占有很大比重。相对于中

力远不及徐悲鸿,加之他 1937 年随学

国画,他的油画数量少、功力深、精品多。

校内迁时大批油画丢弃、“文革”中大

2000-2009 年,其油画仅上拍 80 余件次,

部分画稿遭掠或自毁、1977 年出国前

不足国画数量的 1/10。但总成交额 3 亿

将 100 余件作品捐献“上海中国画院”,

余元,接近国画的 1/2,均价 438 万元、

所以早期作品市场流传很少。至 2010

是国画的 5 倍。在他个人成交价前 10

年 7 月,其油画成交 63 件,成交额 1.54

件次中,油画占 6 件次。

亿元,仅为总成交额的 1/10。

相对而言,“三重臣”中另外两位 的市场要低迷许多。 刘 海 粟 创 建 的“ 上 海 美 专”, 是

5

林风眠是“中西融和”的开创者,

由于徐悲鸿在中国美术史的至尊地 位,10 余年来,其作品以不断改写的 价格纪录,稳据中国油画市场制高点。

民国最著名的私立美术学校。他一生伴

他的市场行情不仅在“民国画坛三重臣”

随“上海美专”和后继的“南京艺术学

中遥遥领先,更让其他留守大陆的第一

院”,门生遍及海内外。他病逝后,国

代油画家望尘莫及。这种状况,在未来

家教委和文化部在唁电中称之为“我国

相当长时期内不会改变。

新美术运动的拓荒者、现代艺术教育的 评价说:“他的大泼墨与大泼彩,是在

二.赵无极 与“境外华人画家群落”

传统绘画中融入油画光色的新中国画;

老油画家中的一部分,长期活跃于

他的油画,是在西方线条色调中融入中

大陆以外。第一代境外油画家,包括长

国画笔墨的新油画。不过,由于其泼墨

期活动于欧美的潘玉良、常玉、朱沅芷

泼彩技法易于仿效,致市场多有赝品;

等,长期活动于台湾的陈澄波、廖继春、

他年长寿高,作品丰富,不乏应酬之

杨三郎等。第二代境外油画家,包括长

作。特别是评论界对他褒贬不一,影响

期活动于欧美的赵春翔、朱德群、赵无

了买家的投资信心。”至 2010 年 7 月,

极等。第二代油画家生于 1910 年代前

刘海粟作品共上拍 2805 件,成交率仅

后,大多求学于国内新兴美术学校,在

奠基人”。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谢海燕

30 TopFloor AUG/SEP 2010


Feature 深度专题 1

2

民国后期登上画坛。毕业于“杭州艺专” 的第二代油画家在海外影响最大,他们

如入天人合一之境。 赵无极的高价作品集中在 1950-

秉承林风眠的中西融合思想,作品吸收

1960 年代,其中超过千万的有:1952

中国传统绘画的写意因素。目前,在“中

年作《处处闻啼鸟》、《Bateaux au

国油画家总成交额排名”中,定居法国

claire de la lune》,1954 年作《庆典村

的第一代画家常玉列第 7 位,定居法国

庄》,1956-1957 年作《HOMMAGE A

的第二代画家赵无极、朱德群分列第 1、

TOU-FOU》、《大地无形》、《Nous

第 6 位。三者可谓“海外华人画家三宝”。

Deux (We two)》,1958 年作《构图第八

赵无极不仅以 13.18 亿元的总成交 额居所有油画家之冠,而且高价作品最 多,目前超过千万元的达 31 件。 赵无极在西方发现了中国,创造出

2. 朱德群 2004-2005 年作 《意志坚强 ( 四联幅 )》 195 x 456 cm 3. 常玉 1950 年代作 《猫与雀》 154×77cm

号》,1959 年作《14.3.59》、 《4.4.1959》、 《19.11.59》、《14.12.59》,1961 年作 《7.4.61》,1962 年作《26.4.62》、 《25.5.62》,

3

1963 年作《19.7.63》、《15.10.63》,

享誉世界的抽象绘画。他 1935 年考入

1964 年作《17.4.64》、《17.4.64》,

“杭州艺专”,既不愿接受传统中国画

1965 年作《02.01.65》、《1965.10.25》,

观念,也反感来自巴黎美院的“精确再

1967 年作《22.2.1967》,1968 年作

现画法”。他毕业留校后的首次画展,

《1.4.68》,1969 年作《5.12.1969》、

便体现出西方现代派画家马蒂斯、毕加

《25.09.69》等 20 余件。

索的影响。1948 年,他赴巴黎,与众

1. 赵无极 1964 年作 《17.4.64 》114×162cm

赵无极因为响应西方现代艺术,赢

多抽象派艺术家结交。从 1951 年起, 他受“蓝骑士派”画家保尔 . 克利影响,

得了西方的认可。

完全脱离了具象。1957 年,他在美国 接触到更自发的“纽约派”绘画后,表

展,“国立现代艺术博物馆”馆长贝尔 纳 . 多里瓦尔作序称赞他:“富有中国

述和宣泄变得更加直接。为了不含暗示

的内涵、兼具现代和法国的特色,成功

性,他将作品题目改为《绘画》或《构

地揉合了两种风格”。他 1964 年加入

图》。两年后,他为了让观众直接体验

法国籍,作为“将中西方艺术结合得最

作品意境,索性直接以创作日期命名。

完美的人”融入了巴黎。1976 年,“国

整个 1960 年代,他的作品笔触激烈、

立现代艺术博物馆”设专厅陈列他的作

极富运动感。1970 年代,他的画幅加大、

品;1981 年,法国外交部为他举办个

技巧酣畅、色彩鲜亮、中国画的环式构

展,先后到日本、香港、新加坡等地巡

图增多,画面既扑朔迷离、又静谧祥和,

回;1993 年,密特朗总统亲自授予他

1949 年,赵无极举办赴巴黎的首

AUG/SEP 2010 TopFloor 31


深度专题 Feature 第三级荣誉勋章;2002 年,他当选“法

民题词“氤氲化醇,融合创新”,法国

作品被许多著名博物馆收藏。台湾在

兰西艺术院”终身院士。在法国,他是

总统希拉克在展序中说:“赵无极洞彻

1990 年代成为华人西画拍卖中心,“苏

与长城、孔子齐名的中国文化符号;巴

两大民族的天性,集二者于一身,既属

富比”、“佳士得”、“罗芙奥”都以

黎的荣古瓦街,因为拥有他的宅邸和画

中华、又系法兰西。他的艺术吸取两国

华人艺术拍卖为主轴,加之画廊推动的

室而著称。

文化精粹,深得其中三昧”。

抽象绘画潮流,赵无极、朱德群等行情

从 1980 年代,赵无极的影响传至 国内。 1983 年,赵无极应文化部之邀, 在中国美术馆和浙江美院(原杭州艺专)

赵无极成为“华人西画市场”的领

一飞冲天。1990 年代末开始, “苏富比”、

军人物,得力于“法兰西画廊”的运作

“佳士得”相继在香港开展西画拍卖,

和港台两地的热捧。

以海外华人作品卓有成效。新世纪以来,

“法兰西画廊”是法国最大的私

由于海内外资金联动,赵无极作品在港

举办个展。1985 年,他应邀到浙江美

人画廊,70 多年来仅选定 28 位画家长

台出现大量高价。他的 31 件千万级作

院讲学。1997 年,他随同法国总统希

期运作,使之成为世界级画家。赵无极

品中,成交于“HK 佳士得”19 件、“HK

拉克访华。1998 年,朱镕基总理访法,

1957 年与其签约,是仅有的亚洲画家,

苏富比”3 件、台湾“罗芙奥”6 件、“金

希拉克向他求画作为礼品。1999 年,

画廊为他在日本、美国及中国京、沪、

仕发”1 件、“景熏楼”1 件。

中国文化部、法国外交部为他主办“绘

台等地主办过大量画展。1970 年代,

画六十年回顾展”,中国国家主席江泽

他已成为法国最杰出的中国艺术家,

常玉 1950-60 年代作《斑点双马》,尺寸 51.5×73cm,2010 年香港佳士得春拍,992.14 万元成交。

32 TopFloor AUG/SEP 2010

另一位著名海外华人画家朱德群, 和赵无极有诸多相似之处。


Feature 深度专题

朱德群 1941 年毕业于“杭州艺专”,

赴法国长居巴黎。他融中西绘画于一体,

方同时引进了“古典主义”和“现代主

1949 年到台湾任教。他 1955 年定居巴

线条简约、色彩单纯,作品以静物、风景、

义”两种风格,前者主张“为人生而艺

黎,1980 年加入法国籍,1997 年当选

动物为主,尤喜画裸女。他生前穷困潦

术”、倾向于内容,后者主张“为艺术

“法兰西学院艺术院”终身院士。朱德

倒,1966 去世后作品成捆拍卖,每件

而艺术”、倾向于形式。在 1930 年代

群交融中国古代绘画和现代抽象艺术,

仅几百法郎。1980 年代,欧洲和台湾

之前,二者势均力敌。抗战爆发后,由

油画带有中国书法特质和山水画意趣。

画商发掘出其作品价值。2005 年其《四

于宣传救亡之需,写实画风受到重视。

迄今,他已在世界各地举办个展 50 余

裸女》以 1636 万港元成交后,价格在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为工农兵服务的需

次,作品被欧美 20 多家著名博物馆收

港台急速攀升。2006 年,其《青花盆

要,写实手法统治中国画坛数十年,而

藏。朱德群与法国及台湾的多家重要画

与菊》等 3 件作品成交价超过 2000 万元;

现代主义被当作“形式主义”加以批判。

廊合作,在两地拥有稳固的收藏群。

2009 年,其《猫与雀》等 3 件作品成

进入新时期后,大陆美术创作走向多元,

2006 年,他的《红雨村;白云舍》以

交价超过 3000 万元。

现代主义的形式探索复苏,意象油画成

2588 万港元成交,比赵无极略高一筹;

“境外华人画家群落”的行情,是

2009 年,他的《雪霏霏》以 4546 万港

海外艺术体制运作的结果,其未来仍然

元成交,也略高于赵无极的价格纪录。

受制于境外的市场导向。

目前,朱德群作品有 254 件成交,总额 达 5.13 亿元。 旅居海外的第一代画家常玉,也是 中国油画的高价创造者。 常玉 1918 年到日本进修,1920 年

为其成功代表。 在大陆老画家中,吴冠中的意象油 画最为杰出。 吴 冠 中 曾 因 选 择“ 现 代 主 义”,

三.吴冠中 与“大陆意象画家群落”

屡遭磨砺。他于 1936 年考入“杭州艺

大陆意象画家群落目前并不很引人

师,爱上了塞尚、梵高等西方现代派画

注目,但潜力巨大。第一代油画家从西

专”,受教于林风眠、吴大羽等欧派教 家。1946 年,他留学巴黎国立美术学院, AUG/SEP 2010 TopFloor 33


深度专题 Feature 师从现代派画家苏弗尔皮。1950 年,

元成交的 1973 年作《北国风光》,以

为艺术的本质是一致的,不赞同“油画

他怀着“用艺术震撼社会”的理想回国,

3080 万元成交的 1975 年作《坦桑尼亚

要姓油、国画要姓国”。至 1990 年代,

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但当时的美

大瀑布》。

他的作品古今技法任意而为、中西界限

术主流是为政治服务的“写实主义”, 与他带回的艺术形式规律正好相反,他

吴 冠 中 的 美 术 史 地 位 飞 跃, 从 1970 年代末开始。

日益模糊。他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 方的交会点上,建立起崭新的审美品格

所喜爱的现代派艺术,成为学院反对的

思想解放运动伊始,西方“现代

和审美趣味。他作于 1980-1990 年代的

“资产阶级形式主义堡垒”。1953 年,

主义”是美术界摆脱禁锢的有力参照,

油画,有多件拍出高价,其中包括:以

他被调到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水彩之

吴冠中的唯美意识具有了强烈的批判意

660 万元成交的 1980 年作《江南乡居》、

类的纯技法课程。两年后,他又调往北

义,也最先具备了前卫倾向。1979 年,

以 660 万元成交的 1985 年作《门户》、

京师范大学,创建北京艺术师范学院。

中国美术馆为他举办个展,展览还受邀

以 650 万元成交的 1989 年作《蒙马特》、

到多个省份巡回,他随展览赴各地举

以 672 万元成交的 1990 年作《夜》、

办讲座。同时,他以大量激进观点,成

以 1232 万元成交的 1994 年作《墙上秋

1950 年代末,吴冠中彻底投入到

为中国美术突破僵化的急先锋。1979-

色》、以 728 万元成交的 1996 年作《嘈

“不起眼”的风景画,与流行的公式化、

1980 年,他在《美术》杂志相继发表《绘

嘈皆乡音》、以 1104 万元成交的 1994

概念化创作相比,他的风景画充满激情。

画的形式美》、《造型艺术离不开人体

年作《西双版纳村寨》等。

1964 年,他调往中央工艺美院,1970

美的研究》、《关于抽象美》,最早公

年下放到河北获鹿接受“再教育”,他

开谈论形式美问题、阐述抽象美是形式

在稻田村落里寻找素材,在藤蔓花叶间

美的核心。特别是他 1981 年发表的《内

从 1990 年代起,吴冠中殊荣频至。

摸索形式美规律。1973-1978 年,他先

容决定形式?》一文,直接反对长期统

1991 年,法国文化部为他颁发“法国

后到江苏、安徽、四川、山东、浙江、

治中国美术的“内容决定形式”原则,

文化艺术最高勋位”。1992 年,伦敦

广西、福建、江西、湖南等地写生,作

强调形式美的独立性。

大英博物馆首次为中国在世画家办展,

吴冠中因为不愿接受别人的“美”, 只得独辟蹊径。

大量油画。目前市场上的吴冠中风景油 画,多完成于 1970 年代。价格最高的

吴冠中的油画,以写意方式走向了 现代。

吴冠中在中国绘画的现代化潮流 里,成为最后的大师。

推出其个展。1993 年,巴黎塞纽奇博 物馆为他举办个展,他获得“巴黎市金

5 件是:以 5712 万元成交的 1973-1974

1980 年代,他在油画里渗入中国

勋章”。1999 年,中国文化部破例为

年作《长江万里图》,以 3920 万元成

画写意因素,其意象化表达,把油画的

在世画家办展,推出其个展。2002 年,

交 的 1975 年 作《 木 槿》, 以 3168 万

本土写意精神推向了新高度。吴冠中认

他当选为“法兰西学院艺术院”的首位 中国籍通讯院士。2003 年,中国文化 部为他颁发“终身成就奖”。2007 年, 《吴

吴冠中 1975 年作《坦桑尼亚大瀑布》

冠中全集》出版,是国内为在世画家出 版全集的首例。吴冠中也创造了艺术市 场的奇迹。从 2000 年开始,其作品成 为拉动中国绘画市场的主力。至 2010 年 7 月,其作品总成交额达 20.52 亿元, 与徐悲鸿相差无几,单价超过一千万元 的共 18 件。其中油画行情尤为突出: 虽然成交 209 件、仅占总量的 1/7,但 成交额达 8.30 亿元,均价 348 万元。 2010 年 6 月, 吴 冠 中 病 逝, 大 陆 意象油画群落的另两位老画家,很可能 成为新的热点。

34 TopFloor AUG/SEP 2010


Feature 深度专题 专、南京艺术学院。苏天赐说:“我每

沉闷空气,以明亮的色彩和自然的变形

一幅画的立意,都有着东方和西方的成

手法,创造出极鲜明的个人风格”。但

分,有时是东方的情趣、西方的实感,

在国内市场,罗尔纯迟迟得不到重新评

有时是西方的缤纷、东方的空灵。”他

价,目前在“中国油画家总成交额排名”

多年倾心于中国画写意技巧,1970 年

居 97 位。

代后期,从中国画的构图、笔法和意境

大陆意象油画家群曾长期处于美术

等角度切入江南风景。因为他的艺术价

界的“边缘”,但因为他们代表着中国

值还没有被充分了解,目前在“中国油

绘画的新生力量,并适应现代性审美需

画家总成交额排名”居 73 位,均价不

求,未来将日益被藏家看重。吴冠中已

足 10 万元,最贵作品仅 100 余万元。

经证明了这一点。

另一位是曾与吴冠中共事于“北 京艺术师范学院”的罗尔纯。罗尔纯 1951 年毕业于“苏州美专”,1959 年 罗尔纯 2006 年作 《草地上》 120×110cm

苏天赐 2003 年作 《春水》 65×100cm

进入“北京艺术师范学院”美术系,受 吴冠中的现代艺术观点影响颇深。1964

一位是与吴冠中同毕业于“杭州艺

年他调到中央美术学院,多年孜孜不倦

专”的苏天赐。他先后任教于“广东省 立艺专”、“杭州艺专”。1951 年后,

于绘事。1980 年代末,他的作品得到 欧美认可,艺评家迈克尔 . 苏立文说:

他相继任教于山东大学艺术系、华东艺

“罗尔纯的油画一扫中国画坛几十年的

AUG/SEP 2010 TopFloor 35


财评

Art Market

新呱 《茶贸册页》

整体价值被低估的清代外销油画 The Underestimated Qing Dynasty Oil-paintings for Sale Abroad □ 马健 丁玎︱文

某种意义上讲,中国清代油画主

学习,以开放的心态先后接受了 17 世

画目前主要是被欧美的公私藏家收藏,

要以宫廷油画和外销油画为代

纪荷兰绘画、18 世纪意大利绘画和 18

国内的收藏反而零零散散,不成系统。

表。由于大多数宫廷油画都保存在国

世纪英国绘画的艺术观念;从绘画技法

内,关于宫廷画家及其艺术创作的文献

来看,外销油画既取法西洋画的技法,

一 . 清代外销油画的历史价值

史料也比较详实,因此,学术界对宫廷

又有机地融入了中国画的特点。这就使

外销油画大都以清末岭南地区的

油画的研究较为深入,人们也比较熟悉。

得外销油画既不同于地地道道的西洋油

社会风貌和民间生活为题材,形象地再

与此相对应的是,国内学术界对外销油

画,又明显有别于传统的中国绘画;从

现了清末岭南地区的风土人情。香港艺

画的研究还十分粗浅,人们对外销油画

题材类型来看,外销油画的题材类型极

术馆收藏的《渔民烧火图》、《乡村乐

的认识也有待深入。这应该是造成清代

其广泛,家庭生活、历史故事、农业生产、

手图》、《村庄卖艺图》、《广州戏棚

外销油画整体价值被明显低估的重要原

手工制作、衣食住行、商业贸易、士农

图》等一系列外销油画皆以乡村风俗入

因。但是,无论从清代外销油画的历史

工商、三教九流、游艺娱乐、婚丧嫁娶、

画,不仅描绘出了岭南地区的自然风光,

价值来看,还是就艺术价值而言,清代

山川海港、花鸟鱼虫,无不囊括其中;

而且记录了底层民众的生活状况。这类

外销油画都是值得学术界深入研究,值

从销售流向来看,外销油画的买家主要

题材的油画作品多为当时来华的西方人

得收藏者引起重视的老油画品种。

是到访广州的国外商人、官员、海员和

“命题”,而由中国外销画家创作。虽

顾名思义,外销油画就是以对外销

游客,外销油画就类似广东人所说的“手

然不可避免地带有西方人的猎奇色彩,

售为目的而绘制的油画。因此,外销画

信”(外出归来信手捎回的小礼物)。

但依然是研究清末岭南地区农村风俗的

也被称为贸易画。从艺术风格来看,清

这些外销油画则主要销往欧洲,后也及

重 要 资 料。1837 年 8 月 出 版 的《 中 国

代的外销画家直接或间接地向西方画家

至美国。这一历史背景使得清代外销油

丛报》曾经刊登过新呱的一套六幅《鸦

36 TopFloor AUG/SEP 2010


片烟鬼图》,并配有解说文字,不惜笔 墨地详细解说这六幅图画,将西方人的

敦一位鉴赏家收藏了中国画家上色摹效 佐休阿 . 累诺尔兹爵士的一幅画,他认

一幅炉前取暖的费城人像作品甚至一度 被误认为是英国肖像大师托马斯 . 沙利

看法一一诉诸笔端。广州博物馆现在还

为这个仿件也可以列入艺术精品。”换

(Thomas Sully) 的 作 品。1844 年, 泰 凡

收藏有一套十一幅《鸦片图》,详细记

句话说,原创还是复制,并非判断艺术

里 (Tiffany) 评价道:“林呱是广州画家

录了鸦片装箱、切鸦片球、泡鸦片球、

品优劣的惟一标准,更何况许多外销油

王子,他享誉全中国,是一位优秀的画

水煮鸦片、调剂鸦片、鸦片烟具、贩卖

画都不是一味地模仿,而是在取法西洋

家。他以欧洲风格绘制肖像,他的画作

鸦片、销售烟具、鸦片交易和吸食鸦片

画技法的同时,融入了中国画的特点,

颜色运用相当出色,捕捉逼真的能力是

的真实场景。这些作品不仅客观描绘了

中西结合,自成一家。另外,史贝霖

无与伦比的。但愿你长得不难看,因为

鸦片的生产和流通,而且记录了中国人

(Spoilum)、关乔昌 (Lamqua) 等优秀外销

林呱不是一个阿谀奉承者,我可以讲出

吸食鸦片之后的悲惨命运,还真实反映

画家作品的艺术性也是应该受到肯定的。

有关他坦率的许多轶事,这在他的画作

早期的外销画家主要通过临摹自学

中都可以看到。”同时代的唐宁 (Downing)

了清末岭南地区的社会现实。 从 19 世 纪 20 年 代 开 始, 外 销 画

西洋画,缺乏专业指导,但是特色鲜明。

则称:“一些中国人有着与林呱同样的

还增加刑罚题材。广州博物馆收藏的一

才能,但并没有达到他的水平,所以林

套十二幅《刑罚图》就涵盖了审判、敲

据英国政府马嘎尔尼 (Macartney) 访华使 团成员约翰 . 巴罗 (John Barrow) 的记载,

首、鞭刑、枷号、示众、发遣、监斩、

广州的画家“不仅画出一朵花的花瓣、

有 充 足 的 生 意。”1987 年 5 月, 刘 海

腰斩、凌迟、绞刑等内容,描绘生动,

雄蕊、雌蕊的准确数目,也画出叶片的

粟在《中国美术报》发表的《蓝阁的鳞

微细毕至。例如,《审判图》就描绘了

数目,在画中如数呈现。他们模拟自然

爪》中评论道,“蓝阁一生创作了极为

县令、师爷、衙役、犯人等各色人物在

界艳丽色彩的本领也是无人能及的。欧

出色的油画,至今仍为香港和广东的画

公堂上的断案场面,表情生动,动作夸

洲彩色印刷画送到广州,被他们复制得

家所临摹,倘若他生活在除去中国以外

张,戏剧性强。正如广州博物馆馆长程

相当逼真。”当然, “所有的缺陷和污点,

的任何国度,都会成为一个新画派的奠

存洁研究员所说,清代外销画是“十分

不管是原本就有还是无意造成的,他们

基人。”尽管这个判断只是一种推测,

难得的反映广州口岸社会风情的珍贵图

都照画不误。作为纯粹的模仿者,他们

但也足以表明史贝霖、关乔昌等中国早

像资料,极大地补充了中国传统官修史

对这类范本的艺术感染力浑然不觉。”18

期杰出油画家作品的艺术价值所在。

书和文人笔记文献记载之不足”,应该

世纪末来华的英国使团成员的观点表

充分肯定外销画“在中西文化交流史和

明,当时的外销画家以临摹复制为能事,

社会史中的地位”。总的来看,清代外

在缺乏专业指导,仅凭自己摸索的情况

销油画可谓是融国画与洋画、历史与艺

下,就复制出与原作非常相似的绘画,

术、高雅与通俗于一体的独特历史画卷,

这让西方人都惊叹不已。

对中国美术史、美术交流史、清代社会

19 世纪 30 年代以后,随着钱纳利

史、清代风俗史的研究具有非常珍贵的

(Chinnery)等欧洲画家来华传授西洋

价值,是当之无愧的“美术之外的美术,

画技法,外销画家的整体水平得以显著

历史之外的历史”。

提高。最重要的外销画家关乔昌(即蓝

呱在广州的同行中处于领先地位,经常

阁、林呱)就是钱纳利的门下高足,他

二 . 清代外销油画的艺术价值

可能还是最早在欧美展出作品的中国画

客观地讲,对于清代外销油画的艺

家,1835 年,关乔昌的《老人头像》

术价值不能一概而论。毋庸置疑,批量

入选英国皇家美术院展;1841 年,关

复制的商业化生产确实是清代外销油画

乔昌的《茂兴茶商肖像》在纽约阿波罗

的一大特色。但复制的仿品也有精粗优

俱乐部 (Apollo Club) 展出;1851 年,关

劣之分。在斯当东的《英史谒见乾隆纪

乔昌的《林则徐像》、《耆英像》等三

实》一书中,就有这样一段记载,“伦

幅肖像在波士顿图书馆展出。关乔昌的 AUG/SEP 2010 TopFloor 37


财评 Art Market 妇女像》(Portrait of a Maiden European Dress)最终却以 40.8 万美元(约合人 民币 337.8 万元)的高价成交,成交价 是估价的 2720 倍(按估价上限算)至 4080 倍(按估价下限算)。这应该是 清代外销油画首次获得国际拍卖市场的 肯定。这件作品的高价成交对中国内地 清代外销油画交易情况的影响也十分 明显。据不完全统计,1996 年 11 月至 2005 年 1 月上拍的 5 件清代外销油画 就有 3 件流拍,除了刚提到过的清《水 浒人物玻璃油画》外,清关乔昌的纸本 油画《男人像》仅以略超过估价下限 6 万元的 6.82 万元成交。而在 2005 年 3 月, 《欧式装束妇女像》高价成交以后上 拍的 9 件清代外销油画,仅有当年 6 月 19 日,广东保利夏季拍卖会上拍的清 布面油画《官员像》 (估价为 2.8-4 万元) 流拍,其他拍品都顺利成交。虽然成交 价格多在几万元至十几万元之间,但无 论是不是巧合,都说明人们似乎开始重 新认识清代外销油画的价值了。 事实上,无论是从学术研究来看, 还是就系统收藏而言,西方学者和收藏 机构都占得了先机。从某种意义上讲, 西方人对清代外销油画的认识远比中国 人系统和深入。作为中国油画史上的重 要组成部分,清代外销油画的价值目前 依然没有受到国内学者和藏家的足够重 视。与中国当代艺术的异常火爆相比,

三 . 清代外销油画的市场价值

的清晚期布面油画《官员像》,广州嘉

更是显得备受冷落。但是,随着中国学

早在 1996 年,北京翰海拍卖有限

德对其期望颇高,估价高达 150-200 万

者对清代外销油画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相

公司举办的秋季拍卖会上,一幅估价为

元,但这件博物馆藏品级的油画精品却

关主题展览的不断举办,人们对清代外

5-8 万元的清代佚名《水浒人物玻璃油

意外流拍,这从一个侧面放映了当时的

销油画必然会有新的认识。就目前的情

画》就以 17.6 万元的高价成交。但在

人们对清代外销油画乃至所有清代油画

况而言,不管是普通画工的批量复制作

此之后,清代外销油画的成交情况始终

的整体认知状况。直到 2005 年 3 月 31

品,还是著名画家的创作型精品,都存

不好。在中国艺术市场史上非常重要的

日,在纽约苏富比举办的“中国陶瓷及

在价值被整体低估的状况,这正是与其

年份——2003 年,广州嘉德夏季拍卖

工艺品”专场拍卖会上,一幅估价仅

他老油画品种相比,清代外销油画所具

会曾经推出了一件保存完好,价值极高

为 100-150 美元的清代油画《欧式装束

有的巨大潜在市场价值。

38 TopFloor AUG/SEP 2010


财评 Art Market 李叔同 《静物》1911 39.5×56cm 北京华辰 2008 春季拍卖会 313.6 万 北京保利 2010 五周年春季拍卖会 流拍

价并不稀罕,因为 2005 年,他的《圣 格尔乔飞瀑》就已经拍到 429 万元,今 年匡时春拍也不过拍出 571 万元,涨了 30%多一点,扣除拍卖手续费,藏家几 乎没有得到升值空间。而刘海粟的水墨 作品早就达到了百万元高价,按照如 今的中国书画行情,刘海粟的水墨代表 作至少应该在千万元以上,而目前,刘 海粟的博物馆级油画精品才几百万元, 刘海粟的水墨数量是油画数量的十倍以

关注低价老油画, 直到行情爆发

Expectation of A Bullishness of Old Oil-paintings

——长三角藏家心态谨慎追求艺术品市盈率

上,在美术史上,刘海粟之于油画的地 位高于他在国画界的地位。因此,你能 说老油画没有洼地吗? 刘海粟只是其中一个例子。

三 . 四代油画家的行情 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之初,李铁 夫、李叔同、李超士等中国年轻人分别 先后赴加拿大、日本、法国留学,学习

□ 詹皓︱文

油画技法,从此开启了中国油画的历史。 老油画,主要是指中国油画总共

一 . 关良油画太便宜了

是洼地,这洼地里都有哪些宝贝值得藏

100 年的历史里面,之前 40 年也就是

家重点关注呢?

从 1900 年左右到 1949 年这段时间的作

年 5 月份,一家北京的拍卖公司 老总在沪跟笔者聊天时感慨道:

品;而后,是苏派艺术主宰的第二代油

二 . 从刘海粟看老油画价 值洼地

画,其中也包括杭州国立艺专林风眠培

反倒是老油画这块,同样经典的东西,

杭州的西泠拍卖公司以传统书画、

无极、朱德群等;文革后起到改革开放

估值太低,你看某某画家的油画,才

文玩拍卖闻名,短短五年已经成为“南

初期,崛起了一代油画艺术家,他们经

20 万一张,他的水墨都不止这个价呢,

方第一槌”,但西泠的油画拍卖居然也

历了变革,也多有留学经历,是自我觉

反正,我觉得这个太便宜了,我得去举

一直能保持着高昂的成交率。2009 年

醒的一代,被称为第三代,以陈逸飞、

牌。”

秋拍,他们寻找到的两幅刘海粟早期油

罗中立、陈丹青、何多苓、周春芽等为

该老总并不是要违反我国拍卖法关

画现身拍场,分别拍出了 884 和 907 万

代表;而第四代,是八九十年代,沉淀

于从业人员不得自买自卖的规定,他是

元的高价。一位经纪人事后跟笔者发牢

在北京等地的体制外画家,表达对历史

到别的拍卖会上去举牌。这位老总前不

骚,说自己那次就想买刘海粟的那件早

和社会的思考,大胆借鉴西方当代艺术

久才在拍卖市场上亲手创造了一个拍卖

期油画,一直在那里举牌,后来一看,

手法,在八五新潮之后被海外市场着力

纪录:他将一张胡适的书法作品拍到了

有人也在顽强地顶,跟自己抢这张画,

挖掘,终于在新世纪出现爆发式行情,

100 多万,创出了胡适作品的新高。两

原来,是一位近年来在拍场上叱咤风云

是被统称为“中国当代艺术”的第四代

年前,也是这位老总,曾对笔者感叹民

的上海买家,最后,顶不过对方,让对

油画家。

国文人书法价格太便宜。

方在百万元的高价上给夺走了。

“如今传统书画都卖到那么高的价格了, 我预计,接下来几年得高位消化整理了,

老油画为什么这么便宜,难道真的

刘海粟的油画拍到数百万元的高

养的留法的第二代油画家如吴冠中、赵

这里就出现一个特别有趣的现 象——越新的价钱越高。 AUG/SEP 2010 TopFloor 39


财评 Art Market 中国当代艺术创出的天价,无论有 多少“做局“的质疑,至少已经镌刻在 2007 年的拍卖柱上,而当代艺术的中 坚力量,大多是 60 后画家,其代表人 物大多达到了千万级的天价,最高达到 了 5000 万左右。 而文革前后出道的第三代画家,市 场价格走慢牛行情,几乎是一根 30 度 左右的长期上升线,但整体市场价格仍 落在风头正劲的当代艺术家们之下。 靳尚谊等为代表的中国内地第二代 油画家们,经历了苏派风格的熏陶,作 品风格从审美上已经弱势,市场行情也 难说乐观,除了个别有行政职务的领头 羊和创作于 50 至 70 年代被称为“红色 经典”题材的作品,大量第二代油画家 都在被遗忘之列。只有延续了杭州国立 艺专纯唯美路线的一脉,赵无极、朱德 群、吴冠中等第二代油画家,才在海外

关良《上海苏州河》1964 28×36cm 西泠印社 2009 五周年庆典拍卖会 179.2 万元

获得了持续的挖掘追捧,市场价格也是 长期上升,但整体价格仍比不过当代艺 术最高峰时的价位。 被遗忘最厉害的当属中国第一代油 画家,他们的艺术成就,在当时,往往 和世界最前端艺术家并列,参加了世界 最顶级的绘画大展,而他们的市场行情, 却长期郁郁寡欢,只及中国当代艺术的 一个零头。

李铁夫 《白菜与胖头鱼》 1381 油彩 画布 63×79cm 香港佳士得 2010 春拍 RMB 460072

40 TopFloor AUG/SEP 2010

关良 《罂粟花》 89×96cm 中鼎国际 2005 中国艺术品首届拍卖会 308 万 目前关良最高拍卖纪录 北京嘉宝 2006 春季拍卖会 239.8 万卖出

四 . 上海买家的谨慎心态

和价格,唯恐吃亏上当。

在中国油画起源地的以上海为中心

心态谨慎是好事,但对于老油画,

的长三角地区,对于中国油画的拍卖收

以及二代和三代油画家行情,长三角藏

藏长期保持传统谨慎的口味,这是因为

家往往有心无力,且即使拥有,也十分

这个地域人们经济意识强,风险意识也

低调内敛,同香港世界市场的广阔视野,

同样强烈,投资收藏也讲究“市盈率”,

以及北京市场的资金云集下的张扬形成

对于市盈率太高的品种,能不碰就不碰,

了强烈反差。赵无极、朱德群、吴冠中

尤其对于当代艺术,对于看不懂的艺术

等大师以及罗中立、陈丹青、写实画派


财评 Art Market 三驾马车等的高价作品,几乎与长三角

在今年上半年,推出了一个“文化上海”

血脉相连的艺术品。比如,各地的工艺

无缘,因此诞生拍卖纪录,往往是在香

大展,展出的画家,为中国油画史理出

美术品,都是在当地炒得最高,人气也

港、北京。即便如刘海粟,今年其作品《裸

了一条学术主线,而这条主线长期以来

最旺,人们追捧本地艺术品,是对于地

女》在北京拍出 1075 万元的最高纪录,

被湮灭,几乎无人提及,因此参展画家

缘文化的极度认同。

而在 2004 年,该作品却是首先在上海

的份量,很少有人能准确估量,甚至很

这个时候,地缘性就给收藏者留下

拍出了 286 万元,当年创下了老油画的

多人连听都没怎么听说过,但在七八十

了巨大的空间。比如,有些经济发达早

最高拍卖价。可见,长三角的藏家有底

年前,他们可比如今的四大天王在画坛

的地区藏家提前布局某艺术品,直到该

蕴,但论到大肆张扬,拔升行情,却非

地位还高。比如陈抱一、关紫兰、唐蕴

艺术品产地的经济发展、人民富裕开始

强项。

玉、关良、吴大羽、王济远、庞熏琹和

收藏,于是该类艺术品便高价回流。

问题来了,长三角地区的拍卖公司

周碧初等。

比如与徐悲鸿、林风眠同赴法国留

为何口味传统,为何不敢领天下先,对

华氏画廊选择举办“文化上海”大

学的中国画家常玉,60 年代在欧洲落

于跟自己血脉相通、审美接近的老油画

展的时机也耐人寻味——正好是民生现

魄去世,全部画作被犹太人买下,就等

为何无力托举?

代美术馆在上海开幕,举办“中国当代

着中国人来寻根,结果到 80 年代被台

艺术三十年”的时段,而华氏画廊的地

湾画廊“惊讶地发现”,高价买回。

对此问题,笔者同拍卖界和画廊界 人士曾多次探讨,大家比较一致的观点

址,正好在民生现代美术馆的隔壁。

日本东南亚藏家 80 年代在大陆的

是长三角地区藏家有底气,也不服气,

华氏画廊负责人华雨舟并不回避他

但长期追求市盈率的个性,使得他们或

的用意。“对,我们就是和民生美术馆

许在资金推动型的疯狂行情下,会失去

的大展同步举办,因为他们的展览只有

周春芽的画 80 年代无人问津,90

大把机会。

近三十年,而我们从陈抱一开始一直到

年代被台湾画廊操作,藏家几乎全是台

李磊、张恩利,跨度近百年;他们的展

湾人或者东南亚人,那个时候大陆人即

五 . 老油画存在捡低位筹 码机会

览里几乎没有上海画家,但我们想说的

使看得懂周春芽的画,对于刚刚有万元

恰恰相反,中国百年油画史如果绕开上

户概念的内地人来说,买画还太奢侈,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的李超教授,是

海画家,几乎不成为历史。我们应该总

但是到今天,口袋里有钱的内地人开始

研究民国油画的专家,对于长期以来民

结当代艺术三十年的成就,但更应该记

认真打量类似周春芽这样的画家,甘心

国油画的行情低迷,李超教授认为这正

取在七八十年前,我们曾经有多牛。这

是捡筹码的好机会。他说,民国老油画

个记忆曾经被‘屏蔽‘了,‘文化上海’

从数量分布上看,解放以前都集中在上

大展就是要把历史还原出来。”

海,解放后直到文革,大多数画家以及

在李超教授看来,决澜社等一大批

后代都出了国,民国老油画随之大量流

出现在上海的美术团体的力量,直接决

到海外,因此,对于民国老油画的整理

定了中国早期油画史的地位和质量,但

开掘,海外往往做在我们前面。由于老

决澜社等团体成员的美术贡献和地位,

一代油画家们渐渐逝去,他们的后代或

目前是被远远低估了,价位因此长期低

许因为财产分割等复杂原因,会将画流

迷,难道不是机会?

文物商店买去了多少积灰的工艺品,现 在全都后面加几个零从海外回流了。

吴大羽 《缤纷》 46.5×34cm HK 佳士得 2010 春季拍卖会 317.8 万

散出来,于是成为了如今市场上的来源, 但总体数量并不多,大量还保存在海外 的后代们以及美术馆手中。 上海华氏画廊是目前上海最老牌的 画廊,这家画廊长期以来就默默地按照 艺术价值,也就是所谓“市盈率”来挖 掘和收藏作品,多年的收藏之后,终于

六 . 地缘性带来巨大空间 在收藏市场上,还有一条隐形但十 分管用的定律,那就是地缘文化的亲合 力导致艺术品的价格上升。 一个地方的人搞收藏,最喜欢的便 是产自这个地方,同这个地方息息相关、 AUG/SEP 2010 TopFloor 41


财评 Art Market 只是由于美术史对上述这些提及甚

体。李超教授曾指出,比如决澜社等艺

少,甚至湮没,艺术只剩下了苏派和红

术团体的成立,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

色题材一条主线,因此,传统老油画的

部分,跟其他新文化运动门类相比,决

市盈率至今极低,也就给理智的藏家留

澜社等的成立和贡献被严重忽视,他们

下了巨大的空间。

对于传统美术观念的冲击,他们对于现 代美术的引进之功,在美术史上余响至

七 . 从市盈率中寻找潜力 品种

今不绝,其发起人和主要成员如庞熏琹、 倪贻德、王济远、周多、周真太、段平右、

以长三角藏家的理智态度,从市盈

张弦、阳太阳、杨秋人、丘堤等的历史

率的比较中,不难找出哪个品种更有潜

贡献、学术地位均应该有认真的研究和

力?

发掘。其中,有些人的研究几乎是空白。 比 如, 由 于 吴 冠 中、 赵 无 极、 朱

第二,要关注同一板块中不同艺术

德群等中国第二代留洋艺术家被市场狂

家的比较。比如老油画中女艺术家板块。

炒,人们认识到杭州国立艺专在美术史

由于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女性艺术家

上的地位,其开拓者林风眠的市场地位

群体,且与当时代艺术风潮保持同步,

也已经较充分地被发掘,但具体培养出

其历史地位不容低估。但现在除潘玉良

吴冠中、赵无极等大师的国立艺专老师

拥有较高知名度之外,其余如蔡威廉、

吴大羽等大师却长期不被关注,直到海

方君碧、关紫兰、唐蕴玉、邱堤等多被

外机构把价格炒起来了,内地的市场才

遗忘,拍场偶有出现,大多波澜不惊。

老油画也类似,如今,大量老油

如梦初醒,林风眠、吴冠中、赵无极、

另外,同为苏派第二代油画家,靳

画还在海外的画家后代以及台湾藏家手

常玉等莫不如是。那么今天,还有哪些

尚谊等个别人之外,还有不少被遗忘的,

里,但作为老油画的发源地,对于老油

板块或艺术家仍属于被忽视状态?

比如董希文、王式廓、俞云阶等,都属

刘海粟 《裸女》1931 80×50cm 北京匡时 2010 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1075.2 万 上海东方 2004 年秋季拍卖会 286 万

情愿地为经济和文化的双重时间差买单了。

画的文化历史价值有着血脉亲情般感受

第一,要关注美术史上著名美术团

于值得重点研究的低市盈率艺术家。

的内地尤其长三角地区藏家,只要有钱, 只要进行油画收藏,要想避开老油画几 乎是不可能的。老油画的画家们几乎都 与上海有着不解之缘,苏州有颜文樑创 立的苏州美专,南京的国立中央大学由 徐悲鸿号召了张大千、傅抱石等国内名 家高手任教,培养出吴作人、吕斯百、 冯法祀等大批二代油画家,杭州的国立 艺专更不用说了,其学员几乎构成了中 国百年油画史的一条唯美派主线。 而到了改革开放之后,长三角地区 的艺术机构更是份量极重,上海油画雕 塑院、中国美院、南京艺术学院等,一 大批六七十年代成名的画家如陈逸飞、 陈丹青等几乎构成了当时中国油画的半 壁江山。这样的血脉沉淀在长三角地区 的藏家心中。 42 TopFloor AUG/SEP 2010

关紫兰《西湖》1929 43×56cm 上海国拍 2006 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99 万元 目前最高价作品 离破百万仅一步之遥


财评 Art Market

对话林松 :

“老油画”不合适普通收藏者 Lin Song’s Point:Old Oil-paintings An Unwise Choice for Normal Collectors □ 杨帆︱文

国内当代艺术圈中,低调、随和

大部分艺术家也不太为大众所知,因此

的林松可是“元老级”人物,当

目前正处于“价值洼地”区域。

初从中央美院毕业两年后就开办了自己

采访最后,林松似乎变成了一位大

的画廊,十几年的风风雨雨成就了今天

学教授,骨子里他还是有很深的文人气

的“世纪翰墨”。生意场中林松经营的

质,喜欢东方情调的绘画,关注画面背

是“70、80 后”艺术家群体,标准 798

后的学术含量。林松不止一次的强调:

风格式的当代艺术。但在私人收藏领域

自己收藏“老油画”并非投资目的,也

中,林松最倾心的则是“老油画”。

不完全是个人喜好,实际上它是一个学

所谓“老油画”,主要指 20 世纪

术课题。

初开端的中国油画史中那些第一代油画 问:在你的日常经营活动中,“70、

大师们的作品,包括大众熟悉的徐悲鸿 和林风眠。当然更多是普通人并不熟悉

1

80 后”的当代艺术和“老油画”相互 之间有交叉吗?

的那些艺术家:李铁夫、关良、陈抱一、 庞薰琹……这一类作品的区间大概在上

答:前一个是生意,后一个是个人

世纪 20-30 年代的民国时候起,截止到

趣味,是两条平行的线。接触“老油画”

1949 年新中国的成立。

属于机缘巧合,一次在香港拍卖场上碰

科班出身的林松始终认为,好画卖

到了,发现价格很低,而且被淹没在众

出好价钱的最基本要素之一是要有历史

多拍品中,觉得很可惜,就开始收藏了。 问:“老油画”的艺术家群体似乎

传承,不能凭空而来。相比于近现代中 2

国书画传承有序的背景,近现代油画就 不成什么体系了,而如今市场上火爆的

1. 刘海粟《圣扬乔而夫飞瀑》1934 布面油画 79.5x59.5cm

所谓“写实油画”,其实与“老油画”

2. 林风眠《村前》 1963 纸本彩墨 43x55cm

是一脉相承的。后面的“写实油画”贵

不是很有名气? 答:他们大多数经历坎坷,属于中 国油画史绕不过去的一群人,学术价值 很高,作品艺术性也非常强。但这样的

必然带动前面的“老油画”价格上涨,

且作品流通数量也很少,资源极其有限,

作品很不好找,而且大部分资源集中在

因此“老油画”的升值潜力值得期待。

所以基本不太适合普通收藏者介入。

香港、台湾和海外市场,目前主要的购

2009 年春拍中出现的“林风眠赝

即使是如今当代艺术市场急剧下滑

品”风波,让人们见识了“老油画”市

的时候,张晓刚等艺术家的作品也动辄

问:也就是说普通人很难企及?

场巨大的风险,在中国油画市场中,赝

上百万元,而“老油画”的价位最高也

答:是的,这一领域赝品太多,非

品最泛滥、最猖獗的板块就集中在这里。

就在几十万元,林松判断应该是被严重

专业人士不建议轻易购买。普通收藏者

因此林松强调,“老油画”其实是一个

低估了。当然,这些“老油画”作品由

首先应该学习,学习艺术史,了解当时

很专业、技术含量很高的收藏领域。而

于当时材料的限制,普遍作品尺寸较小,

的创作环境和艺术家资料。

买途径是拍卖场和私人收藏家。

AUG/SEP 2010 TopFloor 43


财评 Art Market

对话尤永 :

“老油画”收藏的历史机遇 You Yong’s Point: A Historic Chance for Old Oil-Paintings □ 杨帆︱文

为北京匡时拍卖副总经理的尤 永, 在 2010 年 春 拍 中“ 导 演”

的油画专拍中,成绩斐然,其中最大亮 点就是早期老油画,受到藏家的追捧, 越是精品,价格越是见涨。 刘海粟 1931 年创作的《裸女》以 1075 万元被国内藏家收入囊中,创造 了刘海粟作品的世界最高成交记录。这 件作品是市场所见刘海粟唯一的人体油 画,也是市场所见中国最早的一件人体 油画。刘海粟首创在学校中公开使用人 体模特,改变了 20 世纪中国美术史和 美术教育史。这件作品来源确凿可靠, 出版著录多次,是博物馆级稀世珍品, 具有无与伦比的象征意义。 对于“老油画”的收藏市场前景, 尤永告诉我们:只要作品对,而你也有 相应的资金实力,应该毫不犹豫的立刻 买进。 问:市场上如何界定“老油画”概念? 答:早期油画,其狭义概念是指 1949 年之前创作的油画作品,在此意 义上等同于民国油画的概念。放宽来看, 凡 1966 年文革之前创作的油画作品均

潘玉良《镜前裸女》

可列入早期油画之范畴。老油画则是市 场概念,行家习称。 第一代油画家成长于 20 世纪之初, 远涉重洋,学习西画,开山筑路,是现 代意义上中国油画的奠基者。

李超士、潘玉良、方君壁、吴大羽、蔡 威廉、司徒乔、周碧初、方干民、张充 仁、庞熏琹等人。 留日的有李叔同、陈澄波、陈抱一、

其中留法的艺术家有徐悲鸿、刘海

丁衍庸、倪贻德、卫天霖、关良、关紫

粟、林风眠、颜文樑、常玉、常书鸿、

兰、汪亚尘等人,还有留学加拿大的李

44 TopFloor AUG/SEP 2010

铁夫及留学美国的冯刚百、朱沅芷等等。 钱鼎、陶冷月和潘思同等艺术家没 有留洋,但一生致力于中西融合,虽大 多作品采用水墨为材料,但从空间结构 到明暗透视都受了西画极大影响。 第二代油画家,创作盛期在 20 世


财评 Art Market 纪五六十年代,有的甚至跨越文革,一

根无基,不像中国书画,还有个群众基

可靠出版,没有争议的作品,这样的作

直延续至今,包括吴作人、董希文、胡

础。油画作品免不了描绘人体或所谓旧

品肯定要贵一些,但是从长远来说,增

善馀、吴冠中、赵无极、朱德群、艾中

社会的生活,在建国后的历次运动中,

值最多的也是这类作品。我们可以做一

信、蔡亮、何孔德、沙耆、李宗津、戴

简直就是个危险品,留着都是祸害。有

个类比,十年前,《中国古代书画图目》

泽、涂克、费以复、钱延康、林达川、

幸躲过一切灾难,撑过文革的第一代画

著录的,经过“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小组”

闵希文等等。

家,到了八十年代,大多已经是古稀之

鉴定为真迹的古代中国书画作品比未经

年,他们多半选择了将这些度尽劫波的

著录的作品要贵一倍,而今天,有上述

作品捐给国家。如果有兴趣,可以看看

著录的作品比未经著录的作品要贵五倍

庞熏琹的回忆录《就是这样走过来的》,

以上。

问:第一代油画家作品存世量有 多少? 答:第一代油画家的作品大多已经

或者是常书鸿的传记《敦煌守护神》,

从第一代油画家正式留洋学习西画

尘埃落定,归各博物馆美术馆及重要藏

大致就会理解他们的命运和处境,包括

开始,中国油画的历史只有短短的一个

家所有,仍流传坊间的数量很少。在公

徐悲鸿、颜文樑、刘海粟、吕思百、常

世纪。今天的市场,经常将水墨分为古

开市场上出现频率较高的第一代画家只

书鸿、庞熏琹、李铁夫、吴作人等许多

代和近现代,那么,1949 年之前创作

有颜文樑、常玉、吴大羽、周碧初、庞

艺术家都将大部分油画作品捐给了国家。

的油画作品,从它的文物价值、文献价

熏琹、丁衍庸、关良、关紫兰和朱沅芷

这里面只有两个人例外:

等寥寥数人。

一个是潘玉良,她 1977 年死于巴

今天,公认为真迹,来源可靠或者

徐悲鸿、刘海粟、林风眠、关良这

黎,1978 年,王守义遵从潘玉良遗嘱,

是有可信著录的早期油画作品只比未经

四位大师兼擅油画与中国画,但他们传

把她的两千多幅遗作带回中国,交给潘

著录、来源不明的作品贵 50%,将来

世作品仍以水墨为大宗,油画数量不及

赞化的后人和捐献给安徽省政府,其中

很可能要贵五倍。行家看当下价钱,藏

国画数量的几十分之一乃至百分之一。

绝大部分作品都收藏于安徽省博物馆。

家赌未来价值,对于藏家来说,在早期

例如,每年各大拍卖行上拍的徐悲鸿水

另一个是 1966 年在巴黎煤气中毒

油画版块,只要买对了,就是捡漏。从

墨作品要超过 500 件,而油画则是几年

去世的常玉,他的作品被犹太人整批收

2003 年以来,当代艺术涨了十倍,近

才出现一件;关良的情况也大致相仿,

购,出现于巴黎的拍卖和画廊中,几经

现代涨了五倍,除了几个大名头,大部

一年上拍关良国画应在 150 件以上,而

转手,大部分常玉作品已经转入台湾藏

分早期油画的价格和十年前相差无几。

各大拍卖公司每年上拍关良油画作品的

家手中,屡创高价,至今仍是华人超级

现在应该是早期油画收藏的一个历

总和,绝对是个位数。

富豪所追逐的标的。试想潘玉良或常玉

史机遇,过去,这个领域为学者或者行

若是经历文革,其作品亦难免飘散零落。

家所专美,现在正逐渐向有实力的大藏

只要是留洋海归的第一代油画家,

值和稀缺性来看,就好比是水墨的古代。

不论其名头之大小,只要是来源可靠,

在第一代油画家中,唯一能出版油

品相完好且创作于 1949 年之前的油画

画全集的只有常玉。常玉卖得贵是有道

我们会看到一方面,一方面是价格上涨,

作品,都十分珍贵,除了具有艺术价值,

理的,他一生所有的作品都在市场上流

另一方面,很多好东西会露出头。

还有很高的文献价值和历史价值,直接

通过,他最好的画都出版过、展览过、

可以视同于文物。这部分作品的市场存 量没有确凿统计,但应该是一个非常小

交易过。所有的高价艺术家,例如齐白 石、张大千、培根、安迪 . 沃霍尔都有

的数量。

这样的特点,不仅交易量大,而且好画

家转移。这个过程或许会持续十几年,

胡善余《港口》 布面油画 45.5x37.5cm

都在市场上,不在博物馆,毫无疑问, 问:“老油画”为何如此稀缺?

市场化是对艺术最大的保护。

答:20 世纪的中国,有一半以上 的时间都是处在战争或动乱的状态,油

问:藏家如何避免买到假画?

画作品不便携带,常遭损毁。乱世中最

答:怕买到假画,最简单的办法就

遭践踏的就是文化,何况外来文化,无

是买公认的真迹,特别是有确凿来源, AUG/SEP 2010 TopFloor 45


财评 Art Market 元进入这个市场,也能慢慢涨到 10 万 元。所以我认为经典艺术市场是一个非 常心平气和的市场,不用动脑子,不用 动气。如果你去过拍卖场,会发现经典 艺术拍卖的时候非常和平,没有像当代 艺术那样竞争的表现。” 赵力教授同样指出,在当代艺术市 场一样有经典,而且买当代艺术经典作

经典是王道,王道有门道 —— 赵力在“Classic 简”经典西画沙龙上 畅谈经典艺术市场

"Classic", the Real King in Art Market □ 本刊记者 马莉︱文

品的投资回报要高于传统的经典作品。 但问题在于:买当代艺术的经典非常困 难,这个困难在于购买者要有精准的判 断。所以当代艺术的门槛是比较高,不 但要具备知识,还要与历史博弈。而传 统经典艺术的核心就是美,美大家都有 判断,也都有分辨力。 2010 年上半年,全球艺术品市场 的信心指数在稳定上升,但是艺术品的 综合价格还处于微量下跌的状态,在寻

8

月 12 日 晚,“Classic 简” 经 典 西

迪 . 沃霍尔、齐白石、马蒂斯、莫迪里

找更结实的底部,但是跌幅已经很小了。

画沙龙在上海花园饭店举办了一场

阿尼等。赵力教授说:“从各项榜单里

赵力教授说,“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

讲座,到场的有重要收藏家、成功的商

我们可以看到,去年卖得最好的都是经

上升的正面的东西是什么呢?一个是印

界人士,著名艺术市场研究专家赵力教

象派和现代艺术,还有就是老大师的艺

授做了《西方经典艺术市场在中国》的

典,经典大师、经典作品,前几年榜单 排名里还会有达明 . 赫斯特这样活着的

专题报告。

当代艺术家,但从去年开始已经没有了。

线以上。”

术,还有就是战后艺术,它们都在平均

在艺术品市场的交易种类上,绘画

去年一年传统经典作品占中国拍卖市场

今年 5 月,纽约的佳士得印象派和

占了很重的比例,是一个成熟的市场。

成交额的 90%,经典大师和作品的比例

现代艺术夜场,在成交金额上创造了历

赵力教授通过数据指出:从上世纪九十

在增加,这说明在市场出现风险的时候,

史新高,出现了一些高价位的经典艺术

年代到 2010 年,经典艺术作品的波动

资金会寻找避险的方式,会选择更保险

单件作品。所以艺术投资不是让你买个

是最小的。

的、在艺术品市场更有确切价值的作品

高价,而是在合适的机会、合适的价格

作为购买的对象。”

买到了一个最好的未来性。”

按照赵力教授出示的榜单数据, 如果按市场份额来观察,成交额度最大

如何购买经典艺术作品?赵力教授

的依次分别是:经典大师作品、十九世

指出,经典艺术大师的作品也有不同的

纪绘画、印象派到二战以前的作品、二

价值区间,包括占据金字塔尖端的最高

战后的艺术、第三世界的艺术。按照

价位、平均价位、以及偏低价位的一般

2009 年全球艺术品拍卖价格来看,跻 身前十位的有:拉斐尔、马蒂斯、安迪 . 沃

作品。“但是经典大师无论是高价位还

霍尔、伦勃朗、莫迪里阿尼、中国明代

面波动都不大。所以当经典作品摆在我

的吴彬 (《十八应真图卷》)、贾科梅蒂、

们面前,我们只要量力而行,在资产承

德加。从 2009 年全球艺术家拍卖价格

受能力之内,都可以考虑购入,而且都

榜单来看,名列前茅的有:毕加索、安

能获得一定的稳定收益。哪怕你用 5 万

46 TopFloor AUG/SEP 2010

是平均价还是低价位,在价值的增长上

003Marcel RIEDER 瑞德马赛尔《露台上的女人:守候》


AUG/SEP 2010 TopFloor 47


文化 Culture 因为那边碰头碰脸的都是艺术家。 这些人死不要脸,欠帐就不还。左岸是 指塞纳河的左边,那里是个拉丁区。有 许多流亡的人住在那里,有艺术家、写 小说、革命家,作奸犯科的、还有无所 事事的人,整日在拉丁区逛来逛去。从 一家咖啡馆喝到另一家咖啡馆。我在读 海明威《不固定的圣节》时看到有这样 一章;许多艺术家冬天穷得生不起炉子。 于是就到咖啡馆蹭点热乎劲。 好在拉丁区的商人做生意厚道,不 大往外撵。海明威的许多小说就在咖啡 馆的桌子上写成的。写累了他就左右看 看。活动活动粗脖子。间或有一二美女。 于是就死盯着人家看。真是服了他老人 家饿着肚子还能看美女。他们一直耗到 咖啡馆打烊了,然后再踏着地上的薄雪 一步一滑龟缩进某幢黑暗而寒冷的小屋 里。第二天一早咖啡馆一开门就钻进来 了。挟着一身寒气。十九世纪末二十世 纪初的年轻人都有点傻气。现在巴黎这

巴黎还有好人

A Heart of Gold in Paris

样的人少了吧。 所以后来能熬出名的人身板都挺好 的。海明威的身体多板扎啊,跟个拳击 手似的。稍为弱一点就在巴黎“挂”了。 很多有才气的人死在半道上了。有人是

□ 风行水上︱文

喝死的,有人是穷死的,有的人谈恋爱 谈死了。画家莫迪尼阿尼穷得连雕塑的 材料也买不起。夜里偷偷跑到铁路工地

中国早年留法的艺术家在法国长得一胖二白的,因为我们的 食谱比他们广得多。 肉骨头,这么好的东西!还要发现吗?

偷人家的枕木,枕木太重。莫迪尼阿尼

肥老乡王亚樵曾说过一句话,很有意思。他说“大丈夫不可一日无

声,吐半口血。天亮了,筑路工人来了,

权,小丈夫不可一日无钱”。这句话也真说得道地,古今中外亦然。

莫迪尼阿尼被惊跑了。筑路工人看着歪

是个结核病患者,黄皮寡瘦,他也扛不 动,只好坐在枕木上雕,挥一刀,咳几

没钱在那里也不好混。除了他们所混迹的城市不同外,这个道理还是放之

七扭八的枕木,心痛!看看还能用,也

四海皆准的。巴黎在十九世纪初到二十世纪末是所有艺术家想往的天堂。

就将就着给埋在地下了。现在这枕木如

巴黎被人封为“艺术之都”,“花都”。但面包房和租房的房东对此有不

果从地下起出来,该多值钱呀!

同的看法,艺术之都也不能让人白吃白喝啊。他们发现混吃混喝混住的人 太多,生意不好做了。尤其在左岸更不好做。

左岸每天都在上演着人间的悲喜 剧。有的人混好了,被画廊接受了。也 能挂单卖画了。于是收拾东西,请一班

48 TopFloor AUG/SEP 2010


狐朋狗友吃一顿。洒泪而别。留下的人

他诅咒过那些肉铺。在他看来,所有开

到电线杆上去。其实下水、猪头在我们

看看没什么希望了,卷铺盖回家了。有

肉铺、开面包店或旅馆的,都是可恶的

的食谱里是美味。也不知道这个法国大

的看到成功的典范受到鼓励,又咬咬牙

小人。中国早年留法的艺术家在法国长

菜怎么弄的,怎么会放弃下水呢。实在

住了下来。继续受冻挨饿,继续做京华

得一胖二白的。因为我们的食谱比他们

令人费解!

倦客。或者是悔肠子了,不干了,做个

广得多。肉骨头,这么好的东西!还要

马尔克斯实在穷得可怕,仿佛下辈

小卖买,混个三瓜两枣的。把年轻时的

发现吗?因为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营养

子也还不清长期拖欠的房租了,弗兰德

梦想踩得稀碎。连听别人提起来,都会

在汤里,在骨头里。

旅馆的老板拉克鲁瓦夫妇也许是自认倒

脸红。像听另外一个人的故事。自己也

中国油画家常玉常常到肉案上弄点

霉或命中该当如此,不但不催不逼,最

牛下水、猪下水回来烧着吃。他的法国

后似乎还不得不由他徒托空言、一走了

小说家找到愿意给自己出书的出版

邻居看他吃得津津有味无不瞠目结舌,

之。后来,马尔克斯时来运转,竟无可

商了,先还肉店欠久了肉帐,面包房也

视他为吃人的生番。后来徐悲鸿托人带

阻挡地发达起来。1967 年,《百年孤独》

得去一趟。反正到处都是帐,所谓“酒

信给他说,让他回来建设新中国。他不

的出版更使他名满天下。

债寻常处处有”。债多不愁,蚤多不痒。

干,回信说。我喜欢睡懒觉,怕做早操。

巴黎伟大就伟大在这个地方。容易赊到

听说国内早上要做早操,要政治学习,

级饭店的马尔克斯忽然想起了拉克鲁瓦

帐。如果要说巴黎有什么文化传统的话,

打死了也不回来。后来在法国煤气中毒

夫妇。于是他悄悄来到拉丁区,寻找弗

那么赊帐算不算?

死了。他画的女人体,很优美。象一株

兰德旅馆。旅馆依然如故,只是物是人

荷花。

非,他再也见不到拉克鲁瓦先生了。好

惊奇;当年真有这么二吗?

马尔克斯年轻时供职于波哥大《观 察家报》,1955 年,他因揭露海军走

前些年几个从北京去巴黎的艺术家

一天,春风得意、身处巴黎某五星

在老板娘尚健在,她一脸茫然,根本无

私而引火烧身,以至于不得不狼狈逃窜,

凑在一块说想吃猪头了,但街上没卖的,

法将眼前这位西装革履、彬彬有礼的绅

亡命巴黎。 海明威说,巴黎每天都是

一个人骑车到屠宰场买了一个。路上先

士同 10 多年前的流浪汉联系在一起。

盛大的节日。这句话我想马尔克斯肯定

用报纸捆起来,不知道什么时候报纸被

为了让她相信眼前的和过去的事实并收

不同意,因为在这种盛大节日背景下,

风吹走了。路上一个法国警察看到他后

下“欠款”,马尔克斯煞费了一番苦心。

还有一个饥肠辘辘的马尔克斯。巴黎变

面载着一个血乎乎的猪头差点吓得车开

再后来,马尔克斯获得了诺贝尔文

成了熬人的炼狱。他穷困落魄,举目无

学奖。拉克鲁瓦太太得知这一消息后惊

亲。多年以后,他是这样回忆的:“没

喜万分。她在《世界报》刊登一则寻人

有工作,一人不识,一文不名,更糟的 是不懂法语,所以只好呆在弗兰德旅馆

常玉 《蓝底瓶花》 1956 布面油画 72.4 x 46.4 cm TWD 59,840,000

启事,诚挚地表示要把那一笔钱归还给 他,也算是他们夫妇对世界文学的一点

的一个不是房间的房间里干着急。肚子

贡献。马尔克斯为此又专程前往巴黎看

饿得实在捱不过去了,就出去捡一些空

望老人家,而且陪同她前去的是拉克鲁

酒瓶或旧报纸,以换取少量面包。”

瓦夫妇年轻时的偶像:嘉宝。马尔克斯

这样的生活他过了整整两年。说真

诚恳地告诉拉克鲁瓦太太,她的贡献在

的马尔克斯身体也好,长得跟海盗似的。

于她的善良,她没让一个可怜的文学青

不然他也要步许多先辈的后尘了,羽化

年流落街头。他还说,她和拉克鲁瓦先

登仙了。总之他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全

生使他相信:巴黎还有好人,世界还有

靠肉案上剔完肉不要的肉骨头。过后他

好人。

才知道,许多拉丁美洲流亡者都有过类

但这样的事情太少太少。更多的还

似的乞丐经历。他和他们不谋而合,都

是左岸的老板揪着艺术家长头发找他要

发现了这么一个秘密:骨头可以熬汤!

钱。或者是穿街走巷找这些不要脸的赖

买一块牛排搭一大块骨头;牛排吃

账者。左岸有多少巷子啊,这些巷子有

了,骨头不知要熬多少锅汤。即便如此,

多少支巷啊!像一个迷宫。 AUG/SEP 2010 TopFloor 49


画廊生意经

Gallery Business

50 TopFloor AUG/SEP 2010


放眼 1997 年的上海,只有两家画廊。这两家画廊从一开始,便各 自鲜明地烙印着主人的口味偏好:香格纳的劳伦斯喜欢当代艺术, 华氏画廊的华雨舟喜欢“新学院派”。两家画廊相映成趣,犹如一 个爱地下,一个爱地上;一个爱野生的,一个爱家养的;一个爱摇滚, 一个爱美声。如果说香格纳已经闻名遐迩,那么,当初唯一的同行 华氏画廊,其成就亦不逊色。

华氏画廊:

“主旋律”之道

HWA'S GALLERY Theme is king □ 本刊记者 周天︱文

供图:华氏画廊

“新学院派”定江山 目前位于红坊的华氏画廊正在装修,此前的 5 月份,华氏画廊第二次赴“艺术 香港”。二赴香港的感觉跟去年有很大不同,首先是本届“艺术香港”的准入机制 比上届更严格,会从整体运作、艺术家团队、画廊多年来的成就等各方面进行考量 评估,来挑选参展画廊;二是本届“艺术香港”的市场效应非常好。华雨舟说:“我 们带去了一些年轻艺术家的作品,数量不多,本来打算在整个展期做全面的宣传, 想不到才一两天就全部卖光了。剩下的时间只好跟客人们做整体交流式的工作了。” 近几年华氏画廊频繁参加艺博会,基本上锁定在新加坡、台湾、香港、“艺术 北京”、北京国际画廊博览会、上海艺博会等几个地标。频繁在亚洲区亮相的参展 策略,其实跟华氏画廊一以贯之的风格宗旨有关。 这一风格宗旨用华雨舟的话来说就是:“我们做的就是‘新学院派’的艺术家。” 有趣的是,1997 年画廊开创之初,华雨舟就拍板确立要做中国“新学院派”。 所谓“新学院派”,是华雨舟自己设置的概念,简而言之,就是必须从国内正规的 十大美院里挑选其中有个性的艺术家。华氏画廊最早签约的艺术家包括罗中立、许 江和常青。这一组姓名很明确地显示了华雨舟的审美偏好。华氏坚持这一方向,即 使在当代艺术甚嚣尘上的那些年,华氏画廊依然不为所动,对自己的宗旨不离不弃。 华雨舟说:“我始终认为艺术品要符合大众的审美,反映中国传统思想,我们尽量 回避那些揭露和批判社会弊端的尖锐激进作品。我还是想寻找一些美的东西。” 这一审美偏好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华氏画廊与后来诸多的当代艺术画廊保持了一 定距离,自然形成了错位经营,守住了自己的一方天地。华氏最近的展览“文化上 AUG/SEP 2010 TopFloor 51


画廊生意经 Gallery Business 江美院的徐芒耀、常青、许江等。从第 一个展览开始,华氏就卖出了作品。华 雨舟记得,第一件作品卖的是常青的画, 2 万美金,在 1997 年,这个价格算得 上是惊人。“而且客户不是买了一张, 而是买了三张常青的画。这个人到我们 这里买得多了,慢慢的就自己开起了画 廊,就是后来的龙门画廊。” 在业内以含蓄低调著称的华氏画 廊,就这样慢慢在本土收藏群体里圈了 一块地,以每年 5 个藏家的速度递增, 到现在基本达到了拥有比较稳定的 50 多个本土藏家。 更有意义的是,华雨舟所代表的华 氏画廊,一直在引导这些本土藏家进行 有脉络的收藏。“有一个藏家,我们从

华雨舟

1998 年开始,就帮助他建立自己的收 海——HWA’S 关注的上海艺术家”大

“从一开始我们就在培养国内藏家,我

藏脉络。那时候毕加索、达利的画都挂

展颇具规模,展示了近百年来上海四代

一点都不觉得培养本土藏家是件很难的

在我们画廊里,就是我们帮他收来的。

油画艺术家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 50

事。当年香格纳的劳伦斯选择的艺术家

这个藏家对国内艺术家的收藏体系也不

多件,揭示了一条上海艺术史的主线,

都是中国的,但是他的销售对象在国外。

得了,也是我们帮他建立的。从靳尚谊、

从第一代的林风眠、刘海粟、陈抱一、

我们选择的也是中国艺术家,而且销售

詹建俊开始,建立中央美院的这条线,

关紫兰等,到第二代的赵无极、朱赝等,

对象就在国内。这是我十多年前就倡议

然后是鲁迅美术学院、浙江美术学院、

到第三代的陈均德、陈逸飞、李山等,

的,我们的主题和战略一直没变过。我

四川美院等等,全面覆盖。这个藏家的

到第四代的丁乙、施勇、张恩利、徐震等,

的客户全是国内的,这十多年来,如果

收藏品,曾在上海艺博会做过展览,而

应有尽有。华雨舟很自豪的是:“除了

按百分比,我们的境外客户不会超过百

且很多作品还参加了 20 世纪中国油画

当代的一些作品向香格纳借来,其他早

分之五。”

大展。这么多年算下来,他总共收了

期的作品全部出自我们自己的馆藏。”

1997 年华氏画廊推出了第一个展

有意思的是几乎同一时间,华氏

览,参展艺术家包括上海的王向明、浙

五六百件作品。” 华氏画廊拥有非常详尽的藏家档

的邻居民生美术馆在做《中国当代艺术 三十年历程》,也是一个历史回顾展。 华雨舟说:“他们的作品比较经典,也 比较扎实。而我们的目的,是要理清上 海的百年美术史,将被淡忘和散落于近 现代艺术史的上海艺术家组织起来,展 现上海力量。”

九成以上是国内藏家 与“新学院派”宗旨同样一以贯之 的,是华氏画廊对收藏家客户的选择: 52 TopFloor AUG/SEP 2010

1


画廊生意经 Gallery Business 案,不仅如此,画廊对藏家的服务也堪

的收藏。他还记得第一次给自己买的是

候的价格跟现在相比每一件都是捡漏。

称细节到位。每一件被收藏的作品,都

米罗和毕加索的作品,“尺幅不大,价

但当时不一定是捡漏,因为那时跟你竞

提供了画家名字、年代、作品名称、曾

钱也不算贵。”最早开始自己收藏国内

争的人还是很多,只是你比他们多了一

经在哪些地方发表过、整个画面在哪些

艺术家作品,他买的是王沂东、常青、

口拿下来的。刘海粟我是两三万美金买

部位是否有斑点或颜色脱落、画是否上

许江和罗中立的画。

到的。我买的全部是好东西。”

过保险、是否重新修复过、什么时候以

80 年代末,陈逸飞在日本做了两

如今华氏拥有的陈逸飞作品,全部

及在哪些方面有所修复等等。华雨舟说:

个展览,承办展览的公司,正是华雨舟

都被列入馆藏,华雨舟决定每一件都不

“按正规来讲,一件好作品,赋予它的

就职的日本公司,他由此得以和陈逸飞

再让它流入市场。他显然想成体系地收

资料要达到 20 个项目之多。”

相识,一直保持了良好的关系,这是此

藏陈逸飞的画作,因而他频频出现在拍

后华氏画廊与陈逸飞结缘的因由。

卖场, “1994 年的时候, 《山地风》拍卖,

对画廊来说,生存和发展的另一个 重要准则是:不要剥夺收藏家客户的利

华氏画廊成立的时候,陈逸飞也

益空间:“有些画廊可能把收藏家的利

已经回到上海,华氏画廊开始售卖陈逸

180 万元起价,我一路追,追到 250 万元,

益空间没收了,把几年以后的利润都自

飞的画作。“每次都是陈先生拿一两张

到了我的底线了,最后这张画是以 260

己收起来了,那么客人从不懂到懂之后,

画来,卖完之后他再拿来一两张。”华

万元成交的。陈逸飞的几个大件拍卖,

发现价格偏高了,就会离开这个画廊。

氏跟陈逸飞并不是正式代理的关系,陈

我都是下一口,没我,价格也到不了那

但是你如果只是在正常的运作费上加入

逸飞一直跟美国的画廊签约。但是在国

么高。 《黄河颂》的下一口也是我。”2007

适当的利润,能够把好的作品推荐给自

内,陈逸飞允许自己的作品有一部分的

年嘉德春拍,《黄河颂》以 4032 万元

己的收藏家,经过多年,这些作品都会

销售,而这一部分,主要就落在了华氏

的价格成交,华雨舟参加竞拍的心理预

体现出价值,当他们知道这一点,那么

的身上。

期在 3000 万元左右,现场他举到 3550

这是陈逸飞第一件在国内拍卖的作品,

跟你的关系就是牢固的,就会是你忠实

2004 年,华雨舟以 1100 万元人民

的一个朋友。我们希望藏家能跟画廊一

币的价格从拍卖场上买回了陈逸飞的

然而华氏的陈逸飞作品收藏显然仍

起成长,而不是简单的通过几件作品去

《玉堂春暖》,当时创了陈逸飞画作拍

是可观的,今年上海美术馆举办陈逸飞

占有利润。”

卖的最高纪录。“大家老说捡漏捡漏,

大展,华氏就借出了 6 件陈逸飞的作品。

万元,止步于 3600 万元的落槌价。

其实我觉得,我所有买到手的东西都是

华氏画廊有一个大仓库来存放自己

捡漏。《玉堂春暖》一千多万元买的,

的“馆藏”,馆藏里的每件作品,都是

开画廊的华雨舟,自己就是个大藏

当时可没人认为我是捡了漏。现在呢?

华雨舟亲手买回来的。做了《文化上海》

家。大学毕业之后,他就职于一家日本

我估计这张画至少也要值 6 千万以上

大展之后,华雨舟还想做“华氏关注的

的艺术公司,负责东南亚的艺术品收藏。

吧? 那么这是捡个大漏。我买颜文樑

中国最早的留法艺术家展览”、“华氏

帮公司操盘买画的同时,也开始了自己

的、买周碧初的、买刘海粟的,那个时

关注的中国最早的留日艺术家展览”等,

操盘手的馆藏梦

1.2. 3. 华氏画廊“文化上海”展览现场 2. 左为丁乙,右为华雨舟

2

3

AUG/SEP 2010 TopFloor 53


画廊生意经 Gallery Business 这些老油画几乎都会是华氏多年来的馆 藏,届时,不但能显示出华氏丰富的收

拍卖。

讲究“新血” 的注入,而不能一味只

“未来我觉得画廊应该是个经纪公

收“老油画”,所以华雨舟最近找了几

司,会签约一些优秀艺术家,但那些好

个年轻的合作伙伴。他也很注意到正规

既卖画,又买画,对华雨舟来说是

艺术家和好作品的代价会很大,靠画廊

美院里去挑选有潜力的年轻艺术家, “不

一种矛盾:“我从做画廊开始,每年同

的实力是不够的,就可能去寻找一些大

过年轻艺术家有个问题就是,你现在看

时不断买作品。90 年代的时候,画廊

机构,这些大机构或者大基金会通过我

到他的作品不错,但是后续会怎样?是

刚起步,资金不够,所以我买的好作品

们画廊去购买这些作品。画廊日常的工

个未知数,所以一般来说,我们每隔三

不多。但是从 2005 年开始,我们陆续

作在于推广年轻艺术家,尖端部分还是

年会对画廊的年轻艺术家群体做个调

买下了一些好东西,我尽量把这些东西

在于寻找美术史上有脉络与痕迹的大型

整。”

跟画廊的运作分开,就作为一种馆藏来

收藏,但这些必须与大型机构配合,进

对于现在热度甚高的艺术基金,华

管理。”

行大型的投入。至于拍卖部分,有些作

雨舟的建议是:“做一些对青年艺术家

品如果现在不出手,可能以后就没机会,

推广的艺术基金,这个线比较长,未来

这时候画廊有能力,画廊就去买;画廊

的回报比较固定,因为你对他没有寄予

其实华雨舟算得上是艺术品投资领

没能力,画廊后面的基金会就会去买。

很高的期待,但是社会的发展注定你未

域里的资深操盘手,2005 年,他帮助

未来的成熟画廊一定是按照这三部分去

来肯定会得到回报。不过,这是有前提

上海国拍恢复了起色。前两年,和一家

做的。”

条件的,一是你选择的艺术家必须是注

藏,也能凸显“华氏眼光”。

投资未来注定有回报

基金会签署了长达 6 年、总额将近 6 亿

迄今为止,华氏画廊没有代理艺术

定一辈子都要做艺术家的, 不能做了

人民币的协议,全权给这家基金会购买

家,只有签约艺术家,或是看到某张画

两年艺术家他不做了。二是你会去选择

优秀艺术品。他自己的华氏画廊始终运

好,付了钱把作品拿回来,然后在画廊

怎样的画家,他的未来性怎样。只要把

作健康,每次推出的展览都有回报,不

销售。“我们从来都是先付钱买断,从

握好两点,只要他目前是个好画家、他

存在财务危机,年营业额在千万元以上。

来没有把作品放在画廊、卖了以后再结

确实有未来性,那你的投入一定有回报。

所以华雨舟会确定自己的工作在三块:

帐的做法。”

而且,如果按这个途径去走,也不会有

华氏画廊“文化上海”展览现场 , 图为关良油画作品

服务一两家基金会、几个大藏家,以及 54 TopFloor AUG/SEP 2010

“新学院派”也要讲究一个传承,

泡沫的危险。”


拍卖解码

Decode Auction

用耳朵买还是用眼睛买 今天的中国艺术品市场在世界经济 领域占了很大一块,尤其在投资领域, 一般分成三个重要的板块:房产、金融 证券和艺术品。 最近几年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迅 猛,每个收藏家都会拿出最好的资金进 入拍卖,寻找最好的市场;大的拍卖公 司在运作上各有特色,对于好的艺术品, 会做非常好的宣传,引起买家注意,以 寻找资金来源。另外有一点很重要的是: 所有的商品的买卖都可以做减法,比如

季崇建:

季崇建与嘉宾现场鉴赏作品

买“伴娘”不买“新娘” Chongjian Ji: Buy the Bridesmaid Instead of Bride

□ 上海崇源拍卖行、北京银行上海分行授权本刊独家刊载

2

010 年适逢上海崇源八周年,7 月 25 日,上海 2010 年 春季大型艺术品拍卖会上的部分精品率先在中汇大厦露 面,为上海崇源的部分藏家与北京银行的高端客户提供提前 鉴赏这些艺术珍品的机会。这是沪上艺术品拍卖市场与金融 机构的首次“联姻”。

打折,但是艺术品从来不打折,而且艺 术品拍卖不能去银行贷款,它需要现金, 举下多少钱就得付多少,没有分期付款。 但是在国外艺术品买卖方面,有很多艺 术品和银行、信托公司之间有互动,比 如,买一件东西,你没有那么多钱,银 行可以给你贷款,但是必须用这个艺术 品做抵押,但是这里面牵扯到艺术品真 伪的问题,所以在国外限定只有几类东 西可以做抵押。 国外这种做法对我们很有借鉴作 用,所以我们今天能和北京银行有互通, 希望通过和金融界的合作,能够让上海 的拍卖走出新的方式。 今天的艺术品市场以我的感觉来 说,主流是中国的书画。中国的书画分 为古代和近现代,古画和近现代画我认

鉴赏会上,上海崇源艺术品拍卖公司执行总裁季崇建为广大藏 家做了名为“你所不知道的艺术品拍卖市场”的讲座,结合自 身专业知识与艺术品市场实战经验,试图还原一个真实客观的 艺术品拍卖市场。

为最主要的不同不在于价格,而在于 真伪。 现在买书画,来源鉴定变得非常重 要。比如有一张张大千的画,是上海博 AUG/SEP 2010 TopFloor 55


拍卖解码 Decode Auction

左:刘海粟 1936 年作 《柳树台烟雨》 右:刘海粟 1936 年作 《梦顶散缘》

物馆收藏过的,你就会去买,因为既然

这个过程以后,你就可以看出青铜器的

面有图录介绍、文字描述、来源经过,

有佐证是上海博物馆收藏过的,说明这

真假。像这样的知识还有很多,除了书

另外,在整个拍卖现场,你也可以做一

件东西来源可靠。

本上教给你的以外,还有许多实际的

个观望,如果你看到一个东西,没有任

方式。

何一个人举牌,那你也可以不举牌,你

买艺术品是讲究一个来源,大家会 去找这件东西的出处、曾在哪个出版物 里出现、是哪个收藏家拿出来的,等等,

可以借别人的眼睛去辨识。如果是好东

真的艺术品永远都在增值

西,不会是只有你一个人举牌,当然也

从而造成了现在的收藏变成了用耳朵来

收藏艺术品,一开始先要讲究的就

买东西,而不是眼睛来买东西,不是用

是兴趣,兴趣很重要。现在很多人很盲

但是就现在的市场来说,这种“捡漏”

直觉来买,也不是因为这件作品好看,

目,认为艺术品拍卖是一个市场,看到

的可能性已经很小。“捡漏”的可能性

而是因为写的款、印章、还有它的考证。

一件东西从两万元拍到几十万元,他就

在有些画廊、私人收藏家那里,价格可

现在变成只要来源可靠你就去买这些

去参与这个事情。我觉得这样是不行的。

能会比较便宜。

东西。

拍卖艺术品也有“黑道”和“白道”,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到北方去买南

在投资艺术品的环节里,千万别用

我们讲的“黑道”就是假的,“白道”

方的东西。比如,南方画家的画作,在

耳朵去听,这是没用的。有好的东西,

就是真的,如果是真的话,永远都是增

上海是一平方尺 8 万元,小的油画大概

我们有句行话——“打开门”,这个艺

值的。

是 30 万元左右;如果在北京买的话,

不排除你看得比人家仔细,“捡漏”了,

术品真的可以和你对话。我们过去搞古

我们行业里有一个数据规律,就是

董的收藏,比如青铜器,有人问我:青

在艺术品投资领域里,如果这件东西是

铜器时间这么长这么遥远,到底要怎

真的话,5 年之后的增长率大概是 60%

另外,大拍卖行和小拍卖行又有不

么看?我觉得有一点非常重要也非常简

左右,这个增长率没有一个行业是可以

同,比如有些大拍卖行客源比较广,大

单,就是看铸造,没有一个古董的修复

超过它的。而这还是比较客观的、比较

的客源也会在这里。但有些小拍卖行里,

专家可以把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仿得一模

早的数据。近几年市场有很大的起伏,

上拍艺术品的价格就会挤下来。2005

一样,这不可能,他仿不出来。所以你

甚至增长率达到了 100% 以上。

年我们拍过一张陈逸飞的有限印刷品,

就是 15 万元左右。所以你可以到北方 去买南方的画家作品。

对于初涉艺术品市场的人,我觉得

画的是威尼斯水景,底价是 1.8 万元,

比如说,青铜器表面上有锈,这个锈是

要有一些自己的爱好,比如喜欢书法,

最后拍到 18 万元。这套有限印刷他一

多少年来从里面发出来的,绝对不是单

要先对书法作品有一定了解。先买一些

共印了 50 张,我们拍的是第六张。过

一颜色,而是好几层颜色。青铜器最早

比较容易入手的小品,要看每个人自身

了一个多月,有个藏家拿了这 50 张里

铸造出来是金颜色的,而不是我们看到

的财力、自己的喜好来进行投资。我觉

的第九张去拍卖,结果只拍了 2 万元。

青白色,因为有锈色才变成这样。了解

得还可以去拍卖行看看公开的预展,里

先前买走我们那张画的人就来我们这提

只要知道铸造的关键,就完全可以鉴别。

56 TopFloor AUG/SEP 2010


拍卖解码 Decode Auction 出异议,说为什么比人家的高这么多 ?

样,我认为当代艺术是一种产品,它有

的后代那里找来这张画。当时上海有一

所以说每个拍卖行拍场的场气不一样,

幕后推手。当一个当代艺术画家出来的

个大企业家叫应福宝,我们就是从他后

客源比较好,竞争也就比较激烈。有的

时候,一定有一些人垄断他的画。他们

代那里收来的。刘海粟当时到上海办画

小拍卖行,坐下的人不过 30 个,那怎

作为一种资本运作,和我们现在的艺术

展,应福宝为了资助他,就买了这张画,

么拍。所以有些时候去小拍卖行,也可

品收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除非你真的

而且这张画背面还有他当时在 1937 时

能找到中意的东西,中意的价格。

喜欢当代艺术,那是另外一回事情。

的签名。这张画我们估价在 80-100 万

我认为,除了当代艺术以外的这些

用你资金的 1/20 去投资 我认为,做艺术收藏,要投资运作 的话,大概占你的资金的 1/20 是最恰 当的。就是说你有 20 亿元,花一亿去 投资艺术品是没有问题的,不能太多了。

元,它的唯一缺点在于是写生作品,就

东西,都是值得去收藏的。比如刘海粟,

是说画油画的这个铺垫相对少一点。如

我觉得到今天为止,刘海粟真正的好油

果不是写生,而是比较用功的油画,起

画,几乎没人收藏,民间流传也比较少。

码 400 万元以上,可以分分钟卖掉。

中国油画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我们这次还有齐白石两张画,一张

各位千万记住,应该值得去收藏,尤其

是冒烟的香炉,一张就一本书,很简单。

市场的诱惑在哪里?就是很多艺术

是老画家,从解放以后,所有的油画都

但是这两张的题材在齐白石的画里非常

品只要是好的都在涨价,这里面最主要

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所以当时所有的

罕见。我曾经举过一个例子,齐白石画

的是材料在涨价。比如说田黄,现在根

题材全部是革命题材、红色题材。我们

了很小一张东西,画了一个苍蝇。这张

本没有新的材料了,所以田黄一定涨价。

今天拿到一张刘海粟的画比较特别,是

画从 40 万元喊到 400 万元,现在可能

犀牛角也是这样,红木也是这样,紫檀

1936-1937 他去崂山写真的时候画的。

更高。所以,有的时候买东西,要收绝品、

木也会涨价……我的建议是,只要田黄、

上海从 30 年代开始就有非常好的收藏

精品、奇品。这幅苍蝇,是齐白石一生

紫檀等等这些材料没有搞错,就可以购

家,我们通过一些关系,从这些收藏家

中几乎没有看到过的东西,这是孤品。

入。田黄现在什么价格?按克数去称重 的话,成型的田黄,就是表面带刻工的、 有印款的,大概是一万块钱一克,如果

季崇建先生讲座现场

找到低于一万的,你肯定就赚钱了。再 比如这个东西是皇家收藏的,那就要加 价了。这个田黄石一万块钱一克是没错, 但这个田黄如果是宫里收藏过的,那肯 定不止一万块钱一克了,可能是两万、 三万元一克。 香港佳士得拍过一件田黄,280 克, 按我们的常规估价是 280 万元,这没错, 它的底价也是 280 万元,估价是 280 万 到 380 万元,但起拍以后变成 1179 万元。 就是因为它是皇家收藏,是皇帝平时赏 玩的。 那些材料稀缺的艺术品,增值会很 快,因为卖掉一件少一件,这是一种投 资领域。第二种呢,对绘画来说,如果 大家对作品真伪没什么争议,那么一定 是越早越好的越贵。 古画和近现代书画跟当代艺术不一 AUG/SEP 2010 TopFloor 57


市场报告

1

德 以 2244.12 万 英 镑 ( 约 合 3308.73 万 美 元 ) 的 价 格 购 得, 刷 新 了 马 奈 作 品

Market Report

拍 卖 自 1989 年 11 月 以 来 一 直 保 持 的 2640 万美元的价格纪录。 2. 后印象派:文森特 . 梵高的作

伦敦苏富比、伦敦佳士得两家拍 卖公司 6 月举行了“印象派和 现代艺术夜场拍卖”,拍卖结果 喜忧参半。

品《圣保罗医院花园》(1889 年作 ) 以 900.12 万英镑成交。 2

3. 维也纳画派:克里姆特的女性 肖像《罗阿 . 穆克 III 肖像》以 1880 万 英镑成交。 4. 野兽派画家:安德烈 . 德朗的

一 . 成交额反弹

《科利尤尔的树木》以 1628.12 万英镑 成交;亨利 . 马蒂斯的《下棋的宫女》

从总体成交额来看,夜场拍卖成交 额较 2009 年同期有较大增长,甚至创

以 1180.12 万英镑售出。

出了近期的最好纪录。

5. 现代艺术:毕加索的作品《喝

1. 6 月 22 日的伦敦苏富比“印象

苦艾酒的人》,由韦伯基金会委托拍

派和现代艺术夜场拍卖”,成交了 35

卖,该基金会于 1995 年 5 月在纽约以

件拍品,总成交额为 1.12 亿英镑,与

2915.25 万美元的价格拍卖竞购此画,

2009 年同期相比增幅高达 234%。 (表 1)

此次又以 3476.1 万英镑 ( 约合 5262.81

2. 伦敦佳士得的“印象派和现代

万美元 ) 成交,价格增长了 80.53%。另

艺术夜场拍卖”,成交 47 件拍品,总

一件毕加索作品《吻》(1969 年作 ) 以

成交额为 1.52 亿英镑,为 2005 年以来 该专场拍卖的成交新纪录,较之 2009 年同期增幅达 310%。(表 2)

3 1. 伦敦佳士得流拍的莫奈作品《睡莲》 2. 安德烈 . 德朗的《科利尤尔的树木》1628.12 万英镑 3. 亨利 . 马蒂斯 《下棋的宫女》 1180.12 万英镑

1213.72 万英镑成交。 6. 伦敦苏富比和佳士得两家公司, 价格在 500 万英镑以上成交的拍品有 16 件,其中 6 件拍品的价格在 1000 万

二 . 出现高价指标 从指标性价格来说,高价作品的成 交转暖,一些优质精品创出了近期的高价。 1. 印象派:画家马奈的作品《拿 调色板的自画像》,创作于 1878 年至 1879 年间。目前马奈的自画像存世仅 两幅,一幅收藏于东京石桥美术馆, 此件是唯一的私人珍藏。这件作品于 1958 年 10 月伦敦苏富比“雅各布 . 戈 德斯密斯专场”拍卖以 6.5 万英镑成交, 被认为是现代夜场拍卖的标志性事件。 1997 年 5 月作品再次现身纽约佳士得, 以 1870 万美元成交。此次又以 2000 万 至 3000 万英镑的估价出现在伦敦佳士 得夜场,最终为艺术顾问弗兰克 . 吉哈 58 TopFloor AUG/SEP 2010

英镑以上。

伦敦艺术 拍卖市场 喜忧参半

London Art Auctions: Mingled Hope and Fear 艺术市场分析研究中心 Art Market Research Center 2010 年 7 月

三 . 藏家的疑虑 在令人欣喜的成交数据背后,一些 关键性数据更值得我们关注。 1. 成 交 率 依 旧 低 迷。 虽 然 成 交 额双双拍出新高,但成交率目前仍处 于低位:伦敦苏富比夜场成交率创下 了 自 2005 年 以 来 的 最 低, 成 交 率 为 68.62%;伦敦佳士得专场的成交率为 74.6%,远没有恢复到 2007-2008 年同 期专场拍卖成交率在 80% 以上的水平。 2. 估价失准反映市场判断差异。 经过了 2010 年 2 月份的成功拍卖之后, 委托方对于市场行情走势的估计过于乐


观,造成了部分委托拍卖的估价偏高,

司的判断。

入今年以来经济整体情况仍不容乐观,

在高端拍品的估价上尤为明显,如在成

3. 目前藏家心态仍较谨慎。藏家

再加上希腊等国债务危机的爆发,为欧

交价超过 1000 万英镑的 6 件拍品中,3

对于市场复苏的疑虑,与欧洲经济走势

洲区经济复苏的前景增添了不少不确定

件拍品的成交价格比最低估价略高,2

的不明朗息息相关。尤其是英国经济已

因素。整体经济复苏缓慢且动力不足,

件略高于最高估价,这样的结果充分说

经经历了连续 6 个季度的衰退,虽然自

势必会影响到藏家尤其是欧洲藏家花钱

明买家的出价明显有别于卖家和拍卖公

2009 年第四季度开始出现复苏,但进

购买艺术品的态度。 4. 欧洲买家比例大幅下降。根据 伦敦佳士得透露的参与竞拍买家的比例 构成,55%来自欧洲,40%来自美洲,5% 来自亚洲,而 2009 年同期则是 83%来 自欧洲,14%来自美洲,3%来自亚洲, 对比之下欧洲买家所占比例大幅下降。 5. 现 场 买 气 仍 显 不 足。 根 据 Artinfo 网站记者贾德 . 图利的现场描述, 苏富比夜场拍卖气氛并不热烈,现场几 乎没有出现“拉锯战”,导致拍卖只进 行了一个半小时就告结束。

四 . 短期的判断 1、除了买气不旺,重要作品再次 流拍也昭示着市场复苏并不会一蹴而 就。法国印象派大师莫奈的名作《睡 莲》是佳士得此次专场的主打,估价在 3500 至 4000 英镑之间,不少专家们认 为这件作品甚至有望成为有史以来单价 最高的艺术收藏品,但当晚现场拍卖师 以 2200 万起拍,在价格达到 2900 万英 镑时,就再无买家应价,最终这件作品 遗憾流拍。 2. 重要作品的流拍,往往会打击 收藏者的信心,甚至影响市场发展,最 近的例子为 2007 年梵高作品《麦田》 在纽约苏富比的流拍,就曾引发了纽约 艺术市场最近一轮的调整。所以综合两 场拍卖的种种信息,全球艺术市场的复 苏趋势已经确立,但复苏目前仍是局部 的效应,而真正的复苏仍有待下半年的 行情出现。

版权所有 2010 年 艺术市场分析研究中心(AMRC)

AUG/SEP 2010 TopFloor 59


吴亮答问

Wu Liang's Point

1. 意大利的超前卫艺术家 Sandro Chia 作品 Ossa cassa fossa 1978 oil on canvas 175x210cm

纯洁的。你要证明一个结论,就能找到 证据,但并不是所有的证据都对你有利。

2. Sandro Chia

1

比如说,意大利的超前卫再怎么 样,它还是有希腊罗马的传统在里面;

刘晶晶:我忽然想到中国最近有人

塞尚再怎么现代,他还对德罗克洛瓦佩

研究了精神院的一些病人,让他们搞艺

服得一塌糊涂呢,你总能找到这种例

术创作,画画啊什么的,听说画得非常好。

子,但同样是法国人,你说杜尚的小便

吴亮:我知道这事,南京郭海平做

器有多少法国的传统在里面,凯奇的四

的,我的朋友,他自己也有点疯疯癫癫

分三十三秒和美国传统有什么关系,很

的,一说艺术就亢奋,兴趣很广泛的一

难说,你还不如说杜尚的小便器和禅宗

个人,挺逗。他在南京祖堂山精神病院

公案有点关系,凯奇的出怪招和中国的 2

住了三个月,特地为此做了一本书,叫

“此时无声胜有声”倒有点“天涯若比

《癫狂与艺术》,题目是从福柯《癫狂

邻”的意思。一个人跨国界跨文化汲取

与文明》那儿来的,虽然书里有很多问

他者的营养,或者巧合,英雄所见略同,

题可以挑剔,但在中国做这本书我觉得

那根本不稀罕。我觉得用一个个案说明

应该鼓励,这方面中国还是空白。一定

不了什么……当然,一个中国的艺术家

要做,说风凉话,挑毛病太容易了。

愿意思考他的身份,这是正当的,没问

刘晶晶:因为很少有人说一些建设

题,但我们为什么不可以换一种思维,

性的东西。

甚至完全撇开,至少暂时转移这个话题

吴亮:就是破坏性的,你只要说明 白了,也是建设。解构主义就是破坏, 但它形成体系。 刘晶晶:我很想听听世界范围内应 该怎么看中国当代艺术。 吴亮:我讲的世界范围,得撇开这 些具体的人。另外呢,还不要非常强调 中国视角,这很难……没法离开自己的 国族身份谈一个似乎非常客观的问题, 不过可以试一试。现在中国当代艺术明 显受到欧美当代艺术的影响,作品中

的思考方向呢。

写实的终结

点,暂时先同意这个客观视点就是倾向

风格史和模仿

史打开一看,从时间上追溯,最早是埃

End of Realistic Painting Styles and Imitations

都能看到来源,包括观念也是外来的, 到哪儿去寻找原汁原味的中国身份,原 汁原味的中国经验啊,其实这种“无身 份性”,或身份的混杂,暧昧,以及未 被及时命名的杂种性,就是当代艺术为 我们提供的一种特殊的变迁中的中国经 验,我们要通过它重新确认自己的今天 身份,被其他文化改变了的国族性,我 们的传统从来不是一个固定的东西,在 我们这个民族的记忆里,历史从来不是 60 TopFloor AUG/SEP 2010

比方说,让我们想象有一个客观视 于西方的,西方人写的嘛……世界艺术 及艺术,它比你早,那你总要谈吧。然 后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巴比伦、 印度、爱琴海、亚平宁半岛、欧亚,这 些地方的艺术依次出现、成熟,其中对 后世影响比较大的就是希腊艺术了,希 腊艺术直接启发了一千多年以后的欧 洲文艺复兴,而上述其他地区的古代艺

中国当代艺术之五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NO.5 吴亮

文学、艺术评论家 现《上海文化》杂志主编。

刘晶晶 原《艺术世界》杂志编辑, 现《小说界》杂志编辑。

术都是后来被陆续发现的。文艺复兴是 一个回潮,反中世纪,它很大的动力除 了以前从文学性来讲的人文主义,人文 精神,就是把宗教题材表现得比较人性 化,这是一个流行说法,就是比较有个 性。文艺复兴时期大量绘画内容是圣母 圣子,耶稣受难,那些作品以我们现在 的眼睛看来不像文艺复兴以前的圣像那 么表情呆板,那么冷峻,这是一个文学


性的说法。还有种说法不太流行,完全

找到了:是一开始我们都想准确地模仿

题,画成画就不行。透视法出来以后,

是从技术表现出发的,比如说十六世纪

它,画像它,结果带出了风格。

改变了人们的看法,它制造了一种范式,

的瓦萨里。瓦萨里在文艺复兴起来后,

在准确模仿的过程中有许多步骤非

就是图式出来了。还有高光,现在画写

给那些他所看到的同时代的大建筑师、

常重要,比如透视的发明,发现并且掌

实画一定要有明暗关系,明暗就是纵深

大画家和大雕塑家写了一部评传,瓦萨

握透视手段,透视手段就是表现深度。

度,有立体感,然后是高光,高光的作

里是西方艺术史的开山鼻祖,他说“艺

我们看原始壁画,没有看到任何一个民

用也是被发现的。类似这些技术有很多,

术史就是由风格史构成的”。我们三个

族壁画的手是这样的,没有,手都是那

包括漫画。漫画图式对人看世界起很大

人画同样一只苹果,都想画像它,把它

样的,在概念当中手是有长度的,两

作用,举个例子——我在说话,用线勾

画得象一只苹果,但结果还是不一样,

只手一样长短。但透视告诉你,手朝你

出来,就一个人在说话,你怎么知道我

这种不一样慢慢就形成一种模式,“这

伸过来的时候看上去是缩短了的。假如

在说话呢?在纸上画几条线,叉叉叉,

就是我们的风格”,你画成这样他画成

你在透视学没有被发现的时候这么画,

画在我嘴巴附近,你可以把它解释成我

那样,每种不一样都会有特征,这特征

人们看了会觉得很恐怖——这个人的手

在嚎叫,或者打喷嚏。再比如画你这么

就是风格。为什么会产生风格呢?起源

这么短!日常生活中我这么看你就没问

坐着,旁边画几根曲线,表示你在发抖,

3. 乔治·瓦萨里 (Giorgio Vasari) 作品,他是米开朗基 罗的学生,除了建筑和绘画作品之外,还著有《艺苑名人传》, 并第一次在书中提出文艺复兴一词。

5

4. 19 世纪法国著名油画家德拉克洛瓦所作的《希阿岛的 屠杀》,取材于 19 世纪 20 年代希腊人民为反抗土耳其 统治而进行的一场“独立战争”中的一幕。 图为岳敏君 1994 年作同名作品《希阿岛的屠杀》 5. 旧上海美女月份牌

3

4

AUG/SEP 2010 TopFloor 61


吴亮答问 Wu Liang's Point 比如一棵树,后面有匹马,你不会认为 这个被挡掉的部分马是断掉的,因为你 想像树后面还有马,格式塔完型心理学 就研究这个感觉。你看一个人的侧面像, 你知道他还有半张脸,都是慢慢把你教 会的。按照贡布里希的说法,这不是他 的独创,他只是引用了这种说法——你 要在技术当中画到这一步很难,但你的 观看方式被改变是容易的。不太懂的人 会说这幅画好或者坏,我们看都是差不 达盖尔银版摄影术工艺

多,但你要画就不那么容易了。技术当 中有一些窍门被掌握以后,它就变容易 了,美术学校会教你。为什么进学校和 不进学校不一样,当然天才我们就不谈

或者说这凳子上有电。这种符号在现实

一个草图,皇宫里要画一个皇帝狩猎,

了,一般人,教一教就不一样,有诀窍

中是不存在的,但它的暗示性人们就认

要个草图,从建筑图纸的需要出现这个

的,一幅画要先打轮廓,大体明暗定一

同。以前中国人看西洋人画肖像脸上有

作品,都有个缓慢的过程。照贡布里希

定,位置一摆,有个过程,都有程序的,

明暗:“啊,我的脸怎么这么脏?”西

后来的说法,写实的艺术无非是模仿一

这就是方法。当方法找到以后,你就可

方人习惯了人脸上有明暗,中国人却惊

个东西,要把它画像,以前是作为一个

以很快地达到那个技术。

奇他的脸为什么这么脏。

符号来画,原始岩画里一个太阳、一头

一直到了近代,写实的艺术终结

牛、一把剑,表明今天打猎能成功。古

了,就是它没有什么问题要解决了,全

人去狩猎,知道打牛不那么好打,都是

解决了。但这时候,很不幸,也很巧,

吴亮:所以后来像郎世宁好多画都

人上去肉搏,没把握怎么办?画一头牛

摄影出现了。摄影出现的时候就是安格

没画明暗,他为此把中国线描工笔学会

在山洞里,画一把剑在旁边,它不是纪

尔时代之前一点点,一八三几年。这个

了。郎世宁很快适应了中国,他是为宫

念一次狩猎,肯定没那么雅致,每次围

时候巴黎有个写实画画得很好的人,历

廷服务的。

猎之前都知道搞不好会有人死亡,所以

史上没什么名气,他一辈子就是要画得

就到画前来拜一拜,象征未来的胜利。

像,这个人叫保罗。达盖尔发明摄影后

这种画完全是指意性的,现在看觉得很

这个保罗哀叹“绘画终结了”。本来一

好看,它画得很不像,很虚,或很变形

辈子追求的无非就是把一个桌子画得像

什么的,也都成了某种原始风格。

桌子,把人画得那么活生生的,他的皮

刘晶晶:康熙不是对郎世宁的画也 不满意吗?

刘晶晶:清人不能接受他们脸上一 半是黑乎乎的。 吴亮:中国人现在全接受了,因为 照片的出现,看了黑白照片之后,知道 这就是我。

贡布里希有本书叫《艺术与幻觉》,

肤,他的毛孔,他的睫毛,身上的珠子,

刘晶晶:透视法传入中国也非常晚。

书里讲如何在平面当中让你看到三维深

每一个衣服的褶皱,皮革是皮革,丝绸

吴亮:是,中国没有这种透视概念,

度,它产生某种幻觉,实际上并没有深

是丝绸,全都画逼真了,摄影出现了。

你看中国那个年画出现的时候,算中国

度。我们说这幅画画得像真的一样,这

那时候摄影是很粗糙的,但保罗已经预

自己的,从年画脱胎出来的月份牌,开

就像《一千零一夜》里阿拉伯的魔毯,

感不对了。现在到了三维动画,你再逼

始没有明暗……后来有一点明暗了。这

你上去之后这个魔毯飞起来,你就进入

真模仿现实不是不可能,但已没有意义

里面中国的传统,它是线描,再填肤色,

魔毯了。魔毯里是个城市,你进城以后

了,写实的技术潜力已经穷尽,照相写

这个肤色没有明暗。但那时已经有近大

就迷失了。画是平面的,但让你想像,

实主义成了一种炫技的保留节目,除此

远小的概念了,像《清明上河图》已经

让你产生一种错觉,幻觉,就是所谓的

之外,还有什么任务非要手绘的写实技

很清楚。这种图最早的出处是为建筑画

“像真的一样”,身临其境,你进入了。

巧来完成?

62 TopFloor AUG/SEP 2010


人物 People

庞茂琨:

对自己的反叛与留恋

Pang Maokun,

Rebelling while Lingering □ 本刊记者 陈哲瑜︱文

庞茂琨自 2009 年以来的近作, 由策展人鲁虹以《今日之神话》 为 名, 于 9 月 4 日 开 始 在 上 海 美术馆展出。如果把这批新作与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他的那些 成名画作相比较,一定会让人非 常惊讶。从传统写实到超现实, 从内敛静穆到荒诞诙谐,这条路 是如何走过来的?

AUG/SEP 2010 TopFloor 63


在《 美

低落”,此期间庞茂琨感到过挣扎,“也

术》

曾经想过突破,相比 77 级和 78 级,我 们更重视个人语言,对表现主义、抽象

川 美 81 级 的压力 乡土自然主义绘

杂志上发

等接受得都快一些。但是绘画题材上我

表《 三 个 层 次 的

自己还是画少数民族,在其中追求绘画

比较》一文,说川美“77

画,由四川美院发端,

级侧重再现,81 级多注重表

代表人群是川美 77 级的

现……81 级毕业生作品的主题

罗 中 立、 程 丛 林、 何 多

大多是摸不着的个性,他们关于造

苓等一批响当当的名字。

型的直接目的是风格主义的,即在

1978 年 之 后, 川 美 油 画 系

整体风貌上要体现个性,因此极重

言的形式感和宗教情怀,跟 真正的批判现实主义要远 一些,只是纯粹从语言自身的 体验上来考虑创作。” 从整个 80 年代到 90 年代中 期,庞茂琨为人称道的佳作一直

连续两年没有招生,接下来就

绘画元素的组合关系,强调合于整体的

都是温婉抒情的家庭图景、动人

是庞茂琨考进去的 81 级。所以, “压

色块、线条的表现性。无疑,这强化了

心魄的女性肖像。

力很大”,庞茂琨这样说,“77 级的 人都出来了,我们受他们的影响也很大,

绘画语言的表现力。”

改变发生在上世纪 90 年代末。

1985 年庞茂琨本科毕业,恰遇轰

一直对传统有不满

附中时候我们画的就是乡土绘画,进了

轰烈烈的“85 新潮”,庞茂琨知道自

大学也是画的少数民族,题材上观念上

己的同辈人如张培力等都在做一些全新

杨飞云画了一辈子的古典写实,不

都受到影响,所以我一直很想怎么从他

的东西,但是 85 新潮对乡土自然主义

管时代风云如何变幻。庞茂琨跟杨飞云

们长期的影子里面走出来。”

绘画的重镇四川美院的影响不大,庞茂

常有接触,他说:“杨飞云稳定性很强

琨很客气的说“川美在 85 的时候有点

的,很有恒心做一个事情,而且老做一

1985 年,艺术批评家高名潞曾经

64 TopFloor AUG/SEP 2010


人物 People 件事都一点不厌倦。他是这种性格。我

的回归。“我自己对当时图式化的泛滥

曾经画惯单个人物肖像的庞茂琨,

不行,我会觉得很闷,要去寻找另外一

有一种反叛,当时川美一批年轻人都是

其实一直想尝试场景的方式,有情境有

种感觉。”

这样,画一个人很无聊的在干什么之类

叙事的那种,这次总算找到了恰当的形

上世纪 90 年代末,庞茂琨推出了

的东西,那种倾向我不喜欢,所以我想

式,“对现实之中的一些情境进行组合,

《触摸》系列,虽然他自己觉得跟以前

要回到最朴素的方法来传达对现实的感

画单个形象牵涉到的只是单纯的内部语

还是有联系的,但好多人还是一下子看

悟,又回归到自己最喜欢最擅长的传统

言的调整,场景牵涉到的东西就多了,

傻了,“大家觉得变化太大了,怎么从

方法,但是人物的神情捕捉却又是当代

比如叙事、故事,组合起来彼此之间的

古典一下到抽象了?”

的。”

关系等等。”

2009 年二三月,庞茂琨开始画一

动物的出现,也是从整个场景的方

庞茂琨认为原因还在于“我一直对传统

些草图,后来发展成为这次展览中的作

案性来考虑的,“动物和人不同,但是

有不满。老是画一段时间就想变化一下,

品。很明显,他的兴趣点和兴奋点都在

历来都是人类的伴侣,在画里它也是一

老是不满足,不想一直停在一个东西上

超现实主义的荒诞诙谐上。这次展出的

个对比因素,一个旁观者的感觉——人

面。”

四个系列《巧合》、《蜕变》、《邂逅》、

类的行为在它们的眼里是怎样的?是一

叛逆的欲望首先遭遇到一个矛盾的

《绽放》,他觉得是把矛盾的两极结合

个评价和监督的感觉,我画的都是当代

心理,就是他不想丢掉自己熟悉的、熟

得比较好的作品,“我觉得我现在这批

人在消费时代里扭曲、怪异、异化的感

练的传统写实,“最早一个矛盾就是老

作品把两者都结合起来了,虽然是超现

受,那些柔术杂技都是有寓意的,在这

觉得传统写实的东西丢失了也很可惜,

实的荒诞感,实际上是跟现实生活有关

个舞台上,人在里面演绎各自的人生。”

因为它对于现实生活当中很生动的东西

的,把符号和情境联系起来了。”

说到自己这次“叛逆”的心理发端,

是有捕捉能力的,把它彻底放弃而自己 创作,不一定代替得了它所能提供给你

改变的不光是画面,还包括创作 方式,他说:“现在这批新作品的来源

舞台、幕布和动物

确实有好多都是来自网络,我在网上搜

的东西。所以,在艺术上太观念了,我

这次展出的四个系列,最明显的就

索图片,看到某一张的情节动态很适合

会觉得跟真实的世界没关系;太客观自

是画作上几乎都包含了“舞台、幕布、

就存下来,然后把这些图片拼接起来。

然了,我又会觉得过于简单,觉得不满

动物”这几个因素。在《巧合之三》里,

有的图片看上去很平淡,但是和另外一

足。这个主客观的矛盾在我这里其实是

一头长颈鹿从画外伸进头来,看着

张合起来就会产生一种新的意思,我觉

一直存在的。”

在舞台上相扑的两个人。在

2005 年开始,庞茂琨决定把这矛

《 邂 逅 之 二》 里, 玩

得这也很有趣。当然我对图片的 也不是随便和偶然的,还是

盾的两极融合起来,“两者都在里面,

有一种自己潜意识的原

但又不失自己的绘画语言。既可

则,跟自己长期以来的

以传达一些想法,对现实也

审美有关,也跟我现在

有一种关照。我自己概

最感兴趣的超现实和荒

括起来就是从语言走

诞诙谐的追求有关。这

到 图 像, 以 前 是 重

些图片拼接好之后,我

语言本身,现在是把

再用自己的方法把画成

它和图像结合,与社会

想要的感觉。”

现实生活更紧密的联系起

时常出现的幕布加强

来。”

了舞台感,“幕布是一个符号,

2005 年 庞 茂

就像传统绘画里给模特摆的衬布一样, cosplay 的少女、练杂技的少年、耍太

琨推出了《游离者》 系列,乍看上去,

与《 触 摸》 的

抽象相比,又仿佛

是对写实主义

极剑的老人似乎全都聚集在一个舞台上 表演,前景里还有一只翻滚的小狗。

本身是个道具,跟平涂产生一种对比效 果,是对古典的一种延续。”庞茂琨说。 庞茂琨画过一张《高速路上的风 AUG/SEP 2010 TopFloor 65


人物 People 景》,他很少画风景画,“那次我开车 路过广西,广西高速路边风景很好,但 是高速公路的速度感和那种传统山水综 合与衔接起来,有一种特别的效果。那 是中国的典型景象——高速公路和传统 景观的表达。”

自己要走出这一步还是别扭 《邂逅》系列里常出现玩 cosplay 的少年,策展人鲁虹说自己是看到了庞 茂琨的画作才知道什么是 cosplay。 庞茂琨在川美当了 20 多年老师, 对于当下年轻人的生活,或许从他的学 生里就得益良多。“我们学校有个动漫 系,大概在 2003 年还是 2004 年,我第 一次看到他们的 cosplay 活动,服装啊 什么都是学生们自己做的。那是我第一

1 2

次了解 cosplay 这个东西,就在我们学 校的操场上。我觉得很有意思,现在有 很多动画片和游戏,本来是人造的虚拟 世界,但是因为人对它着迷,就把它现 实化,去扮演和模仿,我觉得这是这一 代年轻人生活在虚拟世界里的一个追求 吧,所以把它作为其中的一个角色, 《邂 逅》是个大场景,把它放在里面。我还 是把它作为一个形象,一个符号,一个 象征来出现。” 这批作品在观感上给人奇妙的感 觉:如果不太注意去看,就觉得还是古 典肖像;但是如果仔细去品,立刻就会 发现微妙的差别。庞茂琨说自己到目前 为止还没有打算尝试新材料和新技术, “我们平时对学生倒是常常要求他们打 破界限,但是自己要走出这一步还是觉

1. 庞茂琨 2009 年作《巧合之一》200x160cm 2. 庞茂琨 2009 年作《巧合之九》200x160cm

得别扭。也许有一天真做了以后会觉得 很好,但是现在还没有这方面的主动。

我们那时候比较简单,标准也是统一的,

成熟起来形成自己的风格,我们追求半

自己毕竟还是那个年代过来的,有一种

现在不一样了,资讯发达,他们见得比

天的他们很轻而易举就拿到了。他们不

惯性。”

较多,选择性也很强,在想法和创造性

受约束,当然也许他们注重的东西往往

“那个年代过来的”庞茂琨成日跟

上确实让我们惊讶。他们基础不强,但

是浅表的比较多,但这不就是时代的特

学生接触,“明显感觉完全是两代人。

是确立自己的一个观点和想法很快就能

征嘛。”

66 TopFloor AUG/SEP 2010


︱微博艺语︱

庞茂琨的酒杯 Emotion in Pang's Artworks

□ 吕建明︱文 (本文根据吕建明先生微博文字整理)

微博地址:http://t.sina.com.cn/tcljm

评庞茂琨 2009 年作《巧合之一》

评庞茂琨 2009 年作《巧合之九》

08 年我去坦克库,与庞先生见过一面。这幅画刚完成,我在庞

艺术家的直觉是艺术的生命,我没有见过原画,只在电脑中看

先生的工作室聊了一会,深刻地感觉到他对变的渴望。艺术表现单纯

了个大概,但看得出庞茂琨还算是有感觉的。人对自己生命的本质

的美,即使不是进入死胡同,也确实寻不到出路。小的是美的,反过来,

力量的体证是艺术的永恒主题,对这种本质力量的管束把握和使用

美是更加小的,小到我只能重复,但是谁真的甘愿重复,哪怕只是

的哲学思考则成就了象孔子苏格拉底这样被称为至圣先师的人。

重复自己。

正中间的鸟笼,大致上可以看成生命作萤自缚的基本状态,而

我是极认可庞先生的这种变化或者变化前的困惑的。一种文化

且人们已经习惯这种状态和这个笼子了。紫色背景,象征生命的痛

现象,是一种文化种群的现象,我是要不客气的说,庞先生是受了

苦和对痛苦的迷恋,两个人的博弈, 象征生命的竞争和对博弈对手

张奇开的影响了,两人的高下暂且不 论,但对人性的理解,是完全

的爱恋,超级稳定的平衡构图,喻示着最终一定会接受现实,这才

相反的两个方向。张指向社会性,而庞指向动物性,张引起了庞动

是真正的超现实主义的思考。有人替我挡风遮雨,我又何惜放弃偶

物性的思考,而未必认可张的价值观。

尔 的冲动。可惜我没有傲人的女儿之身,否则我也做了二奶了。哈哈!

我认为《玛利亚你不要哭泣》是张奇开先生的代表作了,一个

人性一面在社会的洼地蜿蜒流淌,一面向空中挥发着升腾着它

裸女和一只熊猫,前者是男人社会长期的宠物,后者是法定中国 人

的思想,有时安静,有时低首,有时浅唱,有时咆哮,在绝大多数时候,

的宠物,所以汶川大地震十几万人,都不如其值钱的。宠物值钱,

社会要它是什么样子,它就是 什么样子,但正是它的这个样子,深

因其得宠,而哭泣,也为一个宠字。熊猫先生是个 ED,又会有怎样

刻地刻画出社会的文明情状。真正的大师,不描摹社会,而描摹这

的隐喻呢?

个社会人性的可能状态。对社会的批判性也由此体现 .

所以张奇开,是偏于社会性的,其为人处世,也更社会一些,

艺术必须有批判性,因为艺术唯美和理想的属性不可能对已经

不管其有没有认识,承不承认。而庞茂琨先生,更偏向于生命本体

形成并存在的事物感到满足表示赞美;艺术必然感伤,因为唯美和

的思考,这本体,更偏向于动物性。张的画是社会的,庞的画是人的,

理想在社会现实中永远没有落脚之 处;艺术必然迷茫,因为她的目

张的画是无性的,庞的画是有性的,这是他们的本质区别。

标在现实以外的梦境,在现实和梦境之间她找不到联通的路径。艺

但是他们两个人都迷失了,其实他们心中都没有底,他们对自

术家只能是一个批评家,做不成社会改革的实践家。

己都怀疑,张奇开的熊猫系列,明显存在语义学的矛盾。而庞茂琨后

庞茂琨说他迷茫,事实上他能够抓住这迷茫就行了,不要试图

来的画,放弃了生命内在的张力。 你看那只关在笼子里的狗,和无

用画外音去解释这个迷茫。任何社会都不缺少迷茫之人。艺术史是一

处发泄兽性的血脉贲张只好互相合法地撕拼的男人,形成了怎样对比

本人类情感的误会史,你为走失了 一条小狗哭泣,他以为你和他一样,

的关系?我们又该怎样消磨这不被允许的过剩的生命?要么由狼 变

是刚失了恋的伤心之人。每个人都喜欢用他人的酒杯,特别是艺术

成狗,要么象熊猫一样变成 ED 反而变成大宠物变成中国的代言者。

家的酒杯,浇自己心中的块垒。

这应是张奇开的思考方向。而生命冲动带来怎样的后果,生命禁锢 又会造成怎样的美的撕裂, 应是庞茂琨最善于表现,可是我看到, 他们在反复论证他们的起点。 画家,永远不可能成为哲学家,但今天,扮演一个文化种群的 领头羊的哲学家,他在哪儿呢?

有很多艺术家中的革命家,就象多年前耳熟能祥的那个装神弄 鬼者,突然被当权的高贵者视为自己的对手,而在史册上留下了很 多脚印。表达迷茫,会自然生出社会 的批判性,就会有赢得高贵对 手青睐的可能性。你唯一需要的是准确表达,象卡夫卡,后人自然 会将整个欧洲的黑暗窒息,和他房间的黑暗窒息联系起来。

AUG/SEP 2010 TopFloor 67


人物 People

顾振清:云端视野 Gu Zhenqing Perspective from the Air

今年 46 岁的顾振清,是中国当代艺术圈里最著名的批评家和策展人 之一,如果从“85 新潮”算起,他的艺术资历已经长达 25 年。人们 最喜欢向他打探两件事:一是对林林总总的艺术事件的看法;二是他 都在推出些什么样的展览。今年去过巴塞尔艺术博览会之后,他发表 了一篇博客,名为《在云端》。“云端”这个词,非常形象地概括了 他的艺术理想——其实,“云端”又何尝不是当代艺术圈里所有人的 梦想之境。 □ 本刊记者 沈崴崴︱文

68 TopFloor AUG/SEP 2010


人物 People 的。至于‘上海当代’,第一届是按‘艺 术巴塞尔’的方式做的,第二届因为出 现内部纷争、准入机制放宽、对买家组 织不力等因素,一落千丈;第三届有点 像是卷土重来,但我觉得它要追‘艺术 香港’是比较辛苦的。”

过亿作品必将出现 作为一个对自己有“国际”定位的 策展人和批评家,顾振清常年出入各种 艺术活动现场,拍卖场是他必去的场合 之一。今年他去了几个重要的拍场,嘉 德、苏富比、佳士得、保利等等。“总 的来说,市场回暖的感觉是有了,国画 和学院艺术比较热闹,当代艺术也在回 荔空间《异同之间:中国、波兰艺术家双人展》现场

暖之中。而且当代艺术有几个有意思的 征兆,就是四大天王和四大并肩王都在 拍卖场上站住脚了。”

“云端模式”领衔世界

金融危机的时候,巴塞尔的艺术市场一

“四大天王”指的是王广义、方力

顾振清将巴塞尔艺术博览会称为

直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再比如,艺术巴

钧、岳敏君和张晓刚,顾振清说的“四

“艺术巴塞尔”(Art Basel),理由是“巴

塞尔设置的环节非常丰富,有‘艺术无

大并肩王”,指的是刘小东、刘野、曾

塞尔将艺术博览会创造出了一个新模

极限’、‘艺术态度’、‘艺术宣言’、

梵志和周春芽。“这些一线艺术家的作

式,这个模式已经不能叫博览会,而叫

以及很多艺术论坛,而一般的艺博会只

品基本上都在市场上站住了脚,这个标

‘艺术巴塞尔’,尽管它的诉求面也是

有‘艺术画廊’、‘艺术论坛’。所以

志意义很大,因为金融危机把泡沫挤掉

市场,但是它是一个很高端的模式,现

艺术巴塞尔已经成了一个典范,英国的

之后,他们还有这样的价格,说明大家

在全世界都在模仿。”

Frieze 还有‘艺术香港’都在走巴塞尔

已经认同了,也为以后中国当代艺术继

路线。”

续递增打好了基础。刘野的作品能拍到

“以前的艺术博览会和其他的博览 会很接近,好比红酒博览会、汽车博览

如果以“云端”为标准,顾振清认

会等等,艺博会与它们的不同只在于是

为国内的艺博会难以比肩:“1993 年

拍卖市场上少,价值一直有增值的可能,

艺术的博览会,强调的是商业模式为基

中国的第一届艺术博览会是模仿芝加哥

所以他的好作品会有这样的好价钱。我

础,而这种传统模式正在被艺术巴塞尔

艺博会的模式,这是一种普通艺博会的

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国当代艺术肯定会

的模式所取代。艺术巴塞尔花了八九年

方式。比如上海艺博会和春季艺术沙

有过亿的作品出现,因为他们的价值已

的时间来打造这一‘云端模式’,现在

龙,如果市场好的话也能继续存活,但

经得到了普遍的认同。”

已经步入成熟阶段。艺术巴塞尔增加了

是整个业态有点老化。而 CIGE 和‘艺

很多展览机制、文化机制和策展机制上

术北京’,是既仿效早期的博览会传统,

做过多次预言,2004 年他在接受湖南

的创新,比如它的准入机制是世界上最

又对巴塞尔等有所学习,这样就出来了

卫视的访谈里说,张晓刚、方力钧的画

严格的,每年有 700 多家画廊要排队挤

一个混合型的博览会模式。但是我觉得

一定会涨,那次他还提到了陈文波和颜

进 200 多家的展商队伍,而一般的博览

CIGE 和‘艺术北京’还不能被归入‘艺

磊,“但是当时没人听我的,没人拿钱

会对准入机制卡得比较松,艺术巴塞尔

术巴塞尔’这一类型里。中国目前也只

说顾老师我跟你,只有一两个,比如说

的准入机制最严酷,市场也最好,所以

有‘艺术香港’是最像‘艺术巴塞尔’

北京的收藏家张锐,他当时跟了,买了

过千万,我觉得是应该的,他的作品在

这是顾振清的预言。事实上顾振清

AUG/SEP 2010 TopFloor 69


人物 People 很好的作品。”

学术明星即将上位 今天顾振清的另一个预言是:除了

德曼画廊从香格纳画廊手里分走了一半

有一批市场明星,由于历史上的一些成

的份额;张恩利,也与瑞士的 Hauser &

因,有稳定的价值,这也是应该的。但

Wirth 画廊签了约;徐震,也兼了 James

是以后能够追得上的,都应该是中国

Cohan 画廊的签约艺术家。”

最优秀的艺术家。而且无论是市场大明

现有的市场明星,一批学术艺术家也将

在他看来,两条线索、两种力量都

星还是优秀艺术家,以后价格过千万过

上位,而学术明星的出现,必将挤掉许

逐渐显山露水:“一些画廊力量在拼命

五千万过亿,都有可能,这是一个不可

多商业艺术家。

推一些艺术明星;而欧美一些美术馆则

逆转的趋势。学术艺术家会在以后的市

在顾振清看来,艺术市场并未对中

在认真推敲中国艺术家的展览,比如杨

场占有更强大的实力,因为市场资金会

国当代艺术有一个完整和准确的认识,

福东的展览、孙原彭禹的展览。两条线

有一个从盲动到自我树立的过程,等到

“市场泡沫和热潮冲淡、扭曲和影响了

都在发展,但是我觉得学术这条线更重

很多越来越聪明的人把手上的鸡肋往外

中国当代艺术在国际舞台上的真正出

要。”

抛的时候,等到学术艺术家上位,很多

场。老外现在一谈到中国当代艺术,就

他认为,中国当代艺术在学术价值

是金钱注入之后的一个胖子,或者整个

方面已经拥有了独创性和特殊性,只是

就是一个投资品种,把它放在一个很边

一直没有在这方面集中出击,“东一个

缘的位置。”但是他觉察了一些动向,

西一个,不成体系和气候”。然而这种

“荔空间”是顾振清主持的画廊,

他说,在“艺术巴塞尔”上看得最明显了,

情况终将被改变,“学术一派的作品会

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发现和扶持年轻艺术

那些强势的、国际一线的大画廊都在抢 哪些中国艺术家。 “杨福东,被马里安 . 古

以一种很扎实的方式出现在拍卖市场,

家。顾振清说:“我自己一直有个乐趣,

而不会以操作或者放导弹的方式。中国

把年轻艺术家从有潜质到有成就,从没

商业艺术家就会消失。”

我从来不做“二传手”

顾振清主持的画廊“荔空间”

70 TopFloor AUG/SEP 2010


人物 People 名到有名,对我来说有一种价值实现的 满足感。被别人捧红的艺术家我再去捧,

1

这种二传手的工作我觉得不好玩。所以 我愿意做年轻艺术家的第一推动力。” 从 1999 年到 2006 年,一连串年轻 而发光的名字都跟顾振清连在一起:孙 原彭禹、徐震、杨福东、小刘炜、曹斐…… “现在,我想在更年轻的 75 后和 80 后 里找到真正的种子选手,把他们往前推, 甚至可能造成一个四代轮替的格局。我 最近也在考虑做这样的一个展览。” 早在 85 新潮的时候,顾振清就接 触到中国当代艺术,结识了丁乙、余友 涵等艺术家。1987 年大学毕业后开始 做艺术批评。1992 年开始策划展览。 “那 时侯我们都不知道自己是策展人,只说 自己是展览的秘书长,一般都会请些美 协主席和美院院长之类的来当组委会主 任,自己自封为秘书长或者学术秘书,

2 1. 2. 顾振清策划的杨千个展 “艺术有毒”现场

3

3. 2004 年 7 月,在收藏家希 克 创 立 的 CCAA 中 国 当 代 艺 术奖与艾未未、侯瀚如等合影

其实负责的工作跟策展人一模一样。一 直到 1996 年、1997 年,才开始接触到 策展人这个词。” 1997 年,是中国当代艺术教父级 人物栗宪庭一语点醒了顾振清,“我跟 老栗一起吃饭,那时我和太太在开艺术 公司,很辛苦,而且赚钱也不是我们喜 欢的事,就想着再回去当批评家。老栗 说:‘中国的批评家都不是专业和独立 的状态,要么是官养的,要么呆在学校,

无法想象的。2006 年,顾振清是利物

哭,说亵渎了他们的明星,把警察都招

你们别老想这个,我告诉你,现在有个

浦双年展中国馆的策展人。“那一次赞

来了……相比之下,国内做展览太舒服

工作特别适合你们做,就是策展人。你

助不够,资金耗费还特别大,运输、报关、

了,然而这种国际经验是极不容易的,

们跑了那么多国家,又有开公司做管理

地方探测、租场地、雇人,每个环节都

而且我认为,中国的策展人一定要国际

的经验,中国特别需要这种人才去做策

要用钱。我看着卡里的钱每天消耗 4 千

化。”

展人。’”

英镑,没想到除了把策展做好之外,还

目前顾振清关注的年轻艺术家包

一 语 点 醒 梦 中 人,1998 年, 顾 振

要面对这么大的一个财务危机。那时候

括:仇晓飞、李青、王光乐、徐小国、

清一家搬到北京,1999 年他正式以独

我在当地连查黄页都不知道该给谁打电

程然、辛云鹏、杨新广、宋坤等。今年

立策展人的身份出现在艺术圈。此后的

话。参展作品里有一个 47 吨重的华表,

他依然会在国际的美术馆和艺术机构做

2000 年到 2005 年,中国迎来了策展人

要运输,要接货,要装配,要展示。孙

中国当代艺术家的群展和个展,比如在

的黄金时代。

原彭禹的四个假人,要放在 Beatles 博

法国留尼汪美术馆做翁奋的个展,还会

物馆的水池里,结果伦敦市民还当场大

在波兰和韩国做一些艺术家的个展。

做一个国际策展人,其间的艰辛是

AUG/SEP 2010 TopFloor 71


人物 People

Zhao Qingwei

From Contemporary Artworks to Old Chinese Oil-paintings

京城收藏家赵庆伟专访 :

从收藏 当代艺术品 转向 老油画

□ 本刊记者 李兴强︱文

赵庆伟是京城知名收藏家,他做 过公司董事长,现在是都美画廊 老板。他在收藏领域独辟蹊径, 从商业行为转向文化积累,收藏 涉及当代艺术、老油画、古董、 老照片、儿童画、红色经典、文 革艺术、近现代和当代艺术家手 稿等。当无人问津当代艺术的时 候,他成卡车地批量购买,当代 艺术被炒作得如火如荼的时候, 他却转向了老油画的收藏和近代 文献保护……

72 TopFloor AUG/SEP 2010


人物 People

刘海粟《日内瓦湖之晨曦》 油画 93CMx72CM 1929

T= 顶层杂志

Z= 赵庆伟

T: 您的收藏包含的种类很多,归 结起来主要有哪些门类? Z: 现在整理的老照片底片有三百

我去了以后,他向我要价六千,我说能

五十万以上,现在肯定过百万了。

便宜点吗,他说只能便宜五百,我马上 给了钱,他当时就感觉卖亏了。其实,

T: 清末收藏、民国收藏、建国前

多个手提箱,几十万张;更多的是档案、

我知道王济远是民国时期非常知名的画

后 收 藏、 文 革 收 藏、80 年 代 物 品 收

文献,有上千万页;其次是清代的老油

家,在刘海粟办艺专的时候,两个人是

藏在您的收藏系列里各有何代表性的

画,主要集中在清末;三岁到十岁之间

搭档,也是欧洲学成回来的艺术家,这

收藏品?

的儿童画收藏的数量也比较多,主要是

种艺术家主要活动在早期,以后不是太

Z: 主线的作品我要留下,看不出

20 世纪八九十年代这一辈人的作品,

活跃,国内市场上基本没什么人知道,

规模或是没有文化缩影的东西我就清理

有几十万张,将来可以组建一个儿童画

也没有卖过什么作品,国外在卖他的画,

出去。清代的油画我有几十张,清代的

博物馆,儿童画在国外是比较热门的,

国内行情却不清楚,这种情况就是美术

其他东西我这里也比较有规模。民国也

当年马蒂斯、毕加索都很推崇儿童画,

史的知识占优势了,我看了很多书与展

是油画比较多,最少几百张,其他数量

关良、林风眠也是如此。

览,对中国油画发展史有比较清晰的了

比较大的还有民国的老照片。文革时期

收藏故事挺多,例如几年前商务

解,对中国第一代、第二代画家比较熟

的比较全面,只要带有文革标记的我这

印书馆搬家的时候,出来了好多手稿与

悉,但好多人没听说过他,美术家大词

里基本全有,书籍、照片、档案、信件、

画稿,有一本画稿当时就在潘家园旧货

典也漏印了他的简历。这本画稿一共是

学习材料、交待材料、绘画、印章等,

市场的一个卖旧书的书商手里,是民国

12 张,正好是出一本年历的画稿,当

还有以事件为标志的大量日记、笔记、

时候的画稿,有的买家出两千块钱,等

年在收藏的时候,台湾的同行估价就在

信件,文革收藏算是单独一个体系。世 AUG/SEP 2010 TopFloor 73


人物 People 界上有几百万汉学家,其中很多人在研

当时市场允许你这么做。因为当时到处

的,花了那么多钱,买的东西里面 90%

究中国的文革,他们认为文革时期最能

都在拆迁,像素描、版画这些作品都很

可能都不管用,不如拿这些钱去买好的

够代表这个国家的国性民性,整个国家

便宜,古元的《抢渡长江》在潘家园才

作品,从盈利的角度来说,最好的东西

一边倒,听一个人的召唤,能做出特别

一两百一张,但大部分是与其他东西混

最能带来好的效益,而我主要是关注一

疯狂却一致的动作来,通过过往的东西

在一起打包出售的,分开不卖,所以只

些文化脉络的东西,不只是钱,而是说

研究判断全民特征非常有价值,资料多

能先买了再说。这里面有些东西非常重

从文化角度这些收藏要有价值。

就更能说清楚。

要,如李桦的信件、签名卡,全都能证

值得一提的是改革开放初,因为否

明这个时候他的思想与创作状态,标准

T: 现 在 很 多 老 油 画 都 还 大 量 集

定了文革,释放出很多文革资料,但基

的版画作品我都要了,普通的习作都不

中在画家后代的手上,你收藏的这类

本上都被外国人买走了,所以中国没有

要就说不清楚这个人,所以要全面。

作品都是从什么地方购买的?

真正的文革研究专家,因为没有一手的

一般人都是从商业角度来质疑我

资料,很多都流到国外去了。还有大量 的内部档案资料流入市场都销毁了,我 这里截住了很多。其实这些东西都特别 重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对这些东西 的研究要比当代艺术重要得多。 八十年代我收藏过很多油画作品, 当时处于一个实验期,很多人敢于对抗 学院体系,敢于挑战刺激政府神经的一 些东西,作品流露出一些暴力、色情或 是比较隐晦的内容。在 80 年代到 90 年 代之间的作品都非常重要,这个时期偏 离学院体系的特别多,有没有签名都不 重要,只要不是学院体系的作品都很有 价值,这一批人也特别重要,他们是真 正的改革派、实验派,顶着掉脑袋的危 险进行创作。 T: 您曾经从上海成集装箱地买过 油画,这种收藏方式是否科学?您觉 得个人收藏与博物馆收藏有何差异? Z: 个人收藏与博物馆收藏非常不 同。收藏有两个体系,一个是名家名作 体系,就是世人公认的高精尖作品。另 外一种是文化类收藏,如专门收集糖纸, 十万种糖纸代表中国有糖以来的所有糖 纸包装,是糖业发展史,这是一种收藏 手段,在国外非常普遍,它不以盈利为 目的,可以发展成展示某一个环节的文 化。但是我想兼顾到这两点就要都买, 74 TopFloor AUG/SEP 2010

佚名 《仕女》 油画 59CMx45CM 清代晚期

Z: 我买的比较早,从画家那里买


人物 People 过一些,画廊买过一些,更多的是从古 玩商那里买的,老画都在古玩商手里, 画廊不多。举个例子,我前几天去工坊 修画的时候看到徐悲鸿的大弟子孙宗慰 的作品,想起当年他们家人非要两万块 钱一张卖给一个台湾人,卖了 50 张, 那作品画得很好,但就分散了一部分。 要是碰上子孙把前辈留下的作品全卖了 拿来换钱,这就是收藏的机会了,像吴 大羽、沙耆等人的作品被画廊成批的买 走了,我也买过任之玉女士成批的作品。 T: 老油画里有哪些有潜力的版块? Z: 我收藏的时候作品比较便宜, 出一笔钱收藏一批作品就能造成轰动, 当时画家作为单独的一个群体,关注度

王沂东在他所绘的油画张祖英像上补签名

相对差一些,比如现在过百万的女画 家很少,好的也就是几十万,老画家达

后出生的人在购买老油画的能力和认

到几十万的也不多,像潘玉良这样个别

知方面,有什么不同?

Z: 关键在于熟悉,王沂东、吴冠 中的画,每一笔都是他们的手笔,不用

挖掘出来的可能达到个几十万,这种现

Z: 一是受环境影响,在某个环境

签名也是,自己喜欢与熟悉的东西一般

象很偶然,所以很有机会。那个时候有

里长大的有特殊情节,60 后基本上都

不会看错。其次必须懂行,如果是找人

一千万就可以随便扫荡,现在既使一个

经历过文革,可能喜欢文革收藏,80

掌眼,容易错过时机,收藏家一定要有

亿也不行了,冒个泡就没了。

后就对动漫、卡通感兴趣。如果 80 后

专业性,要了解艺术家的笔型,很多作

受的教育、观念不一样,常识境界超出

品买回来后还要验证,找专家或是找他

了同龄人,也可能追到 60 后或是 50 后

们家人认证。

T: 老 油 画 里 面 好 的 赝 品 是 否 同 样可以卖到好价钱?

的学识修养上去了。

王沂东那个作品没有经过作者确认

Z: 这个要区分,一种是知假卖假,

其次,民族喜好不同也有关系,例

以前一直在画廊里挂着,标签写着王沂

所有的东西全是新的,涂些烟油子做一

如动漫在日本就非常受推崇。在美国一

东绘,三年以后,王沂东先生到我画廊

下旧就出售,这种画谁买了谁亏。另一

张迪斯尼的原稿最少也要五万美金,一

把名字给补签上,历经三年最终确认。

种画半真不假,是一张老画,在原来基

集迪斯尼最少也有五万张,拿出一张来

讲这个事情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

础上补了款,补的水平还特别高,这种

就能卖五万美金,主要是有人追,无论

这个作品不是王沂东的代表作,不是穿

画价格也半真不假,如果原画三百万,

男女老少都是看着长大的。在中国就不

大红袍的年轻女子,而是男子肖像。第

这种画也一百多万,或者几十万也能出

行,很多人认为动漫是小孩儿看的东西,

二、笔法不一样,其他的作品非常柔,

手。找一些专家学者鉴定,一般还能被

它就没有市场了。

这张作品笔触非常犀利,第三、没款,

确认了,因为它本身是一张老画,水平

没经过本人确认以前,不知道它的真假。

又高,本身也达到那种水平了,圈里人

T: 您 曾 经 非 常 准 确 地 认 定 一 张

也基本上能够认可,如徐悲鸿临摹的有

没有署名的张祖英肖像出自王沂东之

些作品也值几百万。

手,而对于一般人来说很难确定一幅 作品的真假,这需要有哪些收藏知识

T: 五 六 十 年 代,70 后 以 及 80

与鉴别技巧?

很多人一看没款,转身就走,如果专业 的话,就有非常多的机会。 T: 您 以 前 在 通 州 批 量 收 购 当 代 艺术,后来为什么转向老物件? AUG/SEP 2010 TopFloor 75


人物 People Z: 我既喜欢老的也喜欢新的,当

纯艺术型的,把作品当自己的孩子看待,

肯定会破,价格炒得太高就会掉下来,

代艺术活泼新颖,观念、技法、内容、

买他的画相当于买他的孩子,他往后可

然后会再涨上去,这都很正常。中国虽

材料都比较新;古人用过的老东西有历

能还往回要,就特别复杂。遇到的事多

然展览多,行情比以前好,但市场仍然

史的沉淀;对于我个人喜好与消费来说

了,我就把方向转向画廊、拍卖行,尽

很小,还是要与国际市场接轨,建立成

没什么差别。

量避免与画家接触。

熟的文化平台。

1996 年的时候是金融危机,通州 艺术家几乎没法生存下去,曾经买画的 外国人都不买了,中国人就更少了。像

T: 您 认 为 现 在 当 代 艺 术 的 价 格 与价值是否产生了背离?

T: 作为画廊老板,您认为画廊应 该怎么和藏家一同成长?

现在作品一二十万一张的姚俊忠、王秋

Z: 现在有的年轻艺术家刚毕业或

仁、崔岫闻,那个时候他们的作品也就

是没毕业就能卖到几十万,从商业运作

作品都抛出去变成了现金、车子、房子,

是二千块钱左右,有些画家需要三百块

角度来看是非常正常的,并不是在中国

可以全世界旅游,可以有十张信用卡,

钱来买煤、买粮食过这个冬天,当时没

才有,在西方发达国家里全有,美国、

而大的藏家根本不在乎这些钱,对于他

有一个人买画,我收藏这些作品主要是

法国、意大利、包括日本、新加坡和台

们来说,房子、车都不重要,重要的是

因为他们面临生存问题了,艺术不能都

湾,都曾有过这类现象。因为资本炒作

那些在世界上比较唯一的作品。这些开

沦落到要饭,把我的喜好先放一边,支

是另外一回事,资本基数大,投入到市

画廊的做的最早,眼力最好,最有经验,

持他们一下。

场的多,艺术品价格就会涨得高。

却没有把好作品留下来变成一个体系,

Z: 早期的画廊现在都赚钱了,好

我买他们的作品还基于这样的考

作为收藏者,我是通过比较来收

虑:一是我特别欣赏他们那种自由的精

藏作品的,可以花一百万买一件周春芽

神,敢于反叛,去创作与学院派不一样

的大绿狗,也可以花这一百万买一件清

的东西;二是他们敢于脱离开那个体系,

代官窑青花瓷器,如果我懂青花,真假

不去上班,不去公司,不进出版社,以

我分得清楚,价格我估得准,我的钱肯

职业画家身份去谋生;三是通县的艺术

定买青花,而不是大绿狗。再如,我可

Z: 现在还说不上成功。我觉得人

作品成本低,花很少的钱就能做成一个

以花十万块钱买三卡车儿童画,可能有

生在世首先要有意思一些。我们看中国

艺术现象。当时我过来扫荡,一买一屋

十万张,十万张换不来一张大绿狗,我

的发展史,中国人活得很不快乐,很压

子,几百块钱一张,一屋子也就五万,

就买儿童画。此外,一些著名的艺术家

抑,很痛苦,我们那一代到现在还是那

整个通县能有多少艺术家?几个五万买

如陈逸飞,有助手,即有人代笔,但炒

么生活着,很单调,很乏味,生活新意

下来了,气氛好活跃呀!中国藏家在买

家不在乎这个问题,把作品拿来炒就可

不多。

画!给了他们很大的支持,形成了一个

以了。但作为收藏,青花瓷买一件少一

活跃了好久的力量场。

件,早期的儿童画,买一卡车少一卡车,

这个事太单调了,我身边很多人赚了很

我肯定挑对于收藏更有价值的。

多钱,但是生活还是找不到北。成功的

值得一提的是,方力钧当时生活已 比较好,海外的博物馆收藏他的作品已

当代艺术的泡沫肯定有,泡沫大了

经到了十万美金,当时他在北京的作品 在两万到五万之间,大的十万块钱一张,

全是帮别人的忙了,这些早期做画廊的 藏家我觉得非常可惜。 T: 做了这么多年的收藏,您能够 成功做收藏的经营理念是什么?

我是希望生活多彩一些,单纯挣钱

人都挺有想法的,一旦他们成功的原动 力没有了,就特无聊,精神状态就特别

蔡国强 信件 《致水天中》

危险,而我就是想把生活做得有意思,

当时他的创作思想是政治波普及玩世,

老是有冒险的那股劲。所以从运作的层

风险比较大,我是在部队大院长大的,

面上来说,我想让这些东西有鲜明的特

不愿太出格,所以没买。

色,有意思,做得未知。我以前买吴冠

我收藏转向是因为受了一些伤害,

中的作品,买刘海粟的作品,是为赚钱,

买新画就必须与画家本人打交道,比较

好的东西都会涨价,而我现在所做的收

复杂。少部分画家是商人画家,以市场

藏可能成功,也可能不成功,但它能让

为导向,比较好交流。还有一些画家是

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76 TopFloor AUG/SEP 2010


AUG/SEP 2010 TopFloor 77


唐培里侬“至尊粉红香槟”垂直酒款,133.1 万港元,香港苏富比,2010.5.21

周边 Edge

著名导演杜琪峰酷嗜红酒及雪茄, 据闻其大半资产都花费在收藏红酒 上。拍摄电影之余,他最大的爱好 是去法国南部波尔多地区品尝名酒 庄的佳酿,红酒俨然就是他的第二 个老婆。 跨越三个世纪的滴金庄珍品组合

在 2004 年上映的香港电影《龙凤斗》里,刘德华和郑秀文扮演一 对大盗使出浑身解数迷惑了酒庄老板,成功地偷窃出一瓶天价红酒。 这瓶让两位大盗觊觎已久的就是一瓶 1961 年的白马庄正牌葡萄酒。 当年影片中说,它已价值 6 万港元。

“液体黄金”的魅力

Fascination of 'Liquid Gold' □ 杜卡︱文

供图:佳士得 / 苏富比

两年来,法国顶级葡萄酒对亚洲来说已不再披着神秘面纱,而是成为这里的 酒客和投资客大为追捧的“液体黄金”,在香港拍场上缔造出一连串完美纪

录,令人啧啧称赞。且看,香港苏富比自 2009 年 1 月以来共推出 4,287 件洋酒拍品, 一直维持拍品 100% 拍出的“白手套”纪录。以成交额来计,其 2010 年上半年洋 酒拍卖已创下 1 亿 5,900 万港元的佳绩,轻松远超去年全年洋酒拍卖总额 (1 亿 1,100 万港元 )。当中,价格超过百万港元的拍品是 5 月 21 日推出的唐培里侬 “至尊粉 红香槟”垂直酒款,以 133.1 万港元刷新了单一香槟拍品的世界拍卖纪录。同日拍 卖中也刷新了多项白马庄不同年份及瓶装世界拍卖纪录。 苏富比洋酒部国际主管及葡萄酒大师施慧娜在推出了 5 次香港专拍后感慨 道 :“常常有人问我哪一些佳酿最受亚洲市场青睐,我总是不假思索地说——最顶 级的佳酿!亚洲买家一向追求品质至上。这种习惯对葡萄酒拍卖起到了积极作用。 78 TopFloor AUG/SEP 2010


尤其是中国内地的新兴买家,差不多包揽了 4 成以上的拍品。若按价值计算,则占 到总额的 6 成左右。很多最昂贵的洋酒纪录都是经中国买家的贵手举上去的。” 5 月 29 日的香港佳士得春拍,延续了这样热烈的盛况。此次呈现的“金浆玉 醴——跨越三个世纪的滴金庄珍品组合”,最终以 804 万港元天价易主,不但创下 了佳士得全球酒品拍卖的最高成交纪录,更是迄今为止亚洲酒品拍卖的最高成交纪 录。这套珍品是法国著名的盛产贵腐白葡萄酒的滴金庄 ( 也有译为“伊甘庄”) 有 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单一拍卖组合,共有 128 瓶普通瓶装及 40 瓶 1.5 公升双瓶装。当 中包括来自 19 世纪的罕有优秀年份,以及来自 20 世纪和 21 世纪的所有年份顶级 甜白酒。最早年份的一瓶为 1825 年! 传说滴金庄城堡的主人有一年因为去外国打猎迟归而耽误了采摘时节,葡萄已 经腐霉,但他仍然下令采摘酿造,结果酒香特异,竟然意外地发明了贵腐白葡萄酒。 这些备受推崇的滴金庄佳酿,充满焦糖、金银花、水蜜桃、杏和烟熏橡木的香气, 酒体丰满,酸度适中。除了口感醇美独特,该系列中的所有瓶装,均在近期被重新 检验、更换标签和瓶盖,或为一些年份久远的瓶装更换酒塞。全部过程都在滴金庄 的严格监管下所检定及确认。与此同时,整场顶级珍贵名酒拍卖以 4,030 万港元成 为香港佳士得历来最高成交总额的一场酒品拍卖。买家虽然来自美国、欧洲及亚洲 各地,但中国大陆买家的竞购总金额最高。

香港迅速成为亚太区葡萄酒贸易中心 现在只要去香港机场稍微一瞥,就会发现机场商店内琳琅满目地摆放着诸如 1985 年里鹏、1989 年奥比昂庄跟 1998 年柏翠庄此等的高档葡萄酒。还有不少大瓶 装的 2005 年武当王……这般场景之出现,很大程度上得益于 2008 年 2 月 27 日香 港财政司宣布废除葡萄酒应课税。 事实上,这项政策可谓顺势利导了优质葡萄酒的全球市场明显向亚洲倾斜。香 港财政司司长曾俊华在今年 5 月 26 日主持“亚太区国际葡萄酒及烈酒商贸展”开 幕仪式时欣喜地表示 :“香港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葡萄酒拍卖中心,地位仅次于伦敦。 内地葡萄酒市场大幅增长,将奠定香港作为亚太区葡萄酒贸易及分销中心的地位。” 的确,仅仅两年多时间,香港和内地喜爱享用顶级葡萄酒的人群大增,并且越来越 多富人选择以此作为馈赠佳品,或者花钱投资葡萄酒。 中国经济体的活力固然是“香港葡萄酒现象”的有力支撑,但英美高端红酒市 场在金融危机之后的疲软,也造成了本行业的战略重心不得不向亚洲转移。2008 年 下半年以来,美国对波尔多酒进口量减少 3%。而英镑兑欧元的汇率走低,推升波 尔多酒价格,使其难以在英国销售。这导致英国将这些高档葡萄酒又返销给法国酒 商,并且出口亚洲。英国最大波尔多葡萄酒专业机构 Farr Vintners 主管汤姆 . 哈德 森一再表示 :“英国国内的生意大幅放缓……我们目前严重依赖于出口。而亚洲已 取代美国,成为一个关键的出口市场。许多酒商和拍卖行蜂拥至香港开拓新天地。” 伦敦以外交易的顶级葡萄酒 ( 多数为波尔多葡萄酒 ) 指数 Liv-Ex 主管詹姆斯 . 米 尔斯也有同样的担忧 :“波尔多葡萄酒面临的形势非常非常严峻。” 苏富比拍卖 行葡萄酒部门高级主管杰米 . 里奇坦言 :“2008 年后半年葡萄酒拍卖价格缩水高达

法国葡萄酒的灵魂:波尔多 法国葡萄酒经济与文化的蓬勃,可追 溯到 9 世纪初的理查曼时代。骁勇善 战的查理曼大帝在餐桌上酷爱葡萄酒。 他执政期间巧妙利用王权把葡萄酒文 化融入到宫廷贵族的日常生活中。他 还把教会作为重要的传播途径,大力 推广葡萄种植和酒品改良。 当时,一群教士在波尔多梅多克区修 建了贝农教堂 , 随后又陆续建造了第 二,第三座教堂。最初教士们为了弥 撒用酒,种植了小片葡萄园。由于酒 质奇佳,当地农民纷纷效仿。再加上 国王的大力支持与倡导,渐渐的,葡 萄种植、酿制和对外贸易成为当地教 士和农民的主要生活来源。 这些教士 们不仅指导和帮助梅多克当地的农民 酿制好酒,还积极引导周边的酒农, 对整个波尔多左岸葡萄酒的兴旺起到 了决定性的作用。1855 年万国博览会, 波尔多左岸为了参展,把选出的酒庄 分为 5 级。第 1 级评出的有拉菲、拉图、 玛歌、奥比昂,以及 1973 年升级的 武当,它们共同组成了名声显赫的“波 尔多五大名庄”。再加上波尔多右岸 的白马、奥松和柏翠,则是世界公认 的八大酒庄。所以,把波尔多称为法 国葡萄酒的灵魂所在,是再恰当不过了。 而夏尔隆区则是这个灵魂的入口。得 天独厚的近港位置让世界各地的酒商 逐渐在这里安营扎寨,使之成为波尔 多现代葡萄酒进出口贸易的发源地和 必经地。在波尔多红酒与红酒贸易博 物馆内,存有一张 1743 年的旧地图。 地图上,一道护城墙把波尔多泾渭分 明地分成了内城和外城。夏尔隆区那 个时候还属于外城,而内城只有皇宫 贵族居住,没有个体商业。差不多从 那时起,葡萄酒出口贸易开始日渐发 展。正如 19 世纪初的法国作家维尼所 描述:“波尔多蔓延的河岸线,开始 被林林总总的新住宅所覆盖,直到海 边,那也正是我们的葡萄酒入海出关 的地方。” 尽管现代贸易的发展不断冲击着传统 交易方式,但波尔多的经营体系却没 有多大改变。葡萄园种植者只负责认

40%。而如今的价格下降幅度仍约在 20%-25% 之间,这些回升还是拜亚洲投资客 AUG/SEP 2010 TopFloor 79


周边 Edge

1982 年的拉斐庄佳酿

追捧所赐。法国产区的高端葡萄酒价格出现走低,这让其投资价值凸显无疑。大量 真耕耘好自家田地,并用心酿制出葡 萄琼浆。而对整个葡萄酒输出起着关 键作用的是经纪人和代理商。对于波 尔多当地的居民来说,经纪人是一个 类似神甫的角色,多半是继承祖辈传 下来的家业。因此他们十分了解葡萄 酒的年份和质量,并负责为其年度评 分和制定价格,再推荐给代理商—— 他们才是负责酒品出口的。这两个古 老的角色保留并发展了几百年。即使 现在想去买酒,大多还需经过代理商。 某些上等酒庄甚至没有权利直接将自 家的陈酿卖给上门客户。 波尔多“五大”名庄 2000 年份佳酿汇聚一堂

亚洲资金在法国主要高端酒庄寻求扫货机会。值得注意的是,在亚洲,买家构成在 这次金融危机后发生了较大转变,中国买家的比重正在以较快速度增加。”

红酒投资正当“红” 葡萄酒作为投资类的资产,有诸多特性。酒品可饮用,可随身携带,资产价值 受到全球认同。而且,特定酒庄特定年份的酒品数量是确定的,随着世界各地消费 者的饮用,剩余的酒品价值自然会提升。同时,随着时间流逝,其本身每年也在不 断增值。此外,香港浸会大学财务及决策学系副教授麦萃才指出,葡萄酒投资与传 统股票债券投资的相关系数比较低,因此能作为分散风险的资产之一。但这毕竟是 另类投资,所以最好不超过整体资产值的 5% 至 10%。如果您不仅爱品酒,还想尝 试参与投资,那么一般的渠道大致有 4 个:购买现酒、期酒、红酒基金或开立私人 酒窖。 然而,再成功的红酒投资也只是一个相对短暂的过程。记得荣获 2005 年第 77 届奥斯卡提名的影片《杯酒人生》中,女主角玛雅的一句经典台词:“每瓶酒都自 有其生命。它不断变化,日渐丰富,日臻完美。但巅峰之后就开始不可避免地老去 了。”所以,无论如何昂贵的葡萄酒,也别忘了在它巅峰状态时喝掉。这是对葡萄 酒生命的尊重。而享用美酒的绝佳体验更有着“刹那间永恒”的味道。

80 TopFloor AUG/SEP 2010


周边 Edge

现酒

酒投资,往往能拿到便宜的期酒和现 酒,还省去了个人收藏时较难做到的 质量辨别、稀有度判断、以及运输、 贮藏等方面的问题,但是要收取管理 费和业绩表现费。英国最大的一只葡 萄酒基金“顶级葡萄酒基金”从 2003 年 2 月到 2006 年年底,净值增长达 到 49.5%(扣除费用后),表现不坏。

去拍卖行竞标现成的酒,是最为公开 和便捷的方式。不过,因为拍卖行往 往要收取 20% 以上的手续费,价格不 菲。所以大多数买家会去酒庄找代理 商购进。 到酒庄买酒则分为投资期酒和现酒。 投资现酒是在每年的 3 月或 4 月,新 酒酿成后,酒庄会请来世界各地知名 的品酒家和酒商正式定价。这是买现 酒的最佳时机,如果是好酒,就可长 期投资,投资周期一般为 10 年。

国际上较有名的红酒基金,还有英国 的佳酿基金、澳大利亚的国际葡萄酒 投资基金等,投资门坎都比较高。以 2003 年成立的顶级葡萄酒基金为例, 最低入场费为 25 万欧元,另外收取 2% 的管理费及 20% 的表现费。

期酒

若论亚洲区内较有名的红酒投资管理 公司,要算是酒庄管理集团。他们以 香港为中心,推广至亚洲的其它地区 如新加坡、日本等。自 2002 年起, 酒庄管理集团在亚洲区一共推出了 4 只红酒基金。他们按客户需求集资开 立新基金,开售完毕后,便搜购名酒, 同时也代为做期酒投资。投资期一般 为 5 年,再加上约 1 年时间卖酒套现, 整个过程约 6 年。完结时,投资者可 取回红酒或现金,甚至可以是部分红 酒、部分现金。

上世纪 70 年代,英、美的期货和基 金开始选定红酒作为操作对象之一, 就像做黄金和原油市场一样。投资期 酒就是以某个价格买入未来某年的葡 萄酒。这的确更考验眼光,也需要运 气。珠海全达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法国红酒经销商孙绍良说:“期酒的 出酒价格肯定是很低的。2008 年,我 买了 3000 瓶拉菲期酒,每瓶 110 欧 元。2010 年 拿 到 现 货, 一 经 上 市, 就能至少卖到 300 多欧元一瓶。”如 此丰厚的回报,也赶不上 1982 年的 极好年景。那年的期酒价格远远低于 2 年后上市的价格,那些购买了 1982 年期酒的投资者当然就狠狠地赚了一 把。而 2003 年则是相反的故事上演。 2003 年的葡萄酒在 2006 年上市后, 很多庄园的葡萄酒价格低于期酒价, 许多投资者都被套牢了。 当然,这是两个比较极端的案例。在 普通年份,2 到 3 年内,已经上市葡 萄酒的价格比期酒价格持平或者略低 的现象都属正常,但是当葡萄酒放置 5 到 7 年后,市面价格高于期酒价格, 应是必然的事情。不过,个人操作期 酒所面临的困难和风险都比较大,最 好还是交托有经验的葡萄酒专业公司 进行交易。

已面向国人发售红酒基金的银行中, 法国兴业银行起步较早,首个尝鲜“极 致葡萄酒基金”。法兴中国区总裁李 晓芸说:“贮藏葡萄酒是时尚与地位 的象征。一瓶价值 25 万元的上好葡萄 酒既体现了高品质的生活方式、也是 一个好的投资选择。与其它金融类投 资品种相比,葡萄酒的投资收益稳定 性更强。”

酒窖 即使基金开售时间与红酒之选择未能 满足投资者需要,还可以直接开立私 人酒窖。收藏的红酒,可按个人喜好 而定,更有弹性。投资期、入场费与 赎回方式与基金相同。但收费方面, 会收取总投资额的 5%至 10% 作为成 立费,以及每年约 200 元一箱的存仓 费。除此以外,不会有其它管理费。 对于资深人士,这不失为好的选择。

基金 红酒基金是由专业人士代为进行葡萄

白马庄垂直年份酒款

AUG/SEP 2010 TopFloor 81


周边 Edge

时装圈与艺术圈:跨界不停息 Ceaseless Boundary Crossing between Fashion and Art

□ 潘丽︱文

一场穿越时空的华丽旅行 7 月 15 日到 8 月 15 日,一场高 号画廊展开。设计师 Hubert Barrere 用 这些服装的设计蓝本来自于几 穗苑夫人雕像、丰满的唐朝侍

级时装与亚洲古代艺术的对话在上海外滩 18 作品演绎了时装与艺术的绵延关系。 千年前的亚洲古代艺术:一件朱木雕塑、 女 等 等。 此 次 创 作, 设 计 师 与 巴 黎

的 Jacques Barrere 画 廊 合 作,

Jacques Barrere 收藏的亚洲珍贵的古

董级艺术品,给 Hubert Barrere

开启了另一扇设计之门。这位以刺

绣与紧身搭闻名的设计师表

示,“我试图寻找或创造出我的

时装设计与这些雕塑之间在

视觉上的和谐统一。”

展厅门口一件充满浓

郁中国元素的作品气场十足。大

红的丝绸面料、精致的刺

绣、亮闪闪地金属配饰,让人想

到《满城尽带黄金甲》中巩

俐的性感造型。这件作品的原型

是中国的一件漆木雕塑。 而一件巧克力色,以绉绸

为材质的长裙是受战国时期的雕塑影

响。Hubert Barrere 表示,他被中

国战国时期的制作工艺所折服,那些雕

塑作品质朴、极致简约,是非常

纯 粹 的 艺 术 作 品。“ 而 原 生 岩 石 的 外

观材质让我联想到古代西方的图

腾,以及意大利雕塑家康斯坦丁 • 布朗

库西的艺术创作。” 除了战国雕塑,设计师也从

一件隋唐时期的浅黄色陶瓷珐琅女性雕

像获得灵感,一款简约的黑纱褶

皱长裙,将中国与古希腊及中东的元素

集于一身。 另外两尊珍贵的古代印度

的佛像雕塑(印度犍陀罗时期的无首

灰 片 岩 女 神 像 及 19 世 纪 金 色

铜制佛像)也让设计师推崇备至,印

度 女 性 特 有 的 浑 圆 曲 线, 让

Hubert Barrere 分外钟情,“我一直觉

得女性的美在于曲线,虽然国

际 T 台全是些单薄、平板的模特,让

我的作品还是要展现特别的曲

线设计。”Hubert Barrere 说。

82 TopFloor AUG/SEP 2010


周边 Edge 著名设计师 Hubert Barrere 先生与 18 画廊艺术总监 Magda Danysz 女士合影

展览开幕酒会现场

英国时装奇才 Hussein Chalayan 一 直坚持像艺术一样思考并行动。Hussein Chalayan 当年在圣马丁服装艺术设计学 院的毕业作品,现在看来就是一次优秀 的 行 为 艺 术:Hussein Chalayan 将 铁 块 铺设进衣料,然后埋入朋友家的院子里。 六个星期之后,那些在泥土中发生了化 学反应的锈铁,使服装带有了微妙的腐 蚀感,呈现出一种悲凉的气息。这个系 列在时尚界引发了一场巨大的震撼,并 被以挖掘未来设计新星而著称的 Joan

华丽跨界蔚然成风

Burstein 迅速买下来。Hussein Chalayan

像 Hubert Barrere 这种跨界创作

将时装看成是微缩的建筑,“服装像是

在 国 际 时 装 界、 艺 术 圈 已 经 不 是

室内装置的一部分,而室内装置又是建

个案。

筑的一部分,这一切都构成了城市环境,

美国的当代艺术家 Tara Donovan 一直受到时尚界的追捧。日常生活中 的透明胶带、 发泡胶杯、吸管、牙签、

只是体量不同而已。”这一观点与哲学 家黑格尔的不谋而同,黑格尔曾把服装 称为“流动的建筑”、 “贴身的建筑”。

钮扣等琐碎之物,在她手中都能变成让

时下,时尚品牌与顶级艺术家

人震惊的装置作品:层状、堆放,或像

的联手已经不再新鲜,村上隆、周

病毒一般重复、聚集,让我们洞悉到世

铁海、RichardPrince、山口兰、丁乙、

界的另一面。这种将日常物品雕塑化

高瑀等都与时尚大牌合作过。但这种

的思维让时尚界发狂,Tara Donovan 的

过度商业化的跨界带给大家的惊喜实

雕塑服装不仅大热,并影响到了珠宝

在有限:艺术家的创作被 LOGO 化、

设计界。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的御

标签化、简单化了,无论是村上隆的

用设计师 Jason Wu 在设计一款施华洛

樱桃还是高瑀的孙悟空,只是作为

世奇饰品时表示,其灵感来自 Tara

噱头被印在产品的外观上。相对于

Donovan,“ 我 很 喜 欢 她 关 于 日 常

这种简单逻辑的跨界合作,Hubert

用品加以雕塑化的理念,所以我也

Barrere、古又文这种小却精致的个

要用布料和水晶去塑壳,灌注我的设

案,却能打通本质,并迸发出美

计理念。”

妙的化学反应。 AUG/SEP 2010 TopFloor 83


全球视角 Global View

从事艺术经纪人的数十载里,我

艺术家不是没有进行记录,而是你购买

不止一次看到有客人分期购买作

的作品根本就是失窃物品,又该怎么

品,好不容易最后付清了钱,但却又莫

办?如果还嫌不够麻烦,再加上卖给你

名凭空消失,再也没有取走作品。那么

作品画廊信誉良好,根本就对此事蒙在

在这种情况下,作品的拥有权到底归如

鼓里,你知道这一切对你来说意味着什

何计算? ( 我仍然保留着一些作品长达

么?

六年之久 ) 又或者有地位的艺术家把作 品放在画廊寄存之后忘得精光,那又该 怎么算? ( 你真的认为所有的艺术家都

购买艺术品需谨慎

买到手 不等于拥有 Your Purchases, But Not Your Possessions □ By Paul Klein

艺术品盗窃 艺术行业之所以迷人,一部分原因

会仔细地保存每条的作品记录? ) 所以,

就在于它的自由、不受约束,大笔的资

问题就是——到底谁拥有这些宝贝?我

金看似随意地在圈内流动。买家卖家虽

们设想一下这样的场景:画商卖了一件

然热爱艺术,但是同时也热爱这一切。

作品给你,然而这幅作品的创作家虽仍

可也是因为自由,滋生了世界上第三大

然在世却没有收到过一个子,后来这位

犯罪——艺术犯罪或者说艺术品偷窃。

艺术家去世,又过了一阵子之后当时 1

国际数据库艺术失物注册 (Art Loss

万美元购得的作品变得价值连城,谁能

Register) 迄今已列出了大约 30 万件失

保证该艺术家的后代子孙会不会有一天

窃或者遭抢的艺术作品,其中 15% 发

在大学图书馆,突然想看看父亲或者母

生在 1945 年之后,即 4 万 5 千件艺术

亲的销售记录,但是发现你拥有的作品

作品是在二战爆发时候的事情。如果你

没有任何备案? ( 我也碰到过几次类似

不小心购买了其中的一件,那么你接下

的情况,有阵子夸张到几乎是一周一次 )

来的生活估计就难熬了。

如果那些子孙做了一点工作之后,下定

撇开经销商在业内的名誉地位,有

决心要把这件失踪的作品找到,于是乎

时候他们自己都不一定知道自己正在卖

敲响了你家的门,那该怎么办?又或者

那些“赃”货 ( 再想想纳粹偷窃了多少艺

盗窃是影响艺术品拥有的主要因素

术品,现在又回到了市场上 ),当然欺诈 犯是明知故犯 ( 就我所知的几个之前已经 声名狼藉的经纪人现在又重新回归市场 了,照旧做着这些偷偷摸摸的勾当 )。 马 格 里 斯 . 艾 德 斯 坦 (Margolis

每当我们购买艺术作品之前,总 是免不了激烈的讨价还价。奇怪 的是,一旦付了钱之后,通常就 懒得再看一眼我们真金白银购买 的金融资产了。 在收藏或者只是纯粹地购买作品 的时候,有一个问题相当容易被 忽略:我们是否真切拥有购买的 作品?在艺术界,作品来源渠道 不明不白,已经成为了现实性的 问题。 84 TopFloor AUG/SEP 2010

Edelstein) 律师所合伙人兼艺术品产 权顾问的联合创立人认为,“如果坚持 要保留被质疑产权的作品,那么结果可 能不妙,包括了被迫失去贵重资产、关 闭投资计划,收获慈善捐款的减少或者 不能享有遗赠税收减免优惠等等。”

拥有权争议 如今,对于收藏家以及他们购买作 品的卖家而言,作品的拥有历史已经成 为了越来越敏感的话题。有时候,即使


全球视角 Global View

影片《偷盗的艺术》也揭示了拥有艺术是一件棘手的事

险,或者上游卖家无法支付赔偿的时候, 收藏家自己就需要对下游买家负责,即 赔偿经济损失——买家可以索赔一切损 失,包括就当时支付的作品价格 ( 也许 还会适当涨价 ) 和律师诉讼费。 的 确, 如 果 发 生 了 名 誉 纠 纷 的 问 题 的 话, 丘 博 保 险 集 团 (The Chubb Insurance Group) 的保单覆盖了高达 10 万美元的法律相关费用,但不幸的是, 二战时期很多艺术品被纳粹掠夺,图为美国巴顿将军发现德国藏黄金和艺术品的地方

如果法庭裁决没收作品的话,这项福利 却不能延伸到艺术品的实际价值。

你付了钱,也不代表你就拥有了这件作 品。收藏家如果不谨慎的话,就会置自

苦。阿里斯公司 (ARIS Corp) 的首席执 行官劳伦斯 . 新德尔 (Lawrence Shindell)

己的收藏于险境。

表示,即使在当初交易的时候,卖家出

如果你是遭窃对象,好消息是你可

如果作品经确定是失窃作品,那么

具了清晰的、合法的产权文件,在出现

以自我保护。在最近的一个案子里,尽

美国法庭通常会采取“平衡权益”的方

问题的时候,也不一定能指望得上帮你

管追诉期已过,法庭仍然裁决把艺术作

法进行裁决,也就是说,法庭会权衡原

一把。比方说,出现问题之后,或者发

品归还给了之前的买主,即遭窃方。

告 ( 失窃作品拥有者 ) 对于找回失窃作

现上游卖家已踪迹难寻了,或者也许人

如果你是买房或收藏家,所幸发达

品所作的努力,以及被告 ( 买家或收藏

还在只是无力为之前的担保承担经济责

的互联网络已为艺术品提供了数据库,

家 ) 在购买作品之前做的调查以避免自

任,又或者也许人在外国,担保赔偿问

可以在购买之前按照艺术品拍卖和失窃

己陷入这种境地所作的努力做出裁决。

题的执行根本是天方夜谭。

艺术作品的数据进行交叉核对,避免自

如何自我保护

己成为上述的悲情人物,从某种角度来

考虑到买家有许多手段资源可以验证作

既然上游卖家此路不通,收藏家

品购买历史,裁决一般会倾向原告。也

自己就需要对作品谨慎,尤其是转卖的

就是因此买家需要付出相当的谨慎。

时候。因为一旦作品转卖成功,但下游

在购买美妙的艺术作品的时候,满

对于购买了艺术作品的买家或收藏

买家出现了产权纠纷的问题,责任就会

腔热情自然都可以理解,但也不可以忽

家来说,如果执意合法拥有具有争议的

层层转嫁到了卖家身上。如果卖家之前

略一些其他的事情,尤其是那些自我保

作品,无论感情上抑或经济上都会很痛

并未采取第三方风险转移即购买产权保

护的技巧。

说,也方便了被窃的失主采取法律行动。

AUG/SEP 2010 TopFloor 85


全球视角 Global View 特查 • 卡斯特纳表示,“当大约 5 年前

东方的承诺 A Promise from Eastern Europe

我们第一次开始进驻巴塞尔的时候,有

维 也 纳 的 厄 斯 特 基 金 (Erste

一家画廊是来自于波兰的,一家来自于 罗马尼亚,不过总共就这些了。现在,

Foundation,该机构对全东欧的文化项 目都有资助)运营主管鲍里斯 . 马尔特

越来越多的东欧画廊参展,这是个新的

(Boris Marte) 认为,当 1989 年“黑洞”

现象。”

被填上的时候,没有人会专注到文化机

如无意外,东欧画廊之所以更为活

构从共产主义到资本主义制度的转变。

跃,是因为私人资本支持的增加。在华

他说,“所以你会发现许多博物馆类的

沙、萨拉热窝、索菲亚、保加利亚等的

机构仍旧和在共产主义时期一样运营。

大城市里,因为厌倦了政府、博物馆的

我希望当地的政府开始理解到繁荣的艺

资金不足,年轻一代的艺术家开始策划、

术界对于一个充满活力的国家来说有多

推销自己的个展,并举办大型的展览,

重要。”

从小型工作室到废弃的核燃料库,地点

虽然东欧的大多数首都都有当代

不论。立陶宛郁金香与玫瑰画廊 (Tulips

艺术博物馆,但是仍然缺乏政府资金,

& Roses Gallery) 的 乔 纳 斯 • 萨 凯 提 斯

而这一点慢慢地也在改变。在最近的

(Jonas Zakaitis) 说 :“整个东欧地区,政

波兰总统选举期间,自称为“文化公

月的艺术巴塞尔瑞士站,随处可见

府对于当代艺术的支持并不多,所以艺

民”(Citizens for culture) 的 组 织 收 集 了

的纽约、巴黎和伦敦等有名望的画

术界是由个人兴趣推动的,或者就是由

超过 10 万个签名,并成功地让所有的

几个有想法的疯子在做。”

总统候选人都承诺,如果当选,他们会

□ By Ginanne BrownellJuly

6

份搬迁到布鲁塞尔。

廊中,来自于中欧和东欧的少数画廊却 脱颖而出,展示了录像装置、摄影和巨

与此同时,商业画廊增长迅速,不

支持增加艺术资金的拨款预算。与此同

仅仅参与像巴塞尔或者伦敦的 Frieze 这

时,当地的市场也正在萌芽。国际收藏

东欧画廊还不仅仅只是在主要的

样的大型艺博会,同样还在西欧的各大

家看到了东欧当代艺术界的价值,并

艺术博览会上兜售产品,还在年轻一代

城市频频出现。罗马尼亚克鲁日的 B 计

且推升价格,当地的收藏家开始关注

艺博会 (Liste Young Art Fair,主要突出

划画廊 (Plan B) 在柏林设有先遣部队;

当代作品——如波兰的网站 ArtBazaar.

艺术家中的后起之秀 ) 上亮相争取曝光

卢布尔雅那的盖勒日加 • 格雷戈尔 • 泊

blogspot.com 就为爱好者提供收藏建议;

率,罗马尼亚、匈牙利、波兰和立陶宛

德纳尔也同样如此。去年秋天,华沙的

博尔格雷德、布拉格和萨格勒布等地

的画廊分别展示一些艺术家作品。如波

酒吧 30(Lokal_30) 在伦敦东区建了一个

的私人收藏家们开始公开分享他们的藏

兰简那克 • 西蒙 (Janek Simon) 在化学合

新的画廊;郁金香与玫瑰画廊会在九月

品。一切都显示了春雨欲来的架势。

幅风景画。

成物的实验室分析旁边放了几瓶圣水和 保加利亚的卡门 • 斯特亚诺夫 (Kamen Stoyanov) 的《平复我》装置的特色是会 说话的布老虎。 其实距推倒柏林墙已有 21 年了, 难免就会对东欧画廊在大型艺术展会上 的表现有更高的期待,而最近随着一篇 刊登在德国版的 artnet 上的文章更点燃 了争议的导火索。事实是,尽管今年 出席巴塞尔的东欧画廊在数量上没有产 生质的变化,但是的确有量的累积。亨 特 • 卡斯特内画廊的美方联合创立人凯 86 TopFloor AUG/SEP 2010

罗马尼亚克鲁日的 B 计划画廊

Kamen Stoyanov 的《平复我》(Plaster Me)


AUG/SEP 2010 TopFloor 87


看展

Exhibition

8

月 12 日,《2010,曾梵志》在外滩美术馆惊喜开场,摆脱了“面具”的曾梵志以全新的创作尝试亮相。中 国当代艺术界的一线批评家如皮道坚、赵力、吕澎、张颂仁、王南溟、殷双喜、巫鸿等人也齐聚一堂,从各 个角度剖析曾梵志创作的前世今生。曾梵志本人穿着紫色 T 恤,眼镜架在头顶上,悄悄地坐在人群中最后一排聆听。 曾梵志此次的展览分为两个地点:外滩美术馆和联合教堂。几乎所有画作、装置、雕塑、教堂玻璃画均与两个建 筑量身打造合而为一,完全可以视为一整件大作品,全新的绘画内容笔触,第一次的装置与雕塑尝试,曾梵志此 次转型堪称“华丽转身”。 88 TopFloor AUG/SEP 2010


转型“乱笔”,试水雕塑 《2010 曾梵志》学术研讨会批评家深度剖析曾梵志新作 "2010 Zeng Fanzhi", An Insight into Zeng Fanzhi’s Shift 关键词:伤口

批评家、艺术 理论家、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皮

变动的时代,大家感受到可能是一种创

候拿着四五管笔,其中的一管笔可能是

痛、一种变动、一种不能接受和适应的

在描绘主要的造型,同时另外的几管笔

道坚首先指出,曾梵志的“乱笔”其实

感觉。而这种感觉他一直不停的深入和

在手的运动之中扰乱和打扰了主笔的笔

是对以前“协和”系列和“面具”系列

追究,把一个很核心很深刻的体验一层

触,所以他一方面是在制造一个造型,

中痉挛笔触的延续和发展,与其早期绘

层发展。伤口的不愈合,实际上跟时代

另外一方面他让一种无稽性介入了造型

画有着一衣带水的关系。

的不愈合是同时进行的。”

的设计,我可以说‘乱笔’是在整个挣

皮道坚说:“从一开始,曾梵志的 创作就绝不同于其同时期的青年艺术家

脱他长时间的成功的一个表现,是挣脱

关键词:打破

也是一种妥协。‘面具’是对以前的发

通常表现出的嘲讽、泼皮、玩世不恭的

艺术批评家、 策展人巫鸿说:“《2010,曾梵志》这

美学态度,无论是‘协和医院’系列还

个个展的标题是我起的,2010 指的是

现在的‘乱笔风景’,他重新回到

是‘面具’系列,曾梵志描绘人的困难、

当下,所以它可以被称为是曾梵志的一

了一种荒野,他有模糊的战场的荒野,

人性的异化,笔下痉挛抽搐的人物动作

个更新个展。他原先用‘面具’这样社

也有野兽的荒野,也有人在荒野里的走

让人看了目眩心悸,浓重的血腥味扑

会性的图式来表达,但时间一长,固定

动,这种走动好像是在文明压抑底下的

出画面迎面而来。他创作中强烈的表

了之后,他就想离开什么、随后找到什

一种无名的呈现。我觉得这个新方向对

现性、个性化、粗野的惊悸性的笔触

么。从策展角度来说,这是非常特殊的

他整个发展既是推进,也是新的战斗。”

可以说正是此次最新‘乱笔’画系列

一个展览,对创作尺寸、内容、主题 ( 如 动 物 标本 )、地点 ( 如教堂 )

的发端。乱笔风景画一以贯之,运用粗 野的线条、凌乱的笔触、鲜艳的色彩与 呆滞的人物造型阐发为人之

孤苦。”

香港汉雅轩画廊总监、 独立策展人、中国美术 座教授张颂仁则说:

学院客 “从 90

等 象和提前

展,另一方面也是妥协。

关键词:宗教感

都做了事先的想

中央美院 教授、美术评论家、《美术研究》副主

的 安 排。 这 是 一

编殷双喜说:“曾梵志关于教堂的作品,

次发生在特殊地点、且发

一定要站在中轴线上看,这样才能有平

生互动的特殊展览,与单独

均、平衡的把握与感觉,体验到一种崇

创作室不一样的。”

高感。透过象牙,金丝楠木上滴水不漏

年代开始,曾梵志

建筑师、策展人唐克扬说:“他的

的覆盖体现了一种整体性哀悼。曾梵志

的作品就给人一种

雕塑,表面漆层就像裹尸布,包裹着圣

从画身边人到自画像,再到如今无边无

神经末梢的震撼与刺激,这

体,惊心动魄,但是观者看不见,让

际的广宇、对自然的感受、对宗教的领

种震撼来自曾梵志作品的不断

人不禁想一探究竟,想知道里面到底

悟,加上中国从来就是个宗教感非常淡

骚扰,来自一种不愈合的伤口,

是什么?但其实没有答案。”

漠的国家,而西方美术史恰恰都是围绕

张颂仁说:“‘乱笔’其实从

宗教,甚至古典艺术就可以称之为宗教

时代的伤口。他画的裸体不单是裸露

2000 年就开始了,我觉得符合了他

艺术。曾梵志的‘教堂’向古典、宗教

的皮肉,而且是像给剥了皮的肉体,

一贯的发展,最早那种痉挛式的表

返回,跟现实生活拉开了距离,不是一

是一种整体的伤口,所以他给大家

达方法,本身就隐含了后来乱笔的

对一地反映生活现实,而是向历史的深

一种切肤之痛。他做这些作品的时

那个表现。另外,我觉得他最关键的

处和人性的纵深探索,用似有似无的宗

代,正是中国在经济和政治上经历

是打破了造型的习惯,他画画的时

是个人的肉体和心灵的伤口,也是

教感有意无意来突出哀悼感。” AUG/SEP 2010 TopFloor 89


看展 Exhibition 还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符号——心形符号 以及抽象化的佛像。在《心》和在《闪 粉》系列中,她使用了各种变体的心形 和佛像,色彩不同,材料各异。 《无住无相》是她的第一个展览, 她说,她并不很在意专业人士的认可: “得到专业人士的认可也许是好事,也 许也是坏事。也许在我的画册里你看到 了专业人士的认可,那些你也懂的,都 是捧场的话,我就是不想提,我更在乎 的是一个普通人的认可,因为在美的面 前人人都是平等的。”

阚诗淇:

在这个展览上,阚诗淇最在意的一

我更在乎普通人的认可 Kan Shiqi:

Normal People’s Approval Matters □ 本刊记者 马莉︱文

个意见来自一个朋友略显尖锐的提问: “ ‘无住无相’你做到了吗?”她也这样 追问自己:做到了吗?她不想把自己的 创作和修炼落实在“口头禅”上,她说 “人生就是在不断错误中修正自己的过 程,无住无相就是让我不断提醒和的修 正自己。” 虽然展览上已经有人购买和收藏了

7

月 3 日至 26 日,红坊艺术区里的

望着东方明珠和黄浦江画画,饿了就煮

她的作品,但她耻于提到钱,在谈论艺

圣菱画廊举办了“无住无相——诗

点方便面。次年,她的第一幅作品诞

术的时候谈到钱让她不舒服。好在她不

淇的艺术”展览,展出了年轻女艺术家

生,画的是一位骑白马的裸女,取名

需要彻底依靠卖画来维持生活,她可以

阚诗淇的绘画和雕塑作品。上海电视台

《KELLY》。

在一个面对着黄浦江和东方明珠的圆形

主持人李晨主持开幕式,张江当代艺术 馆馆长李旭到场庆祝并发言。

2007 年,阚诗淇专门赴伦敦的圣 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学习。2008 年底,

5 年前的阚诗淇绝没有想到自己有

她开始了第一个作品系列——《环保》

一天会做职业艺术家,2005 年,她是

系列的创作,使用了旧报纸、纽扣、内

偶像剧《天桥的童话》(后改名《巴黎

衣、珠子、亮片、干花、棉麻纤维、蜡

童话》)的制片人, 这一年,《天桥

烛燃尽后的铝箔外壳等等日常生活中的

的童话》赴法国取景,在蒙马特高地,

材料。这批作品得到了更多的关注,从

阚诗淇看到很多艺术家在画画,那浓烈

此,她在创作过程中尝试不同的形式和

的艺术氛围让她觉得时间仿佛可以停

不同的内涵,她说:“我觉得我用的材

止。想到小时候学画的时光,她忽然产

料比较女性化,我把它比做选衣服,把

生了一股冲动,想要拿起画笔。

画当作人一样去打扮,根据我每天的心

回国后,她把家里客厅的家具全

情去选择材料和颜色去搭配。”

都送人了,把客厅改造成画室。拿起画

2007 年,她去了西藏,在那里皈

笔的时候,她发现这才是她真正想做的

依了佛教。“无住无相”这个展览的作

事情。那段时间她很少出门,在画室里

品,就是她成为佛教徒之后创作的,她

90 TopFloor AUG/SEP 2010

画室里自在创作。眼下,她正在创作下 一个系列《童话》。 Kelly.Kan 《极》 铸铜 11x26x30cm 2009


读者反馈表 赠阅说明:为促进《顶层》杂志的改进并增强与读者的互动和联系,希望您能仔细填写以下表格,我们将不 再免费给未提交反馈表的读者寄送杂志。 来信请寄 : 上海市浦东大道 1089 号中信五牛城启泰阁 12 楼 D 座 《顶层》杂志编辑部收 ,邮编 200135。 (若不便邮寄反馈表,也可给本刊编辑部邮箱 TopFloorMagazine@gmail.com 发送一封邮件,您会收到一封电子版反馈表的自动回复,填写后回复即可。)

读者基本信息 ( 必填 ) 姓名:

性别:

出生年代:

联系地址:

邮编:

联系电话:

手机:

教育程度: □ 高中

□ 大专

职业: □ 画廊、艺术馆、拍卖行管理人员 □ 收藏家、收藏机构 □ 艺术品投资者 □ 艺术家 个人年薪: □ 15 万以下

□ 15-50 万

□ 本科

□ 研究生以上

□ 海外留学 □ 民营企业主、老板、民营企业中高层 □ 证券、基金、银行等金融业资深从业者 □ 医生、律师等专业人士 □ 其他职业

□ 批评家、策展人、美院教师 □ 其他艺术从业人员 □ 国家干部、政府领导、国企中高层 □ 外企中高层

□ 50-100 万

获得《顶层》杂志的方式: □ 订阅 □ 杂志展示 □ 书报摊购买 您阅读一期《顶层》会用时: □ 30 分钟以内 □ 30 ~ 60 分钟 您阅读《顶层》时,通常是: □ 先看标题,如果感兴趣就往下看

Email:

□ 100-500 万

□ 限时赠阅

□ 1 ~ 3 小时

□ 500-1000 万

□ 借阅

□ 网络阅读

□ 其他

□ 从头到尾仔细看

充分翔实 信息量大 □ 好 内容好看 可读性强 □ 好

您喜欢阅读《顶层》的哪些版块 ( 可多选 ): □ 顶层评估报告 □ 人物 □ 拍卖解码 □ 深度专题 □ 财评 □ 全球视角 □ 吴亮问答 □ 看展 □ 周边 您对《顶层》的封面和板式设计有何评价: □ 封面主题突出、设计感强、主流大气 □ 封面欠缺艺术性,无作品图

□ 5000 万以上

□ 3 小时以上

□ 挑自己喜欢的固定版面或栏目看

您对《顶层》下列方面的表现有何评价: 准确客观 具权威性 □ 好 □ 一般 □ 差 报道及时 时效性强 □ 好 □ 一般 □ 差 注重深度 富有理性 □ 好 □ 一般 □ 差

□ 1000-5000 万

□ 图文紧凑,版式很具财经感 □ 文字太密,图片太少

□ 无固定的阅读习惯

□ 一般 □ 一般

□差 □差

□ 市场报告 □ 画廊生意经 □ 顶层艺术拍卖榜 □ 小栏目

□ 其他

请写下您对《顶层》的具体改进建议 :

AUG/SEP 2010 TopFloor 91


92 TopFloor AUG/SEP 2010


TopFloor English

Zhenqing GU:

Perspective from the Air By Shen Weiwei

Zhenqing GU, 46 this year, is one of the most reputable critics and curators in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and he has enjoyed 25 years' art experience if '85 New Wave Movement' is taken into account. He is most asked for two things. One is his view about varying art events, while the other is what kind of exhibition he is promoting. After having been to Art Basel this year, he published an article Up in the Air on his blog. The word Air best generalizes his art idealization -- in fact, so it is to any other people in the area.

"Air Mode" leads the world

GU calls Basel Art EXPO as Art Basel for the reason that ' Basel has created a brand new mode of art expo, which is better described as Art Basel than a simple exposition. Despite the model appeals to market as well, it is still high-end and copied throughout the world.' "Traditional Art Exhibition Mode has been replaced by that of Art Basel which took more than eight years to build and now has evolved into its maturity phase. It introduces a great many innovations in the system, like it has the most rigorous entry requirements in the world, given more than 700 galleries line up to become one of the 200 successful participants. For another example, Art Basel has a wealth of sectors, including 'Art

without Limits', 'Art Attitude', 'Art Declaration', and many other art forums. Therefore, it has become a role model while both Frieze, England and 'Art Hongkong' follow its route." If setting the standar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ir, then Gu thinks domestic art exhibitions are difficult on a par with it, "the first Art Exposition in China, 1993, reproduced the model of Art Chicago, relatively common like Shanghai Art Fair and Spring Art Salon, which might survive when the market is booming, but is featured by an old-fashioned type of operation. When turning to CIGE and Art Beijing, their mode also imitates earlier art fair but draws on Art Basel as well, turning out a hybrid mode of art expo. But I deny either CIGE or Art Beijing the same type of Art Basel AUG/SEP 2010 TopFloor 93


TopFloor English and have to say only 'Art Hongkong' resembles 'Art Basel' most."

Artworks over 100 million is bound to appear

Gu went to several important auction shows this year, including the Artrade, Sotheby's, Christie's, Poly etc. "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s and academic art are more active, and meanwhile contemporary art is returning. Actually there are some interesting signs in the contemporary art circle that the Big Four Artists and the Big Abreast Four successfully established themselves in the auctions." The Big Four Artists are referred to as Guangyi WANG, Lijun FANG, Minjun YUE and Xiaogang ZHANG, and the Big Abreast Four, according to GU, are Xiaodong LIU, Ye LIU, Fanzhi ZENG and Chunya ZHOU. "It is of onumental significance that these artists basically have already gain some status in the market even after the financial crisis continuously squeezes the bubble. The prices of their artworks indicate that they are recognized and this has laid a foundation for the further growth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I believe that in the near future, artworks worth over 100 million is bound to appear." GU also predicts that besides the current market stars, a number of academic artists will also burgeon in the market who will inevitably replace commercial artists. He says,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has enjoyed its uniqueness and 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in this academic value without focusing on this aspect. "Bits of random thoughts do not make any difference". However, this situation will finally be altered and it is most evident on the Art Basel when those dominant and international big galleries are vying for Chinese artists. "Dealership of Fudong YANG has been shared by Marian Goodman Gallery from ShanghART Gallery; Enli ZHANG signed a contract with Hauser@Wirth 94 TopFloor AUG/SEP 2010

Gallery based at Swiss; Zhen XU has become a signed artist of James Cohan Gallery." He thinks that both the two clues and forces are becoming visible. "Some forces of galleries are desperately promoting some art stars, whilst some art museums from Europe and America are deliberating Chinese artists' exhibitions, like Fudong YANG and Sunyuan&Pengyu. Both the two sides are developing and I regard the academic part more essential. "Artworks from academic school usually appear at the auction in a very solid fashion without sensational speculation and as a result, academic artists will gain stronger power in the future market. As market capital will experience a process from recklessness to self-establishment, many commercial artists will be out of business after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savvy people unload the unworthy works when they are superseded by academic artists.

I never play setter

Li Space is a gallery managed by GU, devoted to discover and support younger artists over the years. GU says, "one of my permanent interests lies in assisting younger artists with potential to ones with achievements, supporting the nameless until they are renowned, which affords me a sense of accomplishment. I am not interested in the position of a setter, boosting an artist who has already been promoted well by others." As early as the 85 New Wave Movement, Zhenqing GU was exposed to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He was engaged in artistic criticism when graduate in 1987 and started to curate in 1992. Gu's family moved to Beijing in 1998, and the year after, he was officially an independent curator in the art scene. Shortly after, between 2000 and 2005, China witnessed its best years for curators. The hardship of a curator cannot

be understood by others, especially as at the international level. In 2006, GU planned the China Pavilion in Liverpool Biennial. " The capital backup was not enough at that time but the consumption was huge, including transport, customs clearance, inspection of the venue, rental and employment of staff. Everything needs money. I had not realized that I would face such a financial crisis besides the curator part until I watched my account shrank at a race of 4000 pounds a day. I was at a loss and did not know to whom I should turn even with the yellow page available. There was a 47-ton ornamental column requiring transport, shipment receiving, assembly and exhibition. The four dummies by Sunyuan&Pengyu were placed in the pool of the Beatles Museum when London citizens tried at the scene, claiming that they blasphemed their stars and even the police were called. .... By contrast, it is too comfortable for domestic curator. On the other hand, such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is valuable and I believe that Chinese curators are demanded to be international." Currently, GU is focusing on young artists including Xiaofei QIU, Qing LI, Guangle WANG, Xiaoguo XU, Ran CHENG, Yunpeng XIN, Xinguang YANG, Kun SONG etc. He will also plan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ists' show in international art museums and art institutions, like Fen WENG's personal show at Reunion Gallery in France and other shows in Poland and Korea.


TopFloor English

When traced back to 1997, there were only two galleries in Shanghai. Since the very beginning, the two galleries were branded distinct preferences because of their owners -- Lorenz of ShanghART loves contemporary art while Yuzhou HUA of HWA'S Gallery prefers 'academicism'. The two form a delightful contrast: one loves those sleeping under the earth while the other prefers those walking on the planet; one admires those thriving in the wild while the other adores those cultivated in conservatory; one pursues Rock while the other seeks Bel canto. If one would say that ShanghART has gained remarkable reputation, then its only rival, HWA'S, is equally successful.

HWA'S Gallery: Theme is king By Shen Weiwei

"New Academism" set the tone

HWA'S Gallery, located in Hong FANG, is doing some refitting now. Early this May, it left for "Art Hong Kong" for a second time. Yuzhou HUA said, "we brought some works by young artists this time. There were not many works, and we just planned a general publicity campaign during

the exhibition, but unexpectedly they were all sold out just within a couple of days. It left us no choice but having an integrated communication with clients." In recent years, HWA'S Gallery frequently attends art fairs, mainly targeting Art Beijing, China International Gallery Exhibition (CIGE), Shanghai Art Fair and other

exhibitions in Singapore, Taiwan, and Hongkong. The strategy of frequent presence at Asian exhibitions is indeed in accordance with its consistency style and philosophy, which in HUA's word, "it is new academic artists who we specialize in". Interestingly, when the gallery opened in the year of 1997, HUA was determined to focus on New Academism, a concept created by HUA himself that artists should, in short, be selected from top ten domestic professional arts institutes. Zhongli LUO, Jiang XU and Qing CHANG are among the earliest signed artists by the gallery. This group of names clearly indicates Yuzhou HUA's appreciative preference. In fact, he has always insisted his choice without any sway even during the years when contemporary art was widely speculated. HWA'S Gallery is destined to be unique, away from many other contemporary art galleries due to its aesthetic appreciation, and hence able to safeguard its own world because of its naturally-formed staggered goal. A recent sweeping show "Culture of Shanghai -- The Artists Concerned by HWA’S" displayed more than 50 pieces of artworks featuring the four generations of Shanghai contemporary painters over a century, from the first generation like Fengmian LIN, Haisui LIU, Baoyi CHEN and Zilan GUAN, then the second including Wuji ZHAO, Yan ZHU, to the third including Junde CHEN, Yifei CHEN, Shan LI, and the fourth involving Yi DING, Yong SHI, Enli Zhang and Zhen XU. HUA was proud of his gallery, "except some contemporary artworks borrowed from ShanghART, the rest of all early works were from our collection."

Over 90 percent were Chinese collectors Coincident with the "New Academism" consistency philosophy is how the gallery chooses its clients,

AUG/SEP 2010 TopFloor 95


TopFloor English "we started to cultivate national collectors at the very beginning, which I hardly find difficult. Lorenz from ShanghART Gallery although represents Chinese artists sells their works to international collectors. By contrast, we also choose Chinese artists but sell their works to our Chinese clients. Our clients are virtually all from China, and if measured in percentage, our overseas clients will account for no more than 5 percent over the ten years." Back in 1997, as soon as the gallery launched its first show, HWA'S sold works successfully. HUA still remembered the first deal was painting from Qing CHANG, 20,000 USD, and the clients bought three not one. Since then, the implicit and lowprofile HWA'S Gallery has gradually gained a place in the circle of local collectors, expanding its network at the speed of 5 collectors a year and has at least 50 relatively stable local collectors by now. What is more interesting is that the gallery assists these collectors to collect systematically. "We have helped a collector to build his collection since 1998 when Picasso and Dali's were displayed in the gallery and they were all purchased by us for him. We also assist him to develop his systematic Chinese artists collection, starting from Shangyi JIN, Jianjun ZHAN in order to form a clue throughout China Central Academy of Fine Arts, Luxun Academy of Fine Arts, Zhejiang Academy of Fine Arts (or China Academy of Art), and Sichuan Fine Arts Institute etc. Not only was the collector's collection once exhibited at the Shanghai Art Fair, but most also joined 20th century Chinese Oil Painting Exhibition. Actually he has already collected some 600 artworks over the years."

Dealer's collection dream

Yuzhou HUA himself is a celebrated collector. After graduating from university, he worked in a 96 TopFloor AUG/SEP 2010

Japanese art company making art deals while starting his own collection. He could still remember that the first paintings he bought for himself were works by Miro and Picasso, and when starting to collect paintings by domestic artists, he bought works by Yidong WANG, Qing CHANG, Jiang XU and Zhongli LUO . At the end of 80s, Yifei CHEN held two exhibitions in Japan, which were both organized by the Japanese company Yuzhou HUA worked for, and they came to know each other. When HWA'S Gallery opened, Yifei CHEN was in Shanghai. The gallery began to sell his paintings. "Every time, Mr CHEN brought a couple of his works and one or two more after we sold them." In 2004, Yuzhou HUA paid 11 million RMB for Warm Spring in the Jade Pavillion at an auction and set the highest record of CHEN at that time. "Everyone says that we should focus on something that others neglect, from which we could make a fortune, while I believe everything I bought fits the description. When I paid 11 million RMB for Warm Spring in the Jade Pavillion, no one would think of it a real bargain, but what are they thinking right now? I guess the painting is worth more than 60 million RMB, isn't it? So this is a brilliant purchase." Now all CHEN's artworks owned by the HWA'S are listed as its collection and HUA has decided that he will not let any of them flow into the market. He obviously expects to develop a systematic collection on CHEN's considering his frequent presences at different auctions. "In 1994, SHANDIFENG was auctioned, the first CHEN's painting auctioned in the country. The bid started from 1.8 million and I did not give up until 2.5 million, my bottom line. The painting was at last sold at 2.6 million. I was the second highest bidder at several auctions of CHEN's, or in other words, without me, the price would

not have gone up that high." However, the HWA'S still owns considerable collection of CHEN's and it lent out 6 pieces for Yifei CHEN personal exhibition at Shanghai Art Museum this year. Indeed, Yuzhou HUA can be counted as a senior dealer in the art investment scene. He assisted the auction industry in Shanghai throughout the year of 2005. Two years ago, he signed a 6-year contract with an art fund with a total worth of 600 million RMB, and is fully authorized to purchase excellent artworks for it. Therefore, Yuzhou HUA's work will involve three parts, i.e. serving one or two funds, advising several collectors and participating auctions. Yuzhou HUA's advice for the highly popular art fund is to focus on promotion of young artists. "This is a long-term investment but with relatively regular return, since your expectation isn't high while the social development will guarantee its rewards. However, there are two preconditions: first, the artists you choose are destined to be artists for their whole life. It will be a trouble if the artist quits the world after a year or two. Second, you know how to choose artists and anticipate their future. Your investment will be paid off as long as two things are assured -- he is a good artist right now and he does have a future. What's more, if you follow this rule, you will not need to worry about the danger of bubbles."


AUG/SEP 2010 TopFloor 97


98 TopFloor AUG/SEP 2010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